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的護理診斷范文
時間:2023-05-04 13:20:5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貧血的護理診斷,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缺鐵性貧血是孕產婦在妊娠期最常見的一種貧血。缺鐵性貧血,即iron deficiency anemia,簡稱IDA。這種缺鐵性貧血占妊娠期貧血的比例比較高,其占妊娠期貧血比例的95%。一般情況下,非妊娠的婦女體內的鐵含量保持著動態平衡,即鐵的微量排泄和攝取量保持著體內的代謝平衡。由于孕產婦在妊娠期的血容量會慢慢的增加。尤其是妊娠晚期,孕產婦的血容量可以達到1300~1500ml左右。這時孕產婦的血容量增加標志著其需要鐵的含量也在增加,一般的需鐵量為500~600mg左右。在妊娠晚期,胎兒的生長發育和胎盤發育都需要鐵,其需鐵量分別在200~300mg左右和70~75mg左右。另外,由于孕產婦在妊娠期的需鐵量很大,而有25%左右的孕婦因吸收不良或其他的原因導致其體內鐵的攝入量不足,這樣就形成了缺鐵性貧血。由于孕產婦在妊娠期的需鐵量很大,而有些孕婦因吸收不良或其他的原因導致其體內鐵的攝入量不足,這樣就形成了缺鐵性貧血。
護理評估
(一)孕產婦的病史
1 要對孕產婦進行全面細致的了解:了解其妊娠前是否有全身慢性疾病、慢性出血史、月經過多史、營養不良及不良的飲食習慣。另外,還要了解孕產婦的經濟情況、妊娠后的進食狀況以及是否有急慢性出血和妊娠合并癥等。
2 要對孕產婦進行貧血程度的評估:孕產婦在妊娠期的貧血診斷標準是以血紅蛋白值
(二)孕產婦的身心狀況
1 癥狀:若孕產婦是輕度貧血者,其貧血癥狀不會太明顯,其皮膚、口唇黏膜以及瞼結膜會表現出輕微的蒼白。若孕產婦是重度貧血者,其貧血癥狀比較明顯,主要表現在臉色蒼白、全身無力、頭暈眼花、妊娠水腫,在其活動后表現為心慌、氣短、易暈厥。更為嚴重的會發生貧血性心臟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2 體征:病人的體征主要表現在有口腔炎、舌炎、皮膚干燥、毛發失去光澤容易脫落、反甲等。
3 社會心理評估:對孕產婦的重點評估是對其焦慮和抑郁的程度,以及孕孕產婦掌握有關缺鐵性貧血自我護理知識程度的評估。
4 診斷性檢查:對孕產婦的血象、骨髓象、血清鐵進行診斷,診斷其在血象方面的血紅蛋白是否低于100g/L,紅細胞平均容積(MCV)是否低于80/μm3,紅細胞壓積是否低于30%;診斷其紅細胞系統增生是否活躍;診斷其血清鐵是否低于60μg/dl,其體內的總鐵結合力是否大于300μg/dl,鐵飽和度是否減低到10%~15%以下。若孕產婦的血細胞比容降低的不明顯時,缺鐵性貧血的孕產婦在早期重要的表現是血清鐵降低。
護理措施
(一)一般的護理: 要認真詳細的評估病人的貧血程度,了解病人對缺鐵性貧血疾病的認識程度。通過護理過程要和病人建立起一種良好的護患關系,并向病人講解有關此病的知識。另外,要幫助病人分析患缺鐵性貧血的原因,并為病人提供有關此病的信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以及支持系統,減輕病人的壓力,使病人主動的參與到護理和治療的方案中。
(二)緩解孕產婦的癥狀
1 妊娠期的護理及注意事項:孕婦在妊娠期的護理應注意的事項有:(1)孕婦要定期的做產前檢查,要監測其血常規和對其全血進行化驗;(2)要對孕婦進行飲食指導,糾正其不良的飲食習慣,使其飲食結構實現多樣化,并建議孕婦的飲食中要高蛋白、高維生素、含鐵豐富,例如如瘦肉、動物肝臟、黑木耳、食品等,注意禁止孕婦飲用濃茶;(3)要保證孕婦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依據病人的貧血程度安排其活動量;(4)要加強病人的口腔護理。對于輕度的口腔炎病人,可建議病人在飯前、飯后、睡前、早起用漱口液漱口;對于重度的口腔炎病人,建議病人每日做口腔護理;(5)要對病人進行補充鐵劑。根據病人的貧血程度,選擇適宜的鐵劑進行治療。通常情況下是在孕婦妊娠20周后開始采用補充鐵劑,改善孕婦的缺鐵狀況,提前預防孕婦患缺鐵性貧血病。(6)對于重度的貧血病人,要讓病人提前住院進行治療,并根據其貧血狀況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
2 分娩期的護理及注意事項:在孕產婦分娩期時的護理應注意事項有:(1)對于中度和重度的貧血病人,在其臨產后要及時的配血備用;(2)在孕產婦臨產時,要嚴格的按照醫生的囑咐給孕產婦維生素K、維生素C等藥物;(3)在孕產婦臨產后,要保證其進食狀況的良好,并嚴密的觀察孕產婦產程的進展狀況。同時要加強對孕產婦的胎心監護,使其低流量的吸氧;(4)在孕產婦的產后,要及時的預防其產后出血;(5)在孕產婦的產后,要全面細致的檢查陰道傷口,并認真的縫合其會陰陰道的傷口,整個過程都是在嚴格的無菌條件下操作的。另外,還要按照醫生的囑咐給孕產婦抗生素來預防感染。
3 產褥期的護理及注意事項: 在孕產婦的產褥期應注意的事項有:(1)在孕產婦產后的24小時內,要保證其有足夠的臥床休息時間;(2)要保證孕產婦的病室環境安靜而舒適,室內的溫度、濕度適宜,空氣流通性良好,并減少探視;(3)要保證孕產婦的外陰清潔,讓孕產婦每天用適量的碘伏溶液來清洗外陰,勤換衣褲和衛生墊,保持個人衛生;(4)若孕產婦的腹部有傷口,要使其傷口敷藥并保持干燥,注意換藥時要遵循嚴格的無菌操作;(5)要使孕產婦合理的飲食,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6)要注意觀察孕產婦的子宮復舊狀況和陰道出血情況,并要按照醫生的囑咐給孕產婦抗生素來預防感染。
(三)健康教育:要讓病人了解缺鐵性貧血對母嬰的危害,是病人積極的配合治療。另外,要向妊娠期缺鐵性貧血的病人介紹合理的飲食習慣,改正有些孕產婦的偏食習慣,并建議孕產婦盡量進食含鐵量豐富的食物。在病人的藥物治療時期,要嚴格的控制藥劑量,并要考慮到可能發生的副反應,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嚴重缺鐵性貧血的病人不宜用母乳喂養嬰兒,要向病人及家屬做好指導,并要教會其人工喂養的常識和方法。總之,孕產婦在妊娠期的護理是很重要的,在孕產婦的用藥方面,要嚴格的按照醫生的囑咐。若在護理過程中發現問題,要及時的采取相應措施。
參考文獻
[1] 樂杰主編 :婦產科學[J],2000年。
[2] 田玉琴、楊存珍、賀金文主編:妊娠期常規補鐵的研究進展[J] ,1999(01)。
篇2
【關鍵詞】 新生兒; ABO溶血病; 早期診斷; 治療
中圖分類號 R7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0019-02
doi:10.14033/ki.cfmr.2016.3.009
