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范文

時間:2023-07-14 18:04: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篇1

【關鍵詞】低碳農業;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

近50年的全球氣候變暖主要是由人類活動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的增溫效應造成的。全球變暖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危機日益顯現,使人類生存和發展面臨巨大挑戰。農村的碳排放是溫室氣體主要來源之一,農村也成為了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之一。我國有18多億畝土地在農村,其中有1.5億畝土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低碳農業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農業經濟模式,低碳農業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核心是農村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農業產業結構和制度的根本性轉變。

1農村生態環境破壞的現狀

1.1農村水源污染嚴重

我國有相當比例的農村飲用水源地沒有得到有效保護,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有3億多農村人口飲水達不到安全標準。水污染對農業生產的破壞作用非常嚴重,導致農作物毒物質富集,農產品質量降低,甚至顆粒無收,迫使部分地區改變農業種植結構。漁業受污水的影響則更加嚴重,如2004年7月,淮河發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污水所到之處,魚蝦絕跡。

1.2農村土壤污染嚴重

全國約25%土地的土壤污染處于警戒狀態,約5%受到比較嚴重的污染。由土壤污染引發的農產品安全的事件時有發生,缺乏安全保障的農產品已經嚴重影響了群眾的健康和社會的穩定。

1.3農村固體廢棄物污染蔓延

隨著我國的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速度的加快,生活垃圾量也迅速增長,而且大量城市垃圾都流向了城郊和農村,給農村帶來了嚴重污染。

2發展低碳農村經濟的意義

2.1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建設低碳農業與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本質一致,是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發展低碳農業是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減輕農業資源與環境壓力的重要方法。

2.2有利于實現農業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我國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鄉村清潔工程穩步推進,再生資源開發利用產業呈快速增加之勢。如果繼續加大投入,大力發展低碳農業,可以避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進而實現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2.3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

低碳農業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利用率、資源利用率,從而大大提高經濟效益。低碳農業充分合理地利用、保護和增殖自然資源,加速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有顯著的生態效益。

3發展低碳農村經濟的途徑

3.1引入綠色GDP的概念

綠色GDP的基本思想是由希克斯在其1946年的著作中提出的。所謂綠色GDP,是指在通常的GDP指標中,扣除自然資產損失,即扣除生態成本之后形成的真實的國民財富。這個指標實質上代表了國民經濟增長的凈正效應,綠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國民經濟增長的正面效應越高,負面效應越底,反之亦然。因此,環境成本和資源成本的計算成為其計算的關鍵所在。綠色GDP的算法是:GGDP=GDP―自然部分虛數―人文部分虛數。自然部分的虛數主要指資源環境方面的損失,人文部分的虛數指貧富懸殊等不利影響。目前,對綠色GDP的實際測算,主要集中在對資源環境損失的測算上。

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其實這是一個過時的說法。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石油探明儲量僅為全球平均值的12%,天然氣人均水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還有許多重要的礦產資源的人均擁有量也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近年來,我國的國民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經濟增長方式粗放,還存在著嚴重的高能耗、低效率的問題。萬元GDP的耗水量是國際水平的6倍、總能耗量是世界水平的3倍。特別是一些地方過分追求經濟增長速度,片面追求經濟效益,不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如由于亂采、亂伐,我國的森林面積大幅下降,水土流失嚴重;由于過度開發水資源,造成江河斷流,地面沉降;由于過度排放污染物質,全球10大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我國就占了8個。造成這種局面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國現行的評價體系不完善,現行的GDP指標的局限性所致。因此,在我國國民經濟核算中引入綠色GDP概念,把握好GDP與綠色GDP的含義,開展綠色GDP的核算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3.2轉變執政理念

加快改革目前的干部政績考核體系,摒棄以GDP增長來考核干部政績,引入綠色GDP作為對各級政府和官員的考核指標,引導各級領導進一步轉變執政理念,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努力改變經濟發展方式,減少對環境資源的破壞和浪費,實現環境、資源和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

3.3進行技術革新

一是突出企業的主體地位。轉變傳統的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干預手段,制定針對企業進行環境核算的相應激勵措施,推行綠色生產、綠色消費,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二是加大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建立獎勵機制,鼓勵科技人才研究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低碳經濟技術,鼓勵各高校重視培養與循環經濟相關學科的人才,鼓勵企業建立自主研發機構,加強內部技術人員培訓,吸引更多專業技術人才,擴充企業的人力資源。三是加快新進技術的開發推廣。以發展高新技術為基礎,以開發經濟體系生態鏈接技術為關鍵,開發和建立包括環境工程技術、廢物資源化技術、清潔生產技術等在內的“綠色技術”體系。

發展綠色GDP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以人為本理念的必然結果。同時,綠色GDP作為關系到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發展水平的重要公共信息,可以有力促進政府更加關注本地的宏觀發展戰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使政府從具體項目管理轉向為公眾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在發展綠色GDP成為全國民眾共識的今天,相信通過不斷地努力,我們一定能走出一條經濟高速增長、環境條件更加改善的綠色GDP之路。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寧明縣 農村經濟 可持續發展 現狀問題

寧明縣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重要的農業生產縣,在帶動地區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實際的農業生產過程中,依然存在結構不完善,科學技術應用差等情況,限制了農民經濟收益的增長,同時也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只有深刻分析寧明縣農業的現狀,才能制定出有效的發展戰略,才能實現經濟的發展。

一、寧明縣農村經濟存在的問題

(一)寧明縣農村經濟發展環境較差

隨著人口的增長以及經濟壓力的增大,為了實現區域內經濟收益的增長,對資源的過度開采引發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工業生產使得環境遭到破壞,大氣污染嚴重,破壞了當地生態的平衡,不利于農業產量的提升,對于寧明縣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另外,土地不合理使用也是造成寧明縣農村經濟發展環境較差的一個因素,寧明縣盡管土地資源豐富,但是人均土地占有量低,難以開展多元化的經濟發展模式,使得農村經濟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二)寧明縣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

寧明縣農村經濟的發展由于受到地理環境的限制,使得發展的時間尚短,農業基礎較差,在農業產業結構方面,龍頭產業沒有發揮出引導作用,在蔗糖、水果、玉米等農作物的產業發展上,并沒有形成一定的特色規模,在生產及銷售、運輸方面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使得產業結構不穩定,容易產生經濟上的損失,限制了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寧明縣農業發展現代化程度較低

