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環境污染及治理范文

時間:2023-07-25 17:20:2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水環境污染及治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水環境污染及治理

篇1

【關鍵詞】農村;水環境污染;治理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不斷加快。在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越來越多的養殖廢物、工業廢物、生活廢物等,對農村的生態環境,尤其是水環境造成了十分嚴重的污染。為了改善這一污染情況,應當充分認識到當前農村水環境污染的現狀,同時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理,從而改善農村水環境。

一、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

(一)農村地區的水環境污染

隨著城鎮化的腳步不斷加快,農村地區的人口從分散漸漸走向幾周,小城鎮的聚居農村生活也變得尤為集中,對城市環境造成的影響也日益明顯,這也構成了農村地區水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我國的農村地區的生活污水有著幾個顯著的特點:①來源廣泛,它不僅有廚房污水、人的糞便,同時也有生活垃圾滲透產生的污水等等;②分散面積廣,農村的分散和地理分布特征造成了污水過于分散,在收集方面困難重重;③增長比率快,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變,生活污水的生產量也在漸漸加大;④處理效率低,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在污水處理設施的安置上,有諸多不足,生活污水沒有經過直接的處理就直接進入河道,這也是影響農村水環境的重要因素。

(二)農業化肥使用與農藥大量使用對水環境的影響

我國是農業生產大國,農業化肥的使用量也一直排在世界前列,但是化肥的實際利用率卻不高,造成大量化肥流失并進入自然水中,使水環境受到污染,化肥的大量流失會使農田湖泊水質富營養化,進一步擴散到河流湖泊中,成為水體污染的主體。而在農藥使用方面,隨著農作物害蟲抗藥基因的增強,造成農藥的使用量也不斷增加,據統計,我國農業生產中單位面積農藥的噴灑量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農藥的實際使用率卻低于20%,大部分農藥揮發到空氣與土壤中,對當地水環境造成危害。

(三)畜禽業發展造成的污染

當前,在農村除了農業生產外,很多人開始加入畜禽養殖行業。而在大部分農村地區畜禽養殖并沒有形成規模,缺乏專業化的管理,畜禽養殖廠分布比較分散,養殖人員沒有對環境保護有足夠的重視,畜禽養殖業用水沖洗養殖舍,糞污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接排放到周邊水體或采用滲坑下滲,不僅污染地表水,也污染了地下水,味道刺鼻、蚊蠅滋生、大腸桿菌超標,對人身和生態都帶來危害。

二、農村水環境污染的治理對策

(一)加強生活污水及農業生產中水環境污染的治理

對于人口較密集的農村群體,在生活廢水與固體污染物的處理上可以采取集中處理的方法,通過構建類似城市排水系統的方法利用管網將污水收集起來,并建立設施完善的污水處理場,污水經過具體處理后,實現循環再利用或者保證水排放達到標準。而對于無法集中處理的農村,可以推廣使用高效藻類塘技術與厭氧沼氣池的技術,實現廢水的集中處理,高效藻類塘處理能夠凈化大量富營養化水質;而厭氧沼氣作為我國農村最經濟、最有效的污染處理方法,能夠實現污水的有效處理與資源的循環再利用。

對于生態農業的建設,應提倡循環經濟與農業清潔生產,從源頭上預防農業生產對水環境產生的危害,在實際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農民要合理使用有機化肥,盡可能使用生物肥料來替代有機肥料,提高化肥的使用率。在農業病害的防治上,通過生態平衡施肥與生態養殖來降低農藥的使用量,建立生態養殖系統,實現功能循環,比如在畜禽養殖農村,可以利用家禽農田放養的方式,對農業病害進行生態控制,使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并使農村水環境質量得到提升。

(二)好氧和厭氧生物治理技術

好氧生物治理污水系統是目前在農村中最常采用的一種新處理污水技術。好氧生物的治污工藝有很多,而且各自有優缺點,在選擇時,要根據污染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對比選擇,注重技術的性價比。生物治理指的是利用風機等的設備給污水注入氧氣,從而培養水中的微生物和菌類中暑,通過微生物和細菌把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水、二氧化碳等物質,少數合成細胞,促進微生物的成長,剩下的以污泥形式排出,通過這種方式凈化水資源。厭氧技術與好樣生物治理技術相比,建設投資要高于好氧生物治理,但是沒有日常運行費用。目前而言,厭氧技術還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去氮磷能力不強,治理效率低,這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技術的運用。

(三)普及生態環保知識

在農村,大部分人文化水平較低,環境保護意識淡薄。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很多人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以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因此,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就要安排專業人員為居民講解水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并且使居民了解到自己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的哪些行為會對水環境造成污染,進而在以后的生活中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轉變自己的落后觀念。引導農村群眾走綠色農業、生態農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降低對環境的破壞。

三、結論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人類要想長久的發展下去,需要提升對水的保護意識。在農村建設過程中,造成農村水污染問題嚴峻,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對此,本文從居民生活、工業以及畜禽方面產生的水環境污染進行了分析,并據此提出了相應的治理措施,如加強生活污水以及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水處理,采用好氧以及厭氧生物治理技術對污水進行處理,同時向居民普及生態環保意識。重視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利用合理措施進行治理和預防,是提供安全的生產環境和居住環境的必要措施,同時也是加快農村建設的有利工具。

參考文獻:

[1]孫悅 . 我國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原因及對策研究 [J]. 資源節約與環保 ,2015(11).

篇2

關鍵詞:污水庫底泥污染治理水環境修復措施

Abstract: libraries around the sewage sediment pollution problem carries on the concrete elabor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sewage library sediment treat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nd concrete measures of water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Key words: sewage sediment pollution control of water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X829} 文獻標識碼:A

一、污水庫底泥污染與治理

(一)污水庫底泥污染影響

底泥對污水庫體水環境作用的累積性和滯后性的影響問題是不容忽視的。污水庫底泥會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加厚底泥的儲積量,從而造成對水環境的累積性的影響。特別是在枯水年低水位期或者干黃梅期以及汛間低水位期,一些污水庫在重污染底泥沉積較厚的淺水區,高溫天氣之際,底泥就會發生較強烈的生化反應,加速底泥中營養鹽的釋放,從而造成污水庫整體水質變壞且產生惡臭嗅味,對污水庫處理增加了相應的難度。

(二)污水庫底泥清淤工藝

污水庫底泥清淤施工應采用清潔生產工藝,可以考慮運用環保無擾動型挖泥船,進行生態疏浚。要注意二次污染防治排泥場淤泥的安全處置是污水庫底泥生態疏??刂贫挝廴镜年P鍵。因為是臨時工程設施,往往處置不夠嚴密,易發生環境風險。

二、污水庫水環境修復措施

根據現有排水系統,提高污水庫的處理效率,結合新工藝徹底解決污水庫的水污染問題,推動污水庫水環境修復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協調各治理手段之間的系統關系,實現綜合效益的最大化,水污染治理必須根據污水庫水環境綜合進行治理,為此可按照“分點源、面源”對入污水庫中的污水污染負荷進行現狀調查分析,并進行預測;結合污水庫分階段的水質目標,提出污染負荷削減計劃。污水庫進行水環境修復應根據現有治理設施的條件,以現有數據資料為基礎,補充部分調查監測工作,分析可供選擇的系統控制方案及其相應的污染控制效果、對污水庫水質的影響程度,提出具體可行的系統方案綜合治理。

(一)污水庫污染控制的主要環節

城市廁所如果采用單獨排放,對分辯進行資源化利用,城市污染將下降85%。目前國際上試行的主要有糞便分離式廁所、真空廁所等?;S池可以降解25%左右的污染物。國際上有些城市取消化糞池,目的是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效率,減少基礎設施投資,但在污水處理率低的城市一般不采用。如果小區獨立處理污水,需在小區排污口集中收集,處理后的污水可回收用于沖廁所、綠化、洗車、景觀用水,重復利用率可達到30-40%。

