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課程的作用范文

時間:2023-11-10 18:14:5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精品課程的作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精品課程的作用

篇1

師資學校重視基礎課程的建設和教師梯隊建設,注重培養年輕教師,鼓勵青年教師繼續深造。具體做法是安排年輕教師與主講教師同講該門課,授課期間同時備課,共同研究課件、教案、習題,使之深刻體會該門課的特點與精髓,樹立精品課的教學理念,形成精品課教學梯隊;鼓勵青年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以利于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效果明顯。教師利用網上精品課程資源,互相學習、借鑒、取人之長、補已之短,學、教、研相結合,促進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和學術水平、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精品課程的主講教師隊伍在職稱、年齡、學歷結構等方面的組合都比較合理,教師的科研、教學能力較強,這些都為課程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學校積極創造條件,加強精品課程的教師隊伍建設,為課程組成員提供更多外出交流、學習的機會。近年來,精品課程的教學隊伍中不斷有教師獲得學校資助的國內外進修或參加國內各類教學科研交流會議的機會。學校還注重優化精品課程教學團隊結構,聘請行業、企業技術人員為兼職教師,強化技能訓練環節的指導工作。我校4門校級精品課程均聘請了行業、企業技術人員為兼職教師,使我們的教學在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改進教學方法,更新精品課程教學手段

通過精品課程建設,強化創新型教學方法理念,突破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思維方式把學生培養成為自主學習、自主研究型創新人才,一是構建設自主學習平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營造互動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主要通過學生參與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課堂信息量。學校多次組織教師技能大賽,既展示了教師教學水平、也起到了相互交流、借鑒、共同提高的作用。還通過教學教風建設、教學專項檢查和教學研究活動,督查促進了教學方法改革的發展,鼓勵教師采用適合高職高專學生的靈活多樣的先進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學校配備了能滿足教學需要的多媒體教室、專業計算機房以及相應的模擬實訓軟件系統。在精品課程建設中,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推進多媒體、網絡媒體的建設,要求在課程網絡上建立友好界面的,美觀大方的課程專題內容、提供課程教學大綱、實踐教學大綱、多媒體課件、習題集、案例集、相關信息以及參考文獻等等。為學生提供平臺,讓學生接觸到大量的優秀教師資源和優秀教材資源,并能夠使用到優秀的課件,體驗先進的教學方式,獲取大量的學科前沿信息。使學生的知識面更為寬廣,能更快的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三、完善管理機制,強化精品課程管理,在對精品課程的管理

篇2

[論文摘要]本文圍繞我國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的目標,針對教學型本科院校的實際,全面闡述了教學型本科院校教師在精品課程建設中,為實現“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中的主體作用。

教育部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的示范性課程。教師是“五個一流”的核心。充分發揮教師在高校精品課程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是保證課程建設質量,實現“五個一流”的關鍵。

一、高校教師是精品課程建設的主體

課程建設是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精品課程建設是以現代教育思想為先導,以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為前提系統工程。高水平的教學工作是建設精品課程的基礎。而進行教學工作的實施者——教師,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關鍵。因此,在“五個一流”中,只有“一流的教師”是主體,而“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都是客體。

1.強調教師的主體意識。教師有了主體意識,才能調動教師的主體潛能,才能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2.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學校要突出教學的中心地位,就要明確教師在課程建設中的主體地位。

3.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即把“五個一流”中的客體:“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作為認識和實踐的對象。

二、教學型本科院校精品課程建設任重道遠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中國高等教育迅速發展,高校數量快速增加,高校的類別也自然分化。繼續堅持精英教育的老牌大學,注重精英培養的質量,成為研究型或教學研究型大學。大量“專升本”院校和新建本科院校,明確定位,以教學帶動研究,成為教學型本科院校。

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推動了教學型本科院校的大發展,同時,問題也日益凸顯。

1.教師的差距。教學型本科院校多為新建本科院校,師資力量同研究型高校相比,存在明顯差距。

2.學生的差距。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使高中畢業生升學率大幅度提高。而大量的一般本科院校,所錄取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能力存在明顯差距。

3.教學型本科院校學科的基礎和學科建設相對滯后。

4.辦學經費、設備、教學條件以及知名度與研究型院校存在較大差距。

教學型本科院校在我國高校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搞好這類學校的課程建設對保證高等教育大眾化后的教育質量,具有廣泛的意義。學校應著力建設一批有發展潛力的課程,發揮其示范和輻射效應用;同時帶動一批課程的改革與創新,推進各學科課程的整體建設。

教學型本科院校精品課程建設任重而道遠。

三、教師在建設“一流的教師隊伍”中的主體作用

“一流教師”內涵豐富,包括先進的教育思想理念,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學術水平,高超的教學能力,高尚的師德修養等。要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僅靠常規的教師進修和培訓難以滿足當前教師繼續提高的需要。

高校教師要樹立“教師發展”的理念。“教師發展”,與“教師培訓”是兩個有密切聯系的不同概念。“教師培訓”是把教師作為客體,要求教師接受某種規定的教育、培訓;“教師發展”則著重從教師主體性出發,通過教師自身的努力達到某種目標,并逐漸向教師的終身教育方向發展。

強調“教師發展”,就是要在教師中形成自覺的主體意識。使教師產生強烈的發展動機,把爭創一流教師看作自己從教的需要,自身發展的需要,從而產生建設“一流的教師隊伍”的原動力。

四、教師在建設“一流的教材”、完善“一流的教學內容”中的主體作用

教材是培養人才、傳道授業解惑的工具,是教學活動的范本,又是體現教學內容、傳播現代科技與知識的載體。它揭示了教學活動的內容、程序和方法。因此,“一流教材”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依托“一流教材”,為“一流的教學內容”打好基礎。

“一流的教材”應該符合以下要求:(1)教材內容要保證精品課程“一流的教學內容”的需要。(2)教材體系要注重知識結構合理、整體優化、反映本校教學特色的課程內容體系;有利于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3)教材質量要與教學型院校定位吻合,要符合學生全面發展和素質教育的需要。

