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學習計劃范文
時間:2023-09-08 17:31: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傳統文化學習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摘 要 我國傳統文化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是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學校用之不竭的德育資源,重視本土傳統文化的挖掘,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是弘揚和培育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尤為重要的德育任務。
關鍵詞 太極拳 傳統文化
一、實施背景
深入挖掘太極拳文化,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文化的精髓,挖掘太極拳道德觀念的當代價值,使其更好的服務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成為十三中學德育工作特色發展的方向。
二、主要內容
學校確定以太極拳作為學校的校本課程,并以此為基礎,從太極育德、太極啟智、太極健體、太極尚美四個方面深入挖掘太極拳的文化內涵。
(一)太極育德
1.靜心,心無雜念,消除壓力。太極以“松靜為本”,“松”,指減少身心不必要的緊張;“靜”指排除外界干擾,體現出沉著、冷靜、專注、清醒、穩重。善于使自己在浮躁或混亂的表面現象中保持自我。
2.和諧發展“太極和諧原理”的內涵,即:利人皆得以自利,損人終不免損己;助人方能夠自助,棄人無異于自棄。茫茫宇宙,渾然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則俱損,和則兩利。
3.舍己從人,不以強凌弱,不借故犯人之道德觀。
4.修身處世,“中正安舒,心靜體松”,通過練太極拳,體會立身不正之弊:不走歪路,不偏不倚。
5.充滿愛國、正義、平和思想的武德。
(二)太極啟智
1.太極拳的拳理拳法富有哲理性,啟迪人的智慧。每個拳式、每個動作,都以中國的傳統哲學——太極陰陽辯證法為指導。其核心的要求,是通過協調調整,達到和諧、平衡、穩態發展。
2.太極拳以靜制動、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的特征在軍事中應用廣泛,特別是在我國革命戰爭年代,軍事思想與其極其吻合,成功的實施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孟良崮戰役等多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太極拳理在軍事中的實用價值不言而喻。
3.太極智慧蘊涵于建筑、娛樂、競技、認識自然等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如建筑方面:我國7000年前的榫卯結構的木塔,其抗震級別均達到8級以上,我國多座木質結構的建筑經多次地震而依舊堅固,就是以柔克剛的典范。
(三)太極健體
1.太極拳講究思想入靜,以意導體,有助于消除大腦神經的緊張疲勞,恢復與改善大腦功能,增強人體的內臟功能和免疫能力。
2.太極拳運動虛胸突腹,氣宜鼓蕩,能按摩腸胃,促使消化液分泌,使腹腔血液循環暢通,供應充足,改善消化器官的血液循環,能很好的預防胃腸道疾病,提高消化系統的功能。
3.太極拳運動中屈膝半蹲、連貫圓活、上下相通、含胸、松腰、拔背等動作要領有助于改善骨骼細胞的營養,增強腿部的肌肉力量,使靜脈血液回流通暢,防止下肢靜脈曲張;鍛煉全身各部位肌肉、骨骼關節,增強骨骼的韌性和關節的靈活性;形成良好的脊柱的形態和組織結構;增強腰部活動,按摩腎臟,改善腎功能;氣血旺盛,促進骨骼肌肉的新陳代謝,并且改善紅骨髓的造血功能。
4.太極拳運動是意氣運動、腹式呼吸、氣沉丹田,加強了膈肌的運動,加大了呼吸深度,肺通氣量增大,進入體內的氧相應增加,利于全身的新陳代謝,血液中的含氧量增高,可增強各臟器的功能。
5.太極運動形式多種多樣,老少皆宜。
(四)太極尚美
1.太極拳是一種合乎人的生理規律,輕松柔和的運動。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體會它的自然和諧之美,圓潤之美。起落圓滑,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欲前先后,韻味無窮。
2.太極符號內涵深刻,造型優美,在人們的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
三、實施過程
(一)調查研究,科學論證,明確思路,挖掘內涵
2010年9月,學校班子成員多次與教師、學生、家長座談,廣泛開展調查研究,科學論證,明確了以弘揚二十四式太極拳文化為主體,以“太極育德、太極啟智、太極健體、太極尚美”為主線,以通過弘揚太極文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的特色辦學思路。
(二)學習太極拳套路與學習太極文化并重
2010年10月,全校學生開始在老師的指導下學十四式太極拳套路。師生在學習太極拳拳法、套路時,注重拳理的學習,訓練沉著、專注、中正的品質,克服浮躁心理;注重武德修養的訓練,將太極文化內涵灌輸到一招一式中。
與此同時,學校校本課程開發課題研發小組抓緊工作,逐步實施以“二十四式太極拳”為課題的校本課程,通過使學生了解太極拳的發展歷史及太極拳在世界的影響,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通過了解青少年學太極拳的益處及歷代太極與名人的故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太極拳拳法、套路與校本課程相結合,將太極拳文化的內涵生動、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并逐步內化為學生道德行為的準繩,為踐行這一傳統文化的精髓提供了保障。
(三)創設校園物質文化特色
自2011年10月起,學校將投入資金改善校園物質文化建設,使其與太極拳文化相呼應。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分為太極育德、太極啟智、太極健體、太極尚美、太極與名人五大區域,使特色文化氛圍濃厚。
(四)組織多彩的太極拳文化活動
學校擬舉辦各種活動來豐富校園太極文化。一是體育活動:學校利用大課間,組織學生打太極拳;二是競技活動: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展太極拳表演賽、評選最佳小拳手等活動;三是征文、演講活動;四是組織太極社團師生與部隊開展聯歡活動等;五是宣傳陣地活動:利用國旗下講話、校園廣播站、主題班會等宣傳太極拳文化,表揚在踐行太極拳文化過程中涌現的先進事跡等。
利用多種多樣的特色文化活動,促進太極拳文化的傳承,凸顯太極拳文化的育人功能。
四、實施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太極拳文化育人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松靜為本,遠離浮躁
太極拳“松靜為本”的理念,使學生遵紀守法的觀念得以增強,浮躁心理逐步得以克制。學生心無雜念的投入到學習中,課堂走神、搞小動作的現象越來越少,自習課上聽到的多是翻書本的聲音,正因為精神放松,心無雜念,學生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加大,學習質量穩步提高。在2010年度的督導視察中,我校取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績。
