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傳統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6 12:07:3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保護傳統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保護文學藝術的重要性
(一)保持民間文學多樣性的需要
我國的民間文學藝術數量眾多、資源豐富,“自1979年以來,我國文化部、國家民委、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文聯等多部門組織開展十部民間文學藝術大型著作的匯編和整理,經過調查人員的努力,共收集民間歌謠302萬首,諺語748萬條,民間故事184萬篇,民間戲曲劇種350個,劇本1萬多個,民間曲藝音樂13萬首,民間器樂曲15萬首,民間舞蹈1.7萬個,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版權保護的立法現狀字資料5億多字。”[2]迄今為止,在我國還沒有一部專門的法律來對其進行保護,發達國家可以憑借其知識產權領域的優勢地位和先進的科學技術,對發展中國家民間文化資源進行掠奪,使得這些寶貴的文化資源被權利人以外的使用人濫用。因此,為了更好傳承各國、各民族的文學藝術資源,更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保護民間文學藝術的緊迫性和重要型。
(二)傳承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需要
保護民間文學藝術就是在保護人類創作之“源”,民間文學藝術與現代文化之間是“源”與“流”的關系。[3]
民間文學藝術是“源”,現代文化是“流”,二者一脈相承。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家交流的頻繁,大量的外來文化入侵帶來新鮮感,很多人逐漸遺忘本土傳統文化,使得很多傳統民間文學藝術瀕臨消失。為了防止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失傳,加緊制定法律以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對繼承和保留各民族文學藝術遺產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維護利益平衡的需要
由于發達國家利用其擁有的先進科學技術開發出的新成果、新產品的可能越來越大。發展中國家對民間文學藝術的保護很重視,而發達國家免費使用這些資源,民間文學藝術保護是不可能。因此,在保護民間文學藝術的時候,應該注意貫徹“利益平衡”原則。
在國際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中,事實上,是協調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國家利益和他國利益的綜合體。
它既要考慮發達國家的要求,同時又要考慮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利益均衡問題。
二、民間文學藝術的國際保護現狀
關于民間文學藝術的保護問題是由發展中國家最早提出的。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非洲、南美洲等地的一些不發達國家提出了希望建立統一的民間文學藝術保護標準的想法。到目前為止,國際上40多個國家或地區在本國法律或者地區性條約中都制定了關于保護民間文學藝術的條文。
(一)發展中國家保護
1966年,突尼斯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以版權法模式保護民間文學藝術形式的發展中國家。此后,1968年,玻利維亞(僅涉及民間音樂);1970,智利和摩洛哥;1973年,塞內加爾;1975年,肯尼亞;1978年,布隆迪;1980年,幾內亞等國家繼突尼斯之后,都相繼采取了這種保護模式。[4]
我國《著作權法》第6條規定“: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著作權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二)國際公約、區域性公約和國際組織保護
在世界許多國家努力下,對文學藝術的保護以國際公約和區域性條約的形式確立下來。國際上,率先提出對民間文學藝術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公約——《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除此之外,《保護表演者、錄音制作者和廣播組織公約》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都把民間文學藝術歸入到保護鄰接權的體系中。這些都是對《伯爾尼公約》很好的補充。
此外,非洲知識產權組織制定的《班吉協定——關于非洲知識產權組織的協議》(以下簡稱為“OAPI協議)》,1981年在巴格達由阿拉伯國家締結的《阿拉伯著作權公約》及安第斯共同體制定的《知識產權共同規范》都相繼對民間文學藝術問題做了規定。
在國際組織保護方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自創立以來,一直在關注和探討如何保護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問題。1976年,兩組織了《發展中國家之突尼斯著作權模范法》,規定了對民間文學藝術的保護條款。1982年,通過了《關于保護民間文學表現形式以抵制非法利用和其他不法行為的國內法律示范條款》,規定由各國自行決定選擇適合自己國家的法律保護模式。1985年,兩組織又制定了《民間文學表達形式保護條約》草案。該草案規定要對民間文學藝術提供獨立于版權之外的法律保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立法成就,并沒有得到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公認,但是它為民間文學藝術的國際保護開創了新的道路。
