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水利工程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9 17:01: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田水利工程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1建設過程中的問題當前,在很多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承包單位沒有完善的制度,規范的操作要求,沒有安排專業的監督檢測人員,透明度不高等問題在建設工程中存在著。招投標制度不能完全的貫徹,以及強有力的執行,部分進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承包單位,沒有資質證明,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以及沒有配套的建設設備,缺乏保障工程質量的意識,同時受到經濟利益的誘惑,致使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時使用劣質材料,材料達不到國家要求標準,必然導致工程質量的下降。另外,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之前,都會制定建設周期,但執行力薄弱,不能依據標準規范施工,不注重管理,沒有針對出現特殊情況時的預防措施,問題出現了才去處理,施工方法不規范,勢必影響著工程質量。
1.2管理存在的問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表現在,管理不到位效率低,運營方式單一不合理,管理體制不完善權責不明,農民參與程度低等。目前我國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幾乎沒有專業規范的管理機構對其實施管理,很少進行全方位的、深入細致的管理,工程的建設完全由承包商自主,自主性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不按施工計劃施工,不標準、不規范地進行,這種情況下不僅降低工程質量,還浪費工程建設成本。即使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開展了管理工作,也存在著權責不明的問題,責任沒有落實到個人,職責劃分不清,究其根本原因,我國并沒有設立專職負責水利工程的監督檢測、管理養護、運行安全的相關部門。
2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措施
2.1加大農田水利工程的資金投入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是農業的基礎設施,所以必須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水利工程的建設則需要資金的支持,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因此,政府應加強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資金投入,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推動水利建設。近年來,我國已不同程度的加大了對水利工程建設資金的投入,但真正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設的卻寥寥無幾,且資金利用率低。鑒于當前這種情況,應開設綠色通道,以便于水利工程資金的申請,涉及到水利工程建設的申請文件,有關部分應盡快審核批準,進一步落實運行,加大力度管理建設資金,杜絕資金缺乏的現象發生,做好資金使用過程的監督管理,充分利用資金創造價值。另外,政府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即指引、扶持、監管和服務,以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誰負擔為原則,調動社會各界,開辟籌集渠道,吸納社會資金,用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推動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
2.2完善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健全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是建設工程的前提,是工程發揮效益的關鍵。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管理工作應做好以下幾點:第一,保障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基礎條件,需要制定健全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結合以往管理經驗,做好水利工程建設的管理改革,制定明確的工程所有權,權責落實到位,保障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穩定、有序、科學合理地運行。工程所有權的明晰,對農民使用的小型工程,產權歸個人,鄉鎮人民政府要予以產權證明;對人民大眾受益的工程,組建用水合作組織管理,國家補助形成的資產劃歸用水合作組織;經營性工程,引進市場機制,籌集社會資本,建立法人實體,實施企業化運營,國家補助形成的資產由鄉鎮委托水管站等單位,持股運行,也可通過拍賣形式,拍賣給個人經營。以合同為依據,通過用水合作組織拍賣、租賃、承包、管理、股份合作等形式,將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法制化。第二,真正的實施落實我國國務院辦公廳頒布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制度,改革管理體制,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質量。
3結語:
篇2
農業生產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了徹底的解決阻礙農業發展的各種問題,我們就應用到了農田水利工程,這項工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對發展農業經濟、提高作物產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水平等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所以對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不僅極其有必要,而且是相當重要的,既然其重要性如此明顯,地方政府為了從最大程度上發揮水利工程對各個方面的重要作用,出臺了各種政策,鼓勵廣大農村進行節約型、生態化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對建設者給予了極大的政策優惠與大力扶持。農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特點是具有較多的受眾、較為寬廣的分布范圍,直接影響著農業生態系統。就目前來說,由于經濟、科技的局限性和建設者主觀因素的影響,水利工程建設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弊端和缺陷,例如:破壞生態環境、浪費自然資源、過于注重建設速度,對環保、節約、生態、低碳等原則視而不見,所以當下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關鍵和重點就是環保、節約以及可持續。
2節約型、生態化農田水利工程
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離不開科學、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設,要想獲得預期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以及社會效益,首要任務就是做好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并且賦予其節約化、生態化的理念,當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受到了十分嚴格的要求。
2.1意義
經濟的高速發展固然可喜,但同時,很多的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也隨之而來,最為明顯的就是資源的嚴重短缺、環境被破壞、河流和田地被污染等,這些問題對農業的發展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而節約型、生態化農田水利工程可以把這些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為農業發展提供良好的客觀環境。
2.2特點
在經濟、科技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節約型、生態化農田水利工程本著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以客觀規律為基礎,大力發揮和實現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設計沒有拋卻四周的自然環境獨自進行,實現了水利工程和自然環境的完美結合,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既發揮其固有的灌溉功能,又促進了人與自然地和諧相處,實現了水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各方面的協調性。除了對環境、生態方面的考慮,節約型、生態化農田水利工程的宗旨就是增加農田產量,進行合理的農田改造,使得農田結構得到優化和調整。由此可見,節約型、生態化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已經成為社會共識,被大多數的農業生產人員所認可,我們應該予以大力的提倡。
3建設要點與方法
3.1建設思路
