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課程設計流程范文
時間:2023-10-10 17:26: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研學課程設計流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中高級階段留學生;聽力課程;課程設計
一、中高級階段留學生聽力課程現狀分析
漢語歷史底蘊豐富,形式復雜成為,使用人數最多,現如今已成為主要交流工具之一。然而,對于非母語目學習者來說學習漢語并非易事。其在學習漢語過程中,往往存在著對漢語的日常交流認識不清,甚至沒有完全理解漢語使用語境差別等問題。因此,需要我們留學生在學習漢語時,要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結合當地語言習慣、文化習俗等,只有理解了不同語境差異,才能更好地使用漢語。除此之外,就需要對中高級階段留學生聽力課程有一定的提升,提高留學生語言課程的學習效率,使其更好更快地掌握一門語言。想要掌握好一門語言,做好“聽”、“說”、“讀”、“寫”四大方面無疑是學習語言的首選方法。當然,聽力便是提高語言能力最基礎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因此學好聽力課程極為重要。然而,留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公,是影響聽力課程效率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決定著聽課效果的好壞。他們對漢語的學習興趣、基礎知識掌握程度、自身的學習方式方法以及學習態度等等都影響著聽力課程的效果。下面我們就簡要分析當今時代中高級階段留學生聽力課程的現狀,探討現階段留學生在聽力課程中存在的問題。首先,由于漢語的結構、形式、內容復雜,對于非母語的留學生來說無論是語音語調還是語法及文化背景都是極其陌生的,也是十分困難的。在聽力課堂上,聽力材料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從易到難,加之播音語速快,需要留學生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理解材料中的含義,這對留學生聽力及理解能力有著巨大挑戰。因此,聽力課程至關重要,是對語音的掌握和訓練,是考驗學生記憶能力、反應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綜合應用與提升。正是因為難度大、壓力大而學習效果不明顯大大地降低了留學生的自信心,導致學生出現心慌、煩躁乃至厭學,對漢語逐漸喪失了興趣。其次,教學模式的單一也讓學生聽課效率降低。在現今高校教師往往不注重授課方式的改變,無論針對哪一水平語言能力的學生,都采用讓學生聽說結合,積極鼓勵學生去表達,長此以往,其結果反而適得其反,課堂沉悶無趣,學生漸漸喪失興趣乃至信心。因此,需要教師轉變傳統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積極地去關注留學生的心理狀態,讓他們多多去聽,多多去讀,雖然需要鼓勵學生去勇于表達自己,但是如果沒有反復大量地聽,學生所了解的知識面也是狹窄的,因此,了解學生的特征,抓住學生的特點,聽和說相結合,有針對性地誘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因此,了解現階段中高級留學生聽力課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需要我們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去提高留學生學習漢語的熱情,增強其自信心,使其輕松快樂地學習,更好更快地掌握一門語言。
二、影響中高級階段留學生聽力課程的因素
(一)漢語基礎對中高級留學生聽力課程的影響
在眾多研究中可知,漢語基礎是一項首要的關鍵影響因素。漢語基礎扎實的留學生個體對漢語聽力中出現的較難懂詞匯的接受度和理解度更高。漢語是一種邏輯性很強的語種。在漢語聽力的課程設計中,如果沒有很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則很難推敲出文中的意思。這就要求留學生對漢語的掌握有一個初步的積累,并能通過已獲得的漢語知識來進一步推敲出其代表的引申含義。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能力的獲得都是靠一點一滴的積累,基礎越好的中高級留學生的聽力水平也就越高,理解能力也越強。因此漢語基礎水平與留學生聽力能力成正相關。
(二)性別對中高級留學生聽力課程的影響
研究顯示,性別在語言的習得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影響。男性的思維方式多數偏向于邏輯性思維,這種思維體現在學科的導向上偏向于數學和理綜,而女性的思維剛偏向于感性,這種感性的思維投射在語言的習得上能夠產生出較好的語感,從而推動語言學習向更深層次的階段發展。研究者獲取了100個樣本數據,并對這100個樣本數據進行標準化分析結合留學生聽力課程環節的設置推導出不同的性別在語言聽力習得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數據表明,同年齡段的女性比男性在語言聽力習得方面更有優勢,但語言聽力能力在筆試測試中的佼佼者則多為男性,這種差異從另一個方面也驗證了男性的邏輯性在語言聽力習得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三)年齡對中高級留學生聽力課程的影響
年齡對中高級留學生的聽力能力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理解能力,對語言的接受度和運用能力都在不斷的退化。相比于年輕人,年齡的增長會阻礙個體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從而影響他們對語言最終的運用能力。在聽力課程的設計中,設計者也往往會加入一些時下的熱點事件來引起年輕人學習語言的熱情和動力。年齡的增長使得個體對新鮮事物的好奇讀降低,也使得他們對語言的影響力從自我角度的淡化。年齡的增長雖然能夠幫助個體從多角度增強對語言的把握,但是他們往往缺乏像年輕人一樣的熱情,個體年齡的增長在幫助他們獲得較好的語言理解能力的同時也限制了他們對語言的運用的直觀感受能力,也削減了他們的熱情,然而熱情和好奇度是語言聽力學習中至關重要的。
三、提高中高級留學生聽力課程效率的策略
我們都知道聽說能力對于一門語言的學習至關重要。因此,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聽說訓練對于增強語言能力都是有效的學習方式。然而因為聽力課程時間短暫,就需要我們提高聽力效率,增強訓練的實效性,為此,我們可以靈活變通教學方法,對學生實行有針對性的誘導,利用情景教學、實踐活動等方式來提高留學生的聽力能力,這也需要我們在課程教學各個環節做好準備工作。首先,做好課前預習,對于聽力材料背景知識的介紹、復雜難懂的詞匯語句等,都可以通過有效預習,初步了解語音材料的內容以及詞匯語句的應用情況。在預習課程過程中,學生要帶多多思考,著問題去學習,對所學內容有個初步認識和了解,這樣在后來的課程學習中也會游刃有余,重難點突出。其次,在課堂上,要注意培養學生對于語言材料的整體把握,先泛聽,對材料中含義有個初步了解,然后再逐句精聽,把每個要點聽懂,最后再泛聽,實現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一個全面深入的過程。當然,還需要課后及時復習鞏固,從詞匯到句子,從發音到語法,不斷的反復訓練,既檢查自己掌握情況,又起到復習鞏固的功效,一舉兩得。最后,還需要老師幫忙努力開拓課程資源,多多結合實際生活,尋找熱點話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對于聽力訓練和提高,不單單靠課堂教學,還需要多形式的課下練習,可以給學生設計一些豐富多彩的業余作業,如觀看電影寫觀后感,利用手機等電子設備完成主題錄音、講中國歷史故事等方式鼓勵學生課下聽說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十幾分鐘的時間充分展示自己,達到鞏固的目的。老師最后點評,找出錯誤與不足,和大家共同學習進步。
篇2
關鍵詞:全英文課程;計算流體力學;課程建設;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3-0221-03
一、引言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潮流,高等教育也在走向國際化。高校與國際接軌的能力決定了其吸引國外高水平師資和優秀學生的能力[1],進一步會影響到所在國的科技水平和國際形象。因此,全英文教學逐漸成為我國高校研究生教學改革的重點[2],并有制度化和常態化的趨勢。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作為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屬的石油類高等學府,已將國際化辦學提升到了學校發展戰略的高度[3],相繼出臺了聘請外教、接收來華留學生、提升教師國際化水平、推動全英文課程體系建設等一系列舉措。作為這一體系中的一環,計算流體力學全英文課程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的大力推進下已作為該院的第一門全英文課程開設起來。計算流體力學被選為機械與儲運工程學院的第一門全英文課程與其學科特點有關。該院的油氣儲運工程、熱能工程等專業無論在基礎研究和工程應用方面都或多或少需要用到計算流體力學,且隨著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研究生參加國際會議、發表高水平國際期刊論文、出國聯合培養等涉外科研活動日益頻繁。他們在這些活動中能否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毫無疑問地取決于研究生是否能夠用英語無障礙地與國際同行就專業領域、研究方向甚至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進行深入交流,包括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甚至更高級的英語思維能力。
然而,用英語進行科研活動對于母語非英語國家的學生來說是一大難題,尤其是我國學生長期處于單一漢語教學語境中,到了研究生階段早已習慣了十幾年的漢語教學。這使他們進入科研工作后也不由自主地傾向于閱讀中文科技文獻、撰寫中文科技論文,大大局限了研究生的視野、局限了原創性成果的傳播范圍,也使他們在開會、畢業、出國、就業等壓力下不得不使用英語表達其科研成果時,往往“張不開嘴”、“下不了筆”,即使勉力為之也經常詞不達意,難以清晰準確地體現其科研成果的精髓,影響了與國際同行的交流效果。據筆者調查,大多數碩士生會用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時間學習英語,博士生中能夠自如地用英文撰寫科技論文的人數也在少數,即使一些研究生通過了托福、雅思等英語考試,但是當其在生活和科研中使用英文時仍然感覺格格不入、困難重重。
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來源于兩方面:一方面,我們給學生提供的教學、科研環境是全漢語的,與專業知識相關的詞匯、概念、原理、定律等都只用中文講授,使得學生在學習時已經先入為主地把知識與中文綁定了,不知道這些知識地道的英文表達是什么。另一方面,學生為了通過各種英語水平考試所進行的是泛泛的英語訓練,由于缺乏應用背景,往往是考試結束沒多久學生就把所記的詞匯、語法忘光了,不知道如何把英語用到自己的專業中形成綜合的英語能力。總之,學生在教學、科研、英語這三項活動中做的幾乎是互不相關的三件事。
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之一就是把專業知識的教學環境改變為全英語,把英語有針對性地用到教學進而科研中[4]。因此,以“計算流體力學”全英文課程建設為契機,通過一系列的教學研究,希望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學生實際情況的、行之有效的特色全英文教學之路,切實提高研究生的專業英語的全面應用能力,進而提高其科研創新和國際交流能力。本文針對第一次開課所遇到的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為后續優化該課程的設置提供借鑒。
二、“計算流體力學”全英文課程課堂教學分析
為了切實分析出“計算流體力學”全英文課程的初次授課得失,以利于后續改進提高教學質量,僅從教師本身的經驗體會進行歸納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來自學生的第一手反饋資料。因此,從課程的時間安排、教學材料的難度和組織、教學方式、考核方式4個方面對學習了該課程的37名研究生進行了問卷調查(選項間可以多選)。調查是采用網上下載問卷匿名填寫的方式進行的,因此具有較高的可信度。
研究生課程與其他階段學生的課程最大的不同在于要求在第一年即修完所有課程,為后兩年研究工作的開展打下基礎。其中大部分課程均集中在第一年的第一學期。新開的“計算流體力學”全英文課程的時間安排,實質上體現了與已有研究生課程的銜接關系以及學生的接受程度,而從學習者的切身體會去了解最為真實可靠。因此,問卷調查首先從課程的時間安排入手,結果示于圖1中。45%的學生認為雖然課程時間安排得太緊湊但是有利于鍛煉英語,也有20%的學生認為時間太緊而影響學習效果。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來自于該門課程目前的授課模式是從國外大學引進外教來講課,外教在國外大學本身承擔了科研和教學工作,因此只能根據其空余時間來華集中授課(2周),因此授課強度高。但是凡事皆有正反兩面,集中高強度授課對于漢語課程或許不適宜,但是對于英語作為授課語言的課程反而會因為高頻度的語言刺激而使學生較快掌握專業英語。這一點從45%的學生的正面評價即有所反映,從教師課堂上的觀察也得出了相同結論,即從第2堂課開始學生已基本擺脫了第1堂課的完全聽不懂的狀態,掌握了基本的專業詞匯,從第4堂課開始已有較多學生能和教師用英語進行專業知識的簡單交流。另有15%的學生認為安排在第一學期較好因為有利于集中學習,20%的學生認為安排在第二學期較好因為需要一些知識準備。這兩方面其實也是各有利弊。安排在第一學期可以和絕大部分研究生課程同時學習,減輕后續學習和科研壓力;安排在第二學期可以在第一學期已經學習了張量、數值傳熱學等漢語環境的課程后有較為充分的知識準備,有助于提高全英文環境下的學習效果,畢竟對于外語來說,內容本身越熟悉越容易聽懂[5]。
