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采購制度范文
時間:2023-05-06 18:22: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材料采購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為規范我院醫用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采購行為,提高采購資金效益和采購工作的透明度,保證醫用耗材的質量及使用,保證病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患者知知情權,以最大限度保證合理收費,合理診治,根據有關規定,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一、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是指,植入性醫療器械、介入性醫療器械、美容填充產品等較長時間進入人體深在組織的產品。包含:骨科植入、填充材料(各種接骨板、髓內釘、人工關節、脊柱內固定器械、記憶合金、人工骨等),各種填充材料(乳房填充材料、人工鼻梁、眼內填充材料等),各種支架(血管支架、前列腺支架、膽道支架、食道支架、栓塞器材等),其他植入材料(各種吻合器、人工晶體、疝修補片、人工血管、心臟起搏器、人工瓣膜等)。
二、對于衛生部集中招標的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的選用必須在《衛生部全國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中標目錄》內選用。原則上只采購招標產品,非招標產品不予采購。
三、臨床確需且未列入集中招標范圍內的醫療器械高值材料,經分管領導同意并經申請審批后,由采購辦從經認定的供貨商,按議價程序采購,議價由申購方、供貨商、采購辦三方共同進行,并嚴格執行醫療器械管理制度并履行質量驗收手續。
四、由設備科對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供貨商及產品資質,按《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審核,查驗《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醫療器械注冊證》及其附件《醫療器械注冊登記表》,醫療器械生產、經營企業法定代表人委托授權書,及銷售人員的身份證件,并將所有相關證件復印件存檔備查。
五、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只能從具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的生產企業或具有《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的經營企業購置,所有擬購置的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都必須有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的有效注冊證,否則禁止購買。
六、臨床科室憑經審批的《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使用審批表》向設備科申請。采購員對經審批的項目按招標合同進行采購,在購置過程中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審核證件并將相關資料收集匯總備案備查,《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使用審批表》同患者的《高值耗材、植入醫療器械使用驗收登記表》一并保存。
七、訂購的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到貨后,由采購員與保管員辦理產品交接和驗收入庫手續,驗收內容包括產品外觀質量、包裝及規定的包裝標識(即注冊證書編號、產品批注文號)、生產批號、生產單位、型號及規格、合格證等,無菌類高風險器械耗材還要查看滅菌批號和滅菌失效期、進口產品必須有中文標識。由保管員對產品的編號和條碼進行登記,登記后同患者的《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使用審批表》、《高值耗材、植入醫療器械使用驗收登記表》一并保存。
八、驗收合格入庫的器械,由保管員辦理相關手續并通知申購科室領用,以保證診療活動的順利開展。對于驗收不合格的貨物,采購員要及時辦理退換貨的事宜,同時通知申購科室,以便協調相關事宜。
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采購流程圖
臨床科室根據患者病情在科室內部經病例分析討論確認后方可提出申請,并填寫《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使用審批表》。
臨床科室根據患者病情在科室內部經病例分析討論確認后方可提出申請,并填寫《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使用審批表》。
進行相應的審批。
采購員按經審批的《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使用審批表》所列產品,和招標合同聯系相應供貨商進行采購。
到貨后,由采購員與保管員辦理產品交接和驗收手續并對產品的編號和條碼進行登記。
驗收合格入庫的產品,由保管員辦理相關入出手續并通知申請科室領用。
驗收不合格的貨物,由設備科辦理退換貨的事宜。
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采購流程圖
臨床科室根據患者病情在科室內部經病例分析討論確認后方可提出申請,并填寫《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使用審批表》。
臨床科室根據患者病情在科室內部經病例分析討論確認后方可提出申請,并填寫《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使用審批表》。
進行相應的審批。
采購員按經審批的《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使用審批表》所列產品,和招標合同聯系相應供貨商進行采購。
到貨后,由采購員與保管員辦理產品交接和驗收手續并對產品的編號和條碼進行登記。
篇2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工作是醫療衛生機構經營與發展的核心內容之一,其工作成效直接影響著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康發展。特別是醫療改革背景下,市場競爭愈演愈烈,財務管理是醫療衛生機構立足市場的根本性保障,其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此,醫療衛生機構必須創新、優化財務管理工作,切實深化財務管理工作總體水平與質量。
一、新會計制度分析
社會新形勢下,中央財政部門出臺了新增或是修訂了會計準則。首先,會計準則的內容進行了修訂。目前,中央財政部門對會計準則內的財務報表列報、財務報表合并以及職工薪酬等予以詳細規定。財務報表列報側重于自身重要性原則,同時加入綜合性收益等概念;而對財務報表合并進行的修訂,明確規定了子母公司具體合并范圍。此外,關于職工薪酬方面的修訂,加入了職工離退休之后的福利規定。其次,新增會計準則。其主要體現在公允價值計量、合營安排以及金融負債與權益工具三個方面。而公允價值計量規定的推出,使計量方法和登記有據可依,同時也對計量過程中的相關披露進行具體性要求;合理安排主要對合營安排認定、相關參與方權益分配等進行了詳細規定;金融負債和權益為權益工具和金融負債的有效區分提供指南作用。
二、新會計制度下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面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理念落后
新會計制度的推出、修訂以及補充性說明,成為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工作有效實施的基本保障。而醫療衛生機構是社會群眾就醫的基本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工作必須追隨時展步伐,積極響應新會計制度,對財務管理進行優化與創新,以深化財務管理的合理性與高效性。可是,分析我國醫療衛生機構的現實財務管理工作情況,可發現其管理理念仍然比較落后,難以滿足社會新形勢下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訴求。此外,因為理念未能有效更新,財務工作形式、方法也比較陳舊,以致于財務管理總體成效不理想,從而限制了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
(二)財務預算管理不當
財務預算管理不當是我國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由于醫療衛生機構財務部門、財務工作職員忽略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的財務工作職員進行財務預算時缺少依據,或者是缺失準則,甚至有的醫療衛生機構直接忽略財務預算工作,從而造成項目決策有失標準性、規范性,誘發投資風險,從而嚴重影響收支平衡性。
(三)財務內控管理機制不完善
我國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資金來源相對較為固定,如果財務內控管理機制發生問題,那么就會嚴重影響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然而實際上,大多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內控管理機制并不完善,比如財務收支具體情況和管理行為比較模糊,極易誘發違法違規行為。尤其是報銷工作,大多財務工作職員落實報銷時,不需出具發票或者是收據,就給予了報銷補貼。此外,由于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內控管理機制的缺失,也會加大出納、財務工作的難度,嚴重影響財務管理的總體水準與成果。
三、新會計制度下,強化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的新舉措
(一)新會計制度下醫療機構財務管理新要求
