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與經濟發展范文

時間:2023-09-21 16:57: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傳統文化與經濟發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傳統文化與經濟發展

篇1

1綏化市異地經濟發展思路

綏化市是黑龍江省典型的農業大市,下轄三市六縣一區。近年來盡管綏化市農業發展整體水平不斷提高,但由于綏化市所轄的10個縣(市)區資源差異很大,使得綏化市內部縣市區間經濟發展水平很不平衡,呈現出“馬太效應”。既有肇東、安達這樣的全省“十強縣”,又有蘭西、明水這樣的全省“十弱縣”。異地經濟發展思路就是在綏化農業經濟發展很不平衡的條件下產生于基層干部群眾發展經濟的實踐活動,2006年,綏化市下屬安達市太平莊鎮鎮長陳福義向投資商宣傳安達市招商引資的政策和發展環境,投資商出于市場輻射半徑的考慮,沒有看中距離市區較遠的太平莊鎮。但在安達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投資商最終把項目建設安置在安達工業園區,稅收由太平莊鎮和園區按比例分成。這個變通,不僅改變了太平莊鎮的經濟發展命運,而且開創了安達市乃至整個綏化市異地經濟的新樣本。而后得到上級的重視、推廣和運用。2011年初,新任市委書記朱清文在基層調研中充分肯定了太平莊鎮的做法,并針對綏化當時農業經濟發展資源與項目結合途徑矛盾突出的情況決定將太平莊鎮的做法加以推廣,提出在綏化市范圍內無論誰引進的項目,都可以放到該市的任何地方落地建設,享受當地的所有優惠政策,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實行全市優勢資源共享,從而促進優勢地區強勢發展,劣勢地區借勢發展。異地經濟的精髓就是針對行政區域內農業發展資源稟賦條件差異大的實際,樹立“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理念,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實行區域經濟內優勢資源共享。如今綏化市異地經濟發展思路已作為經濟戰略被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寫入文件,并號召該省條件具備地區推廣異地安置招商引資企業的做法。

2傳統文化與綏化市異地經濟發展的契合點

2.1重視發展農業生產

傳統文化重視發展農業生產,首先是因為農業生產是衣食之源,只有衣食無憂生存才有保障。荀子主張“輕田野之稅,平關市之征,省商賈之數,罕興力役,無奪農時”。綏化市是黑龍江省典型的農業大區、工業弱區,經濟發展的重頭戲在今后很長時期內還是要搞好農業經濟發展。當前在異地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導下,綏化市農業經濟已取得初步成效,接下來還要有更大的發展,這為傳統文化與異地經濟發展戰略的結合從根本上提供了條件保障。

2.2提倡勤儉精神

儒家文化強調的“使民以時”、“節用”等勤儉思想,養成了國人勤勞、艱苦奮斗、節約的品格。這種品格不但成為今天市場經濟條件下,因囿于農業大市特殊發展環境,綏化人堅持發揚“吃苦耐勞、豁達樂觀”的綏化精神,促進綏化加快發展的動力,而且也成為綏化市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節約經濟發展成本,實現異地經濟戰略的思想根源。異地經濟發展戰略有利于不同市縣降低項目投入成本和企業運行成本,共享優越的區位條件、基礎設施和更好的服務環境。

2.3忠誠守信的處事原則

“忠誠守信”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儒家倫理思想的基石。“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傳統文化關于忠誠守信的教導與當前綏化市大力發展異地經濟的形勢要求相一致。在綏化市異地經濟發展中,優勢地區與劣勢地區在項目引進、收益分配上要通過協議、合同來保障和約束各自的行為,尤其是優勢地區要重合同、講信譽,充分協調好資源配置的利益關系,才能共謀綏化的大發展。2.4和諧的價值觀追求傳統文化崇尚和諧、以和為貴,并已深深扎根于民族心理之中。但“和”的本質是“和而不同”。“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不講”是說不同的東西彼此和諧才能生世間萬物,所有東西都一致的話,世界也就不再發展了。把許多不同的東西結合在一起而使它們得到平衡,這叫做和諧。當前,綏化市各地農業經濟發展一直處于不平衡狀態,需要域內優勢地區帶動劣勢地區發展,劣勢地區則需借助優勢地區發展,而異地經濟發展戰略主要目標就是要從整體上提高綏化市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通過不斷提升劣勢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水平,縮小與優勢縣市、鄉鎮之間的差距,達到綏化農業經濟均衡發展,實現終極目標的“雙贏”。

2.5注重人際關系交往

“中國的社會結構是以‘己’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而維系這種關系的紐帶是受傳統文化影響而形成的、每個中國人都難以割舍的親情、鄉情、友情、血緣、親緣、地緣、業緣這些中國社會的基礎網絡。從綏化市異地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這些中國社會的基礎網絡可以看成是一種可以利用而且必須加以利用的資源,比如從項目建設招商引資來看,除了遵守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的利益法則外,充分利用國內甚至國外可以利用的親情、鄉情、地緣等紐帶來發展綏化市的經濟就是很好的條件和機遇選擇。

3傳統文化促進異地經濟發展的途徑

異地經濟戰略實施主體是綏化市內的各級行政單位,尤其是經濟發展弱勢區域的行政單位更是積極引進項目,落戶合適地區,來盡快發展本地區經濟。但是當前這種由各級政府主導的項目引進只是異地經濟戰略發展的初始階段,下一發展階段應當由政府主導向區域內的企業主導轉變,這將是異地經濟發展戰略升級到更加市場化的合理要求,這一轉變對經濟弱勢區域而言困難很大。因此,上一級政府的幫扶仍然必不可少,甚至需要一定的政策傾斜,以便最終實現區域內經濟的協調發展。針對異地經濟的這種發展動態,借助傳統文化來促進異地經濟發展,可以從如下方面著手:

3.1維護權威、重義輕利、調控經濟

儒家文化的“三綱五常”就其合理的方面看,在處理國事家事上,必須樹立一個“綱”,即權威,發展市場經濟也是必須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的自發性和盲目性帶來的經濟發展弊端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優化資源配置。就綏化市當前發展異地經濟而言,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域內各級政府做好宏觀調控工作,從而借助政府的行政工作力量,來為綏化市異地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為維護好政府的權威和引領作用,政府在有關發展異地經濟政策制定和實施的過程中,一定要廉潔自律,重義輕利。這里的“輕利”,不是說政府不重視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而是說政府在發展經濟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各項政策的制定和措施的落實公開、公平和公正,真正做好異地經濟發展領路人和裁判員的角色。正如董仲舒所說“要重視道誼,不謀利益,不計功利”。作為政府一定要把“德本才末”的基本價值取向進一步落實到行動上,擺正義利關系,使政府的行為與道義相符,不與民爭利,而是要為民謀利。

3.2借文化體制改革之力,弘揚傳統文化,促進異地經濟發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把傳統文化與市場經濟發展要素相結合,已成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更好更快更大發展的有效途徑。盡管綏化市目前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還相對薄弱,但自從落實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來,綏化市對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促進本地經濟社會大發展大跨越重要性已經提高到了核心競爭力的高度,并積極采取措施來推動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如大力培育支柱型文化產業,辟建文化產業園,提升原有文化產業基地,培育統一、開放、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等。當前將傳統文化中的和、信、義、忠、仁、廉等思想精神融入到這些綏化市發展與繁榮文化的措施中,必將進一步鞏固和加強綏化人在悠久的歷史發展中所形成的“勇于擔當、無私奉獻、吃苦耐勞、豁達樂觀、顧全大局、團結奮進”的綏化精神,從而更好地為綏化人合力謀發展、傾力干事業,開創異地經濟發展的新局面,注入不竭的動力。

3.3落地企業要借助傳統文化發展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精神動力和支柱,由于異地經濟發展的主體是適應市場競爭需要的各類落地企業。因此,落地企業需要通過加強自身的企業文化建設來促進自身的發展。而要加強落地企業文化建設,傳統文化因素就可以被借鑒,因為“企業文化是基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上的”。在異地經濟發展中落地企業建立和發展企業文化,首先要樹立“誠信為本”的企業理念。“誠者,圣人之本”;“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其次要建立重義輕利的企業價值觀。儒家文化思想以“仁、義、禮、智、信”等價值觀念來調節人們的行為和利害沖突,強調“君子明得大義,小人只懂財利”。盡管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需要盈利才能生存,但企業卻不能唯利是圖,這對新落地的異地經濟條件下的企業來說尤為重要,因為重義輕利才能為落地企業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最后要做到以仁為本,服務社會。異地經濟發展中落地企業取得了經濟效益后,要以部分利潤回報社會,更好地構建異地經濟發展區域內經濟社會和諧,這是傳統文化“仁”和“和”的要求,同時也能樹立落地企業的權威以及更好地促進落地企業與本地社會的融合。

3.4落地企業借助傳統文化來加強企業經營管理

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企業中,體現在企業經營管理上就是“價實”、“貨真”、“量足”、“守義”。“布帛精細,不中數,幅廣狹不中量,不粥于市”,就是說經營者必須對消費者負責,保證商品質量和數量足量,童叟無欺。在異地經濟發展中,無論是新落地的落地企業,還是已經落地較長時間的落地企業,為能夠在市場競爭中獲得長足的發展,應該嚴格生產環節,生產出貨真價實的商品,提供給市場,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綏化市區域間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放大共享優勢、縮小發展差距的異地經濟發展目標。

