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識范文
時間:2023-06-18 10:54: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實驗教學;初中物理;教學特點
初中物理的教育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基本的物理知識,培養學生的實驗實踐能力和總結能力,能夠用科學的思維去分析事物的發展,進而為高中物理的深入教學打下基礎。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大都與生活息息相關
初中生具有創新能力,但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還處于培養當中,對于周圍事物的認知充滿了好奇,因此,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根據初中生的生理和思維特點,增加了許多生活中常見的初中物理實驗教育教學,實驗教學更加通俗易懂、易于操作,而且豐富的生活素材也為實驗教學提供了便利。例如,通過利用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教學實驗,就是通過日常生活中關于電的現象認知將其和課堂教學相結合,進而通過實驗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電流、電壓等基本的電學知識,提高他們的安全用電認知。
二、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初中物理的教育教學內容雖然相對簡單,但因為物理課程的特殊性,使許多抽象的物理概念必須借助物理實驗等形式才能表達出來,例如,關于電流方面的物理實驗,通過實驗教學就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物理公式的基本應用和推理過程,同時通過學生親自實踐,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踐,真正了解物理的本質。
三、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
篇2
關鍵詞: 物理教學 銜接 學法建議
一、現象
在教學中,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一些學生對初中物理學習突出,中考物理接近滿分,學習物理也很有興趣,而進入高中后,學習出現極大反差,物理一直走下坡路,成績直線下滑,很短時間內就從初中的物理尖子變成了高中物理學習的“困難戶”。
二、形成原因
一些學生初中物理非常拔尖,但進入高一后由于不適應新的物理學習,致使物理成績不斷退步,嚴重打擊了學習物理的自信心,最后甚至放棄了物理學習。出現這種狀況,主要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1.知識容量差別。高中的知識容量較初中的知識容量大大增加了,要學的物理概念與物理規律很多,規律聯系繁雜。而在學習過程中又不能像初中時的簡單記憶性學習,高中更強調理解和綜合能力的運用。
2.數學應用能力要求差別。數學能力在物理上的運用,初高中差別懸殊較大,初中學習物理對數學應用能力的要求較低,在學習中甚至可以使用計算器;而高中物理學習對數學應用能力的要求較高,高中物理大綱中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處理問題的能力。物理學是一門定量的科學,表達和處理問題都離不開數學。數學是一種語言,可以簡明確切地表達問題;數學是一種工具,可以進行推導和運算。不會運用數學,物理很難學好。物理知識不是公式的堆積,不作物理分析,亂套公式,這不是數學本身的過錯,而是不會運用數學。因此,高中物理大綱明確提出要培養運用數學的能力,引導和培養學生善于把數學知識運用于物理中。
3.分析與推理能力要求差別。初中是物理學的入門階段,是物理的普及階段,知識內容淺顯易懂,對學生的分析與推理能力要求不高;但是高中物理是物理知識的深化學習,要求學生有較高的能力,特別是新課程物理學習強調學生要有分析與推理能力,是一種較高要求,學生的思維方式要從感性向抽象的理性思維轉變,這也是初高中物理學習落差大的成因之一。
三、學法建議
針對初中物理與高中物理落差較大問題,對高一新生學習物理,我們建議在學習高中物理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習物理的素養。
1.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高中的物理學習不能光看概念與規律的結論,更要重視概念與規律的形成過程,深刻理解每個概念與規律的聯系和構成,才是真正的學習。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明確地將“過程與方法”列為三個課程具體目標之一。因此,學生在學習高中物理的過程中,要注重物理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學習物理過程中,應對科學探索進行再探索,對科學發現進行再發現,讓自己沿著物理學家的足跡,領會他們獨具匠心的創新意圖,從而培養自己的思維,進而提高學習物理的能力。
2.注重課前的預習工作。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由于知識與規律較初中難,做好課前的預習工作,能及時發現自己在知識上的薄弱環節,在上課前補上欠缺的知識;學生對聽課內容選擇性強,明確哪些知識應該放上主要精力,加強理解和消化,哪里應該重點記筆記,做到心中有數;有利于弄清重點、難點所在,便于帶著問題聽課、質疑,能把注意力集中到難點上;可以提高自己的記筆記水平,由于課前預習過,上課時學生可以不記或少記書上已有的內容,重點記書上沒有的內容或自己不太清楚的內容,以及老師反復提醒的重點、關鍵問題,從而把更多時間用在思考理解問題上,這樣就可大大提高自己的聽課效益。
3.學會構建物理情景。物理概念、物理規律都是在分析物理現象的基礎上形成的,在進行物理概念、規律學習時,首先,應通過具體事例弄清物理現象,在自己的頭腦中建立起清晰而正確的物理情景。也就是說,應該讓自己有足夠的感性基礎,有知識建構之源,然后才可對問題進行正確分析、比較、抽象、概括,才可順利構思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在概念、規律學習中忽視現象、忽視物理情景的建立,而是片面強調物理量的含義、單位、方向,物理規律的表述、結果,自己學到的概念、規律就會如同空中樓閣一般,時間一長,要么忘了,要么弄錯。例如:在簡諧振動的概念學習中,如果不認真觀察彈簧振子的振動產生過程,建立振動的物理情景,而是用大量時間做練習,結果,時間一長,自己就會忘記,所以,學會構建物理情景,養成良好的構建物理情景的習慣,將大大提高學習物理的能力。
4.重視物理實驗。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對實驗的考查是高中物理考查的重要內容之一。實驗是研究物理重要手段,許多物理規律都是從模擬自然現象的實驗中總結出來的,多做實驗可以幫助我們形成正確概念,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物理規律的理解。學做物理實驗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首先,要認真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弄清每個實驗的目的、原理,了解一些儀器的性能與使用,明確實驗的步驟。做實驗時,要遵守操作規程,依據步驟,認真操作,仔細記錄,通過正確的處理和分析,總結實驗結論。其次,可以根據所學知識,聯系實際,自己設計實驗,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例如,學習了“重心”,可采用“懸掛法”測驗物體重心所在;學習了“摩擦力”這課后,可用橡皮筋系在木塊上,通過改變放在木塊上物體的質量,看出水平面上摩擦力與重力間的定性關系。這些實驗對我們掌握物理規律十分有益。再次,復習物理實驗時,可以按照力、熱、電、光這幾部分分類進行專項訓練。對每一部分的特點進行總結,形成規律。最后,做實驗題,要注意認真分析題目中提供的信息,明確研究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器材的作用和選擇、實驗操作步驟,并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分析和對實驗結果進行歸納評估。
