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設計課程內容范文

時間:2023-09-28 18:09: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形象設計課程內容,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形象設計課程內容

篇1

【關鍵詞】科學課程;探究導向;演示型課件;結構設計;內容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0)05―0041―04

新課程標準提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在科學課程的課堂探究中存在教學內容選擇、學習情境創設和教師引導等方面的問題。隨著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應用條件的改善,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型課件成為學校中使用最頻繁的課件類型。Powerpoint演示型課件融合圖文聲像等多種媒體元素,具有強大的表現力,在科學課程中合理的應用可以優化課堂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參與和思考。但由于許多教師往往注重制作的技術而忽視課件的結構和內容設計,使課件只是成為信息傳遞工具,不能很好地促進科學探究學習。

本文以小學三年級科學課《養蠶》為例,介紹探究導向的演示型課件的結構和內容設計。《養蠶》是小學三年級的科學課“動物的生命周期”單元的內容。課件設計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生動地體驗“養蠶”的活動,經歷科學觀察的過程,對我國養蠶抽絲的發明、發展有一定的了解,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

一 探究導向課件的結構考慮

演示型課件是在課堂中與教師和學生的活動配合使用的,基本屬于直線式順序教學。設計課件時可以在直線式程序的基礎上添加簡單的跳轉和鏈接,設置探究問題的目錄頁,產生選擇分支的效果。目錄頁既是教師設疑的起點,又能啟發學生對知識結構的思考。本文范例課件《養蠶》的結構如圖1所示。

從課件結構圖可以看出,《養蠶》課件總的結構是自上而下順序播放,開始時呈現本課件要探究的問題,分為六個欄目,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六個方面開始探究活動,并通過超級鏈接將每個欄目與該欄目下的首頁內容做跳轉,學生可以通過超級鏈接直接定位到要探究的欄目。頁面效果是如圖2所示的目錄頁。

在每個探究活動欄目的末頁,通過添加動作按鈕,并通過動作按鈕添加超級鏈接的方式,將課件的流程返回到目錄頁。如圖3所示是在抽絲活動介紹結束時,在該幻燈片上添加了動作按鈕,并給該動作按鈕設置鏈接到目錄頁的超級鏈接。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各個欄目間隨意切換。

二 課件的內容處理

探究導向課件的內容處理,是指對主要來自教科書和教師的教案的內容進行選擇、改造和加工,把授課材料轉變為探究學習的內容,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設計演示型課件時,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處理內容。

1 選擇符合學生需要和適合課件呈現的內容

《養蠶》課件從教學內容中選擇了關于蠶和養蠶過程的圖文描述,這些都是許多學生想知道,又能發揮課件表現優勢的內容。例如用日記形式描述科學觀察的結果,用典型圖片對我國養蠶抽絲的發明、發展介紹,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和討論問題,以及在此過程中滲透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探究方法。圖4所示為采用觀察日記的方式展示蠶寶寶出生的課件頁。在該頁的右側,分別順序呈現蠶卵三張圖片。教師先呈現和引導學生觀察第一張圖片,提示學生用恰當的語言描述該圖片,然后日記上出現第一段話“蠶卵是橢圓形的,淺灰色,中間有些凹下去”;然后單擊出現第二張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和討論后,呈現日記中的第二段話“剛出殼的蠶,外形像螞蟻,所以叫做蟻蠶”;最后出現第三幅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中蟻蠶的身長,隨后在日記中出現“蟻蠶的身體大概有兩三毫米長”。

2 分解和概括教學內容

課件呈現的文字是支持學生活動的線索,以及對內容的結構的展示,不是供學生閱讀的材料,要避免整頁整頁地呈現文字。設計時要對教學內容的文本進行分解和概括,提煉出要點,進一步簡化成為有序或無序列表或表格,以便層次清楚的呈現。這個過程示意如圖5所示。

在《養蠶》課件中,交流養蠶過程中的發現時將教材的文字內容概括提煉,簡化為表格,說明不同時期蠶的形態特點和生活習性,直觀地呈現出它們之間的邏輯聯系,使學生更容易歸納總結。如圖6所示。

3 把文字內容轉為圖形

對教材的文本內容提煉概括后,用圖形呈現出來。在教學中用圖形把學習內容的結構轉變為可見的形式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這種圖形稱為認知組織圖,在演示型課件中認知組織圖能做得更為生動鮮明。認知組織圖包括層級圖或流程圖樣式的結構圖、幾何形狀與線條連成的圖形組合、文字和線條構成的綱要圖等。

在這種形式中,圖是基本信息,文字是補充說明信息,設計得當的圖形,能夠揭示學習內容之間的關系,增加學生的興趣,容易理解,記憶深刻。例如圖7所示。

4 用圖像解釋教學內容

科學探究學習的普遍困難是學生不能積極地建立起文字描述與科學現象之間的聯系。呈現能夠說明和解釋文字材料含義的圖像,能引導學生嘗試建立言語和圖像心理表征之間的聯系,積極參與到信息加工活動中,提高加工的深度。相比較之下,如果只使用言語,學生的參與程度會降低,對于缺乏感性經驗的學習者,言語符號因為抽象程度較高,而不能與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系。

在這里強調使用能夠幫助理解言語的解釋圖像,而不是代表圖像和裝飾圖像。代表圖像是與頁面內容相關的但沒有解釋作用的圖像,例如關于科學家介紹的頁面上出現人物的照片。裝飾圖像是與頁面內容無關只起美化作用的圖像,例如計算機組成結構原理的頁面上出現計算機剪貼圖案。代表圖像和裝飾圖像無助于信息加工,往往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尤其是當濫用動態圖像時。課件設計要避免濫用與頁面內容無關只起美化作用的裝飾圖像,注意慎用與頁面內容相關的但沒有解釋作用的代表圖像。

在學習《養蠶》一課時,針對許多學生缺乏養蠶的感性經驗的情況,課件使用了幫助理解言語的“解釋圖像”。例如在圖8“認識蠶的變態”課件頁中用圖片作為主要的媒體元素,呈現蠶的各種形態,構成解釋圖像。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蠶在各個時期的變化,然后通過疊加文字概括給出學生探究的問題。

在目錄頁和提綱頁使用了“青蛙”卡通圖像,引起學生的興趣。如圖3所示。在探究我國蠶絲業的歷史時,在絲綢之路的頁面插入了沙漠駝隊圖,屬于“代表圖像”,見圖9所示。只有確屬必要,才能使用這類圖像。

5 相關信息接近

頁面元素都不是孤立的,例如文字與其解釋圖像、圖像與它的局部的文字注釋、總圖與分圖、標題與其內容等是相互關聯的,所傳遞的信息有相關性,在時間或空間上應該結合成為一個整體,向學習者傳遞完整的信息,以提高認知效率。因此要分解教學內容,減少每頁的信息量,使文字與相關圖像能放在一個頁。例如在《養蠶》課件中,在“觀察蟻蠶”課件頁中將蟻蠶照片、思考問題和觀察提示都安排在一頁。如圖10所示。首先給出蟻蠶的圖片,然后提出學生要探究思考的問題,此時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把自己從圖片中觀察到現象記錄下來。最后,在圖片上覆蓋文字,提示學生注意。

三 內容動態顯示的設計

在設計課件的放映效果時,要恰當利用Powerpoint的頁內動畫,使靜態內容動態化,這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形成特定的呈現效果,引導觀察和思考;二是示意科學現象或規律的動態關系。

在設計演示內容的動態顯示時,教師需根據動態顯示的意圖做好設計,即設計每張幻燈片中各個對象間怎樣動態顯示才能有助于引導學生的探究活動,確定各個對象出現的先后次序。然后通過添加“自定義動畫”效果的方式實現設計,包括動畫類型的設置、動畫播放時間的控制、多個對象動畫的播放順序等。

1 利用動畫效果的暗示作用

通過圖文之間、多圖之間的交疊或覆蓋,暗示科學現象或規律之間的遞進、關聯、強調、概括、引申等含義。例如在“觀察蠶卵”課件頁,在同一位置先后疊加三幅圓形圖片, 用左側的非常快速“擦除”動畫,暗示通過放大鏡觀察的效果,如圖11所示。

又如“認識蠶的變態”頁先用動畫的“向內溶解”效果分步呈現蠶在變態各個階段的形態,最后疊加文字圖形作為概括。如圖9所示。

2 設置動畫引導思路

通過對象呈現的順序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的順序。例如為了清晰地表達給蠶寶寶記觀察日記的過程,本課件采用先動態出現信紙,然后出現觀察日記標題,接著出現觀察的對象(蠶卵、蟻參等多張圖片),最后呈現出要寫的日記內容,這樣使用頁內動畫,使學生更清晰地知道觀察日記的寫法以及科學觀察的學習方法。如圖12所示。

3 示意進程和演變

應用動畫產生沿一個方向或路徑漸進流動的效果,能夠表示事物的發展變化,例如工藝流程、生態鏈、物態變化、活動步驟等。課件中為了直觀地表現出蠶的一生的變化情況,用“階梯狀”分段顯示,產生沿著圓周漸進的動態效果,示意蠶的生命周期。如圖13所示是給“成蟲”組合圖形設置階梯狀單擊后自動出現的漸變動畫過程。

四 結束語

科學課程教師制作和使用演示型課件要著眼于創設學習環境,用來引導和指導探究學習,而不僅僅是解決看得見和看得清的問題,也不是僅作為提高信息呈現效率的工具。因此首先應該注意課件的設計,使課件的結構有利于學生對內容的概括和思考,使內容及其呈現方式能激發學生探究和參與。

參考文獻

[1] 張軍征,劉立云等.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基礎[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張軍征.多媒體教學軟件設計原理與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3] 謬亮,郭剛,李捷等.多媒體CAI課件制作基礎及實例教程(職業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篇2

