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小知識范文
時間:2023-07-11 17:52:4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傳統文化小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學徒制;文化傳承;校企文化
作者簡介呂林博(1985—),男,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教育學院2011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原理。
(江西南昌 330013)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中校企文化對接的缺失或者是不到位,導致高職院校的畢業生畢業之后很難迅速融入企業,或者與企業文化格格不入,導致跳槽事件頻發。對于高職畢業生們而言,如何在進入崗位后適應企業規章制度,融入企業文化,是校企合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傳統學徒制不僅保證了文化的有效傳承,而且造就了很多優秀的老字號企業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對現代校企文化的對接有很好的借鑒和啟示作用。
一、傳統學徒制及文化傳承
(一)傳統學徒制
傳統學徒制是師傅指導徒弟在操作中通過言傳身教習得技能的一種技藝傳授模式。學徒制是技藝傳承的的原始形態,強調在操作中學習。學徒制在我國由來已久,夏商時期的民間小作坊多為學徒制生產模式,當然早期的學徒制并非今天的學徒制關系,早期的學徒制是父傳子、子承父業的形式,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作坊規模的擴大,開始招收少量學徒1。早期的師傅帶徒弟邊生產邊傳授技藝,受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尊師重道傳承的很好,一般來說師徒關系比較密切,徒弟被視為養子或接班人,師傅會在生產中言傳身教,其中包括技藝的精髓和德行的教育。
(二)文化傳承
文化傳承是指文化在某種文化共同體的成員中從一代人縱向傳遞到下一代人的延續繼承過程。文化傳承保證了文化共同體中成員具有相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具有以下特點:
1.穩定性。文化在縱向的傳遞過程中保證了文化原有的意識形態和價值取向,文化傳承的機制與方式保證了文化在向下一代的傳遞的過程中無形中要受到特有規則的約束與監督,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文化傳承的穩定性。
2.人為性。文化的傳遞是依靠人為載體,通過一代人向下一代人言傳身教,將被視為能夠代表某種意識形態的價值觀念按照某種標準傳承下去。文化的傳承可以不依靠文字,例如貴州省扁擔山布依族文化,通過口傳心授將民族文化代代相傳。
3.繼承性。文化的繼承性是指用辯證的觀點對行業意識形態的價值觀念進行選擇保留并繼承傳遞的特性。優秀的行業文化往往是保證行業長久不衰的動力源泉,傳統的企業能夠展現強大的生命力,不僅是一代代人對優秀行業文化的繼承,更是在繼承的基礎上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進一步與時俱進的結果。
二、傳統老字號學徒制文化傳承
(一)北京同仁堂的學徒制文化傳承
作為中華老字號之一的北京同仁堂,300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同仁堂師傅無不是從基層學徒做起,每一味中藥的選取、炮制、入藥等幾十道工序每個人都必須掌握,學徒跟師傅真正做到了“做中學”。同仁堂的文化發源于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同仁堂將儒家的“仁、義、禮、智、信”的優秀文化精髓與自己的行業道德結合起來。以“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為工藝道德觀;以“修和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為約束自己的自律道德觀;以“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為生存的文化和理念,同仁堂以儒家優秀文化中的“仁愛、人本”思想作為生存的靈魂和凝聚力的源泉4。憑借這種生存的文化理念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規則和意識行為規范,才使得三百年來同仁堂形象深入人心,可見學徒制中企業文化對于品牌傳承和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
(二)瑞蚨祥的學徒制文化傳承
老字號“瑞蚨祥”創辦于1862年,自從孟家在濟南開辦第一家商號以來,很快在全國以16家分號“瑞蚨祥”連鎖成為我國近代最大的以經營布匹、絲綢為主的商號,至今規模龐大,生機盎然。和其他傳統店鋪一樣,瑞蚨祥以學徒制作為員工的來源方式,繁盛時期職工達千人左右,各分店賬房會計、經理主事均從學徒的店員中提拔,這種方式不僅保證了新提拔的店員熟知業務流程,遵章守紀,更是在其他學徒之間起到了競爭上崗的積極作用6。
商業文化是商號的立號根基,瑞蚨祥以自己是孟子的后裔為據,一直以儒家文化作為自己立號的商業文化,商業上以“仁義禮智信”作為商業活動的理論依據,對店員進行“仁義禮智信”的教化,其中包含道德品行、服務態度、生活作風、請假制度和經營規則等。這種積極吸取優秀文化并不斷內化為自身文化的經營理念,對于規范商號管理、保障商號經營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和重要作用。
三、傳統老字號學徒制文化傳承的啟示
(一)傳統老字號的文化傳承是建立在優秀文化基礎上的升華
傳統文化經過歷史的檢驗足以在人們的心中內化為人生的標尺和道德的準繩,企業的發展首先要贏得人們的認可,建立在一種人們普遍認可的文化基礎上無疑是企業文化最容易被接受的選擇。優秀文化的感染力和道德約束力使得企業在樹立被人尊重形象的同時也高標準的嚴格要求自己。
(二)傳統老字號學徒制注重文化熏陶和基層鍛煉
文化傳承的時間性決定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傳統老字號的人才培養都是一個漫長的文化熏染過程,學徒都是從最基層做起,這就令一個毫無相干的人在一個陌生的行業里接受基礎的技能訓練和行業文化培養,學徒剛開始可能就是做一些雜活,《上海近代百貨商業史》對學徒描述為:“一般清晨起床后,要承擔打掃商場、抹賬桌、揩柜臺、倒痰盂等清潔工作,在中小型商店的學徒,還要服侍業師起身,倒茶送水,買點心,有點還要買菜、燒飯、抱‘小開’、倒夜壺等,商店開門和打烊時,要掮排門板”。傳統學徒制中學徒的起點低是普遍現象,起點低往往入門容易,從基礎學起來的學徒往往有利于品格的磨礪和基本功的扎實掌握,行業中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也是企業文化傳承的基本途徑。
(三)注重在操作中對員工的文化培養
傳統老字號學徒制的培養往往強調在操作中將行業道德和行業文化一起隨技能傳遞給下一代。現代企業往往工作時講究效益和利益最大化,加上流水線的現代管理模式,很難將文化傳遞和技能傳承融合在一起傳遞給員工,現代企業的文化傳承往往是單獨的培訓和宣傳,注重外在的形象和品牌的影響?,F代企業一定要從傳統老字號企業的文化傳承中吸取經驗,加強員工的企業文化素養,強化員工在工作中的責任感,要以對企業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投入到工作中,高標準要求自己。
四、校企文化對接的啟示
(一)開展優秀文化教育,校企文化共建
傳統學徒制的文化大多建立在傳統優秀文化的基礎之上,通過傳統經典文化的熏陶和約束,使行業文化有了共同的價值觀體系,在生產實踐中這種價值觀通過生產實踐體現出來。所以高職校園文化中要盡可能多的提高學生的經典文化素養,將優秀的文化根植于學生的價值觀體系中,用這種價值觀來教學生怎樣做人,如何做人,做什么樣的人。企業要對學生宣傳企業優秀文化事跡,定期到學生中舉辦講座,在學生中開展企業文化征文活動,舉行企業品牌展板活動,要讓企業優秀文化在學生當中潛移默化得到認可,并起到教育作用。
(二)重視師資文化,校企資源共享
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和教師分不開的,一個高職院校師資的質量情況影響著學校學生整體素質的高低。因為教師是與學生接觸最親密的人,他們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針對校企合作的師資問題我們可以采用:避免“散養”式大班教學,建立師徒互選機制。傳統的學徒制可以比喻成小班教學或者一對一教學,雖然效率不高,但靠著言傳身教、實踐中教學,師徒基本可以當面請教,答疑釋惑?,F代學徒制可以借鑒高校導師互選機制,理論課集體教學,實習課分別由不同師傅帶領實訓,等師徒相互了解后再確定固定的師徒關系,有利于學生針對自己選擇不同風格的師傅,即傳統學徒制中的師徒“對脾氣”、“看著順眼”,有利于教學合作。企業的技師和經理可以走進校園將一線的經驗和企業的品牌文化普及到學生當中去。寒暑假期間,學校的老師也要走進企業補充專業知識,感受企業文化。
(三)校企文化對接要選好雙方的利益中間點
校企文化對接是一個整合兩種文化的過程,短期效果不明顯,因此雙方對此可能熱情不高,往往高職院??吹搅似湓趯W生今后就業和成長中的重大作用而重視的時候,企業往往不是太熱情,表現出不積極的樣子,最終會導致像“新余現象”中的學校積極,企業不積極的問題,關鍵在于沒有調動雙方的利益積極性,也就是沒有選擇好雙方的利益點。對于此問題,我們要從雙方的各自利益出發,對于企業中的技術骨干,多是從生產一線成長起來的普通工人,大多有技術無文憑,缺乏技術理論,而這些恰恰是高校的強項,為企業培訓員工,提高員工文化水平也是企業需求的。
(四)重視校園社團作用,加強企業的形象宣傳
高職院校的校園社團利用自身優勢獲取資源以及拓展空間,在校企合作中可以為企業反饋服務,可以與企業合作宣傳企業形象,在校企文化對接中高職校園社團起著推動中介,過濾等作用。特殊對口社團憑借其自身優勢推動校企文化的深入和發展。高職院校的自身文化包含在校園的各個環節之中,校園社團這種非正式的學生團體在信息的傳遞方面,精神激勵方面,個人發展發面的能力都是值得重視的。同時社團還是文化育人的鮮活載體。企業可以將自己的文化宣傳委托給社團。定期舉辦與校企文化有關的活動,組織社團參觀企業內部展廳,將企業文化中優秀的文化通過社團進行宣傳,這樣既增添了校園文化內容又推動了校企文化對接。
參考文獻
1李亞平,謝良才,張維佳,鄭晶.當代手工藝的學徒制傳承及其對職業教育的啟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12).
