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能力的培養范文

時間:2023-06-12 16:38:2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研能力的培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科研能力的培養

篇1

高校教學所傳授的科學文化知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前瞻性,傳授的知識具有深、專、精等特點,這就意味著教師和學生都能進入到本專業的前沿領域,處于已知與未知的邊緣地帶。因此,作為專業知識的教學,有必要把科學研究的因素引入到教學過程之中,使學生參與知識的發現過程,不斷地掌握方法、探索真理、創造知識,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知識傳授上[1]。

現代教育的高速發展,要求高校教育不能只重視傳授知識,還應該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知識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老化,只有掌握了科學研究的方法,才能不斷地更新知識,才能不被科學技術的發展所淘汰[1~5]。

本科生科研現狀

1.本科生科研處于起步階段

近年來,我國許多高校開始重視本科生的科研工作。不少高校設立了專項學生科研基金,鼓勵在校本科生申報科研項目,同時還鼓勵教師吸取一些學有余力的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項目中,并采取一定的獎勵措施。如將學生的科研成果計入學分,并設立相應的獎項,對指導教師也有相應的獎勵;有些高校還實行了本科生導師制,由導師專門指導學生的學習、科研事項。然而,大部分高校所設立的本科生科研經費十分有限,資助力度遠遠不夠,參與科研的人數、科研成果質量、科研活動的管理等都尚處于起步階段。

2.本科生科研意識不強,能力不足

多數大學生認為自己在校學習的任務只是學習理論知識,科研意識不強,參與科研的學生所占的比例相當低。在對某高校100名高年級本科生的調查中,申報校級學生課題的有9人,占9%,參與教師科研的有8人,占8%。其中申報校級課題的學生表示因為學校有這方面的鼓勵政策,因此主動申報參加,以鍛煉自己的科研能力,這部分同學屬于主動參與型;參與教師科研的學生表示是老師找到自己給了自己這個機會,所以就按老師的要求進行,屬于被動參與;而沒有參與科研的83名學生中,有2人表示申請了校級項目沒有被批準,占2.4%,30人認為自己能參加的機會不大,因此也就不爭取,占36.1%,34人不知道自己是否具有科研能力,認為科研是離自己比較遙遠的事情,因此也就不關心這類事情,占41.0%,17人認為自己不具備科研能力,占20.5%。

培養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方法

1.調整課程設置,在教學計劃中體現科研能力的培養

高校對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基本的做法是通過調整課程設置,提供一些培養科研基本素質的課程,如文獻檢索能力、寫作能力、外文科技文獻的閱讀能力等。這些課程的開設均體現了學校逐漸重視對本科生科研素質的培養。另外,可在教學計劃中規定本科生科研成果計為一定的學分,可以代替某些選修課程的學分,這樣,學生可以用學習部分選修課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同樣達到畢業學分的要求。

2.加強實踐,培養科研意識

本科生參與科研實踐是高等院校為適應社會需要、提高人才質量、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而采取的一項新舉措,加強本科生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的培養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科生通過早期經歷科研的全過程,將為培養“探索型”“創新型”“學術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突破了長期以來只有碩士、博士等研究生才能參與科研實踐,而本科生的學習僅僅局限于相關書本知識和實驗的教學束縛,改變傳統教育觀念中對感性理解、動手能力、跳躍性思維培養重視不足的弊端,開創創新人才培養的新局面[2]。具體做法可以由教師提出一些主題,由學生小組進行查資料、作出各種方案并進行討論,擇優進行實驗研究,并整理成研究論文;或者由學生或各系部、班級組織一些科技競賽活動,通過再競賽活動提高動手能力、培養科研意識。

3.強化教師的指導力度

本科生能夠獨立做科研的畢竟極少,多數情況下都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才得以完成。因此,要培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還應加強教師對本科生進行科研的指導力度。如實行本科導師制的學校,要求導師指導學生的學習、科研工作。有些高校設立的校級基金項目,就要求必須有本科生參與才能立項。筆者在研的一個項目就有兩個本科生參與,在該項目的研究過程中,他們學會了資料的查閱、收集、篩選,數據的調查、處理以及優化模型的建立思路等,這對培養他們的科研意識、研究能力都大有益處。

4.提高畢業論文的寫作水平

科研成果的體現方式就是論文。畢業論文是大學本科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是對整個大學階段學習的回顧與總結,是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也是對學生四年積累的知識的一次總檢測。畢業論文的目的是為了檢驗畢業生的水平并促使畢業生積極探索創造新知識、新見解。通過寫畢業論文可以全面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為學生參加實際工作或進一步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5]。

在指導本科生的畢業論文時,在選題階段,盡量選一些有利于培養能力的方向;在寫作過程中,對學生要嚴格要求,訓練學生形成認真的寫作態度,避免由于臨近畢業找工作等事情的干擾而對畢業論文敷衍了事,提高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水平,從中也培養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參考文獻:

[1]季誠鈞,黃昌財.高校本科生科研的意義、現狀與措施[J]. 研究與發展管理,2003,15(2):95-98.

[2]吳軍,楊梅,曉開提等.論本科生科研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J]. 西北醫學教育,2006,14(6):647-648.

[3]陳分雄,葉敦范,杜鵬輝. 創新型人才培養與本科生科研活動 [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29-31.

篇2

關鍵詞 化學 本科教育 科研創新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Chemistry

LANG Leiming

(Bio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lege,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71)

Abstract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basis of educ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 person with innovation ability. The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of chemistry undergraduate can be achieved by means of interest cultivation and skill practice including the reformation of teaching modes and construction of good scientific research circumstance, which can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Key words chemistry;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本科教育是關系到學生發展的重要階段,一個人的能力素質和發展后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本科階段的熏陶和訓練。本科生參與科研實踐是培養其創造力的重要途徑,國外眾多知名大學都將本科生的科研活動納入教學計劃中。但在我們國家很多高校仍存在如只重教師傳授、輕學生研究;重學習結果、輕學習過程;重書本知識、輕實踐操作;重考試成績、輕整體素質等弊端。這些都極大地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化學本科教育中應實施新的教學模式,增設研究型課程和講座,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學科視野、增強學習興趣與動力,并對其進行全面、系統、規范的科研思維訓練和科研方法的培養,使學生在掌握化學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初步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養成良好的治學和科研態度,培養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

1 改革課程教學模式,努力培養科研意識

1.1 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

科學研究是在不斷探索和嘗試之中尋找新的客觀規律,而科研興趣的培養不僅與每個學生息息相關,而且也與我們教師平時教學內容,理念,方法,手段密不可分,如何保證在正常講授基礎知識的同時努力培養學生科研興趣,這就需要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進行一定的改革。

(1)教學內容上,在講授基礎課程時,結合書本知識有針對性的穿插當前國家社會中與化學密切相關的熱點、前沿問題如綠色合成、食品添加劑、新型催化劑等,在較短的時間里,加大重點資料的信息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另外,開設相關的研究型課程和增加實驗教學中的研究型實驗,以無機化學實驗為例,傳統實驗教材只是讓學生照書做實驗,只是簡單的重復,少有真正的探索與創新,如此學生做完實驗課后,收效甚少,從而不能獨立設計實驗開展科研工作,不具備真正的創新力,也很難解決新的實際問題。因此,在實驗課的講授中,將以往的重復性實驗改為探索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如:三草酸合鐵(Ⅲ)酸鉀的制備。三草酸合鐵(Ⅲ)酸鉀的合成是無機化學中的一個基本實驗,通過實驗改進,使學生不但了解三草酸合鐵(Ⅲ)酸鉀的制備方法和性質,而且還可理解制備過程中化學平衡原理的應用,同時掌握水溶液制備無機物的一般方法并要求學生對產物不但用化學分析方法進行分析,還要用紅外光譜進行表征。該實驗是集無機合成、分析化學和儀器分析于一體的一個綜合實驗,實用性較強。此外,也可以結合教師自身的科研課題講解制備無機材料的一些新的方法和表征手段,雖然此時大部分同學可能一時還無法認知和接受這些新的東西,但只要有意識的灌輸科研的思想和理念,潛移默化中接受并且朝著該方向去努力,達到創新能力培養的目的。

(2)教學方法上,應視學生為學的主體,在課堂上不僅是老師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有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尤其是在一些研究型課程中要更注重學生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的培養,通過采取學生自學、教師輔導或組織小組討論、師生共同研究的方式學習,使學生經過質疑、判斷、比較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識活動獲得結論,從而培養學生科研的思維方法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1.2 開設系列科研講座,激發學生科研興趣

本科生平時除了忙于各種課程的學習外,接觸科研工作的機會較少,尤其是在二本高校中開設科研方面的講座就更為不多,這就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和科研興趣的培養。因此,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科研興趣,邀請本專業的教授,重大課題負責人等老師介紹當前化學領域所從事的各類科學研究工作如何為國家戰略與社會需求服務,如何在國民經濟的主戰場中發揮重要作用,拓展本科生視野,展望本學科發展的美好未來,并且還邀請年輕有為的教師和科研成果豐厚的碩博士學生代表講述自身的求學和科研之路,讓學生在羨慕之余也有了很好的學習榜樣,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科研興趣。此外,還可開設常規的科研知識講座,就科研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過程,科研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科學素養及科研風格,本專業的科研方法、研究手段等內容進行系統全面的闡述。

