商貿企業會計實務范文
時間:2023-10-12 17:34: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商貿企業會計實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新會計準則于2007年初頒布實施,首次引入暫時性差異以及計稅基礎這兩個概念,并將資產負債表作為企業納稅計算的主要方法。其中資產減值轉回這一特性與企業會計實務密切相關[1]。
一、新會計準則框架下的所得稅核算方法
相比過去的會計準則而言,新準則與國際接軌,并依托我國當前國情而制定,在實施過程中表現出高效性與實用性特點,在所得稅核算方面更加完善。由于新會計準則采用國際上規定的所得稅核算方式,所以能分離應稅所得與會計利潤,為稅法與會計兩者之間的徹底分離奠定基礎。此外,與過去相比對企業會計工作人員各方面素質的要求也有所提升。新會計準則下,資產負債表是用來核算所得稅費的主要方法,由負載計稅和資產計稅兩部分所構成。對于存在暫時性差異的應稅所得以及會計所得,可通過對差異的原因和實質進行探究,來分析差異對期末資產負債所造成的影響。采用資產負債表進行所得稅費核算時,首先應確定負債和資產的賬面價值,而后計算兩者的計稅基礎。通常情況下,企業計稅基數與入賬價值之間是否存在差異,可通過其資產確定過程的順利與否進行判斷。而少數差異是由企業會計準則與稅法規定間的細微矛盾所造成的。在對暫時性差異進行計算并確定后,將技術基礎從賬面價值中去除。由于暫時性差異數值與預期利率之積,等同于以負債或資產形式表達的遞延所得稅,因此可依據前者對遞延所得數進行計算。而應繳的所得稅值即為納稅所得額與適用稅率之積。將本期應繳稅與遞延稅相加,從中扣除遞延稅資產后,即得到最終應繳數目[2]。
二、新會計準則框架對債務計算方法的影響
在新會計準則頒布之前,債務計算方法從企業自身出發,以利潤變化作為依據,采用損益表法計算。而新會計準則下資產負債表的應用,在計算方法上較之以前有著本質差別。由于兩種方法均采用稅會分離計算,要從應稅所得與會計所得兩者之間的差異入手分析,比較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在債務計算上的優劣。由于計稅數值會因某段時間內的稅法與制度調整而導致口徑不同,所以造成實際應納稅與稅前利潤產生差值,而這種差值一旦出現則無法回轉,故而將其稱為永久性差異。而損失、支出、收益等環節受到會計制度與稅法規定的影響而導致確認時間不同,也會造成實際應納稅與稅前利潤差異,然而有別于永久性差異之處在于,此類差異可采取抵減時間等手段回轉。若企業負債或資產的核算中,未納入計稅基礎和體現在賬面上的負債與資產價值,則會形成暫時性差異。在資產負債表法中,時間性差異包含在暫時性差異之內,而永久性差異與暫時性差異之間不會共存。
三、新會計準則實施前后的債務計算方法的對比
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兩種債務計算方法在概念、基本理論、核算方法以及對企業利潤的影響等方面均有顯著區別[3]。
1、基本概念差別
在新會計準則實施前,企業以損益表債務法進行債務核算。其基本概念是在時間性差異產生的后續各期間內采用遞延方式將納稅金額變化量分割納入。從而“回轉”所得稅金額所受到的時間性差異影響。而資產負債表的基本概念則有所不同,該法對所得稅值變化量的計算,是依據轉回年度中相關稅項的稅率進行的。從損益表與資產負債表的核心概念上可以看出,前者依據時間性差異核算所得稅,后者依據暫時性差異核算。而從時間性與暫時性差異兩者的精確度對比也可發現前者精確度較高。
2、基本理論差別
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兩者在基本理論上具有共通性,業益理論是兩種核算方法的理論基礎,而應收應付制則是兩種計算方式的共同原則。然而兩者對收益的定義不同,損益表法以費用與收入來定義企業收益,資產負債表法則認為收益是企業資產的一部分。因此前者對費用與收入之間的配比關系更為關注,通過確認各階段的時間性差異,來對受到差異影響的所得稅金額進行調整。而后者則以負債和資產作為關注對象,注重分析賬面金額與計稅基礎之間因各種原因所導致的暫時性差異,并以之作為依據對企業負債和資產進行調整。
3、核算方法差別
跨期核算所得稅便涉及到差異的回轉問題。如前文所述,損益表法依據時間性差異核算所得稅,資產負債表則依據暫時性差異核算。而時間性差異包含于暫時性差異之中,所以后者對所得稅的核算更為全面。而對時間性差異以外的因素影響,資產負債表則可以在本期內將之回轉。同類情況下損益表則無法回轉,甚至造成所得稅計稅變化量成為永久差異。故而,從核算開始到遞延階段,兩種負債計算方法對企業所得稅所計算出的具體數目之間都存在很大的差值。
4、對利潤的影響
相比資產負債表法而言,損益表法無論是在計算范圍還是在可提供參考的信息等方面均有著很大局限。尤其是對企業的現金流動量、財務狀況等方面,損益表法無法準確的進行預判和評價。對企業經營的財務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規劃缺少準確的數據支持。而資產負債表以轉回年稅率計算的方式消弭暫時性差異對企業所得稅所造成的影響,可逐一的對負債與資產所產生的遞延稅值進行確定,從而保障企業經營利潤。總結:新會計準則采用資產負債表法對企業所得稅進行跨期計算,不僅提升了計算準確性,更能在最大程度上回轉資產減值損失。本文限于篇幅難以對會計實務在新準則框架下所受到影響做進一步探討,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新準則對企業財務管理確有其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唐麗萍.新會計準則框架下的企業會計實務影響分析[J].商,2013,12(04):108-108.
[2]潘線明.新會計準則下電力企業會計核算問題的探索和發現[J].財經界,2014,4(9):191-191.
篇2
傳統收益報告只反映已實現的收益,不能反映未實現的收益項目,不能滿足報表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相關性和有用性的決策需求,因而遭到了會計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強烈批評。由于經濟環境的復雜多變以及企業自身業務活動的復雜性,隨著企業非經營活動收益的增多,符合實現原則的已實現收益則會相對減少。所以,全面收益概念代表著客觀經濟環境和使用者需求變化的必然要求,體現了會計理論和實務的發展方向。為此,西方各國準則制定機構紛紛采取行動,對傳統收益報告進行改進,形成了“第四財務報表”或稱“全面收益表”。
一、全面收益的涵義
早在1980年,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在《財務會計概念公報》第3號(SFACNo.3,后被第6號所取代)《企業財務報表要素》中就提出了盈利和全面收益兩個不同概念,盈利是指現行會計實務中的凈收益,全面收益(SFACNo.6中的定義)是指“一個企業在一段時期內由于交易、其他事項以及來自除股東外的事項所引起的所有者權益的變動。除了所有者投資和對所有者分配引起的所有者權益的變動之外,在某一會計期間內全部的所有者權益變動都應包括在全面收益中”,包括已實現和未實現的業益(凈資產)的變動。
根據FASB提出的全面收益概念,全面收益二凈收益+其他全面收益(前者是已實現的收益,后者是未實現的),因此,全面收益不僅包括現行會計實務中確認的凈收益,還應包括在各個會計期間內的其他非業主交易引起的權益變動,如持有資產價值變動、未實現匯兌損益、衍生金融工具持有損益等。或者說,全面收益將基本接近于經濟收益概念。與傳統收益概念相比,全面收益包括的內容更廣泛,不僅包括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而且包括企業與其業主之外的其他主體的交換與轉讓,以及因偶發事項、物價變動等的結果。
二、我國企業收益確定的特點
從現行會計實務來看,我國企業在收益確定方面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以歷史成本為主要計量屬性。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各項財產物資應當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物價變動時,除國家另有規定外,不得調整其賬面價值。因此可以說,我,國實行的是嚴格的歷史成本原則。近幾年來,我國企業會計制度以及已經的具體會計準則,從穩健性原則出發,要求對應收賬款、短期投資、存貨、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資產,在其發生減值時計提資產減值路備,應該說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對歷史成本原則的突破。
第二,按照實現原則確認收入。《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當合理確認營業收入的實現,并將已實現的收入按時入賬。《企業會計準則一收入》中規定,對于銷售商品的收入、提供勞務的收入等,應在相關條件均能滿足時予以確認。這些規定體現了我國會計準則要求確認的收入必須是已實現的或可實現的、已賺取的。而對尚未實現的利得,如資產重估增值、權益法下的股權投資準備等計人資本公積準備項目;對于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由于其在性質上是尚未實現的,因此,我國《合并財務報表暫行規定》中規定,報表折算調整不計人當期合并收益,而在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項目”中單獨列示。
第三,凈利潤是衡量企業業績的主要指標。根據我國公司法和有關證券法規的規定,在公司發行股票、配股和增發股票、暫停股票上市和終止上市以及對公司進行監督評價等方面都特別重視利潤指標,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資產負債表的質量,也使得如何真實、公允地反映收益信息成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由于我國許多法律法規都是以凈利潤作為衡量企業業績的主要指標,因此,現階段在我國引入全面收益表還存在著一定的障礙。
三、我國企業的會計目標與收益報告的改進
隨著近幾年來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直接融資的比重提高了,資本市場不斷完善,廣大投資者將逐漸成為上市公司會計信息重要的使用者,從長遠看,應該把為投資者提供決策有用信息擺在重要位置,改變會計信息重可靠輕相關的現狀,更好地發揮會計信息的服務功能。實際上,財務報告的目標越來越傾向于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與決策有用的信息。
在所有可獲得的企業財務信息中,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是與收益有關的信息,滿足使用者投資決策需要是我國收益報告改革的方向。葛家澍教授指出,全面收益的特點是除凈收益之外,還包括已確認的其他利得或損失,后者由于已產生,盡管在當期未實現,但它很可能在下期或近期即可實現,從而就成為投資人預測企業未來現金凈流量的一個可靠的基礎。在這個意義上,今后的全部已確認利得和損失或全面收益信息比原先的凈利或凈收益數據對財務會計信息的用戶預測企業的未來現金流量更為有用。根據國際上會計收益理論和實務的發展情況,我國應根據自己的發展現狀,立足我國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借鑒國外研究經驗,研究探討全面收益理論,并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考慮分階段推行全面收益報告制度。現階段,我國收益報告改進的主要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如何系統地列示那些已經得到確認但未直接在利潤表中進行報告的收益項目,二是收益表應當反映的項目內容。從當前和發展的觀點看,報告全面收益不僅必要而且可能,其意義在于:
1、報告全面收益可以滿足投資者的信息需要。現行企業收益報告是按照傳統會計模式反映的,主要反映企業的經管責任和業績,已不能適應使用者對收益信息作為決策有用性的需求,而報告全面收益,則有利于滿足投資者決策有用的信息需要。關于這一點在金融工具方面體現得更為明顯。隨著資本市場迅速發展,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國廣泛運用是不可避免的。現階段,人們普遍認為,公允價值是金融工具最合理的計量屬性,而對于衍生金融工具則是惟一相關的計量屬性。如果以公允價值作為金融工具的計量屬性,就必須解決公允價值變動的確認、報告等問題。比較可行的辦法是借鑒英國會計準則委員會(ASB)、美國FASB和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1ASC)的經驗,在現行財務報表體系中增加“第四財務報表”或“第二業績報表”或采用其他方式,即通過提供全面收益信息,反映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便于使用者利用會計信息。
