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學專業培養方案范文

時間:2023-05-04 13:15: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林學專業培養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林學專業培養方案

篇1

關鍵詞:三年制 臨床醫學專業 人才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217-02

臨床醫學專業作為一個辦學時間比較長的專業,在每所高等醫學院校都占有相當的比例,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級醫院對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職業能力要求不同,對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定位主要是面向基層,科學設置人才培養方案是學校培養出面向基層“下得去、留得住”的人才是一個值得長期思考和探索的問題,筆者結合平涼醫專人才培養定位就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式的設置進行探索。

1.培養原則。

依據學校的辦學理念,臨床醫學專業確定了“一個目標、雙向滲透、三個優化”的培養原則一個目標就是堅持醫學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相結合的目標;雙向滲透就是要實現基礎課與臨床課的雙向滲透,打破“老三段”傳統的基礎課一專業課一醫院實習的培養模式,推行基礎教學有實踐,臨床教學有見習,實習教學有理論,社會實踐有臨床的模式,將課堂學習、課間見習結合起來,實現學習、見習與實習的融合;三個優化是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體現在知識、能力、素質三個方面的優化。在這一目標下,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措施。

1.1加強人文教育,提升職業素質

根據臨床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職業崗位和臨床專業培養要求,堅持以醫學生物模式的轉變為指導,強調以人為中心,以健康為中心的理念,針對以往課程設置偏醫學基礎、輕人文教育的現象,形成了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四大課程模塊,堅持公共課:專業基礎課:醫學專業課的比例為3:3:4,增加了人文課程,重組、壓縮了專業基礎課,突出了臨床醫學專業課。

1.2強化實踐教學,體現雙向滲透

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1、2、3、4、5”特色:即“一條主線”――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二個結合”――技能學習內容與臨床工作需要、與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相結合。“三步訓練”――基本技能操作訓練,醫院見習、臨床實習前的集中訓練,實習中的專業技術綜合能力訓練;“四段考核”――堅持實習前強化訓練考核一實習期間出科考核―實習末期臨床技能多站式綜合考核一畢業前綜合考核;“五大保障”――實訓教學大綱保障,教材保障,實踐技能考核保障,高素質實踐教師團隊保障,實訓基地保障,形成了“重視理論、強化實踐”的辦學理念,設置了實踐教學體系圖。

1.3落實培養目標,實現三個優化

為了使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得到落實,將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分成基本理論與素質、專業技術與技能、職業崗位綜合能力三步驟實施。基本理論與素質的目的是給學生搭建本專業的文化基礎知識結構;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目的是通過本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構筑學生專業基本能力;強化職業崗位綜合能力和選修本專業相關課程,形成較強的職業能力,依據課程形成了知識、能力、素質、課程設置分解表。(見表1)

2.課程體系。

在實際工作中,實行了專業課程設置與工作崗位密切結合的課程體系,緊緊圍繞培養目標,按照臨床醫學人才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專業技能的要求,結合崗位需要,以“必須為準、夠用為度、實用為先”的原則,設置了臨床醫學專業現有的課程體系,在教學體制上體現“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執業助理醫師”的教育理念,突出臨床專業實踐性、操作性強的特點,實施十個月實習制度。

3.培養理念。

臨床醫學教學團隊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了重視理論、強化實踐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制訂了一年級強化專業意識、二年級重視實踐技能,三年級培養綜合能力的培養計劃,并取得了明顯成績。

3.1強化理論教學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按照“必須夠用、實用為先”的原則,課堂中貫穿對臨床常見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注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從事基層醫療、社區保健等方面工作。

3.2重視實踐操作

為了加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專業教師結合行業現狀研究、制定了《常用臨床基本技能操作程序及評分標準》及《職業能力訓練計劃》。專業教師將職業能力訓練計劃貫穿于臨床教學環節中。診斷學開設了11個技能項目,內科學開設了9個項目,外科手術學開設了7個基本操作和三個手術項目,婦產科學開設了9個技能操作項目,每一個項目提出了具體的技能要求,并按照操作標準由相應教研室對學生試試技能考核。

3.3注重臨床應用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將臨床見習教學法貫穿在臨床醫學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的教學中,讓學生盡早接觸臨床,將學校教學與基地教學、社區教學相結合,使學生及早地領略臨床工作實況。學生可以在課堂、課間、假期進醫院、進社區開展醫療實踐活動。

篇2

關鍵詞:林學專業;實踐教學;實習方式;改革

林學專業是浙江省本科教育中惟一的一個涉林專業,為浙江省重點專業,承擔著培養適應新時期需要的現代林業科技和管理人才的重任。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和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明顯趨向復合化,對人才的綜合素質、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一輪培養方案修訂中,浙江林學院提出了林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培養具備林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基礎扎實、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在林業、農業、環保、城鎮建設等行業從事森林培育、森林資源經營與管理、經濟林栽培、竹林栽培、種質創新與遺傳改良、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森林生態建設等工作,全面發展與鮮明個性相結合,具有進一步自主學習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強實踐教學改革,對提高林學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促進人才培養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一、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林學本科專業是以林學學科為主要支撐的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在目前大眾化教育背景下,主要培養面向基層和企業,直接指導農林業生產的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在林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和現實因素的影響,實踐教學還存在著一些缺陷和問題。

(1)1998年國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提出了“拓寬基礎,淡化專業,加強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的要求,專業課學時數被大量壓縮。如我校原來的林學、經濟林、森林保護專業合并成為新的林學專業,專業課門數大幅度增加,而專業基礎課與專業課學時數卻由原來的1380學時下調為680學時,專業課學時的減少多數發生在實驗、實習等實踐教學環節上,林學專業集中性教學實習時間由原來的64天減為35天,實踐教學受到制約和削弱。

(2)由于受傳統的應試教育和精英教育思想的影響,許多學校的教學和管理人員存在著重視理論教育而忽視實踐教學環節的傾向。如實驗教學隊伍建設不夠重視,實驗儀器設備和實踐教學經費投入不足,有些教師在授課中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和素質培養,在學生成績評定上仍以理論成績占主導地位,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3)一方面,以往的實習多為單科實習,實踐教學依附于單一的課程自成體系。這種單科的實習模式把有機聯系的知識體系割裂開來,普遍存在實習內容相互脫節的問題,影響學生知識掌握的連貫性、系統性,學生缺乏宏觀、綜合的思維訓練。同時,這種實習模式還存在實習地點和實習內容重復的現象,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以往的單科實驗多為驗證性實驗,記憶內容多,方法死板,學習枯燥,缺乏研究性和探索性,使得學生在實驗、實習中以機械模仿和被動接受為主,主動思維不夠,學生得不到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良好訓練,影響了實踐教學的效果。

(4)畢業生產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是實踐教學中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雙向選擇就業制度下,該環節往往與學生的擇業產生嚴重的沖突。按過去的教學組織模式,畢業生產實習和論文設計安排在第八學期進行,此時,大多數學生都在為就業而奔波,頻繁參加招聘會和畢業生供需見面會,有的還要參加試用單位的各類培訓,造成學校很難安排畢業實習、學生也不能安心畢業實習的現象,畢業實習效果受到很大的影響。

二、實踐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

根據“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高素質”的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思想和林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我們充分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明確的實踐教學改革思路:從人才培養體系的整體出發,以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構建層次分明、相互銜接、科學系統的新型實踐教學體系,整合優化實踐課程體系和實驗內容,改進實驗教學方法和實習運作模式,加強實踐教學條件建設和實踐教學隊伍建設,努力營造設施一流、設備先進、隊伍精良、管理有序、開放高效的實踐教學環境,提高實踐教學效果,為林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全面實現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實踐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構建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是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環節。構建起一個符合人才培養目標的、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是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

我們根據學校本科專業教學計劃,重新構建和完善了以能力培養為主線的多層次、立體型的林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著力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在2006年修訂的林學專業教學計劃中,實踐教學涵蓋了公共基礎平臺、學科專業基礎平臺和專業平臺,實踐教學學分達36分,占總學分的21.8%,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達35周。整個實踐教學體系由基本技能訓練、綜合技能訓練、科研能力培養和創新精神、職業能力培養四個層次構成,層層推進,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始終。

基本技能訓練主要通過課程實驗、實訓來完成,主要培養學生的基本專業技能。綜合技能訓練主要由林學基礎綜合實習、專業模塊綜合實習和開放性實驗項目組成,學生由此可以得到綜合應用知識和分析問題能力的系統訓練。科研能力培養主要通過導師制、畢業論文(設計)來實施,我們建立了導師制,從大二下學期完成專業分流后實施,要求學生自行聯系導師,通過雙向選擇,完成師生對接。導師要做好學生的選題和科研引導工作,讓學生有機會較早地參與到老師的科研活動中,進行科研能力的初步訓練,強化和規范畢業論文(設計)管理,使學生盡早參與科研項目并真正得到科研能力的系統培養和訓練。創新精神、職業能力培養主要通過學生創新基金項目、暑期社會實踐和畢業生產實習來完成,學校把課外科研、暑期實踐等第二課堂、第三課堂教育納入教學計劃,承認學分,鼓勵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積極聯系企事業單位和生產項目,組織畢業生產實習,做到產學研有效結合,使學生深入到實際的生產環境,感受到實際的生產氛圍,從而形成真正的職業能力。

