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質量持續改進方案范文
時間:2023-10-09 17:11: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療質量持續改進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兒科實施以醫護一體化為基礎的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護理模式,將其作為觀察組,2013年1月—2014年12月單純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護理模式,將其作為對照組。觀察組護理人員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5人,初級職稱18人;本科學歷6人,大專學歷18人;年齡20歲~45歲(26.4歲±5.6歲)。對照組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5人,初級職稱17人;本科學歷6人,大專學歷17人;年齡20歲~44歲(27.4歲±6.1歲)。兩組護理人員在年齡、學歷、人員職稱構成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模式的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模式,即由護理長為主的護理人員組成質量控制小組負責相關方案的制定、實施、監督、改進。主要有如下措施:創建整潔、溫馨、安靜、適宜患兒身心需求的病房環境;護理人員在患兒住院治療期間熱情、主動,實施人性化關懷;加強護理技能培訓與考核,提高靜脈穿刺技能與兒科專科護理水平;由護士長進行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對執行中反饋的問題由質量控制小組進行討論、分析,制定解決方案以不斷提高護理質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組建由護士長、科主任、主治醫師、主管護師及責任護士組成護理質量控制小組,負責質量持續改進方案的制定與改進,護士長負責方案的實施、監督與日常管理,具體如下:①患兒入院時,由護士長、主治醫師、責任護士共同對患兒進行詳細的評估,共同制訂患兒治療、護理計劃。②護理人員與醫生共同交班、查房,及時了解患兒病情變化與實驗室檢查情況,治療方案變更的原因,以便更好地執行醫囑;參與臨床疑難病例、危重病例的討論、分析,根據病人病情、醫生意見及護理專業知識,及時調整護理計劃。③患兒出院時由醫護人員共同制定健康教育內容與出院指導,使得健康教育與出院指導更專業,病人更信賴,執行依從性更高。④每月召開有醫生參與的研討會,對護理質量持續改進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提出改進措施,由護士長負責領導實施、改進與監督;同時護理人員積極參與臨床醫師的業務學習,提高兒科專業知識,持續提高專科護理水平與護理質量[3]。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模式的護理質量與病人滿意度的差別。護理質量量考核包括護理人員技術水平、工作責任心、護理文書質量、出院指導,每項滿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高。通過本院滿意度問卷調查統計患兒家屬對診療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與不滿意,非常滿意與滿意計入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討論
護理質量是護理工作的基礎與核心,與醫療質量、病人滿意度直接相關。比較成年病人,兒科病人往往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與感受,且自控能力差,加之患兒家長往往存在焦慮心理,對醫療期望值過高,一旦病情發生變化,很容易誘發醫療糾紛。質量持續改進由全面質量管理發展而來,更注重質量控制的過程與細節。臨床研究顯示,在兒科實施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護士整體素質與護理質量,同時可以保證護理安全,提高病人滿意度[4-6]。但單一護理人員組成的質量控制小組,由于缺少臨床經驗豐富的專業醫生參與,制定的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方案難免缺乏專業性與全面性,且質量改進是一持續的研究過程,不斷的探索更新、效率更高的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方法是護理工作者永恒追求的目標[7-8]。醫護一體化作為新型的診護模式,充分整合了醫護資源,在充分溝通、協調、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發揮各自專業特長,組成診療、護理共同體,克服了原醫護分開,各負其責,溝通不足的缺陷,使得醫護間溝通更有效、配合更默契,醫療過程更連貫,服務更優質。由于醫生參與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方案制定,使得護理工作更專業、全面、系統;同時護理人員參與臨床診療工作,使其工作更主動、積極、責任感更強,對病人信息掌握更及時、詳細、全面,專科護理技能提高更快[9];醫生參與到病人健康教育與出院指導,使得出院指導更專業,病人更信賴,執行依從度更高[10]。余春艷等[11-12]在兒科實施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護理人員專科知識合格率、護理評估準確率、病情知曉率明顯提高,護理并發癥、患兒住院時間與費用明顯降低。張軍花等[13]在手術室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采用醫護一體化模式,使手術室護理管理更全面、規范,不良事件明顯減少,確保了手術病人的安全。在本研究中采用醫護一體化的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方案后,護理人員技術水平、工作責任心、護理文書質量明顯提高,出院指導更專業,病人滿意度明顯增高[14-15]。
篇2
關鍵詞:護理質量;改進方案;必要性
隨著國內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醫院護理質量的要求也隨之提高。護理質量的管理是醫院業務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醫院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護理質量管理的方案是否合理有效,將直接影響到醫院的護理質量[1]。為探討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方案實施的必要性,筆者結合本院情況開展研究,作出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5月~2010年11月以及2013年11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患者各100例,分別作為對照組以及觀察組。兩組患者之間的平均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等方面的差異較小,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①完善護理質量的管理系統。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護理質量的管理體系,對各個時期護理人員的工作任務、工作目標、工作職責以及考核標準等進行確定,并監督實施。定期在各個科室中選取護理人員代表,組織開展相關會議,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進行深入討論,對護理質量考核標準的合理性進行研究。②制定護理質量管理規定。根據相關標準以及醫院的各項規定,對護理質量的管理工作進行細致的規定,對常規護理、重癥監護室護理、藥物管理、病房管理等方面均制定針對性的管理標準,使得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能夠有章可循。同時,根據醫院以及各個科室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應急預案,加強對重癥患者的護理工作。同時對入院以及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藥物的給予流程、基礎護理項目等進行嚴格的規定,對操作流程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2]。③加大護理質量的考核力度。完善的護理制度是護理質量得到提升的基礎,也是質量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在日常護理質量的管理過程中,加大對重癥患者的護理工作、節假日護理工作等管理的力度。同時將各個崗位護理人員的責任制度、基礎護理的相關知識、護理工作質量管理的相關要求等方面的內容印制成冊,便于護理人員隨時學習。在考核的過程中,可通過筆試、實際技能的操作考核等形式,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考核,并作出詳細的記錄。④定期組織相關風險預案的演練。對于護理經驗相對較為欠缺的護理人員而言,當其面對突發事件時,通常會表現為驚慌失措,無從下手。因而醫院的相關部門應定期組織風險預案的演練工作,例如對于急性病癥護理的演練。藥物過敏患者的護理演練等,對護理人員在演練中的表現進行記錄,并要求其進行總結。通過風險預案的演練,能夠使得護理人員在面對突發事件時,從容淡定,根據日常演練的相關內容,對患者采取合理的護理措施,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質量。⑤加強心理護理。造成目前醫患關系相對較為緊張的關鍵因素,在于醫患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因而當患者入院之時,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例如患者的年齡、性別、受教育的程度、家庭情況、疾病類型等,建立合理的心理護理方案。
1.3檢測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在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以及對護理質量評分方面的差異。
1.4統計學處理 運用統計學相關軟件對數據進行相應的分析以及處理,統計計量數據使用t檢驗,計數數據使用x2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 見表1。
根據本院的研究結果顯示,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方案實施之后,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結果差異較為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者對護理質量評分方面的統計 見表2。
根據本院的研究結果顯示,在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方案實施之后,護理評分得到顯著的提升,其結果比較差異較為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方案實施的必要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顯著提升患者的滿意程度。根據本院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對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方案實施之后,患者的滿意程度明顯提高。其原因在于加強對護理質量的管理,能夠使得日常護理人性化、護理流程規范化,使得患者能夠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持認同的態度,從而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日常治療當中[3]。②降低護理缺陷的出現幾率。在對護理質量進行嚴格管理的過程中,通過加大對基礎護理的管理力度,提高護理人員對護理含義的認識程度;通過對各個護理崗位責任制的規定,使得護理人員清楚的認識到自身所肩負的職責,增強了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從而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能夠更加主動的了解患者的需求,理解患者的心情,積極的幫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以及治療工作,有效的降低了護理缺陷的出現幾率。
總之,通過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方案的實施,使得護理工作的質量得到長久的進步,同時也得到了患者的肯定,充分體現了護理人員在治療過程中的作用,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大大降低了醫患糾紛出現的幾率,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崔小花,孫紐云,李幼平,等.美英加澳和中國臺灣地區醫療不良事件上報系統管理模式的比較研究[J].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1,(03).
