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過程風險管理范文
時間:2023-09-06 17:42: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全過程風險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物流金融;風險管理;過程;融資
一.物流金融的風險識別過程
在物流金融領域存在著很多的風險因素,其中部分因素是完全獨立存在的,但也有一部分是彼此之間是互相作用的。要完成對物流金融風險的評價工作,就需要準確的選取科學合理的風險評價指標。
(一)融資企業存在風險的研究
對于目前多數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其更樂意和自己比較了解而且彼此之間具有長期合作關系的中小企業提供物流資金增值服務,物流企業之所以這樣做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規避物流金融的風險。在對物流企業的信用等級評估工作中,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運營能力
選取企業的運營能力作為定性指標;對于持續運營三年以上的融資企業其信譽等級評為“優”;經營未滿1年者評為“差”;處于憂和差之間的融資企業就被評為了“中”。融資企業提供了資產回報率,而第三方物流企業根據融資企業的物流數據情況提供出存貨周轉率。
2.融資企業的盈利能力
以“連續盈利能力”作為定性指標,對于一些連續三年內持續盈利的企業評定為“優”,連續三年內少于兩年盈利的企業被評定為“差”;而連續三年內兩年盈利者評為“中”。一系列的相關數據如:銷售利潤率和稅后利潤率均由融資企業所提供。
3.融資企業的償還能力
以企業穩定存貨為定性目標,在最近一年內,融資企業在第三方物流存貨的規模處于穩定和升高者評定為“優”,存貨規模浮動較大者評為“差”,中間者記為“中”。由融資企業提供資產負債率和速動比率。
4.企業的信用記錄
由于我國目前發展相對滯后的企業資信評級體系,導致第三方物流企業始終不能以較低的成本來直接的獲得所有融資企業的信用評定等級,只能通過以之前合作記錄為依據,完成對該企業履約率的統計,并以此來作為衡量企業合同執行情況的主要指標。
(二)物流金融風險指標體系的建立
在現階段穩定的銀行政策的影響下,第三方物流企業作為了型物流金融風險的主要承擔者,其中金融風險影響因素的主要來源就是抵押物本身和融資企業,對此,我們提出了詳細的一套物流金融風險指標體系。
(三)對物流金融風險指標體系的檢驗
雖然物流金融風險指標體系的是在對實踐的不斷歸納和總結以及對模型的借鑒優化的基礎之上形成的,但為保證該指標體系的可靠性和專業性,我們還需要對這一風險指標體系進行檢驗工作。
二.物流金融風險的評估工作
物流風險的評估工作也就是在物流金融風險識別的過程中對風險因子完成量子化分析的過程,對物流金融風險評估工作的結果對的對后續風險處理方法有著直接的決定性作用。在本研究中利用了BP神經網絡來完成對物流金融的風險評估工作。主要步驟如下:
(一)風險評估模型的建立
在設計過程中,網絡層數和網絡擬合度與每一層的節點數呈現一種正相關的關系,為實現擬合度的提高雖然可以通過增加網絡層數的措施,但這也直接導致了網絡的復雜化,進而也增加了訓練的時間。所以引用了一個同時含有一個隱含層的具有三層BP的神經網絡。BP神經網絡的主要特征的體現就是對BP算法,又稱之為梯度優化法。一般所涉及到的BP算法確定的原則就是:沿著表現函數下降最快的方法來進行對網絡權值和閥值的修正。
(二)風險樣本數據的獲取
1.樣本數據的采集
為了更好地說明物流金融風險評價模型的具體實現過程,同時也為了更好的說明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一個物流金融風險樣本數據收集表。表中數據信息要詳盡具體,同時細分了高風險樣本和低風險樣本以及中風險樣本。所采集到的樣本數據經過一定的整理后錄入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物流金融風險樣本數據匯總表。
2.樣本的處理
由于在物流金融風險指標體系中同時涵蓋了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在兩類指標之間又缺少一個統一的度量標準,而且也不符合神經網絡對于數據輸入的需求,因此特加大了對網絡收斂性的訓練。另外對輸入風險評估模型的樣本數據進行了一定的預處理過程,通常所應用到的處理方法就是模糊化和歸一化等。
(三)物流金融風險評估模型的仿真
1.隱含層的節點數
據上述可知,物流金融的風險評估模型一般都是由具有三層結構的BP神經網絡組成,其中在輸入層中有著15個節點,而輸出層僅有1個節點,在隱含層的節點數值取值范圍一般都在6到14之間。但據研究發現,當節點數為14個時,評估模型的誤差是較小的,同時網絡誤差的收斂性也較好,因此可以將物流金融風險評估模型中隱含層節點數的數量確定為14個。
2.網絡訓練函數
在系統中所應用的Traing D函數來完成對BP神經網絡的訓練可以實現網絡能夠很快的進行收斂,而且過程中所產生的誤差也比較小。但相比較于Traing D函數,Traing DM函數對神經網絡的訓練得到的結果是:能夠使網絡收斂速度更快,所以從風險評估模型優化的角度考慮,一般我們選取的訓練函數是Traing DM.
3.網絡學習速率
網絡學習速率的選擇直接影響到了網絡收斂性的穩定。一般情況下,所選擇的學習速率是0.01,在這一速率下,神經網絡不僅具備良好的穩定性,而且也能很快的實現收斂。適當的提高網絡學習速率,將其數值從0.01升高到0.02時,出現了網絡誤差曲線的明顯震蕩;而當數值為0.05時,誤差又不能達到預定的目標。綜上,為實現物流金融風險評估模型的最優化,一般所采取的神經網絡學習速率為0.01.
(四)風險評估模型的檢驗
風險模型的評估結果基本上能夠和樣本的實際相一致,所以我們可以認為給予神經網絡的物流金融風險評估模型有著良好的風險評估能力。
三.物流金融風險的處理
(一)管理型物流金融風險處理措施
1.風險回避
管理型物流方案在執行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潛在的風險,造成很多不利后果,所以需要采取一些手段和方法來減輕影響,比如放棄執行或者改變原有計劃選擇其他風險小的方案,這樣一來就能夠有效的回避風險,對于有風險的物流金融業務,需要綜合自身物流實力來采取回避風險的措施,做到最小損失。
2.風險預防
風險防范意味著在實施過程中,要尋找潛在風險,采取措施,減少風險因素和風險概率,避免嚴重損害。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第三方物流應加強企業風險管理能力,增強員工風險意識,提高責任心,完善公司相關制度,防范財務風險,幫助企業健康發展。
(二)財務型物流金融風險處理措施
1.風險承擔
所謂風險承擔指的就是企業自身承擔風險事故造成的損失,又稱之為風險自留。在物流金融的實踐中,第三方物流往往起著被動的風險承擔的角色,在某項具體的業務開展之前,物流方可能也會意識到融資方抵押物所具備的風險,但是未能對存在的風險作出正確的預估,因而導致預防措施未能及時的采取進而導致了巨大的損失。在業務往來中,任何的一種業務行為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有風險才會有收益,因此為保證企業收益的增加,也就需要采取恰當的風險承擔。
2.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也是一種風險管理辦法,這是主動將項目或相關的財務后果轉移到其他單位或個人,從而有效地避免風險損失。風險轉移作為了第三方物流企業常常采用的風險處理措施,物流方就是通過出讓一部分的收益,然后成功的將物流金融業務轉嫁給別人,從而有效的降低業務總體的風險。
四.結語
本文對物流金融風險管理體系進行了初步的探討,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幾方面的具體內容:
1.建立了一個具有良好的識別能力的物流金融風險評估模型;2.介進行了對物流金融風險管理全過程的系統研究;3.建立了物流金融的風險指標體系,并驗證了該指標體系的穩定性和一致性。
物流金融正處在一個高度發展壯大的時期,而且現階段相關部門對其研究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斷的加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物流金融必將會呈現出一種全新的形態,進而更好的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好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趙芹.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的風險管理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
[2]喬華峰.XX港X公司物流金融風險管理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
[3]熊小芬.物流金融業務模式及風險管理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
[4]郭佳.物流企業物流金融創新模式及風險管理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
[5]胡劍,李偉杰.物流金融:實務操作與風險管理[J].物流技術,2009,07:65-68.
[6]宋揚.物流金融運行中的風險管理[J].物流技術,2010,09:37-38+139.
