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費一體化管理范文

時間:2023-05-05 11:36:3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稅費一體化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稅費一體化管理

篇1

關鍵詞:設施草莓;水肥一體化;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S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6)13-0069-02

黃川鎮被為譽“中國草莓第一鎮”,草莓年種植面積近2 000hm2,其產業的發展要求應用現代化技術進一步提高草莓的產量和品質。草莓生產受水分、肥料、農藥的影響極大,傳統生產中多采用溝灌,棚內溫、濕度難以得到有效地控制,而且病害通過水流加快了傳播速度,導致發病率較高。過量灌溉不僅浪費了水資源,造成土壤板結、地下水潛在污染等問題[1-2],而且降低了草莓的品質和口感風味。過量施用化肥則會導致作物營養失調、果實硝酸鹽含量升高,果實品質和肥料利用率下降等問題[3-4]。草莓的根系分布較淺,80%分布于自地表向下15cm的土層內,而且纖細、無根毛,要求土壤疏松、通氣良好,但是表土極易干燥,因此適宜少量多次滴灌[5]。為此,筆者對設施草莓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效果進行了研究,引導當地農民嚴格控制施肥總量,合理施肥結構,做到水肥同步控制,實現草莓優質、高效、生態生產。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及試驗地概況 供試草莓品種為“紅顏”,是當地主栽品種。試驗于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在連云港市黃川鎮南灣村草莓示范基地進行。試驗田土壤類型為砂姜黑土,pH值6.54,有機質12.77g/kg,堿解氮96.39mg/kg,有效磷20.42mg/kg,速效鉀75.12mg/kg。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置3個處理,每處理3個重復,對照CK為農戶習慣種植區,處理1、處理2均為水肥一體化處理,詳見表1。處理1、處理2大棚首部設有蓄水池,灌溉設備由首部(水表、疊片過濾器、文丘里施肥器等)、支管、毛管(內嵌式)等組成,滴頭間距30cm。

1.3 試驗實施 小區面積20m2,長5m,寬4m,作畦按畦寬50cm,畦間距30cm,畦高30cm,每畦2行,株距15cm,每小區栽植333株。定植日期為9月20日,小區隨機排列。定植前施入有機肥3 000kg/hm2,栽后立即鋪設支管,在2行草莓間鋪設毛管,滴透水。10月中旬覆蓋地膜、扣棚,次年5月30日拉秧。處理區根據草莓生長時期需水、需肥規律和土壤肥力、含水量確定施肥量和灌水量。11月中旬促現蕾第一次追肥,至拉秧前20d,施肥頻率7d1次,共25次。每次施肥前先灌水10~20min,再進行施肥,施肥結束后再灌水30min,以清洗管道,防止滴灌堵塞。

1.4 統計分析 當草莓成熟時及時采收,每隔3~5d采摘1次,每次采收后分別測定每個處理的產量及品質。不同處理的病害、畸形果發生率等抗逆性采用田間調查法統計。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的節水、節肥效果比較 處理1、處理2由于采用了相同的水肥模式,整個生育期共灌水28次,每次2h左右(視灌前土壤含水量),最后統計灌水量。從表2可以看出,水肥一體化種植比農戶習慣種植方式節水1 750m3/hm2,節水率達46.1%。根據表1的施肥方案確定施肥量,整個生育期共結合灌水施肥25次,水肥一體化種植比農戶習慣種植方式節約用肥27.9%~35.1%,實現了節肥增效。

2.2 不同處理對產量的影響 由表3可知,水肥一體化2個處理比常規施肥增產效果明顯,單株結果數和果重、產量等存在極顯著差異水平。水肥一體化不同配方肥處理2的產量高于處理1的,均比對照高出很多,增產率分別達到32.3%和36.6%。

2.3 不同處理對品質的影響 田間調查記載,對照棚于4月17日相繼發生白粉病、5月5日又相繼發生灰霉病和根腐病(見表4),而水肥一體化2個處理均未發生病害。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明顯降低了棚內空氣濕度,達到預防病害的效果。可見,水肥一體化種植對防控病害效果極顯著,不僅增加了產量,而且確保了果實的生態安全。由表5可知,水肥一體化2個處理比對照的畸形果率均有極顯著的下降,水肥一體化不同配方處理1和處理2之間也表現出0.05水平的顯著差異。表明配方施肥可以降低畸形果的發生率,合理的配方肥加上合理的施用技術能有效地預防畸形果的發生。水肥一體化配方施肥草莓果實大小基本均勻,沒有特別巨大的或特別小的果實,色澤亮麗,口感風味比對照更好。1月中旬連續7d平均氣溫低于0℃,連續7d最低溫度-13℃,水肥一體化配方施肥的草莓果實第一批采收期于1月16日,而對照區的采收期為1月23日,推遲了7d。3月中旬以后,對照區的果實產量比處理1、處理2的果實產量越發變少,果實變小、色澤等方面也更差。優等果的產量(見表5)處理1、處理2比對照增加極為顯著,配方1增產66.4%,配方2比對照增產71.4%。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有利于溫度穩定,棚內溫度較CK高4.1℃,有效地預防了畸形果的發生,而且地溫提高了3.2℃,從而增加了各種生物的活性,促進了草莓對養分的吸收,利于草莓的生長,提高了產量和品質。

3 結論與討論

研究表明,水肥一體化配方施肥處理與常規灌溉施肥相比,總產量增加36.6%、優等果增產71.4%、節肥35.1%、節水46.1%,實現了增收、節本、高效的生產目標。水肥一體化配方施肥處理對預防草莓病害及畸形果的發生都有極顯著的效果,改善了棚內生態環境,為提高果實的產量和品質提供了保障。

水肥一體化配方施肥技術的應用既減少了化肥的投入,節約了水資源,又降低了農藥的使用量,減少了化肥、農藥的面源污染,對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發展生態友好型農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赫慶照,王春夏,朱明玉,等.大棚櫻桃番茄水肥一體化水分與養分利用技術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3(21):93.

[2]景煒明,候偉.設施蔬菜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研究應用[J].蔬菜,2014(9):30-32.

[3]高中強.山東省設施蔬菜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J].中國國菜,2010(2):12-14.

篇2

關鍵詞:城鄉一體化;鄉村債務;成都市;

優化路徑

進城鄉一體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對于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推進城鄉一體化是一項關于全社會的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土地制度、社會保障、人口管理、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從近幾年推進城市化的實踐來看,目前推進城鄉一體化還存在一些障礙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思想觀念落后,城鄉之間的“鴻溝”需要逾越。(二)政策配套不及時,農民進城的“門檻”需要降低。(三)建設投入短缺,城鎮發展的“瓶頸”需要突破。(四)嚴峻的鄉村債務問題成為城鄉一體化的阻礙。

推進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面臨著許多阻礙,基于以上原因分析更是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當前數額巨大的鄉村債務與城鄉一體化決策意圖存在著巨大反差,我國鄉村多年積累的公共負債問題,以及由此引出的基層行政生態秩序,成為當前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大現實障礙,所以必須要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化解日益嚴重的鄉村債務,早日完成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宏偉目標。

一、四川省鄉村債務形成原因

自1998年建立四川鄉鎮信息系統,開展鄉村債務統計監測以來的資料顯示,鄉鎮債務逐年增長。對于四川省鄉村債務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農村稅費改革弱化了償還鄉村債務的機制。農村稅費改革后,弱化了償還鄉村債務的機制,取消了原先納入鄉鎮財政盤子和村級財務開支的稅費項目,如鄉統籌、教育集資、屠宰稅等鄉鎮可用財力一下子變得捉襟見肘。

(二)鄉村政府機構臃腫,運行成本高。鄉鎮政府機構臃腫,財政供養人員過多,造成行政費用支出巨大。目前,鄉鎮政府的機構配置都是對應上級部門條塊結合的,除了五大班子外,還有“七站八所”,真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三)鄉村不良債務的金融制度限制。鄉村不良債務作為政府的債務,同時很大一部分又是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它們之間彼此相互聯系,市場機制的不完善和金融制度的不健全與缺失,是造成鄉村不良債務的主要原因。同時鄉村債務也是金融機構的最大的負擔,反過來鄉村不良債務對于現行的鄉村金融體制有著消極的影響,對于鄉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和發展起到了負面的作用。

(四)鄉村不良債務的財政體制限制。從歷史上看,建國以來財政體制的變化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利于基層政府的。雖然在改革開放后,財政的集中程度下降,各級地方政府有了較大的自,但在1994年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后,中央財權的集中度再度提高,而各級地方政府也紛紛效仿中央,財力層層集中。