5.善于總結,提煉方法。在學習中,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掌握了某一類知識或某一種方法呢?可拿出以前做過的物理習題,嘗試判斷題目的類型,考點(知識背景),常用解法及特殊解法,解法的具體步驟、關鍵步、易錯處,以及此題常見變化的物理情景及其解決辦法,以上設問如果能在短時內作出正確的回答,則說明真正掌握了此類知識。所以,在結束每個小階段的學習后,要及時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得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而形成優良的學習物理的素養。
參考文獻:
[1]黃天平.新會陳經綸中學.淺析初中物理與高中物理的銜接.
篇3
【關鍵詞】初中生;學習物理;現狀;建議
“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正在物理教學、改革與實踐之中,為了進一步更廣泛地了解初中生學習物理的具體狀況,并更好地搞好物理教學,我在初中生中進行了問卷、訪問式的調查、研究并結合教學實踐,現將有關結論和一些建議綜述如下:
1. 調查的對象、內容和調查方式 在本次調查中,把高樓河中學和附近其他學校的560名初中生作為主要調查對象。調查內容是“你心目中的物理”,主要調查學生對物理的認識、喜歡及不喜歡學習物理的原因、學生學習物理的具體情況。調查方式采用問卷調查、走訪提問等形式進行。
2. 調查結論
2.1 對物理課的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初中生普遍認為“物理現象很有趣,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能使人頭腦靈活,思維靈敏,結合動手動腦,進行縝密地邏輯推理,整理歸納知識即可;但物理又是以實驗為基礎的,比較抽象的,較為難于學習、理解和掌握的一門深奧、神秘、高深的學問,要學好物理并不容易,不僅要有較好的基礎,還要創新和善于觀察、思考才能學好。”由此可見,學生對物理的認識存在片面性。
2.2 學生喜歡及不喜歡學習物理的原因。在收回的456名的學生學習物理的具體調查中發現:
喜歡學習物理的學生有181名,占調查對象的45%。主要原因是:43%的學生認為學習物理只要上課認真聽講,會一些簡單的實驗操作,掌握一些基礎知識和解題的方法、技巧,做一些必要的練習題即可; 其中有69%的學生在初中學習物理時覺得比較簡單易學,經常被表揚或獲過獎,具備一定的自信心和自覺性,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不喜歡學習物理的學生有275名,占調查對象的55%。主要原因:有65%的學生認為實驗設計難、概念難于理解或分析習題難,對于計算中物理量難于掌握應用和公式應用難而煩,一旦分析計算錯誤就要從頭再來;有18%的優生、60%的中等生或43%的差生認為物理雖然有趣,但是也很抽象,并在解釋物理現象時感到言不由衷,綜合題分析時更難;有78%的學生認為物理題難解,會感到厭煩、放棄、反感;還有53%的學生認為有的物理知識過于抽象,作業太多,題太難,或是討厭物理老師而厭煩學習物理;有35%的學生認為內容太難。
2.3 心目中的物理老師。學生認為好的物理老師是:和藹可親、關愛學生、有淵博的知識,授課時嚴謹、風趣幽默,學習像做游戲一樣隨時使課堂充滿輕松快樂的氣氛,深深地吸引著學生,對學生尊重、負責,有耐心、善于循循誘導;知識講授時由淺入深,實驗簡單有趣,使其樂而學、學而會、作業少而精;對待學生多表揚、鼓勵、肯定,關注學生的每一個細小的變化和進步,使學生充滿自信。
2.4 最想上的物理課模式。物理老師講課生動、幽默、有趣,知識傳授由淺入深,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吸引人,在物理課堂上可以拓展視野,走入生活與實踐,聯系實際,使物理學習趣味化、簡單化。
2.5 學生物理學習成績高低與對物理認識的差異。在所調查的班級中,有尖子生、中等生和差生,其物理成績存在明顯的差異,其對物理認識的差異也比較大。在對“估算和利用公式計算物理量、測量物理量、相關物理規律的邏輯推理和歸納整理能力、物理現象的解釋等常見問題方面是否在用物理或做物理”的調查中,成績較好的學生認可比成績較差的學生高23.5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學生的物理觀和物理學習表現與結果有著直接聯系。面對自己不會的難題,差生和優生很少請教教師,而30%中等生則會向優生或教師請教,13%的優生還會自己刻苦鉆研或是鉆研后向他人請教。30%的學生預習新課,79%的學生不能及時復習鞏固新知。由于物理觀和學習習慣不同,其解題觀也會存在較大差異,而非智力因素與學習環境對物理學習成績的好壞也有著直接的影響,但所有的調查幾乎都顯示學生與教師之間距離較大,學生遇到學習困難時,首先想到老師的極少,近乎于零。
3. 幾點建議
3.1 善于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和學科特點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緊密結合課堂中的演示實驗、探究實驗、課外實驗和“三小制作”,或與社會、科學、生活現象緊密結合,使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和獲得成功的喜悅,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方面,從而讓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物理在生產、科技和生活中的價值,激發和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同時在學生經歷物理知識的形成與應用過程時,重視訓練、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2 以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做好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和知識層次教學,教師應嚴格要求自己,并很好地掌握物理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的理論知識,正確理解掌握新課程標準、教材;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性別和實際水平因人施教,并以學生掌握知識程度為依據,結合物理課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的特點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最終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養為目的,采取不同的教法和措施,在行為和精神上鼓勵幫助學生,樹立其學習物理的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注重問題歸納、方法歸納,做到條理清楚,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使學生得到更大的進步。
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和物理教學的特點,物理教師還應該努力使物理教學中的實驗課、實踐教學課、知識教學課和習題教學課結合為一體,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3 重視課外實踐活動,拓展知識。為了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查資料、觀察物理現象,總結物理知識在生產、科技和生活中的應用,完成“三小制作”和課外實驗,在學生從課外拓展知識的同時,也增強了其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加強了其求知欲,并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動腦的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新能力。