2、報告全面收益可以促進證券市場有序發展。投資者是證券市場賴以生存的前提。近年來,我國證券市場上市公司操縱利潤的現象很普遍,上市公司在這種情況下提供的業績報告,無疑會起著嚴重的誤導作用。全面收益報告把繞過利潤表而在資產負債表中確認的未實現收益項目集中起來,并通過適當分類,單獨報告,可以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全面、更有用的業績信息,以體現公允與充分披露原則,并可減少證券市場利得交易現象,限制上市公司隨意操縱利潤。
3、報告全面收益有利于實現會計國際化。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十年來,我國在制定和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過程中,始終注意積極借鑒國際會計慣例。加入WTO,意味著我們必須遵循國際通行的商貿規則,會計在促進國際貿易、國際資本流動和國際經濟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將更加突出,加速會計國際化進程的要求非常緊迫。為實現會計國際化,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該接近國際化標準。我國已經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及有關具體會計準則,都很注重與國際慣例相協調,體現了實現會計國際化的要求。對于財務業績報告,從西方各國的改革趨勢看,盡管各國的會計實務在收益確認和計量方面仍存在著較大差別,但各國準則制定機構在收益概念上已取得了一致,關于收益報告的方式也有很多共同之處,代表著業績報告國際協調取得了重大進展。因此,我們應當借鑒國外已有經驗,在條件成熟時考慮推行全面收益報告。
四、我國企業收益報告改革的總體思路
由于我國某些上市公司存在著嚴重的利潤操縱問題,如果按照全面收益的要求編制收益報告,則讓人們擔心會加大企業利潤的虛假成分。對此我們首先應該明確一點,全面收益不能等同于凈收益,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其他收益項目會逐漸增多;其次,會計準則的責任不是杜絕上市公司利潤操縱行為,而是為資本市場提供相關可靠的信息。如果上市公司存在利潤操縱行為,收益報告就應當充分體現這一現象,并通過適當、科學的分類,提供便于投資者分析利用的信息。當然,現階段在我國推行全面收益報告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比如需要制定相應的會計準則,規范全面收益的確認、計量,培養高素質的會計人員隊伍,健全和完善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等等。另外,推行全面收益報告制度也需要分幾個階段逐步進行。
縱觀西方各國的改革過程,改革收益報告的總體思路是制定《全面收益報告準則》,規范全面收益的列示和報告方法,全面收益各組成項目的確認與計量問題則由各個具體會計準則予以規定,這是英、美等國家的作法。英國ASB、美國FASB和IASC采取的這種思路,具有較強的實用性,但是由于沒有解決全面收益的確認與計量標準問題,使得全面收益報告不夠完整。因此,如果缺少相關準則規定,全面收益報告就會有名無實。
除了這一改革方式外,還可以制定綜合性的全面收益準則,包括全面收益的確認、計量和報告,這種作法可使收益報告內容比較系統。由于全面收益的確認與計量是一個難度較大的會計問題,制定全面收益準則必然會遇到許多問題,比如資產和負債計量屬性的確定,現行價值計量屬性應用的條件,已產生但當期尚未實現的利得和損失能否確認,何時確認,等等。西方各國準則制定機構至今都還沒有解決這些問題,FASB和其他會計職業團體為此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也收效甚微。我國財政部辦公廳于2002年9月26日的《企業會計準則——財務報告的列報》(征求意見稿),雖然沒有按照全面收益的要求編制收益表,但體現的也是規范收益列報方法的思路。我們認為,我國目前應借鑒西方國家的作法,只對全面收益的報告問題進行規范,條件成熟以后,如實行現行價值或公允價值進行會計計量后,再考慮制定綜合性的全面收益準則。
篇3
關鍵詞:電子商務環境;會計確認計量原則;影響
一、 前言
電子商務是指通過互聯網來實現商品、服務和信息的購買、銷售與交換。由于電子商務環境下網絡交易的方便快捷,全球貿易活動大幅度增加;電子商務有利于企業間實現信息共享、實現即時生產和接近零庫存等,大大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電子商務可以使消費者足不出戶地享受聚會、購物、看電影、玩游戲、收藏、討論等活動樂趣,將以輕松的“點擊鼠標”逐步代替“腰酸腿疼”的購物方式,并接受個性化定制服務。
同時,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業務數據和會計數據的電子化和無紙化,改變了企業的管理模式,從而也改變了傳統會計運作的環境,給會計傳統理論和實務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二、 電子商務對會計要素確認計量原則的影響分析
《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的制定吸收了當代財務會計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了當前會計實務發展的內在需要,體現了國際上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發展動態,構建起了完整、統一的財務會計概念體系,從不同角度明確了整個會計準則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內容包括財務報告目標、會計基本假設、會計基礎、會計信息質量要求、會計要素分類及其確認和計量原則以及財務報告等六個方面。本文就電子商務環境對會計基礎和會計要素分類及其確認和計量原則的影響等進行探討。
會計確認是指對經濟事項是否作為會計要素正式加以記錄和報告的認定。在電子商務買賣行為中,將實物形態存在的商品以數據進行傳輸,收入的確認已經不需要同時滿足會計準則中的四個基本條件。
會計計量,用貨幣或其他量度單位計量各項經濟業務及其結果的過程。其特征是以數量(主要是以貨幣單位表示的價值量)關系來確定物品或事項之間的內在聯系。而隨著網上銀行的興起,實現了通過電子支付進行資金結算、轉賬、信貸等活動,紙貨幣流被無紙電子流所代替。
1、對權責發生制的影響
《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規定,企業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也就是說,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權責發生制依據持續經營和會計期間假設,根據權利是否存在作為確認收入的依據。
電子商務時代,一方面,許多虛擬企業等新型組織存在的時間比較短暫,這樣企業交易或者事項的發生時間與相關貨幣收付時間基本是一致的,不存在費用的跨期攤配問題。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實時得到企業的實時報告系統,也減小了會計分期的必要性,削弱了權責發生制存在的前提,所以在電子商務時代出具的時點報告采用收付實現制更為合理。
2、對會計計量屬性的影響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核算過程中采用貨幣作為計量單位,計量、記錄和報告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貨幣計量有兩層含義:第一,貨幣是眾多計量單位中最好的計量單位;第二,貨幣價值穩定不變。選擇貨幣作為會計計量的共同尺度,有利于不同企業、不同行業用同一口徑反映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有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行比較分析,做出正確的決策。計量屬性反映的是會計要素金額確定的基礎,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等。傳統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采用歷史成本計量。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資本市場發展迅速,投資者種類及數量大大增加,而且投資者進行分散投資,因此對投資者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比反映受托者的責任情況更為重要。所以會計目標的主要觀點從傳統的受托責任觀逐漸轉變為決策有用觀,這是電子商務環境下會計目標定位的進步。在決策有用觀下,會計信息更多地強調相關性,如果采用歷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計量屬性能夠提供更加相關信息的,會較多地采用其他計量屬性。
其次,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所擁有的人力資本、智慧資本和專有技術等無形資產代替了傳統的物質資本等有形資產,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將比傳統商貿模式下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無形資產在企業總資產中所占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作用也越來越重要。由于無形資產在企業中地位的顯著提高,會計核算的重點將從有形資產轉移到無形資產上。而且,企業利用新的技術方法可以從網絡上獲得最新的資產信息,而歷史成本作為一種靜態的計量屬性,對網絡公司的經營業績反映滯后,經營管理者無法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會計參與決策的職能無法發揮。所以應在保持貨幣計量為主的前提下,建立多元化計量模式,增加對人力資本、知識資本的計量以及對員工素質、企業競爭力等的非貨幣計量。
最后,電子貨幣的出現,使資金在企業、銀行、國家間高速運轉,加劇了貨幣需求的不穩定性,沖擊了幣值穩定假設,因此傳統的貨幣已無法滿足對其的確認和計量。
3、對收入和費用的影響
首先,電子商務環境下,收入和成本費用的發生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導致收入和費用的確認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可操作性。如電子商務企業數字商品業務模式包括付費瀏覽模式、網上訂閱模式、廣告支持模式、網上贈與模式。付費瀏覽模式下,數字商品只是放在網站上供人下載,顧客只需交納小額注冊費。企業為客戶開辟下載渠道,視為企業提供勞務;客戶支付注冊費,視為企業勞務所得,這是相對確定的收入模式。企業為獲取數字商品支付的錢,作為數字商品成本入帳。而在網上訂閱模式下,企業提供影視娛樂節目、報刊雜志等并要求顧客付費,企業是銷售方,取得銷售收入,但由于企業擁有的只是網站上的一個版本,每次銷售成立時,存貨成本無法立即結轉,故不能立即確認為收入。
其次,傳統銷售收入的計量是依據企業與購貨方簽訂的合同或協議金額來確認,無合同或協議的,依據購銷雙方都同意或能接受的價格加以確認。而現代電子商務的銷售均通過電子商務(網 絡)的形式形成交易,網上的價格可以隨時被修改、刪除或變更,銷售計量難以得到真實、合法的保證,且隨時有收不到或收不足價款的可能。因此,電子商務的收入確認和計量在實際中難以進行。
再次,電子商務購銷時間亦難以確定,傳統的會計核算明確規定,收入只有在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從而導致企業資產增加或者負債減少、且經濟利益的流入額能夠可靠計量時才能予以確認。比如,“分期收款銷售商品”是按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確認收入。
最后,在電子商務時代,企業應用項目所需投入的某些成本是傳統企業所未出現過的,如風險防范成本、信用成本和網絡發展滯后成本等,都使得費用的確認變得那么不確定。所以,費用確認標準應趨向多元化。
三 結語
盡管基于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盡管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發生的成本和所得的效益與傳統企業存在著很大的區別,但是電子商務會計作為新的應用性學科,不可能顛覆傳統會計理論及實務。筆者認為其應用相對的會計主體假設替代現行的會計主體假設,從而確定電子商務時代的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以進一步正確地確認和計量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等會計要素,即在原有理論與實務的基礎上進行修正、擴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吳清烈.電子商務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7.
