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范文
時間:2023-07-19 17:39: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措施
中圖分類號:F3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5-0-01
近幾十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建設的不斷加快,由于人們的亂砍亂伐,林業資源的不科學利用,導致林業資源愈來愈稀缺,同時也使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已經對我國的社會的穩定造成極大的威脅。森林作為地球的天然肺部清洗器,具有多種生態效益譬如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等等。正是因為如此,如果把林業的生態利益和經濟利益二者有機結合,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就可以實現我國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自從國家提出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后,我國的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已經初現成效,林業資源的亂砍亂伐現象也得到進一步的杜絕,但是也可以看出還是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所以,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任重道遠,而其對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研究也具有深遠的生態和經濟意義。
一、林業經濟發展的現狀
一些研究數據表明,我國人均占有森林的面積僅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而人均森林蓄積量更是只有可憐的七分之一。而且隨著亂砍亂伐現象的加重,,我國林業資源正在出現一種下滑的趨勢狀態,而且林業資源質量也開始走滑坡路。雖然我國也有很多人工林的栽培,但是由于抵抗力性差,病蟲災害比較嚴重,使得我國森林資源庫呈現總體不足的現象,經濟效益很差。森林資源作為林業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這種萎靡的現狀嚴重的限制了我國的林業經濟的發展道路[1]。
二、林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森林資源的不斷下降。目前,我國的森林資源的主要情況就是,森林資源遭到極大破壞,人們亂砍亂伐現象比較嚴重,經過人工培養的人工樹林,產周期比較低而且經濟效益低下,在一定程度阻礙了林業經濟的發展。
(二)林業體制改革的落后性。林業體制改革發展道路比較緩慢,從一定方面上影響了林業經濟的發展。由于林業經濟大都出現類似于林業資源的地產權力和經營權利的復雜融合,企業不能完全的進行自主經營,另外政府并沒有給林業企業充分的支持,讓林業經濟相對處于一種比較尷尬的地位,限制了林業的創新能力。
(三)林業的經濟結構比較單一。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還是不健全的,而且相對來說,林業企業的規模普遍較小,技術含量較低,結構形式比較不合理,這些因素很大的影響了我國的林業經濟的發展[2]。
三、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一)建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制度。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雖然我國森林總有量比較大,但是平均下來,人均森林占有量很少。而且我國主要是丘陵多山為主的地形,不利于耕作,同時,自然災害發生頻率高,生態環境破壞嚴重,這等等一系列的不利原因,迫使需要建立一種非常科學的林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制度,來促進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再這其中需要來自政府的支持,技術的支持,資金的支持等方面的輔助。
(二)提升林業的科技含量。這就是要摒棄過去那種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真正的用科技來帶動林業的發展,提升林業的科技含量,加大對林業生態系統的探索,做好林業生態系統的測定和樹木結構分析調整,利用科學技術提高樹苗的優良率,加強對林業技術實際應用的研究,使林業的制造和加工技術得到進一步改善,真正地提高林業產品的價值。
(三)加快林業經濟制度的改革。既要做到能夠體現林業特征的經濟體制,又能完全適應社會主義下的市場經濟。這需要政府機關林業部門,建立一套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決策制度,按照社會利益化的原則,對林業企業組織進行科學的安排,改革和完善森林資源的產權體制,確定林業產權的關系,逐漸推行森林資源的市場化使用,可以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特征,構建一種新型的林業發展的產業群體。
(四)完善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的法律機制。目前我國關于林業方面的法律制度有很多,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保護法》等等相關法律,但是它們只是對于林業資源被破壞之后的一些處罰性方法,考慮到人類未來發展所必需的生態環境,所以,林業部門必須要加大林業的執法力度,對于森林的采伐量進行限制,加大對林地的管理力度,對于亂砍亂伐和隨意占地的現象進行嚴厲打擊,要依法做到保護林業資源的完整性,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3]。
(五)優化林業經濟結構。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就在于優化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一般來說,林業大概分為三個產業機構,首先是堅持以市場為主導,加強對周期短的工業原料的支持,促使他們不斷發展的第一產業;其次就是利用科學技術手段,創新林業產品的更新期,有低成本原料像深加工林業產品方向發展的第二產業;最后是第三產業,開發森林旅游業的發展,開拓林業產品的新用途,提高林業產品的附加值,優化林業產品的結構,帶動林業產品的經濟效益。
(六)構建完善的人才平臺,帶動林業經濟的迅猛發展。人才作為當今各行各業爭相競爭對手的資源,在林業經濟中也顯得非常突出。在加快林業經濟發展的道路上,應該要注意林業專業人才的培養,同時對林業人才的相關法律教育進行培訓,提高林業人才的創新意識,做好林業高素質,高技術人才的培養工作,從而建立一個創新性的,有活力的林業人才團隊。
(七)建立市場準入機制,使有限資源最大化利用。制定出林業行業的規劃方案,引領市場有秩序化發展;安裝林業預警信息系統,避免市場風險;利用相關手段,加大對市場的宏觀調控;打造和扶持一批優秀企業,帶動林業行業的發展;提高林業行業的產業協會知名度,以期來控制林業行業的自律性。
四、結語
要想我國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雖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力和困難,但是只要做好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實現在林業發展道路環境利益和經濟利益的相融合,相共存,相作用,認真注重二者的相互關系,在林業經濟發展中遇到的一切機遇和挑戰,要處理好人于自然的關系,實現林業資源,生態環境以及人類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曹偉,康凱.淺談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J].中國-東盟博覽,2012,6(20):235.