篇3
一、工作目標
緊密結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創先爭優活動,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以人民群眾滿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大力弘揚高尚醫德,加強行業作風建設,進一步解決醫療服務和行業作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推進醫改順利進行,促進社會和諧。
二、工作內容
(一)改善服務態度,優化服務流程,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努力做到“服務好”。
1、優化醫院門急診環境和流程,
將改善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作為加強醫療服務工作的創新點和突破點,落實便民、利民措施,通過預約掛號、合理安排門急診服務、簡化門急診和入、出院服務流程、逐步推行“先診療,后結算”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檢查結果查詢服務、推進同級醫院部分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等,積極探索、創新,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各項改善醫療服務的措施,做到安排合理、服務熱情、流程順暢,不斷促進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廣泛開展便民門診服務,開展雙休日及節假日門診,加強簡易門診,充實門診力量,延長門診時間。推廣優質護理服務,病房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建立主管護士負責的小組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開展整體化護理,合理調配護士人力,根據科室工作量實行彈性排班。實施護士崗位管理,建立護士績效考核制度,考核結果與護理服務的質量、數量、技術難度和患者滿意度相結合,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2.加強“三基三嚴”培訓
以醫務人員能力素質建設為出發點,夯實醫療基本功,加強醫療法規、傳染病、合理用藥等基本理論的培訓,繼續開展教學查房、急救技能、體格檢查等基本技能的訓練,嚴肅學習考核紀律,增強醫務人員法律意識,服務意識,規范醫療行為,使醫療質量持續改進。
3.健全“醫療糾紛投訴制度”
進一步完善“醫療糾紛接待流程”,認真落實醫療投訴處理辦法,嚴格執行首訴負責制,及時化解醫患矛盾,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二)加強質量管理,規范診療行為,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努力做到“質量好”。
1.落實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核心制度
嚴格落實首診負責、三級醫師查房、疑難病例討論、危重患者搶救、會診、術前討論、死亡病例討論、交接班等核心制度,嚴格落實《病歷書寫基本規范》和《手術安全核對制度》,規范病歷書寫和手術安全核對工作,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2.健全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
建立醫療質量三級質控小組工作制度,加強科室醫療質量管理。建立醫療不良事件報告和醫療安全隱患的主動報告制度。進一步完善科主任目標責任制度,對科室醫療質量考核方案進行細化、優化,持續改進醫療質量。
3.加強藥品安全使用管理
認真落實臨床路徑、《臨床技術操作規范》、《臨床診療指南》、《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處方管理辦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規章、規范,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檢查,嚴格規范醫師處方行為,促進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完善藥事管理領導組織,建立抗菌藥物管理制度,明確責任。進一步加強處方點評力度,建立抗生素分級使用管理制度,開展抗生素藥物培訓,嚴格掌握適應癥。建立臨床藥師制度,有明確的臨床藥師崗位職責和相應的臨床藥師工作與管理制度,明確其在醫療質量管理體系中的責任和任務并認真落實。建立健全毒、麻藥等特殊藥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認真落實。建立不良藥品反應及時上報制度。
4、推進臨床路徑的管理工作
開展急診常見病病種的臨床路徑,逐步使醫療管理向專業化、精細化發展,持續改進醫療質量,滿足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
5.加強院內感染管理
完善醫院感染管理組織,制定并落實相關規章制度。貫徹落實《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和相關技術規范和指南,加強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滅菌,開展醫院感染監測、建立醫院感染信息報告制度,做到出現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最大限度地降低醫院感染對患者造成的危害。
(三)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大力弘揚高尚醫德,嚴肅行業紀律,努力做到“醫德好”。
1.繼續加大醫德醫風教育力度
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繼續培養和樹立一批先進典型,加大對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敬業奉獻先進典型的宣傳表彰力度,結合醫療衛生特點,深入開展宗旨意識、職業道德和紀律法制教育,引導廣大醫務人員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增強愛民、便民、利民的自覺性,引導廣大醫務人員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自覺為群眾健康服務。
2.制定完善醫德醫風制度規范
制定醫務人員行為規范,簽訂醫德醫風責任書,完善服務承諾制度,強化各級干部的責任意識,進一步細化工作指標和考核標準,認真做好醫德考評落實工作,加大對醫療違法違紀行為的懲戒處罰力度,建立領導問責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3.堅決查處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案件
嚴肅查處亂收費、收受或索要“紅包”、收受回扣、商業賄賂等不良事件,充分發揮查處的警示作用。按照全市部署,開展收受醫藥回扣專項治理活動,完善制度建設,堵塞漏洞,注意杜絕不正之風產生的根源,凈化醫療環境。