篇2
1 營銷稽查工作現狀
1.1 稽查工作業務量龐大
電力營銷工作中的專業點多、面廣,而且具體的業務內容也比較繁雜,僅靠資源有限的稽查工作難以達到對所有工作環節全面而系統的稽查。因此,稽查人員需要對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了解,以合理安排稽查資源。但是現有的稽查理論、工具,不能給予稽查人員在面對規模不斷擴大、復雜性不斷提升的稽查范圍時,提供科學、詳細的方向,但談不上對重大風險點進行深挖和分析,最后往往淪為走形式完成任務。
1.2 存在少量“兩張皮”現象
稽查整改建議好壞的重要標志是稽查能否被落實并產生預期的效果,如果缺乏系統性、可操作性的建設措施,使問題與建議形成兩張皮,這樣的稽查建議不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還會破壞稽查形象,降低稽查質量,有時還會造成誤導和損失。
1.3 稽查整改不夠徹底
傳統的稽查整改跟蹤,往往只停留在問題表面的整改,未能舉一反三地對問題根源整改情況進行分析、確證。另外,對收集到的問題整改信息,缺乏科學評估整改效果的理論工具,難以起到有效評價稽查問題是否整改到位,往往出現屢查屢錯、屢改屢錯的現象。
2 應用風險管理理論的解決思路
本文通過風險管理中的核心理論、工具,解決在營銷稽查全過程中存在的部分缺陷與不足。首先,通過風險導向理論,明確稽查事項側重點,尋求一種既能保持稽查效果又能提高稽查效率的全新方式。另外,將風險應對策略理論創新性地應用在問題建議方面,以避免稽查建議與問題兩張皮的情況。最后,針對營銷稽查工作閉環中的稽查跟蹤,借助剩余風險理論工具,科學分析問題整改成效,防止問題整改走過場。
3 風險理論在稽查實踐中的應用
3.1稽查實施——風險導向理論
風險導向理論,要求稽查人員對被稽查單位進行稽查前,首先要識別和評價被稽查單位的營銷風險情況,然后再以風險為導向選擇稽查策略,以指導稽查實施。因此,在稽查實施階段應用風險單項理論,需要經過風險識別、風險評估以及明確稽查實施策略共三個步驟。
3.1.1 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指通過對通過業務流程梳理、指標分析等方法,經過分析、歸納,梳理出各個風險點。風險識別是做好、風險管理的基礎,只有全面、深入識別營銷業務各個風險點的基礎上,才能為后續風險評估和制定稽查策略提供基礎風險信息。
目前,稽查人員在稽查實施過程中缺乏系統的風險識別思想、方法,沒能很好的將具有潛在風險的營銷業務、異常營銷現象或歷史事故進行分析、梳理,造成風險點錯漏、風險識別不夠全面等情況[2]。
風險識別的方法主要有業務流程法、指標分析法、分解分析法、失誤樹分析法等[3]。在開展營銷稽查識別風險時,可單獨使用上述其中一種方法,也可交互使用各種方法:
(1)業務流程法,是指根據不同的營銷業務流程,對每一階段和環節,逐個進行調查分析,找出風險狀況信息的方法[4]。這種方法比較簡潔和直觀,易于發現關鍵控制點的風險因素。比如在對業擴報裝業務進行稽查前,可利用業務流程法識別出各流程環節的風險。
(2)指標分析法,是指稽查人員經過實際的調查研究,對市場營銷服務各類核心指標進行因素分解,以挖掘影響核心指標的關鍵風險事件。比如抄表差錯率指標[5],計算公式為:當年電費回收率=(實際到賬的當年電費 / 當年應收電費)* 100%[6]。
(3)歷史事故分析法,是指通過調研、分析企業或行業已發生的典型歷史營銷事故,對引起歷史事故的風險動因進行分解分析,以判斷、提煉出未來稽查工作中應該重點關注的風險范圍。
3.1.2 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是指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通過從可能性和影響兩個角度對風險程度進行評估,把各風險點根據風險程度由大到小進行劃分[7],為稽查人員以風險為導向針對不同程度的風險點制定、實施稽查策略。
在風險評估過程中,稽查人員可以根據風險后果和風險發生概率兩個維度進行考慮。
(1)當風險概率一定時,風險后果越嚴重,則營銷風險值越高。風險后果可以從經濟、社會、人身安全等若干方面考慮[8]。如“重要客戶未配備應急電源或應急電源無法及時啟動,供電局應急發電裝置配置不足或無法及時接入”事件,該風險為重大風險,主要從社會效益考慮,會造成重要客戶停電、甚至長時間停電無法恢復,在全省及以上范圍產生不良影響。
(2)當風險后果一定時,風險概率越高,則營銷風險值也越高。風險概率在這里是指“營銷服務潛在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潛在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與營銷服務業務發生數量有極大的關系。如抄核收業務,一個地市局是數以千萬計的業務量即使單件事項的風險后果只是微弱或一般的營銷差錯,但當業務量積累到一定量時,會發生“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從而使營銷風險值飆高。比如收費方面,若是收費員每天挪用一點零碎電費或錯收一戶電費,久而久之,電費損失積少成多,嚴重損害了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由收集整理
3.1.3 以風險為導向的稽查策略
基于上述風險識別、風險評估的結果,以風險為導向確定各風險點的稽查策略,如稽查形式、稽查方法等,以達到有的放矢,從而大大提升稽查效率和效果(如表4所示)。
3.2 稽查建議—風險應對理論
風險應對策略就是指對已經識別的風險進行風險評估以及風險排序后,根據風險程度、風險性質制訂相應的應對措施。營銷稽查問題作為歷史風險事件,可根據風險應對策略理論,提出風險控制、風險承擔、風險轉移共三種整改建議。
(1)風險控制,是指控制風險事件發生的動因、環境、條件等,來達到減輕風險事件發生時的損失或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的目的[9]。一般來說,營銷服務各類制度、業務指導書等規范執行類問題建議都是常見的風險控制類建議。
(2)風險承擔,是指企業經過成本效益權衡后主動承擔風險。如技術線損的問題建議,因為損耗的電量較少,帶來的風險也較少,若要控制的話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資產進行電網架構的改造,因此可采取風險承擔策略類建議,對此問題不投入資源進行控制。
(3)風險轉移,是指企業通過合同、契約等方式將風險轉移到第三方,企業對轉以后的風險不再擁有所有權。比如計量設備技術層面高科技的問題建議,電網企業自身技術能力不足,此時可采取風險轉移策略,問題整改落實職責通過技術外包合同形式轉移給電科院等外部技術單位。
3.3 稽查跟蹤—剩余風險理論
剩余風險是指企業存在的管理問題或風險加以實施控制、整改后的風險水平[10]。
稽查人員在評價問題整改效果時,可以運用剩余風險理論,分別對問題事實和問題根源進行全面評價,從未來剩余風險角度來衡量問題的整改情況,以避免稽查問題屢改屢犯的情況。及時問題整改跟蹤,有利于客觀評價問題整改效果,并及時督促、推進問題整改往正確方向發展。按照分析、評估后的剩余風險程度,可以將稽查整改效果分為“有效整改”、“有限整改”以及“無效整改”共三種情況。有效整改,為經過稽查跟蹤證明,整改單位已完成整改措施,原稽查問題所揭示的風險已得到有效控制或化解的,剩余風險較小且可以接受。有限整改,為經過稽查跟蹤證明,整改單位已采取整改措施,原稽查問題所揭示的風險已得到一定控制或降低,但是剩余風險較大、不可接受。無效整改,為經過稽查跟蹤證明,整改單位已采取或未采取整改措施,原稽查問題所揭示的風險沒有得到控制,剩余風險沒有明顯下降。
篇3
關鍵詞:電力營銷 風險管理 現狀
2008年9月,源自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增長產生了重大影響,金融市場的急劇震蕩波及到實體經濟的發展,一些用電客戶尤其是高耗能客戶,生產經營形勢惡化,資金鏈斷裂,為了轉嫁危機,拖欠電費的情況頻發,供電企業電費風險進一步擴大[1]。從供電企業內部看,近年來,供電企業對加強電費回收、防范電費風險的重視程度有了顯著提高,把百分之百回收電費作為業績考核的主要指標,但電費風險管理的概念提出也是近幾年的事,風險管理的思想還不深入,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管理團隊的風險管理意識還沒有轉化為科學常態的風險管理實踐。
1、國外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管理研究研究狀況分析
風險管理最早起源上個世紀初的美國。1901年美國威雷特博士出版了他的《風險與保險的經濟理論》,開始對風險問題進行系統研究,1919年美國雷特出版了《風險與不確定性》一書,提出了風險預警的概念,開始對風險預警進行研究。1921年美國奈特出版了《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對風險理論做了進一步的拓展[2]。50年代以后,風險及其預警研究得到廣泛重視,一批論文和著作出版,這些著作對風險的形成、類型和預防進行了廣泛研究,但他們主要側重于金融方面,對企業的經營過程而言其風險管理主要是財務風險管理,基本未對企業的營銷風險進行研究,對風險的預警系統也沒有形成實踐體系。盡管一些著作提到了營銷風險,但都是一筆帶過[3-4]。只是美國學者James衛Forkan的新作《營銷風險》一書,開始了對營銷風險的系統研究。在書中,James對營銷風險的成因、類型、表現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營銷風險防范的具體措施。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企業面臨的營銷風險逐漸增加,很多企業在面臨營銷風險時束手無策,給企業運營帶來很大威脅,甚至面臨倒閉,所以企業營銷管理問題,在國內外又逐漸得到關注,成為學者們關注的焦點。
進入20世紀90年代,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及企業外部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增加,許多企業越來越重視風險和風險管理,全面風險管理等新理論被提出并納入實踐。國外電力企業對電力營銷中電費風險管理,都納入了企業整體的風險管理體系當中,并且由于電力營銷的特殊性和各國電力營銷體制的差別、文化的差異,國外電力企業的經驗可資借鑒的也不多。
2、國內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管理研究研究狀況分析
我國對企業風險管理的研究相對起步較晚。總的來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一些學者將風險管理和安全系統工程理論引入中國,在少數企業試用。我國預警管理理論的研究與應用經歷了一個從宏觀經濟預警滲透到企業預警、從定性為主到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從點預警到狀態預警轉變的過程。宏觀經濟預警和金融預警是當前的研究熱點,理論體系和方法也比較系統和規范。而在微觀經濟領域,國內的預警理論與應用研究的開展則相對較為緩慢。代表性的研究是佘廉教授等專家群體所完成的一系列相關課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相繼出版了《企業管理滑坡探源》、《企業逆境管理》、《企業逆境管理探析》、《企業預警管理叢書》等專著,創立了企業逆境管理理論體系和企業預警管理理論體系。同時的研究還有一些:王林、唐曉東研究了經濟波動對企業的影響,并論述了構造企業經濟預警體系的三個方面即政策預警、外部經濟預警和內部經濟預警;盧錫慧提出了建立企業經營管理預警系統的結構和原則,他認為企業數據預警分析包括企業經濟效益、企業活力和企業素質三個方面;胡華夏、羅險峰從企業生存風險的角度研究了企業預警系統,認為應從財務角度和企業經營的角度預測企業的生存風險,可以采用“A記分法”評定企業的生存風險。企業營銷風險的預警防控是近幾年才出現的,從所收集的資料分析來看,目前國內大部分企業還缺乏對風險管理的認識,也沒有建立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關于營銷風險管理的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有待進一步加強研究[5]。
國內供電企業對電費風險管理的研究應用,已經起步,基本上是從信用風險管理的角度切入,開展對電力客戶的信用等級評價,為電費風險預警提供依據。以國家電網公司為例,其2003年印發《關于加強電力營銷工作的若干規定》(國家電網生(2003)490號),明確提出加強電費風險管理與研究,建立信用風險分析制度;2004年印發《關于電費回收預警處理辦法》(國家電網生〔2004)165號),明確要求各地電力公司及所屬供電公司建立客戶信用等級評價制度、電費回收預警分析報告制度、電費回收動態跟蹤及快速反應制度[6]。國家電網公司2006年底開始實施的“十一五”企業級信息化規劃項目中,客戶信用風險管理已列為重要的應用子系統。
