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土木工程專業的理解范文
時間:2023-07-07 17:32: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土木工程專業的理解,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土木工程結構實驗教學包括很多方面,譬如結構靜力試驗、結構動力試驗、結構無損檢測等,這些實驗的開展,不僅有效的鞏固了學生的學習知識,還能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加強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現如今,許多學校都順應時代的潮流開展有土木工程專業,但未必每所學校都有充分的準備,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這樣培養出的學生勢必不如其他好的院校,我們要根據土木工程的專業特點,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每一門專業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培養出專業的人才,而土木工程更是如此,傳統的教學注重理論的教學,忽略了實踐教學的意義,把實驗課看成理論課的輔助,只是為了學生更加深刻的掌握相關理論知識,開不開展意義不大,這其實是不對的。實驗是所有理論的來源,它印證并且保證了理論的真確性,所有理論的成立,都離不開大量復雜的實驗,只有實驗才能真切的讓學生看見理論的成立,鞏固所學的知識,也只有實驗能夠證明理論和謬論的真實性、錯誤性,而土木工程結構試驗更能鍛煉學生們的動手和實踐能力,為社會培養出實干型人才做出巨大的貢獻。在學校開展土木工程結構實驗教學有著諸多的問題,在此我們便一一分析討論。
1 土木工程結構實驗教學的問題
1.1 學生的問題
高中是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學,千軍萬馬只為了擠上大學的獨木橋,語數外加上其他幾門,從進入高中開始便是一張又一張的卷子,加上高考全是筆試,只要理解和背誦,靠著書上的公式解開一題又一題,如此長時間的學習模式,讓學生造成了思維定勢,讓他們以為學習便是理解書上的知識,而后套用公式去解決問題,這嚴重的限制了學生們的創新思想和動手能力,土木工程的學習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要動手去進行實驗,去實踐中才能獲得真知。學生們失去了主動能力,只會被動的接受,不能主動積極的接受,更惶論積極主動的進行實驗,這樣的學生只能紙上談兵,一旦到了用時便會手忙腳亂漏洞百出,這不是我們所希望能培養出來的,社會需要的是動手和動腦能力同樣卓越的人才。
1.2 教學資源方面
我國有很多的大學院校都開展了土木工程專業,這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情,但未必所有學校都為了這項專業的開展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們以為開展土木工程專業跟其他的許多專業一模一樣,有教師和課本以及教室就可以,按照課本按圖索驥,讓學生去理解大量書中的知識,去死記硬背,忽略了土木工程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與土木工程專業大量開展的同時,優秀的師資力量缺乏這個問題也漸漸凸現出來,肉少狼多,一個優秀的教師需要大量的時間才能培養出來,這也為實驗教學的開展帶來了許多的困難,與此同時,許多開展了土木工程專業的學校資源設備并不能跟上教學實驗的需求,土木工程實驗教學所需的設備相對偏貴,很多學校便只選擇一些在預算之內的,放棄了其他的,這嚴重的限制了土木工程實驗教學的開展。學校的經費預算不夠,土木工程的實驗教學所需要的經費較多,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器材的購買、維護以及更新,還包括了各種實驗構件的制作,而且土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很多構件一般都職能使用一次,因為土木工程很多實驗屬于破壞性實驗,導致各種配件不能夠重復使用,消耗量大,使得本來緊張的經費更加捉襟見肘。土木工程的教學經費大多是來自學校的投入,但土木工程實驗教學卻是十分消耗資金的一塊,這使得資金問題日益嚴重。老牌的學校專業器材過于成舊,沒有更新換代,新建專業的學校買不起教學器材和配件,這都嚴重的限制了實驗教學的開展。
這種種的限制條件結合在一起,使得土木工程結構實驗教學只能作為輔助手段來鞏固專業理論課所學到的知識,實驗教學的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實驗教學只能夠局限在一個小的范圍內,變成理論知識的附庸,不能讓學生們主動的動手去發現,去理解,進行創新實驗,嚴重的限制了優秀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
2 土木工程實驗教學問題的探索和改革
2.1 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學生作為土木工程實驗教學的主體,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認知,那么其它的改變也毫無益處,土木工程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而不是大多數學生認為的那樣,實驗教學僅僅只是土木工程的衍生品,只要將理論知識死記硬背便可以,導師要努力讓學生們想要主動的動手去做,去研究。在這一方面,學校可以大力開展試驗,培養起學生對試驗教學的興趣,同時強調實驗教學對于土木工程專業的重要性,學校可以通過開展講座等一系列的活動提高學生們對于試驗教學的重視,讓他們加深對實驗教學的認知,同時,要帶學生進入社會實踐,讓他們參觀一些工程,加強他們對于實驗教學的好奇心和參與性,通過一系列的手段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進入土木工實驗教學。學校可以開放實驗室給學生自主實驗,通過教師的指引和書本知識,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去進行一些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主動積極性,學校可以增設開放性實驗,通過開放性實驗,學生需要積極主動的去參與,去尋找實驗必須的資料。同時,應該將實踐與實驗相結合,學校可以讓學生參與進教師的科研項目,這從一定的方面增強了學生的主動性,動手能力和主動性,也從一定的方面緩解了實驗室資金的緊張,而且教師的科研項目成功后也可以為實驗室帶來更多的資金,一方面解決了資金問題;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學生的見識,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增長了學生的見識,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
2.2 學校加強對實驗教學的重視
一個優秀的實驗需要優秀的導師,實驗室導師有必要提高自身的素質。學校在大力加大對實驗資金投入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實驗室對外開放來吸取維護實驗室運轉的必要資金,通過科研資金維護更新實驗室。完善實驗室管理制度,必要時候可以引進其他成熟實驗室的研究成果,為實驗室的進一步發展打好基礎。
篇2
關鍵詞: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25-0042-03
一、引言
根據國家的整個教育戰略規劃,許多原來的專科學校辦學層次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從原來的專科辦學模式上升到新的本科辦學模式,這就形成了像我校這類層次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這類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不在省會城市或相對發達的城市,而大多處于偏遠的區域中心城市。這類本科院校本科辦學的歷史相對過短,辦學經驗的積累相對較少。對于像土木工程這類工程類專業的辦學經驗積累就更少,因此在辦學的過程中放棄了教育導向的教學內容和實踐導向的工程訓練,與相關領域的需求缺乏良好的溝通,這就造成了用人單位不能招聘到合格的工程師和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的矛盾。因此,改善現有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方法及教學內容就變得非常必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把辦學目標定位為培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而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體系,主要在于在滿足培養目標的前提下,如何在理論課堂教學學時和實踐教學學時之間尋找一定的平衡關系,從而以工程意識和綜合能力培養為主線,合理的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和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從而達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發揮教師教學的主導作用。從而使所培養的畢業生在知識、能力及素質諸多方面達到協調發展,以適應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該領域市場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需求。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方法存在的不足
大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都是在原來師范教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轉變為綜合類院校后,為了適應地方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開辦了諸如土木工程專業類的工程類專業。因此其教學方法及管理模式大多停留在原來師范類學生的管理模式上,不能適應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及管理模式上。以我院為例,目前在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方法及管理模式上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1.課程設置結構不合理及院系之間資源的相對獨立。我院土木工程專業的設置是在全國土木工程專業調整后設置的,設置的過程中主要基于“大土木”的要求制定相應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計劃。從目前課程設置具體情況分析,公共基礎平臺課的實現比較容易,但在專業課及專業基礎課的設置過程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在以往的土木工程主干課程設置過程中,由于對主干課程內容完整性的過分強調,使得課程間的相互滲透及銜接較差,課程之間內容相互重復較多。在缺少優化統籌的情況下導致了教學效率的地下。在整個專業課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方面面對學時少的困境,另一方面又必須重復講授某些方面的內容。由于教師教學經驗及教學視野的原因,大多數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只注重該門課程的縱向深入,卻忽略了課程與課程之間的相互聯系。例如在講授鋼材的物理力學特性過程中,在材料力學、建筑材料、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及地基基礎中都要講授,實際上該材料只要在材料力學和建筑材料中做詳細介紹即可,后續課程可以略過,這樣就可以獲得相應的教學學時。土建類材料力學內容繁雜,方法煩瑣,其許多內容在結構力學中仍要重新講授,且方法較材料力學簡潔的多;又如基于概率理論的極限狀態設計原則,在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地基基礎工程等課程中仍需占用不少課時重復講授。
2.課程內容覆蓋面較窄和陳舊。在目前土木工程專業的理論教學過程中,講授的大部分學時都花費在經典理論的講授上,對于土木工程的新進展、新知識及新技術的介紹偏少,這些新知識、新技術及新進展的介紹主要集中于部分視野比較開闊的教師。教學的內容相對比較陳舊,滯后于當前該領域的科學技術發展;只注重于專業理論方面的自然科學知識的講授,忽略了對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比較實用的企業管理經濟和法律知識的講授。對土木工程這一領域而言,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往往先于理論的形成,學科發展相對迅速,所涉及的數學、力學及計算機科學的許多新知識都能得到很好的運用,所以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很難做到適應新型學科發展的需要。例如在混凝土結構的講授過程中,主要集中于混凝土經典理論的講授,對當前在土木工程領域內廣泛應用的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高強混凝土、鋼管混凝土及其相應的抗災性能涉及很少或基本不涉及。使得所培養的畢業生在畢業后很多東西用不上,而需要應用的許多知識在大學期間又學不到,使得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逐漸減弱。
3.課程教學重理論輕實踐較突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歷史發展的原因,在實驗室及實踐基地的建立方面相對滯后,對于土木工程這一類新辦工程類本科專業尤其如此,并且在滿足國家基本教學學時時,為了壓縮教學學時,實驗課時往往首先被壓縮。對于土木工程專業而言,大多數高校都認識到該專業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根據這一特點設置了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題目重復、題目單一,甚至出現一定的機械照搬等重復現象,學生的獨立工作積極性和創新精神得不到很好的調動和培養。實驗課一般沒有單獨的實驗指導教師,很大程度上由理論課的老師兼任,在實驗過程中指導教師只是盡力準備實驗,學生也就是按部就班進行實驗,同時也缺乏開發創造實驗的熱情及積極性,更不用說開設啟發性、綜合性和設計型實驗。由于教學管理的模式,原本有些專業課內容原本應在工地現場講解以利于學生理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改為在教室內照本宣科,從而造成教學與實踐的脫節。由于土木工程施工的季節性、流動性、周期性限制,地方院校難于建立類似于其它專業穩定的實習基地。加之目前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壓力巨大,畢業生難于專心于設計和實習,使得畢業設計很大程度上變成一種流于形式。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方法改進的建議
對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定位主要定位于教學型,因此地方院校所開設的土木工程專業的任務主要在于培養合格的工程技術人才,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也必須圍繞這一中心思想而進行。本文針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特點,以畢節學院為例,對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提出如下的建議。
1.以工程結構為主線,培養學生土木工程意識。通過生產實踐中的工程實例,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及對工程的認識能力。在這一過程中,主要綜合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內容,安排一定的綜合性練習;在教學中,結合實際工程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逐步培養工程結構意識。例如在講授土力學中的擋土墻設計及邊坡穩定性分析內容時,可以講授基本土壓力理論后,結合實際的工程在現場給學生講授擋土墻設計方法及邊坡穩定性分析原理,以及在設計計算中必須注意的要點,在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及時學了擋土墻設計原理也不會設計,通過實踐發現這種方法能較直觀的讓學生了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授混凝土結構課程中框架結構的內容時,可以組織學生分批參觀相應的施工現場,讓學生了解整個框架結構的各部分特點及配筋情況,這樣在課堂教學時學生對整個框架結構概念就相對清晰了,在該課程結束時,該可以安排一定課時的施工圖解讀,這樣學生在進入工作單位后很快就能對所接觸的工程進入狀態。在講授施工技術課程時,可以組織學生現場觀察觀察各種扣件的使用,這樣在講授時就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還可以鼓勵教師到工程單位兼職或掛職,利用產學研合作的方法,提高教師的工程素質和工程意思。
2.課程教學中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土木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中,結構類設計課程是其中最重要的課程群之一。結構設計類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對學生工程結構系統概念的培養。通過理論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對工程的評價能力,引導學生在設計和施工中重視結構構造方面的問題;在教學中還必須重視學生人文素質及工作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學生進行一定的建模和制定方案,以及安排一定的讀書報告等。這樣,畢業生不但工程能力得到培養,文字能力及設計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3.注重教學中的理論與實際工程的結合。在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平時教學過程中的與實際工程的相結合。在設計類課程結束時,一般都安排相應的課程設計,對于課程設計的教學,可以列出主要的參考資料,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逐步擺脫對教師的依賴性,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培養創新能力;在地基基礎及結構設計中,要求學生熟練掌握規范及設計手冊,學會對其提供的相關數據進行判斷分析,綜合考慮實際的工程情況,選擇合理的參數進行計算,從而得到一定的經驗積累和對一般規律的掌握;同時學生在設計完成后必須給出施工圖,可以結合部分手工繪圖和計算機出圖。
