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核心范文
時間:2023-07-19 17:38: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公共管理核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生產率市場化服務分權政策負責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場針對傳統的公共行政模式的缺陷的新的管理方法在全球席卷開來。這場運動通常冠之以多種稱謂:“新公共管理”、“管理主義”、“以市場為基礎的公共行政”、“后官僚制典范”、“企業型政府”。不管這些稱謂怎么花樣翻新,他們的基本特征和精神實質是不變的。盡管這些特質在不同學者的論述中各有不同,然而,其基本的思想和關鍵詞還是可以大體達成一致,諸如管理而非行政、市場化而非官僚制、競爭而非壟斷、服務而非執行、分權而非集權、過程而非結果、負責而非逃避等。為了表述的一致性與清晰性,本文一律采用“新公共管理運動”這一說法。
DonaldF.Kettl教授在《全球公共管理革命——關于治理轉型的報告》中提出了這場運動的核心內容主要是六個方面,即生產率、市場化、服務導向、分權、政策和對政策效果的負責。[1]由于是以“報告”的形式給出的,因此Donald教授沒有充分展開。這是由于“報告”本身的局限性所決定的。我們無可苛求。如果我們要深入理解新公共管理運動,我們完全有必要就此作進一步的闡釋與分析。諸如這些核心內容的真正內涵何在?將會引發什么樣的問題?這些核心內容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如何從一個整體而不是支離破碎的角度來理解新公共管理運動?對這些問題的深入闡述有助于深化我們對新公共管理的本質的系統把握與整體認知。這是我們把握新公共管理運動所必須具備的至為基礎、也是至為關鍵的基礎性內容。易言之,對上述這些問題的回答構成了本文的主要內容。
第一,生產率(productivity)。這里主要的問題是,政府如何才能以更少的稅收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人們對稅收的要求與對政府公共服務的期待總是逆向運動。對前者期待的降低與對后者期待的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高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這二者之間形成了一個尖銳的對立。形成這樣一個尖銳的對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人們對政府公共服務的不滿意,或者說公共服務的拙劣和日益惡化是直接原因,二是稅收的普遍上揚,傳統上的高稅收國家公共服務職能的弱化,使得人們從反思這一稅制本身到反思整個政府的公共服務體系。人們普遍發現,自己向政府所上繳的稅收總是在不斷增加,可是政府向我們提供的公共服務卻越來越少,質量也越來越糟糕。如此情形,對于普通公民來說,是一件極為苦惱和傷害官民感情的事;對于政府來說,這卻是向其提出了一大挑戰,如何花最少的錢辦最好的事?特別是少花納稅人的錢,同時又有效供給更多的公共服務。
據此,進一步提出的問題是,如何監管這些納稅人的錢,并且能夠恰到好處地使用?如何評估政府的公共服務?我們需要一個什么樣的標準、什么樣的機構來進行公正、透明、負責的評判?在此過程之中,納稅人應當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公民出錢,政府花錢,誰來監督政府花錢,這一整套機制如何理順?問題的另一面恐怕也值得驚醒:不花錢的政府是不是能夠提供良好的服務?誠然,這一點完全不可能。任何政府都需要花錢。只是說這些錢來源于何處?如何花銷?如何合理的分配?在政府財力達到一定的時候,政府是否還是需要從納稅人手中汲取大量資財?稅收機制如何適時調整?這一點對于那些稅收日益攀升的國家、地區和社會來說,尤其如此。對于窮人來說,稅收與其關系不大;對于富人來說,稅收也無非隔靴搔癢而已,因為其大部分收入是不會進入稅收核算體制的。畢竟,他們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方法逃稅、避稅、減稅。因此,稅收盯住的和傷害的只能是中產階級。顯然,對于中產階級來說,他們會覺得這是極為不合理之事。問題在于,以一種什么樣的機制來調整?要回答政府如何以更少的錢來辦更多的事這一問題,我們就必須顧及以上問題。對這些問題的不同解答,都涉及到政府收入問題。一旦政府收入受到影響,其所要提供的公共服務也將發生多米諾式的反映。
第二,市場化(marketization)。新公共管理運動的發展歷史就是市場化的不斷推進與官僚制的逐步摒除同步演進的歷史。問題只是在于,政府如何采取市場化的激勵手段來根除政府官僚體制的弊病?最近二三十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政府的運轉模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這就是原來由政府直接或者間接控制和操縱的企業紛紛以股份制、承包制、租賃制等形式私有化了。在這一意義上,私有化成為市場化的代名詞。而此間需要警惕的問題恰恰就在于這個私有化。畢竟市場化本身并不就是私有化。因為它極有可能導致的問題就是國有資產或者集體資產的流失。如何做到私有化的同時,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的保殖增殖,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對于宣稱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國家來說,一方面是私有化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另一方面,卻是私有化對公有制這一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的挑戰。不管怎么說,市場化的效率意識、競爭意識對于傳統的官僚體制來說,確實是致命的挑戰和打擊。實際上,在過去的二十多年的改革歷程中,改革采用的主導觀念是市場。其理論假設就是,公共機構如果像私人機構一樣運轉,勢必發揮更為經濟、更為效率的功能。撒切爾夫人非常偏好的經濟學家威廉尼斯卡寧的著名觀點就是,政府內官僚機構的管理者就是野心勃勃的企業家,他們希望最大化自己的事業。[2]
在私有化之外,一些國家的做法卻是大力發展政府與非政府的合作。與非政府的合作,表明政府開始向非政府組織由原來的不信任到信任、從彼此隔絕到合作共贏、從信息資源封鎖到廣泛接觸開放的轉變。無論如何,這對于政府組織來說,既可以吸取大量的知識智慧,也可以吸納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共同投入到政府的發展中來。這本身就大大減輕了政府日益增長的壓力,緩解了政府在諸多方面發展的危機。毫無疑問,對于政府組織而言,其充分放開手腳與非政府組織進行廣泛的合作,有助于形成一種既有利于政府自身發展,又有利于非政府組織發展的多贏格局。只是,問題同樣會不斷涌現。如何把握政府組織與非政府組織合作的界限?哪些問題可以合作?哪些問題不能合作?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原來等級森嚴的官僚體制如何適應這種轉變?以及相應的信息處理方式應該作何跟進?內部資料、公開資料這些如何適應轉變?非政府組織如何能夠最有效地為政府提高服務,而不是另有它圖?換言之,加強對非政府組織的監管不僅應當提上議事日程,而且還要強調其實效。
不管是哪一種市場化的方式,其都會對傳統的官僚體制和管制模式提出一些根本性的挑戰。用市場戰略來取代傳統的命令-控制的官僚體制,它沖擊的不僅是這個體制本身,而且是體制中的每一個從業人員。也就是說,市場化將改變的不僅僅是這個體制本身,而且是對這個體制中的每一位公務人員進行根本性的洗腦。如果沒有這些人員思想觀念與實際行動的根本性轉變,體制自身的演變將是非常艱難的過程。否則,就只能是徒有其名或者虛有其表而已。只有公務人員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體制的良性變遷才有可能發生。更何況,晚近以來,人們對官僚的質疑聲浪劇增。一方面,官僚被看成是尋求增加權力和一體化運作的利維坦;另一方面,官僚被看成是宮廷弄臣,是一系列不相協調、漏洞百出的部門的集合,最好就是蒙混過關,最壞就是自己愚弄自己。由于公眾關心的問題的數量日益增多、公眾關心的問題的質量日益提高、立法和行政未能適應政策制定環境的變化、以及公共官僚自身的性質等原因,公共官僚的權力一直在穩健上升。[3]
第三,服務導向(serviceorientation)。市場化的推進自然會波及政府轉型。市場化的進程使得服務意識、顧客理念等都被極大地放大了。因而相應的問題就是,政府如何才能更好地聯系公民、回應公民、服務公民?生產率的改進和市場化的發展,其必然結果就是政府服務效能的轉型。于是,“服務”的功能被極大地強化了。政府自身的轉型表現在必須從傳統意義上的管制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型。服務型政府的一個突出特征就是政府存在的理念必須以市場、以公民、以訴求為中心。類似于市場上的供應者與消費者一樣。前者必須即時回應后者對服務的訴求,且必須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水平、科技的進步狀況、社會的文明程度等不斷刷新這種服務,始終做到為后者提供良好的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有主動提供與被動賦予之分。就前者而言,主要指的是政府主動向公眾和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誠然,這種服務水平的高低會影響到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在傳統官僚制之下,這種主動提供服務的水平往往都是低下的。畢竟管制型的社會缺乏這種服務的傳統、動力與能量。
實際上,這恰是為什么近年來公眾對政府機構的信任度一度走低的重要原因。針對這種政府機構公信力逐漸下降,政府面臨著重重危機和種種挑戰的情形之下,一種要求政府主動回應社會和公民需求的呼聲日益高漲。由此,政府是否具有較好的回應性被當作是一個事關政府是否有效運轉的重要標準之一。在一些學者的研究中,回應性也被列入政府治理的重要內容和主要標準之一。增強政府的回應性,其做法大致有以下幾種:要么是提供數個可以互相替代的服務選項,要么是訓練政府人員正視選民市場不斷提高公共服務的水平。不管是哪一種形式,消費者需求的理念都被置于一個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這既是市場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又是政府回應性增強的重要表現。回應性使得政府與公民、政府與社會由原來的彼此隔絕、甚至是彼此對立的情形更進一步地緊密相連在一起。
服務導向的政府,又被成為消費者化的政府(consumerizinggovernment)。這是改變公共機構的一種普遍策略之一。試圖促使政府對“顧客”更加友好,并在公共服務中制度化“服務顧客”的理念。在政府問題的市場化解讀中,消費者的觀念可能最為強烈。但是,“顧客”本身也有爭議,這就是誰是顧客?在教育、社會福利、經濟計劃等項目中,顧客比較容易界定。可是,諸如被監禁的囚徒,他們能否得到公正的對待,以及能否確保有一定的途徑保證他們能夠受到公正的對待,就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此外,公眾有受到諸如稅務官、城市綜合執法大隊(簡稱城管)、交通警察(簡稱交警)等行政執法人員的公正對待,可是針對他們的處罰的看法和態度卻總是難免導致不一致、不公正的質疑。