由于寧明縣農業發展層次較低,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且信息流通渠道較窄,使得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并沒有應用到當地的農業生產中,使得依靠人工進行農業生產的現象普遍存在,生產技術上的不先進,農業管理上缺乏高效的措施與可靠的決策,導致農業生產效率低下,而且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寧明縣農村從事農業生產還依靠于個人,當地農民普遍不具有現代的農業知識技術,對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難以做到科學的分析,在植物病害的防治工作上難以發揮實際的作用,影響了農業技術的發展,同時,市場經驗缺乏導致原始的農業生產加工模式風險較大,經濟效益低下,農民紛紛外出轉投其他行業,使得寧明縣農村經濟的發展受到局限。

二、寧明縣農村經濟發展的優勢

(一)地理優勢

寧明縣隸屬于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南部,地理總面積為3698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0萬,南于越南共和國接壤,東鄰防城港,當地自然氣候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受海洋氣候的影響,溫度適宜,雨旱季明顯,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地理環境的優越使得寧明縣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重要農業生產縣,資源豐富也使得寧明縣的經濟水平不斷增長。另外,林產業是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寧明縣林業占地面積達到15萬公頃以上,森林覆蓋率達總地理面積的50%以上,農作物種植面積達到5萬公頃以上,數據顯示當地農村經濟發展具有較大的潛力。

(二)產業優勢

農業作為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之一,具有一定的產業優勢,農業發展前景良好,數據顯示,寧明縣的地理環境非常適合甘蔗以及水果的生長,2015年,寧明縣種植蔗糖的人數占農業生產人員的50%以上,年甘蔗產量在500噸左右,相較于2010年甘蔗產量300噸,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創新,產量和質量都有明顯的提升。另外,寧明縣糧食生產規模較大,主要的糧食作物生產集中在玉米和水稻,2015水稻種植的面積達1.6萬公頃,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名副其實的農業大縣,尤其是甜玉米的生產,打造了當地農業的特色,提高了寧明縣在市場的知名度。在農副產品的加工方面,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對農業的作用逐漸清晰,寧明縣為了擴大產業上的優勢,采用“企業+基地+農民”的生產模式,同時采用訂單制,實現了產業的快速發展,2015年寧明縣生產總值達到110億元,同比增加了55%以上,實現了區域內經濟的快速增長。

(三)政策優勢

為了促進當地經濟收益的增長,實現農村經濟的現代化發展,國家對寧明縣的的發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改革當地的生產關系,促進農業的現代化發展。自建國以來,國家在寧明縣興建的水利工程達4000余處,改善了當地農業灌溉的條件,在當地交通建設方面,國家先后投入了50億元人民幣,用以改善當地的交通現狀,至2015年,寧明縣已經實現了路路通,緩解了寧明縣農村的交通壓力,改善了當地農產品運輸的現狀,促進了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為了積極調動當地農民的積極性,國家鼓勵創新農業發展新模式,鼓勵將種植業與養殖業相融合,對農民購買先進的生產設備采取進行一定的補貼政策,實現當地農業技術上的突破,優化了當地的農業生產環境,在甘蔗的產量方面,2015年寧明縣達250萬噸,同比增加了8%,促進了當地農業與技術的融合,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優化了產業結構,實現了經濟收益的增長。

三、促進寧明縣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對策

(一)創新寧明縣農村經濟發展模式

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長期、復雜的工程,不僅需要當地政府的引導,同時也需要各部門、各生產主體的相互配合,為了實現寧明縣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優化當地的產業結構,創新和發展不同形式的農業生產模式,增大與市場的融合力度,同時注重因地制宜,擴大當地的天然優勢,同時揚長避短,發展適合當地的農業生產模式。另外,還要注重城市改革與農村改革的相一致,擴大農業的影響力,平衡當地的生產結構,穩定實現經濟上的增長。

(二)重視農業與科學的有效結合

科學技術是農業發展的前提要素,也是決定性原因,著眼于寧明縣的發展現狀,現代化農業生產發展不均勻是限制當地農業經濟收益的主要因素,不僅在現代農業生產理念上要尋求突破,在形式及內容上也要重視技術的合理運用,如在實際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可以通過建立生產隊來替代傳統的個人生產形式,由政府配備生產技術人員,為當地農民講解先進的生產理念和科學技術,還可以通過培訓等方式提高農民的知識與技能,促進當地農業的現代化,實現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注重當地資源的合理利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的經濟發展逐漸從粗放型轉變為節約型,作用于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則是要在注重當地資源的合理利用,不能以資源的多度開采作為經濟發展的前提,在寧明縣農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要加快實現土地制度的改革,寧明縣人均土地占有量低,土地利用率差是限制農村經濟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須要深化經濟制度改革,合理配置土地資源、水資源,實現綠色經濟發展模式,同時,也要注重環境的保護,將經濟發展可持續問題與資源管理聯系在一起,促進寧明縣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四)發展寧明縣特色農業

只有發展寧明縣特色農業才能提高當地農業在市場的占有量,才能擴大寧明縣農業的影響力,打造品牌產業。為此,政府必須要加大對寧明縣農業的資金投入力度,促進當地農村的經濟發展,同時還要對當地的產業進行分析,聯系市場的需求,實現自身產業的轉型,如市場對劍麻的需求量持續上漲,而當地的自然環境適合劍麻的生長,集中開發劍麻生產基地,打造當地品牌文化,促進寧明縣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只有創新寧明縣農村經濟發展模式、重視農業與科學的有效結合、注重當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同時積極推進寧明縣特色農業的發展,才能促進寧明縣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經濟收益上的增長。

參考文獻:

[1]黎勵,毛蔣興.資源富集區資源開發、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耦合協調的空間分異特征研究――以廣西桂西資源富集區為例[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3,(06).

[2]李雨婷,楊小雄.基于FAHP和功效系數法的土地利用規劃實施評價研究―以廣西寧明縣為例[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1).

[3]覃杰,劉琳琳.森林生態旅游景區規劃中的發展總體思路―以寧明縣派陽山森林生態旅游區為例[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03).

[4]王瑩,楊小雄,謝毅.欠發達地區縣域土地可持續利用評價研究―以廣西寧明縣為例[J].湖南農業科學,2013,(17).

[5]何有良.中越共建跨境鮮活農產品加工聯動機制研究―以廣西寧明縣甘蔗進口加工產業為例[J].世界農業,2012,(06).

[6]凌子燕,岑巨延,韋金麗,王國波.森林生產力與立地條件的相關性分析―以寧明縣的馬尾松和桉樹森林生產力為例[J].廣西林業科學,2012,(02).

