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時代的具體特征范文

時間:2023-07-12 17:41: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全媒體時代的具體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全媒體時代的具體特征

篇1

【關鍵詞】 全媒體 傳媒人才 需求變化 培養方式

學界認為,全媒體是運用網絡、通信等傳播手段,以不同的媒體形式為渠道,傳播涵蓋視、聽、形象、觸覺等滿足受眾全部感官需求的信息內容,以此實現對受眾的全面覆蓋及最佳傳播效果的媒介形態。筆者認為,全媒體是大規模的媒介融合形態,它能夠在各種媒體形態、傳播方式之間縱橫交互。

近幾年,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紛紛推進全媒體戰略,各種媒介載體在發展中逐漸趨向融合,轉向全媒體謀取發展。而在全媒體發展中,全媒體人才短缺成為傳統媒體轉型的瓶頸。與傳統媒體不同的是,全媒體需要的是集信息采編、攝影、攝像、專題策劃、網絡運用等于一身的全能應用型人才。因此,全媒體人才培養和發掘,是傳統媒體集團構建全媒體戰略的重要內容。

一、傳媒人才受到傳統媒體轉型意識的影響,也面臨新的需求

1.從線性思維轉向交互思維

傳統媒體從業人員通常是在單一的工作職位上,以一種固定的內容形式向受眾單向傳播信息。在這種傳播模式下,受眾是被動接受信息,參與的信息反饋相對較少,且反饋滯后。同時,從業人員也受到所在單一媒介載體的制約,如報刊記者受到版面、排版限制,電視臺新聞記者受到播放時長限制。

全媒體基于傳統媒體形式,卻又遠遠超過傳統媒體帶來的用戶體驗。它提供多元化、開闊式的綜合傳播平臺,傳播渠道多樣,傳播內容覆蓋面廣,傳播交互性強,受眾從多角度獲得閱讀體驗。在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集團轉型成為信息服務商,這就要求全媒體人才具備互聯網思維,增強受眾深度交互意識,了解受眾的需求,在信息采集和形態中注重受眾體驗,以此吸引受眾的注意力,提高受眾忠誠度。

2.從“一專”向“多能”轉變

全媒體報道涵蓋文字、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多種形式,多媒介立體的展現傳播內容,這就要求全媒體人才不僅具有較好的文字功底,還需要熟練掌握運用音視頻與圖像處理等各種軟件。

不同的傳播渠道有其自身的傳播特征,也對應不同的受眾群體。全媒體人才需要根據不同傳播渠道的形式特征以及受眾閱讀方式,進行全媒體報道的媒介策劃,有效提升全媒體報道的傳播效果。

3.從單一采集擴散到聚合生產

全媒體從業者需要具備一次信息采集、內容整合、多種渠道的業務專業能力。以報社記者為例,傳統報社記者針對一次采訪報道,只需要采編撰寫報紙題材的新聞稿件。在全媒體時代,報社全媒體記者需要由文字記者轉型成為全媒體人才,在采集報道新聞時需要用文字記錄采訪,同時需要攝影、攝像、錄音等。此后,還需要對采集信息通過不同方式的編輯、網絡制作處理,在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絡等各類傳播工具上,實現內容在不同介質、載體上的產品化。在全媒體內容生產上,既有詳實的文字報道,又包括生動的視頻報道,以及實時互動的網絡新媒體等,呈現傳播內容的多元化生產。

全媒體人才還應具備甄別揀選信息的能力。用戶在自媒體上各方面的信息,在受眾觀點多元、信息復雜的環境下,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培養敏銳的新聞眼,正確引導社會輿論,也是全媒體人才在內容生產過程中承擔的職業責任。

4.從個體融通到整體并進

全媒體集聚傳播內容,延展信息覆蓋面,呈現傳播方式、傳播渠道的多元化。但在其管理運營上,全媒體人才需要推廣媒體集團的理念,將其傳遞到各種媒介載體之中。因為缺少媒體集團理念,即使集聚再多的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也是“一盤散沙”,并不能起到應有的傳播效果。

二、全媒體人才培養策略淺析

1.更新高校培養體系

全媒體行業發展環境下,傳媒行業對全媒體人才提出更新更全面的要求,而高校的媒體人才教育是培養全媒體人才的基礎。因此,面對傳媒行業需求變化,高校需要更新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升全媒體人才的綜合能力。

在理論課程上,高校需要更新媒體人才培養課程方案,增設符合全媒體行業需求的新課程。為了加強學生對全媒體的認識,高校還可以邀請全媒體行業精英與學子對話,分享其成功的實踐經驗。這樣既有利于增加學生的行業敏感度,又能及時了解全媒體行業動態。此外,高校還應該搭建全媒體實訓平臺,模擬全媒體采編中心,針對學生開展全媒體實訓,提升學生的操作水平。如深圳大學的全媒體實訓平臺,就具有直播、點播、社交互動等功能,從而增加了學生的交互思維意識和全媒體運作流程的認知。

2.搭建校企合作平臺

高校全媒體人才的培養只依靠教學理論還不夠,還需要提供媒體行業的實踐訓練。因此,高校要對接業界的全媒體集團,建立雙方長期的合作關系,搭建全媒體校企合作平臺,給學生提供實踐鍛煉機會。由于全媒體校企合作平臺能實時反饋全媒體的行業動態,學校可以針對性的培養學生全媒體技能。學生通過全媒體校企合作平臺,可以掌握操作全媒體設備的基本技能,積累全媒體采集的實踐經驗。

3.全媒體平臺規范化建設

傳統媒體集團實施全媒體戰略,并非是簡單的各種不同媒介資源的疊加,而是指全媒體平臺上各種媒介資源之間的協同互補。全媒體的媒介多元化拓寬了信息覆蓋面,實現了媒介融合的最大傳播效果。如上海第一財經涉及電視、廣播、報紙、雜志、新媒體等媒介形態,它提供實時、嚴謹、專業的財經新聞和信息服務,實現了集團內部的人力資源和渠道資源的有效整合,是目前國內最有影響力的財經類全媒體集團。

在全媒體平臺構建中,應將全媒體人才開發列入重要環節。媒體集團的全媒體平臺需要為全媒體人才制定合理的職業培訓,提供媒介信息指導和教授全媒體應用技能,幫助全媒體人才盡快適應媒體集團的全媒體策略。

全媒體人才擁有全面的傳媒業技術與能力,由傳統的知識型人才轉型為知識型和技能型的復合人才 。其具備的綜合專業素質,能夠勝任各種情況下的信息采集任務。當然,這并不等同于他們在平臺的信息采集過程中,僅僅依靠一個人的力量演“獨角戲”。在全媒體具體實踐過程中,全媒體人才仍需要來自全媒體平臺不同部門之間的人員協調配合,在分工與合作的前提下,構建成熟的全媒體平臺結構體制,以此才能更快更好地提供全媒體內容。

三、結 語

在傳統媒體集團的全媒體平臺構建中,要把培養全媒體人才作為核心戰略,只有具備更加豐富的行業技能和更新的知識儲備的人才,全媒體的發展才有可能“春暖花開”。

參考文獻:

[1] 羅鑫.什么是全媒體[J].中國記者,2010(3).

篇2

關鍵詞:濕營銷; 視聽媒體; 營銷模式

1 全媒體時代傳統視聽營銷買賣關系平衡被打破

所謂“濕營銷”最早是專門針對于互聯網的廣告推廣而誕生的一種營銷思路。它本意是指借由互聯網上的社會性軟件(Social Software)聚合某個群體,并以溫和的方式將其轉化為品牌的追隨者,賦予消費者力量,鼓勵他們以創造性的方式貢獻和分享內容,從而影響商家的新產品開發、市場調研、品牌管理等營銷新戰略。

在傳統視聽媒介生態環境中,無論是電視媒體或者廣播媒體,其占有的資源由于獨有性、稀缺性,在很多年的買賣關系中處于相對強勢的地位,即或是在互聯網媒體逐步發展的現在也依然具有強大的市場議價能力。但是,不可忽視的是,這樣的局面正在被悄然改變。

     在加入信息全球化的現在,我們每天要接受鋪天蓋地的信息。這些信息會從電視、電腦和收音機中奔涌而來;廣告信息幾乎無所不在,從服裝標簽、手機屏幕到汽車儀表盤隨處可見;每天我們一睜開眼睛就必須要面對它們,在這個數字化的世界里,每時每刻我們都被各種數據記錄、監督、評價和跟蹤著。對企業來說,全媒體時代社會的恐懼之處在于,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工具,這個工具讓我們對不喜歡接受的信息進行選擇性排除。

在高度電子信息化變革的本質是將人類分散成眾多的小型群體,而非把我們團結成一個大家庭。---馬歇爾。麥克盧漢。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1年起,傳統視聽媒介廣告總量被集聚下降,而各種視聽新媒體的廣告收入總量正在以迅猛的增勢,改變著整個廣告市場的格局。以2012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來看,網絡電視正在以157.7%的年增長率遞增;IP電視正以43.8%的年增長率遞增;手機電視正以185.7%的年增長率遞增。(1)

