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策劃經典案例范文
時間:2023-06-15 17:40: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活動策劃經典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直郵活動策劃耍注意直郵本身特征
直郵的書面化、精準性、可保存等特點,使其在通信行業具有媒體優勢。直郵能面向精準的目標群體,提高媒體宣傳效果。同時,直郵能承載更多的信息內容,圖文并茂地展示產品特性。最突出的是,直郵能長久的被客戶保存,增強宣傳效果和營銷成功的可能性。因此,在直郵活動策劃中,如何展現直郵的優勢,說服客戶使用直郵,是首要解決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策劃人員不僅要了解直郵的相關信息,更要熟悉客戶面臨的市場環境,了解客戶特征,明確客戶要達到的目的,有針對性地介紹直郵。
2、直郵活動策劃要以數據為基礎
直郵的精準性是通過數據體現出來的,不僅包括原始數據,還包括經過篩選分析的數據,這直接決定著營銷活動的效果。試想一下,將關于宣傳動感地帶的直郵發放至政府單位,必然不會引起重視;如果寄遞給高校區,效果將完全不同。
3、直郵活動策劃要注重直郵自身的設計
直郵自身的設計包括信封、內件、文案的設計和圖案的配合等,這些都是為了更好地展示產品,給受眾留下深刻印象,并刺激受眾產生消費行為,達到營銷目的。因此,策劃人員在各種類型的直郵產品選擇上應與本次營銷活動相符,產品設計要突出營銷主題,創意要易于被受眾接受。
比如,新資費套餐的推廣營銷策劃,應選擇簡單明了的直郵產品,一張明信片或許就能達到客戶的營銷目的。在圖文設計上,應突出新資費套餐的優勢。如果該套餐面向學生,設計要時尚、活潑;面向老年人,則要沉穩、莊重,并突出直郵誘因,比如資費更低、贈送禮品、增加通話時長等信息。
樂家通信公司利用“無線辦公解決方案”,使客戶與潛在商業伙伴的會議更具魅力。通過郵寄一個幽默盒的相關郵件,促使客戶回復電話,銷售團隊也為移動電話確定了優惠的價格,以利于成交。即通過電話展開與商業伙伴的聯系,達成合作意向。這樣一方面幫助客戶節省成本和時間,另一方面擴大了樂家通信公司的用戶群。
因此,直郵的創意是一個“自由范圍的蛋盒”,盒子中的每一個“雞蛋”(用巧克力制作)上都描述了一個采用“無線辦公系統”的好處。
4、直郵活動策劃應注重整合營銷
直郵雖然具有大眾傳媒不具備的一些突出優勢,但是一定要客觀的認識到,直郵不是完美無缺的。因此,在營銷活動中,以直郵為主,配合電視、電話、廣播、雜志、網絡等其他渠道的媒體,能更好地實現營銷效果。在策劃中,合理巧妙的搭配整合各種媒體,是策劃人員必須考慮的一個方面。
例如,聯通公司3G業務的A計劃和B計劃,就是電視、廣播和直郵等多種營銷渠道相互配合展開的營銷活動,以及在聯通營業廳購買蘋果手機贈話費,也是多渠道整合營銷的經典案例之一。
5、直郵活動策劃需要團隊共同實現
策劃團隊成員的配合非常重要,因為所有的設想和策劃最終都要通過團隊實現。團隊成員的能力和素質,彼此間的配合,對直郵活動的理解深度等都直接影響著營銷活動的成敗。
綜上所述,在直郵活動的策劃中,每個環節的設計都要達到“3+2”五點合一,即吸引力、可信度、關聯度、執行力和傳播力。通過直郵展現創意吸引受眾,進而讓受眾信任直郵,從而聯想到目標營銷產品,再進一步通過直郵號召受眾響應,并盡可能擴大受眾的覆蓋范圍,最好的局面是受眾成為忠誠客戶,通過口碑宣傳增強產品的傳播力。
篇2
性;班級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1―0029―01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點,家長則是每個人的啟蒙之師。父母對孩子的生活習慣、道德品行、行為方式,甚至是談吐舉止等都在不停地給予影響和示范。幼年時期的孩子完全是一張“白紙”,由啟蒙教師――家長為其涂上生命的底色,這層底色將永遠不會抹去,深深融入孩子的基因,是其未來發展的基點。因此,父母教育孩子,更要重視自身的成長。
一、案例呈現
2015年感恩節,秦安路小學熒火蟲班的同學、家長和老師迎來了精心策劃組織的以“愛與感恩”為主題的親子活動。活動讓家長們回憶起初為父母的喜悅、拉扯孩子的艱辛、幸福成長的快樂。快樂、溫情的互動親子游戲結束后,熒火蟲們懷著愉悅的心情享用了一頓愛里工廠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感恩大餐,參觀了企業生產線,了解了蛋糕的制作過程。整個感恩活動從一個充滿愛意的地方出發,讓愛的火種在小螢火蟲的心里生根發芽,活動策劃者郝爽媽媽原創的充滿愛意的詩《謝謝你,我的孩子》,將活動帶入最濃情時刻的同時,也提醒我們去思考,從家長和孩子的行為中,看到了一些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家長素養的參差不齊,在活動時難免會出現一些不文明行為,如,上大巴車的時候不排隊,指使孩子去搶座位,不按要求一位大人帶一個小孩,隨意組合亂坐,給清點人數的家長造成了麻煩;午飯吃自助餐后,不自覺收拾餐盤,隨意丟棄;下午吃自助蛋糕餐時,多拿多占,不珍惜食物,吃不了就扔在地上,甚至教唆孩子偷偷往包里裝;做游戲時,不能引導自己的孩子當好觀眾,而是在臺下隨意喊叫、亂跑……這些現象都體現了部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行為養成習慣教育的不到位和缺失,家長只注重了對孩子的“愛”,而忽略了自己作為孩子榜樣的責任和力量。
從某種意義上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為此,應該讓家庭生活和學校環境乃至社會風氣成為孩子文明習慣養成的支撐力量。正如本次活動的主題,我們感恩大家及時發現問題,審視問題,并及時從中汲取教訓,不斷改進教育理念和引導方式,促進此類活動能持續有效開展,增進家長與孩子、孩子與孩子、家長與家長、老師與家長之間的相互了解,彼此影響,促進共同成長,增強集體凝聚力和榮譽感。
二、加強禮儀教育的班級實踐
1. 制定本班“講文明、學禮儀”親子活動計劃,在活動中找問題,勤糾正。
2. 家校合力,共同編寫本班《讀經典,學禮儀親子共讀手冊》,系統地組織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讓家長和學生在誦讀中,從故事、情境、事理、生活中領悟內涵,獲得心靈啟示與道德勇氣,從而內化為自我的道德行為。
篇3
【關鍵詞】公共關系;思路;改革
高?!豆碴P系學》是一門應用性、藝術性、實踐性極強的課程。怎樣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縮短理論學習與實踐運用之間的距離,達到培養學生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是公共關系教學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但就目前公共關系課程教學的現狀來看,課時少內容多、教學方式單一、考核方式不靈活等因素導致了在公共關系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只以完成教學任務進度為訴求,忽視了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在公共關系教學理論探索與實踐中,筆者認為高校公共關系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突出重點內容,創新教學方式,以此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高校公共關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公共關系教學的現狀在一定程度上還不能完全符合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這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教學難度大
公共關系教學內容過多且龐雜,對教師的知識結構要求較高,對學生的知識結構要求也較高。同時具備較為系統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教師是極少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處理授課的理論知識內容與專業課實踐性內容交叉關系問題的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切合專業學生的特點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方式單一
在公共關系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習慣運用的是一言堂式的傳統講授教學法,以教師為中心的理論教學仍占據主導地位。近年來,各高校對傳統講授教學法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揚棄,開始實施案例教學法。但是,目前教師在實施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更多地是簡單將案例置于講授的內容中,作為輔助講授內容之用,沒有達到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為目的,沒有達到案例教學應有的效果。同時,由于課時少、內容多等因素的制約,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不充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能很好發揮,這些因素均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3、教材體系不完備
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方面,公共關系課程教學完全依靠現有教材已經不能滿足學生提升實踐能力培養的需求。當前許多《公共關系學》教科書體例也不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存在重理論、輕應用能力培養等問題。
第一,學生由于專業課程設置的原因,所具備的相關知識儲備有差異,存在著對書本上的術語或專業詞匯在理解上不夠準確的現象,如“公共關系傳播”這一章節里有大量傳播學理論方面的知識,包括傳播媒介理論、“把關人”理論等,限于課堂教學的計劃課時,無法詳細講授,但是如果不講解,學生對公關傳播的理解就會斷章取義。
第二,針對某行業重點分析的教材較為少見。如果只以目前高校大多通用的“面向 21 世紀課程教材”,就不能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的公關理論,從公關的角度闡釋分析具體行業的社會事件,了解公關理論的實際運用情況,也無法突出學校的優勢學科和品牌特色。
第三,教材不能及時介紹公關業界前沿動態消息。目前公共關系學教材具有滯后性的特點,無法及時反映社會經濟形勢的最新變化,無法快速補充公關理論發展新的熱點術語。
4、考核方式不靈活
課程考核方式是影響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因素,但在教學實踐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考核多數采用閉卷考試,學生更注重死記硬背,理論應用的能力較為不足,這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都是極為不利的。
二、提高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思路