篇3

關鍵詞:失地農民 社會保障 經濟可持續發展

長期以來,在客觀上講,土地對農民承擔著主要的保障功能,這也是由于我國現行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政策所決定的。土地對于農民而言,既是生產資料,也是就業機會,更是基本的收入來源和生活來源。在我國,城鄉分割的局面在一定時間內仍將存在著,這就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無法充分保障失地農民的基本權益,大量失地農民城市生活邊緣化,甚至部分地區失地農民問題逐漸惡化,妨礙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一、現行城鄉體制下的農民生存的困境

對農民而言,土地是他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當失去土地,而且又沒有享受到政府相應跟進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時,失地農民將處于十分困難的境地。首先,失去土地將威脅到農民的生存權,在我國現行的征地安置保障內,補償費用偏低,不能維持失地農民的長時間的生活所需;其次,農民一旦失去土地,就需要在政府的幫助下通過就業來緩解生活壓力,這將徹底改變其原有的生活節奏及特點,讓他們投身于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然而,文化水平低,技能缺失等又限制了他們就業發展,致使他們在競爭中被淘汰的可能性增加。

二、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的關鍵點

(一)農民需要就業培訓

當今,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持續進步帶動了各個行業空前的發展,然而也提高了行業內對勞動人員的素質要求。在我國,農村人口教育水平不高普遍只有小學初中水平,而城市人口中多數都接受了高中及以上教育,這是城鄉之間不平等的一個體現,也是造成城鄉差距增大的原因,也限制了農民的在就業。在這種情況下,農民特別是失地農民更加迫切的需要各個行業的技能培訓。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教育投資以及人力資源投資。但是必須看到,只有農民的專業技能水平提升,素質增高,才能使其能夠適應市場競爭能夠滿足行業的各種要求。

(二)農民需要穩定的“非土地”生活保障

如前文所述,土地在農民的生產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關系到其生存。我國城鄉二元體制存在缺陷,城鄉社會保障差別較大。農村社會保障主要呈現出如下特點:范圍小、覆蓋面窄、層次低、保障功能較差。而現行安置方案中,招工安置普遍實行以解決農民的就業問題,為農民提供替代“土地”的生活保障。雖然,招工安置能夠讓農民時就業,而且收入暫時較穩定。但是考慮到市場經濟的不斷進行著深刻變革、勞動用工等制度不斷變化以及戶籍制度的完善等勢必將影響農民的就業生存,這使得現有的“農轉非”、“招工安置”等手段都失去意義。農民文化素質偏低,法律紀律意識薄弱等問題勢必又凸顯起來,看似穩定的保障又再次不穩定起來,農民在失去土地后的生存又將受到威脅。

三、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

農村經濟的發展,也勢必帶來人口、經濟與資源之間沖突。就以后而言,農村人口仍然將不斷向城鎮流動,農村將被城鎮取代,而城鎮則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大量的農村人口涌入城市,也導致了大規模的人口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口的大量移動,也將帶來地區內的人口和資源的緊張。以發達國家的近現代社會轉型歷程為例,其中的人口轉型造成了人均資源需求量急劇增加與社會的物質資源供給無法滿足發展需要的矛盾,然而伴隨這一矛盾存在的是各種嚴重的社會問題:、交通堵塞、住房緊張、失業環境惡化、資源短缺等。

四、政策建議

妥善解決農村社會轉型時期農民的社會保障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針對現有發展過程存在的多個問題,應該從下幾方面著手:

(一)農民培訓、就業應該有政府和征地單位負責

轉型時期,農民社會保障問題的解決應該是重中之重。其中由政府和征地單位安置農民就業是一條很好的途徑,并且對農民對進行就業培訓更具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政府不僅要組織還應該協助監督施行企業和單位,對用工企業、單位、個人增加有力的壓力促使他們切實履行社會責任,保障勞動者尤其是農民的勞動權益。這樣,讓農民在進行在就業時不僅得到了貨幣收入,也能夠充分的收獲“非貨幣”收獲,那就是與農村不同的企業和城市的歸屬感,讓農民在物質、精神上得到更多的滿足。激發他們再就業,生產,生活的積極性。

(二)鼓勵農民發展第三產業

地區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第三產業的發展。在農村農民根據所處實際環境創新思維大膽開展第三產業。農村相對于城市,更多的呈現著生活節奏慢,污染程度低的特點,這也是吸引越來越多人走向農村生活的原因,農民可以抓住這一點,充分考慮所處環境的地理、環境等優勢,反展如農業旅游,農家樂,度假村,采摘園等傳統而又不失現代氣息的第三產業,在這一過程當然政府應該積極的鼓勵、幫助、扶持。農民不應該緊緊依賴于政府企業的提供的“保障”,更多的是利用機遇,自身尋求改變,這樣才能更好的解決自己的社會保障問題。

五、結束語

三農問題關系到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應該從如下幾方面做起農民培訓、就業應該有政府和征地單位負責,為農民提供出土地外的社會保障,尤其是失地農民的生存能力;鼓勵和引導農民發展第三產業,自己積極尋求改變,做新時代的農民;城鎮化進程中大力發展社區經濟,完善社區服務功能。解決農民的問題,才能促進城鄉一體化,才能夠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篇4

傳統農業就是循環經濟、有效經濟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以后提出放棄單純追求GDP,強調科學發展觀、循環經濟、有效經濟;五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等概念。那么,對農村來說,在沒有進人化學農業時代和產業農業時代之前,我國的傳統小農經濟條件下的農業,本來就是循環經濟、有效經濟;那時的農村,本來就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

我和農民說的話糙,但理不糙:過去咱們農村的循環經濟,就是人拉的糞豬吃,豬拉糞再施到地里,長出來莊稼再供人吃。過去連收廢品的都不下鄉,因為農村幾乎沒什么廢品,基本都被老百姓循環利用了。過去農村連垃圾都少,別說人畜糞尿,但凡能夠有些肥力的生活垃圾,連拆除的炕土、灶臺、墻土,都混合上切碎的秸稈漚肥,送到地里去了。

如今,我國超額實現了農業的化肥化,很多地方還大力推進產業化;這些,在過去單純追求GDP時代都是成績。但是在新時期貫徹新戰略的時候,則需要反思,一方面確實有利于產量和效益目標;但另一方面也進一步破壞了城鄉生態,造成了難以逆轉的食品不安全問題。

雖然,這在執政黨2003年提出科學發展觀之前就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卻并不能歸罪于中國農民采取了不適當的農業生產方式。因為我們的人口增長的客觀需求和市場經濟初期階段的消費主義造成的驚人浪費;以及盲目招商引資、加快城市化造成的土地資源不斷被大量占用,水資源被過量開采;其結果,當然就是農業資源日益短缺。

經濟規律是不可逆的:越是在農業資源短缺的情況下追求農業作為產業的增長,其結果越會導致化學品等各種物化勞動投入的增加,投入產出就越不合理,農業和農村也就越失去可持續的基礎。