2 媒體資源的豐富為集群式的聚合提供了可能

     在媒介與社會文化中,隨著媒介的豐富,受眾之間的分層將會越來越明顯、越來越激烈。早在1988年,傳播學者弗蘭克和格林伯格就對這一問題做過專門的研究,他們通過實驗企圖去決定是否顯露的偏好說明在電視受眾之中存在著階層的問題,受制于具體的每個收看時間中節目類型的相對有限的可得性。鮑懷斯和艾亨伯格在1988年得出了結論是,“在電視受眾中,不存在像報紙和雜志那樣有顯著的分層讀者群”。弗蘭克和格林伯格的分析報告代表了他們那個時期有關電視受眾的趣味和愛好最全面的研究。那時候,他們的研究中所揭示的不同節目類型偏好,很少與受眾階層的人口統計學特征或者生活方式的特征有關系。后來,他們通過對公共廣播節目進行了規劃分析。他們認為公共廣播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于是他們那些了那些黑人和西班牙裔比例較高的受眾興趣階層,同時也確定了一些節目類型,雨季黑人和西班牙裔之于這些類型的收看指數(viewing index)相對要高于一般的人群。

     從視聽媒體發展的進程來看,無論節目制作者還是投資者,他們都不原因冒險投資那些缺乏證據證明有一個相當規模的受眾階層存在的節目。因為作為一種不斷增加的頻道容量的因變量,風險和機遇的平衡是一種動態的關系,這樣的關系也給投資和制作帶來了不可預計的風險。(2)

     但是不可回避的是,隨著媒介資源的增加。回顧近些年來媒介資源的擴展,我們可以看到從傳統的報紙媒體到單向的傳統廣播電視再到互聯網媒體,甚至未來集單向電視、互聯網于一身的IPTV電視。媒介資源正在以迅猛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節目生產方式以及贏利模式。受眾收視的權利從遙控板簡化到現在的手機按鍵乃至未來的“語音控制”。在這樣的媒介生態環境下,提供給受眾可選擇的媒介數量在不斷增加,節目的擴充伴隨著市場中以有線和衛星傳送頻道數量的增加,受眾在大量的頻道和節目中分散他們的收看選擇。受眾間不同的趣味和偏好也不同的選擇語境中被暴露了出來。這樣的場最終出現的局面就是:一些類型的收看人數較少,但是收看強度增加了,而這種不斷強大的分化現象實際上已經是可以按照趣味和偏好定義的受眾階層存在的證據了。(3)

我們原來傳統意義上的媒介,具有如下特征:即高清晰度、信息是完整的、充分的、明確的、低參與度媒介、低湖動性媒介、時空結構媒介、線性媒介,這樣的媒介營銷中,我們更多的是通過眼球效應在實現廣告兜售;然而在以手機電視、IPTV為代表的視聽新媒介中,他們大多具有這樣的特征:信息碎片化、參與度高、具有嵌套結構和非線性特征。這樣的媒介贏利模式則更多的依靠“互動參與”。(3)

     總而言之,新式媒體決定了被割裂的、差異化受眾群體的出現。盡管這個群體在數量上非常巨大,但從同時性和統一性的角度來說它們已經不再是信息的大眾受眾了。新媒體不再是傳統意義上那種把有限信息傳遞給同質化的大眾媒體。由于信息和來源的多樣性,其手重開始具有越來越多的選擇權。當目標手重傾向于對信息的接收進行自主選擇時,這種碎裂的狀況會逐漸深化,從而使信息發送者和接收者之間的個人關系得到加強。

3 全媒體時代下“濕營銷”內涵豐富

     在全媒體的生態環境下,我們認為“觀眾”和“聽眾”之類從中央管理式媒體時代遺留下來的概念如今正日趨式微,就連“消費者”這個詞都不足以描述這種在新的文化背景存在著的受眾們。與此同時,廣告營銷絕不意味著對消費者的統治或者控制,而是一種參與。

     有資料顯示,在2007年10月,尼爾森公司從全球47個市場中搜集的數據表明,相對于其他產品信息來源(如報紙、電視、品牌網站和某些消費者的產品使用感受),3/4的被調查者更愿意接受來自可信賴消費群體的評價和推薦。

    同時,本文提出的“濕營銷”也僅僅是一種營銷的思維方式,而包含的方式也是豐富多樣。

(一)圈子化營銷,擴大病毒營銷效果。

(二)互動營銷,放大口碑傳播力量。

(三)拉長產業鏈,深度挖掘產業價值。

(四)利用品牌,做足品牌長尾效應。

總之,在這樣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個以媒介融合、受眾逐漸圈子化的時代,如何做到營銷創新。本文之以“濕營銷”為突破口,闡述一種非單向的、強制的廣告傳播模式,而提倡一種以溫和的、交互的、參與式的廣告傳播模式。在此,僅做拋磚引玉,供業內人士思考。

參考文獻

(1)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P11.

篇3

關鍵詞:電視新聞;趨勢;全媒體化;媒介融合

中圖分類號:G2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500(2013)04-0050-02

英國大文豪狄更斯曾說過:“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句話用在今天的電視媒體上是最合適不過了。一方面,在媒介融合和全媒體時代來臨的大潮下,網絡無可避免的攫取了傳統電視往日獨領的新聞傳播渠道和內容。另一方面,隨著網絡媒體的強勢介入,催生了由網絡技術主導的多媒體變局。同時,新技術的變革也為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視頻與網絡的高度融合使之獲得了新的競爭優勢。

所謂全媒體化即指“一種業務運作的整體模式與策略,即運用所有媒體手段和平臺來構建大的報道體系。”在這種語境下,電視新聞的融合共生發展是全媒體時代媒介管理者的必然選擇。基于媒介產業的裂變,本文認為未來電視新聞亟須實現三個話語轉向:從媒介產業來看,電視新聞產品從初次銷售導向二次轉向與分眾化發展;從媒介渠道來看,電視新聞應走渠道開發與內容創新二重并立銷售模式;從媒介產品來看,電視新聞應大力轉向公民新聞、民生新聞,培養公民記者。

一、全媒體時代對電視新聞節目的影響

1.豐富多元的新聞內容

現在,電視新聞節目越來越多,不斷涌現出專業的新聞頻道,例如河南電視臺新聞頻道于2010年8月2日呼之而出,這樣就使電視新聞可以按收視對象進行細分,從而根據服務對象的不同創辦不同類型的新聞節目。

電視新聞節目中可以大量地融合報紙、廣播、互聯網、手機、微博等的內容,例如報紙解讀、廣播現場連線、網絡論壇的互動參與、手機視頻直播、微博播報等內容,打造多視角的節目內容。

2.傳播方式的雙向互動

新媒體的出現為電視新聞節目的互動提供了可能。受眾通過新媒體能更好地互動交流,受眾具有更多的選擇和主動參與能力,短信、電話、網絡、微博等為觀眾搭建了一個相互交流的空間,電視新聞節目的傳播方式實現了單向線傳播向雙向互動傳播的跨越。

3.報道方式的社會參與

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攝像技術的普及,特別是DV、高像素智能手機等出現后,影像拍攝者由專業人士擴展到普通大眾。每一個新聞現場的目擊者都有可能成為新聞的報道者,向受眾自主信息。例如原河南8套的DV觀察欄目,就是一檔以整合社會DV資源為主要特色的電視雜志類專欄節目,通過專業、非專業新聞當事人提供的一手資料,報道出新鮮、鮮活的新聞,使得普通老百姓稱為新聞的主播,節目形式更加新穎、更加貼近生活。

4.直播的常態化

由于網絡媒體、微薄等新媒體的出現,使得最新鮮的一手資料逐漸脫離電視媒體而存在,為了更好的搶奪最新新聞資源,電視媒體對新聞現場的直播越來越多,常態化的電視媒體直播更加生動的將新聞現場呈現在受眾面前。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的《新聞直播間》欄目,就是一檔全天候的直播類節目,其及時、時效的報道方式,贏得了受眾的青睞。

二、著眼于宏觀媒介產業的融合:電視新聞的二次轉銷與分眾化趨勢

隨著三網融合和制播分離的到來,電視新聞迎來的了值得探索的新局面。所謂“三網合一”,是指現有的電信網絡、計算機網絡以及廣播電視網絡相互融合,逐漸形成一個統一的信息通信網絡系統。所謂制播分離是指在廣播電視節目的生產、流通與播出過程中,節目的生產制作與播出分屬不同的機構負責的管理體制。

無論是三網融合還是制播分離,都是市場化和科技變革雙重壓力的必然結果。市場經濟發展對現代傳媒的變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傳媒產業實現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制播分離改革將把可經營節目的制作環節從現有事業體制中剝離出來,組建專門的制作公司,引入市場機制,成為獨立開展節目營銷的實體。新一輪制播分離改革將以電臺、電視臺為主體,逐步打破區域行政壁壘,搭建全國性節目交易市場,并形成多個區域性節目交易中心,使之成為共享資源、儲備流通、方便交易的平臺,以實現廣電產業的規模化和集約化,加快向現代企業集團轉型。”在傳媒產業化背景下,不同平臺的新聞內容得以流轉,內容碎片化、集約化、標準化特征凸顯,如何打造電視新聞的流程生產和轉銷模式?