于是,簡單地提服務顧客的想法,也就無法納入良好服務的顧客范疇,更莫論全方位的、競爭性的服務。問題尚有,消費者化政府的倫理爭議在于,是應當建議公共機構把公眾當作消費者還是當作公民?如果僅僅作為消費者,僅僅是關注公眾參與政府的經濟和服務接收者的性質,這種關系實際上會更加復雜,也更具多面性。而且,問題的嚴重性還在于,消費者的角色,勢必弱化以政治為基礎的公民角色、模糊內蘊政治權利和公民權利的公民資格等概念。畢竟,純粹意義上的消費者,會逐漸忽略公共機構的公共性質,因為它假設公民所希冀的無非是良好的公共服務、滿意的公共消費,而沒有公民的政治內涵。[4]如何平衡這既作為消費者,又不失公民身份與公民資格這二者之間的矛盾,看來確實是服務導向的政府理念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第四,分權(decentralization)。既然服務導向已經成為政府與公民關系的主導觀念,為了更好的服務于公民和社會,政府必須不斷增強其回應性。進一步的問題也就是,政府如何對公民的需求做出迅速和高效的反映?在一個極權體制或者一個集權體制之下,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服務導向的問題,因為在這些體制之下,公民的需求從來就不會被當局引起足夠的重視。只要自下而上的公民需求得不到政府的認可與接納,自上而下的服務體系就不可能建立起來。因此,在極權體制和集權體制之下,根本就不存在服務導向的問題,也就更不會因為服務導向而發生分權問題。
在民主政制發展的早期,這種服務導向發展的也不是特別明顯,只是隨著市場經濟和工業社會的發展,服務的理念由商業世界進軍到政治領域,由不僅限于市場原則,而且也變為政治原則之后,服務導向才成為政治運轉的法則之一,這才有了如何更好地服務,如何提高服務的水平問題。就新公共管理的分權來說,主要的做法無非有三:聯邦制國家里權力在政府體系內部的轉移,包括權力的橫向分割和縱向放權。與此同時,責任機制也隨之發生變化。下層和基層將擁有更多的權力以自主開展工作。目的是讓下層和基層擁有更大的權力、足夠的動力以及充分的能力來回應公民的需求。新公共管理運動所強調的分權仍然會面對一些問題,比如合理分權、有效授權的界限如何清晰界定?分權不只是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特征,它還具備一定的藝術特質,那么,如何合理把握分權和授權的藝術問題,也就成為分權與授權無法回避的一個難題。不管怎么說,新公共管理運動對分權的重視確實與傳統的管理更多強調集權截然不同。
新公共管理運動將分權置于一個突出的地位,主要體現在將分權視為一個高績效組織的主要特征之一。一個高績效的組織被認為具備如下特征:任務明確;明確規定目標并且強調效果;向雇員下放權力;創建新的方法激勵人們成功;當情況發生時,高績效組織能夠靈活迅速地調整自身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就績效而言,高績效組織具有競爭性;調整工作方法以滿足顧客需要;保持在利益相關者之間進行公開的建設性的信息交流。分權、授權的理念之所以在高績效組織中受到高度重視,是因為雇員是高績效組織中至關重要的核心。要達到高績效,就要給雇員以利用他們的技巧、創造力、適應變化的能力,以及不斷學習以完成組織使命的能力。雇員有權根據其興趣結成聯盟和工作關系以達到組織的目標,完成組織的使命。他們不受組織界限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雇員迎接挑戰,利用技能完成組織使命,發展新技能,全身心投入繼續學習等諸方面做得如何,將決定組織是否能夠取得成功。[5]
第五,政策(policy)。無論是生產率的提高,市場化的推進,還是服務導向的發展,分權化改革的深入,最后都要具體表現在政策層面。換言之,要通過政策來具體體現上述思想和主張。因此,政府的政策能力和政策水平也就成為深入貫徹前述新公共管理運動發展要求的重要指標。進而政府如何才能提高其設計和執行政策的能力,也就成為新公共管理的第五個重要內容。這是將前述思想具體化和操作化的重要階段。也是具體兌現和落實這些思想的重要舉措。如果政策設計不能充分體現上述思想,或者不足以落實上述理念,新公共管理運動的核心思想的實現必將受到極大的限制與制約。
從這一意義上來說,公共政策實質上是新公共管理對社會和公民輸出的信號與產物。換言之,公民能否感受到政府是采用傳統的官僚制還是新公共管理,他們能夠直接感知的就是政府的政策是否發生了變化?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這些變化背后所反映的政府理念是否有所變遷?如果說生產率、市場化、服務和分權這些理念會更多地停留于政府層面的話,那么,對于公民來說,政策則是更多的行政層面、公民最能直接感知、最能直接體悟的要素。不管政府推行什么樣的新公共管理,如果不能讓公民和社會在政策層面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和不同的感受的話,那么,這樣的新公共管理運動必將以失敗而告終。這就是為什么新公共管理運動為什么將政策作為一個重要內容的原因所在。
縱雖如此,(公共)政策分析的局限性依然無法回避。這些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一些社會問題,由于它們被界定的方式是注定不能夠得到解決的,如果問題是用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數據來界定,它們就絕不可能通過公共政策來解決。比如一個國家按一定比例對貧困線的劃定,總是會有一些人處于貧困線以下。畢竟,社會的相對差異永遠也不可能消除。(2)人們的期望總會比政府的能力增長得快。政策領域的任何進展可能只會導致人們對政策應該完成的任務寄予更高的期望。(3)解決某一群體問題的政策可能會給其他群體帶來一些問題。在多元社會里,解決一個人的問題可能同時意味著給其他人帶來問題。畢竟,沒有任何一項政策能夠同時達到多方共贏的格局。(4)有一些社會趨向很可能是不能夠由政府來推動的,即使它值得去做。比如,為解決種族問題,將白人與黑人混合居住,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5)人們常常會調適自己的行為,使公共政策變得毫無用處,政府也因此面臨窘境。比如高福利導致大量懶惰,從而過度依賴政府救濟金的行為。(6)社會問題可能會有很多原因,一項具體的政策并不能完全根除某一類問題。(7)一些社會問題的解決可能需要比問題本身成本更大的政策,甚而犧牲原有的社會制度或者價值理念。比如采用高壓政策鎮壓社會動亂、各種維權行為。它犧牲的就可能是一些民主的價值,諸如結社的權利、言論和出版自由、組織反對黨的權利等。(8)政治體系的建構可能不完全適宜于進行理性決策。社會問題的解決總體上需要理性決策,可是,由于民選官員需要回應選民的要求,如果加上一些利益集團的因素,此時政府的公共政策很可能就不是理性的,而是非理性的。[6]
第六,對政策效果的負責(accountabilityforresults)。如前所述,新公共管理除了要能夠將其生產率、市場化、服務導向、分權等思想變為有效的政策(也就是將思想操作化)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要對政策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也就是要強化政策執行的效果問題。于是,問題又進一步轉化為政策執行效果的責任機制問題。為什么新公共管理如此強調要對政策的效果負責?
傳統的公共行政模式主要基于兩種理論基礎,管僚制理論和政治行政二分法。新公共管理則分別是經濟學理論和私營部門管理。“重視目標或許是私營部門最重要的一點。傳統的行政模式因其過于關注結構和過程而忽視了結果,因而受到了眾多批評。現在的公共部門管理轉而將目標作為首要的目的,其他則退居其次,這是人們在態度上的一個重大變化。”隨著“以顧客為中心”的呼聲一天天地高漲,以及要更好地對外部團體和個人的需求做出反應,公共管理最終認識到管理者應直接對公眾負責。這也是它與傳統模式地一個較大不同。[7]對結果的負責,主要來源于新公共管理嚴格區分了“行政”和“管理”的含義。“行政”基本上指服從指令和服務,而“管理”則指:(1)取得某些結果;(2)取得這些結果的管理者的個人責任。簡言之,行政指的是聽從指令,管理則指的是實現結果。這就意味著:一個管理者不僅僅是服從指令,他注重的是取得“結果”和為此負有的責任。公務員日益認識到,他們的職能是進行組織,以實現他們對其結果負有真正責任的目標,而不僅僅是服從命令、程序操作和將政策變為行動。這就是說,公務員把自己不再僅僅看作是行政者,更重要的還是管理者。或者說公務員完成的是管理性的而不是行政性的工作。因此,使用“公共管理”一詞正在成為人們的偏好,“公共行政”一詞即使尚未被人拋棄,現在也似乎已經過時了。[8]
新公共管理發展到今天已經逐漸形成其自己的特色。這就是對結果和責任意識的強化。“管理主義模式的主要特點是管理者對產出和結果負責。”“公共組織需要有所作為;政府現在想知道它們做什么;它們做的怎樣;誰是主管并對結果負有責任。達到這一目標的首要途徑就是‘讓管理者來管理’,意即高級管理者本人對結果能否切實負責,而不僅僅只是像行政人員一樣服從別人的命令。改革將越來越多的管理權力進行分割,這意味著部門領導必須負有更多的責任。公共管理者現在已介入有關的政策事務以及嚴格意義上的政治事務,他們越來越多地對這些事務負有個人責任。如果事情出現某些差錯,他們付出的代價將是失去工作。”[9]簡言之,新公共管理“改革的重點在于實現結果和對結果負起責任。換句話說,改革的重點是成為管理者而不是成為行政者”。[10]這方面的典型案例主要是英國的富爾頓報告和美國的《文官改革法》1968年英國的富爾頓報告就是一個典型。該報告指出,公務員的整個管理任務由四個方面組成:在政治指導下制定政策;創立偵測執行的“機制”;行政體制的運轉;對議會和公眾負責。1978年,美國的《文官改革法》的目標在于,使管理者對結果負有更大的責任。
新公共管理的“責任”問題依然需要進一步明晰。這里涉及的問題依然有很多。比如,如果沒有實現預定目標,是否必然是管理者的過失?如何理性評估這些原因,包括資金不足,或者預定目標不夠科學,也不現實?而對責任的監管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其一,由于公民會較多地依賴公共組織項目的執行與實施,他們不敢提出過于嚴厲的批評。其二,很多項目沒有清晰地界定的顧客,顧客是誰?我們不知道。很多時候談不上監督,尤其是長期的監督;其三,過分依賴公共雇員的良好動機和專家主義,會使公眾面臨不法行為和不當行為時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11]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是新公共管理運動強化責任時不得不審慎思索,認真求解的難題。
綜上所述,不管新公共管理運動的發展經歷了什么樣的歷程,也不管人們如何評價新公共管理運動。充分認識、深入理解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內容是把握二十世紀最后二三十年來新公共管理及其發展的關鍵所在。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把握這些要素之間的內在關系。為什么是這些要素?它們能否構成一個完整的要素體系?如果說生產率和市場化是市場經濟和企業化政府的必然要求,那么服務導向則是其必然結果。而要提供良好的服務,不論是在橫向的權力分割,還是在縱向的權力分解中必須貫徹分權原則。可以說,這是公共服務發展的必然要求。所有的這一切最后都必須通過政策體現出來。一個良好的政策就是所有這些要素的集中體現。換句話來說,只要審視我們的公共政策,就可以找尋生產率、市場化、服務導向和分權這幾者的具體落實和操作情況。
誠然,公共政策本身是需要加強監管的。沒有監管的公共政策,很難保證其良好的效果,以及優良的公共政策。這就涉及到新公共管理運動的責任問題。其實和傳統的公共行政一致之處在于,很大程度上,新公共管理雖然有諸多新理念,然而其對責任的強調實則是對傳統的公共行政的復制與強化。就新公共管理運動本身而言,除責任之外的所有要素,其要義都在于提供公共機構的透明度和責任性。因為,不管公共行政如何變化,其核心內容依然是公共組織的責任。只是責任形式不同而已,傳統的責任形式大多基于設立政治機制或者行為主體,新公共管理運動強調通過績效考核,或有能力促使管理者對個人和機構行為負責。[12]質言之,這些核心要素之間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絕不可孤立觀之。否則,對新公共管理的理解就容易出現一知半解或者斷章取義。既要把握每一個要素的特定內涵,又要把握這些要素之間的內在關聯;既要明晰其優勢之處,又要厘清其問題所在。這就是我們在把握新公共管理運動核心內容這一基本問題上最基本的立場和方法。
參考文獻:
[1]關于新公共管理核心內容的主要參考DonaldF.Kettl,TheGlobalPublicManagementRevolutio:AReportontheTransformationofGovernance,Brookingsinstitutionpress,Washington,D.C,1-3.