節約型、生態化農田水利工的主要建設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兼顧安全性和經濟性原則。生態化農田水利建設的施工不能僅僅顧著趕進度,安全才是硬道理。某些施工管理者或負責人缺乏足夠的安全觀念,缺乏具有戰略性的目光,置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于徹底的不顧,著眼于眼前的丁點利益,最終損失了長遠的利益。針對這種情況,應該使全體人員熟悉安全施工的相關準則,平衡工程的安全性和經濟性,且不可顧此失彼,本著安全和效益相互促進的原則進行施工。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成本巨大,所以實現每一項工程的原有作用勢在必行。第二,兼顧宏觀原則與微觀原則。在進行生態水利規劃的時候包括宏觀原則和微觀原則這兩個部分。所謂的宏觀原則,是指從全方位、多角度審核區域的實際發展情況和水資源的情況,在同時滿足雙方的最大承載限度的前提下,出臺保護舉措,并予以切實的踐行。水資源的最大利用和水域的嚴格保護都包括在宏觀原則之內。而所謂的微觀原則主要是指實現水資源利用的最大化,節約是其遵循的主要原則,要為生產、養殖、種植、生活提供足夠的水資源。
3.2建設要點
在堅持工程科學、合理,符合節約、生態的要求基礎上,強化工程的規劃與執行,從節約、生態兩個關鍵點出發,明確工程建設的要點與方法。建設節約型農田水利工程需從工程管控著手。第一,建立節約意識,做好工程規劃。充分考慮工程、農田、農民間的關系,從各方角度平衡資源,做出最經濟合理的工程方案。第二,堅持節約原則,把控工程各環節。在執行過程中以實用為原則,一方面提高工程效率,另一方面堅持工程的合理性與實際性。建設生態化農田水利工程需關注生態與農田的融合。第一,做好基礎建設。通過多水源聯合運用,科學合理施肥,從而控制農業污染,保持生態健康。第二,做好結合工作。通過將生態、工程、農田、技術充分結合,建立水、土、林、物的有機結合,形成小型農田生態圈。
4結語
篇3
1.1明確水利工程管理和維護的主體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和維護的主體自始至終是農民或是用水合作部門農民組織,這一點應該得到明確,所應該遵循的是“民辦公助”原則。政府相應部門要不斷對農民進行相關引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廣大農民群眾共同所有所的,在形式上可以靈活多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所有者應該也是管理者,經營上可以采取多種方式自己經營和租賃承包經營均可。
1.2用水計量常態化“供水到戶、計量到戶、定價到戶”是應在北方廣泛推廣的一項水價制度。現階段,在國有供水單位實施得較為廣泛,下一步應該大力發揮農民用水部門的積極作用,將供水計量到戶真正落實到位,應該看到沒有農民用水部門的配合,在一些灌區光靠政府部門是不可能將這項制度落實好的。而南方比較濕潤而且多雨,兩部制水價比較科學合理。基本水費由國家承擔,農民所繳納的是計量水費。用水單位可以在小范圍內按照面積繳納水費。值得注意的是按水量收水費,公平原則很重要,各方的利益都要在考慮的范圍。工程條件是是否按水量收費的根本前提。工程條件不好的地區,輸水線路長,到達計量口以下至下游的農戶水損失較為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再進行水量收費很多農民是很難接受的。百姓的意愿永遠是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哪種方式可以得到廣泛的認可,一般就選擇哪種收費方式。用水可以采用階梯價格。不僅可以有效增加管理收入,還可以減少用水量的浪費。但是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各地區的灌溉條件和土壤情況都不同,所以需要因地制宜。工程配套條件不完善的地區,水價的梯度應該做適當調整,可以減少農民的經濟負擔。征收上來的梯度水費,應該本著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的態度,應用在水利工程上。
1.3完善基層水利技術服務體系建議進一步明確鄉鎮水管站的行政事業性質,并作為縣水利局的派出機構,配備必要人員和設施,落實事業經費。加強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的能力建設,提升其管理與服務的能力。與鄉鎮水利機構一起構筑起基層水利服務體系。鄉鎮水利機構應承擔更多的公益性事業,如防洪、水土保持等,并向農民用水合作組織提供必要的技術指導。鄉鎮水利機構可以將小型水利工程移交農民用水合作組織或私人進行管理和經營。
1.4改革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權制度產權包括所有權、占有權、支配權、經營權、收益權以及處置權等。對產權中的任何一項或幾項進行變革,都可被認為是產權制度改革。產權中的這些權利又是可分的,而所有權是產權的核心內容,明晰所有權是產權制度改革的基礎。針對某項工程的產權制度改革,所有權者應發揮主導者和發包人的作用,政府發揮指導作用,而不應大包大攬。實施農村小型水利產權制度改革必須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應根據產權歸屬、公益性成分、設施規模、受益范圍等情況進行分類,確定具體的經營方式。對于以公益性(防洪和農田灌溉)為主、受益范圍較廣的,特別是跨村的小型水利工程(如灌排渠系、小型水庫、較大的堰塘、小型泵站等),宜組建用水合作組織,由用水合作組織管理和經營。用水合作組織管轄范圍內的某些水利工程也可以由用水合作組織確定具體的經營方式。對村組集體范圍內、受益范圍較小、公益性較弱的小型水利工程,可以選擇買斷經營等方式;對具有防汛抗旱等公益性任務的小型水庫和塘壩等工程,以承包或租賃經營為主,不宜拍賣。對經營方式的選擇應該充分考慮水利設施的可持續利用,應建立一套制度避免經營者的短期行為。基層政府或水利部門也應避免為了改變自身經濟條件而簡單變賣國有資產或集體資產。另外,還應處理好經營者和受益戶的關系,讓這些水利工程既發揮經濟效益,又兼顧社會效益。如用水戶的用水權利、承包戶供水責任、水質保護責任等都應明確,避免改制后引起群眾矛盾。
2結束語
篇4
1.1缺乏質量控制與保障措施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對我國水利建設來說意義重大,所以其施工質量的管理十分重要,在施工時,應選擇具有資質的施工單位,并讓施工單位對質量管理進行詳細規劃,以確保工程質量管理有序開展。但就現實情況來看,多數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單位,并沒有施工的相關資質,多條取掛牌施工,施工時也未建立質量管理體系,致使管理工作無章可循,施工安全令人堪憂。
1.2工程設計問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涵蓋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對設計的要求很高。但是實際設計過程中,由于子項目數量較多,以及受資金限制的影響,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設計單位大多會采用經典的設計方式,往往與實際的施工會有所出入。在施工過程中,如發生實際與設計不符的情況時,就要對設計進行變更,以確保工程順利開展。因此,設計隨意變更是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問題,不僅會對工期造成延誤,而且還會影響工程的質量。
1.3質量監管不力監理對于工程質量的影響很大,就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而言,施工項目的子項目繁多,施工工藝十分復雜,加之費用上的約束,監理單位難以安排足夠的人員對農田水利工程進行全過程的監測。質量檢驗只能以抽檢的方法,進行不全面的檢查,所以監理工作不到位、力度不足的問題時有發生,對工程施工質量影響巨大。
1.4施工人員素質整體不高在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施工過程中,人員因素是制約工程建設的關鍵點,高水平的施工隊伍能夠很好地將設計者的意圖展示出來,但是就目前我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項目而言,專業的技術人員只占相當低的比例,多數工作人員缺乏專業的施工技能,對工程規劃和設計方面的知識知之甚少,不能充分理解設計者的意圖。
2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質量管理的強化措施
2.1健全施工單位質量管理體系經過不斷的完善和發展,我國工程建設相關的法律法規已經比較健全,這些規定都是從以前施工過程中的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施工單位按照規章制度施工能夠很好地控制工程質量。施工的質量管理體系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①招標;②合同管理;③監督制度。通過招標能夠讓優秀的施工單位來承建工程項目,合同管理能夠確保施工單位各項建設都必須按照合同規定進行,監督制度主要是對監督人員的素質和行為進行規范,以保證工程質量管理在可控的情況下進行,出現的質量問題能夠得到及時地發現處理,以保證工程建設的質量。
2.2落實設計單位責職工程建設圍繞設計圖紙展開,設計單位在勘察設計的時候必須全面考慮實際問題,從工程的實際情況出發,同時在設計過程中需要遵守程序體系,落實審核、會簽、審批文件的制度。在勘察設計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比如《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條理》《工程建設設計標準強制性條文》等等。確保工作細致準確,強化設計者的責任,準時提交準確詳盡的設計圖紙和文件,確保工程建設的順利開展。
2.3加強工程監理力度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管理中監理的作用無疑是最重要的,要確保工程施工能夠順利開展,監理作用的發揮至關重要。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位置一般是偏遠地區,制度不完善,條件相對差,這樣現場監理人員就需要發揮個人能力,主動積極開展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對施工現場的工作目標、物料計劃、施工計劃等進行詳細地規劃,制訂完善的質量控制計劃,在施工過程中加以落實。同時,還應細化監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對其管理的工序、步驟、質量檢測依據、驗收標準等進行詳細的規定,讓監理人員在工作中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以其與其他部門如何協調,與其他工作如何銜接,確保工作有序開展。