(二)中正和諧,弘揚正氣
學生通過對太極拳文化內涵的學習,對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形成有著積極地促進作用,特別是那些“調皮”、“搗亂”的學生變化最大。欺負同學的現象消失了,互相幫助的現象增多了;亂扔廢紙的現象沒有了,校園衛生保持得更好了;利人利己的好事多做,損人不利己的事不做……逐步做到了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物的和諧、人與環境的和諧,正氣得以弘揚。
(三)強身健體,全面發展
學校組織多彩的太極拳文化活動,學生對太極拳由陌生到熟悉,又由熟悉到喜愛,經常和老師一起探討動作要領,有的學生對太極劍、太極扇、太極舞等運動形式很感興趣,急著讓老師教。太極運動蔚然成風,不但增強了學生體質健康,更培養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對太極拳所蘊含的道德觀念及道德修養理解的更深刻了,校園處處呈現樂觀向上、積極進取、誠信謙讓、中正和諧的好風氣。
五、一點思考
篇2
【關鍵詞】中職 動漫設計教學 傳統文化滲透
【中圖分類號】G712;J218.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7-0240-01
引言
中國擁有異彩紛呈五千年歷史文化,在動漫身上,我們同樣可以把中國文化賦予動漫角色身上,把中國文化通過動漫展示出來,與國際接軌。動漫不僅是一種供娛樂消遣的節目,更是一種文化傳承的載體。在動漫設計專業改革課程,確定培養目標,改革人才培養途徑,勢必可以為中國文化作出重要的貢獻,把中國動漫推向國際化,把中國文化通過動漫的方式展現在世人面前。由于政府對動漫技術產業的加大協助,在各職業教育學院的發展過程中,部分職院依據如今社會的需求、區域特色及就業門檻,都開辦一些新興的專業,如市場營 銷、服裝設計、數控、財務會計等專業。而動漫設計專業也在這股發展浪潮中脫穎而出,為我國企業培養了眾多具有實操作與設計的職業人才,為社會的需求提供了 有力的保障。
一、深度挖掘動漫設計中的民族特色
動漫設計伴隨著快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現階段的動漫設計大都是處于模仿的階段,對于自身民族的特征幾乎是沒有提心的。因此要使動漫設計出現新的發展的話需要融合我國的民族文化特色,這樣才會更加具有自身的特色。日本和美國的動漫文化已經影響到了世界的動漫文化,而中國的動漫設計也嚴重受到了日本和美國的動漫文化的影響,自身的傳統民族文化的因素已經逐漸的淡化。但是我國的動漫設計作品也是出現了優秀作品蘊含了豐富的民族文化。最初的《魚盆》一個簡單的小故事不僅將當時我國的現實情況做出了真實的反映,同時也體現我國的傳統美德。在我國國產的《大鬧天宮》將我國的傳統的國粹京劇進行了融合,將孫悟空這個具有反叛的精神的形象塑造和表達的非常生動,因此反叛的精神也影響了一大批中國人。同樣的《哪吒腦海》也是將中國民族傳統文化融合在了哪吒的形象中,表現的比較生動形象。在這些成功的作品都是以中國的傳統文化為背景進行作品的戰線,從而將民族文化也進行了很好的展現。從民族的藝術寶庫中提取知識,用現代人的理解觀點進行表達,這是走出有中國民族特色動漫的重要方式。培養學生發掘的能力,整合再創作的能力,是教學工作中需要做到的。
二、 在中職動漫設計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
1、在確定課程培養目標過程中融合傳統文化。動漫專業素描課的后續課程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即動畫、原畫和場景,開設相對應的課程主要有動畫技法、動作設計、造型設計和場景設計這些課程需要學生 具備一定的線條表現能力、形體的塑造能力、透視的理解能力和動態的把握能力。這就要求我們的素描課程培養目標要緊緊圍繞專業需求展開.才能更好地為后續課 程服務。動漫融入中國元素,如美國最早把中國人物元素美式化的迪斯尼版《花木蘭》在6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行;屬于美國好萊塢夢工廠98年動 畫片大作,此動畫片主要取材于我國的文化動畫片定制,《花木蘭》的片名我們即可體現出有著濃濃的中國味兒:美國人采用中國的特色、元素以及頌揚女性堅強的 品質打進了我國市場。動畫影片全球熱映的同時,讓充滿意蘊的中國元素及文化走向世界。視覺背景設計,背景呈現的風格多數濃郁著中國水墨畫風格,虛實結合,另外有著幾分詩意特質。
2、把傳統文化滲透到動漫設計教學中。中職動漫教學設計中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設計中將傳統文化融合到相應的設計作品中,要讓學生從內心真正的認可中國民族文化對動漫設計的貢獻,體會到其真正的優勢。動漫設計肯定是離不開計算機技術的學習的,但是要讓學生真正的在創作中融合傳統文化就需要真正的掌握民族文化,要真正的掌握我國民族文化的各種表現形式,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動漫設計,也能夠在動漫設計中熟練的進行運用。在美國和日本的動漫文化不斷的對我國具有民族特色的動漫設計進行了很大的沖擊,因此對于中職動漫設計教育來說面臨的重要的一大挑戰就是將民族文化體現在動漫設計的作品中。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將我國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融入到動漫設計的教學中成為了一個關鍵。動漫設計是分為很多方面的,比如動畫造型、劇本選題和整體的標新形式等,在這些方面都可以將民族傳統文化融入到里面,更好的進行動漫創作。我國的傳統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因此在動漫設計中完全可以從我國的民族文化中提取相應的人物原型和素材,選取一些既符合當時社會發展的形象,這樣既能表現民族文化,同時也能對社會發展有一定的意義。教師交給學生將民族文化和動漫設計創作結合表現的方法,從而讓學生在一次次的融合過程中不斷的進行熟練,從而掌握相關的精髓,這樣創造出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具有自我特點的動漫作品。中職學校為了配合學生創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動漫作品,可以對學生進行民族傳統文化的普及,在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后,讓學生在自己的理解以及自身的想象力的作用下進行動漫設計的創作,這樣不僅具有民族特色,也是有自我特色的動漫作品。將中國的民族文化體現在動漫設計中是對我國的民族文化的再次加工,因此在相應的動漫作品中一定要有當代社會的蹤跡,這樣才能更好的在當代社會中被欣賞。動漫設計最終追求的并不是個性化,而是將個性化融入到大眾性審美中,只有滿足大眾的審美才是真正的值得欣賞的動漫設計作品。因此動漫設計中進行大眾審美學習也是非常必要的。
結束語
21世紀是動漫發展最興盛的時代,我國動漫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為了發展我國的動漫產業,培養動漫人才已成為我國動漫文化產業發展最 重要的一環。中職動漫設計一定要培養實用型人才,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學生掌握傳統文化知識的同時,要熟練掌握動漫設計技術,掌握世界動漫發展動態。 中職動漫設計教學在中國五千年文明歷史這塊沃土上培養動漫人才,吸收民族的營養,使中國的民族文化充分滲透到動漫產業中,使未來的中國動漫能夠以自己的民 族特色再次登上世界動漫藝術的高峰。
參考文獻:
[1]何慧春.談民族傳統文化在動漫角色設計過程中的作用[J].懷化學院學報,2009,28(12).