首先,基于渠道銷售的內容生產需要打造內容的二次創作生態圈。具體來說就是根據不同渠道的受眾特征,加工同質內容的表現形式。傳統的電視新聞除了電視轉銷外,應將元內容以視頻化、流媒體化的形式制作出更符合網絡受眾收視偏好的節目形態,強化內容的植入度和提高受眾參與度。

第二,閱讀終端的革新無形中加速了對電視新聞生產形式的呼喚。隨著閱讀終端向便攜化和移動化方向發展,電視新聞生產形式將有可能在更大程度上實現壓縮技術的高速發展。

第三,個性化的定制也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時代華納退出了美國《時代》周刊創辦為讀者量身定制的“自助”雜志。讀者通過選擇時代華納旗下的雜志中喜歡的欄目,“組裝”出一本自己感興趣的雜志。《MINE》雜志的創辦給了我們關于電視新聞未來的有益思考和啟示,電視新聞是不是也可以做成如《MINE》一樣的自助媒體?也許這僅僅是個性化和分眾化的第一步,將來有可能與報紙形成某種聯合競爭優勢,點擊報紙的新聞即可得到此新聞的視頻版,進而再次帶動個性化的選擇和組合,同樣形成一個電視新聞版《MINE》。

在制播分離,三網融合的態勢下,制造出的電視新聞產品不僅適合傳統媒體,同時可以轉銷到新媒體的電視新聞節目。在制播分離與三網融合的形態下,電視新聞產品應不僅滿足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和營銷模式,同時也應轉銷到新媒體的售賣平臺,這是未來電視新聞搶占發展制高點,實現多元盈利模式的關鍵。

三、著眼于中觀的媒介渠道的融合:從內容再造到流程再造――電視新聞渠道與內容雙軌模式

全媒體的新聞業態要求傳統媒介的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就是要使平臺再造和渠道銷售。電視新聞應從注重內容開發轉向渠道和內容雙向加強模式,同一種內容應在不同渠道如廣播新聞、電視新聞、視頻新聞、文字新聞、圖片新聞、甚至“微博新聞”、論壇新聞、門戶網新聞等多元渠道銷售,獲得注意力經濟的增量與存量增長。渠道化轉型應是未來電視新聞競爭的核心所在。

在目前的輿論環境下,電視與網站相比,有著權威的采訪報道權和現場感。未來網絡獲得更多的自由后,電視一定要有方向、有針對策略地加快步伐緊追猛趕。另一方面,從電視新聞的形式上來說,隨著全媒體時代大量冗雜信息,受眾需要更有深度,權威性的深度解讀,充分挖掘電視新聞的多種表現形式,尤其是新聞評論,對受眾有著強大的吸引力。

這要求電視新聞從“信息記錄者”逐漸轉向“信息影響者”,即成為公眾輿論的引導者和引渡者。新聞評論則是電視新聞實現這一轉變的重要渠道。人們常說評論是新聞的靈魂,在全媒體時代,新聞評論也是電視新聞走向深度的必然。因為客觀上隨著市場經濟的日趨成熟和世界格局的變化,人們對政治、經濟等問題的關注和介入必然越來越多。受眾將不滿足于表面化的報道,而更熱衷于新聞背景的分析以及記者對事態的評說和預測。從香港的《鏘鏘三人行》、《時事辯論會》、《總編輯時間》、《新聞今日談》、《時事亮亮點》再到2009年中央臺的一系列新聞改革,尤其是《新聞30分》、《共同關注》等節目加大新聞評論的舉措,這都預示著全媒體時代新聞評論將迎來發展。

四、著眼于微觀媒介產品的融合:電視新聞的話語轉向――挖掘公民新聞的“民生化”

隨著草根記者,非職業化報道者的介入,電視新聞的新聞信息源呈現多元化趨勢,由此電視新聞的生存場域也呈現出多元并進的態勢。

目前,公民新聞的話語轉向是:電視新聞的生產場域呈現多元并進模式。全媒體時代,新聞的非職業化報道拓展了新聞信息源,打破了單一的話語呈現模式。隨著手機實時拍攝視頻功能和無線上網技術的發展,草根新聞已悄然興起。

在新聞生產的多元場域中,“喉舌新聞”完成“規定動作”,訴諸“事業屬性”;“公共新聞”打造媒體公信力,訴諸“公共性”“民生新聞”,此類新聞為了產生注意力經濟,拉近和受眾的關系,抓住受眾眼球,應該在一定程度上訴諸市場效益。而訴諸市場效益就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受眾,因此提高民生性成了拉近和受眾關系的關鍵,但隨著《南京零距離》引發全國性的民生新聞熱潮,各個電視臺競相上馬同類節目,帶來了資源的浪費和同質化節目的泛濫。針對這個情況,我們在保留具有傳統優勢的相關節目的同時,應該果斷放棄在同質化競爭中的失利者,實現“小民生”向“大民生”轉向。

“所謂‘大民生新聞’,其實就是一方面摒棄‘小民生新聞’的低俗惡俗,另一方面保持了原有民生新聞的貼近性,在扎根民眾喜聞樂見的內容和形式的基礎上,增加時政、生活、經濟類內容的比重,從而在整體上體現出正面、歡快、生活化、趣味化的一種民生新聞樣式。” 這就要求我們擯棄庸俗,制作雅俗共賞的民生新聞。

從另一方面來談,隨著草根新聞被受眾所接受,不管是何種媒體,都在不斷運用平民與百姓意識進行傳播。市民新聞、民生新聞、社區新聞、娛樂新聞將越來越受到青睞。

電視新聞發展未來將是幾種力量的博弈結果,話語呈現模式的多樣性正反應了電視新聞的多軌并進趨勢。

媒體大亨魯珀特-默多克默多克認為,“新一代媒體消費者對內容的要求是:何時提供、怎樣提供,以及所提供內容究竟有多大吸引力。”可以預見,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即時、全時的通過媒介融合多重渠道,同時具有分眾化和大民生化正是未來電視新聞所要努力的方向,電視新聞也將朝著更開放、更多元、更豐富的方向發展演進。

參考文獻:

[1]彭蘭.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個關鍵變革[J].青年記者.2009,(06):24-26.

篇4

高職高專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近幾年隨著國家對高職高專院校及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視, 這類院校或多或少存在著重科技重技能重應用的培養,較為輕視文化意識培養的傾向。

一、注重學校自身文化環境的建設

校園文化直接浸潤著學生的文化意識。校園文化包括辦學歷史、宗旨和辦學優勢的文化標示與體現,一般來說校園文化蘊含在校園人文景點、校風、校訓、語言文字、圖書資料、實驗設備等方面。在全媒體時代還包括學校網站、論壇、微博等的建設和更新。從我國高職高專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情況來看,一方面高職高專院校是新興的高等教育領域,辦學歷史不長,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

高職高專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首先在建設思路上,要確立實體和網絡校園文化建設同步的總體思路,在全媒體背景下,信息的傳播“動靜結合、深淺互補、全時在線、即時傳輸、實時終端、交互聯動”,網絡作為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必須與校園的實體建設同步,從而確保學生接觸到的校園文化具有一致性,使學生能夠主動接受文化意識的培養。其次在建設內容上,要突出高職高專的特點,以專業主導,合理布置人文景點,配備科學史上著名科學家、工業史上著名實業家以及技術史上著名的工程人員的掛圖、雕塑,使學生隨時受到熏陶和激勵,鼓勵學生們在學習和實驗中培養勤觀察、勤思考的習慣,并能夠在今后的就業和創業實踐中得到深刻的啟迪和精神力量。

二、突出文化意識培養的課程建設

從課程設置上來說,受到高職高專學制和教學管理制度等的影響,課程數量偏多,學生學習時間短,但是并不意味著文化意識方面課程的設置是“額外的負擔”。事實上,對于高職高專學生來說,其文化意識主要包括人文、科技和跨文化等幾個方面,除了單獨的課程設置以外,還可以通過文學、英語等課程進行學習。

從師資力量配備上來看,高職教師作為雙師型教育工作者,與社會實踐關系密切,也最容易聯系實際,提出科學技術引發的現實思考。在具體方法上可以通過具有時代性、生動性、本土化的案例等方式,使專業教育與社會問題聯系起來。從授課手段來看,除了傳統的教師講授知識、團隊學習等方法外,在全媒體時代可以充分利用全媒體形式。全媒體包括了報紙、雜志、廣播、電視、音像、電影、出版、網路、電信、衛星通訊在內的各類傳播工具,涵蓋視、聽、形象、觸覺等人們接受資訊的全部感官,而且針對受眾的不同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媒體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細分的服務,實現對受眾的全面覆蓋及最佳傳播效果。

三、強化文化意識培養渠道的建設

充分利用全媒體形成的資源,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全媒體針對不同的媒體渠道特征,進行媒體采編流程的重構,并使信息形式和結構發生本質的變化,使不同閱讀或收視習慣的受眾,都得以滿足。高職高專院校選擇具有前沿性的、影響重大的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的問題,在學生論壇、教學系統、微博微信平臺上設立專題,在教師和相關專家的引導下,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剖析,全民激發學生提升人文素養的熱情,提高他們關心社會、服務社會的責任感。

篇5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新聞媒體逐步向數據媒體轉變,新聞工作者的采編方式也必定向數據報道方向轉型,這就對新聞工作者的素質提出了不同于以往傳統媒體的新的要求,缺乏數據素質和技術能力低下,是新聞工作者在信息時代需要急需克服的,盡快提高搜集、整理、分析數據的能力和水平成為大數據時代新聞工作者的當務之急。

一、職業新聞工作者素質的自我提升

在大數據時代的今天,職業采編工作者除了需要具備傳統的文字功底、采訪功底等專業素質外,要適應新媒體的發展趨勢,在搜集、整理、分析數據上做足功課。這就需要在數據意識、工具意識等方面加強學習,強化運用這種技術和工具的觀念,逐步改進新聞采訪方式,堅定新聞采編原則,逐步完善自身從事職業新聞工作的能力。

(一)堅定秉持新聞的真實性原則

無論在傳統媒體時代、新媒體時代還是大數據時代,新聞工作者都要堅定地秉持新聞的真實性原則,將其視為新聞的最基本屬性。在數據時代,海量的信息充斥在互聯網中,信息源的真實與否,對新聞媒體來說至關重要,這便給新聞采編工作者提出了非常嚴格的挑戰,他們需要更加嚴苛的信息挑選、整理、核對程序,從時間、空間上充分對信息源的真實性進行驗證,通過過濾,將摻雜在真實信息群里的虛假信息甄別出來。應該強調的是,信息的獲取、排除、比對是建立在互聯網程序和軟件技術之上的,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在數據時代掌握甄別信息真偽技術的意識,從而保障新聞媒體的生命力和權威性。