在教學內容難易度方面(圖2),絕大多數學生(96%)反映教學內容偏難偏多,感覺課堂上應接不暇(25%)、課下需要較多時間消化吸收(43%),還有一些學生希望圍繞幾個難易適中、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話題來展開(28%)。就這些問題,經過與外教的交流,發現外教已經降低難度并減少內容來授課了,這一調查結果恰恰反映出中外學生英語能力差別懸殊。在后續開課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這一差別,做到循序漸進,逐漸增加難度。另外,由于外教的學科背景與修習該課程的學生不一致,導致了學生覺得講授內容偏理論化,不知如何應用于工程。這一點在本校接手該課程后可以著手改善。
在教學材料適應性方面(圖3)主要反映了2個問題:(1)目前的主要教學材料依靠記錄老師板書而獲得,既熟悉了英文(39%),又部分影響了聽課效果(27%);(2)給學生提供的參考教材雖為國外教材,但都是面面俱到地介紹計算流體力學知識,沒有針對性和側重點,與課堂教學內容的聯系也不緊密(21%)。針對這兩個問題,需要對教學材料進行重新組織,挑選適合本專業特點的教學材料。
教學方式包括課堂組織形式(圖4)和語言環境(圖5)兩個相互關聯的方面。絕大多數學生對目前的授課形式比較滿意,認為引入了國外的授課模式后課堂氛圍輕松,更有利于對知識的吸收(41%),每堂課開始前先讓學生用英文總結上節課內容,既復習了知識又鍛煉了口語(43%)。這說明學生對全英文授課模式是認可的,并不是僅僅將中文替換為英文的換湯不換藥的形式。具體到語言環境上,39%的學生認為強制全程使用英文,雖然感覺不適應但是避免了對中文翻譯的依賴,直接用英文學習知識更有收獲;26%的學生樂于接受教師邊講課邊書寫的形式,因為聽與看結合起來更易于聽懂和理解教學內容;28%的學生希望遇到陌生英文詞匯時教師能用較淺顯的詞匯進行解釋,這樣更便于從英文角度直接掌握知識。從圖4和圖5反映出的學生對于提問和強制使用英文的抵觸情緒,教師一方面應堅持原則,另一方面應多鼓勵學生直接使用英文學習與交流,疏解學生的緊張畏難心理。
在課程考核方式方面(圖6),壓倒性的意見(占92%)認為目前采用大作業形式來考核很好,并且大作業題目本身比較靈活,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強化了學習效果。也有少量呼聲要求在期末大作業之外增加平時小作業(3%),以及采用期末考試的形式(5%)。可以考慮以后的考核方式多元化,增加學習過程考核,可能會收到更好地教學效果。
三、“計算流體力學”全英文課程建設初步意見
基于以上教學調查結果,將學生的反饋意見與教師的授課經驗結合,分析得到了以下課程建設意見:
1.課時安排應緊湊適度。總體上該課程應安排在數值傳熱學、張量基礎等課程之后,使得學生在中文環境下預先掌握一定的計算流體力學基礎知識,更有利于向全英文環境的過渡。具體課時安排應既不太緊也不太松,以平均每周3次課,每次2課時為宜,使得學生既能跟上課程進度又不會因為上課間隔太長而遺忘已學的專業英語。
2.教學內容應精挑細選。應該結合專業特點,以本專業工程中的典型案例為背景,圍繞難度適中的常用計算流體力學方法進行講解。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針對性強。建議在完善教學PPT的基礎上編寫專門用于這門課的講義和教材。
3.教學方式應去中入西。正因為中國學生長期習慣于中文課堂的講授式教學,不需要與教師和同學進行較多的交流,甚至講臺和課桌分別成為了教師和學生的“堡壘”,才導致容易將這一模式帶入到英文環境的課堂學習中。然而,這一帶入是極其不利的,因為學生面對的是英文和專業知識的雙重困難,如不在課堂上進行充分地交流,學習效果非常有限且專業英文水平無法得到提高,最終必將陷入“英文阻礙專業知識的學習,專業知識反過來阻礙英文的學習”這一怪圈。只有教師首先從自身做起,放棄傳統中式課堂的“上下級”教學模式,引入西式課堂的“平等式”、“開放式”授課模式,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交流、英文答辯等形式,才有可能讓學生樂于在英文環境下學習專業知識,全面培養專業背景下的英語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宋培晶,陳紅,胡泊.非英語國家高校開設全英文授課碩士生培養項目現狀比較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9).
[2]馬吉平.專業課全英文教學探討[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31(3).
[3]林伯韜,林青,龐惠文.石油工程專業材料力學全英文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6,(1).
篇3
關鍵詞:航空危險品運輸;物流管理類專業;課程定位;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8-0134-02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以及我國航空運輸業的快速成長和壯大,企業和社會對危險品航空運輸需求量大增,空運危險品無論是在類別上還是在數量上都有大幅度的增長,尤其以鋰電池運輸為甚。2012年國內航空公司國內航線危險品運輸量為18.3萬噸,占危險品運輸總量的45%;港澳臺航線危險品運輸量為1.2萬噸,占危險品運輸總量的3%;而國際航線的危險品運輸量最大,為21萬噸,占危險品運輸總量的52%。國內航空公司運輸各類危險品數量中,非限制性鋰電池(包括鋰電池設備)的運輸量最大,占危險品運輸總量的95.8%。2012年全國機場危險品吞吐量為48.3萬噸,占全國機場貨郵吞吐量的4.0%。其中危險品國內吞吐量為21.5萬噸,占危險品總吞吐量的44.4%;國際吞吐量為26.8萬噸,占危險品總吞吐量的55.6%。和危險品運輸量的井噴式增長相伴隨的是因危險品運輸不當而發生的財產損失事件也顯著增加,如:2012年3月20日,國航CA1742(成都-杭州)航班達到杭州機場后,一件旅客托運行李在行李傳送車上冒煙自燃。經查,冒煙自燃的行李中有一塊鋰電池被刺破,是因鋰電池內短路引起自燃,這幸虧是在地上,財產損失小,如果發生的空中,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危險品航空運輸安全問題越來越成為民航運輸業必須面對的問題。為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國內民航特色物流管理類專業都開設了危險品運輸課程。本門課程的設置,有利于完善民航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的知識結構,提升畢業生的業務素質,有利于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也有利于為民航貨運業培養專門的人才。
一、民航特色物流管理類專業開設危險品運輸課程情況
目前,國內不少高校為物流管理專業開設了危險品運輸課程或危險品運輸的相關課程。在航空運輸類方面,有關危險品運輸的依據主要是國際民航組織的《危險品航空安全運輸技術細則》簡稱:TI、國際航協出版的《危險品運輸規則》簡稱DGR、中國民用航空局的《中國民用航空危險品運輸管理規定》(CCAR276-R1),開設危險品運輸課程的院校較多,如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開設了航空危險品運輸選修課程;中國民航飛行學院航空運輸管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開設了危險品運輸必修課程。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民航運輸專業開設了危險品運輸;民航上海中等專業學校民航運輸專業開設了民航危險品運輸等課程;同時其他非民航高校有的也開設了航空危險品運輸課程,如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航空運輸學院就開設了此課程。
二、課程定位
從上面民航特色物流管理類專業開設危險品運輸課程情況可知,本課程的定位有的學校是必修課,有的作為選修課。因為它是一門以物流管理、民航貨物運輸管理等專業知識為基礎,具有航空專業特色的課程;它以航空危險品運輸安全為目的,對空運危險品的收運程序,各種危險品運輸文件的填制、航空危險品運輸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進行規劃管理;本課程深入系統講授危險品的基礎知識和航空危險品安全運輸管理方法。通過學習本課程,使學生熟悉航空危險品運輸的安全管理與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掌握危險品基本專業技術知識、航空危險品運輸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為學生今后從事航空危險品運輸奠定一定理論和實踐基礎。基于這門課的以上重要地位及作用,并根據課程的設置目的和學科基礎,結合民航物流類專業的實際,將本門課程定位為民航特色物流管理類專業的一門必修課更合適。
三、教學設計及教學方法
航空危險品運輸涉及航空運輸方式的眾多內容和環節,具體教學內容在國內尚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能滿足教學內容要求的教材很少。同時,國際航協出版的《危險品運輸規則》即DGR每年更新一次,因此航空危險品運輸這門課程要想始終站在理論及實踐的最前沿,單靠教材是遠遠不夠的,教材永遠沒有更新那么快和頻繁。因此必須是教材和當年有效的《危險品運輸規則》有機結合,才能保證這門課程教學始終立足于理論和實踐的最前沿。從設置航空危險品運輸課程的初衷出發,本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應分為三個模塊:理論、操作和實踐。其中理論模塊是基礎,操作模塊是在一定理論基礎上的實際操作,實踐模塊是理論和操作相結合的實踐。(見表1)
其中的實驗,學校如果有實驗條件可開諸如:易燃液體的閃點測試、易燃粘稠液體的粘度測試這樣學生可操作實驗。如無此條件,可結合自身特點做成實訓。根據課程教學需要和物流管理專業教學的實際情況,可以考慮本門課程的教學時數為36~44,可適當增加實訓課時。本課程作為民航特色物流管理類專業的必修課,有較強理論性和非常強的實踐性,在教學方法上,宜采用課堂講授理論的講授教學法、課后自學完成作業的指導自學法與課堂討論相結合的討論教學法,中間穿插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機結合的教學形式,同時在教學中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一是增加案例教學比重。本課程涉及較多的法規、標準條文,學生學習過程中難免覺得枯燥。教師應盡量聯系法規產生的背景、目的和作用,采用案例教學形式,血肉豐滿、活靈活現的案例會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法規的由來及其重要性,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認識。因此案例收集和設計尤為重要,這需要老師平時下大力氣才行。二是化理論為實際。本課程涉及較多的化學知識,教師應聯系生產生活實際,特別是結合物流管理專業畢業后工作崗位中可能遇到的危險品,注重化學反應的理論與現象比較,讓學生從案例中總結掌握各類危險化學品的性質,對其危險特性和事故特征有明確的認識,了解如何預防危險事故的發生,掌握發生事故后的應急處理處置方法。同時要注意學生的化學基礎不同(文理科)因材施教。三是注意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精心挑選合適內容,提供相應資料及網站資源,采用指導自學法,課上教師只給出自學提綱,不作過多詳細講解,課后學生自學并完成相應作業,老師課上再進行講評,這樣能培養學生整理歸納、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學生是主角。采用討論教學法時,教師應認真設計、組織好課堂討論,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是配角,學生才是主角,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氣氛,開拓思路,提高學生主動學習危險品運輸課程的參與度,教師不要馬上評判學生的觀點或方案,讓其充分闡述,同時加以適當引導,使其意識到問題所在,讓其自己主動修改方案和糾正不正確觀點,最后教師再加以總結。
四、結語
航空危險品運輸是一門綜合性課程,不但要求教師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與時俱進的學習實踐能力,而且要求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以適應社會對民航危險品運輸從業人員的更高要求。本文針對民航特色物流管理類專業危險品運輸課程的定位、教材應用及教學設計進行了研究探討,提出了相應建議。希望能為各位同行提供參考,同時也希望能為中國民航運輸教育事業做出一絲貢獻。
參考文獻:
[1]程軍,吳燕子.港口運輸類專業開設“危險品運輸課程探討”[J].航海教育研究,2009,(1):65-66.
