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費征管改革范文
時間:2023-08-10 17:33: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稅費征管改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我縣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改革的背景與成效
柞水是一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國家級貧困縣,也是一個國家財政補貼縣。近幾年,我縣在經濟建設中,緊緊圍繞現代醫藥、礦產冶金、生態旅游三大主導產業加快發展,財政收入出現了高幅增長態勢,政府非稅收入在地方財政收入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并且對公共財政體系建設的作用日益突現。但是,由于管理機制不完善,加之部門利益的誘惑,全縣非稅收入管理工作也出現了許多問題。一是思想認識不統一。一些單位甚至是領導同志,把黨和國家賦予的行政執收職能,當作本部門的特殊權力,把收取的非稅收入視為單位自有資金,私設“小金庫”;有的部門把加強非稅收入管理與“三亂”現象聯系在一起,認為加強非稅收入管理難免引發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現象;也有的領導不著眼長遠,不求自我發展,認為政府非稅收入“毛多肉少”,深化改革會影響財政轉移支付結算,得不償失。二是征管機制不健全。我縣政府非稅收入有七大類、200多個項目,這些項目主要分布在農業、工商、財政、文化、教育、交通、政法、人事、勞動等部門,并且是以執收單位自行征收為主。這種多方征收、多頭管理的格局,肢解了財政管理職能,分散了非稅收入征管力量,增加了非稅收入管理成本,不僅造成了“收費養人”局面,同時,給單位和個人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每辦成一件事情,都要在涉及的部門“過關交費”,群眾對此意見很大。三是管理方式不完善。由于國家還沒有出臺一部系統性的非稅收入征收管理法律和較為科學實用的非稅收入收繳管理軟件,所以,我們財政機關對非稅收入管理的強制性不夠,對超標準、超范圍和隨意減收、免收非稅收入的問題查處不嚴,因此征收非稅收入的隨意性較大,出現了該收的不收,不該收的亂收的現象。
面對上述問題,縣政府緊緊抓住省上推行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改革試點的工作機遇,于2007年12月份成立了以常務副縣長為組長的改革領導小組,召開了非稅收入管理改革動員大會,制定下發了非稅收入管理改革實施方案。方案從轉變政府職能、實行財政直收、建立智能化征繳系統三個方面明確了改革的指導思想和任務,確立了堅持公開透明、堅持科學規范、堅持積極穩妥三項基本原則,并按照“部門執法、大廳開票、銀行收款、財政統管”的改革模式,選定了公安局、國土局、勞人局等15個部門為首批試點單位。
經過一年來的改革實踐,我縣取得了四個方面的成效。
1.確立了一個模式。即:確立以財政直收為主、委托部門征收為輔的“部門執法、大廳開票、銀行收款、財政統管”的征管模式后,明確主管部門的工作責任,建立相互制衡執法體系,較好地防范了非稅收入征管的隨意性和資金的體外循環。
2.構建了兩個體系。即:在財政、銀行、單位之間構建非稅收入收繳軟件體系和財務報表管理軟件體系,既降低收入征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又便于廣大干部群眾查詢非稅收入的管理政策、資金收繳和計劃執行情況。
3.實現了三個創新。一是通過管理政策的宣傳,使全縣上下進一步了解非稅收入的概念和資金的屬性,形成共識,創新管理理念,加速了非稅收入“三權”的歸位;二是四個非稅收入《管理辦法》的出臺,成為有史以來較為全面、較為規范、較為時尚的新制度體系,標志著我縣非稅收入管理工作正在向法制化軌道邁進;三是非稅收入管理機構的改革創新,明確了工作職責,提高了執法地位。
4.發揮了四大作用。一是有利于發揮政府的統籌作用,增強調控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財力保障。二是有利于發揮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作用,加快公共財政體系建設步伐。我縣實施非稅收入管理改革,使非稅收入計劃與財政綜合預算得到有機結合,規范政府與執收單位之間的分配關系,增強預算約束力和執行力,縮小了有執收權限單位與沒有執收權限單位之間的利益差距,克服了過去那種用收費資金來養人、發獎金、發福利的不合理現象,為推行部門預算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奠定了基礎。三是有利于發揮信息資源作用,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我縣實行財政直收大廳管理模式,財政、銀行部門在同一信息平臺、同一辦公地點操作開票和收繳業務,簡化了繳款義務人辦事程序和路程,受到了群眾的好評;同時減少網絡設備投資和辦公經費100多萬元,精減財政票據26種,杜絕執收人員亂用票據、混開票據的行為。四是有利于發揮社會監督作用,預防腐敗現象。我縣通過清理收費項目、取消收入過渡賬戶、開展重點收入稽查、公示執收人員和收入運行情況,從源頭上預防了非稅收入征管中的腐敗問題,有效地遏止了“三亂”行為,加快了“陽光政務”的建設步伐。
二、管理改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的運行情況看,我縣改革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四個方面:一是隨著財政保障機制的逐步完善,執收單位存在著執法不到位的現象,由過去那種“用收費養人”極端主義,向現在的“養人不收費”享樂主義轉換,出現了該收不收的行政不作為問題;二是有些單位存在著該收的不收、不該收的亂收,該取消的不取消、已經取消了的還在收的問題,嚴重地影響了政府形象;三是財政部門和代收銀行使用的收繳網絡、財務和報表系統,需要雙方盡快完善;四是財政、銀行、執收單位的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還要進一步提高。
三、深化和完善我縣管理改革的思路與對策
根據財政部和省政府下發的推進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改革指導意見,結合我縣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改革試點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國務院的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為契機,緊緊圍繞“深化改革促發展、完善機制保增收、規范管理上水平、優化服務樹形象”的基本思路,按照“完善、擴面、鞏固、提高”,做好政府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工作,促進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具體講,完善就是進一步開發系統功能和健全相關配套制度,著力財政、銀行系統軟件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擴面就是將非稅收入管理改革延伸到沒有實施的單位和鄉鎮,力爭縣、鄉改革工作覆蓋率達到100%;鞏固就是通過對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政策法規的宣傳,營造氛圍,保持我縣管理改革的良好勢頭;提高就是學習財政法規和外地先進經驗,增強對非稅收入管理政策的執行力度,努力做到應該收的盡收、不該收的堅決不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樹立政府非稅收入管理部門新形象。
(一)科學編制政府非稅收入計劃,增強部門預算的約束力。要按照“初次分配注重實效、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財政資金管理原則,認真研究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并根據各執收部門的職能任務和收入項目,參照前幾年的收入實績,精心測算的政府非稅收入來源,從嚴核定預算支出標準體系,把該收的非稅收入打實打足,該安排的事業費支出也要按政策預算到位,力求把單位的財務收支控制在部門預算之中,增強部門收支計劃的指導作用和財政預算的約束力,確保單位實現財務收支平衡。
(二)完善收入征管措施,優化管理系統功能。對委托單位現場收取的收入,由大廳開具“匯總繳款書”繳入代收銀行(不再由執收單位填制手工繳款書),納入政府非稅收入收繳系統管理;對各單位領用的票據要實行非稅收入票據系統管理,便于查詢核對,減少票據差錯率;對非稅收入資金要實行電子賬務管理,強化會計核算,實現財政國庫與非稅收入管理機構的信息資源共享;對化非稅收入管理網頁應進行優化升級,建立健全非稅收入管理公示制度和績效評價體系。