[2][美]B·蓋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五版),聶露、李姿姿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67頁。
[3][美]B·蓋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五版),聶露、李姿姿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1頁。
[4][美]B·蓋伊·彼得斯:《官僚政治》(第五版),聶露、李姿姿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376-378頁。
[5][美]馬克·G·波波維奇主編:《創建高績效政府組織》,孔憲遂、耿洪敏譯,耿洪敏校,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1頁。
[6][美]托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彭勃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295頁。
[7][澳]歐文·休斯:《公共管理導論》(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80-82頁。
[8][澳]歐文·休斯:《公共管理導論》(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頁。
[9][澳]歐文·休斯:《公共管理導論》(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73、80頁。
[10][澳]歐文·休斯:《公共管理導論》(第二版),彭和平、周明德、金竹青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頁。
篇2
二、“公共性”的由來及演變過程
根據《辭海》的解釋,“公”的中文含義為“公共;共同”,與“私”相對。《禮記·禮運》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即為此意。《漢語大辭典》中,“公共”意為“公有的,公用的,公眾的,共同的”。因此,自古以來,“公共”的中文語義強調多數人共同或公用。也有人認為“公眾”一詞有兩個起源:一是起源于古希臘詞匯(pubes or maturity),強調個人能超出自身利益去理解并考慮他人的利益。同時意味著具備公共精神和意識是一個人成熟并且可以參加公共事務的標志。二是源于古希臘詞匯(Koinon),英語詞匯“共同”(common)就起源于該詞,意為人與人之間在工作、交往中相互照顧和關心的一種狀態。在古希臘社會里,公共是一種所有成年男子都可以參加的政治共同體,其主要職責是建立一些永久的標準和規則,目的是為了獲取最大之善。因此,從起源上看,“公共”更多地意指社會層面的非個體性,在古希臘政治社會里與早期民主相關聯。這也應證了,隨著時展,當代的“公共”概念已發生很大改變,公共成為政府和政治的同義詞的觀點。
哈貝馬斯考察了另外一種公共性起源。在哈貝馬斯的理論中,公共性或公共領域不是指行使公共權力的公共部門,而是指一種建立在社會公/私二元對立基礎之上的獨特概念,它誕生于成熟的資產階級私人領域基礎上,并具有獨特批判功能。關于公共性的演變,哈貝馬斯認為,自古希臘以來,社會有明確的公私劃分,公代表國家,私代表家庭和市民社會。例如在古希臘、羅馬,公私分明,所謂的公共領域是公眾發表意見或進行交往的場所,那時雖有公共交往但不足以形成真正的公共領域。在中世紀,公私不分,公吞沒私,不允許私的存在,公共性等同于“所有權”。直到近代(17、18世紀)以來,在私人領域之中誕生了公共領域,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性(注:[德]哈貝馬斯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
受到國外對這一問題研究的啟發,國內也有學者從社會領域分化的角度分析公共性的產生。他們認為,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國家與市民社會,政治生活與經濟活動具有對應的相關性。整個近代社會發展史的客觀進程,都在于使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日益分化,這樣一來,整個社會就成了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整合體。在社會分化為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過程中,國家的職能也開始了分化的歷程,除出現了國家職能的多樣化趨勢,其中統治職能與管理職能是最為基本的兩大職能。由于國家統治職能是在統治集團和被統治集團的關系中實現的,所以,雖然它表現出一定的現代公共性的內容,但本質上是與公共性相悖的。而在管理職能中,公共性則是其最為根本的特性,甚至可以斷言:歸咎于管理職能的是一個純粹的公共性的領域。因此,社會領域的分化引發國家職能的分解,從而導致公共性的彰顯。
在論及公共性在近代的演變時,國內外學者都傾向于用“公共性喪失”一詞。一種觀點認為,在近代功利哲學和市場經濟的趨利傾向共同催生下,古希臘公共性的含義進一步喪失,現時情況是,“通過集體的方式尋求更大的善已被個人的計算、功利以及成本和利益所替代。政府的目的在實踐中已是私有的福利(private well-being)。我們憑借官僚、技術和科學的手段來決定福利、幸福和功用。這里沒有公共的原初含義,有的只是原子個人的集合體;這里沒有公共利益,有的只是許多私人利益的聚合體。”雖然美國公共行政對于如何實現公共性有過幾種理論,包括以利益集團形式表現出來的公共(多元主義視角);以理性選擇人形式表現出來的公共(公共選擇視角);以代議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公共(立法的視角);以消費者形式表現出來的公共(提供服務的視角);以公民權形式表現出來的公共(公民權視角)等,但這些理論都不能真正代表公共。真正的公共理論架構應是以憲法為基礎,公共概念必須建立在公民權、仁慈和愛之上,此外還需要聽證系統和程序的保持及發展,及對集體公共群體和弱勢群體的關懷,等等。
哈貝馬斯也認為,隨著資產階級社會的發展變化,出現了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哈貝馬斯理論中的公共性一詞,可以譯成公共性,也可以譯為公共領域,二者沒有實質差異。但傾向于用公共性指稱政治層面,而用公共領域指稱社會層面。——筆者注),由此導致公共性喪失。“兩種相關的辯證趨勢表明公共性已經瓦解:它越來越深入社會領域,同時也失去了其政治功能,也就是說,失去了讓公開事實接受具有批判意識的公眾監督的政治功能。”在這里,哈貝馬斯把公共性的喪失歸于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相互滲透(注:[德]哈貝馬斯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
在我看來,關于“公共性”本源及演變,其實離不開整個社會環境的變化背景,這一背景包括社會的、經濟的和政治的因素。首先,最早意義上產生的“公共性”代表一種樸素的全民性,如古希臘民主制。其次,在古代社會,由于沒有明確的公/私領域劃分,在政治領域,代表國家權力的“公”吞沒了“私”,在經濟領域,表現為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全面控制,因而公共性等同于國家權力。再次,按照哈貝馬斯的看法,直到近代,“公”與“私”才截然分離,各有自己的獨有領域,與此同時,經濟領域盛行自由主義和市場經濟理論,在政治領域采取國家放任主義,公共行政在政治與行政“二分法”的影響下,熱衷于對純粹管理技術和效率的追求,從而形成對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和公共價值的沖擊,于是就有新公共行政學強調公平與參與及同期的政策分析理論中的民主因素等。最后,現代社會“公”與“私”出現相互融合的趨勢,經濟領域表現為國家干預與自由經濟并存,而在政治領域,以第三部門為核心的公民社會成長壯大,社群主義盛行,引發大規模的公民參與和公共行政改革浪潮,“公共性”問題再一次被重視起來,此時,突出“公共性”不僅是公共部門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公民社會外力推動的結果。
三、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內涵
在對國內外關于“公共性”起源和演變問題的相關論述做一番考察之后,我們仍然不得不面臨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即什么是“公共性”?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在沒有給出自己明確的答案之前,我們發現,對公共性問題的闡述可以有很多角度,不同學科也有不同的認可。僅從公共行政與哲學等角度對“公共性”的內涵進行闡述的觀點,就可以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
1.作為一種分析工具的“公共性”。該理論認為,“公共性”是用于描述現代政府活動基本性質和行為歸宿的一個重要分析工具。在一般情況下,是指政府作為人民權力的授予者和委托權力的執行者,應按照社會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從保證公民利益的基本點出發,制定與執行公共政策。具體表現為:從基本理念上講,“公共性”指政府組織應著眼于社會發展長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來開展其基本活動。由此,衡量政府活動是否達到公共性的基本標準是,公共政策及其執行是否堅持和維護了公民的基本權利,是否在輿論中充分體現和表達了公民的意志,政策與執行的出發點是否超越了政府的自利傾向,而考慮更為普遍的社群利益和社會長遠利益等。在道德層面上,“公共性”應是每一個政府公職人員的職業態度、觀念和信仰。它要求公職人員以此信念竭誠為民服務,明確政府組織與公職人員的行為必須在道德上、倫理上滿足公共性的基本要求,并在政策制定與執行過程中,防止部門和個人偏私的利益驅動。在政治過程層面上,“公共性”意味著在涉及公共物品提供等集體行動上,存在著有效的決策參與通道和決策選擇機制。在這里,“公共性”的獲取及其保證,具體化為政府政策利益導向的選擇過程,它包含政府的政策制定與執行是否具有開發性,以使公民能夠充分了解有關政策的信息,并能夠與政策制定者進行磋商;公民的利益能否通過民主的程序得到表達與整合;公民依靠怎樣一組規則來決定政治決策的選擇,決定政府公共物品或服務的提供等。在政府的財政活動中,評價“公共性”價值是否滿足的核心要素,應是政府提供各種類型的公共物品行為和與此相關的政府收支行為的基本取向和政策目標,以及相關的財政制度和規則的安排(注:孫柏瑛:《公共性:政府財政活動的價值基礎》,《中國行政管理》2001年第1期。)。
2.作為一種公共精神的“公共性”。這種觀點認為,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內涵可以歸結為公共精神。現代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應包括四個方面:民主的精神,即人民的意愿是政府合法性的唯一來源;法的精神,它意味著政府的一切活動應受到預先確定并加以宣布的規則制約;公正的精神,即承認社會公民應具有平等的權利并不受公共權力所侵害;公共服務的精神,即政府的公共服務應盡可能公平分配,政府的施政過程應平等、公正和透明。這四種公共精神在公共行政活動中的實現方式應是:逐步實現政府與公民平等化;行政權力既受到保護又受到制約;行政活動既有效率又有責任;公共行政是由民眾驅動的、積極的、合作主義的、參與的過程,等等(注:張成福:《論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中國行政管理》1995年第5期。)。
3.作為一種最新理念的“公共性”。把“公共性”看成是公共管理的最新理念:它揭示了管理目的的公益性,強調了為公眾服務的出發點;它明確了管理的范圍是那些公共事務,揭示了管理所依據的權力為公民所授予,因而其行使必須接受公民的監督,以公民認定的是非為是非,不能違背公民的意志;它體現著行政過程中的責任,要求行政行為必須對其后果無條件承擔責任;它強調了行政過程中必須有公民參與,強調注意聽取公民的意見,這就要求行政過程中的公開性與透明性;它強調公共行政的結果必須取得公民的認可,這就要求有向公民報告的制度,工作一定周期后,政府應按程序向公民報告,以接受公民審查并予以通過,等等(注:劉熙瑞:《理念·職能·方式——我國地方行政機構改革面臨的三個轉變》,《人民論壇》2000年第7期。)。
4.作為一種價值基礎的“公共性”。該理論認為,由于行政體系的價值基礎是其公共性,因而政府的制度安排所要重建的價值觀念就在于明確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也就是說,政府把自我表達存在的公共性作為至高無上的原則,政府的組織機構、行為方式、運行機制、政策規范等,都無條件地體現出其公共性。政府組織是掌握公共權力的實體,但這個實體卻沒有自己的獨立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愿望,也不是任何一個社會集體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愿望的代表,它所體現出來的是整個社會的公共利益和政治要求。政府價值公共性最直接的表現是政府的規范體系和行政行為系統的公正性,而且這種公正性是一種制度公正,是包含在行政行為機制之中的,有法律法規和公共政策體系提供的,是一種制度安排(注:張康之:《行政改革中的制度安排》,《公共行政》2000年第4期。)。
5.作為一種公平與正義的“公共性”。針對傳統公共行政過分追求理性與效率的傾向,新公共行政主張:(1)社會公平。強調所有公民平等的政治和社會機會。它同樣代表著對所有公民而不是對公共機構負責,以及對公共部門經決策和實施項目負責。(2)代表性。盡管大眾并沒有影響代表決策的直接權力,但相信代表性肯定是新公共行政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不是唯一的激勵因素,需要考慮其他價值觀的積極參與。(3)響應性。主張政府需要更多地響應公眾的需求。(4)參與。新公共行政提供在公共事務中廣泛程度的公民與公務員參與。(5)社會責任感。公共管理者被視作以公眾的利益而不是他們的自我利益去創造高效率同時又是平等的服務(注:參見[美]張夢中等《尋求社會公平與民主價值》,《公共行政》2001年第3期。)。
6.作為一種理性與法的“公共性”。這里指哈貝馬斯重點探討的資產階級公共性的本質。他認為,“公共性應當貫徹一種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立法”,從而“公共性成為國家機構本身的組織原則”。他進一步提出,在資產階級哲學那里(霍布斯、盧梭、洛克和康德),公共性等同于理性,甚至是良知,依靠公共輿論表達出來。而在法哲學那里,公共性需要法律和道德元素支撐,所以“康德所說的公共性是唯一能夠保障政治與道德同一性的原則。公共性既是法律秩序原則,又是啟蒙方法”。而“默格爾根據18世紀的范型把公共性的功能界定為統治的合理化”。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哈貝馬斯指出了公共性作為市民社會獨立領域的批判力量和促進資產階級統治合法化的獻身精神(注:[德]哈貝馬斯著、曹衛東等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
綜合起來,有關“公共性”內涵的觀點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在倫理價值層面上,“公共性”必須體現公共部門活動的公正與正義。其次,在公共權力的運用上,“公共性”要體現人民主權和政府行為的合法性。第三,在公共部門運作過程中,“公共性”體現為公開與參與。第四,在利益取向上,“公共性”表明公共利益是公共部門一切活動的最終目的,必須克服私人或部門利益的缺陷。第五,在理念表達上,“公共性”是一種理性與道德,它支持公民社會及其公共輿論的監督作用(哈貝馬斯)。總之,傾向于把“公共性”作為公共部門管理活動的最終價值觀,在此之下,才有公正、公平、公開、平等、自由、民主、正義和責任等一系列價值體系。
盡管在公共性問題上,不同時期、不同角度的理解存在差異,但對于公共管理,基于它是一種為實現公共利益而進行的公共部門管理活動,我們把這種管理活動的公共性內涵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公共管理主體的公共性。國家、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共同構成公共管理的主體(這里的國家、政府與社會都是從狹義的意義上說的)。作為公共管理主體,這些組織具有不同于其他私域組織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現在組織的代表性、行為的公務性、宗旨的公益性、權力的法定性等方面。二是公共管理價值觀的公共性。與一般意義上的管理把如何經濟地和富有效率地實現管理目標不同,公共管理的價值觀更主要體現在平等、正義、公平、民主、倫理以及責任心等方面。私人管理建立在個人本位主義和自利性本質之上,把追求個人效率或利益最大化作為目標取向。與其迥然不同的是,公共管理注重在民主政治理念上去實現公眾的高度參與、社會公平以及承擔為公眾謀求福利的責任。三是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權力是政治社會的基石,是理解一切政治現象的基礎。就如霍布斯所言,“契約,沒有刀劍,就是一紙空文”。恩格斯也認為,國家本質上是同人民大眾相分離的公共權力。公共管理是管理主體運用公共權利實現管理目標的社會活動,因此,公共權力是公共管理活動的后盾和基礎,公共力的公共性充分體現了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四是公共管理對象及目標的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客體或對象是公共事務,即國家公共事務、政府公共事務和社會公共事務,無疑它們均具有鮮明的公共性。公共管理主體對公共事務的管理首先從公共問題入手,公共問題是公共管理的邏輯起點。同時,由于對公共事務的管理,最終要達到的目標或宗旨是實現社會公眾的公共利益,因此,公共事務、公共問題和公共利益的公共性正是公共管理公共性的題中應有之意。
四、公共管理的公共性與社會性的異同