二、四川省特定情況下的鄉村債務化解對策和防范措施

我們在對四川省鄉村不良債務形成原因進行分析時知道,農村不良債務是我國農村稅費改革和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過程中暴露出來的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針對四川省特定情況下的鄉村債務,提出以下對策和防范措施:

(一)以經濟發展促進鄉村不良債務化解。四川省各個農村地區政府立足于本地的優勢資源,把優勢資源變成優勢財源,努力發展適合的生產經營項目,把優勢效益項目做大做強,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建立健全財政監督管理機制。首先,要建立日常的監督檢查制度,由縣財政、紀檢、監察等部門組成鄉鎮日常財政收支的監督部門,每年定期對鄉鎮財政收支進行檢查,督促鄉鎮日常財政收支的合法性和規范性。其次,建立鄉鎮主要干部離任時的審計制度。

(三)進一步完善四川省轉移支付制度。即實施農村轉移支付資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具體方式就是分布在各相關涉農部門的財政補貼,由財政部門按照“統一渠道、統一時間、統一方式”和公開補貼項目、補貼數額及政策依據的方式,委托金融機構開設“一卡通”銀行專用存折,將所有的財政補貼農民資金納入一戶管理和一卡通集中發放,范圍包括貧困生“一免兩補”、糧食直補、水稻良種補貼、大型農機具補助等。

三、全國鄉村債務優化路徑

近年來,雖然上級財政對農村公共設施建設事業的財政撥款逐年增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興辦企業的步伐加快,但由于鄉村基層既有設施薄弱,農村公共產品、公共服務供給仍然遠遠不能滿足農民日益發展的基本需求,資金缺口依然很大,鄉村財力負擔進一步加重,舉債建設成為一種普通現象;一些地方領導超越當地經濟水平,大搞“形象工程”,盲目上馬基礎設施建設和下達各項達標任務,許多鄉鎮企業破產造成了大量的資金沉淀,形成了巨額的債務包袱;此外,鄉鎮干部隊伍龐大,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社會管理成本偏高。這一系列問題造成鄉村債務一直呈現出直線上升的畸形增長方式。

因此,要徹底解決鄉村債務問題,必須進行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加大改革力度:首先要對事權財權制度進行大膽創新。應遵循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的原則,遏制政府體制中財權不斷上收,對中央、省(自治區)、市、縣、鄉五級政府的事權重新進行明確劃分,并配以相應的財權。其次要對約束監督機制有所創新。鄉鎮領導的離任審計主要是核對賬目、審查貪污、挪用和超規格開支情況,這就導致了個別鄉鎮領導為了討好上級,大搞面子工程,大造虛假政績,給下一屆班子留下爛攤子、重包袱的情況時有發生。

參考文獻:

[1]馬牧云.淺談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J].科技信息,2008

[2]游程.我國鄉村債務問題探討[J].企業技術開發,2008

[3]四川省農調隊.四川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研究[J].三農信息網,2007

作者簡介:

篇3

“該方案在產品和系統的設計上既滿足了管理信息化以及協同共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又確保了財政資金管理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的需要。”招商銀行總行現金管理部總經理左創宏介紹。

據了解,目前招商銀行配合各地財政完成的財政直接支付、集散賬戶管理等支付類項目21個,銀關通、銀稅通等電子繳稅類項目32個,非稅繳稅項目21個,財政公務卡等財政采購類項目6個,有25家分行有效開展了財稅庫銀聯網項目。

構建國庫“現金池”

國庫現金管理是指財政部門代表政府在確保國庫支付需要和國庫現金安全的前提下,有效管理國庫現金池以降低籌資成本和獲取投資收益的一系列財政管理活動。

為了降低閑置國庫現金因時間價值產生的損失及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招商銀行構建了基于CBS3.0管理系統的國庫“現金池”,進行有效的開展財政資金籌集管理的解決方案。該方案通過CBS3.0、集散賬戶管理系統、智能現金池、銀債通等產品的組合應用,達到國庫現金管理系統的搭建,并通過智能自動化的分析、判斷,有效地實現國庫“現金池”管理功能。

據招商銀行總行產品經理王健男介紹,該方案首先通過CBS3.0系統對開立在各銀行的預算內、預算外專戶資金進行整體管控,統籌管理各類專戶上的閑散資金、暫存資金,建立“現金池”。準確對現金池的現金流進行預測和管理,確保充分滿足國庫集中收付所需的流動性。同時,借助集散賬戶的管理對現金池內存量資金進行分配管理,通過投資理財的功能選擇安全性和收益性較好的金融產品進行配置。最后,通過CBS3.0的風險控制功能管理資金安全。

“該方案可以有效滿足國庫資金的配置需要,不影響銀行管理。能夠更好的利用財政存款引導商業銀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王健男認為。

國庫集中收付解決方案

國庫集中收付管理是財政部門的基礎性工作。隨著我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完善國庫集中收繳、集中支付運行機制,加強管理好專項轉移支付資金、豐富國庫單一賬戶體系以及完善預算執行分析和決策管理成為當前的首要工作。而要落實財政集中收付制度,必須依靠信息化,以計算機和網路為工具,建設集中收付所需的各類支持系統。

招商銀行推出了國庫集中收付解決方案。王健男介紹,該方案主要從財政收入管理和財政支出管理兩個方面來切入。

首先是財政收入管理,包含四大業務模塊。一是財稅庫關行全國聯網。實現納稅人電子繳稅以及自動對賬。還能夠配合CBS系統的應用實現國庫與海關、國庫與稅務機構進行電子對賬,實現電子化管理。二是電子繳稅。客戶預先與稅務機關、招商銀行簽署稅款代繳協議后,可通過招商銀行營業廳、網上銀行等渠道,完成日常納稅申報、稅費繳納、繳稅憑證打印,即使足不出戶,也可完成繳稅。三是銀關通。通關企業在招商銀行開立的用于網上稅費支付的繳款賬戶并通過中國電子口岸辦理網上支付稅費業務。海關系統發送指令至銀行,銀行通過業務系統自動完成稅費劃轉,并將稅費上繳國庫。四是非稅收入收繳。繳款人憑執收單位開立的非稅收入一般收繳書,可到招商銀行各開戶行網點辦理繳費。目前支持現金、賬戶扣繳、匯款、POS機等各類繳款方式。

其次是財政支出管理。包含三個方面業務。一是直接支付。招商銀行為財政部門開立財政直接支付零余額賬戶,并根據財政部門支付指令,將款項支付至收款單位,并及時與國庫單一賬戶清算。二是授權支付。為預算單位開立財政授權支付賬戶,并根據財政部門要求設立授權支付額度,以及為預算單位辦理對外支付。三是財政支付公務卡。為預算單位提供財政支付公務卡,由銀行提供授信額度,預算單位個人持卡進行日常公務和財政報效支出,經預算單位審核后統一還款,實現對財政公務支出的精細化管理。

財政性資金動態監控

財政資金監管是公共財政體制構建的重要內容。財政資金的籌集、存儲、分配、管理和使用情況都集中反映了政府的活動范圍、行政理念、行政績效。

目前,財政負責的專戶種類多、銀行賬戶多、下屬預算單位多,各項財政收入環節紛雜,資金上繳的及時性仍與要求有一定差距。

招商銀行財政現金管理系統CBS3.0針對財政性資金動態監控需求,基于以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的電子化監控系統,能夠對各財政單位、預算單位的財政性資金的每一筆支付交易進行實時智能化動態監控,建立了財政性資金實時監控、綜合核查、信息披露的事前事中事后一體化的財政性資金動態監控管理機制。

該系統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作用。一是財政性資金銀行賬戶管理。通過設置賬戶層級和權限,財政可準確將管理架構體系“復制”到CBS3.0系統中,體現財政性資金的多層級賬戶管理及授權關系,實現對預算內外財政資金賬戶的備案管理,有效掌握財政下屬單位及預算單位備案賬戶的基本信息。二是財政性資金交易實時監控。三是財政性資金風險預警機制。通過主動預警、收方受限、限額控制與數字證書控制發揮作用。四是財政性資金電子化智能對賬。五是財政性資金報表定制功能。六是預算控制功能。

財政信息化配套方案

隨著財政管理信息建設的推進,各類管理信息系統的投產和應用,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還切實加快了財政管理科學化、精細化的進程。但隨之而來的管理系統龐雜、數據分散缺乏共享集中、系統管理運營壓力也不斷增加。怎樣找到構建一體化管理系統平臺與專業系統建設的平衡點?這些問題,成為困擾財政管理信息化的難點。