(三)發達國家的保護
發展中國家在對民間文學藝術保護方面不遺余力,相反除英國和澳大利亞這兩個發達國家外,幾乎沒有發達國家對其進行保護。[5]
1995年初,澳大利亞法院審理Milpurrurru訴Indoufurn案,Milpurrurru指土著藝術家,被告是越南地毯公司。該案是越南地毯公司未經授權在地毯上印制由土著居民設計的圖案,對土著居民的傳統藝術作品造成了侵害,最終法院支持原告的要求。目前,澳大利亞也準備在有關法律條文中增加保護民間文學的條款。
[6]英國1988年《版權法》第169條也作了相應的規定。
篇2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本身的意義是指“長期流傳在各少數民族中并且具有濃厚民族色彩和個性特征,能夠達到鍛煉體質和娛樂身心作用的各種活動”。“少數名族傳統體育是各少數民族出于各種生理需要和社會需要而創造出來的,它是產生于各少數民族不同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及其生產、生活方式之中,反映著不同民族的文化、歷史、習俗和風情,展現出了不同民族的、勇敢、智慧、時尚和追求精神。”[1]“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并且具有現代體育所不具有的濃重的民族文化底蘊和鮮明的民族特征,不僅在我國少數民族的歷史演變進程中發揮過重要而積極的作用,而且其獨特的民族性特征、獨特的存在方式、獨特的文化價值等內容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之一。”[2]
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現狀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進化是各民族內部的歷史發展過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播是指本族文化與外族文化的相互影響,這其中又存在著文化沖突與文化適應。在世界范圍內,進化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縱向發展,傳播則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橫向發展,兩者結合推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進步,這是體育文化發展的一個基本規律”[3]。
三、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所具有的文化價值
(一)體育是人類學研究的活化石
“民族傳統體育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民俗活動緊密相連,被各種民俗活動吸收成為民俗文化的載體,這使其成為人類學家、社會學家研究人類文化發展的“活化石”,其文化價值是一般活動所不能比擬和替代的。”[4]
“中國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是一種傳承的民族文化形式,它是源于各少數民族生產和生活中的,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并在傳承的過程中體現自身具有的文化價值”[5]
(二)傳統體育是民族文化的一種形式
根據社會文化的規律可以知道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它并不僅僅是一種文化,還是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國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主要把競技因素與舞蹈、藝術,音樂、體育等多種文化融為—體表現出來的一種文化形式。”[6]
苗族的“彩月亮”、布依族的“抱架腰”、壯族的三人板鞋競技、彝族的鈴鐺舞、瑤族的跳八音等傳統的民族體育活動都具有各自鮮明的民族特色,它們在傳承傳統體育文化的同時也使少數民族的生活得到了豐富,增加了人們進行身體鍛煉的方式達到了娛樂身心的作用。少數民族的大部分體育項目都是生產生活需要中演變出來的,因此具普遍的生活特性和有廣泛的群眾性,在進行民族文化教育過程中它為傳統體育的傳播提供了一個生動的教學方式。“由于我國少數民族生活地區的相對封閉,經濟文化相對落后沒有統一的文字符號,所以它的教育手段主要以言傳和身教,大多是在生產和生活中進行模仿學習的。”[7]。“叉草球運動的方法是一手握魚叉,一手把草球扔在地上使其向前滾動,象征著魚兒在水中游動,這時迅速擲出魚叉,一人叉一次,輪流進行,數輪以后,以叉中次數最多者為優勝,當小孩子的叉球技術達到相當熟練的時候,家長便帶他們到江河去叉魚。”[7]
(三)文化的載體
我們所指的認同感是“使人們自覺的聚合在一個群體中的情感,它是一種體現了其成員對某些人比另一些人感到更加親近的情感。”認同感通常是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產生而形成的,他們可能具有相同想法和觀點。“民族認同感對于人們在進行正常的生活行為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少數民族獨特的心理和精神。由于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本身具有的特征,決定了它能使本群體,本民族認同,并能增強民族內部的親近感。因此許多少數民族都是通過民族傳統體育來增強彼此的認同感。”[8]
四、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開發和保護