“公共性”作為公共管理的一種基礎性內涵,與公共管理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治理活動之間存在怎樣的聯系,這是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它涉及到我們對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價值取向,即它是實證的過程還是規范的研究,或是兩者兼而有之。
我們認為,就總體而言,作為公共管理的本質內涵,公共性與社會性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在階級與國家產生之前的原始社會時期,公共性與社會性在最廣泛意義上是一致的或領域是重合的;隨著階級與國家的產生,國家成為公共性的代表,公共性逐漸從社會領域中凸顯并獨立出來;而在階級與國家消亡之后,公共性與社會性又再次融為一體。因此,本文所討論的公共性,是指處于從階級與國家產生到消亡這一歷史時期的特定概念。另外,從上述公共性的自然發展過程可以得出,社會性是公共性的存在基礎,公共性則是社會性的特殊體現;社會性具有量的規定性,公共性則有質的規定性。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公共性將不斷擴張與壯大,最后發展成為社會性。
1.公共性與社會性的區別
首先,從概念的定義上看,社會是具有多重性含義的。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社會有兩層意思,一是指由一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構成的整體;二是泛指由于共同物質條件而互相聯系起來的人群。我們平常所說的社會,既可以指最廣義的“人類社會”,也可以指狹義的社會性事務,如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教育、文化、衛生等事務。因此,理論上對社會這個概念作界定并不簡單,從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定義社會。認為,物質實踐創造了社會,社會本質上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生產關系總和起來就構成所謂社會關系,構成所謂社會,并且是構成一個處于一定歷史發展階段上的社會,具有獨特的特征的社會。”(注:孫曉莉:《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國家與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9頁。)
政治科學常用的社會概念,最初在思想家眼里是與國家等同的,例如盧梭就把國家、社會共同體和社會契約混用起來。直到19世紀以后,大多數資產階級理論家才開始把社會當作與國家對立的社會領域,即市民社會或公共社會。摩爾根較早指出,“我們可以在這里提出一個前提:即一切政治形態都可歸納為兩種基本方式,此處使用方式(plan)一詞系就其科學意義而言。這兩種方式的基礎有根本的區別。按時間順序說,先出現的第一種方式以人身、以純人身關系為基礎,我們可以名之為社會。這種組織的基本單位是氏族;第二種方式以地域和財產為基礎,我們可以名之為國家。這種組織的基礎或基本單位是用界碑劃定范圍的鄉或區及其所轄之財產,政治社會即由此而產生。”(注:(美)摩爾根:《古代社會》,楊東莼等譯,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第6頁。)把社會性看成是人的本質屬性,并認為社會的產生先于國家,因而國家代表的公共性與社會性不能如早期思想家所認為的那樣可以等同或渾然一體。
其次,在公共管理實踐中,公共與社會各有所指。平常說的“小政府、大社會”模式,是我們區分政府所代表的“公共性”與社會性的實際體現,表明在政府與社會二元對立的情況下,政府代表的公共性與社會所代表的社會性相互關系的狀況。一般而言,公共性表示一種權力或權威,而社會性則代表公開性、參與性和非國有化等意思。
2.公共性與社會性的聯系
其主要表現在于:公共性來源于社會性,在一定條件下它們是一致的,比如在非階級社會里,公共性實際上和群體性是等同的。然而,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從根本上抽象并升華了社會性(群體性),比如建立在契約之上的“公意”,體現出公共管理區別于其他管理的本質特征。因而在一定條件下,公共性又不完全等同于社會性。二者的聯系具體表現在:
首先,從起源看,早期的思想家對公共性與社會性是分不清的或認為等同的,表現在政治上就是國家與社會根本混淆。如柏拉圖認為,國家起源于人類生活的自然需要。國家就是達到正義或公道的手段。在這里,他是把國家與社會等同起來,混淆了兩者界限。因此他的國家充其量是群體的結合,因為還沒有出現與人民相分立的公共權力(注:鄒永賢主編:《國家學說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頁。)。直到亞里士多德那里,才區分了國家與社會,認為國家起源于社會,是社會自然發展的結果。恩格斯肯定國家源于社會說,同時指出,“在這里,國家是直接地和主要地從氏族社會本身內部發展起來的階級斗爭中產生的”(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5頁。)。因此,我們認為,國家所代表的公共性與整個社會所代表的社會性是具有產生的異時性的。
其次,從哲學意義上講,社會性與公共性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公與私是相比較而存在的,公共性與私人性也是如此。只是公共性與私人性并沒有截然分開,二者有交叉之處,即所謂“公中有私(局部和個人),私中也有公(共同事務和利益)”(注:夏書章:《現代公共管理概論》,長春出版社2000年版,第3頁。)。正是公共性與私人性及二者交叉的部分構成了廣義的社會性。與此同時,公共性作為共性是對社會群體中的個性的一種提煉和升華,是建立在一定條件(契約等)基礎上的群體一致的意志或者意識表達,因此,公共性脫離了社會個體的雜亂無章和無序,成為一定團體的集中意志。還應看到,在發展趨勢上,隨著社會自治的完善和國家作為統治工具的最后消亡,公共性與社會性將再次趨同,達到終級目標的社會性,實現古人所稱頌的社會大同。如《禮記·禮運》所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公共性與社會性由混沌統一到分離對立,再到在新的社會領域內的統一,體現了公共性與社會性及其相互關系具體的和歷史的辯證演進過程。
再次,在具體實踐中,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以社會性為參考坐標。表現為公共部門的活動越是接近社會,其公共性越明顯;越遠離社會,其公共性越弱。如公共管理從權力中心向社會中心轉變,從管理中心向服務中心轉變,管理原則從對上負責向對下負責轉變,如此等等,其結果都使公共管理活動更趨向民主,更能保障公平,并盡可能給公眾帶來效益。
五、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與社會性關系問題研究的現實意義
公共性與社會性是各有其特定內涵的復雜概念,同時二者的異同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國家(政府)與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由此我們可以用它們作為分析現實問題的理論工具,從而使得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不僅具有理論上的意義,更有實踐上的方法論意義。
首先,認為,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問題或現象都具有自然和社會雙重屬性。公共管理既是一項主觀見諸客觀的管理過程,又是一種現實狀態,因此我們在分析這一現象時,就必須既看到它自然發展的演變過程,又要注意這一過程的社會屬性。針對這種社會屬性,人們的態度、方法不是企圖超越或跨過它,而應該是在承認它的前提下,不斷根據時展和環境變化的需要,探索公共管理不同的運行模式。
篇3
關鍵詞:公共管理;城市;公園
收稿日期:2011-05-10
作者簡介:曹世奎(1966―),男,湖北襄陽人,助理農藝師,主要從事園林園藝養護工作。
中圖分類號:TU98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1)06-0155-03
1 引言
近幾年來,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城市環境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而公園是城市環境中的重要一環,城市公園表達人們追求的理想境界和物質文化風貌,是城市綠地系統和城市居民休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展示城市社會生活與精神文明風貌的窗口,對城市景觀的塑造和城市特色風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公園治理是新公共管理下城市發展建設的核心,根據新公共管理理論,可借助多樣化權力,使政府部門和市場機制,社會組織群體通過協調以及合作,在實現秩序的同時發揮績效,提高公園管理治理工作,提高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2 公共管理下公園治理的問題
2.1 公園復雜化增加治理困難
公園大部分位于市中心區域,因而公園附近人口密集,特別是老年人居多。人口眾多的環境下給治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人們思想不一致,缺乏對公園的環境意識,有的市民隨意采摘花果,踐踏草坪,亂丟垃圾,損壞設施,過度消耗水電。一些市民和外來游客自身素質不高,在公園的溪流、湖泊里釣魚,有的甚至下河摸魚,影響了公園的生態環境與平衡及公園內衛生環境,使設施維護水平下降,同時影響了城市公園的整體形象以及正常運轉。因此治安、保潔、綠化養護、設施修復等力量需要增配,公園用水用電和垃圾清運費用增多,公園的管理成本急劇增加。公園環境復雜,治安案件不斷增多,都增加了公園治理難度。
2.2 治理經費不足
我國大部分城市公園治理中,政府的撥款只能供專項維修費用和固定資產投資,其中的綠化等其它支出均是由公園自籌,且還要繳納所得稅,所以經費十分緊張。特別是許多城市公園免費開放后,城市公園所承受的經濟壓力進一步加大,治理經費問題也變得更加嚴重。城市公園免費開放后,游客量猛增,游客對城市公園的硬件設施的需求加大,城市公園就必須相應地增加對這些硬件設施的投入。資金不足則不能從根本上保證公園治理的完善,同時使得公園治理人員的積極性下降,嚴重影響公園治理的進度,制約了城市公園的發展。
2.3 市民參與度較低
城市公園是準公共物品,即供市民游覽、休憩、開展科教文化活動及鍛煉身體等活動的公共場所,園內硬件設施也是公益性設施。所以,市民應是城市公園的使用者,城市公園的建設與管理也應當讓市民參與,并且要以市民的需求為主要治理依據。但是,城市公園對治理人員專業技術的要求制約了普通市民的參與,城市公園治理中涉及到很多利益方面的問題,而各種利益主體又難以協調,導致市民參與度低,因此目前幾乎所有城市公園均是以政府部門的政策指導出發,并沒有考慮到廣大市民和游客的需求。
3 公共管理下公園治理的對策與建議
3.1 建立科學的公園管理體系
為保證公園治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應建立一套科學的公園管理體系,使國有公園適應當前園林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公園經濟不斷發展和公園管理水平的提高。科學的公園管理體系就要改變傳統的觀念,參照當前企業機制進行經營管理,把公園與苗木生產、綠化施工、園林規劃設計以及城市綠化管理等系統有機地進行同類合并,形成管理項目部門,選配具有改革開拓的精神,施工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精干高效的人才進人項目部。各級各部門要提高認識,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積極主動地做好各項工作,齊心協力抓好落實,切實增強做好各個區域的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檢查制度、定期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綜合運用群眾評議、條塊評估、組織評定“三位一體”的考核辦法,把整個城區管理置于社會各方面的監督之下,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加強干部作風建設,以科學發展觀統攬起來,在“兩個率先”中實現生態文明目標,全民動員、全社會參與,堅持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用硬作風攻硬任務完成硬指標,全面提升公園管理水平。
3.2 加強公園綠化管理
公園綠化是公園管理的重中之重。綠化主要是功能上和景觀上的要求,國內綠化也可分為功能上的栽植與景觀栽植2個方面,功能上的栽植如視線誘導的栽植,指示性栽植,遮光栽植(防眩)、隔音栽植等;景觀栽植則是為了改善景觀,創造優美的公園環境,可采用的方式有整形的栽植、自然風景栽植、自由栽植、群落栽植等方式,后3種形式目前國內公路綠化中采用的還不多。當然采用的綠化植物要有適應性,并能反映地方特色,同時也要能反映不同路段的自然特色。
搞好公園綠化,要嚴格控制園林綠化材料的質量。各種原材料、產品、半成品、構配件、機械設備、土方、苗木、草坪、支架等工程材料,施工過程中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是構成工程質量的基礎,投入材料的質量,如土方質量、苗木質量規格、各種管線、鋪裝材料、亮化設施、控制設備等不符合要求,工程質量也就不可能符合工程質量的標準和要求,因此,嚴格控制投人材料的質量是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對投人材料的訂貨、采購、檢查、驗收、取樣、試驗均應進行全面控制,從組織貨源到使用認證,要做到層層把關,對施工過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案要進行充分論證,做到施工方法先進,技術合理,安全文明施工,有利于提高工程質量。
3.3 加強市民的公園生態意識
國務院向全國頒布的《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明確地提出:“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保護和建設好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堅持的一項基本方針”。為了減少公園治理的難度,減少公園治理成本,廣大市民應該樹立環境保護意識,避免在公園中隨地亂扔垃圾,可以通過招牌大力宣傳保護公園環境的廣告,隨時提醒市民的生態意識,保證市民在公園中的活動有序進行。可通過加強公園法制建設,把城市公園的規劃、建設、管理、養護、游覽等行為都納入法制軌道上來,明確各方的權利義務,規范各方行為,形成公民愛綠護綠意識,各新聞單位要加大宣傳力度,宣傳城市園林綠化法規,宣傳先進典型,在全市形成社會辦園林、人人參與公園建設的良好局面。美好的環境也是給群眾提供優美、整潔的休閑、娛樂、文體等的活動場所和良好的服務。廣大市民有必要對公園環境質量的改善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發揮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3.4 充分發揮政府職能
公園治理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因此政府部門相應的縮減其管理職能,將其他經濟職能如養護、保潔、保安等進行市場化運作。政府可以通過市場化招標,鼓勵并吸引市場機制來運營、養護和管理,這樣不僅能降低成本,還能激活城市公園的發展潛力;政府管理者應科學制定公園建設、管理等各項標準,通過公園的建設規范;綠化養護操作規程;公園服務規范;星級公園、文明公園評比標準等。工作中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出實招、鼓實勁、用實功、干實事,把任務進行量化、細化,確保綠化資金到位、綠地面積達標。以監察者和指導者身份審視公園管理質量和效益,促進公眾權益和福利的擴大,加強對社會組織的培育、引導和監督,讓它們承擔服務性、社會性的職能,盡可能減少行政干預,創設平等競爭的制度環境。
3.5 吸收治理經費
在公園治理的經費方面,首先需要政府給予一定得財政支持和其他一些扶持性政策,地方財政撥款是遠遠不能滿足公園建設投入實際需要的,部分公園可以進行憑門票進入公園的辦法來增加門票門票收入,既能保證游客的基本需求,并增加公園的經濟收入,同時還能保護公園資源;還可以通過積極鼓勵企業和公民個人捐贈公益事業,為公園多渠道籌措資金。確保公園治理的有效性,利用公園資源開發公共休閑娛樂。經費的增加需要采取多元化投資,將公園的投資和保護相應的推向市場,依靠市場投資來進行多元化市場融資方式。比如:可以出讓城市公園的冠名權,動員社會力量來建設、經營等。
3.6 加強市民參與治理
城市公園管理者應當創設多種途徑讓市民參與城市公園管理,使他們具有超越自身利益去關注更大的公共利益的廣闊視野。展開群眾公眾討論、評判工作,吸取市民的意見和建議制定出適應廣大市民的治理方案。加強市民參與,例如可以建立老年社會組織,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長,為其他人提供醫療保健、家庭教育等各種咨詢服務,進而把城市公園里原來自發、松散的群眾團體都凝聚起來;可以成立“公園之友”志愿者隊伍,讓其參與城市公園的日常管理。其中,志愿者隊伍可以建立各類活動的相關制度,并且每天輪流在城市公園里值班巡查,制止一切不文明行為。這樣就使市民具有超越自身利益,從而去關注更大的公共利益的廣闊視野。在實施過程中,政府也應當創建信息流動的渠道,使城市公園的公共事務管理公平、公開,并鼓勵市民與社會組織群體對其進行討論、評判,以提高市民與社會組織群體參與城市公園治理的積極性。
4 結語
在行業市場化的進程中,根據新公共管理理論,公園作為城市公共設施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們要加強規劃與管理,挖掘城市綜合公園應有的生態價值、文化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充分發揮城市綜合公園的三大效益,并協調它們之間的平衡關系,從而使得公園整體綜合效益的發揮符合城市尺度和風貌。
參考文獻:
[1] 王樂夫.論公共管理的社會性內涵及其他[J].政治學研究,2001(3):61~62.