關鍵詞:實踐教學;項目教學;教學改革

Teaching reform of characters designing profession clothing & accessory course

Wang Taopeng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commerce, Beijing, 10110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s improving, people pay attention on personal image more and more, characters led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esigning profession.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nalysed the clothing & accessory course of the design professional for the characters, summarized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he law, to develop more skills-based,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 project teaching; teaching innovation

自1999年以來,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在高職院校的大力推動下,開始被廣泛開設。該專業源于中專院校和社會培訓學校的美容美發專業,隨著專業細分化和整體化的整合過程,演變為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旨在培養人物形象設計師、化妝師、美容師和美發師,以及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專業管理人員。不同的院校基于原有的資源等因素,在最終的培養方向上會有所不同,如服裝類院校開設本專業會以服裝類課程作為主導,而以化妝、發型設計等課程為輔。

不論是怎樣的課程內容設置和培養方向,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作為對人物進行整體形象的設計和包裝,必不可少的實操課程之一是服裝服飾。不同的院校根據自身的情況,課時量的多少、教學內容的安排都會有比較大的差異,筆者根據實際教學經驗和親身體會,對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總結和探討。

1 對創造力(創意能力)的分析

做好藝術設計必須具有優秀的創造力,缺少了創新設計、沒有了創意,這樣的藝術作品是沒有出路的。

創造力(創意能力)的實質是對現實的超越,是推陳出新,是與眾不同,是能夠讓大家眼前一亮的設計;創造力是以探索和求新為特征的,它是個人主體性的最高層次和最高表現,是人之主體性的靈魂。所謂創造力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對外在事物的超越,主體通過變革和改造舊事物,產生新穎的、獨特的新事物,它常常與改革、發明、發現聯系在一起;二是對自身的超越,這種超越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蘊基礎上的。對學生的學習而言,其創造力不限于首創前所未有的新知識、新見解,而應包括更多的內涵:靈活地運用知識和技能;有豐富的想象力,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有標新立異的精神和敢于發表與別人不同的見解,能夠完整地對自己的設計進行闡述和解釋。

2 教學內容的安排

在服裝服飾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不同院校各有側重。例如,有的院校是在原有服裝專業基礎上開辦的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因此,其課程內容以服裝專業原有課程內容為主,以美容、美發、化妝課程為輔;有的院校教學師資以美容、美發、化妝為主,服裝服飾類的課程課時量相對較少,對應服裝課程教學條件也很一般。筆者所在的院校屬于后一種情況,該課程的教學條件比較簡單、課時量只有48課時。根據此種實際情況,筆者在教學內容安排上,根據本專業整體形象設計的需求,精華教學,充分利用課后時間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和安排,如緊密聯系化妝、美發課程的教師,根據其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進行服裝服飾課程的內容設計,并在教學進程方面也盡量保持同步。化妝課程講解到中國古代妝面,服裝服飾課程就相應講解中國古代對應的服裝,使學生對整體人物造型印象更加深刻。

2.1 學習服裝歷史的重要性

針對48課時的有限課時,在服裝歷史內容的講解上只能講解對應化妝課程需要的部分,這樣重點突出,又能夠深化學生對整體人物的認識和理解,而且通過學習服裝歷史知識,可以更多地了解相應的服裝文化和歷史背景,并期待學生能夠在整體人物形象設計中,在創意服裝造型的設計中,將歷史的服裝造型活學活用。

2.2 服裝效果圖的作用

設計服裝效果圖是在服裝制作之前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設計師與被設計者(或者客戶)進行有效溝通的一個手段,因此,服裝服飾課程要求學生能夠用服裝效果圖的形式,畫出自己設計的服裝,并能夠用效果圖形式表現整體人物形象設計,這也是讓學生對整體人物有一個完整的設計和理解,并能夠輔助未來的工作崗位。通過效果圖也能看出學生對專業的理解和認識,并體會人物形象設計的“整體性”所在。而優秀的服裝效果圖也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是一個設計師審美內涵和修養的體現。

2.3 不可或缺的服裝立體裁剪和制作

設計了服裝、畫出了效果圖、通過了審核,最終需要進行服裝的整體制作。服裝立體裁剪和制作部分教學內容對于沒有服裝制作基礎的學生來講,是比較難學的一部分,學生不能夠充分理解對應的服裝結構,但是該部分教學內容必不可少,否則學生設計好的服裝,只能花大價錢去專門的制作單位制作,這樣會給學生在經濟方面加大壓力。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和實踐,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體會到了這部分內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表現出了極大的服裝制作樂趣,也深刻體會到了高等職業教育“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的宗旨。

以上三個教學內容,每一部分都是一個獨立的體系,每一部分的內容需要48~60課時,在課時總量明顯不足的情況下,更多地需要學生在課后進行自學或者教師利用個人時間進行指導。

3 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設計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采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專業需求而進行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設計,可以更好地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解。

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以及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服裝服飾課程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了如下安排和設計。

3.1 活動教學法

活動教學法是以主體參與為內容,以主體互動為過程,以主體構建為結果,通過主體參與來完成教學,實現發展的教學方法。其根本目的是對現行以知識本位,教師中心,傳授與灌輸為主要特征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造,實現對傳統課堂教學過程的根本變革,以煥發出課堂教學的真正活力。

在服裝服飾課程中,活動教學法主要體現在:教師根據服裝歷史部分已經講授的內容,布置服裝效果圖的主題,讓學生進行臨摹或者創新性的服裝設計,在創新性服裝造型設計上,要求體現出古為今用的特點,并針對有特色的服裝設計造型,要求學生進行系列服裝設計,并配合化妝、發型形成整體造型設計,以學生為主體,將全部效果圖作品展示,并讓學生進行評判。在服裝制作教學內容部分,該教學方法體現得更為具體:化妝課程需要進行整體設計,同時需要配套服裝,因此讓學生根據化妝課程需要進行服裝造型設計和制作。制作服裝的過程以學生為主體,非常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動手能力也是人物形象設計專業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此過程還讓學生對整體造型有了更加具體的認識。

3.2 項目教學法

以實際應用為目的,通過師生共同完成教學項目而使學生獲得知識、能力的教學方法。

在服裝服飾課程中,該教學方法非常實用,以服裝制作部分教學內容為例:根據整體形象設計造型需要,新娘服裝、晚宴服裝、創意類服裝等幾類是必須具備的,因此,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購買面料、輔料,制作服裝,此過程在教師的輔導下,以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為主,充分體現了學生綜合應用服裝服飾課程教學內容的能力。在該教學方法中,學生可以幾個人組成一個小組,完成一套服裝的制作,也可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系列服裝的制作。同時也充分與化妝、美發專業技能教師溝通,聽取其意見和建議。

在大型化妝造型比賽中,均要求整體造型的配套,因此也需要制作服裝,這也是服裝服飾課程實際項目的具體應用。在歷年的市級、全國級化妝比賽中,大多數學生需要根據比賽主題,自己設計和制作服裝,即使不能自己完成設計和制作服裝,也要求學生在購買的服裝上進一步的豐富和完善。該教學方法在實際應用中非常有意義,許多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制作服裝,體會到了服裝制作的樂趣和看到成果后的滿足,也對專業更加有自信了。

地域的優勢,使學生可以多參觀或者觀摩各種服裝設計比賽、服裝展覽,這對于學生更深刻地體會服裝設計的真諦有很重要的意義,因此,要經常帶學生、鼓勵學生、為學生提供相關的服裝展覽展示、藝術展示、畫展等信息,動員學生多看、多想。

3.3 自主學習法

自主學習法可以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法主要應用于拓展教學內容,同時彌補教學課時量不足、充實教學內容等,如在服裝服飾課程課時量較少,教學內容安排較多,需求多樣化的情況下,這種教學方法很實用。采用此種教學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能力在未來的工作和學習中都受益匪淺。

在服裝服飾課程教學中,服裝歷史部分、服裝裁剪和制作項目的訓練,都需要學生花費大量的課后時間來進行,尤其是在參加化妝大賽之前,服裝都是學生自己設計、自己動手制作。通過項目教學與自主教學法的結合,給教師的震動也非常大:在比賽的促動下、在實操課教師的共同要求下,學生通過立體裁剪的辦法,完成了很多難度較大的服裝制作,完成效果也非常好,讓人覺得非常出乎意料。獲獎的學生又進一步促動了其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反過來促動了對服裝制作和設計的熱愛和熱情,所以,教學的順利進行,是各種因素的綜合結果,是學生、各科教師共同努力的結果。

4 教學效果的體現

4.1 繪畫能力有所提高

在繪畫服裝設計效果圖教學內容的要求下,學生自身的繪畫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因為繪畫能力本身就是需要不斷地通過動手畫的形式來鍛煉,因此,通過教師對學生作業量的要求、對設計作品的嚴格要求,學生能夠在繪畫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4.2 服裝制作能力極大提高

通過自己動手制作服裝,尤其是在化妝實訓課程、各種級別比賽的要求下,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非常迅速,動手能力、設計能力、審美能力也是人物形象設計專業重點培養的幾種能力。由此可見,比賽、實訓課程激發了學生服裝制作的積極性,尤其是在學生獲得了獎項之后,也帶動了其他學生制作服裝的積極性。而學生的服裝作品體現也比較完整,能夠在服裝、服飾方面進行整體設計和制作,對于各種服裝材料也能夠通過制作服裝的過程得到深入的了解。由此可見,通過各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必然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

篇3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個人形象問題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從而,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應運而生。結合時尚行業人才需求的實際,從崗位能力要求出發,構建適合行業發展的人物形象設計課程體系,研究專業課程的內容設計,探索專業教學模式,滿足時尚行業對人才應用能力的要求,著重培養人才在“專業性—創新性—適應性”三方面的能力。

