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路基設計范文

時間:2023-05-04 13:18:4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水庫路基設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水庫路基設計

篇1

關鍵詞:庫周道路,三原原則,低等級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orge water control project in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lechang goal, coordinate with reservoir resettlement in the submerged area of the work,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command gorge lechang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the library weeks as emergency special project road,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extrattrestrial "to carry on the design, design standards for mud stone pavement simple road cycling trails.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library weeks road design process generalizations, low level of road design point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library weeks road, the principle of extrattrestrial, low level

中圖分類號:TV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引言

樂昌峽樞紐水庫的正常蓄水位為154.5m高程,比蓄水前的武江天然水位壅高五十多米。故水庫蓄水后,水庫左、右岸的大部分現有道路將被淹沒或受淹沒影響。庫周沿線為林場,零星分布有村莊、小學、小水電、武警部隊駐地、電力與通訊設施等,庫區兩岸的現有道路是當地群眾生活、生產與交通出行的主要陸路通道,另外,庫周沿線布置有管埠集中安置點、白雞灘集中安置點及許多分散的移民安置點,移民安置點的施工設備、建筑材料運輸與移民搬遷等也需利用該庫周道路。尤其是施工圍堰擋水后,10年一遇洪水淹沒線以下的庫區移民必須提前搬遷。水庫蓄水前,為了便于主體工程施工使用,并有利于按期完成移民的搬遷安置工作,減少因淹沒道路而需對部分移民進行額外搬遷安置;水庫蓄水后,便于兩岸居民的交通出行,便于庫區客運、木材運輸、汛期防洪搶險的交通使用,便于當地的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因此對水庫蓄水淹沒區的庫周道路進行新建或墊高恢復并盡早建成交付使用是非常必要與迫切的。

2設計要點

水庫蓄水后,左岸的京廣舊鐵路、大源鎮、大源鎮至大長灘簡易道路大部分路段、從九峰水口附近至坪樂公路的部分機耕路及其它零星分散的機耕路與連接便道將被淹沒或受淹沒影響,需進行道路恢復;右岸從坪石鎮至樂昌市沿武江邊的永新路大部分路面高程低于淹沒線,也需進行道路恢復。

2.1庫周道路建設內容

結合水庫蓄水后的淹沒外包線,經過前期對原有交通現狀的詳細勘查,由于沿武江兩岸地形陡峭、條件局限,路線基本是沿兩岸山坡布置,方案較為單一,路線位置可基本確定下來。

庫區左岸:新建庫周道路總長26.824km;

庫區右岸:新建庫周道路總長42.438km。

新建橋梁:左岸大長灘中橋(48m);右岸年九坑中橋(32m)、洪源中橋(48m)、太坑河中橋(80m)、廟坑河中橋(60m);連接左右兩岸的新秦過江大橋(165m)。

2.2選線原則

新建道路擬定路線時主要考慮以下幾條原則:

(1) 應滿足庫區居民生活、生產及防汛搶險的要求,盡量結合移民安置點布置,有利于道路的布置與銜接;

(2) 充分利用地形、地勢;

(3) 選擇地質穩定、水文地質條件好的地帶通過,盡量避開軟基、泥沼、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等不良地段;

(4) 路線總里程較短、地形坡度較平緩、轉彎舒順;

(5) 盡量減少環保方面的不利因素;

(6) 盡量避免大開挖,盡量減少棄渣,避開高邊坡等地段,減少水土流失。

2.3設計標準

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移民設計規范》(SL290-2003)及《公路工程技術規范》(JTG B01-2003),結合日常交通量、行車安全、經濟等因素以及當地實際情況,對受淹沒影響的庫周道路,按原道路標準(為單車道簡易道路)進行恢復:

(1) 原路面高于淹沒線的路段,仍然保留,并考慮庫周道路施工期間的維修養路費用;

(2) 原路面淹沒路段,在淹沒線以上地帶重新布置新建道路,路面結構采用厚20cm的級配碎石墊層與厚20cm的泥結石路面,行車道路面寬3.5m,路基寬4.5m,靠山坡側增設邊溝、另一側設置柱式C25砼護欄;

(3) 根據現場地形每隔300m左右設置一處錯車道,錯車道的泥結石路面寬6.0m,路基寬7.0m,錯車道長度為30m,并選擇有利地點設置回車場。

汽車荷載等級:公路-Ⅱ級。

路基設計洪水頻率:參照《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04)的規定,庫周道路的路基及橋涵設計洪水頻率為20年一遇,庫區新秦過江大橋設計洪水頻率為50年一遇。

2.4線型設計

(1)平面線型:按照路線設計規范,根據平曲線半徑與超高值的關系來設置平曲線的超高值。

按公路等級,路面采用第1類加寬標準設置加寬值。

本路線超高緩和段長度與加寬緩和段曲線長度一致。

(2)縱面線型:縱斷面拉坡及橫斷面設計過程中,注意控制土石方的挖填平衡,發現局部路段挖填方過大,則重新調整路線平面、縱斷面,力求設計過程中挖填土石方盡可能平衡。

2.5路基邊坡設計

路塹挖方邊坡:由于沿線山坡地形較陡,大部分坡度陡于1:1,因此新建道路均采用路塹形式。根據地質情況,按巖體風化程度不同來選取相應的邊坡值。弱、微風化堅硬巖質邊坡采用1:0.3;強風化巖質邊坡采用1:0.5,對特殊路段采用掛網錨噴混凝土護坡加固措施。路塹土質邊坡一般采用1:0.5,對特殊路段采用掛網土釘噴混凝土護坡加固措施。若邊坡地質條件差時,適當放緩至1:1進行開挖。挖方邊坡高度大于10m時,采用分級邊坡,第一級邊坡高度為8m,其余每級均為10m。如果第一級邊坡巖性為硬質巖時,第一級邊坡高度可為10m~12m。每級之間設一邊坡平臺,一般邊坡平臺寬為1m,但邊坡高度超過20m時,邊坡平臺寬為2m。

路堤填方邊坡:填方邊坡根據路基填料種類、地形等條件而定。低填方路基(≤8m)邊坡坡比采用1:1.5。在地面橫坡陡于1:5的填方路段,做內傾2%的臺階處理,臺階寬度不小于1m。地面橫向坡度較陡路段在路堤下方設置擋墻,其中涵洞則與擋墻結合。

2.6路基防護

(1)路塹挖方邊坡防護:

對于路塹挖方高邊坡,采用分級邊坡防護。根據邊坡巖土性質、坡比及坡高情況,對巖質邊坡較陡且巖石較破碎的特殊路段,進行掛網錨噴混凝土護坡;對土質邊坡的特殊路段,采用掛網土釘噴混凝土防護或砼框格護坡。局部出現黃粘土滑坡段采用M7.5漿砌石擋墻支護。邊坡高度超過20m時,邊坡平臺寬為2m。

(2)路堤填方邊坡防護:

對于路堤填方邊坡,在正常蓄水位154.5m高程以下邊坡坡面采用漿砌石護坡進行防護,154.5m高程以上邊坡坡面則采用植草或鋪草皮防護。

2.7橋梁設計

庫周道路沿線的中橋,按照路線走向結合實際地形布置,橋梁法線盡量與水流方向平行,并且在滿足過流前提下使跨度盡量最小,以達到經濟的目的。為了盡可能利用標準圖集的設計資料,各中橋采用標準化跨徑進行設計。為了節省投資,中橋采用預應力砼簡支空心板橋與樁柱式墩臺的結構型式。按規范要求,橋梁設雙車道,全橋寬7.5m =6.5m(橋面凈寬)+2×0.5m(護墻寬),不設人行道,樁基采用嵌巖樁。具體設計為:左岸大長灘中橋為3跨16m、右岸年九坑中橋為2跨16m、洪源中橋為3跨16m、太坑河中橋為3跨16m、廟坑河中橋為3跨20m的預應力砼簡支空心板橋。中橋的結構型式安全耐用、施工方便、景觀協調。各中橋采用統一的結構型式還能大大提高設計效率。

經過水文、地質、河道斷面等多方面綜合考慮選定橋址以及多方案論證比較后,確定新秦過江大橋主橋上部結構為三跨現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全橋跨徑組合為45m+65m+45m,加上右岸現澆空心板連接跨10m共長165m(不含橋臺搭板長)。在橋臺處各設一道仿毛勒式D120型伸縮縫。橋寬8.5m,為單箱單室結構。下部結構主墩采用雙肢薄壁墩身,墩高40m,墩身截面采用矩形截面,肢距320cm,單肢墩身縱橋向寬80cm。

橋面布置:橋面設雙車道,橋面凈寬為6.5m =2×3.0m(行車道寬)+2×0.25m(側向寬度)。橋梁兩邊各加1.0m寬的人行道,人行道高出橋面0.48m。橋梁全寬8.5m=6.5m(橋面凈寬)+2×1.0m(人行道),設置雙車道。

橋面縱坡和豎曲線指標:縱斷面為平坡。

橋面橫坡:由橋面鋪裝形成1.5%雙向橫坡。

橋面高程:根據通航水位、橋下凈空與梁高,并考慮受風浪的影響,中心橋面高程為166.0m。

新秦過江大橋結構外觀優美、接縫少、剛度大、變形小、自重小、整體安全性好、抗震能力強、行洪通航條件好、施工占地少、施工方法先進、施工工藝成熟、工期有保證、投資少等優點。

2.8涵洞設計

沿線根據集雨面積與匯流量大小及實際情況設置鋼筋混凝土圓管涵、蓋板涵或箱涵,涵洞出口盡量高于水庫蓄水位以保證涵洞排水順暢,因此大部分涵洞基礎需在回填方上進行施工。要求基礎部分采用石渣進行填筑并分層碾壓密實至設計高程。涵洞出口至填方坡腳的坡面采用漿砌石進行防護以保證路基的穩定。若設置涵洞的沖溝不是太深,則設置路肩擋土墻與涵洞進行結合防護。

篇2

【關鍵詞】錨桿掛網 噴射混凝土 路基邊坡 崩塌處治工程

1 工程概況

1.1病害情況

本次實施病害處治工程路段位于G312線界古路K2326+600-K2327+150處的路塹高邊坡地段,路基邊坡高度55-75米之間,坡面寬度約100米,呈扇形狀。由于坡面長期暴露,受地表水徑流和裂隙水共同作用使該邊坡的穩定性受到破壞,其中位于K2326+726-883段和K2326+925―K2327+090兩段每年都會發生高邊坡巖體危石崩落,巖屑溜落、小規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嚴重損壞了坡腳部分的護面墻,不僅對既有防護工程造成嚴重損害,更對過往行人和車輛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此處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每年段上都要籌措一定的資金、投入一定的機械設備進行水毀修復,針對上述情況,為提升該路段設施的抗災和抗沖毀能力,2014年武威公路管理局根據上級安排,決定結合現場工程實際條件及工程地質條件,參考省內高邊坡處治情況,從錨固效果和技術經濟比較,決定在管理局內首次采用錨桿掛網噴射混凝土技術(以下簡稱錨噴技術)對該路段路基邊坡崩塌進行防護處治,工程實施后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1.2工程特點