財政資金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牽涉到多個管理信息系統的協同共享,需要統一的數據標準和基礎平臺。

篇4

一、基本情況

“五個中心”的總面積2400多平方米,設立了98個便民工作臺,擁有工作人員102名,這些人員都是從政府各單位各部門抽調來的業務骨干,沒有聘請一名臨時人員,實行了首席代表制和行政授權委托制,“五個中心”設置了3臺LED顯示屏和16個攝像頭、對各辦事窗口工作人員到崗到位、事項受理、現場審批、服務態度、遵章守紀等情況,進行全程同步實時視頻監控,形成了“一縱一橫”行政審批、網上申報和電子監察系統。

一是行政服務中心。該中心設有中心機房、銀行代辦點、24個辦事窗口和綜合室、業務室、督查室3個職能股室,另設八個分中心。目前,可辦理各類行政許可及收費事項287項。該中心按照依法、高效、便民的原則,推行“兩集中”、“八公開”和“五項工作制”的服務方式,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和審批環節,縮短辦結時間,規范行政審批行為,提高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

二是房地產稅費一體化征管中心。該中心按照財政牽頭、統一協調、整合資源的原則,整合和理順財政、國稅、地稅、國土、建設等執法部門的征管體制,房地產稅費業務全部納入征管中心,實行“陽光操作”。全面構建一個規范透明、縝密完善的房地產稅費征管體系。

三是招投標交易中心。該中心是我縣進行建設工程交易、土地交易、產權交易和政府采購等四大交易活動的有形市場,設有辦公室、監察室、評標室、詢標室、開標室、監控機房、休息平臺,建設了信息系統、電子監控系統、無線信號屏蔽系統、詢標系統、計算機管理系統、下浮系數抽取系統、事物展示系統7個系統,采取“統一進場、管辦分離、制度主導、全程監督”的運行模式,實現集中交易、資源共享、加強監管、有序運行和“監、管、辦”三分離,確保招投標交易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在監督管理方面,建立了評標人才庫,實行重大項目預審、項目決算審計等監督制度,加強了對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及產權交易行為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和管理,有效地遏制滋生腐敗的源頭。

四是林業產權交易中心。該中心設置了十二個服務窗口,提供林木采伐許可證審核、發證、省內運輸辦證、出省運輸受理、林產品檢疫辦證、林權登記、林權發證、信息、流轉交易、資產評估、抵押貸款、征占用林地審核、林業行政許可審核、檔案管理等服務。將全縣山林權經營轉讓、林業產權變更等集中到中心交易,搭建了林業產權交易平臺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平臺,開通了林權登記管理窗口,拓展了木竹及其產品交易市場,進一步規范了林權交易行為。

五是國庫集中收付核算中心。該中心將縣直所有行政單位和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納入中心實行集中收付,實行“前臺收付、后臺核算”的財政資金運行機制,推行重點項目預算安排事前審計審核制度,完善了部門預算制度、“鄉財縣”和“村財鄉代管”制度,嚴格落實“收支兩條線”、“雙重審批”管理制度,強化了財政資金監管。

二、主要做法

1、實行全程服務。“五個中心”以“一個窗口受理、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理、一單式收費”為基本運作模式,實行“內轉外不轉”的運行機制,使群眾少跑機關、少花時間、少耗精力,進一道門辦完所有要辦的事。過去,一個項目簽約后的審批環節,往往牽涉到多個部門和單位,有各種審批、蓋章、收費,經常造成項目遲遲落不下來,開不了工,貽誤商機。“五個中心”運轉后,業務事項的辦理,從發改委的投資項目的核準、備案到環保局的環評報告審批、建設局的規劃批建、工商稅務登記、各種證照發放等等,都可以在中心內部辦結。同時銀行、公證等窗口在企業或業務辦理人自愿的原則下,提供了相應的資金賬戶、合同公證等方面優質高效的服務。

2、做到有機互動。比如,山林權的交易,在林權交易中心辦理,如需公證,可在服務中心公證窗口進行公證,然后從林權登記、采伐證的發放、運輸證的開具,最后到行政服務中心進行木竹稅收的繳交,全部可在中心辦理完成。又如招投標交易中心在進行建設項目招標或國有土地的出讓轉讓時,房地產稅費一體化征管中心及時提供相關證照的辦理和稅費的繳交等服務。再如招投標交易中心對政府機關或重點工程材料設備的采購,在采購完成后,可以由國庫集中收付核算中心及時保障資金到位。過去,這些業務的辦理要多頭反復奔波,難免滋生怨氣,甚至由于信息的不暢通,造成稅費滯交、漏交等現象。“五個中心”運轉后,由于各中心之間實行信息共享、有機互動,密切配合,每道程序辦完后,工作人員一方面告知業務的辦理人如何進入下一道程序,另一方面,及時通知下一道流程的工作人員幫助當事人辦理相關業務,從而做到了無縫連接。

3、實施陽光操作。在為群眾辦事和服務的過程中,“五個中心”堅持方便群眾辦事與嚴格依法行政相統一,對便民服務的內容、程序和標準等統一公布上墻(或電子觸摸查詢臺),嚴格做到服務內容、辦事程序、收費標準、政策依據、服務電話、工作人員情況全部公開,使辦事的群眾一看就明了、一看就放心。陽光操作,明白交費,群眾的許多顧慮打消了。

4、進行效能考核。制定了“熱情周到、高效服務、依法辦事、清正廉潔”的服務守則,要求工作人員熱情接待、耐心解釋。大力推行全程制、缺席默認制、超時默認制、最大限度地減少辦事程序、縮短辦事時間。并通過“日記錄、周審核、月考評”的方式,對工作人員的精神狀態、工作作風、辦事效能、服務質量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形成一整套切實可行的績效考評辦法,激勵先進,鞭策后進。

5、延長服務時間。工作日8小時內,全體辦事人員集中辦公;工作日的中午、雙休和重大節假日,由辦事人員輪流值班,實行隨到隨辦或預約辦理,確保群眾每天到中心都能辦事、辦成事。

6、暢通投訴渠道。縣紀委監察局在“五個中心”設立了督察室,聘請機關效能監督員,設立投訴窗口、投訴信箱、投訴電話,直接受理投訴和舉報,做到“有訴必理,有理必果,有錯必究,有責必負”,有力地推動了服務型政府建設。

三、主要成效

一是實現了政府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五個中心”的建立,讓辦事群眾在中心找到相應的服務窗口,只要條件符合、材料齊全、手續完整,即辦件立等可取,承諾件可以在承諾期限內辦結,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

二是實現了機關辦事的更加公開透明、更加優質高效。“五個中心”堅持“便民、公開、依法、高效”的原則,把所有審批事項和辦事程序亮在群眾眼前,做到申辦條件明朗化,辦事程序公開化,承諾期限定格化,行為監督社會化,客觀上實現了“想腐而不敢,欲腐而不能”的制約機制,使的機會大大減少,促進了機關作風的轉變。

篇5

一、集中整治的時間

年9月27日~年9月30日。

二、集中整治的內容及重點

(一)集中整治的內容

縣城規劃區范圍內房地產領域的用地、規劃、建筑、交易、房屋出售、辦理權屬證件、稅費征繳等環節出現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二)集中整治的重點

1.非法占用土地的行為。包括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擅自改變土地用途、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等行為。

2.違反規劃要求的行為。包括不經規劃審批擅自建設、提高建筑容積率、批少建多或批低建高等變更規劃設計方案的行為,以及擅自變更人防工程建設規劃要求和違規使用人防設施的行為。

3.無證施工、無資質開發、無證銷售的行為。包括未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擅自施工、無資質開發商品房、不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私自售房、未取得房地產權證非法轉讓等行為。

4.惡意偷、逃、拖欠土地或房地產國家稅費的行為。包括不按出讓合同或拍賣成交確認書約定的時間惡意拖欠土地出讓金,或者擅自改變土地用途、提高容積率不按規定補繳土地出讓金及相關稅費,不及時申報繳納房地產開發、建設和銷售稅費,或者提供虛假資料偷逃國家稅費等行為。

5.其他嚴重影響縣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的建設行為。

三、組織領導

成立城區房地產違法違規行為集中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縣整治辦”),辦公地點設在縣城管局原辦公樓(縣建設局院內),具體負責集中整治工作的組織實施。