(二)數據新聞更要求“新”

新聞的內在因素、必要條件是“新”,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將新近發生的事件捕捉到、挖掘到。尤其對數據新聞來說,新聞的時效性更顯重要,那么,新聞的保鮮,就需要新聞工作者利用數據技術盡快完成新聞的搜集、整理、分析、。新媒體要想在同行業屹立不倒、活力不減,就要保證有獨家新聞,這是新聞之“新”的另外一層境界,與眾不同的新聞能夠贏得更多的目光,在同行業的新聞大數據中表現為信息數據量大、點擊率高、受眾面廣。

二、職業新聞工作者數據時代的自我塑造

(一)立足傳統媒體明確“新媒體人”定位

職業新聞工作者在傳統媒體下已經具備了全面、完善的政治素質和職業技能,但在大數據時代的新媒體時代,擁有更加豐富的閱歷、更加專業的技能,才能應對海量數據帶來的沖擊,才能在浩瀚的新聞事件中找到原創性更強、內容更有深度的素材,滿足受眾群體的需求。因此可以說,新聞工作者要有成為新聞媒體人的意識,立足傳統媒體資源、崗位優勢,通過實踐掌握大數據技術,讓自身的優勢與新媒體的數據特征和相契合,運用新媒體下的技術和方法提高資源利用率、找到新聞事件之間的關聯性,進而實現新聞的優質傳播,增強與受眾群體的互動性,驅動本單位做大做強做出更大的成績。值得一提的是,當前我國媒體轉型過程中,職業新聞工作者在數據新聞實踐上能力欠缺,“數字之道”掌握不夠,對數據信息的新聞性、社會價值缺乏把握能力。也可以說,新聞工作者在數據時代缺乏對自身的明確定位。因此,新聞工作者要加強新媒體時代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審視,從而推動數據實踐和新聞媒體向前發展。

(二)培養數據新聞專業人才勢在必行

信息數據時代,各個高校也在轉變新聞類專業學生的培養形式,努力與大數據時代的媒體特征相契合,從數據分析處理、新媒體職業規劃等方面著手,努力培養“跨界式新聞人才”,培養新聞專業學生樹立大數據思維,具備新媒體從業技能,以適應數據時代對新聞媒體人的需求。培養新媒體人才,就要跳出傳統同媒w的培養方式,要在采、寫、編等傳統學科設置的基礎上,增加數據篩選、處理、歸納等教育環節和課目,建立“新媒體實驗室”,將新聞學教育模式與信息技術、公共關系等學科相融合,為學生提供學習數據新聞技術掌握、新媒體運營方法的平臺,讓學生通過常態化訓練,將數據理論轉化為新聞實踐能力。具體來講,學校可以與新聞媒體對接,通過邀請業界人士講座、提供實習崗位、互換共享信息資源等形式,幫助學生提前接觸新媒體,了解及掌握新媒體的數據特征和特殊技術手段。

(三)提升數據新聞工作者“媒介”素質

面對紛繁龐雜的數據信息,新聞工作者在選擇、理解、質疑、評估等理性判斷上顯得力不從心。那么,提升媒介素質對于新聞工作者至關重要,要在接觸媒介、利用媒介等方面,對新聞工作者進行培養,使其形成與信息時代、社會環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思想道德品質。應該強調的是,社會化媒體不斷打破傳統傳播格局,能夠從社會層面的海量數據信息中關聯到值得深度報道、采編的信息,為新聞工作者去偽存真、做特做新提供條件。民眾的新聞自由觀念對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整合社會資源的新要求,需要新聞單位建立協同工作機制,拓展新聞工作者的自身能力,從而找準數據信息的傳播模式和規律,推動數據新聞有效發聲。

新媒體運作方式勢在必行,大數據新聞生產模式需要新聞工作者逐步提高數據新聞的挖掘、整理、分析能力,從而為新聞深度報道、滿足受眾群體需求提供條件。新媒體人要樹立與大數據及其技術相匹配的思維意識,具備數據新聞把握能力,成為新媒體下推動新聞事業發展的生力軍。

參考文獻:

[1]胡正榮.全球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1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12月.

[2]龐井君.2013 年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年.

[3]江天一.充滿活力的中國互聯網.信息導刊,2005年第44期.

[4]柳劍能.中國報業全媒體轉型的三大路徑.傳媒,2013年第3期.

[5]郭全中.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比較研究.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篇6

【關鍵詞】全媒體轉型 統一編輯部 智能化新聞

作為世界最大的公共廣播公司,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BBC)一直走在新聞實踐及研究的前沿。經過20余年的探索和實踐,BBC已經成為全媒體轉型的成功代表,覆蓋了傳統廣播電視及新媒體平臺。在互聯網大潮帶來的生存危機面前, BBC提出并實踐了“統一編輯部”(Unified Newsroom)理念,全面革新了組織架構及新聞生產模式,進而實現了內部資源的優化,提高了媒體的核心競爭力。

一、BBC的全媒體轉型之路

“統一編輯部”理念的提出,首先來自于BBC自身發展的切實需要。自20世紀90年代起,BBC逐步建立起新媒體平臺,將傳統媒介領域積累的優勢延伸至新戰場,成功實現了全媒體轉型,為日后改革埋下了伏筆。

(一)新媒體平臺的核心:BBC Online

BBC Online誕生于1994年,于1997年增設了專注新聞報道的子網站BBC新聞網(BBC News Online),分為英國版和世界版,屬于公共新聞服務的延伸,目前提供32種語言內容。2007年iPlayer服務上線,為BBC Online增添了音視頻內容及實時流媒體服務。BBC Online現在是英國訪問量最高的新聞網站①,成為BBC新媒體平臺的核心。

(二)對電視的革新:Red Button

Red Button是BBC互動電視服務的品牌,主要面對英國本土數字電視用戶,自1999年起開始提供服務,作為BBC新聞頻道24小時直播的補充,在用戶需要時提供最即時的全球消息。經過多年發展,最新版的Red Button可以為用戶提供按需定制的新聞、體育信息及其他圖文或音視頻內容,支持多種品牌電視機及多個網絡運營商。

(三)跨平臺的內容點播服務:BBC iPlayer

BBC iPlayer是BBC內容點播服務的品牌,橫跨個人電腦、互動電視、智能手機等多終端,于2007年圣誕節上線。其服務內容包括節目回看、評論及反饋、其他電視臺的節目鏈接以及移動終端離線收看功能,并開放給國際用戶使用。免費的iPlayer服務自以來大受歡迎,幫助BBC實現了電視內容跨平臺拓展,“讓電視前所未有地變得真正無所不在”②。

(四)占領移動終端:BBC Mobile

面對移動互聯網熱潮,BBC在早期實施“四屏”(電視、電腦、平板電腦和手機)戰略之后,又提出了“移動為先”(Mobile First)戰略,先后了iPlayer、新聞、體育及天氣等專用客戶端。BBC新聞客戶端已實現200多個國家和地區4000萬次下載,覆蓋了主流移動操作系統③;而在2013年圣誕假日期間,iPlayer平板客戶端的用戶數首次超越了電腦端,已經成功地將覆蓋范圍拓展至移動受眾。

經過多年建設,BBC成功實現了對全媒體平臺的優勢覆蓋,在這之后如何整合原有的新聞業務團隊,減少內部消耗及重復建設,最大化地追求規模效益,便成為擺在面前最為重要的任務。

2006年,新媒體平臺初具規模的BBC提出“創意未來”改革計劃,認為“不應把自己建設成附帶一些新媒體的傳統廣播電視機構,而要超越傳統廣播電視模式,改造成根據用戶需求提供視聽節目和視聽信息服務的新型傳播媒體”④。這一“新型傳播媒體”被形象地比喻成“雞尾酒媒體”(Martini Media),即像雞尾酒一樣將多種形態媒介融合在一起。基于此理念,自2007年起,BBC逐步整合之前按媒介形態劃分的多個新聞部門,打造一個“唯一的、統一的、多媒體的新聞編輯部”(Single unified multimedia newsroom),簡稱為“統一編輯部”(Unified Newsroom)⑤。

在改革進程的不同階段里,該概念亦曾被稱作“多媒體編輯部”(Multimedia Newsroom)⑥“多平臺編輯部”(Multi-platform Newsroom)⑦以及“集成化編輯部”(Integrated Newsdesk)⑧等,這是減少重復建設、優化資源配置理念的產物。BBC希望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實現新聞編輯部門從組織架構、技術基礎到采編流程全方面的革新。新的“統一編輯部”將打破舊格局,把所有新聞采編人員集合在一起,利用跨平臺的數字化采集、處理及系統,集中處理來自所有渠道的新聞信息,再將素材組合包裝成適合不同媒介的產品,實現采編播流程一體化及“一個產品,多個出口”。

1.組織架構改革

在“統一編輯部”理念指導下,BBC首先對自身組織架構進行了改革。2007年,BBC建立了“多媒體編輯部”(Multimedia Newsroom)⑨,將原先廣播、電視、網絡等部門各自相對分散獨立的新聞團隊重組整合,打破了部門間的界限,改變了不同團隊各自為政的局面。2012年,BBC倫敦總部重建完成,大廈底部新設了開放的“新聞中樞”(The News Hub)⑩,其中心的兩個“幾”字形工作臺被分配給資深編輯,以便于他們對全部記者進行調度,四周則放射分布了不同媒介平臺的工作區。借著這一契機,國際頻道的采編人員也加入到這一歐洲最大的統一編輯部中來。2014年,BBC提出了進一步的整合計劃???,縮減新聞采編團隊規模,增加其靈活性,擴大制作團隊的共享范圍。

