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塑造的重要意義范文

時間:2023-08-16 17:38: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形象塑造的重要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形象塑造的重要意義

篇1

【關鍵詞】冠心病;中醫證候要素;冠狀動脈造影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91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7-4072-02

本文選取了102例冠心病患者,調查其中醫證候要素分布,并對性別不同及冠狀動脈造影的結果與冠心病中醫證候要素分布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案102例患者均為我院心血管科住院患者。年齡35-85歲;經CTA檢查均診斷為冠心病;行皮冠動脈介入術或是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有明確陳舊性心肌梗死病史。將年齡小于35歲及大于85歲患者、因其他原因引發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患者、有嚴重的肝、腎、腦及造血系統疾病及傳染病或精神病嚴重患者都排除。

1.2診斷標準①中醫證候要素診斷標準:參照GB《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1]、《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等相關內容進行診斷[2]。②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慢性穩定型心絞痛診斷與治療指南[3]、中國不穩定型心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診斷與治療指南、中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與治療指南[4]。

1.3統計學分析利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用 來表示計量資料,用X2來檢驗計數資料,并用t檢驗。

2結果

2.1一般結果本案患者102例,51例男性,51例女性;67例行冠狀動脈造影以確診,16例陳舊性心肌梗死,22例急性心肌梗死;45例學歷為中學,27例學歷為小學,23例學歷為大學,6例為文盲,1例為研究生;臨床癥狀分布:82例心絞痛,22例急性心肌梗死;25例心力衰竭,26例心律失常。

2.2中醫證候要素分布本案患者102例,中醫證候要素分布情況:75例血瘀、66例氣虛、57例痰濁、52例陰虛、45例陽虛、45例熱蘊、43例氣滯、25例濕阻、25例血虛、24例水停、13例寒凝。

2.3性別與中醫證候要素分布的相關性本案102例患者,其年齡、病史、學歷等情況不存在顯著差別。性別與中醫證候要素分布的相關性主要為男性多見于陽虛,女性多見于陰虛及氣滯,見表1。

2.4冠狀動脈造影結果與中醫證候要素分布的相關性本案患者102例,67例行冠狀動脈造影進行確診,7例患者左主干病變,61例前降支,48例回旋支,44例右冠狀動脈;15例單支病變,17例雙支病變,28例三支病變,7例三支合并且左主干病變。狹窄程度按Gensini進行分級,19例狹窄程度為50%到75%,23例狹窄程度為76%到90%,25例狹窄程度高于90%。25例狹窄程度高于90%的患者當中有19例屬完全閉塞病變。

2.4.1病變支數與中醫證候要素分布相關性將并變支數合并后進行分析發現,單支及雙支病變患者其中醫證候多表現為氣滯,三支及合并左主干病變患者其中醫證候多表現為痰濁。

2.4.2狹窄程度與中醫證候要素分布相關性經分析表明,狹窄狀況較為嚴重的患者其中醫證候多表現為氣虛及痰濁。

3討論

本案通過對102例冠心病患者的調查,發現冠心病大多數是復合型病癥,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氣虛血瘀、痰瘀等;單支及雙支病變的患者多表現為氣滯,三支及合并左主干病變的患者多表現為痰濁;冠脈狹窄狀況較嚴重的患者則多表現為氣虛及痰濁;女性易表現為陰虛;男性多表現為陽虛。

中醫當中主要是利用辨證治療法來解決醫學問題,而證候則是中醫進行臨床疹療的關鍵[5],通過分析冠心病中醫證候要素分布與性別及冠狀動脈造影結果之間的相關性,可為冠心病進行辨證論治療提供數據依據,提高冠心病的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周志文.女性冠心病臨床特征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9(08).

[2]葛永彬.7512例冠心病中醫證型分布規律分析[J].山東中醫雜志,2011(04).

[3]田松.冠心病患者的證素辨證與中醫體質的關系初探[J].光明中醫,2011(07).

篇2

民俗符號是運用設計思維方法對地域民俗文化的精煉概括之后產生的圖形符號,具有強烈的文化性、獨特性及識別性。本文以長白山旅游形象系統設計為媒介,探討在長白山旅游形象系統設計當中如何提煉應用民俗符號,進而闡釋民俗符號在旅游形象系統設計中應用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

民俗符號;長白山;旅游形象設計;應用

1民俗符號與旅游形象系統設計范疇界定

1.1民俗符號范疇界定

符號是一種以具體表達抽象,以簡單表示復雜的視覺形象。是我們認識事物的媒介,也是信息外在的物質載體和形式。它承載一定的內容和意義,常用來代表一定事物,不但是我們人類的思維和語言基礎保障,也是我們認知活動的途徑與手段。民俗符號是指用設計的思維、方法提煉出來的能夠代表某一地域的特色事物或稱謂的視覺形象。例如在器物上,可以提煉民俗符號的地域產品包括景德鎮的青花瓷、天津泥人張彩塑、南通的藍印花布等。民俗符號來自特定區域、特定的民俗風情、特定的地產資源、特定的生活方式,它所代表的不是單一事物,而是事物背后所蘊含的更多的民族民俗文化內容。

1.2旅游形象系統設計的范疇界定

在設計實踐中我們把旅游形象系統設計內容歸納為:以空間景觀為主的環境形象設計;以標志與傳播媒介為主的視覺識別符號設計;以活動演出為主的動態化的形象宣傳設計;以特色禮品、紀念品、展覽為主的記憶推廣設計。新形勢下,旅游形象系統設計不僅是市場經濟下地方發展的一種新需求,同時也是區域之間旅游發展的競爭工具與戰略武器。

