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基本語文文學常識范文
時間:2023-08-18 17:49: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基本語文文學常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高中語文 文言文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099
學習文言文的目的,首先是學習語言知識,獲得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其次是掌握有關的文化思想。掌握文言文閱讀能力對學生其它文言文各種知識儲備要求比較嚴格,并且文言文所涉及的文化常識內容龐大。綜合來說,對于文言文的學習需要學生花費較多時間來慢慢學習,同時要求語文教師對學生文言文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科學的規劃,并進行學法上的指導。那么,面對內容龐雜的文言知識,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呢?
一、從課文學習入手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收入了眾多優秀的文言文篇章,比如:《阿房宮賦》、《前赤壁賦》、《勸學》、《庖丁解牛》等,這些文言文篇章中涉及了高中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的文言知識,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首先應該注重教材文言篇章的學習。教材的學習是學生學習的依據也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來源,因此,學好文言知識必須從課本入手,而不能舍本逐末著重文言課外書的閱讀。那么,對于文言文課文,教師如何進行講解并帶領學生進行學習呢?首先,文言文課文的閱讀是學習文言文必須注意的一個問題,對于文言文語的閱讀不像現代文那么簡單,首先學生需要對文段進行恰當的斷句,正確的斷句不僅有利于學生正確理解作者意思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語感,為學生文言文閱讀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在學生對文本能夠進行熟練閱讀之后,教師應該與學生一起進行文段的分析,在文段的分析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進行古文的翻譯。對于古文的翻譯要求做到“信達雅”三個要求,在翻譯的過程中教師宜采用提問的方式進行這一環節,讓學生進行文本的翻譯,一方面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主動思考的習慣,另一方面通過學生翻譯找出學生存在的不足,對問題進行專門強化,幫助學生解決不足。翻譯過后,教師要與學生一起對文言虛詞,文言文法現象進行具體的分析,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文言文學習習慣。
二、強化背誦
文言文課本的深入學習是學生快速背誦的前提條件。在高考語文的考察中對文言文名句背誦以及翻譯都有所涉及,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強化文本的背誦。文言文背誦是學生主要背誦內容,不過對學生而言其難度也是很大,因此,教師應該加大對學生文言文背誦的指導。對于文言文背誦指導,教師可以采取四種指導方法,即參照譯文背誦、化整為零背誦、抄寫背誦和抓三點背誦法。選入高中語文課本的文言文篇章大多比較長,對學生而言背誦起來難度大,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背誦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法的指導,依據篇章的整體結構采取恰當的背誦方法,幫助學生縮減背誦時間,提高背誦效率,以此節省時間完成其他內容的學習。此外,文言文的背誦還涉及到字詞意思的背誦。學生熟練掌握閱讀文言文的技巧的前提是對古文字詞意思的了解乃至背誦。在文言文中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文法現象比較常見,因此,對于文本下面的小注釋要求學生認真熟讀乃至背誦,它的掌握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有著極大的幫助。
三、課外閱讀的選擇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不僅數量浩繁而且藝術成就都非常高,其閱讀的價值大,高中語文教師在幫助學生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同時應該對古代文言作品進行篩選,幫助學生把握閱讀訓練的難易程度。不可否認有些文言作品對于高中生來說閱讀難度大且閱讀價值不高,所以,為了避免學生多走彎路,在課外閱讀內容上教師要把好關,幫助學生選擇一些既具趣味性同時又能提高閱讀能力的文章進行延伸閱讀。課外文言讀物對學生的幫助主要體現在語感上。語感是學生學習一門語言的隱形能力,語感一旦形成對學生閱讀會有意想不到的幫助,因此,為提高學生文言考試答題能力,教師不能固守課本文章而應該多方面對學生閱讀知識面進行擴展,幫助學生提高文言閱讀能力。
四、加強試題訓練和練習反饋