1.3 對學生進行科研崗前培訓

化學類的本科生尤其是剛入學的學生雖然進行過實驗基本操作的訓練,但接觸研究型的實驗較少,對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如何從事科研活動還知之甚少,因此,有必要對從事科研活動感興趣的同學進行科研崗前培訓,講解如何查閱文獻,如何選題和進行課題調研,如何分析現在的熱點問題,并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參觀實驗室的各種儀器,了解和熟悉科研實驗室的規章制度以及主要儀器的使用方法,對科研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有個直觀和深刻的認識。

2 加強實踐活動,培養科研能力

2.1 開放實驗室,提供實踐平臺

為了能使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科研素質和創新能力訓練,實驗室的開放為其提供了很好的途徑。作為基礎實驗課的有力補充,開放實驗室為廣大有興趣參與科研活動的同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施展自己才華的平臺。相比較基礎實驗課,它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顯示出獨特的優勢,如實驗課上只是照著書本原有實驗機械操作,缺乏自主創新和思考,而且由于人數較多無法保證一對一的指導和討論,另外由于實驗課程的局限性不能保證部分失敗的實驗再次重做,這就進一步限制了學生創造力的發揮。因此,開放實驗室一方面可以對操作較差的同學進行補差,通過重復實驗達到實驗教學的要求。并且允許基礎好的同學自己任選實驗,進入實驗室完成整個過程,驗證自己的設想。另一方面,實行導師制,鼓勵低年級的同學盡早進入實驗室,跟隨高年級同學參與導師的研究項目,熟悉從文獻查閱、課題選擇、設計實驗方案、確定實驗步驟、優化實驗條件、選用實驗儀器設備、評價實驗結果及撰寫論文等全過程,培養了認真仔細,刻苦專研的科研精神,學會如何用所學知識解釋科研中出現的問題,并樹立牢固的團隊意識。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在導師的指導下自己撰寫課題申請書,參與學校或省級項目的申請,掌握課題申報的整個流程。通過這些創新與實踐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潛能,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探求真理的興趣,對科學研究有了較全面的了解,大大提高了實踐能力和探索創新精神,也深化了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

2.2 強化畢業論文工作,增強創新能力

畢業論文是化學類本科生在校期間最后的也是極為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某種程度上,畢業論文工作也是對學生四年來基礎理論知識,綜合創新能力地綜合評價。因此,畢業論文在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方面顯得尤為重要。畢業論文工作是本科生在校期間從事的最長的一項科研創新活動,它在前期實驗課和開放課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和強化的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但目前畢業論文工作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畢業論文只是走個過場,最終老師還是會讓其通過;大四學生的考研壓力會嚴重影響其畢業論文的工作時間,學生的創新活動得不到時間上的保障;另外由于本科學生人數的眾多,師資力量的不足也會影響畢業論文最后的效果。因此,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確保畢業論文工作順利有效的進行:(1)針對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的進行選題,指導教師必須盡心盡責的指導并對其嚴格要求,讓其知道畢業論文的重要性。(2)針對考研的學生可以提前讓其進入實驗室開展畢業論文工作,這就避免了考研階段時間上的沖突。(3)增加經費投入,保障畢業論文所需藥品和儀器的及時到位,打通各專業儀器的限制,使其能為全院師生服務。通過一系列的舉措,使全體師生感受到畢業論文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圍,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學生科研成果的不斷涌現和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

2.3 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提升科研創新能力

社會是個大舞臺,學生參與社會活動和工作能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此,應積極組織學生利用寒暑假時間參與社會調研和實踐,比如,與社會環保組織聯系定期組織學生到周邊湖泊、河流采集水樣,熟悉整個采樣過程,并將樣品帶回實驗室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分析處理,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總結并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最后形成水質報告供環保部門參考。通過這樣一個過程不僅增強了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意識,而且從中也能使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培養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不斷地總結中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此外,還可通過與社會企事業單位合作,組織學生到質監部門和化工企業等單位實踐并將所學技術帶回實驗室進行進一步分析和改進,優化實驗條件,提出更好的技術方案,這就經歷了從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上升到理論的創新過程。雖然這個過程對本科生來說并不是那么簡單,但只有在不斷的嘗試中才能提升其科研創新能力。

總之,只有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不斷調整教學模式和手段,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努力營造出良好的科研氛圍,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淑芳,趙洪,余立新.在本科生中開設“研究訓練基礎”課程的探索與實踐[J].理工高教研究,2009.1(28):113-115.

[2] 劉經南.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質量戰略與管理特色探討[J].中國高等教育,2007(Z1):18- 21.

[3] 裘立群,殷煥順,艾仕云,汪建民.建立開放實驗室,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0.3(8):119-120.

篇3

關鍵詞:管理類研究生 科研能力 創新教育

中圖分類號:G4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a)-0197-01

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高層次的學歷教育,培養具有科研能力的高層次人才,是時代賦予研究生培養單位和研究生教育者的使命與責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的核心和關鍵,因此探討如何構建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機制具有重要的意義。

1 研究現狀

從1978年我國招收了第一屆研究生以來,研究生教育迅速發展起來,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振興、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也進一步促進了高校的自身建設。然而,研究生教育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學科結構與學科管理方法問題、教育觀念的轉變問題等。西方發達國家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對研究生教育不斷加大投入力度,這大大解放了社會生產力,同時也帶來了科技的大踏步前進。在美國,研究生教育逐漸地在高等教育中起著支配地位的作用,它們強調研究生課程的先進性,及時反映當代科技的新成果,強調培養研究生的綜合應用知識能力,鼓勵學生大量參加創新工作,以適應當代跨學科、多學科科研的新形勢。這樣做既培養了研究生從事創造性工作的素質,又可以促進其實踐能力的增強。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遼寧科技大學研究生院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立項課題,作為提升研究生綜合培養質量的一種方式。

在遼寧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組織的前一期的“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中,由西鳳茹教授主持的項目研究了提高管理類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機制,其中的一個工作思路就是研究生授課教師通過在教學過程進行創新以培養學生撰寫與的能力。項目通過一年的實踐,取得了較好的理論和實踐效果,并且進一步申報成功了遼寧省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研究項目。

2 提升管理類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保障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主要體現是在四個方面:科研項目、學術論文、學術交流和著作教材。這四個方面中,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占了一個很大的比重。遼寧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正常答辯的2010級全日制學術型研究生發表學術論文率為100%。盡管遼寧科技大學管理類的學術型研究生在數量上取得一定成績,但在論文質量方面還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此外,研究生實際參與科研項目以及進行學術交流的能力也需要加強培養。

在遼寧科技大學工商管理一級學科點的支撐下實施這一課題,具有較強的學科基礎。遼寧科技大學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下設四個二級碩士點,包括技術經濟及管理,企業管理,旅游管理和會計學,現共有碩士生指導教師31名,師資力量厚實,導師研究領域廣泛,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成果,對碩士研究生的責任心強,這些都為進一步提升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在現有的科研管理制度促進下,僅今年,管理類研究生及其指導教師已經發表SCI、EI檢索的高水平論文十余篇;此外,工商管理學院與MBA教育中心培養資源共享,這些都為本課題的研究與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碩士生導師組在碩士生培養方面心得頗多,在教學、科研和管理方面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成員之間協作性強。通過該課題的研究與實踐可以獲取有益的成果,并以此促進管理類學術型研究生科研能力邁上一個新臺階,并且在過去研究與實踐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提升管理類學術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可行途徑。

3 提升管理類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途徑

提升管理類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研究生撰寫高質量論文的能力,包括在高級別期刊上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的能力以及撰寫高質量碩士論文的能力,以提升研究生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為目的的創新科研能力。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

3.1 授課創新

在研究生授課過程中,相關的授課教師及時把最前沿的理論知識結合課程內容進行講授,注重教學與科研的結合,使教學促進科研,并且注重激發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興趣,培養其創新思維,并進行積極的引導。根據不同的課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比如計量經濟學課程中計量模型的講授,通過在授課過程中結合高檔次期刊上發表的高質量論文講解計量模型的應用,不僅拓寬了研究生視野,同時也使其掌握了實證分析類論文的撰寫技巧。對于前沿的會議信息也要在課堂或者課后及時提供給研究生,將最新會議知識和議題糅合進課程的講授中。

3.2 指導方式創新

導師或導師組有針對性地進行分級、分層指導研究生。工商管理學院的有9個學科方向,同一個方向的導師或者副導師協同指導研究生,有效避免單一導師指導視野不夠開闊的問題。學院除了本專業碩士生導師以外,還要大量聘請校外具有豐富實踐和理論背景的資深人士擔任相關專業方向的碩士生導師,同時聘請了校內其他專業的導師作為相關專業方向的碩士生導師,便于在交叉學科方向上產生高質量的成果。為了便于導師指導與管理研究生,學院為學術型研究生建立了統一的研究室,同時可以分享MBA的案例成果,與MBA學員進行互動交流,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的聯合。

3.3 創新激勵

創新激勵包括對研究生的創新激勵和導師的創新激勵。鼓勵研究生參加較高層次的本專業相關的學術會議,開拓學術視野;鼓勵研究生向高層次學術會議以及高質量的國內外期刊進行投稿,對于本學科有較高支撐的高質量的研究生科研成果建立專門的激勵基金,并按層次進行獎勵。鼓勵研究生積極參與到導師的項目中去,通過縱向科研項目可以進一步提升研究生的理論水平與創新能力,通過橫向科研項目可以進一步提升研究生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

4 結語

高校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一直是一個重要的話題。要從根本上提升管理類研究生的培養質量,除了在培養制度方面加大力度,更要注重研究生指導教師的創新能力培養以及研究生授課教師的課程創新的培養。學校,學院,指導教師以及研究生個人四方共同努力,相信遼寧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研究生培養質量會獲得較大提高!