四、工作要求

(一)搞好調查摸底。年10月16日~年10月31日,縣整治辦將組織專門力量,對縣城規劃區內違法違規建設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摸底,登記造冊。有關單位和個人要積極配合,據實申報,如謊報建房年限,經群眾舉報,由土木協會有資質的鑒定機構進行鑒定核實,其鑒定費用由建設單位、個人或房主承擔。

篇6

1.1加強林產品質量體系的建立,以實現其經濟效益

我國自從加入WTO以來,也給林業帶來了發展的機遇,林產品要想進入國際市場,首先需要建立質量標準體系,提高農民質量意識,以質量求效益的經營策略來保證林業生產的進行,樹立品牌效應,注重林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無形資產價值,從而占領國內外市場。

1.2建立林產品供需信息服務體系

林產品的生產和加工,需要有暢通的銷售渠道,所以各鄉鎮需要建立林產品供需信息服務體系,為廣大農民提供林產品最新的市場信息、技術信息,從而弱化林業生產的市場風險。

1.3產、供、銷一體化

林產品生產出來后,面臨著銷售的環節,所以農民對林產品生產、加工、銷售過程中應該向規模化、集中化方向發展,形成統一的服務體系,加大市場營銷和促銷的國度,建立多種林農合作組織,形成林產品的產、供、銷一體化合作網絡,從而有效的增加農民的收入。

2對農民減負,推動林業發展

2.1加大“減負”力度

對農民進行“減負”,不是單純的政府承諾,這需要在法律上進行約束,建立公開、透明的稅收征管體系,規范農民的合理稅費,并從法律上嚴保其執行力度。對農民減輕稅費,這對刺激林業發展及農業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好的效果,林農的負擔輕了,必定會有更多的熱情投入到林業生產當中,對林業的快速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2加大林業稅收調控

我國在林業稅收調控上還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借鑒國際上的成功經驗,加大林業稅收的調控力度,從而增加林業的資金投入,在林業稅收上,對于生產原材料的農民這部分稅收要進行減負,在消費環節加收消費稅,這樣可以有效的促進生產者對森林的培育。

3改進采伐管理,提供科學的管理和服務

3.1按照可持續經營的要求控制森林資源的消耗

合理的采伐經營有利于提高林業的三大效益,我國森林資源十分缺乏,為了社會的公共利益,必須控制森林資源的消耗。我國政府通過保持相應的森林面積的方法來控制森林資源消耗,從而達到保持森林覆蓋率和生物多樣性,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

3.2政府保護森林資源的目標與農戶木

材收入預期相結合目標實行的采伐管理,是以采伐蓄積堯木材生產計劃等多環節的復雜管理性辦法,不利于森林的合理經營,是消極的管理辦法,極大地阻礙了生產要素向林業的投入。應加快改革步伐,實行以面積采伐管理為核心與總量控制相結合的管理辦法,控制森林采伐。使農戶的木材收入預期目標與政府保護森林資源的目標結合起來。

3.3實施森林經營方案

要以森林經營方案為載體,與森林認證相結合,以動態管理為內容,強化源頭管理和分類管理。實行采伐管理內容公開,批準條件和程序公開,加大服務,以服務促管理,以管理促發展。同時,強化造林更新監督,促進營林發展,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提高林業經營效益。可首先對法人實體和鄉村林場、合作林場,包括股份合作制林場、民間林業協會、林農協會等法人和組織采取這種管理辦法。不僅有利于采伐管理,也有利于發育具有經濟實質意義的林業經營主體。

4建立利益均衡機制,健全生態補償制度

我國六大林業重點工程的實施,使工程區農民放棄了木材、糧食及相關產業的生產,農戶的生產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要建立利益均衡機制,健全生態補償制度。一是加大對這些地區的政策傾斜,提高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規范補償辦法,建立多種補償渠道,使農民直接受益,調動他們參與生態建設的積極性。二是要扶持發展替代產業,解決林業資源產地經濟結構單一化的問題。三是國家要從制度上解決現有不合理的林業經濟機制,即生態破壞者既不必承擔責任又得利,而生態保護和發展者既不得利又要承擔造林管護成本支出。建立綠色GDP的核算體系,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同時,要逐漸形成使高收入向高資源消耗人群支付生態補償費的制度。如國家用出賣碳權的收入來補助林業經營者造林和森林管護,就是建立在利益均衡機制上的生態補償制度。

結語

篇7

企業集團的稅收籌劃是指企業集團基于法制規范,通過對集團內部各成員企業的融資、投資以及收益實現的進度、結構等的合理安排,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納稅支出,以謀求最大的納稅利益,實現稅后利潤的最大化或稅負最小化目的的活動。就企業集團而言,稅收籌劃是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決策的重點之一,是集團發揮資源一體化整合優勢與管理協同優勢,實現整體資源配置的秩序化與高效性的重要保證。

一、企業集團稅收籌劃的必要性

(一)企業集團稅收籌劃是企業集團降低納稅成本、規避納稅風險的重要措施

眾所周知,納稅成本具有收益變現程度的非對稱性和完全的現金性兩個顯著特征。按照稅法的規定,企業只要取得了賬面的收入與賬面的利潤,就必須按照適用稅率計算繳納增值稅與所得稅等,而不論這些賬面收入或利潤是否已經變現或能否最終變現,這往往使得納稅相對于賬面收益的變現具有一定的“預付”性質。而且,通常情況下企業也不能期望有其他任何形式的替代方式,必須以“純現金”的方式履行納稅義務。由此,納稅也帶來或加重了諸如投資扭曲風險、經營損失風險和納稅支付風險等一系列的納稅風險。企業集團是由若干個成員企業組成的一個利益聯動的有機體,不同于單個法人企業,企業集團在諸如納稅現金流量的計劃安排與統籌調劑方面可以利用科學的稅收籌劃創造出更大的彈性優勢,實現在集團整體上與成員企業個體上納稅能力的相對提高或納稅風險的相對減少。

(二)企業集團稅收籌劃是實現集團財務管理目標的具體要求

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目標是最大限度地發揮集團資源一體化整合優勢與管理協同優勢,實現整體資源配置的秩序化與高效率性,以期確定并不斷拓展市場的競爭優勢,實現集團價值最大化。換句話說,集團的最大優勢體現在資源的聚集整合性與管理協同性。稅收籌劃應歸屬于企業財務管理范疇,它的目標是由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決定的。因此,稅收籌劃也必須圍繞這一目標進行。集團的納稅活動要實現1+1+1>3的協同效應就必須進行統一的稅收籌劃。因為任何一個成員企業在納稅方面出現了問題,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可能會殃及整個集團的市場形象與資源等級,同時也就意味著在集團整體的財務資源配置,特別是現金流轉上存在著失調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的話,勢必妨礙集團整體資金運轉的效率,并最終影響集團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

二、企業集團稅收籌劃應樹立的基本觀念

(一)納稅一體化觀念

企業集團是由多個法人構成的企業聯合體。其中母公司是企業集團的管理總部,可以代表集團整體的名義對內行使管理權,對外行使外交權。而集團建立的宗旨是最大限度地發揮集團資源一體化整合優勢與管理協同優勢。因此,為了實現集團資源整合與管理協同效應,母公司、子公司以及其他各成員企業在納稅上必須在母公司的統一管理下樹立納稅一體化的觀念,遵循集團一體化的統一“規范”,以實現集團整體納稅利益的最大化,同時也有利于實現各成員企業納稅利益的最大化。

(二)稅收籌劃的成本效益觀念

在籌劃稅收方案時,不能一味地考慮稅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該籌劃方案的實施引發其它費用的增加或收入的減少,必須綜合考慮采取該稅收籌劃方案是否能給企業帶來真正的收益,從而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因此,決策者在選擇籌劃方案時,必須遵循成本效益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稅收籌劃目標的實現。否則,如果片面地追求稅負的降低,必然給企業集團帶來極大的負面效應。

(三)正確的納稅觀念

所謂正確的納稅觀念,是指集團企業應認識到納稅是企業取得并保持法人資格與權利的先決條件,要徹底擯棄“納稅越多,既得利益損失越大”的觀念。1994年稅收制度改革為企業財務管理者和有關人員進行企業稅收籌劃提供了制度保障。企業集團應該認識到:納稅越多意味著企業對社會的貢獻越大、自身存在的社會價值越高,意味著企業經營的成功、在既定的稅率下賺取的稅后收益也就越多。這并不是要求忽視作為納稅主體的企業在依法納稅過程中的合法權利,片面強調稅收的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而是強調稅收籌劃應作用于收益實現的基礎與實現的過程。