2.4提高施工隊伍的綜合素質工程質量受施工人員的個人素質影響也十分巨大。對于工程來說,具有高素質、高水平的施工隊伍,才能對工程的質量管理予以重視,才能自覺對工程進行質量檢查,以確保施工質量。在小型農田水利建設中,應根據施工隊伍中各類人才的技術情況進行合理分配,對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工作應分由專業的施工人員操作,一些沒有資格證或是未經審查的人員一律取消其上崗資格,盡可能避免由于細節的疏乎而影響整個工程的質量。此外,相關人員應對施工質量的管理情況進行日常記錄,并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處理,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以確保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能夠順利開展。
3結語
篇5
(一)已建工程的產權改制形式
1.承包
所謂承包即是在工程所有權不變的情況下,由承包方與發包方簽訂承包合同,承包方按發包方的意愿進行管理或經營,按合同規定向資產所有者交納承包費。這是一種把土地承包責任制引入到水利行業的形式,將“小農水”整體承包給個人或團體。具體做法為由集體根據工程造價和灌溉能力確定每年上交的承包費用底數,然后公開競價投標。承包的年限一般為5~15年,各地方具體年限均不相同。在承包期內工程的經營權、使用權和收益權承包給農戶。雙方簽訂承包合同,在合同中寫明承包費用、水價及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尤其是承包方具體的服務任務和工程的管護標準需要在合同中具體體現。從承包主體有個人和合伙兩種情況,在承包期內承包者自主經營自負贏虧。
2.租賃
根據產權交易的定義:租賃就是一方向另一方支付租金,以取得在一定時間內對另一方資產的使用權。從企業和財會角度來講,承包和租賃區別具體體現在:(1)承包經營是以一定的經營利潤為目的,對象是經營成果;租賃經營則是以資產使用權的轉移及企業的經營管理權為標的,對象是資產;(2)承包的自不完全,而租賃產權分離的比較徹底;(3)由于租賃經營需要實行財產擔保,風險比承包高;(4)經營期間新增資本屬于租賃經營者,但不屬于承包經營者。
3.拍賣
根據2004年修訂的《拍賣法》,拍賣是指“以公開競價的形式,將特定物品或者財產權利轉讓給最高應價者的買賣方式”。拍賣是根據工程造價和灌溉能力確定底價,按照自愿、公平、競爭的原則,公開競價拍賣水利設施的經營權、使用權或所有權,年限為5~20年,一般不超過50年。拍賣主要分為經營權、使用權的拍賣和所有權的拍賣。一般來說,規模小的工程拍賣所有權,規模大的工程拍賣使用權。承包和租賃相比,拍賣屬于比較徹底的產權制度改革形式。
4.股份合作制
建設“小農水”的關鍵是資金是否能夠順利籌集,而股份合作制是多渠道籌集資金的一種重要制度安排,是一種農民自愿合作辦水利的新形式。農民按照誰投資誰收益的原則,由農民聯合在承包租賃的土地上,通過入股合作新建、購買或承包、租賃各種農田水利工程。不僅農民可以入股,集體和國家也可入股,不僅資金入股,還可以以勞力、土地和技術入股。入股農民共同出資、共同勞動,共同擁有工程的所有權和經營權,既取得勞動報酬,又按股分紅(國家股一般不分紅),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資金、技術和人力等的不足。
5.組建用水者協會
以工程的受益農戶為協會成員,每戶為一個會員,把原來屬鄉鎮或村集體管理的工程集中,將“小農水”經營權、使用權或所有權轉移給用水者協會,協會屬于民間組織,是具有法人地位的服務型社會實體,成立監委會,財務制度、章程和管理制度健全。協會經營具有獨立性,與水管單位之間的關系是水的買賣關系,且不屬于村委會管轄。
(二)未建工程的產權改制形式
1.農民(單戶)、農民聯合體或其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投資興建
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采取放開建設權,完全由民間資本投資興辦的水利工程產權全部歸投資者,并且允許繼承、轉讓、抵押和對外租賃、承包,這種模式有效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為了避免互相搶奪資源,需要從宏觀規劃上進行有效控制,即由鄉鎮政府批準和水管部門選址、設計,然后由農民投資興辦,這樣既避免互相哄搶資源,又能優化布局。工程建成后由農民自主選擇承包、租賃、聘用人員管理等運營方式。
2.由農民用水者協會興建和管理
按照水系或者村、組為組建單位先建立用水者協會,然后具體的籌資、建設、運行和維護均由協會負責管理。這種模式的關鍵是新的協會是否能夠承擔和勝任這些職責。
3.集體興建,專人管理
指工程及配套設施全部由集體出資興建和購買,村委會委派專人負責管理。這種模式與原先集體興建、管水員看護的區別在于:規劃、建設時需要向農民集資,農民就會對工程的規劃、設計和建設、運營和維護具有發言權和監督激勵,尤其是“一事一議”制度更加促進了農民的主觀能動性,對于工程的具體管理者,農民也有相應的選擇和監督權力和激勵。
4.政府、村集體與農戶集體共建
這種模式屬于股份合作制的特殊形式,指國家以一定的資金參股,一般是鼓勵性的資金投入,希望以政府財政投資來吸引更多的其他投資,政府資金一般是參股不分紅。另外部分政府還出臺優惠的政策,鼓勵農民投資搞水利。除此之外,政府還可以技術、扶貧貸款等形式支持農民發展“小農水”,以此為依托,可以吸引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等投資主體投入資金、勞動力,起到以少促多的作用。這種三方投資的情況中,集體股所占的比例一般較大(資金來源于銀行貸款,或集體經濟組織的積累等),農民股所占的比重一般較小(農民的資金投入有限)[1]。這種建立以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為紐帶的股份合作制,有效地解決了農民有土地、有勞力但無資金、無技術的難題,政府和集體通過投資為導向,吸收農民的勞力和經營、維護優勢達到優勢互補,建設農田水利工程,擴大灌溉面積。
實踐證明,通過新建和已建工程幾種產權制度創新模式實踐,共同之處是引入了激勵機制、競爭機制、補償機制等市場經濟活動的基本原則,大大緩解了工程資金缺乏以及管護責任無法落實的局面。擁有者或參與者取得經營權或使用權后,不僅在經濟上享有受益權、在用水上享有一定的優先權以外,同時要承擔相應的管理、維修、養護義務,并要遵守相應的約束機制,保證用水和收費的公開公平,有效調動國家、集體、農民三方合力共同興建和管理農田水利工程。
二、改革主要成效
1.增加“小農水”新建數量,擴大灌溉面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1)吸引民間資本投入“小農水”治理。改革放開建設權,搞活經營權,吸引了民間資本加入新建工程行列,增加“小農水”數量。(2)盤活了存量資產,拓寬了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資渠道,增加“小農水的數量”,擴大灌溉面積,增加農民種植收入,提高農民經濟生活水平。(3)農民資本投入的增加,相應減少國家對“小農水”的資金投入或提高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資金的效率,節省的資金可以用到其他非灌溉產業,增加其他產業的收入,提高整個社會的福利水平。2.提高了現有工程的運營效率,提高工程的完好率和經濟效益。改革將工程集中到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能人手里,經營者掌握了對工程的自主經營權和對工程水的使用權和處置權,利用收取水費或種植、養殖收入等經濟利益的激勵,提高了工程管理和灌溉用水的效率。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帶來的收益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減少農業生產成本,相應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經濟收益。①(2)水資源的節約可以擴大灌溉面積。(3)節約之水通過水權轉讓給缺水或高效產業或領域,促進這些產業的發展。(4)提高用水者的水商品意識和節水意識,減少水事糾紛,提高農民之間關系的融洽度,減輕村鎮干部壓力,改善干群關系,鄉村干部也從這類煩瑣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提高農村整體發展水平上來。
3.提高農村社區社會資本。主要從三個方面體現這種提高:(1)產權制度改革發動群眾加入工程的建設和運營,提高其參與意識和管理水平,減輕村干部工作壓力,增加農村社會資本。同時水費收取職責從村干部轉移到工程運營者,減少了搭車收費現象,改善干群關系。(2)通過灌溉成本的核算和水費的征收,提高用水者節水意識和水商品意識的增加,同時通過用水足額交費措施減少“搭便車”行為,改善農民間關系,提高合作水平。(3)形成多個經營組織或管水組織等民間組織,在提高農民的經營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基礎上提高了組織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同時農民的參與意識也得到增強,這些都有利于鄉村治理以及農村經濟發展。
三、小結
“小農水”產權制度改革是一件政策性很強的制度變革,雖然改革涉及的工程規模較小,卻是一項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在改制過程中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完善政策和規范,然后以點帶面輻射發展,保證改制工作有序健康進行。
雖然“小農水”產權制度改革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但是在改革進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阻力:一些利益相關者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不想破壞現有的利益格局;一些干部和群眾還存在一定的思想顧慮;由于缺乏監督機制,存在違規操作現象。因此,必須要結合當地的可行性條件,精心設計改革的具體條款,盡可能降低經營風險,激發農戶的積極性,更好地將工程管理權力和職責轉移到經營戶手中。此外“小農水”產權制度改革需要符合產權界定清晰、有效轉讓和受到法律保護等要求[2],如果不能克服人道德風險和改制成本過高,將導致“改革失靈”。“小農水”產權制度改革同時還要與歷史、社會、農民、環境等相關正式、非正式制度發生矛盾和沖突,它并不是“小農水”治理的靈丹妙藥,而是對原有政府主導治理模式的市場化有益探索。
參考文獻:
[1]呂亞榮.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制度模式及績效評價——以河北省懷安縣調查為例[J].人大全文2001年經濟類專題,2001,(9).
