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評估方法范文

時間:2023-07-31 17:44:2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健康教育評估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健康教育評估方法

篇1

關鍵詞:成人高等教育;多元化;評估

中圖分類號:G7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8-0261-03

我國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工作雖起步晚,但發展較快。從1995年開始,原國家教委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對普通高校函授、夜大教育展開檢查評估工作。檢查評估工作對進一步了解和掌握我國成人高等教育辦學的實際情況,發現存在的矛盾和問題,規范主辦高校和函授站日常辦學行為起了重要作用。后來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成人高等教育檢查評估制度及相應的評估體系,規范成人高等教育辦學行為。但目前我國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工作仍采取主辦學校自評加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評估的模式,這種單一的模式在成人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已經難以有效地保證成人高等教育辦學的規范性。因此,必須采取多元化的評估方式,以保證評估工作的有效性。

一、成人高等教育檢查評估工作現狀

1.評估體系和結論標準。根據各個學校辦學情況的不同,目前各省(直轄市)教育廳大多將被評估院校分為兩個層次,即對主辦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整體情況及所屬教學站點(函授站、校外學習中心等)的檢查評估。各省(直轄市)教育廳根據各主辦學校申報待評估站點的情況,按照不同的辦學層次和相應的指標體系,制定出不同的成人高等教育評估辦法。以陜西省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檢查評估指標體系為例,該評估指標體系將一級指標分為“辦學指導思想”、“辦學條件”和“教育與教學管理”三個方面。其中,“辦學指導思想”細分的二級指標含“設站規劃與實施”、“領導重視程度”、“設站單位資格”等;“辦學條件”細分的二級指標含“生源情況”、“教學條件”、“辦公條件”、“組織機構與管理隊伍”等;“教育與教學管理”細分的二級指標含“規章制度建設”、“教學基本建設”、“教師管理”、“學生管理”、“招生及教學管理”和“站點管理”等。此外,有些省(直轄市)教育廳為了鼓勵各主辦高校在成人高等教育中辦出特色,還在評估指標體系中增加有“辦學特色”一項指標。在這樣一個統一的成人高等教育評估體系下,各省(直轄市)教育廳對所有舉辦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辦高校及其所屬教學站點展開檢查評估工作。評估結論一般分為“優秀”、“合格”、和“不合格”三類。

2.評估方式。①自我評估:主辦高校的自我評估由高校自行組織實施,主辦高校通常的做法是參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評估指標體系,集中對所屬各教學站點逐項進行檢查,發現并指出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并責令定期整改,以達到評估指標體系的相應標準。②主管部門評估:以政府為評估主體,實施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在評估期間,由教育廳邀請的部分高校成教院長、成人高等教育專家所組成的專家評估組深入到主辦高校及所屬教學站點進行現場考察,調查核實辦學基本情況,并進行現場評估,向學校通報評估意見,并形成評估報告,后報省教育廳,每一個站點的評估時間一般為半天。在評估工作全部結束后,由教育廳召集各專家組組長開會,共同研究和平衡各專家組的評估意見,并確定評估結果,為每一個主辦高校及其所屬教學站點給出最終評估結論。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評估過多看重結果,不注重過程。檢查評估工作的目的在于掌握辦學的基本情況,加強日常監管,但目前我國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工作實際上是突出了遴選功能,即各主辦高校及其所屬教學站點依托單位過多地看重檢查評估的結果,而忽視日常管理和建設過程。這種思想當前在我國社會教育事業的各個領域根深蒂固,這樣客觀上造成了評估者和被評估者的矛盾狀態,各個主辦高校及其所屬教學站點為了擠進“優秀”的行列,會想出各種辦法,甚至包括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以達到目的。

2.評估指標體系需要修訂。目前各省(直轄市)教育廳現行的成人高等教育評估體系大多參考普通本科評估體系,與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不太相符。評估體系一方面要求成人高等教育在辦學指導思想上要堅持以職業教育為導向,培養學生在就業工作崗位上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突出成人高等教育的辦學特色,而另一方面對成人高等教育的評估還是以普通本科教育所采用的標準,與普通本科評估并無實質差別。因此,需要對評估指標體系進行修訂和完善,拿出一套針對性強,并切實可行的評估指標體系。

3.評估主體單一,社會評價體系不完善。一是在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工作上主要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主導,其檢查評估行為占主體,客觀上造成其他社會評估力量難以出現并發揮作用。目前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工作仍需通過政府這根紐帶來聯系,這樣使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工作僅僅成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與高等學校的事情。造成的結果是成人高等教育評估主體,評估工作的指導思想、原則和標準只體現出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意愿,無法反映社會評價的多樣性。二是社會對成人高等教育的評估體系還不完善。社會對成人高等教育辦的評價應有多種方式,辦學水平只是社會評價學校辦學情況的一個方面。成人高等教育評估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應成立一個相對獨立的評估機構,設置規范的評估程序,在教育督學的指導下來進行考核。

三、實行多元化的評估方式

實施多元化的成人高等教育質量評估方式,應以主辦學校自評為基礎,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評估為重要手段,采取政府與社會合作的評估模式對成人高等教育進行檢查、評估,客觀真實地反映成人高等教育目前的現狀、發現存在問題,通過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主辦高校及社會的共同努力,確保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作為成人高等教育的辦學主體,主辦高校的自評是評估工作的基礎。主辦高校要高度重視檢查評估工作,通過組織富有經驗的成人教育專家、教師和管理人員對函授站點的日常招生、教學管理、學籍管理、學生管理等各個環節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督促和指導,進一步加強對所屬函授站點的管理,對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通過檢查評估所指出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整改。作為成人高等教育的監管部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的檢查評估是重要手段,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主持的檢查評估,能幫助主辦高校及其所屬函授站點及時發現問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針對評估指標體系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進行修訂,使其能真正符合成人高等教育辦學的實際情況,這樣,評估檢查結果才能更加客觀、真實。同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也要通過對各個主辦學校的檢查評估,充分整合地方成人高等教育資源,把握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以學術機構、社會團體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等為主體的監督與評價是評估工作的重要保障,可以有效地保證成人高等教育檢查評估工作的客觀性與權威性。成人高等教育工作不只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主辦高校的事情,也涉及到社會及民眾的利益,社會、民眾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到成人高等教育辦學的評估工作中來,高等學校面向社會舉辦成人高等教育,為社會培養各種實用型人才,就需要有多種社會力量定期對成人高等教育日常辦學情況進行檢查、評估。要積極引導各種社會力量參與成人高等教育的檢查評估,盡快形成以教育評估專家為主體、各種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評估隊伍,建立以主辦高校自評為基礎,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社會合作開展檢查評估的新模式,對成人高等教育實施多元化的質量監控和檢查評估。

綜上所述,只有通過采取多元化的評估方式,落實“以評促建、以評促改,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指導思想,結合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實際,才能不斷完善成人高等教育的評估指標體系,客觀、真實地了解和掌握各主辦高校及所屬函授站點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情況,進行量化分析,最終形成評估結論,并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的監督。

參考文獻:

[1]葉育旺,黃世揚.成人高等教育辦學水平評估的現狀與發展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8,(12).