高校公共關系教學,一定要針對大學教育的特點和學生的需求,精選教材,突出切合學生實際的內容,重點講授。
1、突出公共關系意識教學
公共關系意識是現代社會的一種文明觀念,包括塑造學生的形象意識、服務公眾意識、真誠互惠意識、溝通交流意識、創新審美意識等。在校學生步入社會后,都必須具有處理好人際關系的思想準備和自覺意識。因此,學校必須對所有的大學生進行最根本的公關素質和公關意識的培養,使學生具備注重形象、公眾至上、交往溝通、開拓創新、文明競爭等公關意識。實踐證明,具備強烈公關意識的高校畢業生才能立足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2、突出公共關系技能教學
目前,在大學畢業生就業比較困難,競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下,大學生的就業面試技巧就顯得異常重要,而就業面試的許多技巧都與公關素質相聯系。比如,著裝打扮、儀表儀態、自我介紹、現場操作等。因此,在高校公共關系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公關訓練,使學生學會并掌握各種必要的公關技能。
3、突出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教學
社會就是一個人際關系的大網絡,如何處理人際關系,是關系到工作順利與否的重要因素。高校學生的就業崗位大多處在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的第一線,他們面對的人際關系會更為復雜更為重要,因此他們要做好工作,就必須先處理好人際關系。故而,在公共關系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人際關系方面的教育、指導,使學生掌握與人交流溝通的方法、技巧。
4、突出公共關系策劃教學
公共關系是一門創造性的學問,這種創造性充分體現在公共關系活動的策劃中。高校學生作為未來經濟工作的主要實踐者、執行者、管理者,必須了解公共關系策劃的重要性以及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主動參與、指導公關策劃活動,以保證自己所在企業、單位、部門能立足于不敗之地。在公共關系教學中,教師可以選取學生熟悉的學校、企業或部門作為公關專題活動的主體,讓學生根據其實際現狀和目標要求,對公關活動的主題、手段、形式、方法等各方面進行構思和設計,制定出最佳的活動方案。通過活動方案策劃,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公關策劃能力,使學生掌握了方案策劃的方法和技巧。
5、突出對學生交際禮儀教學
交際禮儀是公共關系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加強高校學生社交禮儀基本規范和知識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促使其從一點一滴小事著眼,從一舉一動自身行為著手,逐步提高自身修養。禮儀教學形式要新穎活潑,內容要引人入勝,密切聯系學生自身實際。
四、高校公共關系教學的改革嘗試
1、教學內容改革的探索
建立清晰、豐富、精煉的教學內容體系。公共關系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與管理學、市場營銷學、新聞學、廣告學、經濟學、社會心理學等很多學科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授課內容的安排上,這些學科的基本知識都會有所涉及,這就需要有條理清晰、內容豐富、精簡概要的教學內容體系,然而目前所能見到的《公共關系學》教材在體系上大同小異,內容上并沒有從實用出發設計及增補修訂,不太適應我國當前迅速發展變化的公共關系環境。鑒于此,應在授課時結合不同專業的學生編寫相應的教學輔助資料,在銜接和配合教材的前提下,做到既充分發揮教材的優勢,又不拘泥于教材,以協調解決教材運用中基礎性與前沿性、普適性與專業性、理論性與實踐性方面存在的問題。
同時,應當改革公共關系學的教學內容體系。筆者認為公共關系學的教學內容體系應如圖 1 所示。
教學內容體系的安排上,第一部分注意理論上的系統性,嚴格按照公共關系自身的邏輯結構進行理論構思,將公共關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簡明而又清晰地介紹給學生;第二部分緊跟時展的腳步,追尋公關發展的軌跡,反映公共關系領域中理論和實踐的最新成果;第三部分則側重從實用出發設計公關實務的基本內容,對公關實踐活動做較為詳盡、具體的介紹,如“公共關系禮儀”部分細化講授“人際關系溝通技巧”、“求職面試的公關藝術”、“大學生個人形象設計”等內容,著力在活動中培養實踐應用能力。
2、教學方法改革的探索
要培養應用型人才,必須構建與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相適應的教學方法。梳理適用于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方法,結合公關教學體會,筆者認為應對如下公關教學法進一步探索改進。
(1)案例研究法
案例教學法旨在通過分析及探討案例,揭示公關活動的規律,從而使學生掌握相關理論的要點。這種方法可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但目前公共關系案例教學法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多引用國外案例,以國內公關事件為研究對象的較少,且較為陳舊;二是較復雜的案例后面很少設立啟發性的思考題或給出一定的分析提示等,致使案例討論內容缺乏針對性;三是案例教學的效果不佳。課前選擇經典的案例,上課過程中調動學生積極性,啟發學生思考及課后總結案例分析課的效果等,上述各個環節如果處理不好,就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對此,在對案例進行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可以結合中國制度和文化背景,結合時事熱點,關注公關現實問題,積極開發新案例。筆者從《三國演義》的“赤壁之戰”引出要充分了解公關對象的道理。以《紅樓夢》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加深同學們對公共關系的主體關系的認識;以“王熙鳳主理榮國府”的事例,闡釋公關人員的組織管理能力。
②教師課前要深入分析案例所反映的問題,尤其要透徹了解案例中隱含的一些公關理論和方法。在明確教學目的的前提下,在課堂上對典型案例蘊含的理論、成功的技巧及原因、導致失敗的根源等做提示,讓學生針對具體問題,從某個角度就某一因素或環節重點思考及分析解剖。避免討論目標分散、游離主題情況,能使學生把握案例分析的重難點,達到案例教學的目的。
③精心組織課堂討論、辯論。課前讓學生對案例有初步的了解,上課時老師再重點介紹,鼓勵學生通過討論產生思維碰撞,掀起頭腦風暴。針對相異的思路和結論,教師可適時點化、協調及總結,進一步促進全面縝密的思考。
(2)情景模擬法
情景模擬法通過把學生安排到模擬的情景中,讓學生來解決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旨在改進學生處理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處理事務的效率和能力。情景模擬法具有形象性和親驗性,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活躍課堂氣氛。但目前公共關系情景模擬法存在著以下問題:一是學生比較害羞,不愿意上臺表演;二是沒有角色的學生參與意識和積極性不高;三是學生容易沉醉于活動的情感氛圍,不能用心領會活動所體現的理論意義。
由于情景模擬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大膽參與。
①通過協助學生做好知識儲備和心理準備、為文本的撰寫和定稿把關、營造逼真的現場氣氛等工作,引導學生在身份扮演中取得良好效果,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參與的積極性。
②可以組隊的方式安排活動。讓沒有參與角色的同學作為小組成員協助參與角色的同學排練,通過共同分析課題、設計情節、撰寫方案和參與提問等活動,來達到提高其參與活動的熱情、增
強團隊合作精神的目的。如學習求職面試禮儀時,可以讓同學們做模擬應聘會的評委,事先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設想所需人才的要求、員工崗位和待遇、面試時主考官會提出哪些問題等。會上請考官打分,評點應聘學生哪些方面做得比較好,仍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的方法,教師最后總結評析。這樣的活動吸引了大部分學生,學生的參與熱情也隨著活動的進展而高漲。
③引導學生體會和感悟具體事件中每一個模擬角色的行為所折射出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從而達到由小見大、由點到面、開發智慧、提高處理實際問題能力的目的。
3、考核制度改革的探索
改革考核方式,調動師生在課程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的積極性,要做到以下幾點:
①考試形式多樣化,除閉卷考試外,采取活動策劃方案、應用文書和案例分析等作為中期考核方式。
②成績結構多樣化,注重平時考核。通過提問、作業等方式考核學生的能力,重點結合各章節的內容組織學生針對一些熱點問題開展討論,撰寫活動策劃案,依據學生的作業和課堂表現評定平時成績。充分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增強對公共關系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具體地說,可以參照下述公式來評定學生的成績:
X=50%(A+B)+50%(C+D)
X:學生的期終總評成績。
A:學生期中考試理論部分卷面分。
B:學生期末考試理論部分卷面分。
C:平時作業(每次撰寫的公關活動策劃方案、課堂回答問題等的平均成績)。
D:學生期末為某一社會組織寫出的公關活動策劃方案。
誠然,這種考核方式是一種大膽的改革,教師需為此付出多倍的努力與細致的工作,甚至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難題。但對學生而言,卻是受益匪淺。
四、結束語
總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是公共關系教學培養應用型人才必須堅持的原則。公關教學應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重點,改變教學思想觀念,勇于嘗試、大膽探索可行性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而培出合乎社會需要的公共關系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耀珍,唐娟. 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公共關系教學改革探索 [J]. 教學研究,2013,(3).
[2]熊越強. 提高公共關系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思路[J]. 中國成人教育,2008,(5).
[3]李靜. 公共關系課程改革與創新 [J]. 教學實踐,2011,(4).
[4]田省強. 公共關系教學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 甘肅教育,2008,(2).