1.3民俗符號對旅游形象設計的意義

目前我國很多地方都在塑造自己獨具特色的旅游形象,如上海的時尚之都、三亞的休閑之都、青島的帆船之都等,這些旅游形象的定位都是建立在一個自然地理環境、特色人文歷史的概括之上,因為缺少具體化視覺傳播符號而顯得空洞。而民俗符號是人們審美發展的印跡與造物精神的縮影,它從不同角度向我們展示了當地的風土人情、民俗、宗教及歷史,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民俗符號與人們生活距離更為接近。將民俗符號應用在旅游形象系統設計中既是當今文化產業視域下對地域文化開發的一種理論與實踐探索,也是對其保護與傳承方式的創新,更是增強地方旅游形象鮮明性、識別力、競爭力的重要方式。

2如何在長白山旅游形象設計中應用民俗符號

2.1民俗符號在長白山旅游基礎設施設計當中的應用

民俗符號在長白山旅游形象設計中應用要有一定的媒介載體,這種媒介載體包括物質靜態層面和影像動態層面兩部分。依托公共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及相關建筑工程媒介載體屬于靜態層面的。基礎公共設施體系建設包括景觀路段、公園廣場、標志性街區建設等。民俗符號在這部分領域應用主要表現在導視系統設計,在精品文化設施項目上積極探索民俗符號在導視系統中的應用,例如“三館兩場”建設、長白山博物館建設、長白山東北亞植物園項目建設等。在文化創意宣傳層面上,積極探索美術、文學、表演、攝影等門類中民俗符號的應用。

2.2民俗符號在長白山旅游紀念品設計中的應用

根據數據調查結果顯示,長白山目前旅游購物收入占旅游總體收入的比重大約在2.1%左右,旅游特色紀念品開發已成為長白山旅游發展中相對滯后的一部分。例如實地考察發現長白山西坡有一家名為中國民俗文化飾品商店,里面銷售的花布縫制的小東北虎、山核桃拼的花瓶及用養殖梅花鹿毛皮制作梅花鹿模型都很有地域特色。但是這些旅游商品沒有品牌設計,與現代文化創意設計產品相比較,例如美國紐約的自由女神鑰匙扣,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耳墜,日本東京的和服娃娃,韓國漢城的小腰鼓,我國湖筆等,長白山旅游商品存在不足的同時也具有潛在的市場。

2.3民俗符號在長白山旅游商品包裝設計中應用

民俗符號在旅游商品包裝設計的應用主要可以從地域性、文化性、環保性角度進行探討。根據實地調研發現長白山旅游商品包裝存在沒有文化內涵,華而不實的浪費現象,例如長白山的土特產品人參,現有的該產品包裝都是從保護功能角度出發的木盒,而且人參使用之后其包裝只能作為垃圾處理掉。基于這類現有產品包裝的問題,同時考慮旅游商品的獨特文化性,需從新設計方案,設計出發點圍繞挖掘長白山已有的天然材料,結合環保、人性的理念為長白山的旅游商品做包裝。在裝飾上采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符號,例如傳說故事中的人參娃娃、薩滿圖騰、長白山滿族剪紙等,這樣旅游者購買回去的不僅是商品,還有文化。

3民俗符號在長白山旅游形象設計中應用研究重要意義

3.1具有重要的實踐研究與理論探索意義

將一個地方的民俗文化精煉為一種視覺符號應用到旅游形象系統設計當中去,對民俗符號挖掘、整理、應用這些實踐環節,既是對以往地域文化研究成果的學習與繼承,也是對其研究的創新與突破。通過對民俗符號在旅游形象系統應用研究,將對我們重新認識發展中的地域特色文化,奠定一個具有創新性的,較為系統的理論基礎。

3.2完善旅游形象設計中對地方文化資源利用體系

民俗符號在旅游形象系統設計應用研究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民間地域特色藝術資源挖掘、整理、提煉,另一部分是旅游形象視覺識別系統設計。兩個部分都是在旅游視覺形象識別系統設計理論指導下進行實踐操作,是在現代設計中融入傳統民間文化元素的再創造過程,這個過程它不僅補充和完善城市旅游視覺識別系統設計對地方文化資源利用方法,同時使其研究體系更加科學、合理。

3.3促進區域間文化交流,塑造民族品牌文化

民俗符號可提煉的具體內容非常豐富,例如繪畫、建筑、剪紙、皮影等,還包括傳統習俗、工藝、節慶等非物質形態遺產。民俗符號在地方旅游形象設計中的應用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原有的的內容上提煉,再創造新的視覺元素,再以視覺符號的形式采用設計的語言融入旅游形象系統設計中基礎要素和應用要素當中。通過旅游形象系統設計,成為區域間可以傳播交流的視覺符號,這種符號對宣傳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義。

4結語

目前旅游形象設計已經成為國內外區域競爭的重要手段,對于長白山旅游發展來說在原有自然優勢基礎上進行旅游形象設計是旅游經濟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以長白山旅游開發為媒介,探討如何構建長白民俗符號并將其融入旅游視覺形象設計系統中去,對彰顯長白山地域、文化特色,塑造長白山品牌形象,促進地方文化建設、旅游經濟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者:李謹男 單位:北華大學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篇3

(一)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是高校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保障高校承載著培育各類人才、傳承文明、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重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其腐敗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更為惡劣。因此,高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是建立高校廉政體系、推動高校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讓廉政文化教育進入校園、并與校園文化內容融為一體,使廣大師生易于、樂于接受,需要做到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富于吸引力、滲透力、親和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廉政理念、廉政意識深入到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二)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是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求今天,“90后”大學生是高校校園的主力軍,他們充滿活力、朝氣蓬勃,是祖國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但同時他們也具有心理不成熟、行為過于個性化等特點,受多種思潮的影響,廉政意識缺失已成為影響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和大學生整體素質的障礙。因此,在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納入廉政文化建設,對引導大學生認清腐敗現象本質,樹立“廉潔光榮、腐敗可恥”的是非觀,以及正直、誠信、遵紀守法良好品質,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與戰略性意義。

(三)加強廉政文化建設是營造和諧校園、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高校,除了承擔傳播文明、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創造知識、服務社會等多項功能外,同時還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和輻射源,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把高校作為崇尚廉潔的陣地,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不僅能緩解社會與高校間的矛盾,而且能夠發揮高校文化輻射作用,有利于社會全員廉潔意識的提高,從而對于營造崇廉敬廉的社會氛圍,凈化政治環境、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推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