2006年6月20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資委)正式對外了《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以下簡稱《指引》),從國有企業管理實踐的內在需求以及國有資產出資人監管的角度出發,對中央企業開展風險管理工作的目標、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的內容、流程以及工具和方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并提出了明確的執行要求。這是國資委第一部以企業風險管理為主要內容的指導性文件,代表著國內企業風險管理實踐發展的新方向,《指引》的出臺開創了國有企業風險管理改革創新里程中的新起點。
參考文獻:
[1]李強.現代企業營銷風險管理理論與應用[D].天津:天津大學2005
[2]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2006
[3]Jianmin.s.Jaames,D.J.Butler.Measures of pereeived risk.Managemen science1999,45(4):519-532
[4]P.Theodossiou.Finaneial data and the skewed generalized
distribution.anagement Seienee, 1998(44):261-270
篇4
摘要:供電企業的銷售收入是電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電力營銷工作最后成果的體現也是電費。業擴管理風險要素、電費安全風險要素、現場服務風險要素以及自動化系統風險要素等構成電費風險要素。建立電費風險內部控制體系、完善電費風險控制措施與控制評價,能夠最大限度有效防范電費風險,促進供電企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關鍵詞:電力營銷;風險評估;電費風險管控;風險控制
一、電力營銷概述
電力營銷的基礎是為用戶提供穩定優質的電力,供電企業要想獲得健康持續發展,就必須成功實現電費的回籠,進而取得一定的經濟收益。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拖欠電費的現象非常嚴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這種由于拖欠電費給供電企業所造成的電費風險日益增大。就供電企業而言,雖然近幾年日益重視電費風險的控制,但是總體上還沒有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就電力企業外部環境來說,雖然我國企業誠信意識普遍提高,然而很多企業將拖欠電費作為其營銷的一種有效策略,不誠信的行為普遍存在,尤其是一些高能耗的企業。本研究以電力營銷為切入點,探討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管控,從一定方面來說具有很強的理論與實際意義。
二、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分析
1.風險分析方法
總的來說,供電企業電費風險較為單一,然而其風險源比較多。電費損失的多少直接決定著電費風險對供電企業的風險,但同樣的電費損失出現在不同的用戶上,其影響的程度是有區別的,所以在評估電費風險時,要針對電力營銷全過程與整個客戶群,而不是將重點放在一個用戶所形成的電費風險。一般來說,風險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風險圖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層次分析法、ISM模型分析法以及情景分析法等。
2.構成電費風險的要素
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要素一般來說,主要由業擴管理風險要素、電費安全風險要素、現場服務風險要素以及自動化系統風險要素等構成。
業擴管理風險包括用電項目審核、業擴資料管理以及供用電合同簽訂等風險。對供電企業而言,有責任審核申請用電的項目,對一些手續不合法或者主管部門明令限制的用電項目,供電企業要果斷拒絕其申請。然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假如供電企業沒有對用戶的用電資質進行嚴格的把關,將會造成無形的電費風險。另外用戶所提供的相關資料必須與其申請主體要一致,避免將來出現不必要的電費糾紛。業擴資料管理風險主要是指由于管理用戶業擴資料不當,所形成的簽訂供用電合同、現場勘察及裝表接等資料的不完善,假如供電企業與用戶發生糾紛,供電企業將會由于原始資料不足而發生電費結算錯誤,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供用電合同簽訂風險主要是指供電企業與用戶沒有簽訂供用電合同,或者雖然簽訂供用電合同,但是沒有詳細的附件,供電企業與用戶發生糾紛后所導致的諸如電費回收困難等風險。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供電企業要拒絕與非法企業簽訂供用電合同,盡可能地將合同中的條款進行具體化,在合同中明確雙方的責任,避免糾紛發生所帶來的不必要損失。
電費安全風險主要包括抄表風險、核算風險、收費風險、欠費風險以及專業管理風險等。抄表風險主要是指供電企業工作人員在抄表過程中所出現的差錯或者系統在倒入數據時所發生的差錯,用戶以實際用電量和抄表電量不一致為由而拒絕繳納電費所帶來的風險。核算風險是指供電企業沒有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及時調整電價,計算的規則與國家相關規定有出入,用戶以電費計算有誤為理由而拒絕繳納電費所帶來的風險。收費風險是指供電企業由于沒有依據法定的程序及時通知繳費或者催收,電費不能及時收回所帶來的風險。欠費風險是指由于用電企業由于不可抗因素所導致的破產、重組及關閉,形成支付電費的能力下降,而導致電費欠收,或者因有些企業繳費意識薄弱,故意拖欠電費而造成電費未能及時足額收取所帶來的風險。專業管理風險是指供電企業人員在電費計算、壞賬處理、電費退補及違約金收取等方面,利用職務之便私自牟利所帶來的風險。
現場服務風險主要包括人員管理、裝置裝拆、裝置試驗檢驗及故障處置等風險。自動化系統風險包括系統故障、網絡安全、應用程序、應用數據以及運行管理等風險。如今電力企業營銷工作基本上實現了信息化與網絡化,自動化系統所帶來的風險相比傳統風險更需要引起供電企業的重視,如果未能及時加強對這一風險的管控,業務數據被纂改或者被刪除將會給供電企業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三、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控制
1.電費風險控制的基本策略與風險控制手段
電費風險管理活動的一個關鍵性環節就是風險控制,風險管理者需要采取有效的風險控制策略將電費風險所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首先要努力降低電費風險事故所發生的可能性;其次要努力降低電費風險事故所產生的損失;最后在不能夠降低電費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與損失條件下,要制定風險轉移策略。一般來說,風險控制策略主要包括風險避免、風險轉移以及損失控制等策略。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電費風險控制的手段已經呈現多樣化。比如電費超比風險采用應用遠程抄表系統及集中抄表系統等風險避免策略,采用加強抄表人員業務技能培訓、考核及輪換抄表區域等損失控制策略;電費抄表風險控制采用成立抄表公司、分包抄表業務等風險轉移策略;自動化風險控制采用應用性能較好的軟硬件設備、建立容災系統等風險避免策略,采用完善人員管理制度、加強監督管理等損失控制策略。
2.構建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內部控制體系
在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內部控制體系中,首要的問題是誰來管理風險,在這一體系中人是能動性的因素,在特定的情境下,人的判斷與行為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要保證所收集到信息的準確性與完整性,進而成為風險管理者決策的依據。最后電力營全過程電費風險管控離不開一定的技術與業務運作,怎樣將這些先進的網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和風險管理結合起來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總的來說一個有效的風險控制體系涵蓋到員工、技術、業務運作及準確的數據等要素。
(1)構建風險控制組織架構與制定內部風險控制措施。為了最大限度管控電費風險,供電企業應當構建風險防線,將相關職能部門與業務單位作為首要防線,將風險管理職能部門下設的風險管理委員會作為第二道防線,將內部審計部門與審計委員會作為最后一道防線。供電企業的總經理作為高層管理者應當制定風險政策,組建一個能夠有效應對電費風險的管理體系,業務管理層應當負責控制每一筆業務的風險,此外在這一管理體系中,注重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協作。一般來說,電費風險內部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建立電費內控批準制度與內控報告制度、建立電費內控責任制度與內控審計檢查制度、建立電費內控考核評價制度與電費欠費風險預警制度以及建立電費重要崗位權力制衡制度與電費內控崗位授權制度等。
(2)準確收集風險管理原始數據與建立電費風險控制信息系統。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管控需要不斷地收集和風險管理相關的內外部原始信息,且將這一原始信息的收集落實到各職能部門。建立風險信息報表制度是一個管理電費風險原始數據收集的有力的手段,準確收集且強化原始風險數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目前電費風險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沒有歷史數據的支撐,難以制定風險管理目標與改進措施,沒有歷史數據的支撐,難以做到對人員與運營資金有的放矢,以及沒有歷史數據支撐難以找到風險源與其相互關系等問題。電費風險控制信息系統應當覆蓋內部控制系統與風險管理基本流程的每一個環節,能夠對各種風險進行有效定量與計量分析,進而實現信息在各業務單位、各職業部門之間的共享,滿足風險管理的綜合要求。
(3)電費風險控制的評價。建立電費風險控制評價報告制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檢驗風險管控的效果,通常情況下,電費風險控制評價報告應當包括風險控制目標、風險控制目標完成情況與分析以及風險因素變化趨勢及風險控制改進措施等。電費風險控制評價結果的有效程度一般取決于風險識別的全面性與風險的量化、風險控制目標的科學性與風險歷史數據的完善程度以及風險信息點和風險目標的關聯程度等。
四、結論
總之,業擴管理風險要素、電費安全風險要素、現場服務風險要素以及自動化系統風險要素等構成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要素。風險避免、風險轉移以及損失控制是電費風險控制的基本策略,在一個有效的風險控制體系中,人應當是第一位的,其次要發揮技術、業務運作及準確的數據等要素的配合協作,建立電費風險內部控制體系、完善電費風險控制措施與控制評價,能夠最大限度有效防范電費風險,實現電力營銷全過程風險管控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最終實現電費及時全額回籠,實現其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宗虎.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管理[J].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0.