2孫曉嫻.淺談中國的用工荒問題J.現代商業,2012,(5).
3李菁瑩.現代學徒制“新余試點”看上去很美N.中國青年報,2011,(8).
4衛華誠.北京同仁堂文化的長壽基因J.企業改革與管理,2004,(4).
篇2
關鍵詞:高校;傳統文化;價值取向;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手段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作為對由商業領域而蔓延至高校的實用主義、功利主義思潮,以及受其影響而普遍存在于眾高校之中的重理輕文、唯技術論、唯就業率是瞻等思想傾向的反思與修正,傳統文化教育日漸受到學界與教育界重視,相關學術研究及教學實踐層出不窮。時至今日,傳統文化教育除上述功能外,還被視為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于2014年制定下發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下文簡稱“《綱要》”)可視作政府層面針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頂層設計。因此,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既是高校完善自身人才培養與文化傳承職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舉措。
一、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的價值取向
思想正確是行動正確的前提,目前,高校傳統文化教育正處于起步階段,在思想層面明確其價值取向,解決“為何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問題乃是當務之急。
(一)志在遠功,不求速效
何為傳統文化,籠統地來講,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精華凝聚,是民族的共同文化基因,若要為它下一個內涵與外延較清晰的定義,可參考趙洪恩在《中國傳統文化通論》中的觀點:“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中華民族為創作主體,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具有鮮明特色和穩定結構的、世代傳承并影響整個社會歷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體系。”究其本質,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政治倫理性文化,它以儒家思想為核心,以“內圣外王”的完美人格為追求目標,以修身立德為根本要務。《左傳》有“三不朽”之說,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三者中以“立德”為首?!墩撜Z》中亦記載孔子“德在文先”的主張――“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由此可見,傳統文化教育除教授學生知識外,更為重要的功用在于對其進行精神和道德上的熏陶,而要使一個人的內在品質發生改變非通過長期、持久的教育不能實現,這就意味著傳統文化教育效果的顯現是逐漸的、延時的而非立竿見影的。高校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時不能“一刀切”地套用應用型課程的評價體系來評估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效果,更不當懷抱功利主義心態要求它具有即教即好,通過幾次課程就能點化“頑石”為“金玉”的效果。高校傳統文化教育應以廣泛介紹傳統文化知識、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砥礪品德的自覺性為目標,追求的是“春風化雨”之遠功。
(二)“古為今用”而非“一味崇古”
傳統文化教育之所以在部分高校尚未受到教育者和學生的足夠重視,被視為常規課程和專業知識的補充,屬“可有可無”性質,原因之一即在于這部分人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置于相對立的位置上,認為在現代社會提倡傳統文化是一味崇古之舉,是歷史倒退行為。
首先應當明確的是,傳統文化非為封建時代遺
留下來的文化化石,是“死去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歷經五千年風云變遷,直至今日仍保有充沛的活力,這是因為它有一常葆生機的要訣,即在保持本質要素不變的同時不斷與所處時代的精神相融合,吸收各時期新生文化的精華,自我修正,自我揚棄。若以水喻之,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是在山澗為溪水,入河渠為河水,入江湖為湖水,歸大海則化為海水,其性不變,但其形能萬化。僅以“孝”為例,由古至今,“孝道”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且深入人心,為眾推崇。元人所著《二十四孝》書中有一則“郭巨埋兒”的故事,在古人看來此乃至純至孝之舉,當加以弘揚,但今年安徽省六安市將其制作為公益廣告懸掛街頭卻在市民中引發爭議,許多市民認為此舉不合時宜。究其原因,并非因為傳統文化所主張的“孝道”在本質上是錯誤的或過時的,已為今人摒棄。事實上,在當今社會,“孝文化”仍為政府和民眾所提倡,孝心孝行仍能在社會上得到廣泛贊譽,歷年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中常有人因善盡孝而入選即是明證。六安市民反感的其實是故事中“殺兒奉母”這一藐視他人生命權利的有悖時代精神的行孝方式。因此可以說,“孝”作為一種精神貫穿古今,但不同時期,人們對“孝”的內涵的理解和行孝的方式不盡相同,帶有各自時代的烙印。
其次,自五四以降,尤其是改革開放打開國門后,西風東漸,以傳統文化為主導的一元文化環境也隨之轉變為多種文化思潮并存的多元化文化環境。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正處于將定未定之際,面對多元文化沖擊,譬如劉姥姥初入大觀園,見這也好,見那也奇,如不能及時確立自身的文化根基則很容易陷入文化相對主義,淪為在思想上不辨是非、無所適從之一代。因此,在當代高校開展傳統文化教育非為對抗西方現代文化,有了傳統文化作為“主心骨”,大學生能更為理性地看待現代文化,取其精華為己所用。
再次,高校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時要充分尊重大學生作為文化主體的自主性并對他們的文化鑒賞力抱有信心。教育者當以開放的心態,引導學生廣泛接觸不同的文化,幫助他們形成開放的、科學的文化審美與文化價值觀[1],允許青年人在多元文化環境中自主進行文化選擇。既不必片面強調中國傳統文化較其他文化的優勢――要相信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自具有吸引、感染青少年的魅力,同時還應允許他們對傳統文化中落后的因素予以批判,批判性地繼承、創新。
(三)厘清傳統文化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國學教育的關系
近年來,與傳統文化教育一同受到重視的還包括人文素質教育和國學教育。三種教育形式在概念和內容上多有相近之處,因此在有關研究和教學實踐中它們常被混為一談,甚至相互代替。這種認識上的模糊顯然不利于傳統文化教育的推進,必須厘清三者之間的關系。
首先,“人文”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人文素質”則是指由多種心理品質組成的一種綜合結構,它包括語言文字修養、藝術修養、政治修養、文明禮儀修養、倫理道德修養、歷史和哲學修養等,是一個人外在精神風貌和內在精神氣質的整體表現。[2]可見人文素質教育從內容上來說涵蓋古今中外的各類知識與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只是其中一部分。再者,根據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劉夢溪的觀點,“國學”乃是專指中國固有的學術,而中國傳統文化則涵蓋知識、信仰、藝術、宗教、哲學、法律和道德等諸多層面[3],其內涵較之國學要豐富得多。
二、高校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路徑
要使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更具合理性,效果評估更具科學性,最終在高校普遍建立起傳統文化教育的長效機制,筆者以為可由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完善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建設
整個傳統社會的文化都可稱為傳統文化,而自孔子設館授徒以來,傳統社會的文化學習內容就大致被固定為“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分別對應禮儀、音樂、射箭、駕車、識字和計算六方面的知識與技藝的學習。當前,部分高校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時偏重于對文史學科尤其是古典文學知識的介紹,甚至將傳統文化教育等同于開設幾門諸如《大學語文》、《古典詩詞欣賞》之類的文學選修課程,這種做法無形當中窄化了傳統文化的內涵,使得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過于單薄。此外,作為傳統文化教育對象的大學生其興趣愛好也不盡相同,單一的文學類課程并不能滿足他們的學習要求。有鑒于此,高校應著力構建一套完整的傳統文化課程體系,該體系的構建須遵循以下四點原則:一是充分了解和尊重學生在傳統文化學習方面的興趣及要求,按需設課,這是體系構建的前提;二是打破院校、系部及專業藩籬,整合校內外一切可利用的傳統文化教育資源,合理調配師資,開設課程;三是課程體系應盡可能全面地覆蓋傳統文化各領域,除古典文學外,哲學、藝術、體育、民間技藝等方面的優秀文化――無論是物質或非物質形態的――都應在課程體系中得到體現,如可開設有關傳統技藝、民俗、書法、武術等的課程,這是提升課程吸引力的必然要求;最后,體系中的課程既要相互銜接、相互補充同時又要主次分明,既有講求專業深度和知識完整性的必修課,也有以激發興趣為主的選修課,這樣可以保證課程體系的合理性。
(二)“三結合”豐富教學手段
其一,內外結合。由于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具有多樣性,可能是知識也可能是技藝又或是固化的物質形態――如某些人文景觀。與之相對應,傳統文化教育也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一途,而是應當結合課程特點,以教學效果最大化為旨歸采取課堂內外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如在講授傳統戲曲課程時既要通過課堂教學介紹相關理論知識,同時也應帶領學生到劇院觀賞相關劇目的實地演出,若缺少后一種教學方式就會使學生產生“紙上得來終覺淺”之感,降低他們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影響學習效果。
其二,動靜結合。在課堂教學中除口授、板書等教學手段外還應輔以多媒體教學,將觀賞性強的內容制作成圖片或音視頻,也可以組織學生結合授課內容開展諸如舞蹈表演、道德話題辯論等課堂活動,讓靜的知識“動”起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其三,點面結合。高校傳統文化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程,要想取得成效不能只依靠開設幾門專門的傳統文化課程,必須采取集中教學與分散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即在其他各門課程的講授和各項教育教學活動中都應盡可能結合教學和活動環節滲透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爭取做到“無孔不入”,以潛移默化的方式進行教育。
(三)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建設高水平、專業化的傳統文化師資隊伍
就我國高校的傳統文化教育現狀來說,當前,在高校從事此類教育的主要是文史哲等專業的教師,由于他們屬于特定領域內的專業人才,其教學內容可能涉及傳統文化的某些方面,但其教學的出發點是講授專業知識,因此僅依靠現有的這部分師資力量是不能滿足傳統文化教育需要的。要想在高校構建一支高水平、專業化的傳統文化教師隊伍,一方面要求學校盡快建立相應的教師培訓制度,選拔出一批對傳統文化教育感興趣同時又具備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對他們進行系統的、長期的傳統文化教學方面的培訓;同時要意識到,一名優秀教師的培養非賴朝夕之功,高校在培養自己的專業教師的同時還應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將那些在某些傳統文化領域有一技之長的專家學者、能工巧匠、表演藝術家都吸收進入傳統文化教師隊伍中,鼓勵他們各依所長面向大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傳統文化教育。