4.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改善教學內容。由于現有教材內容主要專注于理論的講授,而且內容重復、陳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篩選,適當增加與工程實際相結合的課時,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對現有的教學方法,也需要進行適當的改進,采用更加靈活多樣的形式組織教學、結合實際的工程組織教學內容等。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還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設計開發了一定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在學生實驗前及實驗過程中,部分實驗通過幻燈片、動畫等形式逼真的演示出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優化課程的考核方法及形式,重在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由于我校是在原有師范類院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不適應于工程類專業,考試形式一般安排在期末,并且以閉卷形式為主。而土木工程專業課程的開設,主要依據于實際的需要,密切聯系與工程實際,因此課時的設置上有相對的靈活性,在考試內容及形式上也相應的需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因此在實際操作國恒重,我們在形式上采用閉卷、半開卷、小論文及實際操作等諸多方式進行考核;在考試時間上采取結束一門課進行一門課考核的方法,以利于學生接觸更多的專業相關知識;在考試內容上力求體現和反映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主要在于讓學生理解、掌握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在考核評判方式上以學生理解概念準確、對問題的分析深入、對方法的運用得當為評判標準。
四、結語
新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在于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本文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切入點、以畢節學院為例,深入剖析了新建地方應用型本科院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及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在畢節學院土木工程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給出了相應的教學方法改進的建議,形成一定特設的以工程教育為主線的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新時期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劉繼明,時偉.知識教育與土木工程課程設置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0,34(2):36-38.
[2]何紹芬.關于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專業建設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1,(8):35-36.
[3]陳昌祿,王友凱,藺小海.大學本科畢業設計的特點與管理模式構建——以土木工程專業為例[J].人力資源管理,2008,(10):238-239.
[4]雷蕾.問題導向式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196-199.
[5]陶秋燕.應用性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9):41-42.
篇3
關鍵詞 土木工程制圖 教學方法 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5.05.048
Methods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Drawing Course Teaching
HE Jun, ZHU Zhizheng, SONG Guiho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 Curriculum design and graduation for the problems in the design drawings, some suggestions of civil engineering drawing course teaching methods. Geometry and fundamental part in drawing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strengthen reading the actual drawing of the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drawings and computer graphics section, and use assessment methods to draw the entire drawing, help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for curriculum design, graduate design and employment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Key words Civil Engineering Drawing; teaching methods; practical ability
土木工程制圖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研究繪制、閱讀工程圖樣的理論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以及讀圖和繪圖技能,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其教學內容包括畫法幾何、制圖基礎、專業工程圖和計算機繪圖等,是一門知識量大、實踐性強的課程。土木工程專業學生主要從事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與橋梁、地鐵與隧道等領域的工程設計、施工、研發等技術或管理工作。圖紙是工程師的語言,是設計者設計意圖的體現,也是施工、監理、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土木工程制圖課程的學習效果對后續專業課的學習、畢業設計、以后工作影響重大。因此,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學時內學好這門課,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讀圖和繪圖能力是土木工程制圖教師所面臨的難題。筆者在土木工程制圖、基礎工程課程設計、畢業實習及設計等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的圖紙存在較多問題,制圖質量和讀圖能力都有待提高。本文首先闡述土木工程制圖課程在實踐教學環節中的地位,然后分析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圖紙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最后針對問題提出土木工程制圖課程教學的幾點建議,以期通過土木工程課程的教學讓學生的實踐能力有所加強。
1 土木工程制圖課程在實踐教學環節中的地位
土木工程專業中實踐教學環節主要有實驗(如土力學實驗、流體力學實驗、土木工程材料實驗、工程力學實驗等)、實習(包括認識實習、測量實習、工程地質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課程設計(如道路勘察設計課程設計、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設計、基礎工程課程設計等)、畢業設計等。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是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課程設計時在課程理論教學完成后進行,時間為1~2周,畢業設計一般安排在大學的最后一個學期,時間約為13周。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是完成教學計劃、達到本科生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主要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土木工程專業的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大部分需要繪制圖紙,要將自己所設計的內容通過圖紙的形式表達出來,涉及到非常多土木工程制圖的知識。因此,土木工程制圖在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 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圖紙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學生在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的圖紙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圖框及標題欄的繪制不規范、線型線寬錯誤、中心線缺失、圖名和比例缺失、字體大小及圖樣布置不合理、尺寸標注錯誤、剖面圖標注錯誤等。土木工程制圖是一門非常嚴肅的課程,必須遵循制圖國家標準,主要包括《技術制圖》、《房屋建筑制圖統一標準》、《建筑結構制圖標準》、《道路工程制圖標準》、《水利水電工程制圖標準》等。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圖紙中出現的問題反映出教師和學生對制圖標準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沒有形成嚴謹的態度。
從教師而言,土木工程制圖課教師、其他專業課教師、畢業設計指導教師對圖紙的重視程度不夠。土木工程制圖的教授過程中,對工程實例的要求相對較少,造成學生對制圖標準的認識和識圖能力有限。很多課程設計甚至畢業設計的任務書中比較看重結構計算的內容,忽視了制圖國家標準的要求,造成學生注重計算書而忽視圖紙。
從學生而言,學生從思想上對制圖標準不重視,認為只要圖紙上能表達清楚就行。漢字寫得“龍飛鳳舞”,不按制圖課上要求的仿宋體書寫;數字隨意傾斜、潦草,大小不合適;繪圖時不按照步驟執行,圖樣布置不合理。另外,很多學生認為以后的工作中計算機繪圖很重要,忽視了手工制圖的環節,導致學生對工程圖樣的表達方法、制圖標準和讀圖繪圖基本技能相對欠缺,對平面圖形缺乏認識。
此外,還存在一些客觀原因。土木工程制圖課程一般開設在大一的第一個學期,中期課程設計沒有嚴格按照制圖標準執行,大四第二個學期做畢業設計時很多標準中的要求都已經忘記,導致圖紙的質量很差,不能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3 教學方法探討
(1)分兩個學期、小班授課。土木工程制圖課程內容多,其中畫法幾何和制圖基礎部分包括工程制圖基本知識、多面正投影、軸測投影、標高投影等章節;專業工程圖則包括房屋建筑施工圖、建筑結構施工圖、路橋工程圖、水利工程圖等。由于大一新生具備的土木工程專業的知識較少,在專業工程圖講解時需要介紹背景知識,否則會造成學生的專業工程圖識讀障礙。例如,在講解建筑結構圖中的鋼筋混凝土構件圖時,需要較詳細介紹鋼筋混凝土相關的知識,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房屋建筑、橋梁工程、水利工程中鋼筋混凝土構件的表達內容和方法。將畫法幾何與制圖基礎、專業工程圖與計算機繪圖分為兩大部分,分兩個學期授課,更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吸收。
土木工程制圖課程作業較多,尤其是在畫法幾何和制圖基礎部分,每次課后都有作業,每個同學出現的問題可能不同;在專業工程圖的識讀過程中,學生的理解角度可能存在差異。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專門的講解和輔導,小班授課有利于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教學效果較好。
(2)增強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土木工程制圖課程講解時,由于內容多、教師需要不停地講,會造成學生聽覺疲勞。而理論部分的前后連貫性很強,如立體的截切與相貫要用到線面相交以及面面相交的知識,前面知識沒有理解,后面學習就很困難。因此,增強學生對土木工程制圖課程的興趣,對于知識的掌握非常重要。在理論部分的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多媒體與板書、講與練相結合方式,講完一個知識點后立即讓學生做練習,提高學生的成就感,緩解聽覺疲勞。此外,可根據學生作業的情況,讓學生講解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讓其他同學評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專業工程圖部分,可采取“找茬游戲”方式,讓學生交換繪制好的圖紙,遵照規范找錯誤,加深對規范的理解。另外,還可采取參觀工程實例的方法,比如講到直紋面的投影時,帶學生尋找直紋面的工程實例,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3)注重實際工程圖的識讀。在教材及習題集中,由于受篇幅所限,專業圖紙只是某項工程中的部分圖樣。由于圖紙不完整,學生無法從宏觀上認識工程圖。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讓學生在專業實踐中鍛煉。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收集典型的、相對簡單的實際工程案例,給學生識讀。比如,在房屋建筑圖部分,可選取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施工圖;在路橋工程圖部分,可選取結構形式簡單的橋梁工程圖。首先對房屋或橋梁的整體情況做出講解,然后讓學生分組讀圖,從而達到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逐步讀懂圖樣的目的。通過實際工程圖的識讀,在繪制圖樣時,也會自然而然地遵照規范的要求來實施,繪圖的規范性也就得到了加強。
(4)注重土木工程制圖實踐能力的考核。畫法幾何與制圖基礎部分的考核可采用平時成績+閉卷考試的方式。平時成績主要考查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閉卷考試主要考查學生對基本理論的理解和應用。專業工程圖和計算機繪圖部分的考核可采用平時成績+開卷考試的方式。平時成績主要考查工程圖樣的補繪和抄繪等,針對問題及時糾正和指導,一般為單個圖樣。開卷考試可采取繪制工程圖方式,由教師結合工程實例制定指導書,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完成一整套圖紙。在繪制過程中,要求學生以設計者的角度,充分理解整套圖紙中各部分重點表達的內容,各部分的內在聯系等,以此提高學生繪圖能力。
(5)加強制圖課程與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的聯系。土木工程制圖課程教師在授課時,應強調其作用和地位,還可將往屆優秀的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圖紙向學生展示。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教師在布置任務時,要強調規范作圖的重要性,在任務書參考資料中增加相關制圖規范,增加圖紙質量的成績比重,并加強易錯點的講解。只有加強土木工程制圖課程與后續專業課程、畢業設計等環節的聯系,才能讓學生逐步積累、提升識圖和繪圖水平,增強實踐能力。
4 結語
圖紙是土木工程專業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的重要表現形式。針對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圖紙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基于實踐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注重實際工程圖的識讀、考核時采用繪制整套工程圖的開卷考試形式、加強制圖課程與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之間的聯系等。隨著教師和學生對制圖標準重視程度的提高、大量專業工程圖的識讀與繪制,可望改善土木工程制圖課程的教學效果,提高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的圖紙質量,從而提升土木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
基金項目:湖北工業大學教學研究項目
參考文獻
[1] 丁宇明.土建工程制圖(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張程博,裴紅艷,張靜.對“土木工程制圖”課程教學的思考[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011.27(2):67-70.