篇4
1.1強調理論教學
忽視課程設計實踐的創新《園林建筑設計》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注重將園林建筑構造、工程制圖、設計表現等多種課程與園林建筑設計理論的融合,在各類型園林建筑課程設計實踐中,提升學生對于《園林建筑設計》課程相關理論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然而,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地方院校多數園林專業老師較為年輕,缺乏一線的工程設計實踐經驗,加之與園林建設設計相關企事業單位的交流較少,對各類型園林建筑的設計認知與創新難以得到提升和更新,直接導致在教學過程中,過多的進行園林建筑設計的理論教學,而忽視緊跟當下園林建筑設計在實踐中的新要求,對課程設計實踐教學進行更新.
1.2過度依賴課本及參考書上的優秀方案
缺乏建筑的空間尺度感地方院校園林專業由于辦學歷史較短,以及受先前地方院校本身教學體制的影響,很多的園林教學實驗設備不完善,如:與園林建筑設計緊密相關的各類型園林建筑模型、建筑布局組合的沙盤、建筑構造與結構模型等很難在在短時間內配備,導致很多的建筑專業老師,只能依賴課本或參考書上經典的優秀方案來進行“彌補式”教學;另外,由于領導對專業的認識度較淺,多數地方院校的專業老師很少有機會帶領學生到園林建筑營造比較好的城市進行實踐實習,這些都造成了學生很難感受到建筑的空間感、存在感,設計時空間想象力嚴重缺乏,課程設計實踐中暴露出很多低級錯誤,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園林建筑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
1.3缺乏“接地氣”的實踐項目
學生的設計興趣難以提高地方院校園林專業老師由于受地域、自身能力以及在當地城市的社會認可度的限制,很難在課程設計實踐中找到能夠讓學生親臨真實的園林建筑設計的區域現場,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該區域將是自己馬上要進行某類型的園林建筑的設計.因此,地方院校園林建筑設計的課程老師往往多采用假設的方式,通過選取某些參考書上現狀地形假定為擬建在某個城市的相應區域,來進行課程實踐設計,這樣的教學方式,很難提高學生的設計興趣,自然更難提高學生的設計水平.
1.4傳統園林建筑設計思維模式根深蒂固
教學思路單一多數地方院校的園林專業老師由于受前期專業學習環境的影響,在進入教學工作崗位后,基本上是延續先前在各自母校老師的專業課程教學的思維模式來進行《園林建筑設計》課程的教學,沒有充分結合地方院校所在城市對園林專業人才的需求特點來進行創新式的教學模式,使得地方院校所培養出來的園林專業人才很難適應地方經濟的發展需求,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當初應用型園林專業的初衷.
2地方院校可用于《園林建筑設計》課程教學的區域園林建筑景觀資源特征分析
2.1地方院校所處城市園林綠地種類齊全
園林建筑景觀類型多樣當前,在創建和諧生態文明城市大背景下,各類各級城市都在建設大量為城市市民能夠在閑暇之時到戶外休憩、游玩的園林建筑設施,包括居住區綠地、街頭綠地、公園綠地等各類園林空間內部,而且在這些園林綠地中分布著各種類型的園林建筑景觀,包括園林小品、亭廊架、園林大門、服務型園林建筑等,在進行園林建筑課程教學時,可以根據建筑理論和實踐的需要,靈活選用不同園林建筑類型進行課程實踐教學.
2.2地方院校所處城市的園林建筑景觀地域特色鮮明
每一個城市的外在形象都有自己的特色所在,這也是每一個城市亙古以來都在為之而努力的方向,而園林建筑作為城市構成要素的一部分,即使它極其微小,但它的存在對于塑造有鮮明的區域特色城市園林景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興辦有園林專業的地方院校所在城市園林建筑景觀也會帶有這濃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專業教師可以在充分熟悉所在城市已建的園林建筑景觀特色的基礎上,對照設計理論及國內外經典案例,進行對比式教學,學生在感受建筑空間的同時,也建立起設計主題創作的源泉來自于設計對象的本身,而不是純粹的理論這一正確的設計思路.
2.3地方院校所處城市的園林建筑景觀距離近
用于課程實踐教學方便為了彌補對于一些距離遠、且又有非常經典的現實園林建筑案例的造型和立面設計精髓,專業教師往往會借助于影像資料來進行教學,同時,由于教學經費和學生經濟能力的限制,只有極少數的城市園林建筑景觀,才會專門組織學生到實地考察學習,這樣學生很難有機會在做專項課程設計時,能夠及時感受建筑及周邊的空間關系.然而,地方院校所處城市的園林建筑景觀資源也是相當豐富的,而且距離院校相當近,學生完全可以根據課程教學內容的不用,有針對性的進行實地調研學習,以彌補單一的利用影像資料介紹建筑案例進行課程教學的不足.
3充分利用城市園林建筑景觀資源進行《園林建筑設計》課程教學的思路探析
3.1結合課程設計的內容
系統挖掘區域城市園林建筑景觀資源傳統園林建筑設計課程的教學往往多數通過課本及參考書,通過已建成的世界著名園林建筑空間設計實例向學生介紹中、西方傳統風格園林建筑特色及設計理論,之后結合各類型園林建筑課程設計進行實踐操作練習,忽略利用地方院校所在城市園林綠地空間中分布的各種類型園林建筑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在學習園林建筑設計過程中,過度依賴課本和設計圖片,缺乏對場地空間的尺度感,針對單項的課程設計難以提煉出符合場地精神的設計主題,設計過于形式化.因此,地方院校園林專業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時,應通過科學系統的歸納和總結所處城市不同類型的園林建筑分布及其建筑設計特色,結合建筑課程設計的理論與設計實踐,可以很好的彌補在設計過程中,學生對園林建筑空間尺度感的缺失,同時能夠更深層次的體會不同類型的園林建筑在場地當中所體現的設計內涵,是如何通過建筑的造型和立面進行表現的.
3.2緊扣時代主題、發揮區域特色進行課程教學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變化和發展,學科也應是緊跟時代向前更替和發展壯大的.2012年,風景園林成為一級學科,與此同時,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寫入,而2013年,中國東部眾多城市陷入了霧霾的污染之中,人們更加注重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這就賦予了園林學科不僅僅停留在傳統的園林營造,而應該從生態學的角度去探討城市園林的景觀建設,園林建筑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更應該緊跟環境改善的要求,協調好與園林環境的其他要素.因此,為了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而開設園林專業的地方院校在進行園林建筑設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緊跟時展的主題,以努力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為總目標,進行園林建筑的設計教學工作.同時,也應該充分分析所在城市園林建筑景觀資源的特色所在,進行因地制宜、因時而變的建筑課程設計教學,真正意義上為所在城市的生態環境建設需要,而培育出大量適應區域發展的園林專業人才.