篇2

[關鍵詞] 健康教育;預防跌倒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24-0109-02

預防下肢手術住院患者跌倒是臨床護理工作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于跌倒危險因素和預防對策分析的大量研究中,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1-6],健康教育是降低跌倒發生率的有效措施。參考國內外跌倒危險因素分析和預防對策[7-12],將自行制定的下肢手術術后患者預防跌倒的針對性健康教育措施應用于臨床,力求減少患者跌倒和跌倒傾向的發生,保證患者安全,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質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1年6~7月在北京某三級甲等醫院運動醫學病房住院的下肢手術住院患者200例,樣本要求除下肢活動不便外,無其他身體殘障,按病房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年齡16~38歲,平均住院時間3~5 d。對照組男75例、女25例,其中前交叉韌帶斷裂52例、膝關節半月板損傷41例、踝關節損傷7例;干預組男70例、女30例,其中前交叉韌帶損傷49例、半月板損傷34例、踝關節損傷17例。

1.2方法

兩組患者除接受病房常規健康教育外,觀察組實施針對于防止跌倒的健康教育。常規健康教育包括入院介紹、時間安排、術前指導、術后指導、康復指導、出院指導五大方面內容; 針對性健康教育主要體現在提高患者自信程度和平衡能力。具體實施步驟如下:①評估患者跌倒平衡移動能力、穩定程度、對不發生跌倒的自信程度;②根據患者自信程度,提供個性化心理支持;③根據患者平衡能力,提供必要康復指導,如:如何盡量維持平衡、正確使用拐杖、如何上廁所等;④向患者、家屬以及所有護士講解防止跌倒注意事項,包括初次下床要點、呼叫器的使用、藥物影響、環境因素(床擋、地面、夜燈、防滑鞋、小心地滑警示牌等);⑤向護士強調多與患者溝通交流、加強巡視(包括有家屬陪同者)、發現問題制定個體化護理計劃、為患者創造安全環境等。

采用改良跌倒功效評估表(MEFS)和平衡測評量表(BBS)對兩組患者進行跌倒危險因素評估,比較宣教前后得分差值(宣教后得分-宣教前得分)。分別在患者術后第1天和出院當天發放調查表兩次,每次請患者用20 min完成問卷,第1次收回后,對觀察組實行針對性護理健康教育措施,對照組常規處理,在患者出院當天再次發放同樣的量表。

1.3評價指標

兩組患者均由經過統一培訓的人員進行跌倒次數調查,并采用跌倒效能量表(MFES)對患者進行跌倒效能評定,滿分140分;Berg 平衡量表(BBS) 對患者的平衡與移動功能及穩定功能進行評定,滿分56分。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0.0統計分析軟件,對量表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描述性統計分析和秩和檢驗。

2結果

2.1量表信度、效度檢驗結果

克朗巴赫系數0.8713 。Berg跌倒評估量表因子分析KMO0.770; Bartlett‘s Test 0.000可以做因子分析,得出4個公因子累計貢獻率67.057%,14個題目中有13個題目共同性高于0.5。

克朗巴赫系數0.8845。MEFS 改良跌倒評估量表KMO0.779; Bartlett‘s Test 0.000可以做因子分析,得出三個公因子累計貢獻率64.203%,14個題目中有13個題目共同性高于0.5。得出兩量表對于研究對象,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2.2兩組各項評定指標比較

見表1。

3討論

3.1針對性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平衡能力

眾所周知,身體平衡控制與跌倒的發生風險密切相關。針對性健康教育的內容是在首次評估患者的平衡能力和穩定程度的基礎上制定的,有的放矢,根據患者的平衡能力和穩定程度,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①為患者提供針對于某項基本生活技能包括下床、上廁所、由坐轉立、由立轉坐、床椅轉移等改變的生活指導;②教會患者如何在拐杖的協助下安全完成各種日常活動;③鼓勵患者學習提高自身平衡能力的方法,如增強股四頭肌肌力練習、單腿站立練習等。護士在進行以上健康教育后,詢問患者是否掌握,患者在護士的監督下,第1次嘗試獨立完成以上內容,由護士評估完成情況后,提出相應的改進指導,促使患者很快找到了身體平衡感,有利于降低患者跌倒可能性。

3.2針對性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對防止跌倒的自信程度

評估患者的自信程度包括穿衣、簡單購物、清潔房間、戶外活動等日常活動時對跌倒的自我功效或對不發生跌倒的自信程度,根據術后一日首次自信程度評估結果,護士對懼怕跌倒患者,提供個性化心理支持:①多關心、幫助患者,講解他人成功實例,在護士指導下獨立完成基本生活技能;②向患者、家屬以及所有護士講解防止跌倒注意事項,包括初次下床要點、呼叫器的使用、藥物影響等;③鼓勵并支持患者戰勝疼痛,在增強患者自信心的同時,鼓勵患者積極配合術后康復,對患者的預后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

3.3針對性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發生跌倒和險些跌倒的可能性

MEFS改良跌倒功效評估表和平衡測評量表作為跌倒風險因素評估量表,已被廣泛的應用于跌倒風險因素評估。本研究通過對兩個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證實了兩量表適用于本組研究對象自信程度和平衡能力的評估。進而,通過實施提高患者自信程度和平衡能力的針對性健康教育,減少了跌倒和險些跌倒發生的例數,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發生跌倒和險些跌倒的可能性。

4結論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借助MEFS改良跌倒功效評估表和平衡測評量表對下肢手術術后患者進行跌倒危險因素評估,制定預防跌倒針對性健康教育計劃并實施,針對性健康教育能夠增強患者自信,更好地控制身體平衡,對防止下肢手手術術后患者跌倒有積極影響,能夠更顯著減少患者術后跌倒的發生。可用于提高患者平衡能力和自信程度的針對性健康教育,可作為預防跌倒的有效方法,供護理同行參考借鑒。

[參考文獻]

[1] Ang NK, Mordiffi SZ, Wong HB, et al. Evaluation of three fall-risk assessment tools in an acute care setting[J].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7,60(4):427-435.

[2] Susan KY Chow,Claudia KY Lai,Thomas KS Wong.Evaluation of the morse fall scale: application in Chinese hospital popul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7, 44 (4):556-565.

[3] Larson L,Bergmann TF. Taking on the fall:the et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falls in the elderly[J]. Chin Chiroprac,2008,6(11):148-154.

[4] 李蘇香. 個性化健康教育在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中的應用[J]. 全科護理,2010,8(2):366-367.

[5] 丁炎明. 運用護理程序對病人實施健康教育[J]. 實用護理雜志,2003,19(5):75.

[6] 王慧賢. 健康教育是建立新型護患關系的重要環節[J]. 實用護理雜志,2001,17(3):54-55.

[7] 郝燕萍,劉雪琴. 修訂版跌倒效能量表在我國老年人群中的測試研究[J]. 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19-21.

[8] 金冬梅,燕鐵斌. Berg 平衡量表及其臨床應用[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2,8:162-165.

[9] 王展. 跌倒危險評估方法的護理研究[J]. 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4,23(3):130.

[10] 李林濤,王聲勇,荊春霞. 老年人跌倒的危險因素研究[J]. 疾病控制雜志,2001,5(3):227-229.

[11] 蔣小劍. 住院患者跌倒管理流程的建立和應用[J]. 護理雜志,2008,25(2):67.

