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衛生服務管理范文

時間:2023-05-06 18:20: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社區衛生服務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社區衛生服務管理

篇1

關鍵詞:社區衛生服務;健康檔案;醫療信息化;MVC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4)19-4605-02

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系統根據衛生部最新行業標準開發,緊緊圍繞社區衛生在“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復、計劃生育指導”的特色服務,為社區居民建立海量存儲與共享的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庫,實現分析決策為主導的科學化管理,提高社區醫院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通過系統的實施,提高社區衛生服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1 系統研究內容

醫療信息一體化是本系統的基礎內容,通過此平臺能使社區醫生更好地開展工作,使社區居民享受更好的服務是基本目的,因此 ,系統研究的內容包括:

1) 診療與健康檔案有機結合:將社區內人員每次的診療記錄動態記入健康檔案,使健康檔案能有效地反映人員的情況。對于婦女兒童重點人群,社區醫生可以非常及時清楚地了解病人的整體情況,對病人的健康狀況進行實時的管理,向病人提出良好的建議。

2) 建立醫療信息資源數據庫,實現數據共享,完成統計、查詢、報表等功能。

3) 提供數據Web服務接口:設計基于Web服務的數據調用接口,為衛生管理部門和高端醫院提供第一手的全面、準確健康數據資料。

2 系統設計與實現

2.1系統設計

系統模塊的設計基于社區衛生服務管理功能,涵蓋社區全科醫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社區衛生管理、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兒童保健、婦女保健等,完成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預防、醫療、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保健等功能。通過該平臺更加快捷、準確地和獲取信息,可以提供醫生與患者、患者與患者間的資訊、交流平臺,建立社區衛生信息化服務的雛形。系統整體框架見圖1。

圖1 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系統整體框架

2.2數據庫設計

建立數字化、規范化、標準化的醫療信息資源數據庫,實現數據共享,完成統計、查詢、報表等功能是對本系統數據庫設計的需求,具體有:(1) 以數據庫模式組織、儲存信息,按照國家的相關標準,最終形成數字化的患者診療信息,同時滿足經濟管理的要求。(2) 采用全表格式錄入,常用數據采用標準化字典配置,確保系統的穩定可靠。(3) 采用自定義組合查詢統計,靈活的報表設置,全面滿足各種查詢統計需求。(4) 對外提供Web服務接口,調用該接口完成系統與相關部門交換與共享數據的功能。

本系統數據庫設計中數據字典包含字典名稱、字典順序、字典內容,其中字典名稱表明了字典所屬類別,字典順序為程序下拉框中的顯示順序,即字典內順序。每個系統管理員都能維護各類數據字典,每個數據字典由多個管理員維護。每個管理員能管理許多醫生。每個醫生能管理許多的家庭,每個家庭是由一個醫生創建并維護的。家庭包含有家庭基本信息以及家庭主要問題、家庭指導計劃。每個家庭擁有許多的居民,一個居民僅在一個家庭中。居民包含了居民基本信息、居民健康信息、居民主要問題、居民次要問題、居民社區服務、兒童體檢登記、兒童計劃免疫、兒童五病登記、兒童營養不良記錄、兒童佝僂病預防投藥記錄、孕產婦卡記錄、分娩記錄、產后檢查記錄等信息。

2.3系統實現

基于Web 的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系統采用B/S 結構模式,該結構主要特點是集中管理:軟件程序、數據庫、的信息以及其他一些組件都集中在服務器, 用戶端除了操作系統及瀏覽器外無需其他軟件,即用戶以Web 頁面的形式與系統進行交互。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系統實現了家庭檔案管理、居民檔案管理、婦女保健管理、兒童保健管理等模塊,管理員、醫生、居民三種角色的相互協作。管理員能增加醫生、刪除醫生信息、修改醫生信息,并且能對數據字典進行增刪改查。醫生在響應的權限下,能對家庭檔案、居民檔案、婦女保健、兒童保健的信息進行增刪改查,包括了家庭主要問題、家庭指導計劃、居民健康信息、居民社區服務、居民主要問題、居民次要問題、孕產婦卡、分娩記錄、產后檢查、兒童體檢登記、兒童計劃免疫、兒童五病登記、兒童營養不良、兒童佝僂病預防投藥等信息。居民能查看所有醫生對其自身相關操作的歷史記錄。為了信息的保密與安全,系統還提供一定的安全機制。

3 結束語

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系統經過不斷地完善和改進,達到了設計需求。系統具有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安全穩定等特點,并且有較強的可擴展性和移植性等特點。完整的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系統應當包括眾多模塊,在隨后的改進中需要逐步地將更多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的相關模塊加入到本系統中。

參考文獻:

[1] Biemans,M.,Swaak,J.,Hettinga,M.andSchuurman,J.G.InvolvementMatters:The roper InvolvementOfUsersandBehavioural Theories in the Design of a Medical TeleconferencingApplication[J],Proc.GROUP 2005,ACM(2005),304-312.

[2] 張翠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管理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軟件,2013,34(1):20-21.

[3] 李安明,段文嵐,俞思偉,董建華.社區衛生服務與其高端醫療資源共享體系創新[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7,28:13-15.

篇2

l、在中心主任領導下,負責社區衛生服務的業務管理工作,協調使用本社區范圍內的各種資源,做好社區健康促進、衛生防病、婦幼保健、慢病防治、康復醫療、疾病診治、衛生監督協查等工作。

2、負責制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項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和定期督促檢查,有工作總結。

3、負責督促檢查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關人員做好居民檔案和社區檔案管理,確保管理質量,及時準確匯總、上報公共衛生各類相關報表。

4、負責建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外聯系信息網絡,做到工作信息靈通、及時、準確。

5、負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類衛生技術人員的培訓、考核、考評工作的組織、指導。

6、教育并帶領社區責任醫生及團隊人員改善服務態度和提高工作質量,防止各類差錯事故的發生。

7、負責制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類工作人員職責與各項管理制度,并督促檢查其執行情況,組織對社區責任醫生的考核。二、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職責

主要承擔常見病的診治和轉診、健康教育、責任區域的公共衛生信息收集與報告、建立健康檔案、疾病防治控制和婦幼保健等工作。

1、協助落實疾病防治措施。協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好傳染病人的消毒隔離、治療和其他防治工作,協助開展疾病監測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對區域內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病人進行管理和跟蹤服務,配合處置轄區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公共衛生信息收集和報告。按規定要求收集和報告傳染病疫情、集體中毒、職業危害及農村集體聚餐、飲用水污染、出生、死亡、出生缺陷和人口流動等信息。

3、做好健康管理。組織開展參合農民2年1次的免費健康體檢。充分利用健康檢查、臨床診療、無償獻血、婚前檢查、重點人群服務等體檢資料,結合上門服務,協助做好農民健康檔案的建立和動態管理工作,并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干預活動。

4、定期開展重點人群服務。為60歲以上老年人和特困殘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戶等困難群體進行定期隨訪、跟蹤服務和動態管理。

5、提供基本醫療惠民服務。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診治,提供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衛生服務;落實雙向轉診制度;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收費標準和醫療技術操作規程,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

6、做好村委會參謀。以健康為中心,組織實施村(社區)健康教育,設置健康教育欄,定期更新內容,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及時上門宣教,普及衛生保健知識,實施重點人群及重點場所健康教育,幫助居民形成有利于維護和增進健康的行為方式。

7、協助衛生監督所做好農村集體聚餐、托幼機構、飲水和食品安全的衛生指導工作。

8、對創建衛生村、改水、改廁及除“四害”等愛國衛生工作進行業務指導。三、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制度

1、貫徹執行黨和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嚴格執行衛生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遵守醫德規范和廉潔行醫的規定,恪盡職守,文明行醫,禮貌待人。

2、根據規定收集、整理、統計和上報轄區有關信息,建立和管理健康檔案,開展社區診斷,向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及有關單位提出改進社區公共衛生狀況的建議。

3、堅持崗位責任制度,做到因事設崗,因崗設人。

4、積極開展傳染病、地方病、寄生蟲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控制工作,做好婦女保健、兒童保健和老年保健,全面落實精神衛生指導、殘疾康復指導、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和咨詢服務,配合處置轄區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協助開展改水、改廁及除“四害”等愛國衛生運動。

5、中心實行24小時值班,執行會診、轉診制度,做好常見病、多發病和診斷明確的慢性病的基本診療、護理工作,提供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衛生服務。

6、做好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員2年1次的體檢工作,訪視重點對象,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干預。

7、以健康為中心,建立健康教育網絡,普及衛生保健知識,實施重點人群及重點場所健康教育,有計劃有步驟地幫助居民形成有利于維護和增進健康的行為方式。

8、建立并完善居民檔案和社區檔案。執行登記、統計制度,建立、健全各項登記記錄,分檔管理,按期匯總上報。

9、嚴格執行醫療技術操作規程,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法》,遵守財務制度。

10、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設,組織職工加強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職工業務水平,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服務。四、農村社區責任醫生工作職責

1、綜合運用門診、健康咨詢、定期巡診、康復護理、家庭病床、雙向轉診等措施,為農民就近提供常見病、多發病的基本診治;診療行為規范,選擇合理的醫療、預防、保健方案;通過發放社區責任醫生服務聯系卡等方式使轄區內的每戶居民都知道社區責任醫生的聯系方式及服務項目,盡最大可能滿足居民的醫療保健需求。

2、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宣傳工作,協助中心做好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員的二年一次的體檢工作,并建立健康檔案。訪視重點對象,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干預。

3、按照規定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通過上門服務等形式落實相應的工作任務。

4、掌握責任區內服務人口基本情況,及時督促服務對象按規范要求接受婦女保健、兒童保健、免疫規劃、重點疾病社區管理等。

5、及時收集、核實、報告責任區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死亡、傳染病和外來人員等信息,并協助完成調查處理。

6、協助開展責任區內醫療機構、食品衛生、公共衛生、職業衛生、學校衛生、飲水衛生監督及管理。

7、對責任區內的衛生村創建,改水、改廁及除“四害”等愛國衛生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參與衛生檢查與評比活動。

