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競賽情況報告范文
時間:2023-03-22 12:41: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參加競賽情況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心理機制;“Choking”
一、前言
“Choking”表現為在壓力下運動成績低于平時的水平或未達到期望的水平,主要發生在比賽的關鍵時刻或重大比賽中,在心理學上被定義為“壓力下習慣的運動技術執行發生衰變的現象”,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男子籃球小組賽中國隊在第四節領先西班牙隊14分的情況下,出現了多次失誤,全隊比賽表現判若兩人,西班牙隊乘機反擊,以72比72逼平中國隊,被迫進入決勝期。在決勝期中,中國隊繼續發揮失常,只得了3分,而西班牙隊進了13分,結束分為75比85,最終中國隊輸掉了本不應該輸的比賽。運動員在籃球比賽中發生“Choking”的現象非常普遍,特別是在比賽的關鍵時刻,一球定勝負時,運動員經常會出現非常低級的錯誤,如連續罰球未進、傳球和運球失誤等現象。即使在美國職業水平的籃球NBA聯賽中,運動員在比賽的關鍵時刻犯這些錯誤也是司空見慣的。基于這個實踐的觀察,我們思考的是,籃球比賽中哪些情景容易引起運動員的“Choking”?而在這些比賽情景中,不同技能水平的運動員“Choking”體驗又是怎樣的?通過對運動員進行調查,研究試圖尋找這些問題的解答。
本研究設計為基于籃球比賽情景和運動技能水平,對運動員的“Choking”體驗進行調查,提煉出運動競賽中“Choking”的表現特征。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被試是參加陜西省CUBA的100名大學生。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收集和閱讀有關著作和國內、外文獻中有關“Choking”的定義和相關的基本理論。
2.問卷調查法
根據“Choking”的定義和相關的基本理論,圍繞籃球比賽中產生失常現象的情境編寫成開放式問題,內容主要詢問運動員在籃球比賽中何時全隊及本人最容易發揮不正常,并讓運動員根據自己的比賽體驗無限制地列出發生情景。研究者首先聯系各運動隊教練或領隊,征得教練或領隊同意并告之要求,將編制的開放式問卷發放到上述的訓練單位,共100份,由教練或領隊協助發放問卷,被試在仔細閱讀問卷的引導語后,完成問卷,然后收回。
問卷的信度檢驗:本研究編碼根據張力為、符明秋的編碼規則對運動員回答問題的含義進行分析和編碼,并參考高紅艷和王進對問卷編碼和信度檢驗方法。編碼、分析的單位是根據運動員自我報告的“含義”,對運動員回答問題是一句多義的句子,剖析其含義后并取其最主要的一個含義進行編碼,如“感覺非常緊張,注意力有點不集中”,定義為過度緊張。對含義相近和相似的回答編成相同的分析單位,如“我會感到很失望,很無奈”,定義為沮喪。對無意義的和與問題不相干的回答編碼定義為其他,如“本隊發揮失常或失誤是由于運動員不團結造成的”。與本研究問卷要求回答無關,編入其他信息類。
三、結果與分析
1、“Choking”現象在籃球比賽情景中發生的概率分析
籃球運動員自我報告以下7種不同比賽情景中發在自己身上的“Choking”概率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choking”現象在7種籃球比賽場景中發生的概率調查一覽表(n=100)
運動員在比賽中連續出現同樣的錯誤時,“Choking”發生的概率最高,有93.81%的運動員報告有體驗;在關鍵比賽和比賽的關鍵時刻,罰球,有89.94%的運動員認為“Choking”的體驗;后面依次是當雙方比分交替上升時, 89.69%的運動員有“Choking”的體驗;觀眾、教練或領導期望很高,但在比賽中未使他們滿意時,有88.66%的運動員有“Choking”的體驗;全隊或本人超常發揮,并將取得比賽勝利,有87.63%的運動員有“Choking”的體驗;在主、客場比賽時,本隊發揮失常時有86.08%的運動員認為有“Choking”的體驗;最后,當本隊比分領先,運動員出現技術失誤或全隊發揮失常時的體驗相對較弱,有80.41%的運動員有“Choking”的體驗。
2、不同籃球比賽情景“Choking”發生的體驗分析
根據語言分析和歸納法及以上討論的理論,把籃球運動員比賽失誤或發揮失常后的體驗特征進行構建。通過問卷信息數據的編碼整理,得到679條信息為運動員自我報告的體驗(表5)。從表2中可以看出,籃球運動員在7種比賽情景中會有各種不同的“Choking”體驗,其中過度緊張占17.68%,為占運動員“Choking”體驗的第一位,急躁占15.61%;沮喪占14.44%;焦慮占14.13%;額外努力占8.03%。
表2 籃球運動員在7種不同比賽情景中“choking”體驗分析一覽表
四、結論
1、籃球運動員“Choking”體驗包括當全隊技、戰術發揮超常時運動員的“Choking”、比分領先時運動員的“Cho-king”、雙方隊比分交替上升時運動員的“Choking”、關鍵比賽和比賽的關鍵時刻時運動員的“Choking”、外界人員對運動員期望很高時運動員的“Choking”、比賽中面臨失敗經驗時運動員的“Choking”、主、客場比賽時運動員的“Choking”等7種“Choking”常發比賽情景組成。
2、籃球運動員在7種比賽情景中自我報告“Choking”現象心理體驗特征包括:過度緊張,急躁,焦慮,額外努力,松懈,沮喪,注意分散,缺乏自信,過度自信,自責,忽視,場地不適。在這些比賽情景中運動員體驗最多的是過度緊張、急躁、焦慮、額外努力和沮喪。
參考文獻:
[1]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運動心理教材小組。運動心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7:221~224.
[2]王春燕.競技體育中的自我暗示綜述[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2004(1)21-23
[3]姚家新.競賽心理咨詢與心理訓練[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5:79-82
[4]馬啟偉.體育運動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375-376
[5李正賢。影響CUBA聯賽參賽隊培養的因素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
篇2
一、 調研背景及目的:
1、調研背景:自2007年始,國家和省每年都要舉行各類型職業技能大賽,這既是對職業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檢驗,也是推動職業院校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重要手段。技能大賽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具有重大促進作用,是展示職業教育成果,進行經驗交流,提高技能水平的重要平臺。“普教有高考,職教有大賽”,技能大賽的成績逐步成為一所職業學校辦學好壞的重要標志。
但從目前的情況看,各個職業學校為了取得一個良好的成績,往往把大賽看成是一個突擊性、臨時性的工作,功利化傾向嚴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把資金集中投入在幾個學生的身上,推行“精英教育”,師資、設備等教學資源不計成本向參賽學生傾斜。把大賽看成是一個獨立的體系,以賽代考、以賽代學,沒有把大賽納入到正常的教學培訓中,嚴重背離了職業教育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向。
如上所述,每年的技能大賽,我校都非常重視,但技能大賽與平時教學的聯系銜接卻不甚緊密。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精神,及《關于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對中職教育提出“以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的學生培養指導思想,并要求在這一思想下開展課程與教學改革。所以我們廣大教師如能將技能大賽與課程改革緊密結合,以技能大賽引領課程設置、以技能大賽引推進教學改革,檢驗教學改革成果,將技能大賽內容、模式有機地融入到平時教學中,反映到教學過程中去,則定能取得顯著的成效。
基于以上職教發展的要求、技能大賽和教學現狀,我們《以技能競賽引領課程設置和教學改革的研究》課題組,在上面所說的背景下進行了相關的調研,希望能以技能大賽來促進我們職業教育在課程設置及教學方面的改革。
2、調研目的:
通過調研技能大賽對課程設置、教學改革的引領及其對平時教學的促進情況,強化技能競賽對中職學校課程設置、教學過程、目標、質量的導向作用,形成職業學校技能競賽對課程設置、教學改革的引領作用,形成以賽促教大幅度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長效機制,培養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二 調研對象 :本校電子技術應用、數控、計算機專業近幾年省市技能大賽情況(包括競賽機制、訓練模式、學生獲獎及能力提高情況等)、技能大賽與平時教學相銜接情況、技能大賽對老師的專業能力提升及對學生的的專業素養培養情況。
三 調研方式 :
1、調查研究:通過研討、座談等形式了解參賽學生的訓練方法、訓練模式、學生專業能力提高、及技能大賽的整套機制其對課程設置及教學改革的的促進情況。
2、文獻資料研究:了解我校技能大賽相關制度及學生獲獎情況、近幾年學生的專業能力情況,我校電子專業雙師型教師情況。
3、行動研究:通過把技能大賽訓練模式、方法用于平時教學,從而研究技能大賽對課程設置、教學改革的引領情況,從而對整個教學質量提高的促進情況。
四 調研時間
2014年9月——2014年12月
五 調研內容:
1、技能競賽的模式、內容、機制、成績
2、技能競賽對學生、教師能力提高情況。
3、電子專業課程設置情況、及教改情況。
4、技能競賽對學生興趣培養、職業素養促進作用。
六、調查結果:
1、技能競賽的模式、內容、機制等情況
近五年來,我校涵蓋四、五個專業(電子、數控、計算機、幼師)的十多個項目參加市、省級以上的技能大賽中,有70多名同學獲省市獎勵,比賽成績十分突出。
篇3
認真學習、貫徹市、區教研工作計劃,結合學校實際,體現“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 的教育理念,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讓學生“學會選擇、主動學習、卓越發展”。
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教學制度,認真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加強教研組建設,以繼續爭創先進教研組為動力,總結經驗,發揮優勢,改進不足,聚集全組教師的工作力和創造力,努力使數學教研組在有朝氣、有創新精神、團結奮進的基礎上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二、工作重點及具體措施:
1、配合學校組織本組教師參加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提高師德修養,樹立名校意識,創教學特色,進一步發揚我組的優良教風。集中精力練就教學內功,努力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實績。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修養,注重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每位教師都要朝更高的目標不斷努力。
2、加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的理論,課堂教學要滲透先進的學科教育理念,積極探究學科教學模式。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過程,要把立足點放在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探究學習”中來,要努力規范課堂教育行為。本學期在每人上好課的同時,教研組進行課題研究,努力提高教育實效。
3、進一步加強教研組和備課組建設。加強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活動時間,以確定的時間和不確定的時間相互結合為主,每周確定的時間集體備課,平時利用不確定的時間交流教學心得、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其一,備教學大綱,備教材、教法,備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方法,備知識和能力的檢測方法。其二,備教師的指導,備學生的學習活動。要發揚教業精神、求實精神、協作精神,強化績效意識,各備課組加強集備,每次集備請一位老師做中心發言,并作好記錄,堅持每人每學期上一節校內公開課,按計劃上好課題實驗課,活躍組內教學研討活動。按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十節,教研組配合教研處加強教師聽課檢查,聽課后及時交換意見,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4、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根據我組的特點,青年教師少,中年教師多,積極配合教導處從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幫助,教師要加強相互之間隨堂聽課、評課。聽課前認真備課,設計教案,互相切磋。聽課后認真評議,就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學思想的滲透提出反思。鼓勵教師自積極申報校級、區級公開課、研究課,組織教師外出聽課,博采眾長。
5、繼續開展數學學科競賽。
6、本學期做好數學教研組的課題,積極主動的開展課題研究,為結題做好準備。
7、在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教師們要抓好培優補差工作。要抓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作為一名教師,要堅持不放棄每一個后進生,要以良好的心態接納他們,給他們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到自己適合的數學,讓他們在數學學習上有所進步,以提高學校的數學成績合格率。
三、具體的工作
三月份:
1、四、五、六年級教師參加蘇教版小學數學五(下)實驗教材培訓會。
2、各年級數學教師制定好本學期的教學計劃。
3、教研組長制定好教研組工作計劃。
4、開學教學檢查。(針對學校提出的備課模式,認真地備好、上好每一堂課。)
5、組織每周一次的業務學習。
6、各課題組討論本學期工作安排,制訂計劃。
7、參加區級數學精品課評選。
四月份:
1、組織每周一次的業務學習。
2、各年級組開展活動。
3、課題組開展課題研究。
五月份:
1、組織每周一次的業務學習。
2、各教師調整教學進度,制定好中期復習計劃。
3、課題組研究周。
4、參加“我讀的一本書”讀書報告會。
六、七月份:
1、撰寫教研組工作總結。
2、調整教學進度,制定好復習計劃。
3、期末各年級數學競賽情況分析。
篇4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籃球競技在不斷取得新的突破,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對籃球競技后備人才的培養更加重視。通過對我國籃球競技后備人才培養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和了解,發現其存在著很多問題,包括籃球后備力量培養的體制不完善、嚴重缺乏后備力量等,需要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予以解決,逐漸建立完善的籃球后備力量培養體制,促進我國籃球競技中后備人才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籃球競技 后備人才 可持續發展 影響因素
當前籃球界對后備人才的培養問題更加重視,并對當前籃球競技后備人才培養的現實問題進行全面總結和分析。通過大量的實踐研究,表明為了做好籃球競技后備人才培養工作,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只有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觀點進行體育競技,才能促進社會發展更加和諧,要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分析當前籃球競技后備人才的現實問題。
一、我國籃球競技后備人才培養的現狀
(一)我國籃球競技后備人才培養體制不健全
當前我國籃球競技后備人才培養體制還不健全,體育運動學校、業余體校主要由體委負責。體委對籃球運動員智力和文化素質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籃球人才的綜合素質較差。另外,中小學校嚴重缺乏籃球館、器材等,而且很多教練員自身的業務素質較差。尤其對于農村學校而言,其更不利于籃球人才的培養。
(二)培養模式單一
我國籃球運動員培養的主要模式是在業余體校訓練的基礎上,然后通過體校的相關訓練,最后進入體工進行專業培養。這種培養籃球運動員的模式是在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下形成的,其已經不能滿足籃球運動更深層次的發展需求。因此,需要改變單一的培養模式,逐步拓展籃球運動員的培養模式,促進籃球運動更高層次的發展。
二、影響我國籃球競技后備人才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一)政府行為的影響
1.競賽制度
競賽制度在籃球競技的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兩者具有密切的關系。當前競技的條件在不斷變化,其已經出現了多層次階梯的現象。但通過對我國籃球競技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其在競賽形式、方法、內等方面還比較落后,對競賽條件的轉化起到阻礙作用。通過對我國籃球競技后備人才的參賽情況進行統計,相對于美國而言,我國籃球競技后備人才參賽的次數較少,我國籃球競技制度嚴重落后。
2.政策導向
針對省、市的全運會而言,很多省、市為了獲取更好的地位優勢和名次,為了拿到更多的金牌和分數,往往會砍掉實力較弱的競技項目。對于籃球競技后備人才培養的單位而言,其不能得到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導致一些單位會減少籃球人才的招生人數。這樣的現狀將埋沒一些籃球苗子,最終造成籃球人才的嚴重浪費。
(二)科技能力的影響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了使我國體育事業能夠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需要體育科技的不斷進步。在籃球競技后備人才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需要依靠體育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要求籃球人才培養單位不斷增加籃球競技科學化的訓練。
(三)教練員水平
在籃球競技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教練員起主導作用。在實際的訓練過程中,很多教練員并沒有分開身體訓練和專項身體訓練,導致其堅持錯誤的身體訓練指導思想進行訓練,通常教練員過分重視專項身體訓練。這樣的教練員不利于籃球競技后備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需要籃球競技教練員不斷增加訓練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四)外界支持