五、教師在創建“一流的教學方法”中的主體作用

作為一名教師,無論他是否是學者、專家,都需要將所擁有的知識轉化為學生所能掌握的知識,并借以發展學生的智能。這就需要掌握教育知識和教學技能。“一流教學方法”是對教師教學技能的具體要求。

“一流教學方法”是建立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以“啟發式”為基礎,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與課程內容和特點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創新教育” 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創新教育” 以人為本,以尊重、信任、發揮人的能動性為前提,注重學生的獨立性,強調學生的參與性,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開發出學生的潛能,從而培養人的創新能力。

高校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學型本科院校教師應當把先進的教育思想同先進的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融入學科教學,探索適應本學科教學的有特色的教學方法。為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服務。

六、教師在推行“一流的管理”中的主體作用

提到“管理”,一般會認為是校系領導和主管部門的事。其實不然,教師在教學管理中仍然處于主體地位。

培養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職能;教學是培養人才的主要途徑;服務于教學活動的教學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教學管理是為實現教育目標,根據—定的原則、程序和方法,對教學活動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過程。教學管理的實質,就是設計和保持一種良好的教學環境,使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高效率地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因此,從學校層面,應當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管理中的主體作用。

精品課程建設是高校改革發展中的一項系統工程。開展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既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又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充分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在打造精品課程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過程中,把教學思想、教學內容、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幾個方面的改革整合為一體,培養造就一流的教師。同時,教師把實踐探索的經驗成果化,形成科研論文,促進教學型本科院校教學科研團隊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李銀芳.高校精品課程建設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中國高教研究,2007,(1).

[2]侯治富,金祥雷等.精品課程建設目標及實現途徑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6,(1).

篇3

【關鍵詞】高等院校 精品課程 優化 建設

中圖分類: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106(2012)02-0156—03

眾所周知,在高等教育過程中,課程是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課程建設的水平是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標志。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時代特征對高校的課程建設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關鍵時期,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對于培養我國建設人才的重要陣地的高等教育而言,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必然要求我國由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邁進。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腳踏實地地抓好高等教育中的課程建設這項基本功,不斷打造適應時展的精品課程。

一、對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現狀評估

自2001年開始,面對社會上因為高校擴招對高校教學質量下滑的擔憂,國家教育部先后多次下發相關文件,提出教授上講臺、增加對教學工作的投入、提高教學質量等要求。這可以說是精品課程的前奏。2003年,國家教育部在下發的《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中明確指出:精品課程建設是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通過精品課程建設,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從而達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這標志著我國開始啟動高校精品課程建設工程。隨后,精品課程建設不僅成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全國各教育單位提高整體教學水平的重要措施。這一工作受到了高等教育領域的廣泛重視,相關實踐與理論研究工作也隨即展開。從我國提出并啟動精品課程建設的初衷來看,毫無疑問,有關部門是希望精品課程的建設成為提高我國高等教育質量,并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從大國向強國邁進的前進步伐。

1.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經過五六年的建設,我國高校精品課程的建設已初具規模和成效。在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方面,出現了一批精品課程。在實施精品課程建設第一個五年計劃中,教育部計劃在2003--2007選拔1500門國家級精品課。實際上,這一目標已經實現。僅2008年就評選國家級精品課程650門,其中本科課程400門,高職高專課程200門,網絡教育課程50門。2007年的《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提出,繼續推進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在前期建設的基礎上,2006--2010年再遴選3000門課程進行重點建設。這些精品課程的出現起到了示范作用,都—定程度地促進了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促使大家積極主動地思考并參與到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研究中來。

2.理論研究不斷深入。在精品課程建設的理論研究方面,涌現了一些關于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成果。通過對中國知網中已經發表的學術論文的檢索,其中,已有精品課程建設的相關研究文章多達1269篇,其中2008年就有467篇。這些研究從多角度,在多方面對精品課程建設作出了研究。一是關于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主要對精品課程建設內涵、意義、問題和措施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根據某一具體課程的精品課程建設做出了個案研究,這是研究的熱點。這些研究者主要的方式是結合自己承擔的課程建設的實際,分析了課程建設的思路、經驗和具體做法。三是針對高職高專的特殊需求開展了關于高職高專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這些研究者結合高職學校的特點和課程特點,論述了高職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特點、必要性和具體的做法。

篇4

>> 開放教育資源的宏觀背景下高校精品課程資源共建共享探析 精品課程資源建設的實踐與反思 教育資源對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的支撐與推動作用 淺析精品課程資源建設的優化策略 精品課程的網絡資源建設 聽力精品課程建設及優質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基于資源共享的電子技術精品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 精品課程資源共享建設問題的探索與思考 基于精品課程的共享型教學資源庫建設與管理 談新課程改革下的精品課程建設存在問題與出路 從精品課程到精品視頻公開課的發展看中國開放教育新階段 精品課程網站的建設與設計 精品課程建設工程的研究與探索 數學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高職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精品課程建設的內容與對策 高職精品課程建設的認識與實踐 高校精品課程建設的問題與研究 淺談精品課程網站的設計與建設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3]

[4]

[7]http:///news/details.

[8]王佑鎂.高校精品課程網絡資源教學有效性的缺失與對策[J].中國電化教育,2010(8):80-84.

[9]秦麗娟.國家精品課程推廣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9(3):50-54.

[10]李開燦,程平,張祖偉.關于精品課程網絡資源利用率的統計分析[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10-14.