8、健康教育進村入戶,以講課、咨詢、上門宣教、發放健康教育資料等形式向服務對象提供面對面的服務。

9、保持24小時通訊通暢,工作時必須佩帶胸卡,使用工作包。

10、及時將各項工作做好記錄,存入責任區檔案中。五、農村社區護士崗位職責

1、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和院前急救工作制度,學習并掌握常見病、急性病的治療原則和搶救常規,及時準確地完成各項護理工作,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及查對、交接班等各項規章制度,防止差錯事故的發生。

2、協助醫師對病人進行檢查診治,按醫囑對病人進行處置,如有疑問,必須詢問清楚方可執行,配合醫師做好重病員的搶救和各種診療工作。

3、在責任醫生帶領下,參與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負責收集、整理及統計分析責任區內人群護理信息,了解責任區人群健康狀況及分布,注意發現社區人群的健康問題和影響因素,參與對影響人群健康不良因素的監測工作。

4、參與對社區人群的健康教育與咨詢、行為干預和篩查、建立健康檔案、高危人群監測和規范管理工作。

5、參與社區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參與傳染病的知識培訓,提供一般消毒、隔離技術等護理技術指導和咨詢服務。

6、參與完成社區兒童規劃免疫和兒童系統管理任務。

7、參與社區康復、精神衛生、慢性病防治與管理、營養指導,重點對老年人、殘疾人、嬰幼兒、圍產期婦女和慢性病人提供康復及護理服務。

8、承擔診斷明確的家庭病人的訪視、護理工作,提供基礎或專科護理服務,配合醫師進行病情觀察與治療,為病人提供健康教育、護理指導與咨詢服務。

9、參與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宣傳教育與咨詢。

10、為臨終患者提供臨終關懷與護理任務。六、農村社區衛生藥房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1、在中心主任、科主任(站長)領導下,認真執行中心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范。

2、負責藥品的領用、分發、保管、登記、結算、統計和處方調配等工作。

3、隨時檢查藥品質量,發現問題及時報主管領導處理。

4、對特殊管理藥品嚴格按其管理規定執行,并監督臨床安全使用,防止差錯事故。

5、經常檢查、保養所用衡器、冰箱等設備,保持性能良好。

6、做好用藥咨詢,結合臨床做到合理用藥。主動深入科室征求意見,不斷改進藥品供應工作。

7、做好新藥臨床觀察及療效評價工作,收集藥品不良反應,及時上報,并提出需要改進和淘汰品種意見。

8、收集國內外藥物情報資料,向有關科室和醫務人員介紹、推薦。

七、農村社區衛生財務人員崗位職責

1、根據《會計法》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財務規章制度的要求開展工作,發現有違反制度的應及時糾正,重大問題應及時向中心主任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2、負責中心(站)的財務會計、成本管理、績效獎勵、醫保物價及收費結算工作。

3、組織編制中心(站)年度預算并組織實施,按有關規定和權限加強管理。

4、負責審核會計報告和對外提供的會計資料和會計報表,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完整。

5、加強對中心(站)的收費和醫保工作管理,指導物價和醫保工作。

6、運用財務資料,進行科學分析,參與經濟管理的全過程,審核各項經濟合同、協議,對違反國家法律和規章制度、損害單位利益的經濟合同和協議拒絕執行。

7、負責資金籌措,協調與金融機構及相關管理機關的關系,確保和平衡資金的供應。

8、接受(待)財政、稅務、審計、物價、社保和業務主管部門的監督和檢查,依法提供真實的會計憑證、賬冊、報表和其他有關資料。八、農村社區責任醫生上門巡診制度為保障廣大社區居民身體健康,及早發現與治療疾病,最大程度的減輕社區居民因生病帶來的醫療費用負擔,社區責任醫生應積極開展上門巡診,并努力實現“醫生知人人,人人識醫生”的目標。

1、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應成立巡回醫療小組或責任醫生團隊,人員由社區責任醫生和社區護士組成。2、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使群眾了解巡回醫療的重要性,使群眾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3、按照“定期+按需”的原則,開展連續的巡診上門服務,內容包括健康體檢、老年病普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發放健康處方、免費測量血壓、健康教育等。

4、社區責任醫生開展巡診服務時應隨帶血壓計、聽診器、常用藥品、健康教育資料、健康處方和責任醫生名片等。

5、對已發現的老年常見病通過家庭隨訪的方式進行跟蹤,以保證隨訪對象得到經濟、有效的治療。6、對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結核病、血吸蟲病、腫瘤、肝炎等)病人開展健康咨詢、用藥指導、行為干預等。

7、對巡診中發現的病情嚴重者,應建議并負責聯系住院,出院后積極做好患者恢復期的康復工作。

8、社區責任醫生要加強對轄區內各類基礎信息的收集與匯總工作,在巡診過程中或結束后要及時認真記錄巡診情況,并歸入服務對象的健康檔案。

9、每年每戶居民上門免費服務次數不少于4次;對于有健康需求的居民可簽訂保健合同,在規定的4次免費服務外,提供有償服務。

九、農村社區衛生會診制度

會診是指患者在診治期間,由于病情原因需要相關科室或其它醫療衛生機構協助診療時,由經治醫生提出會診申請和被邀請會診醫生書寫意見的行為。

1、遇有疑難病癥需要會診時,由經管醫生提出,科主任同意后及時申請會診。會診前認真填寫“會診申請單”,簡要闡明患者病情及診療情況、申請會診理由和目的,并簽名。

2、會診包括科室之間、服務站之間、中心外會診。急診會診被邀請的醫師,必須隨請隨到;科室內會診由主管醫師或主治醫師提出,科主任召集有關醫務人員參加;科室之間會診由經管醫師提出,填寫會診單,應邀醫師一般要在2天內完成,并寫好會診記錄;中心內、社區站會診由科主任或站負責人提出,經中心主任協調安排,確定會診時間、參加人員。

3、中心一時不能診治的疑難病例,由科主任提出,經中心主任與有關單位聯系,確定會診時間和會診醫師,進行中心外會診;科室或經管醫生不得擅自進行中心外會診。會診由申請科室主任主持,必要時,攜帶病歷陪同病人到中心外會診。

4、會診前,經管醫師要做好準備和會診記錄;會診中,經管醫師無特殊原因應當在場,并詳細介紹病史,詳細檢查,發揚技術民主,明確提出會診意見。主持人要進行小結,認真組織實施。

5、會診醫師應書寫會診記錄單并簽名。全科醫生要把會診指導意見及時準確記入病程記錄,及時按會診意見修正診斷、檢查和治療。

6、中心內會診應在病程記錄中注明所有參加會診的醫務人員的姓名、職稱、科別及他們發表的意見。

7、經管醫生、經管科室和被邀參加會診的醫生有責任向患者或患者家屬代表告之有關病情、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嚴重后果和需要注意的事項。

8、需要及時轉診的病人,按照社區衛生服務雙向轉診制度執行。十、農村社區衛生雙向轉診制度

1、與上級定點協作醫院建立雙向轉診關系,簽訂雙向轉診協議,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轉診渠道暢通。

2、執行國家和上級衛生、基本醫療保險管理部門的有關政策規定。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全心全意地為病人服務,用比較低廉的費用提供比較優質的基本醫療服務。

3、限于本中心(站)技術和設備條件,對診療范圍以外和不能診治的患者應及時轉診,對病情較重的患者,轉診時應派醫護人員護送,確保患者途中安全。

4、轉診前應同上級醫院相應的科室或專家進行聯系,確保病員得到及時治療。轉診時應將轉診對象的個人健康檔案轉交接收醫院。

5、在上級醫院治療的老年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病人病情穩定后或康復期轉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繼續治療時,中心(站)應根據病人病情落實延續治療工作,要密切觀察轉入病人的病情,及時同上級醫院的有關科室進行病情反饋,必要時請上級醫院專家會診指導治療,保證病人治療的延續。

6、各社區衛生服務站對診斷及治療困難的患者,應及時與中心或上級醫院取得聯系,并負責按規定進行轉診,以方便患者到中心或上級醫院醫療就治。

7、為更好地做好雙向轉診工作,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中心有責任對醫護人員進行理論和業務指導以及帶教培訓工作。

8、轉診或接收病人時,轉診(或接收)醫師需填寫好《社區衛生服務雙向轉診(綠色通道)單》。

9、中心(站)應建立疑難病例轉診聯絡方式和電話。十一、農村社區衛生病例討論制度

病例討論主要指因病情、醫療質量、教學科研以及法律法規等需要開展的討論。

1、病例討論應當定期或不定期舉行,但每月不少于1次,由相關科室(站)負責人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醫師主持,參加者以臨床醫療人員、各社區責任醫生為主,護理人員、實習、帶教醫生及其它相關科室醫生也應參加。

2、病例討論包括出院病例討論、疑難危重病例討論、手術前病例討論、死亡病例討論和慢病病例討論。

3、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各服務站將應討論病例統計、上報。討論前應預先通知,各參加人員事先做好充分準備,確保討論的質量與效果。

4、討論內時由病例的主管醫生詳細陳述疾病的癥狀、體征、輔助檢查結果及已采取的診療措施。

5、醫務人員開展討論、分析,充分了解和掌握疾病的情況及發展趨勢,發生原因分析,診療是否得當及經驗教訓,確定最佳治療方案,由相關科室負責人總結病例分析結果。

6、病例討論過程必須規范記錄并歸入病案存檔,記錄內容包括:討論日期、地點、主持人及參加人員的姓名、職稱,簡要病情、討論目的,每人發言和意見,主持人審簽;記錄應保證真實、完整。

7、不得以病例討論為借口涂改、偽造病例。

8、各有關人員需按時參加討論會,無特殊情況不得缺席。十二、農村社區重點人群、重點疾病管理制度

1、掌握轄區內60歲以上老人、特困殘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戶等困難群體的基本信息,按照參合農民兩年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工作要求,對其進行健康體檢,建立動態健康檔案。

2、開展定期隨訪工作,每年免費隨訪4次;對體檢和隨訪發現的健康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以健康教育為重點的健康干預;對于有健康需求的居民可簽訂保健合同,在規定的4次免費服務外,提供有償服務。