專業主要涉及課程有服裝立體裁剪、專業化妝基礎、舞臺化妝造型、舞臺發型基礎、整體造型設計、形象設計色彩診斷、初級美容技巧、美甲、服裝服飾搭配、素描、色彩、造型設計學等。

針對就業的嚴峻形勢,高校畢業生尤其是高職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已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當前的現實情況是, 一方面高職畢業生就業難, 另一方面用人單位所需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嚴重缺乏。這種矛盾的現象, 說明目前我國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工作與就業市場嚴重脫節, 這種脫節制約了高職教育的發展。針對這一社會現狀,本專業始終把人才培養質量放在首位, 以市場和就業為導向,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積極推進職業資格鑒定, 形成了招生、培養、就業的良好機制, 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以理論教授為基礎、實踐教學為基準、多媒體教學相配合的原則,“教、學、做”為一體,讓學生學會在實踐中求真知,在實踐中求發展。在日常的練習中的能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當中,畢業就能就業,畢業就能上崗。

二、形象設計專業就業方向

形象設計專業目前就業仍處在未飽和狀態,且就業范圍廣,其中包括婚紗影樓、形象設計公司、廣告公司、電視臺影視劇組、大中型美容院、服裝公司、中外化妝品公司等。而學生畢業后能從事的就業崗位有形象設計師、服裝形象顧問、中高級化妝師、色彩咨詢診斷師、服裝導購員、化妝品公司營銷員、中高級美容師、美甲師等。

三、專業教學方法的改進

形象設計專業在教學計劃中的教學方法主要以理論教學為基礎,實踐教學做提高。其中實踐環節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非獨立設課的實踐內容,與理論教學共同分擔一門課程;還有一類是獨立設課的實踐課程,這類課程的特點是集中實踐,完成的項目綜合性、應用性要求高。根據實際情況和專業特色發展的需要,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把課程進行整合或者結合專業需要突出重點。讓每門課達到與專業結合最緊密。

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是實踐教學體系建設非常重要的方面。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在實踐教學環節設計中與純實驗類課程有許多不同之處,首先實踐的目的不同,純實驗性課程的目的大多是驗證式的,往往存在唯一的結果,所使用的材料、工具和過程基本一致,因此實踐指導書的編寫比較具有唯一性;而設計課程則不同,通過同樣的實踐環節,學生所達到的程度依個人的原始積累和努力程度不同,結果會有很大的差別,而且過程的指導是比較個性化的,不完全雷同。為此,要設計一套適合人物形象設計的實踐環節,我們必須有創造性地去完成這項工作。

我們要求所有的實踐課程都要有一套比較完整的實訓計劃,包括實訓大綱、實踐指導書、實踐條件的規劃、實踐教師的準備等,能夠保證所有的實踐課程的開出率是100%;對將來開出的實踐課程結合專業的特點進行實踐指導書(或綜合課程訓練要求)進行重新的改革,改革的目的能夠真實地反映課程的最終目的、明確課程的特點并建立相應的條件;使本專業擁有一套完整的、科學的實踐課程的內容,并在各個課程的實際完成過程中,有明確的成果體現。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從課程的單一環節實踐到課程項目實訓、到多課程綜合技能實訓,包括專業課程內的實踐課程、綜合實訓周、崗位實踐、專業技能實訓周、綜合畢業設計與論文。

實踐教學改革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從崗位能力要求出發,結合不同生源特點,安排實踐教學內容

實踐教學內容充分吸取專家委員會的各項建議,對每門課程應達到的實踐水平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引導,積極引進“雙師型”教師,對新畢業的教師安排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聘請有經驗的實踐指導教師來校授課,提高實踐的技術性和應用性。

(二)對實踐環節的考核進行改革

改原有的實踐考試用筆試的方法,改為考核實際的操作技能,部分課程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內容,這種考核的指標盡量接近實際崗位的要求。

(三)將企業設計課題引入綜合設計和畢業設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

(四)將各級形象設計大賽主題作為實訓課題,通過大賽檢驗教學成果

(五)建設多證制,加大就業適應性

教學改革的實施,對于專業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具有重大的意義,使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與社會接軌,能盡快進入到社會實踐中。

參考文獻

[1] 王慧敏. 重點建設專業申報表:人物形象設計.2007-10. .

[2] 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的幾個關鍵問題.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4).

篇4

關鍵詞:組織管理;公共選修課程;課堂教學

公共選修課程是為通才教育而設置,旨在培養適應未來變化的、個性和共性兩方面都得到充分發展的人才,目的明確為達到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實現不同學科交叉,在研究性大學這點表現較突出。但對應用技術大學層次的學生,公共選修課程考慮實用性與趣味性要比學科的交叉性及全面性顯得更實際。應用技術大學,尤其是民辦職業技術大學的學生,文化基礎相對差,自律能力較弱,學習公共選修課程目標模糊,只求完成畢業學分。因此,公共選修課程逃課的現象嚴重,原因:1)公共選修課程內容與實際應用相距甚遠,面對自律能力差的學生學習動力不足;2)學生人數多考勤難度大,教學組織管理很難到位,提供了學生逃課的機會;3)學生與任課教師不在一個學院,教師很難了解和認識所教學生,逃課不會給老師留下壞印象。也成為學生逃課的又一因素。這樣導致選修課程從滿足學生拓展知識、開闊眼界的需要,實際成為不良學風的滋生土壤,改變這種現狀對職業技術高校公共選修課程的教學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重點研究應用技術大學公共選修課程的課堂教學組織管理方式,以廣東白云學院的公共選修課程《形象設計》為例。

1科學安排課程內容,改變課堂教學組織形式

教師在授課時間學生能夠專心聽講,沒有遲到早退的現象,下課后學生圍著教師不肯離去,這是大學正常的學習狀況,說明教師課堂教學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對比專業課程這一愿望不難實現。而公共選修課,學生來自全校不同專業、不同班級,基礎差的學生選課不是為了獲取知識技能,只是為了一個學分,能夠不上課又能夠獲取這個學分,是很多普通高校公共選修課程的普遍現象。如何讓學生對公共選修課程從只求學分不求學習,從完成學分到實際需要的學習態度發生轉變,必須對不同學校、不同培養目標的學生,開設不同的公共選修課程。對應用技術職業學院的學生,開設應用性強的公共選修課程,是重要的改革途徑。如《形象設計》課程,從提高學生的素養角度,選擇實用性強與學生的實際需要相適應的課程,可以普及非藝術生的美學修養,使《形象設計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成果受益于更多的學生。白云學院把這門課程列為公共選修課程后,出現難得的蹭課現象,選課的學生很多,不少學生為自己能夠選上這個課程備感幸運,沒有選上的感到遺憾,證明了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和應用性對學生產生了吸引力。在應用技術大學層次的學生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開設應用性強、學以致用的教學內容,突出培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起到立竿見影的教學效果。課堂組織管理加強考勤是值得研究的方式。傳統的點名方式占用課堂教學時間太多,改變課堂教學組織管理形式是關鍵,教師督導作用顯得特別必要,考勤是重要手段。但一般公共選修課程是大班上課,如何改變課堂教學組織管理方式是關鍵。如《形象設計》課程面對120多人的教學班級,采用以小組為學習單位,成績考核小組共享。即減輕了學生購買(化妝用品)學習用具的經濟負擔,又形成了團隊合作意識,便于學生互相監督共同提高。更重要的是便于考勤。每六人組成一個小組,第一堂課宣布小組名單,以組號重新安排座位,幫助學生加強聯系記住組號,后面上課老師只叫組號不點名,小組同學舉手示到,發現人數不齊,在點名冊上做個記號,下課后要求缺到的小組與老師聯系,缺課的學生很快就能找到。這樣即使是上百號人的班級,每次考勤不到一分鐘就完成,縮短了考勤時間,提高了考勤效率,杜絕了以往老師抽檢學生僥幸不被查的心理。看上去第一次上課考勤所占時間較多,但是學生的僥幸機會沒有了,后面學生有效學習時間增多,教師在課堂教學組織管理中有效教學時間增加,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在高校的公共選修課程里充分體現出來,為良好的學風建設起到積極作用。實踐證明這種方式學生每次上課的出勤率有了很大改觀。最后并舉過程考核,考勤分納入平時成績,明確缺課三分之一不給成績。平時成績占考評成績一半以上,最后的隨堂考核只占一半,改變以往公共選修課程有的學生一頭一尾露面,只拿學分不上課的不良風氣。

