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格言范文

時間:2023-03-28 10:05:4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為人處世格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為人處世格言

篇1

1、坦然接受生活給你的饋贈吧,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

2、能屈能伸:學會低頭,退一步海闊天空,臉皮厚點,把丟臉看成是一種磨煉,別為小事較真。水流不腐,人“活”不輸,做情緒的主人,調整心態。

3、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4、生活是首歌:愛情是輕音樂,工作是交響樂,奮斗是搖滾樂,應酬是流行樂,朋友是通俗曲,事業是進行曲。

5、事物是辯證的:當你得到一些東西時,同時也會讓你失去另一些東西;當你失去一些東西時,同時也會讓你得到一些東西。

6、給自己找茬是診斷,給自己找事是磨練,給自己剖析是知己,給自己嘲笑是激勵!

7、別人說的記在腦袋里,而自己的,則放在心里。

8、收斂自己的脾氣,偶爾要刻意沉默,因為沖動會做下讓自己無法挽回的事情。

9、有一個清醒的頭腦比有一個聰明的頭腦更重要;有一種良好的習慣比有一種熟練的技巧更實用;有一股青春活力比有一副健全的臂膀更有力;有一身勇氣和膽識比有一門知識更強勁。

10、無論是誰,都有自己的限度。特別是信任。

11、把寬容熔化在真誠的微笑量,可以感受人性的魅力。

12、慎言,獨立,學會妥協的同時,也要堅持自己最基本的原則。

13、你可以用投機的方式賺到財富,卻無法從財富中獲得滿足;你可以用欺騙的方法獲得女友,卻無法從女友心中獲得愛情;你可以用作弊的手段獲取高分,卻無法從書本中獲得知識;你可以用金錢買到榮譽,卻無法從百姓口中獲得名聲。

14、這個世界最脆弱的是生命,身體健康,很重要。

15、要做“事前諸葛亮”:做人需有超前意識,平時多燒香,急時有人幫,與暫時不得勢的人交往吃虧是福。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多算多勝,見微知著。不跟熟人做生意,養成存錢的習慣,身體比錢更重要。

16、沒有永遠的春天,卻有永遠的春意;沒有永遠的纏綿,卻有永遠的思念;沒有永遠的成功,卻有永遠的追求;沒有永遠的年青,卻有永遠的青春!

17、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18、懂得傾聽別人的忠告。

19、在別人并未想你幫他的時候,不必自討沒超,在朋友困頓的時候,決不遲疑伸出雙手,信譽就來了。

20、財富是一時的朋友,而朋友才是永久的財富;榮譽是一時的榮耀,做人才是永久的根本;學歷是一時的知識,學習才是永久的智慧!

21、想得到一樣一定會失去另一件東西。

22、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

23、不要試圖控制別人,不要要求別人理解你。

24、人可以不美麗,但要健康;人可以不偉大,但要快樂;人可以不完美,但要追求。

25、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占盡,聰明不可用盡。

26、做一個簡單的人,踏實而務實。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擾。

27、勉強別人是為了不勉強自己的,結果未必舒心。勉強自己是為委曲求全,有時是成功,有時是更大的失敗。所以還是不勉強的好。很多時候,順其自然才是好景致。

28、最美的不一定是最可愛的,最可愛的才是最美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最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最高大的不一定是最受尊敬的,最受尊敬的才是最高大的;最優美的不一定是最動聽的,最動聽的才是最優美的。

29、盡量不要講同事朋友的八卦。

30、不要為自己做廣告,不要喋喋不休地告訴自己的經驗和委屈。注意別人的耐心都是輕量級的,別人更沒有義務當你的忠實聽眾。

31、溫和對人對事。不要隨意發脾氣,誰都不欠你的。

32、生活就是奮斗,只有勇于攀登才能創造輝煌;生活就是創新,只有與時俱進才能跟上時代;生活就是付出,只有吃苦流汗才能實現理想;生活就是享受,只有品嘗人生才能感知生活的快樂。

33、行路不僅僅在于快慢,還在于是否能夠持續;前進不僅僅在于速度,更在于能否保持正確方向。

34、永遠對生活充滿希望,對于困境與磨難,微笑面對。

35、要感謝給你提意見的人,他使你成熟;要感謝給你造困境的人,他使你堅強。

36、不要太過依賴除自己以外的人,因為只有自己不會拋棄自己。

37、你可以忘掉失敗,但不能忘掉教訓;你可以忘掉昨天,但不能忘記歷史;你可以忘掉苦難,但不能忘卻艱辛;你可以忘掉傷疤,但不能忘卻恥辱。

38、盡量充實自己。不要停止學習。不管學習什么,語言,廚藝,各種技能。

39、愛情很美好,相信愛情。如果連愛情都不相信那人生豈不太苦了?

40、別人光鮮的背后或者有著太多不為人知的痛苦。

41、處事不必求功,無過便是功。為人不必感德,無怨便是德。

42、邁開腳步,再長的路也不在話下;停滯不前,再短的路也難以到達。

43、春可賞綠,夏可玩水,秋可品菊,冬可滑雪。熱愛生活,人生四季永遠充滿陽光!

44、樂觀是一種黏合劑,吸引信心也是吸引效率。

45、孝順父母。不只是嘴上說說,即使多打幾個電話也是很好的。

46、把握做人尺度:萬事留有余地,不要太狂妄,得理也要饒人。做人留退路,不將賭注押在一個人身上見好就要收。不得罪小人,不暗箭傷人,不必“棒打落水狗”,凡事都要留一手。

47、不說謊話,因為總有被拆穿的一天。

48、永遠不要給背叛過自己的朋友第二次的背叛的機會。

49、當你習慣過一種日子,那么,你的一生只過上一天;如果你生活常新,那么你每一天都會過得很精彩。

50、不要太依賴朋友,人性基本都有惡的一面。

51、學會放棄,拽的越緊,痛苦的是自己。

52、在人生征途中有許多彎路、小路、險路、暗路,只有意志堅定且永不停步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勝利的遠方。

53、現在很痛苦,等過陣子回頭看看,會發現其實那都不算事。

54、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55、莫妒他長,妒長,則己終是短。莫護己短,護短,則己終不長。

56、世間的事情都是如此:當你刻意地追求時,它就像蝴蝶一樣振翅飛遠;當你專心致志之時,意外的收獲已悄悄來到你的身邊!