通過對很多參加籃球訓練青少年的家長進行調查,發現家長支持子女參加籃球訓練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希望通過籃球訓練能夠提高子女的身心健康發展,另外還能夠鍛煉子女的意志品質,使子女終身受益,顯然家長的支持有利于促進籃球競技后備人才的可持續發展。當前我國關于籃球內容報道的途徑很多,包括:電視、報刊等,有利于提高青少年參加籃球訓練的積極性,并逐漸壯大籃球競技后備隊伍,顯然外界支持是籃球競技后備人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五)物質保障
在實際的籃球競技后備人才訓練過程中,訓練設施是最基本的物質條件,如果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則說明該地區的籃球競技訓練設施較好。在體校、業余訓練學校中,如果具有齊全的訓練設施,例如:籃球館、專業身體訓練器材等,這樣的物質條件有利于籃球競技運動員的良好發展,更有利于籃球競技后備人員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很多發達地區在社會和企業的大力支持下,已經開展了較高程度的運動會,顯然物質保障在籃球競技后備人才的可持續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結語
在我國籃球競技人才的實際訓練過程中,存在陳舊思維模式的現象,傳統的訓練思維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體育界長遠發展的需求,必須改變傳統守舊的訓練思維模式,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可持續發展觀念。為了使我國籃球競技后備人才能夠可持續發展,需要我國相關部門加大對籃球競技后備人才的重視程度,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省、市籃球競技后備人才領導部門,擴大籃球業余訓練,促進籃球競技后備人才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越超.我國競技游泳后備人才培養可持續發展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
篇5
關鍵詞: 英語教育專業;職業技能競賽;實踐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8153(2015)03-0093-04
作者簡介: 陳 梅(1974-),女,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系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教學法、英美文學。
近些年,基礎教育和教師教育進行了大的改革和發展。教師行業實行國家師標準“國標、省考、縣聘、校用”,各省組織教師考試,通過考試者由各縣市聘用,聘用者到各個學校任教。作為培養小學教師師資的學校,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必須正確面對社會對人才的新標準和新要求,積極通過各種有效手段培養合格人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發展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職業院校應當開展職業技能競賽[1]。職業技能競賽是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重要手段,是開展校企合作的重要平臺,是工學結合的主要陣地,已成為職業院校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2]。職業技能競賽在高職院校英語教育專業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英語教育專業職業技能競賽情況
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系英語教育專業成立于1978年,已經有三十多年的歷史,辦學經驗豐富。畢業生主要在湖北省中小學擔任英語教師,為湖北省基礎教育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隨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我校的英語教育專業開設了學前方向,為雙語幼兒園培養英語教師。在專業發展過程中,學校和外語系充分利用職業技能競賽進行人才培養。
英語教育專業的特殊性主要體現在英語與教育的深層次有機結合,即學生不僅要掌握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和技能,更要有良好的教育專業知識。那么英語教育專業的職業技能賽事構建范圍就非常廣泛,應該包括語言技能類、教師教育技能類和就業技能類。結合實際,英語教育專業技能競賽具體內容為:(1)語言技能競賽類。包括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歌曲比賽、英語配音比賽、英語聽力比賽、英語短劇比賽、英語口語比賽、翻譯比賽和普通話朗誦賽等。(2)教師技能競賽類。包括三筆字比賽、英語辯論賽、課件制作比賽、師范專業大學生教師職業技能比賽和說課比賽等。(3)就業技能競賽類。包括職業規劃設計大賽、招聘模擬比賽、主持人大賽等。
教師教育專業職業技能比賽已經從系、校級比賽上升到省級和國家級層面。湖北省從2010開始每年12月開展“湖北省高等學校師范專業大學生教師技能比賽”,該比賽由教育廳主辦,各相關高校承辦,分本科組和專科組,但凡有教育專業的高校紛紛參加,影響力很大。2014年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承辦了第五屆湖北省高等學校師范專業大學生教師技能比賽。從2013年起湖北省教師聯盟舉辦“湖北省小學教育專業聯盟師范生技能競賽”。全國高師學生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競賽是專門針對高校本專科師范生舉行的比賽。國家級比賽有全國高等師范院校外語教學研究協作組舉辦的全國高師學生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競賽。這些競賽都為英語教育專業學生提供了展示風采的平臺。
二、英語教育專業職業技能競賽的實施
教育部設計職業技能競賽制度時,競賽原則上堅持“重在參與、重在學習、重在提高”,實現各級技能競賽覆蓋每一所職業學校、每一個專業、每一位專業教師、每一名學生,逐步形成“人人都參與、專業全覆蓋、層層有選拔、全國全省有大賽”的局面。通過長期的實踐探索,我們英語教育專業的職業技能競賽形成了“班級―系級―校級―省級―國家級”五級體系。在賽事組織時候,就遵循五級體系,環環相扣。成立由系領導、指導教師和學生團體組成的職業技能競賽指導委員會,負責競賽項目的組織實施。職業技能競賽從大一貫穿到大三,第六學期教育實習期間除外。大一以基礎語言技能類競賽為主,大二和大三進行教師教育類和就業技能類競賽。學生會、分團委和自律委員會等學生組織具體承辦不同賽事,指導教師參與賽事的實施。
以湖北省高等學校師范專業大學生教師技能比賽為例來看競賽的具體實施。首先大二下學期開展外語系師范專業大學生教師技能比賽,分為初賽、復賽和決賽三個階段。初賽在每個班舉行,人人參加,由班委會和擔任教師職業技能課的教師共同實施。班級2-3名選手參加復賽,復賽勝出的前10名選手參加決賽。決賽勝出的前2-3名選手參加10月份的學校比賽。暑假期間和9月份指導教師對選手進行即興演講和授課環節針對性輔導,選手水平會有質的提高。選手參加學校比賽角逐代表學校參加省級比賽的名額,最終和兄弟院校優秀選手對決。優秀的指導教師團隊對選手實施包括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和心理輔導等的周密培訓計劃,充分挖掘出選手潛能,以最佳狀態參加比賽,獲得好成績。
比賽結束后對賽事進行總結,反思比賽和培訓過程。如果取得好成績,總結培訓和選手的出色表現,積累經驗,戒驕戒躁,增強自信,繼續努力。如果成績不理想,找出失誤的地方和影響因素,總結失敗原因,正確對待,汲取教訓,積極進取。重要的是對日常教學的思考。競賽成績看似是集中培訓的結果,實則功在平時。師范專業大學生教師技能比賽選手的優秀語音面貌、出色教學技能和一定的比賽經驗都是在日常學習中積累起來的,反映出英語教育專業良好的教風和學風。比賽結果有助于專業建設,促進課程的設置、教材的選擇、教學內容的序化和整合、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完善。開展獲獎選手經驗匯報會,上競賽示范課和作報告,與大一大二學生和老師們分享競賽過程,可以激發他們的參賽愿望。各級各類比賽的重點在于競賽過程,一方面學生提高了技能,另一方面學生組織者鍛煉了組織和交流能力。
三、職業技能競賽促進英語教育專業建設
各級職業技能競賽經過幾年的積淀,最終會固定形成一個模式,從而有效促進專業建設。對賽事客觀科學的總結有利于取得好成績,有利于教學改革,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培養。
(一)優化課程體系
職業技能競賽比賽項目和內容來自教學內容,是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基礎方法、分析能力、實踐能力和應變能力的綜合考核。例如全國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比賽包括陳述環節、描述環節和情景交流三部分,涉及聽、說、讀語言技能訓練相關課程內容,綜合考察選手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師范專業大學生教師技能比賽內容包括教案撰寫、即興演講和模擬授課三部分,考查內容是幾門課程內容知識和技能的綜合展示。學生必須將相關課程知識掌握牢,技能訓練熟,才有可能獲得佳績。以師范專業大學生教師技能比賽為中心構建課程群,有效處理好先導課程和后續課程之間的邏輯關系層層遞進,學生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循序漸進,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指導學生參加各種職業技能競賽,將多門課程知識進行融合,通過實踐檢驗什么是合適的課程體系。通過對學生的競賽實踐進行總結,為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提供重要參考。結合實際來思考哪些課程是必需的?哪些課程是不需要的?哪些課程應該在哪些時候開合適?開多少課時,講授和實訓的比例是多少為宜?在對歷屆各類職業技能競賽的思考中,課程體系得以優化。
(二)改進教學方法
職業技能競賽突出考核學生的技能,強調職業性。競賽項目內容是對職業工作崗位核心能力的提煉,競賽過程是實際工作過程的縮影,競賽標準是職業資格標準。這些源于真實工作崗位的技能培養靠傳統意義上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是根本不行的。教師必須有效融合理論知識和工作實踐,大力改進教學方法,重視實踐教學、項目教學和團隊學習,推進專業課課堂教學模式為任務驅動下的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堅持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為了能使學生順利完成實際教學工作中的任務,要重視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提出課堂教學、校內模擬實訓和校外教育實習相結合的教學設計。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實踐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模擬操作教學法等。職業技能競賽可以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強調實踐技能訓練,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進而形成“以賽促練、以賽促改”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三)增強師資隊伍
外語系要求所有英語教育專業教師參與到職業技能競賽工作中來,進行競賽設計、競賽組織、競賽指導和競賽研究等,尤其是擔任競賽評委和指導教師。在競賽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了解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的情況,針對性地豐富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出課程的實效性,從而提高教學技能。競賽內容必須與時俱進,教師在參與競賽工作時自然要緊跟最新資訊,更新理念。對于校級以上的職業技能比賽,成立專門的競賽輔導團隊,對選手的學習、生活、思想和心理上都進行無微不至的關心,爭取比賽順利表現獲得最佳成績。教師們制定競賽計劃,克難攻關,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盡快將自己鑄造為該方面的專家,更重要的是將學生培養為優秀的種子選手。一般通過三屆比賽的歷練,一個優秀的教學團隊就能夠誕生。不同的職業技能競賽打造了不同的教學團隊,定期調整人員結構,注重青年教師的吸納,通過傳幫帶進行培養。如此,英語教育專業師資水平整體得以提高。
(四)完善實訓體系
職業技能競賽有助于英語教育專業完善實訓體系。通過多年的職業技能比賽實踐和總結,我們發現“為競賽而競賽”臨時培養選手的做法非常冒險,如果有幸遇到有實力強的選手進行短期輔導能夠出成績,如果能力一般,短期內再怎么努力培訓結果也有限。所以必須從長計議,尤其是實踐能力的培養,必須是穩扎穩打,這就要求構建完善的實訓體系。英語教育專業通過多種方式加大實訓力度,例如,在課堂內通過課堂討論、課內練習、情景模擬和課件演示等方式進行課內實踐;開展“日周月年”工程(要求學生每天、每周、每月、每年完成一定的英語知識學習和語言技能訓練目標)豐富課外活動;鼓勵學生獲得普通話、英語口語和翻譯等專業相關資格證書等。實行實訓開展三學年不間斷,第一學期進行專業認知,第二至五學期每學期到小學進行專業見習,第六學期教育實習。通過一步一個腳印,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終能夠站在領獎臺上。
另一方面,職業技能競賽促進了校校合作。為了準備賽事,邀請優秀的小學英語教師來學校開展講座、講示范課,指導和培訓學生。邀請小學英語教師擔任本專業兼職教師,指導學生教師職業技能訓練。教師和學生到英語課堂上聽課,了解實際小學英語教學。大學教師和小學教師合作開展小學英語教研項目,共同提高教科研水平。
(五)提高培養質量
“重在參與,重在學習,重在提高”是職業技能競賽的原則,旨在鼓勵所有學生參與。
在英語教育專業構建的“班級―系級―校級―省級―國家級”五級競賽體系下,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鍛煉。競賽成績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競賽過程對學生的洗禮。有的人剛開始參加比賽舉步維艱,但經過一次次鍛煉最終“鳳凰涅磐”。學生的能力和水平不同,只要在他們自己的基礎上有了進步就好。實踐證明,學生一學期一個變化,從最初的膽怯和青澀逐漸成長為自信和穩重。尤其是作為未來的幼兒園或小學人民教師,他們必須具備《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或《小學教師專業標準》中規定的“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和終身學習”基本理念,掌握專業標準所規定的基本內容。職業技能競賽使得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技能得以提高。大三上學期十一月份,學生要參加國家組織的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學期末也就是來年的一月份參加面試,職業技能競賽的實施能有效幫助學生通過教師資格證考試。在競賽尤其是省級競賽中獲獎的選手,完全能夠勝任幼兒園或者小學英語教學,畢業時被多所學校青睞。
學生通過職業技能競賽的實施鍛煉了組織能力。系級競賽一般由學生組織承辦,歷經初賽、復賽和決賽,幾乎所有的班級和系級學生干部都會參與組織工作,對每次比賽的細節進行周密安排,從而保證比賽順利進行,既要賽出選手水平又要賽出精彩和特色。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責任意識、團隊協作精神、交流和溝通能力等都得到了鍛煉。在畢業求職中,學生干部會更加受到青睞。在畢業生跟蹤調查中,我們發現擔任過學生干部尤其是主要干部的學生能更快適應工作,能夠較好地處理各方面的事情。
四、結語
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社會和學校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2014年慶祝教師節考察北京師范大學時指出,廣大人民教師應該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教師。高職院校英語教育專業必須緊跟社會需求,為幼兒園和小學培養合格的英語教師。職業技能競賽的實施促進了英語教育專業建設,有助于優化課程體系、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增強師資隊伍、完善實訓體系和提高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大學生 科技創新 實踐 能力培養
科技創新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人才的首要特征,而大學生是未來高素質人才的核心群體,所以加強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對于高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高素質人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多年來,我校在加強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培養上,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強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實踐與嘗試
1.校園文化建設突出“科技創新”鮮明的主題
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是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學生活動為主體,通過一定的物質環境、精神氛圍和活動參與使廣大學生在思想觀念、心理素質、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等方面對既定文化產生認同,從而實現對大學生精神、心靈、性格的塑造。顯然,突出“科技創新”鮮明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能營造濃郁的創新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和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
多年來,我校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在重要校園文化活動的安排上,舉辦一年一度的“大學生科技節”,“大學生科技節”突出科技創新的主題,強化同學們的學科技、用科技和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意識,提高課堂知識的應用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每屆“大學生科技節”分層次舉辦的活動有:
(1)分專業、分層次舉辦各類學科知識競賽。根據學校的統一部署,學校團委和各院系結合學校的學科和專業特色,分專業、分層次舉辦各類學科知識競賽。一般每屆大學生科技節舉辦的學科知識競賽有十幾項,如有面向單專業的《電工知識競賽》、《機械知識競賽》、《建筑模型設計競賽》等,也有面向全校學生的《英文寫作競賽》、《電腦知識競賽》、《人文社科知識競賽》等,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科知識競賽的影響力,檢閱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展示學習優秀的學生的風采,弘揚了優秀的校風和學風。