污水庫是城市污水處理的主要手段,目前COD去除率約為85%,TN去除率約為40%,TP去除率約為50%。,對于采用分流制市政下水道、過境水量小、干濕季分明的的城市,污水庫處理污水旱季發揮的作用較好。但在雨季,雨污混合水量劇增,大量的污染物被暴雨徑流的沖刷,從下水道中輸出污水處庫無法接納那么多的污水,污水進一步排往下游。在實行分流制下水道的城市,下水道的一次投資較高,但是在相同的處理效率下,污水處理的投資較省。在采用合流制下水道的城市,下水道的一次性投資省,但是,在雨季,污水處理的運行效率低。

(二)污水控制思路、措施

由于城市市政下水道采用分流制,對于過境水量小、干濕季分明的的城市,旱季作用不明顯,但在雨季可以避免暴雨徑流的沖擊,有效控制污水量的大幅度變化。分流制下水道的一次投資較高,但是,雨季因大量的雨水混入,導致污水量劇增。國際上大城市既有采用分流制系統的,也有采用合流制系統的,還有采用部分區域分流,部分區域合流的。目前昆明市主城區采用合流制為主的排放體系。由于下水道斷面按雨污混合水量設計,旱季水流速度小,下水道中污染物沉積嚴重;到來年雨季,沉積的污染物隨暴雨徑流沖入河道。旱季積累,雨季輸出,周而復始。

為此,可對污水庫進行進一步的挖潛改造,提高對氮磷的處理能力,出水排入復合濕地系統進一步凈化。污水庫處理不完的剩余污水沿河道排放,由截污泵站抽提,送到流域外處理。截污是截斷污染物入污水庫外水環境的徹底工程手段,但是如果大量的雨污混合水被截流,也可能對區域水系帶來不利的水量平衡影響,而且會加大對污水處理的難度。對污水庫處理不完的污水進行截污,部分通過現有截污設施排至流域外處理。其余經過復合濕地系統的旋流分離、人工濕地、天然濕地等手段進行凈化。

(三)生態保護與水環境修復

為了突出生態特色,建設環境優美、和諧宜居的區域生態體系,進行污水處理規劃時,應堅持以生態保護優先的原則,尊重本地自然生態條件,污水庫應采取適宜的水生態修復和手段,恢復自然水系、濕地和植被,構筑以多級水系、綠色網絡為骨架的復合生態系統。建設生態廊道,有條件的應加強污水水庫生態能與生態系統的連接,形成開放式的生態空間格局,積極推進區域生態系統一體化。水生態修復要實施區域的協作,加強對污水庫排放控制。采取多種措施,對污水庫水體及底泥進行治理。污水庫亞男采用生態岸線,以減少人類對生態環境的干擾。結合現狀水系和人工河道,形成自然強化循環、人工強化循環和自循環相結合的水循環系統。

三、總結

城市發展循環經濟以及創設生態環境的發展,為徹底根治污水庫污染底泥和進行污水水環境修復提出了更多的具體措施和辦法,綜上通過具體措施對污水庫進行治理和措施能夠明顯改善區域內的生態環境質量,根治環境污染,有效解決污水庫水污染與水生態等問題。

參考文獻:

[1]王琦,李中華.環保疏浚底泥堆場余水處理方法及實施裝置研究[J].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2012,23(2):179-181.

[2]姜亞敏,劉猛,閆大鵬等.污水庫水環境綜合治理技術初探[J].山西建筑,2012,38(33):144-145.

篇3

關鍵詞:水環境 污染 治理

我國水環境污染治理失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個問題的解決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世界各國的水環境污染治理經驗都表明,水環境污染治理依賴于一套圍繞水資源配置的行之有效的管理體制,這套體制有四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是水資源產權制度,二是水資源市場機制,三是圍繞水資源市場的政府規制體系,四是在水環境管理中的公眾參與。這四個組成部分有其內在的層次聯系,其中,水資源產權制度是水資源市場機制得以建立的前提,水資源市場機制的健康運行需要政府的規制體系的有力支撐,而政府的規制體系則應該有公眾的參與。

一、完善水資源產權制度

世界各國的水資源配置和水環境污染治理的經驗都表明,如果水資源產權界定不清晰,水資源配置的效率要更多的依靠市場手段。水資源產權的清晰界定是水資源市場存在的前提。

1.對于自然狀態的水資源,規定自然水資源為全民所有,賦予政府水資源配置權、水經營特許權和水管理的監督權,也賦予公眾適當的水管理的監督權,這能運用國家權威來有力地保證在水資源初始分配中的公平性和持續性,也可以將水管理置于公眾的監督之下。

2.在水資源經營環節,無論是原水利用處理還是污水處理、利用,都應當只允許有水資源開發利用、處理資質的經營企業從政府手中取得水資源經營權,在清潔水制備環節,允許多個自來水處理企業在市場上出現,政府制定統一的自來水處理標準,鼓勵自來水處理企業采用先進自來水處理技術設備。

3.在水資源的使用權分配上,政府應參與到清潔水供水管網的投資建設中,依靠政府財政投入或市場資本的介入來完成投資建設,依靠政府權威來保證清潔水供應管網的公平、全面覆蓋,使用水單位和個體都有條件獲得清潔水的使用權。

二、建立統一的水務市場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公共物品的供給也開始逐步市場化。人們己經意識到,水資源有自身的價值和價格,要使水資源能夠得到可持續利用,就應當把水資源作為水資源產業的產品進行開發、管理。

城市水務屬于區域性自然壟斷行業。包括區域內供水管網和排水管網在內的供排水一體化運營,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實現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為打破原有的水務產業鏈條斷裂的格局,實現水務投資、建設和運營一體化,可以在前期設計建設時充分考慮后期運營管理對水務系統的需求,控制成本,提高投資效率和運行效率。同時,城鄉之間、上下游城市之間,在水務方面互相影響,由一個市場化運營的大型水務集團提供流域一體化的水務服務,可以將取水、排污等產生的負外部性和節水、治污等產生的正外部性內部化,從而提高流域內大中城市的污水處理水平,有效治理流域水體污染,而且還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流域內的水資源量。

只有建立了完整的水務產業鏈,水資源市場的價格機制才能形成,水資源才能從源頭上得到合理配置,從而避免水資源過度開發而導致水體環境容量和自我凈化能力的退化、喪失。另外,污水處理市場的建立將對工業水污染的控制產生積極影響。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先進污水處理技術將在污水處理市場中得到應用和發展;另一方面,污水處理市場的建立給排污企業尋求先進污水處理技術提供了更大的余地,當市場上某種污水處理技術的處理成本低于企業違法排污成本和企業自行處理的成本時,企業將在趨向于在市場上購買這種技術來滿足自身需求。

三、建立完善的流域水管理體制

流域水環境之間有相對獨立性,因此水環境污染治理應當以流域為單位,加大流域水環境治理力度,保障流域治理規劃目標的實現。發達國家水環境污染治理的成功經驗表明,水環境污染的治理應該以流域為主體,建立適合流域治理的管理體制。

一方面,在建立強有力的流域管理機構并由地方政府具體實施的同時,由中央政府在流域,尤其是跨行政區域流域設立管理機構,加強中央政府的宏觀管理。如法國在塞納河流域設立了水管局,直接隸屬國家環境部管理,經費由國家財政支持,主要職責是代表國家環境部進行監管和協調;加拿大為治理圣勞倫斯河跨省界流域污染問題,由國家環境部設立了圣勞倫斯河管理中心,進行直接監管。

另一方面是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加強政府各部門、各地方政府同的協作。如塞納河流域的治理,建立了部際水資源管理委員會,由環境部、農業部、交通部、衛生部等有關部門組成。

四、充分利用經濟規制手段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正在逐步確立市場經濟體制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地位。市場經濟體制被認為是資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不僅僅是因為它賦予了經濟主體以自主決策的權利,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通過價格信號這只看不見的手引導人們去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盡管這一切都是以市場各方面信息的充分獲取為前提。對于工業水污染的治理,市場手段的積極作用還在于,它可以使政府在治理上花費的成本大大減少,因為有效的市場機制只要求政府做必要的監督工作、維持公平的競爭環境。