2注重課堂教學設計,做好課堂教學前言后語

課程教學的前言后語是教學管理的又一具體方式。精確簡明,針對性強的前言后語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和教學效果,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所謂前言,就是課程開講的第一堂課,也包括每次上課前幾分鐘的教學組織管理。在一個學期的課堂教學時間里所占比重不大,但處理得好對學生整個課程的學習能起到提綱挈領的引航作用。學習動機學理論告訴我們,動機是一個人發動和維持活動的個性傾向性,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是需要的表現形式。學習動機就是推動學習活動、確定學習方向以及引導、維持、調節、強化學習活動的一種內部機制或內在歷程。《前言》的內容準備到位,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可以幫助學生:一是對正在進行的活動起到推動作用;二是對未來活動起到準備作用;三是對活動的創造性態度起到促進作用。以往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為內部和外部兩大類。其中內在因素起決定作用,是維持學生對學習孜孜不倦進行的原動力,如學生對學習的需要、興趣、情感、以及自尊心、自信心、責任感、義務感、榮譽感、愿望、信念、理想等。外部條件對激發學習動機也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前言》是教師作為外部條件,把課程的學習目的,要求,考核方式闡述清楚,提出非常明確的學習要求,指導具體的學習方法,成績考核突出過程以比分顯示,達到加強學習目的教育,激發學生內在因素的作用。正如前蘇聯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說的那樣“偉大的力量來自于偉大的目的”。正確而又明確的學習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學習動機的必要條件。“教學過程不但要依靠認識興趣的動機,而且要依靠一系列其他的動機,如缺課三分之一就沒有成績,這是讓學生克服上課與其他事物發生矛盾時的動機,其中啟發把學習看成自己的義務和責任的動機是特別起作用的。這些動機使學生克服學習上不可避免的困難,體驗由于克服困難而產生的愉快心情。在這種情況下義務感和責任心迫使學生努力去掌握知識、技能和技藝,以便盡管對該作業沒有興趣,但仍然堅持獲得必要的結果”。所以,只有學生明確地認識到自己當前的學習與將來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密切關系,體會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發展自己的智力、才能是未來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本領,才能確立遠大的、高尚的、強有力的學習動機,才能產生強烈的而又持久的學習熱情[1]。這是課程《前言》的重要任務,相反,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認為選修課程只是為了一個學分,上課是混日子,常常是學生學習被動、落后的主要原因。因此,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注重藝術的講解,形象的演示,根據學生的專業、年齡特點,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課程目標教育,是前言的主要內容。課堂教學的后語是指課結束時教師簡短的小結。當代大學生一個共同的心理特征是表現自我、張揚個性。因此,開展多種形式的競賽是激發這一心理特征最有效形式之一。組織管理有效納入競賽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努力向上的需要發展得更為強烈,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奮發進取、勇于探索、團結合作等優秀品質的形成。每堂課結束時,從出勤人數、課堂發言、小組配合等方面進行課堂教學小結,教師對學生過程中的整體表現,給予種種正確客觀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起著重要的激勵和強化作用,它不僅使學生從反饋的信息中看到自己的進步與成功,還能體驗到成功之后的喜悅,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興趣得到加強,激起更進一步深入學習的強烈愿望;同時又能通過這種信息反饋了解學習的不足或弱點,從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去克服缺點,戰勝困難,為取得更好的成績而拚搏努力。對個體表現突出的學生也要重點鼓勵。同時不夠好的方面也要及時批評,引起學生重視,爭取克服和糾正。[2]總之,課堂教學組織管理中的前言后語是非常關鍵環節,所占時間不用多三言兩語即可,但一定要客觀、正確。不僅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學習知識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學習活動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目的都應以激勵學生學習、促進學習發展為目的,這樣才能不斷強化學習動機。雖然看上去“前言”、“后語”與專業知識內容關系不大,但同樣體現了磨刀不誤砍柴工的古理。

3多媒體輔助教學,提升情趣共享社會資源

公共選修課程大班教學,教師講課的內涵和形式對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像《形象設計》,讓學生掌握形象設計中的化妝技巧,提高形象的審美水平,使學生掌握不同服飾裝扮的妝容表現技巧,讓學生得到美的熏陶。以往這樣的課程,只重技能忽視美育,通過師傅帶徒弟的形式手把手地示范教學,不適合公共選修課程的教學形式,現代多媒體為這一本課程的學習,提供了擴大示范視覺效果的媒介,利用化妝視頻錄像教學光盤,借助化妝名師的技藝,解決大班課程時空教學的限制,即便是上百號人的大班教學,學生也能清晰地看到化妝技能的示范教學,而且在學生實踐練習時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示范,使學生能夠突破難點,克服影像與實際操作脫節的遠程教學缺點,配合視頻錄像講解化妝造型課程的概念及基本理論,通過實踐操作,掌握化妝和頭發造型與服裝整體搭配的基本方法及技巧,全面提高學生美學素養、提升審美能力的教學目的。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實現了藝術設計理論中的美學知識在化妝技術中的應用,配合技能教學作為一體,按小組以項目帶動整個教學。改變傳統的技能課程照葫蘆畫瓢的師傅帶徒弟的教學形式,克服了學生人數多,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弊端。多媒體輔助教學模式兼顧了理論與實踐兩方面教學組織管理的需求,保證大班的教學質量。及時購置時尚流行的化妝錄像視頻光碟,利用社會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在多媒體示范技術下,可視面增加,教師的精力放到課堂管理,幫助學生解惑疑難環節,抓住重點提示學生,克服了單純放視頻學生無人管理的以多媒體為主的單一教學方式的缺點及局限。利用現代多媒體集成技術的特點,充分發揮其輔助教學的優勢,超越課堂空間,形象直觀的演示化妝技巧,能夠突出重點排除難點。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應用技術大學公共選修課程中,從課程內容到教學組織形式,及課堂教學設計,都要與研究性大學甚至普通高校的本科有所區別。從學生實際要求基礎出發,圍繞以學生為中心這個理念,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以科學合理的組織管理方式為主展開教學活動,使課程內容豐富,學用結合;將課堂教學組織管理成為一種快樂的事情,納入項目開展競賽,為學生與教師創建愉悅的氛圍,使公共選修課程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良性循環,實現教學組織管理研究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人物形象設計 實踐教學 工學結合 一體化

隨著人民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義烏電商的蓬勃發展,人物形象設計人才需求不斷升溫。筆者學院順應發展,抓住機遇,在2011年開設了中韓合作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主要為電視臺、攝影行業、廣告行業、時尚行業、服裝行業、婚慶公司、化妝品公司等相關媒體機構單位,培養從事化妝造型、發型設計、服飾搭配設計、整體形象設計等具有基礎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專業主干課程設置有化妝基礎、發型基礎、創意彩妝、時尚化妝、人物整體造型設計等。本專業始終把人才培養質量放在首位,以市場和就業為導向,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探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形成了招生、培養、就業的良好機制,取得了較好的辦學效果。經過三年多時間的努力,現在筆者學院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學生人數從最初的40名發展到現在的120余名,并擁有專兼職專業教師6名。學院不僅在校內建立了化妝室、發型室、繪畫室等實踐場所,還依托義烏電商網絡平臺在校外建立了10多個實習實訓基地,擴大教師、學生的實踐平臺。

針對專業的專業特點,學生需要的更多是掌握操作技能,因此,技術是第一位的。在實踐教學組織上,本專業側重的是校內的實踐機會和校外的業務拓展,多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充分了解目前的就業市場,也盡量多帶領學生走出校門,比較課堂和用人單位的區別,及時為人才培養模式做修正,讓中職的學生真正體現職業化的特點,調動了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在實踐教學的改革中,學院不斷探索,不斷改進,在教學過程中以項目導向、任務驅動和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不斷加大校企合作,增加工學交替的實踐機會。在義烏的社會背景下,筆者對人物形象設計專業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踐教學的探索和研究。

一、本R到行的實踐教學改革內容

1.明確教學目的,優化教學內容

教學以能力目標為主,兼顧知識和素質目標。選擇教學內容時,在調研的基礎上,充分聽取行業專家和企業用人單位的意見,及時引入新的知識和新的技術,不斷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進和更新,使其緊跟行業發展狀況;注重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將職業化妝師的職業核心能力和素質教育的內容融入專業課程之中,增加行業、企業崗位準入標準,加強專業技術在實際任務中的綜合應用,充分體現化妝造型行業企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2.以“一體化”改進教學方法

通過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以及放手讓專業教師開設工作室的形式,使實踐教學環節得到實質性的加強,提升專業教師、學生對外技術服務能力,并能將有關設計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使“工學結合”“產學研”結合真正落實。在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的基礎上,建設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工學結合”課程,探索以項目導向、任務驅動和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同時通過項目實踐教學,打破簡單地 “教、學、做”的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更加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就業工作能力。以真實任務為載體,圍繞真實的項目組織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完成教學任務,改善硬件條件,開展具有真實職業氛圍的實訓。

3.工學交替,強化實踐訓練

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對課程進行整體設計,大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訓練。課程分為理論、課內實踐和課外實踐3種,理論與實踐教學課時的比例大于1∶3,強調實踐的重要性。實踐教學中綜合訓練項目遵循職業技術能力標準循序遞進,同時結合行業職業崗位標準,在高三的一學年中安排定崗實習單位,實行“工學交替”,讓學生進行真實體驗,及時進行總結,帶著目標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

4.實施過程考核

考核基于實際工作流程,以每一單項項目任務為考核內容。考核成績分為課內理論、實踐考核和課外實踐考核。成立考評組,由行業專家、兼職教師、專任教師組成,成績的權重比例為2∶3∶5。考核包括所有要求完成的實訓項目過程和除技能外的職業核心能力評估,平時表現成績主要考核職業道德、安全操作、文明服務禮儀等方面。 這種過程考核重點考核學生的動手能力、綜合運用能力和職業能力,讓學生在學習和實踐過程中掌握課程的操作技能和職業能力,并把職業道德、職業規范等綜合素質的培養有機地融合進來。在評定實訓實習成績時,注重讓學生把實訓、實習期間遇到的技術問題進行總結,并通過解決遇到的問題,培養創新能力。

5.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全面開展社會服務

在專業成立之初,學院積極與行業和企業進行溝通交流,取得了豐碩成果。與義烏市美容美發協會、義烏電視臺等相關單位保持密切的聯系,校企互兼互聘,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合作開發課程、校本教材和網絡視頻教學片,合作承擔科研項目,開展訂單式培養,組織專業實踐與頂崗實習,促進學生畢業就業等,同時,參與電商模特造型、影樓工作、企業的晚會和學院大型綜合活動、中小學合唱比賽等,為企業和社會提供多個方面的對外服務。

二、本專業實踐教學設計

針對形象設計專業重技能的專業特點,發現單一教師示范、學生實踐、教師修改的實踐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結合三年多來教學模式的變革,對本專業進行的實踐教學設計過程總結如下。