(2)舉辦各類科技學術講座和成才事跡報告會。我學校地處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眾多,各類專家學者云集,學校幾十年辦學的過程中也培養了許多優秀的校友,這些為學校舉辦各類科技學術講座和成才事跡報告會提供了很好的人力資源保證。學校從2000年開始,高度重視校園學術科技活動的層次和內涵,投入足夠的經費,基本上保證每星期都有一兩次高水平的學術報告,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及省社科院、省委黨校的教授、博導來校與同學們講學和交流,拓寬了同學們的知識面,引領同學們關注學術前沿,激勵同學們刻苦學習、奮發成才,營造了學習、研究、成才的濃郁氛圍。
(3)舉辦“科技與人生”論壇。對于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學校給予高度的關注和培養,通過舉辦“科技與人生”論壇,創造一個讓他們與科研工作有成就的專家學者及成功企業家面對面的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專家學者們數十年的成功經驗和人生體會給了同學們有益的啟迪和指導。
(4)舉辦“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學校每年舉辦“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對評選出的大學生優秀科技成果獲獎作品,學校大力度對獲獎的學生和指導教師進行表彰激勵,還舉辦作品展覽,展示學生科研成果。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到學生科研的行列中來,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骨干群體隊伍越來越龐大。
“大學生科技節”系列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使學生參與的熱情空前高漲,學習科技的意識、科研意識和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意識顯著增強。
2.產學研結合的專題培訓強化了大學生培養科技創新能力的基礎
從2002年開始,學校和校辦科技產業康尼公司聯合,成立了院企聯合培養應用型科技創新人才教改辦公室,利用和發揮康尼公司現有的資源優勢,在康尼公司創立產學研基地,組織學生參加企業工程實踐和進行技能的強化培訓,舉辦“康尼強化班”為企業定點培養富有科技創新能力的應用型特色人才。強化班針對本科教學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論,輕實踐;重基礎,輕應用;重獨立性,輕相關性”,專業學科領域劃分過窄,學生動手能力欠缺等現象,工科畢業生掌握和運用現代制造技術手段非常有限,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勝任崗位要求的周期時間較長等問題,堅持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作為辦學的根本宗旨,強化班借鑒了德國“3+1”的人才培養模式,結合具體情況,變“3+1”為“4+1”,即在實現全日制教學計劃的最后一年,輔以一年企業工程實踐強化訓練,造就基礎強、專業寬、技能高、上手快的創新型本科人才。學員分別來自機制、機電、成型、汽車、摸具、電子、數控等專業。教改方案從大三暑假開始實施,分三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是技能的強化訓練,主要利用暑假和寒假,約三個月時間。隱去學生的專業背景,對所有的學員分別進行鉗工、數控加工、三維CAD造型、大型企業參觀實習和售后服務四個專題。既進行基本技能強化訓練,又接受現代制造技術和現代設計手段的培養。鉗工與數控加工均通過職業技能鑒定,獲得相應證書。第二階段是對崗實訓,從大四第一學期開始,約持續5個月時間。學生在完成正常全日制教學計劃的同時,利用業余時間每周在公司接受對崗培訓不少于10小時。公司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長、個性配置相應的技術人員擔任指導教師。從崗位見習開始,在老職工幫助下以獨立作業為目標,逐步上手。第三階段是畢業前綜合訓練,從大四第二學期開始,約四個月時間。將學校教學計劃中規定的畢業設計與公司安排的畢業前綜合訓練有機結合起來。針對不同專業,選擇相應的課題,課題主要來自企業工程實踐,有的是公司科研攻關項目,有的是康尼基金項目。采取雙導師制,即公司和學校都選配指導教師,鼓勵和指導學生獨立自主開展設計工作,使學生盡快完成從學生到技術人員角色的轉換。
教改實施以后,強化班學員較普通同學在很多方面都有明顯的區別,培養了意志品質與敬業精神,培養了團隊協作精神,培養了工程意識和創新精神,明顯提高了動手能力。這種產學研結合的專題培訓成了大學生培養科技創新能力的基礎。
3.設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專項基金為學生科研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證
為了提升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層次和內涵,從2002年開始,學校每年劃撥專款20萬元設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資助同學們開展科研工作,目前已經增加到每年50萬元,專項用于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學校出臺了《南京工程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管理規定》,對基金項目申報、評審、立項的工作程序作出了明確規定,還明確了教師指導學生開展科技活動的獎勵辦法。幾年來學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情況如下表,學生申報的課題數、學校審核的立項數、課題結題數逐年遞增。在項目管理上采用了科研項目協議化管理模式,以學校和同學都接受的協議,明確了基金項目成員必須完成的工作和必須服從學校財務管理等相關規定,學校與各項目負責人簽署了研究開發協議書。為了為學生開展科研活動提供足夠的指導力量,各院系還分學科成立了“學生科技活動指導委員會”,也為各項目組安排了專門的指導老師,定期研究和解決學生科研活動中碰到的問題。學校成立“南京工程學校學生科技活動專家指導委員會”,由這些專家和各課題的指導老師負責項目的業務指導,統一協調解決學校層面上學生科研活動的相關問題,并給予學生跨學科科研項目指導。為創造好的工作條件,學校為課題組購買了必要的實驗工具和儀器設備。團委有專門的負責老師具體指導、協調各課題組的研究工作,幫助解決他們工作中遇到的諸如場地、設備、經費等問題,還對各課題的經費使用進行把關,保證基金經費的合理使用。學校分管領導更是密切關注項目的開展情況,關注并親自指導和協調有關工作的開展。各課題組的指導老師給予了悉心指導。隨著學生科研活動的深入開展,為順應學校事業發展的需要,“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現實行了“校系兩級管理”的運作模式,及各院系組織廣大學生申報,并進行初評,學校評審予以立項,立項項目的科研經費劃撥到各院系,院系與立項項目組簽署研發協議書并負責各項目的日常管理及指導,學校作中期檢查及結題評審驗收。更難能可貴的是,有些學生申報的項目學校評審沒予立項,為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所在院系想方設法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這說明了院系抓這項工作的力度及其對這項工作的意義充分認識程度。
由于學校高度重視,學校各部門也齊心協力、齊抓共管,學生參與學生科研項目研究的熱情很高,各項目組成員全身心的投入科研工作,研究工作也進展順利,管理工作也有條有理。結題項目都有很好的結題報告書,有的課題在科技雜志上公開發表了科技論文,有的課題研究出成型的實物和產品,有的課題的研究成果還申請了專利。學生科技創新基金的設立為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證,也切實提高了我校學生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
4.精心組織學生參加各類高層次的科技類競賽,錘煉和提高了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
積極引導和組織廣大學生參與學校及校級以上的科技類競賽,是我校著力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又一有效途徑。單從學校的科技作品競賽來看,每年參與的人次達3000多。從參加省級及以上的競賽情況來看,學生參賽的熱情和獲獎情況也是鼓舞人心的。
參加各類高級別的科技競賽,有助于鍛煉學生科技活動的骨干隊伍,也檢驗了我院學生科技作品的層次,引導了學生在全省乃至全國的競爭平臺上施展才華,取得好的成績更能為學校和同學們贏得好的聲譽,當然最直接的效用就是培養和提高了我院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學生在參賽的過程中,接受挑戰,奮勇探索,拼搏創新的行為既磨練了意志,也養成了很好的品質。
二、加強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成效
幾年來我院在加強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所進行的有益實踐和探索,突出反映了我們的人才培養理念,那就是“學用結合、學做結合,學創結合”,取得的顯著成效有:
1.培養了一大批學生科研骨干
系統而有計劃地進行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工作,使我院大批量的學生得到了系統的科研訓練,也使他們掌握了一定的科研工作規范和方法,從而培養了一大批學生科研骨干,在省級及以上競賽獲獎的同學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還帶動和影響了更多的同學,校園內創新與成才的氛圍日趨濃厚。
2.學生科研成果逐步顯現
學生參與校內外科技作品競賽的作品數逐年遞升,2009年校內科技作品參賽的作品數達510多件。參賽的作品層次也越來越高,有的參賽作品有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或在科技刊物上發表了研究論文。學校的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結題時都有很好的結題報告書,部分項目還在國家的科技雜志上發表了論文,部分項目的研究成果是成型的實物,“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成果展”成了學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學生在省級以上獲獎的層次也提高了。學校專家們對同學們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
3.有力地促進了優秀校風學風建設
學生在開展科研工作的過程中,用到的知識很多,用了才知道自己知識儲備之不足,反過來促進其自覺地補充未知知識,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這促進了課堂知識的運用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科技創新活動成了優秀校風學風建設的有效載體。
4.學生的就業層次明顯提高
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增強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科技創新能力的增強也使得學生的就業層次明顯提高。從2004年開始,盡管畢業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很多知名企業非常看重我們學生的科技實踐能力,積極招聘我校優秀畢業生。在我校每年舉辦的大型人才市場上,有科研經歷,主持過項目科研的學生成了用人單位的首選,就業層次明顯提升。
5.教學相長促進了教師科研水平的提升
學校重視和加強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培養,重點加強了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和實踐,學科和專業建設得到顯著加強。學生開展科研工作需要廣大教師的指導,這給廣大教師們增加了壓力,提升自身水平成了教師們的自覺要求,是否指導學生開展科研項目的研究也已成為教師工作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學相長得到了真正的體現,學校的科研到款額逐年提升。
三、體會與思考
回顧和總結我校的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工作,我們的體會和思考是:
1.學校重視是前提,政策及經費支持是保障
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以學校重視為前提,學校各部門需通力協作、齊心協力來完成培養工作,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廣大師生也需強化觀念和提高認識。學校各種獎勵政策和經費支持如對教師的考核獎勵政策,對學生的獎勵政策,對學生的科技創新項目的經費資助,學術報告會專項經費支出等,是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工作有效開展的保障,為有效激勵廣大師生的參與熱情,提供必要的條件。
2.學科和專業建設是龍頭,科技創新活動是載體
學校要以學科和專業建設為龍頭,通過課題立項,資助相關學科和專業開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積極進行實踐探索和課題成果的推廣應用,使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在各學科中得以建立,突出創業和創新人才的能力培養。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的內涵很為豐富,如扎實的功底、寬闊的視野、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的方法、健全的人格等,培養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就是有針對性地就這些方面進行強化和提高,加強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必需依托有效的活動載體,必需貫穿人才培養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需注重活動的層次性及可參與性,從而使學生實現總體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
3.科技意識的培養是先導,老師和廣大同學的積極參與是關鍵
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對人才具有良好的科技創新能力有新的要求,因為科技創新能力是人才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方面,學校培養的人才要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就必須具備科技創新能力,而大學生從高中升入大學,開始缺乏科技和科研意識,需要循序漸進逐步加強引導,不斷提高其認識,強化其觀念,使其充分認識培養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從而不斷提高科技創新的能力。而系列人才培養工作要發揮作用,必需以教師和廣大學生的積極參與才能能動地發生作用,落腳點是學生的能力提升和進步,在教師的參與指導下才能使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更快更為有效,教師良好的敬業精神、嚴謹治學的態度、探索鉆研的行為無疑是學生學習的直接目標,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廣大教師和學生的參與是關鍵。
4.實踐、研訓、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是支撐
學生科技活動的開展需要實際的陣地,尤其是科研活動展開需要實踐、研訓、創新、創業基地的支撐,學校可以新建或開放相關基地,或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為學生聯系落實好創新教育和創新活動的基地。學生科技活動的開展、科技創新能力的增強,有利于培養高素質人才,并增強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力。使具有科技創新能力的人才通過自己的創新創業行動,實現創新創業成果,為社會多做貢獻。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主要競爭對手;情報信息;網球國家隊;分析
中圖分類號:G84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3612(2010)03-0016-05
An Analysis on the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of Major Rivals of Ch ina’s Tennis
YANG Dan1,WANG Hong2,DU Bing3,TAO Zhixiang1,
(1.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 China;2.ShandongSports Institute,Jinan 250002,Shandong China;3.Department of PhysicalEducation,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0024,China)
Abstract: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competitive sports is competitiveness and confrontation . It is important to make an accurate judgement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portrivals as knowing yourself and your enemey is a precondition of victory. The c onference of enhancing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work will enable coaches and play ers of national team to make timely strategy adjustable to the features of rival s,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in the game and rais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the p reOlympic preparation. The thesis aims to identify the major rivals of China ’s tennis team in the Olympic games, review the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of nat ional tennis team, analyze the major source of information, so as to provide bas is for building tthe intelligence system of China’s major tennis rivals.