正如《綱要》中所說,中國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普遍認同和廣泛接受的道德規范、思想品格和價值取向。高校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陣地,有責任也有義務肩負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用傳統文化的精華濡染當代大學生,陶冶他們的情操,砥礪他們的德性,培養他們的民族精神與愛國情懷,同時也要鼓勵他們將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在繼承中創新,于創新中繼承,永葆傳統文化的活力。
參考文獻:
[1]朱玲萍.大學傳統文化教育困境探析[J]. 中國高等教育,2008(22):33.
篇3
【關鍵詞】多元文化;傳統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開展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當前高校工作中的嶄新而重大的課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寶貴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把傳統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品德修為,而且能夠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這是多元文化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選擇。
一、多元文化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瓶頸
(一)文化多元化影響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
馬克思說:“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是指高校校園中的一切物質的和精神的、有形的和無形的場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宏觀環境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以及大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理個性的塑造有著重大的影響。高校文化環境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融入校園,相互之間發生著的碰撞、交流和交匯,這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想意識。
(二)文化多元化影響著高校大學生的思想觀念
當今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多樣化日益沖擊著社會主義道德教育,這給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形成和發展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西方強勢文化的入侵,使一些大學生的思想信念有所動搖,產生政治信仰淡漠、愛國熱情消退、社會主義理想動搖的嚴重后果。同時,西方文化中關于個人主義、抽象的民主、自由思想、享樂主義、拜金主義、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等也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他們的政治信仰逐漸弱化。
二、傳統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增強多元文化視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和傳統文化是辯證統一,相互促進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需要傳統文化的經典思想來指導,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傳播更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這一平臺。傳統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使大學生不再視理論學習為一種精神負擔和枯燥的知識,而是在學習優美傳統文化美的享受中,自愿、自覺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實現教育與自我教育的統一,大大增強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滲透力和和影響力。
(二)有利于大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促進大學生全面成長成才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積淀的精華,深深的影響著每一位華夏兒女的成長和發展,已成為公認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范指導。在當今國際環境下,由于受到文化全球化的沖擊,大學生的思想極不穩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當前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為依托,二者緊密融合不僅可以豐富大學生的知識儲備,還可以提升大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其次,優秀傳統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修養。二者緊密融合,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覺悟、又可以用傳統文化去美化人的心靈,激發大學生以極大的熱情和樂趣去追求真善美,提高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實現完美的人格和靈魂的塑造,從而促進大學生的全面成長成才。
三、傳統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主要途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關系社會主義事業是否后繼有人,進而關系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成敗興衰。在多元文化視域的沖擊下,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研究,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真正效果。將傳統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中,能為大學生提供直接的幫助和啟迪。真正實現傳統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中的當代價值。
(一)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市場經濟背景下,各種西方先進的和落后的思想都不斷的涌入我國,思想開放活躍的大學生中有些會全盤肯定西方文化,否定自身傳統文化。其實我國許多傳統文化中“修身治國平天下”、“君子和而不周”、“尊老愛幼”等思想,不僅有利于個人的發展還有利于社會和諧和進步。因此,只要立足傳統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能為當代大學生加強自身修養、錘煉優良品德,使發展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可靠接班人指明前進方向,并提供發展動力。
(二)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個環節
文化多元化使得價值觀的多樣化,這給予高校大學生較多的自由和豐富的精神世界,在一定程度上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價值取向和選擇的機會。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提升思想道德境界。首先,課堂是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一方面學校要將專業教育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結合起來,充分挖掘專業課中的人文因素,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落到實處。其次,第二課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能讓學生在喜聞見樂的活動中,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還可以借助網絡這一新興傳媒的優勢,廣泛、及時掌握大學生的思想狀態和心理變化,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三)將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
實踐出真知”。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要引導大學生參加關于道德修養的實踐活動,通過對傳統文化的辯證思考和批判繼承,逐漸學會獨立地、科學性地解決各類問題,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弘揚傳統文化必須把握時代脈搏,精神,雷鋒精神,航天精神,奧運精神等已經轉化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因此,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可以依托各類場館、講堂、社會團體,借助重要傳統節日,開展圖文并茂的實訓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融入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讓他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還可以鼓勵學生在假期參加各種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活動,以此來踐行并傳播中國傳統美德。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傳統孝慈;思想政治教育;和諧社會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of the foundation, reference and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dutiful-kind culture is constructs the harmonious society's important link. Dutiful-kind culture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improve the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lubricant, also is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article is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urrent dutiful-kind toda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discuss research.