57、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58、把工作當享受,你就會竭盡全力;把生活當樂趣,你就會滿懷信心;把讀書當成長,你就會勤奮努力;把奉獻當快樂,你就會慷慨助人。

59、努力愛一個人。付出,不一定會有收獲;不付出,卻一定不會有收獲,不要奢望出現奇跡。

60、除非是有所圖謀,通常不宜做傳說人,模糊自己是獲取寧靜的途徑之一。

61、小心駛得萬年船:做人多留個“心眼”,每次都是初交,不可全拋一片心。別讓小人當槍使,防范主動幫你忙的人,謹防披著朋友外衣的“小人”。向別人傾吐心事要慎重,不被表面現象迷惑,“謹慎”二字刻在心頭。

62、低調,取舍間,必有得失。

63、禮多人不怪:謙遜有“禮”好成功,少談得意事,為別人鼓掌,把優越感讓給別人。三人行必有我師,鋒芒不可太露。多聽老人言,不獨享榮耀,謙讓可以化解矛盾,不要太在意贊許。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禮貌待人得人心,用微笑面對每一個人,把“德”字刻在心頭。

64、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祿,寡欲是壽。

65、好心情才會有好風景,好眼光才會有好發現,好思考才會有好主意。

66、偶爾也要現實和虛偽一點,因為不那樣做的話,很難混。

67、須交有道之人,莫結無義之友。飲清靜之茶,莫貪花色之酒。開方便之門,閑是非之口。

68、活得輕松,任何事都作一個最好的打算和最壞的打算。

69、別低估任何人。任何人在世上都有他的妙用和使命。

70、有了成績要馬上忘掉,這樣才不會自尋煩惱;有了錯誤要時刻記住,這樣才不會重蹈覆轍;有了機遇要馬上抓住,這樣才不會失去機會;有了困難要尋找對策,這樣才能迎刃而解。

71、你沒那么多觀眾,別那么累。

72、走近原野,才能飽賞春天的美色;融入江河,才能感知夏水的溫柔;采摘碩果,才能品嘗秋天的味道;走過寒冬,才能感知春天的溫暖!

73、愛父母,因為他們給了你生命,同時也是愛你愛的最無私的人。

74、十句無關痛癢的話,不如一句真知灼見。

75、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人生至愚惡聞己過。

76、請記得,好朋友的定義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為你開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為你著急。

77、不要試圖給自己找任何借口,錯誤面前沒人愛聽那些借口。

78、不怕路遠,就怕志短;不怕緩慢,就怕常站;不怕貧窮,就怕惰懶;不怕對手悍,就怕自己顫。

79、老天爺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

80、沒有激情,愛就不會燃燒;沒有友情,朋就不會滿座;沒有豪情,志就難于實現;沒有心情,事就難于完成。

81、用知識的浪花去推動思考的風帆,用智慧的火星去點燃思想的火花,用浪漫的激情去創造美好的生活,用科學的力量去強勁騰飛的翅膀!

82、在人生道路上,走上坡路要昂首闊步,走下坡路要謹小慎微,走陽關道要目視前方,走羊腸路要俯視腳下。

83、做人要能方能圓:學會隱藏情緒,“小節”不可小視,該放手時就放手。換位看問題,遇強則迂,以退為進。虧要吃在明處,適時沉默是一種明智的行為。不隨意表達心聲,一次只專心做好一件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秒。

84、擁有了一顆赤城的心,便擁有了朋友;擁有了一顆善良的心,便擁有了友愛。

85、不要試圖改變別人,真正走一個人的心里并啟動里面所有零件需要相當的人格力量和相當的時間,否則,會讓排斥你。

86、學會寬容傷害自己的人,因為他們很可憐,各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大家都不容易。

87、我們缺少的不是機遇,而是對機遇的把握;我們缺欠的不是財富,而是創造財富的本領;我們缺乏的不是知識,而是學而不厭的態度;我們缺少的不是理想,而是身體力行的實踐。

88、生活的真諦在于創新,生活的理想在于遠大,生活的藝術在于選擇,生活的步履在于踏實,生活的樂趣在于追求,生活的安樂在于平淡。

篇2

關鍵詞:中職;電子商務人才;市場需求

作為一個借助現代網絡技術的新興產業,電子商務從誕生之日起就不斷被廣大有識之士認同,形成迅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在這樣的背景下,電子商務企業卻不斷面臨著“人才荒”,特別是能直接服務于電子商務產業的基層實用型人才極度缺乏,這極大地制約了電子商務產業的在中小城市及廣大城鎮、鄉村的拓展。我校作為中山市小欖鎮唯一的職業中學,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已經有6屆315人。但經調查,在企業做電子商務工作的只有41人,占13%,這樣的比率與小欖鎮7000多家企業對電子商務的人才需求不相稱。

在學校跟蹤指導高三級畢業生就業工作過程中,通過調查分析了多位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情況后,造成招工與就業“倒掛”現象的主要原因浮出水面:電子商務專業的人才規格培養問題造就了一批批的“理論型”學生,而社會要求的電子商務應用能力卻明顯不足。傳統的專業教學培養模式是以知識為核心的教學體系,弊端在教學后期學生能力與實際崗位能力脫節,這種以專業教師知識結構為核心來搭建的教學體系無法經受市場的考驗。

然而,以就業為導向的學校及專業建設思想符合市場需求為出發點的規律,為我們提供了一條明確的專業建設方向。經過幾年的摸索,我校電子商務專業已探索出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的人才培養模式,下文就如何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電子商務人才進行探討。

一、根據市場確定人才培養標準

(一)緊跟電子商務發展潮流,確定專業發展方向。

互聯網給了我們很好的機會去掌握市場信息,我國電子商務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探索有效的行銷方式,模式逐漸趨向多樣化,目前主要有企業對企業(B2B)、企業對消費者(B2C)、消費者對消費者(C2C)三類,而阿里巴巴、當當網、淘寶網是其中的佼佼者,在2006年我們感覺到了電子商務行業的領頭羊阿里巴巴將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契機,因此確定了以阿里巴巴、淘寶平臺操作為核心的專業技能教學方向。

(二)結合趨勢,研究市場意愿,把握學生就業崗位。

通過到小欖博天人才市場、菊城人才市場、中山國際網人才頻道、中山人才網等多種渠道的調研,在558份招聘啟事中,我們發現了阿里巴巴客服、淘寶客服、網絡銷售招聘成上升趨勢,尤其是近年百度搜索中,“淘寶客服招聘”與“阿里巴巴客服招聘”搜索頻率及搜索結果數量激增,僅中山市淘寶客服招聘信息就達到98772條。在眾多的招聘中,我們發現招聘崗位類型中電子商務低端崗位比重較大,主要集中在淘寶客服、阿里巴巴客服、電子商務推廣員這三類崗位,結合職業高中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實際能力,我們按能力要求依次確定了以下三個就業崗位:平臺級企業網上銷售、企業網上跟單員、企業級電子商務后臺維護。

(三)分析崗位要求,確定人才培養規格。

通過人才市場把脈這樣扎扎實實的工作,我們明確了專業應該培養什么樣的學生,在分析了崗位招聘要求后,我們總結得出三大崗位群及能力要求:

1. 平臺級企業網上銷售崗位群(如淘寶客服、阿里巴巴客服)的能力要求以溝通能力為主。主要包括:(1)熟練掌握淘寶及阿里巴巴平臺的運作流程;(2)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善于與客戶溝通。(3)熟練掌握即時通聊天工具(旺旺、QQ、MSN)及郵箱使用能力;(4)熟練使用網上銀行、支付寶等網絡支付工具;(5)熟悉貨運、快遞運作流程及費用計算。

2. 企業網上跟單員的能力要求以溝通、合作能力及產品生產知識為主。主要包括:(1)熟悉電子郵件、QQ等信息交流工具的使用;(2)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協調能力;(3)熟悉淘寶或阿里巴巴網上銷售;(4)熟悉跟單產品知識;(5)了解運輸、裝卸搬運、保管、配送等物流知識。

3. 企業級電子商務后臺維護的能力要求以具備較高的電子商務技術能力為主。主要包括:(1)較強的互聯網應用能力及網絡技術運用能力;(2)商品拍攝技巧(能抓住商品的特點并能全方位展示商品);(3)語言組織能力(能用概括性語言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并能闡述商品的特點);(4)較強的網絡營銷能力。

