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范文

時間:2023-04-27 08:29: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初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

篇1

一、培養學生數學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實際教學中,因為數學中數字的枯燥性和數學具有一定難度的特性,使得師生之間容易形成一種枯燥的相處模式,完全喪失對數學主動學習的興趣。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在追求升學率、追求成績的目標下,應當在實際課程中注重學生對數學興趣的激發。這就要求老師要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既要懂得數學知識的歷史由來,又要緊跟時代潮流,不斷發現數學的實用之處。比方說,老師在講某一部分數學知識時,可以同時講解一下數學知識的歷史由來,或者是現實生活中需要用到的地方,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講活,貫通古今,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函數部分,可以講述笛卡爾研究出新型函數給他心愛的人,也可以講利用分段函數分析在現實生活中選擇打車軟件時哪個更實惠,還有拋物線、自由落體、二次函數等諸多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都大有用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愿意進行自主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拓寬學生數學思維

數學是一門思維性非常強的學科,也是很多學生愁于應對的科目。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學生疲于應付考試,死記硬背一些做題步驟;教師迫于升學率的壓力,填鴨式教學方式盛行,使得數學失去了它本應有的靈魂。學生往往只懂解題,而不知何為數學思維。這樣將會造成學生一旦脫離題目回到現實生活,將完全想不起運用數學的方式解決問題。那么,我們最初學習數學的目的、設計數學課程的初衷都將無法實現。

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學生數學思維方式的培養,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掌握數學方法、體會數學思維。走出課堂或學校后,真正能遺留在學生記憶中,依靠數學解決問題才是真正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在課堂中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機會、提供土壤和平臺,讓學生在課堂中扮演主要角色,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釋放每個學生的數學潛能,多給學生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例如,在學習某個知識點時,可讓學生想象所學知識可以解決日常生活中什么類型的問題,培養學生主動發現數學實用之處,從而利于日后真正遇到問題時能夠用數學來解決問題。總之,數學教師應盡力做到以數學知識為載體,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為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奠定基礎。

篇2

一、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

對于新接觸信息技術課的初中學生而言,他們往往懷著好奇、興奮的心理,但隨著學習內容的深入,有的內容需要機械重復地訓練,有的內容理論性強、枯燥無味、難度大,會降低他們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上信息技術課時,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堅持做到“難懂的問題演示講,習慣的問題反復講,關鍵的問題重點講,難點問題細細講,個別問題個別講”。教學方式可采用“任務驅動”模式,即先由教師確定教學任務,然后讓學生自己看書,找出本課的學習任務。這樣既可提高學生的自學水平,又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愿望。在已安排學生進行預習的前提下,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上機實踐,讓他們先檢驗自己的自學能力,從而證實自己的理論理解與實踐是否一致。然后,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將正確的操作過程演示給學生,并進行適當講解,使學生們看到完整的操作過程,以便學生進一步證實了學生對自己預習后自行上機實踐是否全部正確。最后,再讓學生們上機實踐一次,這樣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與學效果。同時,為了配合演示式的教學,教師可又根據課程內容及學生的接受能力,制作有針對性的課件,使課程內容生動形象,變難為易,也可在課堂上開展小組競賽、搶答、評選操作能手,在課外開展興趣小組活動等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輔用一些平和、鼓勵性的語言,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對話,做學生的指導者,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更重要的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主動探索的愿望。

二、結合教學實際,靈活使用教材

信息技術課需要軟、硬件的共同支持。這就要求教師靈活、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初中信息技術教材內容一般呈模塊化、條塊化分布,內容順序從總體上體現了由基礎到應用、由易到難的思路。由于各校條件不同,導致教材內容與軟、硬件環境不配套,很多內容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視情況而定,以使內容的安排、講解操作順序更有利教學實際。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基于教材,但不唯教材,以課標為基準,結合學生的認知實際,硬件情況,結合學校現有的課程資源,重新組織整合教材,對教材內容的處理一定要做到抓住核心精神,大膽予以取舍,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是充滿實效的,具有針對性的,富有魅力的課堂。否則只是照本宣科“講解”教材,就和在岸上學游泳一樣。

三、善于糾正錯誤,讓學生提高操作技能

信息技術的動手操作性強,如果在操作中失誤就會使下一步的操作無法進行。教師面對學生實際操作中出現的錯誤操作,首先要進行總結。看問題是大部分學生出現,還是個別情況。其次,告訴學生怎樣避免錯誤。教師要樹立學生糾正錯誤就是學生積累經驗的過程的思想。要告訴學生不要怕出錯,但要使學生清楚每一步操作的含義,有些錯誤操作是具有危害性的,如刪除文件、移動系統文件等。最后,教師還應該教給學生查找錯誤的原因和排除方法,以及一些功能鍵的用法。從而一方面豐富了學生的實踐經驗,另一方面再遇到類似問題時能夠自行解決,提高操作技能。

四、加強教學設計,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初中生具有好奇、好動、愛玩游戲的特點。教師可以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進行教學,這完全符合他們的心理特征,不但不會增加負擔,反而有利于教學,學生們也就學得更輕松、更愉快。比如,學習鼠標的操作是比較枯燥的,但采用游戲導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Windows中的紙牌游戲”,并引入競爭機制,看誰動作快、動手能力強。這樣在調動起學生積極性的情況下,教師再結合教學目標,講解一下鼠標操作的要點,經過練習,學生在操作鼠標的時候就能得心應手了。當然,教師應該給學生一個尺度,提出要求,讓學生必須完成教學任務后再玩,這樣既調動學生對教學內容認真快速的學習,又讓學生有機會娛樂,讓學生既會玩又會學。

