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信息化范文

時間:2023-07-18 17:36: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行政管理信息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行政管理信息化

篇1

一、建立醫院行政信息管理系統的必要性

傳統的醫院管理主要是采用簡單的辦公軟件進行處理們,但是對于大型綜合性的醫院來說,其科室眾多部門和項目也較多,在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對項目管理的要求進行細化。再加上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想要在競爭中獲取勝利醫院的領導層開始從引進專業的醫療人才、增加設備的投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等方面入手。隨著醫療組織國際化標準的制定,醫院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開始逐漸表現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信息化無疑是現代社會經濟和文明發展的大趨勢,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繼續發展并且逐漸步入了更高的層次,因此在各大綜合性大醫院都以醫療為中心建立信息化的行政管理措施。

(一)信息系統已經成為現代醫院的管理模式之一。

醫院是治病救人的經營性組織,但是其本質上是接觸患者的病痛讓患者重新走向健康的生活中,因此全新的醫療科研成果的掌握對于醫院的醫療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巨大的幫助,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第一時間將自己的優勢資源進行公告,比如很多醫院建立網站,通過網站能夠將自己擅長的領域展示在網站的信息欄中,供患者進行閱讀和了解。通過信息系統的能夠實時的展示醫院優質的醫療資源、加強醫患之間的良好的溝通、構建良好的醫院文化等。

(二)信息管理系統能夠監督各個部門之間的運作。

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夠加快和外界之間的聯系,同時還能夠通過在線瀏覽檢查的方式來監督各個部門科室的工作情況,可以通過信息公告欄了解醫院的出勤情況,同時如果有緊急任務或者時間上的更改等,可以及時的采用電子傳輸、電子公告欄等方式來進行通知。節省了口頭傳達對于時間的耗費,以及電話傳輸對于資金方面的浪費等。不僅提升了醫院的行政管理的效率同時還降低了管理成本。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能夠及時的收集更新信息,完善和充實醫院變化發展的信息,確保了信息傳輸的實效性,保證了醫院宣傳的力度等。

二、醫院信息化管理的特點

(一)為醫院的整體運行提供服務。

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夠給醫院的整體運行和全面管理提供決策服務,醫療衛生服務是一項信息密集型的工作,通過信息管理能夠大幅提升衛生服務的效率,但是在綜合性大醫院中分設有財務科、放射科、醫務科和藥械科等,這些部門都是相對獨立的運行,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不能得到及時的分享,讓各自為政的各部門逐漸形成一個信息孤島。在我國信息化管理的起步相對較晚,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設時將其主要的目的簡化成減少文件的處理、提高管理決策和進行資金的周轉等用途。隨著信息化管理的不斷進步,人們開始將信息化管理應用于臨床和輔助中,并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

(二)為醫院的管理提供決策服務。

在過去的幾年間,信息化技術給存儲、計算和數字化技術等領域均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在這些領域共同進步的情況下醫學技術和醫學的管理也得到空前的發展,而信息化技術催生出信息化個性醫療服務的學科,從而給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在管理過程中醫院更是通過基礎設備和信息系統處理醫療文件,并且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記錄信息系統。這也是信息化醫院行政管理最主要的特點。

三、醫院行政管理的信息化的作用

(一)簡化醫院行政管理人員的構成,提升專業素質。

醫院是一個多層次、多功能的福利經營性事業單位,在醫療事業不斷發展的今天,醫院不僅僅是一個醫療保健機構,同時還是一個科技含量高、知識密集的復雜系統,雖然行政管理不能在短期內提升其經濟效益,但是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將行政管理人員的構成進行簡化,同時還能夠減輕管理人員的負擔。通過信息技術及時共享管理方面的資源,提升管理者的思想素質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另外通過對信息技術應用能夠讓行政管理人員隨時隨地的進行自我提升,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進行開拓和創新。

(二)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夠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一般在醫院的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員其待遇非常低,主要的原因是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內容無法直接和經濟效益進行聯系,作用不夠凸顯加上工資待遇不高,即便是在院內進行的職稱評定也幾乎無法被真正的重視;行政管理人員的管理的任務卻比較繁雜,事無巨細,繼而導致工作人員的沒有足夠的工作激情,缺乏應該的執行力。通過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夠將管理人員的工作內容進行信息化處理,這樣一來其工作的內容和任務量就會減輕,工作人員從繁忙中工作環境中解脫出來,心情也會逐漸變得歡樂和開心,因此工作起來也會更加的有動力。除此之外信息化管理模式中嵌入激勵機制,分別在物質和精神方面滿足行政管理者的需求,通過鼓勵、引導和獎金的方式讓他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不再一味的消極,而是更加主動的開拓進取從而全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解決缺乏經驗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員的難題。

由于醫院內部行政管理部門很少受到院領導的重視,因此就導致大多數的工作人員其專業性不夠強,因此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這樣的行政管理團隊不僅不會對醫院的發展提供幫助,甚至還會制約其發展。通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運用,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堅持尊重他人和以人為本的原則。對于新入職的員工通過信息管理模式能夠快速的熟悉行政管理的工作內容,從而迅速的為醫院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四)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夠使得工作人員明確其職責。

醫院的行政管理人員不僅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在工作中各級一定要做到不能夠缺位、錯位甚至是越位,通過信息化管理能夠將每一位人員的工作內容進行明確標注,這樣所有的員工在清楚自己的職責之后便能夠通力合作,相互配合。

(五)改變醫院的傳統管理模式。

通過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即網絡化管理措施能夠實現向患者和工作人員進行集成化的管理目標,因此在行政管理部門進行重組和變革,將醫院的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和創新,使得醫院內的各項信息資源更加快速暢通的傳輸,滿足醫院內部所有工作人員的使用,讓各個部門之間的交流更加的順暢和直接,這樣便能夠有效的提升管理的效率同時還能有效的降低管理成本。

四、結束語

篇2

關鍵詞:信息化;小型項目;項目管理

中圖分類號:G4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_8631(2010)05-0107-03

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時代。信息資源已成為與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戰略資源;信息技術正以其廣泛的滲透性和無與倫比的先進性與傳統產業結合;信息產業已發展為世界范圍內的朝陽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高校作為教育、科研機構,擁有大量信息化建設相關專業的學生和人才。在這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高校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組織學生隊伍來進行簡單的信息化建設項目。以較低成本完成部門內部工作流程的信息化。

高校行政管理部門內部信息化建設以軟件項目為主,通過對現有手工業務流程的梳理提煉需求,組織開發團隊進行軟件設計、編碼、測試,最終實現業務信息化,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作為信息化項目的管理者,這種小型的以學生為主要開發力量的軟件項目在需求管理、過程控制、人員管理、質量保證等各方面都面臨一定的挑戰。

一、高校行政管理部門信息化項目管理面臨的挑戰

高校行政管理部門內部信息化軟件項目以學生為主要開發力最,具有項目規模較小、開發人員較少、開發人員流動性較大、項目維護周期較長等特點。因其規模較小,看起來比較簡單,所以在開發過程中往往忽視了項目管理和過程控制,最終無法得到項目預期的效果。作為甲方――部門信息化負責人員,在這種類型項目中面臨的挑戰有:

(一)項目需求不能確定

小型項目在開始的時候不能做到充分的調研和分析,只有一個大致的目標和方向,很難做到明確、清晰的需求定義。隨著項目的逐步展開,需求必然會不斷地產生變化。而做到經典軟件工程的需求變更管理需要引人變更申請、評估、決策、回復、實施、驗證等多個過程,這對于資源受限制的小項目來說是不現實的。

針對辦公室小型信息化項目的特點,如何管理好需求,保證最終的項目結果符合預期的目標,這對管理人員來說是一個主要的挑戰。

(二)技術選型存在問題

高校行政管理部門信息化項目以學生為主要開發力量,學生在進行項目研發時通常會追逐最新、最熱門的技術和方法。而忽視實際的項目需求。如果項目在開始的時候選擇了不成熟的解決方案和技術。項目的大部分資源會被耗在技術細節上,而不能很好地用來滿足項目的需求。

小型項目從功能到性能方面的需求通常不會特別苛刻,往往利用現有的成熟方案就能解決問題。管理開發團隊,確保其采用合適的技術和框架來滿足項目需要,當技術路線偏移時及時做出調整,這是項目成功的一個重要保障。

(三)臨時組建的開發團隊水平不一

水平不一問題在學生團隊中尤為突出:團隊是臨時組建的,團隊成員的水平如何在真正投入工作之前都不能得到有效的評估。開發人員之間的水平差距將會對項目帶來三個方面的負面影響:①不熟練的成員拖慢項目進度;②水平差的成員寫出的代碼質量得不到保證;③沒有標準的開發規范,成員各做各的,導致項目難以維護。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以上問題。項目的進度和質量都將受到影響,最終將會成為項目失敗的一大誘因。