2.數字化技術支撐

“統一編輯部”的實踐有賴于數字化技術的支撐。2008年,BBC啟動DMI(Digital Media Initiative)計劃???,作為其面向數字時代的技術戰略,旨在實現內容制播數字化,增進工作效率的同時,為新媒體提供接口。2009年,DMI計劃的產品Fabric系統上線???,建立起一個整合數字平臺,使全體采編人員均可遠程訪問、編輯、共享及內容。2010年,“新聞門戶”(Journalism Portal)上線???,為BBC采編人員提供了內部交流平臺,從而實現跨地域、跨組織的交流合作與信息共享。

3.采編播流程一體化建設

有了制度及技術保證,BBC得以打通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將旗下全媒體平臺各成員采編播流程進行一體化整合,實現一次采集、多樣生成的目標。

首先,負責采集素材的一線記者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將現場獲得的圖文聲畫信息及時上傳至數據庫。隨后,這些原始資料被導入開放式編輯平臺上,進行統一加工、集中處理,形成模塊化的素材庫,供所有編輯各取所需,最大化地利用新聞資源。最后,不同形態的新聞產品被根據不同終端的傳播特征及受眾需求組合生產出來。BBC還會根據不同終端的具體反饋進行深入再開發及再傳播。

此外,在突發事件現場的記者可以先用手機將短訊發到BBC專為突發新聞建立的Quickfile平臺告知總部???,后者迅速以突發新聞或新聞快訊的方式消息,之后再通過傳統采編播流程進行后續詳細報道。

時至今日,BBC已經建構起一套包括組織架構、技術支持以及實踐規范在內的完整體系,整合內部資源,減少重復工作,建立多平臺互動,真正實現“一個產品,多個出口”。

對于BBC而言,全媒體轉型及“統一編輯部”理念的提出與實施,其最終目的都是更好地服務于制作及傳播新聞,而在當前全媒體語境下,傳統的新聞采編方式已經難以滿足更大容量、更高速度的新聞生產及消費需求。在基于現有基礎之上深入耕耘的同時,BBC還把目光投向未來,積極開發新技術以幫助“統一編輯部”良性跨越發展。事實上,BBC研發部門一直致力于將新興技術應用于新聞報道的研究,為全媒體平臺及“統一編輯部”的構建提供了持續技術支持。其于2012年設立了“連接工作室”(Connected Studio)來負責搭建跨部門的創新網絡,以適應“統一編輯部”建立后的新態勢。

連接工作室下設“新聞實驗室”(News Lab)及“測試平臺”(Taster),前者為BBC新聞研發新技術,后者則評估這些技術的可行性。每年新聞實驗室都會開辦#newsHACK編程比賽,吸引全球技術團隊提供創意,獲勝的項目則會經過一系列的開發及測試,最終被應用于BBC日常新聞工作之中,保證了BBC新聞技術開發的多樣性和可持續性,為“統一編輯部”建設提供持續技術動力。目前,新聞實驗室已經開發了30多個項目,依側重不同可以分成信息基礎設施更新、新聞采寫輔助、編輯流程改進以及多語言4個方面。

(一)信息基礎設施更新

新聞實驗室在2014年夏天完成了對OpenMedia系統的測試,新系統將在2017年投入使用,取代已沿用了20多年的ENPS系統???,成為新聞編輯部的新神經系統,負責傳遞新聞素材、現場腳本,音視頻資料,組織新聞報道編排。與前互聯網時代設計的ENPS系統不同,OpenMedia更適應統一編輯部的工作模式,便于內容在不同平臺和渠道的及檢索,還可以為記者和編輯提供隨時隨地的移動終端服務。

(二)新聞采寫輔助

為應對全媒體時代的海量信息,新聞實驗室開發了“數據通訊員”(Datastringer)???項目,用程序及數據庫來幫助記者跟蹤信息源,搜集、整理并分析原始資料,發現并報告新聞點。為了幫助那些不會編程的記者,新聞實驗室還引入了《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技術團隊開發的“記者工具箱”(The Journalist Toolbox)???,幫助記者利用可視化手段檢索并應用多樣的新聞采寫輔助工具。

對編輯流程的改進是新聞實驗室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應對全媒體時代一次采集、多點利用的要求,更有效地處理復雜的原始素材以滿足多樣化的渠道,提供更加貼合受眾需求的新聞,新聞實驗室自2013年起開發了統稱為“結構化新聞”(Structured Journalism)的系列項目???。該項目首先建立了“榨汁機”(The Juicer)系統???,利用機器學習技術分析新聞素材,將其按主題歸并為人物、地點、組織及其他四類,接管了繁瑣而又低級的信息整理分類篩選工作。隨后,該項目又提供了“編輯部之窗”(Window on the Newsroom)操作界面???,幫助編輯按主題從分類資料中選取內容,進行深度創作。此外,該項目還提供了一套自動化新聞產品生產系統“霧化新聞工作流”(Atomised News Workstream)???,其能夠按終端特征及受眾需求,從數據庫中自動選取內容,組合出定制化的新聞作品。

結構化新聞項目旨在建立智能化新聞生產平臺,使得大部分日常報道可以自動生成,這些報道被稱作“快餐式新聞”(Snackable News)???及“彈性新聞”(Elastic News)???,即時簡短的信息被首先傳遞給受眾,當受眾想要進一步了解時,計算機將立刻組織相關文本、圖片、音視頻以及評論等素材,生成深度報道呈現在終端上。

(四)多語言

BBC新聞服務的范圍是全世界,而語言無疑是傳播中最大的障礙之一。為了將記者和編輯從繁重的翻譯工作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將時間更多地投入優質內容生產,新聞實驗室自2014年起便積極投入自動多語言翻譯技術的研發,努力建立起一套虛擬同聲傳譯系統???。該系統包含語音識別、語音輸入、語音合成、機器翻譯、說話人分割等多種前沿技術,自動識別原語種不同說話者在不同時間所說的內容,將其轉化為文本,再自動翻譯成目標語種,經過仔細檢查前后差別后自動合成為目標語種語音。現階段所有自動內容依然要先經過BBC雙語記者的檢查及修整,但BBC已經可以做到在電視直播中將英語自動翻譯成日語并通過虛擬畫外音播送。而在2016年初,俄語及西班牙語服務也將被投入使用???。BBC還將這一技術應用在對其他媒體及社交網絡上,以多國語言存在的反饋信息的監控之中。

篇7

關鍵詞:新媒體;圖像時代;文字傳播

Literal Communication of Image Time Influenced by New Media

Zhao Xu-yuan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nd looking back on the history of liter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thesis make a conclusion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fference of image and words, explains the cause of image time, analyzea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n, introduces the existence pattern of words in image time and finally put forwards the worries of future words in image times.

Key words: New media; image times; literal communication

中圖分類號:H19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05-0000-01

隨著21世紀信息爆炸式的迅猛發展,人類的傳播交流發生了重大變革。在傳統傳播形式的繼承發揚基礎上,新媒體作為一種整合型媒介顛覆了人類的傳播形態,動搖了人們長期依賴的文字印刷傳播形態的絕對統治地位,直接擴大深化了圖像的傳播功能與責任,催生了圖像文化的到來,同時也帶來相應的文化心理上的不適應與質疑等問題,刺激人們去重新分析思考新媒體影響下圖像時代的文字傳播。

一、圖像、文字的本體分析比較

了解圖像與文字本體差別如下:

(一)在現代傳播觀念中,圖像是一個混合媒介,包括文本、圖片、聲音等,文字只包括各種基本語言符號、標點等。

(二)文字作為一種語言,具有抽象性、符號性的特點,對語言的掌握、理解要求具有相應的文化水準。聲像藝術的視聽審美時空與大腦中精神審美時空極其相似,傳播接受者可通過視聽感官進入審美時空中。

(三)文字的閱讀使信息傳受變成線性的、連續的、規則的、重復的和邏輯的。而圖像媒介集文字、畫面、聲音等多種傳播符號為一體,改變了傳統媒介線性思維的單一模式,調整了人類閱讀感官的投入。

(四)圖像能表達難以言傳的復雜信息;身份識別與認同;喚醒審美意向。文字影響并豐富著人們的認知心理、想象力、抽象思維能力,帶來審美愉悅,接收自由度更高。

以上圖像與文字的分開比較是片面的,在實際傳播歷史中,圖像是人類最早的思維模式,之后文字占了絕對優勢。圖文結合促進信息的傳達與交流,文字抽象點化出圖的內涵,圖像演繹了文字的內蘊,兩者相得益彰。

二、新媒體所帶來的影響

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出現在傳統媒體之后的各類電子媒體和網絡媒體的統稱,是當下圖像傳播最有潛力的媒體技術。它通過數字化交互性的和即時移動的多媒體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服務。

新媒體技術作為新的傳播形態,在以下三方面呈現出鮮明的特點:(1)多形態表現,集合視頻、音頻、文字、圖片、動畫等多種媒體表現形式;(2)多渠道發行,制作內容通過互聯網、移動通信運營商的GPRS等傳輸手段,刊播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實現多渠道發行;(3)多終端閱讀,受眾不僅通過傳統的新聞紙、電視屏幕、收音機等獲得信息,還可以通過PC顯示屏、電子紙閱讀器、手機等獲取信息,滿足了受眾對信息快捷性的要求,節約了獲取信息的時間和成本,加快了信息傳遞速度,豐富了信息接收形式。