篇3
關鍵詞:化學品液貨船;泡沫;檢驗;分析
中圖分類號:U674 文獻標識碼:A
一、前言
2015年8月12日23時30分許,天津濱海新區開發區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發生爆炸,造成重大人員、財產損失的嚴重事故。可見化學品發生火災爆炸,對人命財產安全及環境污染影響巨大。這則事故教訓深刻,更啟發我們從事海洋工程相關技術人員對海上運輸危險化學品的船舶應特別重視船舶的消防安全。甲板泡沫滅火系統作為海上化學品液貨船消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檢驗部門在檢驗時應充分認識化工船所運輸的化學品的危險性,并對該類船舶的甲板泡沫系統設計、建造檢驗以及營運檢驗過程中多加關注。本文主要從化學品的危險性、甲板泡沫滅火系統的相關規定以及檢驗要點幾個方面進行探討與介紹,以便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借鑒與參考。
二、化學品液貨船的危險性
化學品船運輸的貨物多是可燃危險品,運送這類貨物的船舶都存在著有火災爆炸的危險性。水上運輸化學品其他方面的危險性有毒性、腐蝕性、反應性、污染性、低溫、高溫和高壓等。
三、貨物區域固定式甲板泡沫滅火系統相關規定分析
1 泡沫液種類
泡沫液品種很多,有普通泡沫液、抗溶性泡沫液等。由于散裝運輸危險化學品船所裝液貨中許多是醇、醚、酮、醛、酯類等水溶性物質,對這些水溶性易燃液體的火災,如果用普通蛋白泡沫是難以撲滅的。而抗溶性泡沫不但具有普通蛋白泡沫的效能,可撲滅油類及非水溶性有機物質火災,而且可以有效地撲滅醇、醚、酮、醛、酯類等水溶性物質的火災。因此,散裝運輸危險化學品船貨物區域固定甲板泡沫系統,應使用抗溶(乙醇)性泡沫液。
2 固定式甲板泡沫滅火系統的要求
我國現行規范規定輸送泡沫的裝置應能把泡沫輸送到整個液貨艙甲板區域,并且能把泡沫送到假定甲板已經破裂的任何液貨艙。甲板泡沫系統應能簡便、迅速地操作,系統的主控制站應設在貨物區域外的適當位置,并應鄰近起居處所,以便受保護區域萬一發生火災時能易于到達和操作。
2.1 泡沫溶液的供給速率應不小于下列規定的最大值
(1)按液貨艙甲板區域的面積,每平方米為2L/min。液貨艙甲板區域面積是指船舶的最大寬度乘以液貨艙處所范圍整個縱向長度;
(2)按具有最大水平截面積的單個液貨艙的水平截面積,每平方米20L/min;
(3)按最大的泡沫炮所保護并完全位于該泡沫炮前方的區域面積,每平方米為10L/min,但應不小于1250L/min,對于4000載重噸以下的船舶,其泡沫炮的最小能量應經主管機關同意。對于4000載重噸以下的船舶,泡沫炮的最小排量應為1000L/min,供給速率至少為每平方10L/min。
2.2 泡沫溶液的需求應滿足下列要求
應提供足夠的泡沫原液,以保證在使用按上述規定的最大的泡沫溶液供給速率,確保產生泡沫溶液至少能持續30min。由固定泡沫系統提供泡沫炮和泡沫槍噴射的泡沫溶液。每具泡沫炮的排量至少應為上述所要求的泡沫溶液供給速率的50%。對于任何泡沫炮的排量,按該泡沫炮所保護的甲板面積計算,此甲板系完全位于該泡沫炮的前方,每平方米至少為10L/min,這個排量應不小于1250L/min。對于4000載重噸以下的船舶,泡沫炮的最小排量應為1000L/min,供給速率至少為每平方10L/min。
2.3 泡沫炮、泡沫槍射程與數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從泡沫炮到其前方的保護區域最遠端的距離應不大于該泡沫炮在靜空氣中射程的75%。在尾樓前端的左右兩舷或起居處所面向液貨艙區域的左右兩舷,應裝設一具泡沫炮和泡沫槍軟管連接接頭。泡沫槍應能在消防作業中操作靈活,同時,該泡沫槍應能覆蓋泡沫炮保護的屏蔽區域。任何泡沫槍的排量應不小于400L/min,且在靜空氣中的射程應不小于15m。每艘船舶所配備的泡沫槍數量應不小于4具。
2.4 泡沫總管布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泡沫總管出口數量和布置應能使至少從兩具泡沫槍噴出的泡沫直接射至液貨艙甲板區域的任何部位。任何泡沫炮前方的泡沫總管上應設截止閥,以隔斷總管的破損管段。當消防總管成為甲板泡沫系統的組成部分時,在消防總管上也應按此規定設置截止閥。按所需輸出量操作甲板泡沫系統,應能使得按所需壓力從消防總管同時使用最低所需數量的水槍。設有船首或船尾裝卸裝置的船舶應額外設置1具符合要求的泡沫炮和1具符合要求的泡沫槍。額外的泡沫炮應設在便于保護首、尾裝卸裝置的部位。貨物區域前或后的貨物管路區域應由上述泡沫槍予以保護。
四、甲板泡沫系統檢驗常見問題探討
1 甲板泡沫系統設置問題
在日常檢驗過程中,發現個別500總噸以上4000載重噸以下的化工船雖然裝設有甲板泡沫系統,但該滅火系統上僅設有泡沫槍而未裝泡沫炮。而對于部分小于500總噸國內航行散裝化學品液貨船甚至沒有安裝固定甲板泡沫系統。這是船舶設計人員在設計建造時僅參照《國內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中對液貨船的消防要求,而未注意到《散裝運輸危險化學品船舶構造與設備規范》中的相關要求。根據《散裝運輸危險化學品船舶構造與設備規范》相關規定,只要是國內海上航行的散裝化學品液貨船都應安裝規定固定泡沫滅火系統及泡沫炮、泡沫槍。在遇到這類問題時,檢驗人員應要求船方重新按照規范要求設計圖紙,補裝滿足要求的固定泡沫滅火系統及泡沫炮、泡沫槍。
2 泡沫液種類問題
化學品液貨船的泡沫液一般選取抗溶性泡沫液(抗乙醇泡沫液),檢驗中經常發現部分化學品液貨船加裝的泡沫液的種類及容量與圖紙不一致,甚至有時發現泡沫液過期未及時更換。這就要求船舶檢驗人員在檢驗過程中要仔細核查船舶甲板泡沫滅火系統泡沫液種類,必要時核查船舶設計圖紙。同時還應注意泡沫液的有效期,我國生產的抗溶(乙醇)性泡沫液有效期一般為2年。
3 甲板泡沫系統泡沫柜及管路安裝問題
檢驗時發現個別部分化學品液貨船液貨區域的泡沫總管與消防總管未分開設置。泡沫炮前方的泡沫總管上未設置隔離閥,在管系破損時不能有效隔離。泡沫柜上未安裝透氣管、液位指示器及注入管,透氣管上未安裝截止閥,比例混合器規格與計算書中不一致甚至銹死。在尾樓前端的左右兩舷或起居處所面向液貨艙區域的左右兩舷未裝設泡沫炮和泡沫槍軟管連接接頭。配備的泡沫槍的數量少于4具等問題。
4 泡沫原液容量及泡沫泵計算問題
檢驗過程中發現部分化學品液貨船在設計時泡沫原液容量僅按照《國內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的要求進行計算而未參照《散裝運輸危險化學品船舶構造與設備規范》中的要求進行計算,這樣就造成泡沫原液容量不能有效撲滅火災。還有些船舶用消防泵兼用泡沫泵,在設計中僅計算消防泵的規格,由于目前規范體系中對是否能兼用未作明確規定,因此造成了部分化工船沒按照《散裝運輸危險化學品船舶構造與設備規范》中的規定對泡沫泵的排量及壓頭進行單獨計算。因為《散裝運輸危險化學品船舶構造與設備規范》中對泡沫泵規格的計算與《國內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中對消防泵規格計算完全不同,這樣就造成使用泡沫時達不到規范的要求。檢驗人員在檢驗時應重點關注此類問題,必要時重新要求對泡沫液容量及泡沫泵進行計算,并增加泡沫柜容量、更換主消防泵或加裝泡沫泵的方法予以解決。
5 船上人員操作及培訓問題
在固定甲板泡沫系統檢驗時有時發現部分船舶無固定船員對該系統進行日常維護保養,船員不會操作或操作不熟練,無甲板泡沫系統操作說明書。檢驗人員應協助船方加強對船員消防知識的培訓及宣傳,制定詳細的操作說明書及應急預案。