目前提倡的污染治理經濟手段主要有:

1.價格配給制:收費和補貼。與之對應的政策工具有:①排污稅:對于向空氣、水和土壤排污染以及產生噪音的行為所進行的收費,其設計思路是讓污染者至少為他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負擔一部分成本,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減少污染或改善污染物的質量;②環境濃度稅。如果生產者的排污量超過了總體環境濃度,那么它就要受大懲罰,反之如果生產者的排污量低于總體環境濃度,那么它可以得到獎勵;③產品稅:通過提高污染性材料和產品的成本方式,激勵生產者和消費者用環保產品和材料來替代非環保產品和材料;④補貼:補貼是監管者給予生產者的某種形式的財務支持,可以用來作為一種激勵來刺激生產者進行污染控制,通常采用的形式是撥款、貸款和稅金減免。

篇4

關鍵詞:水環境治理;樂陵市;污染;美麗鄉村建設

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水資源制約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長期發展。我國作為全球13個貧水國家之一,對水資源的需求很大,但人均占有量卻很低。隨著21世紀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物質需求不斷得到滿足,城市建設不斷完善,但在前期經濟發展中,犧牲了農村地區的環境保護,將環保工作重點放在城市,忽略了農村水環境治理,導致占全國面積百分之九十的農村被嚴重污染,環境問題日益嚴重,不容忽視。農村水環境治理也被提上日程來。據環保局最新統計,我國農村每年生產生活垃圾1.2億t,生活污水達80多億t,糞便總量25萬t,但這些污染物都并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就被排入周邊的生態環境中,造成了環境污染的同時也危害著當地農民的身體健康,引發了一系列的心腦血管疾病[1]。其中農藥化肥的使用對農村水環境帶來的污染更是不可逆的,很難治理,形成了潛在的健康風險,威脅著當地農民的生活,作為新發展地區,樂陵市的污水排放現狀與山東大部分鄉村地區都很相似,因此本文以樂陵市為樣本,分析當前農村水環境污染治理的舉措。

1樂陵市水環境治理現狀

1.1樂陵市水環境污染現狀

1.1.1污水組成糞便排放、廁所污水、化肥排放、日常洗漱污水、廚房污水等共同組成了農村生活污水。其中日常洗漱污水和廚房污水統稱為灰水。廁所、畜舍產生的糞尿廢水統稱為黑水。黑水和灰水共同組成了農村地區污水,其中黑水的有害成分含量更高,直接排放帶來的環境污染也更嚴重[2]。

1.1.2污染現狀(1)生活水污染現狀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不斷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到如今,大部分農村都已經開始使用自來水,而隨之增加的也是農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由于我國農村地區大部分農民思想傳統,沒有接受過太過程度教育,很難形成保護水資源的觀念,加上污水處理站、排污管道等基礎設施的建立并不完善,農村的生態環境隨著水污染的程度而不斷惡化,到目前為止,農村地下水水質已經被嚴重惡化,異味很重[3]。(2)污水處理模式目前樂陵市在農村地區對污水進行分散式處理,而樂陵市的處理主要是利用沼氣池技術。在對農村水資源利用的調查中,主要是以“—池三改”和“四位一體”模式為主。以“單建池”模式、“生態家園”模式和“豬-沼-果”模式為輔。在原料充足的情況下利用微生物進行厭氧發酵,這種技術就被稱為沼氣池技術。

1.2樂陵市水環境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2.1水污染治理主體缺失,角色不明由于鄉村政府各部門互相推諉,使得當前農村的水污染治理成為了一句空話,只是一項應付上級檢查的遮板而已,并沒有真正的重視起來,加上農村水環境治理需要耗費大量資金,鄉村政府一般資金匱乏,連自身經濟發展都難以為繼,更遑論大規模投入資金到水環境治理中來,不僅見效慢,而且耗費資金量也難以承受。

1.2.2環保資金投入不夠,治理設施落后由于我國當前城市化進程迅速,農村發展停滯,因此農村與城市發展很不均衡,二元化現象嚴重,城市水環境污染得到改善的同時是農村水環境的不斷惡化,大規模資金都投入到了城市水污染治理中,農村水污染治理的資金就很難申請到。而財政資金的缺乏給農村水環境治理帶來了根本上的阻礙。

2改進樂陵市水環境治理的主要對策

2.1發揮“政府”和“市場”力量,共同治理農村水環境

要想充分治理農村水環境污染,不但要發揮政府宏觀調控作用,還要發揮市場自我調整作用,將政府與市場相結合,兩手發力,共同治理,針對當前農村水環境污染的特點,針對性的解決污染源小而多、污染源廣而分散的問題,從城市水環境治理的先進經驗中總結出適合農村水環境治理的發展道路,充分發揮農民的自主性,發揮政府的宏觀治理,調動農民的自我治理積極性,對農村水環境污染進行科學治理。

2.2探索河道整治“市場打包”的市場化模式

將農村河道整治與市場化模式結合起來,成立共同運行機制,讓政府建立“以河養河”“以堤養河”“以塘養河”的水資源管理模式,將產出的經濟利益用在河道污染治理上,實現農村河道污染治理的市場性、長期性管理。而且,給予河道承包者相應的權利,比如給予河道承包者河道兩側土地的使用權,讓河道承包者通過水污染治理的模式獲得經濟利益??梢圆捎靡韵聨追N模式:(1)“以河養河”模式:這種模式下,河道承包者需要承包河面漂浮垃圾、藻莖、水花生清理的保潔工作,還要進行河道清淤、河岸植被保護等工作。完成這些工作就可以在合同期內獲得管理河段的養殖權和水產所有權[4]。(2)“以塘養河”模式:這種模式下,河道承包者需要承擔河道清淤、保潔、河岸生態建設等工作,相應的,完成這些工作就可以獲得魚塘使用權及水產所有權。(3)“以堤養河”模式:這種模式下,河道承包者需要承擔河道保潔、清淤、岸堤植樹等工作,相應就可以獲得河堤植樹權及樹木所有權。(4)“以地養河”模式:這種模式下,河道承包者需要承包河道清淤、保潔工作,還要承擔沿河農田的征用補償,相應的,可以獲得征用地植樹權及樹木所有權[5]。

篇5

關鍵詞: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治理;分析

城鄉一體化進程中,農村經濟建設有了十分快速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在農村工業、養殖業等的發展進程中,不斷產生了許多的垃圾廢物,對農村水環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農村水資源的污染,一方面會影響農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另一方面又會對農村的經濟生產帶來制約[1]。如何緩解現階段農村水環境污染局面,實在是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對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作了簡要分析,隨之也提出了幾點關于治理農村水環境污染的方法。

1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的分析

1.1生活垃圾排放嚴重

我國農村人口數量十分之多,每年排放的生活垃圾數量不計其數,特別是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背景之下,生活垃圾的類別和數量呈現出了不斷上升的趨勢。此外,由于大多數農村居民的生活使用水來源于地下水,因此對周邊河流水的環境保護意識很弱,造成生活垃圾大多數直接往河流中排放。在沒有合理的污水管理條件下,農村水資源污染嚴重。

1.2生產垃圾排放嚴重

農村現代化的農業、養殖業等方面的生產,在發展進程中也不斷制造出了大量的垃圾排放量。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每年有大量的化肥、農藥被不合理使用,最終往往又會被直接流入河水中。此外,隨著近些年來,很多人開始往養殖業發展,而其分布的不均衡以及養殖戶對環境的保護意識淡薄,致使養殖生產制造的污水和垃圾物質對周邊水資源污染嚴重。

1.3鄉鎮企業的工業污染嚴重

一般來說,鄉鎮企業有數量多、規模小、布局分散、技術低下等特點,每年在生產中產生的垃圾物會很多,且由于沒有資金和先進技術的支持,使得在處理污水和垃圾上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由于城市對污染排放的嚴格控制,使得少數污染嚴重的企業選擇在農村發展,使得生產中的污水對農村的地表水帶來了非常嚴重的破壞。