篇2
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與經濟增長的聯系
我國加入WTO后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認識人力資源和研究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是順應管理改革思路,提高政府對人力資源決策的科學性問題。理順人力資源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關系,有利于全社會開發和利用人力資源,提高勞動力的經濟效益。
調整人力資源結構促進經濟發展
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一項浩大的系統工程。只有分布適當、結構合理、整體素質高,才能為經濟可持續增長提供有力的幫助。為此,我們需要認真的了解人力資源的態勢,找出利弊,提出有效的措施。人力資源數量是兩種生產相適應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需要適度的人口規模,相當的人力資源存量。下崗人員與再就業人員的保障安置都是通過不同渠道、不同方式直接影響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應對這些挑戰,需要我們繼續抓緊人口數量控制,改善人力資源配置,調整人力資源結構,形成有利于經濟發展與人力資源發展的可協調發展機制。從而使國民經濟在建設發展、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中,形成重要的推動作用。人力資源集聚與經濟社會發展都是實現經濟發展和響應黨的號召而實現的兩種手段。
改革開放的30年間,人力、人才流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擴大的十分重要的助力。隨著農村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深化,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投資體制的改革、調整產業體制,都是加強城鄉融通的關鍵措施。改革開放之后,大量農村勞動力跨地區,跨行業的流動,給城鎮現代化建設和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動力。但是,經濟、文化和科技還是明顯落后,現行社會的保障制度是提供他們生產、生活、教育服務的重要依據。經濟發展受阻,準確來說要解決這一矛盾,就必須要立足于經濟社會發展,實施正確的發展戰略和新的政策制度。
人力資源與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經濟增長與人力資源管理成正比,但人們追求的經濟效益短期行為與社會發展的長遠目標成反比,價值觀念的沖突是經濟增長難以繼續,人類矛盾不斷加劇。
為了改變以往的經濟增長模式,人力資源管理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根據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國內外經濟發展的規律,認真研究和探索新的經濟運行機制。大力調整和改善產業結構,加大生產要素,積極推進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轉向集約型,淘汰掉體力繁重的農耕活動,給勞動力創造了求知、求新的社會環境。
從目前情況看,人力資源的社會定位有一定的變化:在流向上,實現了村到鄉、鄉到鄉,進而轉為鄉鎮到城市和農村到城鎮的多元化遷移;在職業選擇上,由從事農副業為主走向農副產品深加工、務工經商乃至投資興辦企業;在供職方式上,由單一的勞務型轉向技能型或經營管理型。但我們必須看到,農村流出的勞動力多集中在勞動密集型企業和服務行業,而這些行業類型復雜、投資來源多樣,內部管理制度、措施不盡配套,不規范。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缺乏規模優勢和技術優勢的企業將面臨淘汰。
在這樣背景下,一些低效益的服務業在短期內難以有新的轉機。只有具備較高素質和技能的人才會捕捉機遇,尋求到更大的發展空間,但更多的勞動力所具備的生產、服務技能與日益增長的生產經營、社會服務科技化、信息化、有機化不相適應,他們不得不重新擇業或回歸農村。提高他們的素質,是一項刻不容緩的社會工作。
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篇3
論文摘要:長期以來, 我國對外貿易都是以粗放式發展道路為主: 出口產品高耗能且附加值低,且某些進口資源過度依賴國外市場。粗放式發展道路與循環經濟產生了諸多矛盾, 面臨著很多制約因素, 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在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循環經濟的國際大背景下, 要實現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循環經濟是一條緊迫而有效的路徑。本文在深刻剖析我國傳統外貿增長方式與循環經濟的種種矛盾以及所面臨的外貿環境的基礎上, 提出了發展循環經濟以實現我國外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措施。
一、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的內涵研究
1、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位于流通環節,它要求一國通過制定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生態可持續發展、社會可持續發展等相協調的外貿戰略與政策,促使對外貿易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高度統一,實現對外貿易的長期、持久、穩定、健康地增長。
2、循環經濟的內涵。循環經濟就是在可持續發展思想指導下,建立在資源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它以資源重復利用、循環利用、永續利用為核心,以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協調統一為目標,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重構經濟系統,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從而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轉向。
二、循環經濟與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1、循環經濟與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本質是一致的。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對自己與自然的關系進行深刻的反思后提出的全新的發展思想和發展戰略,資源的持續利用和生態的可持續性保持是可持續發展的首要條件,也是可持續發展的標志,它要求經濟社會的發展不能超越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而循環經濟是人們在可持續發展思維的引導下產生的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和發展模式,循環經濟的指導思想是以最小的資源、環境為代價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發展空間,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因此可以說,發展循環經濟就是實踐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戰略,循環經濟與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本質上是一致的。
2、循環經濟與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是一致的。循環經濟追求的是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統一,它強調資源的重復利用、循環利用。循環經濟一方面通過減少資源的使用量和廢棄物的資源化減輕了經濟系統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壓力,使得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另一方面通過減少廢棄物的排放量,降低環境的污染程度,把人類的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等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影響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從而保護環境,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是以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結合為目標。可見,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都強調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的最小化。
三、我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
1、粗放型的外貿增長方式。長期以來,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貿易實施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數量型發展模式,外貿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目標引導下,一味追求規模和速度,很少考慮環境保護和資源消耗問題。這種增長方式導致了對資源的掠奪性開采和對環境的肆意破壞,造成資源的浪費、環境的污染以及發展后勁的削弱。
2.低層次的進出口商品結構。在出口結構方面,我國出口產品多為勞動密集型的初級產品和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工業制成品。近年來,我國出口貿易額最大的五大行業分別為:機械、電子、電子設備制造業,紡織業,化工原料及化工制成品制造業,金屬制品業和采掘業,其產品出口額占當年出口總額的2/3以上,這些行業大都是污染嚴重的行業,并且,各行業在出口迅速增加的情況下,環境污染程度有所上升。在進口結構方面,進口商品中能源和原材料不斷增加,如原油、化工材料、鐵礦石、鋼材等,這些作為投入品的原料型產品都是高能耗的,在生產過程中對環境造成危害。更為可怕的是,近年來由于經濟利益的驅動,我國陸續發生進口工業垃圾和有害廢物的事件,給我國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破壞。
四、發展循環經濟以實現我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措施