3、開展以高血壓、糖尿病、腫瘤、腦卒中、冠心病為重點的慢性病咨詢服務和用藥指導,實行分類專冊登記,及時匯總和上報信息。

4、按照肺結核病項目管理規范及要求,做好結核病人的轉診、追蹤及隨訪管理,督促病人規范服藥和定期復查,協助收集痰標本,每月及時匯總上報管理情況。

5、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宣傳資料家庭覆蓋率和公共場所覆蓋率達到95%以上,成人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識知曉率達70%以上;為尋求艾滋病咨詢和檢測人員提供轉介服務;在必要條件下協助有關部門開展社區內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免費抗病毒治療工作。

6、掌握社區精神病人和綜合管理情況,進行綜合管理。對精神病人建立卡片專案管理,合理用藥,定期隨訪。精神病人(重點為精神分裂癥和情感性精神病)綜合管理覆蓋率達80%以上。

7、組織查滅螺專業隊,按規定開展查滅釘螺和環境改造;開展查治血吸蟲病工作;對發現的病例、疑似病例及時報告專業機構,協助做好疫點處置。十三、農村社區家庭病床工作制度

1.為適合在家庭條件下進行檢查、護理、治療的病人建立家庭病床。

2.家庭病床收治的病種范圍應結合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醫療條件和技術水平確定。

3.家庭病床的醫護人員應由醫療護理技術骨干擔任,經培訓后上崗,嚴格執行診治、護理常規和各項操作規程,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率。

4.建立家庭病床病歷和家庭護理病歷,定期查房,并對家庭病床病人進行診斷、治療、提供康復指導,必要時安排會診、轉診。

5.為醫護人員配備適用于家庭病床開展工作的診斷、檢查、治療和搶救設備及必要的交通工具。

6.家庭病床的收費應執行國家統一醫療收費標準。十四、農村社區健康檔案管理制度

1、以戶為單位,一人一檔的原則,建立家庭及個人健康檔案,分文本類和電子類。

2、健康檔案的內容包括基本人口信息,主要慢病患病現況、治療、康復情況,慢病相關生活行為因素、家庭社會經濟狀況,保證記錄真實、準確。

3、設立健康檔案資料室,對健康檔案實行集中保管,按行政村(居委會)名和編號順序,專柜分冊存放,保持整潔、美觀和規范有序,無污損,無丟失。有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轄區,應將該轄區健康檔案存放在服務站。

4、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應設立檔案室管理員。健康檔案主要由轄區責任醫生保管、閱覽或利用,不得轉借、涂改和丟失;確保個人隱私不向外泄露,嚴格保密制度。

5、責任醫生要對健康檔案按照60歲以老人、困難群體、兒童、孕產婦、慢性病人進行分類專冊登記,檔案盒要有索引目錄和分類信息登記。

6、實行動態管理,生活行為因素每季度免費監測1次。結合參加合作醫療農村居民兩年一次的健康體檢,以及兒童預防接種和體檢、孕產婦系統管理和常見婦女病檢查、臨床診斷治療、職業體檢和健康隨訪服務等資料內容,及時記錄在健康檔案。對體檢和隨訪發現的健康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以健康教育為重點的健康干預。

7、資料管理人員及社區責任醫生,應及時登記已經獲取的各種信息,并進行分析統計,及時反饋。責任醫生應將非本人責任轄區居民的診療情況及時反饋給轄區責任醫生,以便納入該居民本人的健康檔案。

8、凡居民因大病轉上級醫院住院時,可以把病人原始檔案里的資料借給轉診醫生,但須辦理借閱登記手續;出院后及時歸還,并及時將本次住院概況記入檔案。

9、社區健康檔案,每年更新增補1次。社區健康檔案主要包括社區基本資料、社區衛生服務資源、社區衛生服務狀況和社區居民健康狀況等。

10、非社區衛生服務資料管理人員,不得隨意翻閱已經建檔的各種資料。除轄區責任醫生外的本中心(站)人員調出、轉借各種檔案資料,須經檔案室管理員同意;非本中心(站)工作人員,調出、轉借各種檔案資料,須經中心主任同意。十五、農村社區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1、落實健康教育人員,明確健康教育職責,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計劃、有記錄、有總結,健康教育工作檔案規范。

2、利用病人就診、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各種時機,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通過宣傳和教育,提高群眾對社區衛生服務的認知程度、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使居民基本衛生常識知曉率、艾滋病知識知曉率達70%以上。

3、協助鄉鎮設置并管理本責任轄區的健康教育宣傳欄;接收上級下發的健康教育資料,結合季節防病重點,及時在宣傳欄內張貼相應的健康教育資料,每年更換不少于4次。

4、結合群眾健康教育需求或當地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上門進行相關健康知識的宣傳;包括常見癥、慢性病、重點管理疾病的防治知識等;引導正確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保證每戶居民每年獲得至少1份健康教育資料或健康處方。

5、以高危人群為重點對象,以改變不良行為和生活方式為內容,開展社區健康知識講座。

6、以慢性病管理為重點,責任醫師在隨訪中應針對病情開展口頭教育,并發放健康教育處方。

7、組織開展健康教育業務培訓和學習,不斷提高健康教育人員業務水平。十六、農村社區公共衛生信息收集和報告制度

1、按規定要求收集、登記、整理和歸檔上報傳染病疫情、集體中毒、職業危害及農村集體聚餐、飲用水污染、出生、死亡、出生缺陷和人口流動等信息。

2、發現甲、乙、丙類法定傳染病病人后,應填寫傳染病報告卡,按照規定時限上報專職公共衛生人員,由專職公共衛生人員按照規定時限進行網絡直報。

3、獲得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重大傳染病爆發疫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環境污染事件、飲用水污染等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不明原因死亡病例、重大動物疫情(如自斃鼠、雞鴨的成批死亡、瘋狗咬人等)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認為需要監測和報告的其它事件的相關信息,應當在2小時內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向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同時進行網絡直報。

4、掌握轄區人口出生、死亡等基礎資料,每月1次收集整理并上報。當地和外來人員基礎資料:包括人數、居住地點、戶籍、免疫規劃信息等。

5、指導村級衛生聯絡員開展早孕摸底和報告孕產婦、出生、圍產兒、新生兒死亡等情況。

6、填寫圍產兒和0-5歲兒童死亡報告卡,按時上報縣級婦幼保健機構。發現孕產婦死亡,24小時內通知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兒童和孕產婦死亡報告率達100%,配合做好死因調查。

7、開展人群出生缺陷監測,填寫出生缺陷報告卡,按時上報縣級婦幼保健機構。(開展人群出生缺陷監測的鄉鎮)十七、農村公共衛生管理員、社區責任醫生和衛生聯絡員例會制度

1、公共衛生管理員、社區責任醫生和衛生聯絡員例會至少每月召開1次;特殊情況可臨時決定召開。

2、社區責任醫生例會既可和公共衛生管理員和衛生聯絡員例會一起進行,也可根據工作需要分開進行。

3、例會內容主要為業務學習、傳達相關文件精神、研究決定執行措施、任務完成進度及質量通報、填報相關報表、交流工作經驗以及布置下月工作計劃等。

4、有關問題需要在例會上討論的,相關人員應在例會前做好發言準備,并在例會上提交討論。

5、公共衛生管理員、社區責任醫生和衛生聯絡員必須按時參加例會,原則上不得無故缺席,參加者必須親自簽名,并做好記錄。

6、公共衛生管理員、社區責任醫生和衛生聯絡員參加例會情況,列入年終考核。十八、農村社區衛生服務差錯事故防范與投訴調查處理制度

1、成立醫療質量監控小組,由中心主任擔任組長,醫療質量負責人任副組長,中心(站)各科室負責人組成,負責監督醫療服務工作,檢查醫務人員執業情況,接受患者對醫療服務的投訴并做好相關的咨詢服務以及醫療糾紛調查、核實工作。

2、制定防范、處理預案,主要內容應針對容易引發醫療差錯事故的醫療質量、醫療技術水平、服務態度等因素制定相應預防措施,進行目標管理。

3、工作人員應遵守工作紀律,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遵守行為規范,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各項技術操作規程,刻苦鉆研,努力提高業務技術水平。

4、嚴格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處理醫療事故、可能引起醫療事故的醫療過失行為或醫療事故爭議;發生嚴重差錯或醫療事故后,應立即組織搶救,盡最大可能減少不良后果。

5、嚴格執行醫療事故、可能引起醫療事故的醫療過失或醫療事故爭議的登記和報告制度,一旦發生,應盡快報告本中心醫療質量監控小組,并上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6、與醫療事故、可能引起醫療事故的醫療過失或醫療事故爭議的病歷檔案資料、標本等,不得涂改、偽造、藏匿或銷毀。與之有關的病歷如醫療上不再使用,須立即送交病案室封存,未經中心主任批準,不得查閱。

7、對日常工作中接待的醫療投訴,如確實可能在某些方面存在問題,應由科室主任或醫療質量負責人負責做出解釋,當事科室以書面形式上報本中心醫療質量監控小組。

8、對已發生的醫療差錯事故,應對醫務人員、科室在醫療差錯事故中的責任進行逐級分析,明確相關責任及程度。

9、對已發生的醫療差錯事故,應根據責任程度,即完全責任、主要責任、次要責任和輕微責任進行相應處罰,并根據造成差錯事故的原因,責成責任人、科室、機構進行整改。

10、因工作責任心不強、服務態度不佳等引起的工作人員被病人投訴事件,經調查核實,根據情節輕重給予當事人處罰。十九、農村社區衛生技術人員在職培訓制度

1、加強社區衛生服務隊伍建設,積極為社區培訓全科醫師、護士,完善全科醫師、護士等衛生技術人員的任職資格制度,加強崗前培訓,開展規范化培訓,提高人員素質和專業技術能力。

2、有計劃地組織衛生技術人員進行學習及參加學術活動。

3、根據中心工作需要和人員情況,有計劃地選送衛生技術人員到上級醫療衛生單位進修。

4、支持職工積極參加函授、自考學習,以獲得新知識,取得高學歷,更好地為單位服務。參加函授、自考等繼續教育的職工,必須預先向中心提出書面申請并獲得批準。

5、對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進行重點培養,培養方式主要為自學、在職學習、進修和參加學術活動。