學生在高考中要想取得較好的文言文閱讀理解成績就必須對文言文閱讀試題具有比較全面的了解,對其考查的能力具備清晰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在日常的學習中加強某些方面的學習。文言文習題訓練的目的并不在于提高學生答題正確率,而在于對學生文言知識的重點考查。學生通過對不同類型文言文閱讀的訓練,對文言文考察的內容和形式以及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的做題能力都會具有全面的認識,在認識之后反過來正確指導學生進行語文文本基礎知識的鞏固與再學習。在反復的對知識進行回顧與訓練之后,學生才能初步掌握基本的解題能力。當學生能夠基本掌握文言文解題能力后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解題進行及時的反饋。這個階段教師反饋和指導能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做題能力,提高答題正確率。此外,為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課本的興趣和動力,教師在課外習題的講解中對于學生存在較大疑惑的知識點應該再次回歸到課本中,將課本知識點與習題知識點進行聯系學習,這樣幫助學生建立課文文本學習的動力。
篇2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5-0093-02
高中語文學科的教學,主要側重的是對學生基礎語言認知能力和語文欣賞表達能力的培養,學生們需要在語文教師的系統教學中,逐步學習高中階段的各類語文知識點,包括對散文、說明文、詩歌等類文體進行不同程度的解析和意義情感的欣賞。
語文教師通過日常的課堂教學,一方面會在課本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完善和豐富教學資料,指導學生對語文文化常識的積累;另一方面還需要明確各個階段的教學任務,完善課堂教學的形式,在調動語文課堂教學范圍的情況下,讓學生學會主動思考,改變對語文學習的不重視態度,從而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考慮到對高中學生全面發展的培養,高中語文教師往往需要將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巧妙結合,并借助外在的教學環境或教學資源,提高本學科的教學質量。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案例積累,筆者認為,針對如何通過語文教學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實施。
1.以課本教材內容的教學促進學生解讀文本的能力
根據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內容安排,語文教師往往會對學生進行課文中字詞、語句的梳理和講解,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習和賞析課文中的相關主旨和意蘊。學生們在語文教師的課堂指導下,一方面會不斷拓展對語文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另一方面也能夠不斷提高自身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文本解讀的能力。
首先,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合理安排課時進行語文課文的教學,指導學生們在課文的學習中了解每位作家所要表達的思想和意義。學生們在此過程中,既可以體會到作家對各類文體的情感表達方式,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語文課本內容的綜合把握。例如,語文教師在教授學生人教版第一單元的內容時,針對單元中的《沁園春?長沙》、詩兩首(《雨巷》、《再別康橋》)、《大堰河――我的保姆》四首詩歌,語文教師除了向學生們講解現代詩歌的不同派別特征和風格,還應該進一步指導學生們深入詩歌內容,學習和了解詩歌中的各個意象涵義以及詩歌的繪畫美、建筑美以及音樂美,感受中國現代詩歌的新特征。
其次,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課本教材內容的教學時,還應該注意對學生文本自學能力的培養,通過課前任務的形式要求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和查閱資料達到對課文背景和內容的簡單了解。與傳統的單一教學不同,現代教育更加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學生們可以通過查閱資料和網絡資源,了解到所學課文中作家的生平、代表作及作品的寫作風格,并對文中的重點生字詞做出標記。最后可以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提出自己對文中細節問題的疑問或思考。這是對教師課堂教材教學內容的細化和延伸,能夠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同時也實現了集思廣益,調動學生解讀文本的自學能力。
2.利用語文寫作教學鍛煉學生思考和創作的能力
高中生在教師的教材內容的教學指導下,往往會了解和掌握到一些基本的文體風格和作家寫作范式。而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中語文教師除了調動學生自主解讀文本的能力以外,還可以通過語文寫作教學的方式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和創作的能力,從而推動他們語文綜合修養的提高。針對高中生的語文寫作教學,語文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加以實施。
首先,語文教師可以安排一定的課時向學生們講解高中語文作文的寫作要求、寫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學生們只有在明確要求和注意事項的基礎上,才會在將來的高考中避免達不到要求而造成作文走題或跑題的寫作失誤。所以,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在寫作的伊始,指導學生明確了解高考作文的寫作范式,在字數、錯別字、文體以及主題方面盡量達到標準。