[2]劉圓圓.電子商務環境下會計實務的變革[J].商場現代化,2009,(17).
[3]何卓靜.電子商務會計基本假設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09,(11).
[4]王驚雷.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會計確認與計量[J].會計之友,2009,(17).
篇4
1、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現階段,高職院校的確已認識到社會對會計類畢業生實踐應用能力的迫切需求,因而在制定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過程中融入了實踐技能的培養,但往往忽略了畢業生具有誠信、敬業的良好職業素質,熟悉國家經濟法規,系統掌握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的專業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與崗位要求尚有一些差距。
2、會計專業教材建設,不能與時俱進,專業知識結構和實踐能力結構不合理。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使財會領域新業務層出不窮,與財會相關的政策法規也在不斷更新,企業會計準則力求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會計法規的經常修訂和,導致會計專業教材建設,遠遠滯后與會計理論和實務的發展,造成會計專業學生理論水平不高,不能滿足經濟建設對會計理論指導和會計實踐的需要。而且,當前所設定的教學內容雖條目清晰,但系統性差,與實踐應用的聯系不緊密。這樣的課程體系僅能使學生掌握基礎的財會理論,但難以將所學知識整合一套完整的體系,以致實際應用中無從下手,應用效果不佳。
3、加強會計專業實踐性環節。會計專業學生在校會計模擬實訓往往只安排四周時間,而參與社會實踐的時間一般安排在暑期進行,甚至沒有教師指導;在這些有限的實習中,要達到對學生職業判斷能力、就業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比較困難的,這樣培養出的會計人員只能從書本到賬本,缺乏職業判斷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的就業面窄,無法就業。
4、師資力量薄弱。近十多年來企業會計準則經歷了三次變革,每次變革都帶來會計理論、會計核算方法和會計教學內容的改革,由此推動會計學科的不斷向前發展;同時也對會計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現有的擔任會計教學的師資中,接受過正規新會計準則學習的還不多,要在短時間內全面理解掌握并傳授給學生,并非易事,這也無形中給會計專業的學生掌握最前沿的會計核算方法帶來困難,同時也給他們帶來就業的矛盾和壓力。
二、提高會計類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對策
1、改革教學方法,加強教學過程管理。高職會計專業應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優化專業課程體系設置、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手段,并注重規范課程考核,提高會計專業人才的內涵和質量,重視教學過程管理,加強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與職業道德教育。
2、進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水平,努力實踐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高職教育應根據社會需要,實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參照職業要求,校企共同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這方面我院會計專業進行了很好的嘗試并獲取了許多經驗。
3、加強專業崗位證書與等級證書的考前輔導和學歷教育。高職會計專業學生在就業前,一般都能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但對用人單位的需求調查看來,一些單位對在校期間具有工作經驗、取得助理會計師或會計師資格的畢業生很是青睞,同樣專業資格學歷高者更受歡迎。所以,高職會計專業在教學中還應進一步提升專業證書考試的考前輔導水平,鼓勵學生參加更高級別的專業證書考試和學歷考試。
篇5
關鍵詞:會計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效果;實踐教學規律
最近5年來在會計類核心期刊上有約60篇關于會計實踐教學的文章,其中近半數文獻的具體研究內容集中于“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教學模式選擇及教學方法創新”這兩個大的方面,但專注于實踐教學效果提升的研究還不多。依據多年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提升高校會計實踐教學的效果:
一、改進培養計劃,增加會計實踐教學學時
當前會計實踐教學領域的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學生日益增加的實踐課需求與培養計劃中實踐課時安排相對較少的矛盾。實踐課時相對較少,課程內容不夠充實,學生淺嘗輒止,大大影響實踐教學效果。對此,一個直接解決方法是修改培養方案,增加實踐課程的門數或學時,壓縮不必要的理論課課時。但當培養計劃短期內無法修改的情況下,一個變通的辦法是在理論課教學的時候,需要教師把相關業務習題設計為純原始單據形式,不給過多的文字描述,這樣多少可以達到部分以習題代替實訓的目的。另外,筆者比較推薦的一個方案是,利用計算機模擬實訓軟件的B/S架構,平時保證服務器一直開通,安排學生利用課余或寒暑假期通過遠程登錄的課外作業形式來完成實訓項目。這樣既不擠占理論教學學時,又能滿足學生需求,有助于強化實踐課程效果。
二、優化實踐教學模式選擇,注重實踐課程的橫向聯系與縱向聯系
各高校開設的會計實踐課程一般有這樣的幾種模式:純手工實訓、電算軟件實訓、計算機軟件模擬手工實訓、企業模擬沙盤實訓、企業認知實訓等。這幾種課程模式都各有利弊,恰當地選擇實踐課程的模式,對教學效果影響很大。比如,對于剛接觸會計理論的大一或大二學生來講,在開設會計學原理與中級財務會計的實訓課時最好選擇純手工的實訓模式。因為純手工的實訓模式最能體現從憑證到賬簿到報表的會計核算基本理論流程,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而當學生進入到大三階段后,可以選擇會計電算化軟件實訓模式,到大四階段可以考慮企業模擬沙盤綜合實訓模式。
在注重教學模式選擇的情況下,也應注意做好實踐課程的橫、縱向的聯系。所謂橫向聯系是指,要保證實驗課與理論課能互相呼應,在理論課開設的同時有針對性地開設配套實驗實訓課程。比如,會計專業核心主干課程“中級財務會計”理論學時上完后,在同一個學期就可開設“中級財務會計實訓”課程;這樣安排實驗課程,一方面可以分清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的差異化內容,另一方面又把兩種教學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方便學生全面掌握專業知識。當然,也可以考慮不專設集中實驗課程,而是把實驗實訓課程打散,融入到理論課程教學學時中去。比如開設總學時為64的會計電算化課程,其中理論教學28學時,配套上機實驗教學26學時,老師每講完一個專題就開始一小段實驗課,如此交替進行效果也不錯。
而所謂的縱向銜接是指實驗課程開設的先后次序問題。實驗實訓課程體系理論上應遵循如下次序:首先在大一下學期開設的是“會計學原理實訓”課程,在大二開設“中級財務會計實訓”和“會計電算化軟件實訓”課程,在大三開設“財務管理實訓”課程和“稅務會計實訓”課程,在大四上學期開設“分崗綜合虛擬實習”課程,此思路遵循了從簡單到復雜,從基礎到高級,從通用技能到專業分崗這樣的教學規律。除上述必修實驗課程外,可以再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專業細分方向,在高年級開設諸如“房地產企業會計實訓”“商貿物流企業會計實訓”等分行業的專項實驗課。
三、明確實踐教學細化目標,做好實踐教學規劃
會計實踐教學的目標是培養既具有理論知識又具有一定實務動手能力、能適應社會用人單位要求的應用型人才。在這個總目標的要求下,實踐教學應分解出更為細致且有針對性的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具體目標,這對提升實踐課堂效果、教師教學水平都有重要意義。可以考慮樹立如下四個實踐教學的學生能力培養目標:
(一)單據辨識與分類整理的能力。以往的會計本科教育多以理論知識講授為主,涉及到的業務處理也多是文字描述為題干,會計分錄為解答。這造成很多學生在畢業前連基本的原始單據的辨識力都不具備,對經濟業務和事項應具備何種原始單據缺乏標準概念。雖然對業務單據(比如發票、領料單、合同等)的理解并不難,但在實踐課程里應首先強調業務單據的完整性、真實性和規范性,培養學生快速、準確地辨識并分類整理各種原始單據的能力,為培養學生正確處理記賬憑證做好鋪墊。
(二)梳理業務流程的能力。會計工作不是一個孤島,會計信息是前端業務流程的專業標準化結果,做好一名會計必須了解企業的其他業務環節。在學校的實踐教學活動中也應強調企業其他工作業務流程對會計工作的重要性,在實訓中要加強會計工作前端業務流程的介紹與講解,讓學生能更全面地理解會計工作,讓學生明白規范的業務流程是正確進行會計核算的重要前提。如在采購業務會計實訓項目開始前,教師應先介紹采購的業務流程、內部控制制度等背景知識,讓學生了解前端業務單據生成的來龍去脈。通過閱讀分析學生的課后實訓小結,筆者發現學生對老師先講解業務流程再動手實訓的模式很歡迎,我們認為對業務流程的梳理確實有利于提升實訓教學效果。
(三)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會計實踐課程一個必備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動手能力。即便是看上去很簡單的會計工作也應納入實踐課程計劃,循序漸進地夯實學生會計實務基礎。比如銀行金融原始單據的填寫,教師在實訓作業檢查時應嚴格打分,任何一個錯、漏都不允許出現,培育學生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對于那些眼高手低的學生也應及時提醒與批評教育。實踐課程突出學生多動手、更細心的教學目的,有助于提升學生對會計實務工作的感性認識。
(四)賬簿報表數據分析能力。當學生具備相當的會計實務工作技能后,實踐教學的目標應適當向培養學生數據分析能力方向傾斜。當學生通過系統的實訓課程,較清晰地了解到財務數據生成過程后,在部分課程里應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數據分析與決策能力。比如,在高年級的本科實訓教學體系里,加開商戰類模擬對抗實訓。這些實訓輕數據生成,重數據分析與決策,通過編制預算、利用財務指標分析結果引導進一步經濟決策,培養學生的分析決策能力,這也是提升實踐教學效果的一種新方法。筆者指導的挑戰杯虛擬經營大賽的學生在參賽后,普遍反映通過參與決策對抗類實訓及競賽,他們對會計的核算的目標與意義又有了一個更高層次的新認識。
四、加強理論研究,以先進的教學理念引導教學實務
不斷增強會計學本科實踐教學已逐漸成為各高校的共識,在教學內容、授課方法不斷改進的情況下,教學理論建設應盡快步伐。筆者認為,理論上理清下面兩種差異對提升實踐教學效果很有幫助:
(一)實踐教學規律與理論教學規律之間的差異。目前各高校會計專業核心理論課程一般都包括會計學原理(基礎會計學)、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等,每門課程的基本都在一個學期內結束。如果實踐教學照搬這種理論教學規律,則其效果將大打折扣。筆者曾連續對兩屆大四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一個問題是“你對以前實訓的具體內容在畢業前是否還記得?”,大多數學生的反饋是由于課時不多且時間相距較遠,已不記得以前會計實訓的細節內容。筆者認為會計實踐課程在安排上盡可能體現出一定的重復性,而不是理論教學那樣的一次性。對關鍵知識的適當重復練習是實踐教學的基本規律之一,即類似于“熟能生巧”這樣的常識性概念。比如,會計電算化的上機實訓,除在該理論課開設的那個學期安排一次外,在大四階段可以考慮再開一次或盡量利用電算化實軟件完成其他會計實訓教學。
(二)會計本科實踐教學與高職高專實踐教學之間的差異。高職高專類學校的會計實踐教學比較成熟,其課程體系建設也較完備。而應用型本科教育的會計實踐教學設計相比要落后。一些本科院校在開設實踐課程時簡單照搬高職教學模式,在教材的選用、課程的設計上沒有太大區別。但事實上本科四年學制和專科三年學制存在諸多不同,會計實踐教學理應有所差異。筆者認為其中比較重要的差異是,由于本科教學理論性要求多于高職高專,實踐課時分配不多,為了更好地提高實踐教學效果,本科教學應多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而不是簡單題海式的教學方法。比如,為更好地解釋不相容崗位職責需分離這一內部控制基本要求,在學生做完幾筆出納業務后(如存、取現金,備用金借支等),教師可以向學生啟發式提問:為什么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可以是出納負責登記,而你們剛做的出納業務里卻沒有憑證生成工作?在實訓課上,當學生做完幾筆業務后應及時總結,老師要啟發并指導學生把剛做的實訓項目與已學過的理論知識緊密地聯系起來,這是提升實踐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 文化的全球化; 會計文化的本質; 會計文化世界趨同轉型的內涵; 會計文化創造; 會計文化涵化