2幾點關于治理農村水環境污染的方法

2.1對污染源頭的控制

對農村水資源污染源頭的控制,在治理污水排放上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可以在一些農業、工業生產密集的地區設置相應的污水收集管道,使污水可以被集中地進行處理,而不是直接排放至周邊河流中;也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垃圾收集體系,督促周邊居民將生活垃圾統一放置和處理;還可以對養殖戶進行規范化的管理,監督其對養殖中產生的糞便等垃圾和污水進行合理處理,禁止直接排放等等。

2.2提高對污水治理的技術

缺乏先進的污水治理技術,是困擾農村水資源污染治理的一大難題。對于一些經濟落后的農村地區來說,鼓勵其開發一些經濟、環保且易于管理的技術,比如人工濕地治理技術,且在對污水的處理上推行以集中和分散交叉的方式[3];對于一些水資源破壞程度相對較輕的地區來說,可以利用生態處理以及厭氧處理技術;而對于一些水資源污染嚴重的地區來說,可以使用一些集中式的污水處理方法,提高污水處理的效果。

2.3增強居民環保意識

一直以來,農村居民對水資源環境保護意識的薄弱是加劇水污染現狀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農村居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很有必要:政府一方面定期為居民進行環保意識的宣傳教育,讓居民認識到水資源環境污染帶來的嚴重后果;另一方面為農村居民推廣一些科學種植、養殖的知識和技術,尤其是要在對化肥、農藥等應用上加強教育,使居民提高對使用農作物藥物的科學意識,減少對河流的污染和破壞。

2.4完善水資源管理機制

建立一個完善的水資源管理機制,需要有政府的引導。不斷的為農村處理污水引入技術性人才,并在各個污水管理部門加大資金投入;完善運行管理機制,防止管理設施的浪費投入,并將統一管理和分戶管理相結合起來;此外,建立一個以政府管理為中心,各個村落和企業為網絡的農村污水管理系統,有效將污水管理的效率提高。

3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農村經濟水平不斷在進步,農村居民的物質消費日益豐富,生活垃圾排放量不斷在增加;現代化的農業、養殖業等方面在發展進程中,為周邊河流環境制造了大量直接性排放的污水和垃圾物;此外,由于部分鄉鎮企業在處理污水上沒有得到科學的技術支持而導致的肆意排放等等,這些因素是現階段農村水資源污染嚴重的原因所在。對農村水資源污染源頭進行控制、開發和利用經濟環保且易于管理的污水處理技術、提高農村居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建立一個完善的水資源管理機制是應對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的方法所在。

參考文獻:

[1]王凡.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方法分析[J].現代園藝,2016(03):170.

[2]陳艷.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及其治理對策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11).

篇6

水環境管理社會化的意義一方面在于轉變政府職能,政府實行參與式管理,政府的主要職責是“掌好舵”,把“劃漿”的事盡量交給社會,不僅節約財政開支,減少人員,而且還將大大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水環境管理社會化還將帶動水污染防治相關社會組織、咨詢服務機構的廣泛興起,對促進環境服務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遼河流域水環境管理結構根據

《遼寧省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遼河流域指遼寧省行政區域內遼河、渾河、太子河、大遼河的干流及其支流所流經的區域和集水區域,見圖1。省和流域市、縣(含縣級市、區)人民政府環境保護部門負責對流域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遼河保護區管理機構依照其職責負責對遼河保護區內的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遼河流域水環境管理主要可歸納為3個層面[6]:

(1)飲用水水源和水生態保護。主要通過政府層面確定流域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方案及保護措施,并予以實施。該層面涉及的環境風險管理可引入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等市場化機制。

(2)點源污染防治。主要通過實行流域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環評制度、“三同時”制度、水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制度,組織建設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和污水再生利用設施以及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等手段防治污染。該層面涉及評估、交易、建設、運行等諸多環節,可社會化要素較多。

(3)面源污染防治。主要圍繞固廢管理、農業生產管理、畜禽養殖污染排放管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展開。該層面與點源污染防治一樣涉及評估、建設、運行等社會化要素。

2遼河流域水環境管理可社會化要素分析及實現途徑

通過分析遼河流域水環境管理結構,可社會化要素如下:(1)項目環評、驗收審批環節。可社會化要素包括:治理技術工藝可行性及優越性評估、治理工程合格驗收評估。政府建立環境技術評估體系,將審批涉及的技術環節工作轉交第三方專業機構。(2)排污許可證發放環節??缮鐣匕ǎ号欧趴偭考帮L險評估、排污權的交易。政府搭建排污權交易平臺,建立合同減排服務管理規范,促進排污市場的社會化運作。(3)城市污水廠建設環節??缮鐣匕ǎ航ㄔO主體、環保工程設施建設招投標、工程監理、綜合服務外包。政府建立環保工程設施建設招投標制度、城市污水廠外包服務管理規范、環保工程設施監理技術規范。(4)污染治理設施運行監管與風險控制環節。可社會化要素包括:排污監測、檢測、日常排污公眾監管、污染治理設施運營、污染風險控制。政府出臺水環境監測社會化技術規范、水環境信息與公眾監督平臺、企業信用考核和等級評價辦法、水污染治理設施運營市場化技術規范、企業環保管理制度與考核標準、環保設施全過程管理準則、環境污染風險控制指南、環境風險損害評估技術方法等,在加強行政監管的同時,重視市場監管,通過公眾監督強化政府監督,推進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對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效果差的不達標單位,依據考核結果,實行行政代執行,交由業績優良的第三方專業機構運營。此外,政府還需建立環境公共服務管理平臺,推動環境管理社會化。具體可包括:環保先進實用成熟技術信息共享平臺、科學普及平臺、市場調查統計咨詢平臺、技術服務平臺(環境分析檢測、環境審計、環境管理認證、環境教育普及及培訓)、環境交易服務平臺創業孵化平臺、融資服務平臺六大平臺。

3結語

篇7

【關鍵詞】:水環境 存在問題 治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TV212.5+2 文獻標識碼:A

1.基本情況

廣德縣位于皖南山區,是三省八縣交界地區,北連江蘇宜興、溧陽;東臨浙江長興、安吉;南界寧國、宣城;西接郎溪。境內地形四周高,中間低,地面起伏大。全縣兩大河流無量溪河和桐河流域總面積1977.2km2(流經外省外縣約87.6km2),全縣現有水庫85座,萬方以上當家塘壩2100多座。這些河道、水庫、塘壩在調節水資源、防洪抗災、城鎮供水、工農業生產和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和農業生產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礦產資源的開采等人為活動,水體遭到污染,環境遭到破壞,人畜飲水安全得不到保障,水土流失日趨嚴重,全縣河塘庫壩大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無量溪河、糧長河、流洞河等主要河流受工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污染嚴重。水的問題已成為阻礙我縣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因此,水環境改善任重而道遠,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水污染問題。

2.水環境存在的問題

1、水污染日趨嚴重。工業經濟的迅猛發展和農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后對河道的污染,大量生活污水向河道的直接排放,地表水普遍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區的水環境更為惡劣,河道水基本不能被人類利用。

2、河道漂浮物日趨增多。各級各類河道內的漂浮物日趨增多,河道內的水花生、革命草等水生植物瘋狂生長、塑料袋漂浮水中形成白色污染、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隨便傾倒、工廠廢棄物沿河隨意堆棄、死畜腐尸隨波逐流等等,河道已成了“天然垃圾箱”。

4、任意填河現象時有發生。建設單位隨意填河、與水爭地、侵水奪地等違反自然生態平衡的現象,從而加大了防洪的壓力,加劇了水環境的惡化。

5、在河道管理范圍內亂建亂占、亂墾亂種現象屢禁難止。侵占河道亂搭亂建、亂占亂堆的現象嚴重,在流經農村段的河道邊坡上亂墾亂種的情況亦相當普遍,毀壞了河岸堤坡的水利工程設施,造成了水土流失,增加了河道淤積程度。