篇5

關鍵詞:精品課程;優化升級;資源共享;免費開放

中圖分類號:G642.41?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4-0239-03

2003年以來,由國家教育部主導,全國高等教育院校參與的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取得了累累碩果,截至到2011年底,已累計建設國家級精品課程將近4000余門,覆蓋了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近千所高校[1]。有力促進和推動了教學隊伍建設、教學內容革新、教學方法改革和教材建設。于此同時,在精品課程建設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后期重視與投入力度不夠、持續建設的方法與措施不得力、后期管理與服務不夠到位、資源開放程度不夠等,后期管理不善對精品課程的示范效應和資源共享的效果影響有限。為了鞏固精品課程建設成果,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方法,教育部印發了《教育部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以此標志著精品課程建設進入了下一個階段—精品課程優化升級階段,《意見》明確指出將原有的精品課程優化升級為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品資源共享課以政府主導,高等學校自主建設,專家、高校師生和社會力量參與評價遴選為建設模式,創新機制,以原國家精品課程為基礎,優化結構、轉型升級、多級聯動、共建共享。《意見》明確在“十二五”期間,通過對原國家精品課程的轉型升級和補充,建設5000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實現由服務教師向服務師生和社會學習者的轉變,由網絡有限開放到充分開放的轉變[2]。《意見》明確了國家精品課程優化升級的方向和措施,并以此為契機帶動近10000門省級精品課程和校級精品課程的轉型升級,將各級精品課程利用現代化的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將精品課程的相關內容上網并免費開放,以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提高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惠及相關的教師和社會人士,惠及中國的教育事業。本文分析了精品課程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精品課程優化升級的建議及注意點,以避免轉型升級的表面化和形式化,真正實現其內涵和功能的優化升級。

一、精品課程建設成果與現狀

自2003年正式啟動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以來,截止2007年,完成建設規劃的150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同年又啟動了第二期建設3000門國家級精品課程的計劃。據最新的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2011年6月工作簡報,已建成國家精品課程3835門,包括本科2583門,高職高專1043門和網絡209門;建成省級精品課程8279門;建成校級精品課程8170門;訪問人次數達到1161萬次[1]。經過近10年的建設,已經形成了具有中國教育特色的國家、省、校三級精品課程體系和教育資源共享模式。課程類別涉及理學、工學、法學、管理學、教育學、經濟學、農學、文史、信息科學、醫學、藝術及其他等各類學科。通過建設,為高校課程建設和教育資源的信息化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推動作用;提高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資源共享的意識,有力推動了教學內容更新和教學手段的創新。

二、精品課程建設中的問題分析

精品課程建設為提高教育信息化、教育資源共享化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應看到建設過程存在的不足。自啟動國家精品課程建設項目以來,眾多學者指出了存在的問題,據筆者在中國知網檢索,有1553篇相關文章,從不同的角度剖析了精品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建設過程形式主義嚴重,重形式,輕內涵。通過對隨機點擊700門精品課程的在線瀏覽,筆者發現,目前精品課程建設工作中普遍存在一個問題——精品不精,為了“精品”榮譽而建“精品”課程,缺少課程內涵。精品課程的建設還主要集中在申請材料上,對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經驗的總結和教學資源的積累很少。多數的精品課程是申報精品課程時,突擊準備申報材料的“突擊工程”。因而課程存在缺乏特色、忽視學習者創新能力的培養、堆砌資源等現象;也因為只重評審,突擊成功被評為精品課程之后,絕大部分精品課程網站長時間處于停止改善更新狀態,處于無人管理狀態,其示范效應有限。

2.教育資源利用率不高,共享程度低。根據教育部教高廳[2003]3號文件的規定,國家精品課程要求按照規定上網并向全國高等學校免費開放[3]。但是在平時,也就是非評審時間,筆者在瀏覽國家精品課程網時,隨機點擊了精品課程網3835門課程中的500門時發現,高達35%的課程即有175門課存在找不到服務器、找不到網頁、該頁無法顯示、無法鏈接數據庫或無權查看網頁等問題。而在能夠瀏覽的325門精品課程中,也有部分課程出現文件缺失無法找到文件、非本校用戶不能瀏覽下載等問題。就是在著名高校中無法瀏覽狀況普遍存在,國內某著名高校2003—2009的83門國家精品課程中,竟然有35門課無法打開。以上情況反映出,一些高校在精品課程申報成功后就很少對精品課程進行完善和維護,或缺乏教育資源共享意識,未能起到教育資源共享的作用,這完全背離了教育部開展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初衷。

3.重專家評審,輕學習者評價。重視獲獎等申報材料,輕視課程內容充實與更新,輕視教學方法的革新。精品課程的申報一經專家評審通過,除建設中期專家檢查外,鮮有對精品課程監控評估;精品課程網絡中缺乏教學評價方面的設計,只有少數精品課程使用教學評價。有教學評價的精品課程也都只是列舉了國內外或校內外專家、教師、用人單位、畢業生以及在校生等對該課程的評價,并且普遍采用的是學生評教與專家、教師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上述的評價都是知識鑒定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而非過程性評價。目前,國家精品課程還沒有建立動態的評價體系,只有為數不多的精品課程為學習者提供了網上評價的平臺,并且這種評價都只是提供了對該課程內容和教學效果方面簡單的調查問卷,精品課程普遍缺乏對學習者自身的評價和同伴的評價,因此,國家精品課程建設不斷提高完善的促動機制,不利于精品課程建設的優化和提高。

4.缺乏統一的平臺,形式五花八門。精品課程網站的形式和格式五花八門,網頁的樣式繁多,菜單結構不一,學習者眼花繚亂,難以快速找到自己要學的資料;同時,課程的電子教案、課件、授課錄像以及案例的呈現格式也多種多樣,有網頁、Word文檔、PPT/PPS、PDF、exe、rar等多種格式,沒有統一的標準,隨意性較大。比如,有些課程采用PPT文檔呈現課件內容,以PDF呈現電子教案,或通過普通網頁呈現電子教案等。并且許多課程的課件、教案、網絡課程不齊全,三者之間有許多重復之處,未能實現互補;授課錄像不完整,而且格式不一。因為許多精品課程負責人對計算機技術并不精通,自建網站既費力又不專業,浪費了人力物力。

三、精品課程優化升級的建議

1.開放資源,共享資源,實現功能轉型。精品課程在建設過程中,逐漸流于形式化,偏離了其利用現代化的教育信息技術將精品課程上網并免費開放的建設理念。現在網絡已成為現代人工作、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更多的教師加入網上教研的行列。教師與學習者通過網絡提供的平臺進行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使精品課程資源在教學、學習以及課程建設等方面不僅起到示范作用,更起到教育資源精品化和教育資源的共享。構建精品課程的共享資源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點和關鍵,因此,各大高校及精品課程建設者們應當改變觀念,在知識產權受保護的前提下,從課程資源和教學過程兩個方面,按照《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實施辦法》的要求,不斷完善和健全精品課程平臺,構建精品課程的共享資源,開放教學資源。所有國家精品課程都應該向全國高等學校免費開放,全面實現資源共享,真正滿足社會的需要,實現有教師參考型向學生學習型轉型。