參考文獻

[1] 譚德榮,高松.工科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與論文模式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2(34).

[2] 宋志航.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探討[J].中國冶金教育,2008(6).

篇4

【關鍵詞】數學專業;師范專科生;科研能力;培養

數學專業師范專科生是否需要科研能力?答案是肯定的.新時代的師范專科生不應該是只會教書的教書匠,而應該是兼備科研能力的綜合性人才。培養數學專業師范生科研能力是深化教學改革的方向。以往對這一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試作探討。

一、科研素質應成為數學專業師范專科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走出知識傳授的目標取向,確立培養整體人的課程目標;破除書本知識的桎梏,構筑具有生活意義的課程內容;擺脫被知識奴役的處境,恢復個體在知識生成中的合法身份;改變學校個性缺失的現實,創建富有個性的學校文化”。以此為核心理念和基礎理念的新課程改革向世人明確昭示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價值轉型。《人民教育》曾登載邢巖梅的文章《教育科研與實踐:分離讓人很心痛》,作者在文中寫到,目前,在教育實踐中“很多時候,教師不是根據教育理論而是根據直覺和經驗做出決定。他們往往先有合理的行動,然后才有合理的解釋,有時他們只含糊地知道有關引導行動的準則,甚至不敢肯定自己行為的動機。”天津耀華中學特級教師張俊也曾在《科研型教師——素質教育的呼喚,成功教師的境界》一文中寫到,很多教師“他們對工作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和奉獻精神,深入備課,耐心輔導,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一絲不茍。但是在工作中明顯地缺乏研究意識,因而漠視許多值得探討的有意義的教學現象、教學方法;不注意經驗的積累與反思,缺乏對有價值的實踐成敗的總結,喪失了對自身、對周邊教育教學現象因果、研究的方法和對象關系的探索。因此常常與好的經驗、方法、規律的發現失之交臂,在成功或失敗時也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使之蒙上偶然的色彩。”還有一部分教師“重視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能夠認真總結自身實踐的成敗得失,深入思考其中的心得與體會,感悟與啟迪。他們也能夠較自覺地觀察周邊的教學活動中的現象,借鑒其成功與失敗、順利與挫折的經驗與教訓。這樣的教師往往是教學的有心人,勤于思考,勇于實踐,有著強烈的把工作干得更好的愿望與熱情,也有著冷靜而深刻的歸納總結的理性。然而由于個人實踐固有的局限性,對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學習的空白或淺表性,造成他們有時表現出視野不開闊、 思維停滯在解釋、佐證的層次上,缺乏說明力,缺乏普遍指導意義,他們的談論及文章大多是回顧和介紹自己在實踐中被證明為有效的做法,剖析自己在實踐中得到的提高與教訓。”反思我們過去的教育目標、教學內容和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過對當前在職小學教師教育理念及專業知識技能的調研,根據未來教育的需要,我們發現,一線教師親自參與教育科研,有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是今天教育教學實踐的迫切需要。另外,“重視教師的科研素質的培是近年來世界教師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教師具有科研素質,是新世紀中小學教師的共同特征”。所以,師范畢業生要想盡快適應小學實踐,培養師范專科生的科研素質應成為師范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數學專業的師范生很欠缺科研能力,所以提高學生的科研素質勢在必行。

二、培養途徑

我們根據數學專業師范專科生的具體特點,結合實際情況,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具體如下。

a.思想重視、措施得當有力。“科研”教學對數學專業師范專科生來說是新鮮事,以往沒有嘗試過,因此,學生有畏難情緒,認為科研是深不可測的,擔心自身能力不夠。而有個別學生認為有篇文章交代即可,抱無所謂的態度。我們分析這些情況是自然存在的,要取得一定的成果,就必須解放思想,放下包袱,積極投入,才能夠克服困難,達到預期的目的。因之,我們一方面從思想動員著手,指出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規定把論文作為考試的內容之一,這樣讓學生變壓力為動力。同時,提出一系列循序漸進的要求,從而既消除大部分同學的頤慮又打破個別人的無所謂,激發了學生自覺性和積極性。

b.笛卡爾說過: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我們扣緊科研方法這一主題以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把握:

(1)選題。

專科生因其學制短、時間少的特點,所以在選題的方法上應與本科生的畢業論文的選題要有所區別。我們認為,專科生的選題應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進行,所選的題目應該是指導教師比較熟悉的或是有所研究的領域,我們的做法是,指導教師根據情況提出多于學生數的題目,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結合平時學習和訓練上有比較深刻的體會,選擇感興趣的題目,有的學生別有創見,提出自己的題目,我們及時予以鼓勵,認為選題合理,就予以肯定并給予加分,這樣既有集中選題又有自由選題,既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又發揮了學生的個體積極性,效果較好。

(2)檢索文獻、搜集資料

科研的資料有兩方面來源,一是文獻資料,二是通過實驗所取得的資料。專科生所需的資料應主要來自文獻,所以得先學會查閱各種資料,從眾多的資料中采擷有用的信息。在搜一集資料過程中,學生的查閱能力得以大大加強。我們在指導學生如何查閱資料后,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規定的期限內必須完成,指導教師不時予以檢查和指導。學生的積極性較高,除了上課外,凡是有可能,他們都在閱覽室或圖書館查詢資料。

(3)整理資料、綜合分析,構思謀篇。

在占有大量的資料上,必須進行整理。我們要求學生把那些與選題有關的資料,按其重要性依序標明,以便進行分析研究。在整理資料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進行分析,這時可以介紹比較分析、橫向分析、縱向分析等方法,學生不僅從分析中得到其方法,而且也得出結論。

在這一階段學生往往得出的結論是比較膚淺的, 比較分散的,甚至出現沒有得出相應的結論而得出次要的結論的現象,這時,我們逐一分析,讓同學輪流上臺講述自己的構思過程,包括分析和結論,然后指導教師引導其它同學發言,最后我們作總結性發言。同學們反映這樣效果很好, 不僅從自身,而且從他人的發言中,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分析、綜合的能力。

(4)撰寫論文。

要求學生目的明確,多查閱各種資料,然后構思謀篇,寫出初稿。 同學從中初步學會了進行科研的一般方法,也培養了同學們的科研能力。培養數學專業師范專科生的科研素質是時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課程改革的一個方向,需要學校、老師、學生的共同努力。新時代的數學教師一定是既能教書又具備科研能力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l]教育部師范教育司.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修訂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鐘啟泉,崔允.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5

[關鍵詞]青年教師科研能力人才培養科研素質

[作者簡介]耿艾莉(1971-),女,遼寧阜新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王巖松(1971-),男,遼寧丹東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車輛工程專業教學與管理。(上海201620)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12)18-0071-03

教師的科研能力是指教師具有較強的科研意識和科學素質,能夠準確地選定課題和研究對象,熟練地運用合適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科學、規范地表達研究成果的能力,主要包括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實驗研究能力以及成功表述研究成果的能力。高水平的青年教師隊伍是高校未來可持續發展必須依賴的生力軍,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承擔著巨大的歷史重任。對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進行合理的培養,是高校的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也是實現科技強國戰略的重要保證。

一、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必要性

教學、科研和服務社會是高等學校的三大職能,在這三大職能中,教學是高校的中心職能,科研是教學的重要支撐,是教師深入把握教育規律的有效手段,通過高校科研成果轉化還可有效地達到服務社會的目的,同時科研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科建設的重要途徑。學校的發展離不開青年教師,提高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勢在必行。

1.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水平、高學歷、高技能的專業技術人才。高等院校的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歷史重任,作為學校中堅力量的青年教師,其科研能力決定著所培養出的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青年教師如果不搞科學研究或不具備科研能力,就缺乏知識創新的源泉,也就只能沿襲前人的知識和方法,在課堂上教學的深度、廣度及啟發性都難以達到較高水平,也就無法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青年教師只有通過科學研究,才能不斷地了解當代科技發展的方向、最新動態和本專業的最新成果,進而不斷地完善、充實教學內容。在從事科研活動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為學生搭建培養創新能力的平臺,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形成產學研合作辦學的良性循環,有利于培養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具有較高科技研發能力的創新人才。