(四)開發人員流動性大

學生因其課程、學業問題。很難保證所有團隊成員自始至終的參與。這就對項目的開發過程控制提出很大挑戰:如何保證團隊成員更迭不會對項目進度、質量造成影響。如何保證項目過程中積累的領域知識能夠在團隊成員之間有效傳遞,這是項目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開發人員流動性大。這對項目后續的維護工作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當項目完成后有新的需求時,往往找不到當時的開發人員j如何才能保證新的維護人員能快速掌握項目的開發技術、工作原理,這需要在項目管理過程中盡早考慮。

(五)項目質量得不到有效保證

因為項目規模較小、功能簡單。在開發的過程中往往會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功能的實現上面。而忽略了質量問題。在這種開發狀態下,沒有正式的測試計劃和測試用例,只有開發人員針對自己開發模塊的簡單驗證,項目的質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而質量才是項目成功的關鍵所在,如果沒有從一開始就嚴格的對質量進行把關。項目在后期就會陷入不斷回頭修正缺陷的狀態,無法提交有效的工作,甚至有重頭返工的危險。

所以必須在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把質量控制作為項目管理的一項關鍵任務。利用各種方法和技術保證項目的質量。

(六)開發進度不透明,不能有效控制

按照傳統的軟件開發瀑布模型,軟件開發需要經歷制定計劃、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程序編寫、軟件測試、運行維護等六個階段,這種模式對于能遵循規范進行的大型項目也許能夠適用,但是對于需求不明確、人員不穩定的小型信息化項目來說卻不能有效工作。

尤其對于以學生為主要開發力量的團隊來說。如果不能看到項目的實際產出物。就不能真正掌握項目的進度。項目可能永遠停留在設計階段:或者團隊成員會常常給出“做的差不多了。就等著集成了”這樣的答復,而實際的集成卻遲遲不能完成。

要保證項目按時完成、實現期望的功能、保證良好的質量,就必須對項目整個開發進度進行有效控制。做到項目進度的實時、可靠控制。

二、高校行政管理部門信息化項目管理方法研究

分析高校行政管理部門信息化項目的特點,我們需要一種更“敏捷”的項目管理方式來實現項目目標。在這里我們結合一些敏捷軟件開發方法論的一些觀點,提出了以下幾點針對高校行政管理部門信息化項目的建設方式:

(一)使用迭代方式組織項目開發

要保證項目成功。首先要解決需求問題。小項目通常比較倉促,不會有詳細的需求分析過程;在項目初期只有一個大致的目標,不能很明確要完成的需求是哪些;隨著項目的不斷進展項目的出資方和承擔方才會不斷加深對項目需求的認識,需求隨著時間不斷地深化、細化。管理隨著項目逐步展開而變化的需求,是項目管理中要應對的主要挑戰。針對這個問題,可以使用迭代式開發來組織項目,達到有效管理需求的目的。

如圖1所示。迭代式開發的定義為:迭代包括產生產品(穩定、可執行的產品版本)的全部開發活動和使用它必需的所有其他元素。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開發迭代是一次完整地經過所有工作流程的過程:需求工作流程、分析設計工作流程、實施工作流程和測試工作流程。

在應用迭代式開發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合并分析、設計、實現過程,但是測試和需求確認是必須要做到的。應該盡量縮短迭代周期,快速的可驗證版本。隨著對迭代版本的驗證,需求可以得到確認和細化,在項目早期沒有想到的需求以及不明確的需求會逐漸的清晰起來,最終得到切實符合需要的結果。同時,需求變更帶來的

風險也會相應的降低:在對迭代結果驗證時及時糾正偏差的理解,不會把錯誤一直延續到項目的后期。使用迭代式開發還可以有效降低技術選型不當帶來的風險,如果在早期的迭代中發現選擇的技術不適合用來滿足項目的需要,可以及時進行調整。

(二)慎重選擇技術方案

在項目建設的初期,必須對目標進行細致調研分析。從而選擇合適的實現方式和技術。技術選型應本著以下原則進行:

1.選擇成熟、穩定的技術和方案

如前文提到的,在選擇技術和方案時。工程師或學生往往都傾向于選擇最新、最熱門的技術來充實自己,而項目的實際需求往往會被忽略。而新技術由于其出現時間較短、測試不夠充分,存在難以配置、缺少文檔和由其自身問題因產生的使用問題。相對于新技術,成熟的技術、框架和方案因其使用廣泛、出現時間較長,比較容易理解、掌握,在遇到問題時有充分的資料可以查詢解決。對于行政部門信息化的小型項目來說,完成項目目標、實現預期需求才是根本任務,不應該把項目變成團隊成員的學習班,在技術選型時一定要選擇適合本項目的最成熟技術。

2.充分考慮擴展性和集成性

信息化管理系統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體系。信息化管理系統已經不是以前單一的一個管理軟件了。現在一個部門往往使用多種信息化管理系統,如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0A辦公自動化系統等等。

因此,在新的信息化系統建立時必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就是系統的集成如何把本部門實施的各個信息化項目有效的集成起來,減少信息化項目上的重復投資,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效果,是信息化項目建設中的一個重要工作。

為此,在信息化管理軟件進行選型的時候。就需要考慮這個系統集成性的問題。要考慮所即將采用的實現方式。有否提供豐富的接口,可以跟其他信息化管理系統進行交流。

(三)制定并貫徹開發技術規范

小型項目在開發過程中面臨著人員水平不齊以及人員流動較頻繁的問題,尤其是以學生為主要力量的高校行政管理部門信息化項目,人員穩定性更得不到保障,項目的質量和進度都會受到人員問題的影響。而引入開發技術規范(對于軟件項目來說也就是編碼、過程的規范),并定期對其進行評估和審核可以有效的解決質量和進度的問題。

1.規范技術來保證項目的質量

針對水平參差不齊的開發人員,制定統一的技術規范并推行開來,這樣就增加了一個對開發技術深入理解的過程,在約束水平較高的開發人員的同時也能顯著的提高水平較低人員的工作質量。水平較高的開發人員在進行開發時往往會傾向于炫耀自己的技術,選擇一些別人難以理解的方式來實現自己負責的模塊。而這樣很容易帶來一些不可預料的影響,項目質量將受到影響。通過對技術規范進行約束。采用標準的方案來解決常見問題。這樣更加穩妥,項目的質量更容易得到保障。

而對于水平較低的開發人員來說,技術規范可以為他們的開發進行指導。模仿標準方案來解決開發中遇到的問題。這樣可以保證令人滿意的質量和進度。

2.規范技術來保證項目知識的傳遞

針對項目人員流動過快,統一的技術規范可以幫助新來的團隊成員快速接手之前團隊成員遺留下的工作。

如果沒有遵循技術規范。在開發過程中每個人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工作,提交風格迥異的實現方式和結果。一旦某個人員離開工作崗位,那么接手他工作的新成員必然很難理解前任的實現方法和思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理順工作。知識延續的效率得不到保障。最終拖慢項目的進度。

遵循了技術規范的開發工作,采用一致的實現思路,可以保證項目知識的有效傳遞。即使人員變更。新來的人員在現有技術規范的基礎上也可以輕松的理解前任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快速接手工作。同樣團隊之間人員的變動也可以更加順暢。不會對項目的進度造成過多影響。

3.定期審核技術規范執行情況

制定了技術規范后,管理人員要保證技術規范被切實執行,這就需要定期的技術審核。可以結合迭代式的開發過程。以每個迭代周期為審核周期,定期對技術規范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和審核。審核時對違反技術規范的程度可以劃分為三種級別:違反第一等級規則時,工作將暫停,項目將無法進入測試和生產階段,直到問題解決。第二等級主要是指一個預備階段。在下一個迭代內。此等級的問題會上升到第一等級,因此在此之前應該將這些問題解決掉。第三等級問題不具實質危害。這個等級只是建議解決某些問題,但在上升到其他等級前,這些問題不會對工作造成影響。

如果管理人員無法滿足技術要求,可以組織技術人員互相審核或指定某一個人員來負責,負責人要定期輪換,保證每個人的工作都得到控制。對于軟件項目。還可以采用針對代碼的自動審核工具,提高審核工作的效率。

(四)測試驅動開發

質量是項目成功的關鍵,除了制定技術規范外,我們還針對軟件項目引入測試驅動開發技術。來保證項目的質量。同時使用測試驅動開發技術,還可以使得項目應需求變化時能快速得到響應。

測試驅動開發起源于xP法中提倡的測試優先實踐。測試優先實踐重視單元測試,強調程序員除了編寫代碼。還應該編寫單元測試代碼。在開發的順序上,它采用先編寫測試,再編寫代碼來滿足測試的方法月。這種方法在實際中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使得測試工作不僅僅是單純的測試。而成為設計的一部分。