1.從“單項技能訓練”轉向“綜合項目訓練”

傳統的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學將技能訓練放在實訓課程中,讓學生把理論課堂的學習搬到實操室,單項逐一訓練。盡管這種方法也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但是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職業能力是杯水車薪。真正要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的基礎人才,適應社會發展,提高自身素養和職業能力,就必須兼顧項目的整體,從發型、妝面、服飾搭配、人物造型的綜合實施、完成等各個環節都讓學生有所體驗,在體驗中自覺學習。學院將該專業中典型的活動案例貫穿與教學始終,讓學生承擔新娘造型設計、飾品設計會、電商模特造型、學院迎新晚會、元旦晚會等大型活動的人物造型設計。這樣真實的項目綜合訓練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包括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困難的種種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創新意識。

2.從“單一教學內容”轉向“項目導向、任務驅動”

拋棄很多專業單一教學單元的內容設計,徹底消除課程與課程之間的脫節,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脫節。學院運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做一體化”的實踐教學模式,將課程以工作任務為主線,緊緊圍繞工作的各個環節進行設計。學生通過晚會的人物造型設計、新娘造型設計、創意造型設計等,將發型基礎、化妝基礎、人物造型設計、服飾搭配訓練,造型設計訓練等課程內容綜合運用到各項具體任務中。

3.從“學”“做”分離轉向“工學結合”

從傳統的教學經驗來看,學生很難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并且很難將脫節的單個實操技能進行綜合運用,總是需要教師手把手地傳教,沒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義烏電商化妝品模特的造型設計、新娘造型設計等訓練課程的學習不是靠學完再練就能掌握的,而是基于工作過程,通過任務導向,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鍛煉摸索,學生通過實踐來逐一學習。這樣將“學習”和“實踐”真正融為一體,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教會了學生實踐的本事。另外,在“工學結合”的模式里,在學生真正融入真實的實際項目實踐中,培養了學生的職業道德、基本素養、職業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這是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對學生的終身教育。

4.從“實訓室”到“真實職業氛圍工作環境”

在邊學邊練的實踐教學模式下,學生已經能夠迅速掌握技能,并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更新。在教學效果比較滿意的情況下,繼續探索,將學習用的“實訓室”打造為“真實的職業氛圍工作環境”。教師聯系業務,讓學生進行有償服務。不僅鍛煉技能,還能培養他們的職業能力。

只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在實踐教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實踐教學實行三年多來,雖取得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由于班級人數比較多,實踐教學需要教師對實訓的內容進行逐一修改,因此很難做到全面、均衡,導致一些偷懶的學生不能及時完成實訓內容。

第二,學生在項目的進行中,由于分工不同,少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很難調動,導致某些小組的項目進程遲緩,班級小組教學知識點不能同步完成。

第三,少部分學生對專業不感興趣,學習動力不大,在小組項目教學中不配合,導致小組考核中受影響。

篇6

【關鍵詞】酒店管理專業 職業形象 形象塑造

一、個人形象與職業形象

(一)個人形象

個人形象簡稱為形象。它所指的是一個人在人際交往中所留給他人的總的印象,以及由此而使他人對其所形成的總的評價和總的看法。

(二)職業形象

根據個人形象,結合自身的職業和地位等要求設計出來的適和自身職業發展的形象,包括儀容(外貌)、儀表(服飾和職業氣質)以及儀態(言談舉止)三方面,其中最為講究的是形象與職業和地位的匹配。職業形象要達到幾個標準:與個人職業氣質相契合、與個人年齡相契合、與辦公室風格相契合、與工作特點相契合、與行業要求相契合。

二、塑造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形象的意義

(一)職業形象是職業氣質的標點符號

職業形象是個人職業氣質的符號,有些人對深色調的一貫喜愛,體現了他沉穩的個性;經常性地身著艷麗顏色或對比強烈的服裝,可以展現激情四溢的作風;淺淺的素色的衣著似乎在告訴人們你善于調節自己的工作模式;一絲不茍的服裝款式預示著嚴謹態度,層層裝飾的外表揭示著求新求變的心態……我們日常接觸到的種種形象特點,就像標點符號寫在每個職業人的臉上、身上,是個人職業生涯的標點,好的職業形象可以塑造學生的專業氣質和職業氣質,對職業成功有著重大意義。

(二)職場形象決定職場命運

在這個越來越眼球化的社會,一個人尤其是職場人士的形象將可能左右其職業生涯發展前景,甚至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成敗。據著名形象設計公司英國CMB對300名金融公司決策人的調查顯示,成功的形象塑造是獲得高職位的關鍵。知名形象設計師鞠瑾女士認為,職場中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是關鍵,但同時也需要注重自身形象的設計,特別是在求職、工作、會議、商務談判等重要活動場合,形象好壞將決定你的成敗。

(三)職業形象和個人的職業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首先,個人的人性特征特質通過形象表達,并且容易形成令人難忘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個人求職、社交活動中會起到很關鍵的作用。特別是許多人力資源部門在招聘員工時,對應聘者職業形象的關注程度要遠遠高于我們的估計。甚至許多公司在面試中對職業形象方面關注的比重也很大。因為他們認為,那些職業形象不合格、職業氣質差的員工不可能在同事和客戶面前獲得高度認可,極有可能令工作效果打折扣。

其次,職業形象強烈影響個人業績。首當其沖的就是業績型職業人,如果自己的職業形象不能體現專業度,不能給客戶帶來信賴感,所有的技巧都是徒勞,特別是對一些進行非物質性銷售工作的職業人,客戶認可更多的是人本身,因為產品對他們來說是虛的。即使是人力資源部門的人,如果在和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合作伙伴打交道過程中,職業形象欠佳,極有可能把良好的合作破壞。

再次,職業形象會影響個人晉升機率。獲得上司的認可是晉升的核心要素之一,如果因為在上司面前職業形象問題導致誤會、尷尬甚至引發上司厭惡,業績再好也難有出頭之日。如果在同事同級層面上因為職業形象問題導致離群、被孤立被排斥,晉升的機會就會與你擦肩而過。

三、如何塑造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形象

(一)將塑造職業形象和培養學生職業氣質的課程納入教學標準

本專業根據酒店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將《酒店管理職業素養訓導》《酒店服務禮儀》等課程納入教學計劃中,作為學生剛踏入這個專業的兩門專業引導和啟蒙課程。《酒店管理職業素養訓導》培養能夠對酒店管理專業與職業進行角色認知,能夠在酒店服務中保持良好心態,培養良好的服務意識。《酒店服務禮儀》課程。通過對酒店服務禮儀的系統知識及禮儀知識在酒店崗位中和生活中的應用和專業老師指導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人際溝通的能力和交往藝術,在服務中體現良好的親切感及相互尊重。使學生在社會生活實踐乃至今后的職業生涯中,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展示良好的服務能力及人際溝通能力;

(二)通過《酒店服務禮儀課程》創新式教學,培養學生職業氣質和塑造職業形象

本課程的開設與市場經濟需要、行業人才規格的要求聯系緊密。本課程內容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源自當前各行業對人才規格的高要求。通過教師的創新式教學和指導訓練,使學生較好的掌握和運用這些禮儀和形象塑造知識,培養學生職業氣質和塑造職業形象。為了能讓學生不是簡單的傳統的學習知識,而應讓學生通過自身學習,外塑形象,內強素質,提高學生在對客服務過程中的人際溝通的能力和服務藝術,全面提升高職高專學生的綜合素質。具體要求是,強化禮儀意識,熟練運用儀態、修飾與儀容、服飾與裝扮、交談等職業形象塑造的技巧,熟練運用在酒店服務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熟練掌握社交和涉外交往中的禮儀并運用在日常交際和工作中。

針對此,我們在課程的教學上進行改革和一些創新,讓學生學習的過程變得間單和有趣又可以很容易的掌握。

1.利用先進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增加學生的課堂知識量,增強課堂趣味性并提高本課程的可接受性,利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方式多媒體教學,還可利用某些電腦教學軟件,錄像資料,VCD教學等,大大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和接受更多的酒店禮儀的知識。

2.突出培養學生熟練運用禮儀技能和職業形象塑造技巧。本課程有很強的應用性、實踐性、可操作性,教學中,操作性很強的禮儀技能要讓每個學生親自練習,如日常社交禮儀:握手禮、遞接禮、鞠躬禮、遞送名片等,重視熟練運用技能,并在實踐中創新。采用師生互動學習,在每一教學環節,大量采用教師示范、展示,學生訓練和實踐結合的方法,通過積累日常交際和工作及面試的一些禮儀情景,進行場景模擬、案例分析和課堂討論來突出培養學生熟練運用禮儀技能。

3.要求學生每天做到日常禮儀和形象塑造。除了課程學習之外,給學生安排了《天天禮儀》欄目,要求學生時時刻刻學習禮儀,養成良好的禮儀和職業素養,如早上起來要求同學們要互相問好,每天化淡妝,每天要對著鏡子練習微笑十分鐘,每天衣服要認真搭配,每次上完課要向老師說:“老師您辛苦了,謝謝老師”,遞接東西時要用雙手等等。我們還開設的《發現禮儀》欄目,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生活中,學會養成去發現禮儀,把它們收集起來,然后在課堂或者是課后大家一起拿出來學習和討論。專業老師給學生定做欄目還有很多,如《天天禮儀操》,在每一次禮儀課之前要求學生都要做禮儀操。