(二)優化實踐課程體系和實驗內容

以往的實習多附著在單一的課程中,分散于不同的教學時期而獨立進行,主要作為課程理論教學的驗證和補充手段。這種實習結構和實習模式把有機聯系的知識體系割裂開來,不利于學生知識的系統掌握和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我們按照學科基礎 和課程內容的特點來整合實踐課程,組織綜合性的實習教學項目,制定專門的實習教學大綱,建立相對獨立的實習教學計劃體系。例如:將樹木學、森林昆蟲學、林木病理學、森林生態學綜合成以森林生物和森林環境認知為主的“林學基礎綜合實習”;將測樹學、森林經理學、遙感導論、地理信息系統、森林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等課程的實習內容組合成以森林資源調查設計為主的“森林經理模塊綜合實習”;將森林培育學、林木遺傳育種學、經濟林栽培學、竹子分類學和竹林培育等課程綜合成以林木繁育技術、現代設施栽培、園林綠化、養護及山地造林為核心的“森林培育模塊綜合實習”。每一個綜合實習均制定了教學大綱和成績考核辦法,編寫了教學實習指導書。這種多學科、多課程組合的綜合實習方式,把相關的專業知識進行揉合,建立起有機的內在聯系,避免了知識的重復和脫節,不但使學生系統地學到多種實驗技術和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受到宏觀、綜合的思維訓練,培養他們對基本技術和方法進行綜合運用的能力。另外,這種優化組合、集中進行的綜合實習模式還可以有效地節約實習經費和教學資源。為配合和推進綜合教學實習改革,提高實習效果,學校采取了二長一短的三學期制培養方案,綜合教學實習主要安排在短學期里進行。

對于課程實驗,要求主講理論課程的教師具體負責,根據實驗內容的內在聯系,科學地綜合實驗技術和實驗方法,積極引入科研成果和社會應用項目,引入國內外方法成熟、適合本科實驗教學的先進的實驗項目,減少驗證性實驗內容,增加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實驗,激發學生實驗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精神。在林學專業學科專業基礎平臺和專業平臺(森林經理模塊)中,共有21門課程設有實驗,可開出128項實驗項目。其中,綜合性、設計性或研究性項目有63項,約占總數的50%;每門課程均有綜合性、設計性或研究性實驗。以學科組為單位,對每門課程的實驗項目、實驗內容和實驗類型進行充分的討論和修訂,統籌安排實驗教學內容,使各門課程的實驗內容合理銜接,確保實驗教學內容體系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先進性。林學專業還開設了“種苗學實驗”和“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兩門單獨設置的實驗課程,編寫了實驗指導書和實驗教材。

(三)改進實驗教學方法和實習運作模式

實驗教學方法和實習運作模式改革是提高實踐教學效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突破口。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是一種簡單的灌輸式、模仿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老師規定的程序完成實驗,學生缺乏主動的思考,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同時,許多課程面臨實驗學時減少而實驗內容不斷增多的困境,按照傳統的方法很難完成實踐教學的任務;畢業生產實習和畢業論文(設計)作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最為重要的實踐環節,也往往受到畢業生擇業的巨大沖擊。我們在創新實驗教學方法和實習運作模式上進行了一些探索,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加強信息化、網絡化實驗教學平臺建設,引入現代技術,融合多種方式輔助實驗教學。建成數碼互動實驗室、數字動植物標本館,鼓勵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室進行輔助實驗教學,使教學直觀生動、互動性強、信息量大。有些實驗課采用現場教學,走出課堂,走進生產。例如,將種苗學實驗放到浙江森禾公司、浙江傳化公司等知名企業進行;造林學實驗放到國營林場的造林現場進行,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刻領會理解所學的理論知識,強化學以致用的意識。

2.積極采用研究性的實驗教學方法。對于植物學、樹木學、植物生理學等系列課程,有機組合具有演示性、驗證性的實驗內容和基本技能訓練的項目,教師只對技術原理、操作要領和數據處理技術等一些原則問題作統一講解,由學生利用課內外時間自主安排完成。在此基礎上,再開展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由老師給出實驗課題,學生根據已掌握的實驗方法和技能,提出實驗方法,設計實驗方案,并自主完成,最后寫出實驗報告或小論文。實行開放式實驗,不統一限定班級的實驗時間和實驗內容,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可以自由申請實驗項目、自主安排實驗時間。這樣,不僅有效地解決了課內學時少的困難,而且充分提高了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利用率。

3.對于專業基礎和專業模塊實習,改變傳統的單科的實習方式,實行多學科綜合實習方式。在實習運作中,摒棄老師全程帶領、學生機械模仿的教學模式,形成以“自立專題調查研究”為核心的實習教學模式。例如,森林經理模塊綜合實習,實習帶隊老師的主要任務是介紹林區概況、實習內容和實習基本要求,帶領學生踏查林區、熟悉確認邊界,其余工作大都由學生自主完成。每組學生憑借一張地形圖、一張遙感影像和一套測量、測樹儀器工具,要完成一類樣地調查、二類小班調查、專題林相圖、森林資源分布圖制作以及森林資源數據統計工作,建立一個森林資源空間數據庫并完成專題調查報告。該實習從方案設計、計劃擬定、專題調查、數據整理、圖件制作到報告撰寫都要求學生自主進行。通過實習,學生能夠受到一次有關森林資源調查規劃設計完整的、系統的訓練,對學生的專業技能、組織能力、創新思維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都有極大的幫助。

4.特別重視畢業論文和畢業生產實習實踐環節。在時間上進行合理安排和調整,將畢業論文的選題、外文翻譯、文獻綜述及部分外業工作提前至第六學期末進行,畢業生產實習安排在第三個暑期或第七學期完成,以便與學生的擇業時間適當錯開。分別不同專業模塊,緊密結合生產實際,集中組織學生進行對口的畢業生產實習。森林經理模塊實習學生主要進行縣級二類森林資源清查;森林培育模塊實習學生主要深入企業進行種苗培育、栽培管理等,讓學生在真實的生產任務、生產環境中得到實戰訓練,提高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強化畢業論文(設計)的過程管理和質量管理,要求論文選題必須符合培養目標,并對論文(設計)的每一環節都進行量化、細化和規范化,努力培養學生的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

(四)加強實踐教學條件建設

加強實驗室和實習教學基地建設是提高實踐教學效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障。近年來,學校十分重視林學專業建設,共投入實驗室建設經費3000多萬元,新建或續建現代森林培育技術實驗室、林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和森林保護、森林資源監測與信息管理等7個林學專業支撐實驗室。到2006年底,實驗室儀器設備總值近4000余萬元;目前,生均實驗室面積超過30m2,生均儀器設備費超過1.5萬元。

林學專業已建成校內外教學實習基地17處。其中,有國家林業局林木良種繁育基地、浙江林學院東湖校區植物園等校內實習基地4個,配備1200m2的智能溫室;與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杭州植物園、臨安市橫畈林場、建德林場等單位共建校外教學實習基地13個;并與浙江省林業生產管理部門和部分企業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可以接收學生進行長期的畢業生產實習。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建設為林學專業的實踐教學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五)優化實踐教學隊伍結構

實踐教學隊伍建設是實踐教學改革成敗的關鍵。為了優化實踐教學隊伍,確保實踐教學質量,我們采取了以下具體措施。

1.建立高水平的教授親自指導本科生實驗、實習的機制,鼓勵專任教師參與實驗教學工作,進行實驗教學改革研究,努力培養既具有教師素質、又具有專業技術技能的“雙師型”教師。

2.通過崗位聘任和競爭上崗,每個實驗室逐漸形成一支以責任教師、實驗教師為主,實驗員和研究生為輔的實驗教學隊伍。責任教師一般由教授擔任,負責實驗室建設和管理以及整個驗室的實驗教學工作,他既從事教學工作也從事科研工作,使實驗教學內容始終與科研發展緊密結合;實驗教師主要由承擔理論教學的“雙師型”教師兼任,主要從事實驗、實習教學及教學改革研究;實驗員和研究生主要負責實驗準備、儀器設備管理和實驗報告批改等工作。

3.重視實驗教學人員的引進、培訓和提高工作,聘請專家型企業家作為兼職教授給學生講課,不斷提高實踐教學水平。

篇3

任何專業的發展都依托于社會發展的需求,以社會對風景園林人才的需求來制定培養目標,從社會經濟和文化藝術的實際出發,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園林中的精髓,大膽借鑒西方景觀規劃設計的先進之處,合理定位風景園林人才培養的目標。據調查,目前社會對桂林理工大學風景園林人才的需求,主要在三大方面:一是園林規劃與設計;二是景觀工程與管理;三是旅游景觀規劃。因此,該校風景園林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應圍繞這三個方向設置課程,根據該校的特點、以及所在地區對風景園林人才不同層次的需要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桂林理工大學的風景園林是旅游學院新設置的專業,依托旅游學、管理學等學科優勢,利用地處著名的風景旅游名城和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市的平臺,突出區域性景觀規劃設計特點,創建立足于區域經濟特色的校、政、企、研一體化風景園林學科建設模式,構建多層次、多類型、全方位的創新人才的培養體系,形成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風景園林人才培養機制,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風景園林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能勝任風景名勝、城鄉綠化、城鄉規劃、環境和生態保護、旅游發展、景觀設計等各類風景園林工程的技術與管理工作,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國際視野,能面向未來的高級專門人才。

2對課程設置與人才培養方向的思考

課程設置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課程設置,不僅讓學生具備合理的知識體系,也可以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在設置桂林理工大學風景園林專業課程中,緊密圍繞人才培養方向來制定。根據該校風景園林畢業生將從事的三大類工作,如園林規劃設計、景觀工程與管理、旅游景觀規劃等,制定風景園林學科主要的知識體系,由公關基礎課、專業基礎課群和專業課群構成。專業基礎課群主要設置三個模塊:基礎知識模塊、園林技術模塊和設計基礎模塊。在打好基礎的同時,重點建設專業方向,合理設置風景園林的專業課程結構:①園林規劃設計,主要從事各種戶外景觀和綠色空間的設計,其專業課主要設置是園林初步設計+園林規劃設計原理+種植設計+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建筑設計;②景觀工程與管理,主要從事景觀工程建設和管理,其專業課主要設置是園林植物學+觀景工程與技術+園林綠化施工與管理+園林經濟管理;③旅游景觀規劃,主要為旅游風景區提供科學而合理的規劃,其專業課主要設置是旅游景觀規劃原理+景觀游憩學+旅游策劃學+旅游景觀規劃。