測試驅動開發關注軟件的單元測試,在開始進行編碼之前先編寫測試代碼。在實現功能之后可以立即對其進行驗證。采用測試驅動開發方式進行項目,會強制開發人員在實現功能之前先考慮如何驗證它們,那么一些不合理的設計再付諸實踐之前就會被識別出來,這樣既保證了項目能預期的質量,又節約了項目返工來帶的時間開銷。

由于有自動對項目實現進行驗證的單元測試積累,在項目需求發生變化而需要改動代碼時,只需要運行所有單元測試就可以知道這次的改動會不會對軟件其它模塊帶來不可影響。這樣可以快速完成代碼的調整而不會造成潛在的質量問題。

(五)引入持續集成技術

同樣針對軟件項目,可以采用持續集成技術來保證項目的進度實時可見、可控。持續集成是一種實踐,是持續地編譯、測試、檢查和部署源代碼的過程。在許多持續集成環境中。這意味著每當源代碼管理庫中的代碼發生改變時,都要執行新的構建。持續集成過程如圖2所示:

使用持續集成技術能有效降低風險。許多的項目和團隊在實踐中證明,持續集成實踐能使缺陷更快被發現和修復,使開發更加迅速。延遲集成的問題在于時問難以估計,項目進度無法有效控制。在項目最緊張的階段之一把自己置人了一個盲區。此時即使沒有拖延也輕松不了多少。持續集成巧妙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長時間的集成不再存在,盲區被徹底消除了。在任何時間都知道項目的進展,什么能運轉,什么不能運轉,系統里有什么明顯的缺陷,這些都一目了然。管理人員也可以盡快得到反饋,針對項目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

因為快速短周期的集成,項目中新引入的缺陷也能被盡早發現,這樣要追蹤和修正這些問題也就容易了許多。這樣最終的結果是項目的質量和開發速度都會得到加強。

三、項目計劃數字化管理系統實踐

項目計劃數字化管理系統旨在加強專項資金預算編制和執行管理。實現建設項目執行的全數字化管理。系統主要用于跟蹤建設項目的經費執行進度,實時了解和掌握各項目的執行進展,加強監督和管理。項目單位通過數字化管理系統申請執行項目計劃,及時了解執行進程。職能部門通過數字化管理系統進行流程審批和過程跟蹤,實現部門內部數據共享,對建設經費的執行進度實現了實時監控,便于統籌管理經費,同時,提高辦事效率,簡化辦事流程。

本項目是一個典型的軟件項目,目標是建成部門內部主要業務的信息化管理,實現分布式業務處理。在項目開發的初期,我們制定了以兩周為一個周期的迭代開發計劃,并選擇了比較成熟的Java以及B/s技術。同時參考《實現模式》一書,制定了我們項目的編碼規范和評審計劃。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始終要求采用測試驅動開發技術并搭建了持續集成服務器,在每次主要功能提交后自動集成。

通過6個月(3個迭代)的努力,我們成功完成了部門內部業務的信息化,已經正式上線,由于采用了迭代式開發,在開發過程中不斷深化需求,最終達到了項目建設的目標。為部門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帶來卓越改進。

篇3

關鍵詞:信息化;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新途徑

隨著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及普及程度的不斷提高,為高職院校在行政管理模式與手段方面提出了具體化要求。既要確保學院信息化建設符合社會的整體形勢,又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一系列綜合性管理策略。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行政管理狀況

(一)高職院校行政管理現狀分析

20世紀末,隨著高職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也相應的帶動了高職院校在行政管理方面信息化的發展。不但能夠對信息進行及時的處理,而且也提高了對復雜信息的應對及解決能力。然而,即使這樣,也不能在短期內改變固有的行政管理形式和內容,信息流通仍然較差,對于資源的浪費現象也尤為嚴重,這就直接導致了辦公效率停滯不前、并有持續下降趨勢,在很大程度上嚴重制約了信息時代高職院校自身的建設和發展。尤其是高職院校為了順應時展,而對自身布局做出的一系列調整,多校區辦學化的興起與發展,更要求其在行政管理模式上的提高。顯而易見的,傳統模式已經無法符合管理信息化的需要。當下,只有建立行政管理與之相關的信息化體系,才可以使得大且雜的管理類信息得到有效的處理,才能真正的提高辦公效率,優化布局結構,使信息化的行政管理在高職院校中真正的落到實處。

(二)高職院校加強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從目前來看,由于各高職院校在管理模式、規模程度、自身建設等存在諸多差異,致使其行政管理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水平不一。鑒于傳統管理模式的根深蒂固,致使諸多行政管理人員,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信息理念與方法。不能對信息在收集整理與傳遞應用等環節,加以整合和優化。由于其自身欠缺專業化的技能和素養,不能對自身加以完善和提高,只滿足于簡單的人工或者半人工化信息處理的工作模式,對于計算機的應用只停留在簡單操作層面。從整體而言,行政管理的主體是人,任何高科技手段的實施,同樣離不開管理人員素質與技能的提高。所以,除了引入專業性信息化人才,還要加大對行政管理人員的培養力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推動高職院校在信息化背景下行政管理工作的進展程度和發展水平,加快信息化進程。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新途徑

(一)信息化條件下,高職院校行政管理在方法上的創新

從目前來看,加快高職院校行政管理層面的發展,主要在管理方法上進行創新和突破,主要做到如下幾點:第一,建立與行政管理相配套的信息服務系統。增加社會認識與了解大學的途徑,不但能夠對大學熱門學科以及校園建設進行關注,還能積極參與大學在教育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設和發展。隨著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即CERNET的創立,校園網絡已經基本上覆蓋了全國各大高職院校。但由于管理人員技能有限,導致其內容和形式過于貧乏;再加上更新速度較慢,給使用帶來極大不便。因此,基于以上網絡利用率較低的狀況,應該加大對互聯網和數據庫技術的引入程度,網頁由靜態轉為動態建設服務頁,實時最新的教育類咨詢,結合當下熱點及時進行更新,并將相關技術引入到實際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可以利用校園網絡開設專門的建議板塊,收集來自學生、社會人員等各行業的不同反饋意見,從而更加完善行政管理工作,也是推動教育教學模式創新的重要渠道。第二,在信息化條件下,重視對院校歷史數據的分類整理,通過先進的聯機分析和處理技術,建立強大且完善的數據庫資源,從而更加便于對歷史數據的充分利用和查詢。尤其是對于院校領導層而言,通過歷史數據可以清楚直觀的看到教育、教學、文化建設以及科研成果等諸多方面存在的不足,從而對今后工作方向和策略有所調整。還能夠對在行政管理崗位上,表現突出的相關管理人員予以表彰,激發其工作更高的熱情和積極性。第三,在信息化條件下,為了更加方便信息的互通互聯和行政工作的協同化管理,應該從院校行政管理工作整體出發,建立集成化的院校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對教育相關信息的采集和編碼標準進行統一定義,利用互聯網和數據庫最新技術進行統一規劃,最大化的提高工作效率。

(二)建立監督化行政管理效能評估體系

在信息化條件下,科學化的效能評估體系能夠對相關人員的行政管理工作進行合理監督和控制。利用互聯網先進技術,在其內網設置相關的監督板塊,是考核其行政管理能力的有力方式。根據高職院校自身情況,建立一套適合其行政管理模式的效能評估體系,能夠進一步提升行政管理水平。通過一系列獎罰措施,能夠調動管理人員積極參與工作的積極性,并不斷完善其管理手段,豐富管理內容,促使管理更加高效。首先,建立一套科學化的行政管理效能評估體系,要定義科學的評估標準和判定原則。對于絕大多數的高職院校而言,其行政管理效能的評估和判定,應該遵循為行政管理服務的原則,在實際工作中以方便院校開展具體工作為指導方向。也可以利用網絡建議板塊收集不同的建設意見,進而對體系加以很好的完善,不斷深化效能評估體系的建設。其次,制定的判定標準要具有可操作性,同時兼具量和質的標準。量的標準體現在具體的行政管理活動中對于各種資源的損耗程度,例如,人、物、財力以及時間等因素的考察標準,則需要將行政管理效果放在院校的整體運行中去把握。以院校的整體利益和廣大教職工要求為考核的具體點,也可以利用內網投票方式進行考核,例如細分的考核點,管理協調性、靈活度、有效性以及滿意度等等,能夠對管理效能進行綜合評估和分析,更具有參考價值。再次,要采取具體有效的效能判定方法。主要包括:

1.費用判定法。準確核算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產生的各項費用,例如人、財、物等相關資源,根據節約程度以及產出比來進行科學判定,分析管理效能高低程度。

2.時效判定法。根據完成某項具體工作實際所用的時間來進行評估,顯然,在同等條件下,所用時間越長則表示效能越低下。

3.協調判定法。根據行政活動反應的靈敏度、矛盾和沖突狀況以及人、財、物配置的合理性來對行政管理活動效能進行判定。

4.民意判定法。在信息化條件下,可以通過網上調查問卷的形式聽取各人員意見,從而作為參考建議對管理活動效能進行判定。當然,對于高職院校在行政管理方面效能的評估,一定要結合院校自身的實際情況,遵循服務原則,經過實踐活動不斷對體系加以完善,建立與之相配套的策略和方法,有步驟的推動行政管理效能的提升。