[3] 王艷春,徐衛平,敖志強.基于畢業設計的《工程制圖》教學改革與研究[J].科技信息,2013(21):149-149.
[4] 梅素琴.對土木工程制圖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6(1):44-46.
[5] 鄭文亨.關于《土木工程制圖》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9):21-22.
篇4
關鍵詞:土木工程概論 教學現狀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2(b)-0156-02
Abstract: Introduc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is a basic professional required course for the specialty of civil engineering,and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However,various factors lead to the poor effect of the current curriculum.In orde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as well as insisting on link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teaching concept and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As mentioned above the teaching reform receivedthe praise of students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Introduc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Teaching situation; Teaching reform
土木工程R蹈哺敲婀恪⑸婕懊嬋恚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土木工程的內涵已經發生了改變,已經成為跨學科、跨專業的綜合性學科[1]。在這一宏觀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論”這一課程應運而生,國內各高校土木工程及其相關專業基本都開設了該課程。因此,對該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研究,對于改善目前課堂效率低的現狀,充分發揮先導課程的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土木工程概論教學現狀
1.1 忽視《土木工程概論》的重要性
相當一部分學生片面地認為該課程僅僅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入門課,并不是專業的主干課程,對以后的用處不大,其作用就是使學生了解到土木的基本情況,沒有太多新意。因此,缺乏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一到上課時間,教室就睡了一大片,使老師也失去了講課的激情,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這也可能是一直以來此門課程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1.2 學生缺乏基礎知識
土木工程概論的開課時間一般是大一的第二學期,學生缺乏相關的專業基礎知識,他們在生活當中會接觸到與概論相關的工程實際問題,但都沒有深入思考。該課程的內容多,涉及的領域廣,課時安排不合理,本來基礎就薄弱的學生對于部分內容的理解困難,進而學習興趣降低。
1.3 缺乏優秀教材
教材是教學觀念和方法的反映,對專業人才培養起著關鍵的作用。由于各種原因,各高校熱衷于組織本校師資力量來編纂教材,導致教材版本眾多(約有20多個版本),但是真正優秀且合適的教材卻很少。有的教材雖然內容豐富,既詳細介紹了土木工程的歷史成就又花大量篇幅指明土木工程的未來的發展方向,但在章節組織編排上過于繁雜,難以整理和引導學生的學習思路;或者內容過于深奧,把后續專業課程中的知識進行了介紹[2]。總體來說,各高校教材魚龍混雜,缺乏一套具有科學性、可讀性、啟發性和適用性的優秀教材。
1.4 考核方式簡單
“土木工程概論”的考核大多采取開卷考試或提交小論文的形式,使得考試流于形式,且學生基本能夠及格。給學生一種錯誤認識,學不學都一樣,導致疏于平時的學習積累,考試之前搞突擊,掌握知識的牢固性大打折扣。
2 土木工程概論的教學改革
2.1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新
作為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接觸到的第一門專業課程,土木工程概論不僅肩負著引導學生進入土木工程這一學科的責任,還需要糾正學生大學以前被動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采用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熱情,提升其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鑒國內知名大學,例如同濟大學的教學方式,采取團隊配合,不同專業章節由不同專業的知名教師來講解,以避免教師知識的局限性,使學生在相應專業教師的引導下,擴大知識面以提高學習效率。
要重視使用現代化教學技能,通過視頻、聲音、板書三者的有機結合,把教學內容立體、有序、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3]。根據學生對筆者的教學評價,課堂上播放宏偉的土木工程實例很受他們的青睞,不僅可以開闊視野,而且可以激發學習的興趣。如“超級工程、Discovery、筑夢天下”等都為“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師還應注意及時更新自身儲備的知識,隨時搜集身邊有用的信息并將其帶入到課堂中,增強講課內容的工程性、知識性、趣味性和時效性。
2.2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理念
土木工程概論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純粹的課堂上理論教學,不僅枯燥無味而且部分內容較為抽象難以理解。筆者提出采用認識實習與課程教學穿行的改革方式,對學習時間和內容進行適當調整,使得課程能夠更加生動。
認識實習是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計劃中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其目的是通過實踐認識學習本專業相關知識,增強對建筑結構的理解,使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用實踐驗證鞏固所學知識,增強感性認識。并讓學生們親身參與,培養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了解我國目前土木工程專業的水準,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
概論課的固有特點是課時少、內容多。單純的增加課時量來解決問題并不現實。應將認識實習環節做出調整,將土木工程概論課程與認識實習環節穿行。傳統的認識實習環節是集中一段時間進行,等實習結束后再做總結。其缺點是學生對實習中遇到的問題不能及時進行集中討論學習,并且學生長時間處于無管理狀態,部分學生可能變得散漫,對待認識實習敷衍了事,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4]。筆者提出將認識實習時間分散,課程與認識實習環節穿行。這樣可以將概論課程分成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習與討論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的方案;另一方面是學習新內容,并作為下次實習做準備。這樣既能緩解課時少的問題又能理論結合實踐,提高學習效果,實習積極性與效率都得到極大提高。
2.3 人文素養與綜合素質的養成
近年來,科學教育越來越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重視。相比之下,文史哲的教育則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人文教育沒有得到老師和學生的重視,教育的功利主義或實用主義傾向依然較為明顯。與此同時,青年大學生中的道德滑坡現象日益嚴重,這種情況應引起人們的高度警惕。我國的高等院校,特別是職業技術院校不能在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之間做目光短淺的取舍,大力發展科學教育絕不能以壓制或削弱人文教育為代價,否則,將會產生極其嚴重的負面效果。現在的普遍共識是:衡量人才質量的標準,不僅僅在于人才是否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而且還在于人才是否具有良好的倫理道德、高度的人文修養等諸方面的和諧發展。因此把概論的教學與人文素質結合起來是十分有必要的[5]。這樣讓學生在獲取專業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出適合時代需要和科技發展要求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
3 結語
針對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特點,分析了目前課程教學的現狀,主要包括:忽視《土木工程概論》的重要性、學生缺乏基礎知識、缺乏優秀教材和考核方式簡單等,這些都會導致教學效果不佳。筆者提出了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新、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理念、人文素養與綜合素質的養成等教學改革思路與舉措,從對學生的調查來看,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受到了學生們的好評。
參考文獻
[1] 方薇,李盛.“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改革芻議[J].中國電力教育,2014(21):68-69.
[2] 王清標,初明祥,胡永強,等.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論》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4):75-77.
[3] 何忠明,劉建華.淺議高校《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改革[J].科技資訊,2011(7):169.