面對我國傳統的外貿增長方式與循環經濟之間的種種矛盾以及在循環經濟下我國外貿所面臨的環境, 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 在循環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下, 通過發展循環經濟而實現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既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也是面臨著國外循環經濟發展趨勢的外在約束。為此, 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協調我國對外貿易與循環經濟的關系, 以實現我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1、正確認識循環經濟與我國外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關系。這是正確處理對外貿易與循環經濟協調發展的指導思想。貿易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一部分, 我們應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思想, 把貿易與循環經濟協調發展納入到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統籌考慮, 追求貿易、經濟、生態環境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環境質量, 促進科技進步, 提高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 從而促進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從整體上來看, 要逐步改進大進大出的粗放式貿易戰略, 調整我國外向型經濟政策, 在重視對外貿易工作的同時, 要加快國內貿易和國內市場的建設, 加快培育國內循環經濟模式的形成與發展。
2、調整我國的產業政策和產品結構, 逐步改變資源型出口導向戰略。加快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途徑。對出口產品來說, 就是要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 對進口方面來講, 就是要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減少對石油、鐵礦石等的進口。整體來看,就是要提升我國國際分工地位, 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減少對外貿易發展中對資源的過度消耗。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 一是要遏制對部分地區和行業的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二是要加快低耗能、低排放產業的發展。三是政府要制定環境保護產業發展規劃, 確保環境保護產業的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 培育環境保護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四是政府要制訂環境保護產業發展的傾斜政策, 比如政府直接投資、信貸優惠、稅收優惠、出口退稅、加大研發投入和鼓勵環保科技創新等。
參考文獻:
[1]余敏友,左海聰,黃志雄.wto 爭端解決機制概論[m].上海出版社,2001
[2]李樹.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設置與我國的策略選擇[j].改革,2003(6)
[3]孫敬水.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經濟分析[m].北京:中國物質出版社,2005年
[4]麥文偉.技術性貿易壁壘發展新趨勢及策略選擇[j].中國檢驗檢疫,2006,(7)
篇4
由于我國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盲目的去發展林業經濟,對林業資源過度的采伐,導致當前我國森林資源面積不斷減少,林業資源不足的局面出現。同時,隨著森林面積的不斷減小,森林的質量也隨之下降。尤其近幾年來,人類為了發展經濟,不斷的過度采伐林業資源,又由于人工造林的品種比較單一,很容易導致其發生災難性的病蟲害,影響了經濟效益。林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對象是森林資源,但是,森林資源的質量已經對我國的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威脅,使我國的林業經濟發展面臨很多困難。首先,自然資源作為資源性的財產,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與生態價值,為此,使用自然資源的人就要向擁有這些資源的人支付一定的費用,這種方法是自然資源所有權人實現經濟利益的一種方式。其次,凡是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做出一定貢獻的付出相應代價的人,就應該得到一些相應的經濟補償,而受益人不可以免費使用改善的生態環境,要給予貢獻者一定的補償。由于生態功能具有一定的價值,這就決定了受益人要給予貢獻者相應的補償。
2促進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當前,林業經濟發展的現狀與存在的一些問題,要求我們必須改善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原有的措施,要在不斷探索中找出適合當前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
2.1有效的改善林業立法的思想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要走上可持續的發展道路,首先就要去改變林業立法的思想。從實際的林業經濟的發展來看,我國的林業經濟發展的地方法律法規以及政府的部分規章制度的立法思路都還比較陳舊滯后,無法完全的發映出現代的生態規律的客觀要求,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對林業經濟發展的要求,無法適應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步伐。并且,那些地方的法律法規以及政府的規章制度,都沒有真正的貫徹落實“生態優先、保護資源”的立法思想。為此,要發展我國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就要改變林業立法的思路,以“環境保護優先”的原則,樹立“生態優先”的立法新思路。
2.2深化林業體制改革制度要促進林業經濟的有效發展,首先就要進行林權改革。要嚴格的按照“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以及流轉順暢”的要求,對林地的使用權以及林木的所有權要進一步的明確,有效實現“林有其主、主有其權、責有其利”的理念;另外,加大對商品林的使用權方式研究力度,同時還要進行一定的改革,調動社會各界人士發展林業經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使我國的林業經濟得以更加有效的發展。
2.3健全林業經濟發展制度,完善可持續發展的法律制度目前,伴隨我國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社會公眾已經越來越重視法律,也越來越依賴法律,當前的“依法治林”已經成為了林業部門的指導性的方針。法律在林業經濟的發展中也擁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地位。為此,要促進林業經濟的有效發展,就要完善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法律制度,確保林業經濟在發展的同時,擁有著法律的保障。此外,促進林業經濟的有效發展,還要加大林業執法的力度,對非法采伐林業資源的行為給予一定的限制,同時給予相應的處罰,確保我國的林業經濟能夠可持續發展。
3結語
篇5
循環經濟是運用生態學的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高效地利用資源、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循環經濟的特征是資源的節約、保護和循環利用,指導理論是系統論和生態學,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價值觀是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統一。
2旅游業的循環經濟視角
旅游業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是吸引游客最根本的力量,良好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是旅游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傳統的旅游產業需要根據循環經濟的運行方式完成對旅游產業的改造,優化旅游資源的開發和保護,使旅游產業與循環經濟接軌。
2.1符合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循環經濟要求采用環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實現經濟活動向生態化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與以可循環利用的旅游資源為主、低資源消耗的旅游業發展模式的要求一致。在旅游業創新發展的過程中,生態旅游的推廣、生態景區和綠色旅游交通建設等的基本思路完全符合循環經濟理論。要想實現旅游業可持續發展與環境資源的良性循環,發展循環型旅游是最佳選擇。
2.2旅游業是發展循環經濟的最佳載體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旅游業已經進入了大眾旅游階段,參加旅游活動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可以通過旅游業大力宣傳循環經濟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旅游業是一個關聯性很強的行業,在系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向循環經濟轉化的過程中,它起著溝通、協調、支持和促進的作用。應用循環經濟模式,可以在旅游行業內部形成循環鏈,改變過去過度消耗資源、惡化環境的旅游方式,不斷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的排放量,使旅游業及相關行業朝著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3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3.1循環性旅游模式的優點