新生兒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母體和嬰兒血型不合,嬰兒受到母體同組免疫抗體進而發病,也就母體接受過異種抗原的刺激,產生了免疫抗體,母體血液中的血型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中,參與循環,胎兒對此抗體具有免疫敏感性,進而發病[1]。其中新生兒中ABO溶血病是最為常見的一種,主要是母親血型為O型,胎兒血型為A型或B型,至于其他血型則極為少見。ABO溶血病多發生在胎兒期和新生兒早期,發病癥狀較輕,但換血率卻比較高,在發病時伴有黃疸等并發癥,因此,對新生兒ABO溶血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就極為重要,否則就會造成新生兒貧血、心衰,甚至新生兒膽紅素腦病,從而留下神經系統的后遺癥[2]。本研究選擇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筆者所在醫院分娩的30例ABO溶血病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對ABO溶血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筆者所在醫院分娩的30例ABO溶血病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7例,女13例,出生時間5~26 d,足月分娩20例,早產10例,A型血19例,B型血11例,母體血型均為O型。所有患兒家屬均知曉筆者所在醫院本次研究內容,并同意患兒參與本次研究,均已簽署研究同意書。
1.2 診斷標準
所有患兒在出生后早期出現黃疸癥狀并伴有溶血性貧血;母體和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排除其他原因引發的新生兒溶血病或肝膽疾病;用改良的直接抗人球蛋白實驗或經抗體釋放實驗呈陽性[3]。
1.3 方法
1.3.1 實驗室檢查 所有入選新生兒均行實驗室常規檢查,若母親發生不明原因流產、母親和嬰兒血型為ABO血型、有死胎史、前胎新生兒在新生兒期有ABO溶血病的病史或有黃疸病史,均需要進行抗體釋放試驗、OCOOMBS試驗、游離體試驗血型抗體三項試驗。母親和新生兒合室期間用皮膽紅素測定儀進行動態監測,對監測結果進行篩查。若新生兒的動態監測結果接近上升速度或接近接受光療治療的水平,每小時上升速度大于3.5 μmol/L,
則新生兒可以轉入新生兒科準備接受光療治療。在患兒接受光療治療時,用微量血紅膽素動態監測新生兒的血清膽紅素,每12小時1次,同時,在新生兒轉入兒科當天做常規檢測,包括血常規、外周血涂片、有核紅細胞、網織紅細胞、生化檢測,5 d后對檢測結果進行復查。
1.3.2 光療治療 新生兒確診為ABO溶血病后,膽紅素升高值與中華兒科學會制定的光療治療標準接近的情況下,對患兒進行光療治療。將患兒放入光療箱中,箱內溫度為31 ℃~33 ℃,進行連續光療治療。箱內燈管與患兒的皮膚距離在35 cm,光強度維持在8~12μW/(cm2?nm),每24小時用MINKLAT型藍光強度儀對箱內的光強度進行測定,患兒在接受光療治療時,要覆蓋眼部、臀部、外以尿布包裹,身體其他部位,每隔4小時醫護人員幫助患兒翻身1次。在患兒進行光療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記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經光療治療后,若患兒的膽紅素下降到103μmol/L,可停止光療治療。
1.3.3 藥物治療 新生兒確診為ABO溶血后,在早期可以采用藥物治療的方式,根據患兒體重按照1 g/kg給予丙種球蛋白的靜脈滴注方式,6~8 h滴注完畢,或者使地塞米松,在10%葡萄糖溶液100~150 ml中加1~2 mg地塞米松,進行靜脈滴注。
1.3.4 輔助治療 根據患兒病情的輕重,選擇合適的輔助治療方法,輔助治療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患兒發生膽紅素腦病,為了減輕患兒的臨床癥狀,提高患兒的抵抗力,所有患兒在喂養時均足量攝入人乳或配方奶;所有患兒均口服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劑量根據患兒的病情確定;所有患兒可采用靜脈滴注茵梔黃的方式,1次/d,每次2~3 ml(kg?d),1個療程為4~5 d,2~3周后重復治療1次。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30例患兒光療治療前后血清膽紅素含量比較
30例患兒接受光療治療前后血清膽紅素含量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30例患兒接受光療治療前后血清膽紅素含量比較 μmol/L
時間 血清膽紅素含量
治療前(n=30) 173.14±38.6
治療后(n=30) 24.16±11.2
t值 34.374
P值 0.0000
2.2 30例患兒接受治療后的不良反應及預后
所有患兒在接受光療治療后,發生不良反應4例(13.3%),其中皮疹1例,發熱1例,稀便2例,經對癥調整,所有患兒不良反應均消失。所有患兒在接受光療治療后全部治愈,未發生死亡情況,未發生黃疸病癥,不需要換血。
3 討論
新生兒ABO溶血病在診斷和治療上“早”是關鍵,早診斷、早治療能夠防止新生兒發生黃疸疾病,減少換血的可能性。對于新生兒ABO溶血癥的早期診斷,需要注意下面幾點:一是新生兒在出生36 h內發生黃疸;二是母親和胎兒的血型不合,母親發生原因不明的流產、死胎、死產或前胎新生兒黃疸或確診為ABO溶血病;三是嚴密監測新生兒的血清膽紅素的變化,若新生兒的血清膽紅素急速上升,要作為重點監護的對象,對血清膽紅素及血紅蛋白的動態變化密切的檢測,將母親和新生兒的血標本送實驗室做血型抗體三項試驗,盡早根據試驗結果做出診斷,便于患兒能夠及時得到治療[4]。早治療,國內新生兒ABO溶血病的換血率較高,因此若患兒的膽紅素接近光療治療水平值,要及時治療,減少患兒換血的概率。對于膽紅素增長速度過快,病情較為嚴重的患兒,需要換血進行治療。若患兒明顯伴有貧血的情況,則要根據患兒的病情,酌情決定輸血。在治療的方式上,醫護人員要根據患兒的具體病情制定針對性的治療方案,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對于患兒已經發生黃疸和膽紅素較高,要立即采取降低血清膽紅素,降低方法為光療治療、藥物治療、交換輸血等,從而避免新生兒膽紅素腦病[5]。因此,若患兒的膽紅素水平值接近光療水平值時,要及時進行光療治療,及時光療治療能夠控制膽紅素日上升的幅度,從而降低血清膽紅素峰值,使峰值控制在換血水平值以下。光療治療是通過光學效應,使脂溶性Z型間接膽紅素轉變為水溶性的光膽紅素和E型膽紅素,由于光療的治療方式改變了膽紅素的結構式,因而使光膽紅素和E型膽紅素通過膽道和腎臟排出,這個過程就是光療治療的結果[6]。因此,光療治療方式產生的不良反應小,并且通過優質護理能夠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在患兒接受光療治療的同時,優質護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優質護理工作能夠提高患兒治愈率。