以上問題有的是船舶在設計建造過程中忽視,有的是檢驗人員對相關法規、規范理解的不到位,造成船舶在營運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因此要求我們檢驗人員在檢驗化學品液貨船過程中要認真仔細,充分理解我國相關法規、規范及公約的要求,及時消除安全隱患,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結語
本文主要對國內航行散裝化學品液貨船固定甲板泡沫系統從危險性、滅火系統的相關規定以及檢驗過程中常見問題進行了探討與分析,并在文中針對目前法規體系與實踐中比較薄弱或容易忽視的環節進行了介紹,以便為船舶設計單位、船舶修造廠、航運公司以及船舶檢驗機構等有關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國內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篇4
(南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9)
【摘 要】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身份標志,各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實力在總體上反映出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者的大學生青年,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程度直接影響到社會民眾對這一問題的關注。通過對南通大學學生青年中展開問卷調查,驗證了大學生青年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情況,進而從大學生青年獲取全面知識和形成成熟價值觀的主要載體——高校出發,探析了如何在高等教育中提升大學生青年的傳統文化認知水平。
關鍵詞 大學生青年;中國傳統文化;現狀;對策
基金項目:南通大學團建課題“中國傳統文化對大學生青年價值觀影響研究”(13080013)。
當前大學生青年一代對中國傳統文化及其思想精髓的認識,處于一個彷徨和迷惘狀態,大學生青年普遍表現出對民族文化的疏離,同時對民族文化的認同現狀也不容樂觀。主要表現為:民族傳統文化知識欠缺、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知不足、盲目推崇西方文化等。2014年4月~8月間,筆者就南通大學學生青年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現狀進行了問卷調查。
1 大學生青年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現狀
本問卷設計了三套題型,每套題型各設計問卷100份,抽取學生的年級隨機。第一套題型主要調查本校大學生青年對于中國古代名著和歷史人物的熟知程度;第二套題型主要調查本校大學生青年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情況;第三套題型主要調查本校大學生青年的過節習慣。一共發出問卷300份,收回有效答卷249份,收回率達83%,其中本科生占73.3%,研究生占26.7%。
第一套問卷結果顯示,當代大學生青年普遍認為傳統經典閱讀不可或缺,但在實際閱讀的書籍中對傳統經典的閱讀率普遍偏低,閱讀內容具有盲從傾向。另外由于很多經典被改變后搬上熒屏,使得閱讀具有快餐化、通俗化和網絡化的傾向。從具體的問卷調查分析來看,就中國的四大名著,全讀過的大學生青年占22.8%,讀過三本的占26.5%,讀過兩本的占24.1%,讀過一本的占18.1%,都沒讀過的占8.5%。另外就最近電視媒體熱播各類題材的歷史劇,筆者在問卷中以“對武則天的評價”在學生中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選擇“沒考慮過此問題”和“不清楚的”分別為19%和17%,持完全肯定或否定意見的占33%,選擇“功過參半”的占31%,由此也反映出多數學生在對待歷史人物的認識缺乏,沒有理性認知可循,這與大學生青年的知識結構不無關系。
第二套問卷主要從認同、知曉、態度三個大方面調查了大學生青年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情況。調查顯示,有27.3%的大學生表示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興趣并進行了較為深入的了解,71.4%的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點了解,剩下來的3.7%則一點也不了解。
隨著中國的全球化發展趨勢,大眾媒體商業化的發展走向,“西化”、“韓流”的宣傳使得我國傳統文化的民族特色日益淡化,處于認知成長階段的大學生青年無論從思想認知還是生活習慣上都在極度模仿和推崇外來文化,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民族文化的認同危機。針對這一情況,筆者在大學生青年群體中針對過節習慣做了第三套問卷調查,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認為春節是一年中最期待的節日,但也有31.7%的人表示更喜歡西方的節日。值得欣慰的是,當大學生青年聽到韓國把中國的傳統端午節說成是發源于他們國家時,大部分學生感到非常氣憤,并積極捍衛中國的傳統文化。
2 高校如何對大學生青年實施有效的傳統文化教育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身份標志,各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實力在總體上反映出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者的大學生青年,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程度直接影響到社會民眾對這一問題的關注。高校在培養大學生青年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文化傳統,樹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方面承擔著不可替代的重任。那么,如何在大學生青年群體中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填鴨式的灌輸顯然不得人心,唯有每天耳濡目染、積極參與,才能達到自覺主動學習的效果。
2.1 完善中國傳統文化的課堂傳授模式
開設第一課堂通識課——高校的人文素質課是人文知識傳授的重要載體,課程開設的有效程度直接關系著學生的接受領悟水平。本文從以下三方面進行探討:
1)課程目標設置方面: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使其認識到自己是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產物,同時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者和參與者,對中國傳統文化能夠給出自己的價值評判和批判性見解。