[2]舒旭輝.電費風險管理重在事前防范[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09,(5).
[3]胡華夏,羅險峰.現代企業生存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理論探討[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0,(6).
篇5
關鍵詞:安全風險;成本管理;建議對策
1煤礦企業安全風險種類
通常情況下,區分煤炭企業安全風險種類是一個綜合性的也是多維度的復雜的問題。一般而言,學者通過不同的側面進而對煤炭企業的安全風險種類進行區分,比如風險指標系統、指標權重、預警指標、預警機制等。通過這些更為細致的類別劃分,可以實現對煤礦企業安全風險種類全面的分析。
1.1煤炭安全風險評價指標
煤礦安全的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做為整個煤礦企業安全風險評價及預警的關鍵和基礎,在整個煤炭企業安全風險與成本管理的框架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設計科學合理的煤炭安全風險評價指標可以為決策者提供更為權威的數據參考,也便于進行風險安全的監督與調控。不過,目前我國主要采用的安全風險指標還主要停留在表層的、定性的研究和刻畫上。這種安全風險指標很容易讓決策者忽略一些重要的事實,如百萬噸死亡率,千人死亡率等。這類安全風險指標很難有效地反應全面的煤礦當前安全運行狀態。比如,數據顯示,近幾年來,我國煤礦事故總量發生數量在較少人次上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但在大規模的煤礦事故中,這一數量并未減少,相反比重反而在增加。如果決策者只關注煤礦事故的總數,難免會掉以輕心,心存僥幸。
1.2煤礦安全風險評價指標權重
在有了較為科學的煤礦安全風險評價指標后,需要確定不同安全風險評價指標的權重,只有賦予合理科學的權重,才能讓安全風險評價指標發揮最大的作用。而安全風險評價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主要包括主觀法和客觀法及二者相結合的方法。不同的分析的確定方法有著各自的優缺點,在此基礎上層次分析方法可以進一步提升安全風險評價指標。
1.3煤礦安全風險預警方法
在有了科學的安全風險評價指標及一定的權重值之后,如何根據這些安全風險指標及時地發現風險并做出合理快速的預警措施是另一個值得仔細分析討論的問題。簡單說來,必須要滿足日常性、靈敏性、及時性、參照性,以及便于操作的原則。因此,煤炭企業在制定安全風險預警方法的同時要兼顧自身的人力、物力,從人力資源、安全投入及安全管理制度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煤礦安全風險預警判別與應對機制。
2煤礦安全管理成本現狀
2.1煤炭企業保證性安全投資成本高
由于保證性的安全投資難以短時間內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因此作為長期投資往往不受企業的青睞。尤其是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巨大的保證性安全投資成本使得這些企業望而卻步,忽略安全管理,進而為安全問題埋下隱患。
2.2事故的外部性嚴重
經濟學中,“看不見的手”失效的一種情況就是存在的外部性,也即是成本沒有完全內生化。這點對于煤炭企業的安全管理尤為明顯。煤炭企業的安全有著巨大的正的外部性,可以使得周邊的居民、企業等享受到這種外部性的好處,但是由于這種安全管理成本全部需要煤炭企業自己承擔,因此,經濟學的理論告訴人們,均衡數量會小于最優數量,也即是說企業對于安全管理的投入是嚴重不足的。
2.3煤炭企業的安全成本沒有單獨核算
我國目前運行的會計核算體系中,對于安全成本一項并沒有單獨的科目。這導致企業對于自己的成本支出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認識,進而主動強化自己的安全管理成本意識得不到加強,從而使得內生動力不足。
3煤炭企業安全風險成本管理
3.1建立健全煤炭企業安全保證金制度
通過成立煤炭企業安全保證金制度,可以預先劃撥出部分資金作為準備金以應對突發事件,同時這部分資金可以部分用來完善改進現有的安全保險機制,起到一舉多得的效果。對于明文規定的一些安全措施,企業應該嚴格遵守,同時對于一些沒有明確規定、但是可能存在風險的,要及時進行防范。
3.2優化煤炭企業安全成本核算體系
通過完善我國的會計核算體系,使得煤炭企業的安全成本可以作為單獨的一個會計科目體現在財務報表中,使得企業可以對于自己的成本花銷一目了然,并且作為一個可以橫向比較的資產單元成為企業自身管理的一種激勵措施。由于目前關于安全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只是局限于理論分析階段,因此對于我國目前的運行現狀,可以考慮進行一定的緩沖處理。建議建立安全成本率、產量安全成本率、利潤安全成本率及保證成本率等綜合指標評價體系。
3.3完善煤炭企業安全成本核算程序
煤炭企業安全成本核算程序通暢與否可以作為衡量我國煤炭企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完整通暢的安全成本核算程序是煤炭企業能否科學進行安全成本管理的問題關鍵。同時制定統一的安全成本核算方法,避免目前存在于市場上的多體系造成的混亂。
3.4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
積極促進會計部門及稅收部門等的溝通,有助于加強會計準則和稅務制度對安全費用規定的溝通和協調。推行全面的安全質量標準化管理,增強企業、員工及社會各界人士對于安全風險的意識的認識,是我國煤炭企業真正實現現代化、安全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4結語
煤炭企業的安全風險與成本管理問題是一個關系到企業甚至是整個行業發展的核心問題。近年來,雖然我國對于煤炭企業的安全風險進行了重點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還不能掉以輕心。目前我國已然存在著保證性投資成本高,事故外部性嚴重及管理成本沒有進行單獨的核算等一系列問題,只有針對這些問題采取對應的措施,才能讓我國的煤炭行業更上一層樓。
作者:文靜 單位: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馬國流.淺析我國煤炭企業的風險管理及控制措施[J].商場現代化,2010,49(11):28-29.
[2]張曉會.煤炭企業安全成本管理問題及對策[J].企業導報,2011,32(9):95-96.
[3]叢劍釗.市場經濟環境下煤炭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煤炭技術,2008,27(8):165-166.