其次,高中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已經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語文寫作訓練,在高中階段進行寫作的時候,往往是對作文思想和表達方式的拓展和升華,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做好引導和批改建議的工作。例如,語文教師可以安排一定的作文任務,鼓勵學生閱讀和學習優秀作家的文章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自己的構思和創作能力,做好對話題作文、命題作文等形式的語文寫作。這種類型的寫作教學,既能豐富和深化學生的閱讀視野,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化學生對語文寫作創作的興趣。
3.通過語文課外活動調動學生的實踐能力
高中語文學科的教學,除了上述教材內容的教學和語文寫作的教學,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外活動的形式調動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這是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和豐富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效率,從而極大調動學生學習和實踐的興趣。
首先,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可以鼓勵有不同興趣的學生投入到校內或校外的語文活動中,這種形式的課外活動既是對學生專業興趣的調動和鍛煉,同時也能夠豐富學生的語文學習生活。例如,書法類比較優秀或擅長的學生,可以在活動的參與中,拓展語文學習的視野,并進一步認識到不同層面的書法寫作特色,從而激勵自己的書法寫作向著更加完善更加深入的方向發展;語文寫作能力比較突出的學生,可以通過參加活動,進一步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并結交到志同道合的寫作朋友,拓展自己的寫作視野;語文表達能力突出的學生可以參加相關的語文辯論類的活動,在活動中學習到豐富的中國和外國的語文常識,從而提升自己的綜合語文修養。
篇3
新課標為打破這種尷尬局面指出了方向,新課標突出強調“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養,為終身學習和個性發展奠定基礎。”新課標把語文教育提升到審美教育的高度,具有深遠的意義。以審美教育為突破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因為只有經過審美教育的洗禮,人的感性和理性才能獲得和諧平衡的發展,進而打破工業社會所帶來的把人變得單一化、片面化和殘缺化的窘境。而將傳統文化作為審美教育的抓手,與語文教育相結合,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抓住學生的學習興奮點
語文應是最具活力、最有人文魅力、最能提升學生品位的學科,但令人憂慮的是,目前,語文教學少“人”味,少“情”味,少“趣”味,少“品”味,對學生沒有吸引力。語文教學與生活脫節,與學生興趣脫節,要想達到使語文教學提高效率的目的,必須讓學生想學語文,樂學語文。
可以回顧一下,古人一天到晚都在學“語文”,學好了就能判案子、修水利、搞經濟,那時的語文覆蓋一切,穿透一切。五千年中華文明的主基座就是“語文”,這就是傳統文化的主流。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認識世界、闡釋世界的意義體系和價值體系,它與深厚的民族文化血肉相連,密不可分。而古代學語文不僅有強記,也有孔子與學生“浴乎沂,風乎舞雩”的暢快,更有各種各樣的輕松的文字游戲。猜謎語,寫對聯,填詩詞,將語言玩到盡興,玩到極致。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當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而自覺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知識才能轉化為學生的品質與素養。
二、汲取傳統文化的營養是師生共享精神自由、提升人生價值的過程
錢理群教授說過,中學語文教學落實到人文教育上,就是給人打一個精神的底子。優秀的傳統文化所承載的人文價值,已經化為中華民族血管里流淌的血液。優秀的文化是優秀的歷史人物生命情感的積淀,也是表達這些生命情感的詩詞文賦的符號化的形態。托爾斯泰說:“藝術起源于一個人為了要把自己體驗的情感傳達給別人。”優秀作品中那些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典雅蘊藉的語言,悠遠優美的意境,以及作者豐富的人生閱歷,無不是作者情感噴涌的結晶,包孕著豐富美好的情感和積極健康的價值追求。
語文教師要有文化的眼光,要努力使自己站在文化的平臺上,理性地審視語文教學,感性地帶領學生徜徉在民族文化的家園。通過語文這一媒介,讓學生獲取語言技能,感受傳統文化,探尋民族精神,進而提升學生的品位,歷練學生的人格。有美感,有文化含量的語言是生動的,而且是有特殊“能量”的。教師要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普及經典,迎合廣大青少年的閱讀口味,貼近時代,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契合點。