Key words: major rivals;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national tennis team , analysis
運動訓練、科學研究、情報信息工作是攀登世界體育高峰的三個重要環節。情報信息工 作是整個競技體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國女子網球選手競技水平不斷提高 ,歷史成績不斷刷新,世界排名被不斷創造新高,但是整體水平和網球世界一流國家相比還 有很大的差距。
國家隊情報信息工作的中心任務是通過提供競爭對手各種情報資料為訓練、比賽服務。 為此,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在2005年底特向各項目運動管理中心發出“關于進行國家隊信息 化平臺建設申報工作的通知”(體科字[2005]255號),以充分利用現代高科技信息技術 手 段,提高各項目國家隊備戰2008年奧運會科技訓練水平。本文正是作為“國家網球隊信息化 平臺建設工作”的初期工作;作為奧運攻關課題“中外優秀網球職業女子選手和亞洲優秀職 業網球男子選手情報檔案系統和技戰術診斷”的一部分進行研究。
本研究通過分析北京奧運會網球項目參賽資格標準與中國網球運動員實際世界排名,確 定備戰2008年奧運會中國網球項目主要競爭對手范圍;與國家體育總局網球中心領導、國家 網球隊領隊、教練員、運動員進行交流溝通,根據他們的實際需求,歸納現階段國家網球隊 競爭對手情報信息內容,為下一步構建中國網球項目主要競爭對手情報系統提供依據;分析 主要競爭對手情報信息來源,為下一步開展情報收集工作打下基礎。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中國網球國家隊隊員現階段主要競爭對手;主要 競爭對手情報內容;情報收集來源。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查閱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1996年1月-2006年10月的所有中國體育核心期刊體育情 報信息、情報系統構建等方面的文獻資料,通過仔細閱讀、分析,借鑒有價值的內容。登陸 男子職業網球協會(ATP)、女子職業網球協會(WTA)官方網站,查詢男、女網球運動員選 賽情況,單、雙打世界排名等內容,為本研究提供論據。
1.2.2 訪談法走訪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科研信息部主任王光和、國家網球隊女隊主教練蔣 宏偉、國家網球隊領隊陳啟民并就情報信息工作的重要性進行交談。
1.2.3 實地調查法2005年11月隨國家網球隊赴廣東進行冬訓調研,主要調研對象是國家網球男、女隊主教練、 運動員、國家隊管理人員,獲得現階段中國網球項目主要競爭對手的確定、情報信息工作開 展現狀、對于主要對手情報信息的需求情況等。
1.2.4 問卷調查法對國家網球隊男女隊一組教練員、運動員、隨隊科研人員、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 相關人員共23人進行問卷調查,回收問卷23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23份,有 效回收率為100%。請體育統計學、運動訓練學專家檢驗問卷的效度、信度,經檢驗二者均符 合統計測量要求。
1.2.5 邏輯分析法 對文獻資料、專家訪談等方法所得的信息 ,運用歸納、演繹、對比等邏輯學方法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國家網球隊開展主要競爭對手情報信息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2.1.1 世界職業網球水平快速發展的需要當今世界網球運動在國際化、職業化、商業化、社會化推動下發展變化很快,競爭更加 激烈,技戰術不斷創新,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同時運動員為獲取高排名,全年需不斷奔波于 世界各地,參加不同級別的比賽。因此,面對技戰術不斷創新、提高的競爭對手,面對以個 人為主、單兵作戰的世界職業網球參賽特點,中國競技網球必須努力借助舉國體制優勢,發 揮集體智慧,在國家網球隊開展情報信息工作,以便能夠及時收集、整合、分析對手的戰略 、強弱、特點的信息情報,追蹤對手動態。
2.1.2 中國競技網球發展現狀的需要
2.1.2.1 現階段中國競技網球發展水平的必然需要我國女子網球項目經過多年艱苦探索和不懈努力,不但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獲得女雙 金牌,而且在2006年的澳大利亞公開賽和溫布爾頓網球公開賽上勇奪女雙冠軍。但是伴隨這 種成功喜悅而來的卻是世界各國更加重視和研究我國女雙組合的打法和特點。面對新形勢和 新任務,收集跟蹤世界頂尖雙打選手技、戰術打法特點信息,學習世界先進雙打技戰術理念 ,成為我國女雙現階段發展的必然要求。
在女子單打方面,截至2006年12月20日,WTA世界職業網球女子單打排名前100位的運動 員中,只有4名中國運動員,其中只有2名排位前50。[1]這與俄羅斯、美國、法 國等網球 強國,世界排名前100位選手中占10人以上,世界排名前50位選手中占5人以上相比,還有很 大差距。同時,中國男子選手目前在亞洲只處于中游水平。中國競技網球項目要想躋身世界 網球強國之列還需很長的路要走,因此以“取其精華、洋為中用”為目的之一的情報信息工 作是現階段中國國家網球隊跟蹤世界網壇先進技術、戰術信息,進一步發展、獲得競爭優勢 的必備保障之一。
2.1.2.2 中國國家網球隊參賽現狀的需求現任國家網球女隊總教練蔣宏偉(2003)說:“爭分,搶位,掙錢,以此為生,即為職業 。”世界職業網球運動員要想養活自己必須獲得更多的比賽積分,爭取較高的國際排名,全 年52周內必須奔波于世界各地國際職業賽事中。同時運動員要想獲得奧運會參賽資格,也必 須遵循職業網球規律,參加足夠數量、適合自己的不同級別的比賽。
從近幾年的發展來看,中國女子網球隊一組隊員以四大公開賽及之前的熱身系列賽為參 賽周期[2]的選賽體系已基本向世界一流選手靠近,單、雙打世界排名也大幅度的 提升。可 以說中國女網近年來突飛猛進,與頻繁參加國際比賽密不可分。但是國家男子網球隊隊員的 參賽情況卻并不樂觀。反觀中國男子網球競技水平的落后,其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比賽機會太 少。這里所說的比賽機會少集中體現在自身排名積分低,無法參加ATP大滿貫等高水平比賽 的資格賽,只能參加低級別賽事,幾乎沒有與世界一流水平選手同場競技的機會和相對抗的 實力。以2005年為例,除了憑外卡參加在北京舉辦的總獎金達50萬美元的中國網球公開賽外 ,我國男子選手基本上都不具備參加賽事級別達5萬美元以上的挑戰賽和國際系列賽的參賽 資格,四大公開賽和大師杯賽更是沒有他們的身影,全年只能圍繞1~2 5萬美元的希望賽和 挑戰賽甚至更低級別的衛星賽來制定參賽計劃。
我們從國家網球女隊的實戰經驗認識到,低水平的比賽對運動員的幫助和提高有限,只 有多打國際比賽,多和世界高手過招,才能學到先進的技戰術,才能積累更多的實戰經驗。 因此國家網球男隊主教練謝昭將“做好重要賽事參賽選手和主要對手的技術統計以及相關信 息資料收集工作”列入“備戰”下一階段主要任務之一[3]。中國網球項目主要競 爭對手情 報信息工作在現階段我國網球運動員參賽機會不夠充分的前提下急需開展起來。通過對競爭 對手原始資料二次加工,將競爭對手技戰術特點、世界網壇先進技戰術反饋給運動員,使他 們 緊跟世界網球技戰術潮流,對主要競爭對手甚至高水平選手有更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獲得 間接成功經驗。
2.1.2.3 中國國家網球隊教練員、運動員自身局限現代職業競技網球運動對教練員綜合能力與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他們具有相當的 動腦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及利用信息資源的能力。目前我國網球教練員的實際文化素 質有待提高,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教練員交流困難,憑經驗訓練的現象仍普遍存在。近年來我 國網球運動員在外語交流與計算機應用方面比以往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由于世界職業網球 的特性,運動員單兵作戰常年奔波于世界各個國際賽事,有限的時間全部投入緊張的訓練和 比賽中,難有精力全面分析、研究對手技戰術打法特點。
因此有必要在國家隊內開展體育競爭情報工作,即為常年征戰的教練員、運動員提供主 要競爭對手一手材料、二次加工后信息,節省他們的時間,使之更好的備戰各項賽事,也彌 補了我國教練員在單兵作戰、獨立參賽中個體業務能力、綜合素質偏低的實際情況。
2.2 中國網球項目主要競爭對手情報信息的分析
2.2.1 中國網球項目主要競爭對手的確定中國網球項目主要競爭對手的范圍要根據現階段中國網球隊主要工作任務來確定。2008 年第29屆奧運會將在北京舉行,中國運動員在北京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是高水平奧運會的 重要體現。[4]備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為現階段中國網球項目的重要任務,因此 中國網球項目主要競爭對手限定在參加2008年奧運會即中國網球隊一組男、女運動員的主要 競爭對手。
2008年北京奧運會網球項目參賽資格規定,奧運會網球男、女入圍資格將根據2007年6 月9日至2008年6月9日這一年中選手的世界單打和雙打積分排名來確定。因此中國網球運動 員要想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有所作為,拿到奧運會參賽資格是關鍵。同時中國網球項目主 要對手的確定要從中國網球隊突破世界職業網球排名的實際需求方面入手來分析。
根據以往奧運會入圍選手排名分析,如直接取得參賽資格,男女單打排名應在前70位,男女 雙打排名應在60位左右。女子雙打要進入奧運會前16名,應具備雙打排名前40位的實力,要 獲得獎牌則應達到前10位的水平。[5]根據世界女子網球聯合會WTA最新排名(截至 2006-12-13)[1]:我國女子單打選手中有4人進入世界單打排名前81名;我國女雙 項目中鄭潔/晏紫世界雙打排名為第3、4位,孫甜甜、李婷和李娜雙打世界排名分列第30、 第31和第73位 。從客觀上說中國網球隊4名女單選手、2對女雙選手己經具備了入圍奧運會的實力,但是結 合中國網球女隊備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力爭“雙打項目進入半決賽取得前3名,努力實現女 子單打有所新突破”的總體目標[2]來看,要想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順利完成既 定目標、 取得較好成績,還需要她們突破現有成績,爭取更高的世界排名。同時職業網球選手因傷病 困擾等原因未能及時參加更多地比賽會出現排名暫時落后的現象。因此,本研究將中國網球 隊女單項目現階段主要競爭對手范圍確定為WTA單打排名前100位國外選手;女雙項目現階段 主要競爭對手范圍確定在WTA雙打排名前20位的國外運動員,以及優秀的同一國家、長期配 對組合的國外女雙選手。
根據雅典奧運會入圍選手排名分析,男子單打獲前8張外卡的選手的世界排名均在68至9 1區間。目前我國男子單打、雙打最高排名與奧運會入圍要求差距較大,短期很難突破,我 國選手入選的可能性較小。但從2004年雅典奧運會網球男單項目中獲得后8張外卡選手的地 域分布和排名情況(歐洲為4人,其中主辦國希臘1人排名在300以后,另3人排名為95,98,2 02;亞洲為2人,排名為167 和300以后;南美洲和非洲各1人,排名為92和300以后)[6 ]來看 ,2008年中國作為奧運會主辦國,只要中國男單選手排名在300以內,是有希望獲得1張單打 外卡的。[7]男雙項目設32號位,應該留有8張外卡,但實際上只有6張(雙打外卡的 給予要視 參加單打的人數和雙打前10名的人數的具體情況而定)。從2004年雅典奧運會網球男雙項目 入圍情況來看,歐洲有5對選手、南美洲有1對選手分得外卡,其雙打排名大多有1人在220名 以外,在歐洲國家5對外卡選手中,主辦國希臘的1對選手的排名均在220名以外,其中的1名 選手就是上述的單打外卡獲得者[6]。雙打外卡的分配較靈活,變數較大,但主辦 國仍獲得 1張外卡。所以,只要我們戰略有方,措施得力,也是有希望借主辦國的優勢獲得1張雙打參 賽外卡的。2005年初,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提出了我國男子網球奧運新周期的奮 斗目標是:男子雙打或男子單打力爭獲得2008年奧運會參賽資格,并在比賽中盡力發揮出自 己的最高水平[3]。根據國際職業網球聯合會ATP最新排名(截至截至2006-12-13) [8]:中 國選手于欣源、孫鵬的單打排名分別為465、667位;于欣源、孫鵬、曾少 和李?的雙打排 名分別為267、945、313、417位。因此,為了使中國男子選手在世界排名、2008年北京奧運 上有所突破,結合上屆奧運會網球男子單、雙打項目入圍情況、結合國家隊教練員意見和中 國隊排名現狀,本研究將中國網球隊男單項現階段主要競爭對手范圍確定為ATP單打排名300 -500位的國外選手,及優秀亞洲男子選手;男雙項目現階段主要競爭對手范圍確定在ATP雙 打排名200-300位國外選手,以及亞洲優秀同一國家、長期配對組合的男雙選手。
2.2.2 中國網球項目主要競爭對手情報信息內容確定及分類 對體育競爭對手信息的全面掌握是獲取競爭勝利的必要前提保障。掌握體育競爭對手信 息旨在通過分析了解每個競爭對手在體育訓練或比賽過程中可能采取的戰略行動,充分掌握 競爭對手的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從而進一步洞察各競爭對手對他人在一定范圍內的各種競 爭行動傾向可能做出的反應,以及對更廣泛的競爭環境變化可能做出的各種反應。
競爭對手情報信息工作直接服務于教練員、運動員,因此中國網球項目主要競爭對手情 報信息收集內容必須在教練員、運動員需求的基礎上來確定。2005年11月隨國家網球隊赴廣 東冬訓備戰澳網的調研過程中,本研究特向國家網球男、女隊教練員、運動員,國家隊管理 人員、隨隊科研人員發放《關于對國家網球隊競爭對手情報工作調查問卷》8。調查結果顯 示,國家網球隊教練員、運動員已不滿足于原有的對手情報,提出了新的信息需求:希望獲得 對手技戰術打法特點方面的信息,關注對手專項技術發展動態,希望獲得對手技戰術弱點方面 的信息,對對手在比賽定情景下的反應(技戰術心理)狀況產生需求,對實時運動成績感 興趣,對對手先進訓練方法與手段感興趣等等。綜上,目前國家隊內對中國網球項目主要對 手情報信息的需求主要涉及到10個大項:基本信息、重點比賽聲像資料、參賽制勝規律、選 賽情況、技戰術打法特點、技戰術弱點、體能情況、競賽心理、新技術新打法新裝備、團隊 信息。從以上10個方面可以看出,教練員、運動員對于競爭對手情報信息的需求是細致的、 全方位的,因此有必要在理性分析的基礎上,將競爭對手信息加以歸類,以明確信息收集的 目標。按信息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數字信息、文字信息、圖表信息、聲像信息;按信息的 存在狀態可以分為:靜態基本信息、動態信息。
表1 中國網球項目主要對手信息內容確定及類別
分類內容分類靜態基本信息姓名可直接利用信息國籍出生地身高體重年齡進入職業網壇時間持拍手雙打配對動態信息比賽、訓練聲像資料最高排名全年排名動態跟蹤加工處理后信息全年參賽和成績追蹤參賽勝負規律關鍵場次比賽過程中技戰術指標分析比賽過程體能情況打法類型技、戰術特點特長技術技術弱點常用固定戰術特定情景下的反應(技戰術心理)最新技術、戰術、打法變化及訓練方法、手段創新競賽過程心理特點競技狀態追蹤訓練情況追蹤傷病情況追蹤團隊信息追蹤(教練、營養師)對競爭對手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在我國許多優勢項目中已經長期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如中國乒乓球隊早在1961年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前,就建立了國外強手的檔案。當他們 通過情報部門了解到日本在發展一種“弧圈形上旋球”技術時,立即搜集資料,進行模擬訓 練,終于取得了比賽的勝利。[9]
因此,本研究通過借鑒我國優勢項目關于對手信息檔案利用的經驗,根據國家網球隊教 練員、運動員、科研人員、管理人員對主要競爭對手情報信息需求的實際情況、確定中國網 球項目主要對手信息收集內容如(表1)。
2.3 競爭對手情報信息來源的分析情報信息收集的準確、全面、及時,是決定情報信息工作的最基本因素,情報信息收集 主要由媒體信息和人際交流信息兩部分組成(圖1),即中國網球項目主要競爭對手情報信 息收集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媒體信息和人際交流來實現。
圖1 中國網球項目主要競爭對手情報信息收集子系統2.3.1 人際交流
2.3.1.1 從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各職能部門、國家網球隊內獲取競爭對手情 報信息據統計,大約有80%的競爭情報來自于本團隊中。[10]通過網球運動管理中心 訓練部、 科研信息部等部門以及國家網球隊教練員、運動員、其他工作人員獲取競爭對手情報信息, 是一種省時、省錢、方便、可行的好辦法。這是因為,本團隊中的人員有很多機會、通過各 種渠道有意或無意地掌握了一些信息,他們所具有的專業知識、實踐經驗、廣泛的業務和社 會關系是寶貴的資源。