三、未來文字傳播發展趨勢

(一)全媒體傳播趨勢

“全媒體”是指綜合運用各種表現形式,如文、圖、聲、光、電,來全方位、立體地展示傳播內容,同時通過文字、聲像、網絡等手段來傳輸的新的傳播形態。 “全媒體”充分發揮各媒介自身的特性,另外促進了受眾的全面覆蓋,完善了以受眾需求為導向的超細分服務,是一種功能全、覆蓋廣的媒體形態。在全媒體傳播形勢下,純文字或印刷文字仍將存在,人們永遠不會放棄對意義與價值的深度追求,而文字和圖像不過是具有記錄和表征意義與價值的媒介。真正對生活有感悟的人,無論文學閱讀,還是圖像閱讀,都不會忘記反思與體悟,不會放棄想象與理性思考。

(二)維護傳統文字傳播

要想文字不被圖像俘獲的方法就是不斷加強與現實的聯系,重建文字閱讀文化是其手段之一。圖像文化時代伴隨淺閱讀方式存在,淺閱讀是現今大眾文化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體現了消費主義傾向。通過直接的、瞬間的圖像信息,擺脫釋義的、理性的負擔,用娛樂來代替判斷和推理,讓感性成為審美的主要特征。

四、圖像時代的傳播擔憂

在新的科學技術出現后,人們在得到更多便利和滿足后總會有缺憾,這無疑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一種普遍現象,也是發展中的辯證法。世界圖像化背后最大的支持是高度發展的技術,影像的復制、仿真、虛擬現實遮蔽了現實的經驗,虛擬的圖像弱化了接收者對現實的認知,想象力、創造力被剝奪。

另外,新媒體環境下的圖像傳播中,電力的突然中斷、存儲盤壞死無法讀取、電腦病毒入侵或某種錯誤操作,會將輸入的文本、字符消逝得無影無蹤。

四、總結:

新媒體的發展不僅給文字傳播形態、傳播環境與文化帶來了很大的變化,也給媒體理論研究提出新的問題,引發新的思考。不同時代人類對于傳播介質、方式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適應這種變化,依據這種條件和環境的變化作出相應的調整與應對,是當下傳媒人應該提前預測掌控的。重新審視新媒體,適應的同時避免為它所束縛,并進行正確合理的引導應用,使之更好地為人類文化傳播服務。

參考文獻:

[1]許靜.傳播學概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李巖.傳播與文化,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篇8

[關鍵詞]媒介融合 人才 培養

近年來,隨著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所依賴的技術逐漸趨同,媒介一體化進程加快,媒介融合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1]全媒體時代隨之而來。媒介環境的轉變,致使新聞的制作、、傳播過程發生改變,對新聞業務人員的專業技能提出了全新要求。在新形勢下,廣電編導專業應與時俱進,培養具有新思維、新視野、新尺度的新聞專業人才,以適應時展的要求,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專業化,融合型”的培養目標

作為藝術學與新聞傳播學的交叉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兼具藝術的氣質與新聞的理性特征。隨著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人才的的單一技能培養已成為“過去式”,培養具備傳統媒體技術、數字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于一身的廣電編導新聞人才已然成為發展的必然。“專業化,融合型”的廣電編導新聞人才不僅要具備專業知識技能,而且更需要具有復合型的知識、融合型的技能以及整合性的思維。

1.作為基礎的復合型知識。

當前,傳媒業快速專業化,媒體招收畢業生趨向其他專業背景,金融、經濟、法學、管理、計算機等專業的學生尤其受歡迎。[2]面對嚴峻的就業環境,傳統新聞學的教育模式面臨著巨大挑戰。在傳統媒體向新媒體戰略轉型的過程中,廣電編導專業的新聞人才應首先做到“通才”,博聞強識,成為復合型知識的人才。任何單向度、片面化的教育都有可能造成人才的單一性、同質化。一個優秀的新聞工作者,除了具備基本的新聞業務素養(采訪、編輯、寫作、評論等)外,完備的知識體系必不可少。應廣泛了解各學科領域知識,如人文、政治、經濟、社會等,不應局限于新聞專業知識的學習。

2.作為根本的融合型技能。

媒介融合帶來媒介傳播手段的多樣性,如何有效利用各種媒介的特長為新聞服務,成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所培養的新聞人才的基本技能。2002年,MSNBC網站的普雷斯頓·門登霍爾作為“背包記者”橫穿阿富汗,半個月時間內發回了大量的文字稿件、照片、錄音錄像等,在廣播和網站播出。[3]全媒體時代要求的是全能型的新聞人才,不僅會采訪,而且寫文字稿、現場報道、攝像、編輯樣樣精通。當然必須注意的是媒介融合大趨勢下廣電編導新聞人才的培養決非“大而全”、媒介技能的簡單相加,而應分層培養,突出廣電編導專業的特長,在此基礎上,熟悉各媒介的操作方法,形成立體化、整體性的新聞報道“習性”,真正做到“一專多能”。

3.作為靈魂的整合型思維。

在媒介融合時代,媒介形式多樣化、傳播渠道多元化、受眾分散化現象日趨明顯。這就要求廣電編導專業的新聞人才在報道新聞事實時,要對各媒介形式有全面的認識和把握,將采集和制作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有機地聯系成一個整體。也就是說更多地是要讓他們形成全媒體的思維方式,使他們面對一個新聞題材時可以很快地做出判斷與選擇,規劃出用多種媒體手段進行報道的方案,并且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4]這一過程中,新聞人才的資源整合能力作用凸顯。擁有復合型的知識是對新聞人才的基本要求,掌握融合型的技能是新聞人才的立業之本,具備整合型的思維是新聞報道的靈魂。廣電新聞人才要有新思維、新視野,在整合播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新聞事業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全時段、全媒體”的教學模式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與實用性并重的學科,理論聯系實踐十分必要。在媒介融合時代,必須讓學生盡早熟悉報社、電臺、廣播、電視臺、網絡等多種媒介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這就要求廣電編導專業在培養新聞人才時注重“全時段、全媒體”的教學模式。具體可以做到以下三點:

1.從入學到畢業貫穿始終。

傳統的廣電編導專業在新聞教學方面重理論輕實踐,大一、大二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缺乏與理論知識緊密相連的實踐教學,沒有對廣播、電視、網絡等新媒體形成一個直觀的印象。在全媒體時代,沒有日常的鍛煉,僅僅依靠畢業實習來增強學生的媒介技能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從入學抓起。“全時段、全媒體”的教學模式要求從入學到畢業課程設置上始終注意平衡與統一,理論課與實踐課的分量同樣重要,廣電媒體與其他媒體的課程同樣重要,在實踐過程中領悟理論知識,增強媒介技能,努力打造知識復合型、技能融合型、思維整合型的新聞人才。

2.理論課與實踐課無縫鏈接。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育是廣電編導專業的“兩駕馬車”,只有齊頭并進才能快速前行。理論知識的學習一直是高校廣電編導專業學習的重點,實踐教育的欠缺逐漸成為人才培養的瓶頸。實現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無縫銜接成為新聞人才培養的關鍵。如美國著名的“密蘇里模式”推崇的理念就是“新聞實踐”,讓學生自己動手學新聞,并且將新聞課堂、新聞編輯室、媒介制作中心和教授辦公室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更好地體會專業實踐,提高實踐意識,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學習有機融合在一起。

3.傳統媒體、新媒體課程兼備。

傳統媒體的衰落、新媒體的興起,并不代表新媒體可以取代傳統媒體的地位。傳統媒體課程是培養新聞人才的基礎,新媒體課程是適應時展的產物。高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開設傳統媒體課程的基礎上,有選擇地增設新媒體課程,比如:在廣播電視編導傳統課程中,增設網頁制作、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網絡編輯、流媒體信息制作等新媒體課程。

4.本專業、外專業的聯合培養。

在媒介融合的趨勢下,單靠開設傳統課程和新媒體課程來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還是不夠完善的,學院自身的力量也較為有限。為此,可以實現廣電編導專業與其他院系、其他專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享院校資源。例如可以和計算機院系、藝術設計院系等實現資源共享,提升業務技能;甚至可以實現不同高校之間廣電編導專業人才培養的交流、合作,這樣不僅使新舊媒體資源得到合理利用,而且有利于各高校、院系之間的發展合作。融合時代,打破各院校之間的壁壘,資源共享、合作共贏,是廣電編導新聞人才培養的大勢所趨。

三、“多層次、全方位”的實踐體系

當下將就業見習、畢業實習安排在第四學年的傳統教學模式已明顯落伍,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實踐體系來塑造優秀的新聞人才對廣電編導專業的建設顯得至關重要。一套完善的實踐體系,離不開貫穿始終的專業實習以及資源平臺的整合利用。

1.專業實習。

(1)鼓勵校內實習。充分利用校內媒體資源,如校報、校刊、校廣播臺等進行模擬演練,鼓勵學生積極加入校園媒體(廣播、報紙、報刊等)、學校社團,參加各種組織活動,培養學生的新聞敏感性,開拓視野,提升新聞洞察力水平。

(2)介紹臨時實習。一般而言,新聞傳媒學院都與某些媒體組織有工作協議合同,可以為學生介紹一些臨時實習單位,提升新聞業務技能。

(3)推薦假期實習。寒暑假,通過學院統一安排或自主聯系媒體組織實習,深入新聞生產的前線,在長時間、集中性學習新聞實踐技能的同時,加深理論認知,不僅有利于學生采編能力的提高,而且有效縮短進入媒體機構的適應期。