(四)深入開展行風評議,積極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努力做到“群眾滿意”。
1.針對不同的崗位設計患者滿意度調查問卷,定期開展患者滿意度調查和出院患者回訪活動,征求意見和建議,有針對性地改進服務,使患者滿意度逐步提升。
2.繼續開展民主評議活動,以評促糾、注重整改。不定期召開社會行風監督員座談會,了解社會上對醫療衛生服務的評價、存在的問題、不滿意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促進社會對急診科評價的好轉。
三、活動步驟和安排
篇4
為解決單走廊潔凈手術部術后污染物品的收集與密閉轉運,自行設計手術室污染物品與廢棄物品密閉轉運車。其臨床使用效果實現了單走廊潔凈手術部術后污染物品的快速收集與密閉轉運;規避了單走廊潔凈手術部環境感染的風險;促進了護理管理的持續改進;節省了手術運營成本,提高了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因其安全可靠、操作簡單、方便快捷、經濟實用,而成為單走廊潔凈手術部感染控制之必備的醫療用品。
關鍵詞
單走廊 潔凈手術部 污物 密閉轉運 管理創新
醫療廢物的管理是當前和今后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手術室是預防醫院感染的重點科室,也是產生醫療廢物最多的地方。對手術室醫用廢棄物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 是控制與預防醫院感染、避免造成社會環境危害的重要環節,也是衡量醫院醫療護理質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部分。
潔凈手術部按照國家醫院建設規范與管理規范的要求,應設有污染走廊。我院西區的潔凈手術部,因原建筑結構的限制,只能為單走廊,因此如何確保醫療廢物在運輸過程中無泄漏,成為感染管理的重中之重。
手術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主要有損傷性醫療廢棄物和感染性醫療廢棄物。醫療廢物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危害性 ,因此收集管理不到位就容易引發疾病傳播。為此,我們自行設計了手術部污物密閉轉運車,并于潔凈手術部正式運行時使用,實現了術后污染物和廢棄物的快速收集與密閉轉運;避免了醫療廢物在運送時的撒落,規范了其收集、轉運的流程;促進護理管理的持續改進和護理質量與效率的提高。已成為潔凈部污染與廢棄物密閉轉運過程中必備的醫療用品。現就該密閉轉運車的設計、功能及使用做如下介紹:
一、材質與方法
手術部密閉轉運車長110cm,寬60cm,高950cm;全部采用進口304#不銹鋼加工而成,4只立柱采用1.5mm厚38mm×38mm的方管;翻蓋及門用1.2mm的板材;底部有4個直徑100mm萬向型、靜音、防纏繞腳輪并配有制動裝置;其車體分為左右兩部分:左為污物儲藏廂,分上下兩層,上層放污染的器械和物品;下層均分成兩個并列的廂體,放置損傷性廢棄物和感染性廢棄物;左污物儲藏廂體配有實體門及鎖定裝置,使術后污染物隔離于密閉的空間。右為污物儲藏廂,其內配掛有混紡布料的超大污物袋,盛放污染的敷料單及手術衣;上方為污染敷料的投入口,配有雙頁翻蓋,關閉可實現相對密閉;右廂體正面配有柵欄門和鎖定裝置,方便超大敷料袋子取出和放置;右廂體底部為不銹鋼板,避免敷料負重拖地和浸濕敷料對地面的污染;右廂內的敷料袋與箱體的連接固定裝置,保障轉運途中的大宗敷料不會傾倒于車體外。車體左上的欄桿,為轉運車的扶手。
二、使用污染物品密閉轉運車的效果評價
(一)為單走廊潔凈手術部感染管理提供基礎保障
在非潔凈手術部建成前,術后污染物的轉運為開放式轉運,手術器械車上層放器械物品,下層放術后敷料、感染性和損傷性廢棄物。其弊端是器械車體四周無擋板,污物無法遮攔;各類污物無特定的安置空間;污物雖分類放置,卻因其性狀不同,種類繁多,縱向空間利用不足而略顯擁擠,放置難于穩定,污物常彼此重疊或凸于車體之外,極易在轉運途中移位、滑落、甚至傾倒,致污染物泄漏。這些都源于缺少確保醫療廢物在運送過程中不發生拋撒、滴漏的專用車。我們自行設計手術部污染物品密閉轉運車可解決以上問題,該車分別為術后各類污染物、廢棄物設有單獨的放置空間;護士按國家醫院感染管理的規范要求把器械與敷料等用品做簡單包裹、封閉感染性廢棄物的塑料袋、損傷性廢棄物集中于硬性盒中,并能較快地放于車內相應的位置,關閉并鎖定轉運車的門,蓋好柜頂的翻蓋,做到固體廢物不灑落、液體不滲漏,實現污染物在轉運中的零泄露。密閉轉運車的獨特設計克服了開放式轉運的諸多弊端,為術后污染物的快速收集與密閉轉運提供安全保障,規避了醫療廢棄物污染潔凈手術部的風險,符合國家《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規范要求,成為單走廊潔凈手術部感染管理必備的醫療用品。
(二)促進護理管理的持續改進
1.優化術后污物收集與轉運方案,簡化操作流程
原轉運方案是護士清洗手術器械和用品,并歸整、包裹、轉運術后所有污物,與器械室人員對接手術器械與物品,再對污染物行分類放置與初步處理。新的轉運方案是在手術即將結束前,護士電話通知輔醫員,后者將轉運車推至手術間門口,護士在手術間內僅對器械、物品、感染性和損傷性廢棄物及敷料單等做簡單歸整或包裹,按轉運車的設計分別置于到相應的位置,關閉轉運車的門,交給輔醫員,后者即刻將其轉出潔凈區再處理,簡化了污物的收集、轉運與處置的操作流程。
2.減少術后污物收集與轉運的人員,降低職業傷害
使用轉運車后,原由多名護士承擔的工作,現變為2~3名經培訓的輔醫員即可做術后污物的收集、轉運和初步處理的操作。由于該操作常接觸術后器械、物品上殘留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及病原菌,而勢必對工作人員、工作間空氣、械器及其他物品造成污染。而在處理污染的銳器時,極易造成被利器刺傷等職業傷害。既往護士發生銳器傷害與接臺的手術多,工作節奏快,護士疲憊或應急等因素密切相關。而由輔醫員接手該工作后,實現定人、定點、定流程,便于該操作的標準化與規范化,避免多人參與可能引發的意外感染和傷害。
3.節省人力資源,提高工作效率
使用密閉轉運車,采用新的轉運模式,簡化操作流程,減少護士體力、精力和時間的消耗,節省下的時間可做接臺手術前的準備和手術患者的護理服務,同時為護士必要的休整贏得時間。并保障接臺手術如期開臺和手術配合的質量,減少手術臺的空閑時間,降低潔凈手術部的運營成本,提高手術室的工作效率和手術床的使用率。
4.規避感染風險,提高感染管理的質量
原方案中手術護士多人多次往返于潔凈、非潔凈區和污染區,勢必增加潔凈手術部環境感染的風險和意外傷害及感染的幾率。新的轉運方案的實施,密閉轉運車的使用,減少了手術護士的職業暴露與意外傷害,規范了術后污染物的收集、儲藏、轉運和處置流程,規避了單走廊潔凈手術部環境感染的風險,提高了潔凈手術部感染管理的質量。
三、結束語
手術部污染物品密閉轉運車的設計與使用,可實現術后污染與廢棄物的快速收集、密閉暫存與安全轉運,使單走廊潔凈手術部的感染管理符合國家規范要求。臨床實踐證明其操作簡單、方便、省時、省力、安全、經濟(結實、耐磨、便于清洗、壽命長)、實用。它還促進護理管理的持續改進,降低了感染的風險,減少了職業暴露與傷害,節省護士資源和手術室運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手術室感染管理的質量。 (編輯 許譯心)
參考文獻
[1] 李寧,鄭洪柱.加強醫療廢物管理預防醫院感染[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18(6):808.