6、參加全科醫學、社區護理等崗位培訓活動,所需經費由單位落實,并可享受工作時間待遇;單位派往參加學術活動、年會和參加學歷、學位教育等所需經費、時間由單位按有關規定落實。

7、每月組織業務學習不少于1次;并定期安排不同形式、不同范圍的學習講座,每年不少于2次;對各專業人員每年進行業務考核不少于1次。二十、農村社區衛生技術人員管理與考核制度

1、社區衛生技術人員必須持有相應的執業資格證書,并經過崗位培訓,方可上崗。

2、工作人員須準時上崗,服裝整潔、佩戴胸卡,不擅自離崗,請假、病事假、外出等處理辦法,依照有關制度執行。

3、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認真做好各自的崗位職責,熟悉業務,工作作風嚴謹求實、奮發進取,積極鉆研醫術,不斷更新知識,提高醫療、護理質量,避免醫療差錯和事故的發生,實行崗位責任制。

4、加強醫德醫風教育,提倡文明禮貌、救死扶傷、廉潔奉公,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不推諉拖延患者就診,不亂收費,不,不開人情方,不收受賄賂或“紅包”,切實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不得涂改、偽造、銷毀病歷等醫療文書;不得收受藥品、器械生產經營單位給予的促銷費、開單費等不正當利益;不得違反國家醫療法律有關規定,不違背社會道德準則。

5、服從上級安排,接受組織調度,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對不服從安排、以不正當理由拒絕參加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者,按有關規定處理。

6、建立考核制度,通過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嚴格執行考核辦法,并將結果與勞務補貼發放辦法掛鉤。對工作成績顯著的社區衛生技術人員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懈怠、違章亂紀人員按情節輕重給予處罰。二十一、農村社區衛生藥品管理制度

1、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品和管理條例》和《醫療機構藥品管理暫行規定》,做好藥品管理工作。

2、購藥計劃應根據臨床的用藥需求,實行計劃采購,計劃供應,遵循“定額管理、合理使用、加速周轉、保證供應”的原則,擬訂購藥計劃,經主管主任批準方可從規定的藥品銷售單位購置藥品。

3、臨床要求的新藥,需由中心藥事委員會集體討論后,填寫首次購藥審批表,由主管主任簽字方可購入。

4、對購置藥品的質量、數量、購入和領用,必須健全入庫驗收、出庫手續,嚴格執行入庫驗收、核對等工作,每月必須將藥品銷售情況報送財務科進行核算。作好藥品的期效、品種、賬目等項目登記工作。注意發現存放藥品的變化,若出現問題,及時與該藥品銷售單位進行聯系,更換或退還,并做好各項登記。

5、藥品應在符合環境要求的條件下放置,分類擺放整齊,有相應的通風、溫儲等設施,做好藥品的養護。毒、麻、嚴格執行特殊藥品管理制度。

6、建立進、銷、存賬目管理,做到日清、日結、月盤存,每月對庫存藥品進行1次質量抽查。

7、品、嚴格執行《品、處方管理規定》、《管理管理辦法》和《醫療機構品、第一類管理規定》以及衛生部、省、市衛生行政部門有關規定要求。二十二、農村社區衛生財務管理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和各項財政政策,認真執行《會計法》,以《會計法》為準則,加強財務監督,嚴格財經紀律,所有收支實行中心主任負責制。財會人員要遵紀守法,堅持原則,廉潔奉公,遵守職業道德。

2、加強經濟管理,認真執行收費標準,合理組織收入,做到應收必收,防止多收、漏收、少收,監督和控制各項支出,建立、健全審批制度。加強財務稽核。

3、根據中心的收支情況,編制年度財務預算和決算,并按月編報表,做好財務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4、嚴格按照物資采購審批制度,對外采購開支的原始憑證由主管領導簽字、經辦人簽字,保管驗收、入庫,并由財務審核后報賬。

5、財務科應對房屋、設備等固定資產進行監督,定期清查庫存,搞好折舊管理,做到賬賬相符,帳物相符,防止浪費和積壓、損毀,要充分發揮物資設置的使用價值。

6、監督現金和支票管理,做到日清月結、記載清晰、數字準確,收入當日存入銀行,庫存現金不得超過國家規定限額,不準挪用公款,不得以白條抵賬,不準私設小金庫和公款私存。

7、負責工資、獎金及有價證券的管理和核算及發放,對各項原始憑證,要按照規定嚴格審批手續辦理。

8、加強藥品的管理,按月進行盤點,合理使用資金,加快資金周轉,防止虧損和積壓。

9、涉及職工考核分配、本中心收支、預決算等內容,應在單位內進行公示。

10、按國家檔案局規定,妥善保管各種賬冊、憑證、報表等。二十三、農村社區衛生設備管理制度

1、醫療儀器設備、藥品和貴重物品采購實行民主決策,成立相應的管理小組。

2、后勤保障部門每年根據現行設備運行狀況、儲備情況、使用年限,編制采購計劃,報中心主任審批。

3、凡屬貴重儀器、大型設備的購置計劃,由管理小組集體討論通過,按政府集中招標采購手續辦理;一般設備的購置由中心主任批準,會同有關科室及總務人員統一采購。

4、購入、調入的貴重儀器、設備等,由中心主管主任和后勤、使用科室有關人員參加驗收,無誤后入庫上賬建卡并建立儀器設備技術檔案,嚴格出入庫手續。

5、各科領取設備后,一般醫療器械,由護士長負責保管,每班要認真交接,專人負責檢查、更換,保持性能良好;貴重儀器必須指定專人負責保管,應保持儀器清潔、干燥;用后經保管者檢查性能并簽字;各種儀器應按其性能不同,妥善保管。

6、器械庫房應按照器械的性質分類保管,并做到賬冊往返相符。

7、失去效能的設備、儀器的報廢、報損、變價、轉讓或無價調撥,應由科室填寫清單,經部門審核后送中心主任或上級主管部門批準。

8、各科室需維修的儀器設備,應及時通知后勤保障部。由廠家或專業人員進行維修。二十四、農村社區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1、做好治安防范工作,貫徹“誰主管、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的原則,每年簽訂一次責任書。

2、從事電工、高壓消毒、駕駛員和放射性物質等的工作人員,必須取得上崗證方能上崗。

3、對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物質和腐蝕性物品要設專人保管,嚴格執行操作常規,防止因管理不當出現意外情況。

4、動用明火需書面申報,取得同意后方可使用,非醫療需要禁用電爐。

5、加強消防器材和設備管理,定期檢查,嚴防丟失損壞,嚴禁挪用。保持防火通道通暢,防止堵塞。

6、嚴禁將個人現金及貴重物品存放在辦公室或辦公桌(柜)內,病房要加強病人的物品保管,防止丟失。

7、各科室(站)下班前應做好安全防范檢查,切斷水、電、火源,無人時應及時關窗鎖門。

篇3

規范社區衛生服務檔案管理是社區醫生了解轄區居民個人健康狀況的基本資料,基本的就業,救濟,社保等群眾服務工作,都要以社區衛生服務檔案為基礎。建檔是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它記錄社區的發展,客觀反映社區面貌。但是當前社區衛生服務檔案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健康檔案利用率低

當前,居民個人健康檔案的管理多數是統計成紙質的檔案信息,之后再錄入到電腦中。受到信息化程度的制約,居民的各種健康信息和電子檔案不能做到數據之間的相互轉化和更新,各級就診機構之間因為缺乏相互之間的溝通,健康檔案管理的許多變化也就不得而知了,不能做到健康檔案的及時更新,這樣就成為了“死檔案”,也就失去了其應有的功能。

2.居民對健康檔案的認可度不高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從09年開始實施了,而建立健全居民的個人健康檔案是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重要內容。但是就檔案管理的實際工作來看,居民對健康檔案的認可度不高,依從性差,部分居民還保留傳統的“健康就是沒病”心理。因此他們對居民個人健康檔案的建立不太認可,大部分居民都是經過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勸說后來同意建檔。經過詢問調查發現,多數居民不愿建檔的主要原因,是擔心其個人和家庭信息的泄露。基于此,工作人員可以和居民溝通講解健康檔案的優點,打消居民內心的顧慮。

3.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檔困難

當前,居民的居住環境相對閉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駐居民生活小區開展建檔工作,需要取得物業公司的支持。而且老人、小孩受騙的情況時有發生,社區衛生服務人員很難敲開居民的大門。在加上一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對于居民檔案工作的認識不夠,依然保持著傳統觀念,加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人手受限的情況,居民健康檔案的建設工作進展緩慢。

二、規范化管理的幾個重要環節

1.加大投入,建立統一的健康檔案信息化平臺

建立統一的健康檔案信息化平臺,實行民政、公安、衛生計生、物業管理等多方溝通合作,切實利用檔案信息的各種資源。社區衛生服務檔案管理要圍繞為居民服務這個宗旨,要讓居民切實感受到檔案管理工作所帶來的便利。建立健康檔案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轄范圍內居民的基本健康狀況,更好地為居民服務。2006年衛生部已將社區精神衛生服務列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精神內容,實施重性精神疾病醫院、社區連續管理和治療并建立健康檔案措施。2013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文,將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所有這些項目都應記錄在居民健康檔案內。所以建立統一的信息化平臺已是大勢所趨,紙質檔案不利于查找和進行檔案動態管理,降低了檔案的使用價值。通過制定統一的信息化發展規劃,制定各項技術標準和技術規范,編制一套切實可行的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化建設管理軟件,實現對城鄉居民健康檔案信息的動態管理和本地區范圍內的信息交換和共享,可實現健康檔案的靈活運用,從而實現為居民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協調性衛生保健服務的目的,逐步使居民養成預防為主的保健理念,降低居民就醫費用,實現建立健康檔案的初衷。

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居民對建立健康檔案重要性的認識

充分發揮廣電、報刊、網絡等媒體作用,結合各種衛生日,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提高居民健康和建檔意識。不但讓群眾成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的參與者和受益者,而且要提高他們對健康體檢以及健康檔案的依從性,及時把體檢資料和健康信息反饋給社區醫護人員。

3.加強人才培養

篇4

【關鍵詞】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房;規范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R28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2-001-03