本工程的施工難度主要體現在:(1)工程量大,錨噴山體最高高度達75m;防護形式多樣,施工工序復雜,高空作業,危險系數大,安全防護難度大。(2)施工安全管理、工程質量控制、施工前后工序合理組織安排是本工程施工管理的關鍵。(3)路基邊坡下即為國道312線,且沿線過往車輛和人流量非常的大,工程施工過程中安全管理和交通管制比較困難。

2 處治方案及材料要求

2.1治理方案

(1)對原山體表層松散部分清理及坡面危石清理。(2)采用8cm厚網噴混凝土層進行坡面處理。(3)修復原邊坡平臺頂被動防護網。(4)在坡頂范圍內設置截排水溝,并修復坡頂平臺排水溝,以加強防排水

2.2材料選擇要求

(1)C25錨噴混凝土:水泥與砂、石重量比為1:2:2~1:2:3;水灰比為0.4,砂率45%―55%,石子的最大粒徑不得大于10mm,水泥采用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合料攪拌應采用強制式攪拌機,塌落度控制在8-12cm,砂子采用中粗砂,細度模數大于2.5,級配良好且必須通過篩選。可以使用速凝劑、減水劑等外加劑。(2)注漿材料為1:1的水泥砂漿,水泥采用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0.45,砂采用含泥量不大于3%的中砂或細砂,砂漿坍落度應為注漿泵能壓出為宜,可以加高效減水劑,摻量應通過試驗來確定。(3)錨桿采用直徑25mm鋼筋,長度3.1米,彎頭為0.1m,孔深3.05米,錨桿縱橫間距均為2.5米。(4)鋼筋網的孔眼尺寸采用150mm*150mm的方孔,鋼筋采用直徑6mm的LG500鋼筋。

3 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

本處治工程的施工項目主要有:清坡工程、鉆孔、錨桿注漿工程、掛網錨噴工程、山體截排水工程及修復被動防護網工程。施工時我們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先從上到下由人工進行清坡,清除表層破碎巖體及危石清理,再進行鉆機鉆孔、錨桿注漿、掛網噴射混凝土施工。

(1)施工工藝: 錨噴混凝土的施工機具主要有空壓機、發電機、輕型風鉆、拌和機、灰漿泵、小型風鎬、干拌混凝土噴射機、電焊機、高壓水泵、同時配備全站儀、水平儀、鋼尺、切割機、試模等測量和檢測設備,在施工順序上嚴格按照:清坡――測量放線及鉆孔點涂漆―搭設腳手架及鉆機作業平臺――鉆孔――清孔――下錨桿、注漿――掛網焊接――網噴混凝土施工――養生成型――附屬工程――拆腳手架。

(2)表層清理及危石清理施工技術要求:1)原山體表層清理、危石清理先由人工緊系安全帶對坡面大塊危石等進行清理,從高處分條、分帶向下逐層一次清理,分級高度不大于10米,并邊清坡邊防護,對于塊體較大,人工無法撬動的孤石,嚴禁爆破清理,宜采用風鎬進行逐步清理,再搭設腳手架后進行人工修坡。2)對坡面進行刷坡時,清除邊坡表面的碎落石、不穩定和不規整的巖體,便于混凝土與坡面的粘結,對坡面適當整修,便于掛網;同時對易滑坡、坍塌地段、加強觀測并及時作好防護措施。

(3)搭設腳手架:噴射混凝土是高空作業,所以要求腳手架搭設必須固穩定,必須備有安全繩及安全防護網,搭設前先對現有邊坡的穩定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安全后再搭設腳手架。鋼管支架立柱應置于堅硬穩定的巖面上,不得置于浮渣上。立柱間距1.5m,橫桿高度1.8m,以滿足施工操作。搭設管扣要牢固和穩定;鋼架與邊坡坡面之間必須楔緊,相鄰鋼架之間應連接固。

(4)錨桿鉆孔及注漿:1)成孔:①按設計要求測量放樣,搞清錨桿排數、孔位高低、孔距、孔深、錨桿及錨固件型式,定出孔位并做好標志。②鉆孔要求干鉆,禁止采用水鉆,以確保錨桿施工不致于惡化邊坡巖體的工程地質條件和保證孔壁的粘結性能。采用亞克28型鉆機,鉆頭為80mm,開鉆前對鉆桿、鉆頭長度、鉆進角度進行準確量測,并保證鉆具的垂直度,把孔深及偏斜度誤差控制在設計范圍內。③在鉆孔過程中嚴格掌握入鉆角度、成孔深度和孔內清渣程度,當達到預定孔深后清孔吹風,放置錨桿。④正常鉆進中應保持鉆壓均勻,不宜無故提動鉆具,加,減壓時應連續緩慢進行,新鉆頭下到孔內時不得一氣到底,應在鉆頭距孔底0.3―0.5m處,采用輕壓慢轉試掃到底,以免出現擠夾卡鉆事故。2)錨桿孔檢驗:錨桿孔鉆孔結束后,須經現場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孔徑、孔深檢查一般采用設計孔徑、鉆頭和標準鉆桿在現場監理工程師旁站的條件下驗孔,要求驗孔過程中鉆頭平順推進,不產生沖擊或抖動,鉆具驗送長度滿足設計錨桿孔深度,退鉆要求順暢,用高壓風吹驗不存在明顯飛濺塵碴現象。同時要求復查錨孔孔位,傾角和方位,全部錨孔施工分項工作合格后,即可認為錨孔鉆孔檢驗合格。同時在施工過程中為了方便隨時抽檢,嚴格控制錨桿孔深符合設計要求,我們在施工現場加工制作了檢驗孔深的標尺,以便于隨時對已報檢的鉆孔深度進行抽檢。3)錨桿安裝:沿錨桿方向軸線每隔2.0米設置一組(3個)對中支架,以確保其在孔位中心,排氣管應與錨桿綁扎固,安放錨桿時放入角度與鉆孔角度一致。安裝前,要確保每根錨桿鋼筋順直,除銹、除油污,安裝錨桿前再次認真核對錨孔,確認無誤后再用高壓風吹孔,人工緩緩將錨桿體放入孔內,用鋼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錨桿長度,計算孔內錨桿長度(誤差控制在±50mm范圍內),以確保錨固長度。4)錨固注漿:①清孔完成后,錨桿錨固砂漿注漿時把注漿管插入孔內,距孔底5~10cm,然后開始注漿,注漿時控制注漿泵壓力均勻,管路無破損,如遇空洞不能太大,要保持0.1MPa的工作壓力。②直到孔口溢出漿。此時就把鉆管全部撥出,注漿管不拔。接著用水泥袋加鋼板封口,并嚴密堵實,以0.4~0.6Mpa穩壓注漿5分鐘,才拔出注漿管。注漿時注漿管隨注漿量的增多而緩慢勻速撥出。漿液壓力以

圖1

(5)掛鋼筋網:1)錨桿注漿完工后,把Φ6的鋼筋網片固定到坡面上合適位置,鋼筋網片之間、鋼筋網片與錨桿之間,均采用綁扎與焊接加固的方式固定,并與臨近錨桿用Φ16鋼筋呈X型焊接加強。2)鋼筋網片的固定應盡可能地貼近坡面,鋼筋網應隨受噴面起伏鋪設,與錨桿相接處錨桿應錨入鋼筋網內與鋼筋網焊接牢固,使其噴射混凝土后邊坡錨噴整體性能良好。根據施工要求應從上至下逐級施工。3)由于山巖凹凸不平導致的鋼筋網不能與錨桿焊接時可采用φ10鋼筋搭接焊接。4)焊接鋼筋網的順序是先骨架后網格,并且注意電焊機的電流量必須滿足506焊條要求,網格之間以綁扎為主,點焊不能損壞有效截面,在掛網期間避免鋼筋網格上承重,較陡的坡面采用安全繩懸掛作業。

(6)噴射混凝土施工及質量控制:噴射混凝土施工有干式噴射法和濕式噴射法兩種,本項工程采用干式噴射法施工,在施工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確定合適的施工配合比:該工程C25錨噴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委托由蘭州交通大學工程檢測有限公司來設計,噴射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除要滿足設計強度外,還要滿足噴射工藝、混凝土與巖面的粘結力,混凝土噴射時的回彈量等要求,因此混凝土要經過試噴施工階段的驗證。噴射混凝土的主要材料為:水泥采用古浪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粗集料碎石采用產自古浪黑松驛,細集料砂采用產自武威黃羊平度、速凝劑(甘肅建威化工有限公司)、減水劑(甘肅建威化工有限公司)、水,對于水泥、細集料和水的品質的要求與普通混凝土要求相同,粗集料一般采用粒徑不大于10mm碎石或者卵石,粒徑越大,噴射回彈量越多,但粒徑過小,需要的水泥用量相應增加,混凝土的收縮量亦增大,容易造成噴層開裂。速凝劑的摻量以4%進行摻配,在滿足施工要求混凝土快速凝固的條件下盡量減少,因為速凝劑雖可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強度和縮短混凝土的凝結時間,但相應降低了混凝土的后期強度,且加大了混凝土的收縮,易造成了噴層開裂。減水劑摻量以1.5%為宜。在進行大面積錨噴混凝土施工時,先確定具有本項工程處治特征比較明顯的部位,確定為試驗段,經試驗段錨噴施工后確定了C25錨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采用干法噴射混凝土施工時,由于干拌和料是與噴嘴處混合,水灰比不易嚴格控制,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品質差異較大,為保證施工強度,則其試配強度應當加大。2)要使噴射混凝土與巖面有良好的粘結力,在噴射混凝土施工前應對受噴巖面進行清理,清除松動巖石和雜物。3)隨時檢查已施工完的噴射混凝土情況,有局部剝離脫落的要及時補噴,有較大脫落的要鑿除噴層重新進行噴射混凝土施工。4)施工中為了對比較薄弱部位混凝土噴射厚度進行嚴格控制,要求施工隊在噴射前制作帶有標定尺寸的鋼筋預埋件,在網噴混凝土噴射前固定,從而控制網噴混凝土施工厚度,也是為以后進行混凝土噴射的厚度試驗提供依據。5)伸縮縫按照設計圖紙設置,前進方向每隔20-25M設置一道伸縮縫,縫寬20mm,且應整齊垂直,上下貫通,并用瀝青麻絮進行塞縫處理。6)噴射作業前必須對機械設備、風、水管路和電線等進行全面檢查及試運轉,排除故障;噴射混凝土作業分段分片依次進行,噴射順序自上而下。7)噴射時應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呈濕潤光澤,無干斑或滑移流淌現象。