二、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確定專業教學對策

筆者發現,我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知識基礎相對薄弱,缺乏學校動力,學習目的不明確,但他們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較稿的文字輸入功底,熟練掌握了類似QQ等即時通訊工具,初步掌握了互聯網應用技術,并對新興事物如微博、淘寶網購等網絡行為有較高的敏感度和興趣。

(一)確定適合中職生的專業教學發展方向。

為避開與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在就業空間上的競爭,我們要緊緊把握住中職生就業的大方向,盯緊并牢牢把控住中職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就業空間。因此,中職電子商務教學應了解最新的電子商務方向,緊跟電子商務主流,讓學生熟練掌握常見電子商務平臺的運作,成為基層應用級人才。同時要師思想,教學要針對中職生的就業崗位能力去實施,而對于電子商務未來發展的高端人才培養任務即交給高校去完成。

(二)創新教學模式,崗位實訓進行能力培養。

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出發點的專業教學培養模式采用的市場營銷式的思維,以實際崗位能力要求來指導崗位實訓設計, 真正做到 “學中做, 做中學” 的培養,摸清學生能力與實際要求的差距,再反思崗位實訓,根據市場需求來進行人才培養,使學生成為市場需求的類型。這種模式摒棄了以理論知識為體系的教學思路,取而代之的是以專業技能為核心的崗位實訓教學體系,通過實習跟蹤,根據學生能力與實際崗位要求差距,重新對崗位實訓進行優化,實現學生能力向崗位要求靠攏的大循環教學改革。

(三)多種教學策略結合,完善中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體系。

首先,充分利用現有電子商務資源,引導學生熟練操作電子商務平臺,派出教師到阿里學院學習,成功將阿里認證及阿里巴巴主要平臺(阿里巴巴中文站、淘寶網)的教學帶入到專業課堂,在產品分類、產品、重發、排名、店鋪裝修、推廣等方面進行實踐性訓練。

其次,籌建電子商務創業園,開設淘寶創業第二課堂,組建一支學生個人網上開店創業團隊,教師帶頭引領學生走進真正的網上交易,吸引有創業志向的學生,讓更多的學生自己在網上開店創業。

最后與本地經濟充分聯合,借企業迫切發展電子商務的東風,走訪多家公司,通過優生輔導、訂單培養的方法,建立校企人才培養機制,理順專業教學為企業服務的道路。

經過幾年的研究、摸索,學生專業能力轉型明顯,實踐效果顯著,涌現了一批成功創業典范,如:07級歐陽欣怡同學一個暑假達成250單淘寶店生意;08級梁欣盈同學通過博客營銷為自己掙到了第一桶金;09電子商務班陸哈雀淘寶店成交631單生意,黃銳峰淘寶店成交441單生意等。同時,2010屆畢業生迎來了對口就業的春天,從開學初至今有招聘意向的單位多家,共計29個電子商務崗位在等著他們,涉及到廈爾LED照明公司、橫欄、龍的公司、蜻蜓王子內衣廠等,就業的專業對口率達到46%。良好的專業發展形勢歸功于遵循市場規律,準確把脈人才市場、人才培養規格定位準。

中職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市場營銷思維,結合市場,分析市場,改變原有的書本有什么,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的被動局面,取而代之的是為學生進行一定的市場定位,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培養出實踐能力強的學生,形成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實踐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

(作者單位:中山市建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篇3

各位領導、同志們、大家好:

與其說是演講,不如說是在如此莊重的場合、鄭重地介紹自我、展示自我,讓大家重新認識一下未加任何修飾和偽裝的我。如果說不想被任檢察員,那絕對是虛,因為我和大家一樣也是凡人,不過,人之常情,還是應當優先考慮工齡長、年齡大、見名利讓、有責任扛、人性善、方法活的長者,這樣的人上任,既是你我的榮幸,也是領導的福分。好了,還是根據演講的第一點要求,講一下我自己的簡歷吧。

我是89年11月入院,極其幸運地在起訴科學習、鍛煉了整整12個春秋,先后任內勤兼書記員、助理檢察員兼副科長。憶往昔,比較欣慰的是自己在為人處世方面基本做到了四多四少即:行善多、做惡少;報答多、報復少;幫人多、害人少;坦誠多,狡詐少。在工作方面亦是四多四少即:看卷認真多,應付少:出庭成績多,敗績少:對下鼓勵多,批評少:對上補臺多,拆臺少。在下自認為這8多8少基本屬實,如果各位認為是張老漢賣瓜——自賣自夸,那還請您多多諒解,那也是由演講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畢竟演講與只講錯誤、缺點的檢查是有區別的,

根據演講的第二點要求,應該講講如何做好檢察員的工作,我想,無論是領導干部,還是一般干部,無論是助理檢察員,還是檢察員,首先應當學會的是做人,做人只要“真”字當頭,就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例如:別人的工作太忙你真的幫他干了,沒有躲躲閃閃或視而不見;該實事求是講別人優點的時候你真的講了,沒有背后惡語傷人,挑撥是非;當你聽到風言風語的時候你冷靜的判斷了,沒有輕易相信并怨恨他人;該買單時你真的掏票子了,既沒有蹭老的,也沒有扎小的,只要做到以上幾點,你我就會問心無愧,盡管命運不濟,偶遇小人編八造沒地詆毀你,請記住,行的正,做的端,做的好,是對小人最好的報復手段,其效果遠遠好于怨恨、責罵。最后,需要說明的是,據觀察那種兩面三刀、惡語傷人、懼上欺下、惟利是圖的小人,在我們的身邊,在西青檢察院也沒有。

總之,只有做人方面被大家認可,工作才有可能得到大家的支持,而只有得到大家的支持,工作才有可能游刃有余。

根據演講的要求,第3個問題應該談談,如果此次競爭失敗,將如何對待。其實,就這樣的事情,我們的老祖先已經給我們總結出了太多太多的、冠冕堂皇而且極其精辟的言辭,例如:淺薄的人在行動上表現為輕狂,追名逐利上表現為瘋狂,以教誨我們要做一個深刻的人;對于成功和失敗不妨全都輕松一些,無論什么事,如果意念太強,反而難以成就,以上均是名人名言。我自己杜撰的人生格言是:對于功名追求的應該是過程,而不是結果。我想這句格言,對第3個問題是比較完美的回答。既是這樣,我的演講也該畫上一個完整的句號了。

篇4

何謂蒙學?中國古代向來重視兒童教育,自兒童出生起就注重其道德的培養和知識的增長。所謂“蒙以養正”或“養正于蒙”,就是要求兒童智慧蒙開之際施以正當的教育。或者說要及時地用正當的教育啟迪兒童的智慧、培育兒童的品德,使之健康成長。所以,中國古代稱兒童教育為“童蒙教育”,或“蒙養教育”。這一點,和現代教育所倡導的早期教育和幼兒教育所見略同。

蒙學的發展離不開蒙學教材。自周秦開始,中國已著手于蒙學教材的編寫,此后各朝都編寫過一些影響的教材。流傳至今,最具影響力的頭三名當數《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合稱“三、百、千”。加上《名賢集》、《弟子規》、《神童詩》、《小兒語》、《增廣賢文》、《閨訓千字文》、《朱柏廬治家格言》,堪稱中國古代蒙學十大經典巨獻。