(三)加大管理政策宣傳力度,大力營造和諧的征管氛圍。非稅收入征管工作不僅需要領導和財務管理人員高度重視,更需要社會各界大力支持。要通過舉辦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政策知識大獎賽,讓更多的人來關注、了解、支持非稅收入征管工作。對非稅收入管理出現的新情況要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并對在報刊雜志、政府網站、財政網站、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公開發表非稅收入管理調研文章的同志給予獎勵。積極創造學習培訓條件,提高管理人員業務素質。
(四)加強收入監管,嚴肅查處違紀違規行為。一是把已經查出來的問題切實糾正到位,不搞“下不為例”的事。二是及時查處群眾舉報反映的問題,特別要關注弱勢群體反映有些部門在辦理行政許可事項時,亂收表冊、證照工本費問題。三是與監察部門聯合查處個別單位利用職能,強行收費和變向收費問題。
(五)正確面對政策變化,強化征管措施,促進政府非稅收入快速增長。國家為了拉動經濟增長,出臺了若干擴大內需政策,采取“正稅清費”策略,取消了部分收費項目,經過初步統計,全縣政策性直接減收在80多萬元。對此我們要有正確認識,不能失去信心。一要認識到隨著國家對經濟的拉動,一些資源性的非稅收入一定會增長;二要認識到行政事業性收費是指國家政策性的收費,它所帶來的非稅收入的增長,必須是有質量意義的增長,不是說收的越多越好,這里的“好”指的是把收入政策執行好,而且要符合法律規范,“多”指的是應收盡收,保證正常性的增長。為此,我縣非稅收入的征管工作,要在任務服從政策的前提下,繼續堅持以往好的做法,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力求做到應收盡收。
一是建立收入考核制度。要將繼續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分行業、分項目、分單位包抓征收工作,做到月月達進度,一月一兌現;要把收入計劃細化到一線的執法人員和日程上,砸實征管責任,狠抓收入進度。
二是明晰征管思路。要根據經濟發展形勢,摸清家底,理清思路,及時調整本部門的非稅收入征管重點,挖掘增收潛力;同時,要積極搞好收入稽查工作,堵塞收入征管漏洞,預防收入流失。
三是堅持“以票控收”的管理制度。繼續加強票據管理,從源頭上控制收入,防止收入在體外循環;按照票據管理辦法的規定,對各單位在上級主管部門領用的票據進行專項檢查,制止一些不顧政策規定,隨意上劃地方政府非稅收入的行為。
四是加強國有資源收費征管。緊緊圍繞“扶優扶強、限小治亂”的基本方針,按照綜合治理、聯合執法、收入統管、利益共享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建立柞水縣礦產品外運檢查站和礦產品收費智能管理系統,采取“憑票外運、網絡監控、電子計量、刷卡收費”的現代化管理模式,減小人為因素,堵塞稅費流失。其主要征收業務流程可設定為:根據物價部門公布的礦產品市場價格信息和國家規定的礦產品稅率、收費標準,由財政、稅務部門按月核算礦產品每噸應繳納的各種稅收額和收費額,作為礦產品的征收標準,并以此建立收費智能管理數據庫;當拉運礦產品的車輛通過收費檢查站時,收費智能管理系統將自動測量礦產品的數量并出具收費票據,礦產品業主須按照收費智能管理系統的提示進行刷卡繳款,業主刷卡結束后,收費智能管理系統將自動放行車輛并向收入管理機構上傳收繳信息,征收機關再根據系統上傳的收繳信息,對礦產企業進行經營收入稽查,并將實現稅收和規費及時繳入國庫或財政專戶。
篇2
關鍵詞:費稅改革;行政體制;經費體制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1-00-01
按照國家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監察部、審計署財綜[2008]84號文件《關于公布取消公路養路費等涉及交通和車輛收費項目的通知》,我市各級運政管理部門于2009年1月1日起停止了對“地方養路費(五小車輛)”和“公路運輸管理費”的征收。
稅費改革政策實施以來,雖然各級主管部門采取了及時撥付財政返還費稅改革專項資金和中央轉移支付增量補助等辦法,但是由于運政管理工作的點多、線長、面廣的特殊性和運政執法工作的層次性,運政管理經費缺口越來越大,人員工資不能按時全額發放,職工“三金一險”難以按時交納,目前現狀致使運管事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困局。
一、影響
之一:國家費稅改革政策不到位,引起職工工資發放問題日益突出。“費改稅”前,部門經費主要來源依靠“公路運輸管理費”。費改稅后,部門行政和經費管理體制遲遲不能明確,人員經費先由省交通廳經省運管局和市交通局轉移借支勉強維持職工工資發放,后由省市財政按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列入當年收支預算(標準依07年度“公路運輸管理費”收入為基數計算)。費改稅以來,隨著國家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政策的實施,大部分縣所職工基本工資和生活補貼長期拖欠,更有甚者第一季度個別縣所職工尚未發放,“三金一險”不能上繳,職工情緒低落,人心慌慌,群體上訪政府事件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之二:國家費稅改革政策不到位,引起部分職工工資長期拖欠,職工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費改稅”前,運管部門具體負責“地方養路費”的征收和管理,工作人員的工資和經費亦在“地方養路費”中列支。“費改稅”后,依據《國務院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國發[2008]37號和《中央轉移支付成品油消費稅替代六項收入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職能部門已經按照原資金使用“四個不變”的規定,對不同層級專項資金進行了分配,并按月度計劃下撥至各級主管部門,但這部分資金至今不能落實到運管部門,導致這部分資金長期體外循環,造成職工工資長期拖欠。
之三:國家費稅改革政策不到位,引起部門事業管理經費缺口加大。費稅改革以來,國家車輛稅收每年持續增長,省上對各級運管部門一直以2007年收費基數確定年度支出水平,年度增量補助資金也沒有按時足額到位,這樣即不客觀,也不現實。日益繁重的公路和水路運輸市場監管任務不斷加大,運政事業支出結構和項目都均發生了很大變化,除正常的行政許可和運政管理業務外,上級政府安排的諸如“西寶線”常年打黑工作,轄區出租汽車市場管理、駕培市場管、機動車維修市場管理、危貨運輸管理、源頭治超、汽車客運站點招呼亭建設工程、車輛油補和車補資料的核實整理上報及資金申報發放檢查、政府啟動的專項活動工程秩序維持和造勢等專項工作和接二連三的各級檢查及頻繁接待,加之近年來運政部門的車輛和職工被主管部門長期或隨時抽借充實到公路施工工程、救災幫扶工程、政府政務大廳等部門上班,而這部分人員的工資仍由運政管理部門負擔,從而導致經費缺口愈來愈大。
二、思考
之一:盡快落實國家事業單位和人員體制改革政策。費稅改革之前,早在1996年省政府就出臺了《陜西省運政管理部門機構改革意見》,2004年省政府相關部門又一次聯合下發了陜西省運政管理部門實行“統收統支”管理辦法等文件,均從不同側面對運管部門體制和人員管理工作提出了十分可行的辦法,但由于歷屆政府決策者的延誤使改革成為泡影,運管部門體制不順成了嚴重阻礙事業發展的瓶頸。今年費稅改革已4年多了,國發[2008]37號文件和陜政發[2008]69號文件明確規定:“對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管理,經費由同級財政核撥。”建議各級交通主管部門盡快督促政府在年內拿出具體的配套改革辦法,按照國家政策把運政人員真正納入到參公范圍管理,經費納入全額財政預算計劃支出,從根本上理順部門人員和經費預算管理體制。
之二:盡快落實國家費稅改革政策,確保原由“地方養路費”部分支出的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補償資金按時到位。國家關于《中央轉移支付成品油消費稅替代六項收入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明確規定,專項資金的使用原則和范圍要嚴格遵循“專款專用、統籌使用、分類管理、確保重點”。同時強調指出運輸管理等是專項資金支出重點,應確保足額投入,不能為加快公路建設而犧牲對運輸管理資金的投放。在此,期待各級主管部門能依據國家規定將所屬的專項資金真正用于解決原“地方養路費”征收人員的經費,按時足額劃撥運政管理部門,用于這部分職工的基本生活保障開支,為創建和諧交通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取信于職工,讓這部分職工充分享受到自已應得到的勞動報酬。
篇3
一、農村稅費改革的深化存在一定的艱巨性