2.服務社會的必然要求。青年教師從事科學研究活動有利于提升高校自主創新和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力,也使教師為社會服務成為可能。高校教師不僅可以為社會提供各種咨詢服務、開發科技產品、開展技術革新等社會服務,還可以接受社會委托培養、培訓專門人才。這樣既促進了人才培養,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自身經費的不足;既有利于高校教師的自身發展,又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據調查,教師的科研成果已經在工業、農業和國防事業等多個領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3.有利于促進高校學科專業建設。科研是高等學校的生命,科研水平決定了高校學科專業的發展水平,而學科專業發展水平是一所大學在國內外地位的重要標志。青年教師是學校發展的主力軍,是科研團隊中的新生力量。因此高校要著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青年教師科技隊伍,積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全面提升學校的科研實力和學術水平,為學科建設提供更有力的支撐。科研工作促進了教師知識、能力和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越來越多的教師把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獲得的最新學科信息引入課堂,提高了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科研還促進了教材和教學內容的更新。為擴大專業的內涵,在保證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將學科前沿知識融入教學,特別是將處于領先水平和特色優勢的科研成果,融入課堂教學和教材中,有利于專業建設發展。科研課題豐富了畢業設計(論文)的教學內涵。青年教師可借助自己所從事的交叉學科的實踐課題,將這些項目引入畢業設計(論文)中,極大地豐富了畢業環節的內涵,為學生提供了接觸學科前沿、工程應用基礎和工程開發的平臺。由于學生畢業論文課題緊密結合科研,可以鍛煉學生科研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了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和創新人才培養的要求。

二、高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現狀及成因

筆者對某高校青年教師的科研現狀進行過調查,從調研的情況看,高校青年教師的科研狀況令人擔憂,科研能力非常薄弱,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科研方向不明確,團隊意識較弱。近幾年新進的青年教師,普遍缺乏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經驗,科研意識不強,主動性不夠。主要表現在:首先,科研方向不明確,不能有效地與學科專業發展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當今高校引進的青年教師大多數是碩士、博士剛畢業,盡管有科研工作的經驗,但大都是導師安排好的科研課題,只要按導師的規劃按時完成就可以了,參加工作后對于自己未來的科研方向與從事的學科專業不能有效地結合,有些盲目,無所適從。其次,缺乏團隊合作意識,不能迅速融入科研團隊。由于學緣結構的關系,不少青年教師對所在學院的學科專業發展方向、科研方向、研究特色、實驗室和科研團隊等科研環境不熟悉,難以融入學科方向和科研團隊。大部分青年教師對科研課題的選題、申報、評審、組織實施、驗收等環節不了解,不知道如何去運作,不能迅速融入現有的科研團隊中。

2.缺少工程實踐經驗,綜合技能薄弱。現在部分青年教師大多缺少工程實踐經驗與綜合技能,“非工化”青年教師占一定比例。“非工化”是指現在國內高校的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多數屬于碩士或博士剛畢業,學歷達標,卻沒有經歷過生產或工程實際的鍛煉,缺乏生產實際經驗,工程理論水平與工程實踐能力往往處于分離狀態,因此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相應比較匱乏。如果讓他們從事一些生產實踐性很強的科學研發工作,并達到對其進行創新就會有一定難度,相應的,在教學上也就不能滿足培養創新型工程技術人才的需要。

3.科研環境欠佳,科研信心不足。目前部分青年教師對國家、地方政府的科技工作的政策和戰略重點缺乏了解,尤其對各種科研項目的申報特點和要求不了解,因此影響了科研選題、項目的組織申報和實施。申報課題時青年教師能夠參與的科研渠道少且競爭激烈,其他多數計劃也是限項申報,資助率較低。屢次申報不成功,就會導致部分青年教師喪失信心,認為科研費時費力見效慢,甚至放棄科研轉向教學。殊不知科研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是對知識、信息的加工和創造,是對前沿科學的有效探索。與科研脫節既不利于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也會由于缺乏科研經驗,導致在教學中缺少“源頭活水”,教學水平難以提高。

4.教學任務繁重,科研無暇顧及。近年隨著高等學校辦學規模的迅速擴展,教學任務明顯增加,各高校師生比已接近或低于教育部規定的1∶18的紅線。有的高校專業基礎課教師甚至必須完成3門以上的課程,再加上畢業設計、生產實習等實踐環節才能完成額定教學工作量。同時各高校都在強化教學質量的考核與評估工作,使青年教師將大量時間和精力用在授課和準備各類評估工作上,用在科研上的時間非常有限。另外,青年教師通常還面臨結婚、生子、學歷深造等壓力,也影響了對科研的投入。

三、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對策

針對當前青年教師科研的發展現狀,應從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個層面提高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

1.內部因素。第一,要有端正的科研態度。作為青年教師,首先要明確自己所從事的科研方向與學科專業建設之間的關系。要結合自己所學專業及現今崗位的科研特色確定自己的科研方向,使自己的科學研究方向與學科專業發展規劃緊密聯系起來。這樣才會使科研與教學有機統一,相得益彰。其次要明確科研個體與科研團隊之間的關系。明確自己的科研方向之后,應迅速融入適合自己的科研團隊中。科研團隊是指在高等學校中有著共同的愿望,技能互補,圍繞共同的科研目標和任務并且擁有團隊精神的相互協作的科研人員組成的從事科學研究的群體。經過多年的沉淀和積累,科研團隊一般都有自己的科研特色和技術優勢,具備很強的科研能力,擁有豐富的科研成果。青年教師融入團隊后不但可以在團隊中學習新的科研方法,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而且可以利用科研團隊的科研實力和條件實現自己的一些新想法、新思路,挖掘自身的潛力和價值。

第二,要把握好目前科學發展態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科學發展的態勢正在日益發生變化。青年教師只有把握好當今科學發展態勢,才能將科研工作做好。當今科研的形態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科研的復雜性使得單獨依靠個人的力量難以完成某項科研,一些重大項目需要科研團隊集體來完成。當前科學研究具有如下特征:(1)科學研究具有綜合性、交叉性、滲透性。一項科研課題往往需要多學科知識的積累,往往用一個學科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解決另一學科的問題;一些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需要跨學科、跨行業、跨地域的協作研究等。(2)科學研究具有創新性。創新是科研的本質和靈魂,因此青年教師要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前沿意識和超前意識。科研創新意識是指在科研過程中,科研人員依據自身素質發現和認識有意義的新知識、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論或原理等的高度完善的知覺和自覺的思維。青年教師要善于從別人不注意的地方敏銳地發現問題,及時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是創新意識的重要體現,也是做好科研工作的必要前提。

第三,要具有扎實的科研素質。科研成果是一個團隊長期刻苦努力的結晶,需要長期的積累,才能有所收獲。在漫長的探索過程中,科研工作可以說是枯燥和單調的,只有具備良好的科研工作素質,才能保持持續不斷的旺盛精力,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將科研工作做好。青年教師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必須要具備如下科研素質: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要多思考,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標新立異;具有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和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要具有勤奮、執著的科研精神,有“甘坐冷板凳”和“十年磨一劍”的韌性;樹立繼續教育、終身學習的觀念,要相信“勤能補拙”和“天道酬勤”的道理。只有具備上述科研素質,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第四,要處理好教學與科研之間的關系。青年教師要正確處理好教學與科研之間的關系,教學工作與科研工作應該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教學工作的積累,有助于科研項目的申報。科研工作的深入,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根據教學工作與科研工作的時間差,合理分配精力,避免造成教學事故。青年教師由于剛走上講臺,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用在備課上。在平時的備課中注意積累和掌握相關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一方面能豐富課堂教學,另一方面也在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外部因素。以人為本是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也是高校從事各項科研管理活動的主導思想。高校科研管理部門要以人為本,積極創造適合青年教師發展的和諧的科研環境。第一,注重青年教師科研能力培養,強化服務理念。青年教師參與科學研究,是教育發展需要,是培養人才需要,也是青年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科研管理部門要加大力度培養具有科研潛質的青年教師,對他們的科研工作和日常生活要給予足夠的關懷。

第二,加強科研團隊建設,健全激勵機制。一所學校沒有高質量的科研團隊,就不可能建立起高水平的師資隊伍。高校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圍繞國家特別是地方經濟的需要,立足時代前沿,搭建學科梯隊和科研團隊,同時要積極鼓勵青年教師加入團隊。學校管理部門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師考核制度及科研獎勵制度,讓青年教師從被動搞科研轉化到主動從事科學研究上來,調動他們的科研主動性。對于剛進校的有科研能力的青年教師要減少額定教學工作量,使他們有精力開展科研工作;對于承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的青年教師,如不滿額定教學工作量,可以科研工作量適當減免部分教學工作量。