五、注重學科間優勢整合,提高教學效果

篇3

關鍵詞:核心素養;實驗性;教學策略

課堂是落實核心素養的主陣地,觀察身邊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依然存在教學方式單一、學生主體地位得不到落實的現象。筆者通過對這些教學異相的分析,加之實踐凝練出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實驗性教學,以實驗性數學學習促進教與學方式的變革,形成與常規教學相融合的初中數學學習方式,構建高效課堂。

一、初中數學實驗性教學的內涵

初中數學實驗性教學是指為解決某種數學問題、獲得某種數學結論、驗證某種數學猜想而運用一定的物質手段,在特定的實驗條件下所進行的一種數學探索活動,從而進一步把這種探索活動的方法、經驗、精神等,自覺內化為學習數學的一種思維方法,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主要方式。此數學實驗與大學數學重視的“思想實驗”不同,其以“物質實驗”形式存在;也與物理和化學的科學實驗不同,是數學思維的輔助工具,并不能代替數學推理證明。它提倡的是學生親自動手操作,重視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猜想、驗證的體驗過程,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獲取知識,形成技能,培養核心素養。

二、初中數學實驗性教學的過程性策略

1.選擇工具,進行操作觀察。

初中數學實驗性學習的前提是“做”數學,其離不開動手操作,離不開實驗工具。工具來源于自己動手制作、現成教具、軟件等。有了合適的工具,學生便可以根據課題目標,進行操作,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形成直覺,培養想象力,為下面的實驗做好鋪墊。

案例1蘇科版數學教材九年級上冊“圓內接四邊形對角互補”探究實驗。

實驗工具:裝有幾何畫板軟件的計算機。

實驗內容:(1)打開幾何畫板,作☉O,在☉O上依次取四個點A、B、C、D,并順次連接。

(2)順次選中A、B、C三點,點擊“度量”菜單下的“角度”,量出∠A的度數。同理,量出∠B、∠C、∠D的度數,觀察猜想,四邊形ABCD的四個內角之間有何關系?

(3)拖動點A、點B,看結果如何變化。信息技術融入初中數學課堂,幾何畫板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有力工具,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利于激發學生探索研究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利于學生發現、猜想、驗證問題,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

2.提出猜想,引發數學思考。

在學生操作、觀察、思考,獲得直觀感知的基礎上,自主提出猜想,這個環節是整個實驗學習過程的關鍵,對培養學生的猜想能力、合情推理能力至關重要,也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

案例2蘇科版數學教材七年級上冊“用字母表示數”探究實驗。

用同樣大小的兩種不同顏色的正方形紙片,按照如下的方式拼正方形。

思考:第1個圖形有1個小正方形。

第2個圖形比第1個圖形多幾個小正方形?

第3個圖形比第2個圖形多幾個小正方形?

第10個圖形比第9個圖形多幾個小正方形?

第100個圖形比第99個圖形多幾個小正方形?

第n個圖形比第(n-1)個圖形多幾個小正方形?

你還有什么發現?

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問題串,提高數學實驗的思維含量,引發數學思考。從簡單的圖形開始觀察,提出猜想,探索規律。通過這個數學實驗,學生能提升自己的數感和符號意識。

3.討論交流,走向深度學習。

在學生自主獨立思考、產生猜想后,教師要及時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在交流中產生思維的碰撞,升華猜想;要幫助學生勇于呈現形成概念、揭示定理、發現方法的過程;要善于發現學生對實驗獨到的見解,引導學生走向深度學習,進行高階思維訓練。

案例3蘇科版數學教材七年級上冊“展開與折疊”探究實驗。

把一個正方體表面沿著棱剪開,你能得到哪些平面圖形?先猜想,再剪一剪,與同伴交流。你能把得到的圖形分類嗎?

分類如下——

1222型:中間兩個面,只有1種基本圖形。

2141型:中間一行4個做側面,上下兩個各作為上下底面,共有6種基本圖形。

3231型:中間一行3個做側面,共3種基本圖形。

433型:中間沒有面,兩行只能有一個正方形相連,只有1種基本圖形。

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將圖形分類,學生經歷這樣“悟”的過程將有利于他們對分類思想的進一步認識,走向深度學習,培養核心素養。

三、初中數學實驗性教學的實踐意義

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通過對初中數學實驗性教學的模式的研究,個案的探索,理性地總結出操作流程的規律。這不僅表現為一種教學方法,更是內化成了師生教與學的一種思想,填補了數學教學相關研究的空白,提供了初中數學教學可借鑒的經驗,具有較強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篇4

關鍵詞:初中數學;反思能力;認識;思考

新實施的初中數學學科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1].在新課改目標要求下,初中生數學反思能力培養,已成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成為教師進行有效教學活動探究的重點課題之一.

一、當前初中生反思能力的現狀

1.初中生反思主動意識不強.如,在“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學習活動反思中,部分初中生在教師“灌輸式”的單一教學中,內心情感受到壓抑,對自身在學習該知識點的活動表現缺乏能動反思情感,同時,對“三線合一”內容不能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2.初中生思考分析策略不精.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直接講解法,將判定定理的內容告知其學生,學生在思考分析該類型解題策略時,雖然內心知道應該運用判定定理,但對如何運用其中某一個定理則“手足無措”,致使反思活動難以推進.