一是預算管理方面。為實現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康經營與發展,新會計制度下醫療衛生機構必須切實加大預算管理力度,特別是收支情況的核定,財務工作職員需要根據新會計制度實施醫療機構內部資產的科學化管理,以免發生超支結余等有關問題;二是醫療機構財務部門職能定位方面。我國醫療衛生機構的主要資金基本是由國家政府提供。基于新會計制度之下,財務部門必須妥善處理收支管理工作,借助補償機制優化醫療機構財務部門職能。三是資產管理方面。為深化醫療機構財務管理的總體工作成效,需要根據新會計制度完成財務核算、資產折舊與資金提取等工作的統一性計算,關于大型醫療設備的采購、借款等要謹慎而行。四是績效管理方面。新會計制度關于職員績效管理有著新要求,醫療衛生機構財務部門需要合理構建獎勵基金,采用公正、客觀、科學的評價機制實現職員的考核,然后根據職員績效情況,予以相應的獎勵與懲罰激勵。
(二)創新財務管理理念與形式
社會發展新形勢下,中央財政部門推出的新會計制度,為醫療衛生機構的經營與發展創造新的機遇。基于此,為推進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康、良性發展,必須高度重視醫療機構財務管理工作,及時創新與優化財務管理理念、形式,全面深化醫療機構財務管理工作能力,切實加強財務工作成效。除此之外,醫療衛生機構需要引入財務專業技術性人才,借助內部培訓、外部招聘等有關渠道,引入新鮮血液,打造一支具有高水平、高能力的財務管理隊伍。
(三)搭建科學、合理的財務內部管理機制
醫療市場競爭的愈演愈烈,為促進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康發展,深化醫療衛生機構的市場競爭力,搭建科學、合理的財務內部管理尤為重要。而搭建財務內部管理機制時,必須對財務管理的工作行為進行規劃化,于基礎上有效深化財務管理水平。同時,財務管理工作者也要結合醫療衛生機構具體經營、發展以及財務情況,有目的性的搭建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科學設置財務內控工作崗位。摒棄落后的財務管理形式和理念,把精細化財務內部控制體系滲透到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工作崗位,嚴格貫徹嚴謹工作作風,確定崗位具體職責,詳細記錄財務收支狀況,多方面、多角度落實、執行財務內部管理機制。
(四)加大預算管理力度
預算管理作為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基于新會計制度之下,加大預算管理力度,是提高醫療衛生機構總體財務管理成果的一種有效手段。首先,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工作者要合理編制預算管理工作原則,根據醫療機構現實發展情況,擬定科學的預算管理計劃,特別是收支預算方面的編制。其次,加大醫療衛生機構預算編制工作的落實力度,以切實深化預算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五)搭建財務風險防范機制
醫療衛生機構需要根據社會發展新形勢,綜合考量財務管理可能誘發或者是潛在的風險,搭建行之有效的風險防范機制,及時的解決、規避財務風險,以減小財務風險對醫療衛生機構帶來的經濟損失。具體實施時,需要結合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市場行情以及醫療衛生機構具體經營情況,搭建完善的財務風險防范機制,關于財務風險的防范內容、選擇的防范方法以及防范基本目的等要予以明確,深入落實崗位職責。此外,需要對醫療市場展開深入調查、分析以及科學預測,及時的把握醫療市場發展態勢,從而預先制定財務風險防范策略。
四、總結
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新會計制度的推廣與落實,醫療衛生機構必須及時的優化與創新財務管理形式、管理理念,養成危機意識,搭建科學、合理的財務內部管理機制與財務風險方法機制,從多方面、多角度提高醫療衛生機構的財務管理成果,以促進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康、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颯.新會計制度下加強醫院財務管理相關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1):18-20.
[2]黃應發.新財務會計體制下基層醫療衛生院財務管理模式研究[J].法制與經濟,2016(10):125-127.
篇3
關鍵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會計;制度;實施
伴隨著醫療體制的改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尤其是在財務管理上,要合理的運用資金,建立健全相應的會計體制。推進醫療改革以及深化醫療改革的重要環節就是有效的利用醫改資金,同時合理的利用醫改資金也是維護基層醫療機構公益性的形象、進行精細化的管理以及落實“保基層,強基層,建機制”等的重要措施。
一、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會計制度的內涵
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會計制度主要包括:1.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預算管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一切收支應該全都納入其預算管理,采用核定收支、核定任務、績效考核、結余可以按照規定使用但是超支不補等一個管理預算的辦法;2.對其進行明確的功能定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肩負著基本的公共衛生以及醫療服務這兩個任務。明確政府對其的補償范圍,同時,弱化藥品加成給業務收支帶來的相應影響;3.簡化其核算辦法,對于項目采用定額的控制方法;4.規范其資產管理,禁止對外投資以及長期借債,從而防范財務中的風險;5.建立健全的激勵式的約束機制,可以按照業務的收支結余比例來設立相應的獎勵基金,結合績效工資制度進而對其員工實施考核獎勵,從而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二、當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會計制度存在的現狀
1、核算藥品成本時的問題。
在國家實施了對于498種藥品的零差率銷售后,以往的按照藥品的綜合加成率以及藥品的進銷差價來計算藥品成本的方法,已經不能夠滿足零差率的核算要求。
2、財務報告不能夠完整的反映財務內容的問題。
財務報告一般是指,依據日常的會計核算資料,進行匯總、加工以及歸集而形成的一個較為完整的報告系統,它是 用來反映基層醫療機構的資產和凈資產情況以及一定期間的財務結果和財務狀況變動信息的書面文件,是向管理者跟債權人和社會監督方面提供意愿會計信息的主要資料。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的收入并沒有記入相應的會計科目,使得“收支總表”等無法按權責發生制中的相應原則進行配比分析。這種現象的出現,導致財務報表不能夠完整的反映會計信息,進而財務報告就沒有真實性可言,這樣就不能夠很好的服務于管理者。
3、專用基金“摻分”。
這里指得是基層醫療機構用來購置或者維修固定資產的資金。由于設備的使用中,設備會不不斷的磨損,需要維護和更新重置,所以會需要動用專用資金,這實際是變相的計提折舊的方法。因為設備雖然受到磨損,但是固定資產卻沒有變化,反而加大了日常的支出,虛增了凈資產,使得專用資金摻水,專用資金科目余額值也是個虛數。
三、針對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會計制度的問題所采取的措施 針對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會計制度的問題,我們應該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財務管理的觀念,建立一個健全的財務管理體制,以便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創新理財觀念,建立健全的財務會計制度,確立明確的財務管理目標,真正實現信息化的財務管理,全面有效地搜集,分析,利用信息,進行正確的財務決策和資金運籌,努力提高自身社會效益能力。健全財務管理體制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工作。
1、設置規范的會計科目。對于一些規定好了的會計科目不能夠進行擅自的變更,但是對于一些項目資金以及往來款項等等,應該依據不同的情況,按照個人、單位或者是項目名稱等等,設置相應的明細科目以便進行相應的會計核算。若在預算過程中出現了虧損現象,應該進行全面的分析,并且查清其原因。對于一些自身的管理原因而出現的虧損,應該采取堵塞漏洞的方法,增加收入、節省開支,以及從內部進行挖掘的辦法。如果是因為財政的補償不能夠及時到位而產生的,那么就應該在下一年度進行預算時,采取財政部門增加財政補助的方法給以彌補。
2、財政補助中的基本補助,在執行時不能出現負數,也就是說不能夠出現赤字,對于所出現的結余,沒有經過財政部門的批準就不能夠轉入到事業基金。為了能夠準確地反映出財政補助中的資金收支節余狀況,應該按照核算體系的相關要求,通過相應的設備查簿方法給以如實的反映。
3、加強對于財務的監督,推行一系列相應的財務管理方式,從而建立一個較為詳細的關于資金的使用績效分析評價系統。同時,建立相應的健全的內部控制機制,把各項財務的管理制度、財務的收支范圍以及審批程序等都對員工公開,從而更好的實現經費支出以及財務執行的透明化以及公開化,嚴禁所有的違法操作行為,進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需要建立科學的預算管理機制,并且逐步地完善這種預算管理機制,從而正確的編制出資金使用計劃、分配預算、收支預算以及效益預算等等。在編制支出預算以及收入預算的時候,需要參照上年度的實際支出以及收入狀況,并且同本年度中醫院的發展以及工作計劃相結合,并以醫療的收費標準同藥品價格的變動、物價變動以及人員編制等多種因素作為編制本年度預算表的依據。■
參考文獻
[1]陸紅娟 ,新財務會計制度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淺析,《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J]; 2011年09期
篇4