篇5
結合沈陽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非洲留學生的專業課程英文教學實踐經驗。從留學生學習和教師講授兩個方面提出了土木工程目前存在的教學問題,并針對非洲留學生的特點提出了解決對策,為地方高校進一步推進非洲留學生教育水平,擴大留學生招生規模奠定基礎,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育國際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地方高校;土木工程;非洲留學生;教學問題
中圖分類號:G6489;TU-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2909(2016)06011904
近5年,非洲來華進修學習的留學生呈逐年上升趨勢。我國已成為非洲留學輸出的最主要國家,也是亞洲接收非洲學生最多的國家[1-4]。非洲學生來華留學一方面增強了中非文化的交流,向非洲國家傳輸了我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及文化理念,另一方面也為尚缺乏競爭力和教育資源的地方高校國際化教育發展提供了契機和研究實體[5-8]。土木工程專業(civil engineering)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科學技術的統稱。非洲是第三世界,除南非外,大多數非洲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基礎設施還不完善。因此,亟需一批擁有此專業專項技能的人員進行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
沈陽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自2013年以來開始招收留學生,兩年來已累計招生近30名,并由國際教育學院和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共同完成本專業留學生的教學培養與日常管理工作。土木工程專業留學生的教學除漢語言課程外均采用英文教學方式,這對非英語專業的教師而言是一項巨大的教學挑戰。文章結合筆者近兩年對非洲留學生采用英語講授專業課程的教學實踐經驗,針對非洲留學生的特點,從學生學習和教師講授兩個方面提出了目前存在的教學問題,并據此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以改善教學效果,為地方高校提高留學生教學水平,推動土木工程專業教育國際化提供參考。
一、學生學習問題
(一)學生基礎較差且程度不一
土木工程專業是最為古老的工科專業,涉及內容包含大量“力學”知識,如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水力學、結構力學等。這些力學知識需要扎實的高中物理知識作為基礎。目前來華的非洲留學生基本來自發展中國家,教育水平相對較弱,且非洲各國的教育水平并不在同一起跑線上。相比而言,南非、埃及等經濟較好的國家教育水平較高,烏干達、尼日利亞等國家擁有一些水平相對較高的高等院校(拉格斯大學、馬凱雷雷大學),教育水平次之,而剛果、肯尼亞等一些經濟較差國家的教育水平較低。由于實際教學水平的差距,各國學生學習基礎參差不齊。以水力學課程為例,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部分非洲留學生并未掌握高中物理中水壓強度的計算方法,而該方法則是水力學基礎中的基礎。這種現象給整個教學過程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二)學習態度不夠端正
在華非洲留學生大多來自本國社會上層家庭,其在當地的政治地位較高,經濟條件較好。部分來華學生學習目的并不明確,依靠本國或家庭的資助處在半學半玩的狀態,時有曠課、遲到、早退等現象發生,極個別學生在學習期間更是出現了無故出市或出省旅游的現象。然而,土木工程專業是一個課程本身以及設置極具連續性的專業,需要學生時時刻刻保持一個端正的學習態度。一旦某一環節松懈,則將對后續學習帶來極大影響。筆者在鋼結構基本原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曾遇到學生對所需知識的重要性不以為意,在前半學期經常曠課、逃課、游游蕩蕩,沒有真正進入學習狀態,結果后半學期想學時根本無法理解,并且影響到下一學期的鋼結構課程設計學習。
(三)學習方法較差
學習方法與學習效果密切相關,且因個人和環境的不同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非洲國家教育水平相對較低,大多數非洲留學生沒有掌握
學習方法。部分學生課前沒有預習新知識的習慣,上課時不記筆記,聽課效果往往取決于當天的狀態和對課程感興趣的程度。有部分學生課后作業完成的也并不及時,當日布置的作業常常要幾天后才能完成,不能做到當日事當日畢。沒有定期定時整理和溫習所學課程的習慣,決大多數學生采用期末突擊復習方式應付考試。土木工程專業是一門重視實踐的工科專業,要求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際工程加強感官上的認識,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然而目前的非洲留學生并沒有理解實踐的重要性,沒有養成勤于動手、手腦結合的學習方法。例如,在進行測量實習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在戶外只是關心數據的記錄,查閱書本中的計算方法,只有個別學生參與儀器的操作和使用。
二、教師講授問題
(一)交流語言及專業課語言問題
由于采用全英文授課,教師的英語水平成為能否清楚講授專業課程的重要因素。沈陽工業大學前期對非英語專業的教師進行了英語集中培訓,重點在于提高教師的聽、說兩方面能力,并在課堂組織和交流方面聘請了外籍教師進行指導。雖然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的英語授課水平,但由于我國英語教學為應試教育,加之并沒有英語交流的大環境,即使通過了英語四、六級考試
的教師在聽說方面的能力仍有不足。年齡較大的教師更是出現了滿腹經綸卻無法言語的現象。土木工程專業英語詞匯量較大,需要教師較為熟練地掌握力學、建筑結構、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造價等課程的專業詞匯。許多詞匯平時極少使用,例如,房屋建筑學中的“女兒墻”英文為“parapet”,這一單詞日常幾乎不用。另外,有些專業詞匯的含義在授課時也并非使用準確,例如,“構造”一詞在國外常用“detail”來表示,而教師在用英文解釋構造時卻往往使用“structure”,這樣的表述是極為不準確的。不能正確地使用專業詞匯和聽說能力的欠缺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無法順暢交流與溝通、無法高效傳授知識的障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授課質量。
(二)授課方法較單一
目前留學生課堂的授課方式較為單一,仍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大課堂教學方式。然而留學生數量相對較少,以沈陽工業大學為例,土木工程一個專業一個年級的學生僅有十幾個人,仍采用大課堂教學方式就變得有些過于呆板和缺乏新意。傳統授課方法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很難喚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更難以掌握學生學習情況。除此之外,土木工程專業所開設的測量、水力學、施工等大量課程需要到實驗室、現場工地去觀察、體會和學習,由于條件等各方面的限制,目前教師大多還是依照書本對學生進行講解。這種形式單一的授課方法勢必會影響教學質量。
三、針對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設立統一入學考試機制,補習土木工程基礎課程
針對學生學習基礎差距較大這一現象可仿照美國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積極開展統一的留學生入學考試,即從高中知識、英語水平兩個方面對來華留學的非洲籍學生進行知識水平、語言水平的認證。對不滿足標準的學員,采用預科制方式,進行1年或6個月的高中知識補習和語言能力培訓。尤其是針對土木工程專業基礎高中課程的補習,最終要采用嚴格的考試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基礎強化補習將掃清學生未來在土木工程專業課程學習中的基礎障礙,便于教師開展統一授課,順利完成教學計劃。
(二)加強學生管理,端正學生思想,明確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習目標
針對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的現象,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強留學生的進校管理教育,對新生進行軍事訓練、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讓學生認識到大學時間非常寶貴,應該利用這段時間不斷充電,精心安排每一天,認真規劃自己的人生。讓學生熟知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告知學生大學期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規范學生的日常生活行為,使其情緒沒有較大波動是學生在思想上端正學習態度的基礎。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上要經常為學生列舉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為社會和國家做出的巨大貢獻,激發學生的愛國情緒,列舉世界矚目的偉大工程,如哈利法塔(迪拜大廈)、丹昆特大橋等,激發學生從事土木工程專業的自豪感,增強其學習動力。有了學習目標和學習動力,其自然會有良好的學習態度。
(三)傳授優良學習方法,培養土木工程專業學習習慣
針對留學生學習方法差這一問題,首先應積極向學生介紹學習方法,講述課前預習、課堂上記錄筆記和課后積極復習的重要性。挑選土木工程專業學習成績好的中外學生為廣大留學生作學習方法報告。從理論課的學習方法和實踐課的重要性兩個方面進行講解介紹,重點推薦基于實踐的學習方法,例如,在房屋建筑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要留心觀察身邊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讓學生養成仔細觀察、認真聆聽、積極討論和勤于動手操作的習慣。
(四)進一步提高教師英語能力
針對教師教授過程中存在的語言問題,應在學校內進一步組織教師定期進行英語培訓。在條件允許情況下,組織教師去國外語言進修,觀摩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授課,熟悉語言環境,加深對土木工程專業詞匯的理解,學習國外高校在授課中常用的英語語法和口語習慣。定期在校內舉行英語授課比賽,采取獎勵措施激發擔任留學生教學任務的教師學習英語,熟練地運用英語進行授課。
(五)授課方式多元化
針對教師授課方法問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1)針對語言溝通的不足,利用多媒體進行影像教學,任課教師要搜集國外較好的土木工程專業資料進行輔助教學。例如,“Discovery”頻道中的“人類的偉大工程”節目系列。
(2)增加課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硬性完成教學任務并不一定適合留學生教學。通過課堂上的問與答或一些小游戲、小測驗,增強師生之間交流,不但可以提高課上學習效果,增加學生自信心,而且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3)教師課后要多與留學生溝通聯系,了解其掌握知識情況,由于留學生人數較少,完全可針對個人制定一套適合其特點的輔導方法,提高課后輔導效果。
(4)注重土木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針對非洲國家的經濟情況和非洲國家對歸國留學生人才類型的需求,培養應用型人才,尤其是土木工程專業,需要讓學生多到實驗室以及施工現場觀察,使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分析問題、動手解決問題。通過書本和實踐工程實例相結合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及關鍵技術的印象。
四、結語
打開我國教育大門,使我國教育事業全球化、國際化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土木工程專業是基礎建設專業,作為地方高校的新生代土木人,我們要抓住契機,拓寬眼界,增強土木工程領域教育的國際化交流,推進土木工程教師隊伍國際化、教學方法國際化、教材國際化、專業建設國際化和科研平臺的國際化。通過上述舉措,
提升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針對非洲留學生特點的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蔣凱. 來華留學生教育的戰略定位基于多因素的分析[J].中國高等教學,2010(5):17-20.
[2]蘇波. 土木工程專業留學生教學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1):26-28.
[3]程家福,范海洲,陳松林,等. 21世紀初來華研究生教育發展狀況與對策研究[J].中國高等教學,2012(11):43-50.
[4]陳麗萍,田曉苗.試點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內涵發展”研究――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調研報告[J].中國高教研究,2014(11):49-53.
[5]王軍.我國來華留學生教育的基本定位與應對策略[J]. 中國高教研究,2014(8):88-92.
[6]宋華盛,劉莉.外國學生緣何來華留學――基于引力模型的實證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1):31-38.