篇3

經內鏡括約肌切開術(endoscopicsphincterotomy,EST)適用于膽石嵌頓于壺腹部和膽總管下段良性狹窄,尤其是已行膽囊切除術的患者[1]。2002年4月~2004年10月,我科應用內鏡微創技術對80例肝外膽管結石患者施行了EST,我們從患者入院到出院進行了全程計劃性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參與治療配合、治療護理的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的護理效果。現將健康教育方法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80例,男58例,女22例,平均年齡44.5歲,文化程度:大學以上10例,高中以上33例,初中以上25例,小學以下12例,有過膽道手術史40例,全部病例均為EST適應證。

1.2評估方法入院時收集患者的病史、文化程度、家庭、經濟、心理等,尤其是對有膽道手術的患者,應注意收集手術時間、手術方法、術后恢復情況,通過與患者或家屬交談,建立密切聯系,達到思想溝通。

1.3評估結果將結果分成3類:(1)無手術史,對EST不慎了解,恐懼擔憂感較低35例,占43.7%;(2)有手術史,對肝外膽管結石知識較了解,迫切需要了解EST,并想通過該手術解除痛苦26例,占32.5%;(3)有手術史,對肝外膽管結石及EST術不了解,對手術沒信心,非常恐懼、擔憂19例,占23.8%。

2結果

我們通過住院期間針對實際情況以個案教育、集中教育、隨機性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方法,對行EST患者進行多次EST知識及注意事項的教育,出院再次評估患者,掌握率達98%以上,使所有患者順利接受了EST治療,術后恢復均良好。

3實施方法

3.1健康教育對象患者、家屬。

3.2健康教育方式

3.2.1個案教育我們根據新入患者的評估,采取由責任護士與患者以一對一個案教育方式為主,介紹EST的基本知識、治療目的、治療效果,有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應對措施,并發放健康教育處方。對有膽道手術史的患者,應著重介紹兩次手術的區別、治療目的、方式、創傷性大小等,以消除患者顧慮,增加治療信心[2]。

3.2.2集中教育EST一般為擇期手術,在1000mA內鏡室進行,一般安排3~4人,在術前1~2天把將要手術的患者集中在一起進行一次健康教育,以講解和圖片方式讓患者了解手術,并請已手術患者介紹經驗,使患者在一種愉悅的氣氛中相互學習,消除恐懼、擔憂,以良好的心理狀態去迎接手術。

3.2.3隨機性教育責任護士利用進病房進行晨、中、晚間護理或執行操作、巡視病房的機會,隨時為患者答疑解惑,并糾正他們不利于健康的行為,這樣不但增加了護患溝通,而且使他們的健康教育更加人性化,更易于被患者接受。

3.3健康教育的內容

3.3.1心理指導肝外膽管結石患者飽嘗了難以忍受的痛苦,其心理異常脆弱,加之有的患者不久前剛接受過手術治療,因為有上次手術的陰影,所以他們更關心手術后的效果,會不會成功?會不會做干凈?會不會再犯?患者這些不良的思想情緒都對身體的康復產生影響。因而酌情向患者介紹手術原理、方法、過程、效果及已愈合病友的經驗介紹等,以引導患者正視疾病,調整心理狀態,以良好的心緒接受治療。

3.3.2告知患者手術應準備的項目(1)手術前會為患者進行凝血機制及心肺功能等常規檢查,在術前3天開始使用抗生素,做碘過敏試驗,并訓練患者做深呼吸動作,術前保持充分的睡眠,術前12h禁飲食,進入手術室時應上廁所,除去眼鏡、義齒、胸衣、褲帶及其他一切金屬物品包括手機等。(2)告訴患者術中護士會幫助其取較為舒適的適應手術的左側腹臥位,術中應配合大夫咬緊牙墊,在插管時做吞咽及深呼吸動作,以減輕惡心等不適。(3)術后應注意平臥休息6h,24h禁食,由靜脈補充液體,告訴患者醫護人員會全程守護在其身邊,直到術后一切平穩。

3.3.3飲食及休息宜進食低脂肪、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環境安靜、清潔、整齊,病房通風良好,光線適宜,保證患者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以恢復體力。

3.3.4出院健康教育出院前與患者及家屬制定一份詳細的出院后計劃書,包括忌食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起居規律,不過度疲勞,心情舒暢。出院后6個月、12個月來院復查,以后每年復查1次。凡是再次出現腹痛、黃疸、消化不良等情況,應立即去醫院就診,不能掉以輕心,以免延誤病情。在復診時詳細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情況,并做好記錄。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 孕產婦課堂;自然分娩;效果

隨著現代優生優育意識的提高, 孕產婦健康分娩、自我保健意識愈來愈強。目前, 產前孕產婦課堂教育成為產科護理發展趨勢, 產前孕產婦課堂教育不僅可向產婦及家屬提供促進健康、維持健康、預防疾病的相關知識, 同時, 極大地提高了臨床分娩質量。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對正常妊娠產婦給予產前孕產婦課堂教育, 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正常妊娠產婦為研究對象, 將其隨機地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60例, 年齡22~36歲, 平均年齡32.4歲;初中文化程度以上。對照組60例, 年齡21~35歲, 平均年齡33.5歲;初中文化程度以上。兩組產婦在年齡、文化程度等方面對比無明顯差異, 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 2 方法 對照組未參加產前孕產婦課堂教育, 僅在患者入院時給予常規的臨床教育, 包括入院宣教、入院評估及健康指導等。

觀察組參加產前孕產婦課堂教育, 課堂教育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課堂教育前期準備工作:專業護理人員調查和填寫產婦的基本資料, 并根據獲取的資料建立圍產期保健手冊, 臨床給予常規圍保檢查, 指導孕期注意事項, 加強產前和產后的健康教育。首先, 全面評估孕產婦對健康教育的認知及需求;其次, 與孕產婦建立良好的關系, 并商討最終確定課堂教育方式, 比如看錄像、聽講座、現場模擬培訓、示范演示、解答疑問或互動練習。②課堂教育效果評估方法:由專業護理人員協同孕產婦執行孕產婦課堂教育, 有計劃地在產婦術前向她們宣教分娩的相關知識, 并由負責護理人員進行教育結果的評價, 在孕產婦課堂的最后, 由專業人士全面評價孕產婦課堂學習效果:向產婦發放效果評價表, 對課堂教育重點內容鼓勵產婦演示或復述, 對于未掌握或掌握不牢固的產婦可進行再教育[1]。③課堂教育具體內容:課堂教育具體內容包括目標健康教育、產褥期健康教育和新生兒護理等。目標健康教育內容如下:向產婦宣講妊娠過程中生理變化過程, 并指導進食;向產婦講解自然分娩的好處, 為妊娠后身心協調發展打下基礎;向產婦講述臨產前應做好的準備工作;向產婦傳授分娩期呼吸、及用力等方法。產褥期健康教育內容:向產婦宣講產后喂養的相關知識, 比如姿勢等;向產婦講述產后喂養過程中常見問題以及對癥處理辦法;指導產婦對新生兒的臨床護理[2]。新生兒護理內容:指導產婦如何觀察新生兒小便、體溫和胎便;向產婦講解撫觸新生兒好處, 示范新生兒洗浴、撫觸、更衣、游泳及換尿布的方法;講解新生兒預防接種的時間、目的及項目, 應按照醫院制定時間、地點注射疫苗;記錄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出現及消退時間等。

1. 3 統計學方法 本次所有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x-±s), 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 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 (P

2 結果

兩組患者自然分娩率對比, 觀察組為78.3%, 對照組為65%, 兩組對比差異明顯, 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隨著醫學護理模式的不斷完善, 孕產婦課堂教育成為醫院護理模式的一部分。孕產婦課堂不但為孕產婦了解分娩相關知識提供了途徑, 而且對提升人們對分娩的認識, 讓人們了解自然分娩和剖宮產的利弊等提供了可能。

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本院對收治的正常妊娠產婦開展了孕產婦課堂教育, 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 觀察組自然分娩率為78.3%, 對照組自然分娩率為65%, 兩組對比差異明顯, 具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王燕清.對孕產婦進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中國社區醫師, 2012,14(16):364.