[2] 張開玲,于愛玉,高娟.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及監控措施[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5):645.
[3] 張開玲,于愛玉,高娟.加強手術室醫用廢棄物的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7):1037.
[4] 王栩軼, 石健, 魏華. 病室控制醫院感染的管理[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6,16(4): 421.
[5][9] 諸莉敏,王亞霞. 潔凈手術部控制感染流程優化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5):549.
[6] 史富萍.基層醫院醫療廢物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雜志,2008,18,(9):1348
[7] 楊孔菊, 王燁. 感染性醫療廢物的管理與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3):315
篇5
一、領導重視,組織健全,宣傳教育形式多樣
為了加強對“醫院管理年”活動的領導,衛生局及各醫療單位成立了以書記、院長為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負責醫院管理年活動的督導檢查、考核評價和信息通報等工作,以保證管理年活動順利開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動員大會后,各單位及時傳達上級相關精神,組織系統學習,為活動開展奠定組織和理論基礎。縣衛生局制定了《關于開展“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主題”的醫院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醫院也制定了本院管理年實施方案,召開了“醫院管理年”活動的動員布置大會,讓醫院全體干部、職工人人知曉醫院管理年活動的目的、意義、目標和要求,進一步強調該項活動的重要性,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利用衛生局《蒙山衛生簡報》、《蒙山信息》對“醫院管理年”進行宣傳報道,醫院也利用宣傳欄宣傳,以及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進行“醫院管理年”的宣傳。醫院以“假如我是一個病人”的討論內容,為“醫院管理年”營造氣氛,使醫院管理年活動深入人心。
二、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狠抓落實
一是醫院領導班子和“醫院管理年”領導小組成員按照責任分工,各司其現,科室負責人為科室“醫院管理年”活動責任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體系,切實加強以“醫院管理年”活動工作的領導。
二是將實施方案中的措施、指標進行細化,逐條分解到各科室相關人員,使管理年活動深入到每個科室、每個崗位、每個環節,深入到醫院工作的各個方面。
三、依法執業,規范行醫,強化管理
嚴格執行有關 法律法規,嚴格執行醫療機構準入制度和醫務人員準入制度,醫院按照《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執業范圍開展診療活動,無擅自擴大診療科目、無聘用無證人員、無違規醫療廣告、無對外出租或承包科室等現象。所有聘用人員均經衛生局審批,無非衛生人員從事診療活動現象。做到有證執業,杜絕非法行醫,確保醫療安全。
四、狠抓醫德醫風,樹立良好形象
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切實轉變服務理念,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改進服務流程,改善服務態度,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各醫療單位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教育和廉潔自律教育等醫德醫風教育活動,教育醫務人員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大力弘揚白求恩精神,發揚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優良傳統,加強職業道德和行業作風建設,樹立良好醫德醫風,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工作中堅持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認真貫徹執行衛生部《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八項行業紀律》,嚴禁醫務人員在醫療服務活動中接受患者及其親友的“紅包”、物品和宴請。嚴厲打擊各種形式的回扣、開單提成等違規行為。同時,建立、完善病人投訴處理制度,公布投訴電話號碼,及時受理、處理病人投訴。定期收集病人對醫院服務中的意見,并及時改進。定期召開社會監督員座談會,收集患者對醫院工作意見,制訂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實到位。
實行院務公開,醫院將醫生簡介、專家專科介紹、藥品價格、大型設備檢查均在醫院醒目位置讓患者明明白白消費。病房設立價格咨詢和費用查詢處,主動接受社會和病人對醫療費用的監督。落實便民措施,設立導醫咨詢,提供人性化服務等,配合“醫院管理年”活動的開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體現了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提高了服務水平,得到廣大患者的普遍認可,樹立了醫院形象,創造了良好就醫環境。
五、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
醫療質量管理網絡健全。醫院有以院長為第一責任人的醫療質量管理小組,各科室有醫療質控小組,每季度末均進行綜合質量檢查,檢查情況及時反饋、及時整改。
建立三級醫療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管理,保證和鞏固基礎醫護質量。醫務科注重醫療環節質量管理,落實三級查房制度,加大病歷和處方的檢查力度,病歷、處方合格率達到規定要求。定期檢查臨床、醫技科室、各門診部的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實行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責任追究制,
提高醫療質量和保證醫療安全。
醫院通過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管理年活動,全方位提升了醫院的醫療質量,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通過此次活動,不僅改善了服務態度,也規范了醫療行為,降低了醫療費用。不但提高醫療質量,而且確保了醫療安全。
六、加強財務管理,依法規范經濟活動
加強財務管理,依法規范經濟活動,完善經濟核算與分配辦法,提高經濟管理水平,控制醫療成本,降低醫藥費用。
財務堅持“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原則,一切財務收支活動必須納入財務部門統一管理。建立了規范的經濟活動程序,實行重大經濟事項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重大項目集體討論后按規定程序報批,分清級次,責任到人。
加強藥品、材料、設備等物資的管理,嚴格實行醫院內部成本核算制度,努力降低醫療服務成本和藥品、材料消耗。
七、存在問題