在對患兒實施優質護理時,護理人員要做到下面幾點,一是觀察患兒的貧血程度,若新生而的血色素檢測結果低于145 g/L,則可診斷為貧血。溶血病為輕度,無貧血表現癥狀;溶血病為中度,則明顯表現出貧血癥狀;若為重度溶血病,則表現出水腫、貧血性心臟病、心衰等癥狀,因此,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兒是否發生貧血情況,監測實驗室檢查結果,并對貧血程度做出判斷。二是患兒是否發生肝脾腫大的情況,在發生溶血病時,肝脾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腫大,因此護理人員要每天對患兒的肝臟進行觸診,并觀察是否出現腹脹、腹水、皮膚黏膜出血點等情況。三是保證母乳喂養足量,采取母乳喂養方式是通過患兒的吸吮,增加結腸的反射,促使腸蠕動,使腸內容物在腸內的停留時間變短,減少膽紅素被小腸的重吸收[7]。四是保證患兒大便通暢,大便通暢,能夠通過胎糞的排出減少膽紅素的吸收,從而降低血清膽紅素的水平,減少患兒發生黃疸的概率。若患兒胎糞發生延遲排出的情況,護理人員要遵醫囑對患兒實施灌腸處理。五是做好基礎護理工作,如口腔護理、臍部護理、眼部護理,患兒每天要沐浴1次,更換尿布要及時,防止發生尿布性皮疹[8-10]。
本研究結果顯示,新生兒ABO溶血病早診斷和早治療具有明顯的效果,能夠迅速降低血清膽紅素,該研究結果與孫海芳等[7]在“新生兒ABO溶血病患兒母親孕期IgG抗A/B效價的動態監測”研究中所得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進一步證明了新生兒ABO溶血病早期診斷和治療能夠防止黃疸的發生,減少換血,進而降低新生兒的死亡率[8]。同時也表明,早診斷和早治療在新生兒ABO溶血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值得深入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金莉.新生兒ABO溶血病早期診斷和治療[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3,19(1):33-34.
[2]李薇,陳自勵.新生兒ABO溶血病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意義[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1,26(6):383-385.
[3]高宗元.40例新生兒溶血病的臨床診治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3,22(5):747-748.
[4]王彬.ABO新生兒溶血病血型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3):381-382.
[5]李偉生,楊輔直,陳曉玲,等.新生兒ABO溶血病早期診治及轉歸分析[J].廣東醫學,2012,33(10):1429-1430.
[6]楊文勇,和潤濘,蔡德康,等.血型血清學診斷ABO新生兒溶血病的實驗研究[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2,25(8):892-894.
[7]孫海芳,喻芳明,方巧蘭,等.新生兒ABO溶血病患兒母親孕期IgG抗A/B效價的動態監測[J].檢驗醫學,2011,26(12):850-853.
[8]周益強,肖倩,馮尚克,等.IgG亞型與新生兒ABO溶血病的相關性[J].廣東醫學,2011,32(2):182-184.
[9]粟明麗.微柱凝膠技術在檢測新生兒溶血病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32):154-156.
篇3
小腸吸收不良綜合征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小腸消化、吸收功能障礙,以至引起營養缺乏的臨床綜合征群。其生理過程、病因和發病機理非常復雜,主要表現為顯著腹瀉特別是脂肪瀉、消瘦、營養不良和貧血,給臨床診斷和護理帶來很大困難。現將我科成功救治的25 例小腸吸收不良綜合征患者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988~1996 年我科收治了外院誤診平均達半年之久的小腸吸收不良綜合征患者25 例,均表現為營養不良性巨幼細胞貧血,男19 例,女6 例,平均年齡35. 4 歲,其中16 例原籍均在外地,9 例為北京市民及河北籍農民,病程2~9 個月不等。
在外院分別被誤診為克隆氏病、腸結核、胃腸道腫瘤、慢性腸炎,慢性胃炎和肝炎等。主要臨床表現為不明原因的腹瀉,病人一般情況極差,明顯衰弱,18 例臥床不起,5 例惡液質。
本組病例根據臨床癥狀和體征、化驗、全消化道造影及骨髓檢查最后診斷為小腸吸收不良綜合征合并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25 例患者均經葉酸及維生素B12 及平衡膳食等治療,全部成功治愈,患者體重均增加10~20kg。
典型病例:患者男,24 歲,因腹痛、腹瀉、惡心嘔吐伴消瘦6 個月入院。外院曾按胃炎、腸炎治療無效,后給予抗結核治療一個多月,因病情繼續惡化轉入我院。查體:體重48kg ,惡液質、貧血貌、舌光質紅無苔、皮膚粗糙,紅細胞4. 1 ×1012PL ,血紅蛋白5gPL ,血漿白蛋白3. 0g、球蛋白1. 7g ,周圍血象紅細胞大小不等,大便蘇丹Ⅲ染色陽性。腹部平片:中腹及右腹部有數個氣液平面,結腸脾區積氣,符合小腸不全梗阻。小腸低張造影:小腸明顯積氣,并有少許液平面,亦符合小腸不全梗阻。胃鏡檢查腸粘膜下血管顯露,病理檢查示輕度炎癥,小凹延長,部分呈狀。腸鏡病理為粘膜輕度腺體增生及輕度炎癥。骨髓診斷:巨幼細胞性貧血。遂診斷為小腸吸收不良綜合征,給予靜脈高營養,葉酸10mg 每日3次口服,維生素B12 100mg 每日1 次肌內注射,兩周后復查腹部平片小腸氣液平面消失,患者精神及食欲明顯改善,四周后復查血紅蛋白123gPL ,體重增加13kg ,痊愈出院。
2 病因分析
導致吸收不良綜合征巨幼細胞貧血的原因很多,目前認為主要與以下兩種因素有關: ①攝入不足、吸收不良或營養需求量增加。本組16 例為外地籍青年因不習慣當地的飲食習慣,造成營養不足而發生本病。此外,偏食或口腔疾病也可因攝入不足而導致營養不良。上述情況若不能及時診治而進入惡性循環,可使患者很快進入極度衰弱狀態,個別病人甚至出現惡液質。②原發吸收不良綜合征(非熱帶Sprue) 。患者對含有麥膠的食物特別敏感,在我國以面食為主的北方地區易顯露癥狀,發病率也較高。大麥、小麥、黑麥和燕麥中有一種可溶于乙醇的蛋白(即麥素,Glidin) ,可能為本病的致病因素。[1 ] 本組部分病人表現為不明顯的腹瀉,可能與不習慣北方地區的飲食或對當地的某種食物過敏有關。
3 護理措施
3. 1 加強病情觀察
定期測量體重(每周1 次) ,以利于及時反饋醫師的治療效果。
3. 2 飲食護理