(四)依法籌劃的觀念

依法籌劃是稅收籌劃的最大特點,它是一種合法、合情、合理的理財行為,而不是利用稅法漏洞和措辭上的缺陷來避稅,更不是違法的偷稅逃稅。企業集團應當從守法意識出發,將稅收的杠桿導向功能引入到企業集團的管理理念與經營機制中去,實現集團組織結構的優化調整、籌資與投資活動的合理規劃以及收益、成本、風險的最佳匹配。稅收籌劃是納稅人對經營、投資等活動的事先規劃、設計和安排。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納稅義務的發生具有滯后性,這就為對納稅人的經營活動進行事先籌劃提供了可能性,收益結果一經實現,稅收籌劃便不再具有法律上的支持,而必須嚴格地依據稅法履行納稅義務。

三、企業集團稅收籌劃的總體策略

企業集團稅收籌劃是通過對企業集團理財活動的安排來實現的,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投資、融資、生產經營、利潤分配決策。企業的稅收籌劃不能獨立于企業財務決策,必須服務于企業集團整體的財務決策。也可以說,企業集團的稅收籌劃要服從整個集團財務戰略規劃的要求,應在集團財務戰略規劃的框架內進行。

(一)借助于企業集團總的現金預算體系,進行集團納稅現金流量的科學估算

企業集團的稅收籌劃不能孤立地考慮納稅本身的問題,必須從企業集團資金運動的整體上對現金流量進行統籌規劃,即將納稅現金預算納入集團總的現金預算體系。為此,首先要根據預期目標收益、結構等對預計繳納的所得稅等進行估算,在對總體納稅額度估算后,集團總部應當結合收益實現的預計進度,對納稅的時間結構加以大致確定;其次,估算集團其他各項付現需要(如付現經營管理成本、到期債務、派發股息、紅利等)的時間結構,并與納稅付現需要一起,構成集團整體的現金需要總量與時間結構分布;再次,結合歷史資料,考察測算整個企業未來現金流入量及時間分布是否與現金流出需要量及時間分布的匹配、協調;最后,要充分利用集團內財務公司、內部銀行等機構來調劑成員企業在現金使用時間上的落差,統籌現金的融通,發揮集團的財務一體化優勢,確保納稅等各項現金支付需要。

(二)建立全員的、多層次的稅收籌劃機制

企業集團的稅收籌劃是以各成員企業的理財活動的資金運動為籌劃對象的,因此,成員單位的稅收籌劃活動是整個企業集團稅收籌劃的基礎,成員單位的稅收籌劃能動性的高低是影響集團稅收籌劃效果好壞的重要因素。為此,企業集團應將稅收籌劃作為成本控制的內容,從制度上明確籌劃收益實質上也是籌劃人員節約的成本,并對成員企業的籌劃收益進行獎勵,鼓勵各成員企業自覺進行事前稅收籌劃,以增強整個集團的全員稅收籌劃意識,從而形成“成員企業稅收籌劃層――集團總部稅收籌劃層”這樣一個雙層稅收籌劃機制。而成員企業又可以激勵各自的下屬企業積極參與到本企業的稅收籌劃活動中來,最終在集團內形成一個多層次的稅收籌劃機制。

篇8

摘 要 村級經濟的發展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加快村級經濟發展對實現農村經濟穩定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長島縣為例,論述了長島經濟的現狀,并提出了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 漁村經濟 現狀分析 對策研究

長島縣位于膠東、遼東半島之間,地處環渤海經濟圈的連接帶,是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全縣由32個島嶼組成,島陸面積5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8700平方公里,轄8處鄉鎮,40個行政村,4.3萬人口。2011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5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萬元。

隨著漁村改革的深層推進,特別是在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長島加快建設國際休閑度假島的新形勢下,實現漁村穩定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期筆者深入到各處鄉鎮搞調研,了解了長島縣一些漁村發展的基本情況,提出了很多建議和對策。

一、現狀分析

長島縣村級經濟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步,歷經二十多年的艱苦發展,形成了以南、北兩大板塊經濟區劃為框架,以村級制度化管理和程序化操作為特征的格局,為長島經濟實現跨越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是通過調研,我們發現,近幾年長島漁村經濟發展存在一些問題和一定的不平衡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民生問題成為焦點。北五島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交通、電力、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南五島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土地政策、城鄉一體化建設、舊村改造、大齡青年住房、經濟轉型等方面。

2、老問題、難點問題仍然突出。北五島的交通不便、停電斷電、海珍品死亡、村級負擔、村級稅費負擔過重等問題,南五島的土地開發、土地征用補償、產業后繼乏人等問題是近幾年反復提出的問題。

3、村務決策不民主的現象、村務公開不到位的現象一定程度存在。漁村群眾參與決策的主要渠道是村民大會和村民代表會議,但是有的村集體領導民主決策意識淡薄,在重大決策上采取家長制,聽不進群眾意見。有的回避民主程序,傷害了廣大群眾參與民主管理的熱情。

4、村級管理制度不完善的現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村對規章制度執行不到位,制度形同虛設、名存實亡;有的村對新形勢、新情況、新任務研究不夠,不能與時俱進地抓好村務管理制度的完善和配套,仍習慣于靠經驗管理村務。

二、原因透析

(一)從物質基礎上分析。目前全縣大部分漁村村級經濟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全縣有凈資產的村約占20%左右,其他漁村基本都處于資不抵債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干部想干事卻無米下鍋,想盡心卻有心無力,一些需要一定財力支撐的工作也難以正常開展。

(二)從素質能力上分析。隨著漁村經濟社會形勢的發展,漁村工作面臨著許多新問題,對漁村基層干部的素質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許多基層干部不能與時俱進地加強學習,對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發展村級經濟缺乏深入的思考和謀劃。再者由于漁村基礎教育水平低和漁村人才流動大,造成目前漁村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經營管理素質還不高。

三、對策建議

從2002年漁村實行稅費制度改革開始,國家規定將漁村三項提留以農業稅附加和農業特產稅附加的形式收取,鄉鎮政府將農業“兩稅”的附加部分向村里返還。目前,由于國家對農業實行免稅政策,村級財政失去了農業“兩稅”附加的返還,也就是沒有了任何法定收入,村級陷入囊中羞澀的尷尬境地。有非農資源比較多的漁村,村級財政還可以從珍品海域、副業收入、資源采伐利用等有所來源之外,而那些無村營副業,無村有非農資源的村級財政就沒有了進項,成了所謂的“空殼村”。

從稅源調查摸底情況也反映出類似問題,絕大部分村級公司除海域租金外,沒有其它稅源。受地理環境和經濟狀況等因素的制約,大部分村級公司又無力培育新稅源。長此下去,漁村基礎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勢必下降,漁村內部發展的速度和效益勢必失調。因此,必須大力發展漁村集體經濟,多渠道增加收入。

一是要因村制宜,分類指導。長島漁村大多資源潛力較大,開發基礎較好,但由于群眾認識上的局限,盲目跟風,一哄而上,造成資源浪費。因此,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因地制宜,立足優勢,走出一條“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可持續發展路子,把傳統漁業改造成為具有持久市場競爭力的高效生態漁業。經濟強村要高點定位,迅速擴大優勢品種養殖規模,做大做強漁村經濟;經濟弱村要盡快確定優勢項目,加大投入,激發內力,為漁村發展和漁民致富提業支撐。

二是立足優勢,突破發展。經過近年來漁業產業結構調整,全縣漁業生產確立了海參、蝦夷扇貝、雜交櫛孔扇貝、深水網箱養魚、鮑魚、海膽等六大優勢項目,漁業生產步入良性發展的新軌道。大欽島鄉自發研究出貝藻兼養的養殖模式,進行海帶、裙帶菜與貝類的兼養套作,既節省了海域使用空間,又實現了海洋物種的互補供給,實現了生產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豐收。北隍城鄉山后村經過反復論證和試驗,探索出一條鮑魚南方越冬保苗的新路子,大大縮短了養成周期。各鄉鎮村要繼續培植海參支柱產業,實施科學投入。繼續擴大深水網箱養魚規模,把養殖區域向外海區拓展,開辟養魚產業發展的巨大空間。

篇9

[關鍵詞]財務一體化;中國聯通;ERP

引言

目前,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在財務業務一體化進程中快速推進,已基于ERP核心系統搭建了大ERP系統體系,初步實現了財務業務一體化架構,建立了一本賬一套表的業務透視體系,財務核算功能得到了更好的發揮,財務數據與業務數據同步的程度得到提高。