(三)信息化背景下注重對高職院校行政管理人員的培養

1.增強行政管理人員信息化服務意識

在信息化條件下,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與應用,有力的帶動了高職院校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發展,并隨著其在行政管理層面程度的提高,也為信息傳播帶來前所未有的便捷。在目前情況下,由于多校區辦學化的興起與規模化發展,導致信息處理量越來越大,直接增加了高職院校行政人員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的工作量。因此,相關行政人員必須注重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服務意識,即使工作量較大的情況下,也依然能夠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信息資源,為行政管理服務,主動搜集與工作及教育教學相關的信息資源,增強對傳統媒體以外的相關網絡媒體的關注程度,并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2.增強行政管理人員信息化方面的道德規范

信息化時代在進入上個世紀末時,隨著網絡技術的興起與廣泛應用,更要求人們在信息活動中增強自身的道德規范,并且此規范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變革,而具有豐富的時代性特征。在享受信息化便利的同時,也必然面臨相應的挑戰和考驗。例如,信息的共享與獨占之間的矛盾,社會化的監督和個人隱私自由之間的沖突等問題,這給傳統道德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因此,基于當下網絡的開放性,以及虛擬空間溝通的隱私性等特征,高職院校行政管理人員必須樹立正確的信息道德觀念,自覺用道德規范為標尺對自身加以管理,堅決抵制垃圾信息并防止有害信息的干擾。用相關的信息法律武器武裝自己的頭腦,增強法律意識,自覺維護信息安全與保密制度。同時,也要加強抵御計算機病毒的水平,堅決打擊網絡犯罪,做一名合格的信息化行政管理人員。

3.增強行政管理人員信息處理方面的能力

在信息化條件下,信息的溝通與決策作用日益明顯。面對量多且雜的信息,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員,必須提高自身對信息的把握與處理能力。第一,通過利用多渠道與綜合性的信息采集機制,運用先進的網絡媒體和技術工具。在保證信息準確性的同時,不斷培養自身獲取與工作相關信息源的能力。第二,通過對信息的科學分析,增強自身在信息整理與辨別及篩選等方面的能力,進一步強化信息對實際工作管理的價值與重要性。第三,也要具備相關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例如對OFFICE軟件的熟練運用,提高工作效率。

三、結語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信息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對當下高職院校開展行政管理工作時,必須首先強化作為主體的行政人員的能力及素質,除了遵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也要以信息規范做為道德準則。以行政服務為宗旨,結合院校的實際情況開展相關工作,并不斷對自身加以完善,為做一名合格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而努力。

作者:王晴 單位:阜新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區揚.探討高職院校行政管理的創新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2(8):229-230.

[2]吳琳.淺談信息化條件下高職院校行政管理人員素質培育[J].黑河學刊,2012(5):150-151.

篇4

1構建學校管理信息化現狀與問題

學校管理工作信息化是指在學校管理活動中,運用計算機、網絡通信和相應的辦公平臺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文件傳輸、信息、資源共享等方面應用現代技術,促進學校管理工作的發展、提高學校工作效率的過程。為了提升辦公效率,很多學校根據自身的工作需要和辦公經費情況,開始逐步引進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技術構建校園辦公平臺,從長期以來所堅持的紙質辦公狀態向無紙化、數字化辦公轉變。但是由于長久以來的辦公習慣和人員年齡結構等方面的因素,校園信息化平臺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存在功能使用單一化,軟件開發利用率不高等問題,工作人員思想上的墨守成規和長期以來養成的工作習慣,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徹底地扭轉和改變。特別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老同志更是在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術方面存在抵觸心理和畏難情緒,在現代化的辦公平臺面前依然沿襲舊有的習慣和方式,不但沒有提高辦公效率,反而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這些弊端和問題呈現在學校管理者面前,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來改變這種狀況,推動行政管理工作在網絡信息發展環境得到長足的發展和推進。因此,學校行政管理工作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必須從樹立正確的工作目標、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管理隊伍素質、改善行政管理環境等方面著手,不斷推進行政管理的改革與創新,以支持和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使學校適應新時期發展的需要。

2構建現代化的信息平臺,提高行政辦公效率

為了切實推進學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開展,首先就需要結合工作實際,圍繞科學實用性目標,搭建實用高效的信息平臺。要進一步改善校園信息化環境,采用適用的網絡管理軟硬件,提高內網運行速度;在有需要的場所、辦公室構建無線網接入設備,逐步提升校園信息化環境。在辦公軟件的選用上,要廣開言路,充分征求工作人員的意見和建議,使得相應辦公平臺模塊的設定符合工作需要和絕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才能讓大家更易于接受,也才能切實地提高辦公效率;否則會失去調研基礎,其作用只能是適得其反。同時要做好相應的培訓,由專業人員細致入微地進行講解,教會大家具體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在具體操作幾個工作日之后,再組織一次專題的培訓,結合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惑進行答疑解惑。只有經過這種講解與答疑的雙重安排,才能讓大家較為順暢地對軟件平臺的使用在短時間內高效能地熟悉和掌握。

3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保障信息化工作能夠落實到位

一方面是通過制定制度對人員進行要求,因為科學的方案和計劃只有落到實處,才能收到切實的效果。為了保障學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落實,就需要結合工作目標制定相應的制度和措施予以保障,通過制度的約束,細化工作的流程,強化工作的要求,引導工作人員認識到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帶給工作上的便捷,變被動地接受為主動地學習。同時將工作的執行情況與個人績效考核相掛鉤,通過這種約束機制促使工作人員逐步由不適應變為習慣,從而激勵工作人員積極進取,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是對設備設施等方面的制度保障。依據工作需要,制訂并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從網絡安全、軟件升級、信息更新等方面都制定詳細的規定,做到定期維護、及時更新、有效保障。實踐證明,只有以上兩方面同時強化管理,才能保障信息化工作的有效推進。

4轉變觀念,將信息化與日常工作有機融合

任何先進技術的應用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推進社會的更好發展。物質資源不會自動地產生效益,只有人充分利用資源開展活動,才能在活動中出效益,所以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來改變社會。作為現代先進科技的信息技術,只有在充分運用的情況下,才能產生最大的作用。在學校管理中,依托信息技術實現無紙化辦公,促進數字化管理,達到最優化的管理效能,是推進學校管理方式變革、提升管理效能的目標。而這個目標的實現就需要學校的行政辦公人員充分認識到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應用信息技術的現實需要和長遠效益,需要每一個工作人員及時轉變觀念、認可接受,相關的領導者科學引導、大力推進,最終依托信息技術實現無紙化辦公,促進數字化管理,達到最優化的管理效能。而信息化技術在學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確實已經收到初步的效果。在日常的行政工作中,通過相應的管理模塊提供學校公共基礎數據查詢、信息檢索等服務,實現數據的共享和信息的及時溝通,避免因為溝通不暢而造成工作中的撞車和資源的浪費。現在大部分學校都架構起了校園的內網和辦公平臺,在文件傳輸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已經得到應用,但是信息技術應用還有待于深層次的挖掘和實踐,如在后勤服務保障和教務管理中的應用都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的特點。后勤服務保障工作中可以開發應用信息交互軟件,一方面通過各個計算機的終端分布廣的特點,可以及時收集到校園內各個部位出現的需要維修的問題,既可以將問題及時快速地解決,避免問題擴大化造成不必要的損耗;又可以彌補后勤人員定時巡查所存在的時效性差和覆蓋面窄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信息交互軟件的使用,可以很便捷公正地對后勤保障人員的工作效率進行考核,從報修時間到維修完成再到使用者的反饋意見,一系列的數據能夠很客觀地對工作人員的工作業績進行考評,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水平。在教務管理工作中也同樣可以應用信息交互平臺實現課程安排、教學研究以及進行聽評課等工作的開展,既能夠實現課件資源的共享與相互的交流,又可以為教研活動的開展提供網絡空間,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同樣,行政工作利用網絡信息平臺進行信息宣傳,可以展示工作的成果,讓職工和公眾對學校的情況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使得職工和公眾通過這個信息渠道對學校工作狀況發揮一個監督的職能,也有利于學校的行政工作人員在這種氛圍中進一步提高工作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更加積極努力地去開展工作。

篇5

關鍵詞 信息化;學校行政管理工作;信息化環境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05-0059-02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在已經進入廣泛應用網絡信息技術的新時代,人們的生活已經和計算機應用與網絡密不可分,網絡信息技術使人們以更快捷便利的方式獲取并傳遞所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不僅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新的信息渠道,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與時俱進,及時學習新的積識,掌握新的技能,并把新的技術應用到工作實踐中,使之對工作和生活產生良性的推動作用,從而最終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肩負著傳授知識與技能的職責。為了更好地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學校應該主動從內部開始改革,從管理與教育教學等方面不斷更新理念、創新管理,因為只有不斷開拓創新,學校才能更快、更好、更有效地發展。