篇4
目前常見的微博活動有兩種:1.自發型活動;2.有獎合作活動。自發型的活動有,同城活動、線上活動、有獎活動中的其他。而有獎合作活動又分為大轉盤、砸金蛋、有獎轉發、其他。從活動熱度和效果來看,有獎合作活動的表現最好,體現在“利益”刺激下驅動粉絲的轉化。
微博活動的具體流程:
1、活動策劃:
a、活動文案的策劃
活動標題策劃,如何策劃讓用戶心動參與的活動?活動標題是關鍵,直接影響用戶活動第一關注印象,在標題策劃中,體現活動免費性,如0元贏取、免費之類詞。還有就是在標題出現活動的具體獎品實物,如ipad、iphone、項鏈、手表、U盤,流行度高的產品更為的吸引用戶。推薦使用數碼內產品,用戶的參與度好。
活動主題內容策劃和活動規則,活動主題明確,如周年慶典、用戶回饋、或借助節假日有吸引力。在活動規則中,一般關注、轉發@好友,微博登錄官方網站、話題討論,明確好活動規則,請勿過于繁瑣的流程。活動聲明未按要求參與者權取消其獲獎資格,并采用第三方抽獎平臺重新抽取符合規則的參與者。體現活動的公平、公正。
活動話題策劃,緊扣時尚熱點和新聞熱點,盡量貼近用戶關注高的話題,植入活動活動傳播的主題內容,成為粉絲的熱點話題。
活動時間策劃:在用戶關注度高的節假日,如國慶、情人節、元旦、圣誕節。
b、活動海報設計:標語醒目,獎品突出,參與規則。
c、活動產品準備:
活動產品預算,活動預算高的朋友可以考慮如iphone、ipad之類,流行度高的產品。預算低的朋友也別灰心,我們從iphone、ipad之類周邊產品入手、如喬布斯傳、iphone充電器、iphone手機套、ipad鍵盤。推廣不一定是砸金,有技巧的推廣一樣有不錯的效果。當然,也有人說不要一味使用ipad、iphone之類的產品,但是從目前的效應告訴我們這樣的產品受用戶關注依舊居高不下,而這樣的活動產品也屢試不爽。如果企業有自己不錯的產品,可以將自己的產品設置為獎品,增加企業品牌宣傳。
活動產品的包裝,在產品的包裝上,盡量精致、更加體現出是一份高檔的禮物。
活動產品的受歡迎度,熱門時尚的產品是首選,一般選擇中性類的產品,不能女性化或者男性化的產品,當然跟推廣目標用戶群有關,有做女性產品或男性產品的用戶可以這樣做。推薦使用數碼類產品。
活動產品的物流配送,選擇易配送的產品。
d、活動效果預估
根據自身網站內會員和微博的粉絲數,從日常的活躍度,訪問量,粉絲的互動來判斷活動效果的預估,最重要的是將活動用戶轉化為自己的用戶。
2、活動預熱
任何的活動都需要有個預熱期,用來為活動渲染造勢。
使用普通微博帳號發一些以活動主題相關的微博,并配以圖片吸引眼球。為后期的活動造勢。線上活動(曬照片、送祝福、測試星座、娛樂互動)、同城活動(作品征集、市集/游園、其他等),作為預熱活動。
官方網站通過郵件提前通知站內會員微博活動預告。
3、活動推廣
a、社會化媒體的分享:
b、論壇推廣:
c、活動邀請:每日可邀請50名粉絲。
d、IM推廣:活動開始后,通過QQMSN旺旺等IM工具為微博活動助推。
e、百度產品推廣:在短期內去做站內的活動seo并不明顯,可以通過百度產品(百科知道百度論壇百度博客)增加活動內容的搜索引擎的排名。
f、官方網站站內用戶EDM傳播:通過企業自身的站內做微博活動的EDM宣傳和預告
g、微博直播:通過活動熱點在新浪微博全程直播活動內容,并配合微博有獎轉發活動。
4、活動數據跟進
適時監測轉況,評論數據,粉絲增長,做好數據分析。一般在活動最后兩天內,粉絲及轉發的數量都會猛漲達到一個峰值,在此期間做好站外的助推,有利于讓活動持續的升溫。在活動結束后,繼續跟進獲獎粉絲及活動參與粉絲,通過發獎與粉絲的二次互動。
5、活動結束跟進
a、做好客戶管理
活動結束,用戶活動體驗和建議收集調查——投票在線客服,做好解決用戶的各種疑問——關于發獎和領獎的疑問
數據分析,統計活動參與用戶和領獎用戶——保持互動狀態
b、活動花絮營銷,通過發獎與獲獎粉絲進行二次互動,保持活動余熱。
本地地區快遞送貨、上門進行花絮拍攝
外地獲獎者,則通過客服聯系、提供與獎品合影照片。
c、活動結束后期推廣工作
活動結束后期的推廣尤其的重要,是活動的一個收尾工作,通過熱點話題、活動影響、活動營銷方案、活動參與感受,進行軟文的撰寫,微博的二次傳播達到這個活動營銷的效果。
篇5
如何適應業界對專家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如何改變新聞教育脫離現實的現象?
如何面對眾多院校設置新聞教育?
在這里“拷問傳媒教育”的是業界的有限需求,每年傳媒學科畢業的大學生相當多的到不了傳媒業界工作。業界需求過剩是原因之一,但在需求范圍內業界也招收了不少其他學科的學生。是合理還是不合理?但不管如何,作為傳媒教育界我們自身要反思的是:我們的傳媒教育還有什么缺陷?我們的學生是否深受業界歡迎了?
特別需要引起我們關注的是,在“有限需求”的大環境下許多院校卻依然瞄準傳媒教育,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涉足傳媒教育的院校已有660多家,出現有條件上沒有條件也爭著上的現象,而且還有繼續擴大規模之勢。
作為有志和有能力從事傳媒教育的院校,一定要確立這種觀念:業界對新聞人才的要求就是我們新聞教育培養的目標。那么,從業務的角度來看業界需要的是怎樣的大學生呢?應該是三項創新能力兼備:具有適應新聞內容創新的過硬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新的視覺和方法洞察社會的能力、把握新聞發展趨勢的創新能力。反思我們新聞教育的缺陷,可從拷問“三項能力”掌握的狀況入手。
如何滿足業界對“上手快,后勁又足”的人才需求――
強化三項創新能力,培育具有綜合素質的通用人才
有的人談到新聞學畢業生時往往用“上手快,后勁不足”來概括,我不太主張籠而統之去評說,因為有相當多的新聞學畢業生是很不錯的。但“上手快,后勁不足”的問題的確比較突出。早些年,我就碰到過這種情況。一位我認識的記者,進報社很快就上手,寫的消息、通訊很規范。相反的一位中文系畢業的學生,開始寫稿時不是缺這個要素就缺那個要素,不規范。但一年多之后,卻發現這位中文系的學生超過了那位新聞學畢業生。原因是這位記者中文功底好,一進中文系,老師就要求學生一年寫100篇作文,強化寫作能力。為了寫好文章,又得讀很多書。他來到報社后中文功底是過硬的,缺的只是新聞的基礎知識,而這些基礎知識目前仍比較淺薄,只要花點時間比較快就弄通了。一旦掌握了新聞規律很快就上手了,加上中文基礎的強勢,后勁就激發出來了。相反的,同來的新聞學的學生,如果沒有強化中文基礎訓練,開始時雖然上手快,但時間一久后勁不足就顯現出來了。當然,中文基礎同樣是可以補課的,但中文的硬功夫并非短時間內能掌握,在學校時就要把握好最好的時機練好扎實的文字基本功。又比如學社會學的人,他可能有豐富的社會學知識,如果又有過硬的文字功夫,只要有志從事新聞工作,也許是搞新聞的好材料。我們的新聞專業的學生,如果只是為了消極對應教學大綱的要求,應付考試拿個好成績,不下苦功夫練好文字基本功和掌握較豐厚的知識,就有可能出現“上手快,后勁不足”的問題。同樣,新聞學畢業的學生也有不少上手又快又有后勁,這與他們全面領悟了新聞人才需具備的基本素質,下功夫練好三項基本能力有關。
有的人也許會說,既然這樣還要辦新聞學專業干什么?我認為不是不要,相反地要強化。新聞學的教學科研水平整體要提高,增設從新聞單位實踐中提升起來的創新理論課、更有厚度的課,要學得更深一些更專一些更系統一些,使學生具有“把握新聞發展趨勢的創新能力”。這是新聞學的優勢。
同時,對新聞課程與其他學科的比例要調整,四年本科的學習畢竟課時是有限的,因此對課程課時要進行合理的設計,原有的教材要疏理,該刪改的要刪改,比較淺顯的理論課可以合并,騰出一定的時間去強化另兩個能力,也就是“具有適應新聞內容創新的過硬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新的視覺和方法洞察社會的能力”。在信息快速傳播的今天,在各報都開辟“報料熱線”的情況下,獨家新聞越來越少,新聞的競爭常常體現在問題切入的角度和文章的品位,從過去的只是把事實報道出來,變成傳播觀點、理念、思想,以獨特的視覺穿透力感悟影響讀者。記者要從事實的披露者、信息的傳遞者,往社會分析員乃至引導社會變革的評論家的角色轉變。新聞采編人員要有很強的分析能力、策劃能力。培養這方面的能力,僅僅靠新聞專業方面的課程是不夠的,要擴大課程的基本面,增加社會學、人文科學等領域的課程,擴大學生知識視野。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還要根據三項基本能力的要求引導學生課余之后學習的走向。從掌握知識來說,學生不能只接受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也不能完全依賴網上知識?,F在學生喜歡上網,很快接收到各類信息,這是好的一面。但光從網上接受知識是不夠的,一定要花時間讀書,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要下點功夫學經典著作,包括歷史經典和現實經典。歷史經典就是過去流傳下來的有價值的著作,包括古今中外的經典著作?,F實經典主要是那些反映、解讀社會現實問題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有助于學生全面認識當前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新聞敏感及分析能力。有了三項基本能力,就會使業界在用人的過程中感受到新聞學畢業出來的人搞新聞就不一樣,擴大對新聞學人才的需求。