根據患者病情,協助醫師和營養師制定合理的平衡膳食,并指導患者正確進餐,以避免消化道負擔加重;對可疑麥膠過敏者盡量選用無麥膠的食品如米粉等;對惡心、厭食及體質較差者給予全流或半流質食品,少量多餐,根據進食后的反應隨時調整食物的數量和品種;以高蛋白、高熱量、低脂肪、無刺激性和易消化的食物為主,腹瀉發作期間,每天脂肪量低于40g ,保持食物清、淡、稀、爛,逐漸增加蔬菜泥、肉沫和稀粥等。
3. 3 靜脈高營養的護理
臥床不起和惡液質患者,治療初期只能靠靜脈補充營養物質,這種狀態一般需持續1~2 周,目前多采用靜脈留置針,以減少每天靜脈穿刺給病人帶來的痛苦。為了取得預期的效果,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來保證整個療程的順利進行: ①穿刺前向病人和家屬說明靜脈留置針的意義和注意事項,以取得他們的配合; ②選擇中粗靜脈,以減少靜脈炎的發生; ③輸入脂肪乳和17 種氨基酸時可以并聯,而17種氨基酸和10 %葡萄糖液可以串聯,這兩種輸液方式可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
3. 4 心理護理
本組患者誤診誤治時間較長,病情較重,大多有焦慮感,對疾病的治療缺乏信心,尤其是5 例出現惡液質的患者表現出表情冷淡、易怒,甚至有輕生的念頭。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 ①與患者家屬一起定護理計劃,使患者和家屬都熟悉護理措施,消除患者的顧慮,激發其戰勝疾病的信心。②協助醫師給患者做各項檢查,以盡快明確診斷,盡早開始治療。③病情較重者做好基礎護理,做各種特殊檢查前向患者講解注意事項及操作過程,消除患者的恐懼感。④護士與患者多交談,了解患者想法,盡量滿足其要求。⑤技術操作動作輕柔,說話和氣,使患者感到醫務人員可以信賴。
3. 5 預防感染和其他并發癥
此類患者機體抵抗能力很低,因此預防感染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關鍵。特別注意: ①嚴格無菌操作。②每天病室內紫外線照射2 次,桌子、地面用1 %金星消毒液擦洗。③每日2 次口腔護理; ④加強皮膚護理,惡液質患者應用多功能氣墊床,每2h 協助患者翻身1 次,每日擦身更衣,保持床單位清潔。⑤加強肢體功能鍛煉,臥床期間每日協助患者肢體被動活動兩次,每次30min。
3. 6 做好患者出院指導
小腸吸收不良綜合征患者的發病與飲食有關,因此當患者出院時向患者講清合理飲食的重要性,尤其是不能偏食的道理是非常必要的。鼓勵患者多食新鮮蔬菜及富含葉酸、維生素B12 的食物如瘦肉、雞蛋等。對麥素過敏的患者慎食含麥素多的麥類食物。注意天氣變化和飲食衛生,保持自身不受寒冷的侵襲,定時復查,發現異常及時治療。
篇4
關鍵詞:急進性腎小球腎炎護理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本病有多種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可繼發于過敏性紫癜、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病因不明者則為原發性急進性腎炎,這類疾病是本節描述的重點。
本病的發病機制按照免疫病理表現不同分為三型:第一型為抗腎小球基膜抗體型,該抗體與腎小球基膜抗原結合激活補體而致病;第二型為免疫復合物型,即循環免疫復合物沉積或原位免疫復合物形成于腎小球激活補體而致病;第三型為非體液免疫介導型,可能與腎微血管炎有關。
二、診斷
凡呈急性腎炎綜合征的患者,腎功能急劇惡化,均應疑及此病并及時進行腎活檢。若病理證實為新月體腎炎,可以排除是由系統性疾病引起時,診斷即可成立。
三、常見護理問題
(一)水腫
1.相關因素與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有關。
2.護理措施見急性腎小球腎炎。
(二)有感染的危險
1.相關因素與激素、細胞毒藥物的應用、血液凈化、機體抵抗力下降有關。
2.護理措施
(1)定期進行病室空氣消毒,告知患者及家屬減少探視人員及次數,以免發生交叉感染。
(2)加強全身皮膚和口腔黏膜的清潔衛生。對于水腫病人,應注意保護好水腫部位的皮膚,保證皮膚完整,加強翻身。注意觀察口腔黏膜情況,定時行咽拭子培養,每日用碳酸氫鈉漱口數次,預防真菌感染。
(3)對于有頸靜脈插管行血漿置換治療的患者,應加強對頸靜脈插管處的護理。保持插管處的干燥清潔,定期更換插管處敷料,同時指導患者保護好管道,勿扭曲及污染,當敷料處受潮或污染時,應及時進行消毒和更換。
(4)監測生命體征變化,尤其是體溫的變化,體溫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應早期發現感染灶,及早治療。當體溫高于38.5℃時,應抽血進行血培養,懷疑有頸靜脈插管感染時應從插管處抽血行血培養,必要時拔管行管道培養,再重新置管。
(5)MP沖擊治療的護理
①做好心理護理:MP沖擊治療時,多數患者有精神興奮癥狀,告知患者,必要時給予地西泮等鎮靜藥物治療。
②密切觀察患者腎功能情況:MP沖擊治療后,血尿素、肌酐有一過性升高,應注意觀察,同時告知患者,減輕患者思想負擔。
③密切觀察血電解質情況:MP沖擊治療會引起水鈉潴留、排鉀增加,飲食上應指導患者進食低鹽,同時注意患者有無水腫、血壓升高及低血鉀的癥狀,若出現乏力、納差等癥狀,應懷疑低血鉀的情況,及時抽血進行血電解質的化驗,如果結果顯示血鉀低于正常值,指導患者進食香蕉、橘子、菌類等含鉀高的食物。
④觀察尿量情況:MP沖擊治療后,患者會出現尿量增加,應注意尿量和體重的情況,尿量大于2500ml/d以上時,應注意觀察患者有無脫水和低血鉀癥狀發生。
⑤MP治療時,容易造成消化道潰瘍,因此在應用甲潑尼龍治療時,應輔有保胃藥物如奧美拉唑的使用,減少消化道潰瘍的發生。
⑥MP治療時容易隱藏、誘發并加重原有的感染,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各項護理操作應注意無菌,告知患者保持個人衛生,尤其口腔、會陰清潔衛生,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三)活動無耐力
1.相關因素與病情的迅速發展、貧血有關。
2.護理措施
(1)休息:盡量臥床休息,不宜進行較重的體力活動。
(2)改善貧血:
①減少活動量,貧血可造成機體攜氧能力下降,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因此應避免劇烈運動,以減少機體的氧需求量。當血紅蛋白較低時,可給予吸氧以改善機體氧供。
②糾正貧血,貧血主要由于腎臟產生的紅細胞生成素減少和合成紅細胞的原料減少有關,因此遵醫囑予以葉酸、鐵劑補充紅細胞生成的原料,同時皮下注射紅細胞生成素等藥物改善貧血。指導患者進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豬肝、大棗等。
③加強患者的生活護理。
(四)潛在并發癥:心力衰竭、急性腎衰竭
1.相關因素與水鈉潴留、腎功能急劇惡化有關。
2.護理措施
(1)準確記錄24h出入液量:當出量明顯少于入量,而患者又出現高血壓、肢體發生水腫的情況時,應告知醫生,一方面遵醫囑給予利尿藥,若利尿效果不明顯,患者表現出體內水分過多的情況,如呼吸困難、心悸等,可積極聯系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加強脫水,改善體內水過多情況。