社區的衛生服務中心與醫院不同,醫院在日常運營過程中的服務對象十分的廣泛,沒有限定;社區的衛生服務中心在日常運營過程的主要服務對象為社區居民,社區藥房作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社區藥房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直接關系著社區患者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整體印象和滿意度,各地的政府加大了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運營過程中對社區藥房的投入,建設規范藥房,為提高所轄范圍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房的綜合質量創造了有力條件[1]。

1 目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房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 缺少專業的藥房工作人員。醫院在運營過程中對工作人員的選用標準十分的嚴格,尤其對門診藥房工作人員的專業性和服務性的要求更為嚴格。相較之下,社區的衛生服務中心在對社區藥房工作人員進行選用的過程中,出于對確保社區藥房的正常運行等方面的考量,降低了對社區藥房工作人員的選用標準,部分的社區藥房工作人員綜合能力過低,對藥品鑒定和相關的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無法勝任社區藥房的管理工作,在工作過程中出現了老人帶新人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區藥房的運用效率和質量;并且由于部分的社區藥房工作人員專業知識不過關,在面對病患的詢問時,無法為患者提供準確的、可靠的參考意見,無法取得患者的信任[2],給信任關系的建立增加了難度,不利于社區藥房的健康持續發展。

1.2 藥庫的環境亟待完善。據相關的調查指出,目前我國多數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發展和建設過程中忽視了對社區藥房的關注和投資力度,部分的社區藥房的藥庫面積狹小,導致藥物管理混亂,藥庫的防潮、防火、防盜功能較弱,很容易因環境問題影響存放在藥庫的藥品的質量,一旦藥品變質,就會降低藥物的藥效,甚至是失效,威脅患者的用藥安全。從中,我們不難看出,社區藥房的環境亟待完善。

1.3 藥房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健全的藥房管理制度是維護社區藥房正常運行,規范社區藥房工作人員行為規范的主要依據,引發藥物變質甚至失效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社區的藥房管理制度不夠科學、嚴謹,存在不足和漏洞所引發的。在我國還有相當一部分數量的社區服務中心在運營過程中沒有針對社區藥房制定健全的、規范的管理制度,即使部分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了相關的藥房管理制度,也沒有將社區藥房的管理作為日常工作的過程中的必要環節之一,導致社區藥房的藥品沒有按照相關的要求和規定進行擺放和管理,沒有對藥品入庫、出庫和日常的消耗進行相應的登記。

2 社區的衛生服務中心藥房的規范化管理措施

2.1 加大對社區藥房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社區藥房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是實現社區的衛生服務中心藥房的規范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礎。因此,社區的衛生服務中心在選用社區藥房工作人員的過程中一定要提高對社區藥房工作人員的選用標準,制定一套科學的、明確的用人管理制度,要求社區藥房工作人員需要具備專業的藥品鑒定能力和相關的藥理學知識,以及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并且還需要對應聘人員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進行大致的了解,最后選用業務技術符合標準,三觀與社區服務相一致應聘人員作為社區藥房的工作人員。同時,加大對社區藥房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3],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參加相關的培訓課堂,提高社區藥房工作人員對新知識、新技術、新科技的接受能力,幫助社區藥房工作人員不斷地提高和完善自身的業務技能,為提高社區藥房的綜合素質奠定堅實的基礎。

2.2 完善社區藥房的資源配置。針對社區藥房基礎設施不健全,運行環境差等方面的問題,相關的管理部門在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監督和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大對社區藥房的關注和投資力度,完善社區藥房的資源配置[4],引進相關的儀器設備,建立符合國家規定的藥品倉庫,在藥品儲存過程中,需要按照不同藥品的不同的儲存條件,在通過質量驗收后,分別存放于溫度、濕度不同的庫區。從而有效地保障藥品的藥效,為患者的用藥安全提供保障。

2.3 制定健全的社區藥房管理制度。為了推進社區的衛生服務中藥房的規范化管理的進程,提高社區藥房管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社區衛生服務管理部門需要制定健全的、嚴謹的社區藥房管理制度[5],確保社區藥房的工作人員能夠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出藥和藥品的調配工作,在藥品的發放過程中,社區藥房的工作人員需要將藥品的服用事項及時的告知給患者,尤其是藥品的服用時的禁忌一定要和患者講解清楚,確保患者能夠正確的服用藥物。同時,在社區藥房的運營過程中實行每日結算的制度,對藥品的入庫、出庫和日常消耗情況進行登記,確保每一次的支出都有相應的記載,為日后的工作綜合和分析提供真實、可靠的參考資料,進一步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藥房管理的規范化和合理化。

3 總結

總而言之,在經濟一體化和競爭全球化大背景的影響下,我國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很多的機遇和挑戰。目前我國社區衛生服務中的藥房管理還不夠規劃,還需要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補充和完善,建立健全的社區藥房規范化管理模式,從而為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綜合質量,提高我國的醫療衛生行業的整體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和保障。

參考文獻

[1] 戚曉明,胡瑞雪.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成效思考――以南京市為例[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3(22):136-137

[2] 李向平,郭庭江,李電明.我院藥房藥學服務糾紛與解決措施[J].中國醫藥導報,2010,27(32)253-254

[3] 張玉港,王景華.醫院藥師窗口服務應注意的幾點問題[J] .中華醫學研究雜志, 2009,14(27):671-672

篇5

關鍵詞 基本公共衛生;管理模式;關鍵點;社區醫生

現行管理模式主要優、缺點

優點:現在的社區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基本都以團隊模式為主。一個全科醫生配備公衛、護理等醫務人員后,可以說是較全面的團隊,質量過硬,針對性強。一起開展工作可以取長補短,彌補專業知識方面的不足。團隊各成員之間的協助、分工科學、合理,家庭醫生與社區居民建立了固定式、契約式的醫患關系。團隊是社區衛生與群眾之間的重要紐帶,引導患者合理預防、合理治療和合理康復。醫聯體的發展促進了衛生資源縱向聯合,建立分級診療聯動機制,進一步提高社區居民對社區中心的依從性,特別是慢性病患者在社區就診的依從性逐年提高。

缺點:基本公共衛生工作以社區中心醫務人員為主,全院參與,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①傳統醫患關系思想的存在:傳統工作思維存在著“等、靠、要”的特征,習慣了以前群眾上門的工作模式,缺乏社區衛生服務的主動性與連續性,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②術業有專攻的思維:本來術業有專攻是好的,但在社區衛生轉型的今天,全面接受基本公共衛生工作內容培訓的醫務人員不多。即使單位內部的培訓也是“被迫式培訓”,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工作的積極性。在一定范圍內還存在著“我的專業不是這個,基本公共衛生不是我做的”的思想。③服務面廣、量大,人員配備不足:無錫屬于經濟發達地區,每年有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人口數量龐大。而基層醫務人員的配備跟不上,工作人員壓力大。④欠缺相應的激勵機制:基本公共衛生工作的開展必須要得到法律和政策的支持,不能光口頭支持,要讓坐堂醫生走出去,更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和體制約束,包括人事管理、績效工資、人身保險等都應在相關條例中加以規定。⑤傳統管理模式面臨挑戰:傳統管理模式以“自我”為中心,管理針對某一孤立對象,對管理問題的處理大多是就事論事,通盤考慮不多,注重結果,缺乏環節和過程管理。傳統的管理模式隨著機構職能的改變已經阻礙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開展,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模式的創新是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最有難度的環節。

構建持續有效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模式

對于一個管理模式的設計和決策者來說,模式的正常有序運行是保證工作可持續開展的關鍵,而模式的科學性又決定著該模式的生命力。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已經多年,通過不斷的培訓來提高基層醫務人員對工作標準的知曉率,諸如慢病規范管理率、血壓血糖控制率、老年人體檢率等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掌握不等于執行,執行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工作效率和質量。

所以在好的管理模式運行的同時一定要進行關鍵點控制。關鍵點控制是一個模式的致命點,如果在管理模式設計時不把它考慮進去,那么這個模式的生命力一定不強。關鍵點控制也是一個模式的鏡面點,以此可以看出該模式是否科學、有效、全面、持久。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幾個主要關鍵控制點的闡述

提高居民對社區醫生的依從性:現在的社區居民普遍認為“小醫院”水平不高,依從性差,對“社區醫生是居民健康守門員”的理念還不是很重視。要開展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重要的前提就是居民要信任社區醫生,依從性要高,這是一個正反饋。好的依從性可以激發社區醫生更大的工作熱情和更多的成就感。認識到這點就要求我們努力來轉變醫患關系雙方的思想觀念。對居民要提高他們對社區醫生的信任;對社區、醫生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體制與制度,要讓社區醫生安心于基層工作,扎根于基層工作,嚴防基層人才的流失。同時要進一步加強醫聯體建設,加強上級醫院對社區醫院業務水平的扶持。社區醫生水平高了,居民的依從性自然就會提升,簽約率自然就會提高。

政府和地方財政的支持:要開展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離不開政府和地方財政的支持。社區醫生的績效工資要逐年提高,收入要能滿足他們合理的生活需求。增加基層醫務人員數量,加大對優秀員工的獎勵,讓社區醫生愿意留下來,同時體現多勞多得的工作分配機制。

社區醫生對管理模式的運作要掌握:社區醫生要掌握本機構的工作運作模式,如什么時候該做什么,如何做,規范是怎么定的,標準是什么,向誰匯報,這些一定要清楚。

對整個管理模式中的關鍵控制點要明白:在掌握服務流程的基礎上,重點就是要找出P鍵控制點。這個關鍵控制點可以是一個環節,也可能是工作模式的一個提升點。所以把關鍵點找出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優化人員資源,很重要。

控制點標準的設立:標準是確定關鍵控制點的評估指標,一般以績效考核的標準為范圍,加以與其相匹配的管理措施,這些措施的制定要全面、規范。它是為進一步規范模式的運行而定的。

關鍵點考核:社區衛生醫療機構必須要內設一個考核部門。考核人員對管理模式的關鍵點要非常清楚,并對考核細則熟練掌握。對關鍵點的考核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如對慢性病隨訪質量的考核,考核人員不能光看隨訪記錄上的表面數據,而是要跟慢性病患者電話聯系或上門核實隨訪情況。還有大處方的問題,考核人員的責任心很重要,這直接關系到考核結果的可信度。對醫生的違規行為的處罰一定要嚴,工作中要有約束醫生言行的措施,提高居民的信任感。