一、 當代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現狀以及與會計文化轉型的關系
為了應對金融危機產生的財務報告問題,2008年4月21日、22日,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與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在倫敦舉行會議,討論了雙方聯合項目和相關措施,并就《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美國公認會計原則2006―2008趨同路線圖:FASB-IASB諒解備忘錄》初步達成了一致意見。2009年4月,二十國集團(G20)倫敦峰會后的公報進一步呼吁“會計準則制定者與監督和監管機構加緊合作,以完善有關估值和準備計提的準則,并實現單一一套優質的全球會計準則”。2009年7月28日,由IASB和FASB于2008年12月共同成立的金融危機咨詢組正式報告,強調建立全球高質量會計準則的途徑是改進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及與之趨同。并進一步建議:IASB和FASB應盡一切努力實現其準則趨同;敦促各國政府和企業界積極支持建立全球高質量會計準則、鼓勵各國政府盡快公布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時間表等。
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國也紛紛作出或實施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規劃,如加拿大已了一項自2011年生效的全部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s)的計劃;西班牙政府于2008年2月10日了BOEJUS /206/2009法令,強制公司以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格式(簡稱IFRS XBRL分類標準)報送財務報告;阿根廷會計師協會和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在領導一項計劃,旨在2010年實現阿根廷公認會計原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印度已經宣告從2011年起采用IFRSs 作為印度財務報告準則的計劃;馬來西亞財務報告基金會及會計準則理事會于2008年8月5日共同公告,提出在2010年1月1日前實現馬來西亞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全面趨同。中國財政部于2009年9月2日也印發了《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全面趨同路線圖(征求意見稿)》,指出:“2010―2011年將是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全面趨同的關鍵時期,財政部于2010年啟動準則體系的修訂工作,力爭2011年完成,2012年起在所有大中型企業實施。”
顯然,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即世界各國在財務報表中直接使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或實現本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是當代全球化趨勢下世界各國會計準則勢不可擋的發展潮流。有的學者認為這一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發展只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產物和選擇,甚至有的將它歸結為僅僅是國際社會應對當下金融危機的一項舉措,但鮮見有將其上升到文化的本質高度去加以認識和實踐的。其實會計準則作為必須通過權威性會計專業機構制定的一種反映會計活動基本原理和指導會計實務處理的規范,其本身就是會計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制度文化在具體會計實務中的一種指導性和約束性的體現。正如美國學者拉茲格所言:“我將規范價值視為人類與其生物環境和文化環境保持適應狀態的相互關系”,也即不同的文化尤其是不同的會計文化環境,必將形成或產生與之相適應的包括會計準則在內的各自不同的會計規范。如農業經濟社會文化和工業經濟社會文化環境下所形成的指導會計實務處理的會計規則顯然是不同的;同是工業經濟社會,計劃經濟體制會計文化和市場經濟體制會計文化環境下所產生的會計準則也會有很大差異;同是市場經濟,由于存在著不同會計主體的世界觀、價值觀等傳統會計文化的差異,所制定出的會計準則也會有一定區別。尤其是當代的全球經濟一體化是建立在信息科學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科學技術、管理科學技術等高新技術和知識經濟資源配置基礎之上的,而高科技和知識經濟所蘊蓄的知識含量與科技含量,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構成元素,因而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必定反映出文化的全球化。另則,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商品生產、市場交易、分配、消費以及金融、財稅、科技等經濟體系的建立運行必須要有包括會計組織管理、會計法規、準則、道德等在內的制度文化和新的包括會計思想理念、價值觀等在內的精神文化的全球配套建設,沒有這一包括會計制度文化在內的制度層面和包括會計精神文化在內的精神層面的文化全球化,全球經濟一體化也就很難建立和運行起來。故而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在本質上也就是包括會計文化在內的文化的全球化。
由上可見,當代全球化趨勢下的社會總體文化和會計文化的全球化即向世界趨同方向轉型發展是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基礎,會計文化的世界趨同轉型不僅開闊了會計文化主體的視野和解放了被束縛的會計人的自由與創造力,而且還能為新會計文化的創造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會計實務運行操作建立起一種包括全球統一的高質量會計準則在內的保障機制。而這一全球統一的高質量會計準則的建立與實施,一方面既能確保會計作為國際通用商業語言的順暢使用與交流;另一方面又能減少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融資過程中的信息壁壘,降低交易成本,促進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各國經濟的發展,從而反過來又促進了會計文化世界趨同的轉型與發展。因此,一般而言,會計文化的世界趨同轉型是條件,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是結果,但兩者的關系又是可以互相轉化、互相作用的。盡管全球經濟一體化對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產生較大作用,但最根本的依然是人類社會總體文化和會計文化的世界趨同轉型,沒有這一基礎條件,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即全球統一的高質量會計準則就很難制定與實施。
二、會計文化轉型的含義與根因
會計文化在本質上作為會計文化主體即會計共同體與會計人的主導性的生存方式,作為會計歷史進程的內在機理,無論其存在或變遷,都是社會進步和會計發展的重要內涵。因此,其演變過程類似于美國著名學者庫恩提出的:前科學常規科學科學危機科學革命新常規科學……的一種范式運動,即會計文化的存在與變遷的發展過程也就必然要經歷常態危機沖突轉型,從而達到新的會計文化常態的幾個相互關聯的階段。而會計文化的轉型卻不是經常發生的社會歷史現象,無論是會計人個人的價值觀念與會計行為的改革,還是特定的會計人群體的某些會計思想、會計理論或會計實務的更新,都算不上是會計文化的轉型。只有在大的歷史尺度上的主導性的社會文化范式面臨危機和發生根本性轉型的背景下,會計文化常態也發生相應的危機與轉變,方能稱得上會計文化轉型。如在人類歷史上的從采集漁獵的原始文化轉型為以農耕定居為主的農業文化,由農業文化轉型為以商品貿易為主的商貿文化,再由農業和商貿文化轉型為以機器生產為主的工業文化,最后又由工業文化向后工業文化即文化現代化轉型的背景下,原始會計計量記錄文化向農業會計(單式簿記)文化轉變,農業會計文化向商貿會計(借貸復式簿記)文化轉變,商貿會計文化向工業會計文化轉變,工業會計文化向后工業會計文化(會計文化現代化)轉變,即為會計文化的轉型。因而會計文化的轉型實質上就是在常態的主導性社會總體文化及其會計文化范式失范即產生危機、沖突的情況下,常規會計文化向新會計文化的深刻轉換。
正是由于會計文化轉型是在大的歷史尺度上所發生的特定國家或民族的會計共同體及會計人個體所習以為常地賴以工作和生活的主導性會計文化范式被另一種新的范式所取代,因而會計文化的轉型必然是和會計文化的危機、沖突處于同一歷史過程中并且緊密相連。這也正如庫恩所指出的:常規科學進入反常與危機階段,科學革命的時機就到來了,“科學革命在這里被當作是那些非積累的發展事件,在其中一套較陳舊的規范全部或局部被一套新的不相容的規范所代替”。在此過程中,會計文化的危機與沖突,體現著量變的過程,會計文化的轉型則體現著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危機與沖突是會計文化轉型必不可少的前奏,而轉型則是會計文化危機與沖突發生后的必然產物。
從表面上看,會計文化轉型發生的原因是在主導性的社會文化范式發生危機與沖突前提下,從而相應地引發了會計文化常態的危機與沖突,最終才導致了會計文化的轉型。但從根本上而言,會計文化從危機、沖突到轉型的發生是基于會計文化內在的超越性與自在性之間的矛盾。具體而言,會計文化作為歷史凝結成的會計人的生存方式,從本質上體現著會計人對大自然和自身生理遺傳的雙重自然性的超越,體現著對會計文化與自我創造的存在及能按照自己內在尺度進行自由自覺的活動,即表現出會計文化的超越性、創造性與自由性的特征。與此同時,會計文化又是歷史傳承下來的被特定會計共同體所認可和遵循的一種共同的行為模式,是集體無意識,對會計人的會計活動和行為具有潛在的給定性、規范性或強制性。這樣一來,會計人的超越性與創造性的會計活動和會計文化常態的自在性與強制性就會發生矛盾與沖突,而新的會計文化要素、特質、精神就會通過會計人的實踐活動與反思、批判而逐漸生成,并開始反抗和最終取代原有的會計文化范式,這就是形成會計文化危機、沖突和轉型的主要根因。
通過對不同國家或民族所發生的或正在發生的會計文化轉型的考察,會計文化轉型的根因又具體表現在內源性和外源性兩個方面。前者是指在沒有或基本沒有外來的異類會計文化介入和影響的情況下,由本國或本民族自身的會計文化常態內在的超越性與自在性矛盾所引發的會計文化失范、危機、沖突和最后的轉型,即往往表現為從本國或本民族自己的內部產生出批判原有會計文化常態的新會計文化要素,進而表現為新的自覺或自為的會計文化層面與原有的自在或自為的會計文化范式的沖突,直至最后的新會計文化范式對原有常規會計文化范式的更替。后者是指依靠一種外來的新的會計文化的沖擊才能進入對原有會計文化的懷疑與批判時期,即非常規期或裂變期。雖然這類會計文化危機、沖突、轉型的深層原因也是基于會計文化內在的超越性和自在性之間的矛盾,但發生該類矛盾的國家或民族原有的會計文化范式往往具有一種超穩定性結構,能較長時間地抑制住懷疑性與批判性的新會計文化要素和新會計文化層面的產生或成長,因此,不得不依賴于外來會計文化力量的沖擊。一般而言,內源性會計文化轉型所內含的自我完善的主動性要求較為明顯,而外源性會計文化轉型往往都帶有外在的被迫性的更新與完善的要求。但兩種原因的劃分又是相對的,實際上內源性和外源性會計文化轉型常常是相互交錯在一起的。
三、當代全球化趨勢下的會計文化轉型及其對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影響
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種文化的危機、沖突和轉型,無論是內源性還是外源性導致的,一般都是發生在社會歷史性轉折或社會政治經濟環境產生重大變革即社會總體文化發生轉型的時期,很多學者將其概括為五個方面:一是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向后工業社會轉型;二是封閉性或半封閉性社會向開放性社會轉型;三是產品經濟、計劃經濟體制社會向商品經濟、市場經濟體制社會轉型;四是權力型、倫理型、宗教型社會向法理型社會轉型;五是單一性文化社會向多元性文化社會轉型。因而會計文化的危機、沖突與轉型往往就是在以上社會總體文化轉型的大背景下發生的。