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接受優秀文化的熏染,涵泳其中,落實新課標“注重道德修養、
人文精神、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培養” 的要求。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同時凈化師生的心靈,使每一個學生個性健康,人格健全,共同守護和完善師生共有的精神家園。
三、讓學生多角度學習傳統文化,積累知識,提升成績
語文素養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的融合,人文教育與知識傳授是水融的。
1.把語文知識與成語相結合。成語經歷幾千年的歷史篩選,大多數承載了社會文化,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并且許多成語還將文言知識保留了下來。如,實詞、虛詞的特殊解釋,文言文句式,文言活用,等等,它能有效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文言知識。學習典型的成語,既學習了語音、字形和成語運用,又增加了學生的作文文采,還能讓學生了解一些文化常識,知道一些文學典故,更能帶動名句名篇的背誦。可以進行成語接龍、數字疊塔、師生名字鑲嵌、歷史故事等活動,收效很大。
2.進行散文詩歌的品賞,練習寫對聯,猜謎及自制謎面。學生最感興趣的是自創師生名字的謎面,雖然有些幼稚,但在快樂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開啟了學生的創造才能。玩轉語言,玩透語文,學生再面對課本、考試、競賽等,便能找到“老叟戲頑童”的快樂。
篇4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專業性 實用性
語文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基礎學科和工具學科,中職學生語文素質的高低不僅影響著其他學科的學習,而且會對他們今后的工作與生活產生影響.但是,從現實來看,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無論是在教學管理、教材、質量評估上,還是教學方法都存在諸多的問題, 嚴重制約了中職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 如何適應職業教育以能力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教學目標,成為每個語文教師認真思考、努力探就的課題.就此,我談幾點個人不成熟的看法:
1.確立教學目標,突出專業性
職業教育具有自己的特殊屬性,這就決定了中職語文教學有別于普通中學語文教學.中職語文教學必須確立能力培養的”專業化”導向,必須把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能力訓練與專業的”職業化”訓練緊密結合起來,突出專業性,”形成綜合職業能力、創業能力”,實踐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為專業服務的宗旨,提高中職學生的語文文化素質,為提高全面素質、綜合職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奠定基礎.這既是完成職業教育的培養任務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職學校語文教學發展的重要目標和要求.
2.優化教學內容,突出實用性
2.1把口語交際訓練放在首位
大部分中職生畢業后面臨就業,口語交際能力應該是必備的.但現實是中職生在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其原因,一方面是他們大多數來自農村,見識不廣,膽小怯弱;另一方面是中職語文教學忽視了對這方面的能力訓練.口語訓練的第一步是要讓學生建立自信心,讓學生建立一種樂觀向上、主動好學、富有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克服精神不集中、不愛思考、不肯主動回答老師提問的現象.學生擁有了自信,課堂教學的路就暢通了.其次,要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從朗讀入手,循序漸進,先讓學生開口講話,然后通過自我介紹、講故事、詩歌朗誦等活動讓學生正確流利地使用普通話,比較完整地講述和朗讀,做到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自然流暢.
2.2要加強應用文的寫作訓練
在寫作上要遵循實用性原則,會寫常用的應用文是學生今后走向社會所必需必備的基本技能.請假條、計劃、總結、合同、通知、啟事、廣告、自我介紹、求職信等這些常用的應用文能為中職生走向社會后,處理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供直接服務.利用課堂教學,講解應用文寫作的基本常識,加強寫作訓練.結合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引導他們進行日常應用文和公文的寫作.
2.3應培養快速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也是現代人必備的一項能力,因此教學中要注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要制定學生的閱讀計劃,有計劃地指導他們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如中職語文教材外的經典范文,以及古今中外的優秀名著,輔以一些必要的說話技巧方面的書籍.并要求他們在閱讀時做好讀書筆記.同學之間相互交流,這樣就能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美化他們的自我形象.
