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課程培訓范文
時間:2023-10-08 17:41: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精品課程培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英語寫作教學 閱讀 先讀后寫 讀寫結合
筆者有幸參加了今年以楊達復教授為首的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寫作精品課程教學團隊培訓,該培訓歷時三天,其中名師授課兩天。楊達復教授講座中的“過程教學法”,胡小花副教授的“讀寫結合的英語技能培養”和黑玉琴副教授的“文體和情境導入的英語寫作教學”使我對英語寫作課程的指導思想和理念有了很多新的體會,了解了很多英語寫作教學的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寫作是英語技能”聽、說、讀、寫“中的重要一項,同時也應是大學英語水平的重要體現。我國大學生雖然學習英語多年,但英語寫作無疑是最薄弱的環節之一。據調查顯示,85%的學生在寫作時都是先用漢語將句子構思好,然后再翻譯成英語。有73%的學生表示在寫作時經常套用寫作模板,言之無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對寫作重視不夠。為了應付四六級考試,老師和學生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到了英語閱讀上。據調查,多數院校非英語專業都不專設寫作課,平時教師無暇顧及學生的寫作訓練,寫作的教學任務不得不拖至四六級考試前臨時抱佛腳。而我們青島工學院曾經面對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開過《實用英文寫作》課程,即便是選修課也一度因各種原因無法每學期都能確保正常開課。傳統的英語精讀課堂教學中,相當一部分教師自覺和不自覺地繼續沿襲語法—翻譯教學法,注重語言形式或結構的教學,教師處于主體地位,而學生則是課堂教學的配角,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這種教學法缺少創新,較死板。因此,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應該用新穎的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很快地融入課堂。其次,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也未能有意識地將閱讀與寫作、語言運用等結合起來。現如今大學英語教學仍然堅持“以教師為中心”,不少教師在備課時依然把注意力放在某些語言點上,忽略了課文的整體性。教學過程就是拼讀生詞,講解單詞,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結構、語法等語言點,而忽略了學生寫作中存在的根本問題及對文章主題、篇章結構、段落結尾的總體思考和合理安排。
閱讀是英語教學關鍵的重要一環,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它既能促使學生儲備豐富的語言基本知識,培養語感,又能為學生英語作文提供廣泛的寫作素材,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從而對學生英語作文綜合能力的提高產生重大影響。筆者認為在閱讀和寫作基本理論的指導下,通過改進大學英語閱讀的教學方法,針對學生寫作中“遣詞”“造句”“內容”方面的弱點,在閱讀教學中,積極把握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充分發揮閱讀效應的延伸作用,把讀寫訓練有機結合在一起,在現行的客觀條件下,通過閱讀課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遣詞造句、構思謀篇的寫作能力。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提倡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把閱讀融入到寫作中。在課堂上應該進行一定的閱讀訓練,并督促學生在課后進行足量的閱讀,積累語言知識。
培訓中黑玉琴教授關于“文體和情景導入的英語寫作教學”的分析講解使我更堅信“閱讀與寫作課程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是一個非常行之有效的寫作教學方法。該方法是對傳統字詞、句子、段落教學法的一種全新的升華;通過分析文章的體裁確定段落發展的基調,通過文章不同部分的段落發展模式的總結,為學生提供寫作的基本框架,使學生在進行某種體裁文章地寫作時,不會隨心所欲地背離英語文章寫作的基本要求,并且通過提供在體裁框架下介紹部分,主體部分和結論部分常用詞匯和句型,使學生可以很好地采用準確地詞匯和句型進行文章內容的填充和語義邏輯的鋪展,使文章從總體結構和細節內容,語義銜接等方面都能夠達到寫作要求,改變傳統的“從下到上”的寫作方法,通過這種“從上到下”的寫作模式訓練,幫助學生把握文章寫作的總體思維,更好地寫出文章。
黑教授從語篇分析的視角解析如何教授英語寫作,這樣就把閱讀與寫作有機地聯系了起來。通過這次培訓中黑教授的講解,我感到:對于教師而言,把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具有可實施性,教師有綱可依,容易操控,并且體現出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學模式。對于學生而言,接受起來很自然,“先讀后寫”符合自然習得過程,特別是對于英語作為外語來學習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先讀”就可以有“例”可依,不至于頭腦空空、一片茫然。語篇分析能力的培養既有利于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寫作思維的形成。從“讀”到“寫”是一個學以致用的過程。其實,寫作能力的提高從根本上來講是依賴于“讀”的,我國自古就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而黑老師做的探索是在教師引導下更有效、有目的地閱讀,分析語篇結構,發現寫作規律,從而縮短了學生從“學”到“用”的過程。
聽了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寫作團隊的教師所做的講座后,收獲頗豐,因為團隊教師所涉及的不僅有寫作的“面”,而且有寫作的“點”,讓我對英語寫作這門課程的整體設計及寫作課堂教學內容及方式的編排有了全新的認識;我之前無序或無意識的課堂行為或想法也得到了很好的整理。我會把我自己在培訓課程中所獲得的認識運用到自己的實踐教學中,更好地引導學生先讀后寫非讀勿寫,把讀和寫有機地完美地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黑玉琴.基礎英語寫作.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
[2]黑玉琴.二語閱讀及詞匯教學研究綜述.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1996.
篇2
關鍵詞:精品課程;信息化;教育
精品課程建設是教育部制定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一項系統工程。目前,各高等學校都紛紛把建設精品課程列為重要計劃,不惜資金制作精品課程,都想在省級、國家級精品課程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急于求成的結果往往事與愿違,質量何在?效益何存?如果不保證課程的教學質量,談何精品?如果只為了貪圖形式上的虛榮,豈不是勞民傷財?我們應該怎樣面對教育信息化的大趨勢呢?怎樣才能真正開發出高質量的精品課程呢?精品課程建設的對策是值得我們為之探討的話題。
認清目前教育信息化的趨勢,
思想上高度重視精品課程建設
隨著以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為主要代表的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學內容都面臨著激烈的挑戰,Internet的普及,遠程教育網的開通,以及校園網的建立,為學習者充分、便捷地獲取、利用網上教育資源創造了條件。人們可以遍訪名師,自主選擇專業,自己制定學習方案,教育的權威被打破了,尤其知識的壟斷被打破了。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將發生變化。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壟斷者,而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幫助者,處于主導地位;學生不再是知識灌輸的對象,而是要主動構建自身內部心理,處于主體地位;教學內容不再局限于書本,學習途徑多樣化,學習環境虛擬化。這必將引起教育的全面變革以及教育機構的重組和社會教育資源的重新分配。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教育現代化必須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成為教育急需探討的問題,教育信息化的問題也就是如何由傳統的教育走向現代化教育的問題。而教育信息化,首先要教育資源信息化,精品課程是一種優質的教學資源,網絡精品課程建設正是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舉措。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目的,就是要倡導教學方法的改革和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推進教育信息化。
吃透教育部精品課程評估體系指標,
把握好精品課程建設的要求
“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以下簡稱質量工程),是教育部正在制定的《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品課程建設是“質量工程”的重要內容之一,教育部計劃用五年時間(2003~2007年)建設150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利用現代化的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將精品課程的相關內容上網并免費開放,以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提高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2003年4月,教育部下發了《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精品課程建設工作正式啟動。接著又出臺了《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先后有2004、2005年度、2006年度的評審指標體系,這些指標有年度之間的聯系與差別,同時反映出對精品課程探討的不斷完善,但總的說來,都包括六個方面內容:一是教學隊伍建設,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講教授負責的、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的教師梯隊,要按一定比例配備輔導教師和實驗教師。二是教學內容建設,教學內容要具有先進性、科學性,要及時反映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三是要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相關的教學大綱、教案、習題、實驗指導、參考文獻目錄等要上網并免費開放,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四是教材建設。五是實驗建設。要大力改革實驗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鼓勵開設綜合性、創新性實驗和研究型課程,鼓勵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六是機制建設。要有相應的激勵和評價機制,鼓勵教授承擔精品課程建設,要有新的用人機制保證精品課程建設等。可見,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
《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是我們開展精品課程建設的行動指南,是我們要為之努力的目標。開發精品課程以《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2006年度)》為依據,評估方案分為綜合評估與特色及政策支持兩部分,采用百分制記分,其中綜合評估占70%,特色及政策支持項占30%,綜合評估指標共分為5個一級指標,15個二級指標。其中一級指標是:教學隊伍占20分,教學內容占23分,教學方法與手段占24分,教學條件占15分,教學效果占18分。每個一級指標下又分二級指標,這些評估指標對我們開發精品課程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每一個指標也是我們要為之奮斗的目標。根據《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2006年度)》,精品課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學水平的優秀課程。精品課程建設要體現現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學性、先進性和教育教學的普遍規律,具有鮮明特色,并能恰當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方法與手段,教學效果顯著,具有示范和輻射推廣作用。在建設精品課程之前,應該先要吃透教育部的相關文件,尤其要吃透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明確奮斗目標,同時,建設的網絡課程要符合《國家精品課程上網技術標準》,如果達不到技術標準,那么就很難實現網絡共享。
建立一支具有現代化思想的
師資開發隊伍,優化教師隊伍結構
沒有一支具有現代化思想的師資開發隊伍,就不可能制作出高質量的精品課程。教師的現代化教學意識和應用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著精品課程建設的速度和質量。現代教師不僅僅要精通所授學科的專業知識,同時要具有現代化教學意識,具備現代化教學的知識和能力,既要有使用硬件的能力,又要有獨立制作出良好教學課件的能力。因為,他們要利用計算機教學平臺,搜集下載相關的教學資源,然后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制作出多媒體課件,并熟練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在信息化的環境下,教師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壟斷者,而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幫助者,處于主導地位。因此,面對日新月異的數字化生存新環境,面對WTO對教育的挑戰,必須有一批既有強烈的現代化教學意識,又有能夠熟練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巧妙整合起來,能理解和適應網絡課程,并能參與網絡課程制作的優秀教師隊伍,依靠這支隊伍才能創造出符合現代化學習需要的優秀網絡課程。
加大投資力度,改善學校硬件配置
硬件設施是精品課程建設的基礎保障和前提條件,硬件配置太低,就無法制作出符合技術要求的精品課程。在制作精品課程的過程中,需要攝像機、采集卡、計算機硬件、軟件等等一系列的相關設備設施。如果這些設備配置太低,制作的效果與質量就難以保證。比如,如果攝相機的像素太低,視頻畫面就會不夠清晰,教學效果就會受到影響。計算機硬件配置太低,一些對系統要求較高一點的軟件運行速度就緩慢或無法正常運行。迄今為止,資金一直是困擾我們精品課程建設的一個大問題。很多學校由于資金短缺,硬件配置得不到改善,建設精品課程就成了一個難題。《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中“教學方法與手段”就占了24分之多,而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善,就必須改善教學設施設備,開展多種形式的多媒體教學,需要配置較好的投影儀、計算機、視頻展示臺、音響設施等等,恰當、充分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促進教學活動開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果。想辦法加大資金投入,改善硬件配置狀況,這樣才能為建設精品課程提供硬件保障。