就全球化的總體發展進程而言,大體經歷了三個時期:一是以英國為首的歐洲資本主義文明中心對其他文明中心的侵蝕、擴張時期;二是資本主義中心由英國向美國的轉移以及美國以其占優勢地位的經濟軍事力量向世界各地推行其社會制度與價值觀念的時期;三是兩極對立的冷戰格局消失后,世界出現了多極化趨勢,形成了參與全球社會發展過程的活動主體多極化局面的時期。因而從因果性考察,全球化是資本主義經濟基本矛盾在當代條件下發展的結果;從規律性考察,全球化的過程也就是資本的邏輯展開過程。全球化實際上就是人類隨著主體能力的提高和主體生存發展的共同需要,特別是由于經濟活動和交往的普遍化,不斷超越空間障礙、政治制度障礙與文化障礙,而在全世界范圍內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的全方位的溝通和融匯。在當前的工業社會向后工業社會轉型和單一性文化社會向多元性文化社會轉型的全球化趨勢下,全球化更不是一種單向度的趨勢,而是由經濟、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和人口、環境、生態等全球性問題交織而成的動態過程和世界整體體系,其中全球信息一體化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是當代全球化趨勢的主流。另則,全球化趨勢又呈現出經濟、政治、文化的多層次整體性和國家、民族、個體的多極化主體性矛盾,因而全球化又是由各種矛盾構成的一個矛盾體系。
正是因為當代全球化趨勢是在世界范圍內逐步形成和實現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交流與整合,并通過碰撞、溝通、競爭與合作而達成的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文化,故而在全球化這一時代背景下,人類社會總體文化的轉型趨向概括而言就是統一性與多元性并存,其所反映出來的主流狀況就是人類文化的一體化與趨同化。主要體現在:在文化模式上,從多元文化模式向一元化與多元化文化模式的并存過渡;在人的生存上,從凸現類的生存向凸現類和個體生存的并存過渡;在與自然的關系上,從征服自然向有節制地利用自然和保護自然并重過渡;在與物質精神的關系上,從關注物質文化向關注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并重過渡;在社會意識上,從階級對立意識向全人類和諧共處意識過渡。因此,全球化趨勢下的社會總體文化的轉型,既是一種整合的趨向和作為世界共同體的人類總體利益越來越多,又是一種多元的實際存在和作為參與全球化進程的各個主體對于自身身份地位的確認和自己文化傳統及特殊利益的強調。
由于會計文化是人類社會總體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當代全球化趨勢和社會總體文化轉型的背景下,會計文化也必然要向世界趨同方向轉型。其轉型的實質就是會計文化內容的延伸與會計文化受眾的擴大化、會計文化觀念的更新與會計文化審美的多元化、會計文化載體與會計文化形式的多樣化、會計文化創造機制的科學化與開放化、會計文化生產的規范化與普同化。簡言之,就是會計文化的全球普遍交融和全球普遍接受。因此,會計文化的世界趨同轉型必然是本土化與國際化有機結合和多元交融的一種會計文化世界趨同態勢,即是繼承了本國或本民族傳統會計文化的精華和吸納了世界上其他國家或其他民族的優秀會計文化成果的一種多元的超越民族性的會計文化的世界趨同性發展。
會計文化的世界趨同轉型雖然是當代的一種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這種歷史趨勢指的是會計文化轉型的總體趨向,而非世界會計文化的合而為一。因為趨同并不是等同,從世界各國或各民族的會計文化的發生、存在與結構的角度來看,依然各有特點,會計文化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而當代會計文化轉型的世界趨同只是一種大的共同的發展趨向,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結果,也即是一種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結合的具有世界普同性的會計文化形態。其最重要的內涵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會計文化的轉型中既要注重科學思維和技術理性,以此推動會計科學技術文化的發展;同時又要重視對人的主體生命層面的終極關懷,尤其是會計文化主體――會計人的全面發展,以此作為會計文化發展的一種價值引導。二是在會計文化的轉型中可以參照當今全球化進程中已在世界普同價值問題上所取得的成就――1993年世界宗教大會所通過的“全球倫理”,以此確立起具有世界普同性的會計文化基本框架即“底線會計倫理”:一個目標――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項原則――客觀、公正;四項基本要求――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會計文化、遵循國際會計準則的會計文化、參與經營管理的預決策會計文化、不斷提高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的會計文化。
這一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結合的具有世界普同性的會計文化也就是當代全球化趨勢下的會計文化世界趨同轉型的目標,其既能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會計文化的發展開拓出一個愈加廣闊自由的創造空間,譬如一些新的發明如網絡會計,一些新的會計思想觀念如綠色會計觀念,一些新的會計理論如會計文化資本理論,一些新的會計制度如全球統一的高質量會計準則,一些新的會計方法如公允價值會計計量方法等,逐漸地成為了人類共同擁有的會計文化成果,并為全世界各國或各民族所共享共用;其又能通過全球化趨勢社會總體文化的世界趨同轉型會計文化的世界趨同轉型會計準則的全球統一與高質量這一路徑,對不同國家或民族的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予以最為重要的作用與影響。主要表現在:思想精神上的趨同,即在制定會計準則的過程中都以相結合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為指導;發展方向上的趨同,即在制定會計準則時都以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為參照標準;目的上的趨同,即所制定的會計準則都是以相關性和可靠性為主要宗旨;尺度上的趨同,即所制定的會計準則都以功利尺度與道德尺度相結合(功利優先,同時兼顧以分配為主的社會公平)為原則;形式內容上的趨同,即所制定的會計準則都以財務會計概念框架(會計基本準則)和單項會計準則(具體會計準則)為主要結構形式,以及都以基本統一的高質量的會計準則條款為內容。
四、當代會計文化轉型的主要途徑
由于會計文化轉型的根因一般可分為內源性的超越性與自在性矛盾所引發的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會計文化漸進式轉型和外源性的一種外來會計文化力量的沖擊所引發的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會計文化突變式轉型,因而也就有著內在和外在的兩條不同的會計文化轉型途徑。前者主要是通過一個國家或民族內部的會計文化主體不斷地創造出新的會計文化要素、特質,對原有會計文化范式逐漸滲透,最終導致其解體從而取而代之的結果。如西方單式簿記的農業會計文化向借貸復式簿記的商貿會計文化轉型、借貸復式簿記的商貿會計文化向工業會計文化轉型就是最好的例證。后者通常是在外來會計文化切入的情況下,與一個國家或民族原有的會計文化范式發生碰撞,最終導致其解體從而向外借取(引進與融合)的結果。如日本近代的簿記文化向改良的現代收支分錄法會計文化轉型、中國近代的中式復式簿記文化向西式借貸復式簿記文化的轉型就是最好的例證。
從內在途徑的會計文化漸進式轉型本質來看,就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會計文化主體的一種特殊的發明與創造活動,是一種有關會計文化元素和特質的創新過程,實際上也就是會計文化主體對于內源性環境變化的一種新的生存適應方式。正如美國民族學家摩爾根指出的:“在人類進步的道路上,發明與發現層出不窮,成為順序相承的各個進步的標志。”而會計文化主體的發明與創造,不僅包括會計工具、會計辦公設施、會計信息載體等會計物質文化和會計法規、會計準則、會計組織管理體制、會計習俗等會計制度文化的內容,還包括會計思想觀念、會計科技知識、會計教研理論等會計精神文化的內容。作為會計文化的創新成果,它們既是會計文化主體的特征,又是會計文化本身發展所具有的特征。一代代的會計文化主體在認識和實踐的過程中進行發明與創造,使會計文化不斷增添和積累新的內容,不斷更新和發展著會計文化,這就是會計文化充滿活力的源泉和包括當代會計文化發生漸進式世界趨同在內的一切內源性會計文化轉型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如果沒有會計文化主體的發明創造,尤其是缺乏有關會計信息共享、會計準則、會計思想觀念等會計物質、制度、精神方面的創新,就不可能從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內部產生出懷疑、批判原有會計文化范式的新會計文化要素與特質,也就不能對其進行滲透與沖擊,最終也就不會導致原有會計文化范式的解體和新會計文化范式的取代,也不能產生出會計文化世界趨同的轉型和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因為會計文化的發明與創造實質上就是不斷改變其本身與自然、社會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的一種方式。因此,在當代全球化趨勢下,必須改革傳統的教育培育模式,不斷造就會計文化的創新人才,開發創新思維,盡力提高會計文化主體的創新素質和能力,同時還必須營造和完善與之相配套的有利于會計文化創新的社會環境與激勵機制。唯其如此,才能適應當代的歷史發展步伐與變化,從而實現相應的內源性的會計文化世界趨同轉型與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
從外在途徑的會計文化突變式轉型本質來看,就是不同國家或民族的會計文化經過接觸碰撞而選擇吸納其他國家或其他民族會計文化的一種借取活動,是一種有關會計文化元素和特質的涵化過程,實際上也就是會計文化主體對于外源性環境變化的一種新的生存適應方式。而所謂的涵化,正如美國文化人類學家赫科維茨在他的《涵化――文化接觸的研究》一書中所指出的:“由個別分子所組成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體,發生持續的文化接觸,導致一方或雙方原有文化模式的變化現象。”一般而言,依靠外來會計文化沖擊才能發生轉型的國家或民族,其原有的會計文化范式的傳統力量往往過于強大,完全壓制住了新會計文化要素、特質的產生和壯大,而生存于其內部的會計文化主體也往往會缺乏一種自覺地創造新會計文化的勇氣、信心和能力,只能等待外來的會計文化對其進行碰撞、沖擊,方能進入“科學革命”的會計文化轉型時期。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受沖擊的國家或民族出于內在的“科學革命”的需要,自愿接受和吸收外來的新會計文化來主動地對原有傳統會計文化范式進行解體或改造,從而融合成一種新的會計文化范式而實現轉型;另一種是受沖擊的國家或民族不是出于內在的需要,而是不自愿地引進或移植外來的新會計文化模式,被動地進入“科學革命”時期,從而實現會計文化的轉型。無論哪種情況,通過會計文化的外部涵化形式即對外來會計文化的吸收、引進、移植、融合,也是會計文化不乏動力的源泉和包括當代會計文化發生突變式世界趨同在內的一切外源性會計文化轉型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在當代全球化趨勢下,必須大力開展包括組建或共建跨國集團公司、拓展全球性的商貿活動與投融資業務等會計實務文化的國際間交流和增進會計理論界、實務界、教育界、政府等會計人際間的考察、講學、訪問等會計思想精神文化的國際交流,同時還必須充分發揮國際組織機構(包括聯合國、歐共體等政府間組織和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國際會計師聯合會等國際會計團體組織)對各國或各民族的會計國際化與本土化問題的引領與協調作用。唯其如此,才能適應當代的歷史發展步伐與變化,從而實現相應的外源性的會計文化世界趨同轉型與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
總之,無論是內在的取代還是外在的借取,無論是內源性的創造還是外源性的涵化,從會計文化世界趨同轉型和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發展過程和結果來看,都是對本國或本民族傳統會計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和其他國家或其他民族會計文化中的優秀部分的保留,以及對兩者糟粕和劣質部分的舍棄,都離不開會計共同體和會計人的直接參與,也都是為了適應內源性和外源性的環境變化的一種會計文化主體的自我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因此,當代會計文化世界趨同轉型的內外途徑的關鍵就在于會計共同體和會計人的主體地位的確立和主體力量的發揮。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持續全面趨同路線圖(征求意見稿)[J]. 會計研究,2009(9):5.