[2] 郭佩英.淺談公園的功能與管理[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15(21):171~172.
[3] 姜 杰,周萍婉.論城市治理中的公眾參與[J].政治學研究,2004(3):43~45.
[4] 周自強.準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給與市場供給比較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6):17~18.
篇4
公共圖書館作為一種公益性的教育文化機構,它所體現的是我們國家的科學文化水平以及國家公民的文化水平,而且對我們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社會在不斷的前進,科學技術以及社會經濟在不斷的發展,公共圖書館作為新型的社會機構已經面臨著新的挑戰。對于公共圖書館,我們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與進步,我們就應該分析現狀并制定相應的措施。管理創新可以說是公共圖書館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們就要極其重視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并不斷地研究創新圖書管理的模式與方法,只有針對性的對管理進行創新,就將收獲非常好的效果。
總之,近些年公共圖書館發展迅速而且其管理水平也在不斷的進步。第一點,就是公共圖書館的思想理念告別了傳統并且走向了多元化。第二點,就是圖書的管理過程也擺脫了傳統,更多的應用計算機網絡來完成。雖然,公共圖書管理已經走向了現代化,但是其管理過程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說:公共圖書館用人制度不完善,對于工作人員的要求欠考慮,地方政府也不是很重視,最終導致的是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對于圖書管理很迷茫,相關的知識一概不知,嚴重影響著公共圖書館的持續發展。所以,我們要對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并改革。
二、公共圖書館實行管理創新的基本內容
如今,我們生活在知識豐富的年代里,各文化企業想要在這樣的社會當中立足并不斷上進,那就必須要進行創新改革。公共圖書館由國家和各地方政府直接管理,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國家資產的代表,所以公共圖書館也必須要進行創新管理改革,使得公共圖書管理向更好的明天進步。積極勇敢面對新時代給予我們的一切機遇與挑戰,我們要想讓公共圖書館繼續持續發展下去,我們就要進行創新管理,就要從管理理念、管理結構、管理機制等方面做到創新改革。
1.管理理念創新
當代是信息的時代,公共圖書館要想實現更好的管理工作,必然也離不開信息技術。信息化技術的融入,必然將公共圖書館的圖書管理推向新的臺階,但是與傳統的圖書管理存在很大的矛盾性。第一,在公共圖書管理過程方面,為滿足讀者要求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也受到了傳統方式的阻礙,導致信息化技術的作用很難充分發揮。第二,圖書管理的業務工作也是非常繁瑣的,改變了傳統的圖書管理模式,變成了自動化與規范化的圖書管理模式,而不再采用人工管理模式。第三,自動化技術的引入給了圖書管理新的機遇,但是管理模式的落后,使得圖書管理的發展得到了很大的阻礙。我們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加快發展的腳步,多元化圖書館管理理念的進入,使得圖書管理不再單一,使得圖書管理朝著科學文化、信息資訊、教育傳輸等多方面發展。公共圖書館管理應將開放創新的管理理念融入圖書管理當中去,在實際的管理工作當中,勇于參考、學習、借鑒其他企業優秀的管理理念,對公共圖書館不斷進行管理體制的創新,最終實現公共圖書館管理的現代化。
2.管理體制的不斷創新
為實現圖書館管理的現代化,需對圖書館的管理工作進行現代化的創新,實現對圖書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到現代化管理的轉變,對圖書管理進行多次改革,最終實現現代化的管理體制。主要實現以自動化技術為基礎內容,建立健全的全新的現代化分工體制。在現代化的圖書管理體制下,能夠滿足人們對于信息環境以及對讀者的需求。
針對當下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制度創新,主要是外部體制和內部體制的創新。具體來說就是要對當下員工的激勵體制,約束體制,假期體制進行不斷的健全和完善,初步對創新的新型體制的定位要清晰準確,同時在內部體制的改革上,還要努力實現一定的機動性、靈活性。為提高圖書館的工作效率,可對圖書管理人員的工資實現績效考核制度,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積極性和創造性。就目前的圖書管理情況來說,要快速適應網絡化,信息化的發展趨勢,要從管理層面落實、加快從傳統型管理到現代化管理的轉變。建立起科學的、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確立競爭的現代化圖書管理的工作機制,保證圖書管理工作人員在工作當中時刻都保持工作的積極性以及強烈的責任心。
3.管理模式創新
為了保證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及效率,就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圖書館的管理工作的用人機制,要想實現最終的圖書館管理工作,管理人才是核心部分。在圖書館管理工作人員當中,要善于發掘并培養管理人才。要想找到圖書館的管理人才,最好的方式就是從源頭抓起,那就是招聘,圖書館的各個部門間要加強合作,合力統籌招聘到首先自身素質要想對高的人才,另外,還要在招聘到圖書館的對口專業之外,還需要有其他專業的人才,注重圖書館的綜合發展,就需要招聘計算機網絡,語言專業,社會科學等的人才。同時,還應對應聘者的專業能力進行了解。
在招聘之后對員工進行進一步的相關培訓學習以及實際操作,使他們在了解到圖書館的管理知識及各種常規的業務之外,能夠對圖書館圖書的書名、作者、出版社、圖書的基本內容有所了解而且在對讀者進行導讀介紹時能夠隨機應變,根據實時的情況不同進行不同的服務,讓讀者的滿意度能夠一步步的提高。總的來說,就是為了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提升圖書館工作管理人員的能力,為今后的圖書館的整體質量做出貢獻。
結語
由上可知,當代的圖書館的工作與傳統的圖書館的工作來看有了很大一部分的創新,所以現代的圖書館的管理工作應當向上邁上一個臺階,突破傳統的圖書館的觀念和思想。要對管理理念,管理體制進行創新,組建一批批有新思想的圖書館管理體制,創建新的管理模式,建立優良的用人機制,推動圖書館管理事業的健康長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銀瑞芳.創新.圖書館管理的靈魂——淺談圖書館公共服務管理創新[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4(14).