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培訓,
提高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教育技術是關于教學資源和教學過程的設計、開發、應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與實踐。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和新媒體的不斷出現與更新,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顯著,已成為教育發展的巨大推動力量。應用在教育領域中的技術主要有:視聽技術、多媒體技術、數據壓縮與解壓縮技術、數據庫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網絡技術、虛擬現實技術等。這些技術應用的理論與實踐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支撐。因此,加強教育技術培訓將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建設精品課程的能力,使建設的精品課程更加符合教育教學規律,更加適合學生的認知發展的需要,從而有助于提升精品課程的內涵。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出現了“知識爆炸”的局面,構建終身學習體系成為時代的需要,只有不斷的“充電”,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使教師在掌握好專業學科知識的同時,也掌握好現代教育技能與信息技術的應用方法,不僅“能教”,而且會“會教”。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培訓新教師的時候,開展教育技術的培訓,但普遍只重視了對多媒體設備設施的開關與保養問題,忽視了對全新教育理念的傳播,忽視了教學設計與制作多媒體課件的培訓。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就應該加強現代教育理論、教育理念的教育,加強現代教學設計的理論與實踐的培訓。作為教師,如果只具備專業知識,不具備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不掌握教學設計的思想與方法,其教育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精品課程建設是一項綜合系統工程,建設精品課程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的情況下制作出來的精品課程其質量是值得懷疑的。不少學校只重數量不重質量,網絡課程游離于教育教學規律之外,一個學校或一個主持人不顧硬環境和軟環境的限制,盲目上馬,結果網絡課程變成是課本、黑板和教師講課的網絡表現形式而已,花了不少錢,建起的網絡課程大多無人問津,更談不上什么精品。所以,建設精品課程之前,先要制定好對策。本文從以上五個方面探討了建設精品課程的對策,希望能為建設精品課程的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李克東.新編現代教育技術基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何克抗.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的教學設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篇3
[關鍵詞]高校 精品課程 管理機制
[作者簡介]張紅梅(1971- ),女,四川郫縣人,樂山師范學院教務處考試管理科科長,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教管理;劉佳龍(1983- ),男,吉林通榆人,樂山師范學院教務處,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為高教管理;李朝暉(1968- ),男,湖南泠水江人,樂山師范學院教務處處長,教授,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四川 樂山 614004)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2年度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川省教師教育研究中心立項課題“TPLC視角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學團隊建設研究”(課題編號:TER2012-031 )、2011年度樂山師范學院教改研究項目“地方本科院校‘質量工程’項目管理機制研究——以樂山師范學院為例”(課題編號:JG11-YB3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3)08-0114-02
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和信息化進程中,為了改變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擴展學生自主學習空間,教育部于2003年啟動了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2007年精品課程建設項目被納入到“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經過八年時間,我國精品課程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截止到2011年,全國已經批準的國家級精品課程有3832門,省級精品課程8285門,其中本科院校國家級精品課程2582門,省級精品課程5648門。2011年《教育部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1]8號)指出:要明確高等學校和教師建設國家精品開放課程的社會責任,充分發揮專家組織的作用,保證課程質量,建立健全動態監測與監管機制。
一、探索精品課程長效管理機制的意義
(一)探索精品課程長效管理機制,深化高校課程改革
課程是制約大學教育質量的首要因素,加強課程及其管理的研究,是落實學校教學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但在我國,“對于課程管理,迄今仍未能引起重視,其研究基本上屬于空白。”①精品課程作為高校課程體系的一部分,不僅是一種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也是高校課程改革發展的排頭兵。精品課程較普通課程具有數量相對少、教學團隊實力雄厚、經費支持充裕等優勢,所以對精品課程管理改革進行深入研究具有可行性。進行有效管理是精品課程后期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通過加強對精品課程管理改革的探索,總結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經驗,建立長效課程管理機制,不僅可以充分發揮精品課程的“精品”示范作用,而且可以為高校課程深化改革提供重要參考。
(二)探索精品課程長效管理機制,提升課程建設質量
精品課程作為教育質量工程的重要項目之一,自實施以來在全國高校產生了廣泛影響。擴展教學資源,保障精品課程的建設水準和教學質量,成為高校當前面臨的重要任務與課題。②精品課程的建設是為了滿足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滿足社會發展、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多元要求。通過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可以提升精品課程的內涵,促進精品課程的應用和推廣,充分發揮精品課程的引領作用。
(三)探索精品課程長效管理機制,強化精品課程發展
精品課程長效管理機制的建立能夠規范精品課程的要素,保障教學團隊工作的積極性,強化精品課程發展的內驅力。精品課程建設與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包括了教學團隊、評價激勵機制、網絡平臺等建設。教學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融洽與否,評價激勵機制的合理與否,網絡平臺能否保障信息的有效傳遞與及時更新,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精品課程建設水平的高低。通過建立長效精品課程管理機制,協調和完善精品課程的各個要素,明確教學團隊成員之間的責任與權利,制定能夠保障教師充分發揮工作積極性的相關制度,建立獎懲分明的評價機制,解決精品課程建設與管理中的問題。通過全面建設網絡平臺,加快網絡技術和應用軟件的更新,提升精品課程的發展內驅力。精品課程的建設與管理離不開課程實施者和應用者的努力,也離不開各種配套措施的支持和保障。建立精品課程長效管理機制,是強化精品課程發展的必然選擇。
二、精品課程長效管理機制的建構策略
(一)運用相關理論,建構精品課程理論基礎
學校管理的實踐一再證明,如果沒有理論作為基礎和依據,管理工作就會陷入盲目與混亂。課程管理現代化,一刻也離不開科學的課程管理理論的指導。③
1.運用項目管理理論的可行性。就一般情況而言,精品課程作為項目申報以后,采用經驗的方法進行后期建設管理,即中期檢查和周期驗收。這種缺乏系統規劃、沒有嚴格獎懲界定的經驗管理方法基本上都流于形式,很難達到有效管理的要求。項目管理理論適用于管理具有明確目的、起點與終點并需要結合各種相關活動的工作,將項目管理理論應用于精品課程管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通過對精品課程項目進行全面的評估,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規劃,實施適合本校精品課程的管理策略,以達到全程管理的目的。
2.運用績效管理理論的必要性。教學團隊的工作效率和努力程度,對精品課程的內涵建設和質量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現實生活中,當精品課程評審成功后,教學團隊的成員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與合作。課程項目負責人掌管經費,其他成員得不到應有的激勵,導致工作熱情不高。績效管理理論主要應用于企業管理,對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能夠有效地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和積極性。可以將這一理論應用于精品課程的教學團隊管理,明確團隊目標和個人目標,在既定績效考核標準的要求下,通過激勵約束機制發揮整體和個體的最大潛能,從而實現對精品課程教學團隊的優化管理。
(二)重視用人機制,加強精品課程師資建設
教師是精品課程建設的主體,構建優質的教學團隊是保障精品課程建設和管理有效實施的關鍵。精品課程的建設和管理不僅僅依靠課程負責人,還需要一支教學質量高、年齡、職稱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的配合。因此,構建精品課程長效管理機制的關鍵就是建立合理的用人機制。
1.落實聘任制和責任制。采用聘任制選拔精品課程的課程負責人和主講教師,本著統一發展目標、良好合作精神、梯隊結構、老中青搭配、專業技術職務結構和知識結構合理的原則,嚴格把關教學團隊的質量,并明確課程負責人和主講教師的責任和權利,做到責任到人、權利均衡的和諧狀態。在聘期內,按照學院制訂的精品課程建設計劃對課程負責人和主講教師進行年度考核,根據績效分析和考核結果來決定聘任者的續聘和解聘。
2.加強教學團隊的培訓力度。精品課程教學團隊成員是課程建設的主要踐行者,他們的知識儲備、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能力直接影響著精品課程建設和管理的質量。學校應制訂主講教師的培訓計劃,鼓勵和支持教師通過進修、參加相關學術會議等形式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三)開發相關制度,保障精品課程良好發展
教學管理制度的完善與健全對保障正常的教學秩序、規范教學行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④同樣,完善精品課程的管理制度,對精品課程的全面監督與管理、保障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學生自主學習意義重大。對精品課程的有效管理,離不開相關的管理制度作保障。教師和學生是課程教學的踐行者,他們對課程的認識決定了精品課程的使用率和效果。自精品課程建設項目啟動以來,精品課程的發展數以萬計,但很多并未在實際中得到運用,而是處于申報立項時的狀態,流于形式,不能發揮其重要作用。學校應該明確精品課程建設目的,制定精品課程使用制度,增強教師和學生在精品課程建設和管理中的參與度。學校通過應用保障制度的建立,鼓勵教師應用精品課程教學資源,以此來豐富和充實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體驗到現代化教學的魅力。
(四)建立激勵機制,調動教師積極參與
精品課程的建設、管理和更新完善需要教師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了保障教師對精品課程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應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目前,很多學校只重視精品課程的前期申報立項,忽視后期的建設與管理,尤其是對精品課程負責人和主講教師缺乏政策和資金的保障和激勵。
1.政策傾斜,保障教師利益。學校應對精品課程負責人和主講教師的工作量予以肯定,并上浮一定額度的工作津貼,鼓勵教師致力于精品課程的建設和管理、推廣和應用。對參與精品課程建設和管理的教師進行績效考核,并將考評結果作為其職稱晉升、評獎評優的重要指標。
2.實施獎勵,提供經費支持。學校應加大對精品課程建設和管理的經費支持,對于建設效果好、成績突出的精品課程給予相應的獎勵。其中要注意保障精品課程教學團隊中各個成員的利益,做到多勞多得、不勞不得。
(五)規劃網絡平臺,實現優質網絡資源共享
精品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建設要堅持系統性、全面性、標準化、實用性、可持續性等原則。⑤精品課程是基于網絡信息平臺建設的現代化課程,它的推廣和應用離不開暢通的網絡和先進的軟件技術保障。信息管理中心應保障網絡平臺的穩定和暢通,對精品課程教學資源進行經常性的維護和檢查。課程負責人和主講教師應定期參加有關網絡應用技術的培訓,了解各種軟件的使用方法,實現教學活動、教學過程、教學管理的網絡化,保證精品課程建設和管理的與時俱進。
(六)合理統籌規劃,協調兩個方面的關系
1.協調整體與局部的關系。精品課程管理是一項系統性、整體性的工程。它既包括對全校所有各級各類精品課程項目的整體管理,也包括對精品課程每個要素和每個環節的局部管理。首先,對全校精品課程管理進行規劃。制定管理規劃時應對本校精品課程工程建設的現狀進行考察,運用態勢分析法對本校精品課程整體建設進行深入分析,制訂符合校情的精品課程戰略管理方案。其次,在精品課程整體管理方案的指導下,對精品課程工程的各個要素進行調查分析,逐一制定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
2.協調責任與權力的關系。責任與權力是管理過程中兩個十分關鍵的要素,能否處理好他們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精品課程管理的效果。長期以來,我國的課程實施與管理是一個“自上而下”的人為過程,而非“自下而上”的自然生成過程。⑥這種自上而下的行政賦權的管理,很難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不利于管理效率的提升。對于精品課程的管理,要明確各級機構、各個成員的職責,在單個課程中也要明確負責人和主講教師的責任和權利,并將其納入到相關的管理條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注釋]
①唐德海.大學課程管理引論[J].現代大學教育,2001(4):82.