篇6
作為直接影響到農民、農村、農業“三農”問題的工程,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設計的相關單位、部門一定要嚴格做好本工程的設計工作,以此發展并壯大我國農業領域。在實際工作中,應始終以惠民利民為基本指導方針,進而規劃設計出科學、合理、安全、高效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通過水利灌溉規劃設計,選用科學的設計標準,并總結出農田水利灌溉工程的正確布局,這對于合理利用水土資源以及發展區域經濟具有積極意義。
2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設計準則
由于受到河流徑流量以及農作物類別持續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農田水利灌溉亦伴隨季節的改變而改變,存在著不確定因素,平均每年的水量和耗水量均具有一定的不同。所以,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切不可完全根據傳統經驗而工作,而是應該擁有科學、合理的設計規劃準則,最終保證規劃設計工作具有科學性、合理性。通常情況下,農田水利灌溉規劃設計都是水利設施、區域水源情況,以及農業發展條件等因素為基礎,并在全面考量之后方可確定。一旦在初期出現涉及標準偏高的情況,那么保障農田水利的程度就要高一些,并且設計標準將會直接關系到工程的規模狀況。從當前形勢來看,農業水利部門,多從灌溉設計保證率以及抗抗旱天數2各方面來制定準則。
2.1灌溉設計保證率
這一問題主要指的是在長時間使用條件下,水利灌溉工程用水應該充分達到年數和總年數的比值,這一比值也就是農田水利灌溉設計保證率。通常情況下,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要按照區域內部的作物種植情況以及實際水文條件進行擬定。
2.2抗旱天數
這主要是指以小水庫、塘壩等灌溉設施供水情況為基礎,在降水偏少好雨水連綿等狀況下,能夠符合農作物耗水所需天數為準則。比如,在灌溉設施當中,水源能夠保證80d連續無雨的用水量,此水泥他規劃設計的標準即為80d,上述抗旱天數的確定主要是利用規定時間內區域農作物需水時間為準則。此外,在農田水利灌溉規劃設計過程中,還應充分按照區域的實際情況作出全面、具體的分析和研究。
3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設計
3.1針對規劃設計的建設規模進行預測研究
當規劃設計工作開始之前,先應該針對農田水利建設規模實施預測研究,這一工作我們通常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首先,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對水泥灌溉面積的要求,全面考量農田水利在區域內部農業生產中的具置,以實現農民的創收和保障糧食安全為基礎,并在發展規劃區域農業的前提下,研究區域農業經濟對水利建設的實際需求,在此基礎上確定出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的具體規模大小。其次,研究可供灌溉使用水資源對灌溉規模的潛力,并以水源視角來論證農田水利灌溉規模的發展潛能,然后再以區域為單位來負荷水資源的實際承載力。按照水源規劃確定的總耗水量利用狀況以及控制準則等,深入分析、研究農業生產對于水源的具體需求量,從而保證農田水利灌溉工程水資源供求實現平衡的根本目標。再次,針對地區土地資源對農田水利灌溉的規模潛能進行分析、研究,重點是按照區域土地資源對灌溉面積的素質和潛能實施研究。最后,針對農田水利灌溉規模的發展進行規模的預測,利用分析、研究農田水利省水改進以及水源供求關系,確定出農田水利灌溉規模以及實際灌溉面積。
3.2關于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設計的重要內容
(1)設計取水方法。取水方法是農田水利灌溉規劃設計過程中的關鍵構成要素,其設計方向應當按照不同區域灌溉水源進行確定。通常情況下,灌溉水源具體分成2類,其中一種是提水取水,而另一種則是自流取水,農田水利灌溉工程規劃設計取水方法一般是對以上兩種水源來完成設計。自留取水主要是以河流水為主的灌溉方法,同時它也包括兩種方式,首先是有壩取水,此種取水方式通常是在地下水位處于很低的情況,其水量雖然充沛,然而卻不能自行流入到農田當中,為保證正常灌溉,一般都在河道上來修筑節制閘或者堤壩,在此基礎上才能將水源引入到農田當中;其次是無壩取水,此種取水方式的設計還可分成建閘以及不建閘,為避免由于沒建閘而無法控制洪期的水量以及農田被淹、渠道被沖走等問題,最好在設計過程中實施建閘設計,從而確保水流的穩定性,降低水流對引水口的侵蝕。
(2)灌溉工程規劃設計的基本原則。①安全性原則。安全性是所有工程中都應遵守的要求,在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中,需要盡量防止出現深挖方、高填方和險段位置的施工。還應避免在沿河位置設置此工程,以防山洪將其沖垮、沖毀。②綜合利用原則。灌溉工程需要集中落差,同時結合水利加工,開展多種經營,全面且合理的利用水資源以及水資源。與此同時,相關工作人員還應重點考慮結合河水與井水的灌溉,構建起地表水和地下水綜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系統。最終,保證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得以正常投入使用。
4結語
篇7
關鍵詞: 農田水利工程;小型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全國各地都十分重視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各級財政相繼設立了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資金,興建了一批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但由于農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點多、面廣,地處偏僻等,使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如何做好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1 當前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普遍存在的問題
1.1水利機構管理體制不完善
農民參與程度低:農民參與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體制雖在某種程度上調動了農民參與水利工程管理的積極性,但由于管理體制的不健全,農民的參與程度不是很高。農民沒有把水利設施視為與自身利益相關的農業生產設施而積極地參與到工程的維護管理,農民不了解也很少參與小型水利工程的有關管理決策,農村水利組織的領導或成員大多數由組織安排或自愿參加,民主選舉的卻很少。
1.2水利管理機構運行資金不足
運營不合理:由于過去政府主部門一直只注重農村水利工程固定資產投資量的增加,而忽視對已建農村水利工程的管理,形成了對農村水利設施只建不管、重建輕管的現象。在建設水利工程時,往往未將建后的管理機構和管理費用落實,對農村水利工程維護管理重視不足,資金投入較少,從而造成了一年建設三年壞的現象,影響工程效益的發揮。如以前建設的高穩產農田工程和近幾年建設的煙水工程等,除了一些溝渠、泵房、水池、水窖和小塘壩之外,相應配套的管道、閘閥、機電設備等已經大部分報廢。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機構資金不足現象普遍存在,尤其是一些小型的水利設施,其收入來源比較單一,主要依靠灌溉水費收入,而支出項目較多,如水利工程維修費、折舊費、電費等,個別機構存在支出大于收入的情況。農村水利機構入不敷出的資金運行狀況,必然會降低農村水利機構人員工作積極性,從而影響農村水利管理機構的良好運營。如小型灌區、提灌泵站或人飲泵站,能收取的費用最多只能維持管理人員的工資、電費等,維護及維修費用缺乏,設備、設施一出現問題,就閑置報廢。