3.5落地企業要借助傳統文化加強多方合作

篇2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現代經濟管理;結合

中D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1-0188-03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經濟管理思想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涵和基本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千百年來滋養和塑造著中國人的品格與靈魂,建構起中華民族獨特的氣質與精神。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延綿五千年而不中斷的民族文化。它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經歷沖擊、融合、革新、發展,最終形成了一脈相承的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以其獨特的內涵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涵和基本思想是以提倡“剛健有為、和與中、崇德利用、天人協調”為主的儒家思想,在這一核心內涵和基本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特征。

(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濟管理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內容涵蓋廣泛,涉及到社會經濟等各個方面,其中也蘊含著許多經濟管理思想。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從事著社會管理、經濟管理、軍事斗爭、文教思想等各項工作和管理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思想,而這些構成了我們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

單從經濟管理方面而言,中華民族的祖先們在千百年來的經濟活動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濟管理經驗,形成了獨特的經濟管理思想,而這些思想又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之一。

從先秦時代開始,中國的先賢圣哲們就對經濟管理思想有過自己的判斷與論述。例如,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提出君子“喻于義”,小人“寓于利”,以及君子“謀道不謀食”的言論,反映了儒家重義輕利的觀念,“但不完全排斥‘利’,而是要求‘見利思義’(《論語?憲問》),‘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論語?堯曰》),主張以義求利。”[1]墨家主張義利統一,從而在義利觀上形成了辯證的態度。在經濟思想上,我國很早就形成了“重農務本”的思想,并且這一思想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時代一直是國家經濟管理思想的基石。在企業經濟管理方面,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出“以人為本,以和為貴”“道法自然、無為而治”“以法治國、賢能并舉”等思想,這些思想至今仍是現代經濟管理思想的重要內容。

二、現代經濟管理面臨的困境及出路

時間推進到21世紀,當今時代世界經濟出現了各個經濟體密切聯系而又互設壁壘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態勢。從宏觀上看,長期以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趨勢在加強,然而,由于近些年經濟發展低迷,全球范圍內的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正在醞釀和發展。“2016年,G20杭州峰會的外部環境異常復雜,美國‘特朗普現象’、英國脫歐、難民危機、恐怖事件、社會兩極分化等,使反全球化聲浪時起。”[2]“這一切確實表明,全球化正在退潮,世界變得更國家化,各國對全球化熱情銳減,全球化跌入低谷。”[2]從微觀上看,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導致其經濟發展的緩慢、停滯甚至倒退。當代主要經濟大國或組織,如美國、歐盟、日本等,近年來經濟發展趨緩,亟須在經濟管理或其他方面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以提振經濟。總而言之,當代世界經濟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經濟發展遲緩,各種不利于經濟發展的思想不斷涌現,從而進一步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困境。

而另一方面,中國經濟雖然從屬于世界經濟的范疇,受到世界經濟總體形勢的影響,然而,近些年來,中國經濟始終能夠相對獨立地保持快速增長,對低迷是世界經濟起到助力和提振作用。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發展態勢差別迥異,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國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經濟管理思想而開展的經濟活動實踐。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得益于中國企業采用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與現代經濟管理思想相融合的經濟管理模式,從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大大提升。

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許多可供今人借鑒的經濟管理思想,我們應該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經濟管理思想的營養,結合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開創具有新時代特點的經濟管理模式,從而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

例如在面對當前世界經濟下行,各國貿易政策逐漸轉變,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的國際經濟總體環境下,構筑貿易壁壘,保護本國經濟發展的方法并不利于世界經濟的發展與復蘇,它只會片面、暫時地保護本國經濟局部利益不受嚴重損失。從長遠來看,這種以鄰為壑、自顧自存的做法是不利于世界經濟貿易發展的。要破解當今世界經濟停滯、衰退的困局的正確做法應該是,正視經濟嚴峻形勢,通過刺激貿易的其他方法,繼續推進貿易全球一體化,千方百計地尋求合作共贏的經濟貿易政策,從而為度過世界經濟發展困局而同舟共濟,勇往直前。而我們提出的這種想法,正是基于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家太極圖所體現的陰陽平衡思想。太極圖蘊含著豐富的辯證思維的智慧,從相互依存又互補共生的陰陽魚的圖形我們可以得到啟示,陰陽二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轉化。二者在動態平衡中得以發展。某一國與世界經濟猶如陰陽二元,相互依存、互補共生。我們做事不能違背這一原則,割裂二者的聯系,這樣就喪失了發展的基礎;我們要在二者的對立中,創造條件,促進轉化,找到實現共贏的途徑,實現二者的動態平衡,最終達到共同發展。

當前世界性的經濟發展不景氣狀況,從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各個企業的發展。然而,能夠正確掌握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方法、找到適合企業發展的經濟模式的企業,將會在國際經濟蕭條的大背景下脫穎而出,贏得巨大發展;而那些不能適應變化,經濟管理落后的企業將面臨被淘汰的危險境地。問題的關鍵在于運用合適的經濟管理方法,經濟效益提升和企業發展的各種問題才能迎刃而解。從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的經濟運行狀況而言,要采取合適的經濟管理方法,必先具備成熟的經濟管理思想。各國企業的經濟活動實踐一再證明,單純依靠西方的經濟管理思想或是中國傳統的經濟管理思想都不能很好地解決當前經濟發展的諸多問題。只有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濟管理思想與西方近現代經濟管理思想相融合,汲取二者所長,融會貫通,才能很好地解決當前經濟發展的一系列問題。例如,戰后世界經濟尤其是東亞經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這與西方經濟管理思想有很大關系,同時也離不開中國古代的《孫子兵法》所闡述的管理思想。近年來,一股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中國傳統經濟管理思想的熱潮已悄然興起,許多人從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中汲取有益內涵,創新經濟管理方法從而取得巨大成功。例如,人們把儒家的“以和為貴”“誠實守信”思想運用到經濟管理中去,使企業得到巨大發展;人們將道家的“柔性管理”(“所謂‘柔性管理’,就是按照事物自身的法則來進行管理,不把人的主觀意志強加給事物及其過程,即‘無為而無不為’;強調‘柔弱勝剛強’,認為只有柔弱的東西才是有生命力的東西,剛性的事物很快就要走向反面。” [3])運用于經濟活動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三、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的結合

(一)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相結合的可能性

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上優秀的民族文化之一,是中華民族對世界貢獻的寶貴財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我國乃至全世界都有著重要的傳承和借鑒意義,它能夠為現代人們提供啟迪和幫助,從而促進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經濟領域,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濟管理方面的重要思想可以為現代經濟管理提供借鑒和啟迪。因此,我們要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使之與現代經濟管理相結合,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強調,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中國傳統文化和智慧為中華民族自強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養。今天,中國傳統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近年來,伴隨著‘國學熱’的出現,一些企業開始有意識地把中國傳統文化應用到企業管理之中。特別是2005年以來,從長江三角洲,到珠江三角洲,再到環渤海地區出現了一大批用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公司治理的企業。這其中既有民營企業,也有合資企業,還有一些是外商獨資企I。”[4]這表明,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是可以融合的,二者相結合,能夠促進經濟更加蓬勃地發展。

(二)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相結合的必要性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模式各異而且各個國家和地區經濟之間充滿了激烈的競爭。“曾幾何時,言及企業管理,可口可樂、花旗銀行、通用汽車的故事始終扮演著值得剖析與效仿的經典的角色。然而,2008年爆發的那場金融危機,把這些以往被我們奉為傳奇的企業及其背后的西方企業管理理論一并推下了神壇。”[4]

從國內來看,“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企業的規模和數量不斷增多,整體競爭力顯著提升。但是,需要看到的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最為突出的就是管理方式落后,尤其是管理理念落后問題。一些企業的管理理念‘全盤西化’,對外來的管理經驗和模式盲目地照搬照抄,結果卻不甚理想,無法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另一些企業,管理理念極為粗放,尤其一些小微企業甚至采取的是家族化管理方式,管理理念極為落后,效率也極差,對企業發展產生了諸多不利的影響。”[5]

所以,從世界范圍內來看,從長遠來說,要想促進經濟繁榮發展,就應該千方百計地提高現代經濟管理效率,而要提高現代經濟管理效率就應該具有現代經濟管理思想。而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相結合,可以為經濟管理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和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三)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相結合的優勢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各有特點,并且二者可以相互補充。將二者結合起來,可以發揮各自所長,促進經濟更加高速發展。從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的關系來說,首先,傳統文化能夠促進現代經濟管理的有效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是對幾千年歷史經驗的總結和繼承,必然對現代經濟管理有借鑒和指導作用。我們只有通過對傳統文化尤其是其中蘊含的經濟管理思想進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結合客觀實際進行運用,才能實現對現代經濟管理的高效管理。其次,堅持現代經濟管理,還需對傳統文化進行批判的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是在中國范圍內、跨越幾千年的歷史維度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畢竟與世界范圍、與現代社會經濟環境有著巨大的差異,因而我們不能生拉硬套地運用中國傳統文化來進行現代經濟管理。我們的正確做法應該是,深入理解分析傳統文化的精髓及運用的思想原則,把握好現代經濟管理的實際情況,借鑒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思想原則,將之運用到現代經濟管理中去,促進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濟管理相結合,能夠發揮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經濟管理中注重整體性、處事靈活性、促進和諧共贏等特點,同時又能夠發揮西方近現代經濟管理的科學性、高效性的特點。二者緊密結合,是解決當前經濟領域各種問題,破解經濟發展滯緩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趙玉華.中國傳統文化基本內涵探析[J].東岳論叢,2003,(9).

[2] 陳鳳英.G20杭州峰會:全球經濟治理轉型新起點[J].當代世界,2016,(8).

[3] 蔡丹蕓.傳統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鹽業,2016,(11).

