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培訓課堂范文
時間:2023-05-16 14:54: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建筑培訓課堂,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綜合實踐;教師培訓;主題式;沉浸式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30-0102-02
一、培訓背景
哈爾濱市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農村教師免費培訓始于2010年,每年組織集中培訓一次,一般為36學時。由于哈爾濱市義務教育階段的學制并不統一,城區為“五四制”,外縣為“六三制”,所以,學制的不同導致在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設上,農村比城市難度更大。而且,通過調研統計,截止到2015年,哈爾濱市農村初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基本無專職教師,所有教師來源均為其他學科的兼職教師,年齡均在45周歲以上。雖然這些教師的學科教學經驗比較豐富,但是他們所教學科不同,年齡偏大,缺乏一定的開拓與研究能力,導致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理解不夠,實踐技能經驗不足,課程開設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針對這種情況,哈爾濱市從2010年啟動此項培訓,力求提高農村教師對該課程的理解與認識程度,增強教師的課堂實施能力。
二、培訓項目的設計與實施
1. 項目設計的理念
培訓項目在起始時,主要以理論、技術實踐學習和聽評課三個部分組成。但經過幾期后,回訪發現,由于理論、技術跟課堂相對分離,教師很難應用于實踐。因此,項目開始逐步轉變理念,通過先期調研,尋求理論、技術與課堂之間的平衡點,力求把三者作為一個整體,聚焦課堂,著眼于教師培訓后的課堂實施能力。
項目采用沉浸式設計,將多個操作技術內容進行主題式設計,根據主題與技術的需要,融入相應的課堂實施手段,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形式,將參訓教師帶入其中。在這個過程中,親身體會課程設計的理念、方式和方法,將理論具體化實施到課堂,將技術濃縮進課堂。同時,教師在這種課程實施過程中,能更為直觀地了解課程課開發和實施,給教師未來的課程設計和實施提供直接的案例和抓手,使之能夠將培訓內容直接應用于課堂教學。
2. 項目設計的內容和實施過程
項目以“綠色低碳生活”為主題,將多肉植物種植、陶藝、軟陶、廢舊物品創意設計等技術和研究性學習理論融入主題中。農村有廣大的土地種植范圍,跟植物相關的主題能夠很好地帶入未來的課堂教學。而陶藝的入手較為簡單,如果學校條件不允許,還可在課堂實施中減掉燒制環節,簡化為泥塑。并且在主題造型布景、微縮景觀中常用的軟陶和超輕粘土等也相對容易得到。同時,還可以加入一些廢舊物品創意設計,來彌補主題材料上的限制,保證主題課程的完整化。
植物部分以多肉植物種類、習性、土壤、光照等為內容。為教師提供多種多肉植物,幫助其認識葉插植物的種植和繁殖等特性,用體驗和操作來直觀地認識這種主題植物。在此環節中融入部分生物和地理學科知識,帶教師體驗學科知識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的“潛在”應用,幫助他們體驗并理解學科知識如何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整合,并應用于課堂,引導學生綜合使用各種學科知識解決實踐問題。
由于參訓教師來自多個不同學科,所以培訓的第二部分以體驗小組學習、合作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為主,讓教師根據自己的學科設計,體現學科特色主題景觀或微縮景觀。在設計的過程中,進一步直觀地體驗學科知識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融合點和融合方法。培訓的過程不是告訴教師怎么來做,而是在沉浸式的體驗中主動去觸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合和課程開發。培訓更多的內容是體驗與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相關理論的應用,而不是講解理論,這樣對于農村教師來說更容易將理論“潛在”的應用于課堂,取得一定效果后,再去主動將理論進行升華,這種方法也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理念更為貼近,培訓的過程完整地采用了綜合實踐課程的理念,培訓活動本身就是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堂。
根據教師的設計主題雛形,幫助教師完善主題,讓教師體會課堂實施中的主題指導策略。同時,也促使教師針對自己的設計主題互相討論,吸收主題設計的優點,彌補自己主題的不足,體驗研究性學習中的討論過程和評價過程,建立對研究性學習過程的初步認識。
在確定設計方案后,根據方案選擇制作材料,以教師自身為主,輔以指導教師的個性化指導,進行最后的作品制作。在這一過程中,培訓和檢驗教師的實踐能力,將前期多種材料的制作方法的培訓成果應用到主題作品實施中,讓教師在實踐操作中,進一步體驗各種材料的特點和制作方法,培訓教師將多種材料綜合應用到實踐活動中,為未來的課堂轉化提供實踐操作的基礎。
作品完成后,組織教師進行評價,進一步強化研究性學習中的評價反饋環節的應用。在這一培訓環節中,教師既是培訓的指導者,也是培訓的參與者。教師要將之前培訓所觀察和體會到的評價手段和方法應用在這一環節中。同時,在實踐中更能加深對評價方法的應用體會,從而為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實施這些評價方法奠定基礎,在未來的課堂教學中進一步完善,使之成為有效的教學環節。
三、培訓的反思
培訓雖然設計之初以主題貫穿,將理論融入培訓過程為主導思想。但是在實施過程中發現,由于培訓時間較為緊張,教師的學科來源過于廣泛,年齡層次較高,加之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礎理論幾乎無任何了解,所以在項目實施時,感覺很多教師對項目的理解還僅僅浮于活動表面,急于完成主題作品,沒有更多地去觀察和體會培訓的過程。培訓項目原有的、在實踐中體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核心理論的應用目標還沒有真正達到。
培訓項目在物品的準備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多肉植物種類眾多,價格差異也較大,所以考慮到培訓成本,準備的植物有限。在實踐操作環節中,很多設計主題無法完成,教師并不能每人都進行獨立的操作設計,造成在某一特定時段內,教師出現了學習閑置狀態,這在項目設計時沒有考慮到。
由于這種沉浸式主題培訓是第一次將培訓項目作為一個整體來操作。所以,對于培訓指導教師來說也是一種挑戰,指導教師并沒有進行此類培訓的經驗,加之培訓項目組經驗有限,導致在培訓過程中的指導還存在很大的欠缺。指導教師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過多地參與教師的設計與制作,對他們能否完成主題作品的關注度過高。以項目組的觀察來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參培教師對實踐活動的理解,培訓的過程性作用還沒有最大限度地得到發揮。
同時通過培訓實踐發現,要讓主題式項目培訓在綜合實踐活動課堂上發揮出作用,就必須要進行統籌規劃,注重生活化、社會化、個性化、時代化。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從本校和本校所在地區的特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進行銜接,做出完善的計劃。有了這樣的計劃,教師才能夠不慌不忙地開展實踐活動,也不會陷入走馬觀花的境地之中。
參考文獻:
[1] 徐永軍.初中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建構與實施[J].基礎教育,2013(4):75-81.