Keywords: traditional dutiful-ki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rmonious society
中圖分類號:G62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孝”和“慈”作為傳統家庭生活的核心規范對中華民族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孝慈精神。然而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社會的關鍵, 是要實現社會的和諧, 社會和諧就是要構建人與人之間誠信友愛、誠實守信的關系, 實現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促進人與自然、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傳統孝慈精神
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早熟的文化,在從原始社會向文明社會的過渡過程中,保存了原始社會中的眾多因素.而孝慈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促進家庭關系和諧、提高個人修養的劑,也是人際關系和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百善孝為先“孝”和“慈”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是傳統道德之本, 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也是極其重要的道德規范。這些都逐步形成獨具中國文化特色的孝慈精神。
孝的觀念源遠流長, 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孝”字, 這說明公元前11世紀前就已經有了孝的概念。被后世推崇的堯舜禹三代圣君中的舜即以孝著稱,一旦尊親與尊過發生矛盾, 孝道與國法發生矛盾, 孟子堅持維護的原則,他主張抬高尊親而不是尊國, 抬高孝道而不是國法。孝為立身之本。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如果不強調孝,社會肯定亂套。中國古代選拔領導干部,稱之為“舉孝廉” [3]。這樣就為孝道與忠道結合起來提供了有利條件。
2.當今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蘊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 社會結構、組織結構、分配方式等的多樣化, 各方面的負面影響亦紛紛而至, 傳統的家庭倫理道德觀念以及個人必備的道德品質已經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思想政治教育借鑒和應用倫理學的基本原理,能夠更好地研究和揭示人們思想盆地形成發展的規律[7]。
2.1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社會責任的哲學意蘊:
主要體現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探求真、旨歸善和創造美上?!疤角笳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首先要探求真,具體表現為: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研究對象的本質與規律,構建學科的科學理論體系,形成對現實、對生活、對學科的開放體系,保證學科獲得持續發展的知識源泉,促進學科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對真的探求,以使學科建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必須合乎服務于人的生存與發展的目的?!皠撛烀馈?。歷史活動中的“美”,同時也就是對于歷史必然性即“真”的達到和對于歷史合理性即“善”的實現;既研究建構學科的結構與內容之真,又研究創造人們的精神家園之美等等。對學科研究進行審美思考,超越單純的真與善的層面,實現“真善美”的有機統一,這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承擔社會責任的更高境界。
2.2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人文意蘊
社會政治責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首要的責任是承擔社會政治責任,即積極推進倫理道德的創新與發展,建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相適應的新型道德規范,營造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著意于個體價值觀、人生觀的引導,解決目前不同程度存在的“理想信念模糊、價值觀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等問題,引導人們參與道德實踐,積極過道德生活,加速人的道德社會化,實現社會倫理道德關系的再生產。
3.傳統孝慈對當今思想教育的現實意義
在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的時代背景下,人們面臨著西方的各種思潮的沖擊,不良價值導向的挑戰,以及“信仰危機”,誠信,尊重等問題的考驗,人們思想道德教育則成為他們道德選擇、道德行為的路標,直接影響著他們的人生。
3.1孝慈對社會穩定,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現階段正處在貫徹科學發展觀和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熱潮之中,“小康”與“和諧”不僅語出先秦儒家,更為有意義的是,它確立了二千余年來中華民族的共同價值目標,更加表達了我們民族對傳統文化價值的重新確信。因此,孝慈是做人的基礎,是從事社會活動的基礎,是從事政治活動的基礎。這個基礎穩固了,就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對社會穩定,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
孝慈立足于個人如何應對人我關系和群己關系,它表現出一種對于生命意義和人生價值的整體主義的心理體悟,“以人為本”的倫理價值取向無論是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還是在人與人的社會關系的范圍內,均提示著人的責任和義務。是一種尊重人、關心人、信任人、提升人和完善人的文化,體現了以人為中心的道德本體性及以民為本的社會本體性。一個國家要達到良好的治理,除了依托國家強力外,還得依托精神力量。
3.2孝慈是一種有利于治國的精神力量
社會主義國家要得良好的治理,更必須法治與德治相結合。作為治國主體的人民,在社會主義民主的國家制度中,用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方式管理國家,管理自己,建設社會主義,這樣的戰略規劃,正是儒家思想與國家學說的有機結合.市場經濟就其本質來說,是一種效益經濟,我們現在提倡的和諧社會,不僅僅涉及現代社會公共秩序,更涉及現代人的心靈與精神秩序,唯有人們和諧寧靜的心里精神秩序,方有真正持久、和諧的社會公共秩序。古人有“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現今社會也是如此。以中華傳統文明的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的慈孝文化是社會主義人際關系和諧的思想基礎。慈孝文化是人際和諧的范導,引導并調節人際關系走向友善、平等、誠信、合作的新型人際關系,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以及個人的道德修養都可以由慈孝文化推而廣之,都屬于大慈孝的范疇。
篇5
[關鍵詞]文化資源 傳統產業 增值效應 轉型模式
對于傳統產業,勞動力、自然資源等一直占據產業發展的主要貢獻地位,但是其對自然資源的過度依賴所帶來的粗放式發展后果也越來越受到人們詬病。而文化資源通過人們的創意開發,在傳統產業的設計、制造等環節被吸收、消化與利用,能夠促進傳統產業的新發展。
1、文化的資源性解析
1.1 文化是一種資源
資源是一切可被人類開發和利用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總稱。因此,只要是能夠用于生產過程以創造財富的要素,不管是自然的產物,還是人類勞動的結晶,都屬于資源范圍。
對于傳統產業來說,土地、普通勞動力、原材料是資源,而文化的注入,能夠使原本具有相同使用價值和技術質量的商品大大提升附加價值,從而使其經濟價值大為增加。因此,我們所熟悉的文化要素,不管是有形的物質載體(如土樓)還是無形的民間信仰與神話(如媽祖精神),這些通過人類的創意開發、為傳統產業的設計、制造等環節所利用、從而促進產業發展的,都可以視為資源。
1.2 創意創新是文化資源轉化的手段
傳統產業對文化資源的利用是在傳統產品上對文化元素進行一定的技術與藝術的加工,合理的創意創新是文化資源轉化的最重要手段。正如羅默所述,好的創意是經濟增長的決定性推動力量之一。創意創新能夠鼓勵個人創造力的無窮釋放,這種釋放創造了新的產品和新的市場需求,沖破了傳統資源的硬約束,從而實現傳統產業對文化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2、文化資源對傳統產業的增值效應
文化資源的投入能夠幫助傳統產業實現成本遞減、帶來高附加值,并且基于文化的產品市場需求增長不會停滯。所以,在其他投入要素數量不變的前提下,文化資源能夠為傳統產業帶來收益的良性增加。
2.1 傳統產業利用文化資源能夠實現成本遞減
2.1.1 主要生產過程中的邊際成本遞減
傳統產業依附文化資源獲得的產品具有這樣的特點:一次投入研發創意,接近于無限的復制與重復利用。傳統產業基于文化資源設計出的創意產品供給可分為生產過程和復制過程兩部分。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要投入很大的人力、財力等等,假設這些投入可以用貨幣來表征,而其產品的復制只需極低的單位成本。以下給出了基于文化的創意產品的供給成本狀況分析,如圖1所示。其中,TSC表示基于文化的創意產品的總供給成本,ASC表示平均供給成本,MSC表示邊際供給成本,PC表示生產(研發)成本,DC表示復制成本,0表示復制數量。
TSC=PC+DC (式1)
由于DC
DC=Q×MSC (式2)
ASC×(Q+I)=TSC=PC;
可以看出,傳統產業在基于文化的創意產品的生產過程初期,即在Q
2.1.2 傳統產業在利用文化資源生產時可以減少其他相關成本
首先,相對物質成本降低。傳統產業在利用與開發文化資源時,生產要素的比例結構發生改變。核心生產要素轉為文化、創意及必要的技術投入,物質性固定投入所占的比例將降低。例如剪紙藝術窗簾,窗簾的基本材料可以依舊是普通的布料與金屬軌道,但可能只占總成本的20%~30%,主要是文化與創意的吸引力在吸引著消費者。