3.4 重視教學的每個環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課內外“五環三習三憶”是教學效果良好的保證。其中,“五環”是指自學探究(知覺選擇階段)、實驗自學(自覺動手動腦)、重點講解(理解領會階段)、理解歸納(記憶貯存階段)和評價矯正(習題反饋階段)五個環節;“三習”是指學生在課外要做到預習、練習和復習;“三憶”是指新課即時憶、復習前憶和復習后憶。教師時刻幫助提醒學生做到以上幾點,就會使其及時學會知識,鞏固理解新知,并使其在獲得成功喜悅的同時,增強學生學好物理的信心,激發其學習物理的興趣。
3.5 日常工作也重要,情感教育不容忽視。我認為物理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不僅可以使我們和學生產生情感共鳴,還更容易使學生主動接受知識,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上課時,隨機組織好課堂教學,做好每個實驗,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2) 教師的課堂語言要準確、簡潔、明了,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問題的層次性和知識鋪墊作用,隨時引發學生主動學習物理的興趣;(3) 同時,在激發學生的情感時,與之產生情感共鳴,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 (4) 課堂上講練結合,布置好課內外作業,減輕學生負擔。(5) 教師還應該積極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并及時批、講、評作業,做好課內外的輔導工作,使學生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6) 教師在嚴格要求學生時,尊重學生,關愛學生,發揚民主教學,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對學習物理充滿信心。
篇4
【關鍵詞】初中物理 實驗 教學質量
我們通常將課堂教學分成三個階段:引入階段、發展階段、鞏固階段。對于初中生來說,物理是一門新課程,課堂引入是學好物理的重要環節,有效的課堂引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讓學生的思維快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從初中物理教學大綱中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物理課都與實驗有關,在課堂教學的引入階段,使用實驗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物理課的教學效果,還能增強學生動手動腦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實驗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與難點,科學實驗能讓學生主動獲取物理知識,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十分有益。然而,目前很多教師不做實驗或實驗做的很少,放棄了實驗教學這種直觀的教學方法,導致教學質量一直無法有效提升,并阻礙了學生形成創新能力。
一、抓住契機,激發興趣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內容多是十分有趣味的,物理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科的自身特點,善于抓住實驗契機,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背景,打造愉快的物理氛圍,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有很多關于物理實驗的課程,教師在設計物理實驗時,應盡量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符合學生發展的實驗,盡量讓實驗與生活存在一定的關聯,以便培養學生利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能讓學生對物理實驗保留深刻的印象,有助于物理知識的鞏固。另外,為了讓每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在教學期間,教師應帶領學生一起做實驗,這樣不僅能拉近師生關系,還能使整節課的課堂氣氛變得十分融洽,讓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一直保持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八年級下冊《浮力》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做以下實驗,首先教師為學生準備很多大小相同的橡皮泥與材質一樣的小木塊,然后對學生說:“現在讓我們進行一場造船比賽,大家分別用相同的橡皮泥造船,用小木塊做貨物,比一比誰裝載的貨物多?”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紛紛動手做小船,在學生動手實驗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相互討論,大膽猜想,并問學生:“浮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這種類型的浮力問題是學生經常會遇到的問題,而且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有很大關聯,通過這則小實驗,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激發起來了,而且每名學生都得到了嘗試,課堂氣氛活躍,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動手實踐,實事求是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實驗教學是其主要的教學手段,實驗教學的好壞對教學效果有直接影響,在實驗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的認知規律與心理特點為教學基礎。新的教學大綱明確指出,現階段的教學任務主要是通過觀察與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形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初中物理課堂引入階段使用實驗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物理認知,還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如在學習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一課時,教師首先應做好課前準備,包括凸透鏡、光具座、蠟燭、光屏、火柴等實驗器材,然后向學生演示實驗,打開小燈泡,調節凸透鏡和小燈泡的距離,讓學生從凸透鏡中觀察小燈泡在光屏中的成像情況,學生觀察后回答:“光屏上能呈現放大、倒立的像與縮小、倒立的像。”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調節,讓凸透鏡靠近小燈泡,觀察小燈泡在光屏中的成像情況,學生觀察后回答:“光屏上無法成像,但在光屏一側能看到正立放大的像。”通過上述實驗,教師能讓學生清楚地感受到凸透鏡成像的多樣性,讓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保留濃厚的好奇心,同時還能在學生動手實踐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及直觀的思維畫面,使學生更易理解物理知識,有助于學生對物理的進一步學習。