2.3.1.2 通過直接觀察獲取競爭對手情報信息直接觀察是一種獲取競爭對手情報的極有用的方法,可以直接獲得競爭對手的情報信息 。如網球運動管理中心官員、國家隊教練員、運動員、隨隊工作人員經常有機會在隨隊伍出 國比賽觀摩競爭對手的訓練和比賽,利用這些機會進行觀察記錄,就可以了解競爭對手的訓 練、比賽過程,技戰術打法新變化、競技狀態、競賽心理特點等方面的一手信息。
2.3.1.3 通過新聞會獲取競爭對手情報信息體育領域中比較常見的有運動員參加的新聞會包括:賽事舉辦的新聞會、賽前 、賽后新聞會等。在這些新聞會上,運動員通常會針對記者和媒體的提問介紹比賽 成敗原因、近況、參賽目標、未來努力方向等有用的情報信息。
2.3.1.4 通過人際關系獲取競爭對手情報信息中國女子網球近年來爆發式的進步歸功于職業化,讓運動員們多參加職業賽事,與國 外 球員多較量,在這其中,她們有很多與世界頂尖高手交手的機會,增長許多經驗和信心。但 與長期浸染在世界職業網壇的職業教練員、運動員相比,我國網球教練員、運動員職業經歷 還略顯稚嫩。因此,可以聘請一些熟悉世界職業網壇發展規律、熟悉職業網壇背景的業內資 深教練、專家,為中國網球與世界職業網壇進一步接軌創造機會。
2.3.2 媒體信息
2.3.2.1 從網絡獲取對手情報信息1) 權威組織官方網站:世界職業網球圈內有很多權威組織,如國際網球聯合會(ITF)、國際職業男子網球聯 合會(ATP)、國際職業女子網球聯合會(WTA)等。這些權威組織都會有各自的網站,其中 除了提供職業網球運動員的基本信息,還會提供有關運動員世界排名、參賽等情況,是世界 職業網球運動員信息來源的重要平臺。
2) 運動員個人主頁:個人網頁是個人在網上的對外窗口,是個人在網上表達宣傳自己的主要陣地。隨著數字 經濟時代的到來,現在很多普通老百姓都擁有了自己的個人主頁,網球運動員也不例外。如 美國女子網球選手大威廉姆斯的個人主頁:省略;英國男子網球選手 亨 曼的個人主頁:省略等。這些個人主頁中會涉及到運動員許多有用的個人 信息,是最基本的網上對手情報信息源之一,也是跟蹤對手動態的好方法。
3) 搜索引擎:網絡上蘊含著大量有價值的信息資源,但由于網頁數量驚人,且更新速度快,從中獲取 真實、有用信息往往會耗費競爭情報工作者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了更加高效地定位有價值 的信息資源,可以通過搜索引擎對網絡資源進行信息檢索。目前為用戶廣泛使用的搜索引擎 有:Yahoo,Google,搜狐,雅虎中文等。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搜索引擎功能強大,但 即使是最完善的搜索引擎,也只能找到網絡上大約1/3的網頁。所以在查找、跟蹤對手情報 信息時,除了使用多種搜索引擎進行徹底檢索外,還要熟悉經常使用的主要檢索工具及其特 性,在查詢過程中靈活運用檢索方法,提高檢索技巧,這樣才能充分收集網絡信息資源。
4) 國家體育總局信息中心數據庫:國家體育總局信息中心承擔著國內外體育信息的收集、研究、咨詢和服務保障工作,擁 有競技體育數據庫、體育文獻數據庫、體育聲像資料數據庫等。雖然這些數據庫中的信息收 集并不能細化到中國網球項目每一個主要對手,但是其中有許多數據庫中的資料還是值得借 鑒,如競技體育數據庫中的大賽信息庫、體育聲像資料數據庫中的體育音像資料等。
2.3.2.2 從報紙、電視獲取競爭對手情報信息報紙、電視也是搜集競爭對手情報信息的重要來源之一。報紙有時會對某一知名球員做 較為全面的深度報道,從中會找到一些對手制勝之道。有效利用報紙信息的途徑是利用剪報 業服務,日、美等經濟大國的剪報機構多達數百家,也成為各行業競爭的有力助手。電視臺 通常會轉播一些規模較大的網球賽事,因此可以通過電視臺賽事轉播來收集競爭對手比賽的 影音資料。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世界職業網球水平的快速發展、現階段中國競技網球發展水平、國家網球隊情報信息 研究現狀決定了:在中國網球隊開展中國網球項目主要競爭對手情報信息工作勢在必行。
2) 中國網球隊女單項目主要競爭對手范圍確定在WTA單打排名前100位選手;女雙項目主 要競爭對手范圍確定為WTA雙打排名前20位的運動員,以及優秀的同一國家、長期配對組合 的女雙選手。
3) 中國網球隊男單項目的主要競爭對手范圍確定在ATP單打排名300―500位的選手,及 優 秀亞洲男子選手;男雙項目主要競爭對手范圍確定為ATP雙打排名200-300位選手,以及亞洲 的同一國家、長期配對組合的男雙選手。
4) 目前國家網球隊對中國網球項目主要對手情報信息需求涉及10個大項:基本信息、重 點比賽聲像資料、參賽制勝規律、選賽情況、技戰術打法特點、技戰術弱點、體能情況、競 賽心理、新技術新打法新裝備、團隊信息。按信息表現形式可以分為:數字信息、文字信息 、圖表信息、聲像信息;按信息的存在狀態可以分為:靜態基本信息、動態信息。
5) 中國網球項目主要競爭對手情報信息收集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媒體信息和人際交流來 實現。
3.省略.
[2] 國家女子網球隊.新一屆國家女子網球隊新周期總體規劃.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 理中心,2005,3.
[3] 國家男子網球隊.新一屆國家男子網球隊新周期總體規劃.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 理中心,2005,3.
[4] 潘志琛.2008年奧運會我國參賽面臨的形勢與任務[J].體育文化導刊,2006,1:5-8 .
[5] 陳正、唐小林、周榮等.對提高我國網球女子雙打競技水平及其實現奧運突破的思考 [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30(2):51-54.
[6] 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答理中心訓練部.2004雅典奧運會網球參賽選手及資格基本情 況報告.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2004,12:7-13.
[7] 陳正.我國男子網球的實力現狀、形勢及應對措施[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3 (3):74-88.
[8] 省略.
篇8
關鍵詞:德育教育;會計電算化;滲透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3)14-0141-03
會計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在經濟活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今經過多年的發展,會計技術有了巨大的進步,已經從原來單一的珠算發展到現在的會計電算化系統,發展成為人們生活、科技、經濟和其他領域必須用到的基本技能。面對日益普及的會計環境和對會計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認真學習和研究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工作,并作為一項長期的教育任務,貫穿于專業教學的始終。那么,對于從事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的教師來說,在專業教學中深入貫徹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強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意義十分重大。
一、會計職業道德概念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調整會計人員與投資者、政府、企業管理者等各種各樣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是會計人員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以及證券市場的逐步完善和發展,會計職業所具有的社會性日益突顯,許多信息使用者要在不同程度上根據會計信息做出各種決策,然而每個決策都可能關系到自身或他人甚至整個社會的利益。因此,會計人員與社會多個利益主體之間的責任關系不同于醫生與病人、律師與委托者之間一對一的責任關系,其服務的對象并不僅局限于其雇主,而必須對所有信息使用者及潛在的使用者負責。從促使會計人員提供的會計信息或行為更加真實可信的角度出發,會計職業道德應該包括以下方面:
1.業務素質。美國會計學會計教育改革委員會于1990 年了題為“會計師教育目標”的報告,報告中要求會計專業畢業生應具備各種基礎知識、組織與商業知識、會計知識等內容,這是對會計人員業務素質的基本要求。但是,如果會計人員不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很難根據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對交易事項進行準確的確認、計量和報告,不能為決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所以,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是會計人員形成良好職業道德的前提條件。為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各國都對會計人員的從業資格進行了嚴格規定。我國對從事會計工作人員要求通過資格考試,每年還必須接受一定單位時間的后續教育。
2.能力素質。業務素質只是表明會計人員掌握了多少基本知識,而能否將這些知識有效地用在工作上,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會計人員的能力。能力素質不僅包括運用所掌握的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還包括有責任感,敬業精神;自重,有自信心;有社會責任感,集體責任感;自律,能正確評價自己,有自制力;正直、誠實、遵守社會道德行為準則和良好的人際關系處理能力等。
二、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一個人的知識和才能能否造福人類,往往取決于他的人格定位和道德水平。會計專業學生是未來會計事業的建設者,是會計法規未來的貫徹執行者,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德才兼備,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手工會計操作的時候,每一筆經濟業務都需要經過多重手續,如業務經辦和授權批準,收付款項和會計記錄分離等,必須通過嚴格的審核復查機制。實行電算化后,許多業務處理程序被大大簡化,大部分處理由計算機完成,會計人員作為計算機的操作者,如果沒有一定的職業道德,那就會出現一些非法操作而引致犯罪。因此,會計電算化作為會計專業中的核心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更應該大力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培養既具嫻熟專業技能,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高素質會計人才。只有這樣,培養的會計人才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社會經濟的需要。
2.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誠信為本的職業理念。每年中等職業學校都為社會培養許多的會計人員,會計專業學生已經是會計人員的最主要來源。所以,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必須把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納入教學體系,使學生的職業責任感在學校期間就能夠得到培養和形成,這樣將會計職業道德的要求升華為會計職業道德品質,最容易獲得實質性的效果,從而使會計專業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遵守職業道德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我國著名會計大師楊紀琬說:“做人是做會計的根本。”所以,在電算化教學中,職業道德教育作為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應該使學生具有完善的人格與深厚的道德修養,并以此作為出發點,提高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和樹立“誠信為本”的職業道德理念,為他們將來進入工作崗位,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奠定良好的基礎。
3.有利于加強會計學生畢業后的自我保護意識。我國現階段許多企業做假賬,大量的經濟案件都有會計人員牽涉其中,從而使會計成為“高風險”的職業。中職會計專業學生是我國會計人員最主要的來源,畢業生到企業后大部分也是運用會計電算化進行相關工作,因而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從學生時期就使他們培養良好職業道德意識,實現自我監督和自律,是會計學生在以后工作中實現自我保護的最佳途徑。電算化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一方面能夠使學生正確認識會計工作的重要性,產生熱愛會計事業的責任感;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盡職盡責、忠于職守,正確處理奉獻與索取、集體與個人的關系。這樣,當經濟利益與道德規范發生沖突時,才能夠抵制住外在物質利益的引誘。總之,會計電算化的學習時期是會計專業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最合適的啟蒙教育階段,這一時期最容易使這種職業道德升華為會計職業道德品質,從而使會計專業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面臨職業道德挑戰時,能夠對公眾利益和個人利益起到最大限度的保護作用。
三、職業道德教育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滲透的途徑和方法
1.重塑會計電算化教學中職業道德的教學目標。學校教育教學應將職業道德滲透到專業教育之中,普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科學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創新精神和創業、實踐能力。學校的素質人才更注重培養對象的綜合素質,現階段的培養目標并不是單純地接受理論知識教育,而更應注重人文素質、品德等教育。目前,我校會計專業仍側重于基礎知識教育,而忽視職業道德的培養。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對會計職業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許多涉及會計職業道德的新問題需要解決,加強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道德教育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中等職業學校開設會計電算化課程在為社會培養會計人才時,應將職業道德教育滲透到該課程的教學中。
2.會計電算化教師加強對中職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意識,更新觀念,加強認識。會計電算化教師要樹立市場觀念、競爭觀念,重視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既要教會學生會計電算化技能,也應讓學生適應網絡的發展、電子商務興起的新形勢。結合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現代化方法,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在網絡時代經得住誘惑,少犯錯誤,少走彎路。會計電算化工作的關鍵是合理應用,會計電算化工作要得到全面的發展,必須在教學中正確引導學生的職業道德。在會計電算化環境下,數據輸入不僅僅涉及財務部門,還可能涉及生產部門、銷售部門,甚至是本企業之外的其他經濟組織,輸入的數據也不應局限于傳統的貨幣性的信息。因此,和傳統的輸入控制相比,范圍更廣,重點也發生了轉移。如果學生的職業道德意識不深,就很容易犯錯誤。會計電算化教師只有通過平時細微的量的積累,把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滲透于課程之中,才能培養出職業道德水平高的學生。另外,會計電算化教師需要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的內在職業素質,在講課時才能使學生真正信服。
3.以職業道德為載體,豐富會計電算化教學中的內容。