1、財務業務一體化的重要意義

財務業務一體化是指將業務系統的單據轉成財務系統的憑證,業務系統的數據與財務系統的數據建立共享對應關系,即把采購、倉儲和銷售環節的數據,及時準確地與財務系統共享。企業財務業務一體化使企業內部業務數據自動傳向財務系統,減少人為干預,做到數出一門,數據共享。這加強了財務對業務的及時反映和監控,減輕了財務人員的重復勞動,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徑。在財務業務一體化核算模式下,只要業務信息轉換成會計信息的規則制定正確,就能實時、高效地生成會計信息,業務系統的單據可以直接生成財務憑證,減少憑證處理時間,業務系統有的數據財務系統中都有,財務系統能完整地反映經營情況。此外在業務部門經濟業務發生的同時更新會計信息,加強了財務對業務的監控,管理者可以通過監控原始業務單據,保證賬實相符和信息的及時、詳盡與準確,為財務部門加強財務管理、業務部門加強業務管理提供了前提條件,同時企業在決策和控制中能夠得到實時信息的支持,對經濟環境做出及時反應。

2、目前我國財務業務一體化實施的現狀

長期以來,由于業務和財務信息系統開發的先后順序、觀念認同、部門建制、軟件開放等原因,財務業務一體化建設進展緩慢。通過對企業財務信息化現狀的考察得知,目前業務和財務系統的結合通常有以下兩種方式:(1)財務業務系統分離,財務把從業務和倉庫系統獲得的數據進行審核、匯總后錄入到財務系統,由財務核算系統計算成本和經營成果。(2)業務和財務兩個系統分立,在財務系統中建立存貨核算系統,定時將業務系統數據按照約定的接口標準傳遞到中間表,財務存貨核算系統從中間表中提取數據后,進行單據審核、核算,產生記賬憑證。為求得業務和財務的數據一致性,有的企業將財務的計算結果反寫到業務系統。

3、財務一體化在中國聯通的應用

3.1構建中國聯通ERP系統

3.1.1中國聯通ERP系統分為ERP核心系統和系統 ERP核心系統是指基于Oracle系統實施的與財務核算緊密關聯的部分,包括總賬模塊、應收模塊、應付模塊、固定資產模塊、工程項目模塊、采購模塊、庫存模塊及現金管理模塊。ERP系統是指直接或間接與ERP核心系統有數據交互關系的業務系統,包括報賬系統、集中收入管理系統、集中渠道管理系統、合同管理系統、營銷資源管理系統、電子渠道銷售系統、集中PRM系統、集中結算系統、資金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員工自助管理系統、稅務管理系統、采購管理系統、項目管理系統(簡稱PMS系統)、主數據管理系統、合作方自服務門戶系統等。

3.1.2ERP核心系統和系統業務范圍

ERP核心系統業務范圍:(1)應收模塊業務范圍涉及接收集中收入管理系統傳送的營業日報,營業收款、雜項收款、營業款核銷;(2)應付模塊業務范圍涉及接收報賬系統傳送的發票及其付款、預付款核銷信息;(3)采購模塊業務范圍涉及采購管理系統傳送的采購訂單,接收采購管理系統導入的工程合同;(4)庫存模塊業務范圍涉及采購訂單的到貨接收,相關物資的入庫、出庫、調撥等庫存管理;(5)項目模塊業務范圍涉及在建工程核算,工程的預轉固、工程的竣工決算,項目信息歸集、項目成本歸集(含雜項,如基站前六個月租金資本化處理)、利息資本化、人工成本資本化、在建工程經過初驗以后轉為固定資產,項目、非項目業務進項稅轉出視同銷售業務增值稅調整。

ERP系統業務范圍:(1)合同管理系統管理的業務范圍涉及與合同相關的預提待攤、長攤,與合同相關的預提待攤重分類,與合同相關的跨組織分攤;(2)營銷物資管理系統管理的業務范圍涉及終端庫存及成本,卡庫存及成本,內部商城業務管理,其他營銷物資業務管理,終端業務進項稅轉出視同銷售業務增值稅調整;(3)集中收入管理系統管理的業務范圍涉及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與營業相關的營業外收入及與上述業務相關的應收賬款、預收賬款的確認與核銷,以及網間結算支出、合作分成類業務、集中結算類業務、積分的核算、遞延收益核算及與營業相關的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等;(4)集中渠道管理系統管理的業務范圍涉及渠道費用的計提、沖銷、跨級支付,渠道傭金代扣稅業務;(5)HR系統管理的業務范圍涉及職工薪酬明細的計提及結轉,公司代扣代繳員工個人所得稅計提;(6)稅務管理系統業務范圍涉及各項稅費的計提,包括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印花稅、契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價格調節基金等。

3.2財務業務一體化的初步實現

財務業務一體化的出發點是以業務策略為導向,落腳點是績效目標的實現,實施路徑是從決策支持和結果呈現入手,以終為始,規劃好數據定義,通過梳理數據流架構,實現運營中的業務與財務的融合。中國聯通通過大ERP系統,對主要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和再造,將財務職能嵌入到業務體系中,確保業務、實物和價值信息在各個環節傳遞的高度同步,還通過與銀行、供應商、客戶等外部單位信息系統的互聯,實現外部交易信息的集中自動處理。同時,中國聯通還制定了《中國聯通集團大ERP系統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以制度保障業務流程的操作,保證會計信息的時效性和質量。與會計核算相關的基礎數據管理與維護的內容主要包含ERP核心系統的基礎數據及系統與ERP核心系統接口配置基礎數據。ERP核心基礎數據管理與維護包括:會計科目、供應商地點、客戶、銀行賬戶、通知單行、資產類別、資產地點、資產審批用戶、賬戶別名等。接口數據管理與維護包括:集中收入系統ERP接口代碼、集中渠道管理系統ERP接口代碼、資金管理系統ERP中間碼。當前,中國聯通大ERP 集中系統已由“建設推廣階段”轉入“優化提升階段”。中國聯通正在建立大ERP業務運營組織體系,進一步優化大ERP管理組織架構,形成大ERP集中系統的垂直管理快速通道,提高自上而下的執行能力和自下而上的響應能力,提高集中系統的落地能力,形成大ERP系統持續優化完善的常態機制,并以此來保障大ERP集中系統業務運營和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結語

綜上所述,財務業務一體化的實現使業務和財務如一道工藝流程有機連接起來。通過事務驅動,將原來離散、脫節、靜態、滯后的管理變為流暢、動態、面向過程的管理,數據既不重復,又保證了相互關聯和整體再現,將大幅提高財務業務信息系統運行質量,提升中國聯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篇10

2010年,我們運管處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認真落實全省交通工作會議的各項要求,現提出了2010年運管工作的七項目標、六大任務,努力實現××運管工作的新提高。

2010年市運管處確定7項具體工作目標:

——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全省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達到92%以上,城鄉客運

一體化覆蓋率達到70%;全省建設農村客運站100個,建設城鄉客運一體化候車亭2000個;新增公交車輛2000輛。

——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全省貼息補助建設一批大中型貨運站場;推進農村物流試點工作,力爭完成20個示范項目;建設全省交通物流信息系統。

——推進綜合運輸樞紐建設。加快綜合客運樞紐站建設;力爭開工建設××*4個綜合客運樞紐站。

——推進運輸結構優化。省內市際、縣際客運班車公司化經營率平均穩定在70%以上;廂式貨車和專用貨車比例較2008年增加2個百分點以上。

——推進運輸品牌發展。“××快客、××快貨、××快修”三大品牌整體推進,“××快客”車輛、“××快貨”線路以及“××快修”企業較2008年增加30%以上,品牌質量進一步提升。

——推進信息化建設。全面推進運輸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13個市級中文秘雜燴網心完成市域范圍內信息整合,省市兩級平臺全面聯網運行;開展×ד運政在線”整體升級工作;推廣實施gps監控系統,全省省、市際營運班車、旅游包車gps安裝率達到100%;電信114/118114汽車客票查詢訂購和機動車維修救援網絡平臺全省全面開通,機動車維修救援網絡服務范圍延伸至全省所有縣(市、區)。

——推進隊伍建設。加快理順運管體制機制;依靠科技手段進一步規范執法,全省80%以上的市縣使用運政執法監控系統;行業作風建設、文明創建、信息宣傳等取得明顯成效,行業形象有新的較大提升。

2010年要突出落實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強化運輸有效供給,更好地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