3.初中生反思訓練途徑不多.部分初中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反思能力過程中,往往采用分析問題解答過程的單一方法開展活動,導致學生反思能力訓練得不到充分的鍛煉和有效的提升.

二、培養初中生反思能力的策略

1.要強化對反思內在情感的培養.良好的情境,適宜的氛圍,是挖掘和激發學生內在潛能的有效手段.初中數學教師在組織開展反思活動時,要將情感培樹作為反思能力培養的重要抓手,利用初中生對現實性、生動性、矛盾性、疑惑處等

方面好奇探知情感,設置出適宜生動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在聲情并茂的趣味教學情境中,主動的開展思考分析活動.如在“一次函數”知識教學活動中,在反思“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不等式關系”方面的問題案例解答過程時,教師就有意識的設置“某工廠生產一種產品,當生產數量至少為10噸,但不超過50噸時,每噸的成本y(萬元/噸)與生產數量x(噸)的函數關系式如圖1所示.(1)求y關于x的函數解析式,并寫出它的定義域;(2)當生產這種產品的總成本為280萬元時,求該產品的生產數量.(注:總成本=每噸的成本×生產數量)”

2.要重視對學習探析方法的歸納.初中數學教師要針對當前初中生在反思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思考方法單一、分析過程邏輯性不強等不足,強化對學生學習技能及方法的指導和歸納,引導學生開展師生互動交流活動,結合探析活動經驗,根據教學指導意見,實時的歸納總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規律,并“理論聯系實際”,進行有效的鞏固和強化,從而逐步增強學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辨析評價問題的素養.

如,在“在正方形ABCD中,AC為對角線,E為AC上一點,連接EB、ED.(1)求證:BEC≌DEC;(2)延長BE交AD于F,當∠BED=120°時,求∠EFD的度數”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探究式”教法,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析該問題策略活動,學生認為:“應運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此時,教師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指出該案例的解題方法:“第一小題找出構建ABE≌ADE的條件關系式.第二小題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質,構建等量關系,進行等量替換”.最后,教師設置“已知:

如圖3,點A、B、C、D在同一條直線上,EAAD,FDAD,AE=DF, AB=DC.求證:∠ACE=∠DBF”問題進行鞏固訓練,并有意識的讓學生闡述解題的思路和方法.這樣,初中生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逐步掌握了解題策略和素養,為更加深入開展反思活動打下能力基礎.

3.突出反思活動形式的多樣性.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保證學習活動的效能.

總之,反思能力,是學生思維辨析能力的重要表現,也是學生學習素養的重要內涵.初中數學教師在反思能力培養進程中,要樹立能力第一要義理念,重視反思活動引導,過程指導,結果點撥,實現初中生反思能力的有效鍛煉和提升.

篇5

【關鍵詞】初中數學;創新能力;中學生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當今時代對教育教學的要求,符合素質教育的推廣進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當然,創新能力的培養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采用多樣化的引導方式為學生打造輕松高效的數學課堂,通過科學的方法引導他們更好地參與到知識的探究當中,使學生們逐漸樹立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本文從我國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現狀入手,提出目前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一、初中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高效的教學方式出現在我們面前,為教學的提升做出了貢獻。創新能力是具有開放性的能力之一,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合理選擇教學方式,降低數學知識在學生心中造成的負面影響,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營造更加優質的空間。初中教育作為我國九年義務的重要階段,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一階段的學生具有較高的可塑性,尤其表現在心理狀態和思維方式兩方面。創新能力培養,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學生在將來就業過程中的行業適應性,增強其整體競爭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提升自身素養,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分析

縱觀我國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教師教學思想落后

正確的思想對人們行為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而教師教學思想更是與教師教學行為的開展息息相關。然而,由于當前大多數初中數學教師的思想較為狹隘,片面認為數學是一種純粹的理論教學,與創新能力培養無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數學教學僅僅圍繞升學考試進行,這就使得教師教學缺乏創新能力,僅僅關注學生的卷面成績,未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考核。這種思想嚴重局限了初中數學的發展,同時也造成了學生學習內容的單一化,降低了學生的自主性,制約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2.學生創新意識不足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學生的創新能力大多被扼殺,普遍呈現缺乏思考的現狀。學生對于數學課堂上出現的問題缺乏探究能力和求知欲,缺乏自主研究問題的能力和積極性,造成了學生思維的束縛和禁錮。與此同時,在數學教師單調的教學中,學生形成了固定的思維模式,思考問題程序化,創新能力被抹殺。因此,當前初中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普遍缺乏創新意識。

三、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對策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符合新課改標準的關鍵舉措,有利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1.創新教學思想,轉變教學方法

教育本身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的意識,改變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確立創新性教學原則。首先,教師應改變對數學課的傳統認識。其次,教師應該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對數學課堂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充分開拓學生的視野和思維,保證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充分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培養自身創新能力。最后,教師應該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改變以學生成績為評判依據的方法,綜合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并且在數學課堂上通過有效互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其創新能力。

2.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創新能力

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最強大的推動力,因此培養學生

(下轉第191頁)

(上接第190頁)

的興趣是數學教學的前提。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內容,增加學生主動提問和參與課堂的機會,同時,還應該大量引用提問、游戲、實驗等多種教學形式,提高課堂趣味性和教學有效性,通過寓學于樂的方式,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從而充分展現數學課的魅力,極大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教師的有效引導,增強了學生對數學課的喜愛,使學生獲得了較多的學習樂趣,并自主配合教師教學,實現創新能力的培養。