新農村建設應該突出強調的是生態農業和環保農村

因此,無論中國的執政黨強調科學發展觀,還是強調生態、環保,都應該盡可能把重點轉移到農村去,結合新農村建設推進生態農業和環保農村。我最近這幾年提出的看法僅供參考。

我國資源緊約束條件下的弱勢農業也被迫追求GDP,不過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因為給定的目標仍然沒有超越“式”的激進,是西方發達國家都已經實現的農業現代化。的確,歐美日都實現農業現代化了。但是,這個現代化成功嗎?據我在國際上到處尋找,始終也沒有看到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的典范。

例如,在中國農學會2006年會上,我聽到一位德國的教授講循環經濟,他提出的理論很好;可據我在德國的考察,那里的大型養殖業往往造成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一因為大規模產出的牲畜排泄物沒有地方放,只能露天堆放,一下雨就污染江河湖海。我們國內大城市前些年形式主義地搞“市長菜籃子工程”,投資上了萬頭豬場、牛場,也同樣造成污染。

再如,按照西方模式搞農業現代化一般都會追求規模經濟效益,從經濟學理論來說,當然有足夠的合理性。但如果從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社會經濟綜合效益來看,越是規模化的大型現代種植業、畜牧業造成的污染越嚴重。比如規模化、產業化的糧食棉花生產,必然要大規模施用化肥、除草劑,改用化學農業方式的結果也造成了污染。

這些,按照最時髦的制度學派理論,都應該屬于所謂農業現代化這種制度造成的“負外部性”。

所以,如果愿意反思,那么可以提出的第一個挑戰是:到目前為止,發達國家所實現的農業現代化,由于造成對生態和環境的破壞,所以在可持續發展意義上,不應該被認為是成功的。據此,如果我們確實打算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三農”工作領域,應該強調的就是生態農業和環保農村。

就現在的條件來看,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農業差別太大,根本制度是不可以進行照搬的。美國農業主要是靠擁有大面積的土地的17萬個農場主,而中國的農地上密密麻麻地聚集著約380萬個自然村;特別是那些平原地區的農村,往往是上千人、甚至幾千人聚居。如果我們也按照美國農業追求規模收益的方式搞,其結果恐怕很難樂觀。如果維持小農經濟也很糟糕;大家知道,在土地資源短缺的條件下追求細小單位面積農業的高產,其結果就是化吧農藥除草劑的大量投入。

鳥瞰我們的華北平原,很多地方被大片青灰色覆蓋著,那就是地膜覆蓋或者塑料大棚。在沒有全面使用可降解的農膜之前,塑料薄膜都會污染土地;而且只要是大棚覆蓋,大都是高耗水、高化肥、高農藥、高除草劑,這已經造成華北平原地下水過量開采超過80%,再加上過量施用化肥導致地表土壤板結,沙化將是必然的結果。

如果說20世紀沙塵暴來源于蒙古高原,那么,21世紀很可能來源于華北平原。曾經有人說過,一只蝴蝶在亞馬遜森林振動翅膀,就會引起太平洋的風暴。將來也許一個小孩在華北平原跺跺腳,就會引起北京的沙塵暴。

生態農業和生態建筑

我近年來堅持強調的所謂生態農業和環保農村,已經完成了初步試驗。

除了在農村推行垃圾分類、有機物還田之外,我們的青年志愿者們去年在臺灣建筑師謝英俊老師幫助下,在河北的“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里已經成功地建立了第一組農村生態建筑群。就是不用諸如鋼筋、水泥等現代建材,盡可能全部采用當地的可回收建材,要用草土墻與木框架。開始讓農民一起來搞生態建筑的時候,他們大多數并不理解,有的農民說:草土墻不是舊社會嗎?現在建起房屋后,外表看上去很像別墅。在這些生態建筑之中,還有能容納300人的禮堂是半地下結構的,冬暖夏涼;而建筑成本中材料費只有3萬多元,加上人工費也不過5萬元;生態民宅的原材料成本只有2萬元,加上人工費才4萬多元。

直接成本低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這種生態建筑不會像我們大家推崇的現代城市化那樣造成40%的垃圾源于建筑廢料。

去年搞示范,今年很多農民已經自費興建這種生態農宅了。我們不僅搞生態建筑來推行環保農村的理念,也搞生態農業來具體貫徹科學發展觀。

如果以小農戶經濟為基礎開展生態農業,可以三位一體,“豬沼果”,或“豬沼菜”;可如果以合作社為基礎,就可以搞六位一體一以生態廁所和沼氣池為中心,加上溫室養豬、溫室蔬菜,再加上魚塘和果園。人畜的排泄物全部進入沼氣池,可以做到100%循環利用。搞了生態農業就沒有廢棄物,達到百分之百的循環經濟和有效經濟。

我們經過三年試驗――生態農業和生態建筑――就基本恢復了農村小范圍的生態系統。

以上實踐證明,這種新農村建設試驗如果得到推廣,就可以成為在農村地區貫徹科學發展觀的一項具體工作。而不能推廣的根本原因,也許在于某些政府部門與產業資本的利益關系過于緊密。

今年,為了試驗有效經濟,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的志愿者們已經開始籌備組建綠色合作聯盟,鄭州的花園街道也開始從幫助蘭考農民賣健康大米,進一步與南馬莊村形成了城鄉社區結對互動。在“購米包地”的工作基礎之上我們發動城市居民組建消費者合作社,幫助農民生產合作社與市民消費合作社直接談判,讓農民能夠以合理價格銷售健康食品。

如同我們三年前開始新農村建設試驗一樣,相信再有三年,通過城鄉良性互動來形成有效經濟的試驗也會產生初步的經驗。

篇5

[關鍵詞] 農業經濟 可持續發展 戰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 F3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4-0013-01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今天,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需要。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總體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近年來我國政府已有明確指示,要求打好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攻堅戰,切實推進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本文結合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1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具體內涵

1.1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定義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我國“可持續發展”基本戰略中重要的一環,作為我國第一生產力,農業自古便是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柱,因此,落實農業經濟中可持續發展手段,對于我國經濟發展而言,擁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廣義上來說,可持續發展的整體目標在于滿足人們基本生活的同時,確保能源、土地和森林等眾多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再生,并保證其利于子孫后代繁衍生息。然而,將其定義在農業可恥系發展戰略之中,其實際定義卻又有了全新的不用解釋。當前我國提出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主要是通過對農業生產技術及方法的變革,確保有效利用當前現有資源,并在不破壞農業基本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保證整體農業發展可持續、有效、有益于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發展。其不但注重農業生產本身,也將農村經濟建設、農民意識培養、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保護等眾多內容涵蓋其中,從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并利于中國社會長治久安穩定和諧發展的全新經濟發展政策。在農業可持續發展政策中,可持續發展推動農業經濟與社會形態與生態環境完美契合,從而促進農業生產向“生態農業”與“有機農業”轉型,最終形成良好的“綠色農業”經濟產業形勢,促進并推動整個農業可持續發展建設完成,并最終促進全國、乃至世界的可持續化發展。