第三,加強科研管理部門服務職能,為青年教師解惑。科研管理部門要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指導,特別是幫助他們了解宏觀科技政策,溝通科技項目計劃信息,通過聘請有豐富經驗的老師舉辦申報科研項目講座,向青年教師傳授課題申報的經驗與技巧等。各學院也要為青年教師配備有科研經驗的骨干教師當導師,幫助他們盡早實現自我定位,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第四,加強青年教師業務培訓,提高工程技術創新能力。由于用人機制所限,我國高校教師普遍缺乏工程經歷和工程背景,對工程所涉及的知識往往了解不多。建立一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和創新精神、教學能力強、熟悉生產領域、具有較高科研能力水平的高素質師資隊伍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前提條件。學校要提倡讓青年教師到企業和基層單位開展多種形式的掛職鍛煉,進行包括業務知識、管理知識、工程知識、服務意識等多方面培訓,使他們更加了解社會需求以及如何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企業也會將他們培養成為熟悉工程技術特征及規律的“雙師型”教師。學校要支持并鼓勵中青年教師到高水平大學、研究機構進修、合作研究和攻讀學位,在職稱、職務晉升時優先考慮并免除其在外學習期間的教學工作量。這樣可使他們一方面提高了學術水平,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科技創新能力。

第五,拓寬科研申報渠道,加強科研平臺建設。科研管理部門要加大對青年教師的支持力度,多渠道建立青年教師專項基金,如省市教委、科委青年基金,學校優秀青年基金等。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及各工程研究中心也要針對青年教師劃撥專門經費支持他們從事科學研究。在申報項目時,要創造條件鼓勵有創新思想的青年教師大膽申報、勇于申報,對那些需要學校評審或推薦的科研計劃要打破論資排輩的機制,打破職稱等限制,不拘一格,重點向青年教師傾斜,這樣才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促進科研、教學雙發展,才能使眾多優秀的具有較高科研水平和能力的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實現自身的潛在價值。

總之,青年教師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學校辦學思路和學科專業發展目標,把握當今科研的發展態勢,具備正確的科研態度,運用科學的科研方法,加上和諧的外部科研環境,一定會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為學科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也必將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參考文獻]

[1]魏丹.大學的三大職能[J].繼續教育研究,2006(3).

篇6

[關鍵詞]科研能力培養 人才培養 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14-0004-03

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學生必須掌握中藥資源再生、綜合開發和合理利用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擁有新資源、新產品、新用途開發和研究能力,成為能從事與中藥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經營等方面的實用型科學技術人才。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明確要求學生要接受研究訓練,本科生畢業時要具備初步的科研能力。然而,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根據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的特點培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雖然專業課程中大部分都安排有實驗課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但僅靠按部就班的實驗教學不足以讓本科生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近幾年雖然本科生增加了綜合性實驗的課程,然而由于時間和條件的限制,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即使是學生畢業前夕做的畢業論文,由于經費和時間的限制,對科研能力培養的效果同樣需要檢討。

為了提高人才質量,廣州中醫藥大學鼓勵本科生參與教師科研工作,以培養本科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規定參與教師科研項目的本科生考核成績合格者給予綜合素質學分1分的獎勵。本科生參與教師的科研工作,由于經費和時間相對充裕,這對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有益處。作為指導本科生進行科研的教師,需要充分理解培養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意義,并根據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的特點,思考如何才能培養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本科生(下文簡稱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一、培養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意義

科研活動是提高科研能力的前提條件。[1]本科生參與教師科研工作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徑,是高等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提高學生素質的客觀要求,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實施質量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研與教學相結合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根本途徑[2],高質量人才的培養必須與高水平的科學研究緊密結合。[3]大學的職能為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三大項,大學所有的工作應以教學為中心,而科研是教學的原動力,對提高大學教學質量有推動作用。[4]所以,培養高質量人才需要教學和科研相互融合,培養學生科研能力的過程也就是培養人才的過程。

培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有利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要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參與科研,在科研中深化學習,充分發揮科研與教學協同育人的作用,構建寓教于研的人才培養模式。[5]

二、培養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內涵

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獲取信息并對信息加工處理的能力;獨立的分析判斷和決策能力;實踐動手能力;歸納總結、發明創造以及撰寫科研論文的能力等。[6]

本科畢業論文要求有一定的創新性和一定的工作量。本科生需要在自己的專業或其他感興趣的領域發現問題并能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決定了科研工作是否具有創新性。要能夠發現和提出問題,本科生就要熟悉本專業的相關知識,通過收集與查閱文獻,判斷自己的工作處于一個什么樣的水平。本科生需要有分析、綜合、歸納、抽象和推理的能力,以便能處理實驗數據,在這基礎上形成新的觀點或結論。當然,寫作和口頭表達能力也是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方面。

三、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現狀及培養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措施

廣州中醫藥大學的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的本科生,在4年的學習時間里,學習了中醫學、中藥學及生物學方面的專業知識,其中18門專業基礎或專業課程中都含有實驗課程,學校還安排了1周的綜合性實驗和9周的畢業論文課程,這些課程的安排有利于培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無論是中醫學、中藥學還是生物學的課程,都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所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尤其重要。實踐動手能力只是科研能力的一個方面。由于實驗課程的實驗內容被分割到多個不同時段的實驗課中,這導致學生科研能力的其他方面難以得到訓練。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是,現在大學的課程太多,專業課程有被選修課程“淹沒”的趨勢,而選修課程的實驗課時較少,所以學生得到的實踐訓練少。4年的課程被壓縮在3年或3年半中,部分學生為了獲得足夠的學分,晚上也得上課。這樣學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較少,這種學習方式其實與高中應試的學習方式相差無幾。大學的這種現狀,導致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僅停留在掌握幾個具體的實驗方法的水平上。要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還需要從多方面、多種形式入手,制訂切實可行的措施。以下措施可以作為參考。

(一) 增加實驗課時

以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的教學計劃為例,現在的專業課程大部分的教學學時只有48學時(含理論課時和實驗課時),由于課時數太少,教師只能蜻蜓點水式地授課,有些課程甚至連本學科的知識體系也不夠時間講授,講授前沿知識和上實驗課的時間更少。筆者建議,在現在的基礎上增加課時,且理論課時和實驗課時要達到1:1。

(二) 改革實驗課內容及上課形式

現在的實驗課,一般是以3學時為一個單位時間上課,所安排的實驗內容比較少,對于內容較多、連續性較強的實驗難以安排。短平快且按部就班的實驗有利于學生學習實驗技術,但這對于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還不足夠。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的實驗內容一般比較多且連續性強,因此,在編排課表時可以讓專業課的上課時間相對集中,這樣有利于安排大實驗。大實驗更有利于學生培養歸納總結、綜合分析的能力。

(三) 調整教學計劃

畢業論文和綜合性實驗一般都安排在畢業前的一個學期。在學生所有課程都上完及掌握本專業中的實驗技能后再進行這兩項工作,是合理的。毫無疑問,做畢業論文和綜合性實驗比上實驗課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然而,把做畢業論文的時間放在大學的最后一個學期未必是最好的安排。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的實驗周期長,這類研究僅靠半個學期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因此,畢業論文的時間可以安排提前,或分散于三、四年級的教學計劃中。學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如果畢業論文研究工作在三年級就啟動,隨著學生科研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學生學習同期的理論知識。

要調整教學計劃的另一個理由是,現在的學生已經幾乎沒有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時間。需要進一步精選課程,刪去與專業要求關系不大的課程,不要為了上課而上課。要提高專業課程的學分比重,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支配時間。學生有了自主支配的時間,才有條件啟動畢業論文研究,或參加教師的科研工作。

(四) 增加實驗教學經費

實驗教學的經費需要大幅度提高。經費的撥付方式不能以項目的形式進行,因為以項目撥付的經費沒有可持續性和可預見性。相比科研工作,教學工作的重復性大、可預見性強,因而有計劃地提高實驗教學經費,可以讓教師設計更多、更前沿的實驗,以提高培養的人才質量。

(五) 鼓勵教師指導學生參與科研活動,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

如果學生能參與教師的科研工作,這是培養和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最好辦法。本科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可以從資料收集、實驗、數據處理、論文寫作等全方位得到鍛煉。由于本科生的科研基礎比較差,就教師完成科研項目而言,本科生不是合適的工作者;教師指導本科生參與科研項目,得到的幫助遠不及付出的精力和勞動。因此,學校需要鼓勵教師指導本科生參與科研活動,要讓教師理解培養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意義。學校也要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制訂有利于學生自主支配時間的教學計劃,讓學生有進行科研工作的時間。

教師指導本科生參與科研項目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要分類指導,循序漸進

本科生進實驗室參與科研項目的動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想學習技能,為將來工作打下基礎;另一種是想早點完成畢業論文,以便抽出時間復習考研,或盡早找工作。對于前一種情況,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自己實驗室所有的技術,然后再根據學生自己的興趣,引導學生選題,開始科研工作。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滿足學生好學的要求,可以根據其興趣工作,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對于第二種情況,教師可以與學生商量選定畢業課題,再針對課題需要指導學生工作。無論哪種情況,學生都有一個適應過程,且應該從實驗技術開始培訓。 2.培養科研精神優先于培養科研能力