3.和諧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效率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課堂順利開展的前提。傳統教學方式局限了教師的思維,使得教師不能主動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就為師生之間埋下了矛盾隱患。因此,教師應該主動建立和睦的師生關系,通過課堂上師生的有效互動,轉變教師形象,提升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和價值,充分展現“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風采,使得學生對教師產生尊敬之情,增強師生的親切感。

總而言之,我們應該重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象是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是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時代進步的動力。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人才,既是當代和未來經濟時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觀點。因此,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提升數學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影響,是我們應該著手施行的。

【參考文獻】

[1]周秀華.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6)

篇6

1.1研究背景

習題訓練是有效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以及提高成績的一種有效方式,通過習題訓練能夠有效的對于學生當前學習情況進行反饋,進而為今后的強化方向提供了有效的依據。在實際的數學學習過程中,錯題不可避免,同時也能夠有效的反映出學生當前的數學學習情況;在對于錯題的認識上,隨著現代教學觀念的完善,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于錯題都有著一定的重視度。對于初中數學教學而言,教師往往通過大量的習題訓練推進學科教育活動的開展,同時引導學生重點溫習、攻克以往的錯題,但隨著學生錯題量的龐大之后,學生便不能有效的對于龐大數量的錯題信息整理,進而錯題對于學生的實際成績以及學習能力推動作用出現明顯弱化。

錯題對于初中數學教學活動而言,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學生都是一種極其寶貴的資源,同時強化對于錯題資源的科學利用也是強化數學學科教育的最佳措施。在教學中,不少教師都有這樣的煩惱:對反復練習的習題,學生仍會犯錯,而且栽倒在同一個錯誤上,不少學生都有這樣的怨言:題目做了這么多,做錯的題目也及時訂正了,但稍有變化還是不會做稍稍關注一下中考狀元的學習經驗,發現電子錯題本是常用法寶為此,筆者所在學校為每位學生準備了各學科的錯題積累本,錯題積累成為學生學習的基本作業教師會進行定期批閱,藉此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錯題積累和反思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師自己則借助軟件,將平時教學和學生的各種作業練習及考試中等遇到的典型錯題,按初中數學教材知識單元分別整理,按時間順序積累,形成不同專題的錯題集與學生普遍采用的手抄錯題集相比,教師電子錯題集。具有應用更便捷、易保存、易修改更系統等優點。

1.2研究問題

就本文的研究而言,本文以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錯題”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錯題”類型的總結、原因的探究,可給教師如何規避出現類似錯誤提供幫助,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和數學素養,發展教師的命題能力,提高教師評價素養,也有利于嚴肅數學學科的科學性。同時還可以變廢為寶,可以幫助學生重構知識體系,可以培養學生反思的習慣和思維的批判性。其中初中數學電子錯題集的應用實驗為本文擬解決的關鍵問題。通過研究初中數學測試題中“錯題”及歸因分析、錯題訂正的檢測評價等等實驗來對初中數學教學中電子錯題集的應用加以詮釋。

第二章 結論與啟示

篇7

【關鍵詞】初中數學;邏輯推理能力;數學教學;教育形式;教育理念

引言

在初中數學的教育中,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數學學習已經是傳統教育理念的一種必要的模式,但是,我們根據傳統的教育形式的研究發現,針對學生們的學習狀況,教師很難讓學生們提升起學習的興趣,在學習中也很難將學習的形式和學習的理念進行相應的提升,學生們在數學課堂中,主體性的地位得不到真正的體現,很容易產生消極懈怠的情緒,也不能將學生們的學習和核心素養進行進一步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本文中就要不斷的研究培養學生們邏輯推理能力的形成,幫助初中的學生們能在充滿興趣的數學課堂內探索數學的知識,并且能更好的促進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最終提升學生們的數學學習能力。

1.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推理能力的意義

1.1提升學生們的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

在現階段的教育環節中,要想更好地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們的中間產生相應的影響,就要不斷的將初中學生們的數學推理能力提升上來,更好的發揮學生們的實力,展示學生們的學習素養,促進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的提升和能力的開發。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比較具有邏輯性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科,在數學復雜的知識的背后,邏輯推理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是學生們核心素養展示的形式之一,也是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傳授數學的知識基礎,促進數學能力的一個關鍵階段,因此,培養初中生的數學邏輯推理能力,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們將學生們的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等數學核心素養培養起來,給學生們指引道路,在學生們的發展過程中,能更好的指引學生們在知識和技能的層面上,有一定的觀察實踐過程,促進學生們更好的將核心素養展示出來。

1.2展示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課堂中,進行相應的數學體驗,教師要不斷的形成良好的教育形式,才能幫助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初中的數學課堂中來。如果能在初中的數學課堂中,進一步展示數學的邏輯推理能力,能更好的幫助教師們形成良好的核心價值能力,促進學生們的能力探究,幫助學生們形成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積極地環節內進行相應的研究,促進學生們能主動的融入到初中的數學課堂中來,幫助初中的學生能更好的獲得數學課堂的主動探究能力,促進初中生在良好的學習過程中,能面對數學教育的知識,展示出自身的邏輯能力,幫助數學展示獲得良好的推理體驗。