(1)適當開展競賽。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爭取優良成績的有效手段。在競賽過程中,學生的好勝心理和求成需要會更強烈,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會大大增強,多數人在競賽情況下學習和工作的效率會有很大的提高。然而,競賽也有消極作用,過多的競賽不僅會失去激勵作用,還會造成緊張氣氛,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有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為此,在職業道德教學內容中應特別注意,通過適當的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發揮個性能力,調動非智力因素,更好地滲透職業道德教育,更好地引導學生盡職盡責、忠于職守,正確處理奉獻與索取、集體與個人的關系。
(2)正確評價和適當表揚。中職生心理不成熟,精神欲望也十分強烈,更需要教師的表揚和鼓勵。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會計電算化教師在德育教育方面更應該注重對學生評價的方式和方法,認真研究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合理地運用評價和表揚方法,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創新能力,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通過科學、公正的評論,使學生找到自己的奮斗目標,樹立信心;在會計電算化的操作過程中學會鑒別、分析、認識事物的方法,認真遵守黨和國家的法令政策。
(3)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培養職業道德觀念。對于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如在會計電算化專業的教學中采用錄像、電影、VCD、多媒體計算機等多種方式,也可采用游戲與模擬等手段,將案例教學與道德教育相結合,讓學生了解違規會計行為的具體表現形式和內在原因,通過討論分析職業道德沖突的解決途徑和方法,幫助學生培養職業道德觀念,增強法律意識和提高職業道德水平。
(4)在實踐實習教學中,加大職業道德教育力度。實踐實習是中職教育的重要教學活動之一,也是培養學生技能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更是培養學生職業道德品質的最好機會。因此,結合學生的實踐實習教學,深入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意識、道德品質和個體優良行為,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愛崗敬業的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品質和奮斗精神。
(5)聘請專家學者進行專題講座,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在當前的會計教學中,會計電算化教師長期從事專業理論教育,對實務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了解得不是很全面,很多教師都是從大學畢業后直接走上講臺,實踐知識比較欠缺,從而在職業道德教學中顯得說服力不夠。基于這種不足,學校應該聘請法律界、財稅部門、會計師事務所、企業會計主管等學識豐富的人員以講座、班會的方式來對會計專業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這些具有實踐經驗的專家學者、行業名家對會計業界的動態了解得十分清楚,他們以親身經歷、工作實踐或相關的經驗教訓向學生講述會計行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未來發展方向,宣傳遵守職業道德的模范。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間接了解我國會計道德現狀,認識到加強自己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達到在校期間培養良好道德品質的目的,使學生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實踐證明,這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模式,既豐富了課堂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達到了教育學生的目的,使學生更直接、更深刻地感受到職業道德對做好會計工作的重要性,牢固地樹立職業道德觀念。
參考文獻:
[1]蒙麗珍.會計道德規范與法律責任[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篇9
關鍵詞:高職 校園文化 調查 特色 建設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3(a)-0-02
近年來隨著高職院校生源的變化(五年制高職初中畢業生入學數量增加),學生入學年齡下降、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如何針對學生的特點實行差異化管理,培養符合大學生行為規范的合格畢業生,已成為學校管理中的一個新課題。而校園文化具有育人功能,使人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并內化成信念、覺悟、習慣,且能避免單純的正面教育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的效果,因此,目前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該文力圖通過對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現狀的調查,了解目前校園文化建設的情況,分析現存的問題,提出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
建議。
1 調查問卷情況及分析
1.1 調查問卷總體狀況
調查對象為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三年制及五年制的學生。由于三年制和五年制學生入學年齡及學生素質存在差異,因此本次問卷對三年制和五年制學生進行了分別調查與分析。其中:三年制高職學生發放問卷120份,收回有效問卷118份。五年制高職學生發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97份。
1.2 調查問卷情況及分析
1.2.1 學生對于校園文化的認識
在“你了解我們學校的歷史嗎?”題目中,有近半數學生(3年制高職48%,5年制高職45%)選擇了“略知一二”,選擇“了解”的3年制高職26%,而5年制高職只有11%的學生“了解”學校的歷史。反映出大部分學生對我校的歷史不夠了解。
在“校園文化的核心內容?”選項中,有近半數學生(3年制高職41%,5年制高職49%)選擇了“校園精神”,但同時選擇“校園環境”“學校的規章制度”“人際關系”所占比重幾乎一致,說明還有半數學生對校園文化精髓的理解不夠。
在“你知道我們學校的校訓是什么嗎?”題目中,有近半數學生(3年制高職50%,5年制高職47%)選擇“知道”,另外近半數學生選擇“不知道”“聽說過,沒記住”的占比大致相同,說明還有半數學生不知道或不能準確知道本校校訓。
認為學校校訓(求實、創新、厚德、重藝)中最重要的一項是厚德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求實;3年制學生認為學校校訓最有職業院校特色的是重藝,而5年制選擇最多的是創新。反映出不同學生對的校訓理解存在差異。
1.2.2 反映基本價值觀
在回答“是否會主動幫助老師或同學”題目中,有七成學生選擇“會主動幫助老師或同學”,還有成二層學生選擇了“有時會主動幫助老師或同學”。
在回答“你對作弊現象所持觀點?”題目中,只有近半數選擇“不同意”,有二成半的人選擇了“無所謂”,反映出學生對作弊的觀點不同意的只占半數,還有半數學生保持“同意”或“無所謂”的態度。
1.2.3 人際關系情況
選擇“學習過程中愿意并能主動與教師溝通”的分別為55%和36%,“愿意,但未主動與教師溝通”的為41%和63%,只有有個別學生選擇“不愿意與教師溝通”。
3年制學生對師生溝通交流情況“滿意”的40%,“不滿意”的只有5%,而5年制學生 “滿意”的只有27%,“不滿意”的33%。反映出3年制高職與教師溝通好于5年制學生。
在同學之間的關系方面,認為“關系好”的約占八成,反映出大多數學生認為同學之間的關系好,但選擇“關系冷漠”的5年制學生遠大于3年制學生(分別為15%和5%),說明5年制學生同學間關系不及3年制學生。
在“是否愿意主動與人交流”方面,選擇“愿意”的分別為:71% 和40%,說明3年制高職學生與人交流的意愿遠大于5年制學生。
1.2.4 工作目的及兼職目的調查
在“工作目的”多項選擇中,選票最多的是“實現自己價值”其次是“養家糊口”及“更好地享受“,說明學生很注重自身價值的實現。
在回答“課余時間兼職及目的”問題中,選擇“為了鍛煉自己的能力”占比最高(72%和54%)其次是“為了賺取零花錢”(19%和31%),其中三年制有七成學生選擇“為了鍛煉自己的能力”,說明學生兼職參與社會實踐,更注重的是能力的提高。
1.2.5 對班級的認知程度及班級管理
對于參與班級(或小組)事務題目,有七成學生選擇“積極參與班級(或小組)事務”(71%和67%)。
對于“別人評論你的班級時(這里指不好的言語)你內心的想法?”的問題統計發現有近九成的學生很在意班級的聲譽。
在助學金合理分配問題中,大部分學生選擇給“貧困生”,其次是“班級競選”,說明同學大都具有博愛之心,但也有部分學生對其發放的公平性存有一定疑慮。
1.2.6 社團活動情況
調查顯示:有近六成(分別為53%和69%)學生認為社團組織活動項目的數量“太少”,認為“比較適合”的只占三成(分別為36%和30%);有近半數學生認為社團活動的質量“一般”、活動內容“較滿意”;只有不到兩成學生選擇質量“好”、活動內容“滿意“,反映出大部分學生都對社團活動質量及內容安排還不甚滿意。
1.2.7 對所學專業涉及的行業了解情況
在對“專業所涉及的行業了解程度”題目中約半數學生選擇“了解一些”;選擇‘不太了解’的分別占12%和19%,反映出大部分學生對本專業有些了解,選擇“了解”的人占比較低(尤其是五年制學生只有24%)。
在“了解專業及所在行業的途徑”選項中選擇比例最多的的是“網絡等媒體”,其次是“學校介紹”,說明學生對自己所在行業較重視,主要通過網絡了解專業及行業,同時學校的宣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2.8 參與技能大賽情況
在回答與“技能大賽”相關的選題中,有七成學生選擇了對技能大賽“了解或有一些了解”,并認為參加技能大賽有意義、愿意參加;有半數學生認為技能大賽與學習“同樣重要”。只有極個別學生對技能大賽“完全不了解”,反映出近年來學校對技能大賽的宣傳力度越來越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
2 高職院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建議
2.1加強校園文化宣傳教育
2.1.1 采用多種形式傳播校園文化
通過會議宣講、校園網絡、校園及教室宣傳欄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并使校園文化宣傳不僅停留在口號上,而更注重其內涵,如在適當的場合有學校領導講解校訓、辦學理念的內涵、校徽的含義、哪些體現出了職業院校的不同特點等,加強學生對校園文化的深入理解。
2.1.2 注重學風、校風建設
加強基本價值觀的教育.通過問卷反映出學生基本道德取向、價值取向總體良好,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問題。如對作弊的觀點方面,還需要加強教育、引導,抓好學風建設,嚴格執行考試紀律。
2.2 利用第二課堂,加強文明禮儀教育,培養學生溝通交流能力
增加人際交流渠道,培養學生溝通交流能力。如針對工科學生(尤其是五年制學生)開設相關選修課(溝通、營銷 、面試技巧、文明禮儀等),通過講解及演練,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及文明修養水平。
2.3 充分發揮學校管理及班級管理的作用
學生管理中應更加民主、透明,要充分聽取學生意見。對于學生管理,五年制(尤其是五年制中前兩年的學生)與三年制學生在管理制度及方法上應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區別對待;針對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業余兼職的情況,學校或班級應定期組織安全教育及法律法規宣傳活動,提示安全隱患,并定期召開相關座談會,讓學生交流實踐經驗及體會。
對于不合群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與關懷,積極開展心理健康咨詢工作。
2.4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開展靈活多樣的社團活動
社團活動能拓寬學生知識領域,提高文化素質,培養應用能力,但不能只重形式各類而忽視學生的要求。應綜合考慮社會需求和學生實際情況,開展社團活動。活動的選擇首先應調查了解學生的需求及興趣,并通過活動反饋及時了解學生對其滿意程度,及時調整更新活動形式及內容。
2.5 創建具有職業院校特色的校園文化
高等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必需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符合現代企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它具有“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雙重屬性,因此,高職院校應校園文化應更好的與企業文化相融合,以培養出符合企業需要的人才;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突出職業院校的文化特色,并將其貫穿在學院工作的各個環節中,以使學生畢業后進入企業,能很快適應企業的文化、適應企業的崗位技能,達到企業用人標準。
2.5.1 在入學教育中,融入企業元素
在入學教育中安排學生參觀實訓基地、詳細介紹實訓基地情況;在專業教育中,重點介紹專業所在行業的情況及發展前景、行業中的知名企業及其企業文化。講解企業管理理念。
2.5.2 舉行校企合作各種儀式
舉行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大會、校企合作訂單班開班儀式,會議上請企業相關領導參加,請其講解企業的人才觀、人才培養及使用情況、企業管理方法等,如:企業管理中廣泛應用的“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的“5S”管理模式,并要求學生首先在生活中應用“5S”管理模式約束自已、搞好班級環境建設,強化學生準員工意識。
在學生訂崗實習入駐企業前進行“融崗式”培訓,企業可以對學生進行一系列專題講座及培訓,如“實習期規則及心態轉換”、“員工禮儀及行為規范”以及“作業現場風險”等。
2.5.3 櫥窗中設立宣傳專欄
通過櫥窗專欄介紹專業對口企業及行業情況、技能大賽獲獎項目及獲獎師生事跡,通過先進人物起到榜樣及導向作用:先進人物的思想品德、事跡和奉獻精神將引導廣大師生的言行。
2.5.4 采取“請進來,走出去”形式
定期邀請企業的優秀員工來給學生作報告,用優秀員工的事跡來激勵學生,圍繞著學生以后在企業中需要的團隊精神,愛崗敬業,開展各種活動。
組織學生到相關企業參觀,使學生熟悉工廠的實際操作流程,了解生產一線的技術。通過參觀,讓學生感受優秀企業的氛圍,提前熟悉自己將來的工作環境及擔當的角色,更多的了解、體會企業文化。
2.5.5 注重職業技能大賽的質量
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推進器,引領著職業教育的院校建設、課程建設、實訓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以及教學改革,通過技能大賽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核心能力。
學校應積極參與或組織各級職業技能競賽,使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進來,但同時,要克服功利主義思想,處理好教學與大賽之間的關系,達到以大賽促教學的作用。
應建立科學的選拔機制,本著自愿的原則,使更多有意愿參與的學生公平競爭。同時,通過技能競賽樹立典型和榜樣能調動廣大學生職業技能訓練積極性,進一步強化職業技能訓練,提高學生就業、謀業、創業能力。
總之,校園文化是學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反映,因而,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重要保證。在建設職業院校校園文化的過程中,高層領導應給予高度重視,并做好模范帶頭作用。校園文化需要師生員工的長期共同努力。但是校園文化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不斷總結經驗、調整創新、不斷完善的過程。如何創建更具特色、可操作性的校園文化,是職業院校需要不斷努力探索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賈永紅.淺議職業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積淀[J].職業,2011(4).