3.水環境惡化的原因

3.1工業企業排放的污染物造成水環境污染

部分鄉鎮企業布局分散、規模小和經營粗放,每年有大量污染物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嚴重的污染其周邊地區的水環境。許多鄉鎮企業(主要集中在造紙、紡織、電鍍、化工、礦產、機械加工、建材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向河溝、水庫和農田,大量雜亂堆放的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又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產生了二次污染。

3.2農藥、化肥的大量不合理使用造成水環境污染

近年來,農村的農藥使用量達23萬t。一般來講,只有10-20%的農藥附著在農作物上,而80-90%則流失在土壤、水體和空氣中,在灌水與降水等作用下污染地下水。另外,農業生產中有機肥料施用的大幅度減少,氮、磷、鉀肥的不合理使用和化肥使用的快速增長造成的水環境污染。面源污染的特點是污染物種類多、數量大、分布廣,面源的監測、管理及污染控制比較復雜。

3.3 河道淤泥加劇了水環境污染

部分農民在河道堤岸、邊坡、灘地上亂墾亂種,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流失的泥土直接沖入河道,加劇了河道淤積,導致蓄水減少、引排不暢,使水體自凈能力急劇下降,加劇了河道水體的富營養化和污染程度。

3.4礦產資源的過度開采造成了水環境污染

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固體廢棄物,日積月累,對礦山及其毗鄰地區的環境造成潛在的巨大影響,如占用土地,破壞生態環境,淋濾產生的重金屬組分污染土壤和水體,各種污染物質再通過水作為載體蔓延擴展開來,直接影響水環境。

3.5養殖場的廢水排放對水環境的污染

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過去農民那種養豬肥田的養殖

方式已被專業養殖業所替代,農村的養殖業發展迅速。為了追

求更高的利潤,農民們很少建沼氣池,而且直接把畜禽類糞便、

廢棄物和畜禽宰殺廢水、廢棄物等直接排放到溪水中,這些廢

水又隨溪水流入河流中,擴大了污染區域,造成了河流的富營

養化,浮藻、水草叢生,魚類死亡,加劇了治理的難度。

3.6城鎮居民生活污水和廢棄物對水環境造成污染

近年來,隨著城鄉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飲

服業、旅游業的不斷發展,所產生的生活污水也隨之不斷增加,沿河居民直接向河道排放生活污水,有的居民不斷向河道內傾倒生活垃圾及雜物,使水體污染不斷加劇,水面上的垃圾、漂浮物不斷增多,致使不少地區的小溪和河流變成了黑河,不少地方的飲用水源也都受到了嚴重污染。

4.治理對策

4.1提高工業企業的污水治理水平

合理確定全縣主要河流的納污總量,對企業的污染物排放進行有效的總量控制。在治理重點工業污染源的同時,結合產業結構調整,關閉浪費資源、污染嚴重的企業,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實現污染從末端治理轉向全過程控制。在工業企業集中的地區,逐步完善下水道系統,新建簡易的污水處理設施。提高企業的污水治理技術。

4.2教育農民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

改善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減少肥料流失;加強土壤和化肥等化驗與監測,科學定量施肥;調整化肥品種結構,采用高效、復合、緩效新的化肥品種,增加有機復合肥的使用;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防止土壤和肥料流失。研究采用多效抗蟲害農業,發展低毒、高效、低殘留量的新農藥;完善農藥的運輸與使用方法,提高施藥技術,減少農藥造成的水環境污染。

4.3徹底整治河道

進一步加大河道清淤整治力度,列出計劃,逐年實施。嚴格控制填河塞河,防止縮小儲水能力,增加對城鎮防洪的壓力和惡化水環境。定期調水沖污,只有不斷加大水循環的頻率和調水流量,才能有效地沖洗河道內滯留的污水。

4.4加強礦區生態重建

在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以現代景觀生態學,恢復生態學等生態學理論為指導,做好礦區的生態恢復和重建規劃,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和環境工程技術搞好生態恢復和重建工作;采用新技術、新方法,減輕礦業開發造成的環境影響,如實施生態工藝、清潔生產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等。。

4.5加強對畜禽排泄污染物的有效處理

合理布局,控制發展規模;加強和改進對畜禽排泄物的綜合利用、改進清除方式,鼓勵養殖場建立沼氣池;嚴格制定畜禽養殖場的排放標準、技術規范。

4.6發展節水型農業

據統計,我縣農業年用水量約為1.5億m3,約占全縣用水量的77.3%。大力發展節水型農業,采取“蓄雨水、采井水、引塘壩水”的方式,多途徑開辟水源,實行攔蓄地表徑流水、提升使用塘壩水“二水”并用的模式,在水源較好坡地平緩的項目區,修建橋、涵、閘、跌水等建筑物,灌溉大田作物。在地形復雜、坡度較大的山區,推廣管道防滲技術,打機井、修攔水壩、建蓄水池等,實行自流灌溉。

4.7提高市民意識保護水環境

要不斷加強對市民水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全民的水法律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從而使全體市民人人都能自覺投身到愛護水環境、參與保護水環境的活動中。

5、結論

篇8

摘要:河流水環境污染已經成為我國環境污染的一個主要來源,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影響人居環境的主要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河流水污染的現狀,隨后對河流水環境生態的治理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能為保護河流水環境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河流;水環境;治理措施

作者:許亞寧(遼寧省昌圖縣環保局112599)

引言

我國的水環境生態不容樂觀,尤其是我國的北方地區。我國的北方地區是指昆侖山—秦嶺—淮河一線以北,氣候為半濕潤型。北方地區的水資源比較缺乏,其水資源總量占全國的19.9%;人均水資源量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不僅如此,該地區的水污染也較為嚴重,根據國家環境監察數據顯示,海河、遼河、松花江等水環境較差,水質不容樂觀。

1我國河流水環境生態現狀

我國的河流水環境可以概括為水匱乏和水污染并存。以我國的北方水環境為例,干流的水質通常優于支流,干流上游的水質優于下游的水質,經過城市時的水污染現象更加嚴重;經濟發達地區的水環境比經濟欠發達地區惡劣。河流的主要污染物為氨氮、揮發酚和有機物,其次為積淀物中的重金屬。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的利用率比較低,再加上北方地區的地表水流量比較低,因此,該地區的水質自凈能力較弱。由于水資源缺乏和水污染,許多地區用水主要依靠河流用水,這樣帶來的后果是加劇了水環境的破壞和河流的污染。

2我國河流水環境生態治理的措施

目前我國的河流水環境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干旱、洪澇災害和水污染。這三個問題中,問題最大的就是水污染。由于政府水利部門對水資源的利用缺乏長期的綜合考慮和開發,從而又進一步加劇了水環境的污染和水資源的短缺。為了應對河流的水環境困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治理:

2.1完善相應法律法規體系

河流是水資源的主要來源,國家層面應該從法律的角度對河流水資源的保護出發,加大治理力度。目前,我國已經相繼出臺了一些水資源保護措施,比如水法、水土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實施細則、海洋環境保護法等。這些法律的出臺和實施為我國水環境的生態保護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但是,我們仍然有不少企業枉顧國家法律,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做出破壞水環境生態的行為,比如偷排污水,導致許多河流污染嚴重,河流的下游居民無法正常用水。環境保護部門和水利部門應該聯合執法,加大對中小企業不法排污的整頓和清理,及時淘汰落后的產品、設備和生產工藝,定期進行復查,防止死灰復燃,一經發生,應當堅決取締,對河流有重污染企業的新建、改建的相關項目進行嚴格審批,嚴格執行環境評價制度,在審批、評價、驗收等環節要把好關。

2.2加大宣傳,提高污水征收費用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我們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絕對不能以犧牲環境的代價來換取經濟的發展。必須從娃娃抓起,在全社會樹立起保護環境、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加大宣傳力度,倡導全社會保護水資源,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深入研究水資源條件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和要求,確定合理的產業布局和經濟結構,應該在保護水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根據各地區的河流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特點,確定發展方面和區域重點,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對于河流旁邊的重污染企業,要果斷關停或者整頓,直至達到國家的排放標準。為了更加有效地減少污水對河流的污染,根據條件加快建設河流城市污水處理廠。應該加大投資力度,對城市的廢水和排不管網進行同步建設,適當提高征收污水處理費,減輕財政負擔。