利用噴漿機將C25噴射混凝土噴向鋼筋網面,厚度不小于8cm,本工程中使用的噴漿機為國產的型號為ZQ3干式噴漿機,產量為3-6M3/h,水平輸送距離為150m―300m,垂直輸送能力在40―100m之間,電機功率3KW,自重500Kg,結構緊湊,維修方便,一般每噴射機臺班作業坡面面積按8cm厚可完成70M2以上噴射量。空壓機采用國產的紅五環,額定功率75KW,空壓機運行量15M3,自重2.5T。為了保證噴射質量,各環節要緊密配合,嚴格控制。要求碎石級配均勻,無雜志無污染,砂要純凈無卵石,水質無混蝕,并嚴格控制好施工配合比,試噴合格后方可施工,噴射點和噴射機點之間要用對講機進行聯系,應盡量減少中途停機,以免增加不規則的搭接縫,如因故停機應當在30min內為宜,為減少噴射的回彈率,除控制氣壓值外,特別要注意保持噴槍與坡面的夾角垂直與距離適中,包括噴槍移動速度距離適當,順序合理,噴射時要做20cm-25cm圓圈運行,一圈壓一圈,應盡量避免回彈,不流不趟,并及時清除脫落的粒料和下垂的混合料。

設置泄水孔:布設泄水孔的目的是為了及時引排坡體內滲水,避免噴層受水壓擠脹破壞和坡體受水破壞浸潤軟化失穩,泄水孔與錨桿孔同時施工,對于邊坡裂隙水部位要適當增設泄水孔,錨桿和掛網鋼筋施工完畢后即可進行泄水孔安設,泄水孔采用孔徑為50mm的PC管,孔深50cm,間距為300cm,排距為500cm,梅花型布置,其最低層泄水孔距護面封平臺截水溝1.0M,便于施工即可,孔方位是水平位置上抑10。。其埋設深度滿足設計要求,排水管安設完畢后用塑料布對孔口進行包扎封口,避免噴射混凝土施工進堵塞。

(7)養生:當最后一次噴射的混凝土終凝2h后,立即噴水養護,每天至少噴水四次。養護時間一般不得少于7d.在終凝后第一次噴水養生時,壓力不宜過大,以防止沖壞噴射混凝土防護層表面。在養生過程中如果發現剝落、外鼓、裂紋、局部潮濕、色澤不均等不良現象,應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進行修補,以防后患。

4 施工質量管理與檢測要求

在施工過程中嚴把鋼筋、水泥、砂石料,減水劑、速凝劑等原材料的質量關,并嚴格按照施工配合比進行施工,嚴格按設計圖紙及規程操作,使每一位施工人員都熟悉并掌握操作規程及技術要求,并加強質量檢測。

(1)基本要求。(表1)

(2)外觀簽定。1)表面平整,無鋼筋、鐵絲外露現象。2)防護的表面平順、密實,無脫落現象。3)設置的伸縮縫整齊垂直,上下貫通。4)設置的泄水孔坡度向外,無堵塞現象。

表1 錨桿噴射混凝土防護檢查項目

完工后現場質量檢測:

(1)強度檢測:噴射混凝土必須做抗壓強度試驗,試塊在工程施工中抽樣制取,在噴射作業面附近,將模具敞開一側朝下,以80(水平面的夾角)左右置于墻角,先在模具外的邊墻上噴射,待操作正常后,將噴頭移至模具位置,由下而上,逐層向模具內噴滿混凝土,將噴滿混凝土的模具移至安全地方,用三角抹刀掛平混凝土表面,在標準養護條件下養護7d后將混凝土加工成邊長為100mm的立方體試塊,繼續在標準條件下養護28d齡期后,進行抗壓強度試驗。本工程共計試件10組,經測試,結果C符合規范要求。錨固砂漿抽取試件2組計12塊:經抗壓強度試驗,結果符合規范要求。

(2)錨桿間排距檢測:錨桿間排距是錨桿施工質量的一項主要考核指標,是錨桿能否發揮支護作用的保證條件之一。在本工程中,在錨桿被噴射混凝土覆蓋前,主要采用工作面用鋼尺直接量測的的方法進行檢測,抽檢30處,實測間距2.5m,符合設計要求。

(3)厚度檢測:噴層厚度可用鑿孔法和激光斷面儀法檢測。噴層厚度檢查斷面的數量應符合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要求,根據《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50086-2001》,“每個斷面上,全部檢查孔處的噴層厚度,60%以上不應小于設計厚度;最小值不應小于設計厚度的50%;同時,檢查孔處厚度的平均值,不應小于設計厚度值。”本工程共抽檢30處,實測平均厚度83mm,結果符合設計要求,

(4)錨桿質量檢查:檢查錨桿質量必須做抗拔力試驗。試驗數量,每300根錨桿必須抽樣1組,每組不得少于3根。錨桿抗拔力不符合要求時,可用加密錨桿的方法予補強。

(5)外觀檢測:外觀檢測一般采用人工觀測的方法,包括目測法和實測2種,工程完工后,該工程坡面平順,線型流暢,無漏噴、離鼓、鋼筋網外露現象,以及坡面排水處理得當,無漏水現象,符合規范要求。

5 施工過程經驗總結

(1)混凝土噴射開始時必須緩慢打開主風閥,防止由于噴嘴劇烈抖動,造成噴射手無法控制噴嘴,發生安全事故,噴射作業一般選用兩名噴射手,一人噴射,另一人輔助作業。輔助作業人員負責理順輸料管,對個別噴射混凝土形成的局部厚度不均勻進行處理,以保證噴射混凝土施工的表面平整度和厚度。

(2)合理選擇施工程序,工藝和技術措施是保證掛網錨噴混凝土施工工程質量的關鍵。

(3)制定行之有效的現場質量管理措施非常必要,對掛網錨噴混凝土施工的強度、鉆孔、錨噴厚度、錨桿間排距、抗拔力,外觀感進行檢測,嚴把工程質量關。

(4)使每一位施工人員都熟悉操作規程及技術要求,并做好各工序施工前的技術交底工作及主要技術工人的培訓,尤其是噴射手、攪拌人員、噴射機操作人員,一定要選取責任心強、技術熟練的工人擔任。要求工人嚴格按技術要求施工,以保證噴射混凝土的質量。

(5)加強工地試驗室的試驗檢測工作:試驗、檢測、監控工作是控制工程質量的核心,是評價工程質量的手段,施工前期準備階段提前對崩塌處治工程所涉及的錨桿、鋼筋網片、C25網噴混凝土配合比報告、1:1砂漿注漿配合比報告、減水劑、速凝劑、等工程所涉及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材料檢驗進行委托送樣。在試驗段施工期間管理局檢測中心試驗人員多次到工地施工現場檢測原材料、與項目部技術、試驗人員確定網噴混凝土、砂漿注漿施工配合比,在施工現場指導施工,加大測測頻率,隨時對各種進場材料及施工質量進行試驗檢測、監控。同時,項目部技術人員對施工各種原始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分析與歸檔,以試驗數據為工程施工提供支持,為各項工序的施工提供科學準確的施工參數和數據,不斷的改進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確保質量目標全面實現。

(6)為保證工程施工安全、順利進行,項目部根據工程施工特點制定了一系列安全防護措施,在采取了以上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后,使本項工程安全工作成績良好,在施工過程中未發生一起安全責任事故,未發生一起因施工造成交通堵塞的事件,營造了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

(7)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規范和設計施工圖文件進行施工,對已經認可的施工方案、方法、工藝技術參數和指標進行嚴密的監控,尤其對工程的特殊重點部位和工序,專門制定了施工方案和針對性的控制措施,使其均達到設計標準,在施工順序上嚴格按照網噴混凝土施工等工藝流程和工藝控制施工。

6 社會經濟效果評價

6.1經濟評價

2011年6月18日、11月8日至11月9日水庫坡發生滑坡,清理土方,維修防護網,修復護面墻,2012年6月14日、7.28-7.29日水庫坡發生兩次較大的滑坡、清理土方、修復護面墻、增設防護網;2013年6月至8月水庫坡發生3次較大滑坡,清理土石方、漿砌片石護面墻砌筑、增設防護網,維修護面墻勾縫。每年管理局、我段都投入了大量資金對該處進行水毀修復,但都處于修修補補,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每年進入雨季以來,該路段給我段的防汛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和壓力,同時該處也作為武威管理局和古浪段重大安全隱患路段,今年自該項工程實施以來再沒有發生類似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從經濟角度來分析,結省了經費。

6.2工程外觀評價

工程完工后,通過對該處路基邊坡進行了跟蹤觀測和現場檢測。經過3個半月的觀測,發現邊坡整體穩定牢固,錨桿支護有足夠的強度,穩定性能好,安全可靠,坡頂無開裂,坡腳無滑移跡象,即使原來有病害而歷經二次刷坡的位置也沒有新的病害產生。在車輛正常通行的情況下,坡面沒有任何形式的裂縫,取得了良好的加固處治效果,說明整體設計方案正確,施工技術可靠、施工工序及施工工藝安排合理。

6.3施工方法比較

通過觀察并與其它路基坡面防護相比較,掛網錨噴混凝土技術防水性能好,即封住了外來雨水的進入,又導出深層裂隙水,使處治后的坡面能穩定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降低了養護維修成本;對于路基邊坡防護應用效果明顯,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環境效益。

7 結語

從施工過程看,采用錨桿掛網噴射混凝土技術處治十八里堡路基邊坡崩塌處治工程的方法是成功的,有效解決了該路段路基邊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所帶來的損失,也緩解了我段在該路段防汛期間帶來的壓力和難度。通過掛網錨噴混凝土技術在G312線界古路十八里堡水庫坡路基崩塌處治工程中的應用,實踐證明掛網錨噴混凝土技術通過對坡體施加壓力和注漿,使坡體形成一個整體,顯著提高了邊坡的穩定性,是比較理想的路基邊坡防護形式。

參考文獻:

[1]黃業全.錨噴砼在公路方邊坡防護中的應用[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2):27-28.

[2]占愛民,張修華,黃芳.錨噴掛網在邊坡治理中的應用[J].2005,26(4):100-101.