②陸海棠.構建質量保障體系 提高精品課程建設質量[J].教學研究,2011(2):41.
③李梟鷹,唐世綱.大學課程管理:問題與對策[J].教學研究,2004(3):230.
④王向東.大學教師教學管理制度的反思與完善——基于教學行為與制度關系的視角[J].現代大學教育,2011(3):98.
篇4
大學語文精品課程的創建過程也是大學語文教學不斷探索創新的過程,通過對大學語文國家級精品課程網站和大量相關資料的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窺見這些精品課程在大學語文教學實踐上的主要創新點。
1.凸顯大學語文課程人文性,找準大學語文課程基點。
對于大學語文課程應該突出人文性,還是應該人文性與工具性兼具,爭論由來已久,但這并不影響人們對大學語文課程人文性的普遍認同。在精品課程的建設中,各個學校無不把凸顯人文性放在大學語文建設的重要位置。比如東南大學在大學語文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明確大學語文課的功能之一是“傳布中華人文精神”,“使學生在古今文化精品的熏陶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華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尤其注重中國古代文學優秀作品對學生精神的熏陶;安徽師范大學的大學語文課程也以人文性為主線,無論是教材選擇還是教法安排上,著力于對學生人文情感、人文素養和人文理想的引領與培養。其他學校的大學語文精品課程也大都把凸顯人文性作為大學語文教學的重要追求和特征。
2.建構大學語文課程群,推動大學語文教學延伸。
大學語文課程內容豐富,但是畢竟課時有限,并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建設大學語文精品課程的過程中,一些學校在大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上加以延伸,組合了三到六門與大學語文課程有內在邏輯聯系的相關課程,這樣既有利于節省和合理利用教學資源,擴大教學輻射范圍,又有利于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促進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非常有利于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比如濟南職業技術學院在建設大學語文國家級精品課程中,圍繞著大學語文課程,開設了影視欣賞、普通話、公關禮儀和旅游文化等課程,這些課程和大學語文課程一起,積極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人文情懷和職業素養,也有利推動了該校大學語文精品課程特色的形成。東南大學將大學語文和人文素質類課程結合起來,在大學語文課程基礎上又開設了唐詩宋詞鑒賞、明清小說鑒賞、西方文學賞析和詩詞格律與創作等相關課程,有效地滿足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需要,課程群效應顯著。
3.豐富大學語文教學形式,激活大學語文互動能量。
在精品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大學語文的教學形式不斷豐富,這種豐富體現在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大學語文課程內容往往涵蓋較廣,而大學語文教師則往往有各自的研究領域,針對這一實際情況,華東師范大學的大學語文課程采取優勢互補的換課策略,即在教授不同專題的時候,結合教師自身的特點與專長,加以靈活組合,如在古典文學教師講授現當代文學的時候,通過換課的方式,請研究現當代教師來為學生講課;而現當代教師在教授古典文學的時候,也可通過換課的形式請古典文學的教師來授課,這種靈活的換課方式既給學生帶來了新鮮和期待,也促進了教師之間的相互觀摩和學習。除了課堂教學方式的研究與創新,圍繞大學語文課程開展的講座、朗誦、辯論和各種實踐活動,將大學語文教學的觸角由課內延伸至課外,大學語文教師積極參加與課程相關的實踐活動,有效地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豐富的教學形式也促進了大學語文課程特色的形成,比如濟南職業技術學院定期邀請名校博導、企業經理和行業專家開展講座,把學生學學語文的興趣引向深入,為學生了解社會和職業規劃打下了良好基礎,在學生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華東師范大學結合大學語文古典戲曲單元的教學,邀請上海昆劇團的演員為學生講解古典戲曲的特點,并加以演示,開闊了學生的眼界,使課堂教學立體和生動起來。大學語文精品課程網站本身也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與交流的平臺,學生可以通過網站上的教學資料進行自主學習,也可以在網絡論壇上及時交流學習感受,安徽師范大學等學校的大學語文精品課程網站還專門開辟專欄發表學生作品,這些做法對于激活大學語文教學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也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
4.立足專業優勢,打造大學語文特色品牌。
優勢專業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依托,大學語文國家級精品課程往往是在深厚專業積淀的基礎上加以建設并逐漸凝練出特色的。比如東南大學的大學語文課程開設歷史悠久,有一支由學術造詣高深的學術帶頭人和熱心大學語文教育實力強的中青年學術骨干組成的師資隊伍,教材設選篇、作者簡介、集評、匯評、賞析、參考書目、思考題等,著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視野開闊的教材編寫方式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力弘揚形成了該校大學語文課程的顯著特色。南開大學則在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研究和宣傳上獨具特色,最早建立教學科研門戶網站“大學語文在線”,多次舉辦大學語文師資高級研修班,完善“大學語文教育”研究生培養,圍繞大學語文開展廣泛的社會交流協作,富有特色的教學改革引起社會和媒體的廣泛關注,社會影響力大,品牌效應強。其他大學語文國家級精品課程也無不是立足于本校深厚的專業積淀,在嚴格管理,規范引導的基礎上,結合本校或本學科發展實際,在教材編寫、教學改革、教學管理或教學實踐的一個或者多個方面形成優勢,打造出富有特色的大學語文品牌,并通過協作交流、資源共享等方式不斷對校內和校外的教學產生輻射力和影響力,形成良好的課程建設與發展氛圍,最終促進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這種深入發展恰恰契合了國家啟動精品課程建設的初衷,即“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能力”。
二、大學語文精品課程建設中幾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經過多年的努力建設,大學語文精品課程形成了國家級、省級和校級三個層面,共計36門,這些精品課程產生了顯著的示范效果和帶動作用,對推動高校通識教育發展和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產生了重要影響。但是隨著大學語文精品課程建設實踐的深入發展,一些有待進一步探索和解決的問題也不斷浮現出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文”和“語”的關系比重出現偏差。
在大學語文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人文性被提升到顯著的地位,以人文性為基點的大學語文教學更加鮮活,也更有感染力。但是大學語文中“語”的部分卻沒有被提升到該有的地位,對語言素養和交流溝通能力的培養本應該是大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實際教學中,卻由于主客觀各方面的原因,而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當前無論是教育形式發展還是社會就業需要,都對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際上,大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能感覺到學生對于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增強語言素養的迫切需求,大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語言能力資源,改變“重文輕語”的傳統,加大語言教學的力度,是大學語文課程建設需要進一步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2.課堂教學視頻攝制手段較為單一。
課堂教學是大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學錄像也是大學語文精品課程網站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對于不是從事大學語文研究的學生和廣大的語好者而言,教學錄像往往是他們接觸大學語文精品課程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課堂教學的優劣也是他們評價一門課程的關鍵尺度。承擔大學語文精品課程教學的教師往往都是文化素養深厚,教學能力出眾的優秀專家和學者,并且有著獨特的個人氣質,但是這種吸引學生的特質在網絡視頻上卻往往體現得不夠鮮明,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實際上,即使是大學語文國家級精品課程,一些教學視頻的拍攝角度也非常單一,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教師鮮明的個性和課堂教學的生動氣氛,教師用心制作的優秀課件較少有機地插入到教學視頻中,這都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網絡視頻教學的效果。
3.大學語文精品課程網絡資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構建精品課程的共享資源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點和關鍵,也是精品課程建設的終極目標”,精品課程建設要求相關課程應定期更新網絡教學資源,但在實際上,重申報輕建設的情況在大學語文精品課程網站中時有出現,一些學校在申請大學語文精品課程時,課程網站內容豐富,但是申請成功后卻較少及時更新相關內容;重展示輕應用則是另外一種有待重視的問題,一些大學語文精品課程花了大量篇幅展示課程的發展歷史和所取得的各項成果,但是相關的學習資料、學習指導卻顯得比較單薄,精品課程網站所包含的“互動論壇”本應是學習交流最活躍的地方,但實際上學生的發帖數量和教師的回帖數量都很少,顯得清凈寥落,有的學校甚至根本打不開相關鏈接。國家建設網絡精品課程的目標非常明確,“促進網絡教育資源整合與共享,提高網絡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推動網絡教育改革、發展和創新,促進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建設。”但是“重申報輕建設”和“重展示輕應用”的現象使得大學語文精品課程網站如同盛開在瓶子中的花朵,缺乏生活根基不斷輸送新鮮的營養,精品課程建設的目標與效果也因此而打了折扣。
4.信息技術成為制約大學語文精品課程發展的重要因素。