二、新時期高校廉政文化建設的途徑

(一)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生活豐富多彩,這也決定了大學里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種多樣。在進行廉政文化主題教育的過程中要深入師生中間,結合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形式,創新教育載體,不斷強化廉政文化在師生中間的影響力。如可以通過舉辦主題講座、主題班會、文化沙龍、主題征文、演講比賽、QQ群、微博、微信等廣大師生易于接受的形式進行廉政文化建設,做到師生同堂論廉政、相互討論共同監督,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長城。

(二)以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塑造校園廉政文化一方面,利用校園宣傳櫥窗,建設一條廉政、廉潔文化長廊,用來舉辦反腐倡廉圖片展、書畫展等。把廉政文化教育和環境育人有機結合。另一方面,充分發揮校園新媒體作用,完善反腐倡廉網站,增設廉政文化欄目、宣傳古今廉政人物、格言警句、廉政故事等,同時由宣傳部門、校團委在校園廣播、手機報等網絡媒體中開辟廉政教育專欄,宣傳學校反腐倡廉工作,使新媒體成為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陣地。

篇4

關鍵詞: 作曲 民族化 意義 內容 形式

民族化是音樂作品的生命和靈魂,也是音樂創作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命題。本文運用系統論的理論與方法,對這一重要命題進行了全方位、系列化、深層次的論述。

具體而言,作曲的民族化,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予以解讀:

一、民族化的重要意義

民族化不僅是音樂作品的生命和靈魂,而且是一切文藝作品的生命和靈魂,世界上一切國家、一切民族的一切文藝作品,無不以民族化作為支撐與動力、亮點與核心。對此,古今中外的許多文學家、藝術家早已達成共識。19世紀俄羅斯著名作家赫爾岑就明確指出:“詩人和藝術家們在他們的真正的作品中總是充滿民族性的。不問他創作了什么,不管在他的作品中目的和思想是什么,不管他有意無意,他總得表現出民族性的一些自然因素。總是把他們表現得比民族的歷史本身還要深刻,還要明朗。”我國現代文學巨匠魯迅也指出:“陶元慶君繪畫的展覽,我在北京所見的是第一回。記得那時曾經說過這樣意思的話:他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來寫出他自己的世界,而其中仍有中國向來的魂靈――要字面免得流于玄虛,則就是:民族性。”

由此可見,民族化是音樂創作的首要命題,它直接關系到音樂作品的優劣成敗,不僅民族音樂(包括民族聲樂、民族器樂)作品如此,引進來的音樂(包括美聲聲樂、流行聲樂、西洋器樂等)作品亦如此。例如鋼琴協奏曲《黃河》、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等,都是民族化的杰作。

二、民族化的主要內容

音樂作品的內容,是作品內部諸要素的總和,也是其思想性的依托和載體。音樂作品的民族化,首先必須憑借內容的民族化予以完美體現。

具體來說,音樂作品內容的民族化,又細分為以下幾個層面:

(一)題材的民族化。題材是音樂作品的基本材料,它直接蘊含著作品內容的本質特征,因此有人說:“題材選好了,就成功了一半。”此話雖然未必十分精準,但題材對作品的重要作用都是無法否認的。因此,音樂創作要做到民族化,首先就要選擇民族化的題材。僅以鋼琴創作為例,例如肖邦的《瑪祖卡》所選擇的波蘭民族的題材、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選擇的匈牙利民族題材,中國汪立三的《二人轉的回憶》選擇的中華民族的題材,都是其中的成功之作。(二)形象的民族化。音樂形象是音樂作品的中心,它也是民族化的集中凝聚和具體體現。因此,音樂創作的民族化,也必須注重音樂形象的民族化。例如鋼琴協奏曲《黃河》,就塑造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和黃河兒女的英雄形象,其民族化特征十分鮮明。(三)情感的民族化。音樂是抒情的藝術,情感是其本體美學特征之一。因此,音樂創作的民族化,也必須體現在情感的民族化上。例如歌曲《我愛你,中國》、《我的中國心》等等,都表達了中華民族所特有的愛國主義情感,以此彰顯出民族化特色。

由此可見,民族化在音樂創作中的具體體現,首先是內容上的多層面體現。

三、民族化的必要形式

音樂作品的內容與形式是同一范疇,二者互相依存,相輔相成。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又為內容服務,沒有無形式的內容,也沒有無內容的形式。音樂作品的民族化,也要通過形式的民族化來體現。

具體來說,音樂作品形式的民族化,也細分為以下幾個層面:(一)體裁的民族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音樂體裁,音樂創作要運用民族化的音樂體裁。(二)結構的民族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音樂作品結構,中國音樂作品注重線型結構,這是結構民族化的標志。(三)語言的民族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音樂語言,中國音樂作品的民族化,要使用民族化的音樂語言,在旋律、節奏、調式、調性、織體等方面,都要凸顯民族化特征。

由此可見,民族化在音樂創作中的具體體現,同時是形式上的多層面體現。

綜上所述,作曲民族化具有重要意義、它又具體體現在音樂作品的內容與形式兩大方面。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初中音樂;欣賞曲目;合理性選擇

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目標,良好的音樂教學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開設初中音樂欣賞課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音樂欣賞只有選擇科學合理的欣賞曲目,才能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分析、評價的能力,進而實現學生音樂鑒賞的水平和生活審美情趣的整體提高。

一、合理選擇經典曲目,提高學生欣賞水平

講授是當前音樂教師教學的主要方式,即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學習、理解和掌握知識。這種教學方式的優點是,音樂教師有較強的主動性,可以選擇一些較為經典的音樂欣賞曲目進行音樂知識和音樂常識的教學,這能夠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比較系統連貫的知識。比如:教師可以選擇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這是一部結構復雜、意蘊深刻的作品。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對作品標題由來的講述、變奏曲以及其主題音樂的講解,引導、啟發學生對整部作品進行理解和把握,同時向學生介紹一些交響樂、管弦樂等與欣賞有關的基礎知識,幫助他們對交響樂隊的樂器、編制及位置編排和曲式結構有一個大致、系統的了解。