(2)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及尿量的變化:急進性腎炎由于新月體形成,如果治療不及時,很容易發展為腎衰竭,因此應注意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尿量的變化,若尿量迅速減少,往往提示急性腎衰竭的發生,治療過程中注意監測。腎功能的變化,尤其是血肌酐、血尿素氮的情況。
(3)密切觀察患者有無水腫及發生水腫的部位、范圍、程度:觀察患者有無心悸、呼吸困難、腹脹等心力衰竭表現,有無腹水、胸腔積液等。
(4)控制入水量:對于急進性。腎炎,不可過度限水,以免加重腎衰竭,亦不可過多攝入水分,以免少尿造成體液過多,發生心力衰竭。因此每日攝水量為尿量加不顯性失水量。
參考文獻:
[1]胡明亮,石曉峰.68例腎活檢病理分析[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2]曹肇慧,翟德佩,暢繼武.急進性腎小球腎炎—附5例報告[J].天津醫藥.1980年11期.
篇5
對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并發感染的護理以及觀察展開總體的概括, 得到預防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預防感染, 強化心理和健康教育, 使患者可以無阻礙的度過難關, 完全痊愈出院。以下內容就是針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護理真實感受[1]。再生障礙性貧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迅速衰竭導致全血細胞極度降低被很多種因素所導致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再生障礙性貧血病情發展的速度快, 預后、診斷1年后自然病死率達到82%~92%, 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或出血。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76例患者全部都選自2011年2月~2012年7月入住本院的患者。其中男38例, 女38例, 年齡17~67歲。患病的時長通常為3~17個月。
1. 2 方法 護士對患者的患病情況展開臨床觀察, 根據其特征, 首要利用保護性隔離護理, 其次針對不同部位的感染進行多種護理方式, 輔助醫生藥物治療, 獲得滿意結果。針對觀察組38例患者采用優質護理的方式, 對于對照組38例運用常規護理服務。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評價[2]。
1. 3 護理方案
1. 3. 1 入院護理 患者到患病區域時, 相關負責護士在給患者辦理相關手續時要熱情, 帶患者了解其所在區域情況。若患者及家屬有疑惑, 工作人員要進行認真解答, 態度要良好, 細心介紹患病區的要求及入住醫院的一些相關規定;針對行動上有障礙的患者護士要主動幫助, 觀察患者情緒變化及時給予安慰, 與患者建立良好關系, 最重要的是要保護患者隱私。
1. 3. 2 提高活動耐力 依照患者的貧血輕重情況, 采用相對應的護理方法:①觀察患者活動耐力的生理耐受情況, 及時指導患者休息或改變活動的多少;②輸血或輸紅細胞以及給予推動骨髓造血功能的藥物, 增強耐力, 改變缺氧;③急性患者臥床休息, 可大大降低內臟出血;④慢性型輕、中度貧血者應合理的休息, 避免勞累, 減低氧耗;⑤病情穩定后, 與患者及家屬共同制作日常生活計劃, 指導患者恰當的活動[3]。
1. 3. 3 預防保護性隔離 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機體的抵御能力明顯下降, 極易出現感染的狀況, 要對其進行間接性的保護, 即隔離。保證周圍的環境是經過消毒的。盡量開窗通風3~4次/d, 時長為20~30 min/次, 可大大降低細菌量。在醫院工作人員一定要有無菌的觀念 , 并且要時刻貫徹這一理念, 可以在病房內種植一些植物, 凈化空氣。患者家屬進行探視時一定要消毒, 用肥皂洗手時間要在15 s左右甚至更長, 以便能夠徹底清除細菌, 洗手超過2遍即可達到醫院感染的控制標準。
1. 4 統計學方法 處理所有數據全部運用SPSS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以P
2 結果
觀察組38例中滿意31例(81.6%), 一般滿意7例(18.4%), 整體護理滿意率為100%;對照組38例中滿意20例(52.6%), 一般滿意5例(13.2%), 不滿意13例(34.2%), 護理整體的滿意率為65.8%。觀察組的滿意狀況明顯好于對照組。
3 討論
篇6
【關鍵詞】關節炎;類風濕;血液學試驗;評價研究;護理
類風濕性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關節病變引起肢體嚴重畸形,關節滑膜炎及漿膜、心肺、皮膚、眼、血管等結締組織廣泛性炎癥為主要表現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常見的關節外表現之一是血液系統的變化[ 。對于RA疾病的護理有著其自身的特點,本文探討了RA患者血液常規異常表現的特點和護理方式,對收治的RA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來自于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0例RA患者,均為我科住院確診為RA的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70例;年齡在38-72歲之間,平均年齡(42.8±9.6)歲.取同期非RA疾病,且血液常規檢查正常的8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和疾病的嚴重程度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1.2納入標準具有典型的RA癥狀和體征;符合美國風濕病學會制定的RA診斷標準。
1.3排除標準有明顯的急性消化道出血性貧血者;可疑藥物因素造成血液學改變者;其他嚴重疾病和惡病質患者。
1.4分析方法所有患者均進行血液常規、尿液常規、肝腎功能、X線、免疫學及反映RA活動的ESR、RF、CRP檢測;當血紅蛋白量(Hb)<100g/L、白細胞計數(WBC)<4.0×109/L或>10×109/L、血小板計數(PLT)>300×109/L或<100×109/L為血液常規異常;無以上改變者為血液常規無異常。有血液常規異常者繼續進行血清鐵、總鐵結合力、轉鐵蛋白飽和度、血清鐵蛋白、網織紅細胞計數、抗人球蛋白試驗(Coombs試驗)及骨髓細胞學檢查。