與傳統旅游模式相比,循環型旅游模式強調環境保護,注重向資源的循環利用、旅游過程清潔化的方向發展,使旅游地居民、旅游經營管理者和政府、社會組織廣泛參與到旅游決策和管理中,以提高旅游決策和管理的科學性。在此過程中,要求旅游者要承擔保護旅游資源,清潔旅游過程,使旅游廢棄物資源化,尊重旅游目的地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環境,并促進旅游目的地可持續發展的責任。
3.2發展循環旅游的途徑
發展循環型旅游就是要將循環經濟的“3R”原則貫穿于旅游業發展中,通過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實現循環型旅游業的發展,從而保障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4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運行機制
4.1經濟利益驅動機制
旅游業發展循環經濟的主體是企業,比如旅游企業、旅游景區和飯店等。在現代市場經濟下,企業經營的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所以,當循環經濟能給旅游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降低成本或增加收益)時,旅游企業才有足夠的動力發展循環經濟。
4.2社會拉動機制
旅游循環經濟的社會需求大致上可以分為政府所代表的社會總體需求和社會成員的個體需求。政府作為代表公眾利益的組織,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倡導和實施節約資源、環境污染少、有益于經濟和環境共贏的行為。同時,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生態環境已經逐漸成為人們自發的行動。人們慢慢接受了循環經濟的思想,并在逐漸改變消費習慣,越來越偏向于綠色消費。在各個地區旅游業發展循環經濟時,應該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而非簡單照搬別的行業、別的地區的發展模式。
5可持續發展旅游業的保障措施
可持續發展旅游業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在企業層面,旅游開發者要用循環經濟理論來指導自己的行為,清潔生產,減少污染,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②各景區要嚴格控制游人數量,一切以環境資源的承載力為限,促使旅游資源開發利用在環境承載力、資源承載力允許的前提下,保證環境和資源具有生息和修復的能力。③建立綠色旅游技術體系,減少旅游消費過程中的資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產生、排放。④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法律法規體系,規范旅游開發行為,通過法律法規限制與規劃相悖的企業行為和公眾行為,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⑤制訂旅游循環經濟發展激勵制度。比如政府應該鼓勵消費者購買綠色企業的產品,在稅收上給予企業一定的優惠;采用立法的形式保證景區大型旅游設施報廢后能夠返回設備回收單位加工處理、循環利用(景區不具備處理能力);扶持創建綠色飯店,減免綠色飯店的排污費;給予節能技改項目一定的補貼或貼息貸款等。⑥制訂旅游景區生態規劃。在旅游景區規劃的過程中,旅游管理開發機構要依據法律法規引導景區進行生態規劃,并制訂符合循環經濟發展目標的土地利用規劃、景觀規劃、水資源和能源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⑦以生態教育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通過加強教育和社會文化建設,樹立旅游循環經濟的理念,讓公眾理解和接受旅游循環經濟,落實循環經濟理念。
6結束語
篇6
關鍵詞:生態林業建設;林業可持續發展;方法
林業可持續發展是一個現代林業的理論,就是讓森林生態系統、物種以及遺傳等的再生能力進行可持續的發展以及多樣化的發展,也就是說實現森林的生態發展以及綜合效益的長期發展。
生態林業建設理論的提出,就是讓人們清楚的認識到,要從以前的那種以采為主的林業生產活動轉化為保護、培育和對森林的合理利用上,林業工作者也要從單純的造林護林人成為促進生態林業和諧發展,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發展林業經濟的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林業建設就是為了維護社會生態和諧,向社會提供保護生態,維護生態平衡的多樣性的生物。生態林業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林業提出的新的要求,是對傳統林業生產的深層的研究和探索,是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產物。
1 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是要遵循林業經濟和生態規律,實現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對于林業的發展,我國一直采用的是粗放式的經營模式,這樣的經營模式,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通過高投入和高消耗來實現的,作為林業,自然資源是其發展的基礎,所以,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就是對林業資源以及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加強生態林業的建設,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2 加強生態林業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2.1 充分認識林業建設和生態建設的重要性
林業資源是現在資源和潛在資源,林業不但可以提供生產建設需要的木材、林業產品以及生物資源等等,同時還可以改善人類的生態環境,有效的防止各種災害的發生,林業建設就是為了維護社會的生態和諧,向社會提供保護生態,維護生態平衡的多樣性的生物,林業具有周期長,條件差,風險大而且不易產生長效的作用等特點,再加上亂砍濫伐屢禁不止,使林業資源的保持和可持續經營具有非常大的難度,因此,要保護和發展現有的重點林區資源,利用現有的林地資源,發展林下經濟,重點發展林下種殖業和養殖業,以實現林業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發展,并積極做好宣傳和指導工作,保障林業資源的持續發展和維護生態的平衡。
2.2 加強林業技術的推廣
我國的林業要想實現生態林業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以科技來進行引導,以改革為動力,推動林業的科學化發展,生態林業的建設,就是要讓我國的林業從以木材生產為主跨越到以發展生態和維護林業產業可持續利用為主的新的階段,將我國的生態環境從現在的這種單純治理和保護生態,轉化為生態環境穩定和持續發展,生態林業建設要實現林業經濟目前的這種低效益,高耗損的落后的技術向高新、實用、低損耗、高收益的先進科技發展。
我國的林業正在處于一種加快發展的關鍵的時期,要通過先進的技術支持,實現林業產業的結構調整,實現傳統的林業向現代林業的根本轉變,想要實現林業生態建設就必須要充分的認識到科技對于林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將加強林業的科技創新、發展林業的高科技以及培養優秀的林業人才放在首要位置,生態林業的建設,要通過科學技術的教育,為林業發展提供技術、人才和智力的支持,重視林業科學基礎的研究、應用和高新技術的開發,提高林業的科技創新能力。要通過科學的林業技術,推動生態林業的建設,通過創辦科技企業、建立示范點、開展科技承包和技術咨詢等形式,加快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積極推進林業標準化工作,建立健全林業質量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不斷加強林業科技領域的國際合作,加快我國林業的發展,促進生態林業的建設。
2.3 生態林業和經濟林業的結合
將生態林業和經濟林業相互結合起來,實現林業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對林區的建設應該要實現規模化,提高生態效應,從經濟效益出發,在建設中主要以經濟林、苗木基地以及速生林為主,其次,采用多樣化的方式,通過林木加工來實現經濟價值,用產生的經濟來建設林區,還可以采取林苗結合以及林果結合的方式,提高經濟效益。采用先進的管理方式,推廣生態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3 總結
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對森林的生態系統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為人類提供可持續的服務,并且在這種服務的基礎上,實現物質產品的經濟價值。生態林業與人口和資源的協調發展,可以實現林業的發展,同時又能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因此,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建立的生態林業的基礎上,保障能源、資源和資金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篇7
論文經濟的高速增長會給我們的地球帶來更大的傷害?國家與地方政府在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引起了媒體和政府高層的高度關注。環境標準的設定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矛盾和沖突中走向和諧,這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環境標準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可以促進環境標準的改進與完善。雖然我國幅員遼闊,物產資源豐富,但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比較貧乏。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正確處理好環境標準與經濟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環境標準,促進我國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過去的人類中心主義體現為人對自然的強控制,而環境危機使我們認識到人與環境的和諧共處才是人類延續的基礎。與人類的其他活動一樣,各種形式的經濟活動與生產制造均在以此種或者彼種形式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環境。其中多數的影響被認為是有益的,即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而有些活動的影響則與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背道而馳。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唯一方式是采取預防性措施,以替代與實際需要不相符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經濟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又不構成對未來資源的潛在或現實的損害。環境標準就是為達到這一目的而運用的重要手段,它能夠將環境保護理念融入人類經濟活動領域。