1 構建學校管理信息化現狀與問題

學校管理工作信息化是指在學校管理活動中,運用計算機、網絡通信和相應的辦公平臺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文件傳輸、信息、資源共享等方面應用現代技術,促進學校管理工作的發展、提高學校工作效率的過程。為了提升辦公效率,很多學校根據自身的工作需要和辦公經費情況,開始逐步引進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技術構建校園辦公平臺,從長期以來所堅持的紙質辦公狀態向無紙化、數字化辦公轉變。

但是由于長久以來的辦公習慣和人員年齡結構等方面的因素,校園信息化平臺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存在功能使用單一化,軟件開發利用率不高等問題,工作人員思想上的墨守成規和長期以來養成的工作習慣,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徹底地扭轉和改變。特別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老同志更是在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術方面存在抵觸心理和畏難情緒,在現代化的辦公平臺面前依然沿襲舊有的習慣和方式,不但沒有提高辦公效率,反而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這些弊端和問題呈現在學校管理者面前,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來改變這種狀況,推動行政管理工作在網絡信息發展環境得到長足的發展和推進。因此,學校行政管理工作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必須從樹立正確的工作目標、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行政管理隊伍素質、改善行政管理環境等方面著手,不斷推進行政管理的改革與創新,以支持和促進學校各項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使學校適應新時期發展的需要。

2 構建現代化的信息平臺,提高行政辦公效率

為了切實推進學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開展,首先就需要結合工作實際,圍繞科學實用性目標,搭建實用高效的信息平臺。要進一步改善校園信息化環境,采用適用的網絡管理軟硬件,提高內網運行速度;在有需要的場所、辦公室構建無線網接入設備,逐步提升校園信息化環境。在辦公軟件的選用上,要廣開言路,充分征求工作人員的意見和建議,使得相應辦公平臺模塊的設定符合工作需要和絕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才能讓大家更易于接受,也才能切實地提高辦公效率;否則會失去調研基礎,其作用只能是適得其反。同時要做好相應的培訓,由專業人員細致入微地進行講解,教會大家具體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在具體操作幾個工作日之后,再組織一次專題的培訓,結合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惑進行答疑解惑。只有經過這種講解與答疑的雙重安排,才能讓大家較為順暢地對軟件平臺的使用在短時間內高效能地熟悉和掌握。

3 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保障信息化工作能夠落實到位

一方面是通過制定制度對人員進行要求,因為科學的方案和計劃只有落到實處,才能收到切實的效果。為了保障學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落實,就需要結合工作目標制定相應的制度和措施予以保障,通過制度的約束,細化工作的流程,強化工作的要求,引導工作人員認識到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帶給工作上的便捷,變被動地接受為主動地學習。同時將工作的執行情況與個人績效考核相掛鉤,通過這種約束機制促使工作人員逐步由不適應變為習慣,從而激勵工作人員積極進取,提高效率。

另一方面是對設備設施等方面的制度保障。依據工作需要,制訂并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從網絡安全、軟件升級、信息更新等方面都制定詳細的規定,做到定期維護、及時更新、有效保障。

實踐證明,只有以上兩方面同時強化管理,才能保障信息化工作的有效推進。

4 轉變觀念,將信息化與日常工作有機融合

任何先進技術的應用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推進社會的更好發展。物質資源不會自動地產生效益,只有人充分利用資源開展活動,才能在活動中出效益,所以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來改變社會。作為現代先進科技的信息技術,只有在充分運用的情況下,才能產生最大的作用。在學校管理中,依托信息技術實現無紙化辦公,促進數字化管理,達到最優化的管理效能,是推進學校管理方式變革、提升管理效能的目標。而這個目標的實現就需要學校的行政辦公人員充分認識到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應用信息技術的現實需要和長遠效益,需要每一個工作人員及時轉變觀念、認可接受,相關的領導者科學引導、大力推進,最終依托信息技術實現無紙化辦公,促進數字化管理,達到最優化的管理效能。

而信息化技術在學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確實已經收到初步的效果。在日常的行政工作中,通過相應的管理模塊提供學校公共基礎數據查詢、信息檢索等服務,實現數據的共享和信息的及時溝通,避免因為溝通不暢而造成工作中的撞車和資源的浪費。現在大部分學校都架構起了校園的內網和辦公平臺,在文件傳輸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已經得到應用,但是信息技術應用還有待于深層次的挖掘和實踐,如在后勤服務保障和教務管理中的應用都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的特點。

后勤服務保障工作中可以開發應用信息交互軟件,一方面通過各個計算機的終端分布廣的特點,可以及時收集到校園內各個部位出現的需要維修的問題,既可以將問題及時快速地解決,避免問題擴大化造成不必要的損耗;又可以彌補后勤人員定時巡查所存在的時效性差和覆蓋面窄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信息交互軟件的使用,可以很便捷公正地對后勤保障人員的工作效率進行考核,從報修時間到維修完成再到使用者的反饋意見,一系列的數據能夠很客觀地對工作人員的工作業績進行考評,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水平。

在教務管理工作中也同樣可以應用信息交互平臺實現課程安排、教學研究以及進行聽評課等工作的開展,既能夠實現課件資源的共享與相互的交流,又可以為教研活動的開展提供網絡空間,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

同樣,行政工作利用網絡信息平臺進行信息宣傳,可以展示工作的成果,讓職工和公眾對學校的情況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使得職工和公眾通過這個信息渠道對學校工作狀況發揮一個監督的職能,也有利于學校的行政工作人員在這種氛圍中進一步提高工作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更加積極努力地去開展工作。

5 查漏補缺,不斷改進和完善信息化工作

任何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展完善中,只有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推進社會的更好發展。網絡信息技術由于其共享性、開放性,致使網絡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如果不能正確應對這些問題,有可能會給學校行政管理工作帶來工作上的障礙甚至是經濟上的損失。因此,如何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結合網絡信息技術的現狀與特點,通過對安全風險的分析,采取多層次、多方面的安全管理方法來保障網絡信息技術的安全和暢通,是行政管理工作部門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篇6

關鍵詞:信息網絡化;政府;行政管理;挑戰;對策

一、引言

在現代社會里,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和知識取得了飛速發展,互聯網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使得我國邁入了信息網絡化的時代。在信息網絡化環境下,信息交流更加便捷,信息傳播途徑日益多樣化,在這樣的環境下,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通過計算機網絡對外界提供服務和信息已成為必然,在這一過程中,政府行政管理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而政府要想更好地發揮其在現代社會中應有的作用,對外界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務,在新鄭管理中,就必須正視信息網絡帶來的挑戰,要積極的做好應對工作。

二、信息網絡化的概述

信息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真實反映,它包括文字、數字、符號、圖片、圖表等。信息網絡化就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狂下下,在網絡上傳播的信息。與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相比,信息網絡化有著許多不同點。首先,信息網絡化實現了無時間和空間障礙的交流和傳播。在網絡化環境下,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信息交流;其次,信息網絡具有共享性。互聯網具有開放性,也正是因為互聯網的開放式使得網絡信息可以實現共享;再者,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在網絡環境下,信息傳播速度非常快,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求[1-2]。對當代政府而言,充分利用網絡、計算機等信息技術和現代化辦公手段,大力推進政府信息網絡化建設,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簡化辦事程序,向社會公共信息,提供便民服務,促進政府職能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的重要途徑。雖然信息網絡化發展給當代政府工作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網絡信息化的發展使得政府管理環境也發生了變化,從而引起政府職能的轉變,為了更好地發展政府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政府就必須積極應對信息網絡化帶來的挑戰[3-4]。

三、信息網絡化對政府行政管理帶來的挑戰

(一)促使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轉變

信息網絡化的發展,使得政府行政管理工作難度越來越大,而那種傳統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經不適應信息網絡化環境下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信息網絡化的發展必然會給社會的發展引進先進的設備和理念,如果政府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依然采用以往的管理方式、方法,信息就難以貢獻,勢必就會影響到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

(二)推動“電子政府”的建立,無政府主義現象可能泛濫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政府逐漸認識到網絡的優越性,對信息技術的依賴程度也會越來越高。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電子政府也將成為主流。雖然電子政府的建立是大勢所趨,但是網絡的自由性,使得公民可以隨意的利用網絡來傳播消息,尤其是那些虛假的信息,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將處于無序狀態,無政府主義可能泛濫,不僅影響到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嚴重時還會引發社會矛盾。

(三)對政府行政管理人員提出了更要的要求

在網絡信息化時代里,對政府行政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網絡化的發展要求政府行政管理人員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觀察力,要求行政管理人員具備專業的素質和較強的服務意識。政府行政管理的目的就是引導社會主義公共事業更好的發展,為人們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如果行政管理人員能力不足、素質不高,勢必就會影響到政府行政管理職能的實現,從而不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