篇6
關鍵詞:建筑工程;安全風險;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TU198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現階段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場安全風險管理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除了應當對相關施工單位加強安全風險的管理以外,同時還應當對相關的建筑、勘察、審核、設計、材料設備的供應商等工程參與者履行和安全責任進行有針對性的監督、溝通與協調。調動與協調好起工程各參與方的工作積極性,齊心協力,最終確保能夠實現施工的安全生產,保證建筑工程總體質量、工期完成情況以及總體投資目標的完成。
一、建筑工程施工特點
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比較復雜,在施工的過程中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屬于事故多發的行業。因為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建設周期比較長,人員的流動性比較大,并且露天高空作業較多,在施工中,勞動強度高,機械設備的使用率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動態性,所以在安全管理方面具有很大的難度。通過對以往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調查分析,事故類型主要有高處墜落、施工坍塌、物體打擊、觸電、起重傷害等,稱為建筑業“五大傷害”,嚴重的威脅到施工人員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所以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幾率,實現安全生產的管理目標。
二、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常見安全風險及其原因
1、安全意識淡薄
由于企業領導本身對于建筑安全等方面的相應認識程度到位,沒有深刻的認識安全第一以及預防為主的原則中所包含的意義,從而導致了工作實際執行期間,對于各個方面的安全工作忽視,而施工現場所呈現出的責任體系也不夠明確、獎罰體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即便是制定的了相應的管理制度,也僅僅只是流于形式上,沒有真正的貫徹到項目施工中;安全生產的相應組織措施沒有切實的到位、落實力度不夠;班組在進行項目安全專撿、安全自檢、公司管理等方面的檢查無法良好的結合在一起;施工現場所呈現出來的安全保障制度、體系過于薄弱,對于生產勞動者的生命安全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由于部分工程本身的標價過低,沒有對各項必須的勞動保護裝備進行配備,同時由于工期過緊等方面的因素,對于工作人員本身的勞動時間延長。
2、安全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有限
通常情況下導致安全性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整個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安全風險管理以及管理體制尚不完善,同時安全管理機構尚不夠健全。即使現階段每個施工單位已經在開始施工前就成立了有關的安全管理部門,但這些安全管理部門大多數均是隨隨便便地拼湊成的,因此就算是具有比較認真組成的部門以及安全管理規章,其中安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是良莠不齊的。
3、落實工作人員技術以及安全教育工作不到位
造成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事故的另一大原因是,落實專門的工作人員技術以及安全教育的培訓工作不夠到位。通常而言,安全事故發生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施工人員團隊自身的綜合素質不過關,他們其中大多數均是才離開相依為命的生活圈子來到城市的農民工朋友,但是因為建筑行業自身的特點,農民工團隊的流通性相當大,由于農民工的自我保護以及安全意識非常缺乏,因此有可能對建筑工地現場的情況都不是非常清楚的,因此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由于一個小小的隱患、問題或者疏忽就造成安全類事故的發生。
4、建筑工程施工器材質量不達標
另一方面,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企業通常過于追求其經濟效益,而盲目的陷入到了同行之間的惡意競爭中。實踐中因為市場經濟以及體制改革的原因,建筑行業內部一直存在著非常激烈的競爭,相關工程的施工企業為了謀其生存,并且獲取更高的經濟收益,很容易忽視現場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以及必要保障,很少考慮其投入安全風險的支出,施工人員購買的生產設備器材經常不達標,更有甚者,還有可能會使用一些質量偽劣的生產產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甚至會偷工減料,并且想通這種手段顯著減少經濟成本投入,但是通常卻最終導致讓人痛心的安全事故。
5、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總負責人安全生產意識薄弱
由于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安全生產意識相對淡薄,因此對于安全生產的管理工作沒有落實到位。因為施工總負責人或者施工經營者遠離工程的施工現場,因此很少有人會真正意識到現場安全生產的關鍵性、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這是由于,對于安全風險防范工作的成本投入和公司的最終收益之間并沒有根本上的聯系,僅僅是一種只有投入而沒有任何產出的投資,因此這樣一來,建筑工程經營者對于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投入就更為的忽視。特別是依據現階段我國建筑市場中廣泛流行的經營方式,許多施工項目的總負責人都僅僅是在施工隊掛牌,而其背后真正的權力均在工程施工的“老板”那里。
三、建筑工程安全風險的防治措施以及控制手段
1、加強建筑施工企業安全施工的觀念
在管理工作中,應將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擺到首要位置,真正認識到建筑施工安全生產責任重大,將國家有關建筑的法律、法規、規范等,及時傳達貫徹和落實到每一個建筑施工工地,加強施工安全管理的力度。
2、加強對從業人員施工安全教育
施工企業應加強從業的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在上崗前進行必要的生產安全培訓,從而強化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使其在施工中時刻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嚴格遵守施工中的安全規范,保證施工中操作的安全性,同時施工企業還要做好從業人員所必備的安全防護設施,從而保證施工中人員的安全性。
3、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要從講政治、促發展、保穩定的高度,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層層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安全管理人員及其職責,明確各有關單位,以及有關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建立安全生產管理的資料檔案,安全生產與經濟利益掛鉤,實施規范化管理,保證施工生產的安全。
4、創造良好的建筑施工現場環境
良好的施工環境是安全生產的基礎保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員要從事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容易形成疲勞作業。所以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創造一個輕松的施工氛圍。在施工現場,應該合理的使用色彩,減少施工人員的疲勞度。減少噪聲以及粉塵的污染,防止對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在良好的施工環境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
5、規范施工操作,加強安全生產監督
監理人員要在施工現場充分的發揮出監理的監督職責,做好監督檢查工作,嚴格檢查施工的中操作的規范性及是否依照操作規程來進行施工。同時還要對施工現場的各種不安全行為進行規范。監督好施工現場的各項防護工作的落實情況,確保做到文明施工。在監督檢查中發現安全隱患問題,要責令施工單位進行限期整改,沒進行整改的要立即停工進行整頓。
6、加大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的投入
安全一直是施工企業長期不變的宗旨,在施工現場,施工企業要加強對安全生產的投入力度,及時引進及使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技術,對存在著較大缺陷及安全隱患的工藝和設備要進行淘汰,從而保證生產的安全。同時還要加強制度的完善,以嚴格的安全制度再加之先進的科技,勢必會有效的提高施工企業的安全生產能力和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控制的過程中,整個工程隊伍都應當要樹立起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意識,同時,還應當要在實際施工操作的過程中,不斷的對于各方面經驗和實踐進行總結,從而找出真正適合企業自身的安全管理措施和項目管理措施,最大限度的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水平、技能,如此以來才能夠滿足施工所呈現出的相應需求。此外,施工項目的現場管理工作同樣也屬于一項綜合性的復雜工作,必須要事無巨細,要隨時做好防范措施,保證質量如期完成施工任務。
參考文獻
[1]方東平,黃新宇.工程建設安全管理[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篇7
關鍵詞 電力營銷 風險評估 電費風險管控 風險控制
一、電力營銷概述
電力營銷的基礎是為用戶提供穩定優質的電力,供電企業要想獲得健康持續發展,就必須成功實現電費的回籠,進而取得一定的經濟收益。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拖欠電費的現象非常嚴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這種由于拖欠電費給供電企業所造成的電費風險日益增大。就供電企業而言,雖然近幾年日益重視電費風險的控制,但是總體上還沒有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就電力企業外部環境來說,雖然我國企業誠信意識普遍提高,然而很多企業將拖欠電費作為其營銷的一種有效策略,不誠信的行為普遍存在,尤其是一些高能耗的企業。本研究以電力營銷為切入點,探討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管控,從一定方面來說具有很強的理論與實際意義。