(4)規定畢業實習。通過前面三項的實踐鍛煉,到畢業實習的時候,上手快,可以迅速適應角色的轉變帶來的變化,在這一長期的實踐鍛煉中,取長補短,著重提升專項媒介技能,增強就業競爭力。

2.資源平臺。

實踐活動的展開必然依托完善的資源平臺,在傳統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充分整合新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合理整合利用資源平臺是推進實踐教學的另一舉措。

一方面,積極完善校內資源平臺。完善學校原有的校刊、校報、廣播臺等媒體平臺,推進與傳媒相關的校園社團的建立。除此之外,加強建設院系實驗室資源,包括非編實驗室、新聞采集實驗室、廣播電視實驗室、虛擬演播廳、綜合實驗室等。充分發揮其實踐教學的任務,在校內建立實習、實踐的平臺。

另一方面,充分拓展校外資源平臺。校外的資源平臺包括社會資源、校友資源、兄弟院校資源等。這些都是學校在發展中不斷累積起來的寶貴資源,應合理利用,同時要不斷地開發和建設,為實踐教學搭建堅實的資源平臺。

3.媒體人才。

對于新聞教育起步較晚的院校來說,由于可利用媒體資源有限,學校實習基地建設跟不上學校教育,所以應另想它法。聘用優秀的媒體人才來校兼職、任教,其教育理念貼近媒體的實際運營情況,有利于高校新聞人才的培養,他們豐富的實戰經驗,可以帶給學生寶貴的實踐經驗,使他們在今后的實習、工作中少走彎路。

4.參加競賽。

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大學生全國專業知識競賽,如大學生廣告競賽、大學生電影節、DV短片競賽等,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加強地區間、學校間的友好聯系,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逐漸探索出一條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增強學生實踐動手及創新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新路子。

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引發了一系列的教學實踐活動的轉變。廣電編導專業在培養新聞人才方面應追求專業化、融合型的目標,努力培養“既專又博”的新聞人才;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通過“全時段、全媒體”的教學,提升新聞人才的綜合素養;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實踐教學活動,增加專業實踐能力。在復雜多變的進程中,不斷改革、創新,以新的思維、新的視野適應社會和時代的發展要求。

注 釋:

[1]喻國明:《傳媒經濟學》,南方日報出版社2006年版

[2]杜駿飛:《新聞傳播教育的若干基本問題》,《新聞大學》2009年春季刊

[3]宋昭勛:《新聞傳播Convergence一詞溯源及內涵》,《現代傳播》2006年第11期

篇9

視頻廣告基于互聯網,以視頻網站的視頻內容為資源載體,以類似于電視廣告的形式出現在視頻內容中,幫助廣告主將廣告信息傳遞給潛在的消費者。研究數據表明,電視觀眾已逐漸將注意力轉向互聯網,通過網絡視頻收看新聞、影視、娛樂節目已成為大勢所趨。我們有理由相信,視頻廣告將在很大程度上補充傳統電視廣告的受眾流失,甚至創造更高的廣告回報。

中國互聯網廣告發展十余年,先后經歷了門戶時代、搜索時代、行為營銷時代。門戶時代的互聯網廣告與傳統媒體如電視、報紙等沒有本質區別,廣告形式標準而單一,投放無法細分訪客;搜索時代的互聯網廣告開始根據網民所搜索的關鍵詞和所瀏覽的網頁內容向其投放廣告,因此也被稱為“根據關鍵詞投放廣告”;行為營銷時代將搜索時代的關鍵詞廣告提升到根據人的行為投放廣告,把商家的廣告只投放到對廣告內容感興趣的人面前。這一時期的廣告不再以網站和關鍵詞為賣點,而是以人為目的,也就是說,訪問同一網站的不同的人,看到的是為其量身定做的不同的廣告。南分享傳媒打造的中國首家視頻廣告網絡不僅詳細分析網民行為進行精準營銷,同時還聚合了國內主要視頻媒體廣告資源,組建了周內做大的視頻廣告平臺。

與直接在各視頻網站提供的廣告資源相比,分享傳媒有兩個主要特點。首先,通過分享的平臺,廣告可以同時在多個視頻網站上曝光。據報告,網民最常用的視頻網站不會超過兩個,從這個角度來講,廣告曝光的網站越多,覆蓋到的網民受眾就更廣。其二,由于分享傳媒將眾多網站集中在同一平臺之上,這使同一網民在不同網站上的多次瀏覽行為被記錄下來,從而能夠有效地消除廣告的重復投放。這將為廣告主節約非常可觀的廣告費用,詳實的數據至少讓他們不會再為“被浪費掉的一半廣告費”耿耿于懷。

篇10

最近,煙臺日報傳媒集團社長、總編輯鄭強接受了筆者的采訪,解讀了有關“全媒體”的熱門話題。

怎樣理解“全媒體”,“全媒體”有哪些特點

問:“全媒體”的概念并沒有在學界被正式提出。它來自于傳媒界的應用層面,如今“全媒體”的概念開始廣泛適用。請您先介紹一下怎樣理解“全媒體”,“全媒體”有哪些特點?

答:我們最初提出“全媒體”概念,是迫于現實需要。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傳統報業要想扭轉新媒體不斷沖擊的被動局面,就要有新的考量。就如今信息技術日益全球化、社會化的現實背景來看,傳統報業不可能與新的媒體形態、技術手段、傳播渠道等“勢不兩立”,必須融入其中,否則,就會與時代相逆。而要實現“融入”,紙質媒體內部傳統的生產方式、運行方式、傳播方式首先需要實現自我轉型,從傳統報業獨立作戰向各種新舊媒體整合運營轉變,進入到以互聯網為中心進行整合傳播、整合營銷的新的媒體時代。鑒于此,我們提出了“全媒體”的概念。

我們認為,通常所說的“多媒體”是依據文件格式來定義的,即:將文字、音頻、圖片、視頻、圖表、動漫等多種文件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能實現一定的功能,就稱之為“多媒體”。“全媒體”則主要依據傳播途徑和傳播介質而言,是媒體形態的一種復合,它包括報紙、廣播、電視、網絡、手機、戶外視屏、電子紙移動報等多種媒體形態。

至于“全媒體”的特點,我認為有三:

一是融合性。“全媒體”不是各種媒體的簡單組合,而是共存互補、有機結合。它強調的是“復合”,是特性不同、傳播力不同、影響力不同的各種介質的聚合,體現的是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媒體相互融合、互動的趨勢。它視單一形式的媒體為“全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看重單一媒體的核心價值特性和優勢。 二是系統性。“全媒體”組合不是“混合”,而是系統有序的。它強調對各種信息資源的統一。通過統一平臺實現一次性無縫采集所有信息資源,然后按照道瓊斯波紋信息傳播理論依次,最終打造一條包括“內容采集一內容編輯加工一內容多次一內容數據存儲一內容多次出售”等環節的內容產業化鏈條。

三是開放性。“全媒體”傳播的最終形態應該是“所有人對所有人”傳播。這一方面需要全媒體內容可數字化、渠道網絡化,適應當下生活潮流;另一方面,需要表現形式多樣化和操作使用人性化,在受眾需求導向下表現為超細分服務,適應當下受眾碎片化的趨勢。

“全媒體”模式給傳統報業帶來哪些深刻變革

問:的確,“全媒體”模式將給傳統報業帶來深刻的變革,也為報業的轉型奠定了基礎。請您介紹一下煙臺日報傳媒集團實施“全媒體”戰略以來,與過去的報業運作相比,在哪些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

答:首先是觀念上的變化。我曾經用“顛覆”來形容從傳統報業向“全媒體”的變革。全媒體運作顛覆了大家對“報紙”、“報社”的傳統認識。讓大家認識到,新聞紙不是純粹意義上的“紙”,而是一種顯示終端和存儲介質,就和電腦、顯示器、手機、PDA、手持閱讀器等一樣,報社不再是“報紙社”,而是“報道社”,其核心不應該是報紙而是報道,是內容-報業不再是報紙產業,而是內容產業,報社應盡早由報紙生產商向內容供應商轉變。可以說,觀念的轉變或更新,往往是成功的關鍵。只有觀念更新了,跟上時代的發展了,全媒體運作才會成功。

第二個變化,是通過流程再造,使集團內部傳統的內容生產方式、運行方式、傳播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原來的新聞生產方式是單純制作版面,現在要將這些內容編輯延伸成為多種傳播形態的新聞產品,變“一次利用”為“多次”、“多次利用”。原來的新聞運作方式是按日,現在正轉向滾動發稿,記者編輯開始向“多棲”功能轉變。現在,在新聞現場,記者用手機快訊,用相機拍下現場照片,同時用攝像機錄下一段視頻。幾分鐘后,這些內容就出現在水母網和手機報上,這已成為全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的日常工作。原來只給報紙寫稿的文字記者,已具備多種媒體“多棲”作戰的能力。同時,編輯也開始了角色轉換。編輯除了對新聞價值的專業判斷、新聞信息整合加工之外,也開始考慮報網互動,通過報網融合創新,實現傳播效果疊加。

第三個變化,是集團化背景下的輿論傳播和引導水平得以提升。首先,建立全媒體數字復合出版系統、成立全媒體新聞中心后,集團資源整合的力量得以加強,便于集團媒體的統一行動,統一作戰。其次,實行全媒體流程后,集團所有的稿件、所有的內容對網站全面開放,網站優先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集團內容的傳播空間,大大增強了新聞傳播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全媒體新聞中心”的操作流程