二、科學選擇形象曲目,深化學生音樂理解

通過實物、圖片或利用電化教具等手段對音樂欣賞曲目中所描述的畫面進行展示,這種直觀的視覺刺激能使學生獲得具體、生動、真實的感性認識,這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其觀察和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中,可以采用嘗試創作法,要求學生把感受和理解到的音樂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比如:教師選擇《動物狂歡節》作為教材,先讓學生欣賞“獅王”“袋鼠”等樂段,并讓學生根據對節拍、力度、速度、音區音色、旋律特征的分析,推測樂段所描繪的動物形象。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利用某些音樂要素對其他動物形象進行設計,教師根據學生的設計進行演奏。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同時對這些音樂要素的理解和記憶也會更深刻。這種創作活動不僅能夠讓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鞏固,而且還提高了學生對各種音樂語言和表現手段的運用和創作能力,滿足了學生音樂創作的愿望,對學生以后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適當選擇戲曲曲目,培養學生愛國情懷

戲曲是中華民族創造的獨特的戲劇文化,它是中華藝術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從古到今,戲曲不斷發展,也不斷創新,至今仍活躍在中國城鄉及世界許多國家的舞臺上。戲曲欣賞也是初中音樂欣賞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對于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現代京劇《紅燈記》進行教學,這首作品雖然還是采用了傳統京劇的板腔、曲牌,保留了傳統京劇的風格特點,但是它還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民間曲調,融入了話劇、舞蹈、西方音樂等某些語匯因素,有力地突破了京劇音樂固有的程式化套路,采用個性化的音樂創作,塑造了一個個經典的人物形象,并且在音樂、舞蹈、表演、舞美設計等藝術表現形式上,都作出了巨大的探索與改革。學習這一曲目,能讓學生深切體會眾多前輩藝術家們的辛勤勞動和巨大貢獻,不僅能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更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加大選擇流行曲目,拓寬學生音樂視野

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所處的社會環境具有其特殊性,只有得到教師的正確引導,他們才能更好地吸收流行音樂中的養分。因此,音樂教師在課前要認真備課,課堂上引導學生在追求審美愉悅的同時學習音樂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時,可以適當選擇一些符合課堂主題的經典流行音樂作品開展教學活動,這能夠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感受和欣賞音樂作品。比如:教師可以選擇林俊杰的《江南》,這是一首充滿江南雅致韻味又具流行魅力的歌曲,它在西洋R&B的節奏別加入了中國的古典元素,如洞蕭和古箏,曲調纏綿動聽,引入課堂將必然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同時還能使學生將傳統音樂與流行元素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對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具有重要意義。

從欣賞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藝術,會發現其魅力所在。音樂作為一種抽象的藝術,它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初中學生通過音樂欣賞課程對它進行系統了解,在感受和欣賞音樂特質的同時,能逐漸形成具有個性的音樂藝術鑒賞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會形成完善的人格,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這對學生以后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篇6

一、企業形象策劃戰略是時展的必然趨勢 

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社會和時代的觀念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經歷了巨大的轉變,從早期的溫飽型時代,過渡到富裕型時代,即而進入到表現型時代。表現型時代追求精神消費,即消費者注重產品形象、品牌形象是否滿足他們的審美要求。這一時代也稱感性消費時代,以此代替原來的理性消費時代。這種消費觀念是伴隨著對產品高附加值的要求而出現的。首先表現為,購買商品時訴諸于情感的共鳴:消費者不再過多地以經濟性、必須性為依據做出理性分析,而是根據自己情感的要求去選購商品。凡是引起他們情感共鳴的商品,他們甚至可以拋開價格的因素。同時,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優先考慮產品的銷售服務、企業形象等多方面因素。其次表現為求異心理,即個性化要求。消費者一改理性消費時代遵循共性的消費心理,開始崇尚個性,通過購買商品,表現出自我獨特的內在價值。表現型時代或感性消費時代的到來,為企業形象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企業只有通過從內在精神到外在行為及視覺傳達的策劃,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為公眾提供良好的服務和優質美觀的產品,打造出企業完美的形象,來適應時展的要求。與此同時,隨著時代的進步,企業的營銷戰略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由傳統推銷戰略,即以賣方為主的戰略,進入營銷戰略,即按買方要求來調整產品的價格和質量,進而進入形象戰略時代,包括產品的內在品質、外在包裝、道德服務等等,也就是說,顧客選擇商品是最重要的是考慮到形象,即產品的有形形象與無形形象。有形形象可以定義為看得到、摸得著的部分,如企業的標識、產品包裝、名稱、以及售后服務等;無形形象,即企業的價值理念、精神坐標、目標方向、口碑信譽等等。所有這些,所構成的企業形象,是企業對公眾的一種約定和承諾。同時,日常生活美學化也是當代世界消費社會的基本形態的反映,人們不但消費物質產品,更多的是消費廣告、消費圖像、消費品牌,也消費符碼。當今世界被稱作“符碼化的世界”,它帶來了符碼化的生產,符碼化的消費,符碼化的權利,符碼化的生存,這不可避免地誘導了新的需求動機,造成新的利益分配。 