2 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資源危機

2.1 農村人口增長過快以及農民收入較低給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較大的壓力。我國基本國情是農村人口基數大,再加上我國對農村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我國農村人口增長過快,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與我國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速度和醫療教育發展的速度不成正比,就會導致農村人口數量和質量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其結果是農村勞動力素質得不到提高,農民的就業問題凸顯。貧困導致資源環境的惡化,環境的惡化又加劇了農村貧困的程度,形成了一系列的惡性循環。

2.2 農村資源的短缺和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給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較大的壓力。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充足的自然資源是農作物賴以生存的基礎和保障,但是隨著自然資源的短缺和環境的惡化,生產要素持續發展的能力下降,導致非法占用土地、盲目開發、浪費土地的現象時有發生,再加上我國淡水資源的短缺和分布不平衡以及浪費現象的存在,致使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受到影響。

2.3 國家對農產品的調控力度不足給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較大的壓力。近年來我國對農產品的調控能力不斷被削弱,農產品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土地質量的降低和耕地面積的減少帶來農產品供不應求的后果。

3 推動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3.1 開展勞動力就業創業培訓,大力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首先,搭建供需對接平臺,積極組織開展就業專項服務活動,為進城務工的農村勞動者提供就業機會、其次,搭建技能培訓平臺,以就業為導向,開展訂單、定向、定崗等多種模式的培訓。積極引導培訓機構,根據人力資源市場需要和企業崗位需求,建立健全培訓與就業緊密結合的機制,科學確定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采取“就地培訓”“就近培訓”“校企聯合”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將培訓與用工需求相結合,力求提高勞動者技能和收入。再次,搭建創業服務平臺。對有創業愿望和具備創業條件的農民工提供政策咨詢、創業培訓等服務,幫助其成功創業并帶動就業。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建設,通過孵化基地的平臺作用,搭建創業人員的交流平臺,發揮創業的倍增效應。

3.2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農村經濟持續增產。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必須改變單一追求糧食增產的目標。前一階段,在我國農產品市場供應偏緊和農產品市場價格上漲壓力比較大的時候,農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和任務必然是增產保供給,隨著我國農產品市場形勢的變化,保障農產品數量供給不再是當前的主要矛盾,但由于過度追求產量帶來的資源環境矛盾凸顯,農業生產成本高、農民收入水平低、農業效益和競爭力低的矛盾凸顯,尤其是在糧食主產區更加突出,這使農產品品質提高、農業資源保護、生態系統保育等方面的要求就顯得更加迫切了。因此,我們一定要改變強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就是要實現糧食持續增產的觀念,要在穩定提升糧食產能的前提下,將食物安全、資源安全、生態安全和綜合競爭力的提高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3.3 鼓勵支持工商資本進入農業,實現農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實現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突破,關鍵是調動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積極性。相對小規模農戶而言,工商資本進入農業,可以帶來資金、技術、先進經營模式和理念,更容易在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上取得突破。以新的思路、新的視野和新的辦法,大力支持和鼓勵工商資本進入適合企業化經營的農業領域,利用工商企業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先進的發展理念改造傳統農業,探索和發展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提高農業的規模化、產業化、現代化水平。

篇6

【關鍵詞】生態農業;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作用

引言

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對農產品的需求日趨多樣化和優質化,促進我國的農業發展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然而農業生產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各種環境污染以及農產品質量問題接踵而至,而且隨著我國對外經濟開發程度的加大,農產品面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與此同時,生態農業應運而生,發展生態農業致力于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努力協調好農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的關系,并實現農業生產發展的社會經濟效益以及環境效益,對于推動整體社會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意義

首先,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推動我國農業的現代化進程;生態農業是在傳統農業發展的基礎上,吸取農業發展的相關經驗教訓,結合生態環保理念而發展起來的。具體而言,生態農業是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嚴格按照生態學的相關科學原理,并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發展農業生產,不僅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水平,還有利于促進我國農業發展戰略的轉移并加速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為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前提和基礎。

其次,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發展生態農業能夠促進對自然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充分合理的利用,而且還能夠保護自然資源并實現增值效應,加速物質循環以及能量轉換,從而實現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而且,生態農業能夠創造出數量更多、質量更優的品種多樣的農產品,從而滿足社會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的生產生活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所以,發展生態農業能夠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促進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

再者,發展生態農業有利于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發展生態農業能夠優化對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促進農業生產與自然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能夠避免對自然資源的掠奪式經營以及濫用,而且還特別注重對一些可更新的資源采取增值措施,對不具備更新的資源則采取嚴格的保護措施,從而確保相關的自然資源能夠得到可持續利用,促進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并為農業生產的長期穩定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二、生態農業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一)生態農業是建立農業生產的科學管理技術體系的重要前提

建立農業生產的科學管理技術體系需要以發展生態農業為重要前提,堅持以保護和改善農業生產環境為發展目標,通過采取相應的生物工程措施、農業措施等來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而且還需要堅持以農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益為出發點,協調好農產品地區性以及結構性過剩問題,對農業生產經濟結構做出合理的戰略調整,從而實現農業的增產增收。當然在此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農產品的污染問題,確保人們的安全消費,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發展生態農業,例如無公害糧食生產作為我國糧食生產區重點建設的生態農業,對于建立農業生產的科學管理技術體系,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為了構建全面的農業生產的科學管理技術體系,在發展生態農業的基礎上,還需要創新發展生態農業技術,完善生態農業的評價指標、農產品改良技術以及相關的管理認證體系等各方面因素,形成全方位的生態農業生產技術標準體系以及產品標準體系,進而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程。

(二)生態農業能夠促進農業經濟增長并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發展生態農業就是要避免以破壞農業生產可再生資源以及降低環境質量作為代價來盲目追求農業生產發展的經濟效益。生態農業努力協調農業資源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以及人類發展需求之間的關系,并結合農業經濟的現展理論和相關科學技術,從而建立一種具備生態合理性、經濟高效性的現代化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在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同時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從而實現農業生產發展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這也是生態農業的長期發展目標。

(三)生態農業能夠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基本保障

當前我國農業以及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生態環境惡化以及資源短缺等嚴峻的發展問題,這就嚴重制約了農業以及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程。然而,發展生態農業能夠有效的遏制生態環境的惡化以及資源的退化。具體而言,生態農業通過轉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建立以資源高效利用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為基礎的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生產體系,不僅優化了農村經濟結構還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加。而且生態農業滿足了市場經濟多層次以及多樣化的發展需求,通過生產無公害的農產品、綠色食品以及有機食品,并合理地組織農業生產以及農村經濟活動,同時結合農業發展的地區優勢以及產業發展特點,確定農業以及農村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從而形成一種以市場經濟為導向,以加工業為發展龍頭的生產加工銷售貿易一體化的全方位的發展格局,為農業以及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基本保障。