大學語文精品課程的申請和更新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一些學校在申請精品課程時,往往有專門的網絡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支持,但是課程申請下來后的常態更新和后續運轉則主要依賴從事大學語文教學的教師本身,一些教師對網絡技術不熟悉,不能很好地加工處理視頻錄像,開發設計網頁或更新建設網站欄目,這些都阻礙了大學語文精品課程的繼續發展,同時對網絡與多媒體技術掌握的不足也阻礙了一些教師申報大學語文精品課程的熱情。
三、大學語文精品課程進一步發展的相關對策
1.大學語文精品課程建設應該加強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素養的實訓指導,切實將大學語文中“語”的部分落到實處。
面對大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迫切需求,大學語文精品課程在教學上應該留出適當的教學時間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加以實際訓練或指導,大學語文精品課程網站也應該針對大學生在生活和交流中常用的普通話學習、演講、辯論等提供實用的指導,便于學生和語好者課后自學。唯有“語”和“文”都得到充分的重視,才能使大學語文精品課程建設全面健康地發展。
2.加強對大學語文精品課程教師的網絡與信息技術培訓,使大學語文精品課程網站能夠更好地展示品牌特色和豐富的教學形式。
大學語文精品課程建設離不開網絡與信息技術的支持,而對網絡與信息技術的缺乏已經成為制約大學語文精品課程建設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對大學語文教師進行適當的技術培訓是非常必要的,一般的綜合性高校都有能力和條件提供相關培訓,定期的培訓和指導避免了教師自學的難度,有利于教師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大學語文精品課程建設中來。
3.加強對大學語文精品課程的檢查與審核,促進大學語文精品課程建設健康持續地發展。
篇5
一、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現狀分析
1.對精品課程建設內涵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課程是專業的靈魂,精品課程水平高低是專業辦學水平的最好體現。課程建設理念是課程建設的總體指導思想,決定了課程建設的方向、層次、質量、品位和特色。課程建設的目標定位應與學校定位相適應,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相匹配。由于我國精品課程建設工程起步時間不長,對其內涵認識不深,體現在:未展現出最先進的高職教育理念;遠未形成成熟、高質量、原創性的精品課程體系;鮮見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的精品課程,而這卻是高職課程教學所必須的;各級教育部門都在搞,但是低層次重復過多,特色不鮮明。
2.領軍型人才缺乏,項目團隊作戰能力不強
教師隊伍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靈魂,是課程開發設計、建設和實施的主體。目前,在精品課程建設的實際進程中,存在著紙上拼湊教師團隊,地上只有孤軍奮斗的尷尬局面,在申報階段,為了滿足申報條件,課程負責人到處招兵買馬,網羅符合條件的校內專任教師和校外兼職教師,形成一個結構優化、戰斗力強的教師團隊,一旦精品課程申報成功,也就是這個教師團隊解散之時。
3.精品課程建設投入有待進一步增加
不少教育部門采取只給名分,不給建設資金、或較少投入,造成精品課程建設資金嚴重不足、課改措施(包括教學手段、教材)無法實施,大多留于表面包裝,中看不中用。
4.精品課程整合與利用不夠,后續建設不力
高職院校普遍缺乏對精品課程的有效管理,資源共享渠道不暢,推介力度弱,在把握和處理精品課程建設和開發問題上,傾向于項目化,以完成開發建設為目標,項目后管理和評價薄弱,未形成常規化管理,缺乏系統、有效的質量管理思路和方法。后續建設工作缺乏應有的力度,只是到了階段性檢查時,精品課程負責人才緊急動員團隊人員,采取突擊行為,匆匆搜尋所需教學資料,趕制課件、編寫教案和教材,而那些結題驗收的課程,則永恒定格在結題時的狀態。而且很多時候連本校教師也不了解,更談不上利用。重申報、輕建設,重硬件、輕軟件,重結果、輕過程現象普遍存在。
5.實踐類精品課程數量極少
高職院校實踐類課程比例一般都超過總學時的50%,但是卻多數停留在理論課、至多理論含實踐課類型的精品課程建設上,鮮見完全把實訓課程作為精品課程加以建設的案例,這與高職教學實際不符,明顯落后于精品課程建設步伐。究其原因,不外乎受到實訓條件、實訓指導教師力量、成果體現方式、建設難度大等因素制約。此類課程亟待開發建設。
二、推進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對策
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增強使命感
深化“依托行業、對接產業、服務企業”和“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的高職辦學理念。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切入點,找準精品課程建設的邏輯起點和源頭。及時掌握區域經濟發展和相關行業的人才需求狀況以及專業的發展趨勢,準確把握相關崗位對知識、能力、素質及職業資格的要求,有效保證人才培養目標、業務規格。應定期召開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研討會、專業指導工作會議等,組織、學習有關的高職教育教學改革文件,展開討論,要深刻認識到精品課程建設工作是全面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之一,激發教師的主人翁精神,樹立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嚴格按照高職院校質量工程建設的目標、任務和要求,積極投身到高職教育質量工程建設中去,自覺地肩負起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技能專門人才的任務。
2.加強教學團隊建設,細化課程建設過程
建設一支專兼結合、有效合作、高效運作的雙師結構教師團隊是精品課程的最為重要一環。應特別強調的是,不僅要有具有學術造詣較高、教學能力較強的理論型教師,更應吸引一定數量的從行業、企業一線聘請的技術專家或技術能手,擔任課程組成員,實質性參與課程建設、課程教學、進行實踐指導,從而保證課程的教學質量。組成一支專兼結合的“雙師”結構教師團隊,這是高職教育特點所要求的;主講教師應與行業、企業密切聯系,并參與其技術服務。學校應該加強對項目負責人的培養與管理。精品課程建設通常是由一個團隊進行,其日常工作一般采取課程建設負責制。責任人負責制定和實施精品課程建設的規劃、運作、自評等工作,負責人應根據實施計劃認真組織實施,學期中、學期末進行自查,定期召開精品課程建設會議,總結交流精品課程建設情況,及時與系、學院領導匯報溝通工作情況。學院每學期結合教學檢查對精品課程進行檢查,在學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團隊盡可能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爭取系部、學院的支持。
3.強化校企合作,凸顯精品課程特色
職業教育最鮮明的特色就是職業指向性,因此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在框架構建和內容選擇上應體現如下幾個方面:第一要突出職業性的特征。即,精品課程必須以某一職業的工作任務為導向,以特定的能力要求作為教學目標,課程體系要具有針對性、應用性,它不是按學科體系而是按照職業能力要求來確定的,努力使學生通過對相應課程的學習達到相應的職業資格能力,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人員。第二要重視精品課程的實踐性。要整合傳統意義上的理論與實踐課程,實現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在課程教學上真正做到“做中學、學中做、學做合一”,這對提高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實際應用能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將大有益處。以上兩點決定了學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是高職教學改革堅定不移的方向之一。第三要兼顧高等性和適應性。通過高職課程學習要培養出擁有高等教育氣質、人格和現代思維分析能力的高素質社會成員;要注意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現代高技能人才,與傳統單工種的培訓有本質區別,故而職教課程內容的組織應重視其綜合性,培養學生綜合的職業能力。
4.提高精品課程資源利用率和建設質量
由于精品課程成果使用、帶頭示范作用情況不理想,所以可以通過以下渠道推廣:第一要提高相關課程網站的利用率,加大推介力度,搭建精品課程建設指導網絡平臺,及時精品課程建設相關信息。推介重點應該是教學方法、教學組織等組織形式的推廣,比如教學大綱、課程標準、說課錄像、教學進度安排、課堂設計教案、課件設計等。第二是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精品課程的獎勵要充分體現教師的個人成長,將課程建設與教師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把其作為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參考,在教師考核中進行適當加分,這樣可以把精品課程的建設融入教師的日常授課中,使堂堂精品課成為教師授課的常態。第三是加強精品課程建設的指導與示范,通過邀請有經驗的精品課程負責人、精品課程評審專家對申報精品課程的課程負責人進行輔導、培訓,提供技術幫助與支持,介紹精品課程建設經驗,組織專門人員對口、幫扶相關課程建設團隊,跟蹤、及時解決教師精品課程建設中的問題。此外,用好有限的建設經費。嚴格執行院校質量工程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切實加強管理,確保專項經費落到實處,落實到急需的一線教師身上,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益。充分發揮教師在質量工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5.以持續的過程深化來完善精品課程建設
精品課程的建設是動態的、不斷提升的過程,具有開放性、成長性、先進性、創新性、長期性的特點。精品課程的結項并不等于精品課程建設的終結,只能是一個階段的結束和更新階段的開始。結項以后的精品課程內容還需要根據專業發展要求和崗位需求、科研發展水平繼續建設,其教學模式、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條件等均要通過教學實踐進一步加以更新和完善。
6.加大實踐性精品課程建設力度
篇6
高校體育承擔著培養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培養運動技能、增進運動參與、豐富體育運動理論知識等重要責任,高校體育精品課程以豐富多彩的運動為大學生學習和高校體育教師教學提供了的平臺。2012年教育部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以下稱《通知》)中,將精品課程定位為“五個一流”,即具有一流教師團隊、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
1 研究目的和意義