篇10
【關鍵詞】智能車;MC9S12XS128;傳感器;PID控制;直流伺服控制;PWM技術
1.緒論
MC9S12XS128單片機智能賽車的設計,它是以規定的汽車模型為載體,采用16位微控制器XS128為核心控制模塊,通過自主設計電源電路,電機驅動電路、道路光電傳感器電路,硬件部分合理布局,同時編寫配套程序,使其能夠自主識別路徑的模型車。它能在規定賽道上,以最短時間跑完全程,該設計主要包括機械設計,電路設計,軟件設計三大部分。
1.1 國外智能車的發展歷史
伴隨內燃機的誕生,在公路上行駛的汽車,經過一百多年持續發展,汽車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在享受汽車的便利和舒適的同時,也發現汽車給社會的進步帶來了許多麻煩,甚至危及到了人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同時,交通擁擠和環境污染問題也給城市的發展帶來了嚴重后果。因此,迫使我們不斷采用高、新技術裝備汽車,以提高車輛的安全性、可靠性并迅速解決公路交通的公害問題。
未來汽車概念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汽車”將轉變為帶有一些輔助機械的機電一體化裝置,汽車不再是個機械裝置,它正向大眾消費類電子產品轉移。智能汽車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無人駕駛汽車, 它的研制最早目的是為了前線戰爭和后方刑事需要,使它能夠在危害場合代替人執行任務,從而減少人員傷亡以及財產損失。現在這項智能技術主要有兩方面的應用,首先是應用在民用汽車上,使計算機代替人成為汽車司機,將人們從大量的駕車時間中解放出來,并向新能源汽車以及更智能的方向發展,比如在主動安全、駕駛安全和行人安全方面等。其次應用還是在軍事方面,通過使用無人或遙控智能的武器平臺來完成搶險救災、排爆等工作,甚至還包括一些更危險的軍事環境。
20世紀70年代晚期,西方發達國家分別開始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的研制,由于當時技術的局限和預期目標過高,舉步維艱,發展緩慢,到20世紀90年代初,由于高速公路的出現,使的智能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駛復雜程度相對降低,因此各國都將研究重點轉移到高速公路上的民用車輛的輔助駕駛項目上,目前在可行性和實用化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美國是世界上研究無人駕駛車輛最早、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1995年,卡耐基梅隆大學研制的無人駕駛汽車Navlab2V,以平均50~60km/h的速度,完成了橫穿美國東西部的無人駕駛試驗。此外,Google公司正在研發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基本具備自動操作和行駛能力,在車上裝有激光探測器、雷達傳感器和攝像頭等電子設備,行進過程之只需借助地圖來導航,并通過大量的電子傳感裝置來感知公路的交通標志,以及車輛車子周圍的環境情況。在德國,科研人員推出命名為“德國制造”的無人駕駛汽車,你可以用自己的手機來打“無人的士”,駕駛員不需緊握方向盤,腳踩油門和剎車眼睛緊盯前方,甚至可以悠閑的在車內上網、看報和聊天。
1.2 我國智能車的發展概況
國內在智能車方面的研究從上世紀80年代后開始進行,起步較晚,主要是一些大學和研究所。清華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吉林大學、同濟大學等都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究項目。我國智能車研究同國外相比還有一些距離,但也是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第一輛智能小車于1989年在國防科技大學研制成功,它包含了車體結構、配電系統、路徑規劃及運動控制系統、視覺及傳感器系統、計算機系統、定位定向系統、自動駕駛儀系統、還有無線電通信系統。我國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汽車于1992年在國防科技大學研制成功,使用國產的汽車改造而成,由計算機及其配套的液壓控制系統和檢測傳感器組成的汽車計算機自動駕駛系統,使該車不但能夠用計算機控制下,進行自動駕駛行車,又保持了原有的人工駕駛性能。國防科技大學在2000年6月,成功完成了第4代無人駕駛汽車試驗,最高速達76km,在當時創下國內最高紀錄。最近,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和國防科技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聯合研發的紅旗旗艦無人駕駛轎車,其總體技術指標和性能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該車裝備了雷達、攝像機,可以自己對道路環境、障礙物進行判斷識別、自動調整速度實現自動導航。它與GPS導航、電子巡航不同的是,它轉彎和遇到復雜情況也不需要人來控制,定位更加精確。在正常交通情況下,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最高穩定速度為130km/h,最高峰值速度為170km/h。
1.3 “飛思卡爾杯”智能車大賽起源
“飛思卡爾杯”智能車大賽起源于韓國,是在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資助下,由韓國漢陽大學舉辦的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競賽方法是;組委會提供統一的汽車模型,包含可充電式電池和直流電機,參賽隊伍要制作一個能夠在專門設計的跑道上自主識別路徑,自動識別道路行駛的智能車,誰最快跑完全程而沒有沖出跑道并且技術報告評分最高,誰就是優勝者。
該競賽融觀賞性,科學性和趣味性為一體,以迅猛發展、以前景廣闊的汽車電子為背景,涵蓋電子、計算機、傳感技術、電氣、自動控制、模式識別、機械與汽車等多學科專業的創意性比賽,有利于師生的社會實踐及動手能力鍛煉和課堂知識綜合應用,并對對高校汽車電子學科學術水平及自動控制技術水平的提高,具有長遠的促進作用。
1.4 我國“飛思卡爾”杯全國智能車競賽情況
由教育部主辦全國大學生“飛思卡爾”杯全國智能車競賽智,該競賽是以智能汽車為研究對象的創意性科技競賽,是面向全國大學生的一項具有探索性工程實踐活動,競賽目的是為加強大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促進高等教育,教學改革。
競賽過程包括理論設計、實際制作、整車調試、現場比賽等主要環節。要求學校組成師生團隊,協同工作,體會一個工程性的研究開發項目開發的全過程。該競賽規則透明,評分標準客觀,堅持了公開、公平、公正的比賽原則,力求健康、普及、可持續發展。
以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為協辦方的該競賽,目前已發展成全國各省、市、自治區近幾百所高校參與的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2008年起被教育部批準列入國家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資助項目中科技人文競賽。我國于2006年8月舉辦了第一屆“飛思卡爾”杯全國智能車競賽,今年智能車大賽已經是第八屆,競賽是在規定的模型汽車平臺上,使用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的16位微控制器作為核心控制模塊,通過增加電機驅動電路、道路傳感器以及編寫相應軟件,在專門設計的封閉跑道上設計制作一款能夠自主辨識路線并能夠自主行駛的智能車,以完成時間最短者為優勝。
賽道介紹:
賽道用專用白色基板制作,限定了跑道寬度50cm和拐角最小半徑50cm跑道表面為白色,中間或兩邊有連續黑線作為引導線,黑線寬25mm。跑道可以交叉,交叉角為90o,賽直線部分可以有坡度15o之內的坡面道路,包括上坡與下坡道路。賽道還有一個長1m賽道的出發區,計時起始點兩邊分別有一個長度10cm黑色計時起始線,賽車前端通過起始線作為比賽計時開始或者結束時刻。當然每屆賽道設計略有不同,大賽根據車模檢測路徑方案不同分為電磁、光電與攝像頭三個賽題組。
2.系統總體方案設計
2.1 系統總體方案的設計
該智能汽車選用競賽B車車模,參加光電組競賽。該車模使用DC 7.2V ND380馬達,轉速為5000轉/分,其最大功率26.5W,控制系統采用飛思卡爾的16位微控制MC9S12XS128單片機作為控制單元,負責接收賽道采集的數據、賽車速度等反饋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恰當的處理,形成合適的控制量來對舵機與驅動電機進行控制。并使用C語言編寫控制程序,通過組委會提供的CodeWarrior IDE編譯軟件的在線調試,自主構思設計控制方案,包括系統設計,光電傳感器信號采集處理、控制算法及執行、動力電機驅動、轉向舵機控制等。該賽車設計主要包含三大部分,六大模塊。
2.1.1 系統總體結構方框圖設計
采用光電傳感器識別賽道黑線(路徑),賽車的位置信號由車體前方的光電傳感器采集,經XS128 MCU(主控制單元)的I/O口接收后,用于賽車的運動控制決策,同時PWM模塊發出PWM(脈寬調制調速)波,驅動直流電機對智能汽車進行加速、減速、制動控制,以及伺服電機對賽車進行轉向控制,達到小車的智能控制。
2.1.2 XS128 MCU(主控制單元)介紹
MC9S12DG128B單片機屬于MOTOROLA公司的MC9S12系列之一。它80個引腳封裝,是以運算速度很快的CPU12內核為核心的單片機,總線速度可以達到25MHz,擁有2組各8路10位A/D、16路I/O口,有功能強大的8位PWM輸出共8路,以及8路16位增強型定時器(ECT)。該設計要用4個單片機基本功能模塊:時鐘模塊,PWM輸出模塊、ECT模塊、AD轉換模塊。作自動控制小車的檢測、控制、顯示、計算的核心。
2.1.3 最小系統板的選用
由于單片機80引腳封裝引腳密度高,引腳間距小,如果使用導線直接連接,就不可避免造成各個端口之間,信號相互干擾,搭錫短路,給運行、檢測、維修帶來困難,為了整個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克服這些缺點,S12在設計時,直接選用了最小系統母板。
2.2 主控板設計
主控板設計,由于制作PCB印刷版條件限制,只好采用PCB雙面萬能實驗板來制作,這樣性能比較穩定,電路設計靈活,元件焊接、連線、組裝、方便,PCB板的大小形狀按照賽車位置空間大小制作自由。
3.車模機械部分調整及改造
智能車的機械結構處在一個完整的智能車系統的最底層,所有的硬件電路,傳感器,執行機構等都是架在車體機械結構上的,可以說機械結構對車模運行性能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一個好的機械結構可以使智能車的控制算法部分變的更簡單。因此,對可以調整部分進行了必要的的調整,例如;小車重量輕,重心低,結構穩定牢固,舵機打角犀利,各種齒輪咬合恰到好處,重量在四個車輪上的分配基本均勻等。
3.1 車模介紹
模型車:
由組委會統一提供,車架長28.75cm,寬16.6cm,高7.cm,底盤采用2.5mm厚的玻璃纖維板。全車滾珠軸承。前后輪軸高度可調,雙滾珠差速,使用DC 7.2V ND380馬達,轉速為5000轉/分,其最大功率可達26.5W,是一款帶有差速器的后輪驅動模型車。
馬達:DC 7.2V ND380馬達,轉速20000r/min,內裝散熱風扇。
伺服器:S-D5數碼伺服器,最佳工作電壓6V,帶堵轉保護電路,力矩5.0kg,動作速度≤0.14±0.02sec/60。
3.2 車模安裝
車模安裝,嚴格遵守比賽對車模所做要求,照著安裝步驟對車模進行細致安裝,并對可改造部分做了一些必要的調整和改裝。
3.3 車身重心調整
車身重心的前后方向調整,對智能車行駛性能有很大的影響。車身重心前移會增加轉向,但會降低轉向的靈敏度,同時降低后輪 的抓地力;重心后移會減少轉向,但會增大轉向靈敏度,后輪抓地力也會增加。因而調整合適的車體重心,讓智能車更加適應跑道是很關鍵的。根據實際試車實踐,將車重心前移,增加轉向靈活性。
3.4 齒輪傳動機構調整
齒輪傳動機構是決定車模的驅動能力強弱的關鍵。兩傳動齒輪軸保持平行, 齒輪間的配合間隙要合適,過松會影響齒輪使用壽命,過緊又會增加傳動阻力,出現響聲。因此傳動部分要安裝的輕松、順暢,容易轉動,不能有卡住或遲滯現象。
3.5 減輕重量得必要性
車模在整個競賽時,加速度將直接決定車模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要想提高車速就必須提高加速度。在硬件系統確定的情況下,欲提高車模的加速度,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降低車模的重量。在減輕重量方面的操作原則為在不違反比賽規則和不影響正常行駛的情況下,減輕所用材料的重量,拆除所有多余零件,如去掉前后的減震器,在電路板的設計過程中,采用最簡單的電路和最少的元器件。在布局上,使用的雙面緊湊布局的方法,最大限度減小電路板的面積,減輕重量。
3.6 底盤高度的調整
合理的底盤剛度和底盤高度調節會提高智能汽車的加速性能。智能汽車前后輪軸高度可調,它的的重心應該越低越好,在保證激光傳感器前瞻和上下坡的情況下,降低地盤,是實現重心下降的較為直接的方式。
3.7 防撞系統的安裝
當速度過大時可能來不及轉彎直接沖出賽道而撞墻,造成賽車損壞,因此在車子的最前端裝了輕質防撞板,有效的防止了賽車墻損壞,延長賽車的使用壽命。
3.8 前輪定位