我們充分的認識到改革成績已經得到充分肯定,與此同時,農村稅費改革的繼續深化,改革成果鞏固和擴大的任務也極其艱巨。首先,由于農業上漲過快的生產資料價格導致糧食價格不穩定,建立農民增收減負長效機制的要求也就無法適應,其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有:不健全的農村金融體系,縣鄉財政體制、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等相關改革的不到位,外流的農村資金、農民貸款困難等。未消除制約農村發展的體制,導致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滯后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缺乏投入的社會事業發展,不平衡的城鄉區域發展,不能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其次,鄉村債務問題不斷加劇,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各別鄉鎮盲目的招商引資,舉債建設,新老債務交織,使農村的穩定發展收到影響,違背了科學發展觀、不能與構建和諧社會相照應;另外,薄弱的精神文明建設和農村科學文化,基層干部陳舊的工作方式,影響了新形勢下民主法制建設。農業稅的廢除,不能代表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的結束,深化改革仍面臨著艱巨的任務,最終的改革目標也未能達到。進入重要的轉折時期和全面攻堅階段的農村稅費改革,務必要把握全局,更深一步堅定信心,大膽實踐、解放思想,振奮精神,使農村發展和改革的步伐加快、加大。
二、農村稅費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從前期來看,農村稅費改革運行平穩、進展順利,但因為該項改革處于試點階段并且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在實施過程中也就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部分鄉(鎮)村在征收環節上與政策要求不一致。操作不規范的“一事一議”制,導致了嚴重后果出現少數人的決定取代村民的意愿的現象嚴重;部分干部過于簡單的工作方法,對政策理解不夠透徹,解決的都是表面上的問題,實質問題得不到解決。
(二)負擔不均、差異較大的人地稅費。因為這次稅改的主要載體是以土地為計稅的導致出現減負幅度小、人少地多地區人均負擔重;人多地少的區域人均負擔輕,減負幅度大;人均土地不同的計稅經常出現在村與村、組與組之間,這就擴大了人均負擔的差異性,出現新的稅賦不均現象。
(三)農業稅計稅價格高于當前糧食實際價格。糧食價格是影響農業產值的大小一個重要因素。稅費改革實施方案中首先確定了農業稅、農業稅附加及農業特產稅的稅率等,國家的糧食保護價是各地確定的糧價的依據。
(四)鄉村原有債務難以清還。經調查發現,鄉村兩級有普遍欠債的情況,而且鄉村為保正常運轉可能發生新的債務。因為鄉鎮欠信用社的貸款,所以稅收中應返還給鄉鎮的稅費就撥到信用社,這樣就導致了鄉鎮拿不到款,從而使鄉鎮財政更加艱難。
(五)稅費改革的配套措施、法規不完善。鄉鎮機構改革、小學布局調整等減輕鄉鎮財政負擔的措施還未形成一個系統的方案,而且實施起來比較困難;面對極少數不愿納稅的農戶,缺乏相配套的法律手段,而只能用單一行政手段執行。
(六)公益事業的開展難以進行。首先對于修路、農田水利建設等公益事業難以進行;其次是由于認識方面存在差異,再加上公益事業受益程度不盡相同,導致村民難以達成相同的看法,且經費籌措有困難,“一事一議”實施有一定的難度。
(七)農民負擔主要表現在實物形式上,下降幅度太小。當農民負擔用貨幣來表現時,可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由于糧食價格一直維持在較低的水平,需要賣更多的糧食來上繳相同稅費的貨幣。更為嚴重的是在很多地方,鄉村機構比較臃腫,鄉村組織的搭車收費和亂收費加劇了農民的負擔,在這種形勢下,依靠這些基層政府或部門來監督農民負擔,是往往沒有很大效果的。
三、農業稅免征后需探討的一些問題
(一)鄉鎮政府的職能轉變
在當前免征農業稅的情況下,過去依靠行政命令的事務管理型鄉鎮政府,在當前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已明顯的不合時宜了。鄉鎮政府職能須定位在農民所想、所盼的服務型政府上來,已實現農民致富為目標,全力引導農民搞好經濟建設。鄉鎮政府只有把傳統的工作方式轉變為服務型政府,才能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職能。
(二)農村公益事業的發展
首先要使財政的支出主要放在農村公益事業發展上,規范“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制度,把發展農村公益事業所需的部分費用合理的分擔給農民。其次加快縣鄉綜合配套改革的速度,主要致力于培育農村公益事業的發展;要集中使用各種資金并建立發展農村公益事業多種渠道資金投入的機制。再次要改革農村公益事業投資方式,鼓勵社會資金積極的參與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
(三)村級債務化解問題
堅決杜絕加重農民負擔或變相加重負擔的行為發生,嚴厲禁止不考慮農民的經濟承受能力的情況下搞突擊清欠,擅自立項籌資還債和收回農民承包地抵債的現象徹底清除,同時要切實強化村級收費的管理問題。
(四)農村土地二輪延包完善情況
要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依法依規按政策辦事、堅持“大穩定小調整”、堅持民主協商、堅持用改革和發展的辦法解決其中出現的問題,來完善農村土地二輪延包。
四、完善農村稅費改革的對策
(一)加大力度,做好宣傳。可能有部分基層干部對稅費改革的精神了解不徹底,領會不深刻,面對這種問題,要積極組織他們加強學習并進一步做好宣傳工作。消除他們畏難情緒,讓他們樹立信心;在做宣傳時,不僅要宣傳保護農民的利益,還要要宣傳農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增強農民的自覺納稅意識,引導他們正確處理好自身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二)處理好“一事一議”問題。 “一事一議”不僅可以加強村級民主建設,更是減輕農民負擔的重大措施,只有村級干部的民主意識程度和把握政策的準確度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才能使之更好地運作。所以,必須要進一步加強村級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以系列措施,增強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能真正把黨的政策融入到群眾當中去,“一事一議”才能更好地貫徹實施。
(三)做好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工作。目前,我國農村的生產作業方式基本還上是以原始的農業耕作主,還有農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不大,這就往往會導致糧食豐產而農民并不豐收的現象。所以,大力發展非農產業,加快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是解決農村勞動力過剩和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方式,從根本上加快了我國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轉變。
(四)加大對縣鄉轉移支付力度。對因為實行稅費改革,而減少的鄉鎮財政收入和調整教育布局新建校舍增加的支出等費用,要考慮給予一定得補助措施。稅改后村級收入有較大的下降幅度,還可能有的“兩委”人員的生活補助不到手,這將會影響到村級組織的正常運轉。在這種情況下,要加大對村級組織的支付。
(五)妥善處理好鄉村債務。對鄉村用于鄉村建設的款項,銀行信用社掛賬停息,能減的按政策進行減免。建議出臺清欠及收支管理辦法來解決三提五統尾欠問題,以便基層操作。
(六)切實緩解稅費負擔不均的矛盾。針對這種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總量控制,鄉內平衡”的方法,因建設需要占用的耕地應盡快核減。
(七)嚴格規范農業稅征管程序。基層的財政部門必須要遵守“農業稅清冊到戶,農業稅納稅通知書到戶,農業稅完稅票證到戶”的原則,只有嚴格征管程序和征管行為才能確保征管的規范性。
(八)農業稅收征管隊伍的建設要進一步加強。由于農村稅費改革,農業稅任務可能會加重,對稅收執法的要求提高。因此,為了確保稅費征管任務完成,建立具有執法資格的農稅機構和高素質的農業稅征管理隊伍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王佳.農村稅費改革的后續問題及其完善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09,(5)
篇4
【關鍵詞】個稅改革 征收模式、稅率、公平
個人所得稅是對納稅人的應稅收入所征收的一種稅,個人所得稅承擔著組織財政收入和調節收入分配的基本職能。當前我國的社會貧富差距較大,這種情況下更應該發揮個人所得稅的收入分配職能,但由于我國個人所得稅起步較晚,在稅制體系中占比也很小,這種職能得不到有效發揮。我國個人所得稅經過幾次改革,仍沒有打到預期的目的,究其原因在于改革集中于免征額的調整,未能設計深層次的問題。
一、分類征收模式難以體現稅收公平的原則