該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和調查訪問法對收集的信息、資料進行整理,從高校體育精品課程建設入手,在探討教學團隊同其他幾個“一流”的相互關系的基礎上,認為這“五個一流”,起決定性作用的則是教師團隊。并在探討教學團隊同其他幾個“一流”的相互關系的基礎上,突出教師團隊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建設教師團隊的幾點建議,為高校精品課程建設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該文以高校體育精品課程教師團隊作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對上海圖書館、上海海洋大學圖書館、上海體育學院圖書館進行相關文獻的查閱及對中國期刊網、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相關檢索,查閱有關于高校體育精品課程建設方面的參考文獻,并對文獻進行分析整理,為該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 訪談法
走訪有關上海市部分高校體育課程管理方面的領導、體育精品課程教師團隊、普通體育教師,為該研究提供現實依據。
2 分析與討論
2.1 高校體育精品課程教師團隊建設與教學內容的關系
高校體育教學內容建設是高校體育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建設一流的教學內容要體現社會發展和時代要求,以交叉學科知識的整合為課程內容建設的核心,重在課程的內涵建設。教學內容建設也要及時反映和吸收本學科、專業或者某運動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高校體育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實踐者,首先是教學內容的選取者。教師要從課程培養目標出發,選取科學性、先進性、趣味性的教學素材和教學資源并進行整合,以滿足高校體育精品課程建設的需要。可以說,沒有業務能力強的教師團隊,是不能根據時代的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科學的選取以滿足課程建設的需要。
2.2 高校體育精品課程教師團隊建設與教學方法的關系
先進的教學方法是精品課程的重要標志,也是高校體育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一流的教學方法,就是要注重因材施教,運用學生樂于接受的邏輯形式,實行生動而豐富的形式、先進的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是教學方法的設計者和實施者。不同的教師會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特色源于創新,只有具有創新理念和創新能力的新時期教師團隊,才能創新特效的教學方法。
2.3 高校體育精品課程教師團隊是教材的編著者和實施者
琳瑯滿目的各種運動項目作為教材資源,對豐富教學內容有關鍵作用。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是教學內容,而教材則是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和具體體現。而編寫和使用優秀教材的人是教師,或者教師團隊。教師團隊的科研水平、創新能力、知識運用能力、是推動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創新,編著出高質量特色教材的保證。
2.4 高校體育精品課程教師團隊建設管理是課程建設的基礎和保障
高校體育精品課程建設具有發展性、動態性,其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內容、方法、教材都要與時俱進。一流教師團隊培養發展,也要因課程建設的發展,不斷的進行完善和提高。教師團隊既是教學管理的客體,更是教學管理的主體。精品課程的教學管理除課堂教學的組織、實踐教學的安排、學生成績的評定等教學環節的管理外,還包括師資團隊的配備、課程建設的過程管理。
綜上所述,教師團隊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關鍵因素,教師團隊建設決定了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實施、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創新、特色教材的編撰并運用,是課程建設的基礎和保障。
3 高校體育精品課程教師團隊建設的幾點建議與對策
3.1 高校體育精品課程教師團隊需要分工合作明確
高校體育精品課程的建設需要教師團隊成員不同的分工和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一個團隊需要由團隊的決策者、業務能力骨干、充滿激情和斗志的新鮮血液組成。團隊成員各司其職,發揮各自的優點和長處。同時團隊間也要相互合作,為了共同的目標并進行整理整合,使團隊具有凝聚力和戰斗力。教師團隊的影響和聲望、科研成果、培養人才的素質和質量這些特色都需要在課程建設中通過團隊合作長久的發展和積淀。
3.2 要重視梯隊建設
建設可持續性教師團隊一定要著力培養后備師資團隊,實現優質課程的教學接力。教師梯隊要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與此同時,還應重視課程教學各環節的師資力量配置。保證高層、中層、新生代合理的搭配和比例,使得教師團隊建設得以薪火相傳。
3.3 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
建立激勵機制,發揮團隊中各個崗位和分工的積極性,滿足團隊成員的發展需要,給予其發展機會,特別是各個高校高層管理者、體育主管部門要給予一定的有利于課程發展的政策傾斜。
3.4 增加團隊成員業務培訓機會
當今時代,隨著教育理念的飛速發展,專業知識日新月異,新的教學內容、知識、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更新較快。教師團隊作為精品課程建設的關鍵,一定要適應時代的發展,掌握最新專業知識動向,并轉化為自身業務能力以滿足廣大學生學習的需要。多增加團隊成員業務能力培訓,對于提升團隊整體實力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對年輕教師的培養方面。
篇7
【關鍵詞】精品課程;數據庫系統;LOM;DC;元數據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0)06―0103―05
一 精品課程建設的國內外現狀
精品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教育部于2003年啟動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工作,截止2009年底,全國共評選國家級精品課程2917門[1]。經過7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國精品課程建設已經積累了一定經驗,并逐步建立起國家級精品課程申報及評審平臺,相應的課程網站索引導航系統等。
國內精品課程主要采用“教師自行建設,逐級申報”的模式。目前,課程網站制作與服務缺乏統一標準,在教學信息資源組織、底層規范標準、教學資源共享服務機制等方面存在較多問題,制約了優質課程教學資源的推廣應用。
比較而言,國外類似的課程建設主要采用OCW(Open Course Ware)開放課程(課件)的形式。課程資源網站界面風格簡潔一致,課程教學資源欄目規劃、目錄體系統一,結構導航清晰,資源查找與利用方便,開放共享程度高。
國外主要由一些大學及基金會組織發起,課程以倡導知識的開放與共享為宗旨。課程建設與共享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具有較先進理念的知名高校,優秀課程有FETP OCW、Utah State University OCW 、Japan OCW Alliance、Johns Hopkins OCW、ParisTech OCW等[2]。其中麻省理工學院的開放課程在全球有大量的鏡像站點,并且得到很多IT公司的支持,課程資源及網站建設采用標準的內容管理系統[3]。
因此,在精品課程資源庫建設過程中,采用統一的標準對精品課程資源進行有序化的信息組織是推動課程資源的整合共享的前提,具有重要意義。江蘇省高校數字圖書館三期工程正在建設的《精品課程教學資源數據庫系統》,注重課程資源信息組織及相關過程的標準化工作,探索了將LOM元數據和DC元數據相結合的資源組織元數據應用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 精品課程元數據方案設計
1 元數據需求分析
元數據(Metadata)是關于數據的數據,是一種從底層規范信息資源組織的有效方法。元數據的應用,能夠從源頭上控制資源建設的質量,形成清晰的資源脈絡,為資源的深度揭示、開放共享提供條件。不同類型的信息資源需要用不同的元數據進行描述。如用于描述網絡資源、支持網絡檢索而建立的通用元數據Dublin Core(簡稱DC)和ROADS,用于描述書目數字文獻的MARC元數據和TEI Header,用于描述教育資源的IEEE LOM元數據(學習對象元數據)和GEM元數據(教育資源網關),用于描述特殊資源的元數據(如政府信息資源元數據GILS和檔案編碼描述格式EAD)等[4]。
江蘇省精品課程教學資源數據庫系統的設計,本著“開放、互動、整合、共享”的理念,在綜合分析與調研的基礎上,建立精品課程教學資源庫系統的系列標準,特別是對精品課程資源元數據方案的選擇和定義。
從教育資源的描述來看,IEEE LOM是國際上發展相對完備的一項教育元數據標準,它定義了學習對象元數據的語法和語義,其目的在于使用最小的屬性集完成對學習對象的管理、檢索和評估。其他教育資源元數據如IMS、ADL/SCORM等均以LOM為基礎建立。因此,許多國家都是以LOM為基礎建立本國的教育元數據標準,如加拿大、英國、中國等[5]。從通用性的角度來看,DC元數據是美國OCLC的DCMI(DC元數據發起小組)為標識數字化信息資源、支持網絡檢索而創建的目錄模式的元數據格式,通過國際性合作逐步完善,目前在網絡中得到廣泛承認和應用。由于DCMI與IEEE LOM的合作一直很密切,雙方都認可基于RDF的元數據抽象模型,因此這兩套元數據規范在互操作方面比較容易達成一致。
2 元數據方案的提出
精品課程既包括一般性課程描述信息,還包括大量的課程資源。課程及課程資源的復雜性,決定了單純使用某一種元數據標準描述,存在很大局限性。僅僅采用LOM描述,會導致描述體系過于龐大;全部采用DC描述,又顯得力不從心,因為DC的簡單字段無法滿足課程全面標引的需要。綜合對比分析有關元數據,并仔細剖析精品課程資源結構,我們決定采用LOM元數據進行課程整體信息描述,采用DC元數據進行課程資源條目描述,即采用“LOM+DC”的精品課程元數據描述方案。這樣將兩者進行結合可以揚長避短,是比較理想的描述方案。
如圖1所示。一門課程從宏觀上是一個學習對象,LOM標準可以涵蓋有關課程的主要信息描述,而課程又包括核心資源,資源可以有很多條目,把每條課程資源作為一個小單元,很適合使用DC描述。在基本信息(LOM)與核心資源(DC)間建立包含關系,從而形成完整的精品課程元數據描述方案。也就是說一門精品課程的元數據完整描述應該包含1個LOM加上很多DC形成的元數據包。
三 元數據介紹及實例描述
1 整體描述――學習對象元數據(LOM)
LOM最早是由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下屬的負責制定數字化學習標準的組織學習技術委員會(LECS)制定。在中國,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CELTSC)教育技術分技術委員會,負責相關標準的研制、認證和應用推廣工作。到目前為止,已經頒布了CELTS系列標準,其中的3個標準已經為國家標準[6]。信息技術學習、教育和培訓學習對象元數據(LOM)于2008年1月14日為國家標準(GB/T 21365-2008),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7]。
LOM定義了一個通用的概念數據模型,以促進學習對象的共享和互換。主要由9個類別組成,每個類別下有一系列表征元素。在國標中,為了有利于用戶選擇使用LOM元素,把LOM元素分成必備數據元素(M,Mandatory data element)、可選數據元素(O,Optional data element)、擴展數據元素(E,Extended data element)三類。