1、環境標準理論
從環境的本質意義上或者其最廣泛的意義上講,環境一詞涵蓋了各種事物存在、生活或發展的條件或影響。環境標準的產生有其深遠的政治、經濟背景。環境標準是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防止環境污染與生態失衡,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依據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而制定的技術性規范。它是各國政府用來控制國內生產和消費的通用工具,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手段,是兼具政策性、技術性和較強指導性的規范。環境標準通過控制人類行動的手段或方式來控制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與污染,以達到防止污染、保護環境的目的。環境標準的實施過程是復雜的,其不僅關系到一個產品的生產過程,還對產品的最終形態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
環境標準是依據科學的方法和嚴格的程序,結合本國的自然生態環境、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和本國經濟的發展狀況而制定的,既體現出科學性和現實性,在提升環境保護質量的同時也促進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它通常由一系列具體的技術數據組成。例如湖水的PH值應控制在6.5~7.5之間,或者對一些破壞性的行為進行必要的限制,如天然樹木的砍伐面積不能超過50%等等。但更為重要的是,環境標準通過一系列具體數值的設立,在法律層面上規定了生產者應當遵守的環境保護義務。我國共頒布環境標準364項條,其中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84項,國家環境質量標準10項,方法標準299項,同時各地方根據管理的需要,頒布了地方性環境標準。經過10多年的努力,我國已經初步構建了一個比較完整的環保標準體系。
環境標準是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污染源排放水平評價、環境執法等環保工作的重要依據,它的出現為環境有效保護指明了方向,為環境公正執法確立了具體的標準,為社會和諧發展確立了具體目標。環境標準能夠衡量一個地區環境保護的效果,監測本地區內企業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這使得環境標準更具備現實性與應用性。環境標準是環境保護技術參數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系統應用,事關重大利益的環境問題,這些重大利益主要包括:生產成本大幅降低;協助相關環境法規的制定;改進獲得許可與授權的程序;提高生產量;提升企業形象;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2、經濟可持續發展理論
經濟可持續發展旨在以管理和保護自然資源的基礎、控制技術與經濟制度的發展和變遷來確保實現和滿足當代人與子孫后代對資源的依賴和需求。根據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法則,一國經濟發展的模式與規模必須控制在生態環境容量所容許的范圍內,只能從生態環境中取走“利息”,而不能再消耗它的“資本”。這種可持續發展理念(包括農業、林業和漁業等部門)能夠節約土地、水、植物和動物資源,不但在立法層面提升環境標準的制定水平,還使得環境監測技術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真正做到經濟上可行,社會可接受。雖然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已被社會大眾所普遍接受,但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越是先進的思維意識距離現實生活越是有差距。因此,就可能出現這樣的尷尬:大部分人可能會非常認同濫砍濫伐、濫捕濫撈等行為的非法性及非道德性,但在公共利益與個體利益發生矛盾和沖突時,人們的利益天平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傾向個體利益或私人利益,其自身的社會行為往往導致生物物種滅絕、全球氣候變暖、人口數量激增等等,這就是人們的普遍意識與現實生活的非同步性。因此,現行的政府政策目標不僅要關注當下環境污染的治理,更應將相當的精力用在對于環境污染與破壞的預防上。
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水產養殖產業中的體現是非常明顯的。雖然平時可能會偶爾發生由不當行為所導致的局部和暫時的污染,但客觀上水產養殖對環境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在全球范圍內來講并非是最明顯的。除了一些特殊情況,這些負面影響絕大部分是可以逆轉的,能夠通過采取適當的措施得到糾正或者改善。之所以水產養殖能夠產生這樣的效果,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水產養殖嚴格按照產業技術要求以及技術程序進行,而水產養殖的產業技術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幸的是,對水產養殖所提出的環境標準或技術要求在農場產業中卻很少得到應用或遵守,導致農業水資源污染嚴重,破壞了該地區的整體環境質量。由此可以看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實現建立在完善的環境標準基礎之上,必須制定和應用恰當的環境標準來控制和減少經濟發展對環境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將環境標準信息進行公開,便于廣大公眾和監管機構的監督。制定環境標準的目的在于緩解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沖突,并以充分調查研究的結果為基礎,以完善且切實可行的立法措施為手段,以理想的環境改善為最終目的。
經濟可持續發展往往關注于社會科學的巨大力量、經濟系統的調節功能、市場與市場經濟的分配能力、追求盈利的動機、市場效益最大化、法律的支持與幫助、國內生產總值與經濟增長、經濟發展和生活質量之間的關系與重要性。經濟可持續發展重點關注環境破壞與環境保護的成本消耗、環境與資源保護的長久功效,并通過人類的努力達到成本與收益之間的平衡,以多種形式來保障和實現人類對資源需求和利用的代際公平。
3、環境標準與經濟可持續發展之辯證關系
環境系統是經濟的源泉,經濟系統是環境系統的延伸。保持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解決環境系統承受極限的唯一和最佳途徑。而環境標準的制定與實施能夠帶來經濟持續發展的長遠利益。
1 環境標準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更高水平的經濟活動能夠促進經濟的增長,經濟的增長能夠為經濟實體帶來更多的利潤,為大眾帶來更多的收入,大幅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經濟的增長能夠為國家帶來更多的稅收,促進經濟的全面發展和經濟實力的提升;經濟的增長能夠提高商品生產和服務的效率,降低失業率,緩解政府的壓力。基于以上原因,以往環境問題較之宏觀經濟目標、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等總是處于次要的地位,甚至被完全忽略。此外,公司通常不會在生產成本中計入環境成本,這就體現了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的差異。政府通常制定規范禁止生產企業的污染行為或者由市場來控制外部環境保護,而生產企業卻將這種環境標準的實施成本強加給了消費者。如果企業將環境標準的成本納人企業的生產成本,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經濟增長的速度與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會降低企業的生產水平從而在短時期內造成更多的失業。在市場經濟中,雖然需求與供給由市場來調節,但是企業應該考慮環境標準成本,將其納入所謂的企業私人成本。因為不這樣做,外部的環境將導致市場的失靈。政府環境主管部門應當在短期內權衡經濟增長與環境的保護,不能只注重經濟的高速增長而忽視環境標準,應當將環境標準成本納入企業的生產成本與企業的利潤之中。因為環境標準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兩者在沖突中相互補充。環境標準的實施能夠保證經濟在高速增長的同時避免土地和可再生資源、不可再生資源的嚴重破壞。
轉貼于
3.2 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環境標準的健全與完善
在國家和地方層面,維持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將諸多相互競爭的利益主體考慮進去,例如:公民個體與生產商和開發商、中央政府與特殊利益集團、環保部門與促進經濟增長部門。這些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和觀點形成了經濟發展的模式。環境管理沖突的可能性隨著環境保護與管理策略的日趨復雜而增加。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即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以恰當的環境政策與環境法律規范為基礎,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重視“以人為本”,提倡保護生態環境,構建嚴格且符合本國實際國情的環境標準體系。
隨著經濟與技術的快速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將促使企業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轉變陳舊的經濟發展模式,大力進行科技創新。這就對環境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現行的環境監測標準進行修訂與完善將不可避免。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對現行的環境標準進行審查,及時修訂與完善。人們在認識到經濟可持續發展所帶來的長遠利益后,也將會積極參與環境標準的實施與監督,環境標準監測水平得以提升,人類整體環境得到更高層次的保護,同時環境標準在實施的過程中也會得到進一步健全與完善。