1.3 水利工程管理效率不高
由于水利工程管理職能不到位、運營方式單一、管理組織不健全等問題,使得農村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不高,不能調動水利工作人員積極性,水利工程正常運行得不到保障。一些地方灌排渠道和農村河道工程僅有很少部分落實了管理機構,小型以下水庫沒有設管理機構,由鄉鎮、街道專管員負責管理,渠道僅由村民自主季節性管理。一些地方部分小水庫、塘壩、自流、提水及小灌區,機電井和河道防洪工程處于無人管理狀態,這樣會造成管理機構的職員對水利事業關心淡薄,從而影響水利機構正常效益和職能的發揮。如一些有管理房的小水庫、塘壩和小灌區,由于多年沒有上調管理人員的工資,因待遇很低,管理人員為了生計忙于其它事,管理房每天就只有一把鎖和一條狗,這樣的現象很常見。
1.4 在重建輕管,缺乏維護的問題
缺乏維護的問題主要表現在:①領導思想上存在重工程建設、輕工程管理的傾向,認為管理難度大。這是因為領導的政績要依靠項目和資金來體現,對于管理來說難以體現。②管理經費無保障。在興建工程時,沒有很好地考慮工程建成運用后的運行維護經費,管理設施簡陋,管理人員經費不落實,形成工程建設越多,背的包袱越重的惡性運行機制。導致管理人員缺乏責任心,消極怠工,甚至脫崗轉行。③產權不明晰,主體不明確。小型水利工程多是靠國家撥一部分資金、物資,農民義務投工投勞來完成,投資主體很不明確。主要反映在產權歸屬及管護主體之上。④宣傳教育缺乏深度,工作缺乏力度。水利設施被毀被盜現象嚴重,沒有形成全民愛護的意識。⑤管理部門力量薄弱,管理知識缺乏,業務水平偏低。因工程點多面廣,大部分交由村委會或自然村負責管理,管理人員多是當地農戶,根本不具備相應的知識和業務。
2 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對策及發展方向
2.1 轉變觀念,全民參與
水利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必須為現代化建設打好基礎和提供保障,各級水管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水利部黨組提出的水利管理工作的方針、政策,在改革和完善管理體制上下功夫,牢固樹立“建設是管理的開始,管理是建設的延續,管理是永恒的主題”的思想觀念。把水利管理的重點真正轉移到管理上來,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發展。如何調動各個階層管理主體的投入積極性,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也是改革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政府要做好引導、扶持、監督、服務4個環節。對小型農村水利工程要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收益”的原則,廣泛吸納社會資金,調動農民群眾和社會各方積極性。各級政府要在政策支持、法律保護和資金補助方面給予支持和保障。
2.2 明確管理主體,依法管水
當前,多數農村水利工程產權屬“國家和集體”所有,中央、地方、農民三者都有份,這就造成所有者“缺位”、產權不清、責任不明等問題。要解決主體問題,實現由無主向有主轉變,必須先從明晰產權入手,通過產權劃分和水權分配來確定工程管理主體,并明確其責權利關系。總之,在明確管理主體的前提下,無論是采取租賃、承包、股份合作還是拍賣經營權等方式,只要有利于工程效益發揮,有利于工程資產的保值增殖,有利于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穩定,就可以嘗試。
2.3 依靠科技手段
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目前,農村水利工程在應用科技手段方面
還相對比較落后。就我縣而言,全縣中小型灌區渠道共127條,總長度330.08km,其中進行了渠道防滲處理的長度僅為104.3km,只占總長度的31.6%,而量水設施配套率還不到15%,未做襯砌和防滲處理的渠道完好率僅為40―50%,渠道水利用系數僅為0.4―0.45,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因缺乏科學有效的手段,全省平均水費收取率還達不到50%。因此,依靠科技手段,促使農村水利工程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約型管理轉變,也是農村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進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主要措施如下:①加快水利信息自動化化建設。以節水型社會信息化建設項目為支撐,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設步伐,提升水利管理水平。②以水定產,合理配置灌區水資源。堅持以水調結構、以水定產業結構。要以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根據資源條件和水資源承載能力確定不同的發展方向、功能定位,構建節約型產業結構。嚴格執行各級《水資源配置方案》,合理配置水資源,科學利用地下水,逐步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③多管齊下,加大節水管理力度。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各有側重的原則,堅持常規節水與高新節水相結合、骨干工程和田間節水技術并舉,在重點抓好骨干工程更新改造的同時,大力推廣田間節水技術,井灌區大面積普及管灌、滴灌、噴灌等高新節水技術。加大農業節水綜合技術的推廣應用,最大限度提高節水抗旱能力。改革傳統的灌溉技術,推行非充分灌溉制度,降低灌溉定額,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采取工程、農藝、化學控制和生物技術等節水措施,合理利用生態資源,改善自然條件,保護生態環境。
篇8
【論文關鍵詞】破解;農田水利;建設資金;難題;變革
在我國全面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農田水利建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民群眾的增效與增收,而且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基礎設施保障。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受到各方面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國內在農田水利建設中普遍面臨嚴峻的資金難題,導致部分地區的農田水利建設舉步維艱,嚴重影響到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發展。因此,在新的環境與背景下,我們必須深入探討破解農田水利建設資金難題的策略,從而實現農村地區的可持續、穩定、和諧發展。
1.我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籌資政策的變革
建國以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籌資政策,特別是近年來,國內加快了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籌資政策的變革步伐,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果。從籌資政策發展的角度進行分析,其主要經歷了三個變革階段:
1.1 在1949年-1980年,國內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籌資政策處于集體出資為主,國家出資為輔的階段。1952年國務院頒發了《關于1952年水利工作決定》,其中明確提出:在溝渠、塘堰、渠道、井、泉與水土保持等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中,應以組織和發動群眾力量為主,從而奠定了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以集體出資、收益的格局。