3.改變教學方法,突出主體地位和參與意識
3.1轉變教師角色,營造平等民主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
這種角色的變換,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應以平等、民主的態度引導學生經歷觀察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尊重學生的意見、見解,即使學生的見解不完滿甚至錯誤,也要用心呵護學生的思想火花,允許不同觀點的討論爭辯,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3.2進行參與式教學,把課堂交給學生
讓課堂生動起來,就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鼓勵學生積極沉思、認真反思、大膽質疑,在質疑中引導學生從”知其然”進入到”知其所以然”;在質疑中啟發學生從”浮光掠影”的淺層理解進入到”靜影沉璧”的深層破譯里;在質疑中培養學生從線型思維、單向思維進入到立體思維和創造思維中.在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多參與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則充當”導演”,發揮主導作用.為此,教學中,我們可采用討論式,啟發式教學法引導學生去分析課文,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豐富語文教學
語文教材中絕大多數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而文學作品的特征就在于形象性和情感性.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只能憑借自己的語言、動作來誘發學生與課文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但效果卻經常不好.因為很多課文歷史悠久,學生受年齡、時代、生活閱歷的局限,憑已有文學修養很難深刻理解歷史上曾有的生活或情感.如果在課堂中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這一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5.建立靈活評價機制,淡化分數量化
篇5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 個性化作業 思考
隨著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具體落實,英語教學模式得以改善,獲得了良好的英語教學效果。但是,在實施英語教學方式改革的同時,卻忽視了學生作業的重要性。要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就要做到溫故而知新,而作業則是有效地的途徑。
一、高中英語閱讀中重視作業設計的必要性
作業可以使學生做到溫故而知新,同時也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的有效途徑。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擴展,教師可以用以檢驗課堂教學效果,也可以作為指導學生學習的參考,具有針對性地調節課堂教學內容,以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以改善。如果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僅僅為了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的基本技能,而沒有對課程教學目標以足夠的重視,就會導致作業量增加而內容單一,無論是在作業的難度上,還是作業形式的設計上,都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而導致學生對作業產生心理上的排斥感。特別是高中英語閱讀,如果在作業布置上依然采用常規的模式,而失去了英語閱讀的趣味性和針對性,就失去了英語閱讀對學生英語文學鑒賞力的培養。為了真正體現學生自主閱讀,積極探索的學習精神,英語教師可以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形式,以培養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提高閱讀思維能力。
二、高中英語閱讀及個性化作業的嘗試
1.高中英語閱讀內容的選擇。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在學習內容的選擇和學習方式上都具有應試傾向,而往往忽視了英語閱讀的重要性,既不利于學生英語閱讀水平提高,也不利于英語學習成績的提高。在高中的英語學習中,閱讀時重點內容,其中多涵蓋的知識量,幾乎囊括了與應用相關的左右的知識,是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為了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選擇恰當的閱讀內容是非常必要地。選擇英語經典原版小說簡易讀本,讓學生將自己的思想融入到小說之美的同時,也提升了英語語言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且文學審美層次也會有所提高。正如朱自清在《經典長談》中所說的,對學生進行經典訓練,要體現的不是使用的價值意義,而在于語言文化駕馭能力的提升。