篇5

門診是一個醫院的窗口,也是對群眾進行健康教育的窗口。由于門診患者量多、流動性強、覆蓋面廣,因此對門診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影響面大,社會效益非常顯著;然而門診患者背景復雜,不同病種、不同年齡、經歷、心態的,皆云集于此,且均來去匆匆,停留的時間短暫,為系統進行健康教育制造了許多不便。因此,對門診患者的健康教育在方法與技巧上與病房有許多不同之處[1,2]。一年來筆者探討運用護理程序對門診患者開展健康教育,以滿足患者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增加患者自身保健能力,提高健康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1 門診患者健康教育的形式

1.1 贈送《健康教育處方》 患者掛號時,給每位患者贈送1本《健康教育處方》,通過閱讀,患者可了解常見病、多發病的自我調護知識等。這種方法特別適用于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慢性患者,他們久病后積累了不少醫學知識,對健康教育的期望值也較高。

1.2 組織專題講座 每周三上午9~10時利用患者及家屬候診相對集中時,組織糖尿病、冠心病等專題知識講座,講解有關疾病發生、發展、治療、轉歸、注意事項等內容。

1.3 個別指導 針對患者知識層次、掌握疾病知識及信息程度不同,對其進行一對一指導,耐心、準確回答并解釋患者提出的問題,特別是對文盲、年老體弱、理解力差的患者,給予有效、正確的指導。個別指導是所有教育方法中最有針對性、最受患者歡迎的方法。

1.4 健康教育宣傳欄 利用各候診廳宣傳欄,定期宣傳不同季節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知識,以強化人們的衛生保健意識,理解健康意義。

1.5 電化教育 是用現代化設備將口頭、文字等宣傳形式與文學、音樂、藝術相結合,制作成影視資料,如電影、電視錄像、幻燈片等,均為形象宣傳的最好方式。本院在各門診大廳及候診區配置大屏幕彩電,全天候播放有關健康保健知識的錄像;還定期請醫療專家在電教室進行常見疾病教育講座及播放有關的錄像。另外,在婦保門診及兒保門診也配置有彩電,播放孕期保健、母乳喂養、嬰幼兒護理及家長課堂等有關內容。

2 門診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內容

2.1 就診前教育 患者一進入門診大廳,只要是非搶救患者,健康宣教便可進行。內容包括:掛號、分診處仔細了解病情,認真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提高掛號質量;導醫護士主動熱情迎接患者,介紹醫院環境,指明就醫方向,消除患者對醫院的陌生感;在患者候診期間,分診護士要為患者提供工作人員服務質量信息,主動介紹坐診醫師、專家情況,使患者相信醫生會全心全意治療他的病,及時通告各診室診病進展情況,使患者心中有數,并通過電視、錄像、宣傳欄等,介紹就醫須知、各科方位、宣傳疾病保健及防治知識等,使他們在候診期間一方面可接受衛生保健知識,另一方面可減少候診過程中的焦慮、煩躁心理,保持心情愉快,主動配合醫生診治。

2.2 檢查、治療過程中的健康教育 患者診病結束后,下一步進行的是各種檢查、治療。這時,護士便可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在進行各種診治操作過程中,進行個別宣教。內容包括:疾病發病原因、治療方法、并發癥預防、自我護理常識、飲食調護、用藥常識及注意事項等,對這些方面應系統教育,并幫助患者識別疾病的危險信號及自救常識。如:對糖尿病患者,教會患者及家屬進行胰島素自我注射、尿糖測定、飲食控制的方法;對慢性支氣管炎長期臥床的患者,幫助患者拍背、拍胸,教會患者有效咯痰等。

2.3 離診時教育 患者診治結束準備離院前,護士應向患者及家屬交代回家后的注意事項;介紹活動與休息的關系,有關鍛煉方法;繼續用藥的用量、服法及注意事項;復診時間及方法以及同醫院聯絡的辦法等。針對患者具體情況,對擇醫行為非常強烈的患者,他們一方面希望得到最好的專家、教授診治,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夠保證其病情診治的連續性,為此,提前為患者預約好下次復診的醫師,解除了患者的后顧之憂,患者滿意離去。

3 評估方法

為了解門診健康教育的效果,本院門診部定期向患者發放調查表,聽取患者的意見及建議,使這項工作得到不斷改進與完善。

4 結論

通過開展門診健康教育,不但可以使患者及其家屬得到系統的、專業的健康指導,提高自我保健意識,降低疾病的復發率,縮短病程,影響和改變患者的健康行為,獲得最好的生活質量;而且促進了護患關系,提高了護士在群眾心目中的地位[3~5]。而作為護士為了能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就需要不斷地更新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有利于整體護理工作的實施。

參 考 文 獻

[1] 雷紅麗,王偉潔.門診病人開展健康教育的探索與實踐.實用護理雜志,2000,16(12):45-46.

[2] 錢雪芳.如何開展門診病人健康教育.實用醫技雜志,2004,11(7):1246.

[3] 彭雅君.門診輸液患者健康需求調查分析與護理對策.實用護理雜志,2002,7:651.

篇6

[關鍵詞] 住院患者;跌倒;評估;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7(a)-0142-02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頓,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患者跌倒是醫院常見十大醫療事故之一[2]。跌倒在我國全人群的意外傷害死因順位中排在第四位,而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則位居首位,并且隨年齡的增加跌倒的死亡率急劇上升,在8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達到最高[3]。本院為預防住院患者跌倒,率先在本科開展老年患者跌倒風險評估,根據跌倒評估情況對患者進行了跌倒風險告知、跌倒預防措施及跌倒健康教育,現將該開展項目的具體方法及其成效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0年1~12月共對本科156例≥65歲的患者進行住院跌倒風險評估,其中65~75歲66例,76~85歲74例,86~95歲16例,男性80例,女性76例。

1.2評估方法

自行設計住院患者跌倒評估表(圖1),對≥65歲住院患者進行評估,首次評估在患者入院時進行,評估結果直接在首次護理記錄單上體現,由管床護士執行。評估為低危者(≤25分)不續評,中危者(26~45分)1次/7 d,高危者(>45分)1次/3 d(或每周2次)。患者病情變化或口服易致跌倒風險的藥物(、鎮靜催眠藥、抗焦慮憂郁藥、降壓藥、利尿藥、擴血管藥物、抗過敏藥物),隨時評估,跌倒后需評估,病情有變化隨時續評。

1.3護理方法

1.3.1低危組

1.3.1.1 提供安全的醫療環境:保持地面清潔干燥,洗手間鋪有防滑墊及防跌倒標識,保持通道的通暢。

1.3.1.2 指導患者及家屬預防跌倒的相關知識:告知患者穿防滑鞋,患者服不可過大過長,病情要求臥床的情況下要在病床上大小便,助行器要放于患者可觸及的地方。

1.3.1.3 告知患者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特別是鎮靜催眠藥、、抗精神病藥,被公認為是跌倒的顯著危險因素[4-5]。