篇3

作者:陰趙丹 王立 單位:大學政法學院助教

藏區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博大,頗具民族特色,而現代文化、外來文化帶來的現實功用較高,直接效益較強。藏區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兼容發展的宗教文化等,均具有深刻豐富的內涵,為人們所普遍接受與認同。但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現代化步伐的加快,外來文化所帶來的效益日益明顯。由此,人們在文化價值的認定、取舍上可能會產生差異甚至出現矛盾,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消除分歧,就可能會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對傳統文化不加區分地盲目繼承,割裂了傳統文化的優秀歷史。藏族的音樂舞蹈充滿魅力,獨具特色;藏區的建筑藝術精雕細琢,舉世無雙;藏醫藥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但與此同時,藏族傳統文化與其他傳統文化一樣,也包含著與當今時代不相符、與科學精神不相容的落后內容。例如迷信,蠱惑人心,腐蝕人們思想,阻礙科學的傳播,誘使一些無知者觸犯法律,嚴重阻礙了藏區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對待外來文化,缺乏包容地一味排斥,或不經過濾地盲目接納。當今世界,文化與政治、經濟一樣,逐步步入全球一體化,在堅持民族傳統的同時,一定要汲取其他民族、其他國家的文明成果,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毫不接觸外來文明,從不吸取外來養分的民族文化終將失去自身的生命力。當然,簡單地盲目接納一切文化也會對本民族文化造成沖擊與困擾。因此,不論是對外來文化的簡單排斥還是盲目接納,都會影響藏區文化的健康發展。顯然,不分精華與糟粕地簡單繼承藏區文化,會使優秀傳統文化失去其應有的生命力,割裂傳統文化歷史而進行所謂的創新,也只能使藏族優秀傳統文化逐步走向衰退,同時也會對藏區穩定與社會和諧造成負面影響。文化建設相對滯后。1.文化基礎設施薄弱。長期以來,藏區經濟發展相對比較落后,因而對文化事業投入明顯不足。藏區的多個區、縣沒有圖書館、體育館、博物館和活動中心,人們的文化生活比較單調,特別是在一些農牧區,人民群眾最基本的文化需求都難以得到滿足。2.文化建設投入不足。民族地區很多都是貧困地區,自身的經濟實力有限,導致文化建設的經費投入比例偏低,也使得大量寶貴的文化資源得不到有效開發。廣大偏遠地區民眾讀書看報難、收聽廣播難、收看電視難、看戲看電影難等問題較為突出。3.文化產業結構不合理。在藏區,不論是市場型文化產業還是公益性文化產業,均未形成多元化、社會化的模式。文化產業的技術結構不合理,文化產品的附加值較低,文化與科技未能深度融合,創意文化產品的開發僅處于起步階段,質量也有待提高。在總體上未能形成各類型文化企業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有利格局。4.文化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不強。文化品牌的核心是文化內涵,具體而言指其蘊涵的深刻價值與情感內涵,即該品牌所凝煉的價值觀念、生活態度、審美情趣、個性修養、情感訴求等精神方面的象征。文化品牌的影響力決定著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被譽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布達拉宮,早在1994年就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現在已經成為自治區的名片。但是,除布達拉宮以外的其他標志性建筑、特色文化類型等,由于地理位置分散、內涵單一,并未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文化。

繼承并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提高藏族傳統文化的影響力。首先,應當對藏區自然與人文生態地區進行重點保護,加強對歷史遺跡及文物的保護與維修,使藏區獨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資源得到良好地留存與繼承。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藏區民俗文化、藏族民間音樂舞蹈、藏族繪畫技藝、藏族傳統體育、藏醫藥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和傳承。當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應當以保護為主,同時加以合理利用、不斷發展,最終建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有效開發和科學利用的管理平臺。其次,要重視藏民族傳統節日和優良習俗的影響作用,采取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去發展并創新富有藏族特色的民間傳統文化活動。藏區傳統風俗習慣受到人民的普遍尊重,藏族群眾每年都會以傳統方式歡度藏歷新年、酥油燈節、朝山節、雪頓節、沐浴節、望果節、仙女節等。在節慶活動中,城鄉居民均利用豐富多彩的民族歌舞進行藝術表演,在此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民族傳統節日和優良習俗的影響作用,加強民族凝聚力,增進民族團結,促進社會和諧。加大基層文化建設投入,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由于投入不足,藏區存在文化基礎設施薄弱、文化產業結構不合理、文化品牌核心競爭力不強等狀況,因此必須加強文化產業投入,形成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長效保障機制。例如,設立并完善文化館、圖書館、電視臺、報刊社等基礎設施。當然,藏區文化建設的發展首先必須符合我國各項基本法律,同時還應當符合藏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和風俗習慣。應當對藏區各類文化資源進行有機整合,集中優勢資源,利用宣傳、旅游等各種平臺,發展壯大文化產業,提升文化軟實力。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促進藏區社會和諧安定。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尤其是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后,在黨和國家的扶持幫助下,在藏區廣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藏區社會主義新文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為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首先,由政府主導,將文化產業納入到藏區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加強對文化產業的宏觀管理。

政府在致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已經把文化建設納入到藏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中,同時培養和壯大藏族文化藝術人才的隊伍,繁榮傳統民間文藝的創作。最終將把振興藏區經濟與發展藏區文化相結合,使經濟與文化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其次,將文化與旅游“聯姻”,形成“形神一體”的特色旅游文化。藏區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其生態文化、歷史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資源也頗具特色,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積極拓展藏區的獨特文化魅力,將文化與旅游相結合,使藏區文化通過旅游這一橋梁傳遍全國、走向世界,形成藏區文化可持續發展的長久動力。文化對人類具有塑造功能。在經濟、文化全球一體化浪潮的推動下,各民族文化都被帶入全面的交往之中,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來越突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藏區文化產業的發展,應當是傳統與現代并重,繼承與創新并重,做到方法靈活、形式多樣、因地制宜、富有特色。這樣,必然會促進各民族文化的傳承、創新與發展,推進我國文化事業大發展、大繁榮;必然會提升我國文化事業的軟實力,提高國際競爭力;必然會豐富人民文化生活,提高國民素質,促進民族團結和穩定。

篇4

顯然,它們激發我們的藝術靈感。任何一個經濟發達的國家,都會有著獨特而強大的文化作為經濟發展的強大后盾。在歐洲,沉淀了數千年的歐洲文化,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和香榭里舍大道,你可以感受到古典與現代、豪華與氣派、高雅與華美、顯貴與樸實、人文與自然的魅力。在巴黎,目不暇接的各種藝術展覽、服裝設計大賽、五花八門的藝術節使人們隨時感受到現代社會的藝術文明;盡情領略到傳統文化與藝術的精神面貌。而中國,這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時刻影響著中國的現代藝術。雖然沒有西方的工業革命和美國的商業文明,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儒學,傳統節日,文化詩詞,中國戲劇都世代相傳。它是中國古圣先賢幾千年經驗、智慧的結晶。

作為“人類昨天社會實踐活動所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傳統文化,其實只是一種相對的概念而已。我們不能一提傳統文化,就想到落后,實際上被保留下來的真實對我們今天和明天能夠產生巨大影響的,這些被保留下來的是都是人類文化中的精髓。從我國庸久的文化發展的歷史經驗來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化的發展,如果要立于不敗之地,那就要勇于吸收,敢于創造,善于交融。近些年,近代的中國文化一直在東西方文化的沖突與融合中蹣跚而行。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藝術的激情碰撞,最終的結果是兩種文化都會汲取對方的精華,并且充分融合,從而共同進步。無論是從我國早期華夏文化的形成直至兩漢文化的高峰,還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響而發揚光大,無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發展,只有敢于創造、善于交融才能發揚中國的文化。傳統文化對現代藝術的影響,事實上處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如今,當我們在不斷追求時尚品味簡約的現代藝術的同時,卻很少能夠正確地認識傳統文化對藝術的各種連帶影響。站在歷史的角度,傳統文化即是一些物質與精神的沉淀,使得物質得到改進和創新。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我們常常所說的“設計引導人”與“人引導設計”這本身就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對我們的生活習慣還有思維方式等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傳統文化”。千百年來,中國古代藝術一直遵循著一種獨特的形態去發展,我們在引導人的時候同時也在引導自己的方向。當人們具備了一定的共同認識,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就走到一起了并帶著一定的時代特性往前發展了。

傳統文化、藝術是古代祖先們根據當時生活總結出來的精粹經驗體現,流傳,讓這些傳統文化、藝術歷經磨礪,百淘留金。盡管現代藝術表現形式進一步成熟,但多元的價值觀往往令許多藝術流于形式而無法達到返璞歸真的最高美形式。如何從文化藝術角度完成中國民族文化復興?很多有識之士共同的認為是:充分利用現代藝術表現形式,縱深挖掘傳統文化美根源,理解創新,讓傳統文化嬗變、充實為現代藝術之美,進而形成我國民族文化的復興。藝術是需要不斷創新的,但是,我們也決不能因為要創新,藝術始終要講內在的延續,需要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習俗、倫理道德、審美習慣等。

篇5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研究項目“發展中國家及經濟轉型國家的金融改革與經濟發展”(項目批準號:05JJD790020)。

摘 要:文化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為經濟學家所重視,但是關于文化對金融發展的影響的論述并不多見。本文在文化影響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歸納了國內外學者對文化與金融發展關系的闡述,并簡要評述了文化對中國金融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文化;經濟發展;金融發展