1.3能幫助數學課堂形成良好的氛圍

在現階段的數學教育課堂中,教師要想更好地幫助學生們通過邏輯推理能力的提升,展示學生們的主動性,教師自身就要不斷地掌握更多的邏輯推理的方式,幫助學生們也能熟練地掌握數學中的邏輯推理方式,通過挖掘教材內部的形成,更好的促進融合,發展教材的特點,掌握教材的元素,更好的將數學課堂的濃厚氛圍展示出來。利用當前的教育形式,一定要不斷的將學生們的學習活力展示出來,做到學習氛圍的形成,將數學課堂變成學生們邏輯推理大展臺的過程,更好的活躍教師的教學氛圍,將數學課堂變成生機勃勃,并且具有活力的課堂,幫助初中的學生能在數學課堂中獲得更多的知識體驗,促進學生們能更好的發展和進步。

1.4能更好的提升學生們的思維能力,促進其創新能力的開發

在現階段的教學中,我們會發展,學生們學習能力的提升和學生們思維的展示和進步密切相關的,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們形成良好的學習體驗,學生們往往是跟著教師的步驟進行按部就班的學習,在思維活力的展示和動態的形成方面不能更好的進行相應的把握。但是,在現階段的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們的邏輯推理能力在教學中逐漸的展示出來,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們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們創新創造能力的展示,將學生們的創新創造能力更好的融合在當前的教育中,最終發展學生們的創新思維,落實學生們的學習動力,形成學生們的學習能力的開發和體驗。

2.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措施

2.1加深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

初中數學在教學的環節中,針對每一章節的內容都有著不同的概念,在數學教學的環節中,也注重對數學概念的形成以及對數學概念形式上的學習,只有讓學生們學會理解概念,掌握概念的相關內容,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們理解數學背后的知識,才能將數學的知識的邏輯性和數學中所需要掌握的規律,更好的牢記心中,幫助學生們形成良好的邏輯推理能力,促進學生們在邏輯推理能力展示的過程中,更好的形成良好的學習依據,在學習中幫助學生們更好的體驗邏輯順序感,促進學生們能在理解深入的基礎上,更好的準確分析相應的內容,促進學生們獲得相應的知識體驗。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這部分的內容學習中,涉及到的概念就比較多,在概念的驅使中,需要學生們理解的內容也是比較多的,要想更好的幫助學生們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勢,在學習中更好的形成良好的學習動力,并且在今后的學習之中能建立相應的邏輯推理能力,將相關的概念和內容進行相應的理解,教師首先就要將課本上所需要理解的概念進行匯總。比如,在“相交線”的概念中,其中有相交線、垂線、及其產生的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等,這些概念都是相互關聯的,學生們能通過對概念的解讀和推理,更好的判定什么是平行線,相交線和平行線是相對的概念,因此,教師要在基礎的概念上下功夫,讓學生們進行鉆研,更好的利用線和角的關系,把握數學的知識,掌握推理的形式,促進數學知識能循序漸進的消化和進步。在此基礎上,學生們根據學習的內容,能更好的形成良好的學習優勢,并且在概念的分析上能有自己的邏輯性,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能講解一部分的概念,剩下的讓學生們融會貫通的學習,幫助學生們形成良好的認知能力,促進學生們能更好的發展自己的技能,幫助學生們能更上一層樓。

2.2運用趣味性邏輯推理激發學生興趣

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是非常關鍵的,能幫助學生們形成良好的認知態度,并且將豐富的課堂形式和課堂展示能力更好的利用教學的氛圍展示出來,促進學生們的情感體驗,展示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這是培養學生們邏輯推理能力的關鍵步驟。學生們一旦發現在數學課堂中的樂趣,就能深入的體會和研究,發現其中的樂趣,并且能更加深入的發揮數學的知識內涵,將數學的邏輯推理性更好的展示在當前的數學課堂中,發揮數學課堂的事例,展示邏輯推理的魅力,更好的發展學生們的探求欲望。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十三章中“等腰三角形”這部分的教學中,教師能以趣味動手性的題目向學生們進行展示,促進學生們能產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給學生準備若干個如圖所示的三角形,讓學生們進行思考,如何只剪一刀就能把一個三角形紙片變成兩個等腰三角形呢?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們動手剪一剪,試一試,讓學生們探求成功的方式和剪法,然后把成功的剪法畫下來,呈現在作業本上。

在此之后,教師能讓學生們再剪出一些任意三角形,只剪一刀便將其分成兩個等腰三角形,并且總結怎樣的三角形剪一刀一定可以把其分成兩個等腰三角形,讓學生們自主的總結規律,這樣不僅能將學生們推理的能力展示出來,還能通過動手能力的開發,幫助學生們建立學習數學的惡性去,并且展示學生們的邏輯探究能力。學生們最后能通過自己的邏輯推理,總結出三角形中只要有一個角是另一個的兩倍或是三倍,就可以將它分成兩個等腰三角形這樣的規律,但是在此期間,也會有的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疑問,我們要鼓勵學生們提出疑問的過程,因為學生們只有能有問題,才能更好的通過自己的思考去解決問題。有的學生們會說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分別為50°、100°、30°,這個三角形也滿足一個角100°是另一個角50°的兩倍,但是,它不能一刀剪得到兩個等腰三角形。學生們會根據這個特殊的例子進行思考并且討論,最終明白,如果一個角是另一角的兩倍時,這個角不能是鈍角,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數學邏輯推理素養不斷的提高。