問:當前,國內的全媒體運作實踐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網站主導;二是以報網為核心縱向整合;三是打通集團各報界限,多媒體記者隸屬整個集團,由集團相關機構統一指揮。煙臺日報傳媒集團采取第三種類型,集團層面成立“全媒體新聞中心”,與各系列報并列。請您詳細介紹一下“全媒體新聞中心”的操作流程。

答:全媒體采編流程主要由三大重要節點構成:一是開放式新聞采集。全媒體記者既拿筆、相機,也扛攝像機,可采文字,圖片,也可采視頻;全媒體記者以開放性視野,對新聞實施層級開發,根據媒體的不同定位和不同需求,策劃采寫不同稿件。目前,對同一主題進行差異化層級開發,已經成為全媒體采寫的一個基本戰術。二是同一個平臺。不管是記者、通訊員,還是報料人,所有傳來的信息,都通過“全媒體采編系統”這一個技術平臺。三是編輯實行“前置化”策劃和個性化編排。傳統的報業采編,記者、編輯各司其職。全媒體背景下,由于新聞事件復雜化、多元化等影響,從現場到資料、到成文的整體過程,已經不是記者一個人所能完成,編輯需要提前策劃、干預采訪,拿到初步的新聞產品后,深入加工、補充改造,直到編排出適合自己風格的新聞產品。

通過上述三點不難看出,在新采編流程下,須更加注重采編溝通。目前,在我們集團,每天上午11點,全媒體新聞中心召開全體部門主任會,安排部署當天的重要新聞采寫,會后,由新聞中心各新聞部牽頭與各媒體編輯部進行稿件溝通;下午4:00~5:00,各媒體編輯部根據新聞中心提供的新聞線索

和初步稿件召開編前會,大體確定版面和稿件。會后,媒體編輯部和新聞中心各新聞部再進行補充式溝通,及時調整采寫方向,或者做大做好重大題材。編輯和記者個人層面也有溝通,主要圍繞具體稿件隨時展開。

全媒體模式對整合資源、媒體融合的獨特優勢

問:實施“全媒體”模式,我認為對整合資源、媒體融合有著獨特的優勢。在實際運作中,煙臺日報傳媒集團在這方面有過幾次成功的試驗。請您用新的案例說明一下全媒體模式對整合資源、媒體融合的優勢。

答:基于采編、傳播和閱讀方式的改變,傳媒必然進行變革,現在看,變革的主要途徑是媒體融合。我們集團的全媒體戰略去年以來逐漸從資源整合邁向媒體融合:平面媒體、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相互補充,以互聯網為中心,融合式新聞。其表現特征主要有三種:新聞事件融合、新聞策劃融合及傳播渠道融合。

新聞事件融合的案例:網絡+博客+手機報+紙媒――救火英雄曹澤露系--列報道。去年8月16日凌晨3時,煙臺市芝罘區瀛洲街居民樓發生大火,27歲的法警曹澤露救火被燒成重傷。記者接到線索后迅速采訪,水母網隨即滾動發稿,形成專題,早晨的手機報快速傳播,記者本人的博客稍后上傳大量文圖、視頻。翌日。紙媒深入報道,水母網開通的網友評論還被紙媒摘錄刊發。網絡、手機與紙媒,媒體與讀者,媒體與網友之間形成良好互動。8月30日凌晨,曹澤露不幸去世,水母網快訊滾動,網上悼念專題配合紙媒報道,再一次形成市民關注熱潮,在煙臺形成媒體引導輿論的制高點。

新聞策劃融合案例:報紙發起,網媒跟進;網媒展示,報紙跟進――煙臺城市形象標識?宣傳語征集。去年4月27日,煙臺晚報發起“面向全球征集城市形象標志和宣傳廣告語”活動。水母網、煙臺手機報迅速跟進,當天開通活動官方網站,融合由報紙的“點”延伸到網絡和手機的“面”-接著,水母網對應征作品上網公開展示,隨后煙臺晚報跟進,共發稿近30篇。這個融合性策劃,使得征集作品兩個月達到3萬多件,網絡點擊量高達80余萬次,紙媒也大大提升了品牌影響力。

傳播渠道融合案例:文字+圖片+音視頻+社區+互動――YMG開通“煙臺民意通”。去年3月5日,煙臺日報傳媒集團全新民生板塊“煙臺民意通”正式開通。運作方式以水母網“煙臺民意通”頻道為紐帶,平面媒體(煙臺日報、煙臺晚報、今晨6點)、網絡媒體(水母網)、呼叫中心等三個業務單元互動、融合發展。在輸入渠道上,網友可在水母網“煙臺民意通”頻道按需各類訴求,政府部門網上答復,市民也可直接撥打呼叫電話;在渠道上,網上的“煙臺民意通”內容可以搬到報紙上,報紙上的線索可以進入網上的“煙臺民意通”。社會各界的呼聲和意見引起政府各部門高度重視,網上問題答復率超過91%。

透過上述案例不難看出,全媒體模式在媒體融合發展中至少有著三種獨特的優勢:一是流程優勢。傳統報業生產模式是“一次生產一次利用”,渠道是單一紙媒,方式是“按日發稿”,顯然無法適應媒體融合的步伐。全媒體模式變革了傳統報業流程,實現了生產模式的層級開發、多次利用,渠道的多媒介展示以及方式的滾動即時播報,二是平臺優勢。我們自主研發的“全媒體采編系統”,一個平臺解決了全媒體融合發展所面臨的大部分技術瓶頸。如果還是利用原有的報業采編系統,只能傳送文字和圖片,顯然無法實現網絡和手機時代的媒體融合,三是人才優勢。媒體融合首先需要融合型人才。我們集團在發展全媒體戰略上,第一件事就是把集團所有記者合并起來,成立統一的全媒體新聞中心,構筑一個統一的全媒體方陣。這個嶄新的媒體構架形式,既利于培育全媒體人才,又利于做好全媒體報道。有了這支隊伍,在媒體融合發展上就會更加從容。現在看,記者如果還是分散在各媒體,各自為政,互不通氣,再好的媒體融合前景,也無法實現。

全媒體模式對編采隊伍整體素質有著更高的要求

問:一些專家認為,在未來的競爭當中,技能單一的記者肯定逐漸被淘汰。在全媒體的背景下,對全媒體記者和鳊輯的要求與以往是不一樣的,必須有新的思維、新的技能。請問,煙臺日報傳媒集團實施“全媒體”模式后,對編輯、記者及員工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有哪些新要求?

答:媒體融合,首先從新聞采集開始。一名記者從進入集團起,就擁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績效考核量表和職業規劃書。比如,同樣是記者,有的擅長文字,有的擅長攝影,有的擅長攝像,還有的適合當全能記者。集團通過績效考核和職業規劃,因勢利導,讓每名記者發揮專長,邁向全能,在日常采訪層面,我們的育人原則是“不分優次,時刻溝通”。新聞中心規定,不管記者能力大小、水平高低,部門主任每天都要與每名記者即時溝通、及時幫教,每周召開例行新聞策劃會,每月通過內部網絡進行書面績效溝通。通過這些舉措,促使記者較快地提升業務技能,進而適應新的全媒體采編環境,成為一名合格的全媒體從業人員。

在培養全媒體記者方面,我們一直在強化兩點:

第一是時刻牢記“全媒體表現”。在采訪手段上,要求全媒體記者除會使用電腦、相機、錄音筆等常規采訪設備外,還會攝像,會使用海事衛星電話,并緊跟博客、微博、QQ等網絡技術;從采寫方式上,全力灌輸“全媒體”理念,一到采訪現場,就要作出判斷:能寫文字的寫文字,能拍照的拍照。能上視頻的上視頻,需要上訪談的上訪談,快訊、消息、通訊、視頻、博客等各種新聞表現形式,要求記者都要有效規劃和實施。

第二是深刻洞悉“層級開發”。過去兩年來,我們結合具體新聞案例,訓練記者“層級開發”意識。新聞中心幾乎逢會必講,稿件點評榜也屢屢涉及。我理解的“層級開發”是,對一個新聞主題進行全方位、多層次、多側面的離析與整合,形成不同定位、不同個性、不同特色的新聞信息產品,滿足不同讀者群體的需求,從而產生多種效益的疊加,使一次信息采集以最低成本產生最大效益。

正確處理好集團內部媒體之間,采編之間的關系

問:請您介紹一下煙臺日報傳媒集團施行“全媒體”模式后,集團內部是如何處理好各媒體之間、記者與編輯之間關系的?

答:首先,我們在全媒體運作前就已形成了集團辦報的組織架構,由過去的“報辦集團”轉為“集團辦報”:集團三張面向煙臺的主要報紙煙臺日報、煙臺晚報、今晨6點同一級別,相互間沒有子母報的區分。集團各報以事業部的形態與集團管理職能部門、直屬企業并列。這給我們整臺各媒體采訪資源成立全媒體新聞中心奠定了基礎。

二是對薪酬制度進行改革,通過薪酬改革調整利益格局。改革就是對原有的利益格局進行重新調整。很多全媒體改革嘗試難以深入甚至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利益調整不到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把人事管理變為人力資源管理,取消了原有的行政級別,實行崗位、績效、薪酬的3P管理,把行政級別管理變為崗位職級管理。從給職務、職稱、工齡發工資,轉變為給崗位和績效發工資,按照崗位職級和績效發放薪金,集團各報月度薪酬基本拉平。在采編和經營之間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傳導機制,對集團利潤的不同貢獻通過“年終效益獎”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