文化作為一種獨特而重要的資源(高波、張志鵬,2004),甚至有人把它看成是“制度之母”(曼格爾,2002),但到目前為止,卻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社會科學研究的所有領域基本上都對此做過界定。被譽為人類學之父的英國人類學家E?B?泰勒是第一個在文化定義上具有重大影響的人,他將文化定義為“一復合整體,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所習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習慣”(泰勒,2005)。此后,人類學家、政治學家、歷史學家、管理學家以及經濟學家等分別從各自研究的領域對其規定了不同的含義。經濟學家基本上比較傾向于把文化定義為“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創造的不同形態的精神財富及相互關系、相互作用所構成的系統”(歐陽強、宋德勇,2005)。關于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自經濟學產生以來就有論述,因此本文只是簡單概括了文化如何作用于經濟發展,在此基礎上,系統綜述國內外學者對文化與金融發展關系的研究。

一、文化與經濟發展

文化對經濟的影響很早就為經濟學家所認識。早期古典經濟學家如斯密、穆勒以及馬歇爾都在各自的著作里闡述了文化如何作用于經濟發展。他們通常把文化看成是倫理道德、理想觀念、風俗習慣以及等,而這些因素對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高波、張志鵬,2004)。

斯密在《道德情操論》和《國富論》兩本著作中充分闡述了他所理解的“經濟人”,以及從“經濟人”出發所形成的“特定的文化觀念成為市場擴展和經濟進步必不可少的條件”( 高波、張志鵬,2004)。穆勒將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定位在道德和社會科學研究上,在他看來,各國的經濟發展取決于道德的或心理的因素。馬歇爾也認識到包括宗教、理想、道德、觀念在內的文化因素和經濟動機共同決定人們的行為。而且他還意識到了宗教改革對經濟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將它與印刷術、發現新大陸三者共同看作是工業革命的前提條件(高波、張志鵬,2004)。后來,韋伯(1995,2002)明確考察了文化與現代資本主義社會興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他認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是一種植根于的文化現象,“現代資本主義精神,以及全部現代文化的一個根本要素,即以天職思想為基礎的合理行為,產生于基督教禁欲主義”。他也探討了儒家倫理與東方資本主義發展的精神阻力之間的生成關系,認為中國的儒家倫理阻礙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繼韋伯之后,更多的學者強調了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他們或強調文化會促進經濟發展,或認為文化是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總之,學者們越來越關注文化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并把這一領域延伸到金融發展上。

二、文化與金融發展

早期的學者在分析文化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時研究了宗教對金融發展所產生的影響,認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由于各自的教義不同,從而對金融發展產生了不同作用。基督教早期禁止放貸獲息,中世紀時反對高利貸的思想達到頂峰,直到16世紀才漸漸放松禁令;伊斯蘭教自始至終嚴禁高利貸;而佛教不僅允許放貸取利,而且對交易方式和利率作出了明確規定。正因為如此,伊斯蘭銀行和金融業的發展至今還比較緩慢;歷史上,信仰佛教的地區金融發展未受太多約束;基督教對高利貸政策的演變反映了金融發展具有階段性(魏悅,2004)。

以后的經濟學家更側重于研究文化對經濟的作用,有關著作非常多,但基本上沒有論及對金融發展的影響。只是最近幾年才有學者開始從文化角度論及金融發展。他們主要闡述了文化如何影響投資者權利的保護,進而影響到各國金融發展的差異;文化如何影響各國的公司治理;文化對個人投資方式選擇的影響;社會資本、信任、關系等對金融發展的影響以及綜合性地研究文化如何作用于金融發展,增進經濟績效。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文化對權利保護、公司治理及經濟增長的影響

Stulz和Willamson(2001)以宗教和語言作為文化的替代變量檢驗了它對金融發展的影響,結果發現,文化與投資者權利保護相關,特別是對債權人的保護表現很顯著。宗教在解釋債權人權利保護的國別差異上要比國際貿易、語言、法律起源這些變量的力度強;信仰天主教的國家對債權人的保護沒有其它國家好。不過。文化對股東權利的保護幾乎沒有什么影響。但總體而言,宗教和語言能表明一國如何實施各種權力保護投資者,進而影響金融發展。

Licht、Goldschmidt和Schwartz(2001)認為,法律只能部分地解釋全球的公司治理制度差異,公司治理會受到文化的影響。他們根據Stulz和Hofstede的分類法把所研究的樣本國家劃分為英語國家、西歐、東歐、遠東、拉丁美洲、非洲六種文化區域和不列顛人、日耳曼人、北歐人、更發達的拉丁美洲、不太發達的拉丁美洲、亞洲以及亞洲東部國家七類文化區域,并根據LLSV所創造的衡量投資者權利保護的反董事權利指數和債權人權利指數,考察了文化分類與投資者權利保護之間的關系,發現普通法國家的反董事權利指數要高于大陸法國家的各個指數,而按文化區域分類的國家在對債權人的保護上沒有什么區別。

Kanatas和Stefanadis(2005)更是明確研究了文化、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他們認為,文化既是經濟繁榮和經濟增長的引擎,又是金融市場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通過構建模型實證檢驗證實了:(1)社會越道德,即腐敗越少,產權越強大,經濟增長率越高,同時,受教育的人也更多;(2)越強調的國家,其經濟增長率越高,金融發展水平也越高;(3)實行新教的國家更容易建立強產權的法律體系,人均收入水平和經濟增長率相應要高一些,金融體系也更發達一些;(4)產權保護不強、腐敗水平比較高的國家相比于那些強產權和腐敗水平低的國家更容易實行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與此同時,越強的國家越不會選擇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

(二)社會資本、信任和關系對金融發展的影響

Guiso Luigi、Sapienza Paola和Zingales Luigi(2004)以意大利為例分析了社會資本對金融發展的影響,他們認為,在社會資本較高的地區,個人(家庭)更愿意投資股票,更多地使用支票,而以現金方式進行投資的數量非常少,因而這會影響金融發展的程度,尤其是股票市場的發展。

Karlan(2001)研究了社會資本對秘魯的集團銀行業的影響。他發現,社會資本越高的地方,貸款償還率和儲蓄率越高,儲蓄所產生的收益也越高。而且社會資本能夠區分是因為道德風險還是因為個人所面臨的真實不良沖擊而造成的違約。同時,他還發現,文化異質性和地理擴散性可以解釋借貸行為,一般地,那些擁有相似的文化,住得也比較近的群體之間所發生的借貸的效率要更高一些。

Calderón、Chong和Galindo (2001) 利用48個國家1980-1994年間的數據考察了信任和金融結構、金融發展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表明,即使在考慮了經濟發展水平、人力資本、宏觀經濟穩定,特別是法律法規后,信任也都與金融深化、金融效率以及股票市場相關。信任水平越高,金融深化程度越高,股票市場和信貸市場越發達,利差和管理費用越小,金融效率越高。而且在法律法規不完善的情況下,信任還可以替代正式制度發揮其作用。

Allen、Qian Jun和Qian Meijun(2002)以中國作為研究對象,利用有關數據把中國的企業劃分為正式部門(國有企業和公開上市的企業)和非正式部門(所有其它企業),他們發現,非正式部門的法律機制和金融機制都沒有正式部門的好,但前者要比后者增長得快一些,在他們看來,這是因為在非正式部門中存在著非正式的融資通道和治理機制,如聲譽和關系等,在支撐該部門經濟的高速增長。

Garretsen、Lensink和 Setrken(2004)研究了社會規范對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影響。他們發現,社會規范會對股票市場資本化產生重要影響,不過對銀行的信貸供給影響不明顯。總之,他們認為,社會規范總體上能夠解釋金融發展,間接影響經濟增長。

三、文化與金融發展的國內研究概述

國內研究文化與經濟發展的文獻比較多,主要側重于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二是論述儒家文化對整個東亞經濟的影響。但從文化的視角研究金融發展的文獻還比較少。目前,金融理論界對于文化的研究滯后于中國金融改革的發展步伐。

盡管如此,國內學者還是從四個方面研究了文化對金融發展的影響:一是儒家文化如何影響金融發展;二是社會資本與中國金融發展的關系;三是文化對東亞金融危機的影響;四是金融文化對中國金融發展的影響。

朱正元((2001)研究了儒家文化與中國中央銀行制度之間的關系,認為,中國金融發展緩慢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特別是由于儒家思想的影響,經濟主體的金融意識淡薄,給中央銀行的制度變遷帶來了巨大阻力。具體而言,一是金融意識淡薄導致中央銀行的宏觀貨幣政策傳導缺乏微觀基礎;二是金融意識淡薄阻礙了金融企業形成自負盈虧的風險分擔機制,使得中央銀行實際上成為企業、商業銀行以及居民存款各種風險的最后承擔人;三是金融意識淡薄使金融制度變遷的市場需求不足,而必須由政府強制供給,由此形成了高度集權的中央銀行制度。

張俊生、曾亞敏(2005)和盧燕平(2005)利用Guiso Luigi、Sapienza Paola和Zingales Luigi(2004)所選擇的無償獻血率代表社會資本,實證檢驗了社會資本與中國金融發展之間的關系,檢驗結果表明,社會資本在我國的金融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社會資本與中國各地區的金融發展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系,即使在控制了如法律執行質量、教育水平、人均收入等變量后,結果仍然比較顯著。

國內有學者從文化的角度探討了東亞金融危機。顧肅(1999)指出,國際金融投機只是東亞金融危機的表面原因,真正的根源在于以儒家文化為基礎的東亞文化傳統“在現代化過程中所形成的特殊政治經濟一體化的體制”。陳立旭(2005)也認為亞洲金融風暴應該使人們認識到文化的作用,重新思考儒家文化與東亞經濟的關系。