二、企業形象戰略是企業實施人本化管理的前提條件 

企業形象戰略本質上來講是一種審美戰略,是用審美的眼光和美的規律定位企業的生產和經營,使其在企業中人的形象、物的形象、產品形象、道德形象中得以滲透,從而達到對企業整體形象的塑造和把握,因此也可以將這種審美戰略稱為美學管理。隨著管理方式的進步,人本的因素逐漸滲透至管理中來,可以說,企業管理理論的幾個革命均根源于對人本質力量的進一步揭示與張揚。美學管理也正是基于對人性的尊重以及對時代 發展的透視而提出來的一種新的管理理論。企業的人本化管理方式,一改物本管理時代見物不見人的機械化管理模式,它包括運用行為科學,重新塑造人際關系,增加人力資本,提高勞動力質量,改善勞動管理,提高勞動者的參與意識,建設企業文化,提高企業的精神等等。它以人文精神為指導,荷載更多的文化內涵和美學意義。特別是工業文明時代,工具理性將人的存在理解為一種知性的存在,而忽視了情感和審美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企業形象戰略也即美學管理戰略正是給予企業這樣一個實現人本化的機會和條件。在這里,企業通過美學的定位和管理,給予企業員工以充分發揮自我的空間,把人的生產還原為體現自我的重要活動。這正是人本化管理的重要特征所在。 

通過以上對企業形象戰略重要意義的分析和闡述,可以得出結論:企業形象塑造決不僅限于是企業的視覺的傳達,更重要的是企業內在文化和精神的凝聚。企業形象戰略一改企業作為一個經濟單位帶給社會惟利是圖的負面影響,傳達出更多的精神文化的特征。企業形象策劃不僅是經濟范疇,而且是一種美學范疇。企業形象戰略正是將美學與經濟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從而達到企業與社會的同步發展。能否在生產中正確地塑造企業形象,能否將美學與經濟學結合起來,是衡量未來企業發展的坐標與尺度。 

參考文獻: 

[1]吳敬璉.大中型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志: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能參加這次演講活動,我演講的題目是《優化發展環境、實現經濟跨越》。

上周五,教育局在全體職工中召開了《優化發展環境、塑造良好形象》的學習討論會。討論會上,我們認真聆聽學習了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璽玉同志《在全市“優化發展環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王書記的講話圍繞“優化發展環境、塑造良好形象”這一主題,深刻闡述了優化發展環境的重要意義,立足市情,準確查找了__發展環境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就如何開展一系列相關活動,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優化升級進行了扎實的安排部署。講話切中時弊,立意高遠,深入透徹,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將是我們日后扎實開展“優化發展環境、塑造良好形象”主題實踐活動的重要指導性文件。

王書記的講話中提到,__是典型的投資拉動型經濟。要加快__的發展,除了爭取國家和省上的投資、啟動民間投資外,必須擴大對外開放,借助外力,招商引資。而只有我們的投資環境進一步的優化了,才有可能吸引到更多優質的外資和更多優秀的人才。因此,優化發展環境,是推進經濟穩步快速增長、最終實現__經濟跨越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才能優化發展環境,從而達到筑巢引鳳的目的呢。今天我想就這一層面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發展環境是指一個地區對外開放程度、社會文明進步、經濟秩序和體制優勢的綜合表現。構成發展環境的因素是多元的,政策法規條件,自然資源條件,水、電、路、通訊等設施條件,這些條件固然不可或缺,但最重要的,還是人們的觀念、機關的作風、干群同心圖發展的精神風貌。良好的投資環境,可以出資源、出活力、出速度、出效益。因此,發展環境就是強有力的生產力。目前來看,__在自然資源條件和硬件設施條件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欠缺,但隨著災后重建的進程日益深入,我們的交通、通信、電力等基礎設施也在持續地得到改善,而且這一變化是迅速的、形勢大好的。因此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與如此好的發展機遇相比,我們的軟件部分還存在諸多急需改進的問題。

王書記已經在講話中詳細地闡述過這一部分內容,在這里,我主要想從我們自身能做的一些方面談點意見。

優化發展環境、塑造良好形象,關系到__每一位干部群眾。人人都是發展環境,事事關乎__形象。從我們自身做到塑造__良好形象,主要要從改變觀念方面做起。正所謂,觀念決定(來源:文秘站)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只有更新觀念,轉變思路,著力營造寬容開放的人文環境,營造“親商、安商、便商、富商”的社會氛圍,真正形成一種海納百川、包容各方的健康輿論環境,才能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長久的精神支撐,為實現經濟跨越增添持久動力。

優化__發展環境,事關我們每一個人,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形象,往往是從居住在這個城市、這個地區的人身上表現出來的。而城市的美好形象也一定是由一個個個體所努力塑造起來的。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我們要把建設一個好的發展環境當成自己分內的事,愛崗敬業、樂于奉獻。

篇8

關鍵詞:媒介文化 內涵 構成 媒介管理 原則

在媒介及媒介文化快速發展的今天,文化日趨“媒介化”。如今,任何性質的文化, 如果與媒介 “絕緣”, 一定是無法想象的。甚至有學者認為,今天的文化, 如果離開了媒體便無從談起。文化與傳播、文化與媒體,彼此促進、相得益彰,已成為媒介文化發展的常規路徑,同時,媒介文化對于媒介管理也有著重要意義。

媒介文化的內涵及構成

20世紀90年代以來,大眾媒介在文化領域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尤其是最近幾年,媒介文化作為一種全新的文化,更加受到人們的重視。媒介文化將大眾媒介和文化凝聚成一個互動的過程,媒介文化能夠讓每個人參與其中,它構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意識形態,塑造了人們關于自己和他人的價值理念。媒介文化作為大眾傳播時代一種新興的文化形態,是傳媒從業者在傳媒日常運作與管理中所共同擁有的核心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傳媒通常是借助精神文化產品來塑造人們的思想和意識,受眾在接受媒介所提供的產品的時候,能夠通過媒介產品認知到其所包含的媒介文化。媒介文化如同每個人的氣質、情感和性格,雖然看不見但卻不可否定其真實的存在。媒介既能傳播文化同時也能創造文化,媒介作為一個組織要生存和持續發展,也要求其自身營造一種獨特的文化。

媒介文化其實是一個非常綜合的概念,它涵蓋了多個要素,構成媒介文化的各種要素綜合在一起對媒介管理發揮著各種作用。這些要素中最為主要的幾個方面為核心價值理念、行為教化、人文關懷以及視覺識別。