1.2 在1981年-2004年,國內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籌資政策處于各級地方政府與農民投入為主,國家投資為輔的階段,展現了市場化籌資的特征。特別是在我國全面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計劃經濟體制逐步瓦解,家庭承包經營成為新的形勢,而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中,由于大量農民進城務工,而相應的配套措施尚未完善,而導致農田水利設施建設進入投資嚴重不足的時期,而且籌資過程中也缺乏明確的管理主體。
1.3 從2005年到至今,國內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籌資政策處于國家投資為主,而地方政府與社會資本投資為輔的階段,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的籌資格局。特別是在我國取消“農業稅”與“兩工”的背景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存在日趨明顯的事權與財權匹配問題,所以,國家加大了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
2.國內農田水利建設中資金難題的引發原因
從國內農田水利建設的現狀而言,總體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但是資金難題卻是客觀存在的,如果不能對于引發各類資金難題的原因進行有效的分析,將嚴重影響到我國農田水利建設事業的發展。結合筆者多年從事都江堰人民渠水利工程建設及維護工作中財務管理的經驗,總結了以下兩方面的引發資金難題的原因:
2.1 農田水利建設的籌資機制滯后
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前,農業生產是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基礎的,興修水利與農業生產的利益具有一致性,所以,農民在農田水利建設中的積極性較高。但是在改革開放以后,農村的經濟政策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由于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農村土地數量的減少,更多的農民選擇進城務工,農民對于農田水利建設的積極性明顯降低。近年來,國內的農田水利建設呈現出規模大、工期長、投資大的特點,而且強調建設中的專業化與機械化,農民的投工、投勞需求大幅下降,而傳統的籌資機制已經不適應新的時代,特別是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由于當地政府自籌資金的能力相對較弱,單純的依賴于財政撥款是不現實的,從而導致農田水利建設發展滯后的局面。
2.2 資金投入不足,主體責任不清
在我國已經建設的農田水利工程中,國家和各地政府的財政資金投入占據主體地位,其次為社會資金籌集。但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國家的投資重點更多的集中于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城市防洪、大江大河治理等方面,對于農田水利建設的資金投入逐年遞減。各地政府比較重視農田水利建設,但是由于自身財力資源有限,難以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另外,在農田水利建設中,由于受到歷史原因與經濟因素的影響,普遍存在主體責任不清的問題,導致很多在建農田水利工程因后續資金不足或資金管理不善,而出現管理日漸荒疏的現狀,嚴重阻礙了我國農田水利建設的發展進程。
3.破解農田水利建設資金難題的對策
在我國推進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加快農田水利建設是十分重要的,而從國內的實際狀況而言,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破解農田水利建設的資金難題。
3.1 廣辟投資渠道,用活用好各類資金
在國內今后的農田水利建設中,應積極開辟投資渠道,如:政策融資、利用外資、政府投資、銀行貸款、社會融資、個人捐資等,以廣泛的資金來源渠道,促進農田水利建設的全面發展。都江堰水利系統紫坪埔水庫水利樞紐工程正是利用了政府投資、社會融資、銀行貸款等資金來源方式。在吸引到足夠的投資后,應注重各類資金的用活、用好,特別要強調“誰投資,誰受益”的基本原則,而且要逐步完善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制度,積極建設民營水利工程,從而實現由存量資產向增量資產的轉變。另外,在農田水利建設中,應將民間資本作為主要籌資渠道,并樹立民營農田水利建設的主導地位,實行“捆綁使用資金”的方式,有效提升各類資金的使用效益。
3.2 構建多主體、多渠道、多元化的籌資體制
在新時期的農田水利建設中,籌資體制的構建必須符合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而且要符合農田水利設施的準公共產品或公共產品屬性。特別是在我國社會經濟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應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資源與條件,構建多主體、多渠道、多元化的新型農田水利建設籌資機制。在農田水利建設籌資體制的構建中,必須要注重其所具備的公益性、戰略性與基礎性等屬性,進一步明確各方投資的主題與次要地位,充分發揮國家和政府的主導地位,從而實現籌資體制的逐步完善。另外,在農田水利建設籌資體制的改革與完善中,應盡量構建以市場或農民為投資主體的機制,更多的吸引民間資金,從而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使各方投資主體享受到相應的收益。
篇9
關鍵詞: 農田水利;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存在問題
中圖分類號:F3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現狀
廣東省地處亞熱帶,水資源極為豐富,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774mm,為全國均值的2.7倍,地表水資源量為4380億m3,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和耕地畝均水資源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然而廣東省現狀農業灌溉水利用率較低,全省灌溉水利用率平均為39.9%,其中大型灌區平均為 36.1%,中型灌區38.3%,小型灌區為43.5%,井灌區為56.3%[1]。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不健全或者無相關設施,現存的設施多為上世紀50-70年代興建的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的“三邊工程”,設計標準低、配套不全、施工質量差以及設備和技術落后,工程老化失修多年,致使農業用水過程浪費嚴重,因此需下大力氣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切實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農業抗災減災能力,為國家的糧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態環境安全提供有力保障[2]。