[2]張鳳娟;新公共管理理論下我國圖書館管理創新[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4(22)
[3]趙愛蓮;數字化時代公共圖書館的創新管理模式探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09)
篇5
【關鍵詞】工程監理項目管理措施方案深化整體控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通信工程監理系統不斷得到完善,滿足了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足,針對這些弊端,我們要展開分析,確保問題的有效解決,以實現社會綜合效益的提升。
一、工程監理與工程項目管理之間的區別
工程建設監理模式是通過項目法人對監理單位的委托而實現的,在此過程中,它需要依靠國家的相應工程項目建設法律、法規,相關工程建設合同的,實現對工程建設的監督管理。工程項目管理是相關工程項目管理的企業按照業主的委托,在雙方合同的規范下,進行相關環節的工程項目建設,代表業主進行工程項目環節的管理控制。這兩者存在明顯的區別,工程項目管理是代表業主方進行的項目管理服務,需要遵守雙方簽訂的相關合同條約,實現整個工程項目組織的有效管理。工程監理企業通過對一系列技術技能的提供,獲得一定的收益,它缺乏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的相應職能、職責。監理制度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化而更新,以滿足目前建設管理模式的需要,但是在實際市場經濟環境下,項目法人與監理人之間的職責是比較分明的,監理人員不能實現對投資環節、合同管理的控制,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建設單位的運行必須受到監理控制,這種情況下,監理公司實現對工程項目管理系統的質量管理的控制。
二、通信工程監理的發展離不開對工程項目管理的科學應用
1、政府管理職能在近幾年得到了一系列完善,但是依然不能保證相關規章的穩定落實,不能實現管理部門內部的相關環節的協調,部門內部缺乏溝通,也不利于提高企業執行的質量效率。
2、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實現對業主行為的有效規范,以有利于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確保與國際形勢的良好接軌,滿足通信監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避免一些人為的弊端缺陷。
3、通信監理企業自身也存在一些問題,不利于通信監理系統內部環節的有效健全,不利于實現通信監理工作的綜合發展。
項目管理人才的缺乏,這是目前存在的難題,相關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的缺乏,不利于項目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此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系列企業定位不切實際的情況,難以實現建立人員結構的有效平衡,不能有效提高監理人員的相關素質,相關培訓機制的不健全也不利于企業綜合效益的提升。
三、工程項目管理的推進離不開工程監理的深化發展
對工程項目管理系統的逐漸優化,是建筑市場發展的需要,他伴隨著社會分工環節的精細化而日益發展,有利于滿足建筑經濟的需求。從理論角度說,業主方能夠實現項目管理的一系列任務,但是綜合多種業務職能需要專業機構進行有效的控制。
1、進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是很必要的,這些專業素質的人才建設有利于項目管理環節的有效進行,有利于確保施工研究環節、設計環節、招標環節、項目實施環節、竣工驗收環節的有效進展,有利于滿足工程項目管理的需要,實現對高素質人才的有效應有,有利于監理企業的相關職能的有效過渡,實現項目管理公司的綜合發展。要建立合理的人才結構,采取積極的措施,引進急需的人才去實現專業功能配套,功能補全。
2、我們也要進行工作規則標準系統的健全,確保項目管理環節的有效運行,有利于項目規劃策劃環節的順利進行,有利于組織協調環節的準確運行。項目管理企業的業務規則需要滿足自身企業發展的需要。這些標準和規范應該和企業自身的內部基本管理制度結合起來,體現自己企業的文化和精神設計,這些標準和工作規范應該成為企業員工的業務手冊,成為保證企業正常運作的另一重要資源。
3、實現市場的積極開拓是很必要的,為了實現建筑企業的項目管理環節的有效進展,我們需要確保對建筑監理公司的有效選擇,以滿足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確保建筑企業的內部各個環節的有效協調,以促進企業的整體性發展。
四、結語
目前來說,我國的工程建設監理系統依舊是不完善的,需要引起相關管理者的重視,實現向項目管理企業的有效過渡。
篇6
收稿日期:2013-09-15
作者簡介:陳建國(1957-),男,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主要從事工程項目管理、建筑經濟、可持續建設研究,(E-mail)。
摘要:課程體系決定教學內容,直接關系著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發展,對高等院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辦學水平,打造辦學特色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文章針對國內高校課程體系邏輯結構不清,課程內容交叉重復等問題,以同濟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為例,從專業課程體系頂層戰略層面,以核心知識和能力為基礎,梳理了各專業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提出并構建了以工程項目管理為主線,以建設項目全壽命管理、建筑經濟與管理為擴展線的專業課程教學體系。
關鍵詞:課程體系;專業教學;工程管理;核心知識和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4)01-0041-05
課程體系是指為培養人才所確立的目標以及依據這些目標所選擇并加以組織的課程內容、教學活動的系統。課程體系是實現培養目標, 提高人才素質的核心, 是形成人才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的要素。課程體系的建設和改革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 是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關鍵。優化課程體系對高等院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辦學水平、鑄造辦學特色以及推動學校的各項改革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
工程管理專業是國家經濟建設不可或缺的專業,在過去的十幾年里,經過教育部、高等學校工程管理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及眾多院校的探索和努力,工程管理專業教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教學體系。但是,面對新的形勢、要求和挑戰,工程管理專業教學體系還存在一些問題。胡文發(2007)認為,國內工程管理專業長期沿用計劃體制的教材和課程設置,不適應市場需求的前瞻性,課程設置缺乏創新[2]。金長宏(2005)認為,工程管理專業的專業定位、課程體系、教學大綱編寫等方面有待改進[3]。楊建偉(2008)等認為,工程管理專業教育還處于摸索前進階段,存在專業方向不明確,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內容與實踐脫節等問題[4]。因此,在新的形勢和環境下,完善工程管理專業教學體系,是國家發展的需要,也是工程管理專業自身建設的必然要求。
文章對專業課程體系的研究以工程管理專業為例,在對其課程體系現狀分析和現有研究回顧的基礎上,從專業培養目標、自身辦學條件和工程過程實際出發,探索基于核心知識和能力的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及其設計方法,為高校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提供參考與借鑒。 一、 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現狀分析
1999年工程管理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定了高校《工程管理專業培養方案》,采用基礎課程+專業平臺課程+專業方向課程的教學體系(圖1)[5]。
圖1 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圖
但是,作為一個綜合性專業,工程管理專業目前所包含的專業方向較多,開設院校的專業背景也不相同,因此,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特別是課程結構還處在不斷完善和探索之中[6]。目前工程管理專業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課程體系的定位缺乏核心特色。由于工程管理專業需要融合多學科的成果,既需要工程技術背景,又要求管理、經濟等學科知識,造成學生的知識普遍“雜而不精”。(2)課程體系的內容松散,結構生硬。部分課程類型設置、性質劃分和學時安排不夠合理。課程設置邏輯關系不明確,前后順序銜接處理不當,部分課程內容重復交叉較多[7-8]。此外,實踐教學體系有待整合與完善,部分學校實踐教學學分占總學分的比例偏低,實踐環節構成不合理[9]。
通過同濟大學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分析和國內外高校對比發現,學校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如課程設置的系統性和整體性不夠強,課程內容銜接不合理,部分課程存在知識點重復等問題。
因此,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問題不容忽視。要解決好這些問題,需要根據課程體系設計的理論和方法,做好專業課程體系頂層戰略分析與設計。
二、 課程體系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專業教學課程體系是指一個專業所設置的課程相互間的分工與配合,是教學體系的主體部分[10],是教學目標的具體體現。課程體系設計要圍繞專業培養目標和業務要求進行,為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服務。
課程體系的構建是教學管理工作的重點,也是新時期教學改革的關鍵,國內學者對各自專業的課程體系設計從不同的層次和角度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從戰略層面,劉降斌和李丞北(2010)認為,高等學校課程體系設計是一項由理論到實踐的復雜工作,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以人為本,注重整體功能;強化通識教育,拓寬基礎;優化結構,突出素質課程;注重統合思維培養,設置課題中心課程;確立國際意識,開設國際性課程[11]。徐幼林(2008)、鄭力(2008)提出了高等學校課程體系及其內容的柔性化設計思想,認為專業課程體系內容上應該實時更新、與時俱進,教學安排上應彈性化[12-13]。胡弼成(2007)則總結了高等學校課程體系呈現的三種形態:樹狀形態、板塊形態和球體形態,為高校專業課程設計提供參考[14]。
課程體系的“逆向設計”模式由美國著名課程與教育專家格蘭特提出,是在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上,進行課程體系的應用技能設計,整個設計過程分為:確定能力目標,確定如何證明學生實現了預期的目標,具體的實施[15]。該理論在美國中小學及大學本科教育課程體系設計中廣泛應用[16]。
ACCP是印度Aptech公司推出的培養軟件人才的課程體系,強調培養實踐能力,突出項目經驗積累[17]。王庭之(2010)基于ACCP(Aptech Certified Computer Professional)課程理念,提出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以項目為主線,采取“逆向設計”思路的“項目帶動式”課程體系新模式[18]。倪貴林(2011)利用“訂單式”培養模式,構建了專業課程體系[19]。“訂單式”是按企業要求“量身定做”人才培養目標,設計相應課程體系的培養模式。孫根年提出了課程體系優化系統結構模式,論述了從“課程體系課程群主干課程”實現課程體系的遞階控制及三級優化思路[20]。
圖2 基于核心知識和能力的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
以上理論和方法共同點在于從培養目標出發,分析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和具備的能力,以此為基礎展開專業課程體系的設計。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設計也必然從專業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出發,但相比其他專業,工程管理的專業知識更加龐雜。所以,課程體系的設計還必須對眾多專業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梳理,形成清晰的教學線,緊扣核心知識和能力展開,才能在有限的學時內完成教學培養任務,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因此,筆者提出了基于核心知識和能力的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方法。如圖2所示,以專業培養目標為基礎,結合自身辦學實際與開設課程及工程過程,采用“逆向設計”思路,分析核心能力、課程邏輯關系和核心任務,形成專業教學線,然后分別研究每條教學線的核心知識與能力,根據需要分別設置專業課程和實踐環節,構建工程管理專業的課程教學體系。
三、同濟大學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分析及構建
考慮產業的用人需求,結合同濟大學工程管理專業的辦學歷史、特征和實際條件,將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按專業方向和工作性質分為兩部分。以一條核心主線、兩條擴展線,探討工程管理專業必須具備的核心知識和能力,以此設計專業課程教學大綱。
同濟大學工程管理專業課題體系的核心主線,是工程項目建設實施階段的項目管理(PM)教學核心線;擴展線1是以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族為基礎的建設項目全壽命管理(BLM)教學線,即向前向后拓展至項目開發管理或設施管理(基于PM的DM或FM);擴展線2是以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族和建設項目全壽命管理課程族為基礎,面向建筑業或建筑企業的建筑經濟與管理教學主線。
(一) 核心主線:工程項目管理(PM)教學
實施階段的工程項目管理是工程建設的核心環節,對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組織、管理以及協調的任務也是最為復雜和繁重的。因此,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工程項目管理教學也是整個工程管理專業教學的重點與核心。以下從核心任務、核心知識、核心能力、專業課及實踐環節五方面探討工程建設實施階段工程項目管理教學體系構建。
核心任務方面,項目管理規劃、計劃和控制、項目團隊建設、項目合同執行,以及項目信息管理,貫穿于整個工程建設實施階段。另外,設計階段還包括對設計工作的管理;采購階段還包括工程的承發包管理;工程施工階段還包括工程建設組織;工程驗收移交階段還應完成對項目的驗收管理。
核心知識方面,工程項目管理理論、施工方法與技術以及工程建設法律法規等是整個工程建設實施階段都應該具備和掌握的。另外,設計階段還需要建筑設計方案比選與優化和設計規范標準等方面的知識;工程采購階段還應掌握項目采購、工程合同管理、招投標法律規范和國際工程采購與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工程施工階段還要用到施工技術、施工組織設計與管理、項目實施的“三控制三管理二協調”、技術經濟等相關知識;工程驗收和移交階段還應掌握竣工檔案管理、驗收管理、項目后評價等的相關知識。
核心能力方面,項目管理規劃的編制與實施控制、設計與工程變更管理、技術經濟分析、法律規范與技術標準的貫徹、團隊建設、全過程信息管理、建設手續管理等貫穿整個工程建設實施階段。另外,設計階段還應具備編制設計任務書和組織設計委托的能力;工程采購階段還應具備工程承發包模式設計,合同文本設計以及招投標組織的能力;工程施工階段還應具備進度計劃的編制與控制、工程合同管理、成本控制以及安全管理的能力;工程驗收移交階段還應具備組織工程驗收移交的能力。
對項目實施階段各個環節的任務、知識,以及核心能力進行了深入分析之后,針對性地設置以下課程:工程項目管理、項目采購、工程造價管理、工程風險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設工程法律制度,以提供整個項目實施階段的相關知識(圖3)。
圖3 項目管理教學核心主線
此外,針對各個課程教學環節,需要設置實踐環節。工程實習、工程造價管理課程設計、大型項目建設參觀、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的設置旨在培養學生在整個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實踐和動手能力。針對設計階段的管理,還設置了測量實習和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工程采購階段還設置招投標課程設計和工程法律體制講座,工程實施階段還設置了建筑結構課程設計和施工組織課程設計。
(二) 擴展線1:項目全壽命管理(BLM)教學主線
擴展線1的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管理(BLM)教學主線,是在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族基礎上的擴展,即往前延伸的開發管理(DM)和往后延伸的設施管理(FM)課程體系,是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管理,包括開發管理和設施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專門技能,畢業后可以從事建設項目前期的開發管理,或項目建成后運營階段的設施管理工作(圖4)。
圖4 教學擴展線1:項目全壽命管理教學主線
建設項目全壽命管理教學體系和課程族的設計,是在項目管理課程族的基礎上,增設開發管理課程族和設施管理課程族。建設工程項目開發管理和設施管理共有的核心理念是建設項目的生命周期管理與可持續發展,開發管理的核心任務是項目策劃、項目評價和決策,設施管理的核心任務是設施物業的運營、維護管理和增殖。
開發管理和設施管理的核心知識為可持續建設。開發管理的核心知識還有市場調研、項目策劃、項目評估與決策、可行性研究和決策立項等,設施管理的核心知識還包括設施管理以及項目運營等。
開發管理和設施管理共有的核心能力包括可持續建設管理。開發管理的核心能力有市場定位與項目功能分析、項目策劃、評估與決策方法應用、可行性研究組織、設施管理的核心能力是設施管理。
開發管理和設施管理共有的專業課包括可持續建設、建設環境管理、財務管理等;開發管理專業課程還包括建設工程項目策劃、項目評估與決策、項目融資、工程經濟學等;設施管理的專業課程有設施經營、物業管理、建筑維護維修(BS)等。
開發管理的課程實踐環節包括工程調研、建筑市場調研、房地產項目可行性分析等,設施管理的課程實踐環節包括物業管理方案課程設計等。
(三)擴展線2:建筑經濟與管理教學主線
建筑經濟與管理教學主線,是工程項目管理線和建設項目全壽命管理線的擴展,是涉及建筑業管理、建筑企業管理等的課程體系,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建筑業管理或建筑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專門技能,畢業后可以從事建筑業行業管理,或建筑企業管理工作(圖5)。
建筑業管理的核心任務包括行業管理、行政管理;核心知識包括建筑經濟原理、產業組織、建筑業管理體制、機制與法制等;核心能力包括行業組織與管理;專業課程包括建筑經濟、國際建筑業管理體制、機制與法制的研究、建筑行業法律法規;實踐環節可安排建筑行業管理講座等。
建筑企業管理的核心任務是建筑企業經營管理;核心知識包括企業管理、財務管理、企業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核心能力包括建筑企業管理與經營。專業課則有建筑企業管理、財務管理、企業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實踐環節可安排會計大作業、企業管理講座等。
城市建設管理核心任務包括城市管理、城市運營;核心知識包括城市建筑規劃、城市土地規劃;核心能力包括城市建筑規劃、城市土地規劃。專業課包括城市管理、城市規劃原理、土地利用與經濟、城市經濟學、公共管理等,實踐環節可安排城市建設管理的講座等。
圖5 教學擴展線2:建筑經濟與管理教學主線
不論是按照工程項目全過程進行分類還是按照行業特征進行分類,這些課程都是工程管理專業需要開設的。因為工程管理專業培養的人才著眼于全局、全過程管理,所以,行業的宏觀知識和戰術層面的知識也不可缺乏,但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應該以此為努力的方向,有所側重。
基于上述專業教學體系與專業課程族群的深入分析,可以構建工程管理專業教學和課程體系的整體架構,如圖6所示。
圖6 同濟大學工程管理專業教學和課程體系整體架構 四、結語
專業教學課程體系,作為教學管理工作開展的指導和依據,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保證。文章從頂層戰略層面,以專業核心知識和能力為基礎,梳理工程管理專業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提出了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方法,并以同濟大學為例,構建了以“一條核心主線、兩條擴展線”為基本結構的課程體系。但是,教學工作的開展應因地制宜、與時俱進,隨著學科和社會需要的發展,需要更廣泛、更深入地研究和改進,才能推進工程管理專業教學的不斷前進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許四海. 構建新建本科院校學科群課程體系的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 2008,29(5):77-82.