稅收公平包括橫向公平和縱向公平兩個方面。我國現階段實行分類征收的模式是由我國國情決定的:我國目前的稅收征管的技術手段還比較落后、稅務人員的業務素質也還待加強、納稅人的自覺納稅意思淡薄。實行分類征收模式可以有效的節約征收成本,同時可以嚴格控制稅源,減少稅款的流失。但是該種征收模式對不同來源的收入適用不同稅率和扣除額,這就為為那些收入來源渠道多的納稅人提供了合理避稅的空間,因此不能很好的體現稅收公平的原則,阻礙了個人所得稅收入分配職能的有效發揮。
二、稅制設計未與家庭掛鉤
在稅制設計標準一致的情況下,乍一看兩個相同收入的人所承擔的稅費是一樣的,而在實際情況中,取得相同收入的兩個人實際繳納稅費所承擔的成本是不一樣的,因為每個家庭的實際情不一樣,相同收入的兩個人在家庭方面比如家庭人口數量、家庭有固定收入人數、所贍養老人數量和家庭成員健康情況等不一樣,故在其實際家庭開支中所承擔的壓力也是千差萬別的。而稅制標準的扣除率只以所取得收入為衡量尺度是明顯不合理的,也是不公平的,故將稅制設計與家庭因素掛鉤,嚴格制定稅制設計中家庭因素的量化標準和相對應的權數,確保稅制更加人性化和操作性更強的同時也堅決避免偷稅漏稅情況的發生。
三、稅率結構設計缺乏科學性
現階段我國所采用的分類所得稅制,個人所得稅稅率根據所得的性質不同而不同。大體上有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對工薪所得實行3%--45%的超額累進稅率,對個體工商戶的個體經營、承包租賃經營所得適用5%--35%的超額累進稅率;二是對其他的八項所得統統適用20%的比例稅率的基礎上根據國家的政策導向給予一定的減成征收或者加成征收,例如,稿酬所得在適用20%的基礎上減征30%,而對一次性收入畸高的勞務報酬所得適用加成征收。這種稅率的設計過于復雜、繁瑣,既不利于納稅人計算稅費和繳納稅費也不利于相關部門的稅務征收和進行管理及其稅費歷史記錄查詢。尤其是工薪階級的工資薪金的個人所得稅征收,因現行稅率結構對工資薪金的征稅結構達到了七級,這是與稅率結構檔次就簡原則相悖馳的,同時邊際稅率達到了驚人的45%,不利于調動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另外,勞動不分高低貴賤,工資薪金為勞動所得,勞務報酬一樣是等同的勞動所得,那么就應該在稅費征收中等同對待,而在實際稅費征收時是將工資薪金所得和勞務報酬區別開來,這是有悖與科學常理的,是稅率結構不合理的集中體現之一。
四、對高收入行業和人群的稅收征管不力
個人所得稅涉及的面廣,由于當前我國社會信用結算制度尚不健全,對納稅人的隱性收入缺乏有效的監管措施,高收入群體的納稅意識總體上也還有待提高,個人所得稅應經成為稅收征管中比較薄弱、征管比較困難的一種稅種。雖然我國對于個人所得稅的征管、特別是對高收入重點行業和重點群體采取了一些加強稅收征管的措施,但是目前仍存在以下的問題和不足:
(一)、對隱形收入缺乏有效監管
現階段,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時期,產業結構不合理、行業壟斷經營嚴重、收入分配失衡、金融系統發展滯后等問題突出,權錢交易現象嚴重,使得經濟生活中貨幣化程度低,現金交易頻繁,大量的隱形收入和灰色收入處在公眾的視野之下,相關部門也缺乏有效的監管手段。所以在我國要想確定有多少富人或者誰是真正的富人都是很難的。其實現在稅務機關重點監控的私營業主和演繹明星只是高收入者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還有很大一部分富人隱藏在大眾的視野之下。
(二)個人福利收入難以掌握
不少企業和單位為了幫助納稅人進行合理的避稅,將員工的收入轉化為員工福利,給稅務機關的稅收管理帶來了極大地挑戰。現在各單位支付渠道增多、隱蔽性增強,很多單位“低工資、高福利”現象普遍。從賬面上看,員工領取的工資并不多,但實際上很大一部分收入是以分紅、實物、入股等方式支付的,在賬簿上不做記載,或者化整為零,或者在企業、單位的小金庫中支出,或者巧立名目,直接化作費用支出。在稅收征管過程中,這部分收入難以并入應稅所得,造成稅源的流失。
(三)稅務部門征管信息難以互通
我國沒有建立全國統一的稅務代碼制度,納稅人的納稅信息不完整、不規范。在全國個人所得稅征管系統應用之前,征管信息傳遞并不準確,時差性也很差,納稅人的信息資料難以跨區域實現順利的傳遞。同時,稅務部門跟其他相關部門缺乏實質性的配合措施,信息不能實現共享,造成外部信息來源不暢,稅務機關不能準確判斷稅源,從而實施征收管理工作。如果納稅人不主動地、準確地進行納稅申報,那么同一納稅人在不同時間、不同區域取得的各種所得難以實現匯總。
參考文獻:
[1]高培勇.個稅改革:還是要加快向綜合與分類制轉軌[J].財務研究,2008,(1).
[2]賈康.個稅改革不能局限在“起征點”[J].中國總會計師月刊,2010,(12).
篇5
一、資源稅改革的動因
(一)資源稅稅制本身存在缺陷
現行的資源稅征稅范圍過窄,實際的稅率過低,我國煤炭企業的資源稅率相對而言更低。資源稅采取按產量而非價格或儲量進行征收的形式,致使資源稅對市場價格不敏感,不能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帶來的價格變動。按產量征收使企業在資源開采中采富棄貧、采肥丟瘦,產生了大量的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的現象。因此,資源稅不能起到環境保護或者引導企業節能減排的作用,不符合我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目標,也不能彌補企業的外部成本,難以對經濟進行調節。另外,資源稅額偏低的同時,地方性收費過高,從總體上反而造成了企業沉重的負擔。
(二)推動產業轉型
資源稅改革的目的是對現有的稅制進行調整,使其可以對企業的經濟行為施加相應的影響,對市場的失靈進行修正,以實現國家通過經濟手段來調節市場行為的目的。資源稅的改革會對相關的行業產生影響,促使其提高生產技術,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稅制改革推動的行業洗牌可以淘汰一批高能耗、低技術含量的企業,抑制目前煤炭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總之,資源稅改革可以推動產業的整合,促進煤炭行業的持續發展。
(三)促進利益合理配置
資源稅的改革既要調整現行的稅率和稅收范圍,也要對現有的費用征收作出調整。對煤炭企業而言,目前國家在征收資源稅的同時,各地區也在收取煤炭資源稅以外的補償費。這些費用的產生,一方面是當地政府為了享有更多的資源收益而收取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央與地方的稅收利益分配不均造成的。資源稅的改革有助于緩解這些問題,促進利益的合理分配。
利益的博弈不止在中央與地方之間,各地區之間也存在利益的博弈。我國礦產資源相對集中在中西部地區,過低的資源稅導致利益分配機制不合理,資源豐富地區的貢獻得不到充分認可,資源稅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中西部地區的利益。
(四)外部成本內部化
煤炭在開采、加工、運輸以及燃燒過程中,排出廢水、廢氣、廢渣,造成嚴重的水污染損耗、土壤污染、土地塌陷和生態破壞,現有的資源稅制度不能有效地解決在此過程中造成的外部不經濟性,不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不利于煤炭工業持續發展。資源稅改革可以增強資源稅的調控力度,使資源開采的外部成本內部化,推動資源開采與生態補償、環境保護有機結合,促進資源開采的合理有序,維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新一輪資源稅改革
1984年我國開始征收資源稅,啟動了第一代資源稅制度。1994年的稅制改革,《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促成了第二代資源稅制度,其核心要點是,不再按超額利潤征稅,而是按礦產品銷售量征稅,并為每一個課稅礦區規定了適用稅率,稅收范圍改為對全部煤礦征收。隨后,相繼出臺了資源稅的改革措施。
2007年拉開了新一輪資源稅改革的序幕,此次改革考慮將資源稅的征收方式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2008年財政部提出適當擴大資源稅征收范圍,實行從價和從量相結合的計征方法。2009年,財政部明確了資源稅改革的四方面內容:擴大征收范圍、改革計征方式、提高稅負水平和統籌稅費關系。2010年財政部提出,適時出臺資源稅改革方案,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目前,財政部已出臺新疆資源稅改革細則,指出新疆原油天然氣資源稅費改革于2010年6月1日實施,原油、天然氣資源稅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稅率為5%。
在已經初步成型的資源稅改革方案中,業內普遍認為資源稅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擴大征收范圍;征收方式由目前的從量定額計征改為從價計征為主、從量定額計征為輔;對部分稀缺資源采取高稅收政策。新方案的內容可能還涉及提高稅額標準和減免稅政策等。資源稅改革的同時,將會對現有涉及資源方面的各項稅費進行合并清理。
三、新一輪資源稅改革對煤炭企業的影響
所有的改革都是突破舊有格局、建立新格局。因此,改革總會帶來利益的重新分配。新一輪的改革對煤炭企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煤炭企業負擔加劇,各方利益沖突,削弱企業財務能力,對收入分配的影響等。