3對學科特點與學校學科優勢的思考

我國地域遼闊,受經濟條件、地理差別、文化特點、民風民俗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以及各高校發展歷史和所依托的學科不同,風景園林專業建設也不盡相同。各校根據自身特點,辦出各自的特色,為地方培養不同要求的風景園林專業人才。桂林理工大學的旅游管理系是我國成立較早的旅游高等院系,具有強大的師資力量和厚實的研究基礎。新成立風景園林專業,依托旅游學院的學科優勢,學習和借鑒其成功經驗,利用桂林豐富的景觀資源,突出地域性園林規劃設計特點;應用當地多樣性的植物和建筑材料,恢復和營造園林生態景觀;融入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風情,拓展思路,建設具有地域特色的園林景觀,為西部地區乃至全國的環境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4對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風景園林是一門綜合性和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在教學中要理論結合實踐,使學生更感性、更直接地掌握所學專業知識,熟練掌握社會生產或社會活動一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社會對風景園林專業人才的要求為基準,把實踐教學作為貫通有關專業知識、集合有關專業技能的重要教學活動,對實踐教育做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教學形式多樣化,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鞏固教學成果。①運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教學具有信息量大、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的優點,特別適合風景園林專業的專業特點。在教學中增加大量直觀的圖片、實例、影像等資料,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所講的理論知識。②加強案例典型教學。在風景園林專業的教學尤其是設計類課程的教學中,將優秀的園林規劃設計項目進行剖析,讓學生了解設計流程、理念和內容,并在實驗設計中要求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以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③增強實地實景教學。在風景園林專業的教學中,結合課程內容進行現場教學。例如園林工程施工的教學,應該把學生帶到施工現場,學習園路的鋪設、駁岸的修建、植物的配置等等,讓學生親身體景觀工程施工的過程。在各種實習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到各類城市綠地中實測與調查,強化空間感及空間分析能力,注重領會項目中解決的現實問題,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設計思想。④采取互動式教學。在風景園林專業的設計類課程的教學中,指導學生自己動手設計,獨立和完整地表達設計構想,并用精練的文字表達設計理念,將設計方案用流利的語言進行表述。經過與老師、同學們一起討論、講評,形成互動式的教學。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設計素質,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溝通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5結語

篇4

關鍵詞:嵌入式系統;電子類專業;物聯網

作者簡介:胡海根(1977-),男,江西豐城人,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講師;李光輝(1970-),男,湖南資興人,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教授。(浙江?臨安?311300)

基金項目:本文系浙江農林大學教改項目(YB1125,ZC1128)、浙江農林大學“電路分析”精品課程(201014)、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課程建設專項”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20-0051-02

隨著電子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農業領域的科技水平迅速提高,諸如精準農業技術、設施農業技術、農產品無損檢測技術以及從數字農業到感知農業等,無不從廣度和深度上體現了電子信息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為此,如何依托農林大學強大的農林學科特色背景,更好地滿足現代農業發展對電子信息科技人才的需求,培養應用型、技術型和智力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農林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面臨的一個緊迫問題。本文主要以浙江農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為例,探討浙江農林大學(以下簡稱“我校”)電子信息類專業增設嵌入式系統專業方向、并加強其課程體系改革的問題。

一、農林院校的特色

農林院校大多以農業和生物科學作為它的獨特專長。林業科學、植物科學、食品科學、生物科學以及園林園藝等學科,是近現代以來形成的比較明顯優勢的特色學科。[1]而作為“非主流”的其他學科,則是各高校出于對自身發展的考慮,調整了自身的發展思路,把學科建設延伸到理工、經濟、管理以及人文社科等門類。例如,浙江農林大學經過五十幾年的建設與發展,現已經成為一所以農林為特色,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農學、經濟學、法學、醫學、藝術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綜合性重點建設大學。其他“非主流”學科則自然成為了“配角”,服務于傳統的優勢學科。隨著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學科交叉融合發展非常迅猛,“非主流”學科,特別是電子信息技術的作用日益顯現,例如:精準農業中GPS、GIS、實時信息的采集處理等都是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工廠化農業中的信息采集處理及控制也離不開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這為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同時也為電子信息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提出了挑戰。例如,電子信息類專業現有的課程體系大多承襲于傳統工科院校的相關專業,與現代農業技術的需求嚴重脫節,沒有很好地依托農林大學自身強大的學科特色背景。

二、電子技術在現代農業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1.基于物聯網的“感知農業”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生活的需要,人們利用WLAN、Wi-Fi、Wi-Max、WSN、UWB、ZigBee、Blue Tooth、RFID等智能傳感信息設備實現了物物相連,并由此催生無線傳感器網絡和物聯網。物聯網能按約定的異構互聯協議,把農業資源、農業生產、流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農業病蟲害監測、農業生態環境監測等各環節與互聯網相連,并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生產、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目的。例如:浙江農林大學參與的綠野千傳(GreenOrbs)則是諸類成功的應用案例。

2.基于實時控制的設施農業及其裝備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設施種植、設施養殖的農產品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為設施農業的大發展提供了廣闊市場,如:農業生產實時控制系統主要用于灌溉、耕作作業、果實收獲、畜牧生產過程自動控制(包括農業機器人),農產品加工自動化控制及農業生產工廠化(智能溫室);畜牧生產的自動控制可優化飼料配方,自動調節動物生產環境。

3.基于農林產品的檢測技術及其儀器儀表

農產品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因此,農產品安全不僅關系到人體健康,更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近年來,農林產品的品質與安全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各類檢測技術及其儀器儀表不斷涌現出來,如:木材檢測技術、水果無損檢測技術等。

三、電子類專業應體現現代農業發展特點

現代農業(modern agriculture)是相對于傳統農業而言,是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進行的社會化農業。傳統農業主要依賴資源的投入,而現代農業則日益依賴不斷發展的新技術投入。新技術是現代農業的先導和發展動力,這包括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耕作技術、節水灌溉技術等農業高新技術,這些技術使現代農業成為技術高度密集的產業。新技術的應用,使現代農業的增長方式由單純地依靠資源的外延開發,轉到主要依靠提高資源利用率和持續發展能力的方向上來。[2]目前我國正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在實現現代化農業,擺脫傳統農業束縛的進程中,農業電子信息技術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為此,作為農林高校的電子信息類專業,必須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特點,突出以農業生產為主的電子信息技術,依托農林大學強大的農林學科背景,在培育電子信息科技人才方面必然會獨具特色。

四、依托農林高校的學科特色,制定與其優勢學科相適應的專業方向與培養方案

目前,大多數農林高校的電子信息類專業培養計劃幾乎沿襲工科高校的相關專業,在培養方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與工科院校的基本一致,沒有充分依托農林高校的學科特色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與培養方案,往往造成學生就業困難與農業電子信息技術人才短缺的尷尬境地。一方面,農林院校的電子信息類專業學生就業先天受到“歧視”,無法與工科院校的同類專業“同臺競技”;另一方面,造成與現代農業對電子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嚴重脫節。為解決這一現狀,農林高校電子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應適應現代農業領域需要,筆者結合我校的學科特色,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1.以科研創建培養特色,探索多學科交叉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多學科交叉融合是創新的源泉,推動了科學研究的重大突破與高新技術的產生。”這是在廣東科協論壇第十四期專題報告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匡廷云作了“學科交叉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的專題報告,以生命科學的發展為例闡述了多學科結合的重要性。2011年,由我校和清華大學牽頭,包括香港科技大學、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9所高校共同參與建設的“低碳與物聯網技術聯合實驗室”就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的一個成功案例。在開展碳匯研究中,物聯網技術可以有效解決大范圍布設測量、異步與同步共融、連續觀測統計、人類難及區域、少人工或無人工等碳匯計量和監測中影響數據科學、精確等方面的問題。

聯合實驗室的建立,標志著林學、生態學與電子信息技術的有效交叉融合,這也是我校科研的特色之一。眾所周知,教學和科研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科研與教學并進、以科研帶動教學,有利于實現現代教育理論所提倡的研究性教與學,使研究性教與學變得切實可行。例如,特別是讓學生參與科研課題、開設科研方向的選修課等形式,可使畢業生在科研方向上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把相關的農學、林學知識和信息技術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把電子信息技術與農林學科背景有機結合起來,落實到教學的各環節,通過學科交叉融合,實現課程的有機結合,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我校從2008年就開始啟動基于林業領域知識的信息技術應用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探索“林業信息化定制班”培養方案,以培養即懂林業業務又懂電子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為目標,受到浙江省各地林業局的熱烈歡迎,定制班的建立即能解決當前的人才急需,又為學生的就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同時,注重交叉學科特色,在專業教師隊伍專業背景選擇、課程體系設置、研究方向選定等方面要注重交叉學科的比例。

2.進行課程體系改革,增設嵌入式系統方向

近年來,隨著智能農業、精準農業、感知農業的發展,嵌入式系統由于其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功耗小,其功能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要求,嵌入式系統在現代農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嵌入式系統可以將計算機自動控制技術、現代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結合起來,實現現代化的“智能農業”、“精準農業”和可持續發展農業。甚至,在物聯網這一綜合性技術中,嵌入式系統起著主導作用,因為無論是智能傳感器,無線網絡還是計算機技術中信息顯示和處理都包含了大量嵌入式技術和應用。[3]為此,嵌入式系統將成為農林院校進行電子信息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重要方向。