(一)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對地區經濟的作用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最能反映少數民族個性特征和群體氣質的,它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是各民族長期生產勞動的結果。“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在體育方面的表現,它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體育的重要來源和有機構成,所以要積極引導人們根據現代體育觀念重新認識其價值,在新的歷史時期,確保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進行合理的保持和更新。”[9]
(二)自變,促進民族體育文化的傳播
民族體育文化不能只是一塵不變的傳承下來應該根據不同的時代特點進行必要的自身改變以適應社會的變化,這樣民族傳統的體育文化才能得到廣泛的傳播。如新疆的傳統體育“達瓦孜”,它不僅在長度、高度上不斷的超越,而且難度上也有所突破。現在“達瓦孜”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極限運動之一,有許多愛好極限運動的人們在不斷的嘗試,其中不乏有比較突出的,阿迪力就是里面的佼佼者,他已經創造了5次世界吉尼斯紀錄。因而“達瓦孜”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并且以“達瓦孜”命名了節目和學校。與之類似例子有很多,如蹴鞠游戲活動現在就演變成了運動之父足球。“從這些鮮明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在演變的過程中不僅保留了它本身就有的民族性,同時也增加了競技性、觀賞性,使民族傳統體育更加具有魅力。”[5]
(三)現代化發展與創新
一個民族文化在歷史發展中,并不是一塵不變的,民族文化的變化一直存在與社會文化之中,而創新則是一個民族文化發展的生命力,中國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促進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開發與傳播,同時政府也在積極的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進行開展與保護,是可以為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更好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與此同時,中國各級政府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保持著高度的重視,在政策上和法律上都給予少數民族地區多種優惠,為少數民族的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如增加經費,擴大少數民族地區全民健身的場所。中國政府所采取的這些應對方法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走向世界體育文化之列。
(四)文化自覺與文化保護
“文化自覺是借用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先生的觀點:它指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文化的有自知之明,并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就是文化的自覺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創建。”[10]文化自覺使人們對文化有自覺的覺醒和反省,知道文化的來源以及其形成的過程,它的特點和發展的方向。文化自覺所具有的自知之明加強了文化的創新性轉變,提高了適應新環境、新文化的能力。
五、小結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具有悠久的歷史且并且具有豐富多彩的運動項目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現如今中國傳統體育文化面臨著西方體育文化的侵入,只有脫離區域意識的束縛、提高自身的價值、結合現代體育文化從而謀求更高的層次的發展,才能更好的弘揚民族體育文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各民族通過改造自然形成了具有獨特的民族特點是探索中國民族文化重要的依據。
參考文獻:
[1]李鴻江.中國傳統體育導論[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0年.
[2]徐萬邦.中國少數民族史話[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
[3]田祖國.白晉湘,鐘海平.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現代變遷與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3,(4).
[4]劉少英等.民族傳統體育的人文內涵與文化素質教育[J].體育文史,2001(4).
[5]武衛等.開發民族傳統體育旅游資源進程探究[J],體育文化學刊,2007(2),
[6]韋麗春.體育成人教育學刊[J],體育學術期刊,2007(5)
[7]徐玉良.民族高等院校體育教材理論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
[8]譚晶.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狀況及其價值[J],南方論刊, 2008(12)
篇3