核心價值理念。所謂核心價值理念,是指一個組織所有成員持有的大致相同的價值理念,也即共同價值觀。這種核心價值理念是構成組織文化的重要基礎。“共同價值觀”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學者巴納德提出的,他在《經理的職能》一書中論述了非正式組織的管理和組織中一般性目的的確定問題,指出這些目的滲透到組織各個層次中的重要性。后來,有的學者在闡述組織特性時指出,當價值觀念灌輸到組織中時,組織就會存在獨特的同一性。媒介作為一種組織,在進行管理的時候,同樣需要員工具有大致相同的核心價值理念,這樣才有利于提升媒介內部的凝聚力。

行為教化。媒介文化主要是一種體驗性的文化, 帶給人們的則主要是情感體驗上的滿足。而且,媒介文化還能夠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和對人們的行為起到一定的教化功能。人之所以為人, 是因為人有理性。人具有不斷追求更高層次需要的本能, 當一般性的感性愉悅性得到滿足之后,必然產生更多和更高的需求,媒介文化的不斷優化正是基于這個內在動因。媒介在開展文化傳播的過程中,必然會對人的行為產生一定的教化功能。受眾會在媒介日常的文化傳播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媒介傳播內容中所包含的部分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這就是媒介文化對受眾所產生的行為教化功能。

人文關懷。媒介文化最重要的應該是對人本身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關注。過分地追求利潤必將使得大眾媒介所傳播的內容變得更加低俗和膚淺,出于這種追求而形成的文化,對于受眾精神品格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必將造成文化傳播走向媚俗化道路,無形中降低了大眾文化的品位。媒介文化的本意應該突出媒介的人本特色,構建人文關懷。它的核心內容是重點關注人的生存狀況,把提升人的尊嚴和促進人類解放與自由作為追求。

視覺識別。媒介文化既需要內在的價值理念,同時也需要有直觀的可識別的一些視覺系統,這對于媒介管理而言,有利于將自身的媒介文化較快地傳播給媒介員工和外界受眾。媒介可以通過組織一些公益、公關等形象性活動,來實現更快更好地在公眾心目中建立自身的媒介文化形象的目的。

媒介文化對于媒介管理的重要意義

媒介文化絕非是一種偶發性的特征,而是媒介得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之一。媒介文化相對于媒介管理而言,其重要性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媒介文化有利于規范員工行為。良好的媒介文化,可以為媒介從業人員塑造大致相同的文化價值理念,一旦接受了這個文化價值理念,他們則具有了大致相同的價值標準、期望以及奮斗目標。這樣的話,他們的行為也就可以得到規范和自律。所以,從某種意義來說,媒介文化可以說是一種“非正式的控制規則”,可以部分地代替命令和對員工的嚴密控制,有利于媒介管理者進行有效的內部控制。

媒介文化可以提升媒介組織內部的凝聚力。媒介員工擁有共同文化價值理念和行為準則,講究媒介職業倫理道德,這樣就會推動媒介從業人員內部之間的良性合作,并獲得共同的奮斗目標,從而大大提升媒介組織的凝聚力。“良好的媒介文化可以強化員工對自身職業的榮譽感,使他們為自己是媒介一員而深感自豪,從而主動自覺地維護媒介的榮譽和利益。”①

媒介文化可以保持媒介的可持續發展。只有建立并堅持一貫的媒介文化,“傳媒才能夠在經常發生人員更替、結構變動、經營方式革新等的情況下,仍能繼續生存和發展。全體從業人員越是對某種媒介文化一致認同、分享和適應,那么這一媒介文化所能發揮的作用就會越大”②。而且,“一旦一種文化建立以后,就很難進行變革”③。所以,媒介從一開始就應該對文化給予重視。當媒介文化建立起來以后,不管人員如何更替,依然能保持文化的持續性。比如美國的《紐約時報》一直保持了文化風格上的“嚴肅性”。

媒介文化的構建原則

如上所述,媒介文化對于媒介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大力構建媒介文化。具體而言,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摒棄媚俗化傾向,大力提升媒介公信力。媒介公信力是好的媒介文化得以形成的基礎,它主要是指媒介在公眾心目中的美譽度和影響力。媒介公信力需要媒介通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良好表現才能得以形成。但是傳媒業也時常發生一些損害媒介公信力的事件,從而導致公眾對媒介的不信任,影響媒介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追究其中的原因,主要有過分追求商業目的,以及由于信息來源或人員素質等原因導致的新聞失實等。此外,媒介文化作為一種新型的文化,符合當代人追求時尚、娛樂、休閑等新的要求,它無形中間接或直接地對許多其他優秀傳統文化產生了非常大的排擠作用,“甚至有的學者認為,媚俗也是媒介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④。對經濟效益的追求一直以來都是影響媒介文化的一個主要障礙,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不少媒介甚至以犧牲自己的公信力為代價來迎合各種需求甚至一些低俗的需求,媚俗與炒作正在不斷地沖擊優秀的媒介文化,因此,如何摒棄低俗與平庸,創新媒介產品內容與形式,在引導大眾提高審美情趣的同時不斷提升媒介自身的公信力,就顯得尤為迫切。

“對于媒介自身而言,想要提高自身的社會影響及公信力,就應該加強傳媒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充分發揮媒介的信息傳播、輿論監督、引領文化、觀念塑造、關懷社會、化解矛盾等作用。”⑤除了媒介自身不斷地加強新聞職業道德自律之外,還要重視自身的品牌建設,提升品牌形象,從而樹立良好的公信力。

始終把社會責任放在媒介文化建設的首要位置。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媒介應該把強調社會責任放在媒介文化的首要位置。構建和諧社會是中國當前最重要的主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及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各種不同的思想和觀念激烈碰撞,社會各階層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社會的不和諧因素越來越多,比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利益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拉大、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等等。媒體要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充分發揮自身功能,作出應有的貢獻。作為社會正義與良知的載體,媒介的社會責任就是要準確地傳播黨和政府的聲音,積極引導社會輿論,大力弘揚社會正氣,匡扶社會正義,鞭撻邪惡與不公,形成社會各階層間的和諧關系。

