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調查報告范文
時間:2023-09-18 18:00: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裝配式建筑調查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國防建筑學;教學改革;目標定位;對策
一、專業教學改革的問題提出
(一)時展對建筑學專業教學的要求
進入21世紀以來,以氣候變化、全球一體化、新技術涌現、快速城市化為代表的世界性問題,從環境、文化、技術及城市等不同角度對建筑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建筑學教育需要符合時代特征的表達與構建。建筑學進入大學教育以來,歷經近300年的發展,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各主要建筑院校都陸續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上進行了循序漸進的調整,并取得了較好的改革效果。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人們的工作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加之能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失衡、快速城市化等一系列變化,使得直接擔負城市建設和人居環境的這一學科的專業培養教育理念也發生了改變。如果不突破舊有模式,仍然沿襲原來的培養方法,培養的人才就不能適應社會和時代的需要。近幾年來,在新的城市化和全球化背景下,隨著建筑教育國際交流的增加和建筑設計行業逐步市場化,我國建筑教育又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因此,建筑學專業也必須面對時代的挑戰,適應時代的要求。
(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對國防建筑學專業教學的要求
國防建筑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物質基礎,是軍事威懾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鞏固國防、抵御侵略的有效盾牌,是國家武裝力量完成作戰、訓練和戰備任務的主要依托。我院建筑學學科自設立以來,面向全軍培養營房專業本科、碩士人才,碩果累累,畢業人才成為了全軍營房戰線和設計單位中的骨干力量。但在這些往昔的成績和榮耀面前,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傳統的建筑教學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其培養的人才已不能適應軍隊的需要。面對時代的呼喚,我們應當以強軍興軍為己任,以建設具有軍事特色的軍隊一流的建筑學學科專業為目標,對專業教學進行改革。
(三)專業教學的優勢與不足
我院國防建筑學是軍隊2110重點建設專業,同時擁有軍隊唯一的建筑學學科碩士授權點。經過近30年的發展,現已初步形成在國內獨具特色的國防建筑設計教學體系。優勢與成就暫且不提,目前教學上還存在兩個突出問題。一是教學方法較為傳統。設計課程仍然以“類型”為導向,存在題目類型單一、訓練過程程式化、學生的創造個性受限等諸多弊端,難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在當今的高校建筑教育中,培養具備創造性思維的建筑師已成為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教學過程應突出培養和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二是教學內容較為陳舊。國防建筑學專業課程具有綜合性強,涉及廣泛,實踐性強等特點。隨著時代的變化,各種新型建筑形式不斷涌現,戰爭形態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這就要求教學內容不能墨守成規,必須與時俱進。而目前沿用的“學科型”的教學內容,嚴格界定了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并將每一門課程都設成一個獨立的、封閉的知識范疇,各門專業課程的知識點之間缺乏相互的關聯性,造成理論與實際脫節,這已經影響到了營房專業人才的培養效果。
二、專業教學改革的目標定位
(一)基本定位
建筑學,從廣義上來說,是研究建筑及其環境的學科,主要研究研究建筑物及其周圍環境的關系。它旨在總結人類建筑活動的經驗,以指導建筑設計創作,構造建筑體系及環境等。通常情況下,它往往是指與建筑設計和建造相關的藝術和技術的綜合技藝,可見建筑學是一門橫跨工程技術和人文藝術的學科。國防建筑學主要是研究為國防建設需要,結合國防建筑的性質特點而創立的專業。它在建筑學的基礎上更多地考慮了國防建筑建設的目的和功能用途,主要培養從事國防建筑工程研究、設計、管理的高級技術人才。