LOM V1.0由9個類別組成:1)通用(general):組合了對學習對象進行整體描述的通用信息;2)生存期(lifecycle):組合了與學習對象的歷史和當前狀態有關的特征以及在演化期間已經影響該學習對象的那些個人和組織;3)元―元數據(meta-metadata):組合了元數據實例本身(不是元數據實例描述的學習對象)的信息;4)技術(technical):組合了學習對象的技術要求和技術特征;5)教育(educational):組合了學習對象的教育和教學特征;6)權利(rights):組合了學習對象的知識產權和使用條件;7)關系(relation):組合了定義在學習對象與其他相關學習對象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特征;8)評注(annotation):組合了對學習對象在教育使用上的一些評論,以及這些評論的作者和創作時間的信息;9)分類(classification):描述了學習對象與某個或某些特定分類系統的關系信息。
選用原則:一門課程所包含的信息相當復雜,既包括基本信息,諸如課程名、負責人、分類體系、網站等,又包括各種教學資源,總體上把課程作為一個基本描述單元,通過學習對象元數據的綁定可以保證課程間較高程度的語義互操作性。
精品課程整體信息描述中,主要以必備數據元素為主,可選、擴展數據元素為輔。其中6)權利和8)評注兩個類別為可選元素,在實例著錄中未使用。具體見下一部分的實例描述。
2 資源描述――都柏林元數據(DC)
DC推薦的基本元素,包括15個字段:1)標題(Title):賦予資源的名稱;2)創建者(Creator):創建資源內容的主要責任者;3)主題(Subject):資源內容的主題描述;4)描述(Description):資源的內容的解釋;5)出版者(Publisher):使資源成為可獲得的責任實體;6)貢獻人(Contributor):對資源的內容做出貢獻的其他實體;7)日期(Date):與資源生命周期中的一個事件相關的時間;8)類型(Type):資源內容的特征或類型;9)格式(Format):資源的物理或數字表現形式;10)標識符(Identifier):在特定的范圍內給予資源的一個明確的標識;11)來源(Source):產生該資源的其他資源;12)語言(Language):描述資源知識內容的語種;13)關聯(Relation):對相關資源的參照;14)覆蓋范圍(Coverage):資源內容所涉及的外延或范圍;15)權限(Rights):有關資源本身所有的或被賦予的權限信息[8]。
選用原則:精品課程的每個資源條目基本具有相似的表征方式。如均需要表征資源的名稱、描述、提交更新時間、資源格式、資源標識等信息。因此,采用適宜互聯網信息資源標引的都柏林元數據DC,可以較完整地實現標引。15個核心字段全部選用。
下面給出一門課程的元數據實例描述實現方案。
3 精品課程元數據實例描述
在網絡教育技術標準使用的過程中,通常會存在數據的綁定問題。XML作為一種通用的可擴展置標語言,以其良好的體系結構及數據描述能力,已成為數據存儲與交換的行業標準。因此它也成為了精品課程元數據編碼綁定的首選。下述描述實例均使用基于XML的語法格式描述。
(1)課程基本信息描述(LOM方案)
如表1,列出了一門國家級精品課程的基本信息,共12個元素。假定本門課程在資源庫中對應網址為:URL1,課程對應核心資源的網址為:URL2。
<img src="img.省略/qkimages/xjyj/xjyj201006/xjyj20100626-2-l.jpg" hspace="15" vspace="5" align="">
其中權利(rights)、評注(annotation)類別未選用,<!--內容-->為注釋內容,代碼按照層級關系編寫。采用LOM V1.0,基于XML的綁定規則,具體標準符合信息技術學習、教育和培訓基于規則的XML綁定技術(GB/T 21364-2008)要求[9]。
<?x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 ?>
<lom>
<general><!--(1)通用信息-->
<identifier>
<catalog>URI-IN</catalog><!--課程在資源庫中對應網址-->
<entry> URL1</entry>
<catalog>URI-OUT</catalog><!--課程遠程網站對應網址-->
<entry> jpkc.njau.省略/botany/ </entry>
</identifier>
<title>植物學</title>
<language>zh</language>
<description>《植物學》是使學生了解植物的形式多樣性,植物學是一門重要基礎課程</description>
<keyword>植物、植物生態、植物生產、生命科學</keyword>
</general>
<lifecycle><!--2)生存期信息-->
<contribute>
<role>負責人</role>
<entry>強勝</entry>
</contribute>
<date>2008-10-22</date>
</lifecycle>
<meta-metadata><!--3)元―元數據信息-->
<identifier>
<catalog>URI</catalog>
<entry>celtsc.省略</entry>
</identifier>
<contribute>
<role>創建者</role>
<entry>江蘇省精品課程教學資源數據庫</entry>
<date>2008-10-22</date>
</contribute>
<metadataschema>LOM V1.0</metadataschema>
<language>xml</language>
</meta-metadata>
<technical><!--(4)技術信息-->
<format>text/html</format>
</technical>
<educational><!--5)教育信息-->
<learningResourceType>精品課程
</learningResourceType>
</educational>
<relation><!--7)關系信息,表示課程(LOM)與資源(DC)的關系-->
<kind>B是A的一部分</kind><!--A指精品課程,B指對應資源條目或網址-->
<resource><!--描述核心資源B的地址-->
<identifier>
<catalog>ID</catalog>
<entry>URL2</entry><!--描述核心資源B對應的地址-->
</identifier>
</resource>
</relation>
<classification><!--9)分類信息,5個分面分類入口-->
<purpose>學科</purpose>
<taxonpath>
<source>教育部精品課程專科學科分類
</source><!--來源國家精品課程分類-->
<taxon>
<id>09</id>
<entry>農學</entry>
</taxon>
<taxon>
<id>0901</id>
<entry>植物生產類</entry >
</taxon>
</taxonpath>
<purpose>省份</purpose>
<taxonpath>
<source>中國行政規劃</source>
<taxon>
<id>320000</id>
<entry>江蘇省</entry>
</taxon>
</taxonpath>
<purpose>級別</purpose>
<taxonpath>
<source>課程級別</source>
<taxon>
<id>01</id>
<entry>國家級</entry>
</taxon>
</taxonpath>
<purpose>類別</purpose>
<taxonpath>
<source>課程類別</source>
<taxon>
<id>01</id>
<entry>本科</entry>
</taxon>
</taxonpath>
<purpose>年份</purpose>
<taxonpath>
<source>申報年份</source>
<taxon>
<id>01</id>
<entry>2003</entry>
</taxon>
</taxonpath>
</classification>
</lom>
(2)課程核心資源(DC方案)
如表2,列出精品課程核心資源中的兩個條目,實例中僅描述第一條。假定本門課程在資源庫中對應網址為:URL1,課程對應資源的網址為:URL2,每條資源的詳細信息網址URL3。DC核心共15個元素,采用基于XML語法的RDF方案[10]。
<img src="img.省略/qkimages/xjyj/xjyj201006/xjyj20100626-3-l.jpg" hspace="15" vspace="5" align="">
資源條目中的“引用”,表示引用課程(LOM信息)中的相關描述內容,由程序自動實現。如第1條資源著者即課程負責人直接引用,主題對應課程的主題詞。
<?x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條完整的資源條目描述-->
<rdf:RDF
xmlns:rdf="省略/1999/02/22-rdf-syntax-ns#"
xmlns:dc="省略/dc/elements/1.省略/dc/terms/">
<rdf:Description rdf:about="URL3">
<dc:title>第一章植物細胞</dc:title>
<dc:creator>強勝</dc:creator>
<dc:subject>植物 植物生態 植物生產 生命科學</dc:subject>
<dc:description>介紹細胞的形態結構與功能。</dc:description>
<dc:publisher>江蘇省精品課程教學資源庫</dc:publisher>
<dc:contributor>江蘇省教育廳</dc:contributor>
<dc:date>更新2009-03-05</dc:date>
<dc:type>課件</dc:type>
<dc:format>PPT</dc:format>
<dc:identifier>01.ppt</dc:identifier>
<dc:source>URL2</dc:source>
<dc:language>ZH</dc:language>
<dc:ralation>植物學</dc:ralation>
<dc:ralation>URL1</dc:ralation>
<dc:coverage>農學 植物生產</dc:coverage>
<dc:rights>江蘇省教育廳</dc:rights>
<dcterms:isPartOf rdf:resource="URL1"/><!--基本信息(lom)與資源(dc)建立聯系-->
</rdf:Description>
</rdf:RDF>
四 結語
精品課程教學資源數據庫系統元數據方案的實現,探索了運用多個元數據標準組織復雜資源的可行性。采用該元數據方案建設的“江蘇省精品課程教學資源數據庫系統”,能夠實現與“江蘇省高等教育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的順利對接。
目前,在數字化教學資源系統建設中,采用元數據方案的成功案例尚不多見,如何有組織地開展復雜對象信息組織方案的研究、不同資源間元數據接口規范及不同類型元數據轉換標準的制定等,是我們亟待解決的課題。
參考文獻
[1] 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網[EB/OL].<省略,2010-4-1.>
[2] 開放課程計劃[EB/OL]. <省略,2009-6-1.>
[3] 王靜.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免費網上課程[J].電化教育研究,2004,(10):78-79.
[4] 張曉林.元數據研究與應用[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47-148.
[5] 薛寧.LOM元數據應用探討星地一體教育資源素材庫的組織[J].圖書館雜志,2005,(5):59-64.
[6] 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教育技術分技術委員會[DB/OL].< celtsc.省略,2009-6-10.>
[7] 信息技術 學習,教育和培訓 學習對象元數GB/T 21365-2008[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8] Dublin Core[DB/OL].