篇2
關鍵詞: 中職 建筑專業 教學
近年來,我國的建筑行業飛速發展,建筑人才的需求有所增加,要求也越來越高。中職建筑學科的教學活動,主要是培養未來的建筑行業人才,面對新形勢,教師要敢于探究、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以便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有效教學。
一、中職建筑專業職業教育現狀
我國中職學校建筑專業通常以一套較成熟的專業教材為核心,在兩年內完成主要的教學任務,并在其間進行一些職業實習培訓,從而達到人才培養的目的。但是,目前我國中職學生大多學習基礎較差,缺乏學習的自覺性與主動性,無法完成專業理論課程的教學任務,導致學科基礎知識薄弱。另外,學校在技能培訓方面投入力度不足,設置的實驗實訓課程內容過于簡單,過程單一,嚴重制約了學生在技能方面的發展,使學生進入工作崗位時無法達到崗位要求。教學與實訓內容與崗位實際需求脫節,導致教學停留在理論階段,不能很好地達到職業崗位所需的標準,大部分學生畢業之后無法很好地融入到工作崗位當中,在實際的職業操作中常常出現問題與錯誤。因此,中職學校需要對現行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探索有效的教學途徑,理論聯系實際,結合當前建筑崗位的具體要求,制訂具有時代性的教學計劃,為建筑領域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二、中職建筑專業教學思考
1.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中職建筑專業學生學習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對建筑專業缺乏興趣,從而造成了學生對專業知識學習的興致不高,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最終導致專業知識薄弱的結果。因此,想要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教學,首先要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學生對建筑專業知識有了興趣,才能充分地調動學習的主動性,改變將學業當做負擔的思想,以愉快的心情學習專業知識,強化學習效果。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了快樂,從而會更加努力地學習,形成良性循環。
2.靈活運用“任務驅動法”
在傳統教法中,理論知識被看成是從實踐中抽象出來的獨立于工作任務的體系,而事實上,這些知識的價值要通過學習者把它們應用到實踐中才能體現出來。任務教學法就是以工作任務為核心來訓練專業技能,并構建專業理論知識的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實現了“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理念,比在課堂上讓學生單純地聽教師講課,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上建筑平面圖的繪制這一課時,教師先給學生布置任務,要求他們分組測量教室的平面尺寸,記錄好測量數據,然后用自己的方法將教室的平面圖畫出來,并比較得出最佳繪制方法。學生聽說讓他們在課堂上自己動手實踐,頓時便來了興趣。接著學生開始按照教師的提示,進行測量和繪圖,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十分認真。任務完成后,教師讓學生對成果進行自我展示,在展示過程中發現問題,并通過教師的引導,理解繪制建筑平面圖的正確步驟。最后讓學生用正確的方法重新操作一次,體驗正確方法的優勢,從而進一步掌握知識點。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完成測量和繪圖兩個任務,不僅掌握了繪制建筑平面圖的方法,而且鍛煉了測量和制圖技能,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合一、知識與技能的滲透。一堂課下來,在緊張的忙碌之中,學生們感到十分滿足。
3.引導學生形成學習構造知識的思維能力
建筑構造是很典型的應用型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而且建筑各部位的構造不會一成不變,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更新,其也會隨之改進。老師在教授建筑構造時只是把各部位的構造原理教給學生,對建筑各部位構造的種種變化,要靠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及工作中自行摸索。因此,學習構造知識的思考方式才是授學生以漁,而不是授學生以魚。學生在學習建筑構造原理知識的同時,應努力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嚴謹的思考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認為在課堂教學時,可多列舉一些同部位的構造不同做法的示例給同學們參考,逐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思考能力,也可加強學生對原理知識的理解,千變萬化不離其中的原理可衍生出多種的形態,逐漸形成學習構造知識的思考方式。另外,對于中職學生,可用單體項目教學法取代項目教學,通過對各部位小的單項項目的構造作業反復練習,讓學生懂得如何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程中,而不會讓所學知識與實際工作完全脫節。
4.合理利用現代技術,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課堂與傳統課堂有了很大的不同。多媒體技術的引進,使得現代課堂教育變得更加靈活多樣,可以更加形象具體地對專業知識進行講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合理地利用這些現代化教學設備,改變傳統教育中的被動教學模式,通過不同的教學手段,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錄像、實驗、現場實習等多種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與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有效地提高建筑專業的教學效果。
在新時期,中職建筑專業需要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學校教師應不斷努力地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更好地激發學生對于建筑學知識的興趣。要加強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以后的工作,更好地融入社會中,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作出貢獻,提高我國的建筑水平。
參考文獻:
[1]徐浩.任務驅動法在中職建筑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9:258.
篇3
關鍵詞:建筑學;建筑調研;建筑實踐
Teaching Practice of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Survey
JIANG LeiXU YuanyuanWU Yunjiang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Agricaltural Univ. ,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Historical architecture survey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the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This teaching practice is a cooperation between students of architecture from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 and South China Univ. of Technology, and led by teachers of SCAU. The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ries to look for a method of college cooperation and carry on the quality education centering on practice.
Key words: 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 Survey;Architectural Practice
中圖分類號:K879.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碼:
1前言
建筑學科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理論和實踐的相互促進,離不開學界和業界的信息交流。建筑學科的應用性和社會服務性決定了建筑教育要同社會需求接軌,而實踐教學是建筑學教育一種有效的方式[1]。建筑調研是一門特殊的學科,有其獨立性和從屬性。獨立性在于它有獨立的理論指導及工作內容,在建筑實踐中自成系統。從屬性在于它的工作內容通常服務于一個主體項目,一般為項目的前期工作。
華南農業大學建筑系建筑調研相關課程有:低年級的小建筑測繪,中年級的歷史建筑調研與測繪,高年級的建筑專題調研。不同學習階段有不同的調研內容,研究深度和研究對象都有所側重。
2工程實踐