篇6
關鍵詞:彈性力學;土木工程;教學;探索
彈性力學是高等學校土木水利等專業的一門理論性與應用性都很強的基礎課程,目前各高校很多學科根據本專業本科教育培養目標,實現寬口徑、厚基礎的教學基本要求,減少課時和精簡內容。另外,土木類專業所面臨的現代工程結構設計問題大多為非桿系的復雜結構體系,所以許多高等院校要求開設彈性力學和有限元課程,其目的是加強土木類本科生對復雜結構數值分析能力的培養,以提高他們從事科學研究和現代結構設計的能力。然而學生普遍認為彈性力學解決實際工程的能力遠不如材料力學和結構力學,而且彈性力學理論抽象,數學推導麻煩,課程枯燥乏味,提不起學習興趣。因此在現有的學時下如何保證教學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內容,用什么方法和手段達到既增大信息量,減少教學時數,又能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成為彈性力學教學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高校彈性力學教學現狀
為了提高結構力學和彈性力學的相關教學水平和研究成果,教育部高等學校力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力學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結構力學及彈性力學課程教學指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會議,2006年工作會議在武漢理工大學召開,2009年工作會議在成都西南交通大學舉行,2014年10月工作會議在北京工業大學舉行,各高校在每次會議中都對彈性力學的教學進行了教學改革成果和經驗交流,對教學實踐、課程建設和資源積累等問題進行了研討。北京工業大學在彈性力學的教學中也進行了很多研究和改革,北京工業大學彈性力學課程的設置和教學與國內其他高校具有類似特點與問題。2006年之前彈性力學作為土木工程本科專業的必修或必選課,學時一般為40學時左右,使用教材以徐芝綸《彈性力學簡明教程》為主要教學參考書。在2007版本科教學改革之后,彈性力學在土木工程專業本科中仍然設置為學科基礎必修課,但學時改為16學時,考試時采用閉卷考試,對學生學習要求較高,較多學生仍然認為太偏重于理論,理論抽象,數學推導煩瑣難以理解,并且其解決實際工程的能力遠不如結構力學。在2012版教學計劃后,課程性質以及學時都沒變,但考試時采用開卷考試,對學生的公式推導要求降低。改為16學時時,教師和學生的感覺都是時間太緊張,學習壓力大,所以在剛完成的2015版土木工程本科教學計劃中,彈性力學進行了很多變化,首先課程性質發生了改變,由學科基礎必修課改為學科基礎選修課,讓學生有選擇的空間,其次學時增加為24學時,讓選修彈性力學的同學能真正學習到彈性力學的主要內容。所以目前在現有的學時下,如何保證教學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內容,用什么方法和手段達到既增大信息量,減少教學時數,又能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成為教學中關注的問題,由此也產生了彈性力學教學內容多和學時少的矛盾。許多高校和研究者在彈性力學課程教學和研究上進行了教學改革,取得了較多有益成果,盡管如此,土木工程專業彈性力學課程在以下幾方面尚有待研究與改革:
(1)教學對象上,彈性力學通常主要在工程力學專業開設,需要充分考慮結合土木工程專業的特點。
(2)教學思路上,仍然偏向工程力學方法,在內容選擇上較偏向數學,主要是理論上的教學,對理論分析和數值分析結合對比方面缺少。
(3)講課內容中未能充分引入彈性力學領域的最新進展,尤其是與土木工程結構相關進展,因此在彈性力學課程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考試形式等方面需要進行一些思考和探討,對彈性力學教學中的普遍與特殊問題進行研究與實踐,將促進學校土木工程學科力學教學的發展。
二、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計算分析”理論水平
根據高等院校土木類專業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以及2015版培養方案規定的學時,需要考慮在既有學時下,使學生的理論水平能達到當今土木類專業的培養要求。
1.重點突出彈性力學分析思路和概念。在教學中,在分析思路上,一般重點講授彈性力學平面問題的相關問題,并且對彈性力學平面問題基本理論采取精講的形式,對空間問題基本理論采取和平面問題基本理論相對比方法進行講解。如果根據實際,直接從實際工程的三維問題,再到講授二維問題可能更符合思維過程以及實際工程問題,使得思路更加自然,并且能節省教學課時。另外,在講授方法思路中應突出思路、概念與結論。如彈性力學中的概念問題:彈性力學中應力的方向以及正負號的定義,平面應力問題和平面應變問題的區分,應力邊界條件和位移邊界條件的確定方法,處理局部邊界條件的圣維南原理,等等,這些都是講述平面問題基本理論中要熟練掌握的概念。
2.結合具體土木工程實例教學,附加一些分析程序和工具的介紹,拓寬學生分析方面的應用能力。在介紹分析思路時,需要結合有實際工程背景的工程算例來分析,這樣可以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在理論分析完成后,還可以介紹相應的數值分析方法,介紹Matlab計算程序或有限元分析工具,對理論分析過程數值化,讓學生自己操作計算,分析結果。最后由于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學會運用,可以結合一些設計規范進行學習,如:公路隧道設計規范(JTGD70-2004)建議采用彈性力學數值方法—有限元法計算圍巖的隧道支護結構內力和變形等,通過在理論分析結果和數值分析對比的同時,還可以通過規范要求進行驗算。
三、根據當今土木類本科生的培養要求,編寫適合土木工程專業學生使用的教材
就目前而言,對于土木類本科生的彈性力學課程,各高等院校所安排的教學內容、教學時數及選用的教材均存有不同。換言之,對教學內容、教學時數及教材均沒有統一的指定,仍處在各高校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不斷地探索與總結。目前已出版的彈性力學教材有很多種,所使用的教材一般為《彈性力學簡明教程》,徐芝侖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這本教材所涵蓋的內容較多、較全面,也比較深刻,對概念思路的解釋較為簡潔,但仍然有需要改進之處:
(1)基本上從平面問題到空間問題最后到板殼一些特殊問題,分析講解思路可以變化,讓學生更快更容易的理解。
(2)理論講解較多,實際土木工程案例的分析較少。
(3)理論推導比較多,數值分析對比較少,數值分析工具的應用較少等,另外學生學習的課余指導用書比較少。為此,編寫更加適合土木工程專業的教材以及教材指導用書是有必要的。
四、改革單一的板書教學模式,研制《彈性力學》的CAI電子教案
作為一門強調理論與應用的課程,僅以單一的板書教學模式明顯不足。例如,本課程中復雜的理論推導數學演示,這些均可通過CAI電子教案的教學來表述。此項教改工作的目的是在教學時數不足的情況下,就如何實現課堂教學氣氛活躍、高效率地完成教學內容、突出理論聯系實際等方面而為之。根據本課程教學大綱中教學內容的要求及依據更加豐富的教材,可以編制本門課程的CAI電子教案。在實際教學中,采用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預期可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授課學生能給出較好的評價。另外,課內教學是本課程的主要任務。但由于本門課程在土木專業上的應用性較強,學生的課程設計、畢業設計均會遇到實際結構問題的數值分析,對此需要課外指導,因此建立教師學生互動平臺和窗口也是有必要的。
五、結語
為了提高土木工程專業彈性力學課程教學質量和效果,本文分析了土木工程專業彈性力學課程的教學相關問題,并探索了土木工程專業彈性力學課程的教學改進方法。
1.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計算分析”理論水平,使學生的理論分析水平達到當今土木類專業的培養要求。
2.根據當今土木類本科生的培養要求,編寫適合土木工程專業學生使用的教材。
3.改革單一的板書教學模式,研制《彈性力學》的CAI電子教案,并建立教師互動平臺和窗口。
參考文獻:
[1]徐芝綸.彈性力學[M].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81.
[2]馬崇武,秦懷泉.力學與土木工程專業的力學課程教學[J].高等理科教育,2007,(6):135-137.
[3]張宇星,呂建國.工程力學考試方法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理科教育,2005,(4):128-129.
[4]鐵木辛柯,古地爾.彈性理論[M].第3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168.
[5]楊桂通.彈性力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劉京紅,等.土木工程專業彈性力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24).
[7]王雁然.彈性力學及有限元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建筑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2005,(6)
[8]原方,吳潔.研究生彈性力學教學方法及問題探討[J].力學與實踐,2005,(2).
[9]周全太.土木工程專業彈性力學課程教學的若干思考[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005,25(2):73-76.
[10]W.C.Young&R.G.Budynas.TheoryofStructure(sSec-ondEdition)[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篇7
[關鍵詞]土木工程 教學內容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TU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14-0079-03
我國土木工程建設有著飛快的進步,房地產產業和住宅的大發展、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網的迅猛興起,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實力。城市建設中的基坑開挖不僅越來越深,而且開挖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越發敏感;全國30多座城市已建或在建地鐵,大冶露天鐵礦開采的邊坡高度達到800多米,海底隧道、煤礦開采的深度最深達到1000多米。同時,近些年我國工程建設中事故頻發,如杭州風情大道地鐵基坑倒塌事故、上海蓮花河畔景苑7#樓傾倒事故、青島輸油管道爆炸事件。因此,我國對工程建設場地選址及場地內地質條件要求越來越高,水文與工程地質工作是土木工程建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基礎工作。
1998年教育部頒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將原來的結構、橋梁、道路、巖土、礦井建設、城鎮建設等8個專業合并為土木工程專業,成為一個寬口徑的大專業土木工程,具有內涵廣泛、支系眾多、科目復雜的特點,涵蓋領域極為廣泛,對學科全貌充分認識與把握,以期培養出的學生“理論基礎扎實,專業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并有較強的科技運用、推廣、轉換能力”。[1] [2]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涵蓋工業與民用建筑、交通土建、地下工程、巖土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及國防工程等廣泛領域。[3] [4] [5]通過對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學習,對剛進入大學的水文與工程地質專業學生以后從事土木工程相關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管理等領域從事技術或管理工作有個較為全面的認識。
一、水文與地質專業對土木工程的重要性
資源開發和基礎建設在國民經濟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道路橋梁建設、煤礦資源調查等項目開展初期和建設過程中都必須對工程地質自然災害、水文與工程地質條件、不良地質現象及工程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進行評價和調查。資源開發利用、基礎設施建設造成的水文與工程地質條件的惡化,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如采礦導致的地面沉降、人工開挖對邊坡穩定性的影響、尾礦庫對地下水的污染、水庫蓄水誘發區域性地震,特別是近年來由于經濟發展導致的全國大范圍的霧霾天氣。故此在各類地質環境評價、資源開發利用以及地基基礎工程建設等過程中,不僅需要從業人員懂得水文與工程地質專業知識,而且會科學管理各種工程。但從現實情況來看,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普遍不足。
水文與工程地質的畢業生,既有厚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寬廣的專業知識,又有較強的實踐技能,可在大型工礦企業、城市、城鎮從事給排水、地下水及區域環境評價等方面從事水文地質調查工作,也可在有關部門從事飛機場、港口、海岸帶海洋環境、鐵路、公路、隧道、水庫等土木工程方面的工程地質勘查工作。
二、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特點
(一)涵蓋內容全面
本課程包括材料力學和結構概念、建筑工程類型及施工工藝、飛機場工程的選址及建設、地下工程類型及施工工藝、橋梁工程的類型及施工工藝、道路工程的選線及種類、鐵路工程、海口工程、給排水工程、海洋工程、土木工程中的災害等內容,其中不僅涉及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等力學內容,還涉及規劃、施工及監理方面的內容,因此學好這門課程,對于剛跨進高等學校大門的水文與工程地質專業的學生而言,理解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意義重大。
(二)發展變化快
土木工程雖然是一門古老的學科,但其領域隨相關學科的發展、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的需要而不斷深化、不斷拓展。
(三)應用性廣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我國對能源需求越來越大,高層及超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建筑基礎形式多以樁基礎等深基礎為主,這不僅要求水文與工程地質專業畢業生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同時又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三、土木工程概論課程存在的不足
(一)教材內容的滯后
土木工程建設種類、規模發展日新月異,由于時效性,教材不可能及時反映土木工程的變化,已淘汰的施工工藝技術甚至還有可能在現有的教材中出現。
(二)課堂教學方式不豐富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涉及的工程種類多、工程性很強。現代多媒體的運用相較于傳統的黑板教學而言,能夠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在很短的時間內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涉及高層建筑、橋梁、隧道等工程的施工工藝的流程、各種施工機械的操作過程,學生如不到工地現場則不能很好地掌握關鍵施工技術,這就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牢靠。
(三)教學素材收集難
由于土木工程涉及交通、土建、港口、海洋等方面,其覆蓋面相當廣泛,要收集各種工程的典型性素材有相當的難度。
四、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改革