3.3教師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篇5
關鍵詞:習而學;土木工程;工程模擬;創新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7-0146-02
“卓越工程師計劃”是我國工科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項目和發展方向,“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最為核心的目標和內容。土木工程是工科專業中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不僅需要系統的工程理論知識,更需要較強的工程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東南大學工科創始人、我國橋梁奠基人茅以升先生曾提出“習而學”的教育理念,即強調實踐與理論教學的同步性與交互性。由于土木工程實踐的特殊性,如完全將實踐能力的培養放在工程現場,勢必受到很多客觀條件的限制。因此,基于“習而學”理念構建模擬創新實踐平臺,成為實現卓越土木工程師培養目標的一種有效途徑。
一、“習而學”工程教育理念
茅以升先生結合自己擔任多所工科院校校長和主持多項重大工程設計的特殊經歷,提出我國工程教育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理論與實際脫節、科學與生產脫節、招生與畢業考核偏理論而輕實踐等,針對性地提出“習而學”工程教育理念,其中“習”指的是工程實踐環節,“學”則是理論學習環節。在“習而學”的工程教育理念中,“習”與“學”的關系應是先“習”后“學”,再“習”再“學”,“習”“學”交替。因此,工程教育過程應以實踐為中心,理論學習應圍繞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而進行。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茅以升主張工程專業學生在進校后首先進行工程實踐方面的認識和訓練,即要先“知其然”,初步建立感性知識體系,了解工程任務的細分環節。然后,再進行相關工程基礎知識學習,即要“知其所以然”,建立理性知識體系,通過理論的指導和解釋,將感性知識體系中初步認識到的一些片段化的、相互割裂的具體現象和環節串聯起來,整合成為系統的工程知識。學生在“習”與“學”的螺旋交替過程中,不僅工程實踐能力得到不斷強化,同時理論知識也因為有了工程實踐的先驗情境和具體經驗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透徹,工程創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由上述分析可知,“習而學”的工程教育理念為我國卓越工程師的培養提供一個很好的實現路徑。但對土木工程專業而言,真實的工程環境多為大型的施工工地和設計企業。考慮到目前學生規模、企業承受能力和現場人身安全等多方面因素,且“習”與“學”的交替應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因此將“習”完全置于這樣的真實工程環境中,開展難度非常大,模擬創新實踐平臺則在目前成為實現“習而學”理念的一個較好選擇。
二、土木工程模擬創新實踐平臺的構建
基于“習而學”的工程教育理念,土木工程真實工程環境中的各個環節都應有相應的可供學生反復實踐的平臺。為此,我們在依托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基礎上,構建面向土木工程本科生的模擬創新實踐平臺,主要包含三個子平臺。
1.子平臺1:模型制作平臺。該平臺是對土木工程中施工環節的模擬,即利用模型材料按照一定的施工原理將其組裝成不同的結構體系。大一和大二年級的學生主要利用木材、竹片、白卡紙等常見材料制作模型結構。大三和大四年級的學生在經過一定專業知識儲備和前期實踐環節訓練的基礎上,可采用真實的建筑材料制作小型工程結構,如自己制備小型混凝土試件、加工短細鋼筋或小型鋼鋁合金結構試件等。通過這個環節的訓練,一方面可讓學生對真實的結構施工過程有初步的了解,有利于他們后續建筑施工和結構構造相關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在動手制作的過程中,收獲自信,提高動手能力,增強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
2.子平臺2:模型加載平臺。該平臺是對土木工程中工程結構試驗環節的模擬。隨著土木工程建設的不斷發展,各種新材料、新結構形式和新建造技術日益涌現。因此,在實際的土木工程結構中,針對一些特殊結構類型或新型技術的應用,往往要先制作一定比例縮尺結構模型,進行不同類型的加載試驗,以驗證結構的安全性能,或確定一些異型結構、構件的設計參數。例如,高層建筑結構模型的抗震試驗、大跨空間結構或大跨橋梁結構的風洞試驗、復雜節點承載力性能試驗等。但是用于土木工程結構加載設備,一般很大且價格昂貴,不適用于面向土木工程本科生常態性使用的需求。因此,在模型加載平臺中,可采購或自制一些體積較小、價格較低、操作簡便的模擬加載設備,并且可以直接讓本科生經過簡單培訓后即可使用。東南大學在參加歷年全國性和地區性結構競賽的過程中,積累了較為完備的模擬加載設備體系,包括用于模擬地震荷載的小型振動加載臺、模擬風荷載的變頻多級鼓風機系統、用于模擬沖擊荷載的彈簧―小球―鋼架系統及用于模擬橋梁結構移動荷載的遙控載重車加載系統。同時,為這些設備配備相應的檢測儀器,讓學生能夠獨立、完整地完成結構模型的加載與試驗,有效提升他們的工程創新和科研能力。
3.子平臺3:結構設計平臺。該平臺是對土木工程中設計分析環節的模擬,是三個平臺中理論知識要求最高和綜合性最強的一個實踐平臺。目前,結構設計分析環節是很多土木工程本科生知識體系和工程能力中的薄弱環節。雖然在教學體系中開設結構設計原理和結構設計方法的課程,但是大部分學生只是掌握了如何解決課堂的習題,缺乏對結構體系的整體性把握,以及相關規范規程中一些關鍵細節的理解。因此,該平臺的實踐目標是讓學生針對一個具體的工程背景,應用常用的結構設計分析軟件,完成在特定荷載下的結構分析,應用相關的設計規范條文進行設計和校驗,利用AutoCAD、天正、探索者等專業繪圖軟件繪制施工圖。因此,結構設計平臺提供的模擬環境是一個結構設計全過程的系統模擬,讓學生在軟件分析、規范條文和手算校核的設計實踐過程中,學會如何在真實的工程環境中完成設計并表達相應的成果,從而提升他們在結構設計方面的工程能力。此外,建筑信息模型(Build Information Model,BIM)已成為土木工程建設發展的大勢所趨,我們也開始逐步引入Revit等BIM設計軟件及模擬項目,提升學生在未來設計行業的綜合競爭力。
在模擬工程創新實踐平臺中,為了確保各子平臺功能的實現,還提供了四項輔助支持策略。①工程情境導入。由平臺指導教師介紹實踐項目的工程背景和工程意義,讓學生對相應的工程情境有初步了解。②工程視頻展示。播放與實踐項目相關的工程視頻,讓學生獲得直觀的感性認知信息。③實踐演示流程。由指導教師或學生助教通過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技術演示項目實踐的基本步驟流程。④理論知識簡介。將實踐項目相關的理論知識整合成技術手冊,供學生邊實踐邊思考。
三、模擬創新實踐平臺的運行機制
“習而學”思想強調“習”與“學”是往復交替的過程,且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應具有很強的主動性,這樣才能充分鍛煉他們的工程思維與創新實踐能力。傳統的課程設計和實驗課程等實踐環節,多以內容預設、時間固定和形式統一為主要特征,因此學生的實踐過程處于較為被動、封閉和受約束的狀態。真正有效的實踐應是一種常態化的、學生完全自主動腦來思考與動手進行的實踐。因此,模擬創新實踐平臺的運行機制應以“柔性”和“開放性”為主要特征。
1.工程模擬實踐選修課。在土木工程相關課程中,增設工程模擬實踐環節,或專門開設工程模擬實踐選修課。由教師依據模擬創新實踐平臺的硬件和軟件,設定若干針對真實工程情境的模擬專題,供學生自由組合分組,自主進行選修。例如,在《特種結構》課程中,我們引入塔架抗沖擊荷載和廣告架抗風設計的工程模擬環節,讓學生在模擬創新實踐平臺自行設計、分析和制作結構模型,利用平臺設備完成相應的模型加載,最后用研討的形式將實踐過程和成果呈現出來并與其他組討論,取得良好的效果。
2.學生創新研學項目。目前,許多高校每年投入大量經費供本科生進行課外研學訓練(SRTP),形式是讓學生自由組合形成小型研究團隊,自主提出創新實踐想法,申報并完成課外研學項目,從而通過這樣的實踐訓練提升創新能力和研究能力。模擬創新實踐平臺的柔性開放性機制,正好可以讓學生全過程自主完成項目的構想、設計和實施環節,使他們的工程思維和創新實踐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鍛煉。
3.工程模擬競賽訓練與選拔。目前,土木工程專業每年有多項以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學科競賽,如各級結構設計競賽、全國混凝土設計大賽、鋼結構住宅設計競賽,以及一些國際性的賽事等。可依托工程模擬實踐平臺,針對各項競賽開展訓練和選拔活動,讓學生自由組隊,針對賽題要求,利用模擬實踐平臺的軟硬件設備,在課余時間自行進行模型設計、制作和加載。
四、結語
自2008年以來,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逐步構建針對本科生的模擬工程創新實踐平臺,在學校內部較好地實現茅以升先生的先“習”后“學”、再“習”再“學”、“習”“學”交替的工程教育思想,相關經驗可為“卓越工程師計劃”在土木工程專業的成功實施提供參考和依據。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共生理論;CDIO;敏捷性;工業設計;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7-0157-03
一、引言
隨著消費需求的多樣化發展,對企業創新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企業必須快速調整自身步伐并做出敏捷反應[1]。為了適應多變的外部環境,生產企業對工業設計專業越來越重視,由此對工業設計提出了新的挑戰。工業設計作為一門融合科學與藝術,集成工程技術、藝術美學、人機工程學、管理科學、市場學等多學科現論與技術的學科,為了提升辦學質量,各地紛紛開展CDIO、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工業設計教育逐步實施校、企結合,校內為主的教學模式,但是歷經多年發展仍然尚不成熟,重點表現在社會對工業設計人才的需求與高校實際培養出來的工業設計人才之間的錯配現象嚴重。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在設計專業培養計劃時,需要充分考慮社會對工業設計人才的需求。這里以共生理論為基礎,將需求與能力體系建設匹配分析融入到工業設計專業培養方案中,使得整個課程體系結構具備敏捷特性,在現有的資源約束下通過培養體系的敏捷反映,使得畢業生質量能實現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最大滿意度[2]。
二、基于共生理論的工業設計實踐教學模式及特征
(一)基于共生理論的工業設計教學模式概述
從學科淵源上,“共生”作為一個范疇,首先出現在生物領域。在生物學的共生關系中,指一方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幫助,同時也獲得對方的幫助。通過這種關系,生物不僅能夠快速適應自然環境變化,同時還能完善自身結構功能。而共生思想的真正提出是在20世紀80年代由黑川紀章提出,也是黑川紀章建筑設計的理論核心。主要包括異質文化的共生、人與技術的共生、內部與外部的共生、人與自然的共生等幾個方面[3]。共生作為一種結合方式與關系,它能夠反映物體間敏捷適應,相互作用的特殊關系。反映在工業設計實踐教學上形成了一種共生的工業設計教育模式。如下圖1所示:
(二)基于共生理論的工業設計教學模式主要特征
1.快速響應,企業需求與學生能力共生。企業的需求是整個共生體系的源泉、能力的建設是目標,它們相互關聯,雙方的變化能夠快速感應并做出針對性調整。在藝術設計界,校園外的世界才是新思想和創造力的最首要的來源[4]。因此,從企業需求來驅動,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實際的項目中,在學習的中了解社會的需求同時找準自身能力短板。通過聚合需求與能力匹配分析的結果進行解構,能夠對整個課程體系的建設針對性提供指導。經過沉淀和積累后,輸入必需的信息,分析評價得到專業重點建設方向等關鍵輸出信息,實現一種企業需求、學生能力與課程體系建設的共生轉換。
2.基于能力的課程設計,工程實踐與學科群建設的共生。學科群的建設是整個共生體系的基礎。正如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院長費凱傅爵士所說的:傳統中所包含的原則是永恒的,但應該將其改變以適應21世紀的發展,藝術設計教育的模式將是一種更高級的教育形態[5]。因此,歐洲的設計專業在20世紀后期更加注重專業間交集領域的共生發展。但當前國內工業設計領域的分類雖然參考西方的模式,但是沒有更新與發展,仍舊停留在專業的縱向研究上,較少在橫向上有跨專業的聯合發展,這樣就減弱了專業間的共集與創造實踐的合作機會。因此,在企業需求與能力矩陣的雙輪驅動下,工程實踐與學科群建設則是要打破專業壁壘,充分利用學校、企業的優勢,整合不同專業領域優勢資源,為學生提供完善的跨學科教學平臺,擴展學生知識面。
三、基于共生理論的工業設計教學模式建設關鍵舉措
(一)敏捷響應市場需求,客觀評價自身能力,構建需求能力匹配矩陣
1.通過案例調查、個體采訪、問卷調查的方法,客觀全面收集企業對工業設計專業的各類需求信息。采訪針對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設計師,通過結構性語義分析,總結開發流程和相關資源。問卷調查針對工業設計專業高年級學生,通過大范圍收集信息,了解工業設計過程中需要的相關能力。調研有關專業院校和過程文獻。通過比較從外部獲取可借鑒的典型知識和能力,形成了工業設計專業在本科階段需要具備產品設計基礎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藝術表現與審美能力、家具工程技術使用能力、手繪與手工制作能力、計算機工具使用能力、學習研究與溝通能力、市場洞察能力和設計管理能力等九大能力。