2.3開展邏輯推理專項訓練

邏輯推理能力作為初中學生數學重要核心素養之一,對學生的提升很大,但其邏輯推理能力的提高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及題感的累計,因此,初中的數學教師應開展邏輯推理的專項訓練,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逐漸熟悉邏輯推理的運用。初中的數學教師應結合學生具體學習狀況,精心設計一些題目或是一些題組,將其組織整合并爭取一個月抽出一、兩節課的時間進行訓練。在訓練結束后,要讓學生提出問題并通過合作交流一起解決問題,進一步讓學生的數學邏輯推理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最終發展學生們的數學邏輯推理素養。

2.4開展各類數學活動滲透數學邏輯推理

數學的知識比較復雜,因此,學生們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以及提升學生們的邏輯推理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能滲透不同的活動,幫助學生們積累學習的經驗,掌握學習的方式。同時,在開展數學活動的過程中,要不斷地讓學生們進行交流和互動,讓初中的學生們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能獲取他人對邏輯推理的心得與體會,有利于自身經驗的積累。

2.5創設教學情境,進行合乎情理的邏輯推理教學

情境教學的魅力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在情境教學的基礎上,教師要想更好的實現教育的目標,展示教育的活力,促進教育形式的發展,就要將新型的情景教學的形式更好的融合在當前的數學教學中,幫助學生們在合乎情理的情境推斷中,促進學生們推理學習的形成,幫助學生們形成良好的學習體驗,展示良好的學習節奏,借助一些道具或者是情境的手段,讓學生們更好的融入到教學的情境中,營造一個良好的、輕松的學習氛圍,在學習中更快的進入到當前的狀態中,能真是的理解情境教學的形態,促進學生們對數學展示進行生動的轉化,幫助初中的學生能在枯燥的數學課堂中尋找樂趣,并且能引導初中的學生們結合具體的情境展開學習的體驗,通過合乎情理的教學形式和手段,鍛煉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邏輯的感知能力,促進學生們的發展。

例如,初中的數學教師可以在比較抽象的題目中創設問題的情境,讓學生們通過問題情境的融入,更好的獲得知識的體驗,在知識的感知力度和知識的感知能力方面具有更大的發展。若,,且a+b-c=30,求a的值。這道題目學生們看到以后一定是非常迷茫的,沒有思路,也沒有想法,很多學生看到這類問題便犯愁,不知道問題的切入點在哪里,也不知道問題該從哪里開始入手。此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等式,讓學生們根據等式的形式和內容進行分析,通過分析a,b,c有什么聯系,讓學生們自主的思考并且自主的推理,有的學生會想到:令=k,則可得a=7k,b=5k,c=2k。所以會出現下面的等式,a+b-c=7k+5k-2k=10k=30,k=3。又因為a=7k,所以a=21。在初中數學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在觀察代數式的過程中,能逐漸的發現其中的等量關系,并利用一個字母表示,從而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這是學生們邏輯推理能力形成和塑造的過程,也是在學生們的發展過程中更好的培養學生們的邏輯推理能力的形式和展現,能不斷的促進學生們的發展。在解題的整個過程之中,能更好的提升學生們的觀察能力和題目的解毒能力,將推理的合理性通過學生們的自助驗證得出,幫助學生們有效的培養自身的邏輯能力。

2.6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知識的運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們將數學知識和技能通過數學實踐的形式更好的展示出來,并且能在數學解題以及今后的數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數學應用能力,促進學生們邏輯推理能力的形成,將學生們的思維規律和思維的敏捷度更好的建立起來,更好的將數學的知識通過學生們的大腦展示出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數學九年級下冊第二十九章《投影與視圖》這部分的教學中,針對投影的形式和三視圖的直觀概念,學生們在沒有學習以前對概念以及內容都是比較陌生的,這時,教師能采用多媒體的形式,將不同物體不同方位的投影和三視圖展示給學生們,讓學生們能從其中找到相應的規律,并且在規律的體驗中,更好的形成相應的內容,促進學生們的知識內化于心的過程,接下來,學生們就要針對這種空間的想象能力進行相應的邏輯推理,更好的將學生們的學習過程變成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過程,加深初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培養出初中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更好的發展初中學生們的實力。

篇8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初中數學;應用

所謂問題教學法,是指在教學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中心,構建一定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深入了解知識,并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獲取一定的基礎知識和綜合技能的教學方法。問題教學法在實踐中是以問題作為主線,以問題來進行引入、探究、總結,對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和素養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有利于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在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一下問題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一、構建特定的問題情境,以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

心理學家指出:初中生年齡有限,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受環境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這個心理特征,根據教學內容,構建一定的問題情境,進而在特定的情境中以問題激發學生潛在的欲望,促使學生自主地學習數學知識。在此,教師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要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或者以學生已掌握的知識來構建情境,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原動力,而且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從而增強自我學習數學的信心。第二,一定要改變傳統、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為學生提供發展自我的平臺,讓學生能夠自由地發揮。如:筆者在教學“比0小的數”時,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常識為背景來搭建情境。據氣象臺播報,今天的最高氣溫是零上9 攝氏度,最低氣溫是零下3 攝氏度,如果將零上9 攝氏度記作“+9 ℃”,那么零下3攝氏度可以記作“3 ℃”嗎?在生活中,學生幾乎每天都看天氣預報,因此,他們對天氣預報的符號以及代表的意思十分清楚,異口同聲地回答不可以,天氣預報中,零下幾攝氏度前邊都有一個“-”號。筆者趁勢提出第二個情境問題,展示一幅天氣預報的畫面,讓學生從這個畫面中找出哪個城市最冷,為什么?學生很快找出哈爾濱和長春最冷,原因是它們的最高氣溫都在零下7攝氏度,表示氣溫比0 ℃還低7 ℃。通過這樣的問題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促使學生對“比0小的數”有個深入的了解,能夠有效激發他們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