1.3.1.4 放置物品于患者所及之處:如水杯、電視遙控器、紙巾及助行器等。

1.3.1.5 指導患者正確的使用呼叫鈴:告知患者有需求時使用呼叫鈴,等待護士到來后,由護士關呼叫鈴。

1.3.1.6 需要時提供合適的助行器:根據科室特點,設有拐杖、助行器、沐浴凳等,供患者免費使用。老年人心理不服老,有行動能力者對輔助工具多有排斥心理,護士要做好解釋工作,加強護患溝通,積極開展健康教育[6-7]。加強宣教、指導患者合理使用輔助工具,使其認識到合理使用輔助工具是一種安全措施。

1.3.2中危組

除執行低危組1~6項措施外,加以下兩項:

1.3.2.1 按要求上好床欄,每一次查房、治療,護士主動為患者上床欄,告知上床欄的必要性。

1.3.2.2 協助患者行走及上下床:在病情容許的情況下,由護士進行評估,選擇合適的助行器,并指導患者使用。

1.3.3高危組

除執行低、中危組共8項措施外,加以下措施:

1.3.3.1 懸掛跌倒風險的高危標識:高危跌倒風險患者(>45分),管床護士除了在患者床頭懸掛“謹防跌倒”警示牌、還要在患者一覽表插上粉紅色標識,進行交班,引起值班護士的重視(加強巡視)。

1.3.3.2 必要時予肢體約束:根據患者情況上約束帶,但定時觀察肢體的血運及受壓情況。

1.3.3.3 根據情況留陪護:要向陪護告知防跌倒知識及助行器的使用。

1.3.3.4 安置患者于容易觀察或近護士站的病房。

1.3.3.5 告知主管醫生:有跌倒風險的患者要向主管醫生報告,并及時記錄在病歷上。

2結果

根據跌倒評估情況對患者進行了跌倒風險告知、跌倒預防措施及跌倒健康教育,該開展項目的成效見表1、圖2。

根據統計數據表明,老年人中、高危跌倒風險占90%以上,故在老年病區開展老年患者的跌倒風險評估是確保患者安全的首要措施。我科通過跌倒風險評估,保障患者安全,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跌倒發生率由2009年4~6例,下降到2010年的0例。

3討論

住院患者發生跌倒不僅給患者增加痛苦和經濟負擔,而且給醫院造成不良影響,跌倒的重點在于預防,準確根據跌倒風險評估表進行評估,識別高危人群,能全面而有效地減少患者跌倒的發生,提高醫護人員的主動服務意識,實施保護性預防措施[8]。2010年從最初≥65歲以上的患者進行評估到2011年開始所有科室的住院患者都進行跌倒評估,跌倒風險評估量表進入護理電子病歷系統,評估者從管床護士逐漸過渡到當值護士。通過跌倒風險評估,全體護理人員均掌握評估方法、預防措施及相關的宣教知識,根據數字化評估,確定目標人群,使護士能主動關注患者的安全問題,自覺落實安全護理防范對策。通過住院患者跌倒處理指引,完善跌倒上報制度的指引,當患者跌倒發生后,由當班護士填寫《基礎護理質量24小時直報表》,并上報護士長,護士長根據情況24 h內通過內網上傳護理部。1周內科室提交跌倒不良事件分析報告。為患者提供專科化的基礎護理服務,保證患者安全,提高護理安全質量。

[參考文獻]

[1] Oliver D,Brillon M,Martin F,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evidence-bascd risk assessment tool(stratify)to predicl which elderly inpatient swill fall.case-control and cohort studics[J]. Br Med J,1997,315(7115):1049-1053.

[2] 張秀芳. 醫院風險與病人安全管理[J]. 廣東省醫院護理管理,2005,2(5):29.

[3] 覃朝暉,于普林,烏正賚. 老年人跌倒研究的現狀及進展[J]. 中華老年醫院雜志,2005,24(9):711-714.

[4] 姜旭雯,陳影影.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措施[J]. 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2,21(8):348.

[5] 解宇英. 健康教育在內科老年住院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1,17(16):122-123.

[6] 王兆琴. 老年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 護理學報,2006,13(8):47.

[7] 何月霞. 人文關懷在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效果觀察[J]. 齊魯護理雜志, 2012,18(4):89-90.

篇7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有利于促進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班級團體為中學生的社會化提供重要環境,在班級團體的人際互動中,中學生逐漸建立認同感、歸屬感和力量感,并且學會規范自己的行為,學會人際交往,積極尋求社會支持,促使心理健康發展。對人格健全的學生來說,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活動有助于他們深化對自己的認識,改善人際關系,增強自信,提高適應能力,使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對人格欠缺的學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活動可以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問題,通過與班級同學的互動,減輕癥狀,培養適應能力,增進心理健康。因此,班主任應充分利用班級團體對個人的影響作用,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活動。

一、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基本特點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不是心理學課,不以學習系統的心理學知識為任務,而是從中學生心理發展需要和成長中的問題出發,確定教育主題,開展各種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領悟,改變認知,調整心態,提升心理素質,使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促進心理健康發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有如下幾個特點。

1.活動性

以學生的活動構成主題班會的基本環節,讓學生在一系列基于他們生活實際的活動與情境中體驗學習,從而獲得成長必需的經驗。

2.主體性

學生是活動的主體,學生在主題班會過程中主動參與、自主活動、自我領悟,充分發揮主動性、自覺性、創造性與想象力,主動支配和調節自己。

3.體驗性

主題班會活動是每個學生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我更新的歷程,在參與活動的實踐中,獲得心理體驗與感悟,并將自己的體驗與感悟與其他同學進行探討、分享,彼此給予反饋、鼓勵和建議。

4.互動性

在主題班會活動中,班級里每個學生認知的改變、情感的遷移、新行為的建立和強化,都依賴于班級同學間的交流和互動。互動的前提是參與,班主任應積極鼓勵學生發言,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話說,讓每一個學生都想說話。

5.和諧性

主題班會活動是師生真情的流露、心靈的交融,因此,班主任要轉換角色,努力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班級心理氣氛。

6.趣味性

主題班會活動要從情境體驗開始,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因此,主題班會的活動設計應盡可能生動有趣,易為學生接受。

二、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構建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模式由主題班會的目標、主題、活動內容、活動方法、活動流程與活動評價等構成。

1.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目標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總目標是提高中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其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人格健康發展。在每次主題班會活動中,有其具體的班會目標。

在目標的設計上,班主任應考慮如下問題:

(1)目標設立應強調發展性與教育性,而非矯正性。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對象是全體學生,是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因此,主題班會活動的目標應更多地著眼于中學生的發展性目標,從積極的一面來提高中學生的心理品質。如“情緒調節的技術”、“如何學會交往”等。

(2)目標應明確、具體、便于操作。主題班會目標切忌籠統抽象。如“情感教育”,這一目標的表述太大,太模糊,不如改為“愛情與友情”、“如何調節焦慮情緒”等具體目標。目標越具體,就越容易實踐。

(3) 目標應得到學生的認同。班主任在設計班會目標時,首先要熟悉班級學生,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以及學生的需要、近期的困惑和熱點問題。他們希望從主題班會活動中學到什么?想解決什么問題?在此基礎上,與學生一起磋商可能形成和達到的目標。