始終把持續不斷的創新作為媒介文化的核心要素。社會在不斷地進步與發展,人們對待生活、生產、消費的態度和方式也在不斷地發生改變,人們的思想變得越來越復雜、越來越活躍,對精神文化的欲求也在不斷快速地膨脹。媒介也必然處于劇烈變化的環境之中,媒介作為企業要想獲得持續不斷的發展,創新是根本,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時刻把握消費者需要什么;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做到以人為本。持續不斷的創新意識將為媒介企業帶來強大的競爭力,為媒介贏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媒介文化的創新關鍵是堅持以人為本,創新意識必然要求充分尊重媒介從業人員的個性,給每個員工足夠的張揚個性、施展才華的空間,從而進一步促成媒介企業的創新。

樹立能夠體現自身媒介文化的典型人物。企業文化的培植過程中,通常會借助樹立企業英雄模范來供其他員工學習參考。企業英雄模范是企業發展過程中所涌現出來的優秀典型,是企業核心價值觀的“人化”載體,能夠為其他員工提供參照的榜樣。作為組織的媒介在構建媒介文化的時候也同樣需要塑造一些典型人物,通過這些典型人物來向外界傳播和展示媒介形象、為媒介其他員工提供行為示范,并通過一代一代的典型人物來傳承媒介文化。媒介的典型人物不同于每年都評選的“優秀員工”,應當是公認的能夠體現自身傳媒精神的杰出代表。通過典型人物的塑造,媒介文化便有了具體的載體,并且可以為媒介其他員工提供切實可行的學習榜樣。

確立各項制度,并嚴格執行。媒介文化離不開媒體制度建設,制度建設是媒介文化建設的保障。為了確保良好的媒介文化能夠得到較好的發揚和傳承,我們非常有必要建立和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力爭做到一切都有章可循。媒介文化是軟性的,是職業道德層面的約束機制,并不具有強制性。為了不使媒介文化僅停留于形式主義,而是落到實處,那么我們就有必要從規章制度上來規范員工行為。如果做到事事有章可循的話,員工反過來又會對媒介充滿歸屬感和責任感。

優秀的媒體必定擁有良好的媒介文化,從某種意義上說,媒介文化就是媒介的靈魂。如果媒體的負責人過分追求商業利益,一切以利潤為導向,可以想象得到,媒體員工在這種文化的影響下,是不可能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的。只有將媒介文化構建在制度的保障之下,并實施到位,才能夠塑造出擁有正確的新聞理想的媒介員工。也只有擁有這樣的員工,傳媒才能形成良性循環并得到可持續發展。因此,優秀的媒介文化是傳媒持續發展的內在驅動力。

注 釋:

①②邵培仁:《媒介管理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③湯姆森[美]著,段盛華、王智慧主譯:《戰略管理:概念和案例(第10版)》,北京大學出版社、科文(香港)出版有限公司聯合出版,2000年版。

④于德山:《當代媒介文化》,新華出版社,2005 年版。

篇9

關鍵詞 企業文化 企業核心競爭力 塑造與確立 提升與發展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一、我國企業塑造企業文化的發展現狀

我國企業發展企業文化的現狀分析。企業發展與改革向來是國家最重視的企業活動之一,而當今在我國的企業中進行企業文化建設改革,已經成為我國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與狀態,使我國的大部分企業認識到,企業的文化建設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動力之一。擁有企業自身文化,建設與時俱進的特色的企業文化,有利于保持企業的時代先進性與競爭力,是我國企業與國外企業競爭中重要的一環,當前我國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已經迫在眉睫,必須要保證在企業不斷完善現代化管理制度的同時,加強企業自身的現代化企業文化建設,推動自身企業的技術創新。

二、塑造企業文化的手段與方法

1、構建企業自身的企業思想,塑造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企業思想是企業文化的精髓,是企業文化發展的原動力,優秀的企業思想帶動著企業文化的發展,是我國企業文化的核心部分,代表了企業的管理與領導思想,在企業思想中包含著企業自身所遵循的價值理念與核心標準,實際上企業文化就是企業運營過程的表現,即企業的規章制度與戰略選擇。所以企業思想是一個多面體,它即代表著油田企業的大體環境,價值觀念,管理水平等多種油田企業發展的要素。

2、塑造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遵循企業文化的準則。企業文化的構建與發展,是伴隨著企業的經濟發展和改革同步進行的,是企業發展中的必要階段與成果。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要保證企業自身的特色與個性,跟緊企業發展與建設的腳步,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待企業文化建設的問題,明確地分析局勢特征,嚴格遵循企業文化建設的原則,體現出企業文化的獨特性與穩定性。學習進步準則是企業文化構建的首要準則,企業文化的走向可以確認為學習型企業,能很大程度上增強企業員工的專業性,開發員工的學習潛能,增加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水平。確立企業學習型的趨勢是為了激勵員工在企業生產生活中更新技術換代,提升企業的技術與專業水平,通過學習的方式推動創新,更新服務模式,為企業新的發展謀取出路,使企業改革的的企業文化充滿生機和活力。

3、堅定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塑造原則。企業是以人為主體的群體組織,在提升企業思想的過程中,要注意企業員工的感受與體會,選擇員工喜聞樂見的文化形態與形式,通過不同種的手段表現出來。提升企業思想也可以理解為提升企業員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而在我國企業中過去的思政教育工作手段單一,主要表現為通過讀報紙,傳達文件精神,以及互相的交談幾種方式,現如今企業員工的思想素質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提高,老式的思政教育工作很難起到本質性的作用,需要改革企業自有的思想教育手段,來達到提升企業思想的目的。我們正處于21世紀的信息時代,企業的思政教育人員可以通過多媒體,電視,視頻等各種方式來進行對企業員工的思政教育,網絡的不斷興起與壯大恰好為我們提供了這個平臺,將物質與感情融合進思政教育中,有利于員工們更好的接受與理解思政教育工作,能大大提升企業員工的思想素質,對提升企業思想是一個大大的助力,為我們建設高質量的企業文化做鋪墊。