(一)精選教學內容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教學目標是開拓學生土木工程的視野、培養學生土木工程的意識、激發學生持久的學習動力。因此在講課時可選擇生動宏偉的建設場景和案例,如上海中心基坑施工、廣州東塔基坑施工、三峽大壩工程、港珠澳大橋建設及世界各地的海底隧道工程等,以此來讓學生建立土木工程的整體和發展思維,從而提高他們學習后續課程的興趣和質量。同時,在教學中將學生帶到實際工程現場,進行現場教學,讓學生提前接觸生產實際,掌握一些現場施工的知識,為他們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堅實基礎。
(二)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
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各種如橋梁類型、隧道類型、飛機場形式等可以用靜態多媒體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來,以此提高學生對工程的直觀認識,加深學生的理論知識,以較少的教學時間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土木工程概論內容豐富多彩,為避免課程內容變得枯燥無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應僅僅以靜態圖片的形式向學生講解土木工程的有關概念、理論,這樣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課間播放一些隧道施工、深基坑維護施工的教學短片,如人工挖孔樁、港珠澳大橋施工錄像、廣州東塔的施工動畫、管樁打入施工過程、雙排樁施工過程、錨桿支護施工過程、越江隧道施工動畫、邊坡加固施工過程。通過教學錄像的播放,讓學生掌握各種土木工程的施工方法。
(三)穿插專題講座
為了讓學生了解土木工程的最新發展狀況,針對新近的一些深大基坑工程、橋梁工程及土木工程方面的試驗平臺做專題講座,如上海蓮花河畔景苑7#樓傾倒事故分析、上海中心深基坑支護工程、港珠澳大橋施工、國內外離心機試驗、動態空心圓柱剪切試驗等。隨著城鎮化的進展,近年來淮南新建了一批深基坑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在教學過程中,邀請現場技術人員到課堂上來給學生做講座,如進行過“攪拌樁維護施工”、“地下連續墻施工”、“拉森板樁維護施工”、“地下空間施工”、“打入樁施工”等專題講座。專題講座不僅充實了教學內容、開拓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能引導學生從事土木工程的就業方向。
(四)知名人物及實驗平臺介紹
為增加水文與工程地質專業學生對國內外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認識及針對部分學生今后考研的情況,教師在講解到各種土木工程時,可穿插些相關的歷史人物、當代知名學者及國內的一些重點實驗室的介紹。如講到橋梁工程時,可講一講茅以升事跡、盧溝橋事件、國內外知名高校橋梁工程專業的知名學者及同濟大學的橋梁結構抗風技術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講到地下工程時,可介紹同濟大學巖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離心機試驗機、動態空心圓柱剪切儀;講到鐵路工程時,可介紹一下中國首位鐵路工程師詹天佑、同濟大學的道路與交通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講建筑工程時,可說一說建筑大師貝聿銘的杰出成就等;講到土木工程災害時,可介紹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
(五)新近知名土木工程建筑介紹
國內外的知名建筑發展日新月異,現有的教材很難跟上其發展變化。因此,在講授土木工程概論時,應介紹國內外最新的土木工程建設進展,以增加本課程的時效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講土木工程材料時,可穿插裝修材料的最新發展狀況;講高層建筑時,可介紹國內正在建設的摩天大廈,如上海中心大廈;講橋梁工程時,可穿插東海大橋、杭州灣大橋的建設情況;講高鐵建設工程時,可結合京福高鐵來講;講水利工程時,可以介紹一下我國西南地區正在建設的水電站,如向家壩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以及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等“三江”水電基地。通過講解一些知名重大工程建設的情況,可以拉近水文與工程地質專業學生與土木工程之間的距離,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興趣。
(六)授課教師的優選與培養
土木工程概論涉及現有的各種工程,要求授課教師不僅要具有寬廣的知識面,而且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為此要選具有豐富科研經歷的教師授課本門課程。近年來,由于高等學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和高校教師數量的不足,尤其是有一批青年教師缺乏實踐經驗,致使土木工程概論的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因此,不僅要求有經驗的教師對年輕教師進行傳、幫、帶,鼓勵年輕教師參與相關研究課題中,而且為了掌握土木工程的最新進展,年輕教師要經常參加國內外的相關學術會議,在寒暑假期間,盡量去工地實習、鍛煉,掌握現場施工的細節,不斷更新土木工程概論的教學內容。
五、結論
土木工程概論課程教學改革可起到幾點作用:1.提高學生學習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興趣、效率,激發了水文與工程地質專業學生將來從事土木工程建設的熱情。2.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土木工程概論課程的重要性,加深理解水文工程地質對各類工程的影響,以及各類工程與水文工程地質間的相互作用與關系。3.提高了學生在土木工程建設中,保護水文與工程地質環境的自覺性,能夠讓學生認識并分析不良水文與工程地質條件,并能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處理措施。
[ 注 釋 ]
[1] 傅光耀.關于土木工程專業建筑工程方向教學改革的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1(1):25-26.
[2] 王清標,初明祥,胡永強.大土木背景下《土木工程概論》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4):75-77.
[3] 王琰,周戒.對現代土木工程專業教育的幾點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3(3):12-14.
篇8
【關鍵詞】土木工程;畢業設計;教學改革
1、引言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類工程設施的相關科學技術統稱。它是一門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的應用型學科,經過上百年的發展歷程而成熟起來。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現代土木工程學科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如工程結構越來越大型化、復雜化,超高層建筑、特大型橋梁、巨型大壩、復雜的地鐵系統不斷涌現,既需要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同時也演變為社會實力的象征。這就為土木工程專業學科的人才培養帶來了新的挑戰。近年來,我國各大高校都在積極探索土木工程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之路,從專業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設置、師資隊伍建設和人才實踐等各個環節進行摸索,力圖實現本專業與現實需求的有機結合。
2、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技術的特點分析
眾所周知,力學分析與求解是土木工程專業的理論基礎知識,在本科教學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土木工程結構力學體系,利用基礎理論知識分析結構的組成、受力及變形等,從而對復雜的實際結構問題展開力學特性分析。長期以來,這部分內容的傳統教學方式主要為教師講授、推導理論再輔以力學實驗,學生則基于相關的課后習題進行手工計算予以解答。這樣的傳統教學方法優點在于能夠講解基本原理和計算方法,使得學生對各種土木工程結構的受力特點有清楚的認識,并進行力學分析、受力圖繪制以及掌握結構工程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驟,但它的缺點在于學生難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尤其是針對較復雜的工程結構,依靠手工力學求解幾乎不可能實現,造成理論與實踐應用的脫節。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計算機技術的應用突飛猛進,利用計算機數值模擬來解決復雜的工程問題顯得越發重要且普遍。數值模擬技術能夠節省手工計算時間,靈活度較高,總體上來說比手工計算更為簡潔和精確,尤其對大型工程結構而言,優勢更為突出。
3、畢業設計改革要點
綜上可知,在土木工程本科生畢業設計中,傳統手工力學分析和現代計算機數值計算手段應當有效結合、并重。通過科學合理的畢業設計選題,使得學生能夠較好地實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具備手工計算和數值計算軟件應用的能力。
1)畢業設計選題原則
畢業設計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實踐教學環節,它的選題工作就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的因素。宏觀上,要考慮到大多數學生畢業后將從事生產一線工作,故應該盡量體現較強的實踐性,最好能夠結合實際工程來進行命題,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思考主動創新,又可以理論聯系實際,甚至讓學生到工程現場進行參觀學習,參考工程項目的實際功能需求來進行設計計算。微觀上,為了能夠在畢業設計中將手工計算與計算機數值計算有機結合起來,既要充分考慮手工計算的特點和可能性,選擇合理的結構形式和布局,能夠提取工程簡化模型,采用結構力學手段進行手工分析,又要考慮計算機數值模擬的必要性,即不能選擇過于簡單的結構形式和單一的受力條件,無法代表或滿足實際工程項目的功能要求及受力狀態。一般地,結合當地施工單位或設計院所在建或已建實際工程項目進行選題,可以較好地保證結構形式的合理性,避免虛擬課題可能存在的過度復雜化和不切實際。
2)畢業設計與學科課程設置契合
如前所述,在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學中,學科課程的講授方式仍然以教師講授、推導理論,也即傳統的板書講解為主。這樣的授課方式能夠詳細地講解力學基本原理和計算方法,較好地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構架,逐步掌握結構分析的方法和步驟。但是傳統方法不能結合計算機在現代土木工程設計中的應用,例如利用ANSYS、ADNIA、ABAQUS、FLAC以及SPA2000等常用數值模擬軟件,對實際問題建立抽象化模型,結合數值分析方法獲得結構的內力和變形,并通過圖像來表達相應的計算結果。事實上,上述計算機仿真軟件已經在土木工程的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用于建筑結構、橋梁結構、水利結構的設計等,可以說,掌握計算機設計、模擬技術是現代土木工程專業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因此,在大學生本科教育中應當給予重視并進行相關訓練。在本科教學過程中適時地引入計算機數值計算介紹和使用方法講解,一方面豐富了教學手段與內容,提高教學效果,開拓學生的眼界和思維,另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為畢業設計乃至將來從事的實際工作奠定基礎。為了避免在畢業設計環節學生對計算機仿真模擬技術知之甚少,感到陌生或無從著手,在本科生有關力學設計計算的課程安排中應當穿插計算機仿真技術的介紹和應用,在學生掌握力學基礎知識、手工計算技能之后,結合簡單結構或構件的設計問題,逐步掌握計算機數值方法,這樣不但有利于加深對傳統抽象力學知識的理解,還能夠為解決后續畢業設計的復雜結構、多向受力分析等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教學中可以工程為實例,采用手工分析和仿真計算相融合的教學方式,由簡至繁、由淺至深地講授力學計算方法。首先提高學生對力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手工計算的熟悉程度,其次,應用計算機數值軟件進行相關問題的求解。通過這樣的綜合教學模式,豐富了教學內容,實現了動態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對整個力學求解過程和應用均有了全面的認識,進而開發了學生科學的思維,使學生對課程和后續畢業設計具有整體的認識和理解,逐步培養起學生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篇9
關鍵詞:應用型教育 土木工程 實踐能力 本科 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b)-0036-02
應用型本科高等教育是以培養高層次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主要教育教學目標的高等教育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為社會和地方經濟建設培養擁有某一或多個專業突出技能的工程應用型人才,這就要求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決定專業方向設置和確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應十分重視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必須根據市場經濟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具體需求來開設相關專業或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在當前我國大興土木的市場環境下,培養擁有土木工程專業相關知識技能的本科高級應用型人才顯得尤為迫切,不僅能夠滿足國家和地方土木工程建設與發展的需要,而且能夠有效緩解本科畢業生巨大的就業壓力。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以培養學生的工程結構分析、設計、制圖、施工和監管能力為其核心培養目標,所培養的畢業生能夠獨立從事所學專業方向(如建筑結構方向、暖通與空調工程方向、地下工程方向及橋梁與隧道工程方向等)的相關社會實踐工作,在社會上具備一定的競爭技能與創新思維。因此,對于本科應用型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在制定與實施培養方案過程中就必須讓學生掌握該領域的相關核心技能,以適應工程結構建設。
1 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必備技能
專業核心技能是指從事本專業社會領域工作所應該具有的履行崗位職責的技術能力,能夠熟練地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工作中,既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能力,也具有穩重的實操工作技能。專業核心技能本科畢業生職業選擇與未來人生發展的最根本保障,因而本科應用型高校應充分重視學生核心專業知識技能的培養。