在這次自查中,我們發現了工作中一些薄弱環節,如:⑴有的醫療、護理制度尚需進一步完善;⑵抗菌藥物管理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強;⑶醫院感染管理方面未開展消毒環境衛生監測。
八、今后打算
1.在今后的“醫院管理年”活動工作中,我們將不斷總結“醫院管理年”活動的經驗,力求將經驗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以建立長效醫療服務質量持續改進機制,把管理質量和醫療服務質量持續改進工作長久地延續下去,努力實現醫院管理質量和醫療服務質量的持續改進。
2.我們繼續把“醫院管理年”活動落實到關心患者利益的實際工作中去,走質量效益型的發展道路。還要堅持因病施治、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完善醫療質量和安全的控制體系,落實醫療質量與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嚴防醫療事故,減少醫患糾紛,保障醫療安全。還要主動接受社會和病人對醫療費用的監督,及時處理患者對違規收費的投訴;還要認真執行藥品“集中招標”和“藥品價格管理”的有關規定;要切實糾正不合理檢查、不合理用藥、不合理收費等問題。
篇6
質量
核心制度——十三項核心制度
操作規范——三基訓練
診療常規——單病種質控
規范的流程——臨床路徑
合理用藥——抗菌素合理應用
手術準入與授權機制 醫療技術項目的管理
科室檔案管理:
一、 文件夾1、醫療技術、操作規范 診療常規管理 醫療技術目錄。 新技術、新項目管理。 醫療人員技術檔案(資質、職稱、學歷、論文、科研、手術操作名稱及年例數)。 (科室前5位病種建立“病種臨床路徑表單、單病種質量控制標準”手冊)。
二、 文件夾2、醫療質量與安全持續改進 依據全院的方案制定科室醫療質量與安全持續改進方案。 每年度工作總結(依據指標、任務完成)。 質控記錄本(制定目標—落實目標—自查—總結—改進) 建立科室醫療質量與安全小組。分工明確。(醫院感染管理、病案質量管理、手術安全管理、應急突發事件管理、人員培訓與考核、單病種與臨床路徑、合理用藥管理、安全事件上報、教學管理、護理質量管理、教學管理) 科室分級管理結構圖。 主任、副主任職責。 各級醫師的崗位職責。 質控員職責。 縮短平均住院日的措施。 醫院醫療質量考評結果通報。
三、 文件夾3、手術與安全管理 《衛生部手術分級管理辦法》 《河北省手術分級管理辦法》 手術分級管理制度 圍手術期管理制度 手術分組管理目錄《各級醫師手術范圍》。 界定術前討論與疑難病例病種。 年手術操作名稱及例數 重點操作項目與授權制度與目錄。
四、 文件夾4、醫療制度、法律法規、醫院管理文件 《《法律法規》、病歷書寫規范核心制度》、《醫院制度匯編》。醫院下發文件。
五、 文件夾5、重癥病人管理與流程 常見內科急病及突發公共事件流程圖。 本科室危、重病人界定。 重癥病人搶救預案與流程圖。 危急值登記本。 疑難病例討論本。
六、 文件夾6、應急預案 《應急預案手冊》、科室應急預案(停電、泛水、著為、輸液反應、地震、穿刺傷)
七、 文件夾7、合理用藥 抗菌藥物管理規范(藥劑科制定)。 本科室常用藥物名稱、適應癥、禁忌癥、不良反應。 本科室常見病種用藥原則(預防性應用及時間、三線分類)(與路徑相匹配)。
八、 文件8、醫院感染管理 院內感染例數及感染率。 清潔手術切口感染率 醫院感染現患率。 垃圾處理及流程。 傳染病上報。
篇7
目的:運用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HFMEA)評估臨床成分輸血管理流程潛在風險因素,提出改善血液病患者輸血安全的可行性方案,降低輸血差錯率。方法:根據HFMEA方法,成立輸血安全管理小組,繪制輸血流程,進行失效模式與潛在風險原因分析,找出相關原因,對于需優先解決問題進行措施改進。結果:我科患者輸血差錯發生率由2011年0.46%下降到2013年0.07%。患者的滿意度。2011年92%提高到2013年97.5%。結論:將HFMEA應用血液病患者成分份輸血安全管理,防范于未然,保障臨床輸血安全,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惡性血液病;成份輸血管理流程;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
Key words:Malignant blood disease; 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 process ; 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7-0240-01
醫療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HFMEA)為前瞻性評估系統流程防范,通過根本原因分析及流程改進,達到杜絕減少缺陷發生率[1]。我科2011 -2013年收治血液病1467人,白血病603例,惡性淋巴瘤225例,多發性骨髓瘤261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78例,再生障礙性貧血300例。輸血安全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2]。輸血差錯以此引發的醫療糾紛后果更為嚴重。對血液病患者用HFMEA輸血差錯原因分析并制定改進措施,取得滿意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成立科室HFMEA項目小組:
2011年我科成立成份輸血安全管理小組,由護士長、副護士長、護理骨干組成。小組成員接受HFMEA系統培訓。運用HFMEA分析易導致血液病患者成份輸血安全的因素進行危險評估,提出持續改進方案。
1.2 繪制輸血流程:
遵醫囑準備采血管認真核對采集血樣責任護士將血樣與輸血科申請單送血庫,雙方逐項核對護士取血時與血庫老師雙方核對準確無誤雙方簽字取回兩名護士到患者床旁再次三查十對無誤后執行輸血輸血結束護士在輸血單雙簽名寫護理記錄
1.3 危險因素分析:
召集小組成員,采用“頭腦風暴法”,流程中每一個步驟列出所有可能失效模式,找出所有可能出現失效原因、導致結果,再有小組成員共同確定安全輸血的實現風險指數(RPN)。
1.4 確認失效模式根本原因:
輸血錯誤發生在醫囑開立、醫囑處理、血標本采集、血庫取血、輸血過程等。其中醫囑有誤6起,占18.75%,護士處理錯誤3起,占9.37%,血標本錯誤2起,占6..25%,(被及時發現,給予改正).血標本溶血4起,占12.5%,輸血記錄漏簽或代簽名字15起,占46.87%。
1.5 制定持續改進方案
1.5.1 正確開具和轉錄醫囑: 規范醫囑,嚴格執行《醫囑管理制度》。處理可疑醫囑護士大膽質疑,加強醫護溝通,澄清認識,嚴格掌握成份輸血指征。
1.5.2 輸血時嚴格核對患者身份: 患者入院時即帶上腕帶,輸血前后核對腕帶信息。至少用兩種以上身份辨識方法。當醫護人員詢問病人全名時請務必應答,如未確認身份或確認不清時需當場澄清[3]。
1.5.3 血庫配血流程改進: 采用一對一交叉配血實驗,實行交接登記制度;規范送血標本及取血窗口隔離;改進血庫計算機進行血制品價格錄入制度。
1.5.4 血液領取流程改進:
“雙人核對”環節錯誤,是輸血錯誤一個重要原因。專職取血護士與責任護士到床旁嚴格執行“雙人核對”制度,然后護理記錄單上雙簽名。
2 分析與討論
醫護人員科學、合理用血知識掌握不到位,臨床輸血操作不規范,對成份輸血適應癥掌握不全,輸血流程欠缺等都可能導致輸血差錯發生,新流程達到預防差錯的目的。血液病患者輸血差錯發生率由2011年0.46%下降到2013年0.07%。患者的滿意度由2011年92%提高到2013年97.5%。
運用HFMEA方法預防護理人員在血液病患者成份輸血安全中危險因素,發揮科室小團隊集體力量,使危險最小化。對于高風險因素,小組成員都要結合自己存在的危險因素討論分析,結合實際案例和規范化培訓,減少輸血不良事件發生,提高護理質量。HFMEA是一項系統的工作,是PDCA的循環,是一個循序漸進且持續改進的過程[4]。
參考文獻
[1] Kohn LT,Corrigan JM,Donaklson MS.To err is human :bul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M].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9:11.
[2] 江朝富. 臨床輸血風險及對策[J].實用醫學雜志,2003(19):226-228.