歷史建筑調研在實際項目中應用極廣并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般有建筑單體調研和建筑群調研。可在以下工程中應用:1保護規劃項目,對建筑群性質進行評定分析,如年代、層高、歷史價值等;2文物單位修繕,對修繕對象進行現狀資料收集,包括建筑尺寸、建造技術及工藝、歷史修建痕跡等。3舊建筑改造利用,包括外觀改造和內部使用功能改造等。前兩類項目主要是政府行為,程序嚴謹,原則鮮明。第三類項目現階段特別多,很多都是企業及個人行為,法律對這類建筑的制約跟普通建設一樣,項目的存在形式很多樣化。
這三類項目有個共同點就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參與;現場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有一定的重復性。要求工作人員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對于在校生,經過稍稍培訓即可承擔工作;具備畫圖和分析能力;具備一定的體能適合戶外作業。基于以上情況,我們可以將實際項目中的建筑調研和課程教學相結合,在實踐中掌握課堂教學知識。
筆者曾參與的兩個項目,“中山黃圃鎮歷史文化名鎮規劃”和“中山南朗鎮茶東村環境整治規劃與及景觀設計”等工程。“黃圃項目”屬于第一類工程調研,主要是前期調研工作,對古鎮里建筑狀況進行記錄,對有價值的歷史建筑進行測繪。由于一些傳統建筑比較精細,測繪有一定的難度;“南朗項目”是第三類項目調研,主要是民房外觀改造為主,先進行立面測繪,然后進行改造方案設計,直至施工圖設計。“南朗項目”是一個比較系統的訓練,從易到難,需要比較長的過程,是一個比較好的實際工程。這兩個項目,需要較多的人力投入,而且時間充裕,較適合用于實踐教學。
3實踐規則
此次調研實踐面向建筑學中高年紀學生,并采取兩校聯合的形式。最后組織了華農大三學生16位,華工大四學生及研究生共11人一起參與,讓高年紀的華工學生帶動低年紀的華農學生,促進兩校交流,并能保證實際項目工程質量。在組隊時,保證男女混合,兩校學生交叉。“黃圃項目”以華工大四學生為主,帶著五位華農學生。“南朗項目”以華農學生為主,加入三位華工研究生。工作安排主要分為三步驟:
3•1前期培訓。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態度和科學的調研方法。強調建筑觀察的重要性,畫圖在先,測量在后。
3•2現場指導。分組安排工作,并根據各組完成進度及時調整調研任務。控制好學生調研步驟,保證畫完圖再測繪,比如建筑單體,畫完所有平立面后再測繪。畫圖是一個有效的建筑觀察,保證測量的數據準確性。測量草圖,要求徒手鋼筆線條,分不同顏色,如圖樣用黑色,尺寸用紅色,文字用藍色等。
3•3后期制圖。電腦制圖前,可以統一制圖規范,比如圖框、圖簽、標注等,可以發樣圖給學生參考。統一一些構造畫法,比如屋面構造層、屋面瓦面等,這些都是調研不易看透,不易表達,同一時期地方做法一樣,可以給學生樣圖作參考。整個制圖過程要有足夠的輔導,保證出圖質量。
4實踐過程
由于華農學生首次接觸實際工程,雖然認真,興致很高,但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南朗項目”的學生在現場測繪時,難于著手,無正確調研過程,甚至出現返工。指導后,學生現學現用,進步很快。“黃圃項目”,以有實踐經驗的華工學生為主,現場工作比較順利。過程中,老師特意讓兩校學生交換工作內容,以學到更多的東西。現場調研時間一共5天,期間多次跟甲方反饋項目調研情況,這也是課堂教學中所沒有的。
回到學校,進入制圖階段。首先制定嚴格的工作計劃,看圖時間、深度,都必須嚴格控制,這讓學生感到不少壓力。輔導的深度和頻率都比課堂教學嚴格,老師也不能厚此薄彼,對每個學生都不可忽視,保證成果能滿足項目要求。
工程大概持續兩三個月,整個過程學生能遵守紀律,初步培養了良好的工作態度,與社會接軌。特別是“南朗項目”,由于民房改造要到施工圖深度,故學生要考慮的東西更多。課堂學習時,學生多數只偏重建筑的造型藝術,對建筑細部研究較少,對建筑構造與技術、經濟性等就更少。這次實踐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與我國建筑專業評估要求一致,即建筑設計與生產實踐結合、建筑設計與建筑技術結合[2]。
5總結
我國以往建筑教學對個性特色、人文美學屬性等強調較多,而基于工程背景的建筑職業訓練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建筑法規、結構安全、環境控制和實際可建造性等方面的內容則相對薄弱[3]。這些內容的掌握很大程度上依靠實踐,在實踐過程中才能得以完備。保持與業界聯系的做法有利于加強教學與實踐的關系、職業教育和專業研究的平衡,是值得鼓勵的方向[4]。在生產實踐的真實背景下,實踐和創新能力才能更有效地培養起來。建筑教育應積極利用生產實踐,提高學生對建筑業的認識,強化學生對專業的愛好,誘發學生的專業自豪感和成就感。
(注:本文為華南農業大學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支助,序號JG12057)
參考文獻:
[1] 陳穎,劉德明.哈爾濱工業大學早期建筑教育的實踐教學.華中建筑,2007(12):11-13.
[2] 葉榮貴. 建筑教育要倍加重視生產實踐與建筑技術.建筑學報,1999(5):43-45.
[3] 王建國.中國建筑教育發展走向初探.建筑學報,2004(2):5-6.
[4] 仲德崑.走向多元化與系統的中國當代建筑教育.時代建筑,2007(3期):5-6.
作者介紹:
第一作者姓名: 姜 磊
性別: 男
籍貫:浙江舟山
出生日期: 1980年12月
學位: 碩士
篇4
關鍵詞: 精品課程 授課方式 課堂與實踐
高職裝飾專業應注重于為本地區經濟發展服務,培養有扎實專業理論知識及實踐操作技能,具有 “善設計,識材料、會施工,懂管理”的職業能力的技術型、應用型大專層次建筑裝飾工程技術人才,省內各大職業院校基本上都開設了與之相關的專業,如工科類的建筑裝飾工程技術,文科類的室內設計專業,而且各有不同的側重點。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凸顯我院建筑裝飾工程技術的特點,就要把我系建筑裝飾工程技術的優點充分地展示出來。在依托土木系的大環境下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對于施工技術這塊有突出優勢,為把這個優勢轉化成自己的特色,我們對《建筑裝飾構造與施工技術》這門課程下大力氣研究,把它努力做成一門有自身特色的精品課程。《建筑裝飾構造與施工技術》是實際操作能力很強的課程,而且由于施工現場復雜,構造和施工技術關系緊密,以及這門課具有很強的實踐能力的獨特性,是強調“職業能力、應用能力”的高等職業院校建筑裝飾專業的一門主要專業課程。但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建筑裝飾構造與施工技術》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學生接受知識困難,掌握知識少,課堂上學習積極性差,教師上課困難。而且通過對畢業生的調查,發現《建筑裝飾構造與施工技術》與真正從事施工現場有較大差異。為了響應學校“積極開展課改,建立一堂有自身特色的精品課程”的號召,把《建筑裝飾構造與施工技術》這門課程做有自身特色,與實際工程項目聯系緊密,學生學習積極性高的課程,筆者結合教學與實踐經驗,擬對《建筑裝飾構造與施工技術》課進行探索、嘗試性課堂教學改革。
一、教學方法設想
課堂教學改革是關鍵,改革《建筑裝飾構造與施工技術》現行的教學方法,采用項目教學法,以實際裝修案例做課題,課堂按圖施工為教學內容,采取在施工現場先操作、后講解,邊操作、邊指導的課堂教學方法。
學生的職業能力、應用能力在實踐教學中才能得來。我系現行教學計劃中規定:“在一學期內,先在教室內講授《建筑裝飾構造與施工技術》理論知識,后集中3周時間在實習工場進行《工種實習》實踐教學。”這種課程教學法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從幾學年的反饋信息和畢業生的反饋信息來看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在3周的實踐教學中學到的知識點凌亂,是局部施工,且與市場上施工內容脫節,學完后并不能夠馬上成為施工技術人員,還要在公司進行一段時期的培訓才能達到上崗要求,而前面12周的課堂理論教學等于浪費時間,從而造成了本專業特點不突出,畢業生就業優勢不明顯。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將現有的兩段式教學融合為一個整體,將教室搬在實習工場,實行現場教學,在一學期內按圖施工并結合教材知識為教學內容,完成一個實際專修項目為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先實際操作演示并講解,再讓學生操作,專業教師與實踐指導教師進行指導,并請裝飾公司中的高級工協助專業教師共同完成該實際工程。專業教師選擇一個一學期能完成的家居裝飾工程,在施工實訓場按設計圖紙要求,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內容,結合裝飾施工的先后順序,對各個階段進行合理的分配,設計施工進度,并對本階段的建筑裝飾構造和施工理論進行通俗的講解,然后針對性地進行施工示范,接著將學生按實際工作量分組后輪流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專業教師、實習教師和高級工進行施工指導,在完成一道工序后再集中并總結、講解系統理論知識。用同樣方法再進行下一道工序。按“水電工布線、排管――瓦工鋪貼――木工制作――油漆工涂裱――水電安裝、油漆工修補”的正常施工工藝邏輯順序進行教學,直至完成該項施工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限定工期進行裝飾構造和施工技術技能比武,獎勵優秀,來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
這種教學可使學生了解各工種之間的搭接與協作的重要性、施工的連貫性等,讓學生直觀地學習到如何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將材料施工到基層上,將平面轉化為立體;施工后裝飾效果的好壞又能很直觀地啟示學生:材料是體現設計思路的重要環節,而施工工藝的精湛更會為精美的設計錦上添花,讓學生真正理解“設計、材料與施工”的有機統一。將《建筑裝飾材料》、《室內設計》和《建筑裝飾構造與施工》三門主要課程聯系起來,可以實現“技術型、應用型、具有大專層次的高職人才”的培養目標,為學生更快適用社會做好理論、基本實踐的能力準備。