其次,營銷成本相對降低。文化資源的積累并非通過從無到有的創造性生產,而主要是以傳承的方式實現。在傳統產品中注入文化要素,也就相當于注入了人們所選擇與遵從的特定價值觀體系。當一種文化為一個特定人群所共同擁有,那么擁有此文化附加特征的產品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宣傳,就能夠引導人們對該產品的認同,并激發需求。
2.2 文化資源能夠為傳統產業帶來高附加值
具有相同使用價值和技術質量的商品,其經濟價值會由于其附加的文化含量的不同而上升。根據美國經濟學家羅默的“新增長理論”,文化作為要素投入生產中時,對其投入應用和改進越多,這個要素所創造的價值就越大,產品的核心價值越高。傳統產業以創意為手段開發與利用文化資源來實現產品的差異化,使得價格競爭已不再扮演市場競爭中的決定性角色,差異化帶來的需求成為市場的主要推動力。因此傳統產品才能夠制定高價,成為高溢價商品,從而提高產業利潤。
2.3 基于文化的產業市場需求增長不會停滯
2.3.1 注意力鎖定
消費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往往選擇購買最受其關注的產品。正如高科技產品中大量存在的注意力鎖定現象,傳統產業可以利用文化與創意強化競爭優勢,在吸引消費者注意力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鎖定了顧客,形成強的正反饋效應。這種效應為領先生產者贏得進一步的優勢。
2.3.2 累積效應
傳統資源所帶來的“需求滿足”一般是針對人們的生理需求或物質生活需求(如食欲等),這種需求總有一個限度,因此消費的商品或服務達到一定數量后,帶給人們的滿足程度就會下降。而文化主要滿足人們的社會需求或精神生活需求,而這種需求幾乎是無限的,人們對附著文化的產品的滿足程度不會隨著商品或服務數量的增加而下降。相反,消費者擁有的文化知識越多,他對其產生的需求就越多。例如,一個人剛開始對某種文學不熟悉,當接觸后開始喜歡,會隨著了解越多而更加沉迷。文化選擇就是具有“增強效應”的“成癮”,而擁有一定的文化思維,就會對掌握更多的同類文化產生更加迫切的需求,形成累積效應。
3、傳統產業利用文化資源實現增值的轉型模式
通過上文對文化資源增值效應的分析,筆者認為傳統產業通過文化資源實現轉型升級的總體戰略思路應為:通過多種途徑與方法將各種文化資源與產業的活動、產品、技術、服務以及市場需求有機結合起來,生產出差異化、富含文化價值的商品與服務。在此,筆者將傳統產業基于文化資源轉型升級的戰略思路定義為“傳統產業文化化”,并依此提出“產品一服務”文化化模式設想。“文化化”意為各種對文化資源的運用行為與方式。
文化根據其所展示的形態,分為有形和無形兩種。有些文化是有形的,例如,古建筑景點如長城、土樓,還有傳統工藝品,如面人、剪紙,有形的文化易于通過轉移、嫁接從而附加到一般的商品與服務之上。而傳說、故事、習俗、大眾語言,這些雖然是無形的,但是可以根據一定的創意總結、提煉出相符程度極大的特征符號,融入傳統產業的產品與服務之中。因此,根據文化資源的“有形一無形”與傳統產業項目的“產品一服務”之分,設計出傳統產業利用文化資源實現增值的“產品一服務”文化化模式,如表1所示。
在“產品-服務”文化化模式中,對于傳統產業產品的設計,有形文化資源重在形象的提煉,靈活運用于產品的廓形、款式、包裝與商標之上,因此對文化資源的創意化運用是資源轉化的關鍵;而無形文化資源的利用重在對其精神價值的提取,融入產品理念的設計,在商品的營銷之中易于引發消費者的情感共鳴,以較高的文化價值獲得良好的市場效應。模式中對于傳統產業服務的設計,重在“體驗”??梢詮南M者對現代工藝流程文化的探索需求出發,整合企業的生產資源,讓消費者能夠觀賞與體驗現代的生產技藝;也可以滿足部分消費者對商品在歷史上工藝的文化認知需求,設計傳統產業的服務體驗項目,如“歷史技藝重現模式”。企業通過復原一些傳統產品在歷史上的生產工藝與生產場景,如重現服裝制造在歷史上的紡織技術與古時使用的提花機、斜織機等傳統機器,在一定程度上復原歷史上的技藝、再現傳統生產場景,將在特定文化消費群體中引起強烈的反響。
對于文化資源采用何種運用方式,應視不同產業特征與目標消費者的特性而定。有些行業的產品本身就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例如陶瓷、紅木家具,那么稍經整合,企業便可呈現較高文化附加值的文化產品與體驗服務,有些行業屬于資源性行業,則可以思考塑造優質的工業景觀,滿足消費者的現代文化體驗需求。
篇6
摘要:中華傳統文化現在是日益得到重視,它是語文教育的根和魂。加強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比重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有效的傳統文化傳承,才能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才能提高國民的意識。文章以在小學語文實踐課程中傳統文化的開發和利用為主題,展開一系列的探討與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語文;實踐課程;開發;利用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大民族,利用悠久的傳統文化,有效地把古代的文明發揚至今。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中華民族文明的豐富多姿是其重要的任務。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只有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打好學生發展的基礎,讓學生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優秀的民族文化,才是語文教學的目標所在。 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傳承傳統文化,體現出傳統文化的價值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開發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廣義的文化包括人類所創造出來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全部總和。根據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的定義,文化是作為一個社會成員所獲得的能力與習慣的復雜整體,它包括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等。其核心是作為精神產品的各種知識,其本質是傳播。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是中華民族精神發展的內在動力。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無時無刻不再提醒著人們: 一個民族如果忽略了傳統文化的傳承,那么這個民族將意味著失去了發展的根,也就失去了民族發展的動力。中華文明之所以源遠流長,正是一代又一代人民不斷的傳承與發揚。
在語文學科教育中,傳統文化是語文學科的根與魂。然而,在現實的基礎教育中許多老師往往忽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更沒有把傳統文化系統納入進語文教學的課程體系中來。
小學生正處于個人內涵和修養的儲備階段,學習各種語文知識都是學生逐步了解,增強感性認識的過程,能夠為學生以后更加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奠定堅實的基礎。中華民族有著豐富的文化積淀,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更好地感受文化內涵,可以使學生受到很好的熏陶,讓學生受到清新優美意境的美化作用。例如,古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有“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優美。通過這些古詩中的強大人格力量,可以更好地感染學生。通過學習這些富有內涵的文化內容,能夠為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和人文掛念奠定堅實的基礎,有效提升學生個人的文化底蘊。
二、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缺失
文化是一個民族持續發展的根基,幾千年流傳下來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我中華民族的重要瑰寶,他憑借其厚重的文化底蘊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子孫,也是我國文明進一步向前發展的基礎。中國傳統文化巨大的包容性,使其能夠能夠經過世代的發展而綿延不息然,現如今,其在世界文明發展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而隨著對外開放日益擴大,各國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背景下,小學生對外來新鮮事物的好奇以及其獨立思考能力尚為欠缺,使得外來文化受到越來越多孩子的盲目追捧,他們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本動漫、用的是韓國玩具、穿的是國外品牌,越來越背離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在國家沒有對傳統節日實行假期制時,他們甚至不知道端午、清明這樣的傳統節日,但卻對西方的圣誕節、情人節了熟于心,這些現象應該引起我們足夠重視。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學評價制度的原因,大多數小學語文老師并不太注重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對傳統文化的教育和講解。家長、老師和孩子都只顧重視對分數,而往往忽略了對孩子對于語文、對與傳統文化的小故事、小知識以及三字經、弟子規中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是孩子們丟失了他們該有的自主、創造、領悟、想象能力,表面上孩子能力越來越高,實則高分低能。孩子們在這其中也逐漸喪失了對語文這門學科的興趣,認為這是一門枯燥、難解甚至無聊的文字游戲,對古詩詞的背誦也只是機械化的記憶,并沒有領悟其中所包含的意境,而這恰恰是傳統文化的精髓,語文教學中該有的的重中之重、也是為孩子們今后的語文學習該培養的一種鑒賞能力。
值得欣喜的是,在當前社會重拾傳統文化熱的大背景下,伴隨語文課改進一步推進,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開始意識到自己在傳統文化傳播中擔負的重要職責,開始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使傳統文化走入教學課堂,使學生們不斷了解、學習、乃至使傳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去。
三、傳統文化在實踐課程中的開發和利用