2.3提倡科技治理,提高科研開發和攻關能力

依托現代先進科技,加快減排技術推廣和開發,啟動一批國家級的重點項目,推進減排技術的研發,依靠合理的管理和先進的技術來獲取河流水污染治理設施運營的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和高水平,加速環保產業和產品的發展,提高水污染防治設施的產品標準化,大力開發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處理技術。

2.4排入河道的污染物要全面實施總量控制

污染物總量控制就是以區域水環境承載能力為依據,控制區域排污總量,使污染物排放控制在區域水環境的承載能力之內,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以往對污染物排放實行的是濃度控制,只要廢污水濃度達標就可以排放,不管排放總量,這樣其實不能從根本上遏制水污染增長趨勢??偭靠刂频膶嵤┛梢詮浹a濃度控制所帶來的不足,首先總量控制可以有效防止污染源稀釋排放,從總體上將水體中的污染物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內,并且通過對水環境容量的分配,可以避免區域因新污染源而對水體造成污染。全面開展水資源保護規劃工作,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學的河流水資源規劃體系。

3結束語

水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我們不能讓河流成為排污場、垃圾場,有效地治理河流水環境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們應該建立長效的河流保護和治理機制,徹底改善水環境質量,營造出美好的生態家園。

參考文獻:

[1]匡亮,高華民.淺析城市河流水環境問題綜合治理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3).

[2]王婧.淺談城市河道水環境生態治理的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7).

[3]陸平.淺談潮河河流生態恢復治理工程對周邊環境的影響與對策[J].科學中國人,2015(11).

篇9

關鍵詞:城鎮黑臭河涌;綜合整治;策略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223

0 前言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化、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社會經濟發展成效顯著,但伴隨而來的是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其中,水環境污染問題因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而備受關注,成為制約社會經濟穩步發展的環?!岸贪濉?。根據住建部和環保部聯合公布的全國城市黑臭水體排查情況(建辦城函[2016]125號),截至2016年2月,全國295座地級及以上城市中,共有216座城市排查出黑臭水體1811個,其中,河流1545條,占85.4%。

近年來,環保部門逐漸加大水環境污染整治力度。2015年4月,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要因地制宜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態修復等措施來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從國家層面對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要求。2015年8月,住建部、環保部聯合了《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進一步明確了包括控源截污技術、內源治理技術、生態修復技術和其他治理措施等在內的治理黑臭水體具體技術,指導地方各級政府加快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

本文對國內外城市黑臭河涌污染的綜合整治策略進行歸納分析,為我國的城市黑臭河涌治理與修復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1 國外水污染綜合整治

自19世紀中葉開始,西方歐美國家在城市化進程中由于人口劇增、工業高度集中、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幅增加,導致水環境受到嚴重污染。歐美各國開始對區域水環境污染展開包含治理技術、管理機制、法律保障等多方面的綜合整治。

在治理技術方面,發達國家在受污染河流水體中采取人工曝氣、建設截污工程及污水處理設施等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成效。德國、美國先后利用曝氣設備對Saar、Homewood運河河口、密西西比河明尼蘇達碼頭區域等水體進行曝氣治理,有效地去除了河道內水體的臭味[1]。倫敦政府通過采取污染源截留、修建污水處理廠及河道原位處理等工程措施對泰晤士河展開綜合整治,將母親河逐漸恢復成干凈河流[2]。韓國政府在清溪川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中采取了復原河道、嚴控廢水排放、集水調水以及工程凈水等多項措施,有效控制了流域水質惡化[3]。

在建立管理體制方面,發達國家也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美國建立流域管理體制,成立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實施流域管理。英國泰晤士河水務局對流域實行統一治理和水資源統一管理。國際合作開展跨流域水環境整治工作也取得了較好成績。為了全面處理萊茵河流域環境問題,流域內各國共同成立了“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先后簽署了一系列萊茵河環保協議和保護公約,并通過制定“萊茵河2000年行動計劃”、“萊茵河2020行動計劃”,嚴格限制污水排放,將人工河段恢復原狀,興建大批市政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廢水處理設施,使萊茵河流域水環境逐漸改善[4]。

2 國內水污染綜合整治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也出現了跟歐美類似的城鎮化問題:城鎮規模不斷擴大,人口急劇膨脹、污染物排放量明顯增加,而相應的污染控制措施跟不上要求,致使水環境污染負荷日益加重。

雖然我國水環境污染控制研究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已經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綜合來看,目前我國各地應對黑臭河涌污染的措施主要是流域工程整治措施和污染物排放管理措施。

2.1 截污控源

總結國內河涌治理的經驗,切斷污染源是河道整治需考慮的首要問題。我國大部分河涌除擔負排澇、泄洪的功能外,還是沿線城鎮、農村的納污河,大量的畜禽養殖廢水和農村生活污水排入河中。要整治河道必須首先實施流域截污工程,完善管網銜接,貫通上下游截污干管,提高廢水集中收集和處理率。徹底清除河道兩岸堆積的廢物等潛在污染源,防止二次污染。

2.2 底泥疏浚

城鎮河涌由于長期污染且水流緩慢,導致積累大量淤泥。為防止底泥泛起,沉積的氮磷被釋放出來而使水體變質、泛臭,需要進行必要的清淤工作。通過實施清淤疏浚,可以將底泥中的污染物移出河道生態系統,顯著降低內源氮磷負荷[5]。

2.3 建設污水處理廠

截污的同時,還應不斷加強城市污水管網建設和污水處理廠建設,將直接排入水體的污水截流進入市政污水管網系統,經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達標排放。需要不斷優化提升管網布局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提高污水處理率,才能從根本上、源頭上減少排入城市內河水體的污染,為河流水質的修復和改善提供可能。

2.4 引水工程

引調清潔水在污染河道綜合治理中始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增加水量,稀釋污水,還可增加流速,有利于水體復氧,使好氧污染物降解,河道水質得到改善。黎坤等對珠海市前山河水力排污沖淤聯合調度的效果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由于大量干凈水源的稀釋和交換,前山河總體水質明顯改善[6];其他類似的調水案例還有上海蘇州河的綜合調水工程、福州內河的引水沖污工程等[7]。

2.5 生物-生態修復技術

城市河道護坡建設應當積極鼓勵推行生態護坡型技術,在滿足防洪標準要求的前提上,建設生態防護平臺,栽種適宜的喬冠草樹種,構筑河岸生態體系。對于現有的部分或全段采用混凝土或漿砌石結構進行護坡的城市河道,由于其隔斷了地下水與土壤、水中生物間的相互聯系,破壞了河道的自凈能力,也應制定計劃逐步改造為生態護坡。蔡婧等人研究表明生態護坡對地表徑流有延滯作用,在控制地表徑流污染方面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8]。

童敏等以人工水草作為載體,利用光合細菌、枯草桿菌和氧化硫硫桿菌形成的多功能人工水草生物膜開展上海市中心城區黑臭河水凈化研究,結果表明,生物膜對黑臭河水中COD、BOD5、NH3-N和TP均有較高的去除率,水體中Fe2+和硫化物得到完全去除[9]。

2.6 曝氣充氧技術

張紹君等人對深圳某黑臭水體采取采用快速溶氣純氧曝氣工藝,結果表明黑臭水體中的DO濃度可迅速提高,色度和嗅閾值可顯著下降,有效消除了河水黑臭現象,對COD也有一定的去除效果[10]。

2.7 規劃管理措施

在涉及到城市河道的城市生態景觀與防洪規劃設計中,既要結合河道景觀、生態等方面的要求來綜合選擇如河道走向、河道斷面、護岸工程、河灘地利用、堤頂處理等多種防洪工程,也應盡可能將河道設計成寬淺式斷面以降低流速,采用生態工程措施加強河道綠化,增加土地綜合利用,保持景觀生態優質發展。

3 結語

城鎮黑臭河涌的治理工作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而且每條河涌的實際受污情況各不相同,因此一定要根據河涌實際情況,充分借鑒國內外的成功治理經驗,采取切實有效的治理技術進行因地制宜的綜合整治,以實現《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提出的“2017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應實現河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污口;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到2020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體得到消除”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程慶霖.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方法的研究進展[J].上?;?,2011,36(02):25-31.