科研精神既是指勇于探索、甘于寂寞、敢于創新、不怕失敗等優秀品質[7],也是指堅持真理、不懈追求、實事求是、全力合作的精神。[8]在當下學術道德滑坡的情況下,教師尤其要把培養科研精神放在首位。在與學生討論實驗方案、實驗數據處理、論文寫作的過程中,需要反復向學生明確、強調實事求是的重要性,要尊重實驗數據,不要預測實驗結果,要敢于根據實驗數據提出自己的新觀點。

3.提倡與保障學術自由

學術自由是大學的生命,是思想自由在大學里的具體體現。學術需要自由才有創造力。大學需要學術自由才能存在和發展,教師也需要學術自由才能生存和發展。作為教師,要保障與引導學生的學習自由。德國古典大學有四個核心概念:修養、科學、自由、寂寞。它指出了大學的教學應當有利學生增強修養、習得科學、安于寂寞、獲得自由。為此,從教師自身個體出發,需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由思考、自由發問、自由議論、自由發揮等。在指導本科生學習時,教師應充分與學生討論,尊重學生選擇課題的權力;鼓勵與引導學生自由思考,創造實驗平臺讓學生自由嘗試,幫助學生們擁有學術的自由。

4.建設嚴謹與和諧的實驗室文化

建設嚴謹與和諧的實驗室文化,實際上也是在培養學生的實事求是、通力合作的科研精神。一個實驗室就是一個集體,不同的實驗室有不同的特點。實驗室文化的形成與教師關系密切。教師在接收新生時,要鼓勵學生加入到實驗室集體中,也要要求老生接納新生。教師需要給新生強調學術自由的思想,要求學生做事嚴謹、實事求是,堅守學術道德。只有堅守學術道德,才能保障學術自由權利的實現。[9]在學術自由的氛圍下確保教師與學生、研究生與本科生、老生與新生的平等關系,構建和諧的實驗室文化。教師應該親自指導每一位學生,而不應該讓別人代勞。研究生與本科生應該是相互協作、相互幫助和相互學習的關系,不應該是“主管”與“助手”的關系;老生與新生的關系也應該如此定位。

已畢業的學生回實驗室講授他們的工作經歷與體會,對在校學生的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養有促進作用。在校學生對社會上發生的事認識比較模糊,如果畢業生能用自己的親身體會讓在校生感受創新、求實、合作精神的重要性,這對提高在校生的認識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注 釋 ]

[1] 來秀明,成旭.簡論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業,2007(10):135-136.

[2] 姚江林.科教融合提高高校辦學質量[J].中國高等教育,2012(5):44-45.

[3] 余玉龍.強化教學學術促高校教學科研雙贏[J].中國高等教育,2012(1):33-34.

[4] 張楚廷.高等教育學導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 張德高.科研教學結合為人才培養提供強力支撐[J].2013(17):44-45.

[6] 楊牧磊.大學生科研能力培養途徑的探討[J].大理學院學報,2008(7):81-84.

[7] 黃曉云.試論培養大學生的科研素質和創新能力[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8(6):75-77.

篇7

關鍵詞:臨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創新思維;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03-0141-02

科研研究是以獲取碩士以上學位為目標的大學本科后高等教育的主要學習手段,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質內涵,學術水準更是衡量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標尺。醫學研究生教育分臨床型研究生教育和學術型研究生教育,醫學臨床型研究生教育側重于臨床實踐、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學術型研究生教育側重于科研課題、科研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依靠全能型人才提高競爭實力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因此科研研究對臨床型研究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也是臨床型研究生運用科研成果指導臨床實踐進步、推進醫療事業進步的必要途徑。

一、臨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現狀

1.科研選題無獨立性。目前多數臨床型研究生科研課題的選擇或是聽從導師安排,或是多個課題選擇一個,或者盲目跟風。聽從導師的安排這樣非自主進行的課題選擇,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研究生失去了創新的積極性,他們知道導師會給自己找課題、想辦法,造成了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出來的研究生也只是“流水線”的產品,不具備解決在以后的臨床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把科研選題看成是考試的選擇題,任意地從導師提供的或者時下最熱門的課題中挑選,也不結合實際情況,不考慮課題是否能順利開展,課題結果會給臨床帶來怎樣的指導意義,只是一味機械地重復接下來的工作,久而久之逐漸喪失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在科研課題的選擇上盲目跟風,不符合實際,生搬硬套。存在這種問題比較多的理由是因在臨床上花費的時間比較多,工作下班之后精神疲憊,沒有過多的精力查閱自己專業領域的文獻資料,沒有及時了解專業領域的國內外進展動態,或者了解專業領域的最新動態,而盲目地跟隨大流選課題,沒有做到實事求是,最終造成了消極科研選題,有了混日子、混學歷的想法。

2.科研實踐能力不足。醫學本科教育的實踐一直都是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只是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而到了碩士研究生教育階段,是以綜合性實驗為主,主要是培養研究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相互間的協作精神。多數臨床型研究生的導師都注重臨床技能實踐的培養,大多數研究生又無科研課題,直接參與科研實踐的研究生更少,即使有科研課題的研究生,由于課題所涉及的實驗技術比較單一,就形成了單一技術臨床型研究生的培養模式。臨床型研究生的科研實踐經驗欠缺,對科研課題所需的先進技術手段和實驗設備儀器的使用說明知道的不多,有些研究生的自大心理作祟也不請教前輩,科研實踐過程中從最基礎的購買耗材階段開始,就困難重重,在所面臨的困難面前,全靠自己“獨擋一面,全力解決”,浪費大把的時間和精力。更甚的是有的研究生在科研實踐中遇到瓶頸時,不積極尋找有效的解決辦法,反而敷衍了事,毫無根據地胡亂編造解決方案,對科研實踐成果也缺乏嚴謹的態度,沒有耐心從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尋找可能性,極不負責地對科研數據進行胡拼亂湊,甚至存在剽竊他人研究成果的惡劣現象。

3.科研團體意識不強。醫學科研課題往往是由多個實驗項目組成的,參與其中的多是以小組為單位的團體,當前大多數臨床型研究生中不乏一些個人主義思想明顯的人,他們沒有意識到團隊的力量,不信任其他成員,堅信自己一個人足以完成實驗課題,例如醫學臨床實驗課題多數是體內外實驗相結合的實驗模式,通過體外細胞培養驗證一個結果,然后在細胞培養基礎上進行動物試驗驗證結果,最終結合體內外實驗結果進行最終的實驗結果分析,并指導臨床中的應用。臨床型研究生可以以同一科室為單位進行實驗,不僅節省了大量的臨床工作中的時間,還可以通過小組間定期的討論、交流,分享實驗經驗、總結實驗教訓,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些臨床型研究生認為沒有這個必要,期望通過自己埋頭苦干得出好的結果,他們沒有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遇到問題不愿請教老師或其他有經驗的前輩,更不愿與他人進行探討、交流,這樣就造成了學術觀點陳舊、科研實踐能力范圍越來越窄的情況。

二、當前臨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新要求

科研創新思維的培養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近幾年隨著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在臨床型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科研工作占有重要比重,而創新思維是對科研選題的創新性、有效性和科學性的有效保證,也是開展科研研究過程中運用創新思維不斷解決問題的基礎。把臨床型研究生引導向科研實踐又是增強研究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方法,同時科研實踐中對研究生小組間、團隊間的合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以達到互贏為目的合作。科研人文素養對提高醫務人員的綜合素養有重要意義,不僅決定了臨床型研究生在整個科研過程中的態度,而且對提高研究生創新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對問題的洞察能力和對事物發展遇見性的培養也起一定的作用。

三、改進措施

1.科研創新思維。臨床型研究生創新思維的訓練與培養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專業文獻的運用是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要工具,臨床型研究生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通過查閱專業領域文獻資料,了解了最新國內外專業領域的動態新進展,還要考慮該科研課題會帶來多大的實際臨床意義的視角選題。其次,臨床型研究生要合理應用時間,積極參與醫院之間和科室之間組織開展的創新和科研新方法的學術交流、學習報告和專題討論,直接感受其他人的創新過程,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有助于臨床型研究生在知識、能力和素養三方面得到強化培養,以獲得具有科學性、可行性和創新性的科研課題。再次,臨床型研究生還可以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培養自己的科研意識,注意觀察,勤于思考,進行臨床總結,就可以逐漸形成一個個需要探索的題目,并利用科研實踐知識透過疑點、難點的現象,尋找疑點、難點的本質機制,最終指導解決臨床上的具體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2.科研實踐能力。科研實踐是增強研究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方法。臨床型研究生可以在導師的幫助下,尋找合適的實驗室開展課題研究,并在經驗豐富的教師和前輩的指導下,先進行多學科實驗室輪轉訓練,輪轉訓練不僅可以盡快地熟悉實驗室環境,而且可以培養系統完整的科研思維和熟練的實驗技術,為今后的課題奠定良好的科研基礎,最大程度地避免科研路上浪費不必要的時間以及經費,同時親自操作實驗的,更有利于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和科研能力,極大提高科研成果的可信度。另外醫學科研具有其特殊性,無論科研項目的取材、科研實驗的實施,都可能會涉及隱私、倫理等問題,因此每個科研的設計應考慮其結果對人、動物和自然生態的影響,最終對科研立項要進行科學的全方位定位。對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和論文的撰寫應有嚴謹、認真的態度,不造假、抄襲、剽竊他人實驗數據,堅信最偉大的發現往往始于不經意的一次“意外”。