(一)煤炭企業負擔加劇
1.煤炭企業原有稅費負擔沉重。到目前為止,我國執行的涉及煤炭企業的各類稅費項目近30項,煤炭企業除繳納一般性稅種外,還要繳納資源稅、礦產資源補償費、礦業權使用費、煤炭價格調節基金等稅費。這樣綜合稅費大大加劇了企業的負擔。
2.資源稅改革加重煤炭企業負擔。資源稅改革之后,新出臺的政策必將進一步加劇煤炭企業的稅收負擔,從價計征會使煤炭企業的稅負飛速增長。另外,增值稅由13%提高到17%已經使煤炭企業的稅負加重,許多企業尚未將其完全消轉,如今資源稅又要從價征收,沉重的稅負致使煤炭企業經營更加困難。
3.稅負轉嫁困難。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尚未完全過去,處于后危機時代的生產型企業暫時仍無法脫困。雖然有些專家認為煤炭企業的稅收負擔可以通過價格轉嫁給下游企業,但是在這種狀況下,煤炭企業通過價格將稅負轉嫁給鋼鐵、發電等下游企業將會很困難。
(二)各方利益沖突
煤炭行業與發電、鋼鐵、鋁等行業有著密切的聯系;另外,煤炭資源分布廣,涉及利益群體多。所以,對煤炭行業來說更易引起各方利益的沖突。
1.中央和地方財政的博弈。現行的資源稅征收規定,除海洋石油資源稅以外均收歸地方政府。改革之后資源稅歸屬于國稅還是地稅,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利益。
2.征管單位與被征管方的博弈。資源稅改革有可能會激發雙方的矛盾,從而增加征管的成本。征管單位有可能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來限制被征管方偷逃稅款的行為。
3.煤炭企業同下游企業的博弈。在增值稅、資源稅等稅負加重的狀況下,煤炭企業為了轉嫁較高的稅收負擔,勢必會“采富棄貧”或者進行前轉。若煤炭企業通過對價格的調整進行轉嫁,其下游企業會面臨比較高的成本壓力。
4.煤炭企業內部博弈。如果煤炭企業難以通過提價的方式轉嫁稅負,就只好內部消轉。內部的消轉需要通過企業提升技術含量、壓縮成本等方式來實現。其中壓縮成本這一項會涉及企業員工的工資和福利問題。由此,就產生企業內部的博弈行為。
(三)削弱企業財務能力
篇6
縣委、縣政府在確定今年財稅收入任務時,年初。綜合考慮了各方面因素,完全符合實際的這個目標絕不能動搖。不過半,對上級不能交差;不過半,對全縣人民無法交代;不過半,預算支出無法保證。
布置安排年厲行節約和財稅收入、物價工作。依照會議布置,這次全縣財稅、物價、厲行節約工作會議是縣委、縣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懲辦年財稅、物價工作。先講幾點意見。等會,市委常委、縣委周書記還將做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領會,抓好落實。
一、關于年全縣財稅工作
面對財稅任務高基數增長和稅源短缺帶來的巨大壓力,全縣財稅工作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特大冰凍災害、政策性減收和金融危機帶來的有利影響。全縣上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人大、縣政協的大力支持下,迎難而上,扎實工作,全縣財政運行態勢良好,各項指標超出預期。主要表示在以下幾個方面:
全縣財稅總收入突破6億元,一是財稅收入實現新突破。年。達到6.28億元,為年度預算的101.95%,比上年增加8289萬元,增長15.2%。其中:國稅完成25868萬元,比上年增加3798萬元,增長17.21%地稅完成15901萬元,比上年增加2084萬元,增長15.09%財政完成21057萬元,比上年增加2423萬元,增長13%
占gdp比重為5.84%比上年提高0.17個百分點。稅收收入完成42964萬元,二是財稅質量有了新提高。財政收入增幅超越gdp增幅2.43個百分點。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超越80%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非稅收入完成10971萬元,占財政收入的比重為20%比上年下降1個百分點。花炮廠、打火機行業、廉橋藥材市場經營戶納稅意識增強,自覺接收稅負定額調整;興工焦化、興盛置業、龍豐實業、億利金屬、廉橋造紙、青山機床、祥隆電瓷、牛馬司煤礦等企業克服各種困難,對財稅增長作出了較大貢獻。
重點進一步突出,征管水平邁上新臺階。財稅征管進一步規范。協稅護稅力度進一步加大。征管部門通過強化稅源監控,摸清稅收底子,堅持依法征管,嚴格財稅稽查,保證了財稅均衡入庫。縣國稅部門深入推進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加強重點稅源監控,全面開展欠稅清理,收入增幅較大;地稅部門建立了稅源分析制度,實行納稅評估,強化稅源監管,效果明顯;財政部門以礦產資源稅和契稅、耕地占用稅為重點,啟動了礦產資源稅費統征,契稅收入突破1000萬元,達到1300萬元;縣非稅收入征管部門加強非稅收入信息化建設,完善“以票管收、票款同步、源頭控本文來自轉載請保管此標記。制”機制,鄉鎮社會撫養費和基金收入征管實現突破,收入總量均創歷史新高。兩市鎮、九龍嶺、火廠坪、佘田橋、靈官殿、堡面前、廉橋、砂石等鄉鎮積極培植財源,采取有力措施,挖掘稅收潛力,加大協稅護稅力度,財稅任務完成遜色。縣國土局、運管所、交警大隊、城管執法局等單位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法,任務完成較好。
財政支出重點向社會事業傾斜、向“農”傾斜,四是財政支出取得新成效。依照“珍重點、保穩定、促發展、構和諧”要求。促進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確保了國家工作人員工資及國家規定的津補貼及時到位,全縣公務員津補貼標準在上年基礎上人平增加1000元,達到12000元,并對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及其離退休人員參照公務員規范發放了適當補貼,增加支出3711萬元。確保了各類民生資金及時到位。全年通過網絡發放惠農涉農補貼資金30項共1.2億元;安排各類“農”項目配套資金1.06億元,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支持教育優先發展,全年教育一般預算支出達2.93億元,增加5200萬元,增長21.61%促進就業和完善社會保證制度,安排再就業資金1300萬元,出資購買168個公益性崗位,解決城鎮退伍軍人和企業改制人員就業;支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醫療衛生服務保證體系建設,促進人口和計生事業健康發展。確保了重點建設資金及時到位。縣財政投入建設資金1868萬元,支持會議中心、四完小、體育館、公安局監管中心、交通監控設施等重點工程建設,有力保證了各項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同時,縣財政調減了各職能部門罰沒收入計劃任務1200萬元,優化了經濟發展環境;投入1000萬元建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努力推動中小企業融資。
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上述成果的取得。縣人大、縣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各級各部門和廣大財稅干部職工團結奮斗、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的結果。此,代表縣委、縣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關于年財稅工作及“雙過半”工作要求
今年我縣財稅工作面臨巨大的困難,受金融危機蔓延的影響。但是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根據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縣屆人大次會議精神,今年我縣財稅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中全會和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積極融資、加大投入,努力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完善體制、加強征管,不時壯大財政實力;改善民生、促進和諧,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深化改革、強化監管,探索建設績效財政,為加快推進“興工旺商”實現富民強縣提供強有力的財政保證。
全縣財稅工作的主要目標是財政總收入完成70365萬元,根據上述要求。比上年增加7539萬元,增長12%其中,國稅完成29489萬元,比上年增加3621萬元,增長14%地稅完成18096萬元,比上年增加2195萬元,增長13.8%財政完成22780萬元,比上年增加1723萬元,增長8.18%支出要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保增長、抓項目、調結構、促和諧、強基礎的決策安排,對保運轉、保民生、促就業的重點支出予以積極布置。