此外,國內不少人著重研究了金融文化對金融發展的影響,認為,金融文化的進步與繁榮,是金融業不斷發展和成功的重要因素(邱正文,1996)。郭宏之(2000)認為,金融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文化建設對金融業發展的積極影響。他從文化的視角分析了金融,又從金融的角度重新認識了文化。從文化的角度看,金融本身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和文化活動;而從金融的視角看,文化建設會推動金融發展。因而文化與金融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范恒森(2000)明確界定了金融文化,認為,金融文化是指“人們在金融實踐中形成的,并對一個國家的貨幣政策、金融組織的經營管理活動等產生持久影響力的思想文化”。光(2002)考察了債信文化與中國金融業的發展,在他看來,金融體系和金融交易的本質是信用,“金融的發展與信用的發達和債信文化的繁榮是相表里的……而且,發達的債信文化是金融體系健全和有效的本源”。王新(2004)認為,文化與金融相結合形成了金融文化,它可分為貨幣文化、信用文化、票據文化以及金融企業文化。陳志武(2006)探討了金融技術、經濟增長和文化三者之間的關系,認為:文化,特別是家庭和社會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一個社會的金融技術發展;中國傳統社會因金融市場不發達,即為克服金融的不發展而內生出與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中國傳統文化。因而,在他看來,包含金融技術在內的金融發展影響到各國的文化內容。秦池江(2006)指出,現代金融和現代金融文化孰為因,孰為果,就如雞和蛋一樣無法說清。總之,發展現代金融的同時必須也發展現代金融文化,只有借助于金融文化,才能更好地培育出現代金融。

四、評論與啟示

從上面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首先,無論是國內學者還是國外學者對文化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他們所研究的作用于金融發展的文化多是社會資本、信任、宗教,甚至包括語言。其次,由于文化很難量化,而且有些數據的獲取比較困難,因而關于文化對金融發展的實證研究并不多。國外在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以某一特定國家,如意大利,為樣本來檢驗社會資本對某些國家金融發展的影響,因此,推廣性不強。國內的實證研究也局限于利用國外文獻所定義的指標,如無償獻血率,來檢驗中國各地區社會資本對金融發展的影響。事實上,中國各地區的無償獻血率差別很大。因而,利用這一指標來反映中國各地區的社會資本水平并不是十分準確的。最后,在文化與金融發展的研究上,難以確定究竟是文化影響了金融發展,還是金融發展引導了文化,抑或二者相互作用。

文化在中國金融發展中已經且正在發揮著重要作用。事實上,不僅僅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對中國金融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整個社會變遷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精神財富都在某種程度上推動著中國金融發展。但是當前中國金融發展中確實出現了一些問題,如腐敗,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缺乏對文化的重視。根據新制度經濟學的觀點,文化作為一種非正式制度,會對經濟增長產生作用,毫無疑問它也會影響到金融的發展。可以說,中國目前并不缺乏先進的正式制度,尤其不缺乏各種各樣的法律制度,但是銀行信貸仍然是企業主要的融資方式,資本市場發展不活躍,特別是經常發生金融大案要案,探尋其背后的原因不能不說有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尤其是文化的內核之一信用在發揮重要作用。

金融基于信用而生,信用可以說是市場經濟的靈魂。但是中國目前的金融發展忽視了誠信原則。事實上中國傳統儒家文化中是特別強調信用的作用的,因而,當前中國金融發展所缺失的信用在某種程度上既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流失,又反映了當前中國市場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缺陷。因此,要進一步推動中國金融業的改革和發展,務必要先將信用和市場文化建立起來。

參考文獻:

陳立旭.2005. 儒家文化與經濟發展關系的再審視[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5).

陳志武.2006. 金融技術、經濟增長與文化[J].國際融資(2).

范恒森.2002.金融制度學探索[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79.

高波,張志鵬. 2004. 文化與經濟發展:一個文獻評述[J]. 江海學刊(1).

郭宏之. 2000. 文化金融[J]. 南京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3).

顧肅. 1999. 對東亞金融危機的文化反思[J].中國社會科學(3).

盧燕平. 2005. 社會資本與金融發展的實證研究[J].統計研究(8).

曼格爾. 2002. 非洲需要一個文化調整計劃嗎[M]//亨廷頓, 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價值觀如何影響人類進步[M].北京:新華出版社:119.

歐陽強,宋德勇. 2005. 先進的循環經濟文化模式構建分析. cenet. org. cn/cn/CEAC/2005in/zyhj009. doc.

邱正文.1996.論金融文化[J].金融經濟(11).

秦池江.2006.現代金融期盼現代金融文化[J].金融博覽(2).

蘇培科. 2005. 拿什么樣的金融文化來杜絕腐敗之源. mie168. com/human-resource/2005-11/220752. htm.

泰勒.2005. 原始文化[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轉引自2004. southcn. com/nflr/huati/whms/200406110435. htm.

韋伯.1995.儒教與道教[M].北京:商務印書館: 193-204.

韋伯.2002.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M].西安: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68-69.

王新. 2004. 我國金融文化創新的戰略構想[J]. 理論探索(2).

魏悅. 2004. 三大宗教的信用思想[J]. 江西財經大學學報(1).

張俊生, 曾亞敏. 2005. 社會資本與區域金融發展――基于中國省際數據的實證研究[J]. 財經研究(4).

光. 2002.債信文化的形成與中國金融業的發展[J].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

朱正元. 2001. 儒家思想與中國中央銀行制度變遷[J]. 中南財經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1).

ALLEN F, QIAN Jun, QIAN Meijun.2002.Law, f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R].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ALDERN C, CHONG A, GALINDO A.2001.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links with trust: crosscountry evidence[R].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 Banco Interamericano de Desarrollo (BID),Research Department, Departamento Delnvestigación, Working Paper, No.444.

FERGUSSN L.2006. Institutions for financial development: what are they and where do they come from[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 20(1):27-43.

GARRETSEN H, LENSINK R, SETRKEN E. 2004. Growth, financial development, social norms and legal institutio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Money,14: 165-183.

GUISO LUIGI, SAPIENZA PAOLA, ZINGALES LUIGI. 2004. 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financial development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4: 526-556.

KANATAS G, STEFANADIS C. 2005. Cultur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R/OL]. alba. edu. gr/uploads.

KARLAN D S.2001. Social Capital and group banking[R].BREAD Working Paper, No. 062.

LICHT A N, GOLDSCHMIDT C, SCHWARTZ S H.2001. Culture, law, and financ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laws[R].Scholarship Reposito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篇6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 民主政治 先進文化

黨的十六大規定的“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全面地表達了我國先進文化應有的性質、內容與風格,是對我國當代先進文化及其前進方向的科學概括。

第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身包含著對先進文化的需要。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是一項系統工程,既需要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也需要有思想道德的文化力量。先進文化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附屬物,而是它發展的內在要求和內在力量。從某種意義上說,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首先應該構建先進的文化。這就需要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同時,形成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共同理想、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形成社會主義的先進文化。“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指導思想,為解決我國如何在全球化時代擴大對外開放、吸收國外優秀文明成果、迎接域外文化的挑戰、弘揚祖國優秀文化精華、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蝕、防止和消除消極文化的傳播指明了方向。

第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先進文化作為動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創造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先進的文化價值觀。在知識經濟到來的背景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傳統文化中的落后觀念已不再適應科技在經濟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拋棄傳統文化中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落后方面,以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現代文明的發展,大大提高了人們的主體意識。

第三,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需要的先進文化,必須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又必須根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之中,既能反映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能對經濟和政治的發展起巨大的推動作用。

文化生產力是社會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外部環境看:第一,西方發達國家采取各種方式輸出自己的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這在客觀上拓寬了我們的文化視野。當前,與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相伴隨的各種文化樣式已經擺到了我們面前,在對外開放過程中,如果我們喪失了文化辨別力和批判力,喪失了堅守社會主義基本價值的文化自覺,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迷失前進的方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改變著文化發展的社會環境,而我國目前文化的發展與形勢的要求相比,還很不適應。

從內部動因看: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先進文化在現代化建設中承擔著重要任務。2、加快發展先進文化,是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文化建設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更是加快全面小康建設的重要手段。

綜上所述,我國的經濟體制由計劃轉向市場,進一步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國民收入穩步提高。文化總體看來,仍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要求。這迫切要求我們適應形勢的發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

我們的精神文化領域,按慣例可大體分為“文化生產”和“文化消費”兩大基本環節,兩大環節各有其特點和規律,文化產品就其大多數而言具有意識形態和商品的雙重屬性。文化生產與一般物質生產相比,其特殊性表現至少有以下兩方面:一是工作性質特殊,文化本身屬于上層建筑,二是承擔的任務特殊,要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

在看到先進文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本質上的統一性的同時,也要看到它們在現實實踐中的確存在差異性。其一,文化是相對獨立于經濟和政治的范疇,從本質上來說,文化作為人的精神活動的產物,具有精神方面的內容,有著多重內涵,其發展有自身特有的規律。其二,市場并不能自動識別文化的善與惡、美與丑,先進文化的發展,既要運用市場機制,又要加強管理,保證社會主義文化的正確方向。其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催生了許多與之相適應的新的進步價值觀,另一方面也使意識形態領域呈現出更為復雜的狀態。社會轉型期錯綜復雜的社會矛盾、利益調整勢必引發一些人思想的波動,出現價值觀的傾斜。總之,面對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和文化產品與服務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對國內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文化建設既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設的規律,又要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呈現新的特點。文化建設能夠對人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產生重要影響。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構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就應當既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內涵,保持文化建設的先進導向,又緊扣時代脈搏,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第一,要增強先進文化的控制力。第二,要提高先進文化的競爭力。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先進文化、傳統文化、外來文化將長期并存,先進文化如果以其獨尊的地位而不參與競爭,就可能失去思想陣地。先進文化建設也不能游離于市場經濟之外,我國正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應該遵循和適應文化發展與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提高建設先進文化的能力,必須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運行特點,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第三,要注意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我們時刻不能忘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根本目標是滿足社會的公共文化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必須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認真思考文化發展的戰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問題。