篇3

關鍵詞:水口廟水庫大壩出險加固

水口廟水庫是重慶南川區北部山區一座以農田灌溉為主,兼有防洪、養殖等綜合利用功能的小(二)型水利工程,位于南川區黎香湖鎮東湖村水口廟,所在河流屬長江水系油江河上游黎香溪支流。水庫控制集雨面積1.65km2,總庫容81.9萬m3,正常庫容65.3萬m3。水口廟水庫建設的任務是灌溉白沙鎮的農田。水庫樞紐由大壩和放水涵(臥)管等建筑物組成。樞紐工程等別為Ⅴ等,主要建筑物為5級,設計洪水標準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200年一遇,次要建筑物為5級。

該庫建造在特定年代,1957年動工興建,完全采用人工土法施工修建,1958年6月竣工,投入運行以來,樞紐工程相繼出現了較多問題。

一、工程現狀

1、大壩

水口廟水庫大壩為均質土壩。工程于1957年破土動工,在無設計資料、地質勘探資料的情況下,由土溪鄉組織受益公社農民以“大突擊”方式于1958年6月完成此工程。完成最大壩高14.26m,壩頂長57m,壩頂寬3.5m,壩頂高程為798.26m。上游邊坡為1:1.5,下游壩坡設有變坡,坡比從上至下分別為1:1.5。下游坡面為草皮護坡,運行至今大壩存在一些問題:a、上游坡面沖刷嚴重,無壩面排水設施和觀測設施,上、下游壩坡較陡,有白蟻危害。b.大壩浸潤線逸出點較高,壩體填筑壓實不均勻,壩體土料滲流系數較大;壩基清基不完善,壩體與壩肩的結合部漏水嚴重。c.大壩上游未做護坡、沒有建立大壩原型觀測設施,無壩坡排水設施。

2、溢洪道

當時沒有進行設計直接修建的,沒有考慮到大壩的泄洪量,因此該大壩沒有設置溢洪道,到現在為止,該大壩不能滿足永久泄洪的要求。如果發生洪水,光靠取水建筑物放水,是不能保證大壩的安全的。

3、取水建筑物

放水設施位于大壩左岸,由放水涵臥管組成,為階梯式蓋板閘分層取水,放水孔直徑2×0.25m,最大放水流量0.16m3/s。放水臥管有橫向裂縫1處,涵管由于年代已久,沒有進行修復,導致很多地方都出現漏水現象。

4、水庫管理房已成危房

工程管理房屬危房,進庫4.0km的防洪搶險公路不暢,無防洪通訊線路。

5、大壩樞紐缺乏必要的安全監測設施

二、分析病害的原因

一是工程是在特定的年代修建的,大壩工程開工時沒有規范的設計,水庫修建靠組織村民土法施工,沒有專業施工隊伍,工程建設隨意性大,施工質量難以控制,埋下諸多安全隱患。如壩體單簿,壩頂寬度不夠,大壩上、下游邊坡較陡,未進行護坡處理,沒有達到設計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壩肩(基)清基不徹底,土料填筑質量較差,岸坡巖層軟弱風化引起左壩肩及壩體有滲漏水;無溢洪道,造成不能正常泄洪;壩區有白蟻危害,危及大壩安全。二是工程年久失修,老化病害嚴重。如放水設備涵(臥)管因年久失修、設備老化,修建時未置于基巖上,加之砌體砂漿標號過低,導致砌縫砂漿脫落、斷裂等因素造成漏水。

三、整治的必要性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全面推進,構建合諧社會,促使水利發展跟上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水口廟水庫除險加固顯得十分重要。為了恢復農業生產的良好條件,發揮水口廟水庫的正常功能。通過對水庫的除險加固,可使水庫蓄水量達到設計總庫容81.9萬m3,恢復蓄水量35萬m3。因此,水口廟水庫除險加固是必要的。建議:一方面工程管理單位必須加強水庫調度管理力度,盡可能發揮較好效益;另一方面實施水口廟水庫除險加固整治工程,確保工程安全。通過水庫除險加固,可使水庫正常蓄水量達到65.3萬m3。

四、加固措施建議

1、大壩工程

針對水口廟水庫大壩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培厚上下游壩體,使壩體達到結構穩定要求。水口廟水庫壩頂高程保持現有大規模,水口廟水庫壩頂無交通要求,確定壩頂寬度為3.5m。長57m,壩頂表面采用C25砼硬化處理。墊層采用干砌塊石,厚30cm,路肩采用M7.5漿砌塊石,上下游路肩寬0.4m,深0.6m,上下游路肩增設高位1.1m的欄桿,欄桿采用C20鋼筋混凝土結構。對壩體及壩基(岸坡)進行帷幕灌漿處理。對上游壩坡死水位以下壩坡進行拋石壓腳來穩定壩腳的滑動,防止風浪沖刷,邊坡為1:2。培厚下游邊坡,坡率為1:2,在下游高程788.946m處設排水棱體。塊石與培厚土體結合部位采用碎石、粗砂、細石進行處理。為了確保水庫大壩的安全,必須重視開展白蟻防治工作。重點對壩區2800m2白蟻危害地段采取找、挖、殺三個環節,徹底消滅白蟻的危害。即:一是找,在春秋進行普查發現蟻路,挖土追巢消滅白蟻;二是挖,挖土抽槽尋找、跟蹤蟻路、追挖主巢;三是殺,采用藥物毒殺和土坑誘殺等方法消滅白蟻。增設大壩大壩安全監測設施,監測大壩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2、溢洪道工程

由于受地形條件限制,溢洪道位置無其它可選比較方案,可設在距右壩肩7.5m處開挖,其達到正常泄洪要求。為便于工程的管理和當地群眾出入方便,在溢流堰位置設交通橋,橋寬3m,凈跨2.5m,為鋼筋砼T型橋,梁高0.6m,梁寬0.25m,板厚0.2m,橋面設欄桿,欄桿高度1.1m,受力鋼筋為Ⅱ級鋼筋。水口廟水庫放水涵臥管因多年未運行,年久失修,損壞嚴重,多處沉陷斷裂。在原位置重新布置放水臥管;重新修建涵管進口段及消力池,涵管長度為20m。

3、其它工程

為了便于工程管理維護,以及遭遇暴雨洪水時的大壩防洪搶險,保證工程安全,需改建管理房,擴建改善防洪搶險公路等附屬工程。

(1)改建水庫管理房

水口廟水庫管理房屬危房。管理所現有職工2人,為了便于今后工程的運行管理,促進水庫多方發展,改建管理房有利于水庫自身的發展。

為此,改建管理房103.25m2,采用二層磚混結構。

(2)改建和完善防洪搶險公路

進庫公路全長4.0km。該工程長期以來交通不便,路基差,路面狹窄不平,車輛通行困難。為了加強汛期防洪調度,確保下游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需整修4.0km進庫公路。保障道路暢通,有利于水庫今后發展。為了配合通村公路建設,采用C25砼硬化路面4.0km,厚度20cm。

路基加固:路肩(基)用M5漿砌塊石砌筑,頂寬0.5m,對易滑坡的地段采用M5漿砌塊石砌筑擋土墻。

完善邊溝:邊溝內空尺寸為0.4m(寬)×0.3m(深),采用M7.5漿砌塊石砌筑,邊溝側墻厚0.4m,用M10水泥砂漿勾縫。

篇4

關鍵詞:強夯;填片石;滲水路基;施工

近年來,城市化發展的逐步加快使我國各地區公路數量逐年增加。成為區域發展的重要經濟基礎。為能夠在此環境下確保公路工程建設的基本質量。最好強夯填片石滲水路基施工勢在必行,成為保證區域內公路系統穩定性運行及提高公路施工安全性的有效措施,同時對于有效解決公路工程質量問題也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一、強夯填片石路基施工技術概述

填片石滲水路基施工技術一般應用于經過水庫庫區、深水塘的地段,這種地基比較特殊,主要有如下幾點特點:①無法抽干e水和清除淤泥且軟弱土厚度、埋深較大路基;②這種路基的填筑高度較大(一般為3~8m)、填方量較多,圍堰工程量大,展開填土路基的方式會造成工作量大幅度提高,普通的填土路基是無法實施的;③施工后沉降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路段,當遠離村莊時,采用強夯處理。水庫(K35+850~K36+024.5)和魚塘(K43+830~K43+940)段路基填方段,水庫、魚塘常年水位高且淤泥較深,經現場勘查采取拋填片石擠淤的施工方案。片石是采用粒徑較大的石灰巖材料,彼此之間不具有黏聚力作用,路基的抗剪強度來源于石塊顆粒之間的摩擦力、嵌擠力,因此可以維持穩定的強度。從施工技術方面來說,拋填片石擠淤路基也可看作是一種半剛性體,這種結構可以避免較大的變形沉降,加快施工進度且施工簡單。

二、強夯填石滲水路基施工方法

1.施工前期準備

(1)場地準備

①場地平整。已具備機械設備進場道路;②施工前量取魚塘水位是否滿足施工要求。保證強夯處理范圍內地下水位低于2.0m;③對需要強夯場地范圍進行資料收集,標明前期圖紙中存在的地下構造物以及管線情況,避免強夯對路基結構造成損壞;④確定強夯放線位置情況,定出場地邊線,結合控制點標明夯點定位點。

(2)設備準備

①夯錘:通過內部充填鐵砂,焊接鋼架龍骨,外部使用鋼板密封,接觸面采用圓形截面。根據情況確定夯錘重量,經過計算確定夯錘底面直徑2.5m,重量為10t,并在夯錘側面設置3~5個直徑250mm的排氣孔;②起重機械:在起重機后部設置安全負重,避免夯擊時懸臂晃動,選用履帶式起重機,保證夯錘的起吊范圍;③設置安全脫鉤裝置,確保緊急時夯錘的安全脫落自動脫鉤裝置;保證抓鉤的強度要求,在上升過程中不打滑、脫鉤,保證夯錘的穩定自由落體,避免拉扯;④配置相應數量的挖掘機用于現場的平整以及二次倒運;⑤配置具備標準貫入度、靜力觸探儀等設備以及土工常規試驗儀器;⑥配置全站儀、水準儀等測量儀器。

2.施工參數確定

結合本期工程確定強夯施工參數,確定現場場地的地質條件以及水文資料,具體參數如下:夯擊間隔時間、單點夯擊能及夯點布置方位。

(1)數據信息

夯錘設計重100kN,底面直徑2.25m,落距15m,強夯單夯擊能2000kN?m,有效加固深度大于或等于5m。夯擊完成后采用低能量滿拍兩遍,滿拍夯擊能800kN?m。低能量滿拍采用降低落距的方法降低夯擊能。對于地下水位較高段(埋深小于3m),應對施工區采用井點降水,夯擊時地下水位應低于3m并以能滿足強夯施工正常進行為準。試夯完成后對地基承載力進行檢驗,一般不小于220kPa。

(2)夯擊次

結合現場試實夯數據,確定夯擊次數以及夯擊沉量關系曲線,在每次單點夯擊數不小于8次的試驗情況下,需滿足如下幾點:①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應該小于或等于5cm;②夯坑周圍平面不應產生過大的隆起;③初始夯擊時夯坑過大,提升夯錘困難。第一遍夯擊:可以按照規定的間距6.0m×6.0m正方形布置。第二遍夯擊:在第一遍各夯點正中間穿插一夯點,也是6.0m×6.0m正方形布置;滿夯:采用夯點彼此搭接連續夯擊兩遍。

(3)夯擊間隔時間

夯擊的基本間隔時間需根據填石路基的基本透水性及夯擊孔隙壓力消散速度而定。如其實際的分析壓力消散速度相對較慢,則夯擊間隔實現需間隔較長,以免夯擊破壞結構穩定性。若其實際的孔隙壓力消散速度較快,則可采用連續夯擊的方法,以便于提高夯擊的實際效率與速度。