二、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分析
1.風險分析方法
總的來說,供電企業電費風險較為單一,然而其風險源比較多。電費損失的多少直接決定著電費風險對供電企業的風險,但同樣的電費損失出現在不同的用戶上,其影響的程度是有區別的,所以在評估電費風險時,要針對電力營銷全過程與整個客戶群,而不是將重點放在一個用戶所形成的電費風險。一般來說,風險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風險圖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層次分析法、ISM模型分析法以及情景分析法等。
2.構成電費風險的要素
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要素一般來說,主要由業擴管理風險要素、電費安全風險要素、現場服務風險要素以及自動化系統風險要素等構成。
業擴管理風險包括用電項目審核、業擴資料管理以及供用電合同簽訂等風險。對供電企業而言,有責任審核申請用電的項目,對一些手續不合法或者主管部門明令限制的用電項目,供電企業要果斷拒絕其申請。然而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假如供電企業沒有對用戶的用電資質進行嚴格的把關,將會造成無形的電費風險。另外用戶所提供的相關資料必須與其申請主體要一致,避免將來出現不必要的電費糾紛。業擴資料管理風險主要是指由于管理用戶業擴資料不當,所形成的簽訂供用電合同、現場勘察及裝表接等資料的不完善,假如供電企業與用戶發生糾紛,供電企業將會由于原始資料不足而發生電費結算錯誤,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供用電合同簽訂風險主要是指供電企業與用戶沒有簽訂供用電合同,或者雖然簽訂供用電合同,但是沒有詳細的附件,供電企業與用戶發生糾紛后所導致的諸如電費回收困難等風險。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供電企業要拒絕與非法企業簽訂供用電合同,盡可能地將合同中的條款進行具體化,在合同中明確雙方的責任,避免糾紛發生所帶來的不必要損失。
電費安全風險主要包括抄表風險、核算風險、收費風險、欠費風險以及專業管理風險等。抄表風險主要是指供電企業工作人員在抄表過程中所出現的差錯或者系統在倒入數據時所發生的差錯,用戶以實際用電量和抄表電量不一致為由而拒絕繳納電費所帶來的風險。核算風險是指供電企業沒有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及時調整電價,計算的規則與國家相關規定有出入,用戶以電費計算有誤為理由而拒絕繳納電費所帶來的風險。收費風險是指供電企業由于沒有依據法定的程序及時通知繳費或者催收,電費不能及時收回所帶來的風險。欠費風險是指由于用電企業由于不可抗因素所導致的破產、重組及關閉,形成支付電費的能力下降,而導致電費欠收,或者因有些企業繳費意識薄弱,故意拖欠電費而造成電費未能及時足額收取所帶來的風險。專業管理風險是指供電企業人員在電費計算、壞賬處理、電費退補及違約金收取等方面,利用職務之便私自牟利所帶來的風險。
現場服務風險主要包括人員管理、裝置裝拆、裝置試驗檢驗及故障處置等風險。自動化系統風險包括系統故障、網絡安全、應用程序、應用數據以及運行管理等風險。如今電力企業營銷工作基本上實現了信息化與網絡化,自動化系統所帶來的風險相比傳統風險更需要引起供電企業的重視,如果未能及時加強對這一風險的管控,業務數據被纂改或者被刪除將會給供電企業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三、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控制
1.電費風險控制的基本策略與風險控制手段
電費風險管理活動的一個關鍵性環節就是風險控制,風險管理者需要采取有效的風險控制策略將電費風險所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首先要努力降低電費風險事故所發生的可能性;其次要努力降低電費風險事故所產生的損失;最后在不能夠降低電費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與損失條件下,要制定風險轉移策略。一般來說,風險控制策略主要包括風險避免、風險轉移以及損失控制等策略。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電費風險控制的手段已經呈現多樣化。比如電費超比風險采用應用遠程抄表系統及集中抄表系統等風險避免策略,采用加強抄表人員業務技能培訓、考核及輪換抄表區域等損失控制策略;電費抄表風險控制采用成立抄表公司、分包抄表業務等風險轉移策略;自動化風險控制采用應用性能較好的軟硬件設備、建立容災系統等風險避免策略,采用完善人員管理制度、加強監督管理等損失控制策略。
2.構建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內部控制體系
在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內部控制體系中,首要的問題是誰來管理風險,在這一體系中人是能動性的因素,在特定的情境下,人的判斷與行為活動是非常重要的j其次要保證所收集到信息的準確性與完整性,進而成為風險管理者決策的依據。最后電力營全過程電費風險管控離不開一定的技術與業務運作,怎樣將這些先進的網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和風險管理結合起來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總的來說一個有效的風險控制體系涵蓋到員工、技術、業務運作及準確的數據等要素。
3.構建風險控制組織架構與制定內部風險控制措施
為了最大限度管控電費風險,供電企業應當構建風險防線,將相關職能部門與業務單位作為首要防線,將風險管理職能部門下設的風險管理委員會作為第二道防線,將內部審計部門與審計委員會作為最后一道防線。供電企業的總經理作為高層管理者應當制定風險政策,組建一個能夠有效應對電費風險的管理體系,業務管理層應當負責控制每一筆業務的風險,此外在這一管理體系中,注重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協作。一般來說,電費風險內部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建立電費內控批準制度與內控報告制度、建立電費內控責任制度與內控審計檢查制度、建立電費內控考核評價制度與電費欠費風險預警制度以及建立電費重要崗位權力制衡制度與電費內控崗位授權制度等。
4.準確收集風險管理原始數據與建立電費風險控制信息系統
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管控需要不斷地收集和風險管理相關的內外部原始信息,且將這一原始信息的收集落實到各職能部門。建立風險信息報表制度是一個管理電費風險原始數據收集的有力的手段,準確收集且強化原始風險數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目前電費風險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沒有歷史數據的支撐,難以制定風險管理目標與改進措施,沒有歷史數據的支撐,難以做到對人員與運營資金有的放矢,以及沒有歷史數據支撐難以找到風險源與其相互關系等問題。電費風險控制信息系統應當覆蓋內部控制系統與風險管理基本流程的每一個環節,能夠對各種風險進行有效定量與計量分析,進而實現信息在各業務單位、各職業部門之間的共享,滿足風險管理的綜合要求。
5.電費風險控制的評價
建立電費風險控制評價報告制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檢驗風險管控的效果,通常情況下,電費風險控制評價報告應當包括風險控制目標、風險控制目標完成情況與分析以及風險因素變化趨勢及風險控制改進措施等。電費風險控制評價結果的有效程度一般取決于風險識別的全面性與風險的量化、風險控制目標的科學性與風險歷史數據的完善程度以及風險信息點和風險目標的關聯程度等。
四、結論
總之,業擴管理風險要素、電費安全風險要素、現場服務風險要素以及自動化系統風險要素等構成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要素。風險避免、風險轉移以及損失控制是電費風險控制的基本策略,在一個有效的風險控制體系中,人應當是第一位的,其次要發揮技術、業務運作及準確的數據等要素的配合協作,建立電費風險內部控制體系、完善電費風險控制措施與控制評價,能夠最大限度有效防范電費風險,實現電力營銷全過程風險管控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最終實現電費及時金額回籠,實現其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宗虎.電力營銷全過程電費風險管理.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0.
[2]舒旭輝.電費風險管理重在事前防范.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09,(5).
篇8
關鍵詞:市政路橋工程;總承包;風險管理
工程總承包是指從事工程承包的企業受業主委托,按照合同的約定負責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等全過程工作或其中若干階段的承包施工。這意味著項目的大部分建設管理工作都交由承包單位負責,而相關的政府部門主要負責監督、決策和籌資工作。這種承包方法給與項目承包單位最大的項目開展自由性,做好對市政路橋工程總成包的風險管理,能夠有效的保證市政資金應用的有效性,保證公眾資金的安全使用。
一、總承包模式概述
由于受市政單位專業職能的限制,市政路橋工程在施工時必須采取總承包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路橋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的工作質量。目前,市政道路工程采用總承包的模式已經成為市政路橋和其他項目施工的常用方法,其風險控制體系也比較完善,但為了保證公共資金的使用安全,仍然需要加大對市政路橋工程總承包的風險管理。
工程總承包管理模式一般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設計施工采購總承包,這種總承包模式是指工程承包企業需要按照合同約定,負責工程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等服務,并保證工程承包項目的質量、安全、工期和總造價,這種總成包方式是現如今我國市政路橋工程項目總承包最主要的一種應用方式。
第二種工程總承包模式是設計采購與施工管理總承包,這種總承包模式是國際建筑市場中常用的總承包模式,在我國部分市政路橋工程項目的總承包中也會采用。這種承包模式是通過招標來選擇承包商,并由承包商與業主簽訂合同,保證工程的設計、材料設備供應、施工管理等工作能夠得到科學化的執行,并按照業主的要求利用招標的方法選擇或推薦合適的項目分包商來完成設計、采購、施工等任務。這種承包模式實施一次性總報價的方式支付,但這種承包方法業主單位需要擔負一定的風險,而承包商所承擔的風險則會降低。