[2] (美)拉茲格. 系統哲學講演集[M]. 閔家胤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132.
[3] (美)托馬斯?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M]. 李寶恒等譯.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76.
[4] (美)路易斯?亨利?摩爾根.古代社會[M]. 楊東莼等譯.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5] Deloitte,LondonSummit-LeadersStatement[EB/OL].http:
篇7
【關鍵詞】企業會計;銷售計價;折扣;賬務處理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為拓寬營銷渠道、最大限度的占領市場,贏得競爭主動權,選擇諸如商品賒銷、打折銷售等多種優惠促銷手段已成為市場主體操作的共識,企業應收賬款的普遍存在也就不足為奇,然而,在企業會計賬務處理時,由于采用不同的折扣方式、享受不同的付款優惠,其銷售入賬金額及其相關的財稅處理等方面卻是存有差異的,因此,在實踐中必須加以區別對待。
一、企業應收賬款的構成及不同折扣形式的內容表現
從理論上講,應收賬款作為企業的一項資產業務,是指銷售方因賒銷商品或提供勞務等經營活動,應向購貨單位或勞務接受者收取的全部款項,內容包括企業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等應向購買方收取的價款、增值稅款及代購買方墊付的包裝費、運雜費等。依照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在確認賒銷收入時,應按照交易發生日或銷售收入被確認為債權而予以入賬,計價金額通常是按照其實際發生額入賬的,但在實際操作中,確定應收賬款的入賬金額時,還必須要考慮到該業務是否涉及到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等因素,因為不同的折扣方式將導致銷售入賬在會計賬務和計稅處理上會有所不同。
現實中,企業所發生的銷貨折扣無非是商業折扣和現金折扣兩種情況。所謂商業折扣,是指企業根據市場供需情況或針對不同的顧客,在商品標價上給予一定金額的扣除,此項扣減數通常會以百分比的形式來表示,如10%、25%等;所謂現金折扣,則指銷售業務發生后,債權人為鼓勵債務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付款,而向債務人提供的債務扣除,現金折扣多用符號“折扣/付款期限”來表示,如2/10、1/20、n/30,分別表示購買方付清貨款的時間若在10天之內,就可以享受到價款折扣2%;在20天之內付款可以得到的折扣為1%,若在30天內則無折扣。
二、不同折扣形式下確定銷售入賬金額的操作要點
1、嚴格區分商業折扣與現金折扣業務下的財稅政策差異
商業折扣,即通常所說的“薄利多銷”,是企業最常用的一種促銷手段,從本質上講,它屬于“先折扣后銷售”,因此,在商業折扣條件下,依照企業財務會計制度規定,其銷售入賬金額應按照扣除商業折扣后的實際售價據以確認。由于商業折扣一般在交易時即已確定,商業折扣對應收賬款的入賬金額的確認沒有實質的影響。所以,我國相關流轉稅法規定:企業發生商業折扣銷售時,若折扣額與銷售額在同一張發票上注明的,可按照扣除折扣后的實際銷售收入計算流轉稅款。由此看來,稅法與會計制度在對待商業折扣上的規定一致。
而在現金折扣下,由于交易發生時無法確認購貨方能否真正享受到價款優惠,屬于“先銷售后折扣”形式。依現行的會計制度,企業應收賬款的入賬金額有總價法和凈價法兩種可供選擇,但從現行的流轉稅法角度來看,無論企業財務如何處理,均應比照同類產品的正常銷售價格作為完稅價格計算相關稅款,計稅依據中不得扣除任何所謂的“折扣額”。
2、明確掌握現金折扣方式下不同計價方法的處理步驟
在總價法下,只有在客戶真正按照規定付款期內支付了貨款享受到現金折扣時,銷售方才能確認把給予客戶的現金折扣作為一種理財費用處理,我國會計實務中通常采用這種方法;而在凈價法下,銷售發生時即按扣減了最高折扣后的金額作為實際銷售收入記賬。此法是把客戶取得折扣視為正常現象,認為客戶一般都能提前付款,而將由于客戶超過折扣期限而多付的金額視為自己提供信貸所獲收入,于收到時再作為沖減財務費用處理。
3、明晰“價格打折,不打折”思維判斷,正確處理折扣額的計算
現實生活中,個別企業財務人員由于業務生疏或理解偏差的緣故,有時會錯誤的按照應收賬款總額為計算折扣額的依據,致使造成單位少納流轉稅款而受到稅務部門處罰的現象。其實,企業無論選擇什么折扣方式,其折扣額的計算依據都只能是應收取商品或勞務的本身價格,而不能是價格與價外稅額之和,公式為:折扣額=商品或勞務銷售價格×折扣率。
三、不同折扣方式下賒銷計價賬務處理實例
【例1】漢源加工廠(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2年1月3日賒銷甲產品一批給宏偉商貿公司,按價目表標明的價格計算,不含稅售價為20,000元,由于是成批銷售且購貨方又是老客戶,所以該企業決定給予購貨方10%的商業折扣,金額為2000元,折扣額和銷售額在同一張發票上注明,增值稅率為17%。
分析:企業該項業務應確認的銷貨收入為18000元(20000-2000元),應計算的增值稅銷項稅金為18000×17%=3060元,合計應收賬款=18000+3060=21060元。
因此,企業正確的賬務處理應該是:
借:應收賬款――宏偉公司 2106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8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060
【例2】上述漢源加工廠2012年1月5日賒銷一批價值200,000元的甲產品給天宇商貿公司,規定的現金折扣條件為2/10、n/30。
(一)假設企業采用總價法核算,天宇公司于當月13日便將款項打入漢源廠結算賬戶,
則,漢源廠1月5日的賬務處理應為:
借:應收賬款――天宇公司 234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000
1月13日收到賬款時,天宇公司可享受到的現金折扣額=200000×2%=4000元,則:
借:銀行存款 230000
財務費用 4000
貸:應收賬款――天宇公司 234000
(二)假若漢源廠采用的是凈價法核算,能享受的最大折扣額=200000×2%=4000元,增值稅銷項稅=200000×17%=34000元。
則:1月5日的賬務為:
借:應收賬款――天宇公司 23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96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000
假設漢源廠2月5日才收到天宇公司的賬款,那么未能享受的折扣額就被列為信貸收入,作沖減財務費用處理,正確賬務是:
借:銀行存款 234000
篇8
【摘要】隨著經濟和科技飛速發展的,技術進步伴隨著經濟制度也要相應的進行調整,有關于會計工作的制度體系和理論也都要相應的改變,更適應現行經濟發展要求。電子商務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和國家經濟發展都帶來了廣闊前景,但是與之相伴的對現有商業銀行等各方面體系的沖擊也不容忽視。電子商務給會計工作帶來的行業科技化和傳統模式的打破都推動會計行業向著完善化,高質量化發展,這也要求我們不斷規范電子商務時代下的會計工作,培養會計行業的創新人才,發揮會計行業的最大作用,為社會經濟發展出謀劃策。
【關鍵詞】電子商務 會計 經濟 發展
一、電子商務的優點
1.讓信息交互更加便利
電子商務的特點是利用蓬勃發展的網絡,使商貿活動變得更加簡單快捷,信息傳播的成本更低,交易變得更加不受時間和地點的控制,僅僅利用網絡的交流完成一系列信息的表現,包括商品的運輸情況和資金流向都能透明地表現出來,包括網上繳稅也能輕松實現。因為網絡,不僅使得交易交流變得輕松容易,也使得商品生產銷售和服務模式變得簡單,傳統的會計運營環境也相應變化了。
2.減少復雜手續簡便環節
電子貨幣是現實貨幣的虛擬化,是一種沒有貨幣實體的貨幣。電子貨幣是一種無形貨幣。一般來說,電子貨諾募壑低ü銷售終端從消費者手里傳送到貨物銷售商家手中,商家再回贖其手里的貨幣。電子貨幣可以在各個持有者之間直接轉移貨幣價值,不需要銀行等第三方的介入,這也是電子貨幣同傳統的提款卡和轉賬卡的本質區別。電子貨幣在這一點上,很類似于真正貨幣的功能。
3. 提高貨幣流通率更加高效
電子貨幣的迅速交易節省了資金的傳送時間,也減少了實際貨幣的耗損,不需要第三方銀行的介入使得過程變得簡單簡短,手續簡單間接的增加了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和想法,推動消費的同時,也提高了貨幣的流通率,使得資金流通更快速更具活力。由于在降低交易費用上的巨大優勢,電子貨幣取代傳統通貨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
二、電子商務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1.會計工作的發展前景廣闊
借助網絡,會計系統不再是獨立的系統,而是更加開放完整的系統,企業的、管理政府的決策借助優化的會計發展系統也會不斷優化。為了利用好電子商務這個工具,會計工作需要不斷發展,針對電子商務的特殊性重新調整會計工作的模式,無紙化實現會計工作。會計工作更加適應時代需求,也從經濟發展所需的傳統行業一躍為富含技術含量的高度電算化行業。
2.會計主體持續經營受到沖擊
電子商務的發展,實現了僅用電腦和互聯網就可以建立一個企業或是公司,所有的經濟業務通過互聯網即可輕松實現,這使得原有的會計主體理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會計主體核算的前提是持續經營,但在大互聯網時代,瞬息萬變的網絡讓持續經營變得遙不可及,許多企業在日夜間建立又在日夜間消失,商務變動的隨意性,使得交易變得隨時進入和退出,內部成員的組成和整個組織的存續時間都變得不穩定,持續經營變得難以實現,會計主體的核算變得困難。
3.權責發生制和現有結算體系的變動
電子商務帶來的信息迅速變動,使得各種各樣的交易活動都在瞬間完成,時間和信息的不對稱情況越來越少,間隔也越來越短,前后會計期間對待支付的實際時間不在需要間隔確認,權責發生制變得難以適應現有進步的會計工作.