三、合理導入,啟迪思維
物理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課程,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事,在物理課堂教學引入階段使用實驗教學模式,其有效性是無法替代的。這個階段的學生普遍還沒有形成抽象思維,對直觀事物的感知與理解能力較強,因此實驗是讓學生感知物理、了解物理、學習物理的基礎。對于初中生來說,物理是一門陌生的課程,之前從未接觸到,大多數物理實驗也是初次見到,很多物理現象是從未見過或思考過的,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很快被這些新奇的事物吸引,教師通過自然而然地導入問題,使學生的思維受到啟迪,在形成認知需求前提下自主解決問題,這是在物理課堂教學引入階段使用實驗教學模式的重要價值體現。
在學習蘇教版八年級上冊《光的折射》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以下兩個實驗。一是教師讓學生將筷子放入盛放大半碗水的玻璃碗中,學生從碗的周圍觀察筷子的變化,發現水中的筷子向上彎。二是在空玻璃杯中放入硬幣,將杯子移動到眼睛看不到硬幣的位置,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變,向杯中注入白開水,伴隨水面的升高,學生發現硬幣的位置也在逐漸上升。通過以上兩個小實驗,學生看到奇怪的物理現象,教師順勢導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實驗中啟迪學生思維,進而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認識。
四、結束語
初中物理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啟蒙時期,這一時期的物理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物理教師應善于利用物理這門學科的自身特點,將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充分激發起來,使學生形成初步的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在初中物理課堂的引入階段使用實驗教學,教師應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盡量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認知規律出發,不斷總結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實驗,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掌握物理知識,使初中物理的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 何文貴. 初中物理探究實驗教學隨想[J]. 新課程導學,2013(10).
[2] 鄭心合. 例談初中物理探究實驗中的教師干預[J]. 湖南中學物理,2009(03).
篇5
【關鍵詞】高中物理 難學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0-0173-01
剛從初中深入高中的新生普遍覺得物理難學,不能一下子適應高中物理的學習,如果時間長了,學生就會過早地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對學習物理越來越被動。結合本人幾年的高中物理教學,本文試圖對解決高一新生學習物理難的問題作一些粗淺的探討。
一、用舊知識同化和順應新知識,注意新舊知識的過渡。 在教學中,新舊知識的過渡就是用舊知識來同化和順應新知識的過程。同化是把新學習的物理知識概念和物理規律整合到原有的認識模式中,認識結構得到豐富和擴展。順應是認知結構的更新或重建,新學習的物理概念不能為原有的認識結構的模式所接納,需要改變原有模式或更新原有模式。要同化,要順應,對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非常熟悉初中的教材,在備課時就要思考如何搭建初中與高中這座“橋”,初中哪些知識可以為高中知識作鋪墊,怎么用初中知識平穩過渡到新知識。例如,高一物理的位移是高中比較主要的物理概念,也是高一新生第一次接觸的的第一個物理矢量。我在講這一概念時,充分利用初中的路程概念來過渡位移概念,讓學生體驗路程和位移,分析找到兩個不同之處,從而達到構建位移的概念。在講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時,抓住“相同時間位移相等”與初中勻速直線運動中的“相同時間路程相等”的不同之處與相同之處,用勻速直線運動來同化順應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在教學中,采用學生已有知識,注意新舊知識的過渡,用舊知識同化和順應新知識,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已知到未知的認識過程。同時也緩解了學生學習高中物理的難度。
二、拉近物理與生活的距離,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
興趣是思維的動因之一,興趣是強烈而又持久的學習動機,興趣是學好物理的潛在動力。如何提高高一新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值得我們思考。初中物理教材比較重感性認識,物理教材趣味性很強,注重聯系生產和實際,物理現象直觀,簡單。而高中物理教材重理性認識,許多知識點趣味性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探究。教師的引導顯得很重要,教師引導得好,就會激發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首先教師要用好教材中的“科學漫步”、“說一說”、“做一做”為學生搭建起來了物理與日常生活,生產,科學技術密切聯系的知識平臺。這一平臺往往被大多數老師遺棄,運用好這一平臺,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拉近物理與生活的距離。其次,教師要注意作業的趣味性和探究性。本人在講參考系和坐標系時,把“科學漫步”中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當做作業去完成,學生通過網絡或者學校圖書館等途徑去查閱(GPS)等相關知識。在查閱過程中,進一步鞏固了參考系和坐標系的概念,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概念,拉近了學生用物理知識與科學技術的距離。
三、妥善過渡,降低臺階,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對于一些新生來說,在課堂上講的東西似曾相識,但又不怎么會用,部分同學有的時候在課堂上聽懂了,但在做作業的時候,卻是困難重重。久而久之,學生可能就會失去學習的自信心。解決的辦法就是妥善過渡,降低臺階。我是這樣做的:(1)復習初中數學知識提前補一些高中數學知識。初中的數學知識經過幾個月的休息,有的變得似曾相識。對于高一新生來說,用得多的就是三角函數,直角三角形,一次函數知識。在學習速度時間圖像,位移時間圖像時,就用到一次函數圖像來研究物理問題,讓學生在數學問題上清清楚楚,為學習物理減少障礙。在講解矢量時,用到高中數學的向量知識,高中數學知識滯后于物理,所以我們應提前補一些高中數學知識。(2)布置作業時要多費心。不管是資料上的作業還是課本后的作業,教師都要斟酌,一定要做到使作業與學生的能力相適應。學生課堂上聽懂到做作業還有一定的差距。在初中物理課本上作業往往要求定性研究,物理過程簡單,涉及到的知識面窄,答案直接,而高中要求在定性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定性分析,定量研究,物理過程復雜多變。針對情況,教師要妥善過渡,降低臺階,教師在布置課本上的作業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的提示,讓學生慢慢適應高中物理的學習。對資料上的作業就更要認真了,最好在布置之前教師做一遍,預估學生在做題時可能出現的困難,在布置作業時適當的更改題目或者提示,降低題目難度。做題對于學生要有針對性。總之不要讓學生盲目地做資料的題,要使學生慢慢適應高中物理學習,在做題時有一種成就,樹立學習物理的自信心。