<dc.library.省略/dcmi-terms.htm,2009-7-15.>
篇8
[關鍵詞]普通高校;體育;精品課程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11 ― 0165 ― 02
[收稿日期]2014 ― 10 ― 15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改工程項目(JG2014011072);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GBB121 1061)。
[作者簡介]郭晗(1979―),男,黑龍江齊齊哈爾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2003年我國開始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精品課程應該有自己學校的特色與風格,應該充分體現現代教育教學思想,應該是受學生喜愛的課程。我國的高等學校精品課程經過10年的建設,已經形成了擁有數千門各門類、各專業規模化的校、省、國家三級精品課程的開放體系,各高校對精品課程建設高度重視,增加投入和扶持力度,使高等教育教學質量有了顯著提高。近年來,齊齊哈爾大學在深化體育教育教學改革中,以體育精品課程建設為突破口,在教育教學管理、教育教學改革、師資隊伍建設、體育科學研究等方面積極探索,在精品課程建設中強化文化育人功能,強化區域體育科技研發,強化區域社會體育服務,強化區域體育文化引領,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促進了體育課程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1 普通高校國家級體育精品課程建設的現狀分析
通過對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上的國家級本科精品課程數據資料的統計分析〔6〕,由表1可知,從2003年始至2010年,教育部每年評審一次,共評出本科院校國家級精品課程2582門,除第一年評審通過了127門外,2004年―2006年每年在250門左右,2007年―2010年每年在400多門,榮獲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稱號的體育類課程共有47門,占總量的1.82%。但是,作為公共必修課程的大學體育,僅有9門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占總量的0.35%,現階段大學體育精品課程建設相對于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總體數量偏低,并且具有國家級體育精品課程的學校都是重點高校,沒有其他層次的院校,而且地域分布不均衡。普通高校應以具有體育精品課程學校為榜樣,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深入推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各高校應根據“五個一流”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大學體育精品課程的建設力度。體育課作為學校必須開設的主干課程之一,是少有的幾門貫穿于小學、中學直到大學的課程。與大學英語和理論、思想品德課(以下簡稱“兩課”)共同屬于高校培養計劃中必不可少的公共必修課。我們將這三門公共課的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情況作了統計與對比分析,表2的結果表明,獲批的大學英語和“兩課”精品課程數量每年均高于大學體育精品課程,在8次評審中“兩課”精品課程占總量的1.51%、大學英語精品課程占總量的1.59%,而大學體育精品課程只占總量的0.35%,并且在2009年、2010年兩次評審中均為零,這說明大學體育精品課程建設工作急需加強。
2 齊齊哈爾大學體育精品課程建設分析
2.1大學體育課程建設的總體目標
齊齊哈爾大學是黑龍江省西部地區的唯一一所省屬重點大學,近年來學校緊緊圍繞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增強自覺性、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研究“立地”項目、培養“落地”人才、開展“益地”服務。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教學環境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非常高漲,學生需要在學校期間能夠接受高質量的體育教育,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快大學體育精品課程建設。作為黑龍江省精品課程的大學體育課程建設總體目標的制定,要緊緊圍繞齊齊哈爾大學的發展戰略。大學體育課程建設目標為: 始終貫徹“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增強學生體質、增進身心健康、提高體育人文素養和傳承與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注重對學生個性發展的培養,注重對學生優良思想品德的培養的示范性精品課程。把大學體育課程定位在省內一流,力爭國家精品的位置,形成規范化并具有齊齊哈爾大學特色的示范性精品課程。
2.2師資隊伍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根本保證
在師資隊伍建設中走內涵發展的道路,以提高教師的學歷為突破口,減少青年教師的教學工作量,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積極鼓勵教師攻讀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現在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達到了45.83%,并且有4名教師獲得了博士研究生學位,師資隊伍的學歷結構得到了較大的改善。在提高教師學歷水平的同時,大力加強教師的業務培訓,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學術活動、進行短期業務培訓和考取高級別裁判,努力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業務能力和社會影響力,大學體育教學團隊被評為學校首批優秀教學團隊。學校領導對教研、科研立項工作非常重視,拿出部分資金獎勵教師完成教研、科研項目研究工作。體育學院近幾年在教研、科研立項工作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大學體育教學團隊承擔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體育總局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省教研科研項目20余項;獲得黑龍江省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社會科學科研成果獎10余項;在體育類中文核心等重要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教研、科研項目的研究成果極大地促進了學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改革。
2.3教學管理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保障
科學的教學管理是體育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保障,科學管理可以有效地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育部在教學管理上突出現代化,如建立選課平臺,使學生可以直接在網絡上進行“三自主”選課,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通過加大學生選課的自由度,更加注重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精品課程的教學環節要科學規范,制定具有創新意義、學校特色的教學大綱,編寫規范的授課教案,建立題型全面、使用便捷的體育理論試題庫,制作豐富形象的電子課件。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確保教學質量的有效監控,完善教研制度、教學檢查制度、科研考核制度、課堂教學常規等等,使教學管理進一步科學規范。
2.4現代一流的體育教學環境是體育精品課程建設的基礎保障
所謂現代一流的教學環境是指良好的物理環境因素:氣候,氣味,色彩,聲音,光線都屬于體育教學環境。現代或者是未來的體育教學環境不但要有充足的硬件設施:體育館,田徑場,游泳館,教室等簡單的場地設備;還要有優秀的人際關系和語言環境等軟件資源。體育教學環境中的人際關系不但要有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和睦關系,而且還要有教師之間交流合作的融合關系,更加包括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的和諧關系;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教授著,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審美情趣等,而且對學生有著重要的熏陶作用。良好的語言環境可以對學生產生深刻,潛移默化的作用。齊齊哈爾大學學校體育建設經費投入逐年增加,體育教學環境得到了較大的改善,為體育教學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體育已經成為提升學校形象和知名度的一張名片。
2.5教材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
精品課程就必須有精品教材的支撐,教材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精品教材具體表現為教材的內容編寫要更為新穎、豐富、多樣化,充分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體現文化引領作用,便于學生課外閱讀,還應充分反映教學改革新經驗新成果。齊齊哈爾大學近年下大力氣加強大學體育課程的教材建設,現使用由課程組編寫的《大學體育理論與健康教程》、《大學體育實踐教程》,教材充分展示了近年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新成果,充分體現了齊齊哈爾大學的優勢資源,傳承和發展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此外,為提高現代化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制作了各個項目的電子教案、體育理論試題庫、速度滑冰、排球、健美操、武術(初級長拳、初級棍術)等項目的CAI課件等輔助教材,建立了大學體育精品課程學習網站,學生可在校園網上進行在線體育理論和個別項目的學習、師生互動答疑、學習效果的自我檢驗等,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明顯提高,形成了具有齊齊哈爾大學特色的立體化體育教材學習體系。
3 結論
大學體育精品課程建設要從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要緊緊圍繞學校的總體發展戰略,要充分發揮學校區域體育特色與優勢。在大學體育改革中要以體育精品課程建設為龍頭,全面推動學校體育工作的改革與發展,努力打造精品的校園體育文化,努力使高校體育能夠引領區域體育文化的大發展。總之,體育精品課程建設,首先要建立一支業務素質過硬的優秀教師團隊,要有在某一領域具有全國乃至世界領先研究成果的精英領軍人物,優秀的教師團隊要有一致的研究方向并具有領先的學術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在這一領域要有廣泛的引領作用。學校要在資金、體育場地設施建設、教材建設等等方面給與大力的支持,在政策上給與大力支持,使教師們能夠輕裝上陣,團結協作,凝聚力量,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要充分發揮名師人才優勢,大力建設一流的精品視頻公開課,使學生們足不出戶就能領略教育大師們的風采,接受大師們的傳教、授業、解惑,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
〔參 考 文 獻〕
〔1〕趙紅娟.普通高校體育精品課程建設的探討〔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6,(4):113-115,118.
〔2〕徐南強.從科學發展觀角度談東南大學體育發展新突破的途徑〔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118-120.
〔3〕姚小敏.對高校體育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考〔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7):94-96.
〔4〕翟林,侯代貴.高校體育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5):81-84.
〔5〕盧高峰.高校體育精品課程資源建設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搏擊?武術科學,2007,(12):86-87,92.
〔6〕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EB/OL〕.