如何適應業界對專家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營造自由成長環境,從通用人才中派生出特殊人才
為什么不少新聞單位只是招一部分學新聞的,還招中文學、哲學、法學、歷史學甚至理工科的?有客觀因素,也就是與媒體內容往多樣化的發展有關,比如不少報紙有財經版塊、法律版塊、文藝版塊、體育版塊等,相應地招收了一些相關的人才。但這只是問題的一方面,還有與新聞教育缺乏“自由(自我)發展”環境有關。如果有一個良好的“自由(自我)發展”的環境,培養出來的是創新型和有良好的功底的人才,專業版塊也是可以由新聞學畢業生擔綱的?,F在傳媒的專業版塊越來越多,如果新聞院校的畢業生成不了業界的主角,讓可要可不要之勢泛濫下去,將嚴重影響到整個新聞學科的社會價值實現,對新聞院校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悲哀。
作為一個新聞單位,各種人才都是需要的?,F在普遍認為復合型人才比較緊缺,另外就是專家型人才。有的專欄專版做得不專業,業界就從相應的專業中去挑人。雖有專業能力,但未必有新聞眼光,也未必能做得好。當然,也有些做得不錯的。有的院校還考慮設立專門培養專門人才的專業,比如專門培養財經記者、法律記者,等等。這樣做,會不會使學生的就業門路更小了呢?當年不缺這類人才的傳媒單位就有可能不會去要這種專才,而且報社內部的采編人員經常是內部流動的,只是專才而不是通才也會影響報社對這類畢業生的選取。對大多數新聞院校來說,設立專業類的新聞專業也是不容易做好的,師資力量不足,教學的質量無保證。更為重要的是,學生高中畢業考大學時并不成熟,盲目性較大,進了大學一段時間后才明白自己的興奮點在哪里,才能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因此,大學新聞理論教育應在培養具有三項基本能力的“通才”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志向自由(自我)發展成通用的記者、專業型乃至專家型的記者或是復合型人才。新聞通用人才都必須有三項基本能力,然后根據各人的具體情況和愛好興趣進行選擇,讓其自由發展、自我發展。比如,有的學生有志成為財經記者,他可以選修經濟理論,可以有意識到經濟業界實習。總之,各有所好,各得其所。這樣的學生,既可作通才來用也可作專才來用,就業面更寬。
傳媒的復合型人才在學校里是形不成的,就業實踐之后才能逐步顯露,并通過采編、經營等多崗位交流實踐,多種能力兼備才能形成“復合型”。但學生個人的性格、愛好及其在日常學習、工作、社會活動等方面的表現,能顯示出某些綜合能力的雛形,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學校可因勢利導,在社會活動策劃能力的訓練等方面提供良好條件,學生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自覺參與社會活動和技能訓練,為往復合型發展創造條件。另外,有一些跨學科的學生,比如學新聞再輔修經濟管理,或本科學管理學、研究生讀新聞學等,也往往具有復合型的潛質,容易找到工作。
為了培養好通才,并讓其中一部分人往專門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發展,學校既要有對某些項目的硬性規定,又要積極營造自由發展的環境。自由寬松和積極引導并重對各類人才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形成三項能力的基礎理論是強硬性的學習,專業課和有利于強化這三方面知識的課程學生一定要上,涉及這三方面能力的實踐學校也要認真組織實施。其他方面的能力,可以根據各人的情況自由性地學習和發展。如果一下子就把自己設計成專家型或復合型,而沒有扎實的經典理論和必要的實踐墊底,就有可能成為脫離新聞的“專家”,復合型也可能是“萬金油”型,新聞單位用不上。硬性的學習課程不是應付式的課,而是一定要讓學生能得到收獲的課,因此課程內容的設置和老師的教學是十分重要的,要由優秀老師通過創新的理論教學,將學生帶入嶄新的領域中去。
在營造發展空間方面,學校的專業課與一些很有意義的講座要錯開,要學生有機會參加。要有較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選修喜歡的專業類課程,以有利于往特殊人才方向發展。
如何改變新聞教育脫離現實的現象――
走進業界,尋找解決問題的切入點
新聞教育與新聞實踐之間脫節的問題比較突出,說到底,新聞是操作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高校要培養出好的新聞人,一定要了解媒體和社會。
要通過案例教學和社會實踐,來改變目前新聞課程存在脫離實際的問題。老師在上課中應多穿插媒體的實戰案例,還要經常邀請業界有影響的人物來上課或開講座,讓他們將多年積累形成的真知灼見帶進高校,傳遞給學生,彌補高校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學界要主動走進業界,尋找教育與實踐的結合點。例如,暨南大學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正在打造的“暨大準記者南方訓練營”,就是試圖從這里找到切入點。合作雙方決定,從暨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挑選學生作為“準記者”,以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作為訓練基地,請南方報業有豐富實戰經驗的采編人員對“準記者”進行新聞實踐案例教學,并組織“準記者”參與重大采訪活動,進行實操訓練。具體步驟:第一階段培訓。在暨南大學新聞學專業二年級本科生中選拔學生,加上幾名研究生作為“準記者”,聘請南方報業采編策劃精英為訓練營開設系列講座課程。時間為4至6月。第二階段實戰。訓練營成員分成若干組,利用課余及暑假,分赴南方報業旗下南方日報、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21世紀經濟報道、南方農村報和南方月刊等媒體,參與重大采訪活動,檢驗和應用所學理論知識,全面鍛煉采編和社會實踐能力。時間7至9月。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人力資源中心對“準記者”實習期間的表現進行考核,并建立聯系檔案,長期追蹤考察,從中挑選優秀人才。第三階段總結推廣。開展訓練營成果報告會,總結經驗,擴大宣傳,塑造品牌,準備和籌劃下一期訓練營。
媒體與學校聯手加強雙方在理論教學和新聞采編實戰方面的互動及深度合作,深入系統總結國內領先型媒體的新聞運作理念與案例,將推動學院的傳媒科研工作及學科建設,促進教材創新和新聞教育改革,改變教學當中與新聞現實脫節的現象,有利于學生的培養。二年級學生期未參加訓練營培訓,可在南方報業這樣的媒體軍團中補上案例教學、實踐教學這一課,有效鍛煉提高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策劃能力。在實踐中暴露出自身存在的問題,還有兩年在校學習時間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學習和彌補不足。
如何面對眾多院校設置新聞教育――
在整合中,往培養媒體人才和泛媒體人才方向分流
近年來,中國新聞教育發展非常迅速,但發展的速度過快,出現了粗放化擴張的問題,并使已經供大于求的狀況愈加嚴重。
知名度不高的一般院校的傳媒專業畢業生,要在新聞單位里找到工作很難。面對這種局面怎么辦?我認為,只能面對現實,尋求新的出路,可以進行“泛媒體就業”,即進入與新聞傳播專業相關的非傳媒單位工作。比如,進入企業從事內刊、職工電化教育、廣告策劃等方面的工作,還可以進入其他行業從事文化傳播、宣傳、新聞管理、新聞發言人、公關等方面的工作。新聞傳播專業的畢業生在這些行業完全用得著,只是目前用人單位還不太了解,大學生也將主要選擇盯在傳媒單位,供求雙方都存在誤區。只要加強溝通,并不斷有人在起示范作用,我們的畢業生將來在這里可以找到大有可為的平臺。
那么,泛媒體就業是否意味著新聞教育的內容和方式也需要作出相應調整?