三、結語

綜上所述,發展生態農業適應了社會經濟的長期發展需求,尊重了自然環境的客觀規律,對于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生態農業的發展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發展的過程,需要結合農業生產的內外部發展條件,努力完善相關的生態農業發展制度體系,創新發展農業生產技術,在實踐探索中取得不斷的完善。

參考文獻:

[1]劉振軍.探究唐山市生態農業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J].中國集體經濟,2014,21:1011

篇7

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化肥行業的發展,在此過程中,化肥行業規模擴大,農業對于化肥的依賴性越來越高,而對化肥的過度依賴,就容易導致土壤板結、土壤肥力下降情況的產生,也就不利于農業生態環境的改善了。在這一過程中,由于化肥濫用導致的農田土壤污染的現象從出不窮,不利于農村的土壤污染防治,從而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地下水出現不同程度的污染,進而不利于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

環境污染不利于現代農村建設的發展,并且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破壞,引發的一系列連鎖效應,已經嚴重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不利于實現農村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結合,難以實現農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農村建設中,有些企業單位或者個體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在生產消費環節中,進行大量污染物排放,不利于農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不利于農村整體環境質量的提升,導致農村各個行業層次之間的矛盾加深,不利于農村經濟環境的穩定。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破壞,在相關農村區域發現大規模移民的現象,不利于農村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的土地荒漠化現象是很嚴重的,比如西北部的騰格里沙漠,它移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目前為止,導致我國大量良田被團史,不利于我國農業經濟建設的發展。在此環節中,大量的村莊被吞沒,很多當地群眾稱為無家可歸的流民。比如我國的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比較惡劣,已經嚴重影響農村日常的經濟環境的穩定,其陸續出現移民的地方,給接收移民的地區帶來了一些人地壓力。

1.導致農村生態環境惡化的因素

(1)如果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缺乏一定的規章制度,它就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保護。目前來說,我國的環保法律法規依舊不健全,不利于農村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我國農村生態保護建設剛剛起步,不能與城市工業污染防治建設相媲美,并且農村生態環境本質基礎就比較低,有許多環境污染的問題,依舊存在,比如農村面源污染、養殖污染、農業土壤污染等,這些相關細節的污染,并沒有實現相關法律法規的監控。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需要建立健全有關農村經濟的法律法規,有利于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確保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目前來說,我國的現行法律中的某些有關農村環境保護的法規的可操行不行,不能有效實現相關環節的落實,不利于農村環保執法工作的展開,不利于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由于農村文化環境的貧弱,確保一定的環保教育,也不能夠實現農村環保的可持續性發展。并且受農村經濟建設的影響,其投入資金比較低,缺乏必要的人力財力物力支持,一些環保宣傳難以落實到實處,農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不到位,不能實現日常農村環保環節的相關落實,也就難以確保農村生態環境的發展,其日常生活缺乏必要的環境保護意識相支撐,也就難以滿足新農村環境建設的需要了。

(2)導致我國農村生態環境日益破壞的因素是很多的,除了三農環節的不協調,還有人地矛盾,粗放式的農業生產模式、濫砍、濫伐等因素的影響,這就不同程度導致了農村生態環境的破壞。農村生活污水的排放不合理,也難以實現日常生態環境的保護,城市污染行業逐漸向農村轉移,農村得不到應有的生態補償,農村環境投入資金的缺乏,也是農村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重要原因。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加大了人地之間的矛盾,如果這種矛盾不能有效解決,就可能對農村的經濟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就可能出現過重的經濟開發模式發展,這不利于人與生態自然的和諧。在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中,濫用水資源現象、濫伐等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它不能得到有效化的控制,國家也沒有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支持農村生態環境效益的具體保護。在此過程中,亂砍亂伐,就容易導致農村土地覆蓋率的減少,就不利于農村資源的合理性開發,從而導致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現象的發生,進而不利于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在此環境中,粗放式的農業生產模式容易使農村出現面源污染現象,這種現象,伴隨著農田化肥的濫用逐漸的顯現出來。農田化肥的不斷投入,加大了農村的面源污染,不利于農業生態效益的提升。過量的化肥濫用,容易導致環境污染,比如容易導致土壤肥力的下降,容易導致土壤出現板結現象,這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一些連鎖反應,從而導致地下水資源的污染,而地下水資源的應用關系到日常農產品的質量,污染地下水,浸染的是農作物的質量問題。在此過程中,我們要避免水體富營養化現象,避免非點源污染的發生。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也是一個農藥大國,農藥的廣泛使用不僅導致了農產品安全質量的出現,而且不利于相關面源污染的解決。在此環節中,我們要進行相關垃圾資料的有效解決,促近農村環境的保護與農村資源利用率的提升。在此過程中,我們要提高對于水體污染的關注,確保生活污水排放與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促進農村環境污染狀況的改善。在國家經濟建設的發展過程中,城市污染逐漸實現向農村轉移,不利于鄉村企業的有效保護,不利于人們日常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對農村能源建設的有效開發,難以實現對城市工業生產的廢水、廢渣、廢棄的處理。以有效提高人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村經濟建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這有賴于國家相關技術經濟政策的出臺,有利于日常鄉村企業環境的有效保護,在此過程中,我們要實現對技術經濟策論的經濟政策的深入剖析,避免盲目性、隨意性。進行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的處理,確保企業相關污染防治設備的設置,有利于鄉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實現農村經濟環境的改善,有利于農村經濟的的推動式發展。

2.改善農村環境的措施

(1)為了改善農村環境,我們需要提高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確保對相關管理人員、農村人民群眾,進行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確保其對法律法規的了解,確保他們提高對農村環境保護的認識,以有利于促進農村環境的保護,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農村環境保護的開展,起步于農村人民環境保護意識形態的轉變,只有確保他們具備環境保護的意識,才能確保農村區域的不合理的生產模式的轉變,才能促進生活方式的更新,才能有利于新農村建設,有利于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此過程中,我們要積極倡導農村的環境保護,促進農村生態文明的進步。

(2)為了實現良好的環境效益,我們需要提高農村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確保相關環保基礎建設的發展,促進農村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調節好目前農業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也要從長遠來看,促進農村綜合效益的提高,促進農村環境的保護,實現農村綜合效益的提升。為此我們需要建立健全企業、政府等的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確保其穩定的資金投入,也要健全相應法規,促進對資金使用的有效監督,在此過程中,政府部門要出臺一些有關環境保護的優惠政策,以有利于農村環境的綜合整治,以確保農村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促進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生態效益的發展。在此過程中,積極開展農村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展開,確保對綠色有機肥料的投入利用,提高生物防治病蟲害技術,促進農村農業環境的穩定。在此過程中,我們也要控制化肥的利用程度,多使用農家肥,控制農藥的使用量,確保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積極進行退耕還草、還林工作的展開,確保農村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