二、教學實施設想
提供足夠的教學空間、合適處理實習成果,是《裝飾施工》課堂教學改革的具體內容。
要很好地實施本計劃首先要有足夠空間。我系以建筑工程技術為主體的國家級小型項目實訓基地已經立項,配套措施已逐步到位,并有實訓樓和室外實訓場,但做為裝飾專業的施工實訓有其特殊性。以高職裝飾專業08屆2個班為例,需要同時提供2套一室一廳一廚一衛的毛坯房,兩室之間不要用磚墻隔開,墻面均為中級抹灰。每套毛坯房可以根據實際適當縮小面積,至少需長8米、寬5米的場地,兩套估計需寬16米、10米。考慮連續三屆的實踐教學,在施工完成后有半年作品展示時間,在這期間可以進行《室內陳設設計》課程實訓。在下屆學生上課時將所有室內裝飾拆除,在空間內重新進行下一輪實訓。
教師要求:每個一室一廳實習工地上,除專業主講師外,還需實習工場配備不同工種指導教師1―2名。目前,師資力量已具備,工種指導教師配合專業教師的安排,完成等分工作量及界面,完成用工分組,完成操作示范、講解,并指導學生進行施工準備、實施施工,進行驗收直至完成每個任務。施工成果處理:施工后的成果,實為教師與學生一學期辛勞所得,應該存留半年。一來可以給學生以成就感,二來可以給來檢查及參觀學習者以實物展示,三來可以供下屆學生學習。直至下一屆即可拆除,重新利用原有建筑場地并進行新的一輪實踐教學。
我們可以與建筑工程專業、環境藝術專業配合開展實訓,建筑工程專業學生在學期做建筑工程施工時將一室一廳的實訓房間砌好,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對室內、外進行裝修,完成后環境藝術專業提供室內設計圖紙或周邊環境的綠化實訓。
參考文獻:
[1]俞仲文,劉守義,朱方來.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篇5
一、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達到規范農村建筑市場,全面提高農村個體建筑工匠的業務技術水平,確保農房建設的質量和施工安全的目的,使廣大農民能住上安全房、放心房、舒適房。
二、培訓對象
各村(居)現從事建筑業和有意從事建筑業的城鄉勞動者。
三、培訓安排
(一)組織單位
全鎮的工匠培訓由鎮勞保所及規劃站負責組織報名,安排場地,組織授課人員進鎮授課培訓考試,負責證書的發放。
(二)培訓時間與地點
2013年4、5月開始組織培訓,每期1-2天。各村把報名登記的名單要及時報鎮政府勞保所,培訓地點為鎮三樓會議室。
聯系人:
(三)培訓方式
采取課堂教學與現場實踐相結合、傳統教學與視頻教學相結合的形式。
(四)培訓內容
主要是涉及砌筑工、鋼筋工、木工3個工種,包括村莊規劃、建筑識圖、建筑工藝、測量放線、建筑材料、質量安全、抗震防災以及新農村建設和蘇區振興發展有關政策等。
(五)補貼標準及經費來源
縣財政按每人120元(含教師工資、材料、學員中餐費等)的標準對鎮政府給予培訓補貼,所需資金從就業專項資金中支出,申報培訓補貼所需資料按職業培訓政府補貼要求提供。
四、工作要求
開展農村建筑工匠培訓活動,是推進農村土坯房改造的一項基礎工程,意義重大。鎮勞保所及規劃站要高度重視,統籌安排,精心組織,切實把各項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要把培訓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建立由分管領導負責、職能站所具體落實的組織機構,確保培訓任務落實。
篇6
關鍵詞:課程建設;教學改革;師資培養
改革開放30年來,建筑業和房地產業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和勞動力最密集及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最多的產業得到空前的發展,而且隨著城市化進程和新農村建設,將有更大的人才需求量。
為了實現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多年來我不斷研究探索教學內容與課程開發改革,按照“以用定學,學以致用”的原則設計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將追求更高的教學效果作為教學行為準則,建立“課堂學習培養法律文書起草能力、施工現場培養解決工程法律糾紛能力”的課程改革思路,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形式和手段等方面積極改革。
一、建筑工程法律與相關法規教學內容的組織
課程教學內容的組織,以建筑企業開展各項業務的主要作業程序為主線,按各項業務開展的先后順序組織教學內容,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集成和創新能力,使學生能夠較系統全面地掌握建筑工程法律知識,具有一定的分析、研究、解決工程建設過程中有關實際問題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二、建筑工程法律與相關法規教學目標
課程教學以案例教學為手段,以“學”“會”“懂”和“知識”“能力”的跟進關系為主線,設計了以下目標:1.掌握建設工程項目各階段建設單位和各從業單位的相關法律規定;2.具備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各階段遵守、應用法律法規能力;3.教學過程中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完成實務和案例分析,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培養團隊精神和創新能力、個人的綜合能力和拓展能力。
三、建筑工程法律與相關法規的教學方法與手段
(一)實現模塊化、任務化、系統化教學模式
根據工作過程的特點,精心設計項目與典型工作任務,將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劃分為7個學習領域,每個學習領域又分為幾個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又有若干個學習內容。學生通過“接受任務、制訂計劃、確定方法、完成任務、效果評價、工作總結”的工學交替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或者實訓室完成每個學習領域的學習任務。
(二)教學方法
1.“面授+討論”教學法。在講課中,主講教師搜尋與建筑法律、法規有關的實證案例,培養學生對建筑法律法規的學習興趣。經常分組進行課堂討論和案例分析,采取過程討論、考核鼓勵的方法。2.“任務驅動+情境體驗”教學法。通過布置起草合同書、投標函的作業形式,使學生提高實際能力。通過介紹相關律師事務所網站、專業法律網站等網絡資源,從而開闊了學習的廣度與深度。3.“啟發+互動”教學法。課程講授中,每次新概念的提出盡量采用啟發和互動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建課堂的積極氣氛。4.“學+做+考+創”教學法。該課程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例分析、招投標模擬、編制一系列合同,同時,打破傳統的考核方式,考核評價中采用老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等方法,將考核與創新能力相結合。5.“課堂解惑+網上答疑”教學法。在課堂上,主講教師針對學生的提問及時進行傳道解惑,解答學生的疑難;在項目現場,由項目工程師進行指導,利用QQ、E-mail等與學生保持溝通和聯系。
(三)教學手段
1.多媒體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手段是現代教育技術,當課堂教學引入多媒體課件,并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將增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使課堂教學更加直觀、生動、具體、容易理解。2.網絡教學手段。教師制作該課程的電子課件、電子教材、習題、教學素材庫、試卷庫等教學資源,形成網絡課程,這一教學手段的應用將提高學生課后靈活學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3.情境教學手段。課堂教學以任務(項目)為載體,以工程過程為導向,引入職業活動訓練項目,進行情境教學。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采用任務形式,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4.現場教學手段。充分利用校外實訓基地,將現場教學合理穿插于課堂教學中,有計劃地帶學生到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現場結合實物進行現場教學,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較好地體現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的要求。
四、課程教學改革
(一)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理念與思路
為了加強該課程的可操作性,在對企業人才需求基本情況進行深入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從建筑企業、監理企業、項目咨詢公司邀請行業專家,與本課程的教學團隊共同研究、開發和設計,認真進行了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并將課程內容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重新編排。科學設計學習情境,認真選取了教學內容。在以任務(項目)為載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應知部分的知識后,通過職業活動訓練項目的情境教學,引入實踐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職業實踐技能。