站在現代的角度,這十篇蒙學不但沒有過時,反而具有相當的教育意義。它不但是教育蒙童的寶貴財富,更是成人學習為人處世,用來勵志鼓氣,不斷提升素養的法寶。省局去年在服刑人員中開展的《弟子規》學習活動就印證了這一效果和作用。

這十篇蒙學,首推《三字經》。此書結構謹嚴、文字簡練、三字或三字倍數成句、句句葉韻,讀來瑯瑯上口。許多人少年背誦,竟終生不忘。《三字經》以千余字涵蓋學習教育、倫理道德、名物常識、經史諸子、歷史次弟、勤勉好學范例,許多語句代代傳誦,婦孺皆知。比如本文開頭提到的“子不教、父子過;教不嚴,師之惰”及“玉不琢,不成器”等等。此書影響十分深遠,有趣的是同志為南京路上好八連的題詞也借用了《三字經》的體例。此書載譽“千古一奇書”當名副其實。

《千字文》以全書千字而得名。令人折服的是,千字無一重復字,涵蓋天文史地、動植物名稱、農業知識和道德規范。更可貴的是,它奉行拿來主義,吸收了不少民間流行的成語諺語,增加了它的親民性。

《千字文》由于時代久遠,沒有國學功底的人讀來或許有點難度。但文章開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的描寫讓人一下就感受到它的輝宏氣勢,恰如電影常用的大場景自然景觀的表達,一下就把人拉入一種深遠意境。里面的“上下和睦,夫唱婦隨。”“聆音察理,鑒貌辯色”。“川流不息,淵澄取映”等等歷經千年還是那么經典。其中的道德規范、人生哲理,比如家庭和睦、鄰里友善、誠實守信、樂于助人、養生健身等,讀來讓人受益匪淺。特別是文中對自然現象的描述,使人如身臨其境。可見古人對環境與人早有研究,環保理念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

《百家姓》的流行是在于它的實用性。宗法觀念和農村手工業、商業的初步發展,商品和貨幣交往漸趨頻繁等需要熟讀《百家姓》,牢記眾多姓氏。

就目前監獄教育改造工作實際來看,我們應該倡導服刑人員讀一讀《百家姓》。服刑人員最終要融入社會,知曉姓氏是是一種禮儀。萬一看到“乜、濮、璩、閔”等姓氏不知怎么寫、怎么讀,一定會讓對方十分不爽。比如把“仉”(zhang)讀成“ji”,把“仇”(qiu)讀成(chou),這只能說孤陋寡聞。其實這些姓氏早在幾百年前就有了。

監獄警察更要讀《百家姓》。視野的開闊,與社會的接觸以及勞務加工的發展,知曉姓氏對人的一種尊重。同時,讀《百家姓》是一門學好社會學,搞好人際關系的必修的一項基本功。不要鬧出這樣的笑話:一位老總遞來一張名片,上書曹丘武總經理。你張口就來句曹總。碰到涵養好的曹丘總經理或許會尷尬一笑,修行淺的當場就會告訴你曹丘是復姓,把你鬧個大紅臉。這也提醒了曹姓的人如果不讀《百家姓》,萬一取名叫曹丘,曹牟什么的,就會一不小心改了姓。這有悖于傳統,也違背了“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大丈夫宣言。我們常見的復姓有歐陽、長孫、上官、諸葛、司馬、南舍、獨孤、東方等。其實很多復姓還是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普及的,如“獨孤、東方、南宮”等。最容易引起誤解的除了曹丘之外還有白馬、曹牟、夏侯、百里、南門等等。

為人父母當看蒙學,須知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作用,可以防止變成李剛;陶冶性情,為人處世,修身養德要讀蒙學,讀來終生受益;提高語言文字能力和美學情趣更要學蒙學,讀來朗朗上口,看來通俗通懂,普通人不會有難度。蒙學作為國學中的入門學,不但適用于兒童,更適用于任何年齡,任何階層,任何文化程度。它給人的影響在一世,受益于終生。

我伯父年少時誦《三字經》,而今年逾古稀仍能全文背誦。我少時頑皮,沒認真學蒙學,至今追悔莫及。而今年紀大了,讀可以,背不行,其中的道理深感尚未悟透。

當然,蒙學作為封建時代的產物,不可避免地帶有封建迷信的東西,這就需要我們加以批判吸取。比如《神童詩》中的《勸學》首篇:“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唯書、唯上論要評判,并且,時展了,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但是讀書是必須尊崇的,這個觀點永不過時。

行為道德圣經——《弟子規》:

自從錢文忠站在百家講壇解讀《弟子規》后,全國各地紛紛掀起“《弟子規》熱”。

對于這種熱,社會各界眾說紛紜,有對《弟子規》大力推崇者,也有人質疑其是不是真的“好上了天”。但不能否認,薄薄的《弟子規》中,其瑯瑯上口的經典詞句無不是中國傳統處世哲學和道德觀念的生動體現,它所提倡的為人處世之道也無不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言行和心理。

聽,“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凡出言,信為先 ;詐與妄,奚可焉 。”

一個“孝”字,一個“信”字,在我們看來,是多么熟悉,又有些許的陌生。我們對其應該感到熟悉,中華文明五千年,在遙遠的古代,“孝”與“信”已然是指導人們行為的規范。歷史發展到今天,人類的文明在不斷進步,應該說“孝”與“信”早應該是我們社會中的普遍行為準則。然而,現在的人們卻經常對這兩個字 感到陌生,誠信的缺失、情感的背叛,讓我們的心中充滿不安;當昔日恩愛的夫妻對簿公堂,當養育眾多子女的老人流落街頭,當你傾囊相助的朋友與你法庭相見,我們不禁要問:我們應該相信誰?

“事雖小,勿擅為,茍擅為,子道虧。”在做事之前要三思,要考慮的自己行為是否符合應有的標準,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古人以此來約束自身的行為。可是縱觀我們的社會,總有人恣意妄為,不計后果。當者將手中的權力之劍揮向歧途時,不僅傷害了社會,傷害了他人,也斬斷了自己的前程,更有悖于基本的為人之道。

篇5

關鍵詞:傳統道德 小學品德 揚棄

一、什么是傳統美德?今天我們應當繼承哪些美德?這是我們在討論此問題時應當明確的。

中國幾千年的道德文化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可借鑒的東西。就道德內容講,可概括為一下幾個方面:

第一,以善為本的人倫思想

與人為善是傳統道德中很重要的內容,至今仍被人們奉為做人之本。其中強調,在與人交往時要溫和、友愛、忠厚、善良。在家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在外要“愛人”,如孔子提出“仁者愛人”,墨子提出“兼相愛”,要“愛人猶己”,都強調了要善待他人,對人有仁愛之心。另外,在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系上,強調要講謙讓,替他人著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教人們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不要只顧自己、不想他人。在這種道德倫理思想支配下,形成了我們中華民族良好的社會風尚,如尊老愛幼,助人為樂,講謙讓、懂禮貌等等。也正是我們今天待人處世所應提倡的。