(四)信息安全問題

信息網絡化發展對政府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網絡信息化安全問題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網絡化環境下,越來越多的步伐分子利用網絡來散播搖籃、虛假信息,當這些虛假的信息被傳播后必然會引起一定的社會響應,不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二是政府在依托計算機網絡進行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時,政府相關信息很容易受到網路黑客的攻擊,從而造成重要信息的丟失,從而引起系列問題。

四、信息網絡化環境下政府行政管理的對策

(一)明確政府職能,擺正政府角色

隨著信息網絡化的發展,政府行政管理環境也發揮了巨大的變化,而環境的變化必然會引起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府作為社會穩定發展的調節者和推動者,在網絡化時代里,政府要明確其職能,結合時代背景,積極轉變管理理念,將政府職能從管理型轉向服務型,從而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群眾。同時,要改變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方式,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行政管理信息的共享。另外,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要適當下放權力,將以往那種事事親力親為的角色轉變為引導者、鼓勵者,制定有效的政策來調動社會一切力量來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5]。

(二)深化政府行政體制改革

在明確政府職能,正確定位政府角色后,政府應當積極的結合時代背景加強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政府要建立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行政管理體制,對那些與信息社會不相適應的官僚型行政體制進行結構性變革,要精簡機構,完善人事制度,加強行政管理監督,從而更好地發揮政府行政管理職能,維護社會市場秩序,推動社會公共事業的更好發展[6]。另外,政府明確目標,健全各種管理機制 政府在貫徹落實規章制度時,應當明確自身的管理目標,完善績效標準,建立科學的考評機制,完善公務員管理制度的運行機制,建立有效的公務員培訓機制,提高工作效率,確保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保質保量的完成。

(三)培養專業的人才

網絡時代里,計算機的應用越來越普遍,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必然會帶動政府行政管理的革新,要求行政管理人員具備熟練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服務意識。為了更好地發揮政府行政職能,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政府應當山里利用高新科技技術,培養高素質人才。一方面,要加強行政管理人員計算機網絡相關知識的教育與培養,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計算機操縱能力和水平,為政府行政管理培養一直專業的行政管理人才隊伍;另一方面要強化素質教育,注重行政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建設,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職業素質和服務意識,只有行政人員具備高尚的職業操守,才能更好的發揮職能,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發揮行政人員應有的作用,提高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7]。

(四)強化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網絡環境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格外重要。首先,政府應當加強宣傳,引導人們合理的利用網絡傳播信息,提高他們的正確輿論傳播意識;其次,要加快網絡立法,規范網絡秩序,如《互聯網信息管理條例》,要明確網絡行為人的職責,進一步落實實名制,對那些違法范圍行為給予嚴厲懲處,同時要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對立法加以完善和改進,從而營造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另外,要加大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的應用,以技術為依托,提高政府行政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性[8]。

五、結語

信息網絡化的發展給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既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挑戰。信息網絡化的發展使得政府認識到計算機網絡的重要性,實現了行政管理的信息化發展。然而在信息網絡環境下,政府行政管理理念、方式也發揮了重大變化。而政府行政管理作為社會穩定發展的保障,為了更好地發揮政府行政職能,就必須結合網絡信息化給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帶來的挑戰,要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明確政府職能,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網絡行為,加大專業人才的培養,強化素質教育,提高行政人員的業務能力和職業素養,從而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動社會事業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普.政治安全:網絡時代的挑戰與對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

[2]忻超.我國電子政務在政府管理中的應用研究與對策分析[D].河海大學,2003.

[3]許正興,運用電子政務改進我國行政管理的路徑研究[D].南京工業大學,2012.

[4]于浩.大數據時代政府數據管理的機遇、挑戰與對策[J].中國行政管理,2015(03):127-130.

[5]張一迪.信息社會我國政府行政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5(06):90-91.

[6]孔祥雯.淺談網絡時代對政府管理的挑戰與對策[J].新聞天地(論文版),2009(08):56-57.

篇7

摘要:檔案信息安全是辦公室檔案信息化建設中的一項重要保障工作。本文從制度管理及信息化下的數據管理討論了檔案信息安全管理的7 個保障措施:電子文檔歸檔及管理制度;安全保密制度、數字檔案查詢利用制度;檔案數據管理維護制度;數字檔案鑒定銷毀制度;檔案數據網絡和信息設備維護使用制度;檔案庫房管理制度。

關鍵詞 :檔案信息化電子文檔安全保密制度網絡安全

1 電子文件歸檔管理制度的安全策略

①電子文件是指單位在內部管理和履行行政職能的過程中所產生并存儲在光盤、硬盤等載體中的,可進行網絡傳輸,并且可作為參考資料通過計算機系統調閱和使用的文件。②只有文本、圖像、視頻、音頻等文件以及超媒體鏈接文件才可作為電子文件進行歸檔處理。③從歸檔方式來看,電子文件支持邏輯歸檔方式,同時也可進行物理歸檔。基于計算機網絡的邏輯歸檔可將原電子文件直接移交檔案室歸檔,不必調整其存儲方式或存儲位置。而物理歸檔則需要借助可脫機存儲的載體,先將源電子檔案網絡傳輸到該載體中,經由其轉換加工再移交檔案室。按照存儲載體的類型,筆者首推光盤,另外還可以用磁帶、硬磁盤等。軟磁盤也不適合長期存儲數據。由專用軟件生成的電子文件必須按照通用格式轉換,然后存儲在指定磁盤。④電子文件歸檔時,機讀目錄、相關軟件、其他說明等應與相對應的電子文件一同歸檔保存。⑤電子檔案管理系統采用“計算機集中處理+電子檔案存儲數據資料+ 數據有效管理”的方式,實現對檔案資料“一次采集、反復利用、信息共享”。⑥歸檔方式由“紙質”變“電子”。一改以往每年發一份表格,要求每人填完后裝入牛皮檔案盒就了事的方式,創新建立專門檔案管理系統,由專人負責錄入管理,一人一檔,定期校驗和轉存,實行檔隨人走“終身制”。⑦時間由“短期”變“長效”。新建立的電子檔案管理系統更具有連續性和長效性,可做到隨時可添加,隨時可變更,隨時可查閱,有利于長期保存。擯棄了以前填一年管一年,資料填報不持續完備的缺點。⑧需銷毀的電子文件必須編制銷毀清冊,經上級批示后統一銷毀。銷毀保密等級較高的電子文件時,若其所在載體上的痕跡不可擦除,應該一并銷毀其載體,確保不留任何痕跡。銷毀一般性文件則可邏輯刪除。行政管理人員負責監管電子文件的接收、保管和鑒定銷毀工作。

2 安全保密制度

①辦公室行政人員必須對數字檔案系統的登錄帳號、密碼保密。另外,為了保證系統安全,應該用數字+ 字母的形式設置登錄密碼,且不得少于八位數,每隔一段時間修改一次。非單位內部計算機未經上級批示無權登錄檔案管理系統。②除業務檔案以外的電子檔案只允許單位內部查詢。③使用者本人可查閱電子檔案資料,未經上級批示不得外傳。涉密檔案禁止網絡共享。

3 數字檔案室提供各類非涉密室藏檔案查詢

①非單位內部人員,未經本單位領導批示不得調閱本單位檔案資料。若須查閱檔案資料,經批示后由本單位后臺管理部門授予訪問權限方可進入系統進行調閱。單位內部人員可通過提前申請的帳號登錄蘭臺檔案管理系統,根據需要調閱電子文件。②根據檔案的保密等級,系統按照登錄權限將單位內部人員分為三類,即普通用戶、中級用戶和高級用戶。③可以對外開放的文件有的設置了限制條件。比如調閱數字檔案時,要求調閱人提前通過網絡遞交調閱申請,經檔案管理人員審查后自由調閱,調閱人不得擅自轉載文件資料。而紙質文件則要通過上級批復再進行調閱。

4 檔案數據管理維護制度

①認真做好文件的收、發工作,檔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保證歸檔文件材料完整、準確、系統;做好檔案的統計、利用工作,對各類檔案庫存、接收、銷毀、利用等進行準確統計,積極做好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以確保能為各局室的工作提供便捷的服務。②數字檔案由檔案管理人員和計算機管理人員分別負責管理和維護,確保檔案數據安全;③各部門數字檔案經主管部門領導簽字同意后由行政秘書交檔案室統一管理;④非檔案管理者不得修刪數字檔案;數字檔案至少制作三套備份(一套硬盤,兩套光盤),其中一套異地保存,另外兩套分開保管;行政秘書應請示領導配備專用的電子文件柜,規范存放歸檔電子文件和數字檔案。

5 數字檔案鑒定銷毀制

①堅定數字檔案時,首先由領導批示,從各部門挑選專業人員成立工作組,按照檔案保管期限定期審查逾期的數字檔案,就檔案存毀給出專業意見。然后,工作組統計出不再具有利用價值和存儲價值的檔案清單,編寫銷毀清冊。②檔案鑒定工作組以報告的形式向上級如實反映檔案逾期情況,并遞交銷毀清冊。經批示后按規定流程將逾期檔案一并銷毀。但是銷毀清冊必須永久保存。禁止任何部門或個人未經批示擅自銷毀檔案資料。

6 檔案數據網絡和信息設備維護使用制度

①數字檔案的使用和維護一律參照計算機操作規程操作。假設調閱時計算機突發故障,須盡快通知技術部進行排障,切忌個人盲目處理。②指派專人保管硬盤、光盤等存儲載體,切忌將介質外接,也不允許在本單位計算機載體上使用外來存儲載體。檔案室的計算機未經許可不得上網操作或供個人娛樂。③做好防光、防潮、防蟲霉、防火、防盜、防塵、防鼠、防高溫等檔案保護工作。

參考文獻:

[1]章素文.淺析信息化檔案管理安全防范之策略[J].科技信息,2011.9.