2.以西部開展工業設計專業的9所高校為樣本[6],采用抽樣統計方法,對九大能力與外部需求進行匹配分析,重點對我校現有2013,2014,2015級的共計200多名學生能力進行統計分析,形成能力與需求的概率分布。如下圖2所示,可以客觀了解到現有階段學生能力與社會需求的差距在哪些方面,從而針對性的開展課程體系的建設。
3.針對性的課程教材體系建設,建立閉環的滾動機制。通過上述分析后,在課程體系的建設和教案設計上,劃分為專業基礎、產品、家具、學科工程實踐四個學科群,確定每個學科方向的關鍵課程并由教師完成課程體系建設,課程建設應包括教學大綱、教案、教材、課件制作與共享等方面的內容。如表1所示:
同時,為了不斷的循環提升整個課程質量,使得能夠敏捷反映外部需求,我們建立了一套基于PDCA的課程設計(Plan)、課程建設(Do)、課程評估(Check)和課程改進(Action)的滾動機制[7],每學年進行一次教研室頭腦風暴,同時通過網絡評估收集企業、學生的反饋建議,對課程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和修改。
(二)積極拓展實踐基地,建立校企合作辦學的常態化模式
世界上第一所為發展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包豪斯學院就是強調學生在工程中動手工作[8],在包豪斯里,以車間為教學中心,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起來,培養的學生也能真正的符合企業“胃口”。英國中央圣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簡?拉普里也曾說過:“藝術與設計教育的根本途徑就在于創造性實踐的培養,對創造性實踐的培養就應該落實在個體以及他們各自所感興趣的工作領域內。”因此,工程實踐建設一是建立本專業之外的第二課堂,是讓學生真正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的重要途徑,因此基地的建設應該讓學生融入到社會的洪流中,只有在企業實際參與項目才能真實感受到能力差距,才有提升的動力。圍繞盡量做到“一生”一企業、“一生”一崗位的目標,本校實踐基地的建設依托四川省級特色專業、四川家具產業園、四川高新技術開發區及卓越工程師實施計劃等優勢資源,多舉措并行,逐步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實踐體系,目標是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實際的項目中來,在學習的中了解社會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重點舉措:
一是深化課程內容改革,集中教研室智慧,與企業合作,編寫工程實踐教材;如家具企業生產實踐教材就是典型例子,該教材取之于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的豐富和完善,目前已經榮獲校內優秀工程實踐教材一等獎,正在申請省級教學成果獎。
二是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整合學習。將原先分散在各門課程的少學時實驗,按照課程優化組合,形成獨立完整的交叉學科綜合專題設計,進行從課堂匯報、設計報告到實踐成果的綜合評定成績,完善了實踐課程的系統性,提高了實驗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三是引人企業老師負責課程教學,同時建立校內任課教師進入企業實訓的機制,目前校內每一位專業課教師都已到企業進行了實踐學習,以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這種企業、學校交叉課程體系實踐型創新教學促使學院與企業的零距離溝通,使學生走出課堂,在設計的思維方式上起到創新和推廣的作用,同時也滿足企業需求逐步實現企業向工業設計專業人才的“訂單式”[9]培養,增加學生就業率。
通過參與到公司實踐基地的實際的工作中,學生爆發的創新思維獲得了豐碩成果,完成了許多優秀的項目或作品。如:成都洛可可的兒童成長儲物箱項目,成都浪尖負離子加濕器項目,深圳翰唐家居“梅”系列實木家具設計等。通過這些項目參與以推動以學生以中心的自主研學,培養了學生的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與設計應用能力協調發展。
四、結論與展望
高校培養出來的工業設計人才能否滿足社會對工業設計人才的需求,是工業設計專業辦學成敗的關鍵。從共生的視野來看到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進和提升有利于發揮市場對學科建設的推動作用;對進一步完善工業設計課程模式和人才培養體系和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有較大的借鑒意義。同時也有利于加強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科競爭力。本研究對于工業設計課程體系和實踐性實踐人才培養的整體發展是一種有益探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孫志學.產品敏捷工業設計過程創意知識獲取方法[J].機械設計,2015,32(3):115-117.
[2]曾富洪,李澤蓉.基于QFD理論的工業設計專業課程體系優化設計[J].工程設計學報,2009,16(6):415-420.
[3]徐軍輝,李世國,李彬彬.淺論產品交互設計的共生理論[J].大眾文藝,2011,(23):77.
[4]陳岸瑛,朱亮,李馨.簡?拉普里談學院設計教育[J].裝飾,2009,(12):80-86.
[5]方曉風,王小茉,朱亮.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院長費凱傅爵士教授訪談[J].裝飾,2009,(6):42-43.
[6]吳丹,楊隨先.工業設計產業發展對策研究――四川省工業設計產業現狀與發展思考[J].機械,2014,41(10):43-48.
[7]魏軍.基于項目質量管理的工業設計評價體系的構建[J].價值工程,2013,(09):34-36.
篇7
關鍵詞:畢業設計 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 創新能力 就業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3(b)-0242-02
畢業設計是畢業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的科學研究成果,本科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在校學習的最后階段和質量總檢查,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學風和鍛煉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整個設計過程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能力的過程,是實現“學、研、產”相結合的實訓過程。不同專業領域的學生的培養模式是不盡相同,應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識結構、工程能力應該有別于傳統的研究型本科人才,因此其培養目標、培養途徑和培養過程的質量監控等方面應有自身的特點、應用型本科人才不僅要專業面寬、知識基礎厚實,還應該綜合索質高、實踐能力強,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對應用型本科畢業生的畢業設計的要求。
在飛速發展的經濟對當代青年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沖擊下,在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在高校擴招的形勢下,近年來,本科生畢業設計質量滑坡的現象比比皆是。這種現象目前已成為社會熱點問題,并且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1 當前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1.1 學生自身原因
在畢業設計時期,學生對待設計的態度對設計成果的優異有著很大的影響作用,但目前社會中大多數在校大學生的相關表現不容樂觀。學生在畢業設計中往往表現出態度不夠端正、對待設計不夠重視、精力投入不夠充足等狀態,對待科研學術較為消極,抄襲之風盛行,缺乏整體設計思想。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技能較為匱乏,對問題的認識過于抽象化,從而致使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此外,縱使我國教育體制改革要求加強對在校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能力的培養,但目前大多數學生仍在此方面表露出匱乏的的問題,對待設計缺乏獨立的分析研究,對于指導教師依賴性較強,對整體設計思想理念照抄照搬。
另一方面,由于現在大學生普遍看重就業而疏忽畢業設計,直接導致畢業設計質量整體下滑,造成畢業設計與就業之間矛盾頻現.部分學生畢業擇業時間與畢業設計時間重合,因而學生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到理想工作在態度上冷落了畢業設計。此外,近年來本科生考研人數比例不斷攀升,競爭較為激烈,考研的后期的備考與復試等環節對畢業設計又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1.2 學生所在學校的問題
目前大多數高校出現投入與擴招規模不適應的矛盾,從而出現學生多而專業指導教師少的狀況,導致教師的指導工作量過大,一般平均每位專業教師要承擔七、八個課題,再加上繁重的教學工作,致使教師無暇給予學生及時的指導和檢查。有些畢業設計與其所屬的區域經濟聯系不夠,“學、研、產”脫鉤,并且高校中對于畢業設計的全過程管理與監控不夠規范,使畢業設計趨于程序化,在評閱和答辯過程中,老師有時為了不影響學生就業,出現了對學生放松要求、流于形式、走過場以及評分結果不客觀等現象,導致實質科研含量低。由于部分高校師資力量較為薄弱,導致基礎理論與課程設計教學質量不高,致使學生基礎知識薄弱。指導教師水平參差不齊,設計題目設計不當,指導不力,在一些主要環節上,存在影響畢業設計質量的問題。比如,選題存在過寬、過大、過難、過虛、工作量不足、與專業方向不一致、應用性不強、重復率高、更新率低等諸方面問題。
1.3 社會問題
我國的就業崗位從總量上嚴重不足,在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許多企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有的企業甚至瀕臨破產的邊緣,就業崗位大量流失,用工需求急劇下降,崗位要求不斷提高,從而加劇了在校畢業生對工作崗位競爭的激烈性與渴望性,這在一定程度導致了學生對待畢業設計的態度的偏移與忽視。
另一方面,對于工科生來說,其工作性質均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如冶金、土建等專業,社會中的相關企業由于對企業自身的利益或是事故責任制的考慮,在對待在校實習生時均表現出冷淡態度,經常出現拒絕接待或是敷衍了事等情況,實習形式多為走馬觀花的參觀形式,失去了實習的真正意義。
2 畢業設計的有效實施模式
2.1 利用本專業優勢,突出優秀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挑選優秀大學生在我校大型企業實習基地之一—— 陜西龍門鋼鐵集團和企業一起研發新工藝、新產品、新流程和新技術,深化專業知識,鍛煉創新實踐能力,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組織協調能力、表達溝通能力、團隊合作意識。陜西龍門鋼鐵集團公司正值新建120萬噸高速線材線生產線項目啟動及新品種鋼開發階段,結合企業實際,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綜合素質會顯著提高。
2.2 專業畢業設計由集中式進行改為集中與分散式相結合操作
已找到工作的學生,可以在用人單位做設計,用人單位確定指導人員與學院指定專業教師共同指導學生,教師可以定期前往用人單位檢查指導,同時可以增加教師實踐鍛煉與交流的機會。
2.3 實訓教師可指導學生畢業設計
青年教師在相關企業參加實訓,也是一個很好的實踐鍛煉機會,畢業設計也可以和實訓相結合,青年教師在實訓單位結合項目制定設計題目,學生得到鍛煉的同時,增進和相關企業的相互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大學生就業。
2.4 促進就業困難學生就業
對于就業有困難的學生,這些學生可能學習成績并不是很好,可以安排經驗豐富的教師指導畢業設計,同時這些教師的社會經驗豐富,通過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了解,增加就業機會。
3 結語
本文以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設計教學的多年研究,針對本科生畢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結合自身專業特色與學校對教師及學生的培養體制,給出了相應的建議措施。本研究提高應用型本科生的畢業設計水平提供一定的經驗和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良苗,岳寶華.本科畢業設計與就業之間的矛盾及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1(1):42-43.