【關鍵詞】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會計制度;區別分析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根據國家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相關規定,分別制定了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會計制度,這是因為新形勢下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公立醫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以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公立醫院在政策和管理上存在的較大差異。總體來說,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職能定位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主要負責提供疾病預防控制等公共衛生服務及基本醫療服務;而公立醫院主要承擔危重急癥和疑難病癥以及教學、科研等綜合方面的職能。
(2)在財務管理辦法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更多地強調收支活動的預算管控,而對醫院則采取預算管理和成本核算相集合的辦法。
(3)在補償政策上,隨著醫改的推進,政府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采取購買服務等方式核定政府補助,保障其正常運行,就是說加大了對基層的補償力度,而對醫院補償機制遠不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僅對其基建和設備購置,扶持重點學科發展,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和政策性虧損等給予補助。
(4)在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方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業務內容相對單一、業務量較少,因而在核算要求、成本管理和財務分析等方面明顯有別于公立醫院。
具體來說,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會計制度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內容。
1.適用范圍不同
醫院財務、會計制度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級各類獨立核算的公立醫院,包括綜合醫院、中醫院、專科醫院、門診部(所)、療養院等。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舉辦的非營利性醫院可參照本制度執行。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會計制度適用于政府舉辦的獨立核算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2.會計核算基礎不同
醫院采用權責發生制基礎,并明確醫院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費用。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采用收付實現制,會計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
3.對外投資方面
醫院應在保證正常運轉和事業發展的前提下嚴格控制對外投資,投資范圍僅限于醫療服務相關領域。醫院不得使用財政撥款、財政撥款結余對外投資,不得從事股票、期貨、基金、企業債券等投資。且投資必須經過充分的可行性論證,并報主管部門(或舉辦單位)和財政部門批準。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禁止對外投資。
4.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管理
醫院取消了修購基金,對固定資產性質計提折舊。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不考慮殘值。無形資產從取得當月起,在法律規定的有效使用期內平均攤入管理費用,法律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按照合同或單位申請書的受益年限攤銷,法律和合同或單位申請書都沒有規定使用年限的,按照不少于十年的期限攤銷。讓資產負債更加清晰。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無形資產不進行攤銷。
5.財政預算改革相關核算內容
醫院取消了固定基金,增加了待沖基金,待沖基金,即財政補助收入和科教項目收入形成的資本性支出凈值。目的在于解決財政補助資金在會計實務中形成的固定資產折舊問題,兼顧滿足部分預算管理的需要。新制度提出在用財政性資金購買資產形成支出時,對資產進行計提折舊,克服了之前此項支出由于反映的是預算支出的發生,無法計提折舊的弊病。即先計提折舊,將其預存至“待沖基金”科目下,不計入成本費用,等到攤銷資產或領用存貨時直接沖銷“待沖基金”。這樣以來,醫院就可以通過“待沖基金”科目來針對財政資金形成的資產進行過程性管理,也可合理區分財政、非財政資金形成的資產。同時,又在一個會計體系中體現了預算信息和財務信息。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保留了固定基金,未設待沖基金。
6.醫療成本歸集核算方面
醫院要求進行成本核算,明確規定了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步驟,增加了成本核算報表。以全面、真實、準確反映醫院成本信息,強化成本意識,降低醫療成本,提高醫院績效,增強醫院在醫療市場中的競爭力。同時,公眾可以通過成本報表知道醫療收費是否合理的問題。對成本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要求。
7.財務報告體系不同
醫院新增了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的增加使醫院開始著眼關注資金的來源和流向。隨著醫保的推進,醫保后付制的范圍和幅度越來越大,使得醫院對資金流的關注度更加提高。因為有了醫保之后,病人看病只交自付部分的錢款,剩余部分需要醫保中心支付,而醫院相關的成本和費用都發生了,這就產生了時間差。有了現金流量表就可以加強醫院對現金的規劃和管理,從而提高醫院整體的資金使用效率,會計報表體系也更加完整。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未增加現金流量表。
8.強化審計監督
醫院對外提供的年度財務報告應按有關規定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尤其是針對醫院審計的具體內容、程序、辦法推出的《醫院財務報表審計指引》對于醫療行業和審計行業的發展更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首先,對醫院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可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進一步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保證會計核算可靠順利的完成。其次,也可以監督政府衛生投入資金的使用情況,形成科學有效的監督體系,推進醫療機構資金績效評價、強化財政監督,確保醫改資金安全和規范的投入與使用。最后,可以保證醫院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促進醫院健康有序發展。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未要求。
9.部分會計科目及核算內容不同
9.1 壞賬準備。年度終了,醫院可采用余額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個別認定法等方法計提壞賬準備。累計計提的壞賬準備不應超過年末應收醫療款和其他應收款科目余額的2%-4%。計提壞賬準備的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主管部門確定。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未要求計提壞賬準備。
9.2 長期借款。醫院原則上不得借入非流動負債,確需借入或融資租賃的,應按規定報主管部門(或舉辦單位)會同有關部門審批,并原則上由政府負責償還。
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得借入償還期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長期借款,不得發生融資租賃行為。
9.3 上級補助收入。醫院取消了上級補助收入科目,將其核算內容并入其他收入科目核算。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保留上級補助收入科目,即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等取得的非財政補助收入。
9.4 醫療衛生支出/公共衛生支出。醫院未設此一級明細科目。由于政府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在政策上提倡建立充分的補償機制,加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具備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的職能特點,因此增設“公共衛生支出”一級明細科目,用以單獨反映在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中政府所承擔的份額和支出。
9.5 專用基金/獎勵基金。醫院未設此一級明細科目。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用基金中設置了獎勵基金,規定執行核定收支等預算管理方式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年度終了對核定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績效考核合格后,可按照業務收支結余的一定比例提取獎勵基金,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結合績效工資的實施用于職工績效考核獎勵,以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促使其更好地參與醫改、服務醫改。
參考文獻
[1]財政部,衛生部.醫院財務制度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制度[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2011.