第二,自謙自責,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為人之道。對己嚴、對人寬一直作為傳統美德流傳至今,它強調 做人要謙虛、謹慎,不能驕傲自滿。事情沒有做好,首先要“反求諸己”,從自己這里找原因。所謂“躬自厚 而薄責于人”、“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都強調了在為人處世上要嚴于解剖自己,對待他人要寬 容,不苛求于人。傳統道德觀還強調,當自己強于人時要“毋以己長而形人之短”,當自己不如人時,不要嫉 妒人,“毋以己拙而忌人之能”。這些都是很好的品質。今天,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我們提倡要敢于表現自 己參與競爭,這種自謙自責、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思想還需要不需要呢?我認為,不但需要,而且還有它特 殊的意義。我們講競爭不是資本主義的相互傾軋,在競爭中更需要學會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心胸寬闊,能與人合作。

第三,自尊自愛,講情操、重氣節的人格品質

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多少仁人志士都把追求高尚情操作為理想人格的重要方面。比如,強調為人要正直,面對邪惡要剛正不阿,敢于主持正義。做人要有骨氣,“在上不驕、在下不掐”,“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痛莫大于不聞過,如莫大于不知恥”、“人必其自愛也,然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諸”等。這種自尊自愛、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品質,千百年來一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在傳統道德中,還有許多。如教人們要珍惜時間,勤奮好學,自強自勉,以及勞動人民在長期艱苦的生活和勞動環境中形成的吃苦耐勞、克勤克儉、艱苦奮斗的精神和豁達樂觀的性格等等。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二,如何將這些傳統美德吸收到思想品德中,使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放異彩?

1、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道德文化遺產,從時代的要求出發,對道德文化遺產進行更新改造,為現實服務

一些優秀的傳統篇,如優秀的傳統故事、格言警句,可以直接納入小學思想品德課教材。目前,我們教材中已吸收了一些,如“狼來了”、“鑿壁借光”、“十八缸水”等故事,以及古代的格言、諺語,但隨意性較大。我認為,對優秀的傳統篇應有總體考慮,對其中代表中國道德的精華、具有流傳價值又符合小學生理解能力的,應有意識、有重點地吸收到教材中,使這些傳世佳作一代一代傳下去,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思想品德課程教材風格。

2古代蒙學中采用的一些方法,我們也可以考慮借鑒。

如《增廣賢文》,將各時代和當今社會廣為流傳的格言、諺語,用依韻歸類的方法編排成文,讀來瑯瑯上口,便于詠誦和記憶;再如《三字經》,將道德要求和道德故事用三字排列方法,編成順口溜。學生在讀誦中華記住了這些故事和要求。數年后,一想起“三字經”,就能回憶出故事的內容及所講的道理。兒童時代是一個人記憶力最好的時期,在這時給他們一些至理名言,讓他們記憶、背誦,將會使他們終生受益。當然,我們還應該根據當今時代的特點對道德、文化遺產進行更新改造。

3. 在克服傳統道德觀中消極因素的基礎上,不斷確立反映時代精神的新道德,以新道德代替舊道德。

當我們談到繼承時,也應看到傳統道德中存在著的不可低估的消極因素。它不僅根深蒂固地積淀于人們的 思想意識中,而且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下一代。

如封建的家庭依附觀念對現代孩子的影響,集中表現為孩子對父母的過分依賴和獨立意識的欠缺;再如,長期存在于沒落封建統治者中的擺闊氣、講排場的風氣,在今天的社會中也有反映,由此造成一部分學生道德 觀念的混淆,以顯闊、出手大方為美;另外,在傳統觀念中存在著的保守性、封閉性,造成我們民族長期以來求穩求安、墨守成規、滿足現狀的心理狀態,缺乏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現代的青少年一代。

篇6

雖早在西周就有周公勸誡其子伯禽注重修養、修行和要禮遇賢士的文字,但從學術上講,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系統的家訓史料,則公認南北朝時北齊顏之推的《顏氏家訓》為中國家訓之首;南宋袁采《袁氏家范》居二;明末清初朱伯廬的《朱子家訓》(又稱《治家格言》和《勸言》)位列第三。(另一位“朱子”,也是大名鼎鼎的南宋大理學家朱熹和他的《朱子家訓》)。林則徐、家訓也很著名。

在此,向讀者介紹幾個因家訓興家的典型個案。

(1)千年不衰“宰相家”

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禮元鎮有個古今中外聞名的“中國宰相村”――裴柏村。依史載:裴氏一族,是中國古代儒家“學而優則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典范。漢武帝時裴蓋做了皇室掌管財物的官,此后的魏晉裴秀、裴楷至宋代,裴家先后有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14位中書侍郎,55位尚書,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8位皇后王妃,21位駙馬,117人考取進士,其中11名狀元,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人。

那么,裴家何以能做到千年不衰的?請看其家訓:

推誠為應物之先,強學為立身之本;

節儉為持家之基,清廉為做官之本。

另有家規:考不中秀才者,不準入宗祠大門,以謹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現裴柏村千余人中,裴姓約占四分之一。至今,裴姓家家門樓上都有“耕讀傳家”的大字。

(2)名揚四海的“喬家大院”

隨著電視劇《喬家大院》的熱播,喬家當年的輝煌家喻戶曉。

這是山西另一大戶――皇借重避難的知名世家。該大院與裴柏村同中有異的是:喬家走的是學而優則商之路。喬家作為“富甲天下”的宏商巨賈,何以能規避“十商九奸”的弊病,偏偏成為一不“奸”之商?下面擇要概及其家訓,供所有經商或想經商者自尋答案。

①不準納妾。防“后院起火”。②不準用丫頭。怕,怕有敗家之名聲。③不準賭博。記取別人“萬貫家產毀于一賭”之教訓。家人有時也打麻將,只論輸贏,不過手金銀,只是娛樂和諧氣氛而已。④不準冶游,即。吸取許多富貴子弟因此引出的無數風流孽債,既害人害己又敗家。意為不準放蕩,避惹是生非。⑤不準酗酒。因酒后會亂性、忘形、失德。家人和所有雇工都需謹遵訓示,故能歷逾百年、累六世而名揚天下。

一句話,預防為主,從源頭堵死可能損德毀家的“社會惡習”。這在富貴人家不乏妻妾成群、子弟賭風行、多有壓榨雇工的封建時代,實乃屬有大德、大智、遠見之家族。

(3)皇上御賜“孝義家”匾的鄭氏家族

據史載:浙江浦東的鄭氏家族,從南宋建炎(1127年)初開始,累世同居,跨宋、元、明三代,逾三百多年,維持十九世,人口最多時達3000人,同灶而食。皆因其有良好家訓,“鑄淳樸家風,興和諧世家”,被譽為:“浙東第一家”,示范、感化無數鄉鄰。明代建文皇帝親書“孝義家”贈匾,樹典型,倡和諧。

若說民間家訓為“修身”、“齊家”的話,皇家的就不單單如此了,而是直接關系到“治國”、“平天下”。如唐代李世民親自撰寫《帝范》、明仁孝文皇后的《內訓》和清康熙帝的《庭訓格言》、《圣諭十條》及雍正的《圣諭家訓》等,都不僅是為家,更為國家社稷和諧興隆、長治久安而精心制定的家訓。還應特別提及的是明仁孝文皇后的《內訓》與戰國時為教子“三遷”之孟母、北宋在兒背刺字“精忠報國”的岳母和明代蔡善慧的《示兒》、明晚期《溫氏母訓》,同為中國歷史上立家訓教子成功的5位偉大女性,是千古不朽的家訓典范。