[2] 薛彩霞.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存在問題及質量控制措施[J].高教論壇,2011(11):56-58.
[3] 王琪,武壽春.應用型本科院校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監控的探索[J].江蘇高教,2009(6):84-85.
篇8
網絡是現代社會良好的資源平臺。在冶金行業,由國際鋼鐵協會發起成立的鋼鐵大學網站是行業內認可度較高的專業網站。該網站涵蓋的知識面較廣,主要使用對象為在校師生和企業員工。在網站上,可以使用鋼鐵生產的所有原理,包括基本知識、冶金工藝、熱力學和動力學原理等。然而網站最突出的特色不是對這些知識的應用,而是一系列靈活的、涉及煉鋼生產的像游戲般的模擬。這對于年輕大學生們來說,很具有吸引力。我校冶金工程專業自2010年開始對國際鋼協舉辦的網絡煉鋼大賽給予了高度關注。經過兩年時間對該賽事進行深入調研和初步探索之后,于2012年參加了由中國金屬學會主辦、武漢科技大學協辦的“2012全國網絡虛擬煉鋼大賽培訓班”,事后就培訓的相關內容結合鋼鐵生產的基礎知識和計算機操作技巧,發展成專門的一門課,并將這門課納入到我校的“個性化教育”實踐環節,同時每年篩選出成績優異的學生參加全國煉鋼大賽。2013年3~4月,還曾協助河北省冶金學會承辦了河北省首屆網絡模擬煉鋼大賽,獲集體三等獎。
通過這兩屆“網絡煉鋼大賽”的開展,教師們發現學生參加大賽,有助于其將大學四年所學的知識尤其是專業知識融會貫通。例如,在網上模擬轉爐煉鋼工藝時,學生必須首先對煉鋼的工藝過程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熟知鋼鐵料和造渣材料的加入時間與方式、氧槍的操控制度(何時開始吹氧、純吹氧時間、氧流的大小)等各個知識點,并將這些知識點有機結合到一起,運用到冶煉過程中,最終煉得符合規格要求的鋼種。事實上,網絡模擬煉鋼的過程,可以使學生真正體驗到當“爐長”的感覺,并有助于其建立煉鋼工藝的全局觀。通過成功地冶煉一爐鋼水,不僅使學生將整個鋼鐵生產串聯起來,了解各生產工藝的原理、特點和操作,還極大地滿足了他們的自我成就感,加深了學生與本行業的情感。最后,通過對畢業生的回訪了解到,他們在進入企業參加工作輪崗時,在很多崗位上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網絡煉鋼培訓使其對工藝的各個環節有了較深刻的認識,也熟知了相應崗位上的操作。由此可見,網絡煉鋼訓練對畢業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開展實驗室開放項目,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
實驗教學是實踐教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而實驗室開放項目與普通的實驗相比,在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方面的要求更高。作為成立不久的新專業,面對科研基礎薄弱、設備和經費不足的局面,如何促進實驗室開放項目的順利開展并且保證實施的效果,是全體教師關注的焦點。為此,系里分別從硬件環境、軟件師資和參研學生的篩選三個方面進行了充足準備。首先,冶金工程專業的實驗中心經過了大規模的升級改造,不僅新增了感應爐、高溫燒結爐等一系列教學科研設備,實驗中心的布局及環境也得到了良好的提升,為實驗室開放項目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硬件保證。其次,在師資方面,經過自愿報名和專家組評選,最終挑選有經費、有能力的優秀教師指導開放項目,從而為項目的選題、經費和實施提供了保證。最后,在實驗室開放項目的學生人選方面分三個階段進行選定。第一階段,對自愿報名的學生進行摸底調查,調查內容主要是學習成績和學習時間的投入多少,選擇成績較好且學習時間投入較少的學生,這樣能保證被選中的學生有比較充足的時間進行項目的執行;第二階段,對選擇出來的學生進行簡單的項目背景介紹,引導其進入課題,之后分配給學生一到兩個月的自學時間,深入全面地了解課題,這是為了考察學生的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和查閱文獻的能力;第三階段為課題答辯環節,學生需要將查閱的文獻進行歸納總結、消化吸收,完全理解之后再在答辯環節表達出來。通過答辯的學生才是最終參加開放項目的人選。選定學生之后就可以深入開展項目,在項目執行過程中要嚴格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即從實驗方法的選擇、實驗方案的制定到具體的實驗操作,以及后期的數據處理等全部由學生來完成,教師則主要起到“三導”作用,即“引導、指導和督導”。因此,學生執行項目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可以很好地鍛煉其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三、充分利用生產實習,強化學生的職業認識
我校的實踐環節共包括以下幾個部分:金工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課程設計、個性化教育、專業技能培訓、畢業設計(論文),其中在生產實習中,學生與企業的直接接觸時間最長,且有充足的機會與現場工人師傅討論交流,這是強化其職業認識的最佳途徑。目前國內高校生產實習的主要方式有跟班式、參觀式、現場講座式以及座談交流式。考慮到我校的生產實習周期短(一般2到3周)、任務重(煉焦車間、燒結車間、煉鐵車間、煉鋼車間、煉鑄車間等)以及學生自身的安全問題,歷年來的生產實習多采用“參觀式”。整個實習下來給學生的感覺就是“走走看看”,學生缺乏對崗位的深入了解,印象不深刻,實習效果較差。為此,自2012年開始專業對“參觀式”的實習方式進行了改進,并增加了現場講座式和座談交流式。在“現場參觀”的過程中,要避免“走馬觀花”,首先要對學生們明確實習的目的,及時下放任務書及實習計劃安排,然后有選擇、有重點地參觀:對有高爐、轉爐、軋機等設備的車間,多分配時間,多做講解;對煉焦爐、燒結機、制氧機、緩冷機等附屬設備則“提綱挈領”式講解。帶隊教師要盡量安排時間讓學生向一線工人師傅取經,內容包括現場操作經驗、崗位特點、工作制度等,使學生對各崗位有充分的認識。“現場講座式”實習方式是邀請具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工程師,為學生講解其負責的設備(如燒結機、高爐等)特點及該設備在整個工藝流程中的位置和作用、基本原理等內容。有的工程師在講座的過程中還進行現身說法,就大家敏感的考研、工作、自身職業發展和鋼鐵行業的歷史規律、最新動態等內容進行互動交流,效果頗佳。“座談交流式”實習主要是請有經驗的現場人員為學生解答一些參觀過程中遺留的與實際生產相關的問題,并就其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對本行業的了解對學生的價值觀進行引導,加深學生對本行業的認識,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意識。
四、區別安排畢業論文(設計),促進畢業生與未來對接
畢業論文(設計)是我校冶金工程專業實踐環節的最后一環,學生做完論文就面臨著就業或者進入高校繼續深造。由于我校的冶金工程專業暫時還沒有碩士點,因此,畢業論文(設計)模式按照“985工程”或“211工程”等高校通常采用的“博士帶碩士,碩士帶本科生”的方式難以實施,近幾年的畢業論文(設計)都是由指導教師親自指導,“手把手”式地教學生如何一步步進行實驗。這種方式存在以下三個問題:第一,由于每位教師指導的學生人數太多,而且學校要求“一人一題”,且四年內的論文題目不能相同和類似,因此每年的畢業論文題目都是教師們絞盡腦汁想出來的,缺乏必要的研究基礎和課題的深度。第二,做實驗需要有經費支撐,而指導教師大多參加工作時間尚短,處于課題研究的摸索探究期,未形成明確的研究方向,而且很少有經費入賬,因此對于他們而言,大部分畢業論文的費用只能自己籌集。第三,從學生角度考慮,這一環節的安排還涉及到與畢業去向的對接問題:對于畢業之后攻讀研究生的學生而言,跟著指導教師做科研是合適的和必需的,因為可以很好地鍛煉其深入鉆研課題的能力;但是對于畢業之后參加工作的學生而言,他們更需要多了解和熟悉工廠的布局、設備等情況,以縮短其就業后的適應期。根據師生的實際情況,并吸取兄弟院校的經驗,自2012年起對我校冶金工程專業的畢業設計實踐環節的實施進行了合理改革,在原來單一的“做實驗”型畢業設計基礎上,增加了設計型和在企業做課題的選題模式。安排的原則是:對畢業后參加工作的學生安排設計類課題和在簽訂工作的企業做課題,前者如設計工廠布局、高爐車間或轉爐車間、高爐、轉爐或軋機等,通過做設計讓學生深入掌握現場的車間格局、設備構造,并通過對設備的掌握進一步加深對工藝原理基礎知識的理解;而在企業做的課題往往是由企業提出,他們希望畢業生提前進入工作狀態。指導教師則全程監督指導,保證論文質量。考研的學生則偏重于做畢業論文,通過文獻的查閱和綜述、實驗方案的設計和實驗過程的具體執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考研學生日后繼續深造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結語
篇9
關鍵詞:精品課程;轉型升級;資源共享;建設思路;前景
2012年教育部辦公廳發教高廳[2012]2號文下發了《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明確指出,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目標與任務是:促進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引領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推動高等學校優質課程教學資源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同時要求課程資源需具系統性、豐富性和適合網絡傳播性,使其成為多層次、多類型的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共建共享體系。并且鼓勵高等學校采取校際聯合、學校與社會聯合等方式,建設精品資源共享課,實現課程共建共享。該實施辦法第三條要求所申報的課程需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形成獨特風格,教學理念先進、方法科學、質量高、效果好,得到廣大學生、同行教師和專家以及社會學習者等的好評和認可,在同類課程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較強的示范性。
對照教育部的上述要求,我們感到東南大學大學物理精品課程近十年來持續建設的目標和取得的成果與此次轉型升級的各項條件完全吻合,其成果、目標、認可度皆達到滿意程度。本文介紹所取得的成果、資源,研究共建共享課程建設的思路和問題及課程建設的走向。
一、課程建設成果與資源
東南大學大學物理課程,在2004年獲得國家精品課程稱號之后始終堅持精品課程持續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不斷發展課程的優勢和特色,同時以優質教學資源的研發為先導,以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為手段,改造課程,改革教學,創建了具有時代特色的大學物理課程一體化教學體系。經過近十年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果。
課程一體化教學體系是指,將三種課堂(教師課堂、網絡課堂和實踐課堂)結合為課程教學的一個大課堂,將三類優質教學資源(紙質教材、數字教材和網絡教材)集合為課程教學統一使用的資源,將多種能力(工程實踐能力、論文撰寫能力和國際交往能力等)的培養綜合為課程教學的總體目標,由這兩個“三”一個“多”有機結合構成“三位一體”的物理課程教學體系。
三位一體的教學體系核心是靈活的教學模式(本文不做過多的討論)和多層次、立體化的教學資源。如果沒有系統性、層次性和多樣性的資源,不僅教學內容的組織缺少支撐,上述課堂的結合也無從實施。因此,建設多類立體化優質教學資源非常必要。經過近十年持續不斷的內容擴充、修編、新編、翻譯等,我們打造了立體化、多層次的在全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經典系列教材精品,并由此建成了紙質教材、電子教材、網絡教材三大類18種優質教材。
其中紙質教材以《物理學》、《物理學教程》為核心;電子教材以《大學物理電子教程》、《大學物理模擬板書式電子教案》為核心;網絡教材以《大學物理網絡課程》2.0版、《教學素材庫》為核心。該系列教材在滿足我校每年4000余名學生個性需求的同時,還被國內各類高校廣泛采用,且受到一致好評。2006年至2012年,僅馬文蔚主編的《物理學》(第五版)和《物理學教程(第二版)》的發行量就達300余萬冊。