(三)建立學生學習傳播禮儀和塑造形象的平臺——禮儀傳播和形象設計工作社

專業老師結合禮儀和形象設計課程,為有興趣的學生建立了禮儀傳播和形象設計工作社,是學生知識和技能拓展的一個平臺。

古今禮儀與形象設計工作社,是一個通過同學自主參與實踐并從中了解更多與禮儀文化傳播和形象設計相關知識的組織。社下分為禮儀傳播部、形象設計部和微笑禮儀隊(在每個部還分為活動策劃組、宣傳組和外聯組)。工作社本著“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傳統禮儀,古為今用”,將禮儀文化與形象設計知識傳播到每位同學,所有河源學校乃至整個河源市,運用用于你們的工作和社交中,讓學生有很好的平臺和空間施展。

(四)樹立職業形象在于日積月累

篇7

1.交叉課程內容重復多

旅游企業形象塑造課程內容繁雜,與其它專業課程重復內容較多,如旅游企業形象調查課程內容有重復,旅游企業形象危機處理課程內容有重復,旅游企業形象案例內容有重復。因此,在組織《旅游企業形象塑造與維護》課程教學時,要根據開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和學時等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避免課程之間的重復,保證教學內容的系統性。

2.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掌握教學內容

旅游企業形象塑造在教改前始終延續著傳統的教學方式,即課堂講授。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停留在表面,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較差。如講授企業形象cis戰略等實踐性很強的內容時,教師只能通過課堂上對各子系統的設計和構建的敘述讓學生了解授課內容,但是無法達到學生真正掌握和操作的目的。

3.實踐教學內容簡單,學生實踐能力差

由于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經費和實踐教學條件有限旅游企業形象塑造在教改前仍以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始終處于從屬地位,如做旅游企業的形象調查項目,原理性強,計算較多,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較難,學生只能通過在教室內假定命題進行項目的設計與計算,但具體的調查過程受教學實習條件和課時少的限制而不能具體的實施,由于學生設計的方案的合理性無法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影響了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和實踐技能的提高。實訓實習過程中以認知性項目為主,如企業外在特征的識別、了解知名企業形象塑造的案例等,不利于學生實踐技能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二、教學內容的改革

1.明確教學目標

在旅游企業形象塑造與維護課程教學中,首先要根據旅游企業崗位需求重點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綜合應用能力;其次教師在每次授課時需要提供詳細的授課方案,詳細說明課程的具體安排,包括每小節課的授課目的、重點及難點,學生應完成的任務及要求,從而使課程清晰明了,利于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安排學習進度。

2.修改教學大綱,調整教學內容

教學大綱制定的是否切合實際,直接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效果。對旅游企業形象塑造課程進行改革,就必須根據高職旅游相關專業人才從事的不同類別崗位的培養目標修訂科學、合理的教學大綱,針對授課過程中出現的重點不突出、教學效果不理想等問題進行整合,根據學生的類別、課程的性質、培養目標調整學時數,適當地簡化理論教學,重點講授與實踐操作聯系緊密的理論知識,注重不同章節內容的層次性和連貫性,不斷優化教學內容。

3.強化實踐教學,并將實踐任務納入考核

首先,在保證不偏離教學大綱的前提下,整合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學時不低于教學總學時的50%,體現理論與實踐并重,強化實踐教學的指導思想;其次,設立獨立教學實踐周,安排一個星期的獨立的集中實習,安排學生在校外旅游企業管理實踐,將學生分為6-8人一組,布置實習任務并進行考核,通過集中實習,再次鞏固學生掌握旅游企業形象的調查、設計、維護等實踐技能。最后,注重產學結合,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模擬創業設計活動,利用學生創業設計進行實踐教學。同時充分利用校外實訓基地開展現場教學,確保學生人人動手參與不同崗位,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

三、教學方法的改革

1.靈活應用多媒體教學

為改變傳統黑板的枯燥的抽象教學方法,使理論教學內容更加形象,采用網絡搜集案例、圖片、現場拍照等途徑,制作旅游企業形象塑造教學課件,可以更清晰的傳授教學內容,增強真實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多媒體教學容量大、直觀性強,學生能夠從不同的層次了解教學內容,便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了解更多的知識點,起到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多媒體教學的同時輔以板書,可以減緩多媒體的教學速度,提高學生對多媒體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吸收,促進搭建良好的師生交流平臺。

2.交互式光盤在教學中的運用

交互式光盤將色彩畫面、配音解說、現場講解等真實場景引入課堂,更具有直觀性,增強教學效果。交互式光盤具有仿真性和交互性,使得教學內容真實可信,更便于學生自學。僅靠有限的學時就學到企業形象設計塑造的技能是不可行的,而交互式光盤可以在電腦上播放,引導學生在光盤的指導下有選擇性地學習,為學生鞏固學習成果提供了可能。

3.項目興趣小組教學法

學生學習分為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兩種,在教師授課過程中,學生始終是被動接受者,接受知識的效率有限。只有基于學生自身的主動學習,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在每個班級組織建立2個課程興趣小組,在沒有教師主導的情況下,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學習與課程相關的知識,由學生自己通過搜集資料、方案設計、方案實施來完成全部過程。使學生學習效率得到了極大提高。

四、課程教學改革成效

篇8

關鍵詞:高職視覺傳達設計 課程體系 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J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3(b)-0164-02

教高[2006]16號文件指出:“高等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針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靈活調整和設置專業,及時跟蹤市場需求的變化,主動適應區域、行業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積極與行業企業合作開發課程,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參照相關的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1]依據16號文件精神,高職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必須及時跟蹤市場,積極進行專業建設與發展調研,以培養設計應用能力和職業素養為主線,及時有效的調整優化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設置,按職業崗位中不同任務的相關性來實現知識和技能的整合,以應對市場和行業的崗位需求。

1 與“市”俱進,搭建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核心的應用型課程體系

(1)以就業為導向明確職業能力和人才培養目標。

考慮到近幾年異常火爆的婚慶市場,以及在全國范圍迅速崛起的電子商務平臺,將影樓和電商兩個行業領域納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建設調研范圍,不難發現,這兩個行業的主要工作崗位如:攝影、圖片后期處理、網店裝修美化等與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結合緊密,人才需求量相當可觀。

通過調研,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就業崗位劃分為:平面設計與制作(細分為操作員、網絡美工、設計師)、品牌視覺形象推廣(細分為客服、包裝設計、企業形象推廣)、影像處理(細分為攝影師、照片后期)等。圍繞工作崗位,梳理典型工作任務有:圖形圖像處理、單頁設計與制作、畫冊設計與制作、包裝設計、網頁界面設計、企業形象設計與推廣、展示設計等,完成這些工作任務需要具備的職業能力和素養有:溝通表達能力,設計軟件應用能力,數字圖像處理能力,編排印刷輸出能力,廣告設備操作能力,設計展示與推廣能力,藝術審美修養,協同合作能力和創新精神。從學生長遠的職業能力發展來看,職業能力的要求從設計制作能力逐漸向設計創意能力、設計管理能力遷移。

考慮到高職藝術類專業學生整體素質偏低的實際情況,結合以上分析,確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宗旨,面向企事業單位、廣告公司、圖文設計制作、電商平臺、媒體、影樓等,適應于平面設計與制作、品牌視覺形象推廣、影像處理等領域一線需要,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責任意識和創新意識,掌握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適用社會崗位的動手技能(能力),能進行設計制作、設計創意、設計管理,“精設計、能制作,會展示、勇創新”的多層次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專門人才。在培養規格上強調“高、職”特色,體現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

(2)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核心,搭建“基礎+技能+學習領域”的應用型課程體系。

按照“精設計、能制作,會展示、勇創新”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核心,將典型工作任務與課程內容整合,搭建 “基礎+技能+學習領域”的應用型課程體系,將典型工作任務的工作過程貫穿于每個學習環節中的每個課程內容,用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與方法予以組織實施,使學生學習的過程基本符合企業工作的過程。

在“基礎+技能+學習領域”的“應用”型課程體系中,本著與“市”俱進,“納新去陳”的原則對專業原有課程進行整體梳理,同時在課程設置上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整體素質,理論課程以“夠用”為度為進行精簡,重在培養職業素養,強調基礎加運用;加大實踐課程比重,將典型工作任務融入實踐課程中,優化整合原有實訓課程,通過項目實訓、設計比賽、畢業設計、工作室教學等形式來豐富實踐教學形式,提高實踐教學的針對性和學生的積極性。

在課程體系的“基礎”環節中,打破傳統單一課程設置方式,嘗試整合重組。確立“造型基礎、構成設計、圖形語言與設計應用、字體設計”課程,在“構成設計”課程中弱化三維立體構成,適當引入包裝設計知識;“圖形語言與設計應用”為圖形創意與圖案課程的整合,強調應用設計;“字體設計”課程整合了“字體設計”和“POP廣告”,強調字體的創新設計。這一環節,主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藝術表現能力和審美素養。

“技能”環節主要培養學生的設計軟件應用能力、廣告設備操作能力,設置課程有:PHOTOSHOP、CORELDRAW、廣告設備實訓(含排版輸出軟件、雕刻機使用)、攝影。這些課程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相關技能,在學習中將真實工作過程貫穿于每個課程內容中,強調應用能力。如:針對影樓和電商崗位需求,PHOTOSHOP結合攝影課程,側重圖片的藝術化處理、圖像后期美化,與淘寶美工、照片后期崗位零對接。

“學習領域”環節打破傳統分科課程,依據典型工作任務和任務的工作過程對傳統課程進行梳理、歸納、整合、重構,創新性整合多個典型工作任務:圖形圖像處理、單頁設計與制作、畫冊設計與制作、包裝設計、網頁界面設計、企業形象設計與推廣、展示設計等,并將這些工作任務轉化為多個學習領域:單頁設計與制作、招貼設計與制作、畫冊設計與制作、網站整體設計與制作、品牌形象策劃與推廣、畢業設計與展示推廣、頂崗實習。典型工作任務的工作過程貫穿于每個學習領域,單個學習領域可以支撐一項或多項職業能力的培養,通過循環往復的學習領域訓練,在不同層面或不同領域教學中,貫穿“應用”這一主旨,融和職業素養和核心應用能力培養,最終形成一個整體,體現職業能力系統化培養的特點。