篇8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全面貫徹落實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2013年全省、全市、全區衛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進一步深化“醫院管理年”和“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完善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持續改進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
通過開展“醫療安全年”活動,達到“規范臨床診療行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強化質量安全意識,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杜絕或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的目標。
二、活動主要內容
(一)加強崗位教育培訓,強化醫療安全意識。各醫療機構要加強對醫務人員醫療質量、安全教育和相關技能培訓,提高醫務人員醫療風險、安全責任意識;要加大對醫療機構質量安全管理人員和全體工作人員的管理、教育力度,更新質量安全觀念,提高質量管理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開展以“大學習、大練兵、大比武”為主題的崗位技術大練兵活動,進一步強化醫務人員“三基三嚴”訓練,拓展醫護藥技崗位培訓內容,不斷增強醫務人員的職業素養;組織急危重病搶救技能、臨床常用診療技術等專題講座,開展徒手心肺復蘇技能考核評比,規范各項醫療操作規程,全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同時,圍繞“醫療安全年”活動,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報道活動,大力宣傳醫療質量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績,突出管理、突出質量、突出安全,營造有利于促進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醫患關系的輿論氛圍。
(二)加強醫療安全管理,完善質量控制體系。進一步深化“醫院管理年”和“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以持續改進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為主題,強化院長醫療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強化科室建設和規范管理,圍繞醫院管理的重點環節和重點部位,加大明察暗訪力度,重點對急診急救、圍手術期安全管理、手術分級管理、醫療技術準入、病案質量、關鍵流程的患者識別措施、危急值報告、輔助科室病人搶救、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薄弱環節進行檢查,認真查找安全隱患,不斷整改提高,推動病人安全目標和各項核心制度的落實。各醫療機構要以“醫療質量示范科室”和“護理服務示范病房”創建為抓手,進一步充實完善院、科兩級質量管理體系,設置專人負責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切實承擔起質量控制管理職能,定期進行醫療質量管理和醫療安全指標的分析與持續改進工作,不斷提高臨床科室自我管理能力和醫院整體管理水平。
(三)規范診療行為,落實醫療核心制度。健全醫院規章制度和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核心制度,如首診負責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知情同意制、病例討論(包括術前、疑難病例、死亡病例等)制度、會診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技術準入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等,加強醫患溝通交流,落實各項病人安全目標。各醫療機構要認真落實《病歷書寫基本規范》和《省醫療文書書寫規范(2013年版)》,重點加強運行病歷的實時監控與管理,積極開展病歷質量展評活動。各醫療機構要建立完善手術分級管理制度,實行手術資格準入、分級管理、重大手術報告與審批、手術安全核查與風險評估制度,加大對外科醫師專業技術能力的考核,依據考核情況授予相應手術權限,并實施動態管理。
(四)加強執業管理,嚴格醫療服務要素準入。認真貫徹《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執業醫師法》和《護士條例》等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嚴格按照《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核準的診療科目開展診療活動,嚴格醫療、護理、檢驗、藥劑、影像等從業人員的資格審核,做到持證上崗,依法執業。認真貫徹《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嚴格落實醫療技術準入和分類管理制度,加強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第一類醫療技術項目》,尤其是手術和植(介)入醫療技術項目的備案審核,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各醫療單位要認真做好醫療技術項目的自查審核工作,并及時報注冊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五)加強醫院感染控制,落實病人安全目標。以貫徹落實《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手術室管理規范》、《醫療機構血液透析室管理規范》、《婦科內鏡診療技術管理規范》等為重點,積極開展“控制醫院感染,保障醫療安全”專項治理行動,組織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醫院感染控制知識技能的全員培訓、崗位練兵和知識競賽活動。加強對手術室、消毒供應中心、血液透析室、內鏡室、重癥醫學科等重點部門、重點環節的醫院感染控制,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對全區消毒供應中心進行考核評估,對血液透析開展專項檢查,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
(六)改進醫療服務,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繼續深化“兩好一滿意”活動,積極推動公立醫院開展預約診療工作,堅持無節假日門診、檢查和手術,不斷促進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和廣大醫務人員強化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改善服務態度,簡化服務流程,優化就醫環境,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眾就醫,維護患者利益。各醫療機構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醫患溝通制度體系,探索制訂人性化的醫患溝通協議書。全面落實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院投訴管理辦法(試行)》,建立患者投訴管理機制,設立或指定專門部門接受、處理患者和醫務人員投訴,及時有效化解矛盾糾紛,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建立醫療質量安全預警和責任追究制度,嚴格執行《重大醫療過失和醫療事故報告制度》制度,以重大醫療安全事件為切入點,建立醫療質量安全告誡談話制度,嚴厲查處由于核心制度不落實、責任心不強、三基三嚴不到位、知情同意缺陷造成重大醫療事故責任人,為公立醫院改革全面啟動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
三、活動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2013年3-4月)。認真學習貫徹全國、省市區衛生工作會議精神,把“醫療安全年”活動與醫院管理年、醫療質量管理效益年、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根據工作實際制定本單位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工作重點、組織分工、活動安排,落實各項活動內容。
(二)組織實施階段(2013年4—12月)。
1、醫院自查與改進工作。各醫療機構針對2009年“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自查和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督導中發現的問題認真整改;對照本年度活動方案要求,再次進行全面自查,提出各項改進措施,并狠抓落實。醫院在自查與改進工作階段,要注重發揮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習先進做法和經驗,通過自查和改進工作,逐步實現“醫療安全年”活動目標。
2、區衛生局督查。在醫院全面自查和改進工作的基礎上,區衛生局對醫院開展活動情況進行指導,對落實情況進行評價和監督檢查。收集和總結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和好典型,及時推廣。對重視不夠,活動開展不力,成效不明顯的,要通報批評,對嚴重違反有關規定,或造成醫療質量、安全事件的人員要嚴肅處理
(三)總結交流階段(2011年1-2月)。各醫療單位要認真總結活動開展情況和整改結果,進一步加強醫院內涵建設,提高醫療質量,保證醫療安全,改進醫療服務的經驗。要選樹一批管理好、服務好、社會反映好、效益好的先進典型,進行宣傳報道。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質量意識,加強組織領導。醫療質量是醫院的立院之本,是醫院管理的核心,關系群眾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醫療機構的聲譽和影響,關系衛生系統的公眾形象。在全區衛生系統開展“醫療安全年”活動,是衛生系統堅持以人為本、貫徹科學發展觀、改進醫療質量管理、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進一步強化質量、安全意識,明確醫療機構負責人為醫療安全管理工作第一責任人,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自查、督導力度,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篇9
[關鍵詞]實驗教學;過程調控;PDCA模式;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 G642.4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8-0026-03
隨著高等教育跨入大眾化時代,以往注重規模擴張的外延式發展正轉向以注重質量提高的內涵式發展。提高教育質量已成為新時期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務。[1]為確保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須及時更新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本、以能力培養為導向,構建新型的醫學院校內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強化教學質量監控特別是教學過程的質量調控。