作為農業的命脈,農田水利主要是圍繞田、水、路、林方面開展的農田整治活動,包括各類灌排溝渠、山塘、 泵站、堰壩等,具有量大面廣、工程條件復雜的特點,同時還受氣候、地形等環境因素影響,因此,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應因地制宜,在當前社會經濟、技術條件下科學合理地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當前農田水利建設中存在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工程建設缺乏統籌規劃,不同部門的工程項目銜接不到位,重復建設現象嚴重,規劃設計審核不嚴格,設計質量難以保證,施工管理水平不高,后期管護粗放,工程建設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致使工程使用壽命較短且安全隱患多,難以真正發揮工程效益。
當前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科學合理地規劃設計是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前提和根本保障。根據多年來工作經驗及行業專家評審意見,本文對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了總結與探討,以期為今后規劃設計工作提供借鑒和指導。
規劃設計成果的完整性
為了便于項目管理部門和規劃設計部門開展項目的監督監管,規劃設計文件應包括項目區地理位置示意圖、項目區現狀圖,在實際工作中一些項目的設計成果往往忽視了這兩張圖。項目區規劃圖存的主要問題有:無工程特性表,使得工程建設內容不明確;項目區邊界無地理坐標標示;水源、取水點及水流方向無標示或標示不明確;項目區內的溝渠與區外溝渠邊連接情況不明確;此外對一些渠系建設物未進行標示,例如分水閘的具置等。
水源工程及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水源工程方面主要表現為:
(1)項目區內水源論述不清,沒有簡要說明項目區內各河流、水庫、山塘、堰塘、引水灌渠的基本情況(如集雨面積、庫容、設計流量等),取水點表達不清,取水方式以及是否滿足供水要求不明確;(2)缺少項目區內主要骨干水利工程(山塘水庫、小型攔河水陂等)供水灌溉的情況,以及工程現狀存在的問題和近期工程除險加固情況,對水庫、水陂等蓄水建筑物調度運行,滿足項目區農田灌溉用水需要的狀況應進行分析說明;(3)缺少抽水泵站設置、機電設備型號及主要特征參數介紹,對已建泵站還須描述該泵站歷年抽水補充灌溉的情況;(4)新建陂頭等設施的設計中缺乏相應計算依據等。
水量平衡分析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項目區水量供需平衡分析不嚴謹,缺項錯誤嚴重,應根據項目區水庫、山塘庫容、河流流量以及其他來水量進行水量平衡分,從水源實際可供水量(應扣除無法利用部分)和從該水源取水的所有需水項目(含本項目)的整體水量進行分析,同時建設對設計水平年灌溉保證率分別為50%、75%和90%的情況下分別進行水量平衡計算分析。
灌溉與排水工程
灌溉與排水工程是農田水利建設最主要的內容,直接關系到項目區灌溉、防洪治澇以及農業生產效益的高低。農田水利灌溉與排水的一個重要方面的就是渠道襯砌防滲(本文中主要指砂磚襯砌渠道)、土質溝渠的疏通清淤等,在規劃設計階段也是出現問題最多的一個環節,主要表現為:
項目區渠道布置不合理,例如部墜毀田塊兩側都布置了灌渠,未布置排渠,或兩側均布置了排渠而沒有灌渠。田間渠系的布置要做到灌、排分離,可以按各自需要分別進行或灌或排控制。
渠道斷面選擇無計算依據,缺乏灌溉保證率、排澇標準、防洪標準等計算參數,應明確渠道不沖不淤流速的限值是否滿足要求。缺少排澇溝疏浚清淤水力復核設計,采取工程措施缺乏依據。
渠道設計縱向坡降未明確,而渠道縱向坡降直接影響進建成后的渠道灌溉與排水效果。
設計渠道橫斷面無現狀斷面線和設計開挖線,無法核實工程量。建議增加必要的工程勘測工作,補充現狀渠道斷面線和標明設計開挖線,同時需要明確渠道是否需要清淤回填。此外,還應增加渠道開挖工作平臺,考慮開挖放坡。
渠頂高程與田面高程存在矛盾,例如部分田面高程低于排溝頂高程,未能說明田間排水如何排到溝內,又如田面高程僅低于灌渠頂高程200mm,除去灌渠水面超高,如何保證可以灌溉到田間沒有明確。
同一條渠道全部為同一斷面,有些長度較長,需要優化,通過計算,分段進一步優化渠道斷面尺寸,以減少投資。例如有個別項目中一條支渠長度達6888米,干渠長度1658米,自渠首至渠尾均采用同一規格斷面,不符合實際情況,正確做法是需要分段進一步優化渠道斷面尺寸,以節約工程成本。
整條渠道無分縫,建議第20到30m設置伸縮縫一道,可以采用瀝青木板或麻絲瀝青填充。
渠道地基如不存在特別差軟弱土層(如淤泥層),建議取消砂墊層結構。同一項目砂墊層厚度盡量保持一致。
從方便施工以及安全角度考試,在渠道斷面選擇上,建議如為矩形斷面采用磚砌,如為混凝土襯砌采用梯形斷面較合理。
渠道涉及的土方開挖和回填土方,為了避免單價偏高,建議結合工程施工條件,盡量采用機械土方開挖與回填,以降低土方工程單價,節省工程投資。
主要材料是否需要二次運輸應結合現目區現狀,按實際需用確定,如果運距過大需有充分的計取依據。
渠系建筑物工程
渠系建筑物工程主要是指滿足渠道正常工作和發揮其各種功能而在渠道上興建的水工建筑物,主要包括各種橋涵、水閘、倒虹吸管、渡槽、橋梁、陡坡、跌水以及沉砂井等設施。設計中往往僅給出圖紙,沒有詳細的計算過程及參數作為依據,一些建設物沒有按相關規范、標準進行設計。例如,在涵管設計中,涵管所采用何種材料、預制現澆等不明確,部分涵管覆土厚度未滿足規范要求;有項目設計水閘沒有根據現場取水口來確定,而是直接規定為50m一處,不符合實際需要。在渠系建筑物中,根據現場經驗人行橋建議30~40米設置一處較為合理。對于高度>60cm的渠道,渠面應增加鋼筋混凝土拉桿結構,規劃設計時不僅要繪制拉桿詳圖,還需給出橫撐撐法詳圖。此外,分水閘還需細化閘板的設計詳圖。
田間道路
田間道路是為了方便農業生產而設置的道路,可以按規格分為干路、支路、田間道和生產路等幾類,不同規格路面結構要求有所不同,一般地,田間道路布置時應結合渠、溝進行,路面寬度布置主要根據交通運輸和農業耕作要求,以方便生產運輸、少占耕地為原則進行。對于農田水利涉及較多的田間道和生產路,主要采用的是碾壓素土路基+泥結碎石路面結構。在規劃設計中,需注意的是機耕路面宜高出田面30~50cm,機耕路需要鋪設石粉墊層厚度應在5~10cm之間,不宜太薄。此外,機耕路回填土方運距需合理確定。
3 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的改進措施及對策
高質量的規劃設計成果是保證農田水利工程質量的基本前提,這就要求設計單位、設計人員要充分認識到設計質量的重要性,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加強業務培訓及知識更新,學習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新的工藝技術并應用到實踐中去,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在現場勘踏時要盡量多集相關資料,認真聽取當地群眾的意見,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切實做到設計方案經濟合理、安全可行,美觀且便于施工。加強與施工單位的溝通,總結經驗,不斷優先設計方案。同時,項目管理部門、監督部門應就農田水利工程規劃設計通過招標投標引入競爭機制,嚴格落實規劃設計審查制度,促使設計單位具有憂患意識,充分調動設計單位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其不斷提高設計質量 [3-4]。另外,還要不斷完善并嚴格執行設計資質認證制度,確保擁有資質的單位和資格的設計人員承擔規劃設計任務,并落實責任追究制度。
參考文獻:
[1] 王小軍, 古璇清, 鄧嵐, 林新明. 廣東省灌溉水利用率測算分析[J]. 廣東水利水電, 2008,(8):62-66.
[2] 劉海英. 廣東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現狀、問題和對策[J]. 廣東農業科學, 2010(1): 255-262.
[3] 陳麗敏. 關于中小型水利工程設計問題的探討[J]. 建筑與工程, 2011, 129.