2 依托企業,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獨創線上線下產學研創平臺推進課程實施

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在現有實訓設施等實體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工作室制度,加強實訓、實習基地建設。充分利用工作室與實訓基地的資源,與行業、企業深度合作,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積極探索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校企組合新模式,由學校提供場地和管理,企業提供設備、技術和師資支持,以企業為主組織實訓2;依托企業項目,實現“學中做、做中學”,使學生在設計制作、設計創意、設計管理等過程中得到全面的培養。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依托強大的電商網絡,搭建線上線下產學研創平臺,為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提供支撐。線上平臺的整體搭建與設計推廣、線下的設計制作與輸出,將整合策劃推廣、攝影、照片后期、包裝、網店裝修設計、銷售、印刷出圖等一系列實際項目,將“設計―制作―拍攝―宣傳―展示―售賣”一系列的工作流程貫穿于整個學習領域,能夠促進課堂教學與市場的全面融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業激情。

通過畢業展覽、以賽促學、頂崗實習等形式推進課程的實施,提升學生“雙證書”?獲取率與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養成。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國家勞動部門的平面設計師職業資格認證、ADOBE中國認證設計師資格認證以及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資格認證考試等,在訓考結合、訓賽結合過程中確保職業能力培養的質量和標準。

3 結語

高職教育重在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這一培養目標與德國包豪斯所倡導的“技術和藝術的新統一”設計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包豪斯的設計教育強調技術和藝術應該和諧統一、集體工作是設計的核心、學生的作業和企業項目應密切結合。包豪斯的培養初衷和我們高職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培養學生的目標是一致的,即針對市場、行業需求,培養設計應用能力的高職專門設計人才。圍繞人才培養目標,高職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應以培養職業能力為核心,與“市”俱進,通過搭建“基礎+技能+學習領域”的“應用”型專業課程體系,以培養學生的設計應用能力和職業素養,從而實現與工作崗位的零對接。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文[Z].2006.

[2] 張勇,呂唯平.廣告設計專業實施三位一體培養模式的探索[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6).

篇9

海南國際旅游島是中國與國際接軌前言化的象征,該地景區代表著中國的國家形象,其品牌視覺設計需要根植本地地域文化進行建設和提升,景區品牌的視覺設計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是一套系統的、嚴格的視覺體系。它主要是品牌在建設初期的標志設計、VI視覺設計的導入與執行、終端系統形象的建立等。具體包含品牌的標志設計、VI設計、廣告設計、網站設計等諸多方面。海南少數民族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而海南國際旅游島品牌形象則是對海南省多元文化的集體結晶。各類景區品牌通過其系統的視覺設計所呈現出的外在形象,能使消費者及社會公眾對品牌有一個更加完整的認知與評價。

(一)海南景區項目的導入

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開發,吸引了國內外大量的游客,該地著名景點主要有天涯海角、南山寺、鹿回頭、南灣猴島、火山口、文筆峰、美麗之冠、博鰲、東坡書院、落筆洞等,目前大部分景區以自然景觀為主,其品牌形象不完善或不統一,跟不上國際旅游島的發展節拍。在品牌形象的視覺設計過程中,有必要堅持“戰略性設計”的原則,即“強烈的視覺沖擊、精確的概念傳達、獨特的識別記憶”。[3]故景區的視覺形象建設需要重塑或者提升,使之成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品牌的形象亮點。

(二)學生主體需求的關注

1.以興趣為前提的合作團隊根據海南國際旅游島景區品牌的不同方向,改變傳統的“教師臺上教、學生臺下學”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從中找尋自己的興趣方向,并組成興趣小組,將全班座位按小組重新分區安排,方便小組成員之間學習探討、分工以及合作完成各項任務。以此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新意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同時教師適當設問引導,參與到各組的討論,聽取學生的意見,鼓勵小組成員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看法,積極爭辯,有的問題先在小組內部找到解決的方法。2.以能力為本的項目教學圍繞景區品牌項目為方向,學生建立項目興趣小組后,以游客、設計師和決策者的視角去景區進行具體品牌實地調研、問卷調查、5W分析和4WOAT分析,挖掘本土的黎苗文化、疍家文化等,繼而根據景區目標市場、競爭品牌、差異重點、風格形象進行景區品牌定位,再制定出景區品牌的設計策略,在此基礎上進行景區品牌視覺設計和品牌視覺推廣等項目技術路線。目前,學生通過課程的引導、學習和探討,自發挖掘和設計的主要景區項目有:“鹿回頭”景區形象識別系統設計、“落筆洞”景區品牌視覺設計。小組分工后,學生積極性較高,“鹿回頭”景區設計小組的同學發現這個老景區門票不高但游客呈現下滑減少的局面,經過調研和分析獲知該景區雖然有相關的形象設計,但是整體形象不系統不完善,沒有主題訴求,同時導向性不強,沒有形成鮮明的品牌印象。考慮到“鹿回頭”是本土家喻戶曉的愛情傳說,故景區形象以黎苗文化和情愛文化為品牌定位的切入點,進行核心元素的挖掘、提煉和重構,展開品牌形象系統的重塑。而“落筆洞”景區設計小組的同學發現這是一個未開發的景區,但是“落筆洞”的傳說是海南家喻戶曉的傳說,需要以此為方向,從景觀開發和視覺識別系統設計同步進行積極的設想和創建設計,在這個過程中體現出同學們駕馭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不管是創建品牌形象還是重塑品牌形象,在后期的設計成果評價中得到了較好地體現和證實。3.以互動為模式的探討交流以該課程中局部的具體內容為基礎展開平等提問、討論、交流。如品牌調研中的問卷調查、5W分析和4WOAT分析,進行“鹿回頭”景區形象識別系統設計、“落筆洞”景區品牌視覺設計策略的思考;通過優秀案例講解、案例實踐的形式幫助學生對課程中的部分內容加深體會,提高學習效果,它可以使學生對看似深奧、枯燥的課程內容充滿學習和挑戰的激情。每周各小組指派一名成員,用PPT的方式在講臺上講解、演示匯報一周的工作進程,同時將遇到的問題和下個周期的任務提出來,其它小組扮演客戶方和游客從各個角度提出客觀的意見和建議。在各組方案進程的交流互動中,教師只在最后的總結中,將不同的意見作綜合的比較,讓各組找到最適合本組的建議,教師的意見不再是標準答案,其作用主要是引導各組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4.以角色互扮為形式的身份體驗各小組同學是本組項目的策劃設計者,也是其他小組項目的客戶決策者、旅游觀光者,在整個景區品牌形象設計課題中互相扮演不同的身份,以不同的視角提出各種尖銳客觀的問題,而項目組同學必須根據問題給出中肯的答案。學生實地景區考察,以不同的身份去體驗景區給人留下的心理印象,以此鍛煉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不同視角看事物的能力,提升設計思維。

(三)海南地域文化的挖掘

海南地域文化是指在海南島境內的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社會心理共同構成的綜合因素,包括海南省北緯18°的海岸自然地理特征、歷史文化特征、少數民族民俗特征、海洋文化特征和現代時尚文化特征等多方面,呈現出多樣性、綜合性、獨特性的特點。出色的景區品牌視覺設計是本土地域文化與設計藝術的巧妙契合體。地域文化是藝術設計的根基和底蘊,有生命力的設計元素來源于地域文化的提煉。只有挖掘到海南地域文化差異性,才能讓景區品牌形象具備獨特識別性、藝術創新性、系統規范性等特點,才能讓旅游者對海南國際旅游島留下獨特、有序統一的視覺印象。在海南國際旅游島景區品牌視覺設計地域文化的挖掘中,比較突出的有黎苗文化、疍家文化,同時鹿回頭、大力神、黎母說、椰子說等民間傳說也賦予了海南島地方色彩。這些深層的地域性元素就是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地方精神”“地方意識”“地方認同感和歸屬感”。旅游者來海南景區旅游本身是一個心靈放松、感知景區品牌形象、留下深刻印象的過程。因此景區品牌形象設計必須深入提煉地域文化,挖掘出符合人們的審美需求和體現景區特色的獨有元素。

二、教學效果與評價

以“海南地域文化為根基的景區”為中心的品牌視覺設計實踐教學研究探索與實驗,是教師在實施研究過程中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程實踐的基礎上展開的,應該說品牌視覺設計項目實踐的過程就是不斷探索的過程。教學實驗效果與評價如下:

(一)學生創新能力明顯提高

本次景區品牌視覺設計課程教學實踐中,以“鹿回頭”和“落筆洞”為2個主題方向,以海南地域文化與現代設計結合為切入點展開。這兩個主題方向在景區調研分析和景區品牌策略定位后,每個同學創作出了不同的景區品牌視覺的方案,體現出在總目標定位后,設計思維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特別是“鹿回頭”小組在集體調研分析和定位后,出來了4個比較有代表性的設計方案。