教學過程的精確調控與有效糾偏是保證教學質量持續改進的關鍵,而PDCA模式(即PDCA循環)具有促進質量的提高與持續改進的優勢,可通過PDCA模式來強化教學過程的質量監控。[2]基礎醫學院自2008年起,以提升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科研能力為改進目標,摸索應用PDCA模式來改進臨床醫學、生物技術本科生的基礎醫學實踐教學過程的調控方式,通過對教學全過程進行持續、動態的質量監控,摸索持續改進教學質量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通過兩個PDCA循環的實踐,取得了較好的育人效果。
一、PDCA模式改進教學過程調控的階段與步驟
在PDCA模式下,質量的持續改進按照計劃、執行、檢查、處理這四個階段順序循環往復[3],實現對教學過程的精確調控及主要目標的有效改進。
1.計劃階段(P階段):對現狀進行分析,確定改進目標,擬定改進方案。這個階段可分為4個步驟:一是分析教學過程質量監控的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二是分析教學過程質量監控中存在問題的原因;三是從中找出產生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確定改進目標;四是針對影響質量的主要原因,制訂改進方案,提出改進計劃及措施。2.執行階段(D階段):執行P階段制訂的改進計劃、目標及具體步驟、措施,全面落實改進計劃。3.檢查階段(C階段):把實施的結果與改進計劃的要求作對比,檢查計劃的執行情況和效果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及時發現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整改糾偏。4.處理階段(A階段):包括兩個步驟,一是總結執行過程中有益的經驗并轉化為標準加以鞏固,然后按照新的質量標準來實施質量監控;二是將執行計劃過程中存在及尚未解決的問題轉入下一個循環再解決。隨著下一個以及后續多個PDCA循環的展開,教學質量將會呈螺旋式上升并得到持續改進。
二、PDCA模式改進實驗教學過程調控的具體做法
根據我校培養具有崗位勝任力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的目標,為培養創新型醫學人才,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科研能力,基礎醫學院自2008年起,嘗試應用PDCA模式來改進臨床醫學、生物技術本科生的基礎醫學實踐教學過程的調控方式,以學生為中心、能力培養為導向,注重崗位勝任力的培養,對教學過程實施動態與精確的質量監控,摸索持續提升教學質量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其具體做法如下。
(一)分析實驗教學現狀,針對問題與主要原因制訂改進方案
首先通過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基礎醫學實驗全過程和各個環節在學生能力培養方面的現狀,然后對問卷結果進行分析。通過分析,發現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強,但創新意識和創新科研能力較弱。進一步分析發現,導致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課內創新性實驗項目偏少、課外科研訓練環節薄弱。針對這個主要原因,我們制訂了相應的實驗教學改進方案,致力于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研創新能力。1.課內實驗增加設計性、探索性等創新性實驗項目比例,使醫學機能學、醫學形態學、細胞與分子醫學、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四個教學模塊的課內創新性實驗比例提高到15%。2.增開啟迪學生創新思維和提高科研素質的實驗課程,如科研設計、暑假科研訓練等特色實驗拓展課程。3.將課外科研拓展訓練作為實驗教學的常規環節,制訂了實驗室開放計劃以及科研訓練、學科專項競賽、協同育人實踐的計劃與措施等。4.實行本科生導師制,讓學有余力的學生組成科研興趣小組,利用課余時間加入導師的科研小組開展實驗研究。5.改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多層次的實驗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以及多元實時教學評價系統,建立動態、精確和有效的教學質量調控機制。6.構建適合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多元化實驗考核體系,涵蓋基礎理論考試、實際操作考試、實驗報告考評、設計性實驗考核、開放性實驗考核、課外科技作品考核等內容,實驗考核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50%,而前三項實驗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30%,后三項考核成績則占總成績的20%。7.優化實驗教學質量標準,加入新理論、新技術融入教學以及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等方面的指標,并確定其合理的權重,以促進創新能力培養,制定新開實驗課程及課外科研拓展訓練環節的質量標準。
(二)全面落實實驗教學改進方案,培養創新科研能力
針對提升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科研能力的改進目標,全面、具體落實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的改進方案:1.制定具體措施落實好課內實驗增開的創新性實驗項目,做好新增項目開課前的各項準備工作;2.安排好科研設計課程、暑假科研訓練課程等新開課程的教學團隊以及實驗室、設備和試劑等教學條件保障;3.擴大學生創新實驗室的開放時間和范圍,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到創新實驗平臺自主開展創新性實驗,摸索實驗室開放的預約管理機制,落實好導師制,在導師指導下讓學生自主開展實驗研究;4.組織學生參加各層次的學科專項比賽,如“挑戰杯”全國和省級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廣東省生物化學實驗技能大賽、基礎醫學實驗技能大賽等,以賽代訓,提升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5.組織學生利用假期參與校外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以及校院、校企協同育人實踐平臺的生產實踐與產品研發,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產品研發能力;6.開展多元化的實驗考核,注重形成性評價[4],落實好設計性實驗考核、開放性實驗考核及課外科技作品考核,形成有利于創新能力培養的考核機制;7.開展學校教學督導組、院級教學督導組和實驗中心質量監督小組三級教學質量監控,定期深入實驗室隨堂聽課、征求師生意見,了解教改開展情況,根據改進后的實驗教學質量標準,對實驗教學全過程、各個子過程進行持續、動態的質量監控。
(三)檢查改進方案的執行情況與實施效果,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糾偏
為檢查改進方案的具體執行情況,及時了解實施效果,并強化教學過程的質量監控,基礎醫學院組織專家開展常規檢查與專項檢查工作。1.常規檢查主要是對平時實驗教學全過程的質量監控與聽課評價、師生意見反饋等,重點是動態監控新開特色實驗課程以及創新性實驗項目、課外科研拓展訓練項目等教學過程的質量。2.專項檢查包括年度檢查與階段檢查,每年組織專家開展一次專項檢查工作,階段檢查則為每三年組織校內外專家進行全面的檢查。定期檢查改進計劃的具體執行情況,各項改進措施是否全面落實,教學過程及各教學環節的質量監控是否到位,是否達到提升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科研能力的預期目標,實施效果有無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學生的設計性實驗考核、開放性實驗考核、課外科技作品考核是否科學、合理,是否有利于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培養,等等。3.對于常規檢查與專項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如實驗室開放的管理機制、形成性評價的反饋機制、質量監控的反饋與調控等,及時反饋給相關科室及人員,制定整改方案與配套措施,并限期完成整改與糾偏工作。
(四)對改進的成果固化為標準,持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1.定期總結實施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如開設的創新性實驗項目、課外科研拓展訓練項目、開放內容的科學設計等有益經驗,創新實驗室的預約管理機制、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機制、校企協同育人的有效機制,學生參加學科專項比賽的培訓經驗以及參與校外基地生產實踐與產品研發等拓展環節的經驗,及時將這些有益的經驗轉化為質量標準、規范加以鞏固。2.按照新的質量標準和規范來實施質量監控,實行動態、精確的質量監控,確保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3.本著質量持續改進的理念,將執行過程中存在及尚未解決的主要問題轉入下一個PDCA循環,以便進一步優化實施方案,力爭使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呈螺旋式上升并得到持續改進。
該教改實踐設定每3年完成一個循環,即2008年1月-2010年12月為第一個循環,2011年1月-2013年12月為第二個循環。經兩個PDCA循環的實踐,“三維”質量評價以及學生的創新科研能力和崗位勝任力逐步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明顯。
三、實踐效果
(一)“三維”質量評價逐年提高
2009年-2013年四個學年,學生、督導專家、教研室同行的實驗聽課評價結果見表1。結果表明,學生、督導組、同行對實驗課授課教師的教學質量評分呈逐年上升的態勢。這說明應用PDCA模式改進實驗教學過程調控后,促進了教師授課水平和教學效果的提升,教學質量也穩步提高。此外,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整體滿意度也逐年提高,問卷調查顯示,近四年來學生對教學的整體滿意度分別為90.6%、91.5%、92.8%、93.6%。
(二)學生創新科研能力提升明顯
應用PDCA模式改進實踐教學過程調控后,每完成一次循環,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科研能力、綜合素質均有較大提升,實踐效果明顯。通過比較PDCA循環前、第一個PDCA循環后、第二個循環后的教學成效(見表2),結果顯示:與實施PDCA循環前比較,第一個PDCA循環后學生的創新科研能力有較大提升,第二個PDCA循環后學生的創新科研能力有更明顯的提升,這說明應用PDCA模式能提升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三)學生的崗位勝任力及社會滿意度高
近年,我們為醫藥行業培養了大批高素質的醫學人才,畢業生因基礎知識扎實、創新實踐能力強、崗位勝任力高,在廣東省眾多的醫療衛生行業及生物醫藥公司中廣受歡迎,許多畢業生被實習單位優先錄取。近年來,臨床醫學、生物技術專業本科生的就業率為98%-99.5%,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高達98%以上。
可見,構建PDCA下實驗教學過程調控的有效模式,實施動態與精確的質量監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崗位勝任力,有利于創新型人才培養以及持續提升教學質量。
[ 參 考 文 獻 ]
[1] 趙金龍.高等學校院系教學質量預警機制[J].大學教育,2014(3):3-4.