(4)夯點布置及夯距

夯點的布置及夯距的設置首先要按照預期圖紙的設計規劃而定,在確保其符合圖紙設計要求后,可進行夯擊點的大致布置工作,其實際的布置形狀需按方形進行布置。在首次夯擊完成后,需在其實際的夯擊中心補插夯點,在此過程中設計夯點的實際距離需保持在6厘米左右。

3.工序及施工流程

(1)施工程序

①清理并平整場地,測量場地高程后鋪設50cm粗集料穩壓;②同步標示出場地的一次夯擊地點,標記整體場地標高;③起重機進場固定,確定夯錘夯點位置;④在夯擊錢測得夯擊點標高;⑤起吊至預定高度,自由落體夯錘,然后將夯錘重新起吊,夯擊過程中出現夯坑傾覆時,應及時調整坑底平整度;⑥重復上述步驟⑤,按設計規定的夯擊數及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⑦換夯點,重復上述步驟③和⑥,直到完成第一遍全部夯點的夯擊;⑧每遍夯擊完成后及時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并測量場地高程;⑨第一遍夯擊完成后,根據試夯情況確定間隔時間后按上述步驟完成第二遍夯擊;⑩第二遍夯擊完成后,根據夯擊情況確定滿夯時間后完成滿夯;11滿夯完成后用挖掘機整平并用壓路機碾壓。

(2)強夯后數據收集檢測以及設置過渡層

強夯的數據收集與檢測不容忽視,其實際的檢測結果對于確保強夯效果及對路基結構穩定均有保障作用,同時也對過渡層的設置產生一定的影響。因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首先為確保結構強度的穩定,需在滲水路基完成強夯后,可選用挖掘機等機械設備對于表面進行有序的整平工作,并按照測量機頂標高做好路面沉降信息的記錄,以便于在后期階段對相關信息進行查閱。而后選用直徑大小相對均衡的碎石進行結構過度,碎石的厚度需保持在30厘米以上。同時需選用重型振動壓路機等機械設備進行表面的碾壓工作,從而確保表面的平整。最后要選用施工運料車進行路面使用情況測試,根據施工運料車運行對路面的影響來判斷路面強夯效果,以便于下一階段路基填土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結語

現階段,我國強夯填片石滲水路基施工技術種類及方法較多,同時適用環境也有著一定的差別。為提高其實際的應用效果,需按照實際施工的基本要求及計劃標準進行選擇,以此確保強夯填片石滲路基施工能夠切實的在道路施工發揮其重要作用,從而提高我國現階段道路施工的基礎水平,以便于更好及更為有效的利用強夯填片石滲水路基施工優勢來保障道路應用安全性及穩定性。

篇5

我在賀州項目部做的工作職責是資料員,雖然我更希望的實習崗位是預算員,但是有學習的機會,我就會好好把握的。剛開始做資料時,我的領導覺得我剛接觸,沒給我布置什么高難度的工作,就給我看看了賀州市平桂管理區白馬、大沖水庫的相關圖紙,讓我先弄水庫的工程概況,讓我把工程概況存進電子文檔里。每當遇到我不會的東西時,我先問問自己會不會,實在不會的,就問問領導。當我在圖紙里看到有工程概況時,我就明白:當遇到什么不懂的,先自己動手找找,總會有意想不到是收獲的;實在找不著了,就問人,沒什么大不了的,不懂就要問嘛。

其實我在網上找了找資料員的工作流程,其中有:開工前資料、質量驗收資料、分試驗資料、材料、產品、構配件等合格證資料、施工過程資料、分必要時應增補的資料、竣工資料。

開工前資料的準備有:中標通知書及施工許可證、施工合同、委托監理工程的監理合同、施工圖審查批準書及施工圖審查報告、質量監督登記書、巖石工程勘察報告、施工圖會審記錄、經監理(或業主)批準所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開工報告等。我接觸到就只有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按照之前的范文對白馬、大沖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進行了修改。施組的內容蠻多的,有施工總說明、工程整體規劃(要求附上項目經理組織機構圖及其各自的職責)、施工平面布置及臨時工程施工方案、施工進度及工期保證措施(列出主要機械設備及勞動力計劃)、主要工程施工方案(拆除工程、土石方開挖施工、新建放水涵洞、鋼筋混凝土襯砌施工、砌石工程、鉆孔和灌漿工程、涵洞封堵、護坡施工)、冬雨季施工措施、工程質量管理及保證措施、安全生產及安全保證措施、文明施工與環境保護、對本工程實施的合理化建議等十個章節。大部分都可以從網上搜索得到,只要稍加修改就好了。當然在編制過程中也遇到了些許問題,例如做組織機構圖時不太了解,在慢慢摸索中時間就浪費掉了;對本水庫的具體情況不了解而又百度不到時是最傷腦筋的,特別是遇到領導不在的時候,就只能做著別的內容先,等待也是一種煎熬,亦是一種鍛煉。

水利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蠻多的,我本以為在施組里包含了專項方案就不用再另外做了,其實我錯了。如白馬水庫,主要工程是隧洞施工過程,還要增加防汛預案、護坡、灌漿等專項施工方案,另外也要增加安全施工專項方案、質量保證措施。

在水利工程公司實習的同學應該都有接觸過《水利水電施工評定表》吧,內容蠻多的。從來沒接觸過這些表格的我,在接到任務后懵了。在百度和《資料員一本通》的幫助下,我找到了范本。我很佩服百度的強大!

白馬水庫壩址位于賀州市平桂管理區沙田鎮寶馬村,工程設計灌溉耕地0.08萬畝,實際灌溉面積0.06萬畝,水庫地理位置東經111°27′00′,北緯24°18′50′,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的小《二》型水庫。水庫工程等別為v等,主要建筑物級別為5級;水庫于1965年1月動工興建,1970年11月建成。

水庫位于珠江流域賀江支流上,水庫集雨面積2.20k㎡,原設計總庫容80萬m³,庫區流域屬于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本水庫樞紐工程由大壩加固工程、溢洪道加固工程、放水設施加固工程、防汛公路改造工程、值班房新建工程、金屬結構設備及安裝工程。大壩壩址區原河底高程105.16m,河底床寬約110m,河谷呈“u”字形,兩岸山勢起伏較平緩。攔河壩直跨河床,壩軸線近南北向布置。白馬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主要建設項目有:大壩加固工程、溢洪道加固工程、放水設施加固工程、防汛公路改造工程、值班房新建工程、金屬結構設備及安裝工程等。

做工程質量評定表時,是根據單元工程進行各自的評定,例如:充填灌漿用的是《巖石地基固結灌漿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表》;帷幕灌漿用《巖石地基帷幕灌漿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表》;土方開挖用《軟基和岸坡開挖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表》;混凝土護坡、底板等用《混凝土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表》;砂石墊層用《反濾工程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表》;漿砌石齒墻用《漿砌石墩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表》等。還有個《重要隱蔽單元工程(關鍵部位單元工程)質量等級鑒定表》,這個表主要用于鑒定充填灌漿、帷幕灌漿。弄完《評定表》和《鑒定表》后還有個《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三檢表》,對專項單元工程進行初檢、復檢、終撿。

我在網上搜索了關于施工方的施工月報內容的要求:

一、施工月報內容、提供方式、提供份數須滿足業主要求(一般情況下是我方、監理方、業主方各一份)。

二、施工月報內容除滿足業主要求之外,還須滿足以下要求。

(一)月施工概況介紹

(二)施工進度計劃執行情況介紹

1、上月生產計劃執行情況說明。要求按涵洞、橋梁與單位工程編號順序列表說明。

2、對計劃超前或滯后的原因進行分析,重點是對總工期的影響分析。

3、對下月生產計劃安排進行說明(月生產計劃必須有項目負責人簽字)。要求下月生產計劃原件1份(總站),復印件1份(分站);要求按路基、涵洞、橋梁與單位工程編號順序編制,(路基單位工程以連續施工段;涵洞單位工程以每座涵洞;橋梁單位工程以墩臺為編制單位)。

4、下月施工資源要素配置說明:

1)列表說明投入的施工機械情況,內容包括名稱、型號、數量、完好狀況(各項目部分列)。

2)列表說明下月施工主要耗材及數量與產地(按各項目部分列)。

3)列表說明下月施工擬在崗的特殊工種人員名單及證件編號(按局指與各項目部分列)。

4)列表說明下月施工擬在崗的施工安全管理人員名單及證件編號(按局指與各項目部分列)。

5)列表說明下月擬在崗的質量檢查工程師人員名單及證件編號(按局指與各項目部分列)。

6)列表說明下月擬在崗的管理人員、技術人中、特殊工種人員、工人數量(按局指與各項目部分列)。

(三)施工工程質量情況說明

1、列表說明已完工程檢驗批檢驗情況與分項、分部工程質量評定情況。列表要求同(二)第3條要求。

篇6

[關鍵詞]壩址比選;壩型比選;泄洪建筑物選擇

南村水庫是辛安泉改擴建工程的調蓄水庫,其主要任務是向黎城縣1666.67hm2耕地提供灌溉用水,年供水量604萬m3,同時可用于特大干旱年的生活應急用水。水庫作為辛安泉改擴建工程向黎城縣供水的4座調蓄水庫之一(其余3座已建成),可調蓄辛安泉供水改擴建工程向黎城縣提供的農業灌溉用水,提高灌溉取水可靠性和保證率,對黎城縣農業發展以及黎城縣“十二五”規劃的順利實施和完成起著重要的作用。

1壩址選擇

1.1沖溝比選

在大水網黎城縣供水規劃當中,南村水庫負責的供水區域范圍內,以及辛安泉供水改擴建工程向黎城縣的供水管線附近,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數十條沖溝,比較大的沖溝有擬選沖溝,同時在其東邊與西邊分布有2條沖溝。在擬選沖溝西邊與東邊的兩條沖溝中,西邊沖溝偏處灌區西隅,離供水對象較遠;東邊沖溝雖地處灌區中部偏西,離供水對象較近,但是庫容條件不夠。擬選沖溝位于黎城縣上桂花村北側、南村東南側,為小東河的一級支溝,具有滿足庫容要求的建庫條件。該溝上游并聯建三座塘壩(當地又稱“三聯壩水庫”),具有一定的蓄洪攔沙能力,可以減少南村水庫的入庫洪量和入庫泥沙量。南村水庫設在此條沖溝上入庫洪水和泥沙量會很少,因此所需的死庫容和調洪庫容很小,在此修建調蓄水庫可節省工程投資,辛安泉供水改擴建工程向黎城縣提供供水的管線沿勇進渠自西南向東北穿過該沖溝,可在供水管線管身上設取水口,水流可經消能后自流入庫,故將南村水庫布置在擬選沖溝內。