2.更新教學觀念,促進教師專業業務發展,從而提高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質量,實現課程內涵的升級。高校教師作為一門特殊職業,需要廣博而專業的知識作為前提條件,教師教研業務的提高不僅需要一定的知識積累,而且需要有效的知識增長和更新機制。教師不但要服務于教學和學生,而且也要在教學和科研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質。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教學經驗和教學資源的積累。教師日常教學經驗和教學資源的積累能為精品課程的建設提供依據,解決目前精品課程建設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為了“精品”而建“精品”的問題,真正從課程內涵上提升為精品。

3.重視教學內容優化整合,建設立體化教材,實現教學方法的革新升級。要科學準確地認識精品課程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國家精品課程建設應該重視教學內容的優化整合,從教學資源建設和教學方法改革入手,帶動教材建設和隊伍建設。吸納并應用教學改革的優秀成果,利用網絡優勢,建設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和后現代課程觀為指導,結合學習者的個體差異性,采用一體化教學設計、多種媒體有機結合的立體化教材。通過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與提高素質三結合,構建創新人才培養的課程框架。美國課程專家小威廉姆?E?多爾在其后現代課程觀中所指出的:未來的課程是一種開放性、互動性、自組織的課程,它強調開放性、復雜性和變革性。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就應該是這樣一種符合課程發展趨向的課程。

4.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和課程網絡建設各司其職,并實現網絡平臺的升級。尋找專業網絡技術公司作為精品課程建設的合作伙伴,使精品課程教師與課程網絡專職人員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分工合作,使精品課程不斷保持更新狀態。從MIT與各大IT公司合作可以得到很好的啟示。MIT OCW與Sapient、Maxtor、Microsoft、Akamai、NetRaker、Hewlett-Packard幾大公司建立商業合作伙伴關系,負責MIT OCW的網站設計、運行、內容管理、出版結構、編纂服務、高質簡便網絡傳輸與儲存、支持鏡像網址、網絡音像服務、用戶對MIT OCW的反饋評估等各種服務。我國的精品課程建設也可與一些專業網絡技術公司長期合作,使精品課程教師與課程網絡專職人員分工合作,密切配合,這樣不僅可以不斷提高精品課的網絡技術含量,使任何一位能登陸internet的用戶都能方便、快捷、免費地享受精品課程,又可為精品課教師從一大堆網絡技術問題中解脫出來,精心做好教育資源,這樣既節約時間,又可以保證精品課處在不斷更新和發展的狀態,不斷提高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教育資源質量。

5.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實現評價體系的升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的教學評價體系對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教學起到了引導作用,是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該針對各級各類學校,根據各個學科領域自身的性質和特點,有所側重,動態評價與靜態評價相結合,形成一個立體化的評價體系。要能夠反映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引導教師教學創新和學生創造性的學習。尤其在教學評價中,在注重教學效果的總體評價、學生評教、同行評價等方式的同時,要更加重視對學習者自身的評價以及同伴的評價,進而實現多方位、多角度的教與學的評價,保障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數字來自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EB/OL].

http:///center.2011.

[2]教育部.關于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Z].2011.

篇6

關鍵詞:精品課程 網絡資源 地理教學論 開發

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新教學技術帶來的學法與教法改革,需要計算機網絡的技術支持。計算機網絡最大的功能是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傳播,它是影響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技術進步也是精品課程建設的技術基礎。精品課程要展示其豐富的教學資源并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必須借助先進的網絡平臺和信息技術手段。特別是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精品課程只有上網才能實現課程資源跨時空不間斷的交流,沒有計算機網絡平臺,沒有可資利用的課程網絡資源。就沒有真正的精品課程。因此,精品課程網絡資源的開發利用勢在必行。

一、開發精品課程網絡資源的必要性

精品課程網絡資源是指在網絡環境中為學生提供某門學科優質的教學內容和實施教學活動的各種因素的總和,在精品課程的建設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1 體現精品課程示范性

精品課程是體現現代性、科學性、先進性,有鮮明特色,并具有示范和輻射作用的優秀課程,是能體現高校當前倡導的新教育理念的示范性載體,能對全校教學乃至全國的相關學科起到示范、引導作用的課程。可以說,精品課程是―個“平臺”和教學資源。因此應充分發揮精品課程的示范性作用,使課程內容和相關信息及時、快捷地展現在網站上并隨時進行內容更新維護。共享教育資源。精品課程如果不進行網絡資源的開發和建設,其示范和輻射作用是很難充分發揮出來的,網絡化手段是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門精品課程成敗的關鍵。

2 加強師生之間互動性

互動性是精品課程網絡資源的最大優勢,可以使廣大師生突破時空界限,方便靈活地獲取信息,共享網絡上的優質資源。因此,應為教師通過網絡平臺實現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創造條件。通過豐富多樣的交互方式,讓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和使用其中的內容,有利于打破以教師、書本、課堂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學習方式。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隨時回答學生的問題,打破因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而造成的教學互動障礙,并通過在線測試了解和評價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實現課程教學的跨時空性和資源共享性,發揮優質課程資源的最大效益。

3 實現學生學習個性化

在網絡課程資源中。學習者的學習可以不再受課時和教學進度的限制,他們可以根據目前的學習狀況及進度進行自主學習,采用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學習。學習者能與教師共享各種信息資源,可以在網絡上就某一教學內容向教師請教,展開討論,得到個別指導,實現個性化學習;也可以進行階段性的自我測試閱讀與課堂教學相關的補充內容,深化理解、擴展知識,滿足學生探究式學習、研究型學習、協作性學習、自主性學習的需要,培養學生自主獲取信息、辨別信息、處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創造性。

4 展現教學環境多元化

精品課程網絡資源的建設,可以使師生的教學空間不僅僅局限于教室,網絡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和多樣化的教學環境。學生和老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可以通過網絡課程資源提供的BBs論壇、專題討論區和QQ群等進行實時交流,也可以通過公共郵箱、博客等留言。任何人都可以將他的想法和建議及時展示出來,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受時間、地點、空間的限制。