二、設置開放性的問題,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的邏輯思維較強,初中生潛力無限但是缺乏引導。鑒于此,教師可以以問題來做引導線,引導學生展開思維、深入學習數學知識。新課程倡導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性作用的體現,注重學生綜合素養、技能的培養,因此,筆者在設置數學問題時,結合學科多元化的特點以及數學學科知識點的內在關系,遵循開放性的原則,設置了一些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問、自主添加條件等發散性強的數學問題,以此來鍛煉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挖掘學生內在的潛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時,筆者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初一某班一學生在做作業時,不慎將墨水瓶打翻,使一道作業題只能看到如下字樣:“甲、乙兩地相距40千米,摩托車的速度為45千米/小時,運貨車的速度為35千米/小時, ?”(橫線部分表示被墨水覆蓋的若干文字)請將這道作業題補充完整,并列方程解答。讓學生自主添加問題,自主解答,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思路來分析問題,促使學生數學靈活性、創新性等思維技能的提升。

三、設置探究性的問題,深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探究性是問題教學法的核心內容,可以說,運用問題教學法的作用和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望,進而自主地探究、掌握數學知識,并從中增強技能和素養。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問題教學活動時設置的問題必須具有較強的探究性,能夠讓學生自主地實踐,分析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深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如:筆者在教“等腰梯形的軸對稱”時,在最后提出拓展探究性的問題,同時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來實踐、分析、解決。

1.一個周長為5cm的等腰梯形,它可以由什么樣的三角形剪一刀而得?

2.如果你剪了5張上述等腰梯形紙片,并打算用其中幾張來拼成較大的等腰梯形,那么你能拼出幾種不同的等腰梯形?畫出它們的示意圖,并算出它們的周長。

這樣讓學生動手實踐探究,總結實踐結果,不僅提升了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深化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和了解,一舉兩得。

總之,問題教學法是初中數學教學中較為常用的方法。作為教師,應注意問題設置的適應性、啟發性、開放性、探究性等,強化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和激發,引導學生產生深入學習數學知識的內在動力,最大限度地提升問題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從而推動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高仁潮,丁評虎.初中數學解題方法與技巧[M].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篇9

【關鍵詞】合作探究式教學 初中數學 教學實踐 應用

一、前言

初中數學教學改革強調了對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等方面的改革,強調要以學生為中心、提升學生的互動性和課堂參與性。初中數學的理論性相對較強,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這符合新課改的要求,符合素質教育的核心目的。基于此,本文以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了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具體的實踐應用。

二、初中數學教學應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的必要性分析

(一)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的特征

在合作探究式教學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教師通過合理的引導讓學生合作或自主進行探究與發現,得出問題結論,實現知識內化吸收,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學法有如下特征。

首先,合作探究式教學法,使學生在合作和探究活動中實現知識內化。學生是教學的中心,由學生自己來發現問題并探索知識,一改傳統的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去探索知識、理解知識、內化知識[1];其次,合作探究式教學讓學生全過程體驗知識探索和發現的過程,體驗探索和成功的樂趣;再次,合作探究式教學以合作為基礎,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

(二)初中數學教學應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的意義

首先,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的應用能夠為初中數學課堂注入活力,初中數學課本理論性較強,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很容易讓學生感到不知所云,在課上昏昏欲睡。而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則能夠通過合作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探索的樂趣,為課堂注入活力,有效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其次,合作探究式教學法貼近教育的實質,符合習得理論,能夠在合作探究活動中實現知識吸收內化,同時通過有效的探索來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這與素質教育的核心不謀而合。

三、合作探究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探究問題

在應用合作探究法進行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創設情境,引入探究問題,這能夠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應當貼近于生活,與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保證更加順利地引入探究問題,避免問題引入的生硬感,以此來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二)自主探究

在情境創設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讓每一位學生形成自己的觀點,找出所要探究問題的難點和重點,以此來為之后的小組合作討論探究奠定基礎。

(三)小組合作探究

小M合作探究是應用合作探究法的核心,針對自主探究過程中學生找出的難點和重點,教師合理地劃分小組,讓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發表自己的見解,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后對結果進行證明,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對初中數學教學來說,在應用合作探究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把握小組合作探究這一環節至關重要[2]。初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其思維活躍、思想開放,在交流和討論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甚至脫離討論的主題。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教師應當合理引導學生走入正常的探究軌道上,但不能全面否定學生的想法,這會打消學生問題探究的積極性。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的創新想法,合理引導其探究所要學習的知識和問題。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同時對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有積極的意義。

(四)反思評價

在小組合作探究完成之后,教師應當引導小組之間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對小組合作探究的結果進行總結和驗證,反思評價合作探究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和可取之處,幫助學生獲取探索經驗和探究問題的方法。在反思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合理把握評價方式,以鼓勵為主,積極表揚學生的新想法和新方法,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樹立自信,體驗快樂,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四、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

(一)合理構建小組

合理構建小組是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基礎,如何合理地劃分和構建小組至關重要。對初中學生來說,其在性別、學習能力、性格等方面有一定的差異。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特點,合理劃分小組,每一個小組的差異性不能太大,將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和學習能力差的學生組合起來,將男生和女生組合起來,將性格外向和性格內向的學生組合起來,保證各個小組的均等性[3]。此外,應當做好小組組長、發言人等分工工作,讓每一個學生在自己的小組中找到角色定位,鍛煉自己的能力,體驗合作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以此來樹立學生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興趣。

(二)合理設置問題,加深學生理解

合作探究教學法的應用立足于引導、合作與探究,教師應當合理設置小組討論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拓展思維、提升能力,體驗到合作和成功的樂趣。

以八年級上冊一次函數知識點教學為例,初中學生在以往的學習中并沒有接觸到函數的概念。因此,如何設置問題來引入函數教學至關重要,教師在設置討論問題的過程中可以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來設置問題。

例如,學校要舉辦迎新生晚會,現有兩個舞臺租賃方案進行選擇,方案一:舞臺基本消費費用為400元人民幣,每小時費用為15元。方案二:舞臺沒有最低消費要求,但每小時費用為40元,那么我們選擇哪一個方案更為合理呢?