(二)課程師資隊伍建設
1.課程師資隊伍的建設規劃:通過培養、讀研、訪問、進修、兼職、客座等途徑建設一支專業理論水平、教學和科研水平較高的教師隊伍;建立健全機制,鼓勵、獎勵引導教師全面發展;提高教師職稱、學歷;建立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隊伍。2.措施:(1)鼓勵中青年教師進修學習、提高學歷和業務素質;(2)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選送青年教師到生產單位培訓、實踐鍛煉,同時聘請企業兼職教師參與教學,提高教學效果;(3)對新上課教師實行“導師制”。指派有豐富經驗的副高以上職稱的教師對新上課教師指導,要有學習計劃和指導計劃,期末寫出總結交學院和學校進行考核;(4)加強課堂教學內容建設,提高教學質量。采用教研活動、參加科研、教學督導、課堂教學比賽和教學課件比賽等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5)提供平臺,鼓勵教師多出成果。結合學院的有關要求給青年教師提供了參加教學研究、編寫各種教學文件和資料的機會,培養科研、教研的能力。
參考文獻:
篇7
BIMRevit建筑制圖
建筑制圖課程是建筑類各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學時較長內容較多,一般需學習一年時間。學生經過反復大量的練習,才能掌握視圖和繪圖原理、方法、技巧。上世紀90年代引進AutoCAD平面繪圖軟件技術以來,使建筑制圖課程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大大提高了繪圖效率,實現了無圖板、無繪圖儀器、無圖紙化繪圖。但還是停留在平面圖形的范疇里,時至今日一直沒有大的改動。
近幾年來職業教育的改革突飛猛進,職業教育改革要求學以致用、產學結合,學的與實際用的應該一致且夠用為原則,學時盡量少,與實際結合的越近越好。如果說從使用繪圖板到AutoCAD軟件繪圖是一次革命的話,那么現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BIM的引進和普及反映在教學實踐中是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也可以說是。
一、目前存在的問題
1、課程內容落后
大部分教材和教師還延續著以往的課程內容,畫法幾何、點線面分析、投影的建立、形體分析、組合體畫圖、計算機AutoCAD軟件操作等。其中畫法幾何和點線面分析在實際的工作中幾乎沒用,學生學習起來也枯燥無味,占用較多學時。
2、從三維到二維再到三維繞的彎子較大
建筑本身就是三維的,而我們課程是用二維圖形表現三維建筑,從三維到二維,學生是有距離感的,學生對二維視圖很不適應,因為二維視圖不直觀、易出錯,需要花費大量的訓練時間。如果在課程里加入三維模型可大大節省認知過程的時間。
3、建筑施工圖與實際施工不能完美結合
即使學生學好了二維的建筑制圖,實際工作中由于施工圖是平面圖,設計師的設計無法準確詳細地反映在圖紙上,施工人員與設計人員的思路肯定存在差異,造成工程施工中出現各種問題。特別是大型復雜的建筑工程。建筑結構之間、各種管路設備之間在整個施工進程中需隨時調整變更,設計變更變一次花一次錢,有的管理不到位的甚至出現混亂,拆補是很常見的情況。
4、用建筑平面施工圖統計材料量單不準確
各種材料量單是計算造價的依據,用人工量圖統計肯定不如計算機統計精準。工程量單靠平面圖和立面圖的拼湊也不準確。
二、改革的必要性
我們的專業課程教學必須要盡可能地跟上時代的腳步,把最科學的、最前端的技術引用到課堂中來,縮短學校和實際工作之間的距離。把創新和創新思維成果體現在教學中,否則明知道沒有用的東西我們也按部就班地學,明知道有先進的東西也不引進,造成學生還要通過其它渠道學習更先進的東西,這無疑浪費時間,效率低下。導致我們的學生畢業后能力欠缺,需要重新適應工作環境。
三、改革的可行性
1、BIM的引進和普及
BIM的英文全稱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國內較為一致的中文翻譯為:建筑信息模型。以Revit為代表的BIM技術已經越來越多地被使用。使工程技術人員對各種建筑信息作出正確理解和高效應對,在提高生產效率、節約成本和縮短工期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從而實現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實現從虛擬三維到三維建筑實體的最簡潔完整的轉換,建筑實體的二維描述可以簡略。
2、計算機硬件的發展
隨著計算機房的升級,機器功能越來越強大,并且學生大多能夠買得起筆記本電腦,標準配置都能滿足BIM軟件的運行,使得使用BIM相關軟件成為可能。
四、改革的建議
1、首先應該去除掉傳統建筑制圖課程中的畫法幾何部分內容
畫法幾何部分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意義不大,與實際應用關系更小,好多教師和工程技術人員都有同樣的感受。而且學生對畫法幾何部分的內容普遍感覺難學、枯燥,沒有興趣。把去掉畫法幾何部分節省的時間用在BIM專業軟件上,更能體現與時俱進,更能符合創新的要求。
2、將BIM的代表軟件Revit引入到教學過程當中
Revit是Autodesk公司推出的BIM軟件,是我國建筑業BIM體系中使用最為廣泛的軟件之一,是專為建筑信息模型 BIM構建的。可幫助建筑設計師、施工工程師、施工管理人員共同協作,更快更好完成建筑施工,在工程實踐中Revit有很多方面的優越性,單從建筑制圖課程教學方面Revit可以自動生成三維效果圖,生成樓層平面圖,還可以隨意漫游動畫,其設計的直觀性、精確性、高效性極大地提高了整體建筑的設計質量和設計效率。
Revit系列軟件一個重要內容是建模與制圖。對于創建好建筑模型,就能自動生成平、立、剖面圖紙、大樣圖及明細表,而且他們是相互關聯的,這是建筑制圖的又一次飛躍,是我們建筑制圖課程的發展方向。
3、加大師資培訓
M管Autodesk公司推動BIM軟件多年,Revit作為BIM概念的相關軟件引進了相當的時間,但離普及還有相當的距離,前幾年畢業的年輕老師有的還沒有接觸過,所以將Revit引進課堂首先要培訓老師,在專業教研活動中應該有組織地舉辦培訓和交流,制定引進課堂的實施步驟,逐漸穩步推進。
五、結論
(1)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建筑制圖課程必須改革,廢除基本上沒什么用處的點線面分析,將BIM技術成果引進教學當中,成為建筑制圖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這方面的工作大有作為。
(2)作為學校和教師,面向建筑設計、施工、管理和維護全過程,與時俱進,推動建筑制圖課程的改革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向建筑制圖課程改革要效率、要學生的動手能力、參與能力,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篇8
1.1互動教學模式的特點
互動教學模式在實踐中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同時,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它具有以下特征。
(1)從對象上講,它的主體是特定的。啟發性在互動的教學模式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啟發的作用在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及特質。在互動教學模式中,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合理正確引導,并且通過啟發了解學生內在的精神需求,從而幫助學生能夠形成較為獨立的主體意識及能力,使他們能夠學會學習和思考,進而把他們培養成具有主體性和創造性的社會主體。學生能夠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完成自身的轉變,而且只有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才能實現。
(2)從方式上講,它主要通過互動實現。在互動教學模式中,它不再是教師對學生單方面的影響,也不是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思維,而是比較重視信息的多維度共享。通過對信息的接受與理解,從而達成師生及生生之間的意思一致。這里的信息也不是單單的局限于平時的書本知識,而是包括了情感在內的交流,這樣就會更好的引導學生參與課堂的各種活動,從而使得大家相互探討及學習,進而共同塑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3)從人格上講,參與者的地位是平等互利的。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通常老師會處于強勢的地位,學生對老師往往是懼怕或是惶恐的。但在互動的教學模式中,師生之間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是變成朋友式的對話與切磋,他們共享知識的樂趣。在這種平等的對話及切磋中,那些人格歧視及話語的霸權地位逐漸被平等的對話與溝通所取代,從而形成和諧及民主的課堂,也使得師生雙方走進彼此的內心世界。
1.2互動教學模式的實施步驟
任何一種互動教學模式都需要一定的教學程序,因為成功的課堂必須具備完備的程序,只有科學而合理的程序能夠使教學更具有可行性。在互動的教學模式中,其實施一般需要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明確學習的目標,把問題引入其中。明確的學習目標就是要求學生知道自己該去學習什么或是在學習中應該體現什么樣的價值,只有確定了明確的目標,才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或是希望,從而積極的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很好的融入課堂之中。教師可以憑借學習的目標,利用以前所教授的知識,以舊引新、以點帶面,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從而刺激學生對所學課程的興趣,使他們能主動積極的進行探索學習。然后把問題帶入到這種教學情境中,使學生能深入的思考,達到閱讀與思考的同步。