二、《地理教學論》精品課程網絡資源的開發內容

教育部要求精品課程必須通過網絡向所有使用者免費開放,共享優質教育資源,這就要求精品課程建設者要大力加強網絡課程和網絡課程資源的開發建設,構建網絡教學平臺,并根據不同性質的課程教學要求積極推廣計算機輔助教學、多媒體教學技術、虛擬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疾現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變革,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同時,精品課程還要求積極創造條件建立教學輔導網站,將課程教學大綱、教案、習題、實驗實習指導、參考文獻資料等上傳到網上,以供學生自主學習。因此,重慶師范大學在建市級精品課程《地理教學論》構建了如下網絡課程資源。

《地理教學論》精品課程網絡資源結構圖

1 網絡課堂

在網絡上開設的課堂。網絡課堂是精品課程資源體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促進精品課程建設和課程資源庫的完善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網絡課堂包括教學大綱、授課教案、參考文獻、多媒體課件、網絡課件、授課錄相等,由它們所構成的“網絡課堂”延伸了課堂教學的形式與內涵,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環境,可以彌補學生課堂聽課的不足。

2 輔助資源

輔助師生“教”與“學”的資源。為了更好地輔助學習者進行學習,《地理教學論》精品課程構建了理論視窗、實踐探索、第二課堂、教研平臺、高考聚焦等幾個模塊,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參考,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開闊學生視野。理論視窗包括的是與地理教學理論相關的新知識、新觀念、新研究;實踐探索包括的是師生的實踐、實驗及其體會;第二課堂展示了課堂外的相關知識,為學生開辟了廣闊的視野;教研平臺主要是中學一線地理教師教學和研究的體會、感悟;高考聚焦則精選了高考模擬試題、高考試題解析、高考趨勢預測等內容。輔助資源中的資料都是與學習者的學習內容緊密相連的,具有一定針對性。

3 互動系統

即師生的相互交流體系,如輔導答疑、在線討論、網上考試、作業評閱、交流討論等。《地理教學論》精品課程根據師生及教學實際情況構建了在線學習、師生園地(教學觀摩、實習風采、課堂研討)幾個模塊。互動系統的構建使那些只能借助師生面對面單一形式才能實現的環節以一種更加便捷及有效的方式來實現。網絡課程資源注重發揮網絡的互動性,教師通過網絡平臺可以實現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回答學生的問題,打破因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而造成的教學互動障礙。

4 評價反饋系統

即學生對課堂學習效果的在線練習、測試、評價體系。《地理教學論》精品課程根據師生及教學實際情況構建了實踐指導、作業習題、自測評價、問卷調查等幾個模塊,利于學生課后的練習、自評。教師可以通過在線測試及問卷調查了解并評價學生對課程內容的掌握程度及對課程的建議和希望,及時對其教學進行調整,實現課程教學的跨時空性和資源共享,真正發揮優質課程資源的最大效益。

三、精品課程網絡資源開發中應注意的問題

1 加大資源共享力度

網絡信息傳播量大、速度快等特點,使精品課程資源得到廣泛共享。精品課程的網絡資源共享,不僅提高課程資源的利用率,更是通過網絡,讓更多的教師了解該課程的建設思路和成就,發揮其對相關學科課程的引領、指導和輻射作用。另外,

通過開放式的網絡共享平臺,可以使學生了解本課程的相關信息,如課程概況、師資隊伍、課程簡介、授課教案、參作業習題、考核方式、教學實踐等,并通過相關網站觀看教師課堂教學錄像、下載電子教案和實驗指導書、進行課后自測、與討論答疑,使課程學習更加豐富多彩。因此,應加大資源共享的力度,讓校內外師生都能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隨時隨地點擊,尤其使大量教學科研實力相對較弱的學校通過網絡享受到最優的教學資源,使更多的師生受益。

2 增強課程資源實用性

很多教師平時不注重教學方法、教學經驗和教學資源等的積累,不考慮具體課程的特性,忽視學生創新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養,胡亂堆砌資源,誤以為精品課程評審就是比拼資源數量,很多資源內容的選擇并沒有經過仔細的斟酌、精心地考慮,大量類似甚至重復的資源給學生帶來巨大壓力而對教學效果毫無益處。其實,網絡課程資源重在利用,不是擺設,更不是為“評”而建,因此,只有選擇對師生教學有用的、可利用的資源,才可能為精品課程的建設添磚加瓦,才可能取得應有的效果。

3 豐富精品課程資源內容

教學實踐中的課程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需要根據師生的實踐活動進行調整,精品課程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更應走在時代前列。而課程的內容不能隨時更改,這就需要精品課程資源的大力支持,只有及時更新課程資源,增加與時代相符合的內容,才能讓學生適應社會要求,更好地進行學習。因此,應做好精品課程資源的動態更新,形成良好的動態資源建設機制,不斷豐富和完善課程資源內容,確保精品課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4 促進學生參與建設和應用力度

篇7

關鍵詞:數字化校園;精品課程;共建共享

作者簡介:張澤洪(1977-),男,四川宜賓人,西華師范大學教務處,助理研究員。(四川南充637009)

基金項目:本文系四川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華師范大學四川省教育發展中心資助項目(項目編號:CJF011022)、四川省教育廳教研項目(項目編號:P09263)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16-0031-02

隨著國內高校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共同參與數字化資源建設,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已成為各高校師生普遍關注的問題。根據教育部文件,2003年-2010年教育部、財政部共批準建設國家級精品課程3875門。然而,精品課程資源應用效果卻并不樂觀,網站訪問率低、重復建設率高,共建高校少,共享覆蓋面窄。

一、數字化校園的概念

數字化校園是以數字化信息和網絡為基礎,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上建立起來的對教學、科研、管理、技術服務、生活服務等校園信息的收集、處理、整合、存儲、傳輸和應用,使數字資源得到充分優化利用的一種虛擬教育環境。其中,教學和科研應用是數字化校園建設的主要目標;網絡和環境建設是數字化校園的基礎;信息資源建設是數字化校園的核心。