(二)目的
國防建筑學專業教學改革的目的在于引入新的理念,調整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使之緊跟時代前沿,保障軍事需求。
(三)意義
國防建筑學專業教學改革的意義在于:構建了適合我院實際的“一核兩翼”的模塊化課程教學體系;提出了“開放、交叉、融合”的教學理念;創設了“3+2”連續互動的開放式教學模式;形成了核心課程與實踐教學相互融合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三、專業教學改革的對策思考
(一)課程體系
1.以“國防建筑設計為核心”,以“技術”與“人文”為兩個側翼
建筑學本身具備多學科交叉的特點。國防建筑學專業設計課程意在整合所有其他相關課程和知識,因此,國防建筑學專業課程結構應實現“學科平臺搭建+專業方向拓展+實踐能力培養”的改革,建立三位一體、系統關聯的本科專業課程體系。應改變孤立的教學模式,把國防建筑設計與軍事歷史理論、工程技術等課程結合起來,進行綜合性教學。
2.課程體系模塊化
改變以建筑類型劃分課程單元的做法,代之以訓練模塊劃分課程單元。對應五年教育體制的五個模塊,即空間模塊、功能模塊、環境模塊、建構模塊、綜合模塊,五個模塊相對獨立,一個模塊強調一個訓練重點;同時,模塊又前后呼應,構成課程整體。“模塊化”的課程教學體系概括了建筑學的發展主線———建筑設計,涵蓋了建筑學的發展基礎———技術與人文,并針對重點問題設置若干子模塊,結構清晰,適應性強。
(二)教學方法
1.以“問題”為導向,以“實踐”為牽引
以往的課程設計題目,在功能要求上特別是在地段選擇上多為模擬假設。為了強調真實環境因素對建筑設計的影響,近幾年,我們將過去設計題目中的模擬地段全部改為真實地段,同時要求學生進行場地踏勘。真實地段的引入調動了學生的設計積極性,學生在每個設計題目的初期都投入了較大精力開展實地調研,收集資料。調研后,學生需完成相關調查報告。強調對真實場地的調查研究,這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意識。另外,課程計劃要求學生進行在每個題目設計之初的案例比較。案例收集和比較環節能訓練學生在實際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進一步歸納總結以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方法。
2.以“能力提高”為目標,以“啟發研討”為手段
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逆向思維;進行比較與整合,可以培養學生的輻射思維。而研討式教學可以促進學生思考和領悟,激發學生產生靈感。將研討的教學方式引入設計教學之中,可以為學生搭建一個開放自由的交流平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工作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三)教學內容
1.關注時代學科前沿
國防建筑學專業課程的調整和改革需要對時展的把握,需要具有對專業現實問題的敏感。國防建筑設計貫穿建筑學專業整個教學過程,其課程設置注重將一些與建筑和城市發展密切相關的熱點研究引入教學之中。例如建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筑、生態營區、數字化建構、軍事(戰場)環境行為心理學等正在成為時代的熱點問題,我們的課程教學內容也相應設置了“既有營房節能更新利用”、“綠色營房設計”、“生態營區規劃”等部分。
2.凸顯現代軍事特色
國防建筑學專業課程設置需要彰顯軍事特色,其教學內容需要以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牽引進行革新,圍繞服務現代后勤和信息化戰爭的特點優化教學內容。我們嘗試在課程設計選題上更加向部隊靠攏,已逐步探索開設了如戰場快速裝配式設施設計、野戰醫院設計、軍官公寓設計、營房節能設計等教學內容。
[參考文獻]
[1]王建國,龔愷.持續探索和創新的東南大學建筑設計教學[J].南方建筑,2010(6).
[2]畢曉莉.西部地方高校建筑設計教學體系整合探索———基于蘭州理工大學與東南大學建筑設計教學模式比較[J].華中建筑,2010(1).
[3]李震.建筑史體驗式教學方法研究———重慶大學外國建筑史課程教改實驗報告[J].高等建筑教育,2011(3).
[4]沈小東,李蒙.依托學院建筑資源探討現場教學模式[J].訓練與科技,2014(1).
[5]夏海山.應對綠色建筑轉型的美國高校建筑設計教學[J].高等建筑教育,2006(4).
[6]曹士信,廣艷輝.國際視野下的軍事職業教育主要特點及啟示[J].繼續教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