需重點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要完成上述目標任務。
做大做強新的統一融資平臺,為生態產業園的基礎設施融資,打造銜接產業轉移的新平臺,今年要拉通全長10公里的兩條園區主干道路基。二是充分發揮縣中小企業擔保公司的作用,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擔保公司上半年一定要運作、要見效。加大對金融機構的獎勵,促進金融機構加大對新辦、技改企業的扶持力度。對金融機構的獎勵規范從去年的6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全年要新增貸款10億元以上,存貸比達到40%以上。重點支持賓王撲克、方泰皮革落戶,支持新仁鋁業復產,促成興工焦化收購焦化廠、砂石齒輪廠技改、打火機組建集團以及億利金屬等一些大的財源項目。
一)圍繞增加投入,聚力抓好財源建設。重點抓好個方面:一是組建國有資產經營公司。
大力組織財政收入。要著力在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創新征管手段上下功夫。要大力支持金財工程建設,
二)圍繞依法征管。啟動非稅收入征管軟件,實行稅費監管網絡化、稅費征管精細化、稅費稽查電子化;完善宏觀稅負分析、納稅評估等手段,積極探索主體稅種、新興行業稅收、各種零散稅收的征管機制;改革契稅和耕地占用稅征管模式,縣城范圍內“兩稅”納入政務中心統一征收;充分發揮縣計生撫養費征收局的職能,加大社會撫養費征收力度。二是提高征管質量上下功夫。要建立健全征收、管理、稽查部門的信息交換制度、聯席會議制度,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要加強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行業的稅收監管,建立重點稅源企業稅負預警機制;積極探索本文來自轉載請保管此標記。房地產和建筑裝置稅收一體化征管方法,堵塞稅費征管漏洞;要加強稅務稽查和專項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偷、逃、騙、抗涉稅違法行為,堅決制止越權減免稅行為,促使納稅人誠信納稅,維護稅法剛性。嚴格考核獎懲上下功夫。今年要繼續嚴格執行年制定的財稅工作考核方法,層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狀,嚴格考核,嚴格獎懲。縣政府對各鄉鎮各單位按進度進行考核獎懲,全年收入工作目標任務與年度文明目標考核掛鉤,實行一票否決。各鄉鎮各單位要增強均衡入庫意識,層層落實責任,嚴格目標管理,按進度獎懲到位。要將財稅收入完成進度與干部的工作津貼、獎金掛鉤,與單位下撥經費掛鉤,與干部的考核評比掛鉤,與領導的政績掛鉤。
努力構建民生財政。進一步優化財政資源配置,圍繞優化支出。強化財政公共服務功能,保證工資發放和機關運轉基本需要的基礎上,把更多的資金投向社會公共事業領域,優先考慮民生,優先保證民生,不時提高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加大“農”投入,擴大農業平安范圍,努力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保證為民辦實事資金投入,促進實事工作早見成效;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保證機制改革,加強社會保證制度建設,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證制度,提高低保補助標準,落實優撫政策,進一步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醫保等政策。
篇7
20__年,我們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按照省、市財政工作的總體部署,緊緊圍繞組織財政收入,實現財政預算收入目標這項中心工作,以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為重點,進一步改善支出結構,圓滿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項財政任務。現將一年來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預算執行情況
⒈預算收入情況
20__年,全區財政收入完成11489萬元,為年預算的101,比上年增長8.3,其中:區級地方財政收入完成6933萬元,為年預算的106.5,比上年增長11.5,上劃中央收入完成6509萬元,比上年增長3.9。
20__年,我區的財稅工作是任務重、矛盾多、困難大、收支平衡異常艱難的一年。但由于領導重視,措施得力,確保了全年預算收入的全面完成。
20__年,我區對財稅工作十分重視。由于經濟回升不快、政策性增資因素較多、征管難度較大等,形勢異常嚴峻,區幾大班子領導高度重視,多次聽取匯報,幫助分析情況,查找原因,解決問題。年初,區委、區政府召開財稅工作總結表彰大會,對20__年財稅工作進行總結,同時對20__年財稅工作進行部署,將任務分解到各征管單位,實行目標管理,層層簽訂責任狀并制定獎懲辦法,充分調動了征收的積極性。由于今年財政支出較大,為此區領導多次召開稅收協調會,保證了今年財政收入任務的全面完成。
一年來,財稅部門在立足挖掘自身潛力、堵漏增收上狠下功夫,強化征管手段,加強對預算執行動態情況的分析和監管,按月通報財政收入進度情況,切實做到以法治稅,依率計征,應收盡收。一是深入開展稅法宣傳活動。在四月份的稅法宣傳月中,各稅務分局圍繞“稅收與公民”的宣傳主題,結合自身的實際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邀請部分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到分局共話發展,同時,我們在區政府沿街兩旁制作30個公益廣告宣傳燈箱,美化了城市,宣傳了稅法,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得到增強。二是加強重點稅源管理。重點加強對建筑、房地產業的稅收征管,建立了重點稅源戶臺帳,對重點稅源戶每月的生產、經營及納稅情況逐月登記,并撰寫重點稅源分析報告,逐步實現了重點稅源動態管理和稅源資料的綜合利用。營業稅共完成400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增收1100萬元。三是認真清查漏征漏管戶。抽調300多名稅干對田家庵地區漏征漏管戶進行清理,共查出漏征漏管戶近20__戶,凈化了我區的納稅環境,推動了稅收工作向規范化管理方向邁進。四是行政事業單位稅收征管得到加強。我們把對行政事業單位稅收征管工作為今年稅收增長點來抓,做好行政事業單位收費應征營業稅的征收和個人所得稅的代扣代繳工作。對納入預算管理的罰沒收入、行政性收費收入及時足額催繳入庫,加強各種零星收入的清理入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⒉財政支出情況
20__年,全區財政支出完成6833萬元,為年預算的112,比上年增長23,主要是今年國家出臺的政策性增資因素所致。按現行財政體制測算,全區可用財力為5415萬元,比上年增長15.2,增加715萬元,實現了全年財政收支平衡。
一年來,我們把加強財政支出管理放在突出的位置,確保重點支出。我區按照省政府[皖政[20__]23號]文件和市政府[淮府[20__]14號]文件精神,全面推進公共財政支出改革,界定和調整支出范圍,改進支出方式,規范支出程序,提高支出效益,逐步建立起供給范圍明確、分配科學、支出高效、監督有力、管理規范的公共財政支出體系。并結合我區實際,成立了田家庵區公共財政支出改革領導小組,制定了公共財政支出改革方案并將于20__年正式啟動。
今年,我區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在全區范圍內進行了三次調資。全區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在原標準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平均增加290元。全區財政供給人口2946人,應發放工資1300萬元。由于今年財政形勢比較嚴峻,資金較為緊張,所以籌集資金較為困難,但我們通過努力,使應增加及補發工資1300萬元全部落實到位。
我們按照皖辦發[20__]18號《關于將農村初中、小學教師工資上劃到縣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于今年10月份將兩鎮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上收到區統一管理,保證了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的及時足額發放。
二、全區預算外資金收支情況及進一步鞏固“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工作成果
⒈預算外資金收支情況
2