二、精品課程共建共享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教育部精品課程建設目標中,明確提出應當用現代化的教育信息技術手段將精品課程的相關內容上網并免費開放,以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但是,要充分發揮精品課程資源的示范作用,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1.缺乏統一的精品課程資源建設平臺

目前精品課程資源建設平臺主要由課程建設高校和公司(如天空教室、華秦教育軟件等)共同建設,其他高校共享使用。[1]不同的高校使用的課程建設平臺不同,部分高校沒有使用建設平臺,而臨時組織技術人員制作網頁。評選出的國家精品課程,主要通過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網站、中國開放式教育資源共享協會(CORE)網站、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進行開放共享。通過精品課程建設與共享,優質資源起到了一定的示范輻射作用,但從共建共享來看,還有很多地方需要進一步改進。

2.數字化校園建設進度不同導致課程資源的獲取性低

我國經濟發展地域不均衡性決定了高校發展存在的區域差異性,即經濟發達地區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水平與經濟欠發達地區存在差異,這導致課程資源獲取性存在地區差異,影響了精品課程資源的共建共享水平。同時,由于沒有建立及時的更新措施,課程網站的無效訪問度較高,通過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網站的課程資源網站地址,對從2003年到2010年所有國家級品課程進行鏈接訪問,[2]統計情況如表1所示。

3.精品課程建設缺乏有效的共享共建模式

精品課程建設往往是通過高校、教師、學生和開發平臺建設公司來共同完成,而最終課程使用者實際是教師和學生。只有師生雙方在共同完成教學目標的教學互動中,才能發現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教育管理部門和平臺建設方共同來解決問題。因此精品課程優質資源要起到示范輻射作用,必須在校際間、校企間、師生之間建立一套有效的共建共享模式。

三、基于數字化校園的精品課程共建共享模式構建探索

在數字化校園環境構建完成后,精品課程在教學活動中的諸多問題將得到很好解決,當然要建設好精品課程這一優質教學資源并使之示范效應得到發揮還必須在建設者、使用者乃至參與者構建一個共同建設共同享用的新模式。

1.建立基于課程建設者之間的共建模式

課程建設平臺公司和高校、教育行政部門共建精品課程數字資源,實現精品課程更大范圍的共建共享,需要教育行政部門的引導及支持,采取有效的方案、政策和激勵措施。同時,公司應該根據課程建設不斷完善課程建設平臺,在技術上與數字化校園環境接軌,充分體現課程資源的共享性和應用性。在國家精品課程的評審過程中,應提高精品課程共享輻射能力在整個評審指標中的比重,評審后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建立基于課程建設多方的共建機制。

2.建立基于高校之間的共建共享模式

目前,全國高校都在建設精品課程,各個高校之間課程有交叉,同一門課程在全國多所高校都在建設精品課程。筆者在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網查詢中發現,教育學類課程就多達47所高校在建設國家級和省級精品課程。同一門精品課程建設,不同高校有不同的建設平臺、課程資源類型、網站格式,這就需要有一個公共平臺整合這些資源,讓學習者能從這些資源中獲取最優質資源。同時,所有這些高校都應該共同參與這門課程建設,把自己最優質的資源上網,讓所有高校學生通過網絡資源對這門課程的學習達到最大效果,達到學習目標。建立這種高校之間課程資源的共建共享模式,既加強了高校的區域性合作,也起到了對精品課程的宣傳推廣作用,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本校以外的精品課程資源,大大推進了精品課程共享進程。

3.建立基于師生之間的共建教學模式

學生是精品課程的直接受益者,課程學習目標的達成必須通過學習者來完成。課程資源建設必須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從外部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從學習資源的接受者轉變為學習資源建設的主體,通過學習情境的創設和體驗,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3]教師是課程建設者和開發者,因此,讓師生共建課程教學資源的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可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日常學習的需要,并能夠激發學生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層次思考,同時能強化課程資源建設,增強師生互動,有利于吸取訪問者對課程資源、課程網站的意見,促進精品課程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續發展。

四、強化基于數字化校園環境下精品課程資源共建共享力度的幾點思考

1.加強數字化校園環境與精品課程網絡資源共享平臺建設力度

通過規范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的標準,建立有效的精品課程監控及互動機制和精品課程網站建設的基本標準,以解決目前精品課程共享中因存儲服務器、網站格式、課程資源類型等不統一所導致的問題,[1]解決課程建設平臺與數字化校園環境融合的技術問題,提高精品課程資源的共享水平。

2.提高精品課程資源轉化為教學水平的能力

在精品課程建設中只重視精品課程建設的開發,忽視精品課程建設的設計。精品課程的內容建設如教學大綱、教材、教學方法、課件、題庫等都比較到位,但很少從課程內容性質考慮其網絡表現形式,教學資源及其呈現缺乏多樣性和靈活性。不能把精品課程建設簡單地理解為教學資源建設,把教學大綱、教學講義、教學課件都放在網上,而應該考慮教學過程、教學活動、教學管理等因素以及如何將這些因素整合運用于教育教學中,從而提高教學水平。

3.探索特色應用方式,實現在精品課程基礎上的數字化學習

歷年的精品課程評審指標均把“網絡教學環境”作為一個指標進行考核,評審專家也主要依據學校提供的網頁和材料進行評價。要真正建立一個依托于數字化校園環境下的數字化學習平臺,比如直接實現在網上學習、教師數字化備課、作為學習過程的某一過程或某些活動(混合學習)、作為教師培訓的資源等方式,從而實現數字化教學。[4]

五、小結

通過強化數字化校園環境建設,規范精品課程建設標準,探索實現精品課程校際之間、校企之間、師生之間共建共享模式的有效模式與機制。如何有效協同精品課程建設者和使用者參與課程建設,實現精品課程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共享是精品課程今后內涵建設必須面對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黃立宏,李勇軍.精品課程數字化資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及探索[J].現代教育技術,2009,(12):58-60.

[2]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精品課程建設工作[EB/OL].省略/new/.

篇8

關鍵詞:精品課程;Web框架;.NET技術;B/S模式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5)31-0096-02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urse Website Based on .NET in Web Framework

ZHOU Hui-kui, GU Mu-dan

(Nanch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chang 33010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education,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urriculum platform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supporting and leading. Today the major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urses platform mushroomed, it has also develope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Web-based .NET framework technology, background database using the overall design and key technical theory Courses platform SQL Server2010 database. use. NET technology actual program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back-end database operations,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difficulties the process platform and key technology issues.