第二,思考需解決的問題,探索解決的方法。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通常是扮演著傾聽者的角色,看到的只是教師一味的講解,從而使學生失去自由思考的權利。在互動的教學模式中,思考并探索問題往往被視為中心的環節。一般而言,在這個過程中,通常采用引導、啟發的方式使學生積極的思考一些較為抽象的問題,這樣不僅有利于發散他們的思維,更有助于創造性的發揮。在思考過后往往會產生懷疑,而這個懷疑正是互動教學模式所需要的,只有不斷地質疑才能使思維得到活躍。學生帶著質疑可以向老師發問,這種質疑不僅僅是教材的內容,而且還包括自己心里的那些疑問,這種發問的精神不僅能喚起教師的求索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
第三,課堂相互討論,做出課堂總結。在互動教學的模式中,一般會要求全體的學生參加,圍繞著中心的議題,相互啟發并盡情交換各自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有自由發揮的空間,盡可能的去想自己所想到的一切,在相互的聆聽及交流中達成共識。不同的思想及觀點相互激蕩,從而產生新的思想及見解,從而對每個人的思想具有啟迪作用。討論結束后,需要對課堂的內容進行總結,從而將其納入到學生的知識體系中。課堂總結不僅要體現知識的邏輯結構,更重要的是要突出重難點,使課堂在最后有一個完美的結局。最后,在知識結構進行概括總結以后,學生自身還需要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總結,讓他們懂得自己的所學及收獲。教師要不斷地肯定的學生的想法及創造成果,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加自身的信心,同時也為下一學習目標做鋪墊。
2房屋建筑學中互動教學的應用
房屋建筑學作為美學的一部分,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一位杰出的建筑師也可以稱之為是藝術家。在房屋建筑學這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中,對于其學習應該針對不同的培養目標進行劃分,使這門課程的學習不會變的很枯燥。對于這種復雜而抽象的課程,如果把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引入其中,也許會解決其中很大的問題。按照互動式教學模式,我們對于房屋建筑學的學習可以遵循下列步驟。
2.1明確本課程的學習目標對于房屋建筑學這門課程,在教學大綱中,大多數的學生需要達到以下要求:第一,需要了解并掌握建筑構造的一些基本原理及構造方式;第二,在掌握建筑設計的原理同時,能輕松且明確的閱讀一些建筑施工圖;第三,接受建筑設計的訓練從而能繪制基本的建筑設計圖。在明確這些目標之后,首先根據課堂上老師的教學目標,學生在課下需先查閱房屋建筑學的一些相關方面的資料與網上的有用資源,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主動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優勢,自覺地把老師的要求和自身的優勢結合起來。教師需要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啟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去思考并學習新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課堂外搜尋資料的同時,把自己不懂得地方做上標記,使自己在上課的時候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以便大家進行交流和溝通,進而找出新的問題并進行探索。
2.2加強學生自身的動手能力,共同探討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國知名的國際教育培訓機構的代表同時也是清華大學教授劉西拉曾經明確的指出,教育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分別是:其一,傳統的教育模式即教師教加學生學;其二,教師在抽象概念的講解上,不是空洞的講解理論,而是需要把動作和一些具體的食物展示給大家,這樣能夠使學生得到很好的理解;其三,要求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的教學內容中,從而與教師密切的配合,完成教學所要達到的任務。這在房屋建筑學中,尤其是在學習室內裝飾這一方面,首先學生在課堂上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論,在教師的教學中,可以對一個空閑的房屋進行試驗。在這個試驗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可以說出自己的意見,在總結大家精華的同時,共同進行裝飾。在這一個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己發揮特長,積極地動手去解決所要探討的問題,只有實踐過后才能激發自己的興趣。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協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把所有人的智慧加起來,那么這個裝飾會顯得格外清新。這不僅有利于團隊意識的培養,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與積極性。
2.3進行課堂的互動,交流思想一般而言,在房屋建筑學中,其中教材上的構造都是大眾所習以為常的,但這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因為在建筑學中,很多東西都是根據現場的條件來靈活進行處理的。在課堂中,學生可以和教師一起討論,共同尋找一個實用而合適的方案,他們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達到集體的智慧。在課堂的裝飾之余,還需要對學生的尺度感進行培養,因為尺度感可以被譽為學習房屋建筑學的靈魂,因為每一項建筑設計都需要學生對建筑物的實際大小有著良好而精確的認識。所以,在室內裝飾中,教師可以在交流思想的同時,引導學生對這一概念的認識,從而規范對這一知識的運用。
在進行課堂交流及互動之后,教師需要對本課堂的知識點進行歸納與總結,從中提煉出本節課的重難點。合理的劃分出主次,以便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復習與總結。對于學生而言,在平等而和諧的教學氛圍中,無形之中也學到了很多專業性的知識,即使很多都是抽象而難以理解的概念。
每一項工作之后都會有一個總結,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也不例外,這就需要學生課下積極地思考,不斷地運用課堂所學到的知識,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把自身創造力的發揮運用到所學專業課程中,它不僅能鞏固課堂中所學的內容,而且還為本課程的設計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房屋建筑學教學過程中,應重視直觀教學,根據教學內容需要經常安排現場觀摩,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生在指導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幫助下,將所學知識和實習內容互相驗證,并對一些實際問題加以分析、綜合和討論,使抽象、復雜的理論知識簡明化,幫助學生建立空間立體概念,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建筑工程專業的基本知識有一個良好的感性認識,為后續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3結語
篇9
關鍵詞:建筑工程資料管理;文理科學生的差異;課堂管理模式;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02-0210-02
一、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課程簡介
此課程是為工程技術學院工程管理專業開設的一門課程。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工程資料是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形成的各種形式的信息記錄經整理、匯編形成的文件,是工程建設及竣工驗收的必備條件,也是對工程進行檢查、維護、管理、使用、改建和擴建的原始依據①。
本課程的任務:學習建筑工程資料管理的法規、標準和管理規定等;學習建筑工程資料的分類、組成,熟悉工程資料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歸檔程序,掌握建筑工程資料的編寫方法。熟悉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管理知識;掌握城建檔案管理、建筑工程資料管理的基礎知識;掌握資料安全管理知識。能夠用計算機和相關資料管理軟件進行建筑工程資料管理及使用,對建筑工程資料管理工作及如何當好一名資料員有一個較清楚的認識。
本課程的意義: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制度是做好建筑工程檔案管理的基礎;嚴格把好竣工驗收檔案資料質量關,使工程竣工驗收檔案充分發揮其憑證作用;加強對工程檔案管理人員的和有關技術人員進行培訓的力度;加強施工管理,強化檔案材料編制工作。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多角度、多層次開發建筑工程檔案信息資源,做好檔案信息統計工作;及時做好傳遞和變更記錄。
