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農林學校思想政治教育
時間:2022-03-14 11:01:17
導語:小議農林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林類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評價的實施途徑
農林類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標體系的建構是一個復雜的工程,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及其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既要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又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并借鑒國外有益的東西。筆者認為,借鑒和利用層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簡稱AHP)是一個可行的途徑。AHP是美國科學家薩迪經過多年研究和結合社會經驗提出的一種新型的評價方法[4]。將AHP應用于農林類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標體系,可以擺脫傳統教育中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隔開來的弊端(學習成績定量化,操行評語定型化),它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效地結合起來,改變單一的學習成績考核方法,引入新的統計分析方法,使之更為科學。農林類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評價可以采取四個步驟:第一,合理分析農林類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評價的指標體系中各基本要素,如學習態度、勞動價值觀、自律能力、實踐能力、政治理論、政治價值觀、職業道德觀、意志品質、身心健康等,在教學和評價中注意區分層次。第二,對待同一等級的學生要從其他方面去比較,兩者之間有哪些不同或相同,然后繪制表格,以便更好地分析和判斷。第三,根據所制表格從中分析哪元素占有更為有利的位置。第四,計算各個元素各個方面的分值,然后比較最后結果[5]。在AHP分析的基礎上,分析探討當前農林類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主要原因,如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受教育者、教育者的素質,雙方所處的環境,運用的方法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農林類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只有從多方面分析其原因才可以改變這種現狀。
農林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評價的實施原則
為了確保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評價的有效性,在評價過程中,必須制定和遵守一定的原則。農林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評價其實就是培養農林院大學生自主意識和自律意識,只有將兩者結合才有可能更為有效地提升大學生的自身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素質,實現農林高等教育的最終目的。在實施有效性評價時應遵照以下幾個原則。1.客觀實踐性原則客觀性原則是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評價工作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一原則要求農林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全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實施過程中的所有要素,做好調查分析;在分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評價時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嚴格禁止個人主觀思想和人為因素的摻雜。然而在實際評價過程中,評價者對評價目的、評價標準、評價對象的認識程度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有效性評價過程中,要全面把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做出客觀的價值判斷。2.動態評論和靜態評論相結合的原則靜態評論主要是指對大學生有效性評價結果的評論,它主要注重的是結果,描述了大學生在相對穩定的某個階段思想的狀況;動態評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對大學生做出的評價。通過靜態評價,我們可以獲知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段時期內,是否達到我們先前設定的標準,然后根據大學生的思想現狀和這段時期的表現做出最終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應堅持靜態評價與動態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既看到對大學生真實狀況的評價,又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實事求是地反映大學生的真實思想。3.內部評價和外部評價相結合的原則我國農林高等院校對于學生進行評價,往往是在學校內部由教師或校方來實施,評價主體單一,因此,應遵循內部和外部評價相結合的原則,結合校外評價,比如說企業的評價,變一元評價主體為多元評價主體。這就要求農林高等院校在教育過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學生文化知識水平的提高,加強理論的學習,實現內部評價;另一方面,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企業實習機會,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獲得外部評價。總之,通過內部評價和外部評價相結合,實現農林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評價的順利實施。
農林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評價的實施對策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學生和教育者的素質、雙方所處的環境、運用的方法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農林類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弱化,只有從多方面分析其中的原因才可以改變這種現狀[6]。因此,應在準確把握這些因素的基礎上,將有效性評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完善和改進農林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講授思想政治課程中,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自己的態度將會嚴重影響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態度,在授課過程中要始終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尊重和關注每一位學生,課下積極了解學生思想和心理情況,從思想上抓住學生想要什么,然后進行正確引導,讓學生更大限度地發揮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應該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在生活、學習、感情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加強自己的文化素養,更好地感染學生。2.優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從家庭環境、校園環境、社會環境多角度優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環境。高校應積極組織輔導員定期與家長取得聯系,通過溝通,更好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和思想狀況,同時也糾正家長的錯誤教育觀點,只有老師與家長共同努力,才可以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更為良好的學習環境。農林類院校應該建立和平互助、互相關愛、平等誠信的學習氛圍,在生活中應該依照所學專業建立一些興趣學習小組,與此同時,適應社會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等,在大學生中開展網絡道德規范教育,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輻射力、感染力和吸引力。3.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素質第一,要求農林院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在教學過程中定期組織培訓,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教育工作者要從思想上堅定信念,積極引進國外一流大學的教學模式,借鑒國外大學的先進經驗來彌補我國教育的弊端。第二,應該定期開展校與校之間的交流會,開拓創新,吸取其他兄弟院校的教育教學經驗,提升本校教師的素質,只有這樣才可以給大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本文作者:陳林元高俊民工作單位:河北農業大學
- 上一篇:小議農林院校藝術培養現狀及策略
- 下一篇:社區電能計量的思索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