4、我國環境標準的改進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環境保護和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成為國內各領域專家與學者關注的焦點。他們努力發掘環境保護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聯系,提出對我國環境標準與經濟發展模型進行調整的一些建議,以實現環境保護得到加強的同時,經濟能夠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總理在第六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也明確提出要加快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并重;二是從環境保護滯后于經濟發展轉變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三是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
環境標準可以看作是保護自然環境的一種具體方式,并間接影響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即通過各項環境標準的嚴格執行,控制企業的排污行為,強化城市管網內生活污水和污物的無害化處理,保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向著健康、持續、循環的方向發展。這種良性影響不但能夠從環境標準本身得到證實,而且也是我國立法機構設立環境標準制度的初衷。環境標準體系建立以來,不但在實際的環境保護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深刻影響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我國現有的環境標準體系較之若干年前有著很大的進步,但是距離世界范圍內普遍的環境標準創新理念仍存在一定差距。傳統的環境標準體系設置理念強調維護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即最大限度的維持經濟的運行,將環境保護的重點放在了保障經濟上面。雖然這種立法模式在一定階段極大地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但是“先發展后治理”的“末端治理”路徑被現實證明是走不通的。特別是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初一味強調經濟發展而忽視了自然環境的保護,不但使得自然環境遭受了嚴重的破壞,也讓廣大居民的人身健康受到長期的負面影響。因此,社會發展既要強調經濟發展又要重視環境保護,在強調現今環境標準體系能夠一定程度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再將完善有關循環經濟、生態補償、綠色經濟等的環境標準運用到我國的環境標準體系建設中來。
環境標準體系是一系列有效環境管理制度的組合。在實踐中,環境標準是用來控制污染的政策性工具,但其只有運用到具體的環保工作中,才能夠對經濟活動予以監測。因此,政府必須基于本國國情選擇環境標準。我國環境主管部門可以策略性地選擇環境標準,采取具體的措施對破壞環境的企業進行有效監控。
環境標準應該建立在具體數據與明確的權利與義務的基礎之上,此外,環境標準領域的專家認可也已經成為環境標準管理體系中的基本要素。我國經濟領域環境標準的實施一般包含計劃、規劃、檢查與實施等環節,具體實施過程
①環境標準政策:環境主管部門的領導層依據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對環境標準政策作出明確的承諾,以用來實施環境標準和進一步改進環境標準。
②環境標準計劃:為了順利實施環境標準,應該認識到經濟活動的環境因素,全面了解哪些經濟活動對環境具有重大影響;熟悉環境標準的法律法規與相關政策依據;確立經濟活動影響環境的限度與范圍;建立實現環境標準目標和指標的方案。
③環境標準實施:為了促進環境標準的有效實施,需要明確環境標準實施各方的角色、責任與權力;為環境標準的實施人員提供培訓,擴充他們的環境標準知識,提升他們的環境執法能力;建立環境標準監督體系,通過控制和監督一系列的經濟活動來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特定目標和指標;及時發現違反環境標準的經濟活動,預防和減輕事故和緊急情況對環境標準體系的破壞,并依據環境標準定期監測經濟活動的可行性。
④經濟活動的檢查與糾正:為了確保環境標準得到執行,必須衡量和監測經濟活動主體的相關業務與活動,一旦確認經濟活動違法或違規,就應當及時采取必要的行動以避免對環境造成更大程度的影響;記錄環境標準實施過程中的一系列活動;定期對環境標準體系進行審核。
⑤環境標準管理評審:應檢討并不斷改進和完善現行的環境標準,以實現改善整體環境的目標。
5、結語
人類經歷了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粗放型經濟之后,認識到環境保護的極度重要性。經濟的發展必然以資源的耗費與環境的破壞為代價,其關鍵點在于如何才能使得付出的代價最小。實踐證明,只有具備恰當的環境標準,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能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然而,經濟發展的過程必然與環境標準的具體實施產生一系列沖突與矛盾,應當通過提升企業技術水平來化解兩者之間的沖突與矛盾,協調環境標準與經濟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實現環境標準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在矛盾與沖突中最終走向相通相容。
[1]崔風,唐國建,環境社會學:關于環境行為的社會學解釋[J].社會科學輯刊,2010(3):46,
Alan Gilpin Environmental Economics:A cntlcal overvlew[M].England:Jobn Wiley & Sons,LTD,2000;15
姚愛萍,李珊環境標準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及我國對策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19
冉學軍,對現用環境標準中存在問題的幾點探討[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2(12):87
陳素蘭,劉建琳,環境標準實施中的若干問題[J].中國環境監測,2001(6):10
方創琳,劉彥隨,河西地區生態重建與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J].地球科學進展,2001(2):254
篇8
關鍵詞:人力資源;經濟可持續發展;關聯性
0引言
經濟發展是人們關注的重要問題。目前全球正處于新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伴隨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科學技術與人才對企業發展、國家發展愈加重要。作為一種特殊又極為重要的資源,人力資源是各類生產力要素內最活躍的因素。十五大報告指出“人才是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資源”。人是知識的載體與創建者,作為現代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力資源是要素、結構與創造力,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作為第一資源,人力資源是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
1人力資源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概況
1.1人力資源的概況
人力資源具有三層含義,一為國家或地區內具有勞動能力人口總和;二為一個組織生產力作用發揮的所有成員;三為一個人具備的勞動能力。一般而言,人力資源數量是指具備勞動能力人口的數量,人力資源質量是指經濟活動人口具備的體質、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水平。作為社會生產的必備條件,人力資源數量充足對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十分有利,但其數量應滿足物質資料需求,如多于物質資料生產,將增加新增產品消耗量,更會導致大量人力資源浪費,進而影響到社會經濟發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經濟活動內提升人口素質對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重要,只有重視人力資源,才能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1.2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概況
《世界自然保護戰略》(1980年)首次提出可持續發展觀念,其概念為“可持續發展強調人類利用生物圈的管理,使生物圈既能滿足當代人的最大持續利益,又能保護其后代人需求與欲望的潛力”。以經濟學角度分析,英國經濟學家巴比爾認為可持續發展是“在保持自然資源的質量和提供服務的前提下,使經濟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通過長期分析與研究,還可將經濟可持續發展歸結為兩類:廣義而言,經濟可持續發展與可持續發展類似,通過整合經濟、社會與環境,在對經濟可持續發展加以重視的同時,應將社會、環境等因素合理加入,以此綜合考慮整個經濟運行體制。狹義而言,經濟可持續發展需有效區分社會與環境因素,在經濟運行可持續發展評價中,需協調國民經濟部分主要指標增長速度等內容,如經濟發展速度協調性、結構協調性等,無法將社會、環境等因素與經濟可持續發展進行充分考慮。
2解決人力資源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聯性分析
2.1按照經濟可持續發展需求,做好人力資源開發規劃
人力資源開發是經濟發展與未來發展規劃的根本保障。在經濟發展中,要求人力資源數量充足,人力資源勞動能力、知識水平能夠滿足經濟可持續發展需求,通過合理配置產業結構及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實現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人力資源開發規劃中必須重視企業人員結構的合理性,只有為企業發展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才能實現開發、規劃人力資源的目的。在人力資源開發規劃制定中,必須對當地問題加以分析,并做好需求預測工作。按照經濟可持續發展需求,可將人力資源開發規劃分為3個階段,短期、中期與長期。短期是指為滿足當前人才需求,實施的短期人力資源規劃。往往中長期人力資源規劃處于忽視地位,為此,企業必須調查、評估自身人力資源管理規劃實施狀況,確保企業能夠健康快速發展。