2.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主題

主題班會主題的選擇應根據社會的需要及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成長的需求,要富有趣味性、時代性和啟迪性。

班主任在設計主題時應考慮三個方面:

(1)根據社會對中學生提出的心理發展任務確定主題。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有其相應的發展任務,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要解決一系列發展中的問題或人生課題。如獲得自主性、勤奮感,建立自我同一性。

(2)根據中學生心理發展和成長中遇到的共性問題確定主題,如青春期的性心理問題。

(3)根據當前本班學生最需要解決的普遍問題確定主題。如班級學生發生矛盾沖突,出現幫派小群體,急需解決人際交往問題。主題可以是“友誼地久天長――同伴交往”。

在主題的表述上要注意盡可能地清晰、簡潔、精練、貼切,用學生的口氣和語氣,讓學生一看到主題就感興趣。如“我是誰”、“認識你真好”。或者采用副標題的方式,如“做自己的朋友――悅納自己”。

主題確立后班主任要對主題進行分析,選擇相應的活動內容。

3.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內容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內容可以包括入學適應、學習輔導、人格輔導、情緒調節、人際交往、生活和職業指導等方面。主題班會的內容一定要符合中學生不同階段心理發展規律、心理發展特點與心理發展水平,班主任可以根據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安排不同要求的主題班會活動,同一內容設計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要有不同的目標層次。

如初中生情緒調節主題班會活動:

初一年級:多彩的世界――情緒的認識

真情的流露――情緒的表達

快樂的天使――情緒的調適

初二年級:感恩的心――親情溝通

少男少女――愛情與友情

初三年級:放飛心情――學會減壓

音樂放松――克服考試焦慮

4.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常用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活動的方法很多,有討論法、自陳法、游戲法及角色扮演法等。

(1)討論法。討論是指班級學生圍繞一個共同的話題,發表各自的意見,并聽取他人的意見,互相合作進行深入的探討。通過討論,班級學生明了自己和他人觀點的異同,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并作出選擇。在主題班會活動中,學生圍繞一個共同的話題展開討論,不僅能加深同學之間的了解,增進感情,活躍班級氣氛,還有利于構建良好的班級心理環境。常用的討論法有以下幾種:

①小組討論。通常的做法是針對某一問題情境,把全班學生分為6~7人的若干小組,每個學生輪流發言,然后形成小組意見并推出小組代表報告小組意見,其他學生給予補充,最后由班主任總結。

②配對討論。這里指相鄰的兩個學生就某個指定的問題進行討論,得出結論,然后再同相鄰的另一對同學進行商討,形成四個人的意見。依此類推,可以形成更多人的共同意見。這種討論方法的好處是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有助于形成個人見解。

③辯論式討論:班級學生分成兩組,就一個討論話題分成正反方,意見對立,然后根據自己所在方的立場,與對方辯論。

(2) 自陳法。自陳法是一種很好的自我教育方法,它有兩層含義,一是學生自我陳述,即敘述事情經過和感受,如參加主題班會的體會。自我陳述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了解。二是學生自我陳述,即展示自己的特長與成績,如“自我優點轟炸”。自我陳述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提高自信心,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

(3) 班級團體游戲法。 班級團體游戲法是指以游戲為中介,將學生的內心世界投射出來,進而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助人活動。游戲具有虛構性,學生對游戲中的喜笑怒罵都不會太在意,參與者可以摘掉面具放松自己。游戲具有平等性,學生無論平時課堂上學習好壞,只要參與進來,遵守游戲規則,都能夠得到同伴的尊重,取得信任,共同進行經驗分享。游戲具有社會性,游戲的組成是團體形態,因此,也要求班級成員之間協同、合作、配合。在游戲過程中,班級團體會形成大家認可的各種規則、契約,這種不成文的規則、契約,約束和規范著班級學生的活動。共同的目標、規則、契約及互動中產生的感情成為凝聚班級團體的力量。

(4)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指用角色表演的方式啟發班級成員認識人際關系以及自我狀況的一種方法。學生通過扮演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角色,一方面能使他們將平時壓抑的情緒通過表演得以釋放、宣泄,另一方面通過角色扮演學會在人際關系中換位思考,從他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領悟人際交往的技巧,改善和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角色扮演能夠充分地為學生提供情境與體驗的機會。角色扮演有許多的方法,主題班會活動中常用的是心理劇和空椅子表演。

①心理劇。心理劇是通過特殊的戲劇化形式,讓參加者扮演某種角色,借助于某種心理沖突情境下的自發表演,主角的人格結構、人際關系、心理沖突和情緒問題逐漸呈現于舞臺,在班主任的間接干預和同臺參演者的協助下,使心理問題得到解決的一種教育形式。心理劇中,學生將過去或預見的事件帶到現實中來,表演出自身的矛盾沖突,班主任可以鼓勵學生在表演中夸大所有的表情、行為和語言溝通。心理劇強調個人的互動和會心,強調此時此地的內容,具有自發性和創造性,能充分表達情感。

②空椅子表演。讓學生輪換扮演兩個角色,其中一個角色由學生本人扮演,另一個與之打交道的角色用空椅子代替,讓學生練習同想象中的坐在空椅子上的人說話。這種方法適合于社交方面有困難的學生。例如,某個學生在異性同學面前很害羞,難以正常交往,我們就可以用空椅子表演的方法幫助他。具體做法是將兩張椅子面對面放著,讓該生坐在一張椅子上,假設另一張椅子坐的是異性同學。讓該生先表演彼此間曾經有的或可能有的對話,然后坐到對面去,以對方的立場說話。如此重復多次,可使學生了解對方,提高交往技巧。

5.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的流程

每一次的主題班會活動,可以簡化為以下程序結構:暖身、互動、分享和結束。暖身相當于體育活動的預熱活動,通常采用一些輕松的活動,以此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分享是班會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分享,班級學生可以彼此了解參與班會的經驗與體會、對其他同學的觀察與看法以及自己參與班會后的改變與進步情況等。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一定要有一個結束的過程,通常的班會活動,是由班主任發言總結來結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要由師生一起參與結束,常用的方法有:

(1)回顧與反思。師生一起回憶班會活動過程,談談心得體會。

(2)計劃與展望。師生一起探討今后的打算,對未來的展望。

(3)祝福與道別。在一個學期的主題班會后,可以采取祝福與道別的結束活動,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可以自制一些小禮物互相贈送,彼此道別。

6.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時間和地點的選擇

(1)主題班會可以在教室進行,也可以在戶外進行。室內活動場地應寬敞、舒適,桌椅可以隨意擺動。座位的安排可以根據學生人數的多少及活動的形式進行改變。一般來說,座位安排最好是扇形、圓形劇場或大半圓形,使每個學生都能夠與他人面對面地、平等地、自由地、方便地交往,從而產生良好的互動效果。

(2) 主題班會的時間比較靈活,根據主題內容可長可短,一次一節課、兩節課都可以,班主任可以根據班級情況靈活安排。

篇8

為恢復和加強災區婦幼衛生服務工作,保障災區婦女兒童的安全與健康,特制定本方案,供各地衛生部門在災后應急和重建過程中參考和使用。

一、指導原則

(一)災害發生后,在轄區屬地管理、多部門合作的原則下,衛生行政部門應迅速組織一支由行政管理人員、婦幼保健人員、婦產科醫生、兒科醫生、助產士、護士組成的婦幼衛生工作隊伍,并確定負責人。