篇6
【關鍵詞】高職廣告設計課程,崗位群,課程的對接
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廣告業迅速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一個成長快和推廣潛力大的新興產業,未來中國的廣告業的增長率將超過國際廣告業的增長率;高校廣告專業對廣告人才的培養和廣告行業對人才的培養和任用,及廣告行業各崗位之間的密切聯系和合作也將成為職業人才培養研究的重點。因此在經濟發展中需要的人才標準,將成為高校培養廣告專業人才的標準。
1.廣告行業的發展看需要的廣告專業人才
市場營銷手段的多元化;推廣、公關、業務咨詢、互動營銷等手段被輪番運用。因此,傳統的廣告行業的市場正在被其他的營銷方式所替代和分解。所以在廣告行業與市場營銷如影隨行,密不可分,未來看廣告與市場營銷將緊密融合;廣告行業內部競爭加劇。致使廣告行業的目標方向也在不斷地變化,發展中的廣告行業需要我們高職教育學校及時調整教學理念和思路,適時設置不同方向的崗位技能性課程。
2.廣告公司的業務范圍不同需要的設計崗位不同,要求的技能培養各不相同
通過廣告行業狀分析及廣告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崗位分析;廣告行業就業崗位基本分為八個方面,主要從事平面廣告設計與制作崗位的主要工作任務及職業,分別是:商業廣告設計崗位(設計員、設計師)、品牌設計崗位(品牌CI策劃設計)、包裝設計崗位、版式印刷設計崗位、網絡廣告設計崗位、商業圖像攝影崗位、展示設計崗位(室內設計)、戶外廣告崗位(雕刻、熱轉印、霓虹燈制作、櫥窗店面制作、路牌車體廣告)等。
不同的崗位群,不同的工作內容,不同的技能要求;也就需要高職廣告專業的課程設置與之相匹配。依次的分析如下:
2.1 廣告設計師的主要工作任務是:印前版式設計、平面廣告設計、彩圖噴繪與數碼快印、標書裝幀等工作。
需要的專業能力為:①編排軟件應用能力;②字體、字號、字色調配能力;③根據版式內容進行版塊合理劃分能力;④版式的審美與設計能力;⑤印前制作能力;⑥對廣告主題的分析能力;⑦根據主題進行發散思維的能力;⑧對設計元素的篩選能力;⑨廣告圖形的創意表能力;⑩廣告文案的撰寫能力;B11廣告版面的整合能力;B12圖片處理、校色能力;B13印前文件調整能力;B14噴繪儀、數碼印刷設備操作能力;B15文件格式轉換軟件操作能力;B16資料收集整理能力;B17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B18裁紙機操作能力;B19覆膜機操作能力;B20打孔機、膠裝機操作能力;B21裝訂操作流程。
需要的主干課程支撐的是:①Photoshop圖像處理;②印刷工藝;③版式設計、平面設計(海報、招貼、DM廣告、POP廣告、商業廣告)。
需要的職業基礎課程是:三大構成、設計素描、設計色彩、文字設計、專業攝影與數碼處理、廣告學概論、設計思維與方法、廣告法、廣告文案與策劃、優秀廣告案例賞析等課程。
通識課程是:語文、英語、計算機基礎、體育、形勢與政策、大學生心理健康。
2.2 戶外廣告設計制作員的主要工作任務是:①戶外廣告設計;②戶外廣告預算及制作。
需要的專業能力為:①戶外廣告可實施性分析能力;②戶外廣告材料把握能力;③根據主題進行創意的能力;④戶外廣告創新能力;⑤戶外廣告效果圖表能力;⑥戶外廣告施工圖繪制能力;⑦施工圖讀圖能力;⑧戶外常用廣告材料把握能力;⑨工程進度測算能力;⑩制作預算簡易報表能力;B11處理臨時變更工程的能力。
需要的主干課程支撐是:門頭廣告設計與制作、吸塑字設計與雕刻、其他字體的制作、排版的制作等課程。
2.3 品牌設計崗位(品牌CI策劃設計)的主要工作任務是:活動策劃、廣告策劃、企業形象推廣等工作任務。
需要的專業能力為:①活動的整體掌控能力;②禮儀和風俗習慣的把握能力;③活動時間的統籌安排能力;④人員的合理調配能力;⑤活動造價的預算能力;⑥策劃方案撰寫能力;⑦產品營銷分析能力;⑧產品定位分析能力;⑨市場銷售預測能力;⑩消費者心理分析能力;B11策劃方案撰寫能力;B12可實施性報告撰寫能力;B13廣告成本預算能力;B14企業文化的提煉能力;B15標識設計能力;B16企業整體形象設計能力;B17企業形象推廣的策劃能力;B18策劃書的撰寫能力。
需要的主干課程支撐是:標志設計與VI、經典廣告案例賞析。
2.4 網絡廣告設計崗位主要的任務是:網頁設計、網絡廣告設計等任務。
需要的專業能力為:①網絡廣告特性分析能力;②根據主題進行創意的能力;③音效與主題匹配的掌控能力;④節奏的把握能力;⑤Flash軟件熟練應用能力;⑥流媒體轉換能力。
需要的主干課程支撐是:網絡廣告、Flash、網頁設計制作。
2.5 數碼攝影與圖像處理崗位的主要工作任務是:數碼圖像處理、攝影等任務。
需要的專業能力為:①相機白平衡設置;②相機的光圈調整;③相機焦距的手動設置;④燈光效果對影像的影響;⑤攝像的構圖與取景;⑥數碼影像的電腦處理;⑦數碼影像處理的版式要求;⑧能夠應用相機拍出清晰的照片;⑨能夠通過人造光源營造照片氣氛;⑩拍攝過程能夠把握構圖,突出主題;B11能夠通過軟件修復照片的不足。
需要的主干課程支撐是:攝影、PS處理。
2.6 媒體(數碼)廣告:主要任務是:影視片頭設計與制作、影視廣告設計與制作。
需要的專業能力是:①影視片頭特性分析能力;②主題把握及創意的能力;③音效與主題匹配的掌控能力;④Flash、3DS MAX、After Effect、Premire軟件合成與輸出能力;⑤節奏的把握能力;⑥影視廣告特性分析設計能力;⑦音頻、視頻設備的操作能力。
需要的主干課程支撐是:網絡廣告、片頭廣告、影視廣告。
2.7 展示設計的主要工作任務是:設計展臺、策劃設計制作展示臺。
需要的專業能力:①展示商品的調查分析能力;②展示場所的空間設計能力;③展臺的設計能力;④展示效果圖的制作能力;⑤模型制作能力;⑥施工指導能力。
需要的主干課程支撐是:櫥窗廣告設計與制作、門頭設計與制作、3ds max、效果表展示設計。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課程的設置與職業能力之間的關系,職業能力需要不同的主干課程來支撐,而方法能力、社會能力是共性的。
需要的方法能力為:①資料收集整理能力;②制訂、實施工作計劃能力;③項目文檔理解能力;④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⑤版面的創新設計能力;⑥綜合分析、創新能力。
需要的社會能力為:①溝通協作能力;②語言表達能力;③團隊協作能力。
可以清晰的確定廣告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確定對應的人才的培養模式,是要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技能型的應用性人才,這樣課程很容易和崗位形成對接,達到人才培養方案確定的培養目標。
篇7
關鍵詞:公共管理學;案例教學;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
近年來,案例教學法成為公共管理類課程教學中較受歡迎的教學方法。黃淮學院公共管理學教學團隊以案例教學法為突破口進行,建立一套更有利于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教學體系,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一、案例教學法及其應用的必要性
(一)案例教學法的特點
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是從美國大學法學和商學課堂中發展而來,強調將現實問題進行典型化和文本化處理,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思辨、表達、爭論等實現自主學習、互動學習、研究學習。案例教學法是傳統教學方法的繼承和發展。傳統教學方法善于高效率、系統性地傳授理論知識,將案例以例證引證、閱讀材料、課后思考題等形式穿插在講授之中,為理論學習服務。案例教學法雖然強調以案例為中心,但必須以專業知識功底作為基礎,脫離理論傳授則無法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最終目的。因此,案例教學法對案例的應用應是多層次的,既有對知識學習的支撐和拓展,又突出對學生實踐能力的綜合鍛煉。案例教學法將課堂變為舞臺和平臺。90后大學生思維活躍敏捷、樂于接受新事物、敢于自我表達,因此熱烈、活潑、自在的課堂氛圍更有利于學生發展。應用案例教學法時,學生以團隊或個人為單位進入案例情景,將思想的碰撞、觀點的交匯、視角的互補作為學習的主要途徑。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后,教師的功夫在主要在課前,對案例選擇、情景設計、參與形式、知識概要等進行預先設計,而課堂上更多進行觀察、引導和激發。
(二)公共管理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必要性
1.公共管理學學科特點的需要
強烈的實踐導向是公共管理學的固有特征,應用案例教學法更利于學生構建學科知識框架。公共管理學的知識體系是在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新公共管理改革基礎上建立的,交叉融合了行政學、企業管理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體系。融合交叉的知識體系中必然容納大量經驗性材料和經典案例,而這些材料和案例中往往包含復雜多樣的子問題,可以啟發學生以多學科視角觀察社會、分析問題、解決困難。因此,在公共管理學課堂教學中有必要應用案例教學法,以案例分析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公共管理學知識框架,培養學生的宏大學科視野。
2.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要求
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必須強調學生對產業、行業、職業的了解,因此有必要應用案例教學法搭建起學生與公共部門間交流學習的橋梁。為建設應用技術型大學,黃淮學院設定了“就業能稱職、創業有能力、深造有基礎、發展有后勁”的人才培養定位,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輸送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行政機關、公共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公共企業及工作人員是公共管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也是公共管理類專業本科生社會實踐和就業的主要方向。因此,通過不斷收集、整理和再現相關機關單位的工作實踐,能夠讓學生最快地接觸行業職業的現實情況,為學生自我發展和能力培養打下堅實基礎。
二、公共管理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實踐探索
黃淮學院公共管理類專業設定了“讀、寫、說、辯、研”等五項本科人才能力培養目標,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必須圍繞這五項目標,在公共管理學課堂教學的設計、資源、形式方面進行探積極索。
(一)案例教學法對公共管理學課堂教學內容的重構
應用案例教學法,公共管理學教學內容設計不僅圍繞理論知識模塊,更重要的是與大學生科研立項、挑戰杯、社團志愿活動、暑期社會實踐等活動緊密結合。例如在“公共物品”知識模塊中設計“農村留守兒童課外教育”專題,通過課前準備任務,引導參加暑期“三下鄉”實踐的同學分享經驗和問題,實現案例教學。教師則通過“頭腦風暴”、“逆向思維”等方式引導學生對農村留守兒童課外教育的公共物品性質、供需狀態、供給形式等進行團隊討論,最終通過社團志愿活動策劃、小論文等將討論轉化為學習成果。應用案例教學法,公共管理學課堂教學內容可以由強調知識學習轉變為能力鍛煉,實現課下學習———課堂模擬的翻轉。公共管理學包含的技術、方法、策略等知識模塊內容適用案例教學法,通過課下學習理論———課上學習技巧的形式升華學習效果。例如,在“公共管理方法與技術”模塊中,關鍵概念、核心原則、基本策略主要以課前預習的形式完成。課上以創設“小區垃圾成禍害”、“青島大蝦宰客沒商量”等情景任務為主線,組織學生以小組扮演特定的角色,依據角色立場進行跨小組互動,合作探討問題解決的關鍵技巧。
(二)案例教學法對公共管理學課堂教學資源的拓展