1.5護理方式首先耐心向病人講解以便患者了解病癥的治療,用藥注意事項及預防保健知識,堅定信心,配合治療。交代藥物的副作用,如有不適立即與醫護人員聯系,以便根據情況調節用量或停藥,防止合并癥的發生。③避免誘因:如冷、潮濕、過度勞累及精神刺激。保證睡眠。運動鍛煉是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強直,保持和恢復關節功能的最基本、最積極、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其他任何治療和康復方法無法代替的。
1.6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錄入和分析,以p
2結果
2.180例RA患者血液常規情況分析一系或/至三系異常者56例,占70%,無血液常規異常者24例,占30%。在56例血常規異常者中,貧血患者50例,占血液常規異常者的89.2%,其中慢性病貧血34例,占貧血患者60.7%,缺鐵性貧血 12例,占貧血患者21.4%,溶血性貧血 4例,占貧血患者7.1%;WBC計數減低42例次。PLT計數增高40例次;PLT計數減低17例次。
2.2兩組血液動力學指標的比較。有血液常規異常者的ESR增快、高滴度的RF及CRP增高的比例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3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一系或/至三系異常者56例,占70%,無血液常規異常者24例,占30%。在56例血常規異常者中,貧血患者50例,占血液常規異常者的89.2%,其中慢性病貧血34例,占貧血患者60.7%,缺鐵性貧血 12例,占貧血患者21.4%,溶血性貧血 4例,占貧血患者7.1%;WBC計數減低42例次。PLT計數增高40例次;PLT計數減低17例次。兩組血液動力學指標的比較。有血液常規異常者的ESR增快、高滴度的RF及CRP增高的比例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篇7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ICU;應用
[Abstracr] Objective: Discuss the Mediterranean anemia gene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the Mediterranean anemia screening application value. Method: Of the Mediterranean anemia’s survey 1354 case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proceed blood routine detection、hemoglobin electrophoresis and Mediterranean anemia gene test,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ree kinds of screening diagnosis method of the relationship. Result: According to the MCV 80 fl or less Mediterranean anemia for standard screening, αMediterranean anemia missed diagnosis rate was 35.87%, βMediterranean anemia missed diagnosis rate was 6.74%; In MCH 25 pg or less for screening criteria, αMediterranean anemia missed diagnosis rate was 38.48%, β Mediterranean anemia missed diagnosis rate was 15.28%; With the MCV80 fl, MCH 25 pg or less joint criteria for screening, α Mediterranean anemia missed diagnosis rate was 29.26%, β Mediterranean anemia missed diagnosis rate was 5.96%; By hemoglobin electrophoresis HbA2 > 3.5% for screening criteria,β Mediterranean anemia missed diagnosis rate was 0.26%, send a quick zone screening α Mediterranean anemia missed diagnosis rate was 98.00%. Conclusion: The MCV, MCH and hemoglobin electrophoresis can be used as the Mediterranean anemia screening method of a kind of simple、convenient、fast, but not as a gold standard, the Mediterranean anemia gene testing detects in guidance of eugenic and superior nurture plays an irreplaceable important role.
[Key words] MCV; MCH; Hemoglobin Electrophoresis; Mediterranean anemia gene
地中海貧血,又稱海洋性貧血,亦稱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它是一組常染色體遺傳性疾病,其發病機理是珠蛋白基因缺陷而導致一種或幾種珠蛋白合成障礙,造成血紅蛋白中的α類和β類珠蛋白比例失衡,以致引起慢性溶血性貧血。臨床癥狀輕重不一,輕型地中海貧血一航無明顯癥狀。對地貧的篩查診斷方法有多種,常用的有血液分析、血紅蛋白電泳、紅細胞脆性檢測等,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地貧的基因診斷已被應用于臨床。現對1354例在讀小學生進行血液分析、血紅蛋白電泳和地貧基因檢測,分析地貧基因檢測的重要性,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受檢對象:隨機選取德宏州鄉鎮小學在讀學生1354人。
1.2 儀器與試劑
1.2.1 儀器:杭州博日熒光定量PCR儀、日本東亞SysmexXT-1800i全自動血液學分析儀、美國CVP凝膠成像儀、韓國COMBI分子雜交箱、北京六一廠31B瓊脂糖水平電泳儀
1.2.2 試劑:亞能生物技術(深圳)有限公司提供α-地貧和β-地貧基因檢測試劑盒
篇8
關鍵詞:缺鐵性貧血小兒預防治療
一、預防
主要是做好衛生宣傳工作,使全社會尤其是家長認識到缺鐵對小兒的危害性及做好預防工作的重要性,使之成為兒童保健工作中的重要內容。