嵌入式系統從學科上,涉及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微電子學等眾多領域;在系統的架構上涉及數字電路、模擬電路、嵌入式微處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統及底層驅動等技術,因此,靠一兩門課程難以講授其方方面面。[4]而目前,以我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為例,僅開設了“高級C語言程序設計”“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微機及接口技術”“嵌入式系統及應用”以及“DSP技術及應用”等嵌入式系統的相關課程,完全是偏硬件的一些課程,在課程體系上還不能構成嵌入式系統方向的有效支撐。嵌入式系統本身是一個軟硬件系統,強調的是軟硬件系統協同設計。因此過分強調硬件系統或是軟件系統都有失偏頗。為此必須進行課程體系改革,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不僅僅要考慮傳統的硬件系統知識,同時還須安排大量的嵌入式軟件系統的內容,包括嵌入式系統高級C 語言、嵌入式操作系統以及嵌入式程序設計等內容。

3.探索積極有效的實踐性教學模式,激勵個性化學習與創新精神

工程實踐能力應是應用性較強的電子信息類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在教學內容和實施措施方面,適當考慮多樣性和靈活性,針對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將實驗、實訓課程分為三個環節。例如,第一為基本訓練環節;第二為綜合訓練環節;第三為自由選題環節。第一和第二環節主要針對大部分學生,幫助他們完成課程的學習,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第三環節主要針對有興趣繼續往深度和難度發展的同學,由學生自由選題,鼓勵學生根據自身水平和興趣選擇適合的訓練方式、數量和難度,自主安排學習進程,使自己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提高。同時,積極利用大學生學科競賽、“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開放實驗性項目”以及教師科研項目等課外實踐教學平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進來。例如,根據“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及生產科研單位對大學生技能與工藝知識的需求,通過各種手段加強學生在電路設計、制作、調試與工藝方面的能力培養,在必要時開設相應專題輔導班。總之,運用各種有效手段和措施,充分發掘和培養同學的綜合能力及創新精神,培養出一批品學兼優的尖子學生。

4.近年來所取得的成績與效果

經過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近年來的實施與不斷實踐,學生的課外創新活動成果豐碩。例如:五年來,大學生學科競賽共獲得國家二等獎以上者9項,其中,包括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創業計劃金獎1項,全國機器人大賽一等獎1項,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1項,全國電子設計競賽二等獎2項,ACM程序設計全國邀請賽二等獎1項,全國嵌入式設計大賽二等獎1項,全國文科計算機設計大賽二等獎1項,全國機器人大賽二等獎1項,全國電子專業人才技能與設計大賽二等獎2項。另外獲得省級特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5項,省級二等獎12項。

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例如:如何在不破壞木材的前提下檢測出木材內部情況,以更好保護木質古建筑?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的李光輝教授指導孫林飛、劉凱等在校本科生研發的“木材無損檢測儀”,解決了這一木材研究領域的難題,并成功地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2010年8月,他們帶著發明的木材無損檢測儀,為故宮和天安門的木柱和木質結構建筑,成功地進行了檢測,效果非常理想。

五、結語

以浙江農林大學為例,分析了農林院校的學科特色以及在大農業背景下電子信息技術的應用前景,探索了現代農業領域中的電子信息結合點,并結合我校的學科布局、科研特色及成功案例,從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改革以及實踐教學模式等方面闡述了我校電子信息類專業今后的建設方向。為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特點,突出以農業生產為主的電子信息技術,依托我校強大的農林學科背景,逐漸培育我校特有的電子信息類專業特色。

參考文獻:

[1]鐵風蓮.農業院校電子通信類專業實驗室建設探索[J].農業網絡信息,2008,(2):84-85.

篇5

關鍵字:風景園林;園林行業體系;綜述

一、行業現狀

現代意義的園林(landscapearchitecture)學科從19世紀50年展到今天已經有了更廣泛的意義和要求,是藝術和科學的綜合體,涉及了建筑、植物、生態、藝術、旅游、環保、地質、地貌、社會經濟發展等等方面,需要設計者掌握和具有各個方面的綜合素質。園林設計是非常嚴肅的專業工作,一個不專業、不符合規范、不合理的設計方案足以造成重大的生態環境的破壞。

由于目前我國園林設計市場的不規范性導致了設計者、設計單位良莠不齊的現象。首先很多的非專業的、無經驗的、職業素質不高的設計者充斥著設計隊伍。其次我國實行設計單位資質分級制,不同資質單位的專業人員配置,場地、硬件設備要求,工作的范圍都有嚴格的規定。但是市場經濟體制下各種專業人員的流動性很大,資質的高低或有無資質都不能準確地反映設計單位的工作能力。

由于這種不規范性導致設計市場的不平衡的競爭。設計單位之間經常以降低設計費率來拿到設計業務,本來設計費率已經取了國家規定費率的下限,這種不正常的競爭更使得設計單位雪上加霜,不堪重負。再加之業主經常要求設計任務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使得設計單位、設計師不能夠投入精力進行設計項目前期的充分論證,后期的施工現場指導,最終導致項目進度緩慢甚至破壞自然環境。

不平衡的競爭直接的受害者是中型的設計單位特別是無資質的新興設計單位。因為大型的設計單位都是改革開放之前已經成立的國有單位,擁有很高的資質,在業主動輒追求高資質、境外設計師的情況下,占盡優勢。但是這些單位畢竟是少數,數量上完全不能滿足現今我國日益擴大的園林設計市場的要求,以及設計理論的創新。

由于園林設計規范、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設計單位在方案與業主單位發生分歧時,常為了單位的生存和設計資金按合同規定比較準時的回籠,難以堅持自己的正確意見,有時甚至變成了業主單位的制圖員。同時由于設計單位不能有效的對施工材料、園林小品、燈具、苗木等園林產品的使用和項目竣工驗收發表意見,常常使得很多不符合設計要求的產品進入施工中,影響了設計的最終效果。

在園林設計日益對自然環境、城市環境、生態系統產生重大影響的今天,規范園林設計行業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規范園林設計行業筆者認為主要包括園林師的培育、執業認證、管理,設計法規完善等四個方面。

二、園林設計師的培育

現在從事園林設計的設計師專業背景復雜,如:建筑、室內設計、環境藝術、藝術園林、園林建筑、園藝等等。在園林設計行業形成初期這樣的現象比較合理。如:奧姆斯特德(Olmsted,FrederickLaw,SR.)是作家、自然資源保護論者,安德魯·杰克遜·唐寧(Downing,AndrewJackson)是園藝師,哈蘭·巴塞洛繆(Bartholomew,Harland)是規劃師、市政工程師,西爾維斯特·巴克斯特(Baxter,Sylvester)是記者、活動家等等。但是在園林行業發展已經比較成熟的今天,我們更需要的是經過嚴格園林專業培育的職業園林師,我們的培育方式、內容等也亟需進行規范和改革。

2.1學科的規范

目前我國的園林專業在不同學校名稱也不統一,有環境藝術、藝術園林、景觀建筑、園藝、園林、風景園林、造園學、風景建筑、景園建筑、園林建筑等,甚至“造園林建筑藝術”等等,五花八門令人困惑。課程的設置也不相同,但畢業后都從事園林設計行業,這樣不利于我國園林學科和環境建設的發展。其實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1998)已經有明確的說明,園林(090401)屬于環境生態類(0904),農學(09)學科門類。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1985)林學名詞審定委員會1989年頒布的《林學名詞》(1989)的行業規范也有了園林這一明確的規定。我們的各個高等院校應該規范的使用本科專業名稱。

但是在進一步的深化研究教育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1997)》上園林專業卻不是作為一個完整獨立的學科而存在的。在這份目錄上與園林有關的僅有一個專業和一個方向,即: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090706)屬于林學類(0907)農學學科門類(09),081303城市規劃與設計(含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這與園林在現代社會經濟環境中起到的作用和需要是完全不對等的。對此我們應該及時轉變觀念,規范園林學科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與建筑學,城市規劃形成三足鼎立,缺一不可,相互無法替代的學科專業。規劃師過于注重系統和規限,建筑師又過于注重個人創造以及爭取規限內的自由,園林師將以其全方位的理論與實踐能力消除空間的假定和不確定因素,推動多領域的合作。

雖然我們的現代園林行業起步比較晚,有著“國情”的限制因素,但這不應該成為改變的因素。我們的東方近鄰已經做出榜樣,走在了前列。日本在造園方面傳承中國古典園林歷史悠久,但是自1964年開始,其建筑學、城市規劃和園林設計有了全面的發展。到1985年已經一躍成為此項研究的東方強國,開始輸出自己的專業理論和技術,建筑學、城市規劃和園林設計專業事務所發展到150家,從業技術人員達兩千多名(1985年統計)。

2.2學制的完善

園林設計是專業性很強的綜合體,需要經過嚴格的全面地專業學習。但是目前我國園林專業的學制和在校學習時間都不符合園林設計專業的要求。我國園林專業實行4年本科學制,一年級大概10月開學,四年級六月畢業,共計44月,期間約有5個月假期,理論上學生學習時間有39個月,約三年零三個月。但是實際上在我國是從二年級才真正開始專業課程的,四年級上半期結束課程,春節不到學生已經在為找工作而奔波了,實際上課時間只有23個月,不足兩年。我們就不必說3年學制的園林大專生了,這么短的時間是根本不夠的。筆者建議采用5年學制,并且保證專業學習的實際時間,才能切實的培養出比較合格初級園林師。

2.3教學方式的改革

目前我國的園林專業教學方式采用課堂的分科理論教育和實習的綜合實踐教育。由于資金的不足,一般只有2~3次實習,每次約半月時間,基本上是到一些風景區和環境比較好的城市如:上海、杭州、蘇州、廣州、深圳等去觀摩,在教學體系中占比重較小。