[2]胡文發, 祁予. 從課程體系分析工程管理專業本科教育的改革[N].
[3]金長宏. 對加強我國本科工程管理專業建設的思考[J]. 基建優化, 2005(4):79-81.
[4]楊建偉, 姚傳勤, 韓佳. 工程管理專業本科教育持續改進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08,17(5):13-16.
[5]高等學校土建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工程管理專業指導委員會. 全國高等學校土建類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及主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 工程管理專業[M].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3.
[6]鐘昌寶. 工程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 2007,16(3):89-94.
[7]陳威威, 龔德書. 工程管理專業本科課程體系的構建[J]. 宜賓學院學報, 2009,9(6):109-111.
[8]鞏建閩. 誰來編制課程體系――地方教學型院校課程體系編制主體行為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9(5):72-76.
[9]陳建國, 許鳳. 工程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0,19(1):89-94.
[10]項喜章, 付曉靈, 萬文君, 等. 工程管理專業教學體系的優化[J]. 交通高教研究, 2002(2):55-57.
[11]劉降斌, 李丞北. 高等學校課程體系設計基本原則探究[J]. 金融理論與教學, 2010(2):65-67.
[12]徐幼林. 高校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柔性化設計[J]. 中國林業教育, 2008,26(1):24-26.
[13]鄭力. 基于柔性教育的大學課程體系的新設計[J]. 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8,17(5):92-95.
[14]胡弼成. 高等學校課程體系的三種形態及其設計[J]. 大學教育科學, 2007(1):23-27.
[15]威金斯, 麥克泰. 理解力培養與課程設計:一種教學和評價的新實踐[M]. 北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3.
[16]陳志瀾, 沈少來. “逆向設計”理論在高職院校課程體系設計中的應用[J]. 職教論壇, 2009(22):32-34.
[17]范路橋, 朱小平, 吳教育, 等. 北大青鳥ACCP教育的特色分析[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07(35):53-54, 56.
[18]王庭之. ACCP課程理念下的項目帶動式課程體系設計[J]. 職教論壇, 2010(14):61-62, 64.
[19]倪貴林. “訂單式”培養課程體系構建原則與方法的探索――以高職家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為例[J]. 遼寧高職學報, 2011,13(3):62-64.
[20]孫根年. 課程體系優化的系統觀及系統方法[J]. 高等教育研究, 2001,22(2):86-90.
Curriculum system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based on core 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CHEN Jianguo, LIU Deyin, LI Xiuming, ZENG Dal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P. R. China)
篇7
【關鍵詞】企業 核心員工 職業生涯規劃
核心員工是掌握著企業核心、必備的技術和技能,且從事著核心業務或控制企業的關鍵資源,對企業的發展、經營、管理能產生重大影響,能夠體現企業核心價值的人。如何才能留住企業的核心員工,并且發揮核心員工對增強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價值?解決這一問題,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一、企業核心員工的特點
價值高:企業核心員工擁有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優勢的核心、必備的技術和技能,這些技術和技能難以在勞動力市場上輕易獲得,需要內部長期培養。
稀缺性:外部市場供給小,是企業間爭奪的對象,即使付出了遠高于市場水平的代價,也不一定能夠獲得相應的人才。
難以替代性:核心員工是企業核心能力的根本來源,培養難度大,一旦流失,企業很難在短時期內培養出替代者。其離去則可能造成業務流程的中斷,短期內又難以從市場上或者經過培訓獲得。
較高的自我實現需求:核心員工一般具有很高的成就動機、心理期望和自我實現需求,職業忠誠度高,關注職業發展和自身價值實現。
二、企業存在的核心員工管理問題
我國企業核心員工流失率居高不下,企業核心員工流失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現象,它集中反映了企業在吸引核心員工上的優劣勢以及個體在衡量自身價值與發展等方面的決策取向。從總體上來說,導致企業核心員工流失的原因是多層次多方面的,主要影響因素有:
(1)人才市場供求狀況。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往往要大于市場人才供給,特別是企業核心員工,在市場上尤為缺乏,作為競爭對手的企業則會想盡辦法去挖掘,這時對人才來說,市場上可供他們選擇的工作機會就會非常多,一旦在原企業中有所不滿,極易會形成人才的流失。
(2)行業環境。對核心員工流失產生直接影響的行業環境通常表現為該企業所處的行業生命周期。
(3)企業發展前景。企業的發展前景對核心員工流失的影響很大,往往一旦發展前景黯淡,核心員工就會流失到其他企業。
(4)績效考核與薪酬福利。根據亞當斯密的公平理論,員工為企業中做出了工作業績并取得企業給予的報酬后,他不僅關心個人所獲得報酬的絕對量,還關心個人所獲得報酬的相對量。而且核心員工對個人的付出與企業給予的薪酬回報,內心往往是有預期的,并會在企業內部進行比較,企業當中若有付出與回報不對等的分配不公現象,就會影響到核心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進而導致核心員工選擇跳槽。
(5)職業成長機會。核心員工總希望能在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上不斷發揮自身的才能取得成功,當他們主觀認識到企業當中缺乏良好的個人發展機會時,其工作積極性必然會大打折扣,就可能導致其產生離職的想法。
(6)工作壓力。當中小民營企業中人才的任務過于繁重而無法完成;企業部門間的紛爭等都會導致人才感到環境的壓抑和工作的壓力,當他們無法再承受壓力時,便會選擇離開。
三、企業核心員工留用機制
(1)核心員工激勵與約束機制。對一個企業來說,是否能夠留用核心員工,其關鍵在于能否對企業內的核心員工實施有效的激勵與約束,即構建企業核心員工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企業應該結合自身實際,可從薪酬激勵、績效評價、培訓開發、文化建設等角度出發來構建本企業的簡約而有效的核心員工激勵與約束機制。
(2)設計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為了系統、全面地構建核心員工職業發展平臺,吸引和激勵員工立足本職崗位成長、成才,實現銀行和員工的共同發展與提升,企業應該針對不同專業類型、不同級別的員工設立多條職業生涯發展通道,建立“有序、有望、有果”的員工職業生涯發展長效激勵機制。
(3)有效的溝通機制。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有效的溝通是培育員工企業歸屬感、責任感以及忠誠度,建立良好“心理契約”,營造寬松和諧的人際關系氛圍的基礎工作,是實現企業目標的關鍵因素,也是留住企業核心員工的重要措施。
(4)核心員工危機處理機制。企業在核心員工流失前,應提前建立核心員工危機處理機制,確保企業在核心員工流失的危機處理中能夠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相應的措施可以從核心員工流失預警、挽留、離職處理及繼任等方面進行設計。
三、結語
針對目前某些企業核心員工流失日趨嚴重的現狀,筆者在對企業核心員工流失原因的分析的基礎上,站在企業的角度,簡單的探索了企業核心員工留用機制。但不同企業各具特性,如何更加針對性的解決企業核心員工管理問題,值得我們做進一步的研究。
篇8
1.考核制度不夠完善
學校考核制度是建立在學生考試流程的基礎上的,主要針對學生們的試卷分數來決定能力的好壞。這種考核制度并不能很好地評估學生們的真實水平,缺乏系統性、多元性的考核標準,這種傳統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評估,一定程度上還會打壓實踐能力較高學生們的自信心,使他們沒有辦法完全了解自己的實際潛力。不利于高職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
2.學校的師資隊伍不夠強大
高職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主要是通過老師來汲取知識來源,老師們更多地了解該專業的理論知識,在實地經驗方面并不很熟悉,這些是老師在講解課程具體操作方式和詳細方案的時候不能做到精益求精,同時課堂教學的枯燥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課余時間他們更不會主動去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因此課堂教育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能提高學生們對專業的學習熱情,學校師資隊伍的作用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別是教師們自身的知識系統和綜合能力的高低也會影響學生們潛能的開發5.學生們實際操作機會比較少。目前,高職院校很多專業,實施的僅僅是硬性教學,并沒有給學生們更多的實踐機會來更好地適應社會,在學校里,專業知識的講解與口教式教育占有太大的比例,這種教育方式并不能提升學生們的實際應用能力,當學生們真正進入社會后就無法很快地適應社會,并且在就業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學生們的職業生涯規劃進度。
二、將“嵌入”與“應用”有效的運用到高職工商管理課程中
1.核心:將“嵌入”與“應用”有機結合
學校在進行嵌入式教學的同時,也要與一些就業單位建立良好的工作伙伴關系,在這之前要與相關企業做好溝通協調工作,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在教學過程中,模擬實踐課堂和實驗基地的建設也十分重要,這樣,將“嵌入”與“應用”有機結合,并且進行有效的監督檢查工作,如果有不夠完善的地方,為學生們或執行方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議,保證工作良好有序的進行。
2.改進教學方式
嵌入式教學在高職教育教學過程中占據著較大的比重,學生們對老師們“填鴨式”教學本身就不滿意,存在著很多抱怨現象,但是學生們的抱怨卻不能解決教學的根本性問題,必須要改進教育教學的方式,很多學校已經在使用多媒體教學,但是這種方式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們的厭學情緒,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需要學校對整個課程教育體系進行更改,不再以知識型教學模式為主,而是將知識性教育與應用性教育有效結合,并且突出應用性教學的重要性。
3.明確專業定位
由于高職院校在工商管理教學的專業定位并不清晰,涉及太廣泛的問題,學校秉著一顆擴大學生們視野的心,但是卻對學生們的學習與成長起著反作用。因此明確工商管理專業定位,強調“嵌入”與“應用”相結合,來更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實際應用能力。
4.壯大師資隊伍
師資隊伍的壯大對廣大高職教師的素質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們有較雄厚的知識儲備能力,另外對教師們的實際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人無完人,并不是所有的教師都同時擅長基礎知識與應用技能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色,每個人的偏向也有所不同,根據這個特點,我們可以對教師們的任務進行分工,壯大我們的師資隊伍,提高老師們的專業與素質水平,在這里我們主要采取的方式是一方面培養基礎專業知識好、實際操作能力較低的老師就進行“嵌入式”教學,另一方面召集實踐性較強的老師實行“應用”性教學。從而達到兩者的有效結合。
5.考核方式注重多樣化
高職學校傳統的教育考核方式主要以應試性考核為主,學生們的最終能力也只是以最后的分數來進行區分,但是這個并不能真正的考核學生們潛力,因此考核方式注重多樣化十分重要,制定完善的考核與評價制度,循序漸進的開展實踐教學過程的監督與控制工作,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標準,不僅對學生們的專業知識進行檢測,還對學生們的課外實踐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都系統的做一些標準進行考核,使學生們全面發展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6.增加學生應用實踐機會
學校要著重添加一些學生應用實踐活動,在應用實踐過程中,加大工商管理專業實訓基地和模擬實驗場所的建設,使學生們在模擬的環境下提升自身的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協作與溝通能力,增強學生們的就業信心,為以后步入職場做好準備。同時學校也要與企業時刻保持聯系,使企業能夠給學校及時告知學生實習工作完成的情況和職位變化情況。面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校方及時對問題進行分析,并且尋求相關有效的解決方案,使學生們在實踐過程中得到鍛煉與提高。
三、結語
篇9
關鍵詞:城市治理;新公共管理理論;社區管理;啟示
究竟什么是城市治理呢?不同的學者觀點是不一樣的。第一類認為治理是一種統治方式,其手段是運用權力對社會資源進行整合。第二類強調治理的過程特征。這種治理是“一種綜合的全社會過程”,它強調以“協調”為手段,而不是協調和控制。第三類認為城市治理是社會關系的一種體現,包括國家和公民、執法者和守法者、政府與可控性的關系。第四類則認為治理是一種值得追求的理想,是為了應對政府自身無法解決的一些重要問題時的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