二、資料員的相關職責
(一)資料員應及時收集、分析市場信息,加強對工程資料的現代化管理。
(二)負責所有工程合同、資料圖紙、洽商記錄、來往函件的及時接收、整理、發放、借出、保存以及工程圖紙變更等各項工作。
(三)掌握施工技術質量資料的歸檔要求,積極參與施工生產管理,做好資料的管理和監控。
(四)做好工程圖紙的收發和審核,對工程資料和圖紙等進行獨立組合案卷和歸檔。
(五)處理好各項公共關系,包括與業主、項目經理、技術主管,上級主管部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的關系,同時還要處理好與檔案管理部門的關系。
三、《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課程的特殊性
本課程的目的用一句話來歸納,即培養一名綜合全面的資料員。想要做好一名資料員,其實并不容易,對資料員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因此本課程的涉入面比較廣,既要求我們掌握文科中的文秘類知識,如文書處理、會議紀要等文件的撰寫、資料的收發和整理等;又要熟悉理科中的工程類知識,如建筑企業的承包方式、施工預算、施工圖的繪制等。正因為這門課程的特殊性,才讓筆者在授課中發現文理科學生在課堂管理模式中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四、文理科學生學習的差異
以上,筆者也提到,這門課既涵蓋了文科知識,也涵蓋了理科知識,本文寫作的目的是為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此,我們就不再贅述理科生擅長的領域,主要側重其不擅長的文科領域來進行分析。
(一)思維差異
文科生是一種推進式思維,正如歷史、地理、政治課中的研究思維,在研究了很多文史問題中的“起因、導火索,經過……”之后,更多地關注過程。他們習慣于事情發生的先后順序,先解決一個問題,再解決另一個問題。
而理科生很多時候受“能量變化與路徑無關”,更多地關注結果,他們常常喜歡用更直接的方式思考問題。
(二)方法差異
1.學習自主性差異
通過觀察了解,文科學生習慣利用課余時間對課文進行一個簡單的預習或復習,對下節課的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盡量節省課堂時間進行學習和討論,練習的部分常常留到課外。而理科生學習較被動,不善于自主學習,常以學習科目多及學習任務重為由,不愿在課前預習和課后的復習上,投入太多的精力,更喜歡在課堂上當堂解決和消化所學的知識。
2.文字分析能力的差異
根據案例分析作業信息的反饋,當理科生遇到文字分析的題型時,就會感到頭疼。案例分析題,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根據問題找出案例中錯誤的地方;另一類是根據案例內容,對某一個概念或者文件的內容進行歸納。做題的時候,如果牽涉到數字,學生能夠很快的找出錯誤之處,但是如果找文字錯誤時,就能夠看出理科生對字、詞、句的敏感性不高,即使找到錯誤的地方,也不知道如何用語言進行組織,有時候剛剛在課下做過的練習,課上再進行提問,他們也往往一時語塞,答不上來。
(三)參與課堂活動的傾向差異
在大學課堂中,理科生偏向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文科生則希望更多的參與課堂互動,有更多的課堂交流機會,活躍課堂氣氛。由于理科生大多數課程都有固定的公式,通過計算推導之后,都會得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因此理科生關注的是結果。而文科的主觀題、論述題居多,并沒有一個唯一或者標準的答案,只要說得有理有據,就可以被認為是一個很好的答案,因此文科生喜歡在討論中來獲取信息,解決問題。
通過課堂練習發現,當讓學生做選擇題、填空題時,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比較高,可是當提出一道主觀題時,學生往往鴉雀無聲,教師往往容易陷入自問自答的尷尬境地。
五、適用于工程管理專業的課堂管理模式
課堂管理模式多種多樣,結合本課程以及理科學生的特點,筆者提倡權威型課堂管理模式與教導型管理模式相結合。權威型課堂管理模式是指教師對課堂中各個因素的控制,體現了學生對教師的絕對服從。教導型管理模式則指教師通過認真設計和組織教學,提供適宜的課程和有趣的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
從上述文理科學生學習差異來看,文科生喜歡課堂互動,更多關注的是過程,因此我們可以偏向人際關系型管理模式,教師可以經常性的組織和指導課堂小組討論,在討論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互相交流的方式給予相應的指導,用真誠、理解的態度來了解學生的思想觀念和想法。
而理科生,大多適應了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注意力往往是放在結果上,比方說當提到通知和通告這兩個文體有區別,他們不會去想為什么有區別,而是想知道區別是什么。《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課程的內容比較枯燥,學生思想很容易走神,出現交頭接耳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運用權威型課堂管理模式,在第一堂課就建立具體而周密的課堂規則,以此來作為約束學生的行為標準。另一方面,這門課出現的是大量的表格填寫要求及規定,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因此我們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充分做好課前準備,讓教學內容形像化、多樣化,引入一些貼近生活的案例或者通過搶答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只有這樣,才能夠使課堂有序、有效的進行下去。
六、教學方法探索及建議
(一)講練結合法
本課程較為枯燥,文字部分占大多數,但作為理科生來講,咬文嚼字本不是他們所擅長的東西,因此把一些文字概念,以選擇,填空的方式呈現出來,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對重點知識的重視,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堂課開始的前十分鐘,應該把上節課的內容,編成選擇題或者填空題,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來回答,以此來鞏固和引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例如:施工物資資料是(物資質量)和(性能指標)等的各種證明文件和相關配套文件的統稱。當我們講完一堂課的知識點,再把相關概念用當堂提問的方式呈現出來,及時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講授方法,這樣更有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因為只要記住括號里的部分,基本上就能夠把概念陳述出來。其次,筆者觀察到每當提問的時候,學生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回答問題也是最積極的,所以把知識的重點濃縮成幾個問題,進行問答往往會收到很好的效果。最后,讓學生當堂完成作業內容,也是采取了理科生更為歡迎的方式,使他們變被動為主動。
(二)字詞游戲法
在遇到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時,可以適當的放入一些文字游戲,從而提高學生對文字的敏感性,加強理科生的語言表述能力,使他們了解到文件中語言表達的規范性、重要性,在合同中,一字之差,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和意思。如施工合同可選擇法院管轄地點,承包商應選擇能夠降低成本的糾紛解決方式(訴訟或仲裁)和地點,而且備案合同與存檔合同的描述要一致,否則后患無窮。例如:深圳利保義公司與湖南建總深圳分公司于2001年5月30日簽訂的位于深圳保稅區的萬利生物工程大廈B棟施工合同及補充合同。備案合同的爭議解決方式是仲裁,利保義公司存檔合同的爭議解決方式是訴訟。結果深圳利保義公司與湖南建總深圳分公司發生經濟糾紛時,這個糾紛的解決就不得不經過仲裁和法院兩個階段,前后拉鋸3年,耗費了雙方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可謂是一字不慎,教訓深刻。
(三)案例教學法
課本中很多概念和資料的內容都是以大篇幅的文字形式出現,對于理科生而言,會顯得很枯燥,難以記憶。我們應該多引入一些案例進行練習,在練習中加強學生的記憶,對于章節中重要的內容,在案例中反復出現,練習的多了,學生自然就記住了。比如,我們可以采用找錯誤的方式呈現案例,讓學生自行找出案例中的不合理之處,起初,我們可以降低難度,讓學生在指定段落中找錯誤,分組搶答,讓學生把練習想象成“大家來找茬”的游戲,來增強他們的信心和興趣,之后再慢慢增加難度,以分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在整個案例中尋找錯誤,以增強學生辨別能力。
七、小結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要上好一門課并不容易,教師不能夠用同一種方法和模式,去教授所有的學生。就像文理科學生在課堂表現情況的普遍差異一樣,同樣是大學生,但是他們的思維和學習方法各異,因此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找尋適合學生接受的管理模式和教學方法。這樣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又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注釋:
①趙虹.建筑工程資料管理[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7.