總之,高中物理難學,特別對高一新生來說學好物理更難,導致新生學習物理難的因素很多,解決的辦法也會因教法的不同而不同,但處理好高一新生新學物理知識與已有物理知識,物理學科與數學學科的關系,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的培養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
篇6
一、做好中學物理與中專物理的過渡
1、重視緒論課的教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中專物理的第一堂課,應將中專物理和初中物理的區別,學習中專物理的目的,本學期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成績,考核,評定方法告知學生,同時介紹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和經驗。
2、適當放慢起始教學進度,是學生逐漸適應后在過渡到正常的教學進度。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由原來已習慣了的教學方法過渡到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需要一定的時間。學生已習慣于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慢節奏,少容量,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若一開始就進行快節奏,大容量的教學,學生一下子不能適應,這不僅影響了中專物理的教學效果,同時也會挫傷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所以,要使學生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最后過渡到正常的教學進度。
3、研究初中教材內容,有初中物理知識順利過渡到中專物理知識的學習。
物理知識具有系統性和連貫性,中專物理的部分知識,是在初中物理基礎上的提高,在進行這部分內容教學時,首先簡要復習初中物理知識,隨后指出初中物理知識的局限性或特殊性,從而比較自然地引入課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了解和研究初中物理教材內容,這部分內容較多,如直線運動,初中研究的是勻速運動的規律,其速率不變,中專物理有是怎樣呢?在教學中有一點要注意,復習初中的內容要重點突出,簡明扼要,目的是要由此引入中專物理新內容,重點是講解中專物理知識。
二、中專物理教學中應培養的能力
1、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思維能力是人們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運用思維的基本方法形成概念并造成判斷和推理,從而獲得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認識的能力。它包括形象思維能力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兩種形式。一方面,形象思維能力在物理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大多物理規律都可以用實驗演示。很多物理知識是建立在具體或理想的模型之上。因此通過具體形象或圖景去認識物理知識是最常用的方法。就單從物理本身的這一特點上說,學生形象思維的培養是學好物理的前提。另一方面,抽象邏輯思維是學習物理必備的能力。思維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最重要的主觀來源,是智力的核心和標志。在中專教育中我們就應當注重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2、加強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一方面,自學能力的培養和形成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自學能力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覺主動地總結自己學習活動的方式、規律,有效地組織、利用影響自己學習活動的各種因素以成功地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中專學習階段是學生思維始終處于積極活躍的重要時期,自學能力的培養,可以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意識,激發學生探索創新和開發智力潛能,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自立自強的精神。另一方面,創新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培養創新型人才,就必須著眼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科學素質的養成。為此,中專物理教師必須用新世紀的教育觀點,積極構建適應和推進創新人才培養的新理念,努力探索,開拓進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中專物理教學中能力培養的途徑
1、引導課文教學
引導課文教學時借助一種專門的教學文件及引導課文,通過工作計劃和自行控制工作過程等手段,引導學生獨立學習和工作的項目教學。它是項目教學法的完善和發展。在引導課文教學法中,學生主要通過自學的方式,學習新的知識、技能和行為方式,學生需要按照給定的引導問題,學習掌握解決實際問題所需要的理論知識,從書本抽象的描述中刻畫出具體的學習內容。如在電磁感應現象的教學中,可以給學生提這樣一個問題:既然電流能夠產生磁場,反過來,磁場是否也能產生電流呢?同時,給學生做一個引導思路的演示實驗:將一根銅線直線繞在條形磁鐵上,銅線的兩端接入檢流計。結果:無電流產生。此實驗吸引了學生的注意,絕大多數學生自覺進入思考狀態,從而掌握了課本中抽象的知識。
篇7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過程,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利用全信息教學理論能夠有效的幫助師生之間進行知識的傳遞,知識的傳遞。本文首先簡要論述了全息教學理論與物理教材處理,探討了全息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的要求。
關鍵詞 全息教學;初中物理;運用
一、全息教學理論與物理教材處理
現在的教育是素質教育,根據全息教學理論來嚴格地審視現行的物理教材,教材中安排的知識與例題和現在的素質教育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從中國的整體情況來看,各個地區之間,不論從人口素質、經濟發展,還是從師資配備、學生來源等方面來看,都有很大的差距。那么一本物理教材,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覆蓋這些差距很大的地域和人員。在這種情況下,初中物理教師怎樣去使用教材,怎樣充分地發掘現行的物理教材中所蘊含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使現行的物理教材發揮其最大的教育功能來提高物理教學的教學質量,這是初中物理教師要進行深入研究的問題。根據物理教學的思想來看,問題是物理的核心,然而現行的物理教材在編排上也是按照先提出問題,然后再去進行解決問題,得出理論,再安排例題和習題來對理論進行運用的模式進行編排的,一個章節是這樣,一本書也是這樣,那么為什么如此多的章節都按這樣的模式去編排呢?