(一)模擬真實情境,活學活用傳統文化
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學以致用,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感悟傳統文化,進行文化的傳承。例如,在學習《小兒垂釣》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模擬詩中的兒童在垂釣,然后一邊做著詩中的動作,一邊念著古詩。讓學生更好地領會詩中的意境。同時讓學生思考,從孩童身上,我們能夠學習到那些精神。
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對于古詩的思考過程中,學生在不斷的思考中,可以認識到聚精會神和專心致志的重要性,從而起到很好的文化傳承作用。
(二)將傳統文化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
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學生們能更好體驗傳統文化的精髓,就要不斷增強其體驗感、增加其經驗,小學生們對與傳統文化學習的難點就在于其社會閱歷、社會實踐經驗有限,對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典故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感受,加之生活條件、物質條件的豐裕,其對于傳統文化中許多經典之處不能更好的體驗和感受。因此,傳統文化進入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要想得到更好的貫徹實施就要鼓勵、引導、組織孩子們多進行一定的社會實踐。
篇7
“走婚是我們的傳統,是賣點,一定要保持下去。”
“以前的年輕人在路上看見老人,即使騎馬也會從馬背上下來打招呼。”
“有人把祖母屋都給賣了,不想還可以,一想覺得心都快融化了。”
“以前褲管一勒緊就可以逮魚,現在魚少了,種類也沒以前多了?!?/p>
“感謝政府讓孩子們有書讀,但是文化熏陶都不知道熏到哪里去嘍……”
這是云南寧蒗縣瀘沽湖畔落水村的摩梭族村民們在針對本村的問題暢所欲言,他們的族人,38歲的爾青用DV鏡頭記錄了這一切。2008年1月,當上述畫面在村民們面前播放完畢時,爾青問:片子取什么名字好?有人說“落水村綜合癥”,也有人說“哭泣的落水”,都帶有悲涼的色彩。
瀘沽湖和湖畔的摩梭族村落這些年一直是旅游熱點,盡管有很多人到這里采集影像素材,但大多數這樣的Dv作品得不到摩梭村民的認同,他們認為外來文明對摩梭文化的詮釋過于膚淺。村民們更喜歡看爾青的素材帶,更愿意從當地人的視角出發,了解以前的傳統和保護傳統的重要性。爾青拍的四五百盤素材,大多關于四川木里的摩梭族,那里至今仍能看見在寧蒗地區失傳已久的古老儀式。
早在2005年,爾青便在自家的摩梭民俗博物館里舉辦“摩梭電影展”,給村里人放映了他從國內外搜集來的反映摩梭民族的DV作品,正是在這次活動中,他結識了“云之南”紀錄影像展的創始人、云南社會科學院學者郭凈,并加入郭凈和他的同事們所推動的“社區影像實踐”計劃。2008年1月,“社區影像實踐”計劃重返鄉村,在西雙版納的哈尼村落勐宋、寧蒗摩梭落水村、德欽藏族加碧村進行了巡回放映活動,爾青的素材放映正是其中一項活動。
影像的權力
社區影像計劃是由云南省社會科學院白瑪山地文化研究中心所推動的,每個項目小組由一名少數民族社區成員和一名研究者組成,共同接受數碼影像的拍攝和編輯培訓,計劃在一年時間內完成一部以社區為主題的紀錄片。
最初的計劃是將DV交給村民,讓他們拍攝自己的生活,項目組幫助他們編輯影片,但由于不了解當地文化,剪輯人員常常誤刪重要細節,從而丟失一些有價值的信息。為此,項目組嘗試讓社區成員自己剪輯,同時引入外界視角,讓社區成員與研究人員合作,共建項目小組,雙方都以協調員的身份重回社區,一起討論主題、怎樣拍、怎樣剪輯,并通過互動式的紀錄與傳播活動,使得在社區中進行教育、對話與溝通成為可能。
2001年11月,云南省生物多樣性和傳統知識研究會的工作者,在一次利用繪圖方式記錄哈尼族傳統節日的調查中認識了西雙版納勐宋村的妹蘭。這是一個哈尼族村落,妹蘭是那次調查活動中的主要繪圖者,也是當地對傳統文化興趣最濃厚的年輕人。妹蘭與社區工作者一樣擔憂哈尼族傳統知識的流失,他向社區工作者表達了愿意收集本民族傳統知識的意愿。
之后,妹蘭拍攝一部名為《勐宋刀耕火種》的反映傳統文化的片子,在編輯片子的時候,一部分村民想把嘎湯帕節的熱鬧舞蹈放在片子最前面,還有人建議采用老人唱歌的鏡頭,一番討論過后,大家決定以勐宋村的全景作為開場,接著是嘎湯帕節大型舞蹈的組鏡,然后用聲畫分離的手法,在老人悠遠的歌聲中把大家引入刀耕火種的時代,這樣的段落重組完全體現了大家的愿望。
片中有一段殺豬鏡頭,那撕心裂肺的叫聲讓人聽了揪心,項目工作人員建議把這段剪掉,妹蘭堅持說:“不能剪,哈尼的老人們就要聽這個聲音,他們從豬叫聲中可以分辨出新人們生男還是生女。我結婚那天殺豬,老人們就說一定是男孩,結果真的是?!?/p>
殺豬的畫面,剪去還是不剪,呈現的是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漢族作為強勢者,以其固有文化和審美標準得出的判斷其實是一種強權,如果哈尼村民不勇敢地表達他們的意見,那么這部片子少去的不僅僅是一段畫面,而是紀錄片的真實性――這樣的少數民族紀錄片大量存在。
影像代表的是一種權力。社區影像計劃的推動者郭凈曾有這樣的闡釋:現代傳媒早已滲入當地的社區生活,這些新鮮玩藝兒既讓大多數沒出過遠門的村民長了見識,也提供了_一種現代物質生活的幻象,它們所包含的價值觀與生活形態,都遠遠脫離當地民眾的傳統,甚至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如誘導年輕人對物質享受盲目崇拜,對暴力和性的宣揚,以及曲解了經濟和旅游開發的意義等。所以長期以來,特別是當地民眾一直受到影像的熏陶,充當信息的被動接受者,卻從來沒有通過影像發表看法的權利。
民族的傷痛
在郭凈看來,一些紀錄片工作者雖然竭力主張個人話語權、影像民間化,但他們自己卻手持攝像機,用精英式的思維模式解讀著很多題材,無形中剝奪了其他群體的影像權利。“社區影像”正試圖給主流傳媒體系中的弱勢群體,特別是少數民族提供一種自我發聲的渠道,將影像制作的權力,以及利用影像開展公眾教育的權力交回他們手中。
事實上,現在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私人擁有DV并不是很難的事兒。而一些擁有文化自覺的年輕人也一直在通過影像記錄和思考自己民族面對的問題,他們關注的話題中,對傳統文化變遷的呈現尤其集中。
爾青所在的寧蒗縣落水村作為旅游熱點,一是因為美麗的瀘沽湖,二是因為這里聚集的摩梭人。“走婚”是摩梭人十分嚴肅和含蓄的傳統,在媒體的介入和一些失實宣傳的影響下,“走婚酒”,“爬花樓”都成了迎合游客的商業噱頭。
社區影像計劃在落水村舉行放映活動期間,我們參加了一場篝火晚會,青年男女盛裝打扮,小伙粗獷奔放,姑娘婀娜曼妙,我們被邀請一起跳舞,大家正在興頭上,主持人大聲宣布:“現在想找哪個姑娘就找哪個姑娘……”合影留念的環節到了。
旅游業的開發帶來了外面的文化和不同的觀念,水波不驚的瀘沽湖掀起了層層波瀾。祖母屋作為供奉摩梭火神的地方以及一家人的生活中心,在摩梭人心中是十分神圣的,如果老人能在祖母屋中去世,會被視為最好的歸宿(火葬中搭建的“井”字架象征了祖母屋,讓亡靈在老屋中安心)。
在爾青的紀錄片《祖母屋的故事》中,有個年輕人10萬元就把祖母屋給賣了,這在村民眼中成了大逆不道的做法。他把祖母屋賣到北京,參加摩梭火神展覽的開幕式,他覺得自己的初衷很單純,就是想代表摩梭人到外面宣傳本民族的文化,為家鄉做點貢獻,但是沒想到引起那么大的爭議。讓人心碎的是,拆房的那天老祖母哭著說:“祭祖的地方沒有了,做飯的地方也沒有了,保佑全家平安的火神也走了?!爆F在賣房的年輕人后悔地說:答應別人的事情已經沒法反悔……
當少數民族的傳統逐漸被邊緣化,這導
致了原有傳統知識體系的破壞與解體,造成所謂“知識危機”以及文化的同一性,老人們一談起這個話題就皺眉頭,他們覺得現在不少娃娃對摩梭文化一知半解,甚至不感興趣,這對摩梭人而言是件十分悲哀的事,本民族文化的流失意味著靈魂的流離失所,失去自己文化的民族不但失去了原有的魅力,也失去了根基。從幼兒園開始,娃娃們就說漢語、寫漢字,采用漢族的材,家長們都擔心這種培養方式。在爾青的片中,被采訪的村民希望孩子能從小學習本民族的文化,讓摩梭古老的傳統延續下去。
傳承的希望
37歲的妹蘭,初中畢業,原先是西雙版納勐宋村的會計,在呂賓(漢族,來自“保護國際”)的引導下系統進行哈尼族傳統文化的調查,收集了不少老人們唱的“四季歌”。四季歌是一種哈尼族的古老調子,包括哈尼的遷徙歷史,物候變化,農事安排以及傳統節日。此外,妹蘭還利用農閑的時候走訪寨子里的老人,向他們學習那些沒有文字記載的哈尼族傳統文化,并利用手中的畫筆把這些知識以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
基于此,他和社區工作者一起創作了以哈尼族傳統文化為主題的動畫片,用動畫片的形式探索一種傳統知識的媒體表達方式。
在勐宋,另一種全新的嘗試是“社區教育”。很顯然,通過影像促成對話與溝通的“社區影像”,至今仍在非主流的語境中徘徊,而作為社區影像的延伸和重要補充,“社區教育”嘗試走教育體系這條主流路線來進行傳統文化的保護。這個項目試圖借助影像的手段(照片、畫圖、VCD等),將學校教育和社區傳承相結合,引進探索式教學,讓學生們在社區中學習和了解本民族文化。
9年義務教育在偏遠的少數民族聚集區很難運作,當地家長覺得:孩子讀了好幾年書花了家里不少錢,結果不僅升學困難,農活也干不了。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學費(即使國家免費還是有很多人不愿去),而是從小學教育開始就脫離了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本土化的培養模式。編寫相對應的適用于農耕勞作的鄉土教材,通過教材指導學生回到社區,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做調查,這樣有利于少數民族地區傳統文化的傳承,有利于增強學生民族文化身份的認同感,也有利于學校的素質教育和基礎教育。
勐宋社區參與編寫的鄉土教材《回到我們的村寨》共71頁。這本作為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哈尼族傳統文化教育小學校本教程,由云南省生物多樣性和傳統知識研究會、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教育局、教研室和勐龍中心小學、勐宋完小經歷兩年的教學實踐共同編寫完成。教材的素材全部選自勐宋社區,書中的所有插圖都由村民妹蘭一手繪制。學生們不僅能更好地理解知識的多樣性,獲得相應的生活經驗,還能從中學習如何合理保護家鄉的自然資源,從而建立學習與發展的自信心,增強學習動力。
教材生動有趣,互動性強,順著“我可愛的家鄉――我們的社區――我們的文化――我們的自然環境”這樣一條脈絡,把與勐宋哈尼族相關聯的各種知識介紹給學生。書中運用多種方式介紹本土知識:
小知識:到公元五六世紀,以“松米窩”為元祖的父子聯名制的確立標志著哈尼族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農耕民族。
聽一聽學一學:張波的歌曲:始祖松米窩――窩推雷――推雷宗……(張波是妹蘭的中學同學,他創作的少數民族流行歌曲在當地很受歡迎。雖然這種電子配樂的民族歌曲也用了大量的民間素材,但是與妹蘭搜集的古調意味完全不同。)
想一想問一問:我們的家鄉為什么叫勐宋?它有什么含義?