2)課堂教學模式方面:加重人文素質通識教育的比重,采用“公共選修+公共必修”模式,在學分制度上進行強制管理,不足學分不得由所學專業選修或必修課程代替,以此來確保學生的自主選修權。
3)課堂執行方面:考慮到選課學生人數和教學資源的因素,一般高校通識課的授課普遍采用大班授課模式,交流互動很少。為確保學生學習的自主權,可在課程設計中安排一定量的定期閱讀任務,要求學生在課后投入大量精力閱讀,在下次課中以閱讀報告交流研討形式呈現,進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和思辨能力。
2.2 開展第二課堂校園文化活動
由于課堂授課模式的種種局限,學生無法完全掌握課堂上傳授的所有知識,這就需要借助課外活動在日常生活中營造一個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氛圍,以此來與課堂教學相呼應。活動開展形式多樣,可以借助社團、網絡媒體、傳統文化節和各類競賽等等生趣活潑的各類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刺激學生主動消化被動傳授的理論知識。
2.3 開展契合主題的課外實踐活動
親身感受人文教育,聆聽國學講座、觀看傳統文化演出、尋訪歷史文化古跡、參觀歷史紀念堂博物館等歷史景觀,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高風古韻。
2.4 完善課程考核方式
考核是對學生學習成果最有效的驗收方式,也是促使學生積極學習的有效動力。可以在現有的考試、考查模式基礎上稍作改革,如命題上增加開放性命題比例,考核環節除筆試外增設實踐環節等。
除了高校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方面應該承擔起育人責任外,政府、社會、家庭以及個人自身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政府方面,發揮行政力量在社會范圍內開展傳統道德文化理論研究和制度建設,同時加大民族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對各類文化傳播媒體建立獎懲機制,在法律制度領域實施必要的強制措施;社會和家庭方面,利用民間力量對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廣泛形式多樣的宣傳和交流,使民間形成一種濃厚而自覺自愿的良性文化學習氛圍。同時,在家庭中,長者自覺承擔起利用親身感受的優秀傳統文化精粹來教育下一代的責任,通過自己“言傳身教”促成下一代“耳濡目染”。當然,大學生青年也應自覺注重人文素質的提升,增加傳統經典閱讀量、積極參與人文講座和活動,利用所學的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來改進和彌補自己的思想道德缺陷,從而樹立健全的人生價值觀。
3 結論
今天的大學生青年處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時代,只有在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賦予傳統文化以新的內容,促使傳統文化的發展與時俱進,才能促使中國傳統文化占據世界文化制高點。同時,大學生青年只有吸收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在多元文化交融的環境中建塑和提升自己的道德價值觀,成為德才兼備的知識精英,才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肩負起歷史重托。
參考文獻
[1]桂署欽.大學生民族文化認同現狀及對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10):25-26.
篇5
關鍵詞:高職教育;公共英語選修課
為適應社會發展要求,高職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高職教育改革涵蓋辦學模式、辦學體制、教學模式、課程體系等方面的探索。課程體系改革是其中的重要一環。根據“職業技能培養”和“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各類專業課程進行了重組優化,新增一批課程,強化一批課程,合并一批課程,取消一批課程。公共課教學也必須緊跟發展潮流進行改革,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公共英語教學現狀及教改思路
為配合專業課教學改革,我院公共英語教學首先在課時上進行了整合。從2004年起,公共英語課程總課時由原來的240調整為180,周課時由4改為6。為加快技能型緊缺人才的培養,國家做出了高職高專學制改革的決定,逐步以二年制代替三年制。我院緊扣改革脈搏,積極進行二年制探索,于2004年試行三年制和二年制并存的培養模式,二年制取消公共英語,改開一個學期60課時的專業英語。在課時減少的新形勢下,為進一步推進公共英語教改,挖掘公共英語教學的潛力,我們醞釀開設公共英語選修課,供三年制學生學完公共英語必修課后及二年制學生選用,于2005年下半年試行。
在開設公共英語選修課前后,我們對04、05及06級新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包括三年制學生266人、二年制學生207人,以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需要、英語學習狀況等。大多數學生(89%以上)肯定英語的重要性;大多數學生(85%以上)認同英語教學不僅僅是知識技能的學習,還應融入人文教育,以體現綜合素質的培養;學生最想提高的能力列前三位的是口語、聽力、寫作,最喜歡的授課形式列前三位的是“視聽說”、“口語”、“聽說”。數據顯示,學生對口頭交際能力的培養情有獨鐘。問卷調查為公共英語選修課的課型選取、教學方法及開課順序等提供了重要依據。
公共英語選修課體系的構建
公共英語選修課體系的構建以“以人為本、個性化學習”為基本理念,按技能類別設立課程模塊,讓學生根據個人實際水平、興趣愛好、個人能力發展方向自主選取,自主制定學習計劃,展現個人所長,挖掘個人潛能,同時,充分發揮文科課程特點,滲透人文教育,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個性化學習”源于構建主義理論。構建主義主張:學習不是被動接受,而是學習者一種主動的行為,是學習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進行的主動構建的活動。知識的構建存在于一定的社會背景中,社會實踐是知識的來源。學習者的構建是多元化的,每個學習個體都是根據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來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構建主義重視學習者自身的經驗和自我發展,強調學習者的個性化學習。構建主義學習論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強調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公共英語選修課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按需發展”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掌握選擇權利,可極大地調動主觀能動性,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公共英語選修課突出技能培養,是高職教育“能力為本”基本理念的體現。其課程模塊按能力細分,有利于強化專項技能的培養。