主要預防措施包括:
1.1提倡母乳喂養,因母乳中鐵的吸收利用率較高。
1.2做好喂養指導,無母乳或人工喂養的嬰兒,均應及時添加含鐵豐富且鐵吸收率高的輔助食品,如精肉、血、內臟、魚等,并注意膳食合理搭配,嬰兒如以鮮牛乳喂養,必須加熱處理以減少牛奶過敏所致腸道失血。
1.3嬰幼兒食品(谷類制品、牛奶制品等)應加入適量鐵劑加以強化。
1.4提倡用鐵鍋做菜、煮飯,就能獲得相當數量的無機鐵鹽。
1.5對早產兒,尤其是非常低體重的早產兒宜自1~2個月左右給予鐵劑預防。
二、治療
2.1一般治療加強護理,保證充足睡眠;避免感染,如伴有感染者積極控制感染;重度貧血者注意保護心臟功能。根據患兒消化能力,適當增加含鐵質豐富的食物。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以增加鐵的吸收。
2.2去除病因對飲食不當者應糾正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和食物組成,有偏食習慣者應予糾正。如有慢性失血性疾病,如鉤蟲病、腸道畸形等,應予及時治療。:
2.3鐵劑治療
(1)口服鐵劑:鐵劑是治療缺鐵性貧血的特效藥,若無特殊原因,應采用口服法給藥。目前口服鐵劑品種較多,但仍以硫酸亞鐵最為常用,嬰幼兒則可用2.5%硫酸亞鐵合劑。口服鐵劑的劑量為元素鐵每日2~6mg/kg,分3次口服,一次量不應超過元素鐵1.5~2mg/kg。按此量可達到最高吸收率,超過此量吸收率反而降低,而且對胃腸道刺激作用增加。口服鐵劑以以兩餐之間口服為宜,既可減少對胃粘膜的刺激,又利于吸收。同時服用維生素C,可使三價鐵還原成二價鐵,使其易于溶解,增加吸收。
篇9
【關鍵詞】 血液透析;低血壓;護理措施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7.153
血液透析患者在進行血液透析治療時最易出現的急性并發癥就是低血壓, 低血壓的發生率一般在25%左右[1]。在我國血液透析技術雖有一定的進展, 但是還是不能降低血液透析相關性低血壓的發生率。通過分析發現造成血液透析低血壓發生的因素有很多, 為了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低血壓的發生率, 患者在進行透析時要密切對其透析過程進行觀察, 根據觀察分析出具體因素, 并給予相應的護理, 以此來減少對患者的危害。本篇文章主要闡述了對血液透析相關性低血壓患者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 觀察其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4~12月收治的76例血液透析患者, 其中男40例, 女36例;年齡29~60歲, 平均年齡(44.58±5.85)歲。76例患者的透析年限均在3年以上, 并且均采用金寶血液透析機;使用的透析器為空心纖維透析器;透析液的鈉離子濃度為140 mmol/L;透析時的溫度為35~37℃。76例患者均為規律性透析, 2~3次/周, 每次透析時間≤4 h, 血流量為250~300 ml/min。血液透析相關性低血壓患者的納入標準:在透析中, 患者的平均動脈壓較透析前下降至少25 mm Hg (1 mm Hg=0.133 kPa)以上或者患者透析時的收縮壓較透析前下降至85 mm Hg。患者在透析時, 如收縮壓在95~105 mm Hg, 但有出現以下癥狀也診斷為低血壓, 如頭暈、眼花、冷汗、惡心、嘔吐、面色蒼白、胸悶、呼吸困難或急促等。
1. 2 方法 調查76例低血壓患者的血液透析病歷, 將其病歷進行匯總, 并分析出低血壓發生的主要因素, 如超濾量過大、鈉離子濃度過低、透析液溫度過高、心功能不全、營養不良及貧血以及透析時進食等, 針對這些原因給出相應的護理措施。醫護人員給予患者使用金寶血液透析機以及碳酸氫鹽透析液進行透析, 并且依據患者尿量來決定其透析使用的頻率, 例如:患者24 h的尿量在700 ml以下, 其透析時間則為3次/周, 透析4 h/次, 如患者24 h的尿量在700 ml以上, 其透析時間則為2次/周, 透析5 h/次。
1. 3 護理措施 護理措施主要包括[2]:①血液透析的體質量下降較之前超過5%以上, 患者則易發生低血壓現象, 因此, 護理人員要隨時對患者進行觀察并分析, 將患者在透析時增加的體質量控制的5%以下;②觀察患者的生命特征變化, 在患者進行透析時, 對其進行1次/h血壓測試, 如有必要可30 min測試1次, 根據血壓來判定患者是否出現低血壓, 如出現及時給以救治;③如患者出現貧血或者低蛋白現象, 可給予患者進行輸血或者增加營養等治療方式;④患者的心臟功能以及血管彈性較差時, 醫護人員可對患者的透析方案進行調整, 如將醋酸鹽透析液改成碳酸氫鈉透析液等。
1. 4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對造成患者低血壓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 在給予相應措施后, 觀察血壓恢復情況, 分為四個等級:恢復正常:患者血壓在130~150/60~80 mm Hg內;有所好轉:患者血壓在100~120/55~77 mm Hg內;平穩:患者的血壓在90~110/55~70 mm Hg;無效:患者血壓均不在以上三種范圍內。總有效率=(恢復正常+有所好轉+平穩)/總有效率×100%。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患者在進行血液透析時發生低血壓的主要因素有:超濾量過大23例(30.3%)、鈉離子濃度過低17例(22.4%)、透析液溫度過高11例(14.5%)、心功能不全8例(10.5%)、營養不良及貧血10例(13.2%)、透析時進食7例(9.2%)。76例低血壓患者在經過護理后, 其中血壓恢復正常25例(32.9%)、血壓有所好轉24例(31.6%)、血壓平穩23例(30.3%)、無效4例(5.3%), 總有效率為94.7%。結果證明患者低血壓發生的主要因素與超濾量過大、鈉離子濃度過低、透析液溫度過高、心功能不全、營養不良及貧血以及在透析時進食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3 小結
通過對患者低血壓發生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 并給出相應的護理措施后, 患者均轉危為安, 無一例患者出現死亡現象[3]。通過以上結果可以表明, 血液透析相關性低血壓是影響患者血液透析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 針對其進行相應的護理能夠提高患者透析的治療效果, 達到防治疾病發生的目的, 使得患者的壽命能夠延長。
參考文獻
[1] 管海虹.血液透析相關性低血壓的防治及護理.浙江臨床醫學, 2012, 14(3):369-370.
[2] 陶玲玲, 李敏.血液透析相關性低血壓的臨床觀察與處理.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4, 54(4):71-73.