動一動手:同學們,你們在調查服飾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上面的圖案?你們知道這些圖案的名字和它們的故事嗎?跟著媽媽和奶奶一起動手繡一繡。
小調查:除了媽媽背簍里的野菜,你還知道哪里可以看到更多的野生植物嗎?對!清晨的集市上。拿上你的調查本出發吧!
篇8
關鍵詞:巴金;悲??;汪文宣;寒夜
《寒夜》是巴金反映抗戰時期社會現實的一部鴻篇巨制,它以抗戰后期的重慶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在社會重壓下的家庭悲劇,從而揭示了心靈閃光的小人物怎樣不堪現實生活的重壓,由痛苦呼喊到被黑暗社會吞噬的全過程?!逗埂方沂玖送粑男@樣的忠厚老實的小知識分子怎樣在黑暗社會的壓榨下走向滅亡的,傾訴了舊中國40年代知識分子人生命運的悲劇真實。
一、處在灰色空間里的人生悲劇
1、寒氣逼人的黑夜:黑暗腐朽的社會
《寒夜》整體上呈現的是一種灰黑色,灰黑色的天像一塊褪色的黑布,汪文宣每天都是在沒有燈光沒有生息的黑夜里掙扎著、穿梭著,死氣沉沉的夜也一步步把汪文宣逼向了絕望?!逗埂范ǖ沫h境氣息是:燈光昏暗,寒氣逼人。故事開始在全家躲警報的夜晚;主人公汪文宣死在慶祝勝利的夜晚;結尾時曾樹生消失在陰暗寒冷的重慶街頭,也是在夜晚;汪文宣每天回家時也是夜晚?!逗埂诽囟ǖ幕液谏\罩著小說全篇,人物活動也是在寒氣逼人的夜晚上演著悲歡離合。
2、黑洞似的家門:不可調和的家庭糾葛
“他們走到大門口,他看見那個大黑洞,就皺起眉頭,躊躇著不進去?!盵1]《寒夜》中多次出現“黑洞似的家門”這幾個字眼,在汪文宣眼里,自己熟悉的家門已經是一個沒有家庭溫暖沒有依靠的黑洞了,這在一個身患疾病而又性格懦弱的小知識分子眼里是何等恐怖,然而不管怎樣,他照樣每天垂頭喪氣地進去,因為他心里無法預知,下一秒等待他的家庭爭吵會是什么,不可調和的家庭矛盾也是導致汪文宣人生悲劇的誘因。婆媳之間的相互憎恨和厭惡,像一個惡魔吞噬著他的靈魂,但母親和妻子全都在自己的意念里生活,沒有一個人理解他的痛苦。妻子曾樹生向往著心中的“自由”,厭惡現在枯燥無味的生活而又對疾病纏身的汪文宣感到慚愧,母親愛著汪文宣卻對汪文宣摯愛的妻子恨之入骨,達到近乎變態的程度。家庭糾葛像一團亂麻蓋住了汪文宣的呼吸,汪文宣在萬分痛苦中不愿回歸黑洞似的家門。
二、陷于自身性格悲劇的泥淖中不能自拔
1、對同事的挖苦嘲諷:忍辱負重
巴金的《寒夜》是對人的自我壓抑的消極面的揭示,并觸及到了中國貧苦的知識分子由封建傳統文化心態沉積所帶來的根深蒂固的弱點。小說主人公汪文宣自身卑怯懦弱的性格是導致他人生悲劇致命的原因。汪文宣因社會不平而憤懣而又無力抗爭,被壓抑得奄奄一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汪文宣曾有一番救世的雄心壯志,他崇尚個性自由,決心改革教育,振興教育,然而,社會的黑暗和現實的殘酷使他屢遭失業的打擊。當汪文宣好不容易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圖書文具公司做校對工作時,他就不得不耗費自己不多的生命來掙那么點薪水了。“他校對的是一位名家的譯文。原作是傳記,譯文卻像佛經,不少古怪字眼,他抓不到一個明白的句子,他只是機械地一個字一個字校對著?!盵2]從小說這段描寫中可見汪文宣是非常厭惡這樣單調乏味的日子的,他早年的宏大理想與與現今這種摧殘人精神的工作形成巨大反差,內心的落差也使他的心理極其不平衡,當殘酷的現實最后都化成他心中的噩夢時,他以往雄厚的精氣神也蕩然無存,他最后成為一個只能忍氣吞聲,惶惶不可終日的社會“零余者”。
2、處在婆媳不和的夾縫間左右為難
“在家庭矛盾糾葛中,汪文宣孝順母親,關心妻子,他不愿靠曾樹生拋頭露面做‘花瓶’接濟自己的生活,他寧愿犧牲自己的一切,來維持一家人的溫飽,保持家人的和睦相處,可是婆媳間兩種不同的思想意識,兩種水火不相容的情感沖突,使他處于左右為難的境地?!盵3]盡管她們都愛他,但他無法調和她們的矛盾,他只有哀求妻子忍耐,懇請母親寬恕,但這一切努力都是徒勞。他眼看著三十四歲的妻子青春煥發,在外娛樂交際,與陳主任交朋友,對比自己體弱多病、衰老,心中有說不盡的難言之苦,隨即又化為自怨自責。在貧病交加的日子里,他期盼抗戰勝利,將來可以回到教育界工作,但冷酷的現實逼著這個小人物一步步地走上絕境,抗戰終于勝利了,死亡也叩開了他的生命之門,彌留之際,他怨憤地責問:“我做了什么錯事呢?我一個安分的老好人,為什么我該受這懲罰?”[4]總之,汪文宣在可悲的家庭中,生活在婆媳不和的夾縫間,頭頂生活的重壓,兩肩承受著疾病給他的苦痛,他在可怕的窒息中,走向了生命的終點,他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時代的悲劇,折射出一群小人物的悲慘人生。
參考文獻:
[1][2]巴金.寒夜[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46, 153,183,25.
[3]龔夢偉.評巴金《寒夜》中的人物形象[J].2012, (4):23.