在教師課堂教學資源中,我們著力在豐富的資源中組織、提煉研究性元素用于研究性教學;網絡課堂資源中,我們進一步拓寬視野與功能實效,對網絡“工作室”(第二版)增加了面向國際、引發思考、培養工程實踐能力等大量模塊;實踐課堂資源中,我們加強課程知識與研究實踐結合平臺的建設,將“工作室”(二版)與“大學物理網絡課程”和“教學素材庫”等聯合,建立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基于互聯網的學習空間,實現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網上助學和自主研學,同時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個人或小組自選研究課題,進行科技制作、科研探索、撰寫研究論文、成果答辯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東南大學在校學生自發組織的成立于2010年的“大學生物理學會(Society of Physics Students)東南大學分會”,是“大學生物理學會”在中國大陸地區設立的第一家分會,并成為連接課堂學習與學生實踐的重要橋梁。分會旨在幫助學生建立專業技能以外的其他技能提供外展(outreach)的學術服務等。分會會員人數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現在的40~60人,學生每周都自行開展分會活動,多次舉辦了高水平物理講座,此外還通過展開國際交流、參加競賽活動等方式,促進學生的物理學習與研究實踐。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們在一體化的教學體系和教學資源的建設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得了各方的好評。
二、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共建共享思路與存在的問題
1. 大學物理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初探
轉型升級中的資源分類、整合和呈現。“轉型升級”是指對原有“十一五”國家精品課程所做的改造,改造的結果是要達到資源的實用性并實現資源共享。其中的“實用性”是指資源要課程化,原有十一五精品課程中的資源缺乏課程的組織,往往只是一堆供人們查詢的被動材料,而轉型升級就是要把被動的資源變成學習元素中的一分子,在學習過程中呈現出資源的內容。“共享”就是指資源為學習對象所共同分享。“十一五”精品課程雖然也提倡共享,但由于建設經費投入主體、知識產權對象以及資源結構分布等因素的不明晰,使得共享進展不利。此次轉型升級后的資源共享將在法律基礎上得以保證。
資源主要分兩類――基本資源和拓展資源。基本資源是指能反映教學基本元素的素材,包含課程簡介、課程大綱、教學日歷、基本要求(重點與難點)、章節作業、教材內容、課程設計、全程課堂錄像和習題與解答等。拓展資源是指豐富教學基本要求的輔助元素,包含數字(網絡)課程、在線作業與檢測系統、演示實驗、物理拓展案例和專家講課等。以知識點的相互關聯來整合資源、以課堂錄像為核心來呈現知識點,是此次轉型升級的特征,并且知識點是以關聯度和點擊率動態來排序的。舉個例子,角動量這個知識點在質點力學、剛體力學、電磁學和近代物理等章節中都有關聯,那么角動量這個知識點排序就靠前;同時若學習者點擊某個知識點的頻度高,那么這個知識點的排序也會向前移。這種呈現方式,對學習者和管理者都有顯而易見的好處。它使獲取資源的途徑變得更直接、方便,也使整個資源共享課程更具實用性、簡潔性,從而實現了資源全方位地為學習者提供服務的建設目標。資源共享課的結構特征已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
2. 精品資源所搭建的教學資源體系
東南大學大學物理課程資源非常豐富,面對理工科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組合了三個層次的教學資源――面上的、特殊的和選拔的。“面上的”是指面對絕大多數的工科學生群體;“特殊的”是指面對少數民族學生開展的教學活動;“選拔的”是指對那些比較而言更優秀、英語水平高的學生。除了上述教材資源,還有大量的數字或網絡資源在支撐著我們的教學,比如我們的“大學物理素材庫”、“大學物理網絡課程”和“模擬板書電子教案”等,這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輔助。上述資源成為我們此次轉型升級后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實物基礎。
3. 精品資源共享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從先期我們提交精品資源共享課資源的過程來看,教育部的頂層設計以“全程教學錄像”為核心關聯知識點的思路是對的,以“課程概要”、“基本資源”、“拓展資源”、“資源庫”、“參考資料目錄”等的模塊組織課程,內容上是完整的,結構上也是合理的,形式上也是簡單的。但是組織形式上顯得過于簡單化,原因在于學習者不僅僅需要資源的豐富性、系統性和連貫性,更需要學習的組織性、評估性和反饋性。課堂教學中的這一切,無疑是由教師來承擔的,可是資源共享課中恰恰缺少了這個“先行組織者”(當代美國著名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提出的)。先行組織者在功能上要發揮“教師”的作用,要組織好教學內容、控制好進度、掌握好深度,還要能對學習做出評判。下面,以剛體學習中引進某章前的組織材料,來看一下先行組織者在引導課程進展中的作用。
一密度均勻的圓盤上面固定著兩個可看做質點的物體A、B,圓盤以角速度ω繞固定軸轉動,其中rA < r B,試比較:
線速度大小vA ――vB ,角速度大小ωA―――― ωB 。
物體A 的線速度v A與角速度ωA之間的關系為――――――
物體A 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分別為:at= ―― an = ――
答案:
vA
若上面問題回答得還不熟練,請再查閱前三章中的相關內容;
若回答過程十分順利,恭喜你,你的知識儲備已經達標!
篇10
【關鍵詞】專門用途英語教師 素質 培養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8C-0101-03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多元化、專業化的趨勢,具備在實際工作中應用英語進行業務交流和專業學習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即專門用途英語,是一種將英語教學與學習者的專業或將來從事的職業聯系起來的英語教學體系,已逐漸成為21世紀英語教學的主流,特別是在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高等職業教育中更凸顯其實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ESP教學的成功實施主要取決于教師隊伍,這就要求ESP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因此,在高職院校培養一支合格的高素質的ESP教師隊伍,已成為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需要。
一、ESP對教師的要求
(一)ESP教師的角色定位
教育學家Dudley-Evans和St. John在1998年的著作Develop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中曾提出:ESP教學的實施者應稱為“實踐者”(practitioner),而非“教師”(teacher)。他們認為ESP教師應充當五種角色:
1.合格的英語教師。ESP與通用英語相對應,同屬英語教學中的兩個分支,兩者在教學上并無本質的區別,因此,ESP教師與普通英語教師相同。Ellis和Johnson在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一書中指出:“商務英語教師首先是個語言教師”。由此可見,ESP教師首先應該是個語言教師。
2.課程設計者和教材提供者。根據Hutchinson與Waters在著作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中的觀點,ESP適宜采取“以學習為中心”設計課程,這就要求設計者要對教學對象進行全面的需求分析,且以學習為中心的課程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設計者需要針對特定的學習群體指明不斷變化的學習需求,并根據這一需求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因此只有教師的位置最能勝任教學大綱的設計和教材的編寫。
3.合作者。ESP區別于通用英語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英語從一門獨立的學科轉為為其他專業服務的科目。對于高度專業化的語言材料,ESP教師難免會產生陌生感,這就需要ESP教師在教學階段必須與專業教師進行雙向合作。在這個合作的過程中,專業學科的專家可以幫助擔任ESP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習者的語言使用目標情景;同時,ESP教師可以使專業學科的專家了解學生面臨的語言困難。
4.研究者。ESP是與特定專業、職業相關的教學系統,具有復雜性和多元性。因此,ESP教師要在教學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實踐中的各種問題,以探索和建構有效的ESP教學模式。
5.評估者。以學習為中心的ESP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收集反饋信息,包括學生的學習情況、教材的使用和教學效果等,而這些信息必須通過評估的方式獲取,如考試、問卷、訪談、討論等。教師要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形成報告,作為課程修改的依據。
(二)ESP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教師的基本素質應包括知識和品格兩個方面。ESP教師多元化的角色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合格的ESP教師應具備以下素質:
1.基本的語言教學素質。ESP教師首先是英語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和較高的英語水平,具有豐富的英語教學經驗,能理解和應用語言教學的基本原理,如第二語言習得理論、教學方法論、與學習有關的社會學、心理學理論等。
2.必要的相關專業素質。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經驗是ESP教師有效開展教學的重要條件。教師要能向學生講授相關行業的知識與技能、指導實訓、實習和就業等各種實踐活動,就必須掌握一定的相關專業知識,積累相關專業的從業經驗。
3.創新精神。ESP教學要求教師針對相關專業的特點來設計恰當的課堂活動,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和處理。因此,ESP教師不只是單純的傳授知識,還應具備較強的創造力,在教學中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創新,以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提高教學效率。
4.自主發展意識。ESP教師要善于對教學開展積極的反思總結,不斷地評價自我、實現教學上的調整、修正及自我的發展。在自己既定的知識、技能和態度下,教師對教學效果進行不斷的反思和探究,逐步形成ESP教師應具備的敏銳的職業判斷能力和工作自主性。
二、高職院校ESP教師隊伍現狀
2009年制定的《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了“通過開設行業英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提高就業競爭力”的要求。近年來,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多元化、專業化人才的需求,很多高職院校紛紛開設了ESP課程,如計算機英語、酒店英語、汽車英語等。但是,由于經驗、資金、設備的缺乏,ESP課程的實施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材、師資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其中,師資問題顯得尤為突出,亟須解決。
(一)師資配置的問題