在提出問題之后,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之后每組派一個發言人講述討論結果,小組之間再進行討論,之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并引入一次函數的概念,告訴學生在面對這樣問題的時候,可以利用一次函數知識來解決。這種問題的設置貼近生活,便于學生的理解,能夠合理地引入新知識,對后續的教學有著積極的意義。

(三)選擇探究性的問題

合作探究式教學法重在探究,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設置一些探究性的問題。

例如在整式這一知識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火柴棍搭正方形的游戲進行教學,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探討在用火柴棍搭正方形的過程中,搭設N個正方形需要多少火柴棍,探究火柴棍數量與搭設的正方形數量之間的關系。

在布置完任務之后,每一個小組的學生都進行討論和探究,并派出成員來分享小組的探究結果,之后教師進行總結,這種探究性問題的設置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整式的意義和特點,實現知識內化和拓展[4]。

(四)設置層次化的問題情境

對初中學生來說,其在知識理解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各個方面都有著較大的差別,在應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的過程中,如果設置的問題過難,則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很可能摸不著頭腦,難以抓到問題的關鍵,很容易失去探究的興趣,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教師應當設置層次化的問題情境,保證合作探究的可操作性,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不嗌釗胙習[5]。

例如在正多邊形外角這一知識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如下問題:①正三角形的外角是多少度;②正方形的外角是多少度;③正五邊形的外角是多少度;④正n邊形的外角是多少度。這四個問題層層遞進,探索不斷深入,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進入角色,能夠一步一步找出正多邊形邊數n與外角的關系,保證了合作探究教學策略應用的可行性。

五、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簡要探討了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流程和具體的應用實踐,旨在為相關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提供參考,進一步促進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牟道戰. 初中數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探究[J]. 科技資訊,2015(36):231,233.

[2]賀建強. 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3]李曉明. 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問題研究[D].聊城:聊城大學,2013.

篇10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學習主體合作團體教學相長

一、生生互動:成為學習主體

信息技術結合初中數學教學,打破了數學教學方式的舊格局,在舊格局中教者是教學資料、教學信息的第一獲得者,也成為第一學習者,學生只是在課堂上通過聽教者講述、分析才獲取知識和信息,教者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是占主體地位。學生是知識和信息的被動接受者,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處于客體地位,其后果就是學生在學習中始終是被動的,因此也就失去了學習的自主性。信息技術介入初中數學教學以后,學生可直接從網絡媒體中獲取信息和各種學習資料進行自主學習。為了增加學習的有效性,學生與學生之間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互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占主體地位,教者變為學習的幫助者或服務者,當然可以起到引領作用,因為教者在使用多媒體時是學生的領先者。比如,在學習《勾股定理》時,學生可以直接從網絡中學到它的來源、使用方法、性質以及推導過程。生生互動時可互為補充,互為促進,教者可為他們的自主合作學習提供幫助或對學習效果進行驗證。驗證后或評價、或鼓勵、或提一些建構性意見和建議,以供學生參考。在學習中學生占主體地位,即使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設計者,構建者和學習成果的獲得者、展示者。這其間教者只是學習過程的贊助者和服務者。“這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教師教,學生學的傳統方法,極大的發揮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進而萌生了自主意識。”[1]

二、師生互動:成為合作團體

有了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結合,雖然,教者不以先入為主的形式出現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之中,但是,師生互動的學習方式在學習中還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師生互動,成為整個過程的最大合作團隊。在這個團隊中,教者與學生間可平等交流,共同探究,因為信息技術早已為所學知識提供了許多種學習方法和問題的解答方法。此時的教者只是幫助學生進行分析,進行類比,進行取舍,力求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去粗取精,舉一反三。在與學生的合作探究中,教者與學生同是對信息的甄別者和分辨者,共同提出疑問,共同商討解決,共同互通有無,共同去完成每一個學習過程;同是學習的構建者、設計者、合作者,這極大的提升了數學學習的效率,也會在學習中建立不一樣的師生關系,這為學生形成核心素養,建立終身學習意識打下基礎,也為提升合作探究能力開了好頭。比如,在學習《二次函數》時,學習小組長為教者和其他學習成員進行了明確分工。從函數的性質、作用以及函數圖象的形成與變化,大家各負其責,進行搜集、篩選、整理和歸納。最后經過小組評議、商討、和匯總形成成果展示,并且分享到全班學生面前,還要使全班學生達成對二次涵數學習的共識。我們不得不說,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的有效結合,為教者的“教”與學生的“學”開辟了一條新途徑。它是教學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使教者走下神圣的講壇,成為學生團體學習的合作者,成為學生合作學習的幫助者。“這也是新理念、新課改下的新的數學課堂結構中新的探索和新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