對于園林這樣實踐性和綜合性都很強的專業,這不到10%實習時間實在是微不足道,并且效果也并不明顯。另外到企業去實踐也不太現實。首先在有限的時間內不能在企業中學到比較綜合的、全面的知識,因為企業的業務不能夠保證在這段時間內是綜合的;其次很多企業只是讓實習的學生進行初級的描圖工作,很難了解和掌握設計的全過程。

因此筆者建議采用5年學制,拿出30%~40%的時間進行大量的案例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知道不同地形特點、不同氣候區域、不同地域文化的園林項目方案的產生過程、實施效果、產生的社會影響等等。

2.4專業設置的認證

以前基本上只有國家林業部部屬的幾所高校設立了園林專業,基本上是1~2班,每班30人左右。目前由于園林行業屬于朝陽產業,畢業生很好找工作,園林專業也像雨后春筍似的,幾乎每一個大一些的院校都設置了園林專業。每年的在校生和畢業生多了很多倍,但是教師的人數并沒有隨之增長,很多學校教師嚴重不足,很多畢業一二年的學生任教。這樣的情況對于園林設計行業的素質是極大的考驗。我們應該對于一個學校是否具備設立園林專業做出嚴格審查和認證。主要應該包括四個方面的審查。

第一,園林專業基本課程的設置,由園林、土建、美學、文學、環保五部分構成。園林部分占比較大比例,主要讓學生掌握園林的歷史、理論、設計方法、元素特征等基本素質如: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中外園林史、園林工程學、假山、中國古典園林、園林水景、園林理論發展等等;土建部分主要讓學生掌握基本建筑材料的特性等知識,如:材料力學、地質與地貌學、基本建筑學、給排水等等;美學部分主要培養學生的審美素質,如:素描、水彩、色彩構成、平面構成、立體構成、雕塑、國畫等等;文學部分主要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和表達能力,如:園林文學、散文詩詞欣賞、中外名著欣賞、游記欣賞等等;環保部分主要培養學生對于氣候、生態的素質,如:氣候分區特征、園林生態學、土壤與肥料學、病蟲害學等等。

第二,每一位專業課教師與所教學生應該達到一定的比例。不然的話,我們培養的園林師就會成為“環境殺手”。

第三,教師任教資格的認定。

鑒于園林專業理論與實踐的綜合性,合理配置理論教師與實踐教師的比例,降低留校任教、工作經驗少的教師數量。可以適當外聘有一定工作年限、水平比較高的一線設計是作為兼職教師。這樣對于案例教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這些教師本身就是一個案例庫。可以有效地保證學生與外界近距離接觸,及時接受最新的信息,了解行業現狀,改變課內與課外、畢業前后的專業知識割裂的情況。學生可以更好的更新知識、適應社會的變化。

第四,園林案例資料和圖書資料的數量、質量的審查。

三、注冊園林師執業制度

目前我國實行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制度已經不能夠適應園林設計行業的特點。依據從業時間來認定設計師是工程師還是高級工程師并不能反映和保證設計師的能力。另一方面隨著人才的流動,自由園林設計師增多,資質的高低已不能反映設計公司的能力。執業制度對個人信用具有很強的制約效果。如果在執業期間出現信用污點,會遭受嚴厲的處罰,直至取消執業資格。而要重新取得執業資格的難度很大,有的甚至終身不能再從事相關的工作。實行執業資格的行業一般都比較規范,在社會上也具有較高的信譽度。注冊園林師和園林師事務所的實行已是非常必要的了。

3.1注冊園林師的認證

建議分為助理園林師和注冊園林師兩級。助理園林師必須是經過認可的園林專業合格畢業的學生,選擇一家園林師事務所實習,協助注冊園林師工作,不得單獨從事園林設計事務。注冊園林師是在助理園林師實習期滿后(建議2~3年),由領導其工作的注冊園林師推薦,經過中國園林師協會(CFLA)的批準后成為注冊園林師,可以單獨執業,接受CFLA的監督和管理。

3.2園林師事務所

由一名或多名注冊園林師主持的設計單位。注冊園林師負責景觀項目的實施,業主只要找到園林師事務所,與設計師確定好方案后簽訂合同就可以了,而方案的具體實施,包括材料的選擇、施工單位的選擇、現場的管理、進度的控制以及質量的監測等,都由簽約的設計師負責。工程完工后,所有的質量問題也都由設計師負責。這種全權負責的方式,迫使設計師對劣質材料、不規范的施工企業避之惟恐不遠,從而保證整個行業的規范度。

一個設計師事務所要營業,必須有一定數量具備執業資格的設計師,事務所聘用設計師時不但要審核執業資格,還會查詢設計師的誠信記錄,誠信記錄由中國園林師協會(CFLA)負責,保證了對執業設計師的有效管理。

四、園林師的管理機構和制度

目前我國還沒有管理園林設計師的專門組織,或者說功能不夠完善。中國風景園林學會(1978成立)是全國風景園林工作者自愿結成的依法登記成立的學術性、科普性、非盈利性的全國性法人社會團體,主要從事國內外風景園林學術交流活動,舉辦規劃設計、論文等競賽活動,推動學術發展,促進國際科技合作。人事廳或建設廳主要對于專業技術職務的認定,管理面比較廣,并不能對園林師進行跟蹤管理。

因此設立中國園林師協會(CFLA,ChineseFederationofLandscapeArchitecture)這一專業組織就成為必要,中國園林師協會(CFLA)進行自律管理。主要職能為園林師注冊資格的認定,園林師事務所資格的認定,園林師執業業績和誠信的紀錄,園林師執業執照的發放與吊銷,設計事故責任的判定,接受業主投訴,行業規范的制定等方面。這些信息對社會公開,以便業主了解設計師,為選擇設計師提供幫助。

五、園林設計法規的完善

篇6

【關鍵詞】地方產業需求 技能型 人才培養體系 能源化工

基金項目:陜西省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1BY60);榆林學院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研究項目(項目編號:HGY2015-10,JG1530,ZD1508)。

榆林學院在陜西省高等學校“質量工程”和“本科教學工程”項目的導引下,以“育人為本、夯實基礎、廣泛聯合、突出實踐、注重應用、提高能力”為指導思想,以知識、技能及素質的培養為主線,在地方應用型高校中首次構筑并實踐了“重基礎、寬口徑、廣聯合、突實踐、強能力”的能源化工技能型人才培養新體系[1-2],即從傳統化學工程與工藝理論課程體系向“化工課程群―化學課程群―材料科學課程群―裝備與控制課程群”四元三階的交叉學科理論課程體系演變;從傳統實踐教學體系向“三層次實驗―三模塊實習實訓―多途徑技能創新訓練”三元三階的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演變。

四元三階理論課程體系

現代化工學科的發展已經和能源、材料、機械等多個學科深度交叉,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傳統課程體系已經無法為這一發展提供充足動力,能源化工生產過程中也急迫需要化工工藝師、化工設備師、化工儀表師、化工產品分析師等復合技能型人才,這意味著傳統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課程體系面臨重新“洗牌”的形勢,不少課程需要減少學時,一些新課程又需要開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從傳統課程體系向“化工課程群―化學課程群―材料科學課程群―裝備與控制課程群”四元三階的現論課程體系演變。全新的現論課程體系可以使學生在知識結構上達到“產教融合,卓越培養”,既具備扎實的工科基礎,又具備與時俱進的工程思維,有力地提升了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3]。榆林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的產業發展為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新課程體系的建設提供了思路。圖1顯示了已構建的四元三階理論課程新體系的框架。

“化工課程群―化學課程群―材料科學課程群―裝備與控制課程群”均由學科平臺課(必修課)、專業方向課(必選課)和選修課組成,使學生具有扎實的化工基礎和良好的工程素養,為學生提供了適應地方產業特色的知識體系,為區域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設提供了大量復合技能型人才。

三元三階實踐教學體系

新形勢下,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改革的重點是注重應用、重視實踐、突出工程思維能力的培養。化工學科作為一門注重實踐能力培養的應用型學科,人才培養更需要深入了解實際能源化工生產過程,加強基本技能培養,強化應用能力訓練并提升綜合工程素質。[4-5]我校構筑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已從傳統單一的“基礎實驗―專業實驗(實習)”演變為“三層次實驗―三模塊實習實訓―多途徑技能創新訓練”三元三階的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圖2顯示了三元三階實踐教學新體系的框架。

三元三階實踐教學體系中,三層次實驗包括基礎實驗、綜合實驗、專業技能實驗;三模塊實習實訓包括課程設計與專業見習、仿真與綜合實訓、生產實習;多途徑技能創新訓練包括畢業論文、科創活動、產教融合。其中,三層次實驗、三模塊實習實訓和畢業論文為必修內容,科創活動、產教融合為選修內容。立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貫穿了本科四年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嫻熟的實踐應用技能。通過系統的、綜合的技能訓練,使學生了解了產業發展方向和地方經濟特點,強化了學生工程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全面提升了技能型能源化工人才培養質量。

3、寬口徑大類培養與特色化分類提高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工程特色顯著、專業口徑寬、覆蓋面廣,作為榆林學院升本后的第一個本科專業,在榆林煤、氣、油、鹽四種資源轉換驅動下,專業培養目標不能局限于單一方向,適應性要廣,因此只能實行化工大類招生。新形勢下應用型本科教學改革的趨勢一是加強專業基礎、實行大類培養;二是重視實踐、突出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實施“寬口徑大類培養與特色化分類提高”的培養方案,對于國家能源化工基地經濟建設所需的技能型能源化工人才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鵬、高維平、李健秀:《化工專業人才培養的教育內容和知識體系的構建》,《化工高等教育》2007年第24卷第5期,第1-4頁。

[2] 劉崢、陶慧林:《地方高校化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與實施》,《教育教學論壇》2010年第35期,第214-215頁。