這正是符合了全息教學理論中所提出的發展重演的問題。因此,現行的物理教材在編排上大體上就是在簡明地演示著人類探索、認識和發展物理的歷史。再從初中物理教材的整體安排的角度來看,無論是物理知識點的選擇還是知識的編排,都與全息教學的觀點不謀而合,其發展重演的特點非常明顯。由于物理教材的編排,是在重演著物理知識發展的歷史,那么初中物理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去全面領會到教材的編寫的意圖,要根據全息教學理論的要求去引導學生們簡明、高速地去認識人類探索物理的過程。
二、全息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的策略
1.運用全息理論,對初中物理教學課型進行合理選擇與搭配
新課改以后,物理課堂教學由傳統的講授內容方面轉變到物理的過程方面,其核心是給學生提供機會、創造機會。因此,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全息教學理論,并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對課型合理地選擇與搭配,帶領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對物理知識進行重演在現,激勵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創新和探究能力。例如:在講靜電屏蔽時,首先帶領學生對靜電屏蔽進行了實驗,并得到了正確的結果。突然有一個學生提出問題:“用電吹風吹頭時,電吹風其對電視信號有影響,那么是不是靜電屏蔽不完全成立?”于是帶領學生們又做了如下實驗:將一個手機放在一個密閉的紙盒內,用另一部手機呼叫,學生們聽到了響聲。再讓同學思考,如果將手機放在前面做過實驗的金屬籠內,是否能聽到鈴聲? 多數學生根據靜電屏蔽原理猜測肯定不能。然而將手機放進鐵籠后,仍能聽到鈴聲。學生們都感到疑惑,難道靜電平衡理論有誤?針對這種現象讓大家思考了“靜電”二字,然后向學生們解釋手機信號是一種電磁波而不是靜電,其屬一種交變的電磁場,遇到金屬網時,金屬網會感應出同頻率的電磁波,只是強度變小,因此在仍能聽到籠中手機鈴聲,也解釋了,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吹風機對電視信號有影響。這樣通過對物理知識重演再現與對比的方式,加深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2.運用全息理論,根據物理教材和學情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在進行物理教學時,物理教材中的安排的知識點難易程度不同,如果各個知識點都按照相同的教學方法去講解,容易理解的知識點學生會掌握的相對熟練,而對于相對較難的知識點,就可能會導致學生對其似懂非懂,這樣就會不利于學生的學習。這樣物理教師在運用全息理論時,不要一味的按照一個教學方法進行講解要注意對教學方法的改變,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知識點。另外,每個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不同,有些學生可能掌握的好一些,有些學生掌握的差一些,因此物理教師要根據學情來選擇教學方式,既要照顧那些掌握知識差的同學,也要讓掌握較好的同學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例如,在向同學講解“測量”的知識點時,對與學生來說這個相對知識點相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接觸到,因此教師在運用全息教學論時,可以先向學生對所要內容的主旨,主要思路進行講解,然后對主要知識點進行仔細講解,經過這樣的講解,學生會很容易對測量知識進行掌握。而在向學生講解“光學規律”時,學生對其中的規律和容易混淆,如果物理教師還按照講解“測量”方法向學生進行講解,學生就很難掌握。因此,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既要向學生進行理論講解,也要帶領學生對個規律進行實驗,通過實驗加深學生對光學規律的理解,使學生對知識點能夠更好地掌握。
3.運用全息理論,根據知識內容和特點選擇合適的評價方式
在物理教學中,物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非常重要,有的評價方式會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知識的興趣,而有的評價方式可能使學生受到打擊,從而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合理的運用全息理論,并且根據知識內容和特點選擇合適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例如,在課堂上讓學生回答問題時,學生回答對了要給與肯定的評價,而如果學生回答錯了,要用積極的評價方式去評價,用全息理論去告訴他,其在探討知識的過程中,沒有選擇正確的方式方法,讓其用正確的方式再去進行探討,這樣既讓學生知道了自己了不足,也對學生進行了鼓勵學生,這樣學生就會樂意去學習,從而大大地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三、結束語
全息教學論是一門用全息理論來研究教學系統本身固有的全息規律的新學科,它將會開拓出教學理論研究的一片新天地。而全息教學論在初中物理科學中的應用,將會使教師對初中物理教學的本質和規律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完善物理教師對物理教學的認識,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候成亞.《全息論及其方法論意義》,《天府新論》2003年第1期
[2]陳傳康.全息學與全息地學.科學技術與異證法.1993.(5):13一1
篇8
一、注意新舊知識的同化和順應
同化是把新學習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整合到原有認知結構的模式之中,認知結構得到豐富和擴展,但總的模式不發生根本的變化。順應是認知結構的更新或重建,新學習的物理概念和規律已不能為原有認知結構的模式所容納,需要改變原有模式或另建新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以舊知識同化新知識,使學生掌握新知識,順利達到知識的遷移。高中教師應了解學生在初中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并認真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把高中教材研究的問題與初中教材研究的問題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維特點等方面進行對比,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差異。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順利地利用舊知識來同化新知識。
二、加強直觀性教學、提高物理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在研究復雜的物理現象時,為了使問題簡單化,經常只考慮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現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針對這種情況,應盡量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多做一些實驗,多舉一些實例,使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物理現象來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設法使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有許多聰明的,天賦很好的學生,只有當他的手和手指尖接觸到創造性勞動的時候,他們對知識的興趣才能覺醒起來”。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通過實物演示的直觀教學使抽象的物理概念與生活實例聯系起來,變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提高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更快的適應高中物理的教學特點。上好高中物理的第一堂課――緒論,抓住絕大多數同學都“更要努力”的向上心態這一物質基礎,激發起他們學物理的興趣,并幫助他們樹立好物理的信心。往后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鉆研教學,發揮創造性,注意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設置新情景,把課上得生動活潑些,不斷地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采取多鼓勵、多表揚的方法維持住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三、改進課堂教學,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水平