2.個性化作業。選擇了英語經典內容之后,對于高中英語的緊張教學,要抽出合適的時間給學生閱讀似乎是不可能的。那么就要將閱讀實踐進行分解。比如,每一個星期都安排在兩節英語課上安排十五分鐘的英語閱讀教學時間,但并不是教師進行英語閱讀教學,而是教師著重檢驗學生的作業情況。也就是說,英語教師會根據英語閱讀內容安排作業,讓學生自主安排時間在課余時間閱讀,完成作業,英語教師據此而對學生的英語掌握程度以了解。比如,英語經典原版小說簡易讀本《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著名的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代表作品。在高中的英語課文中就有關于William Shakespeare的介紹。學生對于莎士比亞的熟悉,加之對普遍看過《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影片,就會對該英語簡易讀本產生閱讀的興趣。英語教師可以將作業分為三個層次,即本文內容的大致了解,并能夠簡述、英語生詞的掌握和英語語篇的理解。作業的難度由淺入深,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英語認知能力自主選擇。對文本內容的大致了解,主要是引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以促進學生深入了解內容;英語生詞的掌握,是要督促學生對經典作品精讀,以使學生具體根據上下文來理解生詞大意的能力;英語語篇的理解,是對讀本的英語語境的準確把握,引導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理解。英語教學可以針對英語閱讀文本的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邊思考、邊閱讀。Where do you find the clues or evidence to draw this conclusion?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理解角度對文章進行闡述,不僅可以從閱讀作品中體會到樂趣,而且還會養成終身學習英語的習慣。
三、高中英語閱讀及個性化作業思考
將英語經典閱讀作為英語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部分,并持之以恒。英語閱讀時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長久的堅持下去才能獲得良好的閱讀效果。經過英語教師個性化作業的安排,學生幾乎每個星期都能夠閱讀一個章節,并且逐漸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即便是臨近期末考試了,也沒有打消學生英語閱讀的積極性。但是,學生并沒有因此而影響到考試成績,相反,當對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總結的時候,意外的發現學生的英語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更為值得注意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明顯有所提升,比如,知識的觸類旁通、英文語法與漢文語法的比較,英文文化內容在歷史學科中的運用以及英文閱讀內容中所涉及到的地理常識、科學內容等等,都在潛移默化中促進了學生對各門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布置作業的過程,也是與學生交流的過程,要實現作業對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就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根據學生的需要布置作業。作為英語教師,要提高英語作業的時效性,以獲得良好的英語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篇6
(衡南縣第一中學,湖南 衡南 421142)
【摘要】文言文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而現今的文言文教與學更多停留于對字、詞、意的理解。筆者在文言文課堂教學實踐中,將古典與古文和諧融合,營造與眾不同的學習氛圍,真正調動了學生的激情,從而實現文言文育人塑人的德育任務。
關鍵詞 史傳文言文;古典文學;課前設問;歷史故事
流傳至今的古樸典雅的文言文體現著漢語言最深邃的魅力,簡練、精準、形象的語言極具表現的張力。而高中語文課本中所收納的史傳文言文藝術形象典型,彰顯了中國人的睿智思維、至上精神和文化心態。因此在史傳類文言文學習時應多挖掘、拓展其中的文化精神要素,充實高中學生的人格成長需求。
1 文言文教學的現實情況
不能否認,對文言文字、詞、句的準確理解是文言文教學的基礎,也是文言文教學中極為重要的教學環節,但如果單單滿足于讀懂大意,就達不到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的要求,達不到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現今不少高中語文教師將文言文的教學目標只認定為字、詞、句的準確理解,基本都按照“讀——翻譯——講語法——練習——背”的傳統模式授課。而學生總認定文言文晦澀難懂,于是產生了一種排斥和疏離的心理暗示,厭煩接觸古文。因此古文文字閱讀的障礙,老師的教法單一和學生自身學習主動性不強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學生忘卻了在文言文課堂中去探究古典人文精神的內涵,無法獲得中國古典人文精神給予自身的熏陶,自然也就不能提高自身人文素養,完善個人人格的塑造。
2 史傳文言文教學方式新體驗
實際上,學生對于文言文更多只是膩煩于它的傳授方式的單一,如果教師能抓住學生的閱讀學習心理,對文言文課堂教學融入一些新的教學元素,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借助觀看相關媒體視頻幫助學生降低閱讀難度;或將文言文的美言與所學過的優美詩歌結合學習,讓學生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美。而關于史傳類文言文教學,應更多的是以把文言文課本與古典文化人文精神結合的方式開展教學,來給學生耳目一新之感。
如何在課堂中將古典與古文和諧融合,營造與眾不同的學習氛圍,真正調動學生的激情呢?
2.1 課前構想奇思妙問
即課前設置本堂課文與古典文學作品有關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如在教授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鑒賞》中《項羽之死》的教學過程中,可在課前首先設置兩個問題。
問題一:窮途末路的項羽表現出與我們平時所熟知的性格截然不同的一面,這種性情與四大名著中的一個主要人物的性情是相同的。大家能想到是誰嗎?
問題二:項羽被人譽為“戰神”,他的作戰能力強到怎樣的程度呢?我們讀過課文后,會發現這種戰神之風,在四大名著中某個人物身上也有演繹。這是誰,大家知道嗎?