[3] 姚干兵、王雅瓊、張曉紅:《拓展化工專業實踐 優化創新人才培養》,《廣州化工》2012年第40卷第23期,第170-172頁。

[4] 陳田田、趙宜江、徐繼明:《新建化工類本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陜西教育:高教》2012年第12期,第58-59頁。

篇7

關鍵詞 風景園林專業;實踐教學;實習基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7)04-0148-03

1 引言

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風景園林行業蓬勃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專業競爭日漸激烈。為了培養出更能滿足需求的應用型人才,高校應結合自身特色構建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風景園林專業是一個實踐操作性很強的專業,本文通過對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景觀建筑專業和我國華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實踐教學異同的比較分析,以期英國的開放式實踐教學方法能對我國高校風景園林專業實踐教學提供啟示和借鑒。

2 專業概況及特色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景觀建筑專業特色 英國大學的風景園林教育以培養知識與實務并重的專業風景園林設計師為目的,其教育方針是使學生具備處理各種項目實際需求的能力。謝菲爾德大學是英國為數不多的兼有景觀設計本科及研究生課程的大學。謝菲爾德大學景觀系與英國景觀學會以及景觀執業實體有著密切的聯系,并邀請職業設計師參與教學,增加主要教員的工作。

在本科教學部分,景觀專業提供了規劃和生態兩個方向的本科學位,包括3年校內課程和最后一年的企業實習,規劃方向獲得藝術學士(Bachelor of Arts,即BA)學位,生態方向獲得科學學士(Bachelor of Science,即BSc)學位。x菲爾德大學景觀專業主要注重生態以及社會人文方面的探索與實踐,教學方式的重點放在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學習能力的培養方面。

我國華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概況 華南農業大學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是擁有農林專業的綜合性大學。華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本科專業創建于1985年,致力于培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身心健康,掌握風景園林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從事風景園林領域規劃與設計、工程技術與建設管理、園林植物應用、資源與遺產保護等方面的專門人才,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3 本科教學內容比較

基礎教育的差別 兩個學校的教學各有風格:華南農業大學的課程設置相對細致全面而豐富,涉及多重領域,除了所有大學生必修的基礎課程外,專業方面的課程也涵蓋多元化的知識;謝菲爾德大學的本科課程結構簡潔清晰,重點突出,對具體方向有深入的研究。

由表1所示本科課程的比較可以看出),華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在本科階段將重點放在專業導論、專業相關基礎知識介紹以及專業相關技能的培訓,對于學生設計能力的培養主要在高年級,課程設置在專業相關領域都有拓展;謝菲爾德大學景觀建筑專業在本科階段沒有包括類似于國內大學數學的基礎課程,學生在本科階段能夠貫注于本專業,專業基礎能力的培養壓縮放在第一年,但并未減少在專業深度方面的拓展,第二、第三年側重學校的特色內容――生態以及可持續。

謝菲爾德大學景觀建筑專業開放式實踐教學的特點 謝菲爾德大學景觀系以實際設計項目為基礎進行教學,所有的項目基于實際場地,一般位于本市區。教學實踐注重創新,也沿襲交互式、經驗式的傳統教學模式,支持、鼓勵學生發展自身的創造性和判斷力。師生比例平均為1:5,教師采取開放式教學――鼓勵學生參與其從事的研究項目。

1)小組調研方面。小組作業和實地考察是課程單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參觀新近建設的項目以及重要的歷史景觀,拓寬學生對于風景園林專業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提供學生認知社會和獨立思考的機會。設計作業選在學生小組能夠親身到達的現場場地,每個作業至少會進行3次以上場地調研。

2)社會合作方面。每項課程的設計作業除了主講教師和其他教師負責輔導小組外,同時會有景觀專業社會工作者和景觀專業博士生協助輔導,平均每個小組會有3個左右的教師帶隊學習。不同背景和身份的教員能夠提供給學生多角度的信息以及思考能力。

3)課程內容方面。謝菲爾德大學有一部分課程是有關客戶參與景觀設計研究的方向,是該校近年來最新拓寬的發展領域。比如第二學年的“探索以及干預”(Landscape Design 4: Exploration and Intervention)和“社會干預的設計”(Social Aspects of Design)課程,前者要求學生小組到某一特定客戶處(如敬老院、退休老夫婦家、孤兒院或特殊兒童學校等)和主人交流想法,滿足對方提出的一系列要求,設計方案用以改善他們的生存環境;后者是在世界范圍內尋找分析建成的景觀或藝術項目,以改變受眾群體的生活質量為目的。

4)課外活動方面。除了和國內大學相同的社團活動外,謝菲爾德大學教師還會針對不同課程帶領學生去了解相關知識和拓寬眼界。以“景觀設計以及藝術行為”(Landscape Design and Art Practice)課程為例,該課程持續6周,因為課程內容是以藝術為核心,所以前5周每個周末,主講教師Catherine Dee都會組織學生進行發散思維活動;在課程開始前兩天,組織去參觀倫敦泰特現代藝術中心展覽,課程中期讓學生任意選用材料和方式表現抽象藝術或行為藝術。

5)實習工作方面。謝菲爾德大學景觀建筑專業的學生在本科結束之后會有一個間隔年,對于希望繼續讀研的學生來說,他們需要在這一年的時間內在景觀相關的公司進行實習工作,并取得公司內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具有這一年的工作經驗之后,方可繼續進修學校的研究生課程。

華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實踐教學的特點及不足 華南農業大學風景園林本科專業教育的關鍵點在于具體的培養方案,即學制和課程體系。專業的實踐教學主要包括認知實習、課程設計實踐和畢業實習3種類型:低年級實踐教學以重點城市地段的參觀認知實習為主;專業課程的課程設計實踐以在校內完成具體設計為主;畢業實習主要是學生到相關對口單位實習,是學生走向就業崗位的重要過渡環節。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善,缺少統籌安排。囿于我國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學時的限制,專業實習類型相對較為單一,師資不足,統籌安排不足,缺少完善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實踐項目與實際基地聯系不緊密,缺少對現實社會及市民日常生活的認知,往往是脫離實際情況的理想化設計。

2)實習基地不足,校企聯系不緊密。由于實習單位的實習條件和質量相差較大,且大多數實習單位和指導教師缺乏聯系和溝通,使得教師對于學生在單位的實習情況了解不夠,不能有效跟進和指導,使得學生不能有效通過實踐教學提高專業技術綜合能力。

3)各科目實習分散,缺少綜合性實踐。受時間不足和實踐基地偏少的限制,課程設計多以參觀調研、快題設計為主要內容設計作業,多倉促完成,作業質量不能保證。而事實上風景園林和城鄉規劃的教學實踐應是各科知識的綜合性運用和融合。不同課程在教學階段側重不同專業及知識的教授,而實踐階段則是綜合性的應用。

4 借鑒和局限

由于各方面的背景存在巨大差異,謝菲爾德大學景觀專業很多相對成熟和先進的經驗在國內環境下并不適用。在巨大的學生基數前提下,國內師生比例很難達到理想的數字。謝菲爾德大學景觀建筑專業本身也存在自己的局限性。但總體來看,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景觀專業可以對國內風景園林專業的教學實踐提供以下幾方面的借鑒。

1)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探索出一套較為完整有效的操作方法和程序,從校企聯合合作機制、技能培訓機制、科研協作機制、就業創業機制等方面建立完備的實踐教學體系。

2)發展多元化實習基地,加強校企聯合。實習基地的建立不單單局限在公司和企業,還應向其他領域和其他形式拓展,同時鼓勵學生自主創新和實踐學習。根據各年級教學目標及學生專業知識掌握的不同,分別從認知實習、社會實踐、創新實習、綜合實習4個種角度增加實踐經歷。

3)增加綜合性實踐內容。對于低年級學生,增加其調研考察時間,采取教師實地講解、學生參與的方式進行教學培養;聯系一批定點實習單位,加強了解跟進指導,將外出參觀實習納入畢業實習的前期環節,完善實習步驟;鼓勵其利用寒暑假期進行工作實習。對于高年級學生,針對自己的專業興趣與日后發展方向,尋找合適單位進行校外實踐實習。

4)通過師資力量的合理調配和校企聯合的建立,解決實習經費不足的問題。在校碩士研究生可以作為輔助教員以協助講師完成一系列的實踐相關工作,從而保證信息和教學內容得到最有效的傳達。學校和企業多方面的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實習經費和實踐信息不足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穎.從市場需求談中西方風景園林教育[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7年.

[2]黃妍.英國景觀學會和謝菲爾德大學景觀系[J].世界建筑,2000(5):67-70.

[3]約根森,趙紀軍,高楓.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景觀系風景園林碩士設計課程簡述[J].風景園林,2006(5):20-29.

[4]戴秋思.英國傳統建筑院校的教學特色研究:以謝菲爾德大學建筑學院為例[J].室內設計,2013(1):39-43.

[5]鄧位,申誠.英國景觀教育體系簡介[J].世界建筑,

2006(7):78-81.

[6]陳程飛,張文英,楊運東.華南農業大學園林景觀規劃分析[J].四川建材,2008(3):259-262.

[7]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EB/OL].http:///xxjs/Article-3658.aspx.

[8]Department of Landscape[EB/OL].http://sheffield.ac.uk/landscape/prospectiveug/fullcoursedetails.

[9]林廣思.論我國風景園林學科劃分與專業設置的改革方案[J].中國園林,2008(9):56-63.

[10]王駿,張照.MIT OCW與我國城市規劃學科教育的比較與借鑒[J].城市規劃,2009(6):24-28.

[11]周燕,王江萍,張明.美國風景園林學科專業評估標準的借鑒與啟示[J].中國園林,2013(1):121-124.