(3)為了促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開展,我們要開展多模式的生態農業建設,確保農村環境的有效保護,促進農林牧等行業的的良性循環,促進能源資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資源浪費,改善廢物污染的環境狀況,在此過程中,農村區域要根據自身經濟的發展情況,進行農業發展模式的轉變,確保生態環境的保護,滿足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確保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踐行。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要積極展開沼氣利用等生態建設,促進立體式農業的發展,實現牧農結合的生態農業發展,確保新型農村生態發展構架的確立,實現農村生態文明的可持續發展。

(4)三農問題的有效結合是實現農村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在此過程中,我們要促進三農環節的內部協調,以確保農村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效結合,以實現對農村環境的有效保護,有利于農村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現實情境中,影響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問題是狠毒偶的,比如農村人口的密度,農村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農業的發展模式,以及農村環境的政策變化等,這些都影響我國農村環境的有效保護。為了實行農村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我們需要進行農村環境政策體系的創新,實現農村綜合效益的提升,針對農村的具體生態狀況,進行相關解決方案的提出,以有利于環境政策體系的完善,以促進農村環境問題的有效解決。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積極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確保農村環境的有效保護。在此過程中,我們要實現農村生態污染預防系統的建立健全,以有利降低城市污染對農村轉移的危害性,實現農村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提升,以有利于農村環境的保護。在此環節中,城市要對農村進行一定的生態補償,以有利于引導性環境政策體系的建立健全,以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有利于加強對農村生態環境的監督,有利于農村綜合效益的可持續發展。

3.結語

篇8

1.1生態農業是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人口也呈不斷增長的趨勢,人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最終導致了農業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可利用自然資源逐漸短缺,這種矛盾已經嚴重遏制了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以為了徹底根治這類問題,必須從根本上轉變我國農業的發展方式,通過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來調節生態環境同人口增長之間的矛盾,并建立有效的農業可持續發展體系。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對健康的生活質量要求也不斷提高,因此我國農業市場可以合理的組織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調整農村經濟的發展結構,發展由農業主導的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有機食品等來適應市場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與此同時,發展農業產業鏈,對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的調整。縱觀近幾年生態農業發展帶來的效益,不難看出生態農業在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1.2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是當前和今后生態農業建設長期追求的目標。生態農業是以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為目的,合理的開發利用農業可再生資源,將保護環境和提高資源的重復利用相結合,并在此基礎上減少人類同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達到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另外,應適當的汲取傳統農業發展的優勢部分,并將其與現代農業技術發展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建立既有傳統農業合理發展生態的模式又有現代農業經濟高效的發展模式,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三效合一”,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

1.3生態農業建設的總體思路、區域布局和關鍵措施是針對農業發展新階段的要求,要發展生態農業建設必須著眼于我國國情,同時還要遵循自身的發展規律和經濟規律,將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農業增效和實現農民增收三者相結合,從根本上制止農業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實現農業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可持續發展,逐步達到“三效合一”。其總體思路:一是要從根本上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有效的改進農業的生產條件,可以通過運用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為促進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可靠的生態保障;二是要致力于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益,有效減少農產品過剩的問題,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生產結構,促進農民增產增收;三是要有效的遏制目前市場流行農產品污染問題,做好安全保障措施,保護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增強農產品國際競爭力。

2、發展生態農業關鍵措施

2.1實施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就應該創建適應目前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新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建立新型農業發展機制,能夠將生態農業發展納入合理的發展軌道,同時加大對生態農業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當前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要從發展生態農業的實際需求出發,建立適應生態農業發展的相關管理機制和監督機制;建立多元化的生態農業建設機制,通過制定完善生態農業發展規劃來調動社會各成員參與建設生態農業的積極性;加強與完善法律法規的建設,擬定和完善生態農業的法律、法規,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法律保障。

2.2建立生態農業技術保障體系。為了使生態農業能夠更加適應當前農業生產的發展,相關部門要召集這方面的專家進行攻克研究生態農業發展方面的問題,提出新方法、新思路,制定各種生態農業管理認證技術、評價指標、物種改良等技術,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科學和管理方面的技術支持。

3、改變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改善農業生產環境

3.1傳統的人們對于農村的那種排斥和輕視是依舊存在的,似乎農村永遠跟愚昧聯系在一起,人們有了這種意識對于農業的重要作用也往往會忽視,這樣對于生態農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要改變這種意識首先應該改善農村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

3.2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就要對農村以前的發展環境進行改變,改變人們進行農業勞作的意識形態,如改變以前那種盲目墾荒、盲目的進行土地的開發而不顧生態環境的行為,使農業生產的環境相對穩定。同時還要改善農村中社會服務的基礎設施,使人們不再對農村的基礎設施失望,使農村的人們可以享受到完善的基礎設施,這樣才能夠激發人們進行農業勞作的興趣,也可以吸引一部分農業科技的人才到農村來,為農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4、結束語

篇9

摘要:農村經濟在我國經濟建設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縮小城鄉差距、促進農村社會事業繁榮進步。本文根據國發二號文件精神,結合六盤水的實際就農村經濟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淺析怎樣主推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村經濟;存在問題;可持續發展

隨著農村人口的快速增長,農村經濟必須也要不斷地發展,才能夠保證農村經濟較城市經濟而言不落下。中國的區域和人口重點在農村,六盤水市農村覆蓋率高,城鎮化建設水平低。因此,農村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筆者就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淺析。

一、農村經濟發展現狀及原因

1.計劃經濟體制沿襲下來的合作經濟組織和自上而下延伸至農村的群團組織,其組織模式和運行機制難以滿足農村發展的需要。

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專業協會等新型合作經濟組織總體上發展滯后,原因是思想偏見的制約。有人認為,農民缺乏合作意識,因而對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持不屑一顧或消極無為的態度;也有人擔心,農民那么多,農民一旦組織起來可能會削弱基層政府的職能和權威,甚至影響社會穩定,因而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持防范戒備心理。

2.體制慣性的擠壓

我國”三農”管理體制是多頭管理、部門分割,現有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分別掛靠在農業等10多個部門,各自為政,各行其是,難以實現跨地域、跨系統、跨所有制發展。

3.法律支持的滯后

除了農村基層自治組織,目前,我國對其他類型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尚無法律規定,農村合作組織的法律地位不明確,影響了相關部門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