(二)學生主觀能動性明顯增強

通過強調師生之間、設計小組之間的溝通與探討,學生與景區機構之間的交流,學生積極主動地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市場需求、競爭對手、品牌策略等進行全面研究分析,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目標性和積極性明顯提高,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增強。“鹿回頭”景區品牌視覺形象設計小組的王曉婷同學,在參與小組景區的調研和定位中確立為民族氣息的情愛文化,設計系統要素的設計中突出表現吉祥物,并設想了一些婚禮、情人節等活動在景區展開以提高人氣,同時根據活動主題選用不同色彩的彩球,運用編織、捆扎、纏繞、鑲嵌、粘貼、空飄等方法,而構造出不同的平面、立體的文字和圖形。如拱門、迎賓短柱、球鏈、愛心、壽桃、星星、桌上花、路邊花、吊飾、卡通人、巨龍、心心相印等來活躍景區氣氛。該課程結束后,該同學專門學習魔術氣球的設計和制作,以創建某品牌魔術氣球進行創業,并在海南國際旅游島的賽事活動、景區、商務會展、公司活動、婚慶等場合市場推廣。體現出課程對學生能力的促進和積極思考的延續性。

(三)品牌視覺設計體系觀念和團隊精神提升

《品牌視覺設計》課程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中綜合性非常強的課程,涵蓋了標識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VI設計、網頁設計、商業插畫設計等前期課程。要求學生以品牌為方向,具備全局和整體的設計思維。在各設計小組共同調研、策劃、設計、制作過程中,學生對于景區品牌視覺設計的項目流程和項目體系觀念增加,景區標志、景區導示系統、景區吉祥物、景區紀念品、景區網站等可以系統全盤考慮。同時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學們根據課題有了工作日程安排的觀念,也改善了以往自己閉門造車的設計模式,互相提問互相點評互相促進,同時團隊精神得以提升。

(四)教學效果明顯改善

在品牌視覺設計教學實踐中,為了使學生了解現代設計教學必須適應時展、市場需要,在7周教學時間中按品牌形象策劃(20%)、品牌設計定位(20%)、品牌形象要素設計(30%)、品牌應用與推廣(15%)、品牌提案與評估(15%)5個周期進行項目進展匯報和周期小結。設計小組每周匯報方案進展的時候,教師和各組成員都及時做好記錄和評分,再根據實際情況定期分析及時調整方案。本次教學實踐最后的環節就是舉辦教學成果匯報展和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品牌視覺設計教學教改研討會。在教學過程評價中,90%的同學對本次品牌視覺設計教學表示滿意,在學生評價中前三名都是將設計定位于海南民族民間藝術與現代設計相結合的方案。不同目標課題的小組從景區案例調研分析和地域文化挖掘分析之后,展開了景區標志、標準色彩系統、導示系統、交通設備視覺形象、公共服務設施、區吉祥物、網站、景區戶外廣告、紀念品等方面的形象設計。在教師的集體評價中,效果最好的是“鹿回頭”品牌視覺設計組。本組同學最后形成了4個比較有針對性的設計方案,特別是王杰同學設計的鹿回頭景區形象,把黎錦元素和黎族船型屋元素作為創意源點,從創意源點展開以“鹿回頭”景區標志為核心的系統設計,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整體形象系統。景區標志(見圖1)以黎錦圖案構成鹿的造型,色彩采用大面積鮮艷的綠色和和小面積橙色搭配,體現本土黎苗族的自然風光生態之美和愛情文化的蔥郁;該景區導示系統(見圖2)以船型屋的造型和元素進行導示牌和警示牌的設計,并在此基礎上繪制了特色的旅游線路圖,導示系統功能突出且有地域特色;同時景區交通工具視覺形象、公共服務設施、吉祥物、品牌網站、戶外廣告、紀念品都以鹿回頭景區標志風格為核心,進行系統延展,著重體現鹿回頭公園的黎族文化、情愛文化和生態展示,給游客以溫馨的情感氛圍和審美感受。與之相比,“落筆洞”品牌視覺設計小組中有2個方案視覺沖擊力則不是很到位。從根本上來說,通過師生評價,效果最好的都是將設計定位于民族文化、體現地域特色的品牌視覺設計。應該說本次海南地域文化視野下的景區品牌視覺設計實踐教學研究的探索獲得成功。

三、結語

篇10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傳媒實驗教學中心根據“教學與實驗相結合、實踐與創新素質培養相結合、創新素質培養與人才市場相結合”的教學理念,探索出一體化的實踐教學模式,包括“教學與培訓一體化”,“教學與創新一體化”和“教學與競賽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教學與培訓一體化”的實驗教學模式是指傳媒實驗室按照傳媒人才的專業要求,根據專業實踐的發展狀態,讓學生及時補充專業實踐中出現的新知識,使其與專業實踐發展同步,始終能夠學習到最新的專業技能,在教學與實踐中進行專業技能強化與提高的實踐教學過程。在這一模式中,聘請校內外的優秀教師與專家,利用傳媒實驗室的設備資源,搭建講解、演示、實驗操作平臺,對學生基本專業技能加以課外培訓,如大洋非線性編輯軟件、Adobe公司出品的圖片編輯與繪制軟件、錄音與導播技術等。通過現場講解,現場實操,幫助學生熟悉設備和軟件功能,技術操作流程。學生通過模擬、實際操作等技術和方法,結合實驗教材獨立完成實驗。培訓以學生自愿參與為基礎,以專業技能的系列講座為形式,在培訓過程中以實際應用操作為手段,并在培訓后加以考核,從而幫助和實現學生專業技能全方面的擴展和提高,提升其復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質。

這種模式,能夠適應傳媒行業的發展狀況與趨勢,改善學校教育相對于業界發展來說一直體現出的滯后局面,為學生及時補充業界最新需要的專業技能,使傳媒人才的培養能夠保持在與行業發展的同步位置上。

“教學與創新一體化”的實驗教學模式是指傳媒實驗室結合專業人才市場的要求,在教學與實踐中引進社會實際操作項目,實現專業技能培養與社會實踐要求對接的實驗教學過程。這一實踐模式是為讓學生更快地了解社會工作環節,熟悉工作流程,促進學生就業而開展的富有特色的實踐教學形式。在這一模式中,依托學校與學院社會活動項目多、北京市傳媒資源豐富的特點,將實際要開展的活動或媒體項目引入學生的實踐教學,讓學生直接參加學校及媒體機構的項目運作及生產,使學生在具體的媒體實踐中進行專業技能實際操作,以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如為某公司進行形象包裝,包括CI企業形象設計、公司宣傳廣告創意、宣傳片制作、公司形象推廣策劃、宣傳冊設計、網站設計等一系列的創意策劃活動。這一模式通過教師組織和把握,采取項目招標的形式,完全由學生執行、策劃、運作,直至項目的完成和總結,使學生參與真正的社會實踐,加強和培育其專業素質,使其創新能力在實操中得到肯定、創新信念得到鞏固,以培養真正的符合社會需要的實用型專業人才。

“教學與競賽一體化”的實驗教學模式是指傳媒實驗室結合教學內容,以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的各類競賽或者自辦競賽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這一實踐模式是通過讓學生通過競賽,充分展示創意能力、知識與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合作和競爭意識、培養其思維能力及其意志力。在這一模式中,一方面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各類專業競賽,如全國大學生廣告大賽、金鉛筆獎、金犢獎等,由教師進行指導,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進行選題、創意、策劃、執行、操作等的一系列活動。另一方面,傳媒實驗室根據專業課程進度和人才市場需求,自擬題目,在院系內或者聯合其它高校的傳媒實驗室組織開展競賽活動。如主持人大賽、公益廣告大賽、城市宣傳片大賽等。大賽的籌辦包括策劃、宣傳、聘請專家、現場拍攝、會務、報道等完全由學生完成。在籌辦過程中,鍛煉其策劃能力、協作能力、公關能力、溝通能力、運作能力、應變能力,同時增強學生創新能力和意志力。經過這一實驗教學模式所構成的教學組織形式,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同步性的遞進式實踐教學模式

為實現教學目的,實驗教學需要有不同的實驗教學方式和層次。在傳媒實驗教學中心的實踐教學理念指導下,以“鎖定目標、培養能力、統籌規劃、分層教學”為原則,以學生為本,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高、協調發展為一體,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突出整體性、模塊化、開放式的特點,建立一套既相對獨立又密切聯系的同步性遞進式實踐教學模式,建立了“專業基礎技能熟練”、“專業綜合能力提高”、“創新能力培養”三個遞進實踐教學模式。

“專業基礎技能的熟練”主要是指除了課堂上對專業基礎技能進行系統的教學與培訓外,傳媒實驗教學中心提供與課程匹配的實踐教學內容,為學生創造更多實踐環節,使學生鞏固并熟練掌握專業基礎技能。如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廣告學專業中設置了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廣告設計、廣告攝影、Photoshop、Illustrator平面設計軟件等基礎實驗教學課程;在傳播學專業中,則設置市場調查與分析、公共關系、攝影與剪輯、新聞寫作、報刊編輯等基礎實驗課程。根據這些基礎課程,傳媒中心開設了“圖像處理”、“廣告創意思維”、“廣告攝影”、“大洋非線性編輯”等培訓,并開放平面設計實驗室、廣告攝影實驗室、大洋非線性編輯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必要場所。另外,還有相關專業的實驗教師負責指導學生的技能學習。通過這種與教學同步性的補充性實踐學習活動,讓學生熟練掌握專業需要的基礎實操技能。

“專業綜合能力的提高”是在專業課程的基礎上,開展創意設計型實驗教學,主要通過參與項目、活動等,使學生在擬真和實際的情境下,實現專業技能的提高。如廣告學專業中設置廣告創意、企業形象設計、廣告影視制作等課程;傳播學專業中設置媒體經營與管理、媒體運營務實、影視傳播學等課程。通過舉辦各種活動,深化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幫助學生提高其綜合專業素質,提升廣告學與傳播學學生進行媒體項目的策劃、管理、運營,媒體公司管理、運營、廣告創意的綜合能力與素質。而在這種同步性的實踐課程活動中,是要通過實驗教學內容、形式及環節的設計,實現傳媒專業學生基礎技能的提高與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