它包含主銷后傾角,主銷內傾角,前輪外傾角,前輪前束一般不做大的調整。
以上所做的這些調整,都是為使小車重量輕,重心低,結構穩定牢固,舵機打角犀利,各種齒輪咬合恰到好處,重量在四個車輪上的分配合理,車輪抓地力好,小車開動起來時順滑流暢。
4.硬件電路部分設計
硬件電路是智能汽車系統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穩定的硬件電路才能保證程序的正確控制,是智能車高速運動的必要條件。
硬件電路的設計思想;是在保證正確檢測信號的前提下,盡可能精簡電路。
智能汽車硬件電路設計方法;是采用自主設計,先模塊化后集成,手工組裝,最后統調的設計方法。
4.1 電源管理模塊設計
電源模塊為整個系統工作提供充足的能源,全部硬件電路的電源來自于組委會指定的7.2V 2000mAh Ni-cd充電電池。電源模塊的基本要求是;穩定的提供多路工作電壓,提供電流足夠大,電源轉換效率高,自身功耗要小,噪聲低,抗干擾能力強,電路設計簡單,模塊面積小等。因此在設計控制系統時應選好合適的電源模塊。
4.1.1 電源管理模塊方框圖設計
穩壓集成芯片選用;電源模塊設計中,有多種穩壓集成芯片可直接選用,電路設計簡單,他們克服了分立式電路元件多,焊點多,調試麻煩的缺點。它的作用將電池電源進行轉換,輸出不同的電壓,以滿足電路的要求。
采用壓差為0.5V左右,額定電流1A的低壓降大電流的LM2940串聯穩壓芯片一片,分別對單片機、傳感器和速度檢測模塊提供5V直流電源。選用LM2941串聯可調穩壓芯片一片,對舵機獨立提供6V直流電源。電機驅動模塊供電則直接取自電池7.2v的直流電源。考慮到由于電機驅動所引起的電源瞬間不穩定,在電源輸入、輸出端,都加入了適量濾波電路。
4.1.2 直流穩壓電路設計
用LM2940低壓差穩壓芯片芯片,封裝形式:TO-220(國產)。輸出電壓5V,輸出電流1A時,壓差0.8V,內含靜態電流降低電路、電流限制、過熱保護、電池反接和反出入保護。用它分別對單片機、傳感器和速度檢測三大模塊提供所需的提供5V直流電源,用LM2941串聯可調穩壓芯片一片,對舵機供電6V左右直流電源。為了防止電機啟動引起電壓波動對模塊工作帶來影響,穩壓電路和總電源都并聯有適量的濾波電容器。
4.1.2.1 LM2940 5V穩壓電路原理圖設計(選用LM2940 1片,濾波電容器3個)
LM2940串聯穩壓芯片是塑封立式三腳元件,1腳IN為輸入,2腳GND為公共端,三腳OUT為輸出。電池7.2伏通過C5濾波輸入到LM2940 1腳IN,2腳GND公共端接地,3腳OUT輸出經C6,C7濾波后輸出5V直流電,對單片機、傳感器和速度檢測三大模塊供電。
4.1.2.2 LM2941 6V穩壓電路原理圖設計(選用LM2941 1片,電容器4個,電位器1個)
LM2941是四腳塑封立式串聯可調穩壓芯片,1腳ADJ是取樣調整端,3腳GND是公共端,5腳OUT是輸出端,4腳IN是輸入端。電池7.2伏通過C1,C2濾波后輸入到LM2941 4腳IN,3腳GND是公共端接地,1腳ADJ通過電位器R1取樣調整輸出電壓高低,5腳OUT經過C3,C4濾波輸出6V左右直流電對舵機供電。
4.2 電機驅動模塊設計
電機驅動模塊它完成對模型車上的電機進行驅動,控制電機的速度大小,控制電機旋轉方向。各半導體廠商推出了許多直流電機控制專用集成電路,無需驅動便可以與MCU接口,且無需另外添加電機電流檢測電路,器件少,電機控制簡單,如飛思卡爾公司的33886芯片。
4.2.1 20腳33886 型芯片引腳圖
飛思卡爾公司的集成H橋33886型20腳封裝芯片性能較為出色,具有過流、欠壓、過溫保護等功能,內部MOSFET導通電阻為120毫歐,具有最大5A的連續工作電流,因此選用它做電機驅動模塊很理想。
4.2.2 33886 型芯片工作電路原理圖
MC33886橋式驅動電路。MCU產生兩路PWM 波通過I N1,I N2引腳輸入,以調節OUT1 OUT2 的輸出電壓,構成OUT1與OUT2之間的電壓差。通過改變PWM的占空比來改變電機的轉速的快慢,通過控制電壓的大小,正負來控制電機的正反轉,從而進行加速,剎車,制動控制。通過控制輸入的信號,可以控制兩個半橋的通斷來實現電機的順轉與倒轉。由于在賽車中不需要倒車,為了擴大芯片的驅動能力,把兩個半橋并聯使用。考遇到驅動能力,當然兩片并聯使用甚至四片更好。
4.3 舵機驅動模塊設計
舵機驅動模塊,通過單片機MC9S12XS128產生PWM信號對模型車上的舵機,單片機MC9S12XS128中有8路獨立的PWM輸出端口,可以將其中相鄰的2路PWM輸出級聯成一個16位PWM輸出。改變PWM占空比常數可以改變輸出脈沖的寬度。而脈沖信號的寬度決定舵機輸出舵盤的角度。達到快速準確控制賽車方向。
舵機選用;舵機選S3010,它集成了直流電機、電機控制器和減速器等。并封裝在一個便于安裝的外殼里的伺服單元。能夠利用簡單的輸入信號比較精確的轉動給定角度的電機系統。微型伺服電機有三條控制線:電源線、地線及控制信號。電源線與地線用于提供內部的直流馬達及控制線路所需的能源。
舵機的主體結構;主要有幾個部分:外殼、減速齒輪組、電機、電位器、控制電路。它有堵轉保護功能,舵機在堵轉后3秒后開始保護,降低電流,保護馬達以及電路板,正常工作電流200mA,堵轉電流800mA,頻率是300HZ。
舵機工作原理;是控制電路接收信號源的控制信號,并驅動電機轉動;齒輪組將電機的速度成大倍數縮小,并將電機的輸出扭矩放大響應倍數,然后輸出;電位器和齒輪組的末級一起轉動,測量舵機軸轉動角度;電路板檢測并根據電位器判斷舵機轉動角度,然后控制舵機轉動到目標角度或保持在目標角度。所加電壓與其反應速度,轉矩成正比,即電壓越高反應越快轉矩越大。
4.4 速度檢測模塊設計
速度檢測模塊由于智能車運行過程中電機負載情況時時都在改變,開環控制很難達到快速精確,所以我們需要使用一個速度測量裝置來反饋智能車的實時速度,這樣才能對速度實現比較準確的閉環控制。設計選用歐姆龍E6A2-CW5C光電編碼器,對模型車的速度進行檢測,實現閉環控制,以便調整彎道和直道的速度,從而提高平均速度,使小車更快跑完全程。
調速工作原理;速度調節主要通過改變電樞電壓的大小來實現。經常采用晶閘管相控整流調速或大功率晶體管脈寬調制調速兩種方法,后者簡稱PWM,常見于中小功率系統,它采用脈沖寬度調制技術,其工作原理是:通過改變“接通脈沖”的寬度,使直流電機電樞上的電壓的“占空比”改變,從而改變電樞電壓的平均值,控制電機的轉速。測速時,通過齒輪與后輪驅動咬合,后輪一轉動,ECT模塊就在脈沖累加模式下對編碼器產生的脈沖進行累加,而后在一定時長的定時中斷中將脈沖數轉變為后輪的轉速。
速度檢測的方法;選用光電編碼器,它每轉動一圈都會輸出若干個脈沖,通過在單位時間內測量到的脈沖數,可以得到電機的轉速。
光電編碼器及編碼盤安裝方法;安裝在后輪,且安裝在光碼盤上。同時安裝時必須保證速度傳感器能有效的檢測到不斷跳變的脈沖信號。
4.5 傳感器模塊設計
光電組的小車需要有足夠的前瞻,(所謂“前瞻”,是指前輪兩邊與探測位置的距離)。才能夠對賽道進行提前判斷,從而便于加減速,提高速度。因此追求傳感器又遠又穩成為傳感器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標選擇了大前瞻的ST118對管尋跡,ST188是一個四端口元件,包括了一只紅外發射管和紅外接收管,用塑料外殼將對管封裝起來,傳感器是智能汽車的“眼睛”和“耳朵”。通過一定的前瞻性,提前感知前方的路面信息,為S12做出判斷和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
4.5.1 光電傳感器檢測路面信息的原理
光電傳感器檢測路面信息的原理,它是由發射管發射一定波長的紅外線,經地面反射到接收管。由于在黑色和白色上反射系數不同,在黑色上大部分光線被吸收,而白色上可以反射回大部分光線,所以接收到的反射光強是不一樣,進而導致接收管的特性曲線發生變化程度不同,而從外部觀測可以近似認為接收管兩端輸出電阻不同,進而經分壓后的電壓就不一樣,就可以將黑白路面區分開來。激光傳感器與普通的光電傳感器原理都是一樣,但是其前瞻能力遠大于普通的光電傳感器,可以達到40-50厘米,對于智能汽車來說很理想。光電組的傳感器目前已經由紅外傳感器升級至激光傳感器。
4.5.2 單對紅外傳感器電路圖
當小車在白色地面行駛時,裝在車下的紅外發射管發射紅外線信號,經白色反射后,被接收管接收,一旦接收管接收到信號,那么光敏三極管將導通,比較器輸出為低電平;當小車行駛到黑色引導線時,紅外線信號被黑色吸收后,光敏三極管截止,比較器輸出高電平,從而實現了通過紅外線檢測信號的功能。將檢測到的信號送到單片機I/O口,當I/O口檢測到的信號為高電平時,表明紅外光被地上的黑色引導線吸收了,表明對應紅外線傳感器的位置處在黑色的引導線上;同理,當I/O口檢測到的信號為低電平時,表明小車行駛在白色地面上。
安裝方法;為了檢測車子行進的路徑,因而傳感器必須安裝在車子的最前端。采用6個激光傳感“一”字排列方式,間距10mm,中間兩個傳感器間距為,此時可以有效防止車體的震動使得在直道的調整量更小。
5.智能汽車控制軟件部分設計
主程序是一個大循環體,循環中對車模各部分硬件進行有效控制。
5.1 總體流程圖
初始化過程,系統所有功能的實現都最終依賴于底層硬件的設置。通電以后,讓系統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 將底層硬件初始化成自己需要的模式。
5.2 軟硬件初始化
軟硬件初始化,此次設計總共有I/O端口模塊,PWM模塊,ATD模塊,ECT模塊,時鐘模塊五個模塊分別對選用的模塊進行初始化。
5.3 算法設計
當增加積分時間常數Ti的值時,系統超調量減小,而系統的響應速度將變慢。因此,積分環節的主要作用是消除系統的穩態誤差,其作用的強弱取決于積分時間常數Ti的大小。當增加微分時間常數Td時,系統的響應速度增加,同時響應的幅度也增加。因此,微分環節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系統的響應速度。由于該環節產生的控制量與信號變化速率有關,因此對于信號無變化,或者變化緩慢的系統不起作用。
在本項目中智能小車位置信號為y(t),由傳感器采集得到;小車期望的運行位置r(t)為事先設置好的產量;輸出信號u(t)即為舵機控制信號。
6.系統調試
在完成軟硬件設計后,進行系統調試,以檢查系統的完整性及有效性,調試順序為;應硬件調試后軟件調試。
6.1 硬件調試
硬件調試步驟為:機械調試――電路調試――通調。
先對電機驅動電路,速度檢測電路進行調試;再對傳感器調試,舵機進行調試;然后對直流電機進行調試。
傳感器調試分為機械調試和電路調試,機械調試的目的,是讓6個傳感器和賽道保持合適距離、高度、和角度;電路調試的目的是使各個傳感器的電壓輸出值均保持在一定值附近,其操作過程是將傳感器電路放于白紙上一定高度處,調節電位器使傳感器的電壓輸出為一定值左右。單步執行程序,觀察各個寄存器、變量、數組的變化是否正確。
舵機進行調試;可以先不使用直流電機,將小車放于白紙上,用25MM黑線在傳感器下移動,看舵機的轉向與設置是否一致,然后在跑道上,用手推小車,讓車經過符合比賽規則中要求的不同曲率半徑的軌跡。對于不同的傳感器會檢測到不同的信號。記下針對不同傳感器對不同方向檢測到信號的情況,讓其中較為理想的舵機轉角,作為一組經驗值,待軟件設計時使用。
對直流電機進行調試;將電機接入電路,在白紙上稍微將后輪懸空,用黑線在下面移動,用示波器觀測電機兩端的PWM信號是否按要求改變,確定無誤后可以拿到跑道上進行試車。讓小車在一段直道行駛后,然后進入一曲率半徑為最大值的曲線。反復試驗,就可得出小車不駛出軌道的最大占空比。
最后對對整車進行通調;讓車以某一較低的速度行駛,通過彎道時保證有合適的舵機轉角,在舵機轉角調試過程中得到的經驗值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利用軟件對參數進行修改,提高小車直流電機的轉速和修改舵機轉角。如此反復進行,直到得到較為合適的經驗值。先讓小車行駛穩定,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小車速度。
排查故障的技巧方法為:
首先確定故障的線范圍,抓住主要線索,一查到底;并且線索不能中斷,中斷了便不能深入下去。
在排除故障時,還應遵循“由表及里”、“先易后難”、“先電源后負載”、“先靜態后動態”的原則。
首先利用人體的感覺器官直觀判斷;“看”:眼睛看元件有無明顯的機械損壞,如破裂、燒黑、變形等;耳朵“聽”:聽工作聲音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異響。 鼻子“聞”:檢查是否有異味,如是否存在燒焦的氣味、電容電解液的味道等。 手“摸”:用手試探器件的溫度是否正常,如器件太熱或太涼。一些功率器件,工作起來會發熱,若手摸上去為涼的感覺,基本可以判定該器件沒有工作。
電路檢查,調試的方法:利用儀器、儀表對電路進行開路和在路測試,使用下列方法;
波型分析法;電壓測量法;電流測量法;電阻測量法;信號注入法。詳細檢查找出故障元器件,分析原因,修復電路。在反復試車過程中得到的經驗值的基礎上利用軟件對參數進行修改,如此反復進行,先讓小車行駛穩定,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小車速度。
6.2 軟件調試
軟件設計中,要用到ECT模塊、ATD模塊、PWM模塊、電源模塊等。要先對各個模塊分別進行調試,并編寫各部分的子程序。根據系統電路板的資源,本設計方案中,使用PAD03-PAD15對傳感器采樣,PWM2和PWM3口級聯后控制直流電機正轉,PWM6和PWM7級聯后控制直流電機正轉,PWM0和PWM1級聯后控制舵機轉角。調試ATD模塊時,先使用BDM模塊將子程序下載到芯片內,然后分別在ATD入端利用穩壓源產生0-+5V的電壓,觀察CodeWarrior的Memory窗口中各個輸入的電壓值在誤差允許范圍內相等,說明該子程序正確。
調試ECT模塊時,可以通過系統電路板上PT0口外接不同頻率的固定脈沖信號,利用軟件產生一定時間,在該時間段內讀取脈沖數,將PT0口在該段時間內讀取的脈沖數送到B口顯示,通過讀取B口顯示的狀態,來檢測定時器和脈沖累加器的設置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