篇7

古往今來,有關閱讀的名言典故不勝枚舉,而我最喜歡的一句格言是: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意思是最快樂的事莫過于讀書,最重要的事莫過于教育孩子。而我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深意,還是從學習《弟子規》開始。

我從小就酷愛讀書,對文字有種天然的親切感,但當時條件有限,能夠讀到的課外書籍不多,這讓我在心里產生了一種“閱讀饑渴感”,甚至連帶文字的紙張都不放過。那時,只要聽說哪里有好書,我就想辦法借到手,兜里的幾個零花錢也都省下來買書。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得到了一本《弟子規》,盡管印制簡單,但我還是如饑似渴地翻看,一部優秀國學經典就這樣走進我的精神世界。《弟子規》開篇提出全書的核心思想:“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就是說,一個人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妹、言行謹慎、誠實守信、平等博愛、親近仁人,還要利用時間去學習。《弟子規》列出了為人處世應遵守的禮儀和規范,也教會我讀書、做人、處事的道理。

畢業工作后,作為一名慈善宣傳工作者,我愈發感到讀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想給人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只有不斷讀書學習,才能克服“本領恐慌”,以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知識需求。2014年,莊河市慈善總會啟動“慈善文化進校園”項目,我參與編撰《慈善道德文化讀本》,其中就收錄了啟蒙養正的《弟子規》。在編撰過程中,我先后參閱了10余種版本的《弟子規》,再一次加深了對《弟子規》的記憶和感情。《弟子規》中提到一個重要的讀書方法:“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強調了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不僅是眼睛看,還要口中念,更要用心記,三者缺一不可。“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我在看書讀報時,遇到不熟的字詞隨時標注查詢,發現精彩的語句立即摘抄整理,長此以往加深學習印象,豐富文詞儲備,也提高了寫作水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家里的大量藏書中,《弟子規》仍是我常翻常讀的手邊書。作為一位年輕的父親,我還從《弟子規》中學會教子育人,塑造優良家風。“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家庭生活中,我認為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啟蒙成長至關重要。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加強道德文化修養,我們全家人都在比W《弟子規》,書桌、床頭、車上都放著這本書,一有時間就學習誦讀,營造出一種家庭閱讀的氛圍。在我們的影響下,剛滿3周歲的兒子,也開始饒有興致地學讀《弟子規》,而且還能夠背誦很多段落。每每看兒子搖頭晃腦背書的萌態,我們全家人樂不可支,一種欣慰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我深深地體會到,讀書不僅是學習求知的需要,也是提高修養的途徑,更是教子傳家的家風。

開卷能悟道,讀書香到心。如今,閱讀早已成為我的一種愛好、一種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我愿繼續讀好書、善讀書,為孩子成長樹立好榜樣,在書香家庭中分享“悅讀”的樂趣。

篇8

[論文摘要]明代學者洪應明的語錄體著作《菜根譚》,是一部討論和研究修身、處世、待人、接物、行事的格言合集,其中也包含著豐富的管理心理學思想,從個性人品與個人修養以及交友待人、和諧處事的人際關系處理方法的視角來研究《菜根譚》,對于現代管理具有重要的心理啟示和現實意義。

明代學者洪應明的語錄體著作《菜根譚》,在論述個人修為、處世之道等方面有精辟獨到的見解,被譽為“心靈的藥石”。《菜根譚》中蘊含的人性修養的思想,崇尚自然和諧的人際關系狀態,強調個人在誠實守信、謙虛寬容的氛圍中為了團體的目標而共同奮斗,對科學量化的現代管理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 “出世與入世”:人性修養思想

修養心性,是儒、道、佛三家共同的理論主張和核心思想,人只有將 自我的心性品德修養好,才可以從容地待人處世。《菜根譚》將“出世”與“人世”的人生問題放人一個人性修養的辯證法框架之中。《菜根譚 ·概論篇》認為:“出世之道,即在涉世 中,不必絕人 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盡心內不必絕欲以灰心。”(1]儒家人世,倡導進取拼搏的人生態度 ;道家出世,則要求超然淡泊的人生心境。在為人處世和工作交往中,人們首先要具有道家對人類內心的散淡規定,榮辱去留,不刻意于心計較于懷,才有勇氣和智慧人世。儒家也提出,正心、誠意、修身乃是治國平天下的根本,“內圣”是“外王”的根本條件。

1.虛靜淡泊的名利觀念

淡泊名利,是《菜根譚》關于修養身心的關鍵思想 ,“人生 只為欲字所累,便如馬如牛,聽人羈絡;為鷹為犬,任物鞭笞”[2]。在如今令人躁動不安的商業現實面前,在因后天的種種欲望使心靈被擾亂的時候,淡泊明志,不為外物所累,不慕虛榮,才能身心自由。人性應該是虛靜淡泊的,因為人有著高尚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向往,而過重的名利思想會給人帶來無窮的煩惱。《菜根譚 ·閑適篇》中說:“趨炎雖暖,暖后更覺寒威;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何似養志于清修,而炎涼不涉;棲心于淡泊,而甘苦俱忘,其 自得為更多也。”[3]淡泊名利就是對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于名利的沉浮與得失中,保持自己素樸的生存方式和平寧的生活習慣。

而淡泊名利的操守,只有歷經磨練,才能到達心境平和、寧靜虛空。《菜根譚 ·應酬篇》說:“淡泊之守,須從濃艷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不然操持未定,應用未圓,恐一臨機登壇而上品禪師又成一下品俗士矣。”[4]來到手中的欣欣然接受;從手中溜走的,怡怡然放手。淡泊名利,是一個人完滿的內心修養,是一個人高遠的精神境界,是一種甘于奉獻的靈魂陳述。

2.寬厚真誠的仁愛心靈

在生活和工作中,人們除了必需的知識和技能之外,還需要人的道德品性的全面支持。對于人類社會來說,個體之間的倫理關系無疑是一種相互配合的公共關系。成功的人生,必須付出你的寬厚和真誠,同樣需要獲得別人的真誠和愛心。《菜根譚 ·概論篇》說道:“仁人心地寬舒,便福厚而慶長,事事成個寬舒氣象;鄙夫念頭迫促,便祿薄而澤短,事事成個迫促規模。”[5]身懷仁心的人,心胸寬廣舒暢,所以福澤廣聚,事事呈現寬舒平和的氣象,而心胸狹窄、斤斤計較的人,福澤薄淺,事事難成氣象。

仁愛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內容,是和諧社會的思想基礎。仁愛講究奉獻、扶危濟困。在經營管理中寬厚真誠,才能互贏互利。仁愛既是古老的倫理價值,又具有現代的管理價值。經營者、管理者只有心存仁愛之心,才能回饋社會。

3.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自強不息、堅韌不拔 、奮斗不止,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現代漢語詞典》中對“自強不息”的解釋是 :“自己努力向上,永遠不懈怠。”自強不息,是民族精神的精華所在,是民族存在和不斷強盛的精神動力。自,是 獨立的自我;強,是 向上、積極、強健 ;不息 ,是在時間上持續不止、堅持到底。《菜根譚 ·應酬篇》說:“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縱弛;處明庭檢飾者 ,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個念頭持到底,自然臨小事如臨大敵,坐密室若坐通衢。”[6]自強不息者需要自己看得起 自己,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工作才能,珍惜生命和時間,在事業的道路上不屈不撓 ,頑強拼搏,不怕挫折,永不停步。《菜根譚 ·評議篇》說道:“毀人者不美,而受人毀者,遭一番訕謗,便加一番修省,可以釋回而增美;欺人者非福 ,而受人欺者,遇到一番橫逆,便長一番器宇 ,可以轉禍而為福。”[7]遭人訕謗 、受人欺凌而不氣餒,自強不息,則可以為自己增加一份閱歷。