1.2壩址比選

上下根據擬選沖溝沿線的地形及庫容條件,本階段初選了兩個壩址。上壩址位于黎城縣南村下游約700m、上桂花村西北80m處沖溝上。壩址距上游已建的三聯壩水庫約1.8km,距沿勇進渠布置的辛安泉供水管線約1.6km。主河床靠近右岸,左側為河漫灘。谷底寬85m,地形較為平緩,地面高程782m~785m。左右兩岸均為土質岸坡,岸頂高程在815m以上,河谷斷面呈“U”型。下壩址位于黎城縣城上桂花村北側沖溝“S”形彎處,谷底寬約35m。河床地形較為平緩,地面高程為774.5m左右,岸頂高程在800m左右,河谷斷面呈“U”型,主河槽位于左側,右側為河漫灘。下壩址河谷較窄,庫容條件好,但其右岸緊鄰上桂花村,大壩右壩肩施工場地極其有限,施工時會危及民房。村西北側民房在庫區淹沒影響范圍內,水庫蓄水后岸坡坍塌和浸沒等問題會危及村莊的安全,再加上水庫處于居民生活區,生活垃圾及污水會影響水庫水質。上壩址河谷比較開闊,壩長較長,庫容條件較差,左岸沖溝發育,右岸距離上桂花村較近,泄洪設施布置受限制。但庫區位于上桂花村上游,相對下壩址來說,距村莊較遠,施工對村民影響小,也可避免居民生活垃圾對水庫水質的影響。庫容不足的問題可通過開挖庫區內山包上壩解決:即利用庫區內壩軸線上游約60m處的一個馬鞍形土質山包作為土料場,該料場土料的儲量、質量均能滿足大壩填筑土料的要求。通過開挖該山包土料上壩來達到既增加水庫庫容又減小工程棄渣量的目的,同時土料上壩運距短,可降低工程投資。因此選用上壩址作為推薦壩址。

2壩型選擇

壩址區主要發育地層有第四系中更新統洪積物,巖性主要為淺紅~紅褐色低液限粘土為主,局部發育有鈣質結核層,夾卵石混合土透鏡體,垂直節理發育,主要分布于溝谷兩岸及谷底下部,厚度大于50m,壩址左、右兩岸均為土質岸坡。從地質條件來說,無建設重力壩的條件。從筑壩材料的角度來說,壩址區較大范圍內均無巖石出露,最近的石料場距壩址5km以上,砂礫料則需外購,修建面板壩的條件也不具備。水庫壩址范圍內土料豐富,各項指標均滿足土壩的筑壩需求,修建土壩具有天然的優勢。選定壩址的庫容條件較差,需對現狀庫區進行開挖以增加庫容,選擇修建土壩時,以庫區內壩軸線上游約60m處的一個馬鞍形土質山包作為土料場,開挖料作為筑壩土料直接上壩,開挖后不僅能增加10多萬m3庫容,減少了工程棄料,且具有上壩運距短的優勢,多方面降低了工程造價。根據壩址區土料的物理力學特性,考慮現階段國內土壩的施工工藝,推薦采用碾壓均質土壩方案。

3泄洪方案選擇

南村水庫壩址以上總控制流域面積10.1km2,其上游1.8km處“三聯壩水庫”控制流域面積6.6km2,“三聯壩水庫”~南村水庫區間流域面積3.5km2。南村水庫因上游有“三聯壩水庫”攔蓄部分洪水,入庫洪量及泥沙量均不大,泄洪建筑物的規模所需較小,此為興建南村水庫的有利條件。但“三聯壩水庫”實為勇進渠過溝渠基攔賽溝道形成的水庫,水庫從建成以來,一直處于較低水位運行,未出現過重大險情,但大壩也未做過安全鑒定,目前壩體質量如何不得而知,另外,“三聯壩水庫”無泄洪設施,無法保證汛期運行水位,存在垮壩風險,該水庫一旦發生破壞則直接危及南村水庫的安全。此為興建南村水庫的不利條件。南村水庫的泄洪方案設計必須結合“三聯壩水庫”的實際情況統一考慮。為了水庫安全,考慮在“三聯壩水庫”設置泄洪洞。因三聯壩水庫實為勇進渠管理范圍且距南村水庫較遠,為避免后期管理糾紛及減小維護難度,“三聯壩水庫”泄洪洞不設泄洪控制機構。“三聯壩水庫”泄洪洞建成后,南村水庫的入庫洪水為“三聯壩水庫”~南村水庫壩址的區間洪水和經過“三聯壩水庫”調蓄過后的洪水,其洪峰流量、洪量值均很小。

根據水文調算結果,南村水庫僅采用泄洪洞就可滿足泄洪要求,無需布置溢洪道;且根據水庫投入運行后放空水庫及排沙需求,結合南村水庫供水對象,一部分處于水庫兩岸臺地需提水灌溉,一部分通過水庫放水就可自流入灌區的工程實際,綜合考慮采用泄洪洞泄洪。泄洪洞可兼做供水洞,灌溉用水通過泄洪洞自流入下游灌區。需提水灌溉的部分,提水管線取水口可設在泄洪洞進水塔塔身上,而管線則埋設于泄洪洞底部沿泄洪洞布置,這樣就較好地利用了泄洪洞的便利條件,減少了供水管線的投資。因大壩右岸緊鄰上桂花村,泄洪洞布置困難且施工及運行中會對村莊產生一定不安全因素,故將泄洪洞布置在大壩上游左側主溝的岸坡內。此布置結合施工導流設計考慮,施工期可利用大壩上游左側沖溝過溝路基作為圍堰,暫時封堵路基下涵洞,攔蓄左側主溝的施工期洪水,大壩上游右側兩支溝洪水則采取修筑圍堰攔蓄施工期洪水。因此泄洪洞無施工期導流要求,泄洪洞施工不受施工期洪水影響,可較從容地安排工期,減小施工強度,保證施工進度,消除一定的安全隱患。

4結語

篇7

關鍵詞:翻板閘門 望江嶺水庫 應用

中圖分類號:TV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c)-0055-02

由于水利砼自動翻板閘門具有過流能力強、制造方便、造價低、維護簡單等諸多優點,湖北省通山縣望江嶺水庫主壩選用11扇水利砼自動翻板閘門(4.0m×8.0m),閘門總凈寬88m。本文探討了水利砼自動翻板閘門在通山縣望江嶺水庫設計、施工及質量控制的有關經驗和問題。實踐證明,水利砼自動翻板閘門在望江嶺水庫應用是十分成功的,運行安全可靠、經濟效益顯著,較好解決了提高發電水頭(或蓄水量)與保證度汛安全的矛盾。

望江嶺水庫位于通山縣通羊鎮,大壩攔截富水上游干流廈鋪河,水庫壩址距通山縣城10km。大壩承雨面積386km2,水庫原登記總庫容998萬m3,除險加固工程完工后總庫容1787萬m3,是一座以灌溉、發電為主,兼有防洪、養殖等綜合效益的水利水電樞紐工程。

1 工程布置

望江嶺水庫主壩溢流壩頂共布置了11扇8m寬、4m高的鋼筋砼結構水利自動翻板閘門。設計單位要求翻板閘門門體砼強度不低于C30,支墩砼強度不低于C25,施工單位根據設計指標委托生產廠家設計翻板閘門圖紙,并報監理單位、建設單位審批后作為生產加工圖紙,如圖1,圖2。

2 翻板閘門運行軌跡

門板開啟向前翻開的最大距離為256mm,向后翻開的最大距離為4594mm,支墩距下游建筑物的距離不小于1000mm。為了不影響布置鄰近建筑物(如啟閉機臺立柱),必須對翻板閘門進行開啟試驗確定實際開啟范圍(圖3)。

3 施工方案

3.1 準備工作

(1)修筑吊裝施工車輛的臨時道路,保證路基扎實、穩定,路面平整;(2)施工機具準備、維修、保養、安設等;(3)門機部件運至施工現場前期,認真檢查核實所有部件。運輸車輛裝車時應綁扎牢固,裝卸過程要按順序進行,以免造成部件損壞變形,影響組拼安裝。

3.2 門機運行軌道鋪設

門機走行軌道軌距為5m,誤差控制在0~+2cm之間,兩側軌面要在同一水平面上。鋼軌接頭用魚尾板緊固,鋼軌底部縫隙采用砂漿充填密實。

3.3 門機拼裝

門機在主壩堰頂進行拼裝。拼裝結束后,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仔細檢查導梁連接外螺栓是否松動,金屬結構的主要部位焊縫有無起裂,擋體塊是否牢固,吊鏈、鋼絲繩、吊板、提環是否起裂紋、斷絲、變形,對工作范圍內的障礙物、積水、油污等進行清除,軌道要保持平直,地梁有足夠穩定性與牢固性。

門機安裝完畢進行空車試運行和吊重試驗,并進行一次全面安全試運行檢查。螺栓、銷子連接是否牢固;電氣線是否正確;電線有否破損和擠壓;以及軌道接頭是否平順;支墊是否平穩和軌距尺寸是否正確等。門機運轉正常后,才能進行砼翻板閘門的安裝。

3.4 翻板閘門安裝

砼翻板閘門安裝順序由右岸1#向11#跨的順序進行,吊裝順序為先支墩后砼翻板閘門。

(1)測量定位。

采用全站儀在主壩堰頂上測出砼翻板閘門的軸線,并以此為依據放出每一塊砼翻板閘門的中心線,作為吊裝就位的基線;在堰頂放出支墩的中心線。

(2)支墩安裝。

按照廠家設計圖紙要求,采用風鎬在堰頂鑿出支墩預留孔。在施工的過程中,發現限于當時施工條件,老壩的砼澆筑質量較差。為了防止支墩安裝時將堰頂擊穿,根據業主意見采用雙排錨筋和鋪設鋼筋網對預留孔進行加固。

根據廠家設計圖紙要求,采用C30砼將預留孔底部澆筑平整。用門機將支墩吊裝到位后,再根據翻板閘門安裝軸線,對支墩整體進行定位、調平,然后用鋼筋焊接固定,澆筑C30二期砼。

(3)門體安裝。

施工前,要保證翻板閘門門置的平整度滿足要求。用門機將門體構件組裝到位后,再安裝止水橡皮。翻板閘門安裝的軸線及與支墩的相對位置要滿足要求。

(4)門體調整。

砼翻板閘門安裝完畢后,在第一次洪水來臨前,應布置好觀測水位尺,及時記錄閘門開啟的特征水位及閘門的開啟順序,待洪水過后,要對閘門的配重和止水橡皮的間隙進行調整。

4 質量控制

目前,還沒有部頒的砼翻板閘門有關施工規范和標準表樣,經與設計單位、現場監理工程師共同協商,主要對鉸座(支墩)安裝、鉸軸、支臂安裝及門體安裝等工序進行檢測。

篇8

關鍵詞:邊坡;預防設計;滑坡

中圖分類號:U41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目前,邊坡的討論主要在于穩定性計算,邊坡的防護與加固方法等,對于總結不同類型邊坡預防方法的文章還較少,因此有必要對邊坡的預防設計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分析。本文針對成安渝高速公路的設計方法,結合其他邊坡的工程實例,從繞避滑坡、預防古滑坡復活、不同類型邊坡處理措施及對變形滑坡治理四個方面提出一些經驗性建議,對類似工程將有積極的參考價值。