新公共管理理論作為城市治理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對城市管理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治理作為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一種手段,它的實施必然要依賴一定的理論,而新公共管理理論就是這樣一種理論。城市治理從宏觀層面來講,新公共管理理論的運用對于提高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和政府的運作效率具有著重要的意義。當然,從微觀層次上來說新公共管理理論的運用對于我國的社區管理和服務同樣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新公共管理理論
(一)主要思想
新公共管理建立在對傳統行政的批判和吸收基礎之上,其主要思想有以下幾點:
第一,新公共管理強調“顧客”導向,要求政府必須對社會公眾作出回應。[1]。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和公眾的關系發生了變化,政府是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存在,積極與公眾互動,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第二,新公共管理消除了政府公共服務供給的壟斷性,通過引入市場機制,采取企業管理的成功的方法和經驗對社會事務進行管理,將一部分職能轉移到私人部門,從而實現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的目的。第三,新公共管理改革強調管理者的風險意識和應對變化的能力,即倡導企業型的領導者,從而提高管理的績效。第四,新公共管理認為授權或分權的方式是政府進行有效管理的方式。政府應當像企業界一樣,將權力下放到各部門,實現各部門之間的自我管理和相互合作。第五,新公共管理強調績效目標的管理和控制,并根據績效目標對完成情況進行測量和評估。第六,新公共發揮管理重視行政機構和公務員的功能,要求其制定有效的社會政策以促進社會進步。
(二)特征
新公共管理與傳統的公共管理不同,具有自身比較明顯的幾個特征:(1)公共性。這種公共性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新公共管理的對象是社會公共事務和公共服務。其次,新公共管理過程的公共性,在管理的過程中,,其他公共管理的主體會參與到治理過程中來,因此,政府部門不再是唯一的公共管理者。最后,公共管理總離不開公共權力。公共管理的權共管理的過程具有公共性。力是公民及社會成員賦予的,其運用必須服從公共利益,否則將失去權力的合法性。(2)公平性。新公共管理強調逐步以公平正義與管理效率并重,而不是像傳統行政理論那樣過分注重效率。(3)合法性。合法性即在管理的過程中要積極遵循憲法和法律。4)效能性。效能目標的確定應該體現公共管理和公共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5)適應性。任何一個公共管理系統都需要與外部環境相適應,新公共管理理論則強調管理主體的多元性和彼此的相互競爭性,從而及時有效地解決公共問題,促進社會的發展。6)回應性。回應性實際上強調的是公共管理主體與客體之間的良好互動;一方面要求公共管理的主體要積極加強對公民或社會的關注,另一方面要求公眾參與到公共管理的決策過程中來;同時要求切實尊重和保護公民的權利。
二、社區管理
(一)社區管理
社區是人們生活在一定地域內的生活共同體,人們的生活要有序地進行和開展,必然要求對社區內的事務進行管理,也就是所謂的“社區管理”。在我國,社區管理是在由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伴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結構、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以及行為方式等各方面的變化而提出來的。社區管理是指社區職能部門對社區居民對社區的各項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進行的自我管理。
(二)社區工作和管理的現狀、問題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國的社區管理和服務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加強社區工作人員隊伍建設,改善社區工作人員的經濟待遇以及改善社區辦公環境,積極開展社區服務活動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社區體制的問題,社區資源利用問題,社區建設資金沒有保證,社區隊伍素質不高,社區服務的服務范圍和方式有限,服務效果不顯著等問題。社區工作的問題具體來說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行政化現象突出。社區作為基層群眾的自治組織,其主要職責是宣傳教育,辦理居民相關的公共事務,協助有關部門做好相關工作,并及時反應居民的意見和建議。然而,實際工作中社區承擔的卻是隨著形勢的發展,目前社區居委會實際履行的職能很多都是與黨委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一一對應設置的,其中包括勞動保障、民政優撫、城管創建、計劃生育、綜合治理、社區黨建等六大職能。第二,社區建設工作投資機制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社區建設缺乏計劃性,社區建設沒有列入政府的發展規劃,因此缺乏自身發展的專項基金;二是籌資渠道狹窄,資金來源不足,除了來自政府撥款的專項資金外,社區在建設的過程中,經要自行籌集資金。
第三,社區服務工作弱化。當前社區服務工作還不夠完善,除一部分大的社區社區工作開展的比較好外,許多社區存在社區服務基礎設施落后,社區服務體系不完備等問題。此外,在社區管理方面,我國仍然存在政企不分,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區自治管理混為一談的現象。
三、新公共管理對于社區管理的啟示
針對當前我國社區管理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借鑒新公共管理的相關管理理念,我們認為做好當前的社區管理工作,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1)改革社區現行管理體制。社區作為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其一要實現自己的功能:為居民群眾提供服務的功能和完成行政管理工作任務的功能。其二,在協助政府工作方面,政府應賦予社區足夠的權力和提供相應的資源來處理問題,并且這個協工作不能是工作任務的轉移。總之,做好社區管理工作,各部門之間要做到職責分明,各司其職,同時又要密切合作,充分發揮社區作為基層自治群體的作用,實現社會主義的民主,同時要增強廣大居民的參與。
(2)健全社區考核和激勵機制。新公共管理認為社區管理應當確立明確的績效目標,既包括組織的目標又包括個人的目標。對于目標的實現程度,要進行測量和評估。首先,要加強對社區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培訓主要是培訓社區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政策理論等等。與此同時,要讓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工作人員的考核過程中來,充分發揮民主。其次,可以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在改善社區工作人員經濟待遇的基礎上,對工作成績突出的社區工作人員應當給予提拔和獎勵,以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3)實現社區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改進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社區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除了政府的撥款以外,應當吸引其企業、社會組織的資金,以緩解資金不足的狀況。
(4)提供多樣化的社區服務活動。新公共管理強調顧客取向,社區居民作為顧客,通常會有多種多樣的需求,那么社區的管理者就應當給予居民的需求以回應,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四、總結
綜上所述,新公共管理理論作為在傳統行政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理論,更好地處理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有助于社會的發展進步。基于新公共管理的特點,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我們要注重發揮他們的特性。政府不能調節的問題盡量交給市場,對于市場無法調節的問題,政府也應當充分自身的作用來調節。在回應公眾需求方面,政府要堅持顧客導向,公眾也應當提升自己管理社會事務的參與度。
總之,新公共管理理論克服了政府傳統管理的弱點,充分發揮了市場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效率,對于我國的社區工作和社區服務意義重大。在平常的工作和管理過程中,我們應當依據實際情況借鑒和運用,充分發揮它的作用。(作者單位:湖南農業大學)
參考文獻:
[1]楊明偉,新公共管理理論評述[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05(12):19-23.
[2唐春麗,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思想及啟示[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7(09):119-122.
[3]鄧智明,新公共管理在環境保護中的運用[J]法制與管理,2002(11)6-9.
篇10
關鍵詞:公路交通運輸 管理 問題 對策
我們知道,公路交通運輸是我國國民經濟之命脈,在整個的社會機制當中是起著紐帶的作用。加強我國交通運輸的管理,是確保交通運輸能夠全面協調并可持續的發展之關鍵,當前,我國的公路交通運輸管理中仍然存在著若干的問題。與此同時,公路交通運輸的發展以及運輸量的日益增大,公路交通運輸的市場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尷尬局面,這不僅給公路交通運輸業的健康發展帶來難得的機遇,同時也要求公路交通運輸管理乃至經營方式必須與市場能夠相適應。因此筆者認為,公路交通運輸的管理是至關重要的。本論文試圖通過對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的相關介紹,指出我國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并深入探討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
一、公路交通運輸業發展歷程及現狀
改革開放幾十年以來,我國的工路運輸業發展迅速,并取得了卓越而舉世矚目之成就。中國公路汽車運輸在整個交通運輸中占有特殊地位。在中國東部鐵路和水運都較發達的地區,公路起著輔助運輸作用,承擔短途運輸;在西南和西北地區則擔負著干線運輸的任務。1949年以前的近半個世紀,全國只修成13萬公里公路,其中勉強能通車的僅7.5萬公里。改革開放后,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我國公路基礎設施建設開始發生了歷史性突破,公路建設的重要性逐步為設為所認識。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開始了有計劃的全國公路基礎設施建設,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國家干線公路網和國道主干線系統規劃先后制定并實施,使公路建設有了明確的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公路建設在繼續擴大總體規模的同時,重點加強了質量水平的提高,高速公路及其他高等級公路的迅速發展改變了我國公路事業的落后面貌,公路建設籌資渠道走向多元化,逐步扭轉了公路建設資金短缺的狀況,尤其是1984年底國務院決定提高養路費征收標準、開征車輛購置附加費、允許高等級公路收費還貸,1985年起國家陸續頒布有關法規后,公路建設有了穩定的資金來源。至1991年中國大陸公路通車里程達104萬公里,公路汽車運輸所完成的貨物周轉量達3441億噸公里,旅客周轉量為2600億人公里。全國除墨脫縣外,基本實現了縣縣通公路,有95%的鄉和75%的村都通了汽車,初步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溝通各省省會,連接樞紐站、港口和工礦區、農林牧生產基地的公路網。但公路網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區差異性。1998年,我國公路的總里程已經有118.6萬公里。年均增長達到6.5%。據有關統計,我國公路網當中,汽車交通運輸量所占份額僅僅是40%多。十一五規劃后,我國公路通車里程數更是快速增長,到2009年底,全國公路通車里程已達382.82萬公里,相比較1949年8.07萬公里的公路通車里程,變化可謂巨大。
但值得關注的是,公路的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公路運輸從業人員需求增大,公路里程及網密度不斷增加,公路運輸量飛速增長,運輸能力也迅速提高,產業的結構呈現出明顯地改善等等。
二、我國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
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的過程當中,從目前來看,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具體體現在:一是我國道路容量存在著不足。長久以來,我國的道路人均水平相對比較低。道路容量的定義,有幾種不同的理解,但比較共同的看法是:首先,容量要反映路網的建設水平,即路網容納機動車的能力;另外,還要考慮車輛 運行在時間上消耗。二是我國汽車擁有量增速加快,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增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轎車持有量、商務車以及運輸車輛都大幅度增加,這勢必影響著公路交通運輸的管理。三是公路交通管理的技術水平滯后。因為一些歷史以及認識方面的原因,我國的公路交通運輸管理存在著很多問題。我們知道,要管理就要有管理的正確思想,要有合理的組織結構,要合理的分配。四是設卡、收費、罰款是公路交通運輸管理中出現的嚴重的問題之一。近幾年,在交通運輸管理環節,利用職權實施的職務犯罪行為屢有發生,嚴重危害了交通運輸業的健康發展。另外,車輛的結構不科學,車輛以及人員超載嚴重。我國的運輸車輛噸位低,老舊程度高,超載現象明顯,存在著眾多的安全隱患。也就是說,超限以及超載運輸是我國公路運輸管理之巨大惡瘤。超限以及超載運輸不僅容易引發各種交通事故,同時對公路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更是降低了公路以及橋梁正常的使用壽命。這一現象擾亂了我國的運輸市場之秩序,致使導致我國運輸市場之宏觀調控的難度加(4)。由此看來,這也無疑增大了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的難度。
三、加強公路交通運輸管理的對策
- 上一篇:目前海洋環境污染現狀
- 下一篇:房屋裝修設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