在一次針對高職院校ESP教學現狀的調查中發現,被訪談的7名ESP教師中,有6名教師是公共英語教師,只有1名是專業課教師。由于很多學院普遍認為,ESP是英語學科的一門分支課程,英語語言教師在轉型上比專業課教師更容易,因此ESP課程理所當然由英語語言教師承擔。在訪談中,多數教師坦言,ESP的備課和課堂教學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主要表現在:第一,備課的復雜性給他們增加了工作負擔,由于語言教師缺乏對專業、行業的了解,不精通專業語體的特點,在備課中要不斷查閱專業術語、專業知識,耗時費力;而專業課教師則要對教材中出現的語法現象、句子結構進行查閱和分析,還要考慮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但是往往事半功倍。第二,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不協調制約了教師進行有效的ESP課堂教學,語言教師能夠較好使用英語教學方法,但由于專業水平不高,很難將語言教學與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專業課教師雖然熟悉專業知識,但不能很好地駕馭語言課堂教學,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二)教師素質的問題
1.缺乏專業知識和從業經驗。語言課教師是語言教學的“專家”,卻是專業教學的“門外漢”。他們不精通專業詞匯和專業特點,不熟悉行業知識技能,不了解學生的專業學習需求。大部分教師只是從書本上學習專業知識,沒有下到企業或行業進行過掛職鍛煉,嚴重缺乏相關專業的業務知識和從業技能以及對行業發展的必要了解。
2.欠缺外語水平和語言教學理論。專業課教師大多達到大學英語四級水平,但仍不足以滿足英語教學的需求,例如,對語法現象的分析、詞法的解釋和長句難句的翻譯,自如的口語表達等,專業教師都較難準確地完成。另外,專業課教師不了解語言教學規律,難以勝任語言教學的課堂實施,如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組織有效的課堂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掌握等。
3.缺乏對ESP課程的正確認識。由于目前ESP教師都是由語言教師和專業教師轉型而來,沒有經過ESP理論的專業培訓,對ESP課程的認識和理解較為粗淺。多數教師認為ESP課程就是以英語為工具教授專業知識,接到ESP教學任務就只管在課堂中教專業術語,解釋課文,完全不知道ESP教師還應在上課前對學生進行需求分析,根據分析結果來制定教學大綱、選擇教學方法、編寫教材,并在教學中通過各種方式來進行課程評估,從而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提高教學效率。
三、高職院校ESP教師培養模式
教師素質與能力是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針對教師發展提出了“鼓勵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地、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學習與行業相關的英語教學內容;積極創造條件,與行業、企業合作打造‘雙師結構’教學團隊”的要求。由此可見,培養一支合格的ESP教師隊伍已成為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發展的主要方向。
(一)校內學習模式
1.利用院校內部的資源,進行語言或專業的學習。ESP教師的培養都是跨專業的,這會在時間、經費等方面造成一定困難,而充分利用院校內部的學科資源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劑良策。語言教師和專業教師可以采取旁聽的形式,學習相關課程。例如,英語教師在本校選擇相應的專業核心課程進行為期1~2年的隨堂聽課,并與學生一起參加考試,以促進專業知識的掌握和對專業課的講授流程、方式等的了解;專業教師則應該旁聽英語課程,以鞏固語言知識和技能,并學習英語課堂的教學方法和活動組織方式等。另外,教師還可參與語言或專業課程團隊的教研學習、專業分析會等各項活動,了解各學科教學要求、學生學習情況等,以獲取開展ESP教學所需的各種一線信息。
2.聘請專家開展講座,學習ESP相關理論。ESP教師只具備語言與專業知識,而缺乏對ESP相關理論的掌握,會導致ESP的教學組織陷入混亂。學校應有計劃地聘請本科院校的ESP研究方向的教授、曾編寫過ESP書籍的專家學者,或曾經到國外的職業院校做過訪學的教師等,舉辦講座或短期培訓班,向ESP教師門傳授ESP的相關理論知識、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幫助教師提高對ESP的認識和ESP教學水平。
3.開展合作教學,在合作中互相學習和提高。合作教學(joint-teaching),即專業人員或專業學科的專家和語言教師共同擔任 ESP的教學。語言教師與專業教師合作,共同參與到ESP教學過程中的需求分析、教學大綱設計、教材編寫、課堂實踐、課程評估等各個環節。合作時間可以是長期固定的,也可以是短期靈活的;合作內容則可根據教學的具體要求和合作者的意愿而定。這種合作是一種雙向互惠互利的過程,專業教師可幫助語言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語言使用目標情景,而語言教師可使專業教師了解并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語言困難。教師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既提高了自身的教學能力,也滿足了學生的不同興趣和需求。
(二)校外培訓模式
1.積極參加國內外業務進修,進行更專業的學習和培訓。條件具備的高校可以有計劃地把正在從事或即將從事ESP教學的年輕教師派往國際知名的ESP教育機構進行一定時間的研修,幫助教師學習國外先進的ESP教學經驗、開闊視野、了解專業發展的新動向;也可以選派一些英語或專業課的骨干教師到各重點院校進行專業課或語言的強化學習,使他們盡快適應ESP教學工作。
2.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提高專業業務水平。專業實踐經歷是提升ESP課堂說服力和吸引力的有效途徑。ESP教師利用寒暑假,到相關企業進行兼職鍛煉,一方面了解企業運營流程、行業發展趨勢、行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等,一方面積累職業技能、專業技術和實踐經驗,從而使教師能將最鮮活、最具體的業務案例應用于ESP教學實踐中,也能對學生進行更有效的就業指導。
3.加入行業協會或俱樂部,獲取最新的行業信息。ESP教師應知道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深度和滿足學生需求的信息來充實和更新教學內容。加入行業協會或俱樂部,結交行業中的從業者,與他們積極溝通和交流,了解行業發展的新動向,學習現代化企業管理思路和職業精神,獲取新鮮的業務案例,這些都是ESP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所真正需要的,也是 ESP 教學內容的必要組成部分。
(三)個人發展模式
1.自主學習ESP理論,提高探究水平。ESP教師應系統學習ESP專業書籍,廣泛閱讀各種ESP的報紙雜志,經常瀏覽知名的ESP教育機構的網站,從而研究和借鑒ESP 發展水平領先國家的教學資料和成熟的教學模式,對比自己的教學實踐后進行反思和總結,對教學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和修正,逐步達到自我完善。
2.考取職業資格證,促進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的提升。ESP教師根據自己的專業發展方向,參加相應的職業資格認證考試,獲取正規的ESP教師資格和企業從業資格,這有利于ESP教師可以更快、更積極、更有計劃地吸收專業知識,掌握職業技能。
四、高職院校ESP教師培養策略
在ESP教師培養的過程中,除了教師個人的努力外,各校的教學主觀部門還應充分重視ESP教師發展,積極提供各種支持機制,使ESP教師的各種培養方式得以順利實施。
(一)教學主管部門的鼓勵機制
ESP教師的學習和培訓是一件耗時費力的事情,教學主管部門應適當減免轉型教師的工作量,或提高課酬,以保證教師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積極地投入到ESP的各項學習活動中。另外,利用高職院校實行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下與企業或用人單位的密切關系,從政策和資金上扶持ESP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提供了解行業、積累專業實踐經驗的機會。
(二)推進“雙師型”教師的相關政策
“雙師型”教師是高職教師隊伍建設的特色和重點,其強調教師應擁有職業資格,具備相關行業的實際工作經歷,而一名合格的 ESP 教師就本質而言就是一名“雙師”,在知識結構的搭建和教學實踐中,都比普通教師承擔了更大的工作量。因此,學校應按“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在待遇方面給予一些激勵性機制,讓“雙師型”教師享受到應有的酬勞,這有利于鼓舞ESP教師進行積極的學習和實踐,努力考取職業資格證書,成為“雙師型”教師,進而成為一名嚴格意義上的 ESP 教師。
(三)建立專門的ESP教研室
ESP教師培養具有跨專業性,各項工作較為煩瑣,在系部間建立一個專門的ESP教研室,便于統一穩定的管理和教師間的研討、合作。吸收優秀的具有相關專業愛好的英語教師和具有較強英語語言基礎的專業教師加入教研室,組建穩定的ESP教學團隊。教研室負責教師的專業培訓,如聘請專家開展講座、外派教師進行業務進修或企業掛職等,同時也負責對教學的監督和指導。語言教師和專業教師則可在教研室內進行合作學習和教學,如集體備課、互相聽課、共同編寫教材、協作授課等。ESP教研室為教師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交流合作的平臺。
(四)實行ESP教師認證制度
目前ESP教師缺乏統一的認證標準,只是通過考取的各種職業資格證來證明自己可以從事ESP教學。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可考慮設立ESP教師認證制度,設定考試系統或規范的標準來衡量教師水平,評定教師資格,從而促進ESP教師素質的提高和教師隊伍的規范化管理。
在高職教育中實施ESP教學,順應了時展對人才培養的需求,而ESP教師師資水平和素質是影響ESP教學質量的關鍵。ESP教師培養應結合校內外的各種學習和實踐以及教師的自我專業發展來進行,并從各級別主管部門給予政策的扶持和規范化的管理,從而打造出一支具有高素質和實踐經驗的ESP教師隊伍,為培養高職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英語應用能力而服務。
【參考文獻】
[1]Jordan, R R.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A guide and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Dudley-Evans T,M. J St. John. Develop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4
[3]Hutchinson, T,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Mark Ellis & Christine Johnson.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5]劉潤清,戴曼純.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6]蔡基剛.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J].外語界,2004(2)
[7]熊倪.ESP教師角色――建設有高職特色的英語教師隊伍[J].科教文匯(上半月刊),2006(9)
[8]王艷.探析ESP教師角色與教師專業發展[J].中國ESP研究,2010(1)
[9]胡艷芬.ESP 教師素質、現狀及培訓[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5(2)
[10]牛實華.高職院校ESP教學現狀及師資隊伍建設的方案[J].民辦教育研究,2010(1)
[11]張弋.高職院校ESP教師專業素質培養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
【基金項目】2013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13JGB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