[2]許建萍,王友列,尹建龍.英國泰晤士河污染治理的百年歷程簡論[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3):15-16.

[3]王軍,王淑燕,李海燕等.韓國清溪川的生態化整治對中國河道治理的啟示[J].中國發展,2009,9(03):15-18.

[4]劉文俊.珠三角高經濟密度區域水環境污染控制的研究――以淡水河流域惠陽段為例[D].蘭州交通大學,2013.

[5]侯天棟.城市黑臭河道治理的探討[J].科技展望,2014(13):119.

[6]黎坤,曾彩華,江濤等.前山河水力排污沖淤聯合調度試驗及效果分析[J].地理科學,2006,26(01):101-106.

[7]張捷鑫,吳純德,陳維平等.污染河道治理技術研究進展[J].生態科學,2005,24(02):178-181.

[8]謝飛,吳俊鋒.城市黑臭河流成因及治理技術研究[J].污染防治技術,2016,29(01):1-3,15.

[9]童敏,李真,黃民生等.多功能人工水草生物膜處理黑臭河水研究[J].水處理技術,2011,37(08):112-116.

[10]張紹君,張錫輝.純氧曝氣快速消除河流黑臭的工程性研究[J].中國給水排水,2015,37(07):76-79.

篇10

農村水環境治理已經成為中國水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改變傳統的農村水環境治理手段,規范農村水環境治理模式,本文通過對農村水環境的現狀、治理績效評價的必要性、平衡計分卡的可行性等要素進行分析,并以鄉鎮環保機構為例,充分利用平衡計分卡這一績效管理工具的理念框架,最終設計出一套適合本國農村水環境治理的績效指標體系。以期通過對本指標體系的合理運用,為今后農村水環境治理績效評價提供參考。

關鍵詞:

平衡計分卡;農村水環境;治理績效;指標體系;鄉鎮環保機構

受新型城鎮化實踐不斷深化地影響,農村經濟迅猛發展,鄉鎮企業、農業生產、家畜禽規?;B殖、生活垃圾等污染嚴重破壞農村水環境,農村水環境治理迫在眉睫。為進一步規范農村水環境治理模式,必須對現階段的農村水環境治理績效進行評價,而治理績效評價作為治理理念的重要體現,已成為農村水環境治理的關鍵。平衡計分卡作為一種全面的績效管理工具,與治理理念相契合,能夠關注到農村水環境治理的各個方面,是農村水環境治理績效指標體系設計的一種可行方法。通過對此種方法所設計的指標體系的合理運用,對今后農村水環境治理及農村社會經濟發展都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中國農村水環境現狀

農村水環境是指分布在廣大農村的河流、渠系、池塘、水庫等地表水體、土壤水和地下水體的總稱[1],是農民進行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對農村生態環境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是整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改革開放前,中國農村水環境總體狀況良好,水污染問題鮮見。但在改革開放之后,特別是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水污染問題凸顯,嚴重影響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生活,阻礙了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1污染來源復雜并難以監管

1.1.1工業污染源

工業污染源主要是指鄉鎮工業企業排放的污染物。隨著大中型城市的產業升級,把越來越多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向周邊小城鎮轉移。小城鎮大都受地方經濟發展的內在利益驅動,承接大中型城市的這種產業轉移。雖然此類產業轉移帶動了當地以及周邊農村的經濟發展,但這些產業時常受到規模、資金、技術等條件的制約,把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染物直接進行排放,嚴重影響周邊農村地區的水環境,這成為中國農村水環境污染的主要源頭之一。

1.1.2農業污染源

農業污染源主要包括農業生產殘留及廢棄污染物和家畜禽規?;B殖場的廢棄物。農業生產殘留及廢棄污染物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藥、化肥以及農膜使用后的殘留物。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藥、化肥、農膜的使用量非常大,20多年來中國農藥、化肥、農膜的使用量持續增加,農村水體污染嚴重。家畜禽規模化養殖場的廢棄物是農業污染源的另一主要源頭。根據2014年中國農村統計年鑒的統計,截至2013年底,全國牛、豬、羊的存欄數分別為:10385.1、47411.3、29036.3萬頭[2],由此帶來了嚴重的糞便廢棄物的排放和水體污染問題。

1.1.3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是指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隨著中國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的用水量以及生活消費品逐年增加,相對應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產生也隨之增加,直接導致農村水環境污染加重。此外,中國農村人口眾多,且居住較為分散,集中處理、收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設施有限,必要時還要被動接受城鎮轉移過來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這也在客觀上加重了農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的壓力。

1.2治理投資匱乏并缺乏保障

當前中國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十分嚴峻,水污染來源復雜多變,缺乏有力的監管與治理。與城市相比,農村環境治理的監管力度和資金投入相形見絀,政府把大量的環境保護資金投入到城市的環境治理當中,農村的環境治理投入便處于次要地位。,中國每年環境污染治理的比重僅占當年GDP的1.6%左右,這與發達國家2%以上的數據還存在差距。

2農村水環境治理績效評價的必要性分析

2.1農村水環境治理績效評價的重要性

農村水環境治理績效指的是為了保障農村水環境質量,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政府在農村水環境管理過程中做出的一系列工作所取得的成績與效果[3]。它反映的是政府部門作為治理主體在整個水環境治理過程中所體現的效用,是政府環境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通過對環境治理績效進行定量評價能夠使公眾對政府環境治理能力的理解更加具體,并對治理措施的優化以及政府環境治理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義。目前,建立公共部門環境績效評價機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經得到廣泛共識,有人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矛盾,就必須改革政府政績考核制度,把環保指標納入考核指標體系,引導各級政府樹立科學的政績觀[4]。也有人認為通過開展環境績效評估工作,可以有效地服務于國家或地方政府環境政策的制定[5]。但在水環境治理績效評價中,政府部門把更多的重心放到城市,農村水環境治理則處于薄弱環節。因此,建立科學、有效的農村水環境治理績效評價的統一標準與模式,不僅是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政府提高自身治理能力的價值訴求。

2.2農村水環境治理績效評價的效益分析

農村水環境治理績效評價存在明顯的正外部性特征。由于水環境具有純公共產品的特性,農村水環境的治理通常由政府主導。政府通過特定的治理績效評價手段作為有效的環境管理工具,不僅規范了農村水環境治理,帶來直接的生態效益,而且還產生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其它間接效益。

2.2.1生態效益

水作為生態環境的重要載體,既能夠維持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也能夠破壞生態環境的平衡穩定。水資源破壞的影響具有系統性的特征,平衡一旦打破,修復代價難以估算。評價農村水資源治理績效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主要表現在農村污染物減少、農民生活環境質量提高以及農村生態承載力增強等方面。

2.2.2經濟效益

得益于生態效益,農村經濟發展會產生新的增長點。首先,利用生態環境的優勢,發展農村生態旅游業,以此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此外,水環境治理績效的評價勢必會對區域內排污企業形成倒逼壓力,迫使排污企業進行產業升級,積極尋求產業結構優化,以加快水環境治理績效評價的規范,推動農村水環境治理的長期發展。

2.2.3社會效益

社會效益主要體現在農民和農村兩個層面,對于農民而言,作為優質環境的消費者,可以獲得良好的健康保證和生活享受。而對于農村而言,區域間綜合實力的競爭越發激烈,越來越多的地區認識到環境因素對提高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性。水環境治理績效評價作為農村水環境改善的重要舉措,已成為農村環境治理的必然選擇。良好的水環境將與農村形象相契合,成為農村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3將平衡計分卡引入鄉鎮環保機構水環境治理績效評價的可行性分析