篇9
【關鍵詞】 童謠活動;園本開發;必要性
童謠是人民群眾在日?;顒拥拈_展中創作出來的一種藝術模式,其主要形式是一種可以歌唱或者吟誦的短篇歌謠。童謠的語言是最精練的語言,是“人之初”的文學滋養。同時童謠作為一種口頭創作模式,其有著豐富的價值與內涵,童謠發展到今天,它的重要性正逐漸受到大家的關注,成為幼兒教育中所不可缺少的部分。比之非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所含的師生活動經過更多的教育化處理,因此具有更高的教育意義和更強的示范作用。師生活動是進行童謠傳播與傳承的重要途徑,也是發揮童謠兒童發展功能的重要方式。對此,下面就來簡單他了解一下童謠系列活動在園本課程開發中的必要性。
在實踐中,將童謠與幼兒活動進行充分的融合,構建園本課程資源可以提升幼兒的內在綜合素質能力,童謠系列活動在園本課程開發中的教育價值具體表現如下。
一、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童謠的文字直白、淺顯、易懂,容易記背。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中,融入童謠,可以使幼兒在朗朗上口的兒歌中進行語言的學習,通過各種具有韻味的語言滲透,可以充分地豐富幼兒的整體語言系統,為幼兒今后語言的發展奠定基礎。
例如:
圓圓餅干,餅干圓圓,
用手掰開,變成小船。
你吃一塊,我吃一塊,
啊嗚一口,餅干真甜。
在上面的這個童謠里,用手掰開,變成××。這里可以啟發孩子的思維,掰開了還可以變成什么?孩子們從說中豐富了自己的語言。通過這首兒歌的念唱,幼兒學會了簡單的句式,學會了創編的模式。許多童謠富有生活情趣,可誦可唱,深受幼兒喜愛,在園本課程活動中開發童謠,兒童學習語言的興趣會被極大地激發出來,有時候枯燥的學習由于童謠的介入,語言瞬間變得趣味盎然。而且童謠園本課程活動的開發可以提升幼兒活動的整體參與性,優化幼兒的語言系統。
二、有利于優化幼兒的知識結構,豐富認知能力
活潑明快的童謠滿載著美好,對孩子有著擋不住的誘惑。這些童謠語言豐富靈動,兒童化的語言容易激發孩子內心的認同感,童謠中的知識也是包羅萬象,比如對色彩、數字、識物等認知。所以在童謠中獲取知識是比較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點的。童謠中包含的知識有很多。
1. 識數字
將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是童謠的一大特點,例如童謠《數字歌》,它把1―9個數字形容成一個個具體的形象,1什么1,棍子1;2什么2;鴨子2,3什么3,耳朵3……孩子對數字的認知瞬間形象化,很快記住數字的形象。又如童謠《湊十歌》,就是一首讓幼兒認識10的加法的童謠,童謠中的句式 “一加九,十只小蝌蚪”“二加八, 十只花老鴨”,運用形象比喻,字腳押韻,讓孩子明晰10以內的加法運算。
2. 學科學
童謠包羅萬象,其中有很多描述自然的童謠,讓孩子從自中學到一些科普小知識。例如童謠《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它通過形象的比喻,把數九天,從一九開始數到九盡春來,正是一個由冬寒到春暖的漸變過程,帶領幼兒認識了有關于冬天的氣象,語言簡單活潑。
幼兒園通過開發系列的童{活動,能夠讓幼兒通過對各種童謠的吟唱與記憶感受到童謠的意境,形成一個較為系統的心理認知發展過程,進而有效地優化幼兒的知識結構,豐富幼兒的認知能力。
三、有利于促進幼兒品德、禮儀的形成與發展
童謠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好的童謠會讓孩子懂得人性的美丑,習得良好的文明禮儀。教育幼兒使用文明禮貌用語,有這么一個童謠:小朋友,有禮貌, 見到老師問聲好;伙伴玩耍要謙讓, 上課聽講不打鬧。小小童謠的把文明禮貌包含在內,通過日積月累,孩子們將從童謠中提煉到這種傳統美德,做個文明小天使?!芭排抛止?,幼兒園里朋友多,你一個我一個,大的留給你,小的留給我?!睙o形中讓孩子了解如何做一個謙讓的孩子?!凹t燈停、綠燈行,黃燈請你等一等?!边@樣的安全童謠讓孩子記住了交通規則,增長了自我保護的意識。
一首好的童謠就是一座和孩子溝通的橋梁。開發童謠系列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整體情感體驗,使幼兒在一個積極向上的環境中不斷地構建自己的人格發展,進而促進其內在品質的形成。
四、童謠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提升幼兒的文化傳承能力
童謠走進課堂開發園本課程是幼兒傳承文化的載體。對此教師在進行園本課程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童謠資源,通過童謠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使幼兒感受到傳統文化,進而激發幼兒內在的情感,為幼兒今后的成長奠定基礎。例如在《過年》這首童謠中,從年二十三一直說到大年初一,把每一日的傳統都一一列出,如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雞……讓幼兒在吟唱時,學到了過年的習俗,傳承了優秀的民族文化。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開發童謠系列園本課程可以讓孩子更多地接近童謠,念唱童謠,開展童謠游戲,讓童謠活起來。而且,童謠可以豐富師生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為兒童語言發展、認知能力提升、藝術修養提高、良好情感的陶冶、交往能力的發展等提供優質平臺,從而讓老師進一步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給兒童施以更適切的教育。
【參考文獻】
[1]張衛民,曾虹,劉賀佳. 幼兒園藝術教育中長沙民間歌謠藝術資源開發利用的內容及其策略[J].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1(01):106-108.
篇10
關鍵詞:鄉土文化;環境藝術設計;教學改革
一、背景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出現了一種現象:“小城鎮建設的城市化,大城市建設的歐美化”,大量城鎮、鄉村的自然風貌遭到破壞,鄉土人文特色也漸漸消逝。因此,對于地方鄉土景觀的發掘、保護和利用,以及對地方鄉土景觀設計的探索就變得至關重要。高等院校是培養和輸送各類各級高層次專業人才的搖籃,其以人才集中、知識水平高及技術力量雄厚為優勢與特點。大多地方高等院校目前都在秉承“立足本地、積極參與、全面深入地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辦學理念,著力研究鄉土文化。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作為高校結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承擔著繼承傳播人類優秀文化、創造宜人生活環境的重要社會任務,無疑會在“鄉土文化復興之路”上擔當重要角色。所以說,將鄉土文化應用于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實踐研究中是時代的必然選擇。
二、改革的方法策略—以信陽師范學院為例
信陽行政區包含2區8縣:浉河區、平橋區、羅山縣、潢川縣、固始縣、息縣、淮濱縣、光山縣、商城縣和新縣。自古是南北過渡地帶,東鄰安徽,南接湖北,為三省通衢,地貌以山為主要形態,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向東傾斜,獨特的地質條件,特殊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孕育了燦爛的城市和地域文化。信陽師范學院坐落在信陽市賢山北麓、浉水之濱,西臨“長淮明珠”南灣湖,南望“云中公園”雞公山。師院一直堅持科學研究與促進教學相結合、積極主動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指導思想,近年來在地方資源的開發利用上取得了顯著成就。師院優越的地理位置、優厚的科研政策、豐富的文化積淀,為環藝設計專業的鄉土化教學改革提供了沃土。1.信陽的鄉土文化特色首先是茶葉文化,信陽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素有“茶葉之鄉”之美譽,它的茶俗文化、茶館文化、禪茶文化、茶藝茶道等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目前,信陽地區通過茶產業、茶葉觀光園建設,打造了一批生態茶葉觀光園和景觀帶,實現了現代農業與休閑旅游業互促發展。其次是紅色文化,信陽屬于大別山區,是鄂豫皖蘇區的首府所在地,被譽為“的搖籃”“將軍的故鄉”。在革命根據地發展時期,隊伍達到近50000人,地方游擊隊伍達到20萬人,是當時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其紅色革命遺存數量眾多,分布較為廣泛。第三是民俗文化,信陽擁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如地方特色濃郁的皮影戲、花鼓戲、嗨子戲、灶戲、推劇、光州大鼓等戲曲種類;玲瓏剔透、栩栩如生、寓意吉祥的剪紙藝術;采擷北汴南蘇藝術之長的淮濱繡品;兼具中原、荊楚特色的飲食風俗等。第四是建筑風水文化,信陽有“背山面水”“水聚明堂”“隔河望虎”“陽不對頂,陰不對岙”“歪門斜道”等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選址規劃方法;有排架、龍門架、五架、七架、九架、八字架、七字架等多種傳統民居木構架形式,地域特征極為顯著。2.信陽師范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信陽師范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互動與課下獨立探索兩個層面開展教學改革活動。(1)調整授課思路,將信陽鄉土文化滲入課堂教學之中在課堂導入環節使用典型的信陽鄉土文化知識作為素材,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講紅色旅游景觀設計時,可以利用故事作為新課的導入素材,這樣不僅可以增添學生的學習樂趣,也可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在課堂授課過程中,可穿插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鄉土文化小知識,例如講到建筑規劃設計時,適時講述信陽傳統民居所具有的“背山面水”“水聚明堂”“隔河望虎”“歪門斜道”等有趣現象,并講清楚這些外部表象背后所隱藏的科學依據,從而使學生能夠了解信陽傳統建筑特色,并對信陽鄉土文化產生客觀的認識。在考試時,將信陽鄉土文化知識以名詞解釋、論述題等形式加入其中,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學生學習鄉土文化的積極性,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利于教師及時改進教學方法,逐步提高教學質量。(2)組織課外活動,激發學習信陽鄉土文化的積極性除了課堂知識傳遞外,也鼓勵學生走出課堂,積極主動的獲取新知。主要通過組建科研小組、設計實踐小組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以“課題”為核心組建研究小組。第一,通過團隊成員的合理搭配,實現優勢互補。第二,選定適當的研究題目,如信陽的傳統民居藝術研究、鄉土植物研究、民俗藝術研究等主題鮮明、目標明確、有利于學生深入探討的課題類型。第三,設計恰當的調研計劃,通過合理安排調研時間、明確調研任務、著力運用先進調查手段,挖掘鄉土文化資源,掌握第一手素材。第四,歸納總結調研成果,最終形成完整的研究報告;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將優秀研究成果開發成教學課件、音像、視頻等制品,以實現信陽鄉土文化的廣泛傳播。以“鄉土設計”為主題開展設計實踐活動。通過對信陽地區自然景觀和民居建筑、民間風俗等人文景觀構成要素的發掘和研究,提煉出最具地域特色的鄉土元素符號,并將其應用于具體設計項目之中,通過不斷實踐,探索出信陽鄉土景觀設計的具體方法。
三、小結
鄉土文化是由地域自然環境條件和傳統文化積淀融合所產生的,是當地居民長期適應自然環境以求得最理想生存條件的結果,值得被繼承發揚。將信陽鄉土文化應用于信陽師院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需要從實際出發,將鄉土文化視為教學資源,以恰當的方式植入實踐教學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利于文化的傳承創新,同時也為其他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新的設計思路。
參考文獻:
[1]于蘭蘭.信陽茶文化旅游深度開發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2]張曉峰.信陽市紅色旅游開發現狀與對策分析[J].中國市場,2015,39:202-203.
[3]郭瑞民.豫南民居[M].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