篇8

關鍵詞 森林培育 實踐教學 改革 探索

云南省地處長江、珠江、瀾滄江、紅河等六大國際國內河流的源頭或上游,是我國四大重點林區省份之一,也是全國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素有“植物王國”之稱。林業作為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被賦予重大的歷史使命。加強西南地區森林建設、提高森林覆蓋率,改善整體生態環境勢在必行。

“森林培育學”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論和技術的學科,是林學的主要二級學科。“森林培育學”是涉及森林培育全過程的理論和實踐的學科。隨著目前科技的不斷進步,經濟飛速發展,掌握現代培育理論知識和技能,充分利用我國現有的森林資源,使其發揮最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對森林培育的教學和實踐進行探討,探索出一個能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為提高學校教學質量提供新的思路。

1 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1 學生對專業的認知問題

大多數林業工作崗位遠離發達城市和市中心,因受到現今社會經濟導向的影響,部分學生更傾向于留在大城市進行工作和生活,學業與就業選擇之間廣泛存在的矛盾日益明顯,導致有些學生缺乏熱情、態度消極、學習效果較差。更多學生希望通過考研究生、公務員等方式選擇留在城市中。

面對這些情況,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習興趣,使學生具有積極的態度和良好的精神狀態對待專業課程的學習,從而達到課程教育預期效果,是我們需要進行改善和探討的問題。

1.2 教學方式

森林培育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教學在該學科的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90年代中期以前是有種苗學、造林學和森林經營學組成,后來進行逐級綜合,整體優化。但在很大程度上在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襲偏重課程開設,而對能力培養不夠,沒有形成符合實踐性的特色、以培養專業核心能力為目的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的改革與整合力度仍然不夠,與社會所需要的林學高級人才存在相當的差距。實踐教學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是否能夠培養出合格的專業人才,培養出的人才是否能夠適應社會和市場的需要。

現在倡導素質教育,希望學生能獲得更廣泛的知識,學校對本科教學計劃進行改革,增加了許多選修課,壓縮了必修課的學時。為了顧及理論課的講授的需要,往往會壓縮實驗課和實習的時間。造成實驗課時少,實驗內容少,很難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再加上森林培育學課程的實踐性比較強,林木生長緩慢等特點,往往很多實踐教學只能看到過程,看不到結果,因此很多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看不到結果,使得他們積極性得不到反饋而造成學生興趣減少。

實踐基地缺乏也讓森林培育的實踐教學打了折扣。雖然我校有一些實踐教學基地,但是由于我校地處于云南地區,很多教學基地遠離城市,交通不便。如果在正常的教學實踐時間內帶領學生到周邊的實踐基地去完整地實習,往往會耽誤其他教學的正常開展。因此往往帶領學生僅僅到實踐教學基地去參觀和簡單的操作,不可能完成整個教學實踐的過程。

1.3 實驗設備利用率低

隨著招生規模的增加,實驗室既面臨實驗設備不足的問題,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新增儀器的閑置問題。我院森林培育學科一直存在教學經費不足的問題,現在很多實驗儀器比較落后,對一些實踐教學不能很好地開展。

2 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2.1 培養學生積極性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強調學生多動手,多觀察,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資料收集與整理、實驗方案的設計。在綜合性實驗的過程中,把任務分到不同的小組,需要大家合作共同完成,需要發揮集體的力量和智慧,最后不同分組同學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討論,培養學生今后與人相處合作研究的能力。

2.2 教學改革

在以往的實驗教學中,基本沿用以前的教學指導書,實驗項目由教師根據講授內容進行選擇,學生只有聽從老師安排。建議根據社會發展對森林培育專業知識的需求,重新編訂一個新的實驗或實習指導書,根據當今社會需要的知識,將實驗部分分為必修和選修部分,讓學生自主選擇,根據選修的實驗內容,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地去安排實驗,設計實驗。老師進行指導和疑難問題的解釋,完全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才能更好地學習理論知識。

另外可以將部分科研項目融入到實踐教學中來,對于希望將來考研究生的同學和畢業從事工作的同學進行分別引導。根據自己興趣和導師的科研項目內容,讓他們自己設計實驗,然后老師給予指導,從而完成理論知識的學習。

2.3 實踐基地建設

要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基地的作用,實踐教學基地是全面培養學生基本操作技能和提高實踐工作能力的地方,能有效地讓學生把理論知識學以致用。我校扎根于云南,分別與昆明市宜良縣花木園和雪峰生態園、楚雄紫溪山森林公園及昆明市西山區團結鎮大河果園等實踐基地合作,通過與企事業單位的科研合作,讓學生了解森林培育工程技術員、林木種苗工、造林(更新)工、撫育采伐工和造林工程監理員的職業能力要求,在培養職業崗位素養和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時,加深對森林培育的工作職責的了解,以增強學生對本專業的認同感。

篇9

    林學專業學術英語的教學目標應能達到教育部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中對ESP課程教學的要求。因此,學術英語課程應該是一系列獨立學位課程或必修課程,每班人數以25人左右為宜。學術英語教學可分成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預備階段,如學術文獻檢索與閱讀、學術英語聽說與歸納以及學術英語翻譯與寫作等內容。該階段可在大學三年級的第一個學期開設,這部分教學內容可由高校的外國語教學中心或學院負責課程的設置與教學工作;第二個階段為學術英語的教學階段,內容主要包括學術英語的書面交流與研習、學術英語的口頭交流與研習以及定量與定性分析方法等,該階段一般可在大學三年級的第二個學期開設,教學內容同樣由學校的外國語教學中心或學院負責;第三個階段為林學專業用途英語教學階段,內容包括林學專業英語詞匯的構詞特點,林學專業英語文獻的閱讀、初級學術論文寫作、以小組或單人的形式組織課堂學術英語交流與討論活動,該階段課程一般在大學四年級的第一個學期開設,并由具備專業知識背景的英語教師承擔該階段的教學工作。通常情況下,考慮到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的組織必須與學生的思維方式、興趣和需求相匹配,非英語專業本科學生學術英語課程的設置應主要依據國家、社會和學生的需求進行。因此,完整且可靠的需求分析是課程設置合理與否以及教學效果能否達到預期目標的根本保證。外語教學中的需求分析猶如戰爭爆發前的情報收集戰,完成彼此作戰實力的可靠評估對戰前的戰略部署和戰爭的最終勝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應該把需求分析滲透到英語教學的各個階段和層面,具體包括高校應根據自身定位、社會需求和學生整體的英語基礎制訂教學目標和方案,教師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的個人需求分析進而制訂出科學、系統和個性化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此外,它還涉及學校的英語教學師資能力和授課教師角色轉換的靈活性分析等。這需要各農林院校的外國語教學中心或學院在開展學術英語教學活動前,認真做好各項需求分析工作和相應的教學定位,并做出合理的課程設置與教學設計,以便于學術英語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教學內容與任務

    在林學專業學術英語課程教學的需求分析和課程設置工作完成以后,處于戰術層面上的具體技術支撐和執行細則是接下來工作的中心和關鍵,主要涉及教學內容的組織架構和教學任務的實施細節。林學專業的學術英語課程教學應作為一系列獨立的學位課程或必修環節,納入全校的學術英語教學體系中來,包括第一階段的學位或非學位英語課程階段(預備階段),第二階段的學術英語課程階段以及第三階段的專門用途學術英語階段。預備階段開設的可以是學位英語課程也可以是非學位英語課程,主要是面向那些在語法、詞匯、發音、閱讀、寫作和學習方法上有困難的學生開設。該階段的教學內容采用基于真實學術材料編寫的教材,并根據內容劃分為相應的教學專題,每個專題配備的問題與專題內容和教學目標相一致。同時,在每個專題下設三個教學模塊:英文學術文獻檢索與閱讀模塊、學術英語聽說模塊和學術英語翻譯與寫作模塊。英文學術文獻檢索與閱讀模塊主要是教會學生利用關鍵詞、作者等信息對所需英文學術文獻進行檢索,以及通過學術詞匯和語法習得、語體識別和篇章結構的分析學會抓住閱讀材料的宏觀組織結構和篇章的主旨、目標和作者觀點。學術英語聽說模塊主要是訓練學生如何聽懂學術講座或報告的技巧以及參與學術討論時進行提問和回答的規范用語。學術英語翻譯與寫作模塊主要是傳授學生有關學術論文中常用句式的特點和翻譯技巧,并通過對學術范式的模仿與句式轉換進行寫作技能的培訓。學術英語宜作為一門英語學位課程來開設,使其盡可能地充當大學綜合英語教學與專業學習之間的橋梁,從而滿足高校學生通過英語學習本專業課程并能熟練地使用英語開展相關學術交流的需求。因此,這一階段的教材多配合以任務為導向的教學方法,課堂教學分為三個教學模塊:學術英語的書面交流與研習模塊、學術英語的口頭交流與研習模塊、定量與定性分析方法模塊。學術英語的書面交流和研習模塊主要是訓練學生從簡單的英文摘要到簡短的學術論文寫作的一般過渡,著重培養學生在學術論文寫作和書信交流方面的學術素養和創新思維能力。學術英語的口頭交流與研習模塊則是就某些日常學術話題展開小組討論和個人觀點陳述等形式的課堂教學,培養學生收集相關學術資料、辨別信息真偽以及口頭表述的能力。定量與定性分析方法模塊主要是培養學生對一般科研資料和數據的整理分析能力,即在做報告或論文寫作時正確使用手頭文獻資料進行引證,并對實驗數據的分析結果進行結論性陳述的能力。專門用途學術英語階段是在學術英語預備課程和學術英語課程結束以后,結合林學專業相關知識所開設的一門ESP課程。其教學內容涉及林學專業英語詞匯的構詞特點、專業文獻檢索與閱讀、學術討論與陳述、英語學術論文的寫作以及參加本專業國外專家的學術報告活動等內容。通過在課堂教學中準備2-4個以小組形式合作完成的專題類案例分析項目,作為課程訓練和考核的內容。每個項目都要有細致的操作步驟和目標要求,盡量包括從文獻檢索與閱讀到學術討論與陳述以及學術報告的撰寫與匯報的一整套從技能層面向語言層面過渡的訓練單元,以此培養學生利用學術英語學習專業知識和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三、課程考核與評估