應用案例教學法,公共管理學課堂可以引入校外專家和校外項目,不斷拓展教學資源。公共管理學涉及行政機關管理、事業單位管理、非政府組織管理等多方面,因此應用案例教學法可以參觀走訪、項目合作、行業專家講座等形式開展。自2015年始,黃淮學院公共管理類專業先后與市民政局、街道辦事處、社會工作機構等多家單位建立了教學合作關系,為案例教學提供了良好條件。在“公共管理主體”知識模塊教學中,公共管理學教學團隊在2015年秋季學期邀請市民政局工作人員來到校內開展專家講座,以民政工作實踐案例為視角講解行政機關在公共管理中發揮的主要作用。2016年,公共管理學教學團隊計劃將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工作機構和事業單位的公共服務項目,將項目策劃、宣傳、組織等項目實踐經驗帶回到課堂進行總結提煉,實現校內課堂和校外課堂之間的緊密聯系。
(三)案例教學法對公共管理學課堂教學形式的豐富
應用案例教學法,公共管理學課堂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實現教學形式的豐富多樣。一方面,公共管理學教學團隊計劃利用開發微課視頻的形式補充課堂教學。一個5-10分鐘的微課視頻圍繞一個知識點展開,結合案例將關鍵概念、難點問題、熱點話題深入講解,作為課堂教學的拓展延伸。另一方面,公共管理學教學團隊計劃在增加學生的多媒體展示環節。定期開展課堂演講、讀書分享、社會調查成果展示等活動,組織學生利用網絡分享、互評學習成果,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三、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優化案例教學法
(一)對課程教學階段進行重新設計
為了促進案例教學方法達到理想效果,教學內容的重構必須結合教學階段再設計。黃淮學院公共管理學教學設置有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兩個環節,將兩個環節有機結合才能充分發揮案例教學法的優勢。首先,教學進度設計應該“松緊結合”,講授理論知識模塊后及時進入相應的實踐案例教學項目,一個單元模塊的理論教學時間和實訓教學時間要相對平衡,提升知識轉化效率。其次,一個項目的實踐案例教學要完整包含準備(計劃)、實施(組織)、反饋(總結提升)三個環節,幫助學生有準備、有目標、有秩序地參與案例教學活動。最后,完成一個完整的單元模塊教學后隨即布置作業,教師公開點評或組織學生互評作業,鞏固教學效果,最終達到優化案例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關注課后學習效果
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案例教學方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對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后反饋的質量有很高要求,因而教師要主動設計、參與、評價課后學習活動。首先,教師要根據教學設計、專業方向、學生特點設計課后學習的內容、方式和進度。其次,教師通過網絡論壇、課后輔導等方式主動參與學生的課后學習過程,起到領導示范作用,幫助學生深入探究學術或實踐問題。最后,平時成績評定可以針對行為或過程,例如提問+作業、課前演講+閱讀筆記、個人情景模擬+課后總結,激勵學生認真進行課前準備和課后反思。
作者:王萌 單位:黃淮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劉曉峰.公共管理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的現實問題與實踐探索[J].中外企業家,2013(2).
[2]王永明,楊一江,甘月文,丁彩霞,程萍.公共管理類課程案例教學的探索與實踐———以內蒙古師范大學為例[J].內蒙古失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2).
篇8
關鍵詞:會展專業;校內實訓;模式
中國的會展業發展迅速,但會展人才的數量及綜合素質問題凸顯。我國開設會展專業存在發展時間短,專業建設不成熟等問題,探索會展專業校內實訓模式,促進理論教學與實踐工作有效銜接,使校內實訓具有科學性、連續性,培養行業急需人才成為高職院校會展專業建設的緊迫任務。
校內實訓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理論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重要環節之一,通過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及內容的改革,可以達到實用型人才培養的目的。
一、會展專業校內實訓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校內整周實訓安排存在極大隨意性
1.實訓周時間安排具有隨意性。
2、實訓內容由任課教師自定,無計劃性。
3、實訓項目并不與人才培養方案緊密結合,反而偏重于教師的專業背景。
4、有些院校的會展專業實訓,無序且隨機。
(二)校內實訓的模式單一,不能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有效鍛煉。
高職院校會展專業校內實訓模式一般有整周實訓、入學時專業認知活動、企業參觀等。這些模式單一,學生只能感性認識會展專業活動,不能深入了解會展工作流程、崗位技能要求等。但會展行業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會展綜合素質的要求又極高,行業對人才的要求更多地強調在項目的運作、管理的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而院校在培養學生時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三)實訓趨于低層次、簡單化,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實訓效果并不理想。
如果實訓項目未經精心準備,實訓內容只能是簡單的電話營銷、圖紙設計,會展服務等低層次的技能,并不能鍛煉學生會展項目運作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實訓中教師不能有效地組織,學生參與熱情不高,因此實訓效果并不好。因此,探索會展專業校內實訓內容、模式與體系,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成為必需。
二、會展專業校內實訓模式探究
(一)校內實訓課程的模塊化設計
校內實訓課程模塊化設計,可以使實訓有目的,有方案,有結果,成為一個完整的項目,實訓才有更明確的目的。因此,結合不同課程的模塊化設置,設計相應的實訓模塊,實訓課程的模塊化設計使學生每學完一個模塊再經過相應的實習,能基本具備該模塊所要求的工作能力。因此,會展專業課程模塊化設置與實訓內容緊密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吸收行業經典案例、操作經驗,收集業界的最新動態,課堂分析、提煉、反饋給學生,學生在實訓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二)組織學生參加不同層次的會展技能大賽。
通過參加大賽,學生組成不同的項目組,自已設計項目主題,組織活動策劃方案、設計展示圖,陳述項目思路等,通過大賽,學生不同層面的能力得到提升,設計、策劃、組織能力等全方位得到提高。參加技能大賽有兩種方式,一是引進來,二是走出去。引進來就是組織校內技能大賽,引進行業專家、行業內人士來作評委,評價和檢驗教學效果,加強教師與行業的聯系,校企合作促進師生共同成長。走出去即通過組織學生參加由協會或行業組織的會展大賽,教師和學生接受校外專家及行業專家的指導,促進同行院校之間的相互切磋交流,密切與行業的聯系,促進學生與行業的實時交互,促進學生職業化方向發展。
(三)成立會展虛擬公司。
首先,成立虛擬公司,設置組織結構圖,設置崗位職責,提倡學生積極承接對外會展服務業務,虛擬公司在運作過程中,學生可輪崗模擬工作。虛擬公司中有策劃部、營銷部、執行部、財務、信息、人力資源等,完整的會展項目包括項目開發,策劃與籌備,現場管理,評估與后續工作,在啟動階段,可以鍛煉學生調研能力,策劃能力,公關能力和創業意識,計劃階段學生的財務能力與會展場所布置,文字表達能力得到提高,實施階段學生的管理,運營,協調,組織,服務能力得到鍛煉,收尾階段通過項目評估,總結,鍛煉了文字表達能力和發現問題能力。通過虛擬公司的運作,學生相關輔助類能力,支持類能力,專業核心能力都得到了鍛煉。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無縫對接。
(四)引進會展項目支撐校內實訓
引進的項目應主要包括能支撐會展專業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較為穩定的會展項目,或是在所在城市定期舉辦或可在校內實現的展覽、會議、節慶活動等,學生能夠作為主體參與者承擔工作的。引進的項目要有代表性、專業性和可持續性,要能夠為會展專業的學生提供規范、可靠、豐富的實踐內容。該支撐項目是會展實踐教學的依托,會展專業學生從大一開始觀摩和部分參與,大二、大三可作為畢業項目承擔全部業務活動,完成會展項目運營全過程。通過實境參與,師生共同學習和掌握會展項目的運作方式和實施流程,培養學生進一步熟悉展覽的立項、主題、招商、招展、預算和運營管理;能夠對展覽活動核心資源(如專業觀眾)進行管理;掌握展覽營銷與籌辦的基本工作程序與展覽營銷和現場服務管理能力;學會使用展覽營銷管理工具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熟練應用展覽信息化管理工具、制作展覽專業廣告等能力。也為學生將來從事會展相關企業工作打下基礎,使其剛參加工作就能熟悉運用相關軟件工作。
篇9
黃合水,男,1963年12月出生,心理學博士,現任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開始從事廣告研究,1990年3月到廈門大學從事廣告教學工作。1994年破格晉升副教授,1995年擔任碩士導師,2004年晉升教授,同時擔任新聞傳播系副主任。2005年,參與完成的項目“20年磨一劍――中國廣告人才培養模式的創建與推廣”,榮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6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2007年擔任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是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廈門大學廣告學)的負責人。曾任中國廣告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央電視臺廣告部策略顧問、新華社中國新聞發展總公司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中國最佳品牌建設案例”評審委員以及《現代廣告》(學術刊)主編、《廣告研究》副主任編委。著有《廣告心理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于2007榮獲福建省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廣告調研方法》(教育部推薦“研究生教學用書”)、《品牌學概論》《品牌與廣告的實證研究》《市場調查概論》《廣告五字訣》《品牌研究經典案例》《廣告研究經典案例》等著作。承擔了幾十項縱向、橫向的課題,如“臺灣政治廣告研究”“中國廣告教育現狀研究”“中央電視臺傳播優勢研究”“各品牌世界杯央視廣告效果研究”等;研發出已在實踐中運用的電視媒體質化評估體系;開發出已運用于廈門國際馬拉松的體育賽事贊助效果評估模型和體育賽事市場價值評估模型;組織開發并了“中國品牌健康指數”。是中國廣告協會學院獎的發起人、中國最資深的廣告和品牌學者之一、中國廣告實證研究的先行者和引領者。
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者”):黃教授,您好,歡迎來我刊訪談欄目做客!您1988年開始從事廣告研究,到今天已經有近30年的時間了,廣告的發展及其教學模式均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請您以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為例講一講近些年廣告在教學方面的變化?