[2] 俞繼鳳.高校教學質量監控PDCA模式的實踐探索[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7(1):92-95.
篇10
關鍵詞:PDCA循環 質量管理 應用
1.制訂計劃(Plan):計劃決定行動
1.1計劃是一種目標和策略,是實現使命和愿望的核心。在醫療質量管理中需要制訂的計劃包括:(1)一般計劃:它的特性是由目標和時限兩種要素組成。如中長期規劃、年度工作計劃、人才培養計劃、月計劃、周安排等。(2)特殊計劃:主要指各種方案、預案、規定,制度與職責、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各項技術操作規程,它是為了保證計劃實現而制訂的特定計劃。
1.2醫療質量檢查標準是計劃的配套文件。我院的檢查標準主要是參照《醫院管理評價指南》的要求制訂的。一個科學的檢查標準,是檢驗執行情況的先進工具。
1.3計劃的公開性。一是要讓每一個員工知曉計劃的內容,明確工作的目標方向,并積極參與,努力奮斗。二是實行服務承諾制,利用社會監督,鞭策你的行為,促使計劃的實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只有增進社會了解和參與,實現良好溝通,提供優質服務,讓患者和社會各界成為計劃的檢驗者才是制訂計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執行(Do):行動決定結果
2.1健全的質控組織。思想只有轉化為實際行動,才能獲得成果。我院建立健全的三級質量控制組織,由質量決策層(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質量控制層(醫院質控小組)和科室層(科室質控小組)組成。明確分工,認真履行職責,層層抓落實。年初我院由院長親自抓優化入、出院流程工作,從縮短出院病人結賬時間開始入手,經過多次專題會議反復討論,出臺了新的“預結賬管理規定”、“住院病人費用管理規定”、“貴重耗材管理規定”、“床旁結賬管理要求”和“住院卡及出院病歷歸檔管理要求”等相關制度,并根據這些制度設計了病人了解整個住院流程的《住院患者預結賬告知書》、《醫保患者住院流程須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須知》、《自費病人住院流程須知》、《床旁結賬委托書》和《床旁結賬清賬單》,為使優化、優質服務實施工作做了充分準備。
2.2注重方法過程。(1)有章必守,有制必循。遵守所制訂的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規程,履行崗位職責。切記“百分之一的失誤會導致百分之百的損失,以一個小小的行動達到持續全面的重大改進”。(2)從現在做起,從基礎做起。在執行過程中從滿足患者現在的要求著手,力爭滿足患者的最大要求,創實現感動服務。(3)樹立誠信意識。在工作中必須認真履行每一項承諾,切忌光打雷不下雨,說到的一定要做到,確保執行效果。(4)實行行政督導制。對各職能科工作任務下達工作任務書,要求日事日清,月事月結。保證執行力。(5)樹立全員意識,注重細節工程。在實際工作中要重視木桶效應,提高整體素質,培育員工的大局意識和整體觀念。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全員參與,整體行動。
3.檢查(Check):檢查評定結果
3.1檢查的態度。嚴格要求,嚴肅認真,嚴謹求實。
3.2檢查的方法。筆者實行四個相結合的檢查方法:一是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相結合,二是全面檢查和重點抽查相結合,三是橫向檢查與縱向檢查相結合,四是自查與督查相結合。醫院質控部門根據所制訂的檢查標準和目標任務對科室質量每季度進行一次綜合檢查考核,平時不定期對科室環節質量進行抽查。對重點科室如ICU、急診科、手術室等實行重點檢查。把醫院內三級質控網絡的檢查和文明單位創建、醫院管理評審達標、醫院管理年活動縱橫結合,促使各項工作質量得到全面提高。
4.處理(Action):循環的始動力
4.1結果反饋制。我院實行科主任例會制度、質量報告會制度和醫技科室聯席會制度。對檢查的結果進行系統的分析和評價,總結上一個階段取得的成績,提出需要改進的內容和方法。
4.2醫療質量責任追究制。據檢查情況按醫療質量獎懲規定實行獎優罰劣。
4.3持續改進制。由醫療質量控制委員會組織議定整改措施或創新方案并應用到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從而實現醫療質量的持續改進。
5.結語
在整個PDCA循環中,只有經過總結、處理的A階段,才能將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納入到制度和標準中,才能進一步指導實踐。否則,只有PDC階段,而A階段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就不能發揚成績,也不能防止同類問題的再度發生,PDCA循環也就失去了意義。因此,推動PDCA循環,不斷提高質量水平,一定要抓好A階段。
PDCA循環不是一個環,它是大環套小環、一環扣一環,環環制約,必須保證四個階段有機整體。只有計劃若不實施等于沒有計劃;只有實施而不檢查,難以知道計劃實施的優劣;只檢查而不考評,雙方不相互反饋信息,管理質量無法提高。每一個循環終了,就會使工作向前邁一個臺階,質量得以持續改進。
因此,一個醫院的大循環是靠內部各個環節的小循環來保證的,小循環又是大循環來帶動的,通過各級PDCA循環的不停轉動,把醫院各個環節、各項工作有機地組織在一個統一的體系中,保證總的質量方針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 上一篇:提升醫療質量行動方案
- 下一篇:醫療保險支付方式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醫療安全管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