篇10
【論文關鍵詞】:農田水利; 水利建設; 用水協會;新農村 一、農田水利設施的現狀頭屯河是新疆烏魯木齊市與昌吉市的一條界河,位于天山北麓,發源于天山山脈的哈拉烏成山北坡的吾魯特大坂,是一條山溪性的河流。多年平均年徑流量2.40億立方米。頭屯河灌區橫跨烏魯木齊市西郊和昌吉市東部,擔負著本灌區農副業生產及八一鋼鐵廠、西山鐵路運輸等工業生產和生活用水的任務。本灌區分為東岸灌區和西岸灌區,包括烏魯木齊市西郊的四個農場和昌吉市若干鄉鎮,屬于純灌溉農業地區。灌區可耕面積約100萬畝,設計灌溉面積45萬畝,有效灌溉面積43萬畝。灌區降雨的年內和年際分配不均,必須建設必要的水利設施予以調節,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基礎性工作和保障條件。 國有骨干工程有中型五等山區水庫一座,設計庫容為2030萬立方米。水庫下游有渠首樞紐工程一座,輸水總干渠1.1公里,其輸水能力35立方米/秒,東岸干渠19.41公里,輸水能力15立方米/秒;西岸干渠21.85公里,輸水能力15立方米/秒。固定資產2.50億元。灌區內配套條田1200塊,有支渠19條,總長160km;斗渠500條,總長420.5km;農渠1500條,總長755km;排水渠3條,總長20.5km。支、斗、農末級渠系的固定資產為所有集體。
二、當前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長期以來,頭屯河灌區農田水利建設對新疆自治區農業生產乃至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但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總體投入不足、機制不活等問題日益突出,其現狀難以適應建設頭屯河灌區新農村的要求,綜合多方面因素,導致農田水利發展滯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建設標準偏低,老化嚴重。現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且灌溉標準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減。既造成防洪抗旱能力弱,不能滿足灌溉需要。二是保護意識淡漠,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導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輕管及水利設施帶病運行的問題比較普遍,使得眾多小型水利設施功能喪失殆盡,農業自然災害頻發,嚴重制約了頭屯河灌區農業經濟的發展,影響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業現代化建設。三是重經濟輕水利,投入不足。隨著頭屯河灌區農業生產經營體制的變化,對農村小型水利建設的重視程度和投資投勞力度逐步弱化。實施農村稅費改革以后,投資投勞數量逐年減少,農村小型水利建設步入低谷。隨著農村絕大多數強壯勞動力的轉移輸出,農村小型水利投勞結構發生很大變化,村以下小型工程投勞的組織難度明顯加大,實行"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后,籌資籌勞總量有限,能夠投入農田水利的資勞微乎其微。四是農民興辦水利的積極性下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糧價已經放開,頭屯河灌區農產品影響較大,加之農民增收緩慢,種田的積極性不高,使興辦農田水利工程的積極性也有所下降。
三、農民用水協會建設
頭屯河灌區2008年被列為國家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區,試點項目區確定在南頭工村農民用水協會。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項目建設目標為:建立末級渠系節水改造獎補機制和農業終端水價審批機制,建立農田水利良性運行的機制。1、推進農民用水合作組織規范化建設,建立以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為主要形式的新型農業供水管理體制,全面推行農民用水自治;2、以灌區末級渠系節水技術改造獎補機制為激勵,建立完好的農田水利工程體系。建立“產權明晰、責任明確、管理民主”的末級渠系工程產權制度,使產權主體、管理主體、使用主體相統一;3、穩步推進農業水價改革,實行國有水利工程水價加末級渠系水價的終端水價制度,逐步建立農業水權制度。
二是項目建設的任務為:1、農民用水戶協會規范化建設。通過政府引導、水管部門業務支持,進一步完善農協會的各項管理制度,明確管理責任,工程完工后由政府頒發末級渠系工程產權證書,移交用水協會管理。2、末級渠系節水改造。該工程為“民辦公助、先建后補”工程,通過末級渠系節水改造,完善項目區灌溉設施,該工程于2008年經新水農牧[2008]90號文批復,批復建設內容為:新建、改建支渠7.46公里、斗渠17.51公里、農渠22.79公里;閘974座、橋涵7座,量測水設施46座。項目區資金為727.11萬元,其中國家財政補助337.5萬元,自治區財政獎補資金168.75萬元,項目區收益群眾自籌220.86萬元。3、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末級渠系節水工程改造工程完成后,在項目區推行終端水價,終端水價計量點為農渠進口。
三是項目實施后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1、協會規范化建設:完善了內部各項規章制度,理順了管理流程,建立了用水秩序良性、規范的末級供水管理體系,提高了農民用水自治能力。
2、工程產權明確:末級渠系工程產權證的頒發,使南頭工村農民用水戶協會成為末級渠系工程產權主體,渠道維修養護保障機制得到落實,建立了可持續運行的良性機制。
3、工程完好配套:末級渠道節水技術改造,節水效益大大提高,抗災效益顯著。有效減少了沿程水量損失,。灌溉水利用率由原先的0.577提高到0.723。
4、閘門控制設施配套:末級渠系閘門控制設施的新建,建立了完好的水利設施,使灌溉周期由原先的10-12天,提高到如今的5-7天,灌溉效率明顯提高。
5、計量點系統完備:覆蓋整個項目區的末級渠系計量系統的建立,真正做到了量水到戶,為農村用水管理改革,創造了堅實的基礎,有效減少了水事糾紛。
6、終端水價制度:實行末級終端水價制度,理順了終端水價構成機制,杜絕了搭車收費的不合理現象。
7、票據管理規范:對票據管理的規范化,使國有水管單位、協會、農戶的責任、權利明確,分級負責,各負其責。
8、其他效益
項目改造后可改善灌溉面積2.1萬畝,3150人受益
試點項目區南頭工村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后效益預測
四是對項目建設的幾點體會
(一)國家建立對末級渠系節水改造的獎補機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自身投入建設的積極性,解決了灌區農田水利末級渠系系統的瓶頸的問題,使農田水利工程供水保證率大幅度提高,使農業生產抵御風險的能力增強。
(二)目前在基層建立的水管單位+農民用水戶協會基層水管體制,符合當前實際和現行農村管理體制的要求。建立“產權明晰、責任明確、管理民主”的末級渠系工程產權制度,使產權主體、管理主體、使用主體相統一,極大地調動了農民自主管理意識、參與建設和管理的積極性,從根本上解決了末級管理缺位的問題。
(三)穩步推進農業水價改革,實行國有水利工程水價加末級渠系水價的終端水價制度,實行配水到戶,計量到戶,收費到戶,一票到戶,理順了水價形成機制和用水管理機制,從制度上杜決了用水過程中的人為因素、搭車收費和用水計量不夠透明、不夠規范等問題。使灌區用水收費更加公開、公平、透明,更加科學規范,形成了科學合理、規范有序的水價機制,為建立必要的水權制度提供了條件,受到了灌區廣大用水戶的廣泛接受和普遍歡迎。
通過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政策的逐步實施,改善了農業灌溉條件,增強了農民自主管理的能力,提高了的農民的種糧積極性,提高了農民參與市場的競爭力,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措施。通過對頭屯河灌區末級渠系工程進行的更新改造,不僅可以改變項目區水資源緊缺與浪費并存的現象;而且極大地改善灌區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將更加有利于項目區農民的生產與生活;有利于農村地區的社會穩定;有利于推動基層水利管理工作的全面展開;對于穩定邊疆,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和諧發展,意義重大。四、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的對策建議建設現代新型農田水利,任務十分艱巨。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搞好農業綜合開發,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頭屯河灌區新農村的重要舉措按照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強農田水利建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 (一) 廣辟籌資渠道,加大資金投入,調動群眾積極性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政府的財力有限,必須依靠廣大農民的力量,發揮農民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而作為政府應該積極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勵機制,通過利益誘導,吸引更多的農民參與到水利設施建設中來。認真貫徹落實"誰投資、誰建設、誰管理、誰受益"政策原則,以相應的法規、政策,保證農村集體將一定比例的積累資金用于農田水利建設,激發他們自覺投資投勞參加建設的積極性,引導農民和社會各界增加對農田水利的投入,廣泛鼓勵、吸納社會資金辦水利,努力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確保頭屯河灌區水利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二) 將農田水利建設與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實現頭屯河灌區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水利系統提出由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水利之路這一全新治水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