[2]財政部.醫院會計制度[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
篇5
材料成本是施工項目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工程材料費用占施工項目成本高達60-70%,而其他方面成本加總也不過30―40%,按重點管理法的基本原理,進行施工項目成本管理,重點是控制材料成本,相對于其它方面,節約潛力最大。因此,施工項目材料成本管理是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關鍵,施工項目材料成本管理對施工項目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影響施工項目材料成本的主要環節
(一)材料采購計劃的編制
材料采購量對采購價格的影響。在較發達的材料市場,一般都是材料供大于求,材料采購量大,對供應方有較大的吸引力。此時,買方就處于較主動的地位,一般成交價格也就較低。
材料采購量對資金成本的影響。材料采購量較大,一般所需資金也就越多。資金是有時間價值的,相對來說,材料成本在增加。與前一點矛盾,具體可以這樣處理:
材料采購量雖然量大,但在材料供應方式上可分期分批供應,在材料結算方式上,也采用分期結算,可有效降低材料采購資金占有成本。
比較增加材料采購量所降低的采購成本與增加資金占用量所增加的資金成本孰大孰小,來判斷是否增加采購量或增加多少采購量。
材料采購時間對采購價格的影響。建筑施工材料價格波動一般較大,在不同時間購買,供需狀況不同,采購價格也不同。若能準確預測材料價格的波動,對節約材料成本影響較大。
(二)材料采購
依據材料采購計劃,在具體進行材料采購時,除了前面介紹的采購量與采購時間對材料采購成本的影響外,還包括以下方面:
材料供應方的選擇。不同的供應方,在材料價格、質量、履約能力、價款支付方式等方面是有差異的,施工項目應依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供應方。一般程序如下:
市場調查。材料采購人員應當非常熟悉材料市場,方能合理選擇供應方,正確采購。
選擇供應方。應重點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是重點管理法的應用。施工項目使用的材料種類是很多的,對不同材料采購,因市場狀況、涉及金額的多少是有很大差異的,在選擇供應方所花功夫也應有很大差異,要體現重點管理。其次是選擇供應方應考慮引入競爭機制。
簽訂供應合同。
采購人員素質。材料采購是材料成本管理最重要的環節,是控制材料成本最重要的階段。在此階段控制材料成本的效果,重點是看材料采購人員工作情況,材料采購人員若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是能有效降低材料采購成本的。
(三)材料保管
加強材料保管,是降低材料成本的重要方面。材料保管對材料成本的影響表現在:
避免材料失。若保管不善,施工項目上較貴重的材料就易丟失,會增加材料的購買量,從而增加材料成本。
避免材料變質。材料保管人員應依據材料特性,注意各種材料的保管,不注意就會使用不合格材料,影響工程質量。
合理堆放材料,減少二次搬運,降低材料成本。
三、控制施工項目材料成本的措施
(一)材料管理人員的選擇
材料管理人員的選擇標準重在是否有能力有效降低材料成本,這取決于材料管理人員的素質。施工項目材料管理人員主要有兩個崗位,一是材料保管員,二是材料采購員。對材料保管員,其工作較為簡單。主要要求是有較強的責任心和經驗,一般就能較好的開展保管工作。相對來說,材料采購人員的素質要求較高,采購環節是影響材料成本的關鍵環節,影響材料采購成本的因素又多,所以本文重點談材料采購人員的素質要求。材料采購人員的素質主要看以下兩個大的方面:
1、思想政治素質
對材料管理人員,要求能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能遵守企業和施工項目的各項規章制度,有較強的責任心,最大幅度的降低材料成本,要堅決避免材料采購中違法違紀情況,否則是不可能有效降低施工項目材料成本。所以,思想政治素質是選擇材料管理人員的前提條件。
2、業務素質
在有較高思想政治素質的基礎上,若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則材料管理工作就能較好開展,材料管理人員的的業務素質包括:
有工作經驗,熟悉建材市場。具備工作經驗,可盡量減少工作失誤,為更好降低材料成本提供了基礎;熟悉建材市場,減少了市場調查工作量,能較好利用以前建立的合作關系,在保證工程質量進度前提下,可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能靈活運用各種采購方式。合理選擇采購方式,是降低采購工作量、降低采購成本的重要途徑。要能體現重點管理法的運用。
較強的合同談判能力。材料采購人員具有較強的合同談判能力,首先有利于維護自身利益,降低材料采購成本;其次是有利于合同的履行,保證工程工期和質量。
市場嗅覺靈敏。材料采購人員若能敏銳的洞察各種因素對材料價格的影響,則在建筑材料波動較大的情況下,能夠采取合理的措施,遇材料價格上漲。提前采購材料;遇材料價格下降,到需要時才采購材料,必能降低材料采購價格,從而降低材料采購成本。
(二)材料管理人員的聘用
材料管理人員的聘用是通過《騁用合同》的形式表現。聘用合同的內容是對材料管理人員合理管理的基礎。聘用合同明確工作期限、雙方職責、雙方權利等等。我國施工項目經理素質參差不齊,若施工項目經理素質較高,能意識到材料管理的重要性,則在聘用合同中會包括這樣一些內容:材料管理人員的基本工資不低于項目部管理人員的一般水平,對采購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的辦法應明確,依據考核情況應明確獎懲標準,按合同一定按時實施獎懲。
(三)健全材料管理制度
材料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材料驗收制度、材料保管制度、材料發放制度、材料核算制度、材料管理獎懲制度等等。這些管理制度是材料管理人員進行材料管理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健全材料管理制度是進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
(四)定期考核,并依據考核結果進行獎懲
對材料管理人員的工作依據聘用合同和項目部相關管理制度進行考核,宜每月進行一次。對材料采購人員的考核主要看材料采購是否能保證工程施工的正常進行?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如何?對工程成本的影響如何?
材料采購成本的考核主要依據下式:
材料采購成本降低(超耗)額=材料采購預算成本-材料采購實際成本
篇6
[關鍵詞] 施工企業;現場材料;內控管理
[中圖分類號] F830 [文獻標識碼] B
一、施工企業現場材料管理特點分析
現場材料管理就是及時地為施工工地提供材料保證的經濟活動,是施工企業主要的經濟活動,是工程按期交付使用的關鍵。根據施工企業自身特點分析,現場材料管理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施工現場庫房具有一定的流動性,是滿足現場施工的需要。項目經理在庫存建設過程中,必須考慮好現場材料的特點,在材料保存和倉儲建設尋找新的平衡。二是工程材料形體龐大,品種繁多,運輸難度較大,材料的管理和供應要根據施工現場進度進行采購。三是施工企業所面對的客戶較為單一,工程產品具有量身定做的特征,這就要求施工方必須按照工程設計完成,施工企業內部控制的關鍵就是現場材料的控制。四是施工企業必須重視材料信息系統建設。施工企業核心體系就是供應鏈體系,主要是以施工企業為主體的圓環型體系,信息系統可以及時關注庫存和材料使用情況,是整個施工企業的中樞系統。五是建筑施工企業的考核評價體系也是以現場材料為核心,要加強現場材料的考核評價,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
二、施工企業內部控制理論研究
內部控制理論產生于18世紀的美國,內部控制理論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大約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一是內部牽制階段,主要是不相容的職務相分離;二是內部控制制度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制度建設和完善階段;三是會計控制管理階段,主要是通過財務分析和會計核算,加強財務管理和控制;四是內部控制結構階段,主要是內部控制內容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五是內部控制整合框架階段,主要是完善了內部控制概念框架和風險管理概念框架,形成了一貫性和整體性的框架體系,內部控制體系逐步發展和完善。
施工企業工程項目具有不可復制性和單一性,投資項目數額巨大,施工周期較長,需要建設方投入大量的資金,大型基礎設施項目通常建設周期較長,按照完工百分比確認工程項目的收入和成本。施工技術較為復雜,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大,施工中受地質影響較大,對施工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工程項目的自身特點決定了安全、質量的控制目標。
企業內部控制包含五個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內部控制環境、控制活動、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溝通和內部監督。施工企業內部控制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部分內部控制制度未能結合施工企業的自身特點與管理流程,部分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未能起到管理控制的作用。風險控制意識較為薄弱,監督力度不足,施工企業面臨的各種施工風險加大,工程材料的實施監督管理和控制較為薄弱。施工人員的文化水平較低,缺乏信息與溝通,施工企業需要多方配合,人員管理難度較大。施工企業成本預算管理較為薄弱,缺乏預算控制和過程控制。施工企業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投資大、項目周期較長,資金預算管理體系不健全,導致施工企業財務風險較大。