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學生核心技能的培養綜合性強,一方面涉及數學、概率論、電工學、物理學、計算機、力學、建筑學、管理學、建筑結構技術、道路與橋梁技術、地下建筑工程技術、巖土工程技術、系統控制技術等多個相關及相近學科,學生在學習和掌握這些基本理論知識時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另一方面,由于工程材料、分析手段、施工技術等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直接導致本科教學的培養目標、課程結構、實習集訓內容及教育教學手段等也必須要不斷的更新和改進,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將影響高校教師傳授土木工程專業的相關知識技能。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核心技能應為工程結構分析與設計能力、工程結構施工與組織能力、工程結構管理與維護能力,在培養學生掌握這些能力的過程中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但要讓學生掌握必須的相關基礎理論,而且在實踐過程中也應具備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一旦學生掌握并能夠運用這些核心技能,具有工程結構分析、設計、施工、維護與管理能力,也就意味著學生具備了該專業方向的核心技能,能夠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體現自身的特色與優勢,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
2 基于實踐技能實現的人才培養目標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應堅持理論知識教育與工程實踐活動相結合的原則,不僅要讓學生理解、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理論,也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專業方面的各種實習、集訓等,使其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其人才培養目標應將理論知識、實踐能力與個人素質三者并重。
(1)理論知識構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以通識類與專業應用型理論知識教育為基礎,在培養學生基礎理論學習的同時,加強學生的知識遷移與應用能力,并逐步培養學生的個性化能力發展。
(2)實踐應用能力培養。如前所述,本科應用型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突出所培養畢業生從事社會工作的適應能力與競爭能力,這就要求實踐能力培養是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突出點,所有的教學環節和課程計劃都應以此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知識遷移應用能力[1]。
(3)個人素質培養。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素質的培養分為兩個方面:專業素質培養和非專業素質培養。專業素質培養是指應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應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和專業技術、技能的培養,非專業素質培養是指應培養學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科學思想和人文素養,具有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和實干創新的精神。
3 土木工程專業實踐能力培養途徑
3.1 課程教學體系
本科應用型土木工程院校的應以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性型為其課程教學體系的核心,為實現這一核心能力培養目標,應用型土木工程院校應有針對性地安排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學習,突出課程教學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并加強和保障實踐教學環節的可行性和綜合性,而不能按照研究型本科院校追求知識高深性和系統性的培養目標開展課程教學[2]。以“工程實踐應用”為本科應用型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主線,以“必需夠用”為準則融合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的理論教學,配合系統、完善、可行的教學實踐環節,將所學知識通過實習、集訓、觀摩、案例分析與設計、課程實驗等環節貫穿起來,進而形成穩定的、具有工程技術應用特色和導向的課程教學體系。
3.2 實踐教學環節
土木工程專業是一個對實踐教學要求很強的工科專業,學生所學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技能都將通過實踐環節來體現和檢驗,通過實踐教學環節的培養,學生能夠不斷增進自己的動手能力、知識遷移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3]。然而,當前應用型院校土木工程專業由于培養目標不清晰導致實踐教學環節存在多處弊端[4],實踐教學形式化、表面化、單一化現象普遍。工程實踐教學環節應由專項技術能力、工程應用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三方面組成:專項技術能力培養與課程教學同步,即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開展相關方面的專項技術能力培養,如在建筑材料課程講授中進行各種材料的性能試驗(如混凝土材料試驗、型鋼材質試驗、石材材質試驗等)、在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課程講授中開展混凝土梁、柱等構件的力學性能試驗;工程應用能力培養是將理論知識在專項技能培養的基礎上進行,主要培養學生掌握工程結構分析、設計與施工過程,該方面的技能可以結合工程算例分析與設計、現場實習與勘測、結構檢測與試驗實習進行;綜合知識技能培養是針對某一技術領域(如建筑結構方向、地下工程方向、基礎工程方向、結構分析方向等)進行的一個系統的、全面的工程結構分析與設計,學生通過該綜合知識技能的學習與實踐,能夠全面地掌握該技術領域工程結構分析、設計、施工、檢測與監測過程,畢業后能夠獨立承擔所學方向的工程結構設計,該方向知識技能的培養可以通過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來實現。
3.3 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對于培養高質量的土木工程專業應用型人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5]。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有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兩種。
在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方面,由于與課程教學聯系緊密,重點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技能,因此,應將基地建設的重點放在校屬實驗室建設中,加強建筑材料實驗室、建筑結構實驗室、結構檢測與監測實驗室、工程計算機應用實驗室等的建設,讓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基于校屬實驗室開展各種材料性能、結構構件力學性能、工程結構數值仿真等方面的試驗,促進理論聯系實際,將所學知識及時在實驗室消化、理解和鞏固,進而培養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技能。其次是培養學生的分析與設計能力,因為土木工程專業相當一部分畢業生畢業后會在結構設計院參加工作,為此就必須培養學生的結構分析與設計能力,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動力相關軟件(如PKPM、CAD)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夠利用軟件進行結構地震分析、結構內力計算及施工圖繪制等,進而為學生畢業后快速的適應設計工作奠定堅實的專業能力基礎。
在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方面,校外實踐基地對于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優勢在于可以彌補在校內實訓或實驗中心無法完成的內容,豐富的社會資源是高校自身無法比擬的,但高校可以充分吸收和利用這些資源來培養學生,如建立產學研基地,將高校的教學、科研與企業的工程應用充分結合起來,既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也可為企業帶來一定的人力和科研資源,達到互惠互利的功效,同時,也可為企業培養優秀的畢業生。
4 結語
本科應用型院校土木工程專業應以工程結構分析與設計能力、工程結構施工與組織能力、工程結構管理與維護能力的培養作為人才培養的核心目標,在遵循社會需求導向的前提下將理論知識、實踐能力與個人素質培養三者并重,制定以“工程實踐應用”為主線、以“理論知識教學”為輔線的課程教學體系,加強校內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就業競爭力和實踐創新思維的高素質專業應用型人才,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林,陶君成,孫靜.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今日科苑,2006(9):104-105.
[2]曹霞.構建與土木工程應用型本科相適應的教學課程體系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3):75-77.
[3]董倩,黃林青,趙寶云.應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5):109-113.
篇10
收稿日期:2013-02-01
作者簡介:趙桂峰(1978- ),女,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講師,博士,主要從事土木工程教學研究,(E-mail)。
摘要:文章從知識獲取、課程設置、課程考核和實踐環節等方面探討了當前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學和培養方式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按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規律,同時兼顧不同年齡段教師工作特點的師資力量分配改革,闡析了以專業技術學科理論為主,兼顧跨學科、跨專業課程的綜合性培養教育理念,介紹了控制課堂規模和更新教學內容的課堂教學改革模式,闡述了基于整個社會多元化需求的人才培養和學生成績考核標準,提出了實行校企合作的實踐環節培養模式,探討了本科生導師制的建立與改革方案。
關鍵詞:新時期;高等教育;土木工程;本科生;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3)03-0011-04 土木工程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工程背景,其學科內容不僅包括人類對自然現象和自然規律的認識和總結,而且包括解決工程問題的方法論[1]。近年來中國基礎建設規模日益擴大,大型工程項目逐漸增多,各類新的工程技術問題也不斷涌現。這給廣大土木工程專業技術人員提供了充分發揮自身潛力的舞臺,同時也對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是土建領域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后備力量,一個合格的土木工程師應能正確判斷和解決土木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合作精神和一定的領導能力;能開展跨學科、跨專業的合作;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與習慣;能適應工程領域多種職業崗位的需求。
根據國家的發展戰略和新時代的需求,適時調整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教學和培養方式,探索有效的人才培養機制,對于土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土木工程專業本科層次人才的成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目前中國很多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教學和培養工作仍在沿用傳統的培養機制,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脫節,培養的學生往往難以適應國家發展的需要,不僅影響了學生個人的發展,同時也造成師資和教學資源的浪費。筆者結合多年從事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學的體會以及所指導學生的反饋信息,探討新形勢下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合理培養模式,以推進新時期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育和人才培養的改革。 一、當前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學和培養方式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知識獲取
目前,高校本科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主要有教師課堂講授與學生自學兩方面,其中,教師課堂講授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主要方式。考慮到學生規模和教學資源的限制,很多高校都采用大班授課模式,尤其是公共課和專業基礎課。大班授課的優點是能夠充分利用教學資源,使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增加課堂信息容量,從而提高課堂授課效率。但是大班授課模式也有明顯的缺點,首先這種授課模式對學生的要求非常高,如果聽課學生規模較大,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教師就很難準確掌控講授知識的重點和深度。基礎扎實、聽課認真、思維活躍的學生容易接受和掌握課堂講授的內容;反之,基礎薄弱、學習主動性差的學生則不容易適應課堂的節奏,容易產生對課堂學習的厭惡和排斥情緒,這就導致學生產生兩極分化的現象。如果讓教師同時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感受,則無疑又增加了教師的負擔,降低了課堂效率。其次,由于大班課學生規模較大,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很難做到與大多數學生的深度互動,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單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學生的主動求知欲無法被調動起來,學生的創新思維得不到引導和開發,知識面得不到拓展,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顯然無法符合社會對人才的要求。
(二)課程設置
目前,多數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基本為以下模式:力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塑性力學等)、結構計算理論與設計(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砌體結構等基本結構體系的設計計算以及工程結構抗震設計計算等)和施工技術(土木工程施工)。這一課程設置模式基本達到培養土建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如結構設計人員、工程施工技術人員等)的要求。但鑒于近年來土建領域就業形勢的變化,絕大部分本科生的就業去向是建筑施工單位(如中建系統各公司、各省建公司等),而不是建筑勞務單位或設計單位,所從事的工作也主要是施工管理方面的生產作業,而不是現場的具體施工技術作業,這就要求培養的本科生既要掌握足夠的專業技術知識,又要具備一定的工程管理和相關法律法規知識。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避免本科畢業生在單位實習和工作過程中,因為法律責任的淡漠和管理能力的低下出現亂簽合同或不敢簽合同的現象,從而影響個人的事業發展和單位的管理工作。
(三)課程考核