(二)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的評估方法,對受災情況和災區婦幼衛生工作及服務需求進行快速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及時制定災后婦幼衛生應急救治及恢復重建計劃。

(三)利用災后可利用的資源,迅速有效地恢復婦幼保健服務的基本功能。

(四)建立快速有效的溝通機制,及時向上級匯報受災、評估及工作進展情況,并指導下級機構開展相應的工作。

(五)衛生行政部門應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全面的監督指導和評估,根據工作進展情況及時調整婦幼衛生工作計劃。

二、實施內容

(一)快速現場評估(詳見附件1)。

1.婦幼衛生資源評估

(1)當地婦幼保健機構醫務人員、房屋、設備、藥品等的受損情況。

(2)現有婦幼衛生保健網絡的功能狀況。

(3)現存醫療保健機構及人員開展婦幼衛生工作的能力狀況。

2.服務對象需求評估

(1)當地育齡婦女、孕產婦及兒童的人口數及傷亡情況。

(2)現存育齡婦女的生育及生殖健康狀況、孕產婦孕周及健康狀況、兒童健康狀況等。

(3)現存婦女兒童的營養狀況以及嬰幼兒的喂養狀況。

(4)水源、環境衛生及食物供應情況。

3.制定切實可行的災后婦幼衛生工作計劃

(二)設立臨時婦幼衛生機構。

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堅持合理布局、高效運轉的原則,既要立足當前需要,又要著眼于今后災后重建工作,恢復現有婦幼衛生機構或設立臨時婦幼衛生機構。

1.設置原則

(1)婦幼衛生服務點的設立應與安置區內的綜合醫療點相結合,婦幼衛生服務中心的設立應與臨時醫療衛生機構或戰地醫院的設立相結合。

(2)在安置區內,每3~4萬人的范圍內設立一個婦幼衛生服務點;每15~20萬人的范圍內設立一個婦幼衛生服務中心。

(3)婦幼衛生服務點覆蓋不到的地區,應設立流動產房。

(4)婦幼衛生服務中心負責對服務點進行技術指導和管理。

2.臨時婦幼衛生機構的功能

(1)婦幼衛生服務點

正常分娩;

產前檢查和篩查孕產婦危險因素;

高危孕產婦和兒童的轉運;

產后訪視和新生兒保健;

計劃生育咨詢、提供避孕藥具、放置/取出宮內節育器術等計劃生育服務;

兒童保健及免疫接種;

婦女、兒童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治;

健康教育;

收集上報服務點轄區內婦幼衛生相關數據。

(2)婦幼衛生服務中心

除具有婦幼衛生服務點的功能外,還應具有:

實施剖宮產等手術助產技術;

孕產期并發癥/合并癥的診斷和治療;

高危兒(早產、低體重、新生兒合并癥/并發癥等)的診治。

(3)轉診原則

婦幼衛生服務中心難以診治的急危重癥孕產婦、新生兒應及時轉送到有條件的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治療;

在危重孕產婦及新生兒轉診前,應進行初步處理;轉診時應派具備初步急救能力的醫師護送,并攜帶相關病情資料;

對每位孕婦均告知發現危險因素后應聯系的醫療機構的名稱、地點、聯系方式等;

對不能就診的孕產婦,應及時派有較豐富臨床經驗的婦產科醫生會診。

3.臨時婦幼衛生機構的設備和藥品(詳見附件2)

(三)社區動員和健康教育。

1.組織當地居民或志愿者對危重孕產婦和兒童進行轉運或集中管理。

2.利用當地廣播和發放健康教育材料等多種途徑,開展婦幼衛生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宣傳活動。

健康教育內容包括:孕產婦及兒童危險癥狀的識別;心理支持;母親及兒童營養,特別是促進母乳喂養和食品安全;婦女經期、孕期、產褥期的衛生保健;兒童常見病的預防;生殖道感染及性傳播疾病的預防;選擇合適的避孕措施;性及家庭暴力的防范等。

三、預防保健要點

在提供常規孕產期保健和兒童保健基礎上,還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孕產婦和兒童營養、衛生及心理指導。

(二)確保孕產婦及兒童能夠獲得充足、安全的食品和飲用水,以保證孕產婦和兒童的營養需求。

(三)對所有6個月以下的嬰兒,均應鼓勵純母乳喂養,對人工喂養的嬰幼兒,應確保喂養用具和水源的衛生。

(四)加強兒童免疫接種。

(五)婦女生殖系統衛生保健及婦女常見病(生殖道感染/性傳播疾病)預防。

篇9

摘 要 應用福建省中小學生體質綜合評價方法對我校初中學生(初一到初三)三年體質進行追蹤測量,實施生理指標,運動指標能力,六項指數權系數的項目測定,對照福建省中小學生體質調查研究成果評價表,評價三年學生體質發展狀況,體育教學對三年學生體質的影響和教學效果,發現問題,反思教學,促進新一輪課改的教學拓展。

關鍵詞 學校 初中 學生體質 評價 報告

一、評估目的

依據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條例,結合本校實際,實踐科學方法,客觀地反映學生體質的全貌,通過檢測評估學生體育鍛煉與健康教育對身體發展作用;診斷考評教育教學效果,為上級,學校、家長、提供發展性評價信息;同時發現問題,研討教學,指導學校體育衛生舉措,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

二、檢測評估方法

(一)依據體質評估目的,應用福建省中小學生體質綜合評價法進行測量評估。

(二)測量項目:1.生理指標;身高、體重,肺活量;2.運動能力指標;50M、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800M(女)、1000M(男);3.六項指標權系數:科托萊指數、50M指數、立定跳遠指數、引體向上指數、仰臥起坐指數、800M指數、1000M指數。

(三)方法:1.由醫師對學生進行生理指標測定,均值和標準差;2.由體育教師進行運動指標能力項目測定指標,均值;3.評價六項指標指數分值;4.綜合評估等級。

三、測定結果與評價

(一)生理指標均值

四、小結

(一)由于本校位于城鄉結合部,故采用省城鄉合并評價評估。

(二)評價結果表明,從三學年度學生體質總體呈現發展狀態,隨著學年增高體質水平提高,剛入學的初一水平狀況較低,通過三年的教學,體質水平明顯發展提高。

(三)另由于肺活量指標測定,儀器的使用有一定的技巧性和適應性,學生使用情況有一定差距,影響測定數據,故肺活量指數和省標指數出入較大。

篇10

[關鍵詞] 阿片類藥物; 癌痛;護理對策;全程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4-4721(2010)06(c)-112-02

疼痛是癌癥患者最常見、最恐懼的癥狀之一,晚期癌癥患者疼痛發生率達75%。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提出在2000年實現全世界范圍內“癌癥患者無痛”的目標,基本應對措施是“癌痛三階梯止痛治療方案”,方案第二、三階段主要藥物是阿片類藥,該類藥屬毒麻管制品,使用時存在嚴重的胃腸道反應等副作用,并且必須按照相應方案應用才能取得滿意療效[1]。因此,筆者詳細制訂了相應的護理對策,在常規護理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全程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具體措施報道如下:

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防癌、抗癌、提高癌癥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干預措施之一,且投入少,效果好[2]。癌痛是一種特殊的綜合征,應用阿片類藥物鎮痛對患者有著特殊要求,因此對患者進行癌痛及鎮痛相關知識教育是護理工作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在使用阿片類藥時,筆者重點從3方面進行健康教育,為有效治療打下了基礎。

1.1 癌痛知識及評估方法

1.1.1 應明確告訴患者:疼痛是癌癥最常見的癥狀,伴隨疾病全過程。WHO對癌癥疼痛有完整有效的治療方案,應用現有知識與鎮痛藥物可以緩解絕大多數患者的疼痛。實踐證明這樣能有效減輕患者壓力,消除恐懼、悲觀心理,增強治療信心并配合治療。

1.1.2 疼痛是患者的主觀感受,患者是疼痛評估的主體,準確地進行疼痛評估是鎮痛治療的基礎。筆者采用數字化評估量表法(NRS)量化疼痛程度,在鎮痛治療前進行疼痛評估培訓,幫助患者熟練掌握NRS方法,即用0~10的數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表示無痛,10表示患者所能想象的最劇烈疼痛,在一條長10 cm、標有0~10數字的線上讓患者自己圈1個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數值。無痛NRS=0,輕度疼痛NRS=1~3,中度疼痛NRS=4~6,重度疼痛NRS=7~10[3]。定期實施量化評估,建立護理記錄專頁,為正確使用阿片類藥物提供依據。

1.2 WHO三階梯治療原則

三階段治療方案的基礎是用藥方法的“階梯概念”。遵循“口服給藥、按階段用藥、按時用藥、個體化給藥”的基本原則,即:首選口服及無創途徑給藥,使用藥持續無創、方便、安全、經濟;止痛藥物的選用應根據疼痛程度按順序選擇;止痛藥物應有規律地按規定間隔時間給予,而不是等患者要求再給予;阿片類藥無理想標準用藥劑量,能使疼痛得到有效緩解的劑量就是標準劑量,但需從小劑量開始。WHO的三階梯止痛方案是已被全世界廣泛接受的癌痛治療方法,其安全性、有效性、簡單性及可行性已得到證實。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對鎮痛治療方案有了明確的認識,能進行有效的護患溝通。

1.3 阿片類藥物的特點

阿片類藥鎮痛用量無標準劑量,因而極易出現用藥過量和中毒,故初期應用時要教導患者配合醫生進行初始劑量滴定。該類藥物屬國家嚴格管理的毒麻藥品,具成癮性,應將相關政策法規詳細告訴患者及家屬。阿片類藥便秘、惡心嘔吐、呼吸抑制、藥物依賴、戒斷癥狀等不良反應發生率高,應預先使患者了解,并告知相關處理對策,以取得理解配合。

2 用藥護理

2.1 掌握用藥指征,建立用藥檔案

進行疼痛量化評估、建立用藥檔案是護理干預中的重要環節,它為醫生處方和癌痛護理提供了準確的動態資料。檔案除一般資料外主要包括患者NRS表、自測時間、疼痛程度、性質、藥品種類、初始劑量、調整劑量、用藥時間及不良反應等。采用二階梯以上方案鎮痛的患者一般屬中度以上疼痛,初次應用阿片類藥需進行初始劑量滴定,NRS評估q4h,直至疼痛消失或降至二級以下,藥量穩定后改q8h,繼續觀察。

2.2 藥物用法

阿片類藥用于癌癥鎮痛雖以口服為主,但也有透皮貼劑、注射劑等。不同劑型的藥物其作用、用藥方法、注意事項各不相同。用藥時尤應注意的是,即使是口服劑也有即釋和控釋片不同,控釋片不可咀嚼和含化,否則效果迥異。

2.3 藥品安全管理

嚴格藥品管理是阿片類藥用藥護理中必須認真執行的環節。此類藥屬毒麻藥品,醫院應按國家管理規定專人負責、專柜加鎖、專用處方、專冊登記、專人發放。鑒于目前日益嚴峻的禁毒形式,為保證患者足量用藥達到理想鎮痛效果,又防止藥品囤積在患者手中或流入社會,用藥護理中必須強化責任制,按醫囑按時現場使用。

3 不良反應護理

因藥物本身特性和持續用藥特點,阿片類藥鎮痛過程中存在較多不良反應,主要表現有便秘、惡心嘔吐、戒斷癥狀,其他還有嗎啡過量的中毒等,應重視不良反應的預防和處理。

3.1 便秘

便秘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約為90%,且持續存在于阿片類藥止痛治療的全過程,護理對策為:

3.1.1 囑患者多飲水,多食香蕉等水果,多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適當活動以促進腸蠕動。

3.1.2 中藥潤腸通便,常規予蜂蜜、麻子仁丸口服。

3.1.3 大便3 d未解,應遵醫囑使用緩瀉劑,如用中藥番瀉葉15 g或大黃10 g泡水分次代茶飲(每日2~3次)。應當注意的是,患者對以上二味中藥耐受量不一,應需多巡視,指導患者從小劑量開始,以能緩瀉大便為最佳劑量。同時配合外用開塞露潤腸。必要時可行清潔灌腸。

3.2 惡心嘔吐

一般發生于用藥初期,發生率約為30%。護理對策為:

3.2.1 按照醫囑初服阿片類藥以甲氧氯普胺預防,1周后無惡心癥狀可停藥。

3.2.2 予針刺內關、合谷、足三里等穴位,每日2次,中藥用香砂養胃丸口服以健脾和胃止嘔。

3.3 戒斷癥狀

出現在停用或更換嗎啡劑型時,表現為寒戰、惡心、腹絞痛等。護理對策為:

3.3.1 如需減少或停用阿片類藥物應逐漸減量,第1天減量30%,2 d后再減量25%,直至每天劑量相當于口服30 mg嗎啡量,繼續服用2 d后方可停藥。

3.3.2 如從嗎啡控釋片換用芬太尼透皮貼劑,應在使用貼劑時與原用嗎啡劑量同時使用6~12 h后才能停用嗎啡。

3.3.3 護士應高度負責,密切醫護患供需環節,足量備藥,按時按需滿足癌痛患者供應,并準備短效解救藥物。

4 其他常規護理

癌痛患者服用阿片類藥期間,可以在規律服藥的同時配合深呼吸放松、輕巧舒適的按摩、分散注意力、熱敷或冷敷等方法緩解疼痛[4]。同時按照腫瘤和癌痛程度進行各項常規護理,如積極的心理調護、因人制宜的飲食護理、按醫囑開展各項治療、密切進行病情觀察等。此外,應注意及時與醫生、患者及家屬溝通,這樣才能達到醫護、護患的和諧互動,取得最佳效果[5]。

總之,癌痛患者應用阿片類藥物鎮痛期間的護理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除常規護理工作外,還涉及癌癥、疼痛和阿片類藥物特性等各方面[6]。護理工作需綜合考慮,針對不同特點統籌分析,制定一套全面的護理計劃,并靈活修改,達到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質量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劉亞嫻.中西醫結合腫瘤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142.

[2]王春節.胃癌全切術患者生活質量與健康教育干預的關系[J].中國臨床康復,2004,8(29):6489.

[3]劉純艷.社區康復護理[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7:56.

[4]李琪.住院癌癥患者的臨終關懷[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1):72.

[5]吳繼萍,馮妮,李曉琳.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療結直腸癌癌痛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07,4(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