施工企業現場材料的管理面臨的工程風險較大,面臨的風險具有多樣性,材料采購量大,涉及的材料種類較多,除了面臨市場風險外,還存在操作風險、質量風險和操作風險。材料采購、使用風險頻率較高,材料損失風險較大。
三、施工企業現場材料管理現狀分析
1.材料采購目標不明確,存在認識誤區
施工企業對現場材料的采購重視程度不夠,對采購工作的認識不到位,認為采購不如施工重要。在采購過程中,只是由物資部經理授權審批后即可采購,授權層次較低,容易存在管理漏洞,出現暗箱操作,在施工企業中容易出現采購人員的逆向操作。材料采購往往是采購價格較高、服務水平較低,產品質量較次。施工企業采購成本和采購風險較大。材料采購后,對于不同的材料,未對材料進行妥善保管和保障,不區分重點,容易造成現場材料的損耗,影響工程進度和工程施工質量。
2.現場材料管理制度不完善
施工現場是施工企業完成生產任務的主戰場。現場材料的管理和使用屬于生產領域物料消耗的過程管理,是施工企業物料管理的重點和難點。現場材料種類較多,包括水泥、泥沙、建筑板材、各種磨具模具、易燃易爆品和周轉材料。企業只是制定了相關使用規定和存放管理規定,但是尚未形成制度性的約束,也沒有從內部控制的角度來評估和約束。材料的采購、使用、回收是一個完整的循環體系,而不是現場管理這一階段。現場材料的管理沒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管理體系和相應的制度約束,管理職責不明確,職責劃分存在相互交叉。沒有建立起現場材料管理的流程和制度。績效考核體系不健全,沒有建立起真正的材料使用統計評價標準,致使相關管理辦法流于形式,發揮不到內部控制的作用。
3.施工現場人員混雜,材料領購不登記
施工現場由于多個工程隊干不同的工程,施工現場工程人員、工程隊施工人員、材料供應人員較多,人員流動性較大,庫存管理跟不上,不同施工對領用一批材料,無法區分各工程隊的材料成本,導致材料管理混亂,管理難度較大。部分人員領用一些低值易耗品材料不登記,材料分配統計存在一定的誤差。材料管理體系不健全,由企業法人管理控制項目進程,項目經理分管現場材料的機制制度尚未建立,項目經理權責不明晰。
4.現場材料浪費嚴重
在實施現場材料管理過程中,建筑材料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在現場材料的采購環節,沒有按照采購要求進行按需采購,采購的材料保管欠妥當,在材料的使用上缺乏嚴格控制,在材料的使用和領用上尚未實施限額領用制度,施工班長或工程人員領用材料上控制不嚴格,領用較為隨意。對現場材料缺少專項管理,浪費現象嚴重。例如在一些木塊的使用上,往往規劃設計不當,沒有充分利用邊角料,材料損耗較大,廢料的回收上也存在隨意丟棄的現象,隨建筑垃圾一塊外運了。現場人員對材料的管理沒有落實到相關人員身上,只是以班組為單位,缺乏必要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對于一些小的現場材料,沒有配備專業人員進行看管,往往缺啥拿啥,管理控制較為混亂。
5.現場收料計量簽收不規范
現場收料計量不準確,材料簽收不規范。例如工程中鋼筋等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后,是點根數換算成重量的,材料員偷懶或其他原因,在收料過程中隨意地簽收了發料清單,實際到工地現場的材料存在短斤缺兩的情況。混凝土等材料一般都是灌裝進入施工場地,一車是否滿載進場不能確定。
四、完善現場材料內部控制的意見建議
1.明確材料采購與供應管理的目標任務
施工企業現場材料管理要明確管理目標和任務,確保提供不間斷的物料供應和服務,以便施工企業能夠正常運轉。施工企業一旦缺少材料會停工,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給工程質量帶來嚴重隱患。要保證庫存材料的供應,采用VMI供應管理模式,確保最低庫存,減少材料的倉儲成本。質量是施工企業的生命線,要始終將材料質量作為材料采購的首要條件,假冒材料會給國家、集體帶來巨大損失,要嚴把質量關,在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制品的質量上要加強內部控制,強化風險管理,將質量風險控制在最低限度。要及時發現有較大的具有一定實力的供應商,分析供應商的供應能力和產品質量,建立發展同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條件具備的前提下,將采購的現場材料標準化,嚴格審核材料,按照指定的材料標準進行標準化采購。
2.完善材料招投標制度和大宗材料競標制度
要進一步完善材料招投標制度和大宗材料競標制度,強化材料供應商的準入機制和競爭機制,降低材料采購成本,實現材料采購的制度化、公開化和透明化,為工程項目節約成本,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組建由主管副總經理和物資管理部、財務部、法務部等部門人員組建招投標工作小組,負責供應材料的招投標和競標工作。有條件時建立現場材料采購供應商評價評審制度。保證供應商的評審工作公正、公平、公開,防止暗箱操作。
3.建立現場閑置材料管理制度,加強庫存管理
為充分發揮閑置材料的作用,進一步加強現場閑置材料的管理,必須建立現場閑置材料管理制度,降低施工成本。要做好材料的調劑工作,統籌各項目工程用料安排,制定材料使用調劑方案,對閑置材料轉讓拍賣進行論證分析,各施工隊要積極配合閑置材料的處置和賬務處理工作,減少庫存。加強庫存管理,可以采用VMI供應商管理庫存模式,及時滿足施工工程的需要,可以對庫存材料以ABC分類管理的方式進行,提高庫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4.建立健全基于風險導向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
要進一步樹立內部控制管理的理念,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庫存管理、預算管理、質量監督等部門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進一步優化現場材料內部控制管理環境,建立決策、監督一體的內部控制體系。要建立層層目標責任制,出現內部控制問題責任倒查。加強領導集體決策,探索實施工程隊末位發言和總經理不分管現場材料工作。加強關鍵控制點的管理,進一步加強風險評估。確定好施工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風險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對于財務戰略、投資決策、組織機構、管理體制等重要決策加強風險識別和控制。加強材料預算管理控制,嚴格按照預算編制執行。
5.嚴格材料簽收,規范材料計量
現場材料的入庫和簽收要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建立材料入庫登記和領用制度。加強現場控制審核,工地設“地秤”,進場車輛過秤,出場再秤,差量可以估算實際材料量。
[參 考 文 獻]
[1]沈澤勛.S公司建筑施工現場管理改進策略研究[J].蘭州大學,2013
[2]靳瑞萍.建筑施工企業內控管理初探[J].會計師,2014
[3]趙馳.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塑膠地板項目施工規劃與實施策略研究[J].吉林大學,2014
[4]曾華華.探討制造企業材料內控管理中ERP的運用[J].財經界(學術版),2014
篇7
【關鍵詞】材料采購;質量管理;成本管理
中圖分類號:TU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5-040-01
一、建筑材料管理目標
據統計,材料費用往往會占建筑工程成本的60 - 70%。所以材料的成本管理相關于整個項目成本管理的半壁江山。材料的質量直接關呼項目工程質量,材料的質量管理是項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地組織建筑材料的計劃、供應與使用,保證建筑材料從生產企業按品種、數量、質量、期限進入建筑工地,是項目工程進度保證的前題,所以材料的計劃管理直接關系到項目工程能否在業主要求時間內完成。減少流轉環節,防止積壓浪費,對縮短建設工期,加快建設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有重要意義。
簡單的說,建筑材料管理的目標,就是使得我們擁有一套管理制度,使得材料在計劃采購管控、質量管控、現場及成本控制上按標準流程進行,以最在限度保證工程質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總之搞好材料管理對于加快施工進度、保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材料管理關鍵環節
建筑材料管理是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重點工作,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建筑材料管理應當包括材料采購管理、質量管理、成本管理二大關鍵環節。
(一)材料采購管理