篇10
【關鍵詞】子宮切口愈合不良;晚期產后出血;急救;護理
子宮切口愈合不良是指剖宮產術后由于子宮切口缺血或感染導致愈合缺陷,損傷血管,組織壞死,縫線脫落,切口裂開等致子宮切口愈合不良[1]。晚期產后出血是指在分娩24小時后,在產褥期內發生的子宮大量出血。以產后1~2周發病最常見,而剖宮產術后切口愈合不良所致的陰道流血,多在術后2~3周發生,常常是子宮突然大量出血,可導致失血性休克[2]。2013年10月我院收了1 例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愈合不良導致晚期產后出血病人, 經積極搶救與精心護理, 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臨床資料 病人,女,25歲,因剖宮產術后26天,陰道大量出血半小時于2013年10月17日9:42急診入院。患者于2013年9月21日因“第二產程停滯”在私營醫院行剖宮產術。入院查:T:36.5℃,P:93次/分,R:20次/分,Bp:105/79mmHg,神志清醒,貧血貌,瞼結膜及唇色蒼白,婦科專科檢查:陰道內見鮮紅色血液及凝血塊約100ml,宮頸光滑,宮口松,見鮮紅色血液自宮腔內流出,子宮后位,如孕50天大小,質中,宮體輕壓痛。于11:30患者在彩超檢查后即出現大量陰道流血,伴血塊,且有頭暈。查體:P:100次/分,R:21次/分,Bp:80/50mmHg,全身皮膚黏膜無瘀點瘀斑,表情淡漠,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搏細數。血常規結果提示HGB64g/L,彩超結果示:產后宮內回聲不均,宮頸稍高回聲光團,考慮血塊可能。入院診斷:①晚期產后出血;②失血性休克;③子宮切口愈合不良;④中度貧血。12:10予送手術室行次全子宮切除術,估計病人入院后出血總量約3000ml,累計輸輸入紅懸液15.5U,血漿1000ml。病人經輸血、擴容、抗感染、手術等搶救治療及護理后,于10月26日痊愈出院。
1.2 方法
1.2.1 搶救方法 成立應急護理搶救小組全力配合搶救:護士長現場指揮,安排兩位護士在病人床邊執行急救護理工作,一位護士病房外執行聯絡、運輸等工作。確保搶救時每人職責分明、充分配合、有條不紊進行。
1.2.1.1 一名責任護士站在病人床右側,負責的工作:①選用18G靜脈留置針,迅速建立有效的雙靜脈通路,快速輸入復方乳酸鈉擴容治療;②留置針穿刺成功后同時抽血查血常規、凝血系列、生化常規、交叉配血等。③遵醫囑予卡前列甲酯栓250單位肌肉注射;④予導尿留取尿標本;⑤保持病人休克臥位,注意保溫。⑥緊急配血到位后保證血液快速輸入;⑦執行醫生的口頭醫囑;⑧執行備皮、術前用藥等術前準備;⑨與手術室護士嚴密交接班并護送手術。
1.2.1.2 另一名護士站在病人床左側,負責的工作:①給予高流量面罩吸氧;②進行心電監護及血氧飽和度監測;③每10~15分鐘記錄病人血壓、脈搏、呼吸情況,30分鐘觀察病人神志、面色、尿量及顏色;④復述并核對醫生下達的口頭醫囑、記錄搶救醫囑;⑤嚴密觀察陰道出血的量、性狀、顏色,是否凝固并準確記錄;⑥及時記錄用藥情況及時報告用藥效果,嚴格記錄輸入液體量及尿量。⑦參與用藥、輸血雙人核對工作;⑧填術交接記錄本。
1.2.1.3 安排另一名護士在病房外執行工作:①負責各種標本的快速送檢,聯系血庫啟動緊急配血流程;②執行取血、檢查核對血液工作;③運輸必須的物品、藥品;④聯系手術室確定手術時間;⑤充滿氧氣袋,予送手術期間使用。
1.2.2 術后護理
1.2.2.1 術畢回房將患者安置在搶救室,根據麻醉方式給予去枕平臥位6小時,頭偏向一側,并以低流量氧氣吸入。
1.2.2.2 病情觀察:心電監護儀持續監測脈搏、血壓以及呼吸等生命體征,6小時內30分鐘記錄一次,24小時內1小時記錄一次;觀察尿量及尿色、陰道流血量、性狀、腹部切口敷料有無滲血;注意皮膚有無瘀斑、針眼有無滲血等凝血功能障礙的現象;4小時監測體溫一次,及時發現體溫異常;及時收集檢驗標本和查閱檢驗結果。
1.2.2.3 加強基礎護理,防止并發癥的發生:保持床單元清潔、平整、干燥;術后6小時協助患者1~2小時翻身一次,鼓勵病人自己翻身活動;保持尿管通暢,每日擦洗會陰2次,尿管保留48小時后拔除;24小時內記錄出入量;24小時后根據病人的貧血程度、進食情況、病人有無頭暈等情況,評估病人的跌倒風險,指導病人循序漸進的增加活動量及活動時的注意事項。
1.2.2.4 飲食指導加強飲食調理:術后禁食6 小時后,指導進食流質飲食如白開水、米湯等,禁止進食牛奶、糖、漿等易致脹氣食物,腸功能恢復后指導進食半流質如米粥、爛面條等,1~2天后可進食普食,量由少至多漸增,根據病人有低蛋白血癥及中度貧血,指導其進食高蛋白、含鐵豐富、易消化富于營養的飲食為宜。
1.2.2.5 心理護理:患者由于剖宮產術后發生的并發癥,并行子宮次全切除術。表現為焦慮、悲傷、自我形象紊亂、擔心影響夫妻的感情及出現早衰等情況。責任護士通過關心病人、多與其交流、鼓勵其說出心里的感受,并有針對性地講解次全子宮切除術后對女性特征、夫妻生活不會產生不良影響,解除病人對此子宮次全切除術的誤解;告知術后康復的常見問題,將一些健康知識印成小冊子,提供給患者及家屬閱讀,協助患者正確面對今后的生活。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T、P、R、Bp及血常規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 14.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實驗觀測數據均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結果以P
2 結果
患者10月26日08:08查體T:36.7℃,P:92次/分,R:19次/分,Bp:108/75mmHg,均在正常范圍內,與治療前T、P、R、Bp對比,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血常規結果提示HGB 113g/L,與治療前血常規比較,有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逐步增加,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也逐步升高,子宮切口愈合不良是常見的產后并發癥之一,尤以晚期產后出血后果最為嚴重,可導致休克,嚴重時危及產婦生命。對于剖宮產術后子宮切口愈合不良造成難治性產后出血的傳統治療方法多為子宮( 次) 全切除術[3]。HGB值是評價貧血程度的指標,正常成年女性HGB值為110~150g/L。本次研究中,患者入院時HGB值為64g/L,失血情況嚴重,為中度貧血,治療后HGB值為113g/L,為正常值,說明患者的失血情況已緩解。
本院剖宮產術后切口愈合不良所致晚期產后出血在臨床上極為少見,據統計在2003年至2012年期間本院產科剖宮產數為7419例,目前沒有出現因子宮切口愈合不良所致晚期產后出血的病例。本研究中的患者是在較小的民營醫院進行剖宮產手術導致并發癥的,病人入院后我院非常謹慎地請上級醫院專家進行會診并進行搶救,經過本院醫護人員通力配合,患者痊愈出院。
參考文獻
[1] 劉金蘭,郭彩虹.剖宮產術后晚期產后出血32例臨床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7):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