亞里斯多德說過:“思維開始于疑問與驚奇,問題啟動于思維”。改進課堂教學,每一節課都設法創造思維情境,組織學生的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斷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規律教學中,按照物理學中概念和規律建立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運用分析、比較、抽象、概括、類比、等效等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思維加功,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質聯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質聯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質屬性和基本規律,建立科學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著重培養、提高學生抽象概括、實驗歸納、理論分析等思維能力水平;如剛一開始學習就遇到三種常見力(重力、彈力、摩擦力),學生能否正確理解和分析它們,將會直接影響到許多問題的解決。而它們的產生以及方向都是較抽象的,因而在教學中要千方百計做一些課堂演示實驗,通過讓學生觀察、思考,從形象思維啟發引導他們進行抽象思維。
四、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
思維模式為我們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思維程序和一般性的思維方式,但是要有效解決一個具體的物理問題,還必須掌握一些特殊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決力學中連接體的問題時,常用到“隔離法”;對于不涉及系統內力,系統內各部分運動狀態相同的物理問題,用“整體法”解答比用“隔離法”簡便。剛從初中升上高中的學生,常常是上課聽得懂課本看得明,但一解題就錯,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物理知識理解不深,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加強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培養學生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在運動描述的教學中,學生初次接觸圖象,應講清物理意義,詳加分析,細加討論,反復練習,讓學生揣摩、體會幾何圖象在物理中應用的重要性。至于要應用三角函數、正余弦定理,相似三角形等數學知識解題的能力的培養,應選擇典型例題進行分析、對比和總結。
五、加強課外輔導
篇9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研究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初中物理教學面臨新的任務和目標,廣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就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來講,重點還是如何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們對這門艱深復雜的自然科學產生濃厚興趣,進而產生熱愛物理、主動學習物理的主觀愿望。當前,傳統教學方式對學生的教學興趣激發不足,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物理教學主要停留在理論層面上,這些問題都極大地影響了初中物理教學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大力實施生活化教學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們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們對物理的領悟力和理解力,這需要引起廣大物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關注,并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實施,不斷完善。
1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和作用
所謂生活化教學,就是將初中物理的理論知識與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有機聯系,通過引導學生們對生活中事物和現象的理解和探索,進一步加深學生們對于初中物理的興趣和領悟,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生活化教學的作用不可小視。一是可以提高學生們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力。當前,在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中,教師們的教學重點一般是對于理論知識的灌輸和教授上,但是由于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如果脫離了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就無法直觀具體的將物理知識教授給學生們。同時,作為初中生來講,對于抽象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和領悟能力還十分有限,如果在教學中能夠增加一些生活化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們對于物理理論知識的領悟力和理解力。二是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物理教學是物理的啟蒙教學和入門教學,此時的學生們對物理知識缺乏足夠的認識,對物理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也一知半解,如果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一味的灌輸理論知識,就會使學生們對這門學科失去興趣,進而產生厭學情緒,不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激發。在引入生活化教學,可以將學生們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有機結合起來,讓深奧的物理知識變得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物理是一門十分講求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科學。對于初中學生來講,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引入生活化教學,可以讓學生們自己動手演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通過自己的親手實驗和親身體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2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原則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把握以下原則:一是主體性原則。也就是說在生活化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革新過去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進而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一些教學內容和方式都要圍繞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來進行,鼓勵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二是實用性原則。也就是說在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突出教學的實用性,不能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不能過于突出生活化教學而失去了物理教學的重點,不能過于強調教學方式的花哨和繁復,而是要讓每一個教學步驟都有自己具體的實用性,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效率。三是趣味性原則。生活化教學必須要突出趣味性,這是生活化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具體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突出趣味性,弱化理論性,或者要讓二者有機結合,不能過于強調理論知識。