一是推進綜合客運樞紐建設。2010年,要充分把握京滬高鐵,滬寧、寧杭城際客運專線等開工建設的契機,緊密結合沿線鐵路客運站的建設,積極會同廳有關部門,加強調研全力推進南京、蘇州綜合客運樞紐站建設,力爭無錫、常州、鎮江、徐州等綜合客運樞紐站開工建設。在鼓勵措施上,要切實加大對綜合性客運樞紐的政策扶持和資金補助力度;在技術指導上,積極配合廳有關部門抓緊開展綜合客運樞紐建設有關指導性標準和模式的研究制訂;在實現方式上,充分考慮不同運輸方式站場建設在運輸網絡、運輸組織、集散功能方面的實際需求,更好地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客運出行服務,實現換乘更加方便快捷。

二是做好應急運輸保障工作。深入研究分析高峰客流的成因和特點,運用系統的手段和方法,科學預測高峰客流的流向、流量、流時,合理調度運力,逐步實現重點時段客流疏運機制的科學化和規范化。強化重要物資運輸市場的監測機制,及時了解電煤等關系國計民生重要物資的道路水路運輸情況,為做好運輸保障提供決策依據。加強對搶險、救災、戰備等突發性事件應急運輸的研究和管理,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著力做好應急機制、運力儲備、人員組織、經費保障以及信息平臺建設等工作,強化應急保障的基礎和能力。全面開通全省機動車維修救援網絡,不斷完善救援運作模式和機制,救援能力拓展至全省所有市、縣(區)。

三是有效拓展運輸服務網絡。充分發揮道路水路運輸比較優勢,加強運力的組織、協調、儲備和調度。對與高速鐵路平行的道路客運班線,要積極研究對策,采用大容量、高密度循環發車等辦法,提高運營效率,同時向縣級支線延伸,尋找鐵路運輸空白點。要加強與機場的銜接,加快并規范發展至機場的道路客運班線。要充分依托全省客運聯網售票系統、客運站標準化和鄉鎮客運站建設成果,進一步優化班車客運網絡布局。在大學城、住宅區、商貿集散地等區域試點開展聯網售票自助點設置工作。2010年重點將研究探索開通高校新校區、工業園區等客運班車運營組織方式,加大至中西部地區班車的開發力度,優化超長班線的運輸組織,充分滿足高校學生和打工人員的出行需要。要充分發揮港口、站場在物流中的節點作用,擴展交通運輸在供應鏈中的服務功能,提供延伸服務和增值服務,積極研究并開展試點大力發展甩掛運輸、節點運輸。

四是推進長三角道路運輸一體化發展。繼續完善長三角道路運輸一體化合作機制,加快落實長三角道路運輸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客運上,重點要針對長三角地區交通格局發生的一些新變化,及時研究道路客運業揚長避短、做優做強的策略與措施。加快推進區域內道路客運經營的資源整合,推動短途道路客運班線公交化經營改造、長途班線整合和異地聯網售票工作,加強長三角道路客運行業一體化應急機制的研究。貨運上,重點加強危化品運輸聯動監控機制建設,制定促進長三角道路集裝箱運輸共同發展的政策措施,逐步統一集裝箱運政管理規范,協調改善集裝箱運輸車輛進港服務。機動車維修上,推進實施長三角汽車快修網絡一體化發展,鼓勵培育發展品牌汽修連鎖業,逐步構建長三角機動車維修救援網絡。法規規范上,加強溝通協作,推進區域內管理信息共享、管理標準統

一。

(二)強化城鄉運輸一體化發展,更好地方便群眾出行

一是推進城市客運健康穩定發展。城市客運管理體制調整后,運管部門推進城市客運行業健康穩定發展責無旁貸。按照“先保穩、后治本”的要求,首先要摸清全省城市客運行業現狀,特別是目前還未管理城市客運的市,要提前做好相關工作,積極與城建部門實現平穩移交,確保平穩過渡。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城市公共交通規劃以及公交站場建設指導意見的研究,加快理清總體發展思路。要爭取政府支持,進一步研究并落實推進公交優先發展的各項政策。切實加強對出租車客運行業的指導,要從市場準入、利益分配、監管方式、服務質量、應急預案等方面入手,全力做好行業穩控工作。對一些造成行業不穩定的根源性、關鍵性問題要加強研究和改革,逐步實現穩定健康發展的長遠目標。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后對城市公交的財政補貼,進一步完善出租車油運價格聯動機制。要推進符合條件的短途公路客運班車向公交化運行模式轉變,積極穩妥地探索城際公交發展模式。

二是構建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體系。認真總結農村客運班車通達和部分城市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的經驗,抓住城鄉客運管理體制調整機遇,合理調整經營分工和機制,全面整合城鄉客運資源,統一資源配置,統一服務規范,逐步達到城鄉客運一體化運作。根據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和人員出行特點,研究比選優化城鄉客運一體化中的經營主體、經營機制、運作模式以及車型、站點、班次、運價、服務評價、市場監管等,研究制定適應當地需求、切實可行的城鄉客運一體化推進方案。2010年,全省城鄉客運一體化覆蓋率要達到70%。

三是扶持農村客運發展。要加強對規費調控手段取消后扶持農村客運發展的政策研究,強化農村客運發展基礎數據的統計工作,切實做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后對農村客運實施財政補貼的有關工作。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2008〕11號)要求,深入分析農村客運的收入、成本和盈虧狀況,充分考慮農村客運客源少、不確定性強和個性化需求多的特點,研究制定農村客運財政補助評估考核辦法,積極爭取農村客運比照城市公交客運,給予規范合理的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方面政策。通過大力發展農村客運積極解決農村學生上學交通難問題。要創新農村客運發展機制,鼓勵專業運輸企業“車頭向下”,推行冷熱線捆綁經營、按片區經營等方式。鼓勵并引導農村客運經營企業提供適應農村客流特點靈活多樣的運輸服務,切實提高通村客車的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2010年全省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要達到92%以上。

四是推進農村客運站點建設。圍繞“十一五”農村客運站建設總體目標,按照“規劃引領、有序建設”的原則,2010年全省建設農村客運站100個,建設城鄉客運一體化候車亭2000個。省廳將繼續以定額補貼形式資助農村客運站建設,各地要落實好配套建設資金。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立足省、市規劃,認真落實省政府關于農村客運站建設的有關優惠政策。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加強項目監督管理、強化目標考核,努力推進農村客運站建設紀檢監察巡查制度。結合當地實際嚴格落實《××省農村客運站運營管理辦法》,探索并建立符合本地農村客運站建設和經營管理的機制,確保農村客運站持續處于良好的運營狀態。

(三)強化運輸結構調整,更好地促進行業節能減排

一是推進貨運向現代物流業發展。改造和提升傳統道路水路貨運業,積極推進行業重組,提高企業規模化、集約化水平,大力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今年要研究制訂道路貨運樞紐站場管理辦法,強化并規范貨運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充分考慮物流組織需要,貨運站場選址要加強與周邊海港、空港、江河港以及鐵路樞紐的互聯互動,對符合現代物流業發展需要的重點綜合型貨運樞紐站場,2010年省廳將繼續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鼓勵港航企業和道路運輸企業延伸產業鏈條,逐步向倉儲、加工、配送業務延伸,今年將在全省選樹一批成功企業典型。大力推進農村物流發展,對試點成熟的項目進行推廣,力爭完成20個示范項目。鼓勵條件成熟地區建設客貨兼顧的農村道路運輸站場。啟動全省交通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構建全省物流信息網絡,開發推廣貨運車輛組織調度系統,提高物流組織化程度。以推進現代物流業發展、提高車船實載率減少空駛為抓手,全面提升道路水路貨運業節能減排水平。

二是鞏固客運公司化經營機制。通過客運公司化改造,提高行業資源利用水平和降低環境污染的成效日益顯現。2010年,市際、縣際客運班車公司化經營率全省要平均穩定在70%以上,對公司化率低于70%平均水平的地區,要從理順經營分工,推進現代企業制度著手,加大后進地區的改造力度。要切實擴大公司化經營成果,優化公司化班線經營環境,提升公司化經營質量。要結合第二輪客運班線經營權屆滿時機,超前研究謀劃客運經營主體、線路資源的有效整合,研究制定新一輪引導政策,通過線路整合推動經營主體整合,對同一條線路,多家經營主體的,采取收購、置換、重組等方式,促進集約化、規模化運輸;鼓勵線路起訖點雙方企業整合線路公司;引導客運企業以資本為紐帶跨區域整合;市域、縣域范圍內,有多家經營主體的,鼓勵重組成立股份制經營主體,或對轄區內線路資源實行合理分工;鼓勵800公里以上長途客運班線,依托聯網售票,開展跨區域聯營。要研究散、小客運企業整建制退出客運市場的激勵機制,促進××客運業繼續向規模化、集約化邁進。