0__年,全區預算外收入完成1208萬元,為年預算的132,比上年同期增長12,增收129萬元。預算外支出1270萬元,其中:各單位預算外資金支出1012.4萬元,政府調控支出257.6萬元。⒉開展“收支兩條線”檢查
20__年,我們認真貫徹落實收支兩條線規定工作,在20__年改革成果的基礎上,加大監督檢查力度,按照安徽省財政廳《關于開展納入預算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入庫情況專項檢查的通知》(財監[20__]424號)和淮南市財政局《關于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加大財政監督檢查的實施方案》(淮財監[20__]102號)的文件要求,開展了“收支兩條線”檢查工作。
我們從教委、計生等部門抽調具有較高政治業務素質的人員成立財政預算執法檢查小組,對區屬中小學、幼兒園、公、檢、法、民政、計生、文化、衛生、城建、土地等38家行政事業性單位收入及解繳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從檢查情況看,我區各行政事業性執收執法單位在執行“收支兩條線”規定中,絕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都能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281號令”及新《會計法》有關規定,采取有力措施,認真抓好財務管理工作。但是,由于當前財政困難,個別單位借經費保障不夠為理由,在落實“收支兩條線”規定中打折扣,預算外收入未及時交入財政專戶,對此,我們也采取了相應措施加強管理。
3、清理整頓行政事業單位銀行賬戶
按淮府辦[20__]5號《轉發省政府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監察部等部門關于清理整頓行政事業單位銀行賬戶意見的通知》文件要求,區財政、監察、審計三部門成立聯合清理組進行清理整頓工作。對區屬行政事業單位銀行賬戶開設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及統計匯總。
清理銀行賬戶的重點是區級黨政機關和財政撥款事業單位.通過清理,各單位的銀行賬戶和資金規財政部門統一管理,一個單位只能開設一個基本賬戶。取消執收執罰單位和部門的收入過渡賬戶,所有執收執罰單位嚴格執行銀行開戶審批制度.各項收入直接進入財政專戶,再由財政部門按比例進行返還,嚴禁設立帳外帳,并先后摸清排查出區屬各單位開設的銀行賬戶123個,取消61個,保留各單位基本帳戶62個,其中主管部門開設銀行帳戶35個,二級機構開設銀行賬戶27個。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繼續推進農村稅費改革,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
我區根據農村稅費改革指導思想,嚴格按照中央有關農村稅費改革的精神和安徽省農村稅費改革實施方案的16個配套改革文件要求,確立了農村稅費改革試點的基本原則,即:總體部署,統籌安排,全面推行。從輕確定農民負擔水平并保持長期穩定,兼顧鎮政府及基層組織正常運轉的需要。采取簡便易行的征收方式,規范稅費征收行為。健全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機制。堅持群眾路線,進一步促進農村民主與法制建設。
20__年,我們緊緊圍繞農村稅費改革目標和要求,嚴格執行農業稅征管“八到戶、十不準”規定,依法規范征管程序。合理調整農業稅計稅面積合計稅常產,認真落實農業稅減免政策,嚴格按照災減原則,午、秋兩季共安排農業稅受災減免67.5萬元,全部落實到戶。進一步清理涉農收費政策管理,健全和強化農民負擔監督管理機制,防止反彈,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四、積極完成上級財政機關下達的各項任務
1、按照市局工作部署,我們召開了區屬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會議,開展了《會計法》執法檢查,針對20__年度以來的會計工作情況,各單位進行了自查自糾,并根據存在問題和薄弱環節如實地填寫《會計法執法情況自查表》。其中:行政機關25家、事業單位33家、城市集體企業1家、股份有限公司4家。
2、為了配合稅費改革,進一步加強對農業稅的征收管理,按照全省統一要求,我們組織兩鎮財政所,全面學習了“金穗20__”農業稅收征管系統。
3、7月1日,我們在全市統一舉行的黨員奉獻日活動中,進行了新《會計法》的宣傳,向社會進一步普及會計法規。
4、我們按照上級要求,今年9月份全區機關及事業單位每人征收水利基金20元,圓滿的完成了水利基金征收工作。
5、開展本級預算收入的檢查,保證財政
篇8
(一)聚焦深度融合,把黨建引領體現在更深層次。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扎實推進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建立健全黨建工作機制,切實提高黨對稅收工作的領導能力。一是綜合運用理論學習、報告講座、專題研討、主題黨日等多種形式,抓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再學習和五中全會精神再貫徹。二是嚴格對照黨的建設工作規范和黨建標準化體系,抓好黨建工作機制再完善。三是按照同步規劃、同時布置、同步檢查、同步考核要求,抓好黨建與業務融合再精進。四是落實“1+N”聯動綜合監督機制、線索處置協作機制、以案促改教育機制,抓好全面從嚴治黨再深化。
(二)聚焦提質增效,把稅收職能發揮在更高站位。強化收稅聚財、助力發展、服務企業職能,在高質量發展格局中找準稅收工作定位,在全面推進現代化中展現稅務擔當。履好收稅聚財職責,增強財力支撐意識,盤活存量,拓展增量,全力完成縣委縣政府下達的收入目標任務,增強組織收入的協調性;履好助力發展職責,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加大稅收政策扶持力度,暢通重點項目、重點企業服務綠色通道,增強助推經濟的主動性;履好服務企業職責,落實總局納服規范3.0版,構建便捷高效的辦稅體系,推動稅郵合作向多領域、深層次發展,增強營商環境建設的整體性。
(三)聚焦系統集成,把征管改革推進到更優水平。在推進新征管機制體系上,堅持立足長遠目標,加強全面系統思維,大力推進各項改革舉措集成落地。一是進一步梳理征管、納服、風險管理崗責體系、事項清單,全面完善征管職責清單制度。二是用好稅收大數據智慧服務平臺,推廣應用“微”電子交互平臺、稅收征管質量5C監控評價系統,提升數據歸集的全面化、數據管理的標準化、數據應用的多元化和數據服務的智能化。三是緊扣“放管服”改革精神和轉變征管方式的要求,扎實做好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試點擴圍,加快各項商事制度改革、個體營業執照不見面登記改革落地,集成推進各項征管工作落地。四是強化依法治稅理念,健全“法治+制度”工作機制,全面執行好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切實提高稅收執法能力和水平,確保稅收改革始終沿著法治軌道運行。
篇9
元-7月,全縣財政總收入已完成7539.6萬元,為年初收入任務的59.39%。同口徑比上年同期增加1229.2萬元,增長19.48%。其中:上劃中央“兩稅”完成1176.9萬元,占全年收入任務的67.02%,同比增長34.9%,地方財政收入6362.7萬元,占全年收入任務的58.16%,同口徑比上年增加924.7萬元,增長17%,平均每月完成地方財政收入909萬元。上半年,我縣財政總收入占GDP的比重為8.3%,比上年同期增長0.7%,計劃全年占GDP比重為8%。一般 預算收入中稅收比重為29.97%,比上年同期26.03%,增長3.94%。
8-12月,我縣地方財政收入按照年初任務要完成4577.3萬元,平均每月要完成915.46萬元;按市委、市政府提質保位要求,追加我縣160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任務,則我縣地方財政收入8-12月需完成6177.3萬元,再加上地稅“兩稅”上劃省15%部分142萬元,共需完成6319.3萬元,平均每月應完成一般預算收入1264萬元,比1-7月平均完成數909萬元,增加355萬元。
為了確保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我縣進行了認真細致的稅源分析,結合本縣的實際情況,迅速將增加的任務進行了層層分解,細化、量化落實到了各征收部門和收入項目:①煤炭稅費據實征收,預計增收600萬元;②農村稅費改革增加農業稅300萬元;③烤煙特產稅調增附征稅,可望增收300萬元;④進一步加大“兩個置換”、“兩個盤活”力度,力爭增收450萬元,其中企業改制增收400萬元,對國土資源實行壟斷經營、規范管理,增收50萬元;⑤城區稅費統征預計可征收80萬元;⑥加大企業欠稅清繳力度,確保增收80萬元。從我縣稅收構成來看,調整收入目標任務后,今年稅收總任務是4622萬元,占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為36.86%,比上年增加2%。為了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分配的收入目標任務,縣委、縣政府決定,從現在起到今年底止,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集中一切力量在全縣開展一次全面的財稅征收工作攻堅戰,要求各級各部門明確任務,落實責任,突出重點,強化措施,進一步做好以后每個月財稅工作,努力實現全年目標任務完成。