這兩個問題的提出,會引發學生對課文充滿濃濃的好奇心。于是學生主動接觸課文,自主解決了《項羽之死》課文中的一些疑難字詞。
再如必修四《過秦論》篇幅很長,學生初看就產生恐懼心理。因此老師可以課前設置一個問題:
說到“空城計”,人人只道諸葛亮,卻不知其實諸葛亮也是取經得來的戰術。大家知道歷史上誰想出 “空城計”的這一策略嗎?
對于大家已經根深蒂固的常識,現在得到顛覆,當然會在學生的內心激起一層層漣漪。學生也就急迫想要解開這個謎題,知道答案,于是自覺深入課文。
因此課前設置很有懸疑意味的問題,能讓老師輕松完成了文言文教學的初級任務,而學生由于主動學習古文,掌握得更加扎實,此舉就有一石二鳥之效。
2.2 課中解疑,延伸至課內,全面認識人物精神之美
學生積極解答課前問題,教師做出評價,同時兼納已學知識,拓展延伸,明確人物形象的精神美,以期教學育人。
如針對《項羽之死》的課堂兩個問題中,學生在接觸文中的“項王乃悲歌慷慨”、“項王泣數行下”后,總結出項羽在垓下之圍時對虞姬所表現出來的鐵漢柔情和多愁善感。有一定文學閱讀基礎的學生馬上就想到了《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而未馬上做出反應的學生對于將項羽與林黛玉能同類比較,感到十分新奇。項羽與林黛玉在性情上似乎天壤之別,現在通過學習,竟然發現兩人真有性情相通之處。這種人物性情的比較,讓學生對人性、人格的多樣化有了深刻的認識。
此時還可延伸此點,提及高一所學過的人教版必修四的《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文。藺相如在澠池之會對秦王強硬剛烈、在將相和中對廉頗溫和寬容,同一個人物性格的尖銳對立表現一直讓一些學生無法理解,反而會誤以為藺相如有間歇性神經質。特別是在閱讀了明朝·王世貞《藺相如完璧歸趙論》后,更覺得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不實。通過此文的學習,學生認識到一個人立身于世,肯定會有豐滿、立體的精神人格。而且愈是有著高尚精神靈魂的古人,人物的人格獨特、精神內涵積淀就愈是厚重。同時也可以教育學生在遇到自我的人生的挑戰時,該以一種什么樣的精神面貌去面對,從而認識到自我人格精神的缺陷,有了強烈塑造個人完美人格的渴求。自然而然地,文言文教學對學生的“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的教育要求也就得以實現。
2.3 手舞足蹈表演歷史故事,添加活躍因素
繪神繪色地添加歷史故事,活躍課堂,讓學生認識到中國古典文化精華的深邃無極。
如對于人教版必修三《過秦論》的課堂問題,學生將諸葛亮在西城上演的空城計與《過秦論》中描述秦國面對六國百萬之眾,“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的內容對照,學生至此才意識到“空城計”的問世并非得益于諸葛孔明,而是公元一百多年前的秦人。此時老師可以聲情并茂地講訴秦勝六國的故事。如此一來,就觸及到中國古典文化精華的深層面,大大改變了學生對文言文的定性。此時學生對文言文中蘊含的文化淵源有了尋奇探幽的心態,充分認識到中國民族的智慧與人格魅力。
再如在講解《項羽之死》中在東城快戰中項羽的戰神本色時,特別是第二次“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的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對抗,讓學生直呼痛快。而老師可以重提第二個問題,不少同學想到了《三國演義》中的張飛在長坂坡一聲大吼,曹軍統帥夏侯杰驚得肝膽碎裂,倒撞于馬下。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再引出《三國演義》中的原文,繪聲繪色地描述這個歷史故事,學生的精神貫注于課堂。同時借助多媒體,播放電視《三國演義》中的片段,讓學生對張飛與項羽兩人身上所向披靡的戰斗風采有了形象的刻畫和理解。學生閱讀此文的興趣陡增,同時也感嘆文言文內容的博大精深。對于文言文學習,學生有了全新的認識。對于中國文化典籍的閱讀欲望,也增強了很多。文言文教學對學生的提升審美要求同樣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