材料采購管理是指建筑企業根據項目工程,預測材料需求,編制材料計劃,選擇并完成購買工程材料的過程。材料費用是建筑工程總造價的主要構成部分。控制材料價格是降低工程造價的一個最主要方而。在采購環節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1.確定采購計劃。項目部依據項目合同、設計文件、項目管理實施規劃和有關采購管理制度編制采購計劃。采購計劃包括采購工作范圍、內容及管理要求;采購信息,包括產品或服務的數量、技術標準和質量要求;檢驗方式和標準;供應方資質審查要求;采購控制目標及措施。2.市場調研、合理選擇。一是審核查驗材料生產經營單位的各類生產經營手續是否完備齊全;二是實地考察企業的生產規模、誠信觀念、銷售業績、售后服務等情況;三是重點考察企業的質量控制體系是否具有國家及行業的產品質量認證,以及材料質量在同類產品中的地位;四是從建筑業界同行中了解,獲得更準確、更細致、更全而的信息;五是組織對采購報價進行有關技術和商務的綜合評審,并制定選擇、評審和重新評審的準則。所采集的價格,必須切合市場的實際情況,能反映材料價格的一般水平。,對主要材料價格,一般應組織材料管理、施工管理、紀檢監察等以及施工單位等人員進行認真的調查。3市場招標進行材料價格的控制。企業應通過市場招標貨比二家,選擇較低的材料采購價格。同時,對材料采購時的運費進行控制。要合理地組織運輸,材料采購進行價格比較時要把運輸費用考慮在內。
(二)建筑材料質量管理
工程建設中的材料品種繁――規格各異。在市場經濟較為繁榮但又不完全規范的今天,一方而,材料的生產商、經銷商可謂比比皆是;另一方――廠家的實力、技術含量、生產經營理念又嚴重參差不齊。應盡可能掌握相關的建筑材料知――獲取、積累相關的經驗,多渠道、多方式走訪市場、了解市場,特別要對工程建設中必須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進行詳細的多方位的調研。
另外,建立相互銜接、相互配合、相互約束的工作程序,并按工作程序操作、檢查和考核,在材料計劃、采購、檢驗、保管等環節,把質量體系標準落實到崗位和責任人,做到工作有記錄、考核有依據。按照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建立健全材料的質量管理制度。通過白審、內審、監督審核等過
對材料質量計劃、檢驗證資料、供方選擇、物資招標等進行檢查落實。按材料采購標準化、程序化管理的要求,重點落實材料驗收制度和可追溯性制度。加強質量信息資料管理及施工現場的各項基礎工作,確保工程材料采購質量。做好材料質保資料的收集工作,應督促施工方對這些資料進行收集整理,隨同其它資料存檔,以備日后隨時查閱。
(三)建筑材料成本管理
明確施工過程中工程成本控制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成本控制。在工程項目中,成本控制需要把握以下幾個重點:制度控制、限量控制、主材控制、材料索賠控制。
1.制度控制。樹立“先算后用,節約有獎,浪費扣罰”的風尚,建立限額領料制度、余料回收獎勵制度、合理化建設節約提成的激勵制度;強化現場工程材料預算、計劃和進場驗收制度,對商品砼、鋼材、水泥、砂石料、干粉砂漿和砼砌塊等大宗材料應有專門采購收料制度,確保質量合格和數量準確;建立常用小器具和廢舊料管理制度,扶梯、欄桿、燈架、配電箱等各種常用材料應設專人保管,廢鋼材、廢電線等可回收材料應建立收集和處理制度。
2.材料限量控制。采用精益的管理原則,合理堆放現場材料,減少二次搬運;對材料的領取做好管理工作,杜絕材料的浪費。堅持按定額確定的材料消費量,實行限額領料制度,施工人員只能在規定限額內分期分批領用,如超出限額領料,要分析原因,及時采取糾正措施;改進施工技術,推廣使用降低材料用量的各種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加強現場管理,合理堆放,減少搬運,降低堆放、倉儲損耗。
3.主材控制。加強項目中主要材料的控制。比如一般情況下,項目商品砼、鋼材和模板所占材料總成本很高,如何做好計劃管理,避免數量失控,可有效節約成本。
三、總結
從實際工作中看,材料管理一直都是施工企業領導重點管控項目,當然除了做好建材的采購管理、質量控制和成本按理外,我們還需要注意其他環節,如建材的現場管理,建材信息系統管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場下,如何做好材料管理,節約材料成本,把控材料質量,對于建筑項目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篇8
企業內部控制中的采購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關鍵環節,它不僅影響到企業的經濟利益,也在不同層面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本文圍繞企業內部控制的采購環節,分析了企業采購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成因,進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
內部控制;采購管理;對策
一、企業采購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采購預算超支
在企業中經常會出現采購預算超支的問題。生產部門需要材料時完全按照現有情況進行采購,而當情況發生變化時,就會產生預算超支的問題,從而造成資金短缺。如果材料有時效性,例如某一個季度采購了過多的材料而下一個季度又不可繼續使用,那么就會造成材料的浪費,從而直接給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尤其是食品類,醫藥類、飲料類等相關企業,采購預算的超支將會更多地減少企業的利潤。
2.采購人員分工不明確
在采購環節出現一人身兼多職的情況。尤其對重要崗位的任職,沒有明確規定相應的制度,沒有適當的約束力,從而間接的給財務舞弊行為制造方便條件。崗位設置忽略了內部潛質這一關鍵點,尤其是財務部門、儲存部門等解除了牽制關系,采購環節容易出現混亂。并且在財務部門,出納與會計為同一人,這樣在采購時發生的經濟業務在記賬時出現的漏洞,也很難在盤點的時候被發現,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隱形損失。
3.采購供應商管理缺位
一是采購環節中的供應商與采購人員有一定的親密關系,導致采購人員不關注材料的質量以及價格從而選定供應商。二是供應商與采購人員有個人經濟往來,發生行賄受賄行為使采購人員不優先考慮企業的得失,從而丟掉最好的采購貨源和供應商而造成一定的損失。三是供應商與采購人員同時對企業隱瞞材料的真實性,并針對其他供應商采用不合理的做法,從而使企業在一定范圍內只能使用某一特定供應商的材料,對企業和其他供應商造成一定得損失,在對供應商的選擇中缺乏一定的公平公正原則。
二、企業采購管理問題的成因
1.缺乏完善的采購計劃
生產部門或者銷售部門沒有制定出完整的采購計劃,企業全年各個季度生產量、銷售量等的不同都會影響材料的采購量。當對采購支出進行預算時也只是敷衍了事,沒有做好對價格的調查以及缺乏對往次采購材料價格的整體總結,在未知的情況下就盲目的確定采購目標,勢必會造成采購材料各項指標的不準確、企業的資金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規劃和使用從而不能采購到高質量的材料,在一定能夠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采購成本,降低了企業的利潤。
2.采購流程監管不力、審批制度不完善
在整體的采購流程中,缺乏相應且必要的采購監管制度。企業高層對內部控制制度的意識薄弱,沒有注重相關嚴格的監管制度的制定,使不同環節的負責人鉆空子,財務賬目與實存數無法查出,對于采購的時效性材料,鑒定其是否可以繼續使用的評定條件不夠完善,廢棄材料的簡單審查和去向的記載等都將使企業得不到真實完整的信息,企業相關結果不夠透明化。在每個環節都缺乏有力的監管,采購的整體流程就不會得到預期的結果。
3.缺乏完善的供應商管理制度
沒有建立完善的額供應商管理制度,對供應商材料質量的考核制度同樣存在不足,在行業內也缺乏對多家供應商的全面考察。在審批時沒有充分了解采購人員與供應商的關系以及嚴格把關從供應商供貨的到采購完善的具體流程。沒有完整的評判標準對合格的供應商進行質量、價格、服務等全方位的評審。
三、企業采購管理的內部控制對策
1.完善內部控制環境
(1)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并通過巨白各種戶外活動、講座、宣傳活動以及創建獎勵機制等提高企業全體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建良好的控制環境。設立針對采購檢查小組和專員,加入到日常的工作中,不放過采購流程的每一個環節,逐步查出環節中的各種漏洞。(2)加強企業的文化道德建設,提高企業人員集體素養,營造和諧的氛圍,使大家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也盡可能的考慮大局,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利益。
2.明確崗位分工
明確崗位的分工,建立嚴格的崗位制度,不可越級管理,不可跨部門管理。采購環節中的各部門人員不能身兼多職,尤其在財務部門,會計與出納要職務分離。采購流程中對各個關鍵環節的負責人加強管理,充分發揮內部牽制的作用,必要時可以采取獎懲機制。實施分級授權且明確規定不可越級。各個部門要職人員之間不得有親密關系,互相制約,各項事物在必要情況下要分別向上級進行匯報。
3.優化采購目標
對采購周期不同的企業做出合理的安排。像采購周期較短的企業要盡可能合理的使用采購材料,對其數量的控制要進行嚴格的預算,及時的制定計劃并根據社會因素、市場因素等對計劃做出調整,尤其是時效性材料,要根據往年度的采購總結做出合理的預算,充分利用企業的采購資金,盡可能的縮短成本達到利潤最大化。采購材料的質量要進行多家對比,采購價格也要進行溝通才能最終決定,并且不要一人獨大,要進行多方比較。
4.制定供應商制度
在多家供應商之間進行對比選擇,除了保證材料的價格和質量,還要根據供應商的評判標準選擇優秀的供應商,并建立長期良好的合作關系。對供應商的實力、信譽度、發貨期、付款方式、服務質量等進行全面考察,還可以建立適當的供應商獎勵機制以方便企業對供應商的選擇。
作者:徐倩倩 單位:沈陽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龔立群.企業銷售與收款環節內部控制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2(10).