4.持之以恒的堅韌意志

“橫逆困窮,是鍛煉豪杰的一副爐錘。能受其鍛煉者,則身心交益;不受其鍛煉者,則身心交損。”能夠忍耐和戰勝“橫逆困窮”,渡過難關,就是堅韌 ,從而身心受益。

堅韌不拔的性格,代表了一種積極、自信的人生態度 ,擁有這種 人生態度的人面對挫折不退縮,擁有戰勝任何挫折的力量。《菜根譚 ·概論篇》說 :“磨礪 當如百煉之金,急就者非邃養;施為宜似千鈞之弩 ,輕發者無宏功。”[9]堅韌,不僅有著不屈不撓的剛性的對抗面,更有能屈能伸的柔韌的承受面。堅韌意志如百煉之金在磨礪之中獲取,堅韌、恒心和毅力是生命的真諦 、事業成功的關鍵。

二 、“權宜與自省”:人際關系思想

生產關系主導、制約著人們之間的各種社會關系,包括人際心理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是舒心工作 、安心生活的必要條件,反過來促進生產的發展和繁榮。人際關系,指人與人在相互社會交往過程中所形成的認知、情感等心理關系。和諧的人際關系,既是個體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條件,也是事業 良性發展的必要保障。

在管理學中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良好的溝通,能有效地提高團隊的工作質量 ,美化團隊的工作環境。管理者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信息溝通,能使彼此的心靈靠近,增強相互的心理相容性,提高團隊整體的情感密度。這種關系不僅會暢通工作協作的渠道,而且會強化員工對組織理想目標的理解、認同和承諾。而《菜根譚》對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的論述有自己的見解。

1.審時度勢的處世態度

審時度勢,《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了解時勢的特點,估計情況的變化”。“時”,指社會發展大背景下的各種時機;“勢”,指事物發展和變化的趨勢;“審”和“度”就是對時勢進行分析和研究。《菜根譚 ·概論篇》說:“建功立業者,多虛圓之士;僨事失機者,必執拗之人。”機智靈活,隨機應變而且主動應變,善于改革創新 ,才能在社會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以和為貴的行事規范

《菜根譚》提出了具體的處世謀略:第一,處世要不即不離,方圓得體,渾厚溫和,以柔克剛;第二處人要寬嚴得宜;第三,事上要敬謹,待下要寬仁第四,處事要做到身在局中,心在局外。“以和為貴”與“協調管理”的中庸性格,是直接關系到自我的生命歸宿與社會生存的極其重要的命題。有德行的人善于與人和睦相處,善于協調人際關系“一念慈祥,可以醞釀兩間和氣;寸心潔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11]。“和”指的是協調、和諧統一的行事規范,使組織內部具有極強的凝聚力,增強了對外競爭的實力。“人之短處,要曲為彌縫。如暴而揚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頑的,要善為化誨,如忿而嫉之,是以頑濟頑。”[12]仁愛與方圓交融在一起的中庸之理,使內部上下團結一致。這種包容性很強的處事原則,形成一種人人都可以塑造的韌性十足的性格。這種性格,寬容與博大相融,“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處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賢愚好丑,要包容得”[13]。以和為貴,是創建和諧社會的思想根基。當然,無原則的姑息寬容 、縱容丑惡明哲保身 ,就會失去寬厚的本意。

3.寬以待人的交往意識

人們交往貴在與人為善、寬容為懷。《菜根譚·概論篇》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已的根基。”(14]《菜根譚》提出“寬則得眾”的思想。寬廣的胸懷,寬容的氣度,寬松的交際環境,大度豁達,容難容之事,別人就會敬重你的人品,傾慕你的人格魅力,“己之不可縱,當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不可拂,當用順之之法以調之,其道只在一 ‘恕’字”[15]。嚴于律 己,寬以待人,嚴格約束 自己的欲望,對別人卻“恕”,就是寬容和忍讓 。

寬容是一種深藏愛心的體諒境界和文明胸懷,寬容是一種生命的洞見、智慧的力量。《菜根譚 · 概論篇》說:“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塵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達。處世不退一步處,如飛蛾投燭,羝羊觸藩,如何安樂。”立身高一步,處世退一步,寬以待人,在人與人交往中和睦的相容,“爭先的,徑路窄,退后一步自寬平一步;濃艷的,滋味短,清淡一分 自悠長一分”(17]。寬以待人是為人的準則、工作交往的信條,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需要。

4.單純樸實的為人原則

在物欲橫流的社會,單純樸實因為其淳樸而真實的內在品質,會讓人產生可信度,因此,樸實是一種美德,代表了誠實可靠的人生品質。《菜根譚 · 概論篇》中說:“做人無一點真懇的念頭,便成個花子,事事皆虛;涉世無一段圓活的機趣,便是個木人 ,處處有礙。”[18]做人如果缺乏真誠純樸、坦坦蕩蕩、光明磊落的思想,就是虛妄的人,難以成事。做人,就要誠摯無私,任勞任怨,成熟穩重,不隨波逐流,不嘩眾取寵,不學奸佞小人欺世盜名。《菜根譚 ·評議篇》說:“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猶懷畏人之心。故人而皆好名,則開詐善之門。使人而不好名,則絕為善之路。”(19]人的一生所需不多,與其爭名奪利,不如單單純純的生活 ,氣定神閑。

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 ·布爾迪厄認為,一個社會場域,是各種正在運動的力量和隱而未發的力量的公共存在空間,而管理場域行為主體的力量,構成了互相依附又相互牽扯的社會關系。《菜根譚》的文化思想,植根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土壤,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最高境界——儒、道、佛三教“出世”與“人世”的思想融合。“出世”的內容來自于道、釋兩教的思想,主張人生如夢、世事如煙,需要淡泊的心境;“人世”則站立在儒家的思想立場,鼓勵積極進取,努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菜根譚》從“以人為本”、“中庸之道”、“無為而無不為”等思想角度對人性修養和人際關系進行了精妙的闡述,為創建和諧的社會結構,為現代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啟示。

篇9

關鍵詞:孝道文化;德育;校園文化;家校合作

《孝經》云:“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從古至今,“孝”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切道德的根源。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的天職。將孝道教育融入學校德育教育中,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方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弘揚孝道文化不要說教,而要言傳身教

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教師無疑是做好孝道教育的樞紐,教師明理、盡孝的現身說法最能感染學生。孝道教育要深入,教師的引領作用很重要。為此,學校結合實際制定了教師“行五孝”活動,包括孝父母之身、孝父母之心、孝父母之志、孝父母之德、孝父母之慧,倡導全校教師做一個懂孝知恩的人。在此基礎上,學校開展了“最美孝行教師”評選活動,涌現出了一大批知孝行孝的先進典型。他們現身說法,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在常規教學中,教師自覺轉變教學觀念,優化知識結構、提高自身修養,積極開展孝道文化的學習活動,自覺做孝道文化的傳承者、示范者。各科教師認真研究情感教育與知識教育間的關系,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孝道素材,重視學生孝道意識的培養。“親其師,信其道。”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一定要做到。家長們普遍反映孩子回家后開始主動承擔家務,在吃的方面也不像以前那樣挑剔,教師率先垂范的效果特別明顯。