篇7

摘要:中國古典哲學家主張“天人合一”。二者合一就是人與自然的結合,也可用于傳統文化和現代功能的結合。傳統文化常給人們以歷史延續和地域文脈的感受,使現代功能也映射了民族文化淵源的形象特征。我們應立足傳統,面向未來。在滿足現代功能的過程中,將傳統文化及歷史融入其中,創造屬于新時期的新文化。

關鍵詞:傳統文化;現代功能;魯爾區

在世界現代化經濟建設迅速發展的今天, 經濟越是發達的國家,越是注重傳統文化的保護,在現代環境設計中也是如此。傳統文化是一種具有特殊價值的文化類型,從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倫理思想以及價值取向對現代社會有深刻影響。是現代設計中取之無盡的寶庫。在現代設計中,我們可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與現代功能相結合,傳統審美意識和現代審美意識相結合,把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融匯到現代裝飾中去。

德國魯爾區國際建筑展埃姆舍公園(IBA Emscher Park,1992年開始建造)就是對傳統文化與現代功能之間維持平衡的很好的實例。埃姆舍地區原為德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十九世紀,艾姆舍地區曾是歐洲主要的工業和制造業中心。鋼鐵廠、煉焦廠、煤礦及化工廠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嚴重破壞該地區的景觀。自1960年代以來,作為主要工業的煤礦和鐵礦開采,已無可挽回地走向衰落、倒閉,大量質量很好的建筑也不再使用,地區人口減少,數十萬個就業崗位化為烏有。傳統的工業文化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促使當地政府為地區的復興采取有效措施,即建造國際建筑展埃姆舍公園。這項龐大的工程涉及800平方公里的區域,17個城市,250萬人口,內容包含河流的生態再生、區域自然景觀恢復、公園綠地、居住區、科技、商務中心建造、生態環境改善、原有工業建筑整治及重新使用等。

在實施更新項目之前,特殊的性質造就了其特殊的景觀特點:艾姆舍公園到處都是廢棄的大型鋼鐵廠房、煙囪及瓦斯罐。巨大的煉鋼爐和鐵塔跨過天際線,各式各樣的工業管道和鐵路穿越整個工廠。許多被廢棄的生銹建筑有10多層高。除了少數還在用外,大部分設施都已閑置多年。

設計師將這些廢棄廠房和設施建成博物館,既保留工業區的過去,又作為文化活動的中心,向人們展示鋼材的冶煉過程以及鼓風爐的發展歷史。“工業紀念碑”的概念構成了艾姆舍景觀公園的核心。人們在這里舉辦音樂會,在這里,并沒有任何綠化,而是充滿了各色各樣的游人,踩在軟軟的細沙上,或者攀登在巨大的混凝土殘墻上,穿梭于煤渣山改造的青山之間。瓦斯罐也不再儲存煤氣了,而是文化活動站,經常舉行音樂會、聚會、表演及會議等。往地下數百英尺輸送礦工的管道以及其他機器也已變成展覽室,參觀者在親身體驗中體會著過去的氣息。

在此方案中,傳統文化與現代功能巧妙地融合并且維持平衡。在這片廢墟上,沒有修葺整齊的草坪,沒有池塘,甚至綠化稀少,但人們感覺不到荒涼與傷感,而在一種濃濃的懷舊情緒中體會到勃然生機,見證著德國傳統工業化的歷史。

艾姆舍公園的設計師對傳統建筑物,傳統文化的保護、更新、轉化和再利用,并且成功地結合了現代功能。埃姆舍公園的建造有效地改善了區域的生態環境,刺激了城市經濟與社會發展,并巧妙地將舊有的工業區改建成公眾休閑、娛樂的場所,不僅盡可能地保留了原有的工業設施,作為地區歷史的延續,并有效地節約了資源,同時又創造了獨特的工業景觀,保證了它的功能性。這項環境與生態的整治工程,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地區由于產業衰落而帶來的環境、就業、居住和經濟發展等諸多方面的難題,從而賦予舊的工業基地以新的生機。

在歐洲,我們看到,積淀了數千年的歐洲文化,對現代設計產生的影響,并不亞于對現代藝術的影響,它的標志性參照物就是倫敦的水晶宮、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和著名的香榭里舍大道。漫步在香榭里舍大道,你可以感受到古典與現代、豪華與氣派、高雅與華美、顯貴與樸實、喧囂與幽靜、人文與自然的魅力。在歐洲,巴黎算是它的城市文化與藝術的形象代表,使人們隨時感受到現代社會的物質文明;盡情領略到傳統文化與現代功能相結合的藝術產物。

在美國,雖然沒有象歐洲那樣厚重的文化積淀,但是,殖民文化、移民文化,統而言之的商業文化,對于現代功能的影響,也隨處可見。在那里,標志性參照物就是紐約的曼哈頓,那里有遠渡大西洋、在紐約落戶的自由女神像;有高聳入云、成為紐約巨大精神支柱,體現美國價值觀的世貿中心大廈。通過文化在與現代工業文明的磨合演變史,美國人已經深刻體會到,古老原始文明與現代先進文明最終融合并共同發展,滿足了現代人們對功能的需求,這才是人類共同追求目標。

在中國,雖然沒有西方工業革命的經歷,但是,勤奮好學的中國人,卻早已積極主動地把現代設計思想、理論、方法引進中國,并且一直想以此――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來振興中華民族,圓百年近代史上中國人的強國之夢。這種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文化藝術結合的產物衍生出了如今在我們身邊的一點一滴。

傳統文化要融入現代設計所需功能的現代元素,現代設計需要借鑒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韻味及哲學思想。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之間是底蘊和延伸的關系,就象是一切藝術的升華都來自于生活和實際一樣.而藝術創作的過程就是把生活中的文化底蘊和生活中的實際所需功能進行再加工提煉,達到自我表現的過程。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環境藝術設計;運用

中國傳統文化在現在發展的不錯,因為大家逐漸地認識到了傳統文化對于我們國家文化發展地意義。傳統文化是我們國家歷史地象征,傳統文化不單單是指文字,還有建筑、服裝以及繪畫,我們需要將這些因素與現代化的環境藝術結合在一起。環境藝術是一個新型的學科,想要更好的發展就需要與我們國家本土文化有效結合,這樣才可以做出更好的環境藝術設計。

1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

1.1傳統文化元素的含義

中國從夏朝開始至今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在這浩瀚的歷史長河中,遺留下了很多優秀文化,文字、圖畫、建筑、服裝等意象事物都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包含的事物,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中國的傳統文化代表的是我們國家每一個時代的象征,可以反映出當時的人文風貌,甚至于當時的思想都屬于中國傳統文化。

1.2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

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又是什么?現代環境藝術設計是涉及室內設計、景觀設計、規劃設計、建筑設計的一門綜合性學科。總而言之,就是將環境設計與藝術結合在一起表述自己的思想,利用藝術的形式將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表述出來。

2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設計藝術中的運用策略

中國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國度,與古巴比倫、古印度以及古埃及并稱四大古國,悠久歷史為我國流傳了獨特的建筑理念,現在社會的發展,傳統建筑理念需要與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結合在一起才可以更好的表現本土的作品,而環境藝術設計中傳統文化的使用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

2.1用形

用形也是一個比較好理解的名詞,顧名思義就是將傳統的圖形重新的使用在一個新的事物上面,讓這個圖形在這個載體上發揮應有的作用,就是為這個圖形重新規定了一種環境、但是該圖形還是會保持原有的意義,就只是將其更換一種環境,當然了,兩者結合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兩者的材質是否可以融合,兩者結合在一起是否可以發揮想要的效果,必須要發揮出圖形最大的效果,這樣才可以表現出獨特的韻味。例如,現在的一些服裝設計師,就利用一些特定的中國圖案縫制到衣服上面,這些圖案就可以發揮出自己獨特的價值,這件衣服也會成為炙手可熱的服裝,這說明兩個事物結合在一起以后就發揮出了1+12效果。例如,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利用傳統的亭子,為人們營造一種休閑、溫馨的環境,這也是傳統文化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2.2用意

中國人比較含蓄,那么自然而然的文化也就相對含蓄,大家在表達情感的時候習慣用較為委婉的方式表達。一些建筑的外觀以及內部的裝飾總是會用特定的圖案來裝飾,這樣就可以利用這些圖案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也是可以借鑒這種方式,就是利用一些環境設計的手法結合傳統文化然后表達文化內涵、價值觀等一些具有含義的情感,這樣的方式就是充分借鑒了古人“用意”的手法。

2.3形神并舉

傳統文化中很多方面在如今依然非常盛行,社會的發展,大眾的審美眼光也會有很多的不同,我們需要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中國的傳統文化,我們必須要充分的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然后在理解文化的基礎上對其中的含義進行延伸,這樣傳統文化才可以在現代化社會中得到更多的發展。中國的文化不僅僅有長度更是有寬度,在以往幾千年的歷史中,我國的文化往往是領先于世界各地,中國的文化相比來說更加有厚重感。例如,中國的詩詞就可以為環境藝術設計提供靈感,詩詞使用于環境藝術設計就是形神并舉的最好表現,“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為后人留下的寶藏,在進行環境藝術設計的時候借鑒這句話可以為人們營造出更加愜意的環境。例如,蘇州的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就是借鑒了古人造屋的方法,蘇州博物館的灰瓦白墻又何嘗不是古人為我們流傳下來的瑰寶,蘇州博物館有傳統的顏色,還有現代化的設計理念,這就是傳統文化在設計中的體現,幾塊石板就搭配出令人心曠神怡的畫面,這就是一幅形神并舉的山水畫卷。