在素質教育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很多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對學生的學期考核依然采取應試教育的方式,即每學期期末組織學生進行閉卷或開卷考試,并以此作為主要依據來評定學生掌握知識水平的高下。這種考核方式,形式簡單,操作簡便。但由于在高校中,很多課程尤其是專業課,多年的考試模式不變,考題風格接近,導致學生們很容易掌握考試規律,從而養成投機取巧的惡習,平時不認真聽課和學習,僅靠考前突擊復習相關的考點就能獲得及格以上的分數。從長遠看,這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果是不利的。因此,現行的課程考核方式,仍是應試教育的產物,已經不能滿足新時期的需要,應進行多元化和多目標化的改革,以適應培養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
(四)實踐環節
對于工程類的學生來說,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工程緊密聯系是一種較好的教育模式。但很多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重心依然是理論知識的講授,實踐環節相對較少,或局限于某個行業、某個單位,或實踐環節與現實需求嚴重脫節,僅流于形式。這樣勢必造成本科生實踐能力低下,動手能力不強,從而影響就業。眾所周知,現在企業大都重視畢業生的動手能力,希望畢業生入職后能很快適應崗位需求,進入工作狀態。如學生到企業后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期,這對許多中小企業是難以承受的,這是因為中小企業大多自負盈虧,培養新人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而且并不能保證自己培養的人才在學成之后會一直留在本企業,所以企業無法承擔人才的培養成本和風險成本。這也限制了部分學生的就業面。因此,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環節培養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要及時根據復雜多變的現實工程情況調整人才培養的方式和方向,要通過培養模式的改革增強畢業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職業競爭能力。
二、新時期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育培養模式的改革方向
(一)師資力量分配的改革
教學從來都不是單純傳授知識的活動,而總是結合著育人目的的具有教育性的活動。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亦是如此,本科生從入學到畢業,既是學習和接受各種公共知識和專業知識的過程,也是本科生從人生的少年階段到青年階段的重要時期,這一過程涵蓋了教和育的交融。因此,在師資力量的分配上不僅應考慮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規律,同時還應考慮不同年齡段教師的工作特點。
在師資力量的分配上,建議中老年教師多承擔教學工作,中青年教師則主要承擔科研工作,適當承擔一部分教學工作。在具體的教學任務分配上,建議中老年教師多承擔低年級本科生的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工作。這是因為土木工程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很多專業課程的教學都要求任課教師具備深厚的科研底蘊和工程經驗,而中老年教師具有長期從事本專業教學、科研和工程實踐的經驗,他們對學科和專業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感悟,由他們擔任低年級本科生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工作,對相關知識更容易講解透徹,也更有助于本科生打好基礎;此外,他們多年養成的良好師德師風也能從思想上對本科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學風。建議中青年教師多承擔高年級本科生的專業課程和選修課程的教學工作。這是因為中青年教師雖然教學經驗不足,但思維活躍,能接觸到土木工程學科最前沿的研究課題。由他們承擔專業課和選修課的教學工作,往往能站在學科的“制高點”上看待和講解問題,這將有助于開拓本科生的視野,培養其科研創新意識。這樣的師資力量分工方式,不僅能解決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輕教學的問題,保證科研和教學的協調推進,還能提高本科生的培養質量,為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正常運行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二)課程設置的改革
在課程設置方面,土木工程專業不僅要堅持以專業技術理論課程為主的教學理念,同時也應當設置更多的人文類、經濟類、管理類和法律類的課程,實現跨學科、跨專業的綜合性培養模式,增強學生的建筑文化、工程倫理、工程管理和法律法規等方面知識的學習,鼓勵學生對其中的一方面或多方面進行深入的思考,培養其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使學生成為一專多能的綜合性人才。在此方面,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為全世界高校工科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了榜樣。阿爾伯塔大學一貫的教育目標是不僅要為學生的畢業負責,還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負責[2]。該校積極倡導學生學習人文社科類課程,還開設了專門的工程倫理學課程,旨在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的道德素養和嚴謹作風,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工作責任心的科技人才[3]。
(三)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
在課堂教學模式方面,盡管多年來許多高校一直在推進教學方法的改革,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教師“講”、學生“聽”仍然是絕大多數教師首選的教學模式,課堂上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同時由于教學內容與工程實際嚴重脫節,學生畢業后其所學知識往往已經或很快就落后于時代。因此,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當務之急是課堂規模的控制和教學內容的更新。首先,應縮減課堂人數,在本科新生入學后即進行學習能力和志趣愛好測評,依據測評結果將能力愛好相近的學生分為適當規模的小班,以此來編制教學培養計劃并分配合適的教師。其次,鑒于大部分本科生剛從高中升上大學,對傳統的課堂板書式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思維慣性,高校教師應改變過分依賴PPT的教學模式,適當增加課堂板書的內容,這樣有利于學生學習心態的平穩過渡和對新的教學方式的適應。教學內容方面,教師在課堂上應更多地講解與當前生產和工程相關的一些實際問題,并與所講授的專業課程知識相結合,鼓勵學生參與交流探討,從多角度分析問題,增強學生的主動求知意識和專業學習興趣。
(四)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土木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既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要具備較強的動手實踐能力,還要具備跨學科、跨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土木工程專業應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的考核方式,建議采取“5+3+2”的綜合考核模式,即專業理論知識占總成績的50%,專業實踐能力占總成績的30%,剩下的20%考察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人文素質。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多目標、多標準的考核方式,即只要學生在上述三方面中的任意一方面表現突出,其他方面即使表現平平,也視為考核合格。甚至,如果學生表現出本專業之外的其他專業方向的突出才能,雖然本專業才能不突出,也應視為考核合格。因為,我們的教育應該是基于人的培養,也是基于整個社會多元化需求的人才培養,而不應該局限于本專業需要的人才培養。只要學生的才能能服務于社會,對國家有利,對人類有益,都應得到肯定和鼓勵。這也應該成為培養所有專業技術人才的共識。
(五)實踐環節的改革
據統計,中國高校很多專業的理論課和實踐課比例都大于4∶1,一些高校的土木工程專業,此比例甚至更高,而在發達國家,此比例接近1∶1[3-4]。這種重理論、輕實踐的培養模式嚴重影響了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培養質量,也妨礙了學生的就業和發展。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實踐環節師資力量的缺失以及培養機制的僵化被動。
中國的現代高等教育源于歐美,而歐美發達國家的工程教育領先中國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中國高校的工科教育可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借鑒歐美的先進經驗和做法,逐步壓縮理論教育的課時,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
西安郵電學院計算機系自2007年開始,與廣州周立功單片機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創辦了西郵—周立功“3+1創新教育”實驗班。經過實驗班的實踐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該校2008屆和2009屆畢業生實現了100%的當年就業,而且就業崗位主要集中在研發測試等高端技術崗位[4]。上述例子充分說明了實踐環節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這種“學校+企業”的一體化校企合作機制能讓學生預先體驗工作流程,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信心。
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培養模式讓學生在學習期間即能進入工程的前沿,接觸更加實際、具體的實踐問題,并在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有助于學生就業后工作上更容易上手,進而獲得企業的認可。這種培養模式尤其適合實踐性較強的土木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所以高校要加強校企合作,積極引導企業參與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有條件的要創辦校企合作實驗班,設立企業獎學金,鼓勵學生深入企業,參與實際工程技術問題和管理問題的研究。高校土木工程專業還應與企業簽訂長期合作協議,鼓勵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深入校園,與在校生進行實質性的交流,爭取達成高校、學生和企業的三方協議,高校與企業聯合起來培養學生,由高校向企業推薦合格的實習生,學生提前進入工作角色,為學生就業后盡快轉變角色提供過渡適應期。
(六)本科生導師制的建立與改革
長期以來,中國高校的導師制主要是針對研究生而設立的,包括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在內所有本科生實行的是輔導員管理制。自1999年普通高校擴招以來,隨著本科生規模的擴大,輔導員管理制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上均已呈現明顯下滑的趨勢。
本科生群體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強。為了加強對本科生的管理,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創新能力,實行本科生導師制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模式。目前國內各大高校的師生比例平均為1∶17,師生比例相對偏高[5]。土木工程專業實行本科生導師制不僅必要,而且也是可能的,如果僅僅依靠在校的專業教師,師資力量明顯緊張。因此,結合土木工程專業的特點,可以考慮引進設計、施工或監理等相關單位的高級工程師進入學院,擔任本科生導師。可以采取分批次、分階段的導師帶徒制度,學生深入各導師的實驗項目或工程項目中,以導師導為主,以學生做為輔,采取導、做相結合的教育培養模式,引導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最終獨立解決問題,以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三、結語
目前,中國很多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生的教學和培養工作仍在沿用傳統的培養機制,學校培養的學生往往難以適應國家發展的需要,不僅影響學生個人的發展,而且也造成師資和教學資源的浪費。筆者從知識獲取、課程設置、課程考核和實踐環節方面探討了當前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教學和培養方式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按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規律,以及根據不同年齡段教師的工作特點,合理進行師資力量分配的改革方案,闡述了以專業技術學科教育為主,兼顧跨學科、跨專業課程的綜合性人才培養教育理念,分析了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和志趣愛好劃分班級和控制課堂規模,以及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改革模式,提出了多目標、多標準的人才培養考核標準,探討了實行校企合作的實踐環節培養模式以及本科生導師制的建立與改革方案。
參考文獻:
[1] 趙軍,張猛,王建,等.土木工程專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方法的研究與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2):140-144.
[2] 許曉毅,肖冬萍.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工科人才培養模式解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3(1):137-140.
[3] 李培根,許曉東,陳國松.我國本科工程教育實踐教學問題與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
[4] 申輝,姬睿.校企合作學生科技俱樂部模式與運行機制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1,30(10):170-171.
[5] 鄭雙進,熊黎,黃志強,等.工科院校本科生導師制探索與實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69-170,173.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civil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new period
ZHAO Guifeng, ZHANG Meng, LI Yaoliang, CHEN Hua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P. R. China)
- 上一篇:水利工程行業發展前景
- 下一篇:現代農業市場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