篇9
關鍵詞:高等教育 精品課程 動畫教學 數字教學 資源共享 理論基礎
中圖分類號:G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11(c)-0128-02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教育資源的共享是一種必然趨勢。高等教育教學效果的延伸在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意義,在教學中,既要加快傳統知識的教學,又要合理實施精品課程教學。精品課程的實現要以網絡資源為基礎,是教育部、高校乃至企業之間共同的目標。如何實現精品課程數字資源的共享是文章主要研究的問題。
1 精品課程數字教學資源共享現狀
精品課程數字資源的構建是企業和教育部門共同的任務,要對高校精品課程的實施起到促進作用,要求政府增加相關企業支持。目前,精品課程在高校的應用主要是卓越電子和天空教室。該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其主要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參與者較少,內動力不足
在高校課程改革過程中,重點強調了教學技術的革新。但多數高校以獨立自主改革為主,對于以天空教室為代表的共享模式參與度較低。數字資源共享的建設水平低下,在實施中又缺乏長效的管理機制。在資源的類型上,由于統一度較低,因此網絡資源不統一,共享系數低。隨著教育的發展,人才培養模式發生變化,教學內容也應隨之改變,但就現狀而言,無論是傳統的教學改革,還是精品課程的實施,均缺少專業性,資源建設的更新緩慢,受關注度不高。一些網站甚至成為無效網站,課程發表不能獲得高校教師和學生的認可。在精品課程的建設上存在重立項、輕建設的現象,使得課程的建設內動力不足,課程的可用度不高。尤其在后期的網站維護上,專業人員缺乏、維護費用挪為它用現象明顯,資源共享難以實現。
1.2 精品課程共享意識差
一方面,精品課程的建設處于初級階段,因此在建設上往往存在問題,教學資源落后很難得到認可。另一方面,高校在改革過程中,學生對于精品課程的了解少,對于如何高效地應用更是知之甚少。對于精品課程在高校內部的宣傳不足,高校依然按照自己的節奏和方式進行教學改革。對于網絡資源的保護意識差,造成資源無法成為高校獨享的專利,這對于高校教學改革尤其是對于課程在高校中的推廣具有較大影響。
2 精品課程數字教學資源共享模式研究
2.1 教育行政推動與用戶自發推動相結合
在精品課程數字教學資源共享模式實現過程中,教育部門要發揮積極的引導和推動作用。通過行政部門的推動擴大教育資源的影響范圍,經過正確的宣傳使更多的學生認識和了解精品課程,承認資源共享的重要性。教育部門作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導者和執行者,應為精品課程數字教學資源共享模式的實現提供支持,鼓勵企業生產和學校實施,實行行政推動與用戶自發推動相結合的模式。當然,要促進用戶自發推動,還要增加精品課程的實用性。
2.2 規范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的標準
精品課程在構建過程中,技術缺陷不容忽視。在建設過程中,首先要規定網站建設的標準,保證服務器的功能,制定合理的網站格式,統一課程資源類型。另外,要規范精品課程網站建設還要從音頻、視頻以及網站的兼容性等方面進行更新。資源存儲器要有不同的版本以適應不同條件的訪問者,最終確保精品課程的數字資源共享,提高教學效率。
2.3 加強精品課程的知識產權保護
精品課程在開放的同時還應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即保護高校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學資源。目前的精品課程教學知識產權保護不夠,資源很容易被復制。基于此,要對精品課程的數字資源進行必要的保護,確保其有效傳播。并且要確保學校對于資源享用的自由性,從而促進資源的共享與建設。
3 高校精品課程數字教學資源共享的實現――以動畫教學為例
在高校精品課程的研究中發現,學校教學體制和專業教學的改革才是實現精品課程資源共享的關鍵。因此,筆者根據自身教育教學經驗,以某高校的動畫教學改革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精品課程的高校資源共享過程。
3.1 改革高校動畫課程的教學內容
首先,要使用網絡教學方式,就要減少傳統的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增加能夠反映專業科技研究成果的知識。共享是一種必然,各大高校之間應該相互合作,互相吸取先M的教學經驗。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為目的調整教材內容,將有針對性可以實現共享的精品課程教學內容引入課堂。在精品課程數字資源的共享中,還要注重高校教師能力的培養,引入精品課程后,教師要掌握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和發揮多媒體的教學效果。將教材編寫與企業需求和經濟發展相結合,促進資源的共享,使精品課程共享的實用性增強,從而提高其認可度。
3.2 高校動畫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精品課程的共享還取決于高校對于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資源共享的目的是減少資源浪費,為社會培養綜合性人才。學生作為培養對象,應成為教學的核心。傳統的教學方法明顯與精品課程的推出相違背,因此要構建以學生為核心的項目教學、團隊協作學習及小組討論教學等方式。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要以工學結合為前提來推進高校精品課程的實現。在動畫教學中,由于現今動畫的應用廣泛,教學內容的設計上要多選擇實用性強的教學方式。通過“工學結合、項目驅動”的方式來引導教學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當然,在教學中還要根據精品課程的特點,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技術,發揮多媒體教學資源的作用,使得教學內容更加靈活和清晰,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最后,還應強化精品課程的內容,使其更加豐富。以動畫教學為例,可以建立相關網站,提供教學大綱下載、動畫演示課件以及教學實踐模擬等內容。豐富教學內容可以滿足不同特點的高校教學,從而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3.3 加快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精品課程資源共享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是實現精品課程教學的基礎,也是高校教學資源共享的必然途徑。基于此,高校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教育信息的使用,不斷地完善信息資源,確保網絡資源這一基礎,并構建完整的教學平臺。在以往的教學中,往往只注重立項申請,而忽視最終的建設。因此,要在日后的教學中通過自身努力獲得精品課程建設的立項項目,并且通過資源結合、教師隊伍培訓等方式來實現資源的共享。利用校園網建設來實現學校的網絡教學,并豐富其內容,推進各大高校的資源共享,提高教學效率,確保高校教育的發展。
4 結語
基于目前高校在精品課程實現上的局限性,應盡快實現課程教學的資源共享。這一過程需要教育部門、企業和學校之間共同完成。文章以高校動畫教學中精品課程教學為例,分析了精品課程實現的過程。精品課程教學是一種必然趨勢,資源共享能夠促進高校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并且有助于優化人才培養。當然,精品課程的實現還需要加強。
參考文獻
[1] 岳建軍.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篇10
一、高職精品課程建設的現狀
1.高職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覆蓋學科廣,精品課程逐年遞增
2003年,《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育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全面啟動了全國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工程。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中明確指出:“十一五”期間,國家將啟動1000門工學結合的精品課程建設,帶動地方和學校加強課程建設。
2003年至2009年,教育部先后開展了七屆精品課程遴選,累計評選出3080門精品課程,其中高職國家級精品課程812門,占全國國家級精品課程總數的26%。從歷年的建設情況來看,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逐年在增加,并且高職精品課程增加的幅度還較大。僅2008年和2009年就評選出高職國家級精品課程400門,均超過當年全國國家級精品課程總數的30%以上,其內容覆蓋材料與能源類、財經類、電子信息類、法律類、公安類、公共基礎課、公共事業類、環保、氣象與安全類、交通運輸類、旅游類、農林牧漁類、輕紡食品類、生化與藥品類、水利、土建類、文化教育類、醫藥衛生類、藝術設計傳媒類、制造類、資源開發與測繪類共計20個一級學科。
2.高職國家級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的日益完善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高職精品課程建設一直參照本科精品課程的指標體系。自2003年7月教育部頒布的《國家精品課程評估標準》(征求意見稿)以來,精品課程評審指標每年都在不斷修改與完善,2007年更名為《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并且還根據評審需要制定了本科與高職兩個指標體系,2008年和2009年又在2007年評審指標的基礎上做了較大修改,其一級指標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隊伍、實踐教學、教學效果、特色及政策支持等六項的基礎上增加了課程設置,二級指標調整更大。這些調整使高職國家級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日益完善,這更有利于建設具有高職特色的精品課程。
二、精品課程建設的措施及主要內容
1.加強精品課程建設的領導和規劃
(1)加強精品課程建設的領導。有力的領導是精品課程建設順利開展的保證。精品課程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學科、教師隊伍、學生、教材、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思想以及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建設和改革,而且其內部各因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只有通過廣大教師和學生的廣泛參與和共同努力,精品課程建設才能形成合力,創造精品。在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涉及教學、科研、人事、財務、實驗實訓、信息技術、網絡等多個部門,因此需要加強精品課程建設領導,成立精品課程建設領導機構,全面負責精品課程建設的領導協調,組織召開精品課程建設會議,制定學校精品課程的綜合規劃以及有關制度文件和激勵政策,對精品課程建設進行檢查與評估等,以確保精品課程建設有序進行。
(2)制定科學的精品課程建設規劃。制定科學的規劃是精品課程建設的前提。建設規劃一方面要突出精品課程建設的計劃性、目標性、階段性、整體性及層次性,另一方面要立足學校的發展目標與定位,與專業建設、產學研合作及服務社會緊密結合。應搜集學校的師資、課程、教學、特色、實驗條件等方面信息,了解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及可用資源,參考其他院校先進經驗,在全面、認真分析匯總調查信息基礎上提出精品課程建設要達到的具體可操作質量標準及具體措施。
2.精品課程建設的主要內容
(1)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定位。高職院校國家精品課程是能體現現代教育教學思想與高等職業教育特點,符合高等職業教育改革方向和人才培養工作規律,教學內容設計科學合理,教學方法手段靈活新穎,教學資源能有效共享的高質量、高水平的優秀課程。也就是說,高職院校國家精品課程,是根據高職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這一基本特點,以崗位能力分析和具體工作過程為基礎設計課程,具有工學結合的鮮明特色、產學研結合的模式,并能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方法和手段,教學效果顯著,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起重要支撐和明顯促進作用,真正發揮示范和輻射作用的課程。
(2)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關鍵要素。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師資隊伍建設應緊緊圍繞“雙師型”隊伍的建設展開,不僅應有廣博的知識基礎,而且最好能夠承擔一定水平的科研項目,以便使最新研究成果能及時反映在教學中去。可以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層次的技術專家,或者引進具有工程實踐經驗的高學歷的中青年教師,改善年齡、學歷、學緣結構。同時加大教師基本素質的培訓。對于新進的青年教師,可根據專業特點,安排他們到企業參加生產實踐,培養相應技術的實踐能力和相應的動手能力,通過培養、引進、聘用、傳幫帶等相結合的方式,逐步形成一支結構合理、學術造詣高、事業心強、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經驗豐富、特色鮮明的教師梯隊。
(3)教學內容的優化和創新。教學內容建設是精品課程建設的核心。教學內容要體現新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的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應該具備科學性、實用性、先進性和創新性的特征。要通過跟蹤研究把學科前沿的內容不斷地納入到教學內容中,將最新的研究成果和進展展示給學生,并應由學生去探求,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內容中要高度重視實驗、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實踐性內容應占有相當的比例,并與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考核接軌。要積極采取措施將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的內容融入課程建設中,要求課程負責人及課程組成人員在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方面積極探索和實踐,形成教學成果,爭取有一定數量的教學研究,起到交流與輻射的作用。
(4)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教學手段現代化是精品課程建設的必然要求和主要內容。在教學方法上,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鼓勵教師積極開展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應用,重視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思維的培養,鼓勵教師采用“教、學、做合一”、任務驅動、案例式、討論、啟發式、現場、參與式等教學方法,立足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潛能,注重對學生思辨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手段方面,結合課程特點,大力投入硬件設施,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網絡資源組織教學活動。積極有效地采用多媒體教學,同時構建起計算機網上教學平臺,實現資源的優化和共享。
- 上一篇:手術室護士專業素質詳解
- 下一篇:智慧旅游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