Key words: quality course; Web framework; .NET technology; B/S mode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和廣泛傳播,現代高等教育已開始向網絡教育方向發展。自20 世紀90 年代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相繼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教學改革工程,使高等教育的教學觀念、人才培養模式和目標、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辦學條件和教學環境、教材建設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精品課程建設正是適應這一形式而提出的,通過精品課程建設,充分發揮精品課程的示范和輻射作用,牽動其他課程建設,促進課程整體水平的提高。

精品課程平臺是精品課程建設之中重要和關鍵的一環,是精品課程外在的表現形式和載體,直接反映和影響精品課程建設的質量。通過每門精品課程平臺的建設,推進應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教學改革;通過互聯網,促進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為國家培養新世紀應用型本科大學生奉獻自己的力量。

1 精品課程平臺建設的意義

精品課程平臺的建設與教學資源的共享是相輔相成、相互作用、互為影響。一方面, 精品課程平臺的建設將極大地改善應用型高校本科教育教學條件,從而提升教學資源建設的質量;另一方面教學資源的共享,又將進一步完善精品課程平臺建設與規劃,使精品課程平臺的效應能惠及更多的大學生。

2 精品課程平臺的功能

精品課程平臺作為一個課程教育系統,必須體現它的學習性和可操作性。所以根據實際需要,平臺可建立如下一些功能:導航、課程信息、教師信息、搜索引擎、新聞消息、教學文件、用戶登陸、管理平臺、留言板等9 個功能模塊。

精品課程平臺主要由以下9 個功能模塊組成,各個功能模塊所起作用和說明如下:

1)導航:快速瀏覽站內信息,通過導航菜單的超級鏈接,快速打開其他頁面;

2)課程信息:介紹相關課程信息,供學生上網查看;

3)教師信息:顯示授課教師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別、職稱、學歷、教學特長、論文課題等科研能力、求學經歷、教學經歷、頭像圖片等基本信息;

4)搜索引擎:通過百度baidu搜索引擎網站,進行信息的查詢;

5)新聞消息:顯示最新課程的相關新聞動態和校園動態,供學生上網查看、了解,增加學生的信息面和知識面,避免造就“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大學生;

6)教學文件:提供大量的課程相關教學資料,如教師講義、學生筆記、復習題、歷年期末考試試卷等教學資料,供學生下載查閱、參考、學習;

7)用戶登陸:用于驗證管理員的權限,有沒資格登陸平臺,只有管理員才能登陸平臺;

8)管理平臺:管理員可通過此功能,對平臺的數據進行更新、管理等,如可進行數據的增加、查詢、修改、刪除等維護操作;

9)留言板:提供答疑,學生通過平臺提出問題,老師通過平臺回答問題。

3 開發工具

本平臺主要是為了順應應用型本科高校發展趨勢,而設計與實現的。本平臺采用現今主流的基于B/S結構模型,開發工具采用現今軟件開發公司經常采用面向對象的開發工具,如;數據庫端則采用現今軟件開發公司經常采用的SQL Server2010,因為SQL Server2010使用范圍很廣,安全性能也較好。

4 平臺總體結構設計

該精品課程平臺采用了B/S(Browser/Server) 三層體系架構模型,即表示層,業務邏輯層和數據訪問層,其B/S三層體系架構模型如圖1 所示;使用IIS 架設Web 站點; 通過 訪問SQL Server2010數據庫。

在互聯網的Web 服務器端,學生客戶端可以通過對SQL Server2010數據庫的訪問,以及對平臺的操作完成精品課程平臺的訪問。學生客戶端不用安裝任何專門的應用軟件,只需要學生客戶端有安裝任何瀏覽器,如IE瀏覽器、遨游瀏覽器或360瀏覽器等,并且學生客戶端只需能夠聯入互聯網,即可通過瀏覽器來訪問Web 服務器,并執行精品課程平臺程序,可操作性強,人人都會,簡單易學易用,從而節省大量的人力培訓成本,以至于節省開支。

圖1 B/S三層體系架構模型圖

5 系統功能實現構架

系統功能實現構架設計思路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功能實現構架

6 總結

該精品課程平臺的主要功能有:導航、課程信息、教師信息、搜索引擎、新聞消息、教學文件、用戶登陸、管理平臺、留言板。基于Web框架.NET技術的精品課程平臺,描述了基于B/S架構的相關理論、設計理論、等相關技術,設計并實現了平臺的主要功能。

精品課程平臺的開發與建設,切實貫徹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應用型本科高校服務理念,注重精品課程平臺的精品型、操作性、功能性。精品課程平臺承擔了重要的教學信息化建設示范作用,可為教學手段的改進、教學活動的創新提供極大的幫助,促進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為國家培養新世紀應用型本科大學生添磚加瓦,奉獻我們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師自己的微博力量。

參考文獻:

[1] 李悅. 基于的精品課程動態網站的設計與實現[J]. 信息技術, 2010(11).

[2] 林小蘋. 基于的高等數學精品課程網站的設計與實現[J]. 大學教育, 2013(8).

[3] 黃燕飛. 基于的精品課程網站生成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 大慶師范學院學報. 2010(6).