三是加快運力結構調整。充分利用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契機,著力加強價格和稅費改革后不同運輸車輛經營成本變化的研究和宣傳,大力發展甩掛運輸,引導運輸經營者購買、使用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的大噸位車輛。組織實施營運車輛燃料消耗量準入制度和退出試點工作,加快發展能耗低、效率高、環境污染少的運力。今年,要對××市場在用營運車輛燃油消耗情況進行調研評估。嚴格執行營運車輛綜合性能檢測、類型劃分和等級評定制度,認真實施車輛技術和尾氣排放標準,推廣應用先進成熟的節油型車輛,限制淘汰高耗老舊運輸車輛。要多措并舉推進行業節能減排,建立節能減排激勵和約束機制,培育并樹立節能減排示范企業,積極推動理念節能、組織節能、技術節能。組織開展駕駛節能技術的應用試點和駕駛員節能專項行動,修訂有關節能培訓教材,加強駕駛員節能操作培訓,推廣節油駕駛經驗。

(四)強化依法治運,更好地改善運輸生產經營環境

一是完善監管依據和機制。繼續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及配套規章、《××省機動車維修管理條例》及配套制度等的貫徹力度。結合城市公交、出租車客運管理體制調整,加快推進《××省道路運輸市場管理條例》的修訂。開展《××省機動車維修業開業條件》的研究制定工作。完善道路客運班線經營權使用合同,推行客運違章記分考核管理。嚴格源頭監管機制,貫徹《××省交通行政許可公示表(運管部分)》。通過強化年審、線路招投標和延續經營等抓手,健全市場準入與退出機制。完善與橫向部門聯合執法的機制,重點與公安部門做好“打黑”工作,與兄弟省共同推進長三角區域間執法合作,發揮聯動效應;加強與媒體合作,通過與媒體的互動,充分發揮媒體的引導作用;加強與協會的合作,充分發揮其橋梁紐帶和行業自律的作用,引導經營業戶自覺誠信經營、守法經營,及時化解矛盾,維護行業穩定。

二是突出運輸市場監管重點。嚴厲打擊非法經營等各種違法行為,保護合法經營,保障旅客、貨主和其他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特別是要強化對跨省長途客運、道路水路危險貨物運輸的監管。加大旅游包車客運監管力度,規范旅游包車客運經營行為。加強與公安等部門的協調與配合,開展全省駕培市場聯合稽查,規范駕校的經營行為,促進培訓、考試的有效銜接。開展營運客車、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維修企業專項整治,對外資投資的維修企業服務模式開展專項調研,引導先進的維修服務理念。開展“水運管理規范年”活動,進一步規范水路運輸市場。創新思路、疏堵結合,加強高速公路運政稽查研究,逐步科學的解決高速公路上和服務區內車輛違章營運問題。

三是強化運輸安全監管。貫徹全省交通系統“安全管理推進年”活動實施意見,推進“平安運管”建設。認真履行“三把關一監督”的職責,強化運輸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督促運輸企業加強對車輛及駕駛員的管理。突出客運和危險貨物運輸兩項監管重點,實施道路旅客運輸企業安全生產考核制度,督查企業嚴格貫徹實施《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嚴格執行《××省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工作規范》和《××省水路散裝液體危險品船舶運輸管理工作規范》,深化危險品運輸企業主體責任制和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規范的研究,提高安全生產水平。抓好營運車輛技術管理各項制度的落實,切實提高車輛維護與檢測的執行率。完善道路運輸從業人員考核設施設備,加強駕培教練員、營運駕駛員、機動車維修技術人員、危險品運輸押運員等從業資格管理。開展駕培教練車管理情況的調研,制定教練車管理辦法,從源頭上保障運輸安全。積極推廣并落實承運人責任險制度,引入市場手段和保險機制,參與車輛監控、駕駛培訓等道路運輸管理,增強企業抵抗安全風險能力。要嚴格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安裝使用汽車行駛安全監控系統進一步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管理的通知》精神,研究制定具體的貫徹實施意見和措施,召開專題推進會,在全省道路客運企業推廣安裝應用gps設備,掌握客運車輛運行狀況,通過科技手段,在配合有關部門強化運輸安全監管的同時,加大對運輸經營行為的監管。2010年全省省、市際營運班車、旅游包車gps安裝率要達到100%。

(五)強化行業誠信建設,更好地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一是推進信譽考核和品牌建設。全面實施道路旅客運輸企業質量信譽考核,繼續推進出租車行業信譽管理工作。推廣道路、水路貨運企業質量信譽考核。推進機動車維修信譽管理,繼續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完成機動車維修規范化服務試點。繼續做好駕校、教練員信譽評定,制定并實施道路運輸駕駛員信譽管理實施辦法,開發營運駕駛員信譽考核信息管理系統,組織開展信譽考核評定。今年,要開展信譽信息整理歸集和計分考核辦法系統性的研究,逐步構建從業人員信譽數據庫,并逐步與其他社會相關數據庫對接。要將信譽狀況作為行業準入和退出的重要考核指標,并通過便捷的渠道及時向社會公布相關信息,供公眾查閱,進一步激勵并引導行業誠信建設。研究制定運輸品牌發展鼓勵措施,增強企業主動“爭創”意識,以誠信創品牌,以品牌促誠信。2010年“××快客”車輛、“××快貨”線路以及“××快修”企業較2008年再增30%以上。要抓實品牌質量監管,注重提升品牌質量,切實提高“××快客、快貨、快修”品牌知名度和含金量。

二是突出運用信息化監管手段,以信息網優化運輸網。充分發揮運輸管理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效用,拓展系統功能,擴大系統的覆蓋面。2008年未完成分中心建設的市,要全部與省中心對接聯網運行。各市級分中心的建設要按照“××省運輸管理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平臺)”的技術規范要求,加快做好各市信息資源整合工作,將各地的運政服務窗口、重點車站場所、路段、運政執法車載監控視頻資源、“在線稽查”信息、道路客運、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的gps信息以及市、縣、鄉道路客運聯網售票信息等一并接入,提高各類信息的關聯度。要做好×ד運政在線”的整體升級工作,進一步完善數據資源,加強基礎數據庫建設,拓展業務功能。積極推進客運聯網售票、駕培智能化管理、運政執法車載監控取證等專項系統的完善和升級。通過擴大信息化在運輸行業內的深入應用,為社會公眾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信息服務,為管理者提供更科學、更完善的決策支持。

三是做好運輸經濟信息統計工作。加強運輸經濟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強化運輸經濟運行分析和統計工作,密切關注國際國內金融和經濟形勢變化,更加全面、準確、科學地反映全省道路水路運輸業發展狀況和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適時對行業的健康發展指數、價格指數組織調查評估,定期向社會運輸經濟信息。繼續聯合物價部門做好貨運成本價格行情信息工作。

(六)強化隊伍建設,更好地保障行業改革發展

一是積極爭取理順運管體制機制。順應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以及新一輪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加強新形勢下進一步改善運輸行業管理的系統性研究。要加快職能轉變,按照“權責一致、管理順暢、人員精干”的要求,制定并完善運管體制機制優化方案,在各級交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積極爭取盡快理順運管體制機制,實現運政機構設置統一、人員編制統一、經費保障統一,嚴格運管人員進入和退出機制。省市縣三級運政機構,要嚴格按照“三定”職能和“行為規范、運轉協調、辦事高效”的要求,優化機構設置和人員崗位配備。在積極推進體制機制改革過程中,要嚴格堅持以人為本,科學把握改革與穩定的關系,全力維護運管行業和隊伍的穩定。

二是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完善并加快推廣執法車載動態監控系統。2010年,要確保全省80%的市縣能夠安裝使用,并根據裝備經費安排情況力爭達到更高的比例。結合省政府法制辦和交通廳頒發的《××省交通行政許可公示表(運管部分)》,制定運政行政許可操作手冊,在規范許可程序的同時方便許可相對人。為確保稅費改革后趨利執法不發生回潮現象,要下大力氣加強應對措施研究,在強化科技監控、培訓教育的基礎上,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制定強有力的執法規范。組織評選運政執法示范單位,通過裝備、經費使用等各種獎勵措施,與市縣交通主管部門共同打造××運政執法模范隊伍,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正面示范作用,帶動全省運政執法工作進一步規范。同時還要切實加大明查暗訪力度,狠抓各項制度和規范的落實,嚴肅查處各類違規執法行為,用鐵的紀律和有效的手段嚴管執法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