1 繞避滑坡

在選線、工程選址時,避開滑坡能徹底地預防滑坡災害,但是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不可能繞開所有的地質病害,這時,繞避滑坡在技術經濟上應進行綜合比較。對于規模巨大,危害嚴重,難以治理或治理費用昂貴的滑坡應盡量繞避;對于具有大型斷裂破碎帶或者滑坡連續分布地段,施工后可能發生眾多滑坡地段應盡量繞避。

選線時應做到技術可行、經濟合理、有充分根據的繞避。在工可階段選擇線路走廊,在初步設計階段選擇線路方案,在詳勘施工圖階段確定路線具置都必須加強地質工作。盡量查明沿線的巖性構造,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以及不良地質現象,查明滑坡的規模性質和穩定狀態,以及在自然條件,人為因素影響下的變化趨勢和危害程度,才能為方案比選提供充分的依據。

枝柳鐵路大庸至吉首南北向線路的方案沿大庸至吉首大斷裂的河谷走向,該段處在大斷裂延伸100公里的逆斷層,形成河谷的緩坡的寬大破裂帶,沿破裂帶的上盤有一系列大小不一數量多的滑坡群。北向線路布設在斷層破碎帶上,施工后產生滑坡,錯落不斷被迫改線;南向線路繞避該段不良地質,在施工中未出現大的滑坡,工程提早完成。

預防古滑坡復活的措施

2.1 通過路線的平剖面調整預防滑坡

當線路必須通過滑坡時,可調整縱斷面使工程增加下滑段挖方和抗滑段填方,以求減少下滑力,增加抗滑力,使滑坡增加穩定性。

當滑坡前緣受河流沖刷而導致滑坡復活時,還應該設置防沖刷的工程措施。

當路線位置調整至滑坡后緣外以挖方通過時,如能保證安全也可不治理滑坡

2.2 預加固和加強排水預防滑坡復活

首先是采取地表和地下水措施(環形截水溝、樹枝狀截水溝、排水隧洞,支撐盲溝等)提高滑帶土的強度,增加穩定性

其次,根據最不利的工況下的穩定系數或下滑推力,設置支擋工程,有條件時采用減重和反壓措施

3 不同類型邊坡處理措施

3.1橋梁通過滑坡時

橋梁對滑坡滑移產生的推力的敏感度比路基要高,一般橋梁不宜通過滑坡,但必須在滑坡通過時,可在靠山側或河流側設置一排抗滑樁預加固,當滑坡穩定性較高時,可在每個橋樁上側設置幾根根抗滑樁,并在抗滑段的滑坡前緣填土反壓,提高滑坡的穩定性,確保橋梁的安全。當橋梁在上下兩級滑坡之間通過時,則需在橋梁上下側均設置支擋工程,并且應在橋梁施工之前完成滑坡的加固工程。

3.2隧道通過滑坡時的預防措施

隧道穿過滑坡時易被滑坡擠壓變形和錯斷,因此一般不應在滑坡內設置隧道。隧道穿越滑坡的預防,首先要掌握滑坡的性質規模,地質結構穩定狀態,以及隧道穿越滑坡的位置,方向,穿越滑體的長度,穿入滑坡面以下的深度,然后評價隧道施工對滑坡的影響,滑坡的發展和一旦滑動對隧道的危害,從而決定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如果滑坡已經穩定且沒有復活的可能性,則只需控制隧道的開挖方式和支護結構,減少對滑坡的干擾即可。若滑坡不穩定或有潛在滑移的可能,則必須先治理滑坡,進行預加固后在開挖隧道

大岳溪隧道沿湖南沅水左岸的傍山隧道,隧道高出江面50m,山坡坡腳的沿江公路路塹邊坡高達30m,由于邊坡巖體風化,破碎并有傾向河側的不利結構面,每年兩季容易發生表層邊坡坍塌,危及隧道安全。最后在公路上方與隧道之間布設兩排抗滑樁,確保其抗滑樁上方隧道圍巖的穩定。

3.3水庫地區庫岸滑坡的預防

水庫蓄水后,庫岸被水淹沒,滑面會因此軟化,抗剪強度降低,抗滑段因浮重的影響,其抗滑力降低,庫水位的驟降的山體中地下水的滲流形成水壓力都會導致古滑坡的復活。因此在已成為公路下方修建水庫或公路經過水庫地段,都應對水庫進行工程地質評價,對不穩定的或可能發展為滑坡的地段進行預加固。

值得注意的是,預防滑坡的復活和發生,首先要注重滑坡區的地表和地下排水工程,減少地表水的下滲。滑帶土中的地下水對穩定滑坡的作用是顯著的,實踐表明,設置截水,排水的隧洞,盲溝后,滑帶土的內摩擦角提高1~2°,可減少下滑力,節省支擋工程。

4 已變形滑坡的治理

在邊坡或山坡已經發生變形,山坡或已有建筑物出現裂縫、錯位甚至山坡裂縫已經貫通,開始下滑時,應立即判明變形的性質和原因,盡快采取措施防止變形的發展擴大或急劇滑動造成災害,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下列措施。

首先,停止施工,分析原因,加強動態監測。

其次,立即采取措施,控制變形擴大。初步調查測繪后,應盡快夯填地表裂縫,增設臨時或永久排水溝,防止地表水滲入坡體加速變形。對性質復雜的滑坡或古滑坡復活,應盡快開展地質調整和必要勘探,判明其性質,原因,規模,危害性和發展趨勢,制定防止惡化的應急措施和永久加固措施。在未確定性質前,應停止一切進一步削弱抗滑段抗滑力的施工;對變形發展快,危害嚴重的滑坡,特別是下滑力較大的高陡邊坡,應立即在山坡上部主滑牽引段進行減重,減少下推力。有條件時,可將減載土方移至前緣反壓更有事倍功半的效果;當滑坡的地下水發育或有地下水滲出時,可采用施工快的仰斜排水孔排出滑帶中地下水減少空隙水壓,提高抗滑力

最后,盡快補充勘察,制定永久治理方案,在采取應急措施暫時控制滑坡穩定后,應盡快補充勘察資料,查明其滑坡性質的穩定性,對癥下藥,采取永久性的防治措施

成安渝高速公路龍泉山4#隧道出口路基在開挖過程中,其出口右側的山坡產生淺層裂縫,隨著邊坡坡腳土方開挖,土體產生蠕動、擠壓,山坡裂縫逐漸變寬變深,產生裂縫的范圍也逐漸擴大,并產生錯臺,前緣開挖邊坡坡面產生裂縫,形成工程滑坡。后停止施工并補充勘探查明,由于該滑坡地段地形有利于地表水的匯集,降雨時大量雨水易形成漫流而滲入坡體形成地下水。滑體土層以坡崩積層粉質粘土為主,呈飽和,可塑狀態。下伏基巖為侏羅系砂質泥巖,屬于易風化遇水易軟化的軟質巖層,節理裂隙發育,泥巖地層中普遍含鈣質,夾灰綠色頁巖,遇水極易軟化,形成軟弱層。后采取在滑體邊界設置截水溝,以防地表水匯入滑體,并在滑坡段采用普通抗滑樁+現澆掛板進行防護工程設計處理。

5 結 論

滑坡災害嚴重,治理費用昂貴,在選線時盡量避開滑坡連續分布地段,對于必須在滑坡地帶通過時,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預防措施來防止滑坡復活,若滑坡已經變形,則應加強盡快采取措施防止變形的發展擴大或急劇滑動造成災害。

參 考 文 獻

[1]徐邦棟.滑坡分析與防治[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1.

篇9

關鍵詞:華林水庫;除險加固;大壩加固

Abstract: the article combin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XuWenXian shenyang reservoir operation as analysis data,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seepage path is discussed, and according to the work experience of many years engaged in hydraulic, put forward specific problems of reinforcement measures.

Keywords: shenyang reservoir; Strengthening problems; Dam reinforcement

中圖分類號:C3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 工程概述

華林水庫位于廣東省徐聞縣龍塘鎮西南部,座落于黃定河下游,距離龍塘鎮鎮約6公里,距離徐聞縣城約22公里。

華林水庫樞紐工程于1957年10月動工興建,1959年11月水庫基本建成,同年12月全面發揮效益。華林水庫是一宗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養殖及多種經營等綜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庫。水庫設計灌溉面積0.21萬畝,現實際僅灌0.15萬畝。

根據華林水庫原設計和檔案資料,復核前的水庫原設計標準及設計特征值為:華林水庫工程等別為Ⅳ等,屬小(一)型水庫,主要建筑物級別為4級。設計洪水為20年一遇(P=5%),校核洪水為100年一遇(P=1%)。華林水庫控制集雨面積6.5km2;水庫死水位45.6m,相應庫容6×104m3;正常蓄水位53m,相應庫容145×104m3;設計洪水位53.98m,相應庫容161×104m3;校核洪水位54.22m,相應庫容165×104m3。

水庫工程主要由庫區樞紐和灌區組成。庫區樞紐主要建筑物有:土壩一座,長630m,最大壩高13.9m,壩頂高程55.5m,壩頂寬3.5m;溢洪道為漿砌石梯形明渠,邊坡系數為1,凈寬25米,堰頂高程53.00米;輸水涵一座,輸水涵位于大壩中部,為鋼筋混凝土圓涵,長78米,砼管內徑為1.0米,管壁厚0.2米,設計輸水流量3m3/s。采用5噸卷揚機斜拉式啟閉。

2 華林水庫存在的問題

2005年華林水庫管理處委托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進行華林水庫大壩安全鑒定,鑒定結論華林水庫大壩安全類別評定為三類壩,安全鑒定發現工程的存在問題為:

(1)安全復核計算表明正常蓄水位穩定滲流期主壩下游坡、校核洪水位驟降至溢洪道堰頂高程不穩定期滲流期副壩上游坡的抗滑穩定最小安全系數不能滿足規范要求。

(2)主壩后壩坡在左壩頭與山體結合處68m高程附近有散滲現象,壩體填土較疏松,密實度較差,大壩表層約5m范圍、右壩頭填土和壩基透水性較強;副壩右壩頭舊溢洪道范圍76m高程附近存在較明顯的疏松分界面,后坡67.0m高程有滲水現象(庫水位77.0m以上)。

(3)溢洪道進水口左側翼墻部分變形,有多處貫穿性裂縫,基底應力不滿足規范要求;溢洪道陡坡段局部側墻高度不足,鼻坎下右側山巖突出,泄流量較大時產生折沖水流,有可能危及鼻坎安全。

(4)隧洞進口閘門和進出口閘門啟閉設備老化殘舊、銹蝕嚴重,涵管出口蝶閥使用至今已達30年,止水橡膠老化、有漏水現象,存在安全隱患。

3主要建筑物加固措施

3.1 大壩加固

3.1.1壩頂高程復核

本水庫土壩工程等級為3級,壩頂高程的確定,根據《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范SL274-2001》第5.3.1、5.3.3條規定,壩頂在靜水位以上的超高按下式確定:

壩頂超高(y)=最大風壅水面高度(e)+最大波浪在壩坡上的爬高(R)+安全超高(A);

安全超高:正常運用工況(P=2%)取0.70m,非常運用工況(P=0.1%)取0.50m;

華林水庫主、副壩均為均質土壩,現狀主壩迎水坡為干砌石護坡,副壩迎水坡亦為干砌石護坡,加固后均為混凝土塊護坡。

根據擬定的計算工況,參數,風壅水面高度和波浪爬高,按《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范SL274-2001》附錄A公式,采用《水利水電工程PC-1500程序集》的“波浪護坡計算程序K-5”進行計算,求得土壩在各種工況下的波浪爬高、風壅高度,根據各種工況下的靜水位和波浪爬高等計算成果求得壩頂安全超高及壩頂高程。華林水庫實測主、副壩現有壩頂高程和防浪墻頂高程如表1所示。

表1壩頂安全超高及壩頂高程計算表單位:m

從表1,現狀壩頂高程86.0m高于復核的校核洪水位85.03m、現狀防浪墻頂高程87.0m高于復核要求的防浪墻頂高程85.897m,加固工程維持現狀壩頂和防浪墻頂高程不變。

3.1.2 大壩加固

由于正常蓄水位穩定滲流期主壩下游坡、死水位穩定滲流期主壩上游坡的抗滑穩定最小安全系數不能滿足規范要求,壩體填土局部較疏松、密度較差,后壩坡出現散滲,壩基存在強透水砂巖層等原因,主壩需進行防滲加固和穩定加固,防滲加固選擇2個方案進行比較:

①沿壩軸進行劈裂灌漿形成防滲泥墻(簡稱心墻防滲方案),②在前坡死水位以下高壓定噴形成混凝土防滲墻、死水位以上設斜墻防滲(簡稱斜墻防滲方案)。兩方案的技術經濟指標比較見表2,由于心墻防滲方案的工程造價較低,指標較優,又能達到工程防滲加固的目的,故壩體防滲加固選擇心墻防滲方案(即方案①)。穩定加固:主壩前坡剝除舊護坡干砌石后按設計1:2.5(按穩定計算確定)壩坡削坡、現澆混凝土護坡,主壩后坡按設計坡比1:2.75及1:3.0培厚壩坡和鋪草皮;副壩前坡剝除舊護坡干砌石后按現狀壩坡(按穩定計算確定)補坡平整(沉陷部分)后現澆混凝土護坡,后坡維持現狀不變。

表2土壩加固方案比較指標表(主要項目)

3.2溢洪道加固

溢洪道加固主要項目:①進口翼墻及前坦加固,現進口翼墻后挖土卸荷,前坦混凝土護面;②啟閉室加固,③溢洪道底板及側墻分縫鋼板壓板及膠泥更換;④溢洪道側墻欠高部分加高加固,⑤挑流鼻坎齒墻出露、埋深不夠,采用從下游補坡加固。

3.3 輸水隧洞加固

輸水隧洞加固項目:①隧洞進口混凝土閘門、啟閉機,出口閘門啟閉機已超期運行,更換;②進口引水渠段邊坡護坡剝舊建新;③隧洞中段117.9m未襯砌段進行襯砌;④進出口啟閉機室漏水、混凝土露筋,已到報廢期,拆除重建;⑤進口閘門通氣孔已被大石堵塞,通氣面積縮窄了70%,開挖新的閘后通氣孔(Φ30cm);⑥隧洞出口洪水歸河泄水涵洞已破爛,拆除重建。

3.4 輸水涵管加固

現有輸水涵管內徑φ0.95m,管長145m,局部漏水,經復核涵管過水斷面不能滿足經濟運行要求,設計過流量6.8m3/s庫水位81.0m水頭損失達30%。但經比較涵管斷面不增大亦不增建另一涵管,其加固措施只是沿涵管軸線向灌漿防漏、漏水處涂環氧樹脂加固。

3.3.自動監測系統設計

水庫自動監測系統亦稱“超短波自動化綜合參數監控系統”,其主要內容包括:①水庫水位、水庫集雨區雨量遙測及洪水預報系統,并包括大壩測壓管水位及滲漏堰槽的監測;②閘門自動測控系統;③大壩位移、沉降自動觀測系統;④縣區三防辦中心站、水庫管理處及水文處的分中心,二級計算機組網無線數據通訊系統。

3.4 交通道路及防汛交通工具

①管理處至隧洞出通道路:加固工程計劃新建790m的4m泥結石路面或混凝土路面,兼作施工及工程完成后的管理用路。②上壩公路:主、副壩間交通公路0.13km為泥路,路面坡度達15度,加固工程計劃新建為混凝土路面,路基由4m擴寬為6m;主壩上壩公路整治修護。③ 擬購置防汛專用車一輛,防汛機動船一艘。

4除險加固后主要建筑物基本情況

(1)主、副壩均為均質土壩,主壩長400m,壩頂寬度6m,除險加固后最大壩高36.0m,壩頂高程86.0m,防浪墻頂高程87.0m;副壩長300m,壩頂寬度6m,加固后最大壩高26.0m,壩頂高程86.0m,防浪墻頂高程87.0m。

(2)溢洪道為寬頂堰閘式,現狀堰頂高頂76.00m,加固后堰頂高頂76.00m,設三扇6m×5.2m的平板鋼閘門,總凈寬18.0m,最大泄量801.2m3/s。

(3)輸水隧洞為有壓隧洞,進口段為門洞形,斷面尺寸1.6m×1.8m,出口段為圓形斷面,隧洞中段為堅硬完整的巖石,長210m,隧洞進水口底高程67.50m,出口高程65.50m。

(4)現有輸水涵管內徑φ0.95m,管長145m,進口底高程66.70m。

水庫灌區現狀實灌3.74萬畝,加固后配合灌區改造恢復設計灌溉面積5萬畝。

篇10

1.前言

成安渝高速公路四川段起于成都繞城高速公路與成洛路交匯處,途經成都市龍泉驛區和資陽市境內的簡陽市、樂至縣、安岳縣進入重慶境內。其中朝陽水庫水源保護區位于K116+920至K119+200段,線路上跨朝陽水庫。水源保護區內線路總長2280m,其中路基段長2028.8m;橋梁段長251.2m,有兩座橋梁上跨朝陽水庫。

朝陽水庫水源保護區屬于Ⅱ級水源保護區,因此要求水源保護區范圍內的高速公路路面水不能直接經邊溝直接排入周邊[1-3],需要對路面水進行收集處理。為此本文針對水源保護區的地形地貌特點,提出優化方案,并對優化方案進行對比,給出最終的推薦方案。

2.水源保護區排水原方案

2.1水源保護區路面排水系統

當前水源保護區排水系統組成如圖1所示,設有路面排水系統和坡面排水系統。其中,路面排水系統,通過路面邊溝引入蒸發池;坡面排水系統通過坡面邊溝把坡面匯水引入涵洞。

圖1 水源保護區排水系統

由于水源保護區,所在區域,夏秋多雨,冬季多霧,蒸發較慢,同時暴雨時降雨強度大,降雨量大,為此設置的蒸發池,難以保證雨水不溢流,而一旦溢流會污染周圍環境。

2.2水源保護區橋梁排水系統

水源保護區段有兩座橋梁,分別上跨朝陽水庫(如圖2)。其中朝陽水庫1#橋為中橋,長度為110.6m;朝陽水庫2#橋為大橋,長度為140.6m。兩橋相距僅約100m,通過庫區內的小島聯接,島上設置蒸發池匯集2#橋橋面水。當前,橋梁上部采用集中式排水,路面水引入附近蒸發池。

圖2 朝陽水庫水源保護區橋梁及蒸發池位置

為防止路面水進入庫區,污染飲用水,當前,在水源保護區內設置了十處蒸發池,匯聚路面水,蒸發池對稱設置在道路邊坡兩側,每個蒸發池體積為252.67m3。

3.水源保護區常用雨水處理措施

當高速公路穿越水源保護區,為防止路面水以及具有污染性的運輸品因泄漏等污染水源,需要采取措施,對路面雨水進行處理,防止路面水流入水源保護區,當前常用的保護措施有以下幾種:

3.1蒸發池

為匯聚地表水,修筑具有集水功能的水池。蒸發池內的水主要通過蒸發和滲漏使之消散。通常蒸發池的形式如圖3所示。正常情況下,由于蒸發池內的水無法流出,因此其集水能力不能超過設計容量。根據規范,蒸發池設計容量在200 m3-300 m3。

圖3 蒸發池示意圖

2.雨水處理池

雨水處理池(如圖4)包括水生物濾池和應急處理池。通過路面水和坡面水兩套排水系統進行分別排水,其中,坡面水直接向區域內的溝渠排放,路面水則經雨水處理站處理后排放。

圖4 雨水處理站平面示意圖

(1)初期雨水處理

初期雨水處理采用,進水格柵沉淀植物吸收過濾滲濾補充地下水的處理工藝流程。

(2)后期雨水排放,下雨后期雨水經過配水井進入排水管就近低處排放。

(3)突發事故的應急處理

為防止在水源保護區路段因車禍造成的大量油品、有毒化學品泄漏流入水庫,設計中在每個路面雨水處理站設置突發事故應急池一座,用以截流突發事故時泄漏的有害物質。應急池采用鋼筋混凝土構造,并對池體內部做了重防腐處理,當池內儲存有毒物質、強酸強堿或被污染的雨水時,可以避免污水通過滲透污染周圍的環境和水體。水源保護區路段全線采用電子監控系統,可以隨時監測到路面上發生的突發事故。

(4)雨水處理站容積設計

降雨初期將地面污染物帶走的雨水被認為是初期雨水,而初期雨水量分為可溶性污染物和細小顆粒帶走的初期雨水,以及將不可溶性及難移動的污染物帶走的初期雨水。我國目前尚沒有這方面的統計資料及設計規范。美國設計規范規定:降雨量達到8-16mm時為初期雨水量;而澳大利亞環保部門的環評報告中的統計數據說明,當降雨量達到15mm時即可將道路表面油漬沖洗干凈;根據國內外相關研究及經驗,在此采用15mm的降雨量作為初期雨量,對水生物濾池進行設計[5]。應急池仍按設計30分鐘內降雨40mm確定。為此優化后的水生物濾池及應急處理池容積如表1。

5.結論

水源保護區的雨水處理措施有多種方式,設計時要根據建設項目的地形地貌、氣候環境、可能的運輸危險物、建設費用等進行綜合考慮,選擇可行有效的方式進行處理,并確保建成后項目能夠正常作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JTG/T D33-2012 公路排水設計規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2.

[2]羅幸平,馮忠居,余國紅等,高等級公路生態排水設計[J].公路交通科技,2006.

[3] 陳會東.高速公路穿越飲用水源保護區的防護措施探討[J]. 綠色科技,2011(1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