3.科研合作能力。團體意識就是團體成員對團體的認可程度,把集體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意識。這種團體意識在醫學科研中同樣重要,在這種團體意識的指導下,研究生與研究生之間、研究生與導師之間、研究生與實驗耗材銷售人員之間的密切合作能夠相互協調、互相配合,可以使研究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進行某個藥物對某種疾病的某項指標影響的觀察,研究生與研究生之間可以分兩組,一組進行該疾病體外細胞對藥物反應的實驗,另一組進行該疾病動物體內實驗,最后綜合分析體內體外實驗結果得出綜合性結論,為工作繁忙的臨床型研究生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導師在研究生科研選題、實驗設計和論文撰寫的過程中給予教育和引導,讓研究生都能在嚴謹的學習氛圍中成長。銷售人員提供的材料是確保實驗準確性和高效性的一個重要因素,研究生應與銷售人員相互協作、相互溝通,了解最新實驗耗材的生產,同時借鑒銷售人員提供的其他研究人員對耗材的使用情況,取長補短,吸取經驗的選擇實驗耗材。

4.科研人文素養。人文素養即人文科學的知識水平和科研能力,也就是人的內在品質,就臨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發展,人文素養的培養比科研能力的培養更為基礎。良好的人文素養,有助于形成正確的人生追求,有助于培養研究生的優良思維品行。臨床型研究生在優秀人文文化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緊張、繁忙的臨床工作中,可以保持清醒的思維、慎密的邏輯、敏銳的判斷,這些思維對臨床特殊病例的收集、科研實驗的設計、實驗過程的操作、實驗結果的分析、論文的撰寫等都起至關重要的作用。21世紀美國科學促進會主席曾提出:我們需將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整合在一起探索生命。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協作、科學與人文的互動,已成為目前醫療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臨床型研究生應順應時代潮流,在注重臨床實踐工作的同時,經常參加社會名流或專家學者的人文講座,著重導入以人為本的現代醫學理念,指導日后臨床、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臨床型研究生的培養應從現在的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著重于從臨床型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適應能力和人文素養方面著手,以培養高質量的人才。隨著醫學事業的發展,臨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事關醫學研究和醫療事業的發展,而高質量的醫學研究生教育不僅有利于創新型國家的建設,而且有利于推動整個醫療體系的教育質量。因此,加強臨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是醫療體系發展的迫切需求,也是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

參考文獻:

[1]楊頡.國際研究生教育現狀與動態分析[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5,(8):48-53.

篇8

【關鍵詞】幼兒教師;教育科研能力;培養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深入,幼兒教育也跟著發生了改變,對幼兒教師素質和教育方法有了更嚴格的要求,使幼兒教師不僅有具有很強的洞察力、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掌握基本的幼兒教學方法,對孩子心理活動的探尋,還要具備非常扎實的教育科研能力,使幼兒教師的綜合教學水平得到提高,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一、幼兒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特征

(一)幼兒教師教育科研能力具有實用性

培養幼兒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目的,是讓幼兒教師能在孩子出現新問題、新現象的時候,能有更好的方法進行解決,不斷探尋幼兒教育的規律性,將探尋出的結果有效應用到幼兒教學中[1]。

(二)幼兒教師教育科研能力具有廣泛性

幼兒教育科研方面研究的比較廣泛,其中包括很多方面的幼兒教育工作,比如數學、語文、英語、音樂、美術、手工制作等,這些都要求教師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將幼兒教師教育科研成果,落實到實際應用實踐中,才能體現出幼兒教育科研的價值。

(三)幼航淌教育科研能力具有實踐性

幼兒教師的教育科研工作不能只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要能夠在解決幼兒教育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對平時教學中會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科研探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幼兒教師可以在實踐科研活動中探究方法,提升教師自身的科研能力。

(四)幼兒教師教育科研能力具有操作性

幼兒教師在教育科研中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對于教育科研研究過程中,不要太過重視研究教學課題的深度,要在符合實際,問題涉及面較小的方面進行重點研究,研究活動的時間也不宜過長,這樣使幼兒教師在教育科研中能夠靈活操作,快速探究出科研成果。

二、幼兒教師科研能力的現狀

(一)幼兒教師科研意識不足

幼兒教師的科研意識是教師參加科研活動的前提,教師對科研具有一定的意識,才能具備一定的科研素質,用更強的積極性參與教育科研活動[2]。但是現階段,幼兒教師對科研意識比較弱,對教育科研沒有足夠的認識,更體會不到幼兒教育與教育科研的關系,使自身沒有科研興趣。再有,幼兒教師的科研理論基礎和技能不扎實,導致科研實踐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教育科研活動能否順利開展,取決與教師對教育科研理論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現今幼兒教師的科研理論知識掌握情況也只是處于初級階段,再加上教師沒有時間自學,關于教育科研培養的機會也少,導致幼兒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存在一定差異。

(二)科研范圍和課題選擇方法不當

幼兒教育科研的范圍和課題選擇方法如果不恰當,就影響幼兒教育科研的活動,因此,幼兒教育科研的范圍需要擴大,在課題的選擇上也有做到科學、合理。但是,在現在的幼兒教育科研活動中,所選的研究課題缺少新意,缺乏創新性,沒辦法以最新的角度來進行科研,一些研究課題的范圍不夠廣泛,課題研究的目的不明確,導致幼兒教育科研活動嚴重缺乏實效性。

三、培養幼兒教師科研能力的方法

(一)強化幼兒教師對科研能力的認知程度

在我國的教育中,幼兒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幼師學校對教師的各方面培養也越來越重視,幼師學校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在對幼兒教師進行教育科研能力培養時,更加重視教師的職前教育,讓教師對教育科研能力有一定的認知,掌握基本的科研能力,幼師學校對教師的素質培養,以及對幼兒教師教學模式的創新,這些因素都能對影響到整體幼師的綜合素質。因此,幼師學校在對幼兒的教育過程中,不但要注重教師對學生知識的教學,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更要重視培養教師教育科研的認知能力,經常開展教育科研訓練[3]。例如,幼師學校可以定期開展一些關于教育科研知識講座,讓教師有機會進行教育科研培訓;可以開展教研討論小組,讓教師將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分享,互學優勢,改善不良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這些教研活動讓教師掌握教育科研的基本能力。

(二)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體系

幼師學校培養幼兒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時,要建立起完善的科研管理體系,這對教師教育科研能力和教師素質來說都至關重要。在培養教師教育科研能力之前,要建立起健全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構建完善的科研管理體系,讓教師對教育科研有更深的認識,并樹立起正確的觀念,將教育科研活動重視起來。

(三)加大教師學習力度,主動探究教育科研

幼兒教師學好教研理論知識,才能更有效的參加教育科研活動,在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活動中,主動積極探究科研內容,提升自身的教研能力。在具體學習中,要不斷選擇新課題,不斷更新對教育教研的理解,使自己不斷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積極更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結束語

總之,幼兒教育在國家教育中的地位深重,幼兒學校對教師的要求應更加嚴格,鼓勵教師經常參加教育科研活動,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具體探究,不斷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重視教育科研的學習,為我國幼兒教育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紅梅.幼兒教師要注重教科研能力的提高[J].考試周刊,2013.

篇9

【關鍵詞】創新能力 創新實驗班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1-0023-01

各大學既是創新實驗班培養模式構建的實施者又是其科學性、合理性的研究者。構建合理、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有利于大學實現創新人才培養也有利于保證人才培養質量。通過歸納創新實驗班人才培養的理論基礎和現實背景,闡述各大學創新實驗班人才培養現狀,并由此開展分析與比較,歸納出不同類型實驗班的特點與異同,針對問題提出對策性研究,力求對創新實驗班培養模式構建起到借鑒作用,并為下一步全面實施精英教育提供經驗。

一 理論依據

創新實驗班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主要面向當代社會發展對人才全面素質及綜合能力的要求,堅持“學生為本,基礎寬厚、道德為先、能力為重”的理念,以培養創新型人才,塑造高尚人格、培養創新能力以及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宗旨,強化實踐能力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激情,面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人才的培養。同時,結合新時期本科人才培養新體系,實施精英教育、培養精英人才的總體目標,創新實驗班貫徹“加強基礎、淡化專業、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的方針,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強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學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寬厚的知識基礎、突出的能力潛質、優秀的綜合素質和開闊的國際視野,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精英型拔尖創新人才。

二 本科創新實驗班培養構想

結合新時期本科人才培養新體系,面向技術類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的提升問題,總結其他高校在創新實驗班人才培養方面的特點、現狀、經驗及問題,探索旨在提高技術類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的本科創新實驗班培養機制、模式及對策,注重培養技術類本科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筆者認為:科研創新能力主要包括英文閱讀及寫作能力、計算機編程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等,這些能力都需要進行一系列系統的培訓和訓練。各個高校應該結合本校特色,綜合考慮不同專業的相關需求,開設一系列本科創新實驗班。