2.2加快經濟發展,加大財政投入,全面提高人員素質
經濟發展水平將對教育、醫療等資源供給能力造成嚴重影響,從而對人們的文化、身體素質產生制約因素。當經濟發展水平快速提升時,國家才能具有寬裕的財政收入,才能加大教育財政投入力度,才能豐富教育資源。相比物質資本投資增速現狀,目前人力資源投資增速較低。為提升人力資源存量,必須加大教育、在職培訓投入。同時對初等、中等與高等教育投入結構合理調整,對職業教育加大發展力度,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國民綜合素質,才能為國家發展、用人單位發展提供高素質人才。
2.3優化產業結構,引導人力資源在經濟結構中的合理配置
按照一般經濟規律,產業結構變動一定會引起生產要素結構的改變,如人力資源產業分布結構等,因產業間存在差距,將帶動產業間生產要素資源的流動,為此必須優化產業結構,在經濟結構中引導人力資源合理配置。1)提高認識,加強管理。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需轉變傳統思維,更新觀念。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應提高對第三產業的認識,站在產業高度發展的角度,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并做好資金、立項與貸款等內容的合理安排,將第三產業安設于合理地位。通過加強管理,可進行第三產業發展規劃與扶持政策的合理制定,并建立以主要領導帶頭的第三產業發展管理機構,對第三產業發展加以規劃管理。通過加大宣傳力度,為第三產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2)以市場為導向,政策上積極扶持新興服務行業。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提升,在社區服務、房地產服務等方面社會需求越來越大,進而加大了供需矛盾。為此,相關部門需進行優惠鼓勵政策的合理制定,在政策上給予新興服務行業更多支持。并進行統一標準的制定,達到管理經營行為規范的目的。
2.4調整人力資源開發政策環境,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為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需對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人力資源體系之間的關聯性進行分析與研究,加大人力資源體系建設力度,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基于此,國家必須對人力資源管理相關制度加以完善,通過人力資源開發政策環境調整,如激勵政策的合理利用,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1)優惠政策的合理制定,引進人才。在就業等方面應取消地區保護政策與禁止帶有歧視眼光,對高素質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或外商投資給予優惠政策,以此對當地投資環境加以改善,并達到引進人才與思想觀念轉變的目的。2)有效結合長期引進與短期服務。經濟發展速度快、交通便捷、待遇豐厚與生活環境良好的地區,往往更吸引人才。為幫助發展中地區能夠引進高素質人才,需選取“柔性流動”與結合長期引進與短期服務的方法,也就是戶口、工作關系不變動的前提下,通過兼職特聘等方式實現人力資源合理利用,并提升人力資源利用價值,解決人力資源缺乏等問題。
2.5健全激勵機制,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
對實現生產要素與分配間的形式加以探究,逐步建立人才激勵長效機制。以資金的方式個人或法人可向基礎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投入進而取得相應的經濟利益。根據投入資金份額可實現投資者分配的確定。單位內部自分配落實過程中,可進行分配激勵機制的建立。通常遵循崗位工資為主,兼顧其他工資分配方式。針對企業貢獻率大的員工、高層管理者,企業可遵循其工作需求與業績實際情況,為其提供公平、公正的晉升與薪酬增加的工作環境。在物質激勵實施的同時,為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還需重視精神激勵,也就是重視員工個人意愿、尊重員工,站在員工的角度,為員工解決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以此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工作效率。
3結語
為達到成本與效益雙贏目標、為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為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與改善、提升人們生活環境,必須重視人力資源管理。伴隨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全球經濟競爭以從物質資源競爭向人力資源競爭轉變,企業是否具備競爭力與發展前景,不僅受經營規模的影響,更離不開豐富的人力資源。通過人力資源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相關概念的分析及科學措施的應用,可滿足國家、企業發展需求,這已經成為時展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多元統計;可持續發展;動態評價模型;研究與應用
[中圖分類號]F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4)16-0045-02
目前,我國各地的企業發展速度非常快,很多工業企業的發展也給環境帶來了污染,人們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逐漸加強了對環境保護的意識,強調企業的生產過程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保護環境,減少大氣污染。可持續發展動態評價模型正是衡量發展的重要方法,也是促進環境與經濟平穩發展的重要措施,所以,在研究的過程中,要合理地利用多元統計,對各地可持續發展實現的情況進行動態評價。
1 可持續發展動態評價模型的構建方法
1.1 主要內容的分析
在對可持續發展進行評價時,要充分分析其組成系統和各個子系統的發展情況,把表現出的主要內容進行數據統計,以便可以清晰地分析出系統結構,并能直觀地反映出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趨勢。對主要內容分析的過程要利用數學模型來完成,并通過多元統計的方法利用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指數,來對具體的內容進行評價,多元統計的方法應用非常簡便,評價的理論基礎也非常成熟,所以,可以很好地應用在可持續發展評價樣本的研究中[1]。
1.2 具體的評價方法
1.4 水質評價方法
隨著工業等企業的不斷發展,其造成的污染已經嚴重地破壞了當地的水質,在強調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時代,要想提高地區環境保護的能力,就必須對水質情況進行評價,使當地政府充分認識到城市水資源的現狀,從而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來減少對資源的污染。對水質評價的方法主要采取GPCA模型,這種模型可以實現大規模數據信息的計算和評價,所評價的結果也有很大的實用意義,在評價的過程中,GPCA模型會把水質相關信息進行分類處理,然后對各個水質子系統進行污染指數的計算,從而分析水質污染的程度[3]。
2 可持續發展動態評價模型的應用
2.1 環境保護能力的評價
通過動態模型的PCA評價可以發現模型評價的實用性,所以,這種評價的方法可以應用到環境子系統的評價中,通過對我國各地環境保護能力進行調查,分析可持續發展的指標體系。對環境保護能力的評價內容主要包括當地的環境污染程度、區域環境治理的情況、保護的力度等,考察每個子系統的表現形式和特征,最后根據具體的狀態要素進行評價。得出評價結果之后要與國內優秀的可持續發展地區進行比較,從而發現當地在環境保護方面還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有利于當地政府更快地制定環境保護的措施和方法,提高環境保護的能力。在評價的過程中通過各個因素之間的比較和計算,可以準確地得出指標層的指標數據,所以,要在得到數據的初期就進行比較,這樣可以節約評價的時間,提高評價的效率[4]。
2.2 多元統計方法的實際應用
通過考察發現,近年來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動態評價方法都是基于多元統計,多元統計方法在評價的過程中,會通過數據規格化來整理每個可持續發展子系統的數據信息,既保存了原本信息的真實性,又能通過統計更好地體現出與標準數據的差別。評價系統會把這種差別保留下來,方便人們的統計評價,多元統計方法的應用實現了數據的完整保存和評價結果的真實性,所以,可持續發展動態評價的過程要合理地利用多元統計,使其可以明確地計算出地區環境應用的情況以及保護環境的能力。
3 可持續發展動態評價模型研究的意義
各地企業的發展在帶來了豐厚的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人們生活中接觸到的生態環境現狀越來越差,所以,地區政府要充分地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通過可持續發展動態評價模型的研究來不斷探索提高環境保護能力的措施和方法。可持續發展動態評價模型的研究可以通過多元統計的方法來對當地實際的環境保護情況進行評價,且評價的結果真實可靠,可以充分地體現出環境的發展現狀。通過評價可以使人們明確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也加強了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提高了對資源的利用效率[5]。所以,各地要加強可持續發展動態評價的工作,把評價環節落實到每一個環境變化的細節中,通過具體的評價結果,來提高人們保護環境的能力。
4 結 論
可持續發展是我國重點發展的目標,要求各地實現經濟進步與環境保護的平穩發展,同時發現環境污染的現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彌補,減少對水資源和大氣環境的污染程度。通過可持續發展動態評價模型的研究與應用,使地區環境的發展情況準確地體現在人們的面前,采用多元統計的方法進行評價,簡化了評價的過程,也使評價的結果更加貼合地區的實際情況,是人們制定保護環境措施有效的依據。可持續發展動態評價過程既發展了問題,也解決了問題,當地政府要積極配合評價的工作,在發現環境污染問題時,要及時制定出改善的方案,不斷提高地區的環境保護能力,進一步促進經濟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長杰,傅小峰,馬曉偉.中國可持續發展綜合評價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23(19):412-413.