建立管理模式的修正機制:一個模式不可能一開始就是十全十美的,在日常運作中會經常發現不足之處,這就要求我們特別是構建模式的人員經常跟一線工作人員進行交流,得到最前沿的信息,找出問題所在,進行綜合評估,并及時修正。修正不是對管理模式的全盤否定,它只是一種手段,目的是應對外部因素與內在因素變化帶來的新問題,及時修正可以少走彎路,使該模式更有生命力。

結束語

篇6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相關部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健康意識的增強,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變得非常重要,衛生服務中心能夠為社區群體提供良好的衛生保健和疾病預防等服務工作,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性對服務的質量有很大影響,將目前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充分了解認識,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能夠更好地推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社區群體進行服務。

1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概述

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指衛生有關部門在基層社區范圍內,對家庭中的幼兒、婦女、老人以及特殊人群進行健康保健服務工作,包括醫療保健、健康檢查、計劃生育服務、疾病預防等健康服務。經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基層社區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人們的健康意識有了很大改善,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也在發展的程中形成了一些比較顯著的特點。首先,人性化的服務特點。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像醫院,對于社區人群更加有感情,在對社區人們進行健康保健服務過程中,服務中心與社區人員建立感情,使服務更具人性化,與社區人群之間建立起良好的關系,細心對他們的健康保健問題提出建議,而且能夠更方便地直接了解社區人群的生活背景、工作環境等,這樣可以使健康保健服務更加人性化、個性化。其次,綜合性特點。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面對的是社區整體人群,復雜性和多樣性非常突出,而且服務中心進行衛生保健工作就要提供全面的綜合服務,為社區人群健康保健問題進行綜合解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綜合性特點源自服務人群較廣泛,對社區中的所有人群進行保健服務,而且服務內容也非常多,包括對社區群體的醫療保健、疾病預防、計劃生育服務、健康教育等,是一項多內容綜合性的服務工作。最后,連續性特點。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社區全體人群的服務時間上具有較強的連續性。社區衛生服務為人群的生命全過程進行衛生保健服務,而且對社區人群的疾病也能夠實現全階段監測,方便及時修正有關的治療方案。此外,在服務關系上具有連續性。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衛生有關部門對社區人群進行衛生保健預防服務,在日常服務過程中,對社區人群的健康背景掌握得較為全面,這樣在出現健康問題時能夠及時進行治療,為社區人群保健提供連續性的服務。

2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力資源管理的現實狀況

2.1人力資源配置存在問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為社區范圍內的全體人群進行衛生保健服務,在人力資源配置方面要保證資源充足,人力資源配備要按照有關規定的比例進行配置,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人力資源都較為缺乏,相關服務人員的數目還遠遠達不到規定。另外,服務中心的人力資源配置存在不合理現象,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部分人員對衛生保健相關知識技能掌握不充分,在專業方面還存在很大欠缺,很多都是非衛生保健相關專業的人員,這使衛生醫療服務的有效性大大降低。這部分通過不同渠道進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非專業人員不能在專業崗位上服務,只能做一些輔工作,使衛生保健專業診療人員極度缺乏。2.2人力資源水平較低。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人力資源水平也存在不足,服務中心的專業人才比較缺乏,很多服務人員的專業學歷水平較低,也存在非專業人員在崗位上工作的情況,而且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屬于非營利性的,工作人員的薪資水平較低,與工作付出存在不協調,而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日常工作比較煩瑣辛苦,使很多年輕又專業的衛生保健人力資源較為缺乏,服務中心的人員年齡普遍較大,即使有一部分年輕剛畢業的大學生進入服務中心工作,也無法保證人力資源的水平,一方面,剛畢業的大學生在臨床上缺少經驗,對工作熟悉度不夠;另一方面,服務中心薪資問題造成人才無法留住。

3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力資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強化現有人力資源。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人力資源的現狀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客觀原因而在短時間內無法真正做到改變的,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對現有的人力資源進行有效管理就非常必要,針對內部人力資源現狀,強化現有人力資源。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人員要有長遠發展的眼光,對臨床專業人才要進行政策性支持,大力培養現有人力資源,定期分批地培養服務中心的一些年輕醫師,讓他們進入社區服務中心的上級醫院進行學習進修,為他們制定一個階段性的培養目標,并且要讓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另外,在引入畢業大學生進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方面,要密切關注高校就業招聘動態,招進畢業生之后,要在工作方面和生活方面主動給予幫助,關注這部分人才的思想狀態,并及時給予疏導和鼓勵,讓剛踏入社會的畢業生能夠在此工作上感受到溫暖,這樣有助于留住人才。此外,政府有關單位要強化人才引進政策,使人力資源能夠在制度上和經濟上得到支持,最大化地留住人才。3.2合理配置服務中心內部的人力資源。針對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部人力資源配置不協調的問題,可以對現有的人力資源進行科學合理配置安排,對專業性較強的崗位工作人員要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使其能夠綜合全面發展,這樣能夠在多崗位上進行工作,緩解人才緊缺現象。對一些診療科室可以進行重組安排,或者一人多崗,這樣對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能力提升具有很好地幫助,臨床診療醫師通過加強對多科室疾病診療的學習后,對綜合業務能力技術提高有很好的促進效用。通過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部現有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安排,能夠使社區服務中心更好地為社區群眾進行衛生保健服務,而且診療醫師能力業務提高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后的發展也有很大的好處。3.3培養人才全面化發展。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要是為社區群眾進行衛生醫療保健服務和疾病預防服務,還包括一些計劃生育服務、婦幼保健服務、健康教育等,涉及內容較多,服務中心的醫師在進行社區醫療服務時,對診療專業技能的要求較高,進行社區服務時,如果專業技能水平不過關就無法保證服務的有效性,因此要注重人才全面發展。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要進行定期培訓,擴大他們的學習知識面,掌握社區服務中心的多科室技能業務,培養出全科人才來更好地服務社區群眾。建立全科醫師培訓基地,讓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能夠有正規的培訓地。此外,還要對畢業的學生進行規范培訓,培訓與實踐相結合,做到培訓基地與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無縫銜接,使受完培訓進入服務中心工作的人員更好更快地適應工作環境。3.4充分挖掘服務中心內部人力資源的潛力。人力資源管理也要做到對人才能力的充分挖掘。在現有人力資源有限的狀況下,服務中心的管理人員對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人力資源能力進行挖掘時,要有發現人才的獨到眼光,善于發現人力資源中的人才,并對其進行培養,使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人力資源能力得到最大化展現,有限的人力資源發揮無限的工作能力,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服務有效性得到不斷提高。3.5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要充分尊重人的因素。在進行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力資源管理時,要充分尊重人,在工作人員的薪資福利、生活、工作中,了解他們的需求,并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使其能夠更加積極地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出努力,展現出人力資源的主觀能動性,將工作人員的愿望和需求放在最先位置考慮并努力解決,使人力資源能夠為基層社區群眾更好地服務。

4結語

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對社區建設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從強化現有人力資源、合理配置安排內部人力資源、培養人才全面發展、充分挖掘服務中心內部人力資源的潛力、充分尊重人的因素這些方面來加強人力資源管理,使基層社區衛生服務的效用很好地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劉峰.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分析與對策[J].人力資源管理,2017(8).

[2]張瀅.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D].貴陽:貴州財經大學,2016.

[3]史定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力資源配置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5.

[4]王智.鹽城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力資源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6.

[5]鄭文韜.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四川鄉鎮衛生院人力資源管理現狀調查及發展對策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11.

篇7

關鍵詞 搶救箱 管理 衛生站 示意圖 封存

中圖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3)22-0015-02

A preliminary study of management methods

of the first aid kits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stations

LIN Yiyang, CHEN Bo

(Tianp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333, China)

社區衛生服務站是醫療保健體系的網底,是最基本的醫療服務單位。為確保醫療護理安全,每個衛生服務站都配備了急救箱。為了使急救物品始終處于完好狀態,筆者根據社區衛生服務站的特點,制定了適合衛生站特點的急救藥(物)品配備標準,并出臺相應的管理制度,現介紹如下。

1 前期準備

1.1 急救藥品標識,分區擺放

將急救箱內的藥品根據內服藥物、靜脈用藥及外用藥品分別使用紅色、藍色及紫色邊框進行標識區分。

1.2 建立急救箱質量控制制度

建立急救箱封存管理制度[1],規定每月15日為啟封核對時間,檢查核對必須雙人進行,雙人簽名。應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將藥(物)品有效期錄入Excel數據庫,通過軟件的提醒功能,對即將過期的藥(物)品提前通知,以便及時更新替換。設計印刷封存貼,簽名核對后加以封存。

1.3 健全質控網絡,加強人員培訓

中心成立急救管理小組,通過護理三級質控網絡,對護理質量管理持續改進[2]。對社區衛生站護士進行全員培訓,通過專人演示急救箱封存管理操作技能,提高管理效果。

2 管理措施

2.1 視覺管理模式的綜合應用

我中心由于地處中心城區,周邊醫療資源豐富,社區衛生服務站急救箱的使用頻率普遍較低,盡管對急救箱內物品、藥品定期清點,但往往流于形式。表現在急救演練時,護士對急救箱內物品、藥品擺放位置不熟悉,取用不迅速。因此,我們對急救箱內藥品、物品位置合理調整,歸類放置,并將內服藥物、針劑及外用物品根據使用方法不同,采用不同的顏色邊框進行標識,利用色塊管理方法,統一繪制醒目的急救箱示意圖,塑封后置于急救箱最上層。不僅提高了站內護士取用的速度,同時也方便對急救箱的檢查核對。急救箱內藥品統一按化學名表示。

2.2 藥品有效期實行信息化預警管理

我們使用Excel數據庫對急救藥(物)品的有效期進行管理,將急救藥(物)品的有效期錄入電腦并按時間排序,提醒時間設在有效期前40 d,采用浮窗紅字提醒,及時更新即將到期的藥品。由于藥(物)品有效期一覽表使每種藥品的有效期一目了然, 因此再沒有發生藥品失效或因為疏忽而未發現的現象[2]。