篇9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精品課 問題出路

精品課程建設是教育部2003年啟動的“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

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進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奠基性工作。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新的課程改革理念的逐步推廣,整個教育行業逐步開始以打造“精品課”的形式展示學科建設中的成果以及教學改革中關于學科的優秀教學技能。精品課的建設已經成為當前各個教學單位展示本單位教學質量和形象的主要窗口和重要途徑。

一、當前精品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在全國各大高等院校開展精品課建設的過程中,精品課程的視頻錄像也隨之通過互聯網向社會開放。我們看到的精品課程所體現出的教學手段各式各樣,知識層次有難有易,教學風格各有千秋。從總的建設成效來看,通過精品課程的打造,激發了高校教師的教學熱情,提高了教學質量,進而從教學上推動了課程改革的發展,精品課程建設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然而,在精品課程建設取得成果的同時,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問題依然還是存在的。從當前各個高校推出的精品課程現狀來看,許多高校打造的精品課程依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教學材料和教學內容的建設步伐緩慢。精品課程的建設的前提就是有高質量的教學材料和教學內容。從許多高校的現狀來看,多年來連續使用某一教材的情況依然存在,教學材料和內容更新步伐緩慢。許多教材的建設依然沒有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新的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沒有真正轉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軌道上來。精品課程缺乏教學方式和教學思想上的創新性。精品課程內容資源共享程度不高,與科研結合不夠緊密。

精品課程的教學內容要先進,要及時反映本學科領域最新科技成果,同時,要廣泛吸收先進的教學經驗,積極整合優秀的教學成果,體現新時期的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要求。這就需要各個高校在建設時考慮到其成果的共享,這包括名師共享,也包括資料共享、智慧共享等方面。

二、精品課程建設存在問題的出路探討

對于以上提出的當前精品課程建設中的種種問題,筆者認為從大的方面,主要原因還是在于許多高校沒有從觀念上將課程改革形式下支撐精品課程建設的理念得以發展,沒有將精品課程與課程改革緊密聯系起來。要持續的打造高質量的精品課程,避免以上問題的繼續出現,以下幾個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門和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1.轉變大學教育的理念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的地位和作用已經發生重大變化。作為知識生產的主體,大學不僅要一般地傳授知識、培養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更要培養創新型人才及追求知識創新。知識經濟以“創新”為靈魂,大學教育在知識經濟條件下應以“創新”為首要理念。因此,從本質觀上說,大學要確立創新教育的理念。大學只有培養使人的潛能和智慧得到全面發展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并實施“知識創新”,才能適應并促進知識經濟的發展與完善。課程作為學校教學的主渠道,也正經歷由知識載體向知識和認知載體轉變。最主要的是,新時代里我們的教師、學校、學生這幾個基本關系的定位要作調整。這個問題,可以這樣理解,學校的產品不是學生,學校的產品是服務,是教育的服務,學生是學校服務的顧客,服務的主體是學生。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學生是我們服務的主體,教學質量就是我們提供服務的質量。

2.以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為標準建設精品課程

對于精品課過去有的叫重點課,有的叫一類課,有的叫優秀課,發展到21世紀初,我們提出精品課程這個概念。從精品課程的本身來講,無論是一流高校還是高職高專等三類高校,其打造的精品課程都應該能夠展示出其必須的核心內容,即先進的教育思想,高效的教學方法,科學的課程設計和清晰的知識結構。雖然不同的專業打造出的精品課程形式內容各異,不同的學校打造出的精品課程難度各異,但是,既然精品課程是當前各個教學單位教學精神面貌和教學水平的最高體現,也就應該與當前課程改革方向一致。從內容方面來講,精品課程應該與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相符。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以基礎性知識的教學為主,滿足學生終身學習發展的需要,并盡可能的涉及到前沿性的知識和觀點。從教學方式方面來講,精品課程在教學方式上應該體現出當前課程改革的特征,即體現出科學性,示范性,創新性和先進的教育理念。

3.加強優秀教師隊伍的建設

精品課程建設,與其說是精品課程的建設,不如說是優秀教師隊伍的建設。一門課程有沒有魅力,受不受學生歡迎,除了它的內容之外,教師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一門精品課程是每一位教師的經驗、知識、理念、追求、人格的綜合體現。提出這個問題的意義在哪里?就是各個學校在組織精品課程時,要把注意的重點放到人上面來,要通過精品課程的建設形成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當前許多學校對精品課程的客觀硬性指標過于看重,反而忽視了作為精品課程打造核心的教師本身的培養。優秀的教師隊伍并不單單是高學歷,高職稱,更重要的還是教師的工作態度,教學理念和綜合素質。

4.加強校際交流合作,形成資源和科研上的優勢互補

最后,精品課程的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尤其是在當前國家課程改革的形式下,精品課程建設更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只有學校和教師都從觀念上對精品課程建設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才能避免問題的再次出現,也才能持續打造出高質量的精品課程來。

參考文獻:

[1]劉堯.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4,(6).

[2]袁振國.當代教育學.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6:155.

篇10

關鍵詞:精品課程;教育技術團隊;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7-0030-02

一、導入語

精品課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學水平的優秀課程”,以一流的教師隊伍、一流的教學內容、一流的教學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學管理為建設重點,帶動了高等院校新一輪的課程建設與改革。2007年開始,根據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教育部專門制定并實施了針對高職教育的精品課程評審指標。使不同性質的課程不再共用同一個評價標準,并且逐年更新完善,提高了評審工作的針對性、公平性和導向性。筆者參閱了近幾年國家精品課程申報工作的通知,可以看出,在課程年度限額的分配上也逐漸向高職課程傾斜,高職院校的精品課程建設有著良好的契機。而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在精品課程建設中,注重教師團隊的建設,而精品課程的建設在課程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和手段、網絡平臺(網站)構建及資源共享等方面存在著不足,教育技術工作者的優勢及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制約著高職院校的精品課程的發展。

二、教育技術工作者參與精品課程建設的現狀

精品課程建設要體現現代教育思想,能恰當運用現代教學設計思想、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通過網絡這一載體使其要具有示范和輻射推廣作用。那么就需要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和信息素養的教育技術專業人員參與到精品課程的全過程中,而目前高職院校教育技術工作者,大多只停留在技術操作的層面,進行比如課堂視頻的錄制編輯、網絡視頻格式的轉換和精品課程網絡維護等,并沒有完全在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的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方面高職院校的課程建設沒有重視教育技術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教育技術工作者需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和教育技術團隊的建設,加強參與意識,關注課程建設全過程。

三、從教育技術學角度對高職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的相關分析

(一)從專業課程體系分析,突出課程定位及課程設計的理念。課程的定位和設計是核心,是建設好精品課程的前提。因此,要緊緊把握好課程定位與設計為培養高技能人才服務這一主線。

1、精品課程所在的專業課程體系必須體現工作過程導向,并符合高技能、應用性人才培養的目標和相關專業領域的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在此基礎上,還要把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素質養成放在重要位置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