公共英語選修課的教學實踐及教學效果
2005~2006學年下學期,綜合各方面因素,我們率先開設了“公共英語口語I”、“公共英語聽說I”及“公共英語視聽說I”,“口語”和“聽說”各開兩個班,“視聽說”開一個班,學生報讀踴躍。我們計劃每個學期開3門左右的新課。選修課教材凸顯實用性,突出技能培訓及學習方法訓練,有些課程難以找到匹配的教材,因此,我們組織教師自編部分教材,滿足教學需要。
課程按技能培養分為六個模塊,即“實用語音語調”、“實用口語”、“實用聽力”、“實用閱讀”、“實用寫作”和“實用翻譯”,其中“實用聽力”由“聽說課”和“視聽說課”構成,不設單純的聽力課。除“實用語音語調”外,其余均由若干個子模塊課程組成,即Ⅰ、Ⅱ、Ⅲ類課。六個模塊自成體系,模塊自身的課程也自成體系,供不同需求、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
語音語調課:開設一類課,了解常用發音知識,掌握正確讀音技能。語音是否正確是衡量口語水平一個重要指標,也對聽力的培養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在交際中,除了常見的英美英語外,還有帶有國家或地區特色的英語,如印度英語、中東英語、東南亞英語等,我們收集相關資料用于教學展示,通過對比,讓學生有初步了解,以便在今后的實際交流中避免失禮言行。這一部分采用自編教材。
口語課:開設三類課,Ⅰ、Ⅱ類課側重于日常生活的交際能力培養,Ⅲ類課則以介紹商務交流為主。題材與生活息息相關,在真實情境中培養口語技能。口語練習可讓學生結合所學專業知識進行,既體現了實用性,也利于學生之間交流信息。逐步收集資料,待條件成熟將自編教材。
聽力課:“聽說課”和“視聽說課”各開設三類課,Ⅰ和Ⅱ類課圍繞交際能力培養展開,Ⅲ類課圍繞日常商務活動進行。聽力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難點,故各類課均強化常用的聽力技巧和聽力學習策略學習。通過接觸題材廣泛的聽力材料,學生掌握了常用的聽力技巧和聽力策略,以增強聽力的靈敏度。
寫作課:開設三類課,Ⅰ、Ⅱ類課以日常應用文為主,Ⅲ類課側重于商業信函。強調實例教學,充分利用身邊熟悉的材料訓練學生技能。注重格式和常用句式教學,強調現學現用。寫作課采用自編教材。
閱讀課:開設兩類課,通過閱讀題材、體裁廣泛的材料,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并增廣見識。Ⅰ類課概述閱讀技巧基本知識,Ⅱ類課詳細介紹語言手段的閱讀技巧。選材強化實用性、趣味性、時代性,包括時事、財經、體育、娛樂、就業、廣告、產品介紹、服務指南等主題。自編教材,以兩年為期限更新教材。
翻譯課:開設三類課,Ⅰ、Ⅱ類課介紹基本翻譯技巧,運用實例講授各類常用材料的翻譯特點,如產品說明書、資格證書等。Ⅲ類課側重于中西文化的對比翻譯,傳遞中西文化背景知識,擴大視野。翻譯課采用自編教材。
篇6
關鍵詞:醫學英語;醫學生;語言學習策略;學習效率
1.引言
醫學英語是一門特殊用途的英語(ESP),醫學生既要掌握作為符號的語言,又要掌握這些符號里蘊藏的文化信息,如果僅停留在語言的表面就不能滿足國際間醫學交流的需要。北外胡文仲教授曾指出:“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學好英語是不可能的。”醫學英語專業術語很多,文化信息蘊涵豐富,再加之中西傳統文化的差異很大,所以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對醫學生來說尤為重要。醫學院校的英語教師在教授學生語言基礎的同時,更要培養文化意識,這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
在教學過程當中我們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在相同或者相似的學習環境之下,不同的學習者在學習效率上有明顯的差異。是什么原因導致這樣一種差異呢?語言學家Rubin提出了關于學習策略的觀點,英語學習的效果雖然有很多因素決定,但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點就是學習策略。
古人說得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文秋芳認為給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就是“授人以漁”的做法。如何將語言學習策略運用于醫學英語教學,特別是跨文化教學中,這是語言教學策略研究中重要的一個課題。
學習策略研究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在教學中,制定或選擇某種學習策略還應考慮教學過程的效率,做到省時高效。好的學習策略應是高效低耗的,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較好地實現具體的教學目的,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采用有效的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保證。
2.學習策略的含義和基本類型
研究者對學習策略的內涵存在不同的認識,Oxford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習者把學習變得更加簡單快捷、更有趣、更自主、更有效,更能靈活應變的特定行為。”隨著學習策研究的發展,學習策略的分類越來越系統。Oxford的學習策略分類框架被認為是最系統、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他把學習策略分成了六個大類,如下表所示。
3.問卷調查
3.1目的
3.1.1評估醫學類專業學生跨文化學習中策略使用情況。
3.1.2分析醫學英語跨文化教學中學習策略的使用和學習效率之間的關系。
3.1.3提出跨文化學習策略的培訓建議。
3.2調查對象
參加本次調查的對象為我校大學一年級、大學二年級、研究生一年級的醫學類專業學生,分別從不同自然班進行整體抽樣,以使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都包括在內。選擇他們作為調查和研究的對象的原因是:大一學生剛剛入校,還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風格;大二學生經過一年的大學英語學習,學習策略正處于摸索和調整階段;研究生經歷了四年或者五年的本科學習,基本形成了一套穩定、有獨特個性的學習方法。
3.3數據的收集和分析
本研究主要利用問卷調查來獲取數據,了解醫學類學生運用語言學習策略的總體趨勢和不同特點,所提的問題是:“你覺得課堂或是課外能更好促進你語言學習效率的學習策略是什么?”
除此之外,還對教師在課堂上常采用的教學策略進行了調查,提出的問題是:“你在課堂中,老師常采用哪種教學策略傳授跨文化知識?”