4.政府干預或服務不當

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絕大多數是在政府直接或間接推動下組建的,與政府及相關部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行政力量過多介入,扭曲了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民辦、民營、民受益”的原則。一些由地方政府出面組織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其實際控制權仍掌握在政府部門手中。有些專業協會的農民只是名義上的會員,實際上卻與協會無關。許多用行政手段”捏合”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運轉十分困難。

二、如何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改革過去管得太寬、統得太死的社會管理體制和組織控制機制,最大限度地激發各種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創造性。

1.實行多予農村扶持補貼政策

(1)統籌實行財政鼓勵和資金支持政策。除國家和省有特殊支持政策外,省對農村財政支付補助額保持穩定不變,不因市域增收節支而減少轉移支付額。建立財政鼓勵機制,提高工業、商業稅收返還比例。

(2)統籌對市域經濟的人才支持。市域可與國內各大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經濟技術協作關系,通過產學研、技工貿結合,提供技術、項目和人才服務,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增強市域新技術推廣應用和開發能力。市域還可以仿效西部開發政策采取相關措施,動員和鼓勵大專院校畢業生到基層創業。科技、文化教育、衛生等部門要組織專業人員,經常到市、鄉服務,幫助市域提高科技、教育、醫療和文化水平。

2.深化政府機構改革,轉變基層政府職能

那些不屬于政府的職能應逐步交給中介組織、社會團體、民間服務組織,政府應將工作重點放在政策引導、法規監督、提供服務、營造環境上,積極推動農村群團組織職能轉型,使其深入農村、服務農民,同時積極發展各類新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改革農民合作經濟組織”雙重管理”體制,實行合作經濟組織管理部門登記管理,加強思想政治引導。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簡化登記管理程序,鼓勵發展各類合作經濟、合作金融、社會公益、社區服務等民間組織。推進村民自治,充分發揮它們在農村社會事務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作用。

3.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法規政策,加快相關立法步伐

對束縛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有關限制性政策規定進行清理。堅持邊培育、邊規范,先實行備案管理,待運作規范、具備登記條件后,再逐步將它們納入統一管理。近幾年,六盤水圍繞興農富民目標,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著力培育主導產業,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全市農業和農村經濟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但隨著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不斷深入,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日益顯露,已阻礙了農村經濟向更深層次發展。為改變這種狀況,市委、市政府把培育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作為推進結構調整的重要切入點,加快培育和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4.堅持城鄉發展的思路

(1)統籌放活城鄉民營經濟。民營經濟是市域經濟的主體。要進一步放寬進入領域,除國家法律、法規禁止的產業和行業外,全部向民營經濟開放。支持民營企業采取收購、兼并、控股、租賃等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和重組,使民營經濟能夠充分帶動城鄉勞動力、資金和資源等生產要素的合理組合。

(2)統籌擴大城鄉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拓寬招商渠道,提高招商成功率,擴大對外經貿合作,搞好項目謀劃,搞好園區建設,搞好全程服務。不僅擴大城市的對外開發,同時要高度重視農村的對外開放,大力開放市域的特色農產品,有條件的要由相關政府組織,對其產品進行精深加工,采用就近原則,擴大對外開放和交流。

參考文獻:

[1]李玉鳳,王廣金.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探討[J].農業環境與發展,2010,(01)

[2]吳珺,何民捷.努力實現城鄉經濟共同繁榮、城鄉居民共同富裕[N].人民日報,2008,(11)

篇10

1 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村經濟,在市場經濟發展中得到大力提高,,經過幾十年的運作,現在又出現了新的矛盾。下面分別給以論述。

1.1農業經濟的結構配置問題

在我國現階段,要發展農業經濟,必須要考慮農業經濟的整體結構,否則就會造成豐收不掙錢的下場,因為農業經濟的發展,要和城鄉人民的生活需要結合,如經濟作物的各類果樹、蔬菜等,在種植時要考慮到需求,所占的種植比重要適當。在經濟作物的種植過程中,還要把握市場的需求信息,如果不能把握住市場的信息需要,一旦失誤就會出現農業經濟豐收了,但是卻賣不出去,市場飽和,因此,對于農業經濟的結構配置一定要全面,千萬不能出現跟風種植的問題,如果出現跟風種植,就有可能出現農業經濟作物豐收了,但農戶由于賣不出去而受損嚴重,因此,農產品產業結構的不均衡問題,是打擊農戶種植積極性的根源之一。

1.2 農業生產效率的低下問題

我國的領土廣闊,但可種植土地的人均面積卻不大,尤其是我國南方農村,由于人口數量龐大,人均土地的數量很少。要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只能靠農村經濟發展,但在我國農村,雖然機械化程度得到提高,但在農村,主要還是家庭式的手工勞動,它仍然是當前主要的農業生產方式,由于在農業生產中,科學技術的貢獻率還比較較低,這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尤其要提出我國國土面積有一部分,不適宜種植糧食作物,這些土地屬于沙漠、冰川、戈壁等。在現階段,我國的邊遠農村,農民的生活還很困難,那里的孩子上學讀書,還要克服很多困難,因此,那里農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這些都對發展我國的糧食生產造成很大壓力。

1.3環境保護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問題

環境保護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很大,由于人類無所顧忌的砍伐林木、開墾荒,提倡毀林種田,結果林子毀了,但田卻難以種植,毀林等活動對自然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自然也必定對人類給與回報,很多地區由于毀林,使水土流失嚴重。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農業用地被征用,來用于非農業建設。還有些地區生產效率低,經濟效益也低,使很多農民放棄種田而進城務工,導致農村耕地被常年拋荒,浪費了大量的土地資源。

2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對策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之路,是滿足全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之路,因此,要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農業經濟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1 保護環境與發展農業之路要同步進行

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就必須走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和諧之路。因此,要提高農產品的生產質量,增加農產品的經濟效益,必須保護環境,才能發展農業。同時,對已經被破壞的生態環境及時補救、改善與治理,尚未被破壞的要做好保護措施,良好的生態環境能夠有效的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

2.2 提高科學技術之路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農業生產的進步,必須依靠對科學技術的有效利用。例如,在農業生產方面,就可以利用科學技術,來促進生產雖然為高效,但又不會污染環境,研發更高產、抗病抗災能力強的種子等等。在農業生產中,要根據當地的情況因地制宜,千萬不能不顧當地自然因素的制約。要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充分利用科學技術來保證農業生產,尤其要提高機器的使用率,使用成本更低的機器。

2.3 大力培養優秀的農業人才之路

在農業相對落后的地區,加大對專業農業人才的培養,實施農業人才的引進計劃,積極改變農業人才匱乏的局面。同時,還要積極對農民進行農業知識的再教育,提高廣大農民的素質,轉變為新型職業農民,讓農民在農業實踐中提高科學技術的應用水平。

2.4 轉變農業經濟的增長方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