3加強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3.1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

我國歷史悠久,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誕生出來了很多的優秀文化,我國的文化集儒道佛之大成,所以說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十分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環境藝術設計主要就是為人服務,所以說兩者有很多共同的點。儒家的思想就是主張天人合一,主張人與自然要建立一個較為親密的關系,古代的文化講究氣韻生動、味外之味,而這些思想現在也是影響到現代化的實踐中,現在的環境藝術設計中也重視人與自然的互動,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設計師會形成自己獨特的審美觀,這樣環境藝術設計就與傳統文化有極其緊密的聯系。

3.2營造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共生的土壤

社會的發展,很多新的審美觀念以及審美需求已經被催生出來了,我國的傳統文化也需要跟隨時代的發展。現在的社會講究全球統一,但是統一的應該是經濟、貿易,而不是文化,因為每一個地方、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各國之間的文化應該做到既有統一又有自己的獨特性以及個性。所以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需要為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結合營造一個良好的平臺,現在傳統文化仍然對人們有很大的影響,很多環境藝術在設計的時候都會用到傳統文化,現代文化具有強大的現代化氣息,而傳統文化則具有強大的民族氣息,我們可以將兩者優秀的部分結合在一起,然后來為現代化的環境藝術作貢獻。

篇9

體育運動多帶有地域性,如我國最北部的黑龍江省,冬季嚴寒且持續較長,人們習慣了寒冷中運動,由此也為冬季奧運會培養出很多人才;內蒙古地域平坦廣闊,因此該地賽馬運動風行。烏江流域地處山區叢林,村落中人口較少,參與的人數和場地需求較小,因此摔跤,舞蹈、射箭等體育運動較為流行。摔跤是很多民族都擁有的運動形式,但是表現方式上卻有不同,如侗族摔跤需先有三聲鐵炮,以示男性威武,摔跤是繩帶纏于腋下,抓繩帶彼此用力拼搏;苗族則是將繩帶纏于腰間,雙方抓繩帶而扳扭,另外苗族摔跤運動喜好車輪戰,能摔倒所有人的最后被稱之為“蓋場”,這一稱號也將是日后成為苗王的資本。而眾所周知的蒙古式摔跤,則是在肩部帶有護具,抓肩部用力,或以腿部動作完成,蒙古族多在內蒙古地區,與烏江的少數民族摔跤對比來看,兩者的地域特征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烏江流域的少數民族在封閉的環境下大多數娛樂活動來自于生活相關,由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并結合地域的獨特性,進而產生適合的娛樂方式。[4]從不同的角度來看,生活對體育有著客觀的需求,由于生活模式的單一促使體育文化應運而生,民族文化是由地域特性的生活方式而產生了娛樂模式,這也是體育文化與地域特性之間所存在的聯系。而該聯系也不僅存在烏江流域,縱觀人類的體育發展史,必然在其中包含著地域性,或是稱之為因地域性而促成,該表現是促成體育文化存在的根源。回歸到烏江流域來看,體育特性在于原始的傳承和地域的特點,由于早期的狩獵文化和長期的封閉,烏江少數民族以體育增強身體素質,提升狩獵的生產力,形成了獨有的烏江早期體育文化價值取向。[5]

二、烏江流域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與和諧社會的關系

市場經濟體制的出現對于烏江流域是一個重要的發展契機,也正是開發少數民族文化資源的突破口,更是隨著信息時代的實現使信息交流不再受到拘束,必然能夠實現民族文化的發揚和區域經濟的崛起。通常開發少數民族地區,多以旅游為核心,旅游也是促進地方經濟高速發展的渠道,而在湘西苗族、瑤族,云南傣族和內蒙古的蒙古族實踐中能夠發現,體育文化也是游客主要參與的活動之一,因此由體育文化作為宣傳的突破口,輔以飲食、景點等方式,將有效地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因此,筆者認為,發展區域經濟的問題上提出了體育文化促進旅游經濟發展的措施,將烏江流域貧瘠的資源轉化為生產力,再結合市場經濟的自主選擇性,合理的拓寬渠道,推動經濟效益提升,也在體育文化受到認可的過程中,避免因現代化浪潮而導致體育文化無法達成可持續發展。而經濟的發展也是和諧社會的要求,具體來看體育文化與和諧之間的關系:

(一)增強民眾身體素質,提升勞動生產力

體育最基礎的作用就是增強民眾的身體素質。近年來我國一直倡導全民體育健身,提升民眾體育認識,樹立健康的終身體育觀念,目的在于提升國民的健康水準,以此達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從現展來看,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產量十分重要,在農業領域的機械化和現代化并不普及的狀況下,農業仍然需要人力和畜力的幫助,特別是在貧瘠的烏江流域,勞動力的素質是提升生產力的關鍵。因此,少數民族的體育運動直接影響著農業的生產力,缺乏體育增強民眾體質,更無法推動區域市場經濟的發展。實踐證明,在酉陽土家族自治縣政府的倡導下,民眾在廣場上一同練習擺手舞,該舞蹈以土家族傳統特色結合現代廣場舞的易學習特點,使該舞蹈在表演和參與上都能夠得到認可,目前僅酉陽縣的參與人數已占總人口的68%,每日傍晚時分,數千人集聚廣場,統一的舞蹈動作形成了靚麗的風景線,隨著擺手舞的紅火,周邊縣鎮民眾也開始分紛紛效仿,并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已然成為了全面健身運動。另外,彭水縣的苗族民眾,也根據本民族特色,在當地藝術工作者的幫助下,創造了適合苗族文化的廣場舞形式,名為“踩花山”,也在周邊地區得到了熱捧。隨著此類舞蹈模式的推廣,在農村也開始紛紛學習,平時忙于耕種的農民,終于得到了娛樂而又能夠鍛煉身體的休閑生活方式。在農民完成一天的耕種工作之后,以舞蹈的形式放松身心,在娛樂的同時有效地增強體質,從根源上提升了區域農業生產力,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由此也可以發現,體育文化在農業方面對市場經濟有著直接的提升作用,而隨著民族體育文化的推廣,所造成的影響力將不僅是區域范圍。

(二)增強精神文明建設,提升精神面貌

烏江所處地區多為農村,農業生產是主要的經濟來源,而農業有季節之分,農忙季節民眾終日忙碌在田地之中,而一旦進入農閑時期,農民則無所事事,在外出打工并不流行的時候,一入農閑社會治安便會急劇下降,賭博、斗毆、酗酒等問題的發生對構建文明社會有著強烈的抵觸。在苗族“踩花山”舞蹈流行于農村之時,有效地減少了上述不良事件的發生,而體育能夠增進參與者的友誼,提升團隊配合能力,社會穩定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另外,部分農村在政府部門的領導下,因地制宜開展了很多運動比賽,如竹鈴球、龍舟比賽等,對于烏江流域的農村居民的精神面貌提升產生了很大的作用,隨著各類活動的豐富,民眾認識到了團結一致,積極向上的意義,農村社會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三)促進經濟的提升

農業一直是中國經濟的命脈,農業戶籍人口占總人口69.08%的,其直接決定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因此,提升我國經濟實力,首要應是加強農村經濟建設。農村經濟的提升,應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有效促進農村民眾體育生活的普及率,增強民眾身體素質和團結協作能力,以加強農業經濟的發展;二是促進經濟循環,提升農村活動價值,吸引資金融入;三是開展旅游經濟,促進生態、民俗旅游發展,增強民眾的經濟收入。旅游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2013年我國旅游人數高達3.2億,消費總額多達2萬億元,而近年來人們對名勝古跡開始出現審美疲勞,大量的旅游愛好者更加傾向于體驗各民族風尚,如湘西的鳳凰古城等地受到了熱烈的追捧。對于烏江流域的少數民族而言,其文化傳承更具民族風味,歷史傳承的保留之完整,是已經有所開發的景區無法比擬的,旅游者也能夠更好體會到土家族、苗族、瑤族的特有傳統文化。對于烏江流域的少數民族而言,長期的封閉是造成其發展落后的重要因素,也是保留傳統文化的客觀原因,在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眾多民族的獨特傳承優勢,終于在信息化的大浪潮中被游客熟知,進而通過旅游極大地提升了經濟發展。隨著民俗旅游的盛行,也促進了周邊產業的新生,如餐飲、住宿、娛樂,調節了農村的產業結構,并幫助農民增添了收入。

三、烏江流域少數民族體育文化與和諧社會關系的啟示

在烏江流域以民族體育文化大力發展旅游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加快了現代化的腳步,在大時代的背景之下,烏江少數民族必須要堅持有效的經濟發展,同時降低其他文化對本民族的干擾,唯有如此民族的體育文化才能長久的傳承。

(一)正確應對體育全球化沖擊

全球化的發展可能造成勢單力薄的少數民族文化的覆滅,但在人類世界的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能抵擋全球化的進程,而體育全球化實質上是現代體育對傳統體育的侵襲,現代體育的競技性和趣味性對傳統體育都有一定程度的沖擊。另外一個方面來看,每個民族都需要發展,其實發展與傳統并不相悖,應在發展中注意兩個方面,以能夠在吸收其他文化的同時保留自身的精華,[6]分別是:一是挖掘和整理民族文化,將民族文化的精華與經濟相結合,合理地利用市場機制,在市場經濟時代下,只有在其中高速發展,才不會被淘汰,以市場替代傳統經濟是實現文化長久傳承的關鍵;二是加強民族文化的宣傳教育工作,加強校園內的教育,通過課本和課堂中的學習,幫助學生了解民族傳統文化,以校園內的宣傳欄、體育活動、講座等形式,引導學生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實現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和諧發展