篇9
【關鍵詞】防雷工程;材料管理;成本控制
防雷材料是防雷工程實體、防雷工程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防雷工程管理的重要環節。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管好了材料,工程的質量就有了保障,建設成本也會相應降低。面對競爭激烈的防雷市場,如何加強風險管理,有效地實現預警、規范和轉移風險,已成為擺在防雷企業面前的又一個重要課題。
1.材料的采購管理
1.1 制定采購計劃
項目部依據項目合同、設計文件、項目管理實施規劃和有關采購管理制度編制采購計劃。采購計劃包 括采購工作范圍、內容及管理要求;采購信息,包括產品或服務的數量、技術標準和質量要求:檢驗方式和標準;供應方資質審查要求;采購控制日標及措施。
1.2 加強市場調研、合理選擇供應商
一是審核查驗材料生產經營單位的各類生產經營手續是否完備齊全;二是實地考察企業的生產規模、 誠信觀念、銷售業績、售后服務等情況;三是重點考察企業的質量控制體系是否具有國家及行業的產品質 量認證,以及材料質量在同類產品巾的地位;四是從業界同行巾了解,獲得更準確、更細致、更全面的信息;五是組織對采購報價進行有關技術和商務的綜合評審,并制定選擇、評審和重新評審的準則。
1.3 材料價格的控制要點
對材料的采購價格進行控制。企業應通過市場調研或者通過咨詢機構了解材料的市場價格,在保證 質量的前提下,貨比三家,選擇較低的材料采購價格。對材料采購時的運費進行控制。要合理地組織運輸材料采購進行價格比較時要把運輸費用考慮在內。在材料價格相同時,就近購料,選用最經濟的運輸方法,以降低運輸成本。要合理地確定進貨的批次和批量,還要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確定經濟批量。
1.4材料的進場檢驗
材料驗收入庫時必須向供應商索要國家規定的有關質量合格及生產許可證明。項目采用的設備、材料應經檢驗合格,并符合設計及相應現行標準要求。材料檢驗單位必須具備相應的檢測條件和能力,經省級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擔檢驗工作。采購產品在檢驗、運輸、移交和保管等過程巾,應按照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要求,避免對職業健康安全、環境造成影響。
2.材料的存放發放管理
2.1 材料存放管理
材料購回至使用是有一定時間差的。在這段時間內,應加強材料存放管理,不能因保管不善而降低使用壽命。主要應注意兩點:
其一,專門庫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應存放于符合要求的專門材料庫房,否則,會降低材料的使用壽命。如鋼材、避雷器等材料,應避免潮濕、雨淋。鋼材(及制作成品) 堆放在潮濕的地方或被雨淋,會很快被氧化銹蝕,從而影響其使用壽命;避雷器被雨水沖淋了,在使用中可能會由于線路短路而引起爆炸。
其二,標識清楚,分類存放。一個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較多,同一種材料又有諸多規格,比如鋼材從直徑幾毫米到幾十毫米幾十個品種,又有圓鋼和螺紋鋼之別;避雷器型號、保護級別高低不等,不同的建筑物按用途、設計要求又有差別,絕不能錯用、混用。
2.2 材料發放管理
建立限額領料制度,對于材料的發放,都要實行“先進先出,推陳儲新”的原則,項目部的物資耗用應結合分部、分項工程的核算,嚴格實行限額領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須由項目施工人員開簽限額領料單,限額領料單必須按欄目要求填寫,不可缺項。對貴重和用量較大的物品,可以根據使用情況。憑領料單分多次發放,并山領用雙方在憑證上簽字認可。
3.施工過程中的材料管理
施工過程是勞動對象“加工”、“改造”的過 ,是材料消耗的過程,稱為“犧牲”過程或使用過程。使用過程中材料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檢查、保證進場施工材料的質量,妥善保管進場的物資,嚴格、合理 地使用各種材料,降低消耗,保證實現管理目標。
3.1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這足現場材料管理的開始,為材料管理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提供必要的條件。其主要內容如下:
3.1.1 了解工程進度要求,掌握各類材料的需用量和質量要求。
3.1.2了解材料的供應方式。
3.1.3確定材料管理目標,與供應部門簽訂供應合同。
3.1 .4作好場地、倉庫、道路等設施及有關任務的準備。
3.2 施工中的組織管理工作
這是現場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標的實施階段,其主要內容如下:
3.2.1合理安排材料進場,作好現場材料驗收。
3.2.2履行供應合同,保證施工需要。
3.2.3掌握施工進度變化,及時調整材料配套供應計劃。
3.2.4加強現場物資保管,減少損失和浪費,防止丟失。
3.2.5組織料具的合理使用。
3.3 施工收尾階段
施工即將結束時,現場僻理工作的主要內容有:
3.3.1根據收尾工程,清理料具。
3.3.2組織多余料具退庫。
3.3.3及時拆除臨時設備。
3.3.4做好廢舊物資的回收和利用。
3.3.5進行材料結算,總結施工項目材料消耗水平及管理 效果。
4.材料的成本管理要點
明確施工過程中工群成本控制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成本奪控制。在工程項目中,成本控制的內容一般包括制度控制、限量控制等。
4.1 制度控制
樹立“先算后用,節約有獎,浪費扣罰”的風尚,建立限額領料制度、余料回收獎勵制度;強化現場工程材料預算、計劃和進場驗收制度,對鋼材等大宗材料應有專門采購收料制度,確保質量合格和數量準確;建立廢舊料管理制度,廢鋼材、廢電線等可回收材料應建立收集和處理制度。
4.2 材料限量控制
施工項目的工程材料費一般要占工程總成本的60%左右,顯然材料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頭戲。材料控制主要靠改進材料的采購、運輸、收發、保管等方面的工作,減少各個環節的損耗,節約采購費用;采用精益的管理原則,合理堆放現場材料,減少二次搬運;對材料的領取做好管理工作,杜絕材料的浪費。堅持按定額確定的材料消費量,實行限額領料制度,施工人員只能在規定限額內分期分批領用,如超出限額領料,要分析原因,及時采取糾正措施;改進施工技術,推廣使用降低材料用量的各種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加強現場管理,合理堆放,減少搬運,降低堆放、倉儲損耗。
5.結束語
從實踐看,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關鍵在于管,只有大力推進在項目過程中的資源能源節約和綜合循環利用;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的開發和推廣應用;施工現場合理堆置材料,避免和減少二次搬運。嚴格材料進場驗收和領料制度,減少各個環節的損耗;節約采購費用,合理使用材料,才能對提高工程質量、降低材料損耗和節約工程成本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建設工程項目成本管理》編委會,建設工程項目成本管 理[M]北京:中國汁劃出版社,2007.