[2]王艷.如何確保信息化檔案管理的安全[J].中國科技信息,2010(09).

[3]馬菲.網絡環境下檔案信息管理安全體系初探[J].湖北檔案,2009(08).

篇8

關鍵詞:高校管理;“去行政化”;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0-0000-01

一、我國高校的“行政化”現象

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起開始討論建設現代化大學制度,大學教育由一種精英教育開始轉變為一種大眾教育。但是,高校的“行政化”現象便伴隨而來進入社會公眾的視野。曾表達過“教育行政化的傾向需要改變,最好大學不要設立行政級別。”2010年2月28日,我國政府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公開征求意見稿)中就有著這樣的表述,“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探索建立符合學習特點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高校的“行政化”概念,我們可以對其有這樣一個簡單理解,即指在高校管理和發展中,使用行政手段加以管理,使得教育失去了其本身的專業性與知識性,造成了教育方式的簡單化和偏門化。

我國高校的“行政化”不僅有政府部門對其管理的行政化問題,更有高校內部自身管理制度的行政化問題。首先,高校的教育發展無法由教育自己決定一切,因為大部分的教育資源掌握在少數的行政官員手中。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教育制度生存于一個行政化制度之中,政府對高校長期的行政管理,使得高校在校長任命、機構設置、課程設置、教學方式、考試制度等很多方面都沒有自主決定的權力。而高校內部管理體制的形成與運行,更是與這樣的外部環境是息息相關的。

二、我國高校的“行政化”現象的弊端

我國高校的“行政化”現象嚴重扭曲了教育的本質,很明顯的給我國高校的教育教學帶來了諸多不良影響。

首先,教育制度的“行政化”勢必會影響到正常人才培養的教育模式。在行政人員的管理體制下,高校教師很難完全按照自身的教學理念來培養學生。教師在各種行政體制的條條框框下,被迫“適應”行政化體制教育模式。在這樣的體制下,教育制度會蒙受重大的損失,造成教師資源的浪費與阻礙人才培養的發展。

其次,教育制度的“行政化”嚴重影響著高校學術的發展和對知識的探討研究。被行政化制度管理著的高校,每個行為都必須符合行政化的制度管理,學術與教育被當做是一種機構進行管理。高校中的教育教學和學術研究,本應按照自身的發展規律進行發展活動,卻在行政化制度的管理下,逐漸喪失了其本身的發展意義。

最后,高校“去行政化”在這樣的體制下推行顯得困難重重。因為高校的“去行政化”現象,影響到了政府部門的行政管理人員的相關利益,并且權力機關的變革一向是社會發展變革的難題。但是,教育制度在行政體制的管理下,失去了發展的活力。所以,高校的“去行政化”管理改革勢在必行。

三、我國高校“去行政化”管理的途徑

(一)政府規范自身行政職能,推動高校“去行政化”改革

高校推行“去行政化”管理改革,首先要理清行政嗔τ胙術發展的關系。我國高校中管理制度的行政化,主要表現在政府對于高校的干預和控制太多,導致學校無法按照教育規律去進行人才培養和高校建設。所以,規范政府的行政權力,是推動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重要前提。

全國政協委員鄭蘭蓀院士曾說過;“我國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不在規模大小或院所系科設置,而在于大學獨立、教授治學、學生自治等現代辦學基本理念和管理體制等方面”。而我國高校的辦學理念與管理體制在很大程度上無法完全發揮自主性,而是被政府行政部門指引發展。我國政府應當盡快轉變自身行政職能和對于高校的管理方式,讓行政管理的職能回歸政府機構,讓高校有更多的自由按照教育教學的治學規律來發展自己,以此推動其“去行政化”改革。

(二)擴大高校辦學自,加大學術權力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在高校“去行政化”管理改革的過程中,應當盡力打破行政化的文化傳統,樹立尊重知識、尊重學術的正確文化理念。高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圍繞著知識、人才、發展等方面進行新型管理制度改革。

重視知識的作用與教育的本質,是高校教育教學中創新與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高校“去行政化”管理就是要重視在科研一線的教師、教授等為代表的學術科研發展方向。在高校的管理中,不應以行政為中心進行管理,而應當以學術科研等力量為中心進行教育治學。創新管理體制,進一步加大高校管理的透明度,接受政府、社會與民眾的監督。

(三)完善監督管理體系,推動高校“去行政化”管理

高校的“去行政化”管理制度是教育教學制度上的一個重大改革,因此需要多方面的監督管理體系來保障其推行。在現有的基礎條件下,真正使工會、教代會等組織發揮其應有的監督管理作用,督促高校的現代化改革教育制度更加完善。

同時,對高校的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創新,建立一個政府、社會、民眾三方都可以參與的現代化監督體制,廣泛吸收各方建議,摒棄以政府行政權力為中心的管理制度,推動高校“去行政化”管理改革的進行。

四、結語

高校“去行政化”管理改革是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中的一項長期任務,需要政府、高校、民眾等多方力量參與來保障實施。應妥善處理好行政權力與學術科研的關系,改革和完善高校教育教學制度,推動高校“去行政化”管理,使高校能有自我管理的自由去培養人才、促進科研。

參考文獻:

[1]計祝保.“去行政化”我國高校的必然選擇[J].當代教育科學,2011(2):56.

[2]劉曜.高校“去行政化”的誤區與新管理模式探析[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170-174.

篇9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平臺

中圖分類號:K206 文獻標識碼: A

一、行政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實現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

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實際上就是指改變以往單純保存檔案實體的形式,實現以檔案實體的信息化建設向人們提供服務的方式。對檔案實體進行信息化建設,能夠有效的對檔案信息資源進行分析、分類、加工和提取,從而提高檔案的管理效益。如今的電子檔案和傳統的檔案資料相比,它能夠實現檔案的修改、保存和查詢,并且可借助于計算機實現快速傳遞,大大提高了檔案的管理效率和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檔案的管理成本。

但是,當前的行政事業單位還沒有真正將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工作落實,還是比較習慣于傳統的手工操作,部分單位雖然安裝了“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但經常習慣性的只把一個人的資料輸入計算機中,在進行資料檢索和調閱檔案時,仍然是手工操作。因此,我們現在經常所提及的“無紙化操作”只是流于形式,而未得到真正落實。所以,新形勢下,為了順應時展的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在對檔案的管理上必須改變以往的單一傳統模式,必須朝著信息化的方向建設發展。

二、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主要包括檔案管理的規劃、管理平臺的有效建設以及

對檔案內容的數字化處理。但在當前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檔案信息化管理中,許多事業單位并沒有對檔案的管理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使得檔案管理在信息化建設中存在著檔案信息更新速度慢,使用率較低和工作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從而影響 了檔案信息化管理作用的充分發揮。

(一)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平臺更新速度較慢

目前我國許多行政事業單位雖然已經建立了較為完整的職工檔案信息管理系統,但在實際的工作中由于缺乏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使得檔案管理信息化平臺的模塊設置更新較慢,導致一些新近的職工檔案信息不能得到及時的更新,從而影響行政事業單位人才的優化管理。

(二)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平臺使用率較低

行政事業單位進行檔案的信息化管理目的在于通過信息化的檔案管理來降低管理成本和工作量,提高檔案信息資料查詢的快捷性與高效性。但在目前的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中,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平臺的使用率并不高,影響了信息化平臺作用的發揮。

(三)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綜合素質較低

在行政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中,許多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并沒有達到所需要的標準,其綜合素質仍待提高。如許多檔案管理人員對計算機技術缺乏足夠的認識使得他們的知識貯備和專業技能較低,同時由于檔案信息需求量的日益加大,管理人員的服務態度也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三、行政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