    作為學術英語課程設置重要的自我診斷與反饋環節,學術英語的課程考核與評估體系的建立在某種程度上比需求分析、教學內容和教學材料的組織更為重要。學術英語的課程考核評估體系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內容:課程考核和教學評估。課程考核主要用來衡量學生的課程學習情況,因此在學術英語課程開設的不同階段,其考核內容的側重點也各不相同。在學術英語預備課程階段,課程考核主要側重于考查學生對文獻檢索知識、學術詞匯發音與語法特點、學術論文閱讀、學術英語寫作和翻譯以及學術英語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況,因此這一階段的課程考核以總結性考核(Summativeevaluation)為主(約占課程考核總成績的70%),以階段性考核(Formativeevaluation)為輔(約占課程考核總成績的30%)。在學術英語課程教學階段,鑒于學術英語教學與綜合英語教學相比更強調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和團隊協作精神,因此相比較于綜合英語,其課程考核的重點應放在階段性考核上(階段性考核成績約占課程總成績的65%,而總結性考核成績約占課程總成績的35%)。同時階段性考核還可以作為課堂教學效果的診斷和反饋環節,方便授課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特點及時調整教學的方法和內容。由于專門用途英語課程教學階段主要涉及課堂討論、課程論文寫作、案例分析項目和觀點陳述四個方面的內容,因此在階段性考核方面,課堂討論、課程論文寫作和觀點陳述可各占課程總成績的15%,專題類案例分析項目占課程總成績的20%。總結性考核包括文獻閱讀、英語小論文寫作,各占課程總成績的15%左右。教學目標的實現與否有賴于全面、客觀、科學和準確的評估體系,簡練、可靠的教學評估對教學活動的“反撥作用”極為重要。完善且可靠的教學評估體系是課程設置、需求分析和課堂教學進行自我診斷與改進的重要內部參考體系。以往的教學評估大多局限于對學生課程成績的考核,而忽略了對教師和教學管理部門的考核與評估。對教師的評估主要體現在“英語實踐能力、應用語言理論素養和敬業精神”三個方面的內容,而對教學管理部門的評估則體現在“由行政管理為中心向以服務和技術支持為中心的職能轉變”。

篇10

   校慶邀請函范文通用2022

   親愛的校友:

   您好!

   ___年是母校發展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母校被評為省級重點中專學校,同時,在這充滿勝利喜悅的日子里我們又迎來了母校三十周年華誕。為了弘揚電校精神,凝聚校友力量,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總結辦學經驗,分享成功喜悅,激勵后生,學校決定于_0__年__月__日上午(周六)在學校隆重舉行建校三十年校慶慶典活動。昔日您以母校為榮,今天母校以您為榮,我們真誠地邀請您屆時光臨,共賀母校三十華誕。

   母校創建于__年,三十年來,歷經崎嶇曲折,走過艱苦創業的發展之路,培養了一萬多名電子才俊。在艱苦創業中,從當初由倉庫改建而成的簡陋的教室到今天獨具一格的校區;從往日的__名學生發展到今日在校生__多名;從昔日的五名教師到現在擁有160多名教職員工的集學歷、成人培訓、技能鑒定為一體、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相銜接、擁有品牌特色電子信息類全國示范專業的中等職業(專業)學校。

   ___年在以__教授為校長的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全校上下齊心協力、團結合作、奮發圖強,目前已進入第二次創業的嶄新階段。_月以高分順利通過省重點中專學校評估;4月省政府批文同意征地__畝建設新校區;7月份學校調整教學單位并成立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職業教育研究所;_月份利用廣東省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和學校的資源優勢,與日本和歌山電腦商業專門學校達成了合作辦學協議,我校優秀學生可赴日本深造;_月份面向全國公開招聘_個教學與科研單位負責人,從全國引進了一批學術帶頭人;__月份與省內外大學進行了一系列成人教育合作辦學的洽談;__月份學校出臺“定編、定崗、定責”和“競聘上崗”的“三定一聘”改革方案,邀請知名專家舉辦“博學”文學素質系列講座;這一切昭示著步入而立之年的母校將與時俱進,再鑄輝煌。

   親愛的校友,三十年風雨歲月是您和您的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們一起構筑了母校堅實的身軀,三十載榮辱與共是你們這些莘莘學子陪伴母校共度青春韶華,您的關注和支持,始終是母校改革和發展的動力源泉。值此校慶之際,我們謹代表學校,向多年來一直關心、支持、熱愛、幫助母校發展的海內外校友表示由衷的感謝和親切的問候!不論您現在身在何處,母校時刻與您相伴,不管您位居何職,母校始終把您牽掛。在這三十周年校慶的大喜日子里,母校深情呼喚您,請您回家看看!

   祝:身體安康、事業輝煌!

   __省__技術學校

   校慶邀請函范文通用2022

   尊敬的海內外校友:

   你們好!

   光陰荏苒,歲月如歌。縱覽今昔,六十載櫛風沐雨,六十年春華秋實,今天母校即將迎來六十周年華誕!這是母校發展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六十個春秋桃李芬芳,六十載耕耘碩果累累。xxxx工業大學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輝煌歷程。從xxxx年的xxxxxx學校輾轉前行至今天的xxxx大學,滄桑砥礪卻始終堅持弘揚“熱愛xx、建設xx”精神,秉承“民主、團結、勤奮、嚴謹、求實、進取”的優良校風。六十年來,人文蔚起,才俊輩出,為國家、社會的建設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在校慶將至之時,母校師生感慨良多,激情飛揚。我們忘不了一代代校友在母校那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身影,忘不了你們刻苦研讀,求實求新的精神,也為你們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為教育事業不輟耕耘,無私奉獻所做出的貢獻和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內蒙古工業大學的發展也深刻著你們的足跡。你們為母校增光彩,母校因你們而自豪。

   風雨滄桑半世紀,薪火相傳六十載。母校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經過幾代人嘔心瀝血、努力拼搏,學校已建設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經、管、法、教育相結合,具有本科、碩士和博士完整人才培養體系的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登高前瞻,任重道遠,春和景明,前程燦爛,母校欣逢盛世,又將迎來一個蓬勃發展的春天!母校的歷史,有你們的心血凝鑄和精神傳承;母校的輝煌,有你們的業績輝映和實力見證;母校的未來,更有賴于你們的熱心關注和鼎力支持。雖然你們身處五湖四海,但你們的心卻與母校息息相通,始終關注和支持母校的建設和發展,并以自己良好的素質和杰出的業績為母校增光添彩,為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憶往昔崢嶸歲月,青春的激蕩,理想的光芒,都從這里起飛,翱翔。萬水千山,隔不斷對母校的掛念;時光流逝,忘不了對同窗的情誼。群賢畢至,盛世如約。方遒揮斥間,韶華競逝。昔君往矣,濃情依依植霖樓,鐵骨錚錚機械廠,撫今追昔時,您定會思緒萬千,激情難抑。同窗好友,共話當年,共敘友情,共襄盛舉,暢談別后,展望未來,何等快哉!倘若母校承蒙昔日學子反哺,得以錦上添花,實乃母校之無尚榮光!

   讓我們相約xxxx大學,我們深信,母校六十華誕的盛典定會因您的參加而更加精彩!母校的發展定會因你們的支持而更加輝煌!

   敬祝

   身體安康,事業輝煌!

   校慶邀請函范文通用2022

   愛的校友:

   您好!

   巍巍吾校,世紀滄桑;時光荏苒,歲月如歌。xx農業大學至今走過了100年難忘的歷程,20xx年7月將迎來百年華誕。xx農業大學自從1912年興辦農業高等教育以來,始終秉承“厚生豐民”的辦學理念,恪守“明德自強,求是力行”的校訓精神,將自身發展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相連,與時代和社會的變革緊緊相連,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十萬多名農業科技、教育和管理人才,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斗轉星移,薪火相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林學院與xx農業大學同歲,是百年農大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學院之一。學院現有林學、園林、環境工程、藝術設計、城市規劃、

   旅游管理、地理信息系統和環境科學8個本科專業(林學和園林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涵蓋農學、工學、理學、藝術學、管理學5大學科門類;林學、風景園林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林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林學、生態學、建筑學和風景園林學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河南省林學院士工作站,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在校本科生、研究生達2600余人。

   林學院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各位校友的關心和支持。長期以來,林學院與各位校友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斷地深入和加強,校友們以各種形式、通過多種途徑始終如一地關心、支持著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對提高學院教學、科研水平和改善學院的辦學條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母校的歷史有您的心血凝注,母校的輝煌有您的成就輝映,在此,我們向您表示衷心地感謝!

   值此xx農業大學百年華誕之際,我們將舉辦一系列學術交流活動,總結風雨兼程一百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辦學經驗,展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辦學成果。學校將于20xx年7月6日上午9:00整在河南人民會堂隆重舉行百年校慶慶典。我們謹向國內外所有xx農業大學林學院(原林學系、園林系、林學園藝學院、林學院)的學子致以最誠摯的邀請,誠邀您撥冗光臨。寸草春暉,情深意長,母校深情地呼喚您:回家看看!屆時,讓我們歡聚一堂,謁恩師,會學友,共憶同窗情誼,齊話美好未來。

   聯系電話:

   傳真:

   地址:

   聯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