黃合水:你好,很高興和讀者進行交流!1988年,我跟著導師北師大彭聃齡教授進行電視節目研究時,開始關注電視廣告。那時的電視廣告,從現在的角度來看,粗制濫造,沒有什么創意。但效果卻很顯著。在那個商品匱乏、供不應求的年代,只要有廣告意識,懂得去做廣告,產品就容易打開渠道,銷售就不成問題。
正是1988年,廈門大學為中國廣告界輸送出全國第一批廣告專業本科畢業生――社會上有人稱之為廣告黃埔一期。兩年后的1990年,我的碩士論文《電視廣告效果評價和預測方法研究》答辯獲得通過,隨后分配到廣告界的黃埔軍校廈門大學任教。
那時,學生學什么課程似乎都不是特別重要,只要多聽一些跟廣告有關的課程,增強廣告意識,明白今后出去的重要任務就是鼓勵、促進企業加強廣告投入,企業的產品銷售就不是問題。
盡管如此,那時廈門大學廣告專業的課程設計還是比較重視繪畫、設計等藝術方面課程,因為人們感受到的廣告就是作品――平面廣告、廣播廣告、電視廣告,還沒有充分地認識到廣告是一種活動,也就是說,當時的廣告概念更多是“advertisement”,而非“advertising”。
但是很快我們就意識到,學生因為上大學前沒有藝術基礎,無論怎樣努力,其視覺表達能力很難超越藝術學院的學生。廈大廣告畢業生在廣告界受到重視的,也并非其藝術表達能力,而是通過其他課程獲得的文案創意表達和廣告活動策劃能力。
于是,廈門大學廣告人才培養迅速從廣告藝術人才培養轉到廣告策劃上來,增加了一些旨在提高廣告策劃能力的相關課程,如廣告調研、廣告心理、市場營銷等。更重要的是,學生也意識到這些方面能力的提高才是最具競爭力的,因此他們自發地創辦學生廣告社團,自覺地進行第二課堂訓練,以補充第一課堂的不足。
盡管廈門大學廣告專業早就意識到應該著重培養策劃能力,但是鑒于廣告學科在我國是新興學科缺乏可借鑒的經驗,以及專業老師無從引進等原因,對如何全面、系統、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廣告策劃能力也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自覺不自覺地根據師資情況做一些適當的課程調整。
2007年,教育部將廈門大學廣告專業作為全國院校中唯一的廣告特色專業加以建設。我們通過長時間的分析、討論、研究,借鑒美國廣告教育經驗,結合中國廣告業的實際情況,于2009年推出一整套經過深思熟慮、比較完整、系統的廣告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此套方案兼顧到本科(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碩士(具備解決問題能力)和博士(精通某個專業領域)的培養。如果說過去在本科人才培養上的重視策劃是從廣告活動或廣告主的角度出發的話,那么這次調整我院更多的是從廣告活動效果的角度來突出策劃的核心地位,也就是說我們希望策劃所得的方案不僅是形式完整、能夠獲得廣告主認可的,而且是有效的,效果可以監控、評估的。這次調整,我院增加了統計學、媒體策劃、品牌學概論、活動營銷、廣告綜合知識、客戶關系管理等課程,同時也明確了未來引進人才的專業知識要求。2009年以后廈門大學廣告專業引進了多位老師,其考核標準跟新的培養方案的要求是相關聯的。
在2009版廣告專業培養方案推出的同時,新媒體正在迅速崛起。特別是近幾年,新媒體和大數據的概念日益受到廣告界的重視,唱衰傳統廣告的聲音日益變大。面對這種新的形勢,我們的應對策略是什么呢?
其實,制定2009版方案之前時,我們已經看到新媒體的變化日新月異,如博客迅速崛起又迅速為微博淹沒,很快微博的風頭又被微信蓋過。如果我們跟著起舞,隨時不斷調整,顯然是不現實的。即使是真的調整,也是換湯不換藥,因為對新生事物規律的把握需要一定的時間,何況新事物本身尚未成型、穩定。所以,這些年我院的基本策略是戰略不變,只是戰術調整。
所謂戰略不變,就是我院是基于傳播效果來培養學生的,策劃能力不變,基于效果其實就是基于廣告傳播的目標,這樣媒體的運用就只是手段問題,而手段的變化則比較容易。
戰術調整就是在媒體的運用上要跟得上時代,這一方面要求老師們要及時把握新媒體、大數據的發展趨勢,適當地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另一方面,要適當地利用學生掌握新媒體運用快的特點,教學相長,相互促進,鼓勵師生有更多的課內外互動。目前,本專業的許多課程都是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本科生課程如此,研究生的課程更是如此。除此之外,我們還利用第三學期(短學期),每年聘請業界精英給同學們開設兩、三門實踐課程,平時也會請畢業校友、業界朋友開設講座,讓同學們及時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
記者:當前,大數據對傳統的傳播模式產生了顛覆式沖擊,這無疑對廣告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您被譽為是中國廣告實證研究的先行者和引領者,請您談談我國目前廣告業的發展的喜和憂各是什么?
黃合水:喜和憂都是人的心態,也跟人看問題的角度有關。心態好看到的都是喜事,心態不好,看到的都是讓人憂心忡忡的事。危機意識強的人,憂慮多;盲目樂觀的人,喜事多。其實任何時候都有喜憂之事,大數據之前如此,大數據時代也如此。僅就你提出的問題而言,喜的方面是:過去廣告界常說,廣告費的一半不知浪費到哪里去。大數據可以讓廣告主實現更加精準的傳播,減少被讓費的那一半,這有利于實力不強、不能盲目傳播的微小型企業,增加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力。憂的是,整個廣告界尤其是廣告教育界,數據的敏感性和處理能力還很不足,要適應大數據時代,需要有比較徹底的變革。更深層次的憂慮是:數據的獲得在某種意義上說意味著偷窺,讓人的隱私蕩然無存,人類幾千年好不容易把衣服一層層穿上,現在又在悄悄地一層層被脫掉。這種狀況能否持續發展下去,值得思考。
記者:在新媒體創新的引領下,廣告傳播已經進入媒介多屏傳播時代,您認為,如何在新媒體技術的驅動下提高廣告傳播的精準度,從而擴大廣告需求群體?
黃合水:廣告傳播的精準程度,依賴于對消費者的了解。對消費者的了解,大數據是一種成本比較低廉的手段。不過,目前大數據雖然鬧得沸沸揚揚,但借助于已有的大數據技術來了解消費者,準確性還很有限,相應的推出精準廣告也還很模糊,還遠遠達不到精準。因為消費者的行為與具體物品購買意圖之間的關系十分復雜,需要大量的研究,其復雜的關系模型還需要建構。直到那一天,如果誰利用大數據可以比較確切地了解消費者的購買意圖時,他或她也許已經觸犯的個人的隱私權,說不準會遭到。因此在隱私權得到保護的前提下,獲得對消費者最大程度的了解,就能達到最精準的傳播,此時精準傳播的市場價值也會達到最大。
記者:您從事廣告業教學和研究工作多年,如今廣告專業的學生也是桃李滿天下,請您談談目前廣告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什么基本素質和專業技能,才能適應當今的傳媒環境?
黃合水:從教近30年,與畢業生有較多的接觸。從學生畢業后的發展情況來看,我覺得學生發展的快慢跟以下兩方面素質有關:第一是踏實。發展比較良好的同學,往往會在畢業后,慎重地選擇一家具有發展前景的機構,不管薪酬高低,踏踏實實地工作,積累經驗,而不是不斷跳槽。這樣他或她就能夠學習、掌握到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經驗。待自己經驗比較成熟之后,自然而然就會得到重視,成為企業的主要骨干、領軍人物;當然可以自己創業,迅速在業界占一席之地。第二是誠信。在我們這個誠信缺失的社會環境中,很多人容易受到種種誘惑而迷失自我,喪失誠信,誠信之人則顯得鳳毛麟角,尤為珍貴。對客戶誠信,容易獲得客戶信任,維護客戶忠誠,業務發展快。對老板誠信,容易獲得老板的信任,承擔重任的機會多,個人發展也快。
當今媒體生態變化快,學校里的基本技能很難跟得上業界的發展。即使在校時掌握了很好的技能,到業界之后也必須與時俱進。所以專業技能某種意義上說只是敲門磚,讓學生畢業時有更多的就業選擇機會。當然專業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則不是變化那么快,掌握較好的同學,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展示出厚積薄發的優勢。
記者:無論在國際還是國內,紙媒等傳統媒體廣告遭遇空前挑戰是不爭的事實,但這也不能完全認為傳統媒體廣告已經被新媒體廣告取而代之,請您結合您在廣告的教學經驗和理論研究,談談我國傳統媒體廣告專業的發展如何突破瓶頸?