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紙質貨幣消耗變少,雖然這減少了紙質貨幣的印刷,某種程度上節省了成本,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電子商務使得數字貨幣盛行,這無疑是對傳統的結算體系的沖擊,數字貨幣的快速流通使得現金,支票,匯票流通減少,網上電子商業發展使得銀行網點的存在變得漸漸失去作用。
4.會計信息的安全性
網絡信息數據的傳遞使得會計信息披露的安全性受到威脅,傳統會計報告模式受到威脅。網絡數據的報告變得信手拈來,數據真實性變得不可靠,也變得過于簡單而隨意,會計信息的安全變得無法確定,許多需要保密的會計信息變得難以保密,企業間的競爭變得更復雜。同時也需要更完善的信息技術來支持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安全性。
三、電子商務對會計發展的建議
1.豐富發展會計理論
傳統會計理論不能滿足現有電子技術發展的狀態,因此研究和發展會計理論義不容辭。會計為經濟服務,提供經濟管理需要的信息。電子商務環境下新的經濟運作模式已經確立,會計理論需要進行新時期的探索,相對會計主體假設可以很好地替代現行的傳統會計主體假設,合理規定電子商務時代會計核算的范圍,也需要更好地確認會計要素的變動,更適合電子商務時代的會計核算體系才能更好地指導會計實務工作。
2.加強會計監督
政府推動和企業以及個人的積極參與才能建立適合電子商務環境下會計工作的法律法規,改進企業的財務制度更有利于新時代企業的發展,會計的內部控制仍需加強,對于電子支付,網上交易,網絡結算進行規范和引導不僅加強國內的自我監管,也要與國際接軌,適應于電子商務全球化的發展。
3.完善人才培養機制
電子商務發展下需要的是復合型會計人才,需要更豐富的知識儲備,同樣也需要創新能力。人才培養需要國家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同樣研發電子商務的會計軟件也需要人才投入,網絡會計人才是現代的寵兒,發展前景也更加廣闊,為國家的經濟決策作出更優質的決策。
4.跟進科學技術的發展
會計立法保障會計安全,會計核算得到法律保護才能更規范,企業會計數據系統需要逐步建立起來,同樣的,企業會計系統防火墻也要加緊建立,加強對信息的輸入與輸出的管理,保證輸入數據的合法性和正確性,并對用戶進行分層管理,保護信息的同時也要為社會提供更豐富的知識。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會計專業就業課程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3-151-02
課程模式的構建本質上是課程觀的選擇,是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培養人才的路徑是什么”的問題。課程體系的構建包含了培養目標的定位,知識、能力、素質的定位和融通組合.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與職業崗位的鏈接。為此,本文的探索力圖貫徹以就業為導向,以全面素質為基礎,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的課程結構體系的課程改革指導思想。我們依據高職教育的本質和會計專業的個性特征,在總結、借鑒國內外各類職業教育課程模式的基礎上,構建了構建“知識一能力”兩個課程系統相結合為基礎的專業課程的新課程體系。經過近年來的課程改革實驗.已初現成效。
一、高職會計專業新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要素
1.把握高職教育的本質。姓“高”、名“職”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內涵。因此,在構建課程體系時,應把握“職”字、認知“高”字。把握“職”字.就是在構建課程體系中,應牢牢把握“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指導思想。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突出培養生活能力和職業能力,為學生的健康成長、順利就業和職業發展服務。認知“高”字,就是構建的課程體系應體現為“三高”特征:培養目標的定位是“一線的應用性高級專門人才”;專業教育主要是高新知識技術性教育.前沿性技術、知識掌握程度高,專業復合性強;教學模式上產學研結合程度高。教科研能力強。
2.把握會計專業的基本特征。會計專業與其他專業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知識體系的系統性。會計專業知識本質上是國家財經政策、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體系的掌握、解讀和應用,需要學生掌握較完整的專業知識體系。才能具備較高的解讀能力、理解能力、運用能力。是典型的“知識――技能”型的專業教育路徑,學生的技能培養必須建立在基本知識熟練把握的基礎之上。二是綜合素質要求高。會計崗位是單位的財經管理層面崗位,要求學生應具備較強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身心素質、責任素質、協作精神、會計職業道德。三是就業崗位群寬泛。在會計崗位群的基礎上,也可以面向財政、稅收、金融、統計等專業崗位群就業.與財經類其他專業交叉性比較強,要求課程設置既要有精度,又要有寬泛廣度。四是專業復合能力強。學生應具有流暢的口頭表達能力、撰寫常見財經應用文和一般信函能力、會計電算處理能力、財經情報資料檢索能力、財經制度文件閱讀理解能力、會計崗位執行運用能力、對國際通行財經慣例的了解和初步運用能力等。五是會計工作對象的復雜性。與其他專業比較,會計作對象是復雜的經濟業務及其主導經濟業務發生或完成的人。因此,會計人員不僅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要有與不同層面的人和諧而又不失原則的本領。
3.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根據培養目標影響因素的分析,我們認為,高職教育專業培養目標定位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以職業入門資格為基礎、以專業崗位職業能力為指向、以高等職業教育培養規格為標志。”高職教育會計專業培養的專門人才,首先要具備從事會計職業一線實踐崗位的從業資格,取得會計類崗位入門資格,這是基礎。其次培養的會計職業崗位的能力和職業素養的要求,這是專業培養目標的內涵定位。再次,在培養規格上是高等職業教育層次,這是專業培養目標的標志定位。為此。我們把高職會計專業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正確的專業認同,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擁有必備的職業技能,取得會計人員從業資格證書,為達到初級會計師水平做好知識、技能和專業認同的準備,能適應財經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應用型)職業性專門人才。會計職業的入門資格是取得會計人員從業資格證書;會計職業崗位的能力和職業素養的要求是應用型的人才;其培養規格是高等職業性專門人才。
4.會計職業崗位群。會計專業的特點就是就業崗位群的寬泛性,在會計崗位群的基礎上。也可以面向財政、稅收、金融、統計等專業崗位群就業,與財經類專業交叉性比較強。隨著近幾年我國就業形勢的發展,會計專業就業崗位群又有了新的變化,特別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就業方向,面臨著值得研究的影響課程體系構建問題。我們認為,在專業目標定位、培養規格確定、課程體系構建中,應當考慮職業崗位群的變化,解決因職業崗位群的變化所形成的問題。但是專業核心崗位群以及對教學方案的決定性影響不能變。因此,我們認為.在界定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崗位群上堅持的原則應當有兩點:一是堅持專業、適當兼顧;二是在堅持專業目標要求的基礎上強化一線崗位的培養規格。根據上述界定原則.我們把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崗位群劃分三類,按照三類崗位群,有輕重、有指向的優化專業課程體系。
(1)主要就業崗位群。行政單位、事業單位、企業等單位財務會計崗位:收銀員、出納員、核算員、記賬員、主管會計等。
(2)次要就業崗位群。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及財務分析崗位;企業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崗位群;會計師事務所、評估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咨詢服務公司審計助理工作人員崗位;企業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崗位。
(3)其他就業崗位群。倉庫保管員、物流員、經濟信息收集員、財經文秘、統計人員、企業基層管理人員等。
二、高職教育會計專業課程模式的構建
1.職業教育課程模式的類型。總結國外職業教育較為成熟的、具有代表性的職業教育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雙元制的課程模式。其核心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學習單元,學習領域課程開發的基礎是職業工作過程,課程內容的確定以該專業相應的職業行動領域為依據。該課程模式比較適宜以工作項目為中心、以“技能――知識”為教育路徑的職業教育專業,如理、工、計等專業群。
(2)CBE課程模式。其核心是從職業崗位的需要出發.確定能力目標,由有代表性的企業專家組成的課程開發委員會制定課程開發表,以能力為目標,組織教學內容,最終考核是否達到這些能力要求。該課程模式比較適宜崗位活動為中心、以“技能――知識”為教育路徑的職業教育專業,如醫衛、農林等專業群。
(3)職業群集課程模式。其核心是以職業準備為目的,將工作內容類似、技能水平相近、學習時間相同等特點的職業歸并成群集,以職業群作為課程編制的出發點和基礎,要求課程組合的多元化、彈性化。該課程模式比較適宜以綜合素質為中心、以“知識――技能”為教育路徑的職業教育專業,如財經、服務等專業群。為了彌補學科課程模式的缺陷.我國從
20世紀80年代起在引進外國先進的職業教育課程模式過程中.先后嘗試、總結了一些較為成熟的課程模式。如“建教合作”課程模式、“寬基礎、活模塊”課程模式、“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模式、項目課程模式等。
2.高職會計專業課程模式的構建。會計工作崗位的突出特點可概括為三點:一是會計崗位是單位的財經管理層面崗位系統,對從業人員的要求是綜合素質高、知識系統性把握和理解強;二是專業崗位群寬泛、崗位特性具有多元性,對從業人員的要求是專業應用能力強、適應和轉崗能力強;三是工作內涵的政策性強,與時俱進,對從業人員的要求是具備知識更新、不斷學習的能力和素質。基于課程體系應為學生滿足會計崗位工作需要作準備的教育理念,符合會計工作崗位的突出特點的課程模式的選擇應當是職業群集課程模式。會計專業采取職業群集課程模式主要能解決如下問題:一是強調會計準職業人的適應能力,可以以縱向深入為形式。形成逐步深入、漸進升級的策略,使準職業人把握會計職業群的多種職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二是能夠滿足知識與技能的融合。多元整合,課程體系建設多個模式的專業要求,有利于滿足會計工作崗位專業知識政策性強、與時俱進的客觀需要。但是,僅以職業群集課程模式構建會計專業課程體系還不能滿足高職會計專業培養目標的需要,還面臨著一些重要的課程問題需要解決.如及時適應會計改革(包括課程教學容量的選擇和教學內容的選擇兩個方面)、知識系統與專業能力的有機融合(構建知識體系和能力訓練體系)、項目課程的開發領域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在職業群集課程模式的基礎上.根據專業特色進一步創新。因此,根據會計工作崗位特點,綜合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要素,我們在不斷探索、論證、反思、實踐的基礎上,構建了“職業群集課程模式為基礎的兩個鏈路課程系統”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的兩個鏈路課程系統為:一是“以會計職業入門資格為基礎,以初級會計師水平知識、能力水平準備為標志,以企業會計準則為引領,以理實一體化為載體”,遵循“知識――能力”教學鏈路主線,構建專業理論知識課程系統。該課程系統主要指向是系統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素質,并在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解讀和應用國家財經政策、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體系的能力,實現職業入門資格和高等職業教育培養規格相融合的專業培養目標定位。二是“以會計崗位工作任務為基礎,以崗位實踐能力為核心,以項目課程為載體”,遵循“技能――知識”教學鏈路主線,構建“會計基本技能實訓――會計應用技術實訓――會計崗位項目實訓――會計頂崗實習”的專業實踐項目課程系統。該課程系統主要指向系統的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突出專業技能訓練與會計工作的實際相協調,實現專業能力培養與職業崗位需求的一致性。兩個鏈路課程系統的組合,有機的將知識、技能、素質的培養相融合、疊加.課程設置上的學科體系與項目課程優化選擇,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兩個教學體系系統設計,同步實施。