第三種工程總承包是設計加施工總承包,在這種承包模式中,承包單位負責項目的設計和施工,并按照合同規定對所承包項目的質量、安全、工期和造價負責。這種承包模式在市政道路工程總承包中應用比較少,但作為工程總承包的一種常見模式,仍然有一定的應用概率。
二、市政工程總承包風險管理探討
1、項目全過程的風險管理制度
市政路橋工程總承包模式,一般會采用設計施工采購總承包或設計采購與施工管理總承包模式,這兩種模式市政單位的相關管理部門都不會直接參與項目的勘測、設計、施工、試運行的全過程。在項目全過程中,相關的負責單位和部門僅僅需要做好項目全過程的風險管理控制。由于市政路橋工程具有工期長、工程復雜、受自然環境和社會因素影響大等特點,因此項目全過程的風險管理必須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并對該制度進行貫徹執行,才能夠保證項目全過程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項目全過程的風險管理制度,需要包含重要風險源方案、風險管理監控體系以及系統的全過程風險管理控制措施。路橋工程項目開展中,需要有完整的管控隊伍參與到項目監管工作中,實現對工程項目風險的預防。一旦工程項目出現風險,則要求相關的參與部門能夠在第一時間介入工程項目,采用預設的風險處理方案,將損失降到最低。這就要求在項目開展過程中,項目各有關管理人員能夠將風險管理和施工管理工作緊密結合,在項目各項工作開展中時刻關注路橋工程項目可能遇到的風險,做好風險防控、風險預警、風險處理等工作。
2、風險的分配措施
2.1 風險的分配原則
風險的分配是指在市政路橋工程總承包管理中,將可能遇到的風險分配給容易控制的一方。這種風險分配方法能夠保證雙方在工程建設中都能夠獲得預期的收益,并且實現對路橋工程項目有效的風險控制。在市政工程總承包中,工程項目的施工組織部門要承擔施工質量和公共資金的使用風險,另外還有來自社會和行政系統的不可預見風險。而承包單位則要承擔對分包商的組織風險,并按照合同要求承擔分包商的施工質量風險。在市政路橋工程施工中,對于難以預計的風險,應由業主承擔。這是因為承包商在施工中需要承擔的工程勘察、規劃、設計、施工風險是極大的,如果讓承辦單位負擔過多的風險,無疑使不公平的,而且會影響承包單位的工作積極性。在進行風險分配時,要符合工程慣例,一旦產生問題,依托于工程慣例的風險控制能夠得到較快的解決。
2.2 風險的轉移方式
在市政路橋工程風險管理中風險的轉移方式,主要會用到工程保險、工程擔保、聯合投標、工程分包等方法。這些方法能夠有效的將工程項目的風險轉移給第三方。但風險的轉移并不能完全消除風險,市政的項目負責單位及承包企業仍然需要承擔風險。雖然風險的轉移會讓第三方單位承擔風險,但由于風險的可控性和不確定性,因此第三方單位并不一定會在合作中受到損失,而且還有很大的概率在分擔風險時獲得利潤,實現雙贏或多贏。
3、總承包主要風險管理措施
3.1 地質勘查
地質勘查是項目規劃、設計和施工的工作基礎。市政路橋工程施工中,地質勘查的工作成果直接影響著相關項目的可行性。當總承包合同簽訂后,一旦在地質勘查工作中發現存在問題,承包單位便可以按照合同條款來規避這方面的風險。為了有效控制地質勘查階段的風險,在投標前各投標單位要實現開展一定的地質勘查工作,并由業主單位對未中標的單位給與一定的經濟補償。業主單位也可以委托第三方進行地質勘查,從而在投標前確保地質勘查風險的可控性。還可以在簽訂合同時制定一個合理的地質勘查規劃,當調查結果與業主單位的合同勘查結果有較大出入時,可以協商解決,降低風險。
3.2 現場條件變化
市政路橋工程影響范圍廣,施工區域大,因而施工現場很可能會由于諸多不可控因素出現一定的變化。在簽訂合同時可以對可能出現的現場變化設計幾套可行的預控方案,以保證現場條件變化影響工程施工時,承包單位能夠獲得一定的經濟補償。
3.3 承包商的選擇
對總承包商的選擇必須慎重,如果承包商選擇不善,將會對總承包合同帶來極大的危害,不但不能發揮總承包合同的優勢,對于造價控制及工程質量都不能保證。除對總承包商的財務能力,技術能力,管理水平以及業績與信譽進行細致的考慮外,還應對承包商的總承包合同的經驗,履約情況,設計能力及設計與施工的配合能力進行評價。
3.4 合同執行及支付
市政道路以工程總承包的方式進行施工,相比于傳統合同,業主單位對工程項目施工的可控性降低。為了保證將合同執行及支付風險降到最低,可以采用成本加酬金的方式,由業主單位承擔主要風險。而業主單位在支付時,需要對承包商上報的材料進行詳細的考察和核算,保證合同價格制定合理。
3.5 變更
工程變更是市政路橋工程項目施工中不可避免的現象,為了避免變更給總承包帶來風險,在合同中應該注明相關條款,給業主留下工程變更的余地,并和總承包上進行變更價款和相關事宜的協商,避免出現勞資雙方矛盾。
綜上所述,市政路橋工程作為民生工程,涉及到公共資金的使用和城市的總體規劃建設。因此,在市政路橋總承包中,無論是業主單位還是承包單位都要做好工程總承包的風險控制,將市政路橋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降到最低,以在雙方都能夠獲益的前提下,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水利工程;風險管理;全面
中圖分類號: TV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水利工程的建設特點是工程規模大、投資額度大、建設工期長、影響因素多,在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自然災害風險和社會風險,如臺風、洪水、地震、海潮、地質災害、戰爭、原材料、技術失誤、判斷錯誤等。因此,在工程建設的同時開展工程質量管理、投資控制和風險分析是現代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內容[1]。水利工程風險分析是指根據工程實際特點,針對不同建設階段,研究評價各風險因素,確定風險級別,建立預警系統,采取風險防范和控制措施,以降低風險損失。因此為確保工程建設健康、有序地進行,開展水利工程項目風險評估和風險分析的研究就顯得十分必要。
一、風險管理與水利工程風險管理理論
風險意識自古就有,現代的風險管理意識往往是在二戰催發的,強調的主要是個人或組織在未來遇到傷害的可能性。水利工程風險管理而言,根據風險發生的不確定性特點,它涉及到不同社會主體之間的默契合作,指的則是在整個水利工程項目施工的全過程中,涉及到風險識別、預警,風險衡量、風險評估的整個流程,強調的水利工程風險主要是人為性的風險,涉及到水利單位縱向部門之間權責明,橫向部門之間協調合作等問題,從而達到規避風險、減少損失的目的[2]。
由于水利工程工作的專業性特征,這一切都是為預控不確定風險做準備的,由于水利工程周期長,不確定因素多,與其他行業相比,這就更具突出性。水利工程項目風險的變化一般是很復雜的,監管難度大,尋租空間較大。水利項目工程風險處處顯現,因此,水利風險管理的過程包括目標的確定、風險的識別、風險的評估、風險防范方案的決策、方案計劃的實施、檢查和評估反饋這幾道程序落實的過程[3]。它要求鑒別風險的來源、范圍、特征,本著防患于未然的要求,對于水利工程項目的風險防范決策,應關注風險源的確認,根據危險程度而確認風險發生次序,評估的基本前提是風險的分析。風險管理應用于水利工程項目管理的必要性在于對風險實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處理風險所致損失的后果,有利于減少風險發生的頻率和不確定性。針對己經識別出的風險,按照科學的程序予以評估,利于節約成本,減少損失,從而更加利于構建成本節約、風險弱化的長效機制。
二、水利工程風險的影響
由于水利工程的風險性很大,存在諸多的不確定因素,也很難對其進行科學的預測,因此對經濟環境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人員的傷亡,因為對員工的安全性不重視,安全設施不齊全以及工程負責人的責任意識差等。
2、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大多數工程都偷工減料,采用最差的原材料,縮短工期,只注重一時半會的使用,而忽略了工程的長期使用價值,這樣就使得不停的要對工程進行維修,從而提高了其建設成本。而國外的水利工程,重視其長期的使用價值,很多都用了一個世紀以后仍然很好,這也是中國人在工程建設也外國人最大的區別。
3、環境污染嚴重,整天的工程建設,排放很多的粉塵和煙塵,污染了空氣。廢水的大量排放,水污染嚴重。
4、生態環境破壞嚴重,水利工程減少了河流的多樣性,從而降低了生物群的多樣性。
三、全面風險管理
水利工程項目的全面風險管理就是工程全壽命周期的風險管理,包括全過程、全要素、全風險、全團隊的風險管理, 全過程風險管理是對水利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如立項階段、勘測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建設階段、運營階段等)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管理和控制[4]。對于各過程中被評估為Ⅰ級的嚴重風險,考慮采取風險轉移、風險控制、風險分散等措施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及其發生后的危害;對于Ⅱ級一般風險,則根據風險投資與效益的比例關系,考慮采取風險自留、風險規避或風險控制等措施降低風險危害;對于III級輕微風險,考慮風險自留、風險利用等控制措施。全要素風險管理是對影響工程項目風險的工期因素、質量因素、造價因素實現全方位風險管理。由于這3個因素是相互影響和相互轉化的,因此要分析和預測工程項目中這3個要素變動與發展的趨勢,還要控制這3個要素的變動,從而達到全面風險管理的目標。
全風險風險管理:一是分析、識別和確定工程的風險性事件;二是控制風險事件的發生和發展的過程,進行監測和跟蹤;三是控制全風險的管理儲備。根據專家給定的權重采用模糊綜合評定法進行風險的量化或定性分析,實現全風險管理。全團隊風險管理是指參與項目建設的利益主體包括項目法人或業主、設計院、監理工程師、造價工程師、承包商或分包商等共同實行風險管理。有時這些利益主體之間的各自利益會發生沖突,這就要求在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中,全面協調各個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與關系,將不同主體聯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全面合作的團隊,并通過這個團隊的共同努力,實行全團隊風險管理。
結論:
水利工程的建設特點是工程規模大、投資額度大、建設工期長、影響因素多,在建設過程中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因此,在工程建設的同時開展工程質量管理、投資控制和風險管理是現代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內容。水利工程風險管理是指根據工程實際特點,針對不同建設階段,研究評價各風險因素,確定風險級別,建立預警系統,采取風險防范和控制措施,以降低風險損失、保證工程建設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王山立.工程風險及其應對策略[J].露天采礦技術,2005,(3):47-48.
[2]孫 斌,宋吉榮.工程風險分析決策可靠性分析[J].四川建筑,2005,(4):150-151.