3.1平衡計分卡原理及與其它績效管理工具的比較

平衡計分卡簡稱BSC(BalanceScoredCard),它是由美國著名學者卡普蘭和諾頓針對當時傳統的以財務指標為主要依據的績效評價體系而提出的。它強調非財務指標在企業績效評價中的作用,并將組織的戰略目標分解為具體的可操作的指標和目標值,具體為:財務方面、客戶方面、內部運營方面及學習和成長方面。平衡計分卡作為一種著眼于組織發展戰略有效性的系統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在公共領域的運用中,它十分注重將戰略目標與中短期目標相結合,并將關鍵政績評價指標與其他社會效益、環境、人文指標結合起來對相關公共領域進行平衡性的績效評價,如水環境治理等?,F階段,目標管理、關鍵績效指標和平衡計分卡是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最具代表性的三種理論工具。這三種方法分別代表了全面績效管理的三個階段:目標管理法是組織全面績效評價的開端;關鍵績效指標法是組織全面績效評價的發展;平衡計分卡則是對組織績效全面評價的更高階段。目標管理以組織整體目標作為績效評價基礎,通過對個人、部門和企業三個層次的績效之間建立一致性,使得個人工作績效通過部門或單位目標的實現最終促進組織整體目標的實現。在德魯克看來,這種一致性的取得是以內部控制而非外部控制為基礎的,而這恰恰忽視了外部控制的重要性;關鍵績效指標強調的是對組織績效起關鍵作用的指標,而不是與組織管理有關的所有指標,且所確定的指標相互獨立;平衡積分卡作為一套有很強操作指導意義的戰略指標框架體系,能夠將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結合,突出非財務指標在績效評價中的重要作用,并將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結合,克服定量分析的不足。綜合考量這幾種績效管理工具,在農村水資源治理績效評價中,平衡計分卡無疑是一個更全面、更平衡的評價方法。

3.2鄉鎮環保機構作為農村水環境治理主體的價值分析

近年來,隨著農村環保壓力的增大,多數地區環保治理能力難堪重負,農村環境竟落到無人治理的尷尬局面。環保鏈條總在“最后一公里”斷裂,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基層環保力量薄弱,尤其是鄉鎮環保機構缺位[6]。為解決這一問題,近年來,各地通過設立鄉鎮環保機構這一公共部門作為當地環境治理主體,以增強基層環保治理能力,期望達到“鄉鎮環保機構全覆蓋”的治理效果?,F階段,鄉鎮環保機構已成為農村環保的重要力量。農村水環境治理作為農村環保的重要環節,更應該得到鄉鎮環保機構的高度重視。面對農村水環境治理的多重困境,鄉鎮環保機構應該在承擔治理主體責任的同時,努力尋求從“監管”到“服務”的職能轉型,從而更大限度地滿足農村水環境治理的價值訴求,使農村水環境治理真正做到有人做、有人管、有人治。

3.3農村水環境治理中實施平衡計分卡的環境與模式

在中國,農村水環境治理有其特殊性。其一,牽扯的利益主體眾多,難以平衡。整個農村水環境治理與政府、企業、農村、農民休戚相關,其間關系錯綜復雜,治理過程必須平衡多方之間的利益關系,尋求最佳利益契合點。其二,治理與監管脫節,缺乏戰略考量。在農村環境保護日益法制化的背景下,卻出現“邊治理,邊倒退”的尷尬現象[7],后期監管乏力成為農村水環境面臨的一項現實難題。其三,績效評價指標冗雜,難以統一。水環境治理績效涉及指標眾多,涵蓋定性、定量指標,并且很多指標難以量化和設定?;谥袊r村水環境治理的特殊環境,利用平衡計分卡對其進行治理績效評價時,應該結合自身特點,建立一套適合中國農村水環境治理的指標評價體系框架,從而可以進行科學、統一、平衡的評估?;诖?,本研究在平衡計分卡四個層面的基礎上,結合鄉鎮環保機構的實際情況設計了符合中國農村水環境治理的平衡計分卡的新模式,以便為具體的指標體系設計提供合理的框架。

4農村水環境治理績效的指標體系設計

4.1指標體系設計的原則

4.1.1系統全面的原則

整個指標評價體系應該科學、準確、全面地反映農村水環境治理的綜合狀況、子系統的變化趨勢及對農村水環境治理的影響。在具體設計各項指標時,應該做到相互補充、相互聯系、避免重復,使整個指標形成一個系統全面的統一體,能夠最大限度的適用于水環境治理績效評價中。

4.1.2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原則

由于環境治理活動不僅與經濟效益相關,還與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相關,不是所有的環境績效指標都可以用定量指標進行衡量,必要時還要采用定性指標來進行描述,以便可以更客觀的反映農村水環境治理績效的情況。因此,在實際的指標體系設計過程中,應該適當的增加定性指標的比重,注重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的結合使用,使績效指標評價更加科學有效。

4.1.3可控性與可操性相結合的原則

績效指標的單項指標設計應該在鄉鎮環保機構可以控制和調節的范圍之內,鄉鎮環保機構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適時地調整相關指標權重的變化。此外,指標設計還應該充分考慮在實踐中操作的可能性,適當考慮成本效益,最大限度減少指標值收集的成本??偠灾瑧谡w目標的要求下,同時注重績效指標的可控性和可操性,以充分體現農村水環境治理評價指標體系實用的特點。

4.2指標體系設計

如前所述,農村水環境治理牽扯利益主體眾多、影響面較廣,且隨著各地實際情況的不同而不斷改變。因此,以鄉鎮環保機構作為農村水環境治理主體,構建一套完整、科學的農村水環境治理績效指標體系還存在許多現實難題。本文在參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結合鄉鎮環保機構及農村的實際情況,建立了以平衡計分卡位框架的農村水環境治理績效指標體系。

5結論

農村水環境治理績效的評價,應由當地鄉鎮環保機構負責開展實施。整個績效考評應采用百分制,各項得分應按照考核的各項指標確定分值,考核結果采用加權打分法進行確定,主要設置為4個層級,第一層為90分及以上,考核等級為優秀;第二層為75~89分,考核等級為良好;第三層為60~74分,考核等級為合格;第四層為59分及以下,考核等級為不合格。在鄉鎮環保機構的組織實施上,應成立農村水環境治理績效考評小組,這不僅能夠對農村水環境治理進行統一的日??荚u,而且能夠制定相關制度和辦法,監督管理農村水環境治理的綜合工作。此外,鄉鎮環保機構應該定期公開所轄各村的水環境治理結果,并將考核結果反饋給相應部門,并根據考評結果的好壞給予相應的獎勵和懲罰,不斷敦促各單位、各部門采取措施,優化農村水環境的治理辦法,提高農村水環境的治理水平。隨著農村社會管理體制的轉型,水環境治理也在這一背景下謀求新的出路。為打破原有政府作為單一治理主體的模式,多元主體逐漸介入,新的治理評價模式應運而生?;诖?,平衡計分卡作為全面系統的績效管理工具,在本次績效指標體系設計中充分考慮了顧客這一維度,把村民納入設計指標中,使村民協同參與治理,這一理念也逐漸在公共部門廣泛運用。在農村水環境治理績效評價中,利用平衡計分卡進行指標體系設計是一項極其復雜的工作,農村水環境治理績效指標體系作為改善農村水環境的考評方式,雖然對推動農村水環境治理工作的開展有一定意義,但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

作者:黃征 單位:河海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楊繼富,李久生.改善我國農村水環境的總體思路和建議[J].中國水利,2006(5):21.

[2]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農村統計年鑒[J].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3]夏艷秋,袁汝華.基于結構方程的農村水環境管理評價研究[J].水利經濟,2014(7):52.

[4]李靜江,吳小熒.環保指標與政府績效考核[J].與現實,2006(2):158-160.

[5]曹穎,曹東.以環境績效評估提升環境管理效果[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8(1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