[2]王曉鵬,曾永年,曹廣超.基于改進主要成分分析方法的復雜環境系統質量評價模型[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2,45(52):156-158.
[3]姚莉,胡細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與實踐探析[J].蘇州市職業大學學報,2012,58(32):526-529.
篇10
【關鍵詞】經濟增長 環境成本 社會健康成本
一、研究背景
環境是人類得以生存和不斷發展的基礎,并滿足了人類的基本物質需求,為人類的社會經濟生活提供必要的空間和資源。我國經濟在近30年始終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但是卻始終采用投入、耗能、排放均較高的原始經濟發展方式,造成了我國的資源枯竭、環境和社會健康成本增加。近幾年在亞洲開發銀行和清華大學聯合的關于國家環境分析的報告中指出,中國的污染城市占全世界的總污染城市的較大比重,擁有500個大型城市的中國僅有不到5個城市的空氣質量可以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我國要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問題就是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面對我國當前存在的經濟、環境問題,我國政府和各界人士紛紛呼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我國的經濟發展轉變為綠色、低碳、可持續的新型發展方式。學術界的相關人士也根據當前的經濟發展和環境、社會人口健康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的調查研究,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實現順利轉型提供理論上的支持。
二、經濟增長與環境、社會健康的關系
(一)經濟增長與環境的關系
經濟增長與環境二者之間的關系,從本質上說是人類該怎樣和自然實現和諧相處。解決當前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經濟增長與環境這兩對矛盾。保護環境和經濟的持續增長二者應同時進行,不能只顧一頭。想要實現環境的保護,必須要有強大的經濟發展來支持,因為環保是一項長期且耗費較大的工作。隨著近些年的發展,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的經濟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主流,為了不斷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局勢,我國必須不斷調整經濟發展結構,保護我們的環境,實現全面發展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
(二)經濟增長與社會健康的關系
只有當人類的生存受到威脅后,才會喚起人們對健康的企盼。經濟發展的最初目的應該是保障人們的生存和健康,但是當前的經濟增長方式卻導致了環境的污染,影響了社會的生存健康。所以,我們應不斷改革我們的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增長與社會健康協調發展,實現二者的相互促進和相互發展。
三、分析經濟增長的環境、社會健康成本之間的關系
環境成本就是由于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造成了環境的破壞,進而使人們整體的生活質量下降,人類為此付出的代價而產生的成本。環境退化成本和保護環境支出是環境成本的兩個組成部分。保護環境支出就是為了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而產生的成本;環境退化成本則是因為環境的破壞導致的損失和進行一些保護行動產生的花費。
社會健康又被定義為社會適應性,即為人們對自身生存發展環境的適應,也就是人們對外界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適應性。
(一)經濟增長的環境成本分析
資源的消耗(水資源和氣候資源)、環境的污染(土地污染和大氣污染)、生態的退化(土地荒漠化和自然資源枯竭)為環境成本的三個部分。
環境成本中的資源消耗成本主要是指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對資源的利用和耗損而造成的成本。根據自然資源本身的特點,可以將其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如石油煤礦等礦產資源和缺水地區的水資源等為不可再生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等為可再生資源。
(二)經濟增長的社會健康成本分析
經濟的發展對社會健康的影響要進行辨證的分析。有利方面表現為,經濟的發展使人們的生存和居住環境得到不斷的改善,也促進了我國的社會保障不斷完善,解決了我國居民看病難的問題,保證了絕大數人有錢治病,將我國的健康水平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局面;不利方面為,由于沒有處理好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造成環境的不斷惡化,嚴重威脅了人們的生存健康。由于近些年經濟的快速發展直接影響了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使人們的生活壓力不斷增大,進而引發各種的消極的影響,使因物質條件提高帶來的積極影響消耗殆盡,社會健康水平整體呈下降趨勢。
四、經濟增長與環境、社會協調發展的建議
面對當前經濟發展與環境、社會的矛盾,我們應該從當前的實際出發為解決我國的經濟發展中的矛盾提出合理的建議和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在我國的GDP增長中的損失主要為資源的消耗,在我國特別是資源豐富的中西部地區,主要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為特點的發展方式,以消耗資源來促進經濟的發展,不利于實現經濟的全面持續發展。所以,為了實現我國經濟的綠色全面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及時的轉變當前落后的經濟發展方式,對有嚴重污染的企業進行監督管理并不斷促進其改革發展。
(二)對西部進行生態補償,生態脆弱區實施生態移民
我國的地勢整體上為東高西低,我國的大部分的河流均發源于西部地區,此地區的環境變化對河流的中下游有重要的影響。由于西部本身的氣候惡劣和生態脆弱,此地區的環境極易受到破壞。為實現地區間的平衡發展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問題,政府應重視此問題。如將東部的發展與西部的環境保護結合在一起,東部將因西部的犧牲而獲得的經濟效益進行估算,將其轉換為貨幣補貼給西部地區,為其經濟方式的轉變提供一定的物質基礎,避免西部地區因發展的需要而不斷對環境進行的破壞,促進西部地區的發展,縮小地區間的發展差距,實現東西部共同富裕。
五、結束語
促進經濟發展的主要目的就是回報社會、回報人民,但是由于發展方式的落后造成了一系列的環境和社會健康問題,當前的經濟發展方式主要是消耗資源和破壞環境來發展經濟,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我們當前的首要任務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所以,我們應該立足實際尋求新的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增長和環境、社會健康的全面發展。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實現碳中和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