篇10
關鍵詞:醫院;衛生材料;管理;難點;對策
1 醫院衛生材料管理過程中的難點
1.1 內控制度執行力不夠
醫院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往往會制定各項較為嚴格和全面的管理制度和內控制度,但往往這些制度都不能得到有效的執行。特別是衛生材料的采購計劃,在具體采購過程中存在著超量采購的情況,而且對衛生材料預算管理的各個環節都缺乏有效的控制,內部缺乏牽制性措施,沒有明確對不相容崗位進行設置。
1.2 未招標采購目錄的衛生材料品種較多,采購過程混亂
醫院所使用的衛生材料不僅品種較多,而且部分衛生材料自身價值較低,供應渠道不集中。而且部分衛生材料品種并沒有列入到招標目錄當中,這就導致一些醫院對于一些采購批量較小,而且價值不高的衛生材料存在著自行采購的問題,而且在采購程序上缺乏有效的控制。一些價值較高的衛生材料,在采購時僅僅是征集下科室主任的意見,而不對其進行深入和全面的可行性論證,采購過程中較為混亂,缺乏有效的控制。
1.3 科室領用隨意性,控制和管理環節缺失
衛生材料在領取時需要科室由指定人員按需進行領取,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往往為了方便,在領取時會一次性領取幾個月的使用量,而財務在當月庫存衛生材料庫存核銷過程中同時作支出,這樣就不能真實、有效的反映出當期衛生材料的成本,同時也不利于對衛生材料的管理。
1.4 高值耗材與植入性材料的信息反饋與跟蹤制度不完善
醫院所使用的衛生材料中具有一些高值耗材和植入性的材料,在對這類材料進行采購管理及可行性論證時,醫院會給予較高的重視,但這些材料采購完成后,在使用管理、產品質量跟蹤及信息反饋方面卻沒有完善的制度,這就無法形成有效的數據,在再次進行這類材料采購時還是沒有可以參考的依據。
1.5 信息系統建設滯后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一些先進的管理系統開始在醫院中進行應用。針對于醫院衛生材料管理方面上,由采購管理系統對衛生材料的申購、審批和采購進行管理,而庫存管理系統對衛生材料入庫、領用及保管進行管理,在對衛生材料統一分析和收費則由醫院管理系統負責。在當前醫院管理工作中,這些系統可以統一在HIS系統內,但這些系統并沒有與醫院財務的應付款系統、臨床信息系統進行有效的銜接,這種系統的相互獨立性導致信息共享性較差,不利于對衛生材料管理工作中一些數據的隨時調用。
2 加強醫院衛生材料管理的對策
2.1 嚴格執行醫院內控制度,加強內部監督
制定科學、過關的醫院衛生材料管理制度,確保制度的可行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同時還要對崗位職責和權限進行明確,確保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進一步對材料業務的全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同一部分或是一人來進行材料業務全過程的辦理。
進一步強化內部監督職能,特別是授權審批制度的監督執行,需要經辦人員在辦理業務時嚴格在授權范圍內進行,同時對于重大業務還需要實行集體決策審批或是聯簽制度,遵守權責對等原則,實施責任追究制度。領導需要對重大經濟事項負責,從而更好的確保醫院財產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另外醫院衛生材料管理工作中還需要接受全方位的監督,通過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相結合的方式,確保及時在監督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及時上報管理層進行解決。
2.2 制定切實可行的采購計劃,實行招標采購
醫院衛生材料在采購過程中需要進行陽光操作,通過科學對采購計劃進行編制,同時根據臨床實際需要及供應情況來確定進行批量還是零星采購。醫院還需要建立嚴格采購申請制度和供應商準入制度,對于一些采購業力超預算或是預算外的情況,則需要經審批后再進行辦理相應的申購手續。對于衛生材料的庫存量和儲備需要進行定額管理,確保采購全過程的公開性和透明性,這樣不僅有利于采購成本的降低,而且還能夠有效的確保衛生材料的質量。
2.3 加強衛生材料的定額管理、分類管理
定額管理,拒絕整進整出。首先由材料倉庫根據各科室的材料消耗情況下達控制數,再由各科室根據目前實際使用情況提出建議數, 最后由財務部門會同其他相關部門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后,共同商議定額標準,并以醫院文件的形式下達至每一科室。對超定額領用材料的,必須經有審批權限的部門或人員審批。衛生材料實行分類管理,將衛生材料分為一般性耗材、高值耗材及植入性材料。對高值耗材與植入性材料可以考慮實行"零庫存"管理,對一般性耗材進行儲備定額管理。對衛生材料儲備量實施實時監控,通過醫院信息系統及時將儲備情況向管理層上報;如遇衛生材料超儲、積壓或醫院必備材料即將過期現象,醫院應及時與供貨商進行協商退貨。利用物資管理信息系統,動態控制衛生材料的驗收、入庫、保管、領用、處置、盤點整個過程,對材料成本進行統計分析,為醫院的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持。
2.4 建立健全高值耗材與植入性材料的信息反饋與跟蹤制度
醫院購置進來的高值耗材和植入性材料,需要建立嚴格的使用登記制度,同時還要建立健全信息反饋和跟蹤制度,這樣不僅可以更好的實現對產品質量的了解,而且還能夠為醫院后期的采購提供必要的依據。
2.5 有效整合醫院物資管理信息系統與醫院其他系統,實現信息共享
醫院在開發物資管理信息系統時,統一流程控制、統一基礎檔案、統一采購政策、統一數據編碼、數據標準,編制必要的接口程序,以實現數據的傳輸與標準轉換。物資管理信息系統覆蓋采購中心、醫學工程科、臨床使用科室日常工作的各個環節,具體包括采購、出入庫管理、項目維護并建立全過程的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充分利用無線網絡、條碼、RFID、PDA等先進手段,構建集中統一的應用平臺,從而達到醫院的管理目標。樹立新觀念,強化內控制度建設,對材料進行優化管理,提高衛生材料的使用效率與效益。同時充分利用醫院信息管理系統,抓住建設數字化醫院契機,對衛生材料管理進行全過程追蹤,實時動態的監控。
3 結束語
隨著醫院醫療水平提高及規模的擴大,衛生材料的使用數量不斷增加,這就需要在對衛生材料管理工作中,需要有效的減少中間流轉環節,進一步強化出入庫管理和質量監督,這樣不僅可以有效的降低醫院的成本,同時也可以減輕患者的負擔,確保患者的權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有利于醫院正常的運轉,對醫院健康、有序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彭華初.加強醫院衛生材料管理的思考[J].衛生經濟研究,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