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必須要順從自然發展的規律,不能夠因需要保存而盲目的保存,否則其結果可能適得其反。真正合理的發展應是健康的、和諧的,尊重自然的發展才能夠得以長久。而在發展中,應用新理念,不能盲目西化,西方國家對其他民族文化有著強烈的侵入性,而全盤西化的行為,也無疑在間接地否認傳統文化,并不可取;而過于順其自然,遵從自然規律,實際上也是傳統文化所遵從形式,與循規蹈矩無異,因此應將中國的傳統與西方理性精神相融合。在發展和保護的道路上,并沒有優劣之間的對比,找到適合的方式,才是實現兩者的關鍵。

(三)挖掘和整理傳統體育項目

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精髓,大多是默會知識,并沒有以現代化的方式傳承,特別是烏江流域已不再封閉,極有可能在發展中出現斷層,因此將體育項目挖掘和整理,找到代替言傳身教的教育方法,將傳統的方式適當的改變,不僅能夠將民族體育文化得到保存,同時也有益于文化的傳播。

(四)利用旅游發展促進文化傳播

旅游不僅能夠帶動經濟發展,對少數民族文化傳播也有著促進意義。通過旅游的方式,能夠讓民族體育文化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如藏族的鍋莊舞、蒙古族的摔跤等,已然得到了良好的推廣。在開發少數民族風俗旅游時,應鼓勵游客參與其中,在本民族的民眾帶領下,一起舞蹈、運動,使游客親身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并將體育文化帶回到自己生活的區域中。

四、結語

篇10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現代企業文化;以人為本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文明古國,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韌性精神、自省精神和人格精神等價值觀念,潤澤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商人,并形成了儒商的文化傳統。當代中國企業家也應當從幾千年的文明中汲取營養,培育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以對現代企業管理提供重要的理念支撐。

一、中國傳統文化與企業文化的關系

“企業文化是企業全體員工在長期的創業和發展過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及行為規范。”[1]它不僅可以對員工的思想和行為起導向和約束作用,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增強企業的凝聚力,而且還可以更加鮮明地將本企業同競爭對手區別開來,以便消費者對企業進行識別,進而產生認同感。企業文化產生于企業長期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它又為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服務。企業文化始于國外,進入中國后便需要跳出西方管理理論的框架而與中國文化體系相融合。中國現代企業文化發展的最根本問題是企業文化的中國化。在《企業文化》一書的序言中指出:“中國的企業文化在與國際交流中最有生命力的還是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那部分。想發展、繁榮中國的企業文化,一方面要吸收國外企業文化的優秀部分;另一方面要把我們好的傳統繼承下來,在融合的過程中創新,實現兩種文化的對接和超越。”[2]

中國現代企業文化的建設是建立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之上的,市場經濟首先是在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演進過程中逐步產生的,其內在充分反映了西方所尊崇的自由以及契約等精神,這些精神必然會對中國現代企業文化的建設產生根本性影響。

同時,企業文化作為一種“亞文化”,它具有繼承性、差異性、相對穩定性以及民族性等特點。因此,中國現代企業文化的建設同時也要結合中國的歷史和現實,充分體現企業文化的民族性特點。實質上,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之間也存在共通與兼容的一面。中國文化之所以持久的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其強大的適應性與寬容性,不斷的自我調整,與時偕行。正是這些共通與兼容才保持了中華文化的時代性,也構成了現代企業文化的民族特色。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不僅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現代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其中的儒家文化可以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顯得非常重要。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是多層次、多方面的,主要體現在中國傳統文化有助于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有助于培養員工的忠誠度,有助于促進企業和諧,有助于企業奉行“以人為本”的理念,有助于建立企業誠信等方面。

(一)中國傳統文化有助于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能夠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人為本”能夠使員工自覺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勤奮、自省和人格精神有助于員工提高自愛自重意識。儒家的“君子”人格思想,有助于員工提升其人格品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此外,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對自我身心的修煉。一個人要成為有所作為的人,就要注重正身、自律,化倫理為德性,“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3],以實現個體的“內圣”。儒家修身思想強調道德約束先于法律約束,強調治理主體的自身素質。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3],強調了人的主動性,以及賢人、圣君的決定作用。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企業員工要通過“修己”實施自我管理、自我約束,遵守職業道德,增強奉獻精神,以更好的勝任本職工作。

(二)中國傳統文化有助于培養員工的忠誠度

“忠”是忠誠、盡心竭力之義。“忠”還包含忠于職守、勤奮努力的意思。孔子強調“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3]。這些思想有助于使員工樹立恭敬謹慎的工作態度和奉獻精神,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只有忠誠、勤奮的員工才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當企業的目標和員工的個人目標統一的時候,才標志著真正意義上的人本主義。在現代企業中,員工們忠誠敬業、嚴于律己是企業寶貴的財富,更是企業發展的堅定基石。但忠誠的員工是企業教育和培訓出來的。從企業利益和員工利益同一的角度來看,企業有責任和義務教化員工。而教化員工的最好方式就是將中國傳統文化滲透到企業文化中,使員工注重“修己養性”、“內省自律”,使其人格不斷得到完善,基本素質不斷得到提高。只有這樣,企業才會擁有良好的企業凝聚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就會有更強的戰斗力競爭力。

(三)中國傳統文化有助于促進企業和諧

中國傳統文化中富含和諧的理念,并將和諧視為極高的一種境界。《中庸》一書中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3]就是將“不偏不倚”的中和狀態視之為天地萬物的大本大源,和諧統一乃是世間萬事萬物存在和發展的根本法則。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中庸”與“和諧”理念,不僅強調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也強調人自身的和諧。它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提倡社會責任感,鼓勵勤奮工作。“以和為貴”是儒家倫理思想中調節人與人、人與社會矛盾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工具。在人與人的相處中,“以和為貴”思想強調人只有以愛人為出發點,才能夠達到人恒愛之的境界;在個人修養上,強調要講禮貌、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為人處事上,要講禮儀和禮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以和為貴”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和諧理念不謀而合。“和諧”理念強調群體利益,追求群體和諧與發展。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倫理規范融入企業,與現代企業運行機制相協調,可以培育企業員工的恪盡職守和主人翁意識,形成企業內部的和諧風氣和團隊精神。

隨著經濟發展進程的加快,東西方文化的交融,企業要保持自身的穩定發展,迫切需要培育一種和諧、融洽的氛圍,對內形成凝聚力,對外形成吸引力。通過企業和諧文化建設,培養企業內部共同的理想、目標、價值觀念與行為取向,有利于員工團結一致,形成企業合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以和為貴”的思想,是現代企業文化發揮凝聚力功能的重要途徑。因此,建設現代企業文化需要努力培育和建構“以和為貴”的企業倫理,使企業對內能夠保持部門之間、員工之間、上下級之間關系的協調和有效溝通,對外能夠建設與政府、同行、客戶之間的和諧關系,從而達到利益同一、共同雙贏的效果。

(四)中國傳統文化有助于企業奉行“以人為本”的理念

“人為貴”、“人為本”、“仁者人也,親親為大”[3]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其本質就是愛人、關心人、尊重人。所謂以人為本,是指在企業的管理中,要以人為中心,尊重人才,重視對人才的培養,盡量滿足人才提出的合理要求,為其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和氛圍,充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目的。

企業由人組成,企業的發展最終也是為了人。人是企業中最重要的生產因素,在企業的發展中具有決定的意義。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構建企業文化,擁有優秀的創新型人才,推動企業發展,必然要求企業樹立一種以人為本,唯人興業的企業管理理念。只有重視企業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將員工的利益、客戶的利益和社會的利益放在企業利益之前,企業才能在競爭中求得發展,獲得長久的信譽和競爭優勢,同時企業才能擁有長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而且,企業文化的重要目標是激發員工的潛力和創造精神,改善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在知識經濟時代,人才作為企業最寶貴、最稀缺的資源,對企業的核心能力培養具有關鍵意義。現代企業管理,要從以物為主的管理,轉變為以人為主的管理;從硬性管理,轉變為柔性管理。優秀的企業文化,應該以人為本,平等待人,關心各級員工的需求,提倡團隊精神。

(五)中國傳統文化有助于建立企業誠信

儒家思想認為,誠信是人性之本、大道之源。儒家認為“在心為德,施之為行”,無德即無行。孔子認為“德”的基本內容是仁義,“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誠之。”[3]誠信是市場經濟的最高智慧。人類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以商業道德為前提的,道德是市場經濟的通行證。

企業道德的核心是誠信,誠信是做人之本,也是企業立身之本。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信用經濟。重約守信、言而有信、誠信為本是現代企業必須具備的商業道德,也是公平有序競爭的基本條件。從長遠來看,企業只有嚴守商業道德,講求誠信,才能夠與客戶建立起長久的良好關系,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市場優勢。商業道德中的誠信表現為講究商品質量,貨真價實,嚴守合同協議;對政府、社會、合作伙伴、員工講誠信、講道德。在目前中國的市場環境中,企業要牢固樹立以契約意識和商業誠信為代表的商業精神,只有重約守信,講究雙贏,自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才能樹立企業良好的形象,為企業的品牌樹立和長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德,吳劍平.企業文化與cI策劃[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2].企業文化[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