調查列出了30多種學習策略,學生就提出的問題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選擇,調查對象可以就問卷內容提問,問卷完成后馬上收回。
問卷調查的原始數據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SPSS11.5)進行統計分析,對本研究有用的一些數據經過篩選和分類,如下表所示。
4.研究的結果與分析
問題1:“老師常采用哪種教學方法傳授跨文化知識?”(1)講解和分析醫學英語語篇模式;(2)以醫學詞匯間的文化差異為契機;(3)營造良好的英語文化氛圍。卡方檢驗的結果:χ2=31.441,P=0.000,三個年級有差異。
問題2:“你認為哪些教學方法更能促進英語學習?”三個年級作比較,(1)角色表演;(2)通過中譯英的方式;(3)提出相關醫學論題討論;(4)觀看醫學英語影視作品。卡方檢驗的結果:χ2=13.751,P=0.033,三個年級有差異。(5)利用直觀的圖片構建起相關背景知識框架;(6)口頭介紹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三個年級作比較,χ2=12.893,P=0.045,三個年級有差異。
問題3:“你認為怎么培養自己的跨文化意識?”(1)主修或選修有關醫學英語課程;(2)上網查閱有關醫學英語資料。三個年級作比較,χ2=20.738,P=0.008,三個年級有差異。
對上面表格的數據進行比較,發現三個年級學習策略使用的異同及教師常采用的教學策略和學生認為對他們最有效的學習策略之間的差異。
教師在課堂上使用最多的策略是接受和發出信息,為輸入和輸出創建框架的認知策略,主要的方式是講解和分析英語語篇模式及通過中譯英的方式來講解文化背景知識,這和學生使用的學習策略表現出很大的不同,更多的同學表示更愿意觀看相關的醫學英語的電影和錄像、營造良好的英語文化氛圍,這表明在學生看來,記憶策略和情感策略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效率提供更大的幫助,而這恰恰是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的最少的策略,這一組的差別是最大的。
教師在大一、大二和研一學生的教學過程所采用的策略,無論是直接影響學習效率的記憶策略、認知策略還是間接影響學習效率的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并沒有隨著學生學習英語時間的變化、知識結構的改變而改變,而是一直沿襲老的辦法一視同仁對待學生,三個年級使用的教學策略基本一致。教師相對使用更多的是認知策略和記憶策略,對間接影響學習效率的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在課堂教學中有忽視的趨向。
觀看相關的電影、錄像和以醫學英語詞匯間的文化差異為契機是學生使用最多的學習策略,他們認為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文化氛圍也很重要。他們更注重采用記憶策略、認知策略和情感策略。他們認為教師對這類策略的使用對跨文化學習的幫助更大,更有利于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實際問題。
盡管策略的使用差別很大,但也有著共同和相似之處。提問、與他人合作和理解他人的社交策略,教師和學生在跨文化教學的過程當中都很少使用,向朋友請教和提出相關論題進行談論使用的頻率也非常少。特別是向朋友請教,研一學生居然沒有一個使用,大一和大二使用的人也寥寥無幾。教師和學生對記憶策略的使用也很相似,表現為對觀看醫學英語電影和錄像都很感興趣。
5.啟示
從本研究看,在醫學類院校對語言學習策略的應用不管從教師方面還是從學生方面來看都不盡如人意。對學生而言,雖然研究生語言學習策略的意識比本科生稍強一些,但整體來講,學習策略的使用大多還是一種下意識的行為,自覺性不是很高;對教師來說,在策略的使用上手段非常單一,沒有注意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和需求,對不同年級甚至不同學生不應該“一刀切”,而應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靈活掌握和使用教學策略,對英語學習者進行必要的策略訓練,這才能對醫學英語跨文化教學中學習效率的提高具有長遠的意義。
教師可以從策略入手,根據具體的情況設計課堂活動,也可以依據教材的內容,把相應的策略訓練穿插到教學當中。總體要遵循實用的原則,講究教學方法,講究適度性、多元化,避免枯燥乏味。醫學類院校的英語教師除了要注意自身教學策略使用是否得當,還要向學生介紹語言學習的策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并在學習中有意使用。具體來說,本研究對醫學類專業跨文化教學有以下啟示。
5.1師生互動
鑒于老師和學生在使用社交策略和情感策略的頻率都非常少的情況,師生間應該多一些互動,營造一種心理氣氛,就像韋塞爾(Withall)所說的“社會情感氛圍”,這種氛圍直接影響相互作用的個人內心體驗以及群體的集體精神及情緒。例如:我們可以把課堂設計成一家醫院,把同學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代表不同的科室。老師和一部分學生分別扮演醫生、病人,看病或者問診。病人要用所學語言知識描述病癥,醫生也要提前準備好提問的方式、怎么解答病人的問題、怎么開處方、怎么治療等。這些方法一方面能擴大語言信息的輸入量,另一方面能促進師生之間關系融洽,為學習英語營造出一種心理氣氛,幫助學生克服焦慮,控制情緒。
5.2各課型互動
集體學習,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規范醫學英語跨文化知識的傳授,可以讓學生收集學習資料,匯編成冊,然后請學生作專題講座,把一個專題介紹得更全面、更透徹,避免課型之間各自為政。也可以請外籍教師舉辦醫學講座、醫學學術演講等,對學生進行較系統的文化教學,講座聽完后,學生必須查閱相關醫學知識,撰寫發言稿或者論文。還可以觀看醫學英語影視作品,如《急診室的故事》、《實習醫生格雷》和《豪斯醫生》,醫學專業相關詞匯相當豐富,涵蓋診斷學、藥學、病理學、護理學、康復學、解剖學、醫療設備名稱、治療方法等。在觀看這些影視作品的過程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不僅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情景對話和文化內涵,還能加強學生對醫學相關專業詞匯發音的感性認識。
5.3各學科互動
從全校來看,可以把醫學英語設為選修課,不同專業的學生都可以選修,在完善醫學英語的基礎上再謀求與社會語言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各學科之間進行廣泛的交流。
5.4學習策略多樣化
調查發現,學生在使用學習策略時,對各種學習策略的使用不均衡,因此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使用多種學習策略的意識;不用的學習材料,需要不同的學習策略。另外,教師的教學策略也應該多樣化,注意學生之間,班級之間和年級之間的差異,教學方法可以靈活多樣,經常變換,如看圖說話、情景對話、人物采訪、醫學新聞報道、小組討論、演講辯論等,這些活動有利于營造自然和諧、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鑒于本研究的數據都來自同一所學校的學生,因此結論的廣泛性可能不足,適合作為假設在今后的研究中進一步驗證。此外,該課題還可以結合其他的方法進一步深入研究,比如可以和面談相結合,讓受試者陳述有關看法的原因,也可以和課堂觀察結合,實際考察課堂上跨文化學習策略和專業知識相結合的情況,對結論再進行論證。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Rubin.J.What the“Good Language Learner”can Teach Us [J].TESOL Quarterly,1975.
[3]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1).
[4]Oxford,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e know[M].1990.
[5]Biggs,J.B.Idividual and Group Differences in Study Processe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79,(48):26-79.