篇10
[關鍵詞]公共關系實務 行動導向 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黃衛靜(1977- ),女,河北寧晉人,邢臺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公共關系學及漢語言文學;田紅虹(1976-?。?,女,河北清河人,邢臺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公關禮儀和新聞學?!。ê颖?邢臺 054000)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2)26-0132-02
“行動導向”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職業教育教學論中的新思潮,強調通過師生共同確定行動產品來引導教學組織過程,學生獨立地獲取信息、制訂計劃、實施計劃、評估計劃,進行主動全面的學習,在做的實踐中,掌握職業技能,習得專業知識,從而構建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作為一種新的教育和學習范式,行為導向強調以職業情境中的行動能力為目標,以基于工作情境的行動過程為途徑,以自我調節行動為方法,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合作行為,達到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整合的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肮碴P系實務”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設計主要基于此理念,按照如下程序進行。
一、公共關系工作分析
通過對企業公關部門(包括宣傳部、信息部、企劃部)和公關公司的走訪與調查,結合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對公關員(中級、高級)的要求,根據定量化系統分析方法,我們對公共關系職業工作進行分析,從定量分析的角度結合宏觀和微觀兩個層次,按照職業分析—職責分析—任務分析的程序,將公共關系工作所需的綜合能力進行放大分解,最終劃分成公共關系學習情境。
公共關系工作的核心內容是傳播組織機構信息、協調內外部公眾關系、進行組織形象管理。其職業職責主要有溝通協調、信息傳播、公共關系調查、公共關系策劃、公共關系實施、公共關系評估、專題活動組織、危機管理、CI策劃9項。其能力要求共45項,工作任務細分可達100多項。當然這些職責和具體的工作任務在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中有著不同的運用情況。下面是以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中開設的“公共關系實務”課程為例進行介紹的。我們對公共關系調查這一職責進行細分:任務一,調查方案準備,包括的具體工作有洽談和承接調查項目、撰寫調查項目方案、撰寫評估項目方案3項;任務二,調查方案設計,包括的具體工作任務有設計觀察調查方案、設計各種調查問卷、設計實驗調查方案3項;任務三,調查方案實施,包括的具體工作任務有執行調查方案的實施工作、執行評估方案的實施工作2項;任務四,調查報告撰寫,包括的具體工作任務有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撰寫小型調查報告、撰寫小型評估報告3項。
二、教學目標分析
教學目標分析環節是職業工作能力與教學要求的紐帶,我們將教學目標與公關職業資格要求一致,與單位對專業人才的需求統一,按照分層次、分類別、可操作的原則,將教學目標分為專業能力領域、方法能力領域、社會能力領域三個領域,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又要注重任務解決的過程與方法,同時關注學生社會能力的鍛煉與積累。
專業能力領域包含對每項職責的基本認知與技能操作,方法領域包含每項工作任務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社會能力領域包含完成每項工作任務所具備的態度、意志、品質、行為習慣等內容?!肮碴P系實務”課程既要培養學生的調查、策劃、活動組織、信息傳播、公眾關系協調等專業能力及完成這些工作的方法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
三、課程組織與實施
1.教學內容的配置與序化。在課程內容的編排和設計上,我們按照工作過程的順序,以行動為導向重新進行課程內容的選擇。注重每個教學任務是否直接使用該知識內容,根據使用的程度和頻度確定各方面知識的培養程度,將事實性、經驗性、結論性知識與技能融合,形成每個教學任務的基本知識點。選擇項目訓練使用的典型示例要求完成的工作過程必須包括教學項目的全部知識點,最好直接來源于生產實際,并根據教學的需要加以改造。
公共關系所有工作過程可以歸結為:調查—計劃(策劃)—實施—評估。我們首先通過公關項目的策劃對公關過程有基本的認識,后面的傳播與溝通策略制定、公關專題活動、危機管理、CI策劃都按照這一模式進行,對公共關系學教學內容進行重構。這不但符合一般的認知規律,還讓學生掌握了公關工作的方法技巧,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肮碴P系實務”課程內容設計如下:首先將課程的內容劃分為7大學習情境,即認識公共關系、組織形象調研、公關活動管理、組織信息傳播、公眾關系溝通、公關危機處理、組織形象建設。然后筆者以邢臺家樂園集團的公關工作為載體,將其進一步劃分為12項學習性的工作任務,即公關工作規劃、公司形象調研、公關活動策劃、公關活動實施、制訂外部傳播計劃、制訂內部傳播計劃、模擬與公眾溝通、公關項目談判、制訂危機預警方案、處理產品質量或服務質量投訴、處理突發事件、組織形象CI設計。每項工作任務的實施都對應不同能力目標的培養。
2.教學環節的設計。按照行動導向的教學思想,在“公共關系實務”課程教學環節的設計上,筆者按照布置任務—資訊—計劃—實施—展示—評價的流程,師生在任務的驅使下開始教學行動,整個教學過程就是師生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
在布置任務時,要盡可能承接企業的實際工作任務,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應創設一個較為真實的工作情境,并用清晰、嚴謹的語言表達出來,師生的共同行動產品才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欲望。資訊階段主要是完成任務時所需知識的準備,在這一階段,應注重教師的啟發、引導作用,通過多種形式使較為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形象、生動,具有較強的接受性。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拓寬學生思路,改變其在接受任務時的一些簡單的想法,讓學生在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上有所發展。計劃階段是學生自主地進行方案構思,發揮主動性,提高計劃能力的重要階段,教師要起到指揮、協調的作用,學生可利用多種方式和手段來制訂小組的行動計劃,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參與精神、溝通意識,使其共同商討制訂完整、可行、創新的行動方案。實施階段是檢驗計劃、完成任務、提高綜合職業能力的階段,學生作為任務的實施者,要按照標準和相關要求進行操作,用準職業人的形象規范自己的行動過程,教師則要多鼓勵學生,挖掘學生的潛力。展示是任務完成后成果交流的一種重要方式,是學生互相學習的重要機會,展示不僅僅限于讓學生描述自己的成果,更多地應交流自我的認識與評價、完成任務時的體驗等內容。評價作為教學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師生都應對共同完成的任務進行反思、總結,以便更好地進行自身的補充與完善。
3.教學方法的設計。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倡導為了行動而學習。筆者根據社會對公關人員“職業人”和“社會人”的雙重要求,在教學中采用了任務引領、案例分析、頭腦風暴和思維導圖、情境模擬等方法。
任務引領式教學是指通過真實的或創設模擬的任務情境,根據任務需求來安排相應教學環節的教學方法。以上筆者提到的教學環節就是以任務為引領的,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任務引領式教學法通過完整的項目工作組織教學活動,采取小組討論、協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學習的過程變成探究的過程?!肮碴P系實務”課程涉及的每個學習任務我們都可以采用這種方法進行。在學生分組的情況下,教師以公關部門經理或公關公司負責人的角色為學生下達任務,學生按照工作的程序進行操作,工作完成后及時反饋調整。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任務引領式的教學法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案例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引用典型案例,通過師生雙方對案例的分析、探討、提煉掌握公共關系操作所需的知識,進而用理論指導公共關系實踐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具有生動、形象、典型的示范作用,能深化理論學習,使學生將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最終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在教學中,筆者選擇經典、新穎、富有啟發性的完整案例,讓學生對每項公關工作都有一個整體的全貌認知,并通過案例讓學生學會分析、學會思考、學會創新。
思維導圖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同時還是從事公關工作要用到的一種重要的工作方法,是進行獨立思考或團隊討論的一種工具,在資訊和計劃階段、總結復習時都可以使用。利用這種方法可以進行直觀的展示,激發學生的思考與創意,滿足學生的成就感。
由于環境所限,公共關系很多學習任務很難在社會實踐中完成,更多的則是在課堂上模擬。雖然課堂不能代替真實場景,但可以通過角色模擬,讓學生對事件進行還原和演示,再加上學生的思考與創意,可以使問題的解決變得鮮活生動,學生通過表演多了一層工作體驗,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公關意識。在實施階段,學生可以模擬小型公關活動的開展、投訴的處理等。
4.教學資源的配置。在教材方面,按照基本知識點內容要求,選擇相應的知識,參考實際工作中的工作要求與規范,筆者編寫了與技能訓練一體化的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材,包含了工作任務書(工作頁)、操作手冊、教師參考用書、學生練習冊、課件等。
教學環境方面,行動過程導向課程要求的場所范圍由專業性課堂向多功能場所轉變,根據每個教學任務的要求,配置合理的教學與訓練設備、場地、材料,充分考慮實施的可操作性,努力創造與實際工作環境相同或相似的教學環境,能夠滿足應用靈活的教學方法的需要。
四、課程考核評價
“公共關系實務”課程的考核主要基于適應“行動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的統一,考慮課程實施的結果與進程、課程內容與目標的統一性。
首先,在考核內容上注重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對每個工作任務都采用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有機結合的方式。其次,在評價標準上,注重從多角度全面評價,把學生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能、關鍵能力等納入評價內容。再次,在評價主體上,采用教師、學生考核評價相結合的方式,評價主體在分數上有明確的比例分配。具體操作如下:將每一個工作任務下達后,告知學生完成任務的具體要求及方法,完成任務后,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明確工作要求(10分)、學習過程是否嚴謹認真(15分)、行動過程是否符合工作程序和規范(20分)、是否能夠獨立完成(10分),學習結果是否符合工作要求(30分)、工作是否有創新(15分)、工作全程評價(15分),學生自我評價占30%,小組互評占30%,教師評價占40%。期末進行課程整體考核“過程所得分數×70%+期末理論考試分數×30%”。
[參考文獻]
[1]馮俊淇,趙勇.高職《公共關系學》課程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5).
[2]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