2.3 成立社區急救管理質控小組

建立了“急救箱負責人―急救質控員―社區護士長―總護士長”逐級負責管理制度,做到責任到人,職責明確。衛生站急救箱負責人每月定時檢查急救物品,在專人負責的基礎上站內另一名護士協助完成清點核對工作,做到雙人核對簽名,以確保急救物品的完好率;急救管理質控員每季度交叉循環式開封檢查管轄衛生站的急救箱;護士長及總護士長每月循環定期進行檢查。通過持續質量改進[3],使社區衛生站的急救箱始終處于質量可控范圍之內。

在護理質控管理過程中,針對急救箱封存管理存在的問題,每月召開質控反饋會,定期分析存在的問題和落實整改措施。并不斷完善封存管理制度和查找管理中的薄弱環節,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當發生問題時,著眼點在認真分析原因,而不強調處理當事個人,在持續改進中得到提高[3]。

2.4 實行封存管理,節約時間成本

急救箱在衛生站使用頻次雖然不高,但在急救護理中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中心衛生站的急救箱內共有藥物及器械50種81件。如逐一檢查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經常抽檢也會造成藥物標簽反復磨損,影響護士核對。我們采取每月啟封一次,實行雙人檢查、雙人核對簽名的方法。如遇搶救隨時啟封,結束后立即由當班護士補齊,并確認無誤后再次封存。實行封存管理后,急救箱的完好率明顯提高。

2.5 節假日封存管理措施

急救箱封存期為30 d,如遇節假日、雙休日,要求急救箱提前啟封檢查,到下一個周期再恢復原封存期。

2.6 藥品短缺的管理

在急救箱封存制度的執行過程中,我們也碰到一些具體問題,如急救箱開封使用后,經常會出現藥品、物品不能及時補齊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急救箱采取每日清點、動態管理的方法,直到急救藥(物)品備齊再封存管理。

3 實施效果

我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于采取了社區衛生站急救箱的封存管理,護士操作更加便捷,工作效率明顯提高;對接近失效期的藥品及時調劑使用,藥品浪費明顯減少;在護理部及衛生系統組織的多次檢查中,搶救物品完好率均達到 100%;保證了急救箱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科學性,社區護理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證。

參考文獻

[1] 蔣耀穎, 劉潔珍, 伍敏琦, 等. 封條式管理及物品有效期一覽表在搶救車管理中的應用[J]. 臨床醫學工程雜志, 2009, 16(3): 71-72.

[2] 鄭曉蓉, 曾紅梅. 探討護理質控中心在基層醫院護理管理中作用[J]. 現代預防醫學, 2012, 39(7): 1679-1680, 1682.

篇8

1實施繼續教育前后各方面發展情況對比

1.1護理人員的基本情況對比

中心護理人員27人,三年前中心護理人員基本情況:大學3人、大專11人、中專13人;高級職稱0人、中級職稱14人、初級師5人、初級士8人;繼續教育開展后2017年中心護理人員中大學6人、大專12人、中專9人;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12人、初級師7人、初級士7人,現在中心護理人員在學歷情況及職稱方面都較三年前有所提高。

1.2申請繼續教育基地前后對比

三年前中心未申請繼續教育基地,護理人員參加繼續教育要到其他醫院進行,在時間和路途上存在諸多不便,導致參加繼續教育的機會較少,甚至不能達標;現在中心申請繼續教育基地后,組織繼續教育課程較多,安排時間更合理,不存在路途遙遠等諸多不便,使護理人員參加繼續教育的機會增多,繼續教育達標率大幅度提高。

1.3中心繼續教育管理機構組織護理人員參加培訓情況對比

三年前護理人員除基地培訓外基本沒有參加過其他護理培訓;近三年中,中心組織護理人員參加了海淀區醫療系統組織的各種護理技能培訓、醫聯體各種護理操作培訓等。

1.4中心繼續教育管理機構組織護理人員比賽和參加護理

操作比賽情況對比三年前中心沒有組織過護理知識及技能比賽,護理人員也幾乎沒有參加過護理其他部門組織的技能比賽;近三年中心心繼續教育管理機構組織護理人員比賽進行各項護理技能比賽,在比賽準備及比賽過程中護理人員不斷完善自我,不斷提高護理技能。

1.5通過繼續教育護理人員處理應急情況對比

三年前護理人員在遇到緊急情況處理時會有些慌亂,不夠自信,通過繼續培訓,護理人員在處理緊急情況時能沉著冷靜應對,能為醫生提供積極的處理建議,尤其在社區團隊工作中,護理人員擔任著重要的任務,在處理團隊應急工作時,護理人員充當團隊的指揮官,有條不紊地指揮團隊成員應對緊急工作。

1.6繼續教育達標率對比

繼續教育是醫務人員每年都要完成的工作之一,參加繼續教育并通過學分認證,保證學分達標,是醫務人員晉升職稱的基本條件,也是對中心完成繼續教育的工作的檢驗,三年前,中心繼續教育人員達標率為80%,部分沒有達標的醫務人員不能參加職稱晉升;現在繼續教育達標率為100%,確保每位需要晉升的醫務人員都能參加職稱晉升考試及考評。

1.7患者對護理人員滿意度對比

三年前,護理人員繼續教育學習較局限,沒能學習更多的溝通技巧,工作中往往由于缺乏溝通技巧而導致患者不滿意、投訴現象偶有發生,通過滿意度測評顯示,護理人員滿意度僅為80%;自中心進行了繼續教育管理后,根據中心醫務人員需求安排了繼續教育的課程內容,把醫務人員溝通技巧作為重要課程,對中心醫務人員進行有針對性地繼續教育,使中心醫務人員掌握了更多領域的知識,為更好地完成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打下基礎,中心護理人員通過繼續教育學習后,掌握了一定的溝通技巧,并能學以致用,把溝通技巧運用到對患者的服務中,社區護理人員現在不僅沒有被投訴,近三年中表揚信及錦旗屢屢送到中心領導手中,護理人員滿意度也達到了100%,促進了護患和諧。

1.8繼續教育對護理人員從事家醫團隊工作的作用

家醫團隊工作是社區衛生服務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家醫團隊成員由全科醫生、社區護士、防保人員組成,團隊工作中要求每位團隊成員掌握知識要全面、廣泛、尤其是對慢病病人的管理,要求每位成員都能參與其中,中心繼續教育的開展正好為醫務人員全面掌握知識提供了平臺,護理人員通過全面的繼續教育學習,豐富了醫療知識,在家醫團隊的工作中更得心應手,并能在團隊中起到主導作用。

2結論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繼續教育管理后,社區中心護理人員職稱普遍提升,社區護理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及各種培訓機會增多,護理人員的知識、技能及急救水平得到提高,繼續教育達標率也大幅度提高,患者滿意度大幅度提升,護理人員在團隊工作中能夠起到主導作用。

總之,通過繼續教育管理,使得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高[3]。

作者:邊鴻雁 單位:北京市海淀區蘇家坨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邢梅.社區護理人員103名綜合素質培訓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5):105-106.

篇9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醫療體系改革不斷深入,當前的衛生系統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已經跟不上時展的步伐,而且還存在諸多的問題,會使衛生系統檔案信息化管理發展受到一定的約束。

二、衛生系統檔案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一)推動檔案管理現代化

檔案管理信息化能夠推動檔案管理現代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檔案管理信息化能夠大大提高檔案的利用率,還能減輕檔案管理者的勞動量,并且能使醫療衛生機構的檔案資源得到最佳配置與合理管理。第二,工作人員通過計算機就能查閱相關檔案信息,能夠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還能夠有效避免紙質檔案的損壞、遺失問題。第三,檔案信息化能夠為檔案配上聲音、圖像等,使檔案的展示更加形象、直觀,從而能夠為檔案調閱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二)為管理者決策提供可靠保證

管理者在做決策前需要綜合分析醫療衛生機構的各項信息,只有保證信息的完整、可靠,才能制定出正確、合理的政策。檔案管理信息化為管理者決策提供可靠保證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由于電子檔案可以在計算機上隨時查閱,而且信息齊全,一般不會出現信息錯誤和丟失的情況,從而能夠為管理者決策提供可靠保證。第二,檔案管理信息化能夠對各種檔案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從而能夠為管理者決策提供可靠保證。

三、公共衛生信息化應用進展

(一)居民電子健康檔案

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包含了個人健康檔案、家庭檔案、個人健康信息、就診記錄和健康管理等信息,記錄了疾病發現、診療、康復全過程,實現了對居民個性化的連續、動態、全程健康管理。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改變了以往居民健康信息的紙質、靜態的狀況,實現了居民所有健康相關信息一點(源)采集,多點共享,綜合利用。只要簡單地刷一次卡就可以完成檔案記錄,既往的就診記錄和隨訪記錄都能方便、快捷地得到利用,有利于醫務人員及時掌握患者的疾病控制情況,根據個體情況進行健康教育和個性化管理,使治療針對性更加明顯,時效性更加突出。居民使用網上健康查詢、網上預約和健康管理咨詢等服務,從過去醫生主導向與病人互動的模式轉變,大大方便了患者就醫,提高了自我管理的依從性。公共衛生業務貫穿了個體從出生到死亡的全過程,是居民健康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醫防結合的慢性病管理

基于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立了醫防結合“三位一體”的慢性病全程健康管理模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組織和實施慢性病患者的篩查、診斷、常規治療、隨訪等工作,綜合醫院開展慢性病患者的診斷和救治,專業機構制定計劃、實施、質控、督導和評估,三方職責明確、分工協作、資源整合、信息共享。基于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社區和綜合醫院建立了疾病復查、疑難重癥患者雙向轉診制度和流程。慢性病病人的隨訪、就診記錄、檢驗報告和用藥溯源自動同步至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數據真實可靠,醫生能夠對患者疾病情況進行客觀、量化的評估和預警。對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慢性病患者進行分類干預,開展健康教育、危險因素監測、定期隨訪、并發癥防控等工作,顯著提高了患者管理數量和管理效率。