3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和途徑
一要通過生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在物理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將物理這門學科與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們懂得物理就是來源于生活,物理這門學科研究的對象也就是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比如在講解杠桿原理的時候,我們可以啟發學生們從日常生活中找到類似的事物,鼓勵學生們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發言,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比如,在講解動能和勢能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們聯系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等,從中分析動能和勢能的原理,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要通過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還不完善,對于抽象的物理理論的理解能力和領悟能力十分有限。因此,在講解一些復雜而抽象的物理知識的時候,必須要借助生活化教學方式,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現象進行分析,讓學生們在自己熟悉的事物身上活得靈感,領悟物理知識的魅力。比如,我們在講解阿基米德定理的時候,就可以結合我們日常洗澡時候的經歷,讓學生們回憶自己洗澡時候的情形,進而增強學生對物理理論知識的了解。三要通過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物理這門學科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去演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事物,通過自己動手,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比如在講解電路知識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給學生們布置一些簡單的電路作業,讓學生們自己動手去完成,并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對于并聯、串聯、通路、斷路等知識的理解,并逐步提高自己獨立完成物理實驗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作者:王曉飛 單位:青龍滿族中學
參考文獻:
[1]高建祥.芻議初中物理教學的生活化教學[J].才智.2015(31)
篇10
關鍵詞:問題;情境課堂;有效性
一、初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進入初中學習階段中,物理在初中的開設,使許多學生感覺這門學科難理解、難學習。做題時,不知道入手點在哪?然而教師對學生的這些情況了解不夠細致,只是大概了解學生的普遍想法,導致在教學時不能針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授課,這使得學生對教師講解的內容不理解、不感興趣,這也是成為學生物理學習能力普遍很差的原因之一。在物理教學中,教師主要是以講解的形式來教授學生學習物理,這使得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屬于教師的,然而,學生才是教師要教導的對象,需要學生親自對物理知識進行實驗,獨自思考,不斷探索,才可以使學生對物理知識有求知欲,才能保證物理學習的有效提高。物理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但是學生卻在這樣的學科中得不到實踐的機會,因為教師不夠重視實驗教學,所以,使得學生對這門學科沒有積極性,學習能力也不佳;甚至還有一部分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只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概念,遇到物理題會做就可以了,本著這樣的教學態度,使得學生在物理學習中長期缺乏實踐,不能深入理解物理知識,限制了學生操作實驗方面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發揮,同時學生也不能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有效性學習的方法
1.結合實際,建設情境課堂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和創新,教育對學生學習能力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初中物理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學習能力,因此,針對物理教學中的諸多問題,教師應結合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巧妙地設計情境課堂,以達到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其實,在實際生活中潛藏著許許多多的物理教學資料,如果教師能巧妙地運用這些教學資料,不僅能有效地刺激學生學習物理的動力,還能在根本上解決教學資料的短缺問題,因而,教師應正確認識教學問題,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從生活實際出發,巧妙地在課堂上設置問題情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學習力和運動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問題,設置問題情境:2005年10月12日9時零分零秒,發射神舟六號飛船的二號F型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隨著指揮員發出口令:“進入2分鐘準備”“進入一分鐘準備”“50秒”“40秒”“30秒”“20秒”“10,9,8,7,6,5,4,3,2,1,點火!”白色的水蒸氣從火箭的底部噴涌而出,隨著一聲巨響,火箭升入空中,日落后會看到夜空中幾顆明亮的“星星”正在緩緩移動,這些就是環繞地球飛行的人造衛星,主要是用于通訊、天文觀測、軍事任務和遙感等,火箭就是把衛星送入太空的介質。在給學生講述這個問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把這段視頻或者是圖片給學生觀看,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提出問題:“火箭是如何發射升空的?”“衛星為什么會如此運動?”等問題讓學生討論,使學生在討論中不知不覺地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2.物理教學結合物理實驗,加強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物理實驗占據著顯著的地位,因此,教師應在授課時多加注意、授課與實驗的有機結合,通過物理實驗,讓學生接觸更多不同于教材的物理知識,從而激發學生不斷學習物理的學習動力,加強學生對初中物理學習的有效性,使學生在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又接觸了如何操作物理的相關實驗,了解物理的相關性質。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學習了課本知識,還培養了動手操作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有效性的全面發展。例如,教師在講授壓強時,可以借助加強實驗來教授學生壓強知識,首先,教師應在課堂上準備一些雞蛋,握在手中,使勁握,雞蛋也沒有破碎,這時,教師應適時地提問幾個學生,并讓他們拿著雞蛋感受一下,雞蛋是很難握破碎的,然后教師把雞蛋在碗邊輕輕敲一下,發現雞蛋馬上就破碎了,這是因為什么呢?讓學生對這個實驗現象進行討論,學生會慢慢地發現,雞蛋在用手握著時,受力的面積比較大,壓強小,所以,雞蛋難以破碎,而在碗邊輕敲時,受力的面積比較小,壓強大,因此雞蛋馬上就破碎了。通過這個實驗,學生一起討論,深刻清楚地得出,壓強的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增強了學生學習物理的有效性,還使學生對此知識點印象深刻。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有效性學習的探究,針對這個探究,物理教學找到了更為合理的物理教學方法。總之,經過不斷地研究與學習,物理課堂更加高效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