二、弘揚孝道文化要創設良好的教育氛圍

孝道文化教育是培養學生優良品德和行為的客觀需要,是營造良好社會風氣的有效途徑。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廣大學生在傳承和弘揚孝道文化方面,從我做起,從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做起,踐行孝道、傳播孝道,用孝的心燈點亮校園,努力營造一個濃郁的孝道文化氛圍。

學校大力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誦讀制度體現常態性。確保誦讀時間,保證“每天有晨讀,每周一大課”。誦讀目標是一天背誦一句格言警句,一月一次班級讀書心得交流探討,一學期舉行一次全校中華經典詩文誦讀大賽。通過讀經典詩句、唱經典歌曲等形式,在全校師生中營造濃厚的誦讀氛圍。學校還組織學生辦起了《與經典為友》手抄報,并在校園電臺開辦了“經典作品誦讀”欄目。校園廣播堅持播放《感恩的心》《父親》等有關孝道文化的歌曲,這樣既起到教育學生的作用,也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

學校充分利用班會對學生進行孝道教育。班主任利用多媒體,按照文字、圖片等宣傳新二十四孝,重點學習“欣賞感恩”,讓學生明白孝敬父母要注意的一些細節,愛父母,心里想著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同時,學校更加注重孝道文化環境的建設。走進校園,隨處都會感受到濃濃的孝文化氣息。以“孝”為主題的大幅宣傳畫、 “孝行天下”、“百善孝先行”等經典格言牌板隨處可見。學生們通過孝道教育,理解了父母的辛苦,能主動為父母分憂,進而增強了責任感。

三、課堂教學中滲透孝道文化

在課堂中滲透孝道文化能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良好教育效果。如八年級《思想品德》《難報三春暉》里就講到孝親敬長是我們的天職。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等。語文課里邊也有許多孝道教育素材,如唐代著名詩人孟郊的經典之作,“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為歷代華夏子孫吟詠傳誦。《三字經》里有一句孝敬父母的話:“香九齡,能溫席。”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父親的行為,表達了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這些都為我們開展孝道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課程資源,在潛移默化中,孝道這一精神層面的文化元素,體現在字里行間,植根于孩子心里。

四、弘揚孝道文化要家校合作,發揮家長作用

篇10

[關鍵詞]節約文化;商品經濟;消費主義;生態文明;資源節約型社會;經濟發展方式

節約,既是中華傳統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十大美德”之一,還是新時代賦予公民的新義務。從文化視角研究中華節約民俗,對認識中華民族特有的品格,對揭示中國古代經濟形態之謎,對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對實現生態文明目標,對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華傳統節約文化探微

今日“節約”一詞,與古代漢語中的“儉、約、足、簡、樸、貧、藏、廉”等詞相通,與“奢”、“侈”相對。梳整可知,中華傳統節約文化基本內容有:

1.節約具有政治價值――家國興盛、社會穩定的關鍵。“歷覽前賢圜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李商隱《詠史》)“奢則不孫,儉則固。”(《論語?述而三六》)“天下之事,常成為困約,而敗于奢靡。”(陸游《放翁家訓》)“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

2.節約具有道德價值――高尚品格形成之基。“廉猶儉也。”(《淮南子?道訓》)“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純仁列傳》)“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衣食足則知榮辱,倉廩實則知禮義。”(《管子》)“節約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薛王宣-《薛文清公談書錄?卷進五》)“儉”,是孔子提出的五德(“溫、良、恭、儉、讓”)目標之一,是老子提出的為人處世的“三寶”(“一日慈,二日儉,三日不敢為天下先”《老子?第六十七章》)之一;以及俗語――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3.節約具經濟價值――物資調劑、國足民裕之利器。在農業經濟時代,如何確保國與民衣食無憂?先哲們認為,根本之策是“藏”、“儉”。“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也。”(司馬光《資治通鑒》)“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藏)其余。”(《荀子?富國》)

4.節約具有情感價值――快樂、幸福之源。古語云:知足者常樂。知足者,方可不為物欲、私欲所困所惱,方可不為物喜,不為己悲,方可心寧氣順吃得香睡得著。

5.節約就要勤勞。“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尚書?大禹漠》)“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以及俗語――勤儉持家、勤儉建國等。

6.節約就要愛惜勞動成果。“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清?朱柏廬《夫子治家格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

7.節約就要從簡戒奢。“救奢必于儉約。”(《后漢書?郎(豈頁)傳》)如何“儉”?“去甚,去奢,去泰。”(《老子?第二十九章》)

8.節約就要有計劃。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精打細算,量入為出。

9.節約就要安貧知足。三國時,諸葛亮提出了“儉以養德”的思想,要求“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10.節約就要注意積蓄。“凡輕重之大利,以重射輕,以賤泄平,萬物之滿虛,隨財準平而不變,衡絕則重見。人君知其然,故守之以準平。使萬室之都,必有萬鐘之藏,藏鏹千萬。使千室之都,必有千鍾之藏,藏鏹百萬。春以奉耕,夏以奉耘,耒耜械器,鍾鑲糧食,必取贍于君。”(《管子》)

11.節約就要“節用”。《墨子》主張“節用”。通過“節葬”、“非樂”、“非攻”,以及在糧食和財用不足時,通過減少俸祿、降低工資和限制消費的辦法等來解決物資不足的矛盾。

12.節約就要講“禮”講“政”。儒家主張“節用以禮,裕民以政。”(《荀子?非十二子》)用等級名分之禮限制和規定不同等級之人的消費。也就是說,只有消費與享用分等級,才能避免“貪利糾K”與“空虛窮乏”(《荀子?非十地子》)。按“禮”來消費,只適用于君子,至于“小人”,則只能用“政”來強制推行。“眾庶百姓,則必以法數制之。”(《荀子?富國》)

13.節約就要克己去欲。道家倡導消極節用。“絕巧棄利”、“少私寡欲”、“不貴難得之貨”,甚至“不見可欲”,以此推行“節儉愛費”、“儉故能廣”的“三寶”政策。

由上可知,中華傳統節約文化有五個特點,一是價值論證。僅從節約的價值、功能、意義角度闡述節約的動因。二是體系較完善。既回答了為什么,又回答了怎么樣;既有節約美談,又有膾炙人口、令人警醒的節約名言。生產有限――節約――民安――社會穩定,或生產有限――節約――國足民裕――社會穩定,是中華傳統節約文化的邏輯體系。三是險與勤相聯。不過其“勤”僅指農業生產。“古者尚力務本而種樹繁,躬耕趨時而衣食足,雖累兇年而人不病也。故衣食者民之本,稼穡者,民之務也,二者修則國富而民安也。”(桓寬《鹽鐵論》)其“儉”主要指百姓節約消費、節約生活。四是經驗感悟。有關節約的各種觀點不是來自科學依據、理論論證,基本上屬經驗教訓的總結。五是美瑕糅合。既有豐富的正確思想、觀點,也有不少瑕疵、不足。

二、中華現代(中國特色)節約文化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