篇10
Abstract: There are different degrees of risk in the life cycle of the project contract. Most construction general contracting units focus only o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ontract risk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contract fulfillment, 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the management of various engineering claims in the performance process. Contract risk management is often overlooked by many contractors at the stage of bidding and contracting, but in fact, this stage not only determines the contractor's decision making, but also determines the distribution of rights and obligations between the owner and the contractor. This paper selects this perspective as the focus of the whole process risk management analysis.
關鍵詞:合同;風險管理;承包商;全過程
Key words: contract;risk management;contractor;whole process
中圖分類號:TU7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6-0065-03
1 投標前的工程合同審查階段
工程合同審查是一項十分繁雜的技術性工作。要求合同管理人員熟悉工程相關的法律、法規,充分理解合同l款。合同審查主要要做的工作包括審查合同的合法性、完善性,以及合同雙方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分析、合同條款之間的聯系等。
1.1 合同合法性審查。通常由律師對工程合同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以此來控制合同文件的有效性。工程合同的簽訂與實施必須在國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進行,不得與之有相違背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國家,對于不同類型的工程,工程法規的具體要求和內容可能不相同。這種情況一般在招標文件中會有特別的說明,承包商在審查合同時應當特別注意。
1.2 合同完備性審查。根據最新版的FIDIC合同條件的規定,工程合同的主要組成部分應當具有工程合同協議書、中標通知書、合同通用條款、合同專項條款、施工圖紙、工程量清單等相關合同文件。因此工程合同審查首先應對上述的各種合同文件、技術設計文件的齊全性進行仔細審查,如果發現合同文件不夠齊全,應及時向業主補充或者澄清。另外,還應進行合同條款完備性的審查,如合同條款是否齊全,各種問題是否都有明確規定、不漏項。否則會使合同雙方責任劃分不明確,對合同的解釋不一致而產生合同問題的爭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程合同管理也的發展、各種合同關系也逐漸變得越來越復雜,合同條款的各項規定也逐漸完善起來,各種標準的合同文件也在不斷地修改和補充。但是,沒有一分任何一分合同文本是絕對標準和完備的,因為每個工程都是不一樣的,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工程內容和要求也有很大的差異。其次,對于長期合作、工程項目相對簡單的合同雙方,雙方具有足夠的經驗和信任,可以遵循工程慣例中常規的做法、規范,以簡化復雜的合同條款,降低合同成本。
1.3 合同雙方權利與義務關系的審查。一般工程合同雙方具有十分復雜的權利責任關系,合同應公平合理地規定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由于工程合同是雙務合同,權利與義務是相互制約、互為前提的關系,如圖1所示。
合同雙方的任何一方得到一項權利的同時,必然要承擔與此相關的一項義務;當他有一個必須完成的義務時,則必然又會有與此義務相關的一項權利,并且這項權利是以完成該項義務為必須的。業主與承包商之間的合同權利與義務關系也是如此,業主擁有一項合同權利時,則一定會對應著承包商要付的一項義務;反之,承包商得到一項權利,又是對業主一項義務的對應。
如果合同規定了業主可以行使一項權利,則需要具體分析業主實行該項權利會對承包商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業主行使權利的同時必然伴隨著要盡到相應的責任,而這個責任常常可以被承包商利用,變成權利,同時對業主產生權利制約,這樣才能確保業主擁有權利的合理性;如果合同規定了承包商要完成一項任務,那么承包商應當仔細分析完成這項合同義務需要什么樣的條件,特別是需要業主提供的條件業主是否已經提供,在這樣明確規定的前提下,雙方都具有各自的約束,才能平衡好合同雙方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每一項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都具有其內部活動之間的邏輯聯系,因此要進行各個工程活動之間的合同所定義的邏輯關系的審查。若雙方的責任互為條件的,雙方的義務也存在某種邏輯關系。即雙方的每個任務都需要彼此之間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例如,下圖所示的某工程設計和施工之間的責任邏輯關系,業主通過向承包商提供工程項目的勘察基礎資料,讓承包商完成工程設計中的一個部分,承包商完成設計任務之后必須向業主報告審查,通過業主認準之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施工,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相互之間的共同協調和配合,如圖2所示。
每一份工程合同的工程條款之間也具有內在的邏輯關系,因此要進行合同條款之間內在聯系的審查。每一項合同條款所定義的合同要求或者合同問題都具有一定的內在邏輯關系,通過這些內在聯系共同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才能構成一份完整的合同。例如合同條款規定的每一道工序的管理,包括關于工程質量管理方面的程序、關于合同價格方面的規定、工程變更的規定這些相對應的合同條款規定是相互聯系的,只有工程師對工程質量檢查合格,并簽發了合格證書,才能進入計價計量程序,工程變更確認簽字之后,才能進行工程款的結算。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合同管理人員應當十分注重合同的整體性,合同條款之間的內在聯系、矛盾和不足。修改合同時若只對合同部分條款進行補充、增加或刪減,而忽略了合同的整體性,則十分容易與合同其他部分產生相互矛盾的問題。
2 工程合同訂立階段
現如今工程承包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招標程序與招標文件也越來越完備,工程項目往往趨向于加大承包商的工程風險與責任。承包商在招標投標過程中是處于買方位置,想要簽訂一個對承包商自身合理有利的文件往往十分的困難。因此,承包商必須在合同簽訂之間,非常仔細透徹地研究合同文件,對合同條款中不利的部分、要承擔哪些責任、可能帶來的風險與問題是十分清楚的,并做好重復的準備工作與應對措施。
承包商在獲得招標文件開始,就應當對工程合同條款的風險進行評估和分析。在投標階段,承包商要對工程風險作出全面的預測和分析。主要考慮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工程實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風險及風險類型、風險有何規律;第二,如果發生了風險,會對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工期、成本、質量產生多大程度的影響,承包商會因此承擔多大的經濟責任甚至法律責任;第三,如何制定出有效可行的風險應對策略來規避風險。
在整個合同簽訂階段,承包商需要組織非常強有力的投標班子,并且需要企業工作人員與項目人員的共同協調配合工作。在這個階段設計到的合同風險管理工作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投標及合同簽訂的決策工作,例如投標方向的選擇、全面正確地分析招標文件、投標策略的確定、合同談判策略、合同簽訂決策等;第二,進行合同談判工作,承包商應當根據需要成立專門的合同談判小組,并從中選擇熟悉工程合同條款、有豐富的合同管理經驗和能力的人作為主持人,主持相關的合同談判工作;第三,合同評審工作,通過對合同的分析與評審,為工程投標報價的確定、報價策略的制定、合同談判與簽訂工作的進行提供決策信息,并可以對合同風險管理提出意見;第四,選擇分包單位,進行工程項目的分包,包括專業工程分包、勞務工程分包、設備采購的分包等,制定相應的分包合同,以及各個分包單位之間的組織、管理與協調工作。
3 工程合同全工程風險管理總結
工程合同風險管理是一項十分系統、復雜的工作,在合同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管理重點,歸納起來主要分為項目投標前、項目投標與合同談判階段、工程合同履行直到工程竣工階段、工程質量缺陷責任期階段。承包商對于工程合同全過程管理以及其施方案見表1。
對于承包商來說,全過程的合同風險管理工作有幾下幾個方面的難點與挑戰:
第一,在整個建設工程全壽命周期內,各個階段的工程項目建設任務是分別分別給不同的部門完成的,例如一般是由企業的開發部或者商務部進行項目跟蹤階段的合同管理工作,由招投標部門實施項目投標前、項目投標階段,在工程合同簽訂之后,又會將項目交給企業的項目部實施,當項目竣工移交之后,又會有另外的部門跟蹤項目質量保證期內項目缺陷的維修、整改工作。不同的部門成員對于合同風險的認識水平、管理經驗是不一樣的,如何能做到工程合同全壽命周期內各個階段的合同管理工作有效的銜接,風險管理知識的傳遞和共享,需要各個部門的團隊協作和配合,并且落實好風險管理措施。
第二,在工程項目合同風險管理的全壽命周期內,風險是無時無刻都會存在變化的,隨著工程項目實施的進行,可能會產生新的風險并對項目造成難以預測的影響,因此要進行隨時的合同風險管理工作的預測、風險應對措施的制定工作。
第三,工程合同風險管理的全壽命周期內,不同階段有著不同風險管理的難點與重點,也有著不同的風險管理內容與應對措施,許多承包商在工程合同簽訂前并不重視合同的風險管理,即不重視工程項目的調查和分析工作,未對合同進行詳細的審查,因此直接影響其投標報價策略,甚至簽訂合同的失誤,如簽訂一份風險分配不合理的工程合同,在工程項目實施階段會產生大量的困難與爭端。
國際上許多知名的建筑企業、工程承包商都對工程合同的全過程風險管理十分重視,并配有專門的部門、專業的合同風險管理人員,并且做到全過程重視、全員工參與、全面的思維策略,這樣才能讓出全過程風險管理工作取得成效。
參考文獻:
[1]王浩.國際工程項目承包商合同風險評價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
- 上一篇:醫藥行業市場結構分析
- 下一篇:土地管理法逐條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