英文閱讀及寫作創新實驗班主要瞄準英文文獻的閱讀、英文論文的撰寫、英文報告的準備等工作開展。英文文獻閱讀主要瞄準本專業國外近年來的英文文獻。英文論文撰寫主要是培養本科生提出寫作創意、論文素材準備、設計并完成實驗、實驗結果整理、論文的特色和完善等。英文報告準備主要培養本科生如何言簡意賅地進行一次學術報告。通過以上專業化的培訓和訓練,相信本科生的英文閱讀及寫作能力將得到極大的提高。

計算機編程創新實驗班主要包括程序設計思想、常用計算機語言的培訓。各個學校可根據專業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和訓練。以國防科技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在本科生的計算機編程創新實驗班上,主要培訓學生使用MATLAB、C、C++和C#的培訓和訓練。通過計算機編程創新實驗班的培訓和訓練,相信本科生的計算機編程和實現能力能得到極大提高。

創新思維能力創新實驗班主要瞄準本科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這個班可以通過典型案例、實際場景等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訓練。通過創新思維能力創新實驗班的培訓和訓練,相信本科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能得到極大的提高。

三 對策和建議

為了更加有效地探索本科創新實驗班培養模式,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廣泛開展研究工作:(1)創新實驗班人才培養現狀。總結其他高校在創新實驗班人才培養方面的特點、現狀、經驗及問題,試圖從文、理、工三大類實驗班培養模式入手,比較并分析三大類培養模式的不同特點、共同特點與發展趨勢。(2)創新實驗班人才培養理論及方法。在歸納、總結大學創新實驗班培養模式的相關理論與現實因素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本科人才培養新體系,探索技術類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的評價指標、評價方法以及提升途徑。(3)技術類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創新實驗班培養機制、模式及對策。根據創新實驗班人才培養特點與目標,嘗試構建創新實驗班培養機制及模式,并提出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現存問題提出創新實驗班培養模式構建的相應對策。

四 結束語

本科創新實驗班培養模式研究的創新之處:分析與比較不同創新實驗班的培養現狀,得出各類實驗班人才培養的不同特點、共同特征與發展趨勢;結合新時期本科人才培養新體系,探索技術類本科生科研創新能力的評價指標、評價方法以及提升途徑;構建創新實驗班培養機制及模式,提出創新實驗班培養模式構建的相應對策。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任重道遠,還需要眾多教育者持續不懈地探索及研究。

參考文獻

[1]龔克.建設創新型國家與大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J]. 中國高教研究,2006(11):16~19

篇10

關鍵詞: 過程控制法; 本科生科研能力; 專業培養; 網絡工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6-8228(2012)12-54-02

Application of process control method in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Ma Qiaomei, Chen Gouxi, Liu Shuangying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Taiyuan, Shanxi 03005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ultivat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 the process control method is applied and discusse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network engineering, process control method has been done in the re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laying plan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have been done in entrance education, experiment week, professional course and graduation design. From the feedback of graduate students, it can be seen that process control method has achieved good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Key words: process control method; undergraduat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professional training; network engineering

0 引言

我國《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本科教育應當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本學科、專業必需的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關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1]。可見,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高等教育法規定的要求。此外,如果學生畢業后繼續求學深造,在碩士階段都要進行相應的科研工作,在本科階段形成的科研能力素養會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如果學生畢業后進入用人單位就業,用人單位都希望畢業生能立即參與到項目中去,這也要求學生在畢業時就具備一定的科研實踐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許多學者對教學方法進行了研究[2,3]。在四年的大學教學中,采用過程控制法[4],在不同的階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對學生進行逐步引導和培養,激發他們的科研熱情,挖掘他們的科研潛力。我們把過程控制法引入到教學模式中,結合專業培養方案,在入學教育、實驗周設置、專業選修課程設置、畢業設計等環節,對本校網絡工程專業的本科教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5]。

1 入學階段

1.1 入學教育

從高中升入大學,學習環境、學習方式都發生了變化,對于這些變化,學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學生最初對于專業的內涵、專業的詳細內容、將來的學習目標都不清楚,許多學生剛入學會感到茫然。所以,在入學初期,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干預,在入學教育環節,安排一個專業內容的講解,以確保他們順利度過這一時期。由資深教師為學生解讀網絡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結構、前后課程之間的聯系、本專業畢業生要達到的目標以及畢業后可能從事的職業等。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對整個大學四年的學習環節和內容有初步的了解,明確專業內涵,明白學習目標。

1.2 入門專業課程的設置

網絡工程專業中第一門專業課程是計算機科學導論,該課程課時為16課時,主要分為幾個主題進行講授,為學生講授目前計算機學科中網絡工程專業的幾個前沿方向,使學生了解本專業發展的方向和前沿動態,為以后學習目標的確定設置一個指導方向。

2 實驗周的設置

在前三年的學習過程中,為學生設置了幾個課程設計和實驗周。分別有數據結構課程設計、數據庫課程實驗周、動態網站開發實驗周、組網實驗周。為了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科研團隊開發項目的過程和方法,項目的進行都是模擬實際項目開發的模式進行。實驗周的項目都是由3人或者4人共同開展并完成一個項目的設計與開發。首先選出組長作為項目負責人,然后按照需求、概要設計、任務分解、詳細設計、模塊測試、模塊整合、整體測試、文檔編寫幾個環節進行設計與開發。整個過程使學生初步了解了項目開發的過程,體會到個人設計和團隊合作的聯系。最后階段是驗收。采取匯報+答辯的方式進行,首先由學生講解自己的設計,然后老師提問并由學生解答。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項目開發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以后參加科研項目的打下了基礎。

3 專業選修課的設置

在第七個學期,本專業開設了多門專業選修課,這幾門選修課組合成兩個模塊。一個模塊是網絡管理與維護模塊,另一個模塊是網絡編程模塊。這個階段,經過前期的學習,學生們已經有了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并且對畢業后的專業方向有個基本的想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不同的方向模塊。這一階段的選修課程主要都是與就業相關的課程,目的是為學生的擇業提供良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4 畢業設計環節

從第七個學期中期到第八個學期末,大約有25周時間進行畢業設計環節。畢業設計是大學四年中重要的綜合能力訓練活動,學生此時已完成了所有課程的學習,能夠投入更多的時間集中精力進行畢業設計,非常有利于對學生進行科研能力的訓練。

4.1 學生選題

首先,在教師出題目時,可以結合自己的科研項目出一些工作量適中的題目,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得到最好的鍛煉。學生選擇題目時,對于要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生,可以選擇一些適合今后進一步研究的課題,以使個人更早地接觸研究性課題,使研究具有一定的延續性;對于要參加工作的學生,可以結合一些橫向課題,重點強調項目的實踐能力。本科生在參與教師課題的過程中可以多一些了解學科前沿發展方向及內容,領會科研工作的切入點,找到從事科研工作的感覺。學生通過艱辛的勞動,不僅提高了科研能力,還能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激發學習積極性,為工作或攻讀碩士學位打下基礎。

4.2 組織討論

選題完成后,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研究討論。讓每個學生講解自己的研究進展,對遇到的問題進行組內討論,通過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靈感。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體驗到學術交流的重要性,提升專業素養,學會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要討論、交流,發揮團隊的作用。

4.3 論文書寫

任何的科研活動都離不開論文的書寫,對于下一步要攻讀碩士研究生的學生,科研論文的寫作必不可少,對于準備就業的學生,項目相關的文擋書寫也是一項需要加強的基本技能,所以在畢業設計的最后階段要對學生進行系統性的指導。教師可以先對論文的書寫要求進行講解,對難點和要點進行強調,還可以通過一些優秀論文給學生講解做示范,使學生在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科研寫作能力。

4.4 答辯

論文答辯是本科生本科階段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一個能力培養的絕好時機。如何在有限的時間把自己的畢業設計內容進行匯報具有一定的技巧,指導教師可以通過“預答辯”,讓學生提前體會答辯的環節,避免因答辯時過于緊張而不能達到好的效果,同時,指導教師也可以通過“預答辯”發現問題,提前進行指導,使學生在畢業答辯環節取得更好的效果。

5 結束語

從2008年開始,我們對網絡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應用了以上措施與方法,并對畢業的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反饋結果顯示,在就業的學生中,由于有了前期的培養,在進入用人單位工作時能夠很快地適應工作環境;而對于攻讀碩士學位的學生,在進入導師的研究課題時能夠很快地適應學習方法。同時,畢業生的科研意識和學習主動性也明顯加強,由此可見,把過程控制法融入到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養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EB/OL].http://news1xinhuanet1com/

st/2002-01/21/content_2462841htm.

[2] 胡澤平.高校內生的知識增長:組織設計與知識螺旋的關系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2010.29(2):17-20

[3] 姜長寶.本科生科研能力培養的途徑與方法探討[J].科技管理研究,

2010.8:152-154

[4] 王茂柱.教學過程的控制——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應用實踐[J].教學方

法,2008.1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