參考文獻:
[1]趙虹.建筑工程資料管理[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7.
篇10
【摘 要】隨著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裝飾業的持續升溫,建筑裝飾人員的需求量逐漸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因此建筑裝飾專業是近幾年來各大職業學校的重點專業。它的顯著特點是與社會聯系緊密度較高,但同時門檻又相對較低,而傳統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模式往往忽略實踐的作用,因此本文本著學生走進學校是為了更好的走向社會的目的,在專業課教學中創建“以工帶學”的教學改革,真正使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在學中運用,在運用中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文重點從注重學生的能力培訓、公司管理模式化培訓、設計工作室和校企聯系會等形式探討了建筑裝飾專業“以工帶學”的教學改革新形式。
【關鍵詞】實踐性教學;工作室模式;項目化教學
引言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重要的組成部分,歷年來為建設生產一線培養了諸多人才。但由于學生的組成較為復雜,文化程度較低等現狀從而構成厭學等現狀在職業學校普遍存在,對未來的就業埋下了深深的隱患。而我國傳統的以教為導的教學方法無法完全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加之教師缺乏實際工程經驗,課堂教學與社會實際脫節嚴重,不能很好的與企業實踐相結合。而每一個學生走進校園都是以就業為目的,為了更好的讓學生掌握技能走向社會,我建議應在教學過程中建立“以工帶學”的教學改革模式,使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在學中運用,在運用中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 由傳統教學方法向實踐性教學方法的轉變 在信息科技普及的新時代背景下,建筑裝飾專業成為與現實生活結合緊密而又逐漸趨向大眾化的專業。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快捷而多樣,使得他們對學校專業教學知識的依賴性不斷減少,在信息泛濫和現實利益的驅使下,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但沒有得到發揮,反而呈現萎縮狀況。 而目前的室內設計專業課程教學過程概括起來主要可以包括五方面內容,即專題講座、課題調研、概念方案、設計深化、成果講評。這些都是傳統的理論教學,而很多種職類學校的辦學模式重視對造型與表現的教育,缺乏行業技術標準、工程管理意識,均有較大的局限性。對設計與施工業務流程、工作成本、團隊合作、客戶溝通等職業素養也難以在實踐性課程中充分體現,因此,中職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必須走結合實踐操作的辦學模式融合的道路,并不斷創新,形成適合于當前建筑裝飾行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2. 工作室模式的教學 工作室教學是一種面向市場發展需要的開放式教學,學生擁有更多的學習自,他們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既成的結論與事實,而是通過主動的探索、分析、歸納,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同時,工作室的教學過程也是一種探討、交流與對話的過程,學生不分年級高低同在一個工作室學習,有效地促進學生間相互學習和交流,形成互相競爭的良好學習環境,教師真正成為以學生為主體的、合作的、幫助者的角色。這種教學模式也可使學生專業技術能力、職業適應能力不斷得到強化。
工作室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去社會中尋找真實設計項目,在項目的承接、與客戶的交流、設計實際應用等等過程環節中學習崗位能力,培養職業素質,所以為學生建立起一條穩定的社會項目渠道對于工作。
總之工作室模式教學的改革在廣泛吸納國內外中等職業教育的先進理念,著力構建以崗位職業能力為主線、以設計應用能力為核心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應用成效;在以建設專業實訓基地為抓手,不斷優化師資結構,提高師資實踐能力,拓展校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等方面進行了有效的實踐,為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綜合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復合型高職室內設計人才提供了最大可能。
3. 項目案例教學引領課堂,教學效果明顯 建筑裝飾專業的教學特點是與社會聯系結合緊密,對學生動手動口能力要求比較高,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缺少真實設計項目的依托,課堂教學很容易陷入空洞、枯燥、單一的現象,所以對于從事專業課程教學的教師來說,實際工程項目的經歷顯得非常重要。
(1)項目的選擇。基于項目的選取,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和課程教學目標三個因素,在此基礎上結合行業的實際工作項目,選擇具有明確主題和內容的真實項目。例如說可來源于行業、企業或生活中的真實項目,與學生未來的職業實踐相關聯,能體現工作過程系統化。
(2)校內實訓基地模擬項目化教學。通過這幾年的培育和發展,室內設計技術專業教學團隊已基本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結合、能力特點互補的技術服務型團隊。正是通過這種設計型團隊、教學型團隊的融合,類型多樣、層次多樣、需求多樣的項目案例被帶入到日常課堂,極大充實和豐富了教師教學內容,有效激發和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加上許多工程項目場地就在校園內,也十分便于施工現場教學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學生通過這樣直觀式的授課教學,真正完成了從理論聯系到實際,從課本聯系到現場,從抽象聯系到直觀。
(3)根據課程特點設計考評方式。 職業教育培養的是技能人才,注重學習的過程性、操作性、協作性。為了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應把對課程的考核評價放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查考勤、課堂適時練習、課堂提問、項目設計、期末筆試等多種方式來給出總成績。可將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占為30%,而技能操作,比如室內設計繪圖、木作裝飾、墻體施工、園林設計等實訓項目占總成績的40%。在這一部分的考核過程中,強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三是期末。
在教學過程中建立“以工帶學”的教學改革模式,在專業課教學中導入真實設計項目,激發學生的藝術靈感和創意思維,同時借鑒公司化項目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進行課堂管理、課程設計,能有效的推動職業學校的專業課程改革,讓學生主動、自主、熱情的投入學習,培養團隊協作精神,達到理論與實踐、教學與社會服務的和諧共生。
參考文獻
- 上一篇:護理工作述職總結
- 下一篇:房地產企業財務狀況分析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裝飾裝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