篇10
關鍵詞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經濟后果資本市場
盈余管理是指企業管理當局出于某種動機,利用法規政策的空白或靈活性,通過各種手段對企業的盈余進行調節的行為。從本質上講,盈余管理顯然是一種利潤操縱行為,但利潤操縱是通過違法的手段弄虛作假,人為地造成利潤的增加或減少。
一、盈余管理的動因
(一)股票發行動機
企業想要獲得更大的發展必須要籌集資金,籌集到大量的資金的一個有效的途徑就是尋求上市或是上市之后進行再融資,因此許多企業發行股票和股票上市的愿望十分強烈。首先,證券法規對于其進行證券市場的融資有著嚴格的限制(特別是對資本收益率等指標),其次,我國企業發展時間較短,規模一般較小,除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外,能夠符合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條件的企業很少,所以管理者為了達到上市發行股票條件,就很有可能在如募股說明書以及其財務報表中進行盈余操縱。
(二)配股動機
配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重要手段。配股是指按照一定比例向原有股東配售新股的籌資行為。上市公司能夠取得配股資格,獲得從證券市場上再次融資的機會,是上市公司上市后最佳的融資渠道,上市配股不僅可以擴大資本規模,改變上市公司財務結構,而且通過配股融資成本低于公司舉債融資成本,配股資金幾乎是無代價使用。由于配股對上市公司來說意味著可以融入大量低成本的資金,但中國證監會對配股資格有著嚴格的要求。根據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管理辦法》規定,將前三年的凈資產收益率連續三年不低于10%調整為前三年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6%。因此對凈資產收益率未能達到配股要求但接近配股及格線的上市公司可能采取盈余管理手段來達到配股要求,爭取配股。
(三)管理層收購動機
管理層收購(MBO)也會導致公司管理人員進行盈余管理。由于國情、法律體系、資本市場發育程度等各方面的差異,我國MBO仍處于發端階段。在這種背景下,難以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MBO政策法規。大部分實行MBO的公司在其收購過程中,管理者會雇用中立的投資銀行對收購進行估價。中立的銀行則會使用以收益為基礎的估價方法,找到公司的收益與收購所應支付的價格之間的關系。因此,管理者會利用自己對企業架構的控制權和掌握的內部信息,通過利潤操縱和現金流操控行為有意低估公司的收益或擴大賬面虧損,來達到收購價格最小化的目的。
(四)節約稅收動機
稅收動機可能是上市公司管理當局進行盈余管理的一個最明顯的動機。對企業所得稅的征收,一般是以會計利潤為基礎,然后再根據稅法規定進行納稅調整。在當今這個“現金為王”的時代,上市公司節約現金支出就相當于增加了營運資金,企業為了節約稅負,減少現金流出,往往盡量降低報告凈利潤。企業往往利用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沒有規定對收入確認、存貨的計價等必須選擇某一種會計處理方法,可以在法規所允許的范圍內選擇適合本企業實際情況的會計政策。上市公司管理當局往往會進行稅收動機盈余管理,以達到減少或推遲納稅的目的。另外,我國的稅法體系還不十分完善,還存在很多稅收優惠政策的情況下,上市公司管理當局更有可能進行稅收動機盈余管理。
二、盈余管理的手段
(一)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選擇
現行會計準則中,存在基于不同利益基礎的會計政策選擇的可能。由于各公司經濟業務的復雜性和多樣化,某些經濟業務在符合會計原則和計量基礎的要求下,可以有多種會計處理方法,即存在不止一種可供選擇的會計政策。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其中一種,管理當局可以運用各種不同的選擇和判斷去影響或改變財務報告,從而達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如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可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對于大多數企業,由于固定資產金額相當大,因此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折舊年限的確定、停止計提折舊時間的確定等都直接影響到企業當期以及未來期間的利潤。當公司需要提高當期盈余時,會選用能夠降低折舊費的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而當公司需要降低當期盈余時,會選用能夠增加折舊費的雙倍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
權責發生制是會計上用來確定、計量和報告的基本方法,其實質是收入費用配比原則。采用權責發生制必然會導致虛擬資產的產生,虛擬資產是介于資產與費用之間的一個概念,指已經實際發生的費用或損失,由于缺乏承受能力而暫時掛列為長期待攤費用、遞延資產、待處理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損失等科目。作為一項資產,應該預期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的經濟利益,但恰恰相反,這些虛擬資產帶來的是未來的損失,而不是利潤。由于會計處理方法的可選擇性,使得一些企業將虛擬資產作為“蓄水池”,不及時確認、少攤銷或不攤銷已經發生的費用和損失,通過虛擬資產掛賬進行盈余管理。
(二)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變更
會計政策變更。會計政策是企業對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項有原來采用的會計政策改為另一種會計政策的行為。為保證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我國的企業會計制度要求企業在一經選擇會計政策后,就應在各個會計期間保持一致,不能隨意變更。除法律、法規要求外,只有當變更會計政策能夠提供更為可靠、更為相關的會計信息時,企業才可以變更會計政策,而且這種政策變更必須在會計報表中予以披露。由于在會計實務中對同一交易或事項的處理中,人們通常很難判斷哪一種作法更能公允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信息,因而一些企業便利用會計政策變更進行盈余管理。
(三)利用會計估計進行盈余管理
由于經濟活動中內在的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會計人員在對某些不確定的交易或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進行判斷、賬務處理時,需要根據職業判斷進行會計估計。由于會計估計具有主觀性,因而人們很難對會計估計的合理性進行準確評判。因而根據需要在不同時期作出不同的會計估計成為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
(四)關聯方交易
關聯交易一直是上市公司常使用的手段之一,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關聯方交易的類型通常包括購銷商品、購銷商品以外的其他資產、提供或接受勞務、擔保、提供資金、租賃、、研究與開發項目的轉移、許可協議、代表企業或由企業代表另一方進行債務結算等。由于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復雜,存在大量的關聯方,因此,關聯方交易成為上市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利用關聯交易進行盈余管理,其實質是通過合法不合理的方式達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將關聯交易產生的利潤向上市公司轉移,而虧損則轉出上市公司。
(五)利用八項減值準備
根據謹慎性原則,公司應通過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等方式,2006年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要其計提方法和比例在一定程度上由上市公司自行確定,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公司均應對存貨等八項資產計提減值準備,以達到公允反映資產價值的目的。但是,由于計提減值準備時運用到公允價值需要一定的估計和判斷,計提的方法和比例一定程度上由上市公司自行確定,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從而為上市公司進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盈余管理作為一種公司調節利潤、粉飾包裝財務報表的行為,違背了會計信息質量可靠性、相關性等原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報表上反映的企業業績同企業經營實際脫節,為投資者或其他財務信息使用者的投資決策分析和監管分析帶來一些障礙,從而給投資者及其他利益相關者造成誤導,甚至可能會嚴重影響資源配置和國家宏觀管理。
因此,必須在從盈余管理的動因、手段入手,通過不斷完善會計準則操作指南、規范和完善資本市場、加強內部和外部監管等角度,找出規范我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措施,凈化我國的證券市場,保護廣大投資者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權益使證券市場以積極健康的狀況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高玉梅.基于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盈余管理分析.財經論壇.2007(1):6-7.
[2]王向芳.利潤操縱含義與盈余管理辨析.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7(6):72-74.
[3]牛永芹.我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動因及治理對策.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