在制定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時,應該立足實際,應最大化程度的滿足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從行政事業單位自身的特點和發展目標出發,經過不斷地調查和研究,從而制定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長遠規劃和近期目標,從而能夠在網絡模式下,促進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設發展。

(一)實現檔案管理信息資源的數字化

檔案信息資源的數字化是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的重要內容,也是對檔案文件進行保護的重要方式。檔案的數字化應該通過利用先進的科學手段,將檔案的物質載體形式轉化為數字化的信息,從而建立檔案的目錄數據庫,以提供服務。檔案的數字化管理辦法應與傳統的檔案管理辦法相結合,通過相互補出的形式,以此來推動檔案的信息化建設發展。

(二)檔案信息化應做到標準化和規范化

標準化和規范化是衡量當代檔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它是檔案信息化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檔案信息化建設時,應該按照國家頒布的信息化管理標準,然后根據實際的發展需求來制定內部的管理標準體系,通過不斷的實踐來完善檔案的管理制度。其中,檔案目錄數據庫的建立不僅應該滿足實際操作的簡便性,還應該符合國家的標準。其中,應該對檔案及單位文件的著錄項目、內容、數據庫架構和格式等作出統一的規定,同時還應統一規范檔案數據庫管理的軟硬件的數據指標、文檔格式等。

四、加強和推進我國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策略

(一)加強檔案管理人員與網絡技術人員二者之間的合作與工作協調性

要保證高效的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不僅需要網絡技術人員對檔案信息的錄入與更新,還需要管理人員對信息平臺建設的及時維護以及為他人提供優質化的服務。因此,在事業單位的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中要通過有效互通機制的建立

來加強檔案管理人員與網絡技術人員的合作,從而確保檔案信息錄入與更新的及

時性,促進信息化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時在日常的管理中,還要加強對管理人員服務意識的培養,讓他們在工作中更加注重信息管理的規范化,從而為他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二)加強信息化建設平臺推廣模式的構建

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平臺的建設目的在于為廣大的信息需求者提供更優質化的服務,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中,事業單位的相關管理部門要加強對檔案管理信息建設平臺的推廣與宣傳,以提升信息化建設平臺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同時還要借鑒一些大型企業檔案信息管理的先進經驗,通過信息化建設平臺使用效率的提高來更好地促進事業單位的人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

(三)加強對工作人員專業技能的培訓,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

檔案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在事業單位的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進程。因此,事業單位在進行職工檔案的信息化管理中要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專

業技能的培訓,讓他們在計算機和信息平臺使用技能的不斷提升中促進自身綜合

素質的提高,從而有效地推動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四)強化服務意識,提高檔案檔案管理服務水平

檔案管理人員應樹立檔案管理的服務意識,把“主動服務”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就要求檔案管理人員在檔案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要把檔案管理系統與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系統緊密的聯合起來,構建一個一體化的管理系統,將各個部門的信息綜合的統籌進去,實現資源的共享,使得檔案的管理能獲得來良好的系統效益和綜合效益。同時,對于一些較為復雜的檔案信息要做到合理的分類、標引和管理,使檔案信息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其利用價值。此外,工作人員應注重檔案的數字化管理,才能滿足當今社會科技和發展的需求,進而提高服務水平。充分發揮好檔案信息資源的作用,提高服務質量,已成為當今檔案管理工作者職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結語

綜上,在新時期內檔案管理工作必須緊跟時展的步伐,轉變管理觀念,提高服務意識,采取創新的手段,積極的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從而來不斷提高我國檔案信息化的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于明明. 淺論事業單位人事檔案管理創新[J]. 城建檔案. 2013(01)

[2]周祥路. 論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的現狀及其完善[J]. 辦公室業務. 2013(01)

篇10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F81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

2095-3283(2012)03-000-02

一、財務管理信息化概述

隨著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以及我國財政體制改革的推進,在電子政務發展的要求下,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的信息化建設成為加強財政資金管理的有效途徑,實現財務管理的信息化能夠為各級領導的決策奠定基礎。

1.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內涵

財務管理信息化是以會計信息系統為基礎,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實現會計電算化,使財務核算、分析、控制以及決策等財務管理模式能夠實現數字化和信息化。

2.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特征

財務管理信息化主要有三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實時性。與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相比,此管理信息系統能夠與外部實時進行連接,不但可以與行政事業單位通過安全交換平臺交換信息,而且各項業務都能及時呈現最新財務信息,從而提高統計數據、監管的實時性;其次是共享性。下屬單位只需依靠單位內網客戶端就可以共享各種軟、硬件資源,不但節約了辦公成本,而且可以實現跨平臺操作;最后是可視性。各種財務報告、財務單據將掃描進入財務信息系統,上級部門通過內部綜合運用平臺便可以查閱和處理各種財務信息。

二、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硬件分析

一般而言,財務管理系統的信息技術模式主要包括四種:文件服務器模式(F/S)、主機系統模式(HOST)、客戶機/服務器模式(C/S)和瀏覽器/服務器模式。

1.文件服務器模式

文件服務器結構的典型應用包括基于Microsoft Access、FoxPro 和Paradox等數據庫的財務軟件,它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授予使用者一定的訪問權限,因此對數據的保密性非常嚴格,當用戶的數量超過15個時,這一服務器的系統就開始下降,因此對于下屬單位多、對集成管理要求高的管理系統并不適合。

2.主機系統結構

在我國某些國家部委的內部網絡多應用主機系統,例如VAX-11小型機以及UNIX多用戶系統等。主機系統采用連接大量終端的計算機,并不斷向字符終端傳回數據,用戶通過與主機相連的字符終端在主機操作系統的管理下共享主機的內存、外存、中央處理器等設備。到目前為主,主機系統仍然是重要業務部門進行財務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硬件支柱。

3.客戶機/服務器結構

目前比較常用的客戶機/服務器結構包括Windows NT 4.0/5.0、NetWare 3.1以上版本、LAN Manager和OS/2V3.1。在客戶機/服務器結構中,客戶端可以是一臺PC機或一臺工作站,一般運行DOS或Windows3.x/95/98操作系統。這種系統的應用任務由客戶機和服務器共同承擔,響應速度較快,系統擴展性較好,但其開發環境較為困難。

4.瀏覽器/服務器結構

瀏覽器/服務器(B/S)是目前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結構最合理的IT技術架構。現在比較流行的DBMS有SQL、Server、Oracle、DB2和Sybase等。(B/S)的技術架構包括三個層次,即客戶服務層、應用服務層和數據服務層。客戶端一般由微機擔任,系統用戶可以在任何地方通過網絡在客戶機上完成各項任務。

三、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步驟

1.制定總體規劃

行政事業單位實現財務管理的數字化和信息化,首先要制定總體規劃,除此之外,還要相應地制定年度實施總計劃。制定總體規劃的主要作用是明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發展方向、工作目標和工作內容。總體規劃能夠指導財務信息化建設工作有序進行,保證各階段的銜接和協調,從而推動財務信息化建設工作能夠順利、有序地開展。

2.創建網絡平臺

在制定了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以后,需要創建統一的財務信息化網絡平臺,這是財務信息化工作的基礎。財務管理信息化網絡平臺創建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要確定網絡平臺的總體目標,即以實現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基礎模塊的推廣應用為總體目標,并能夠有效整合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資源;第二階段是實現業務信息向財務信息的轉換,這一工作以對本單位的財務信息分析工作為基礎,并以財務預算軟件為實現工具,通過這一階段的工作能夠及時地、動態地反映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第三階段是對業務信息與財務信息進行審核,保證二者的統一性、同步性,運用預算管理系統實現對業務處理和財務核算的實時控制。

3.準備基礎信息

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工作便是準備基礎信息,這一步驟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填報、歸集、分類并匯總各種財務信息,并建立相應的數據庫;二是對數據庫內的信息進行分類、對比和匯總,并建立兩個平臺,這兩個平臺需要實現實時互動;三是建立外部信息服務平臺,為相關管理人員提供各種信息查詢,此外,這一信息服務平臺還需能夠快速生產輸出其他網絡服務功能;四是管理內部信息平臺,內部信息平臺主要是利用財務信息資源為專職財務管理人員服務,為其分析財務狀況、各種財務指標和行業發展數據提供基礎的信息,為基礎預測和評價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提供依據。

4.分步驟實施

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勞永逸,需要實時對這個信息化系統進行管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會計核算信息系統的建設。主要完成行政事業單位日常的財務核算,包括工資核算、固定資產核算、財務報表核算等;第二個層次是網絡財務信息系統建設。在會計核算信息系統的基礎上,建立網絡財務信息系統,實現資金核算的重點管理;第三個層次是財務決策支持信息系統。這個層次是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高級階段,這一階段主要依托人工智能和信息網絡技術等先進手段,利用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儲備的各種信息建立數據庫,并運用各種預測方法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發展方向進行分析。這一階段是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高級階段,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化建設尚處于初級階段,高級階段是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今后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