篇7
【關鍵詞】博物館;服務;社會責任;經驗體會
博物館作為公益性社會文化機構,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保障公眾基本文化需求的社會責任。現代意義的博物館不再僅僅是保存歷史或自然遺存物的場所,而且還肩負著存續歷史遺產、傳承文明傳統的時代使命。根據機構設置和功能分類等的差異,各博物館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河南博物院作為一所大型綜合類國家級博物館所擔負的社會責任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概括性,本文就談一談河南博物院近年來在履行社會責任道路上的探索。
一、 利用區位優勢,形成原創性展覽系列,擴大文化影響力
展覽作為博物館的重要職能,是其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河南博物院作為“三貼近”的試點單位,近年來充分利用中原及周邊地區的文化資源優勢,圍繞華夏文明核心,舉辦了“河南夏商周出土文物展”“河南出土音樂文物展”等原創性展覽,提高展覽影響力。廣泛開展對外交流,引進了“大三國志展”“大漠文明展”“圣地展”“西蒙雕塑繪畫展”等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文化與藝術系列展覽,輸出了“河南文物珍寶展”、“建筑明器展”等反映中原文明、華夏文化的系列展,擴大文化窗口作用。并且通過開展學術研究、出版學術成果、舉辦文化活動、開發文化產品等提高了原創展覽的知識性、可觀性、參與性和趣味性,形成了展覽品牌。
二、突出博物館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公益特征,多渠道策劃和組織豐富多彩的原創性社會教育活動
積極探索博物館免費開放后服務社會的新途徑,構建博物館社區服務網絡體系,擴大與社會的溝通渠道,了解公眾需求。立足“服務人性化”的發展思路,在滿足觀眾需求上下功夫,在創新管理體制、提升展示水平、提高服務質量等方面探索新模式,打破以陳列展覽、講解服務為主體的服務理念,不斷創新公眾服務活動,完善文化服務體系,通過舉辦多樣化的文化傳播和普及活動,精心打造公眾服務六大品牌。
一是歷史教室系列活動。河南博物院歷史教室是集歷史教學、文化講座、文物保護、實驗觀摩等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性觀眾參與互動和文化體驗空間。以院內專家學者為主體,每周在歷史教室開辦科普講堂及手工活動,吸引了青少年觀眾的極大興趣。文物保護觀摩室讓觀眾能夠親身體驗文物的保護修復過程,并與文物保護專家進行面對面交流,從而展示了一個治學嚴謹、工藝精細、內容浩博的科學領域。
二是華夏古樂展演活動。為充分發揮河南古音樂文物資源優勢,更加形象生動地揭示大量音樂文物的內涵,使豐富多彩的音樂文物重新擁有藝術生命,讓觀眾享受到博物館的多元文化和視覺盛宴,河南博物院精心打造華夏古樂展演活動,突破了博物館靜態的陳展理念,營造了一個動態的文化體驗氛圍,從獨特的視角將觀眾帶入中原文化歷史厚重的歲月,提高了觀眾對積淀濃厚的中原文化的解讀能力。
三是“國寶講解小明星”活動。“國寶講解小明星”活動以豐富青少年暑期生活、拓展視野、提高素質為目標,以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為主題,以國寶知識講座、講解技能培訓、小志愿者選拔比賽、經典手工制作為主要活動形式,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對提高青少年的實踐能力、公益意識、人文素養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也為未來培養長期固定的觀眾群奠定了基礎。
四是國民在校教育活動。博物館作為國民在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少年提升思想道德、培養創新精神、增強審美情趣、提高實踐能力的第二課堂。近年來,河南博物院根據青少年群體的認知特點,結合學校課程安排,有針對性地制定中小學生參觀學習計劃。同時,以“牽手博物館、文化進校園”為主題,先后組織“愛國主義宣講團”、“志愿者服務團”深入大中小學校開展愛國主義和歷史文化知識宣講活動。
五是“中原國學講壇”系列活動。國學所傳承的中華文化價值是涵養民族主體意識的根基,是維系民族精神命脈的源泉。河南博物院舉辦的“中原國學講壇”已成為普及歷史和科學文化知識、傳承優秀文明和歷史記憶的重要品牌。通過挖掘文物的內在價值,大力推廣和普及其人文價值、社會價值和歷史知識,把破碎的、間斷的、表面的實物概念還原成連貫的、完整的、厚重的歷史文化。
六是志愿者服務活動。志愿者服務活動是以社會力量服務社會公眾、提升博物館社會影響力的重要途徑,也為觀眾到博物館進行文化體驗、實現自身價值搭建了橋梁。目前在河南博物院長期固定服務的志愿者達到300余人。志愿者活動的內容與形式豐富多樣,且日趨國際化。
三、開展學術研究,加強學術交流,提高學術影響力
強化精品意識,以院藏文物精品和文物保護研究為基礎,重點圍繞中原文明、先秦文化、漢唐文化、宋代文化以及古代科技等方面,積極組織研究課題,先后出版了《輝縣琉璃閣甲乙墓》、《河南佛教石刻造像》等具有一定影響的學術著作,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體系。與國內外近百家博物館在人才培養、學術研究、陳列展覽、文物保護等方面建立經常性的人員與業務交往機制。加強國際間、地域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先后與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科研高校廣泛開展合作,建立長期穩定的人才培養、項目攻關的共嬴機制。
四、擴展文物征集渠道,提高文物保護水平
積極開展文物征集工作,建立以政府調撥和社會征集相結合的文物征集渠道,建立穩定增長的文物征集經費保障制度,不斷擴大文物收藏量。提升改造文物庫房溫濕度調控設備,加快改造文物庫房基礎設施。配備密集型文物柜,擴大庫房文物儲藏有效空間。對重點文物配備恒溫恒濕儲藏柜,完善展廳文物保存環境的科學監控手段,對庫房與展區配備電子溫濕度監控系統,提升文物保存條件。積極參與和申報國家、省部級重點文保課題。組織開展文物保護制作材料與工藝檢測分析、病害機理分析、保存環境監測與控制、保護修復材料與工藝及其適用性評價等理論研究。
五、逐步推進博物館數字化建設
完善院區網絡建設,建立完全隔離的內網和外網,建設具有高可靠性、冗余性的實時在線數據備份系統,確保數據安全。以文物信息化為基礎,形成文物信息綜合管理體系,建立覆蓋全部藏品的數據庫。完善業務信息管理系統,提高業務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建設公文處理、績效考評、資產管理、信息等功能的電子政務系統。結合網絡技術發展,利用多種技術手段,加快建設虛擬博物館,構建虛擬生活社區,打造中原文化學習體驗中心,傳播中原文明向心力。充分利用“河南文化網”、“河南文物網”、“河南博物院網”三大網站平臺,整合數字化文化資源,建立河南文化資源信息中心。
- 上一篇:紀律作風建設存在問題
- 下一篇:經濟師財政與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