三、企業文化建設與塑造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意義

1、企業文化建設決定著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獨有著對企業員工進行文化輻射的作用,對企業來說,人員才是最重要的資源,通過企業文化影響過的員工更具有企業的向心力,對企業的發展有著推動的作用,增加企業的內部員工凝聚力,增強企業的軟實力,決定著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走向。

2、企業文化建設帶動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與提升。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形象與總和,是企業外在形象的表達,決定了企業的走向與方向,也影響著企業的整體價值觀與世界觀,從某種角度來說,企業文化的立足點是企業精神,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表現。

3、企業文化建設激勵著企業前進與發展。現如今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是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企業文化的建設也應當遵循這個原則,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文化,讓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增加底牌,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也是我國建設可持續發展企業形象與理念的表現,為我國的企業發展之路奠定基礎。

四、結束語

提升企業文化,促進企業文化建設,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這是我國企業進行企業改革的必經之路,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改革過程中要加大企業文化建設的力度,將之放在與經濟發展同一水平的重要的地位,建設屬于自己的企業思想,從而達到為企業創造最大效益的目的。由此可見擁有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企業文化是企業深化自身管理的重要途徑,提升企業思想既能滿足企業對管理改革的需求,也能充分滿足企業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要求,并且能增加企業的凝聚力,為建設現代化企業的產業改革推波助瀾,做出巨大貢獻。

(作者單位:江西廣播電視大學)

參考文獻:

[1]劉光明.企業文化(第三版)[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年3月第3版.

[2]林國建.二十一世紀企業文化再造新論(下)?[J],企業文化,2002(12)

篇10

民間剪紙藝術是民間傳統極具代表性的傳統技藝,其創作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剪紙作品中體現了人們群眾最為淳樸的思想情感,不摻雜功利性,蘊含著人們最基本的審美與精神品質。剪紙是以鏤刻為創作形式,其創作方式與民間皮影藝術的創作如出一轍,我國早期的一些動畫影片作品,例如《葫蘆兄弟》、《金色的海螺》、《吹鼓手》、《灰姑娘》、《老鼠嫁女》等諸多動畫作品,都是成功借鑒民間剪紙藝術的優秀動畫作品。伴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民族文化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剪紙藝術,被人們重新以新的角度進行解讀,其獨特的造型方式、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審美情趣都對現代動漫藝術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一、獨特造型手法對動畫藝術中形象塑造的影響

我國早期的動畫制作,對于造型能力要求嚴格,動畫的制作需要有能動的技術,又要有美術基礎,具備較高的造型能力以及對于藝術方面的修養。尤其是早期的一些比較經典的動畫片,更是對于動畫形式的表達與形象塑造有較高要求,像那些經典的水墨動畫、剪紙動畫、木偶動畫等優秀作品,都是借鑒了我國傳統的民間造型藝術手段。民間剪紙藝術的造型手法獨特,藝人們在創作過程中,不會過多的考慮透視、比例等各種關系,主要以個人對物象的理解去表現事物,并且能夠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任憑創作者的主觀意念,將完全不相關的兩個或者幾個事物表現在同一作品中,憑著自身的經驗以及心中的想法,大膽的進行取舍、創新。大多數的民間剪紙藝人都沒有經過正規的美術繪畫訓練,確仍然能夠創作出如此生動鮮活的藝術作品,憑借的正是對現實生活的深刻體驗以及心靈上的感悟。就像美術大師黃胄說的,藝術源自于生活,沒有生活藝術便會褪色。而現代動漫的發展制作是同樣的道理,深入生活,對現實生活進行深刻體驗與感悟,正確的觀察,分析事物的特征,抓住其特點,更好的表現物象,使動畫形象的創作具備其特有的典型性特征。2006年由環球數碼公司上映的剪紙動畫片《桃花源記》,是對我國剪紙動畫的一次突破。《桃花源記》借助電腦三維技術,使得角色形體動作更加流暢,面部表情更加豐富,細節方面更加細致入微,與以往不一樣的是,作品沒有局限一種表現形式,除了傳統的剪紙藝術,還借鑒了水墨、皮影等民間藝術形式,并使其與動畫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尤其是水流以及繽紛的落英,使得傳統的藝術符號在動畫片中有了新的視覺表現,傳統的造型手法為現代動畫制作注入了新的創作元素。

二、剪紙造型語言對于動畫藝術作品內涵的啟示

動畫藝術有著很強的綜合性,涉及美術、音樂、表演以及文學等多個領域,因此,動畫在創作表現形式上可以借鑒各種造型語言。民間剪紙藝術的語言,是源自于最初的思維方式,受我國傳統哲學的影響,剪紙作品在創作時將事物的特征,通過聯想、寓意等各種造型手法,將自然生活中的事物與哲學觀念結合,不同的剪紙紋樣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愿望。例如《抓髻娃娃》、《蛇盤兔》等剪紙作品,都是通過意象的造型語言,運用不同的剪紙紋樣,體現人們淳樸的生命意識,體現民間剪紙深刻的文化內涵。我國較為早期的剪紙動畫片《老鼠嫁女》、《葫蘆兄弟》等優秀作品,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重要的原因是其中深刻的思想文化內涵,首先在表現形式上借鑒了傳統的剪紙技藝,塑造起鮮明的動畫形象,將是非與善惡體以及人民對于生活的美好祈盼反映在動畫形象中,有著強烈的教化意義。

我國現代的動畫藝術創作發展,已經越來越重視民族風格的樹立,加強對民間傳統文化的學習借鑒,將民間剪紙藝術的造型語言融合在現代動畫的創作中,對于提升動畫作品的思想寓意以及文化內涵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吉祥造型觀念對動畫創作思維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