(三)醫教結合的學生管理

基于?W生電子健康檔案,建立了醫教結合的學生健康管理模式。實行“一校一醫”的學生健康管理模式,學校發放機構卡,全科醫生發放醫生績效卡。全科醫生負責學生基本信息建檔、維護、疾病監測、健康處方管理的全程跟蹤,及時掌握校園內學生的健康信息,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疾病的干預與處置。建立一人一檔的學生健康檔案,為轄區內所有中小學生發放健康卡,健康卡與學生醫保卡、學籍卡信息綁定。利用每年的健康體檢、健康評估和健康指導,記錄學生的健康狀況與健康素養情況,同時做好學生的健康檔案與早年的兒童保健和后期的成人健康檔案銜接。

四、推進衛生系統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措施

(一)建立統一規范的標準化管理體系

在當前衛生系統檔案管理工作中,要想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衛生系統就必須對當前的管理體系進行全面改革,實現檔案管理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緊密結合,建立一個統一規范的標準化管理體系,促進衛生系統檔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有效實施與發展。在衛生系統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員要對檔案進行標準化、規范化、統一化的系統管理,將紙質檔案轉化為電子檔案,并進行有效的分類管理與保存,以此來促進衛生系統檔案管理更有邏輯性與專業性,促進衛生系統檔案資料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

(二)培養檔案管理專業人才

目前,衛生系統檔案信息化建設需要大量的高素質、專業性、綜合性的人才。由于醫療衛生機構檔案管理工作比較復雜,再加上現代信息技術在檔案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對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實際的檔案管理工作中,衛生系統要引進一批專業的檔案管理人才,且他們必須要熟悉掌握各部門的檔案管理條例、職能分類,具有一定的計算機專業知識與醫學專業知識基礎,以此來打造一支專業性強的管理團隊,更好地為群眾進行服務。

(三)加快檔案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應用系統建設

在檔案信息化建設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實現各單位檔案室計算機與網絡系統的普及應用,從而不斷加快檔案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應用系統建設。第一,我國要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衛生醫療檔案信息網絡,并利用政務網對其進行輔助,來建立市與縣級檔案網絡之間的聯系。第二,對檔案管理軟件進行規范與統一,從而可以有效保障檔案數字信息數據的規范、標準、統一與長期使用性。第三,加強電子文件歸檔管理,積極推進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建設。在當前實際的檔案信息化建設中,衛生系統必須引進先進的辦公設施和網絡技術,實現衛生系統檔案管理的信息化,最大化地發揮現代技術在檔案管理中的作用,不斷提高檔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以此來實現衛生系統檔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四)完善衛生系統信息化建設的安全措施

衛生系統可以從以下幾方方面完善衛生系統信息化建設的安全措施。第一,在出現隱患萌芽時,工作人員一定要科學地評估危險的大小,并重點保護這些有隱患的檔案信息。第二,工作人員要評估檔案數據的安全性,給檔案劃分相應的安全等級,并從實際情況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最終制訂一套切實可行的安全方案。第三,衛生系統要利用用戶信息認證、電子加密、防火墻等先進的技術保護檔案信息管理系統的安全。這些技術中,防火墻的效果最好,它能夠有效避免計算機訪問危險網站,減少中病毒的概率。

篇10

延續護理是醫院、家庭、社區之間的相互合作,協調和信息共享,并為病人提供無縫隙連續服務。它也是病人出院后回家休養或是回到社區進行后續治療的紐帶,然而傳統的護理服務僅限于住院病人,病人一旦出院,護理工作便不再延續。本文通過對國內外延續護理與社區衛生服務相關情況的對比,提倡社區衛生服務與醫院服務的有效結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為居民提供高質量、方便可及的衛生服務。

1延續護理定義

國內有學者將延續護理定義為:醫療機構通過系統地設計一系列護理行為,使病人在轉換了不同健康照顧場所后,如醫院轉換為家庭,一樣可以得到高質量、與原各項措施具有協調性、連續性的護理[1]。即使有部分病人疾病得到相對控制或疾病緩解后出院,由于所患疾病的復雜性,自我管理存在相當的難度,病人仍有很高的健康照護需求[2]。潘美開等[3]認為,糖尿病病人出院后治療依從性降低,而出院后的持續治療很重要,病人及家屬對出院后的疾病恢復相關知識需求增加,且更趨于需要上門延續服務,可以看出,部分病人出院后仍需得到延續護理。同時,國內也有研究[4]指出,有些病人很難在住院期間一次性完成疾病全程的治療與康復,出院后大多數病人只能通過回院復診來延續治療和獲取相關的康復信息,因此,健康需求遠不能滿足病人及家屬的需求。

2延續護理與社區衛生服務有關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2.1國外研究現狀延續性護理干預模式是從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中心的一個延續性護理研究項目發展而來[5],它強調隨著病人轉移到家庭和社區,其治療和護理也應該從醫院持續性地投射到家庭和社區[6]。該模式通過跟蹤和管理病人從住院到回歸家庭全過程,提高病人及照顧者的自我護理能力[7]。VanWalravenC等[8]指出,延續性護理能夠改善病人的健康結果,降低其急性住院后的再入院率。

另一方面,美國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受過專業培訓的合格護士為病人在其家中提供護理照料和治療。護士通過家庭訪視的方式對病人及其照料者進行健康促進及疾病預防有關的主題教育,這種服務的最終目標是給出院病人提供持續的照護,并使他們在家中重新恢復健康。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社區護士可以在病人家中提供部分服務,比如自我注射、持續非臥床腹膜透析等,社區護士還可根據病人的個體需求,在訪視病人時提供相應的專科護理。當病人需要再次入院時,社區護士還負責向醫師提供病人的信息。現在國際上有不少國家或地區的社區護理工作是在家庭醫師團隊的基礎上開展的,效果較好[9]。

2.2國內研究現狀筆者查閱近五年的相關文獻發現,大多數有關延續護理的研究仍以電話、信件、登門隨訪、Email、護士門診等方式居多,而有關病人出院后轉診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后續治療或導管維護的研究相對較少。有許多病人,例如慢性病病人[10]、攜帶導管出院病人[11],他們需要經常往返于醫院、社區進行治療和康復,在治療環境不斷變化的時候,無法避免會因醫院和社區服務的不銜接等各種因素導致醫療護理服務的中斷,這就可能導致病人不能很好地恢復疾病,因此完善機構間的連續不可忽視。延續護理在我國內地的發展仍未成熟,它不僅涉及到醫務人員對出院病人的健康指導、上門隨訪等內容,還需要廣泛的社會支持系統[12]。有調查顯示[13],有33.3%的護士認為病人出院意味著護理服務的結束,40.5%的病人出院時沒有獲得相應的指導。

另一方面,我國社區護理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國內各地區之間也存在顯著差異[14]。社區居民對社區護理的理解比較狹隘,不能充分理解社區護士價值,大部分人仍覺得社區護士只需打針、發藥,以至于很多時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職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15]。目前國內很多社區護理工作內容仍偏重以二級預防為主的護理活動,例如靜脈輸液、肌內注射、測量血壓、家庭訪視等[16]。

2.3延續護理與社區衛生服務展望延續護理被認為是高質量醫療服務所必不可少的環節,對慢性病的康復、成本效益控制、有效利用醫療衛生資源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17]。國外及我國香港地區進行的延續護理所取得的積極成效通常是由護士主導的多學科團隊共同協作的結果[18],然而,我國要發展延續護理,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其一,我國還未出臺有關延續護理的法規與制度,也就沒有相關的準則約束或保護醫護人員及病人。其二,社區與醫院的轉診機制還不成熟,盡管已有醫院相繼開展延續護理服務,也僅僅是采用電話、門診、信件等方式,很少有醫院將出院病人轉診至社區進行后續治療及護理作為延續護理的一種方式。

3小結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問題也愈加重視,尤其對延續護理的渴望更是日漸增加,延續護理必定會成為醫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使延續護理模式規范化、制度化仍需不斷研究。同時,在構建合理的延續護理模式時,如何充分利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一資源,而不是單單就醫院的醫護人員對病人進行電話、隨訪等單一的延續護理方式,這也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程波,袁芳.對腦卒中康復期患者實施延續護理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4,29(4):84-85.

[2]陳燕.北京地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續性照護模式的初步探索[D].北京協和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13.

[3]潘美開,陳茜,邱月群,等.糖尿病患者對醫院延續服務需求的調查研究[J].醫學信息,2010,5(7):1687-1688.

[4]李晴,周婷婷,李韜彧,等.延續護理在腹膜透析治療腎病綜合征伴急性腎損傷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2):114-117.

[5]高凱霞.應用奧馬哈系統對膀胱造瘺患者延續性護理干預和結局評價[D].山西醫科大學護理學院,2014.

[6]董玉靜,尚少梅,么莉,等.國外延續性護理模式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9):20-23.

[7]陳曦,畢越英,陳海花.連續護理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及展望[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8):758-760.

[8]VanWalravenC,OakeN,JenningsA,etal.Theassociationbetweencontinuityofcareandoutcomes:asystematicandcriticalreview.JournalofEvaluationinClinicalPractice,2010(16):947-956.

[9]巫云輝,曹世義,邱德星.基于家庭醫生團隊的社區護理模式探討[J].社區衛生服務,2013,30(2):109-111.

[10]湯維娟.上海市癌癥病人連續性照護模式的構建[D].第二軍醫大學護理學院,2011.

[11]張秋娥.PICC帶管出院患者延續護理中的并發癥發生狀況與對策[J].當代護士:專科版(下旬刊),2012(11):66-68.

[12]徐建秀.我國延續護理模式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9):18-19.

[13]付偉,李萍,鐘銀燕.延續性護理研究綜述[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4):27-30.

[14]郭佳鈺,周娟,劉秀娜.我國社區護理現狀[J].社區護理,2012,26(12):3351-3354.

[15]王茜,王薇,胡燕.中美社區護理現狀的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J].全科護理,2014,12(8):679-682.

[16]李蘊明.國內社區護理有待完善[N].醫藥經濟報,2010-04-12(W03).

[17]簡平,劉義蘭,李保華,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延續護理現狀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3,28(23):12-13.

[18]欒海麗,孫國珍,邵筱敏.慢性病患者延續護理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4,29(7):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