一、加大財稅征管力度,確保完成全年財稅任務
一是要強化財稅工作責任體系。進一步抓好財稅任務的分解落實,在認真分析好財稅形勢和稅源結構的基礎上,迅速將后段任務層層細化、量化到部門、項目、到個人,?啦⑼菩邢丶讀斕肌⒉撲安棵藕拖繒蛄斕際杖氚?稍鶉沃疲ū碭窀膠螅??細袷敵小叭?夜礎保?唇?剎恐骯ね瓿剎撲叭撾竦那榭鲇牘ぷ省⒉怪?推老冉?豆移鴯蠢矗?嬲?緯傘叭巳送飛嫌兄副輳?齦黽縞嫌醒沽Α鋇鈉胱ス補芫置妗=?徊郊喲蠖醬倏己肆Χ齲??媸敵惺杖虢?勸叢驢己酥疲?ㄆ諏諧鐾瓿扇撾竦氖奔浣?缺恚?惺底齙揭勻氈Q?⒁匝?T隆⒁栽鹵<盡⒁約頸D輟6?且??徊酵懷穌鞴苤氐恪R?懷鮒氐闈?虻惱鞴堋6躍?沒?〗蝦玫模?霸聰嘍約?械那?潁??扇脛氐閼鞴芊段В?ズ迷賜房毓埽?齙接κ站∈鍘R?懷鏊霸創蠡У惱鞴埽??櫓?們坑辛Φ惱魘招∽椋?釗脛氐閆笠怠⒌ノ喚?寫呤眨?惺導憂克霸吹母?偌囁毓ぷ鰨?雜興安喚壞牡ノ緩推笠狄?笆輩榻桑?醬倨渚】觳菇傘6岳鄧安喚唬?锨匪翱畹囊??徊郊喲籩捶?Χ齲??方傷翱睿?郵罩湍山鷙頭?鍆猓?婪ㄗ肪肯喙卦鶉穩說姆?稍鶉巍R?懷鮒氐闥爸值惱鞴堋5鼻埃?蟻匾??辛α看蠔門┮鄧昂涂狙燙夭?罷魘展ゼ嵴健=衲輳??菖逅胺迅母镎?擼??嘏┮鄧翱墑迪終?咝栽鍪?SPAN lang=EN-US>300萬元,因此,要準確把握農業稅征管政策,明確征收主體,落實征管隊伍,確保應收盡收,為明年乃至今后的農業稅征收打下良好基礎,農業特產稅重點要加大烤煙稽查力度,防止煙葉非法外流,有效整治烤煙收購秩序,最大限度地挖掘增收空間,力爭全年實現烤煙特產稅860萬元(含附征部分)。另外要進一步抓好煤炭稅費據實征收,強化稽查力度,堵塞“跑、冒、滴、漏”。三是要加大依法治稅力度。全面清理各類減免稅行為,加大對漏征漏管戶的清理力度,消滅征管“死角”和征管“黑戶”,嚴厲打擊偷、逃、抗、騙等涉稅違法行為,整治征納秩序。積極強化以季管稅、完善稅款預儲制度,全面落實執法責任追究和征管質量考核制。四是要加強對改制改組企業和鄉鎮開發區欠稅的清繳力度,進一步澄清底子, 掌握稅基,逐個落實解決辦法,逐戶制定分期繳款計劃,綜合運用經濟、行政和法制手段,力爭今年不出新欠,并把陳欠壓縮30%以上。并進一步加強有償資金回收,在嚴格落實回收責任制的基礎上,加大依法清收力度,力爭全年回收財政有償資金200萬元。
二、加大財源培植力度,確保財政增收后勁
一是要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按照“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套班子、一套方案、實現一筆財政收入、政府給一筆獎勵”的“六個一”機制,建立和完善領導、部門、鄉鎮項目建設責任制,形成縣級領導包干項目落實、部門鄉鎮包干項目實施、干部職工參與項目建設的齊抓共管格局,確保年初確定的32個重點項目達到預期目標。要全面推行招商引資產業項目建設工作目標管理考核,將全縣所有鄉鎮和縣直單位劃分三類,做到定任務、定時間、定獎罰,營造全民招商的強大合力,加快招商引資步伐。要積極重點爭取國家內貿局投資擴建珠泉大市場和塘村五金工業市場規劃,規劃建設好面積4平方公里的坦塘工業園,使之成為嘉禾對外開放的新窗口。二是要積極加快工業化進程。繼續實施縣屬工商企業“兩個置換”工作,推進國有四大煤礦股份制改造,盤活國有資產。重點扶持和引導民營企 業向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做大做強煤炭、鑄造、五金工具、建材、食品加工等傳統優勢產業,不斷提高民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財稅貢獻率。同時,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充分利用桂嘉高等級公路建設的有力機遇,營造經濟“洼地”效應,積極承接沿海發達地區梯級產業轉移,跟蹤落實好一中聯合辦學、圣地亞歌集團佛山鞋廠內移等大項目,擴大經濟外向度。三是要狠抓“兩個盤活”工作,充分挖掘城鎮潛在財源,優化資源配置,力爭使全年盤活收入達到450萬元,其中土地盤活收入達到50萬元。充分發揮全縣衛生縣城的品牌優勢,實施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通過對土地一級市場實行高度壟斷、集中管理和有序開發,實現國有土地的保值增值。要通過產權置換,拍賣城鎮公用基礎設施經營權(包括城市道路、橋梁、出租車牌照、城區工交線路、街道路燈箱權等),將道路綠化、垃圾清運、戶外廣告等推向市場,對部分城鎮經營權、冠名權進行公開招標,提高國有資產、資源的變現和增值能力,使資產變資金、資源變財源。
篇10
煤炭是不可再生資源,是基礎性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1993年之前,國家對煤炭行業一直采取低稅率稅收政策。煤炭資源稅因其開征之初不具備從價計征條件而暫時實行了從量計征辦法。據最新調查顯示,2012年煤炭企業資源稅實際稅率僅為0.75%。而國務院辦公廳2013年11月18日印發《關于促進煤炭行業平穩運行的意見》,明確提出加快推進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改革后稅率擬按銷售收入的3%-5%計征,煤炭稅負總體水平將提高2.25至4.25個百分點,更加重了煤炭企業的稅負。煤炭行業稅費交織重復,設計不合理,有些項目重復征收。過高的稅費負擔嚴重制約著煤炭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煤炭企業稅費較重的主要原因
(一)增值稅抵扣范圍不合理
該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煤礦開采為井下作業的特殊行業,主要巷道包括開拓巷道、準備巷道和回采巷道,與一般行業的構筑物有明顯的不同,煤炭生產成本中物質消耗大多形成不動產,允許抵扣的項目較少,只有材料、電力支出才能抵扣稅款,約有70%左右的成本費用不能抵扣,明顯存在不合理現象。二是增值稅抵扣政策沒有充分考慮煤炭企業生產經營特點和費用、支出特點,煤礦企業的特殊成本,例如,采礦權價款、塌陷補償費、青苗補償費、環境治理費用等方面投入較大,約占煤炭企業完全成本的2 0%以上。這些煤炭企業開采必需的費用不能抵扣,加重了煤炭企業的增值稅負擔。
(二)資源稅費政策重疊多重征收
資源稅費政策重疊,征管主體不統一,煤炭企業在繳納資源稅的基礎上,又同時按銷售收入的1%和煤炭回采率的比例上交資源補償費,按可采儲量繳納采礦權使用費,資源稅、礦產資源補償費和采礦權使用費,造成了針對同一個課稅對象的重復征收,加重了煤炭企業的稅費負擔。
(三)不合理收費現象較多
除了國家規定的各種稅收之外,地方性收費項目也名目繁多,如排污費、水資源費、礦產資源補償費,工程補償費等。地方政府為增加財政收入要求企業上交各種行政事業收費數額逐年遞增,加重企業負擔。
(四)政策性關閉破產及重組礦井費用負擔較重
按照國家煤炭關閉破產政策,煤炭企業對資源枯竭及小煤礦礦井實施關閉破產重組工作,通過實施重組等工作,極大地改善了企業組織結構,確保煤炭企業安全生產。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缺乏相關有利政策法規,使得重組過程中各種費用較大,加重煤炭企業重組過程中的負擔。
二、關于煤炭企業稅費改革的建議
(一)合理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
建議明確煤炭企業抵扣“采準巷道及其附屬設備與設施”的進項稅。對煤炭企業占成本較大的塌陷補償金、青苗補償、搬遷安置及運輸環節發生的費用,按17%比例計算抵扣進項稅,降低企業的稅負。
(二)取消重復征收的稅費項目
以國家資源稅改革為契機,根據國家費改稅、稅費合一的基本原則,考慮資源稅和礦產資源補償費征管主體的同一性,建議取消礦產資源補償費。調整或取消不合理地方性收費,建議國家對煤炭行業涉及的各種收費項目進行集中清理,對各項不合理收費,應調低費率或予以取消,對各項重復收費項目予以合并征收。
(三)提高煤炭資源的回采率
煤炭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是有限且寶貴的,不可能無節制地開采新煤礦,煤炭企業要想獲得更大化的產出價值,要適當地提高對已開采過的煤礦的回采率進而來增加其產出。這不僅可以使企業通過回采加強資源的綜合利用,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率,減少對環境的破壞,還可以為企業節約勘測新煤礦以及購置新設備等成本費用。
(四)合并煤炭企業資源,實現多元化發展
我國煤炭行業正處在改制的特殊階段,有序地推進企業資源以及產業鏈的整合有利于產生協同效應。鼓勵一些大型優質的煤炭企業收購兼并中小型煤炭企業,擴大煤炭企業的經營規模。雖然資源稅改革會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但隨著企業產能規模的擴大以及經營方式的轉變。可以利用規模效應來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進而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推動煤炭行業的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