論文關鍵詞:晉南,面塑,開發,保護
就目前晉南地區的面塑市場及其運營模式來看,面塑此種文化事項僅限于出現在特殊的時節與特定的場合,這即是其全部的生存發展空間,如果將其納入到更廣闊的文化保護理念的氛圍中,顯然是不夠認真、不夠長遠的。作為一項非遺,人們對它的認識也僅存在于少數人的觀念中或依靠民俗學工作者來闡釋,而作為其文化受眾和承載者的廣大民眾卻沒有具備這樣的眼光和意識;此外,將傳承工作只落在了手藝人的肩上同樣是不完善的,因為相當一部分手藝人所做的是單純的技藝傳承,這屬于保護的初級階段人文歷史論文,他們在文化認識方面是缺失或忽略的。
對民間文化藝術投入更多的關注和認識是毋庸置疑的。根據在晉南面塑文化現狀調查的基礎上,筆者提出以下幾點關于對其開發與保護的淺顯認識。
一、對旅游紀念品市場的開發
晉南目前的旅游紀念品市場處于較低層次,以分布在各個旅游景點周圍的攤點為主,就所出售的商品種類來看,無非是佛像、木梳、手鏈項鏈、牛仔帽夏涼帽、風箏、油紙傘等等,這些與其他地方所售的旅游紀念品毫無差別,找不到一種具有本土色彩的紀念品,被稱為“無地域性旅游紀念品”論文怎么寫。可以說,不具有地方特色、工藝劣質是大多數旅游紀念品市場的現狀問題,而晉南如臨汾地區的這種缺失更為嚴重,竟然沒有形成一種可供進行地方文化定義的商品類型。事實上,這是缺乏地域自信力和文化創意的表現,因此我們需要發現和認識到這方面的不足,建立一個較高端、具有實力的旅游紀念品市場來增進我們的地方特色文化意識,提升我們的文化品味。在這方面也不乏成功典型,“陜西泥塑”已成為與兵馬俑、農民畫并列的標志性特色傳統文化,不必說其相關的專業研究,單從它們在旅游紀念品市場上的繁榮就足以見證它在保開發與利用方面的成績。因此,在晉南的旅游紀念品市場上提供面塑的展示平臺是可行的且必要的,它能夠代表一方水土的風貌人情人文歷史論文,能夠成為地域文化的定義之作。同時,歡迎更多的傳統工藝參與進來,如平陽木板畫、威風鑼鼓的微型復制品、根祖文化紀念品等等,開發更多的具有當地特色的“深層地域性旅游紀念品”,讓技藝精湛、寓意深遠的傳統文化登上現代舞臺,見出其在現代審美功能中的適應與需求。
二、與政府及民間組織結合,開展多項弘揚晉南傳統文化藝術的工作
我國政府不單是作為管理的職權部門,亦是文化藝術工作的引導機構,在此方面它往往提供給人們更多的輿論引導和環境支持,地方政府更能發揮如是作用,一些特色活動的開展對樹立地域自信力、提升人們的精神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民間組織是作為地方文化和精神生活的載體出現的,與政府相比更能體現出人民群眾在精神領域的自覺和高水平的文化訴求。2001年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先生倡導實施了一個巨大的文化工程,即“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由此展開了聲勢浩大、功在千秋的保護工作,并及時出版相關學術成果,極大地促進了人們對民間文化認識。近年來各地也舉辦過不少文化節,如風箏文化節,剪紙大賽,面塑藝術節等等都屬于增進民間文化影響力、弘揚傳統文化藝術的積極之舉,臨汾在2002年也舉辦過剪紙面塑大賽人文歷史論文,但其組織宣傳與影響力度并不明顯,人們依然沒有認識到面塑作為非遺、作為地方特色文化的價值與發展空間。2009年在咸陽舉辦的中國民間花饃藝術節可謂此領域工作的一個高水平平臺,它凝聚中央與地方的民間文化保護力量,對面塑這一傳統事項進行提升與再認識,是我們可以借鑒和發揚的保護模式之一。舉辦這樣的文化節不僅有利于本地文化的繁榮、經濟的促進,還有利于培養人們積極的社會心態及樹立本土傳統文化的品牌實力論文怎么寫。
三、讓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到民間文化的活動中來
《民間文化保護學沿話語——民間文化保護講演錄》一書中提到,保護工作被視為一種“歷史使命”,意即我們的研究工作正是對傳統、對當下、對未來的文化事業負責,認真對待祖先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積極維系今天我們還能夠體驗到的文化事項,就是為后世創造一個文化現象多元、地域色彩豐富的廣闊天地,讓人們不再生活在精神領域貧瘠的家園中,將我們的根祖情懷傳承下去。因此,除了民間傳承人、專業的研究工作者、志愿者與愛好者外,青少年同樣是不能忽視的文化傳承隊伍,讓這些未來的主人參與到民間文化生活中來,即能使其體驗到傳統文化帶來的厚重情感,他們亦也能為傳統文化注入新時代的生機與活力。在這方面,很多省市近年來也組織過學生參與面塑制作的相關活動,但也僅體現在作為手工課程學習的層面上人文歷史論文,還未在青少年群體中滲透關于民間文化藝術的保護與傳承觀念,因此這一點也是值得大力提倡的。讓青少年熱愛并參與自己家鄉的文化建設同樣是一項可貴的保護工作,讓他們認識到傳統文化即博大精深又生動活潑,從而主動地將其融入到他們成長的視野和血液中。
地方文化特色的喪失是現代化、城市化進程中最明顯的問題之一,保護好地方文化特色,就是保護本地域的文化身份,同樣是保護全人類的文明。作為晉南地區的傳統特色文化,我們應當拿出更多的勇氣與智慧,投入到面塑的關注和保護中來,鼓勵有關的團體提出更豐富的開發模式,讓我們的文化走向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黃輝.從貓福的前世今生看民間造型藝術與旅游紀念品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
[2]白勝庚.民間文化保護學沿話語——民間文化保護講演錄[M].學苑出版社,2006.
篇4
【論文內容摘要】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傳承不息的精神財富,文章在分析當今高校美術教育對傳統文化的現實需求基礎上,指出存在的不足,提出立足傳統文化土壤,應在多個方面進行努力,以期發展提升。
一、他山之石——吸取傳統文化精華是高校美術教育的現實需求
傳統文化對鍛造人文素養、完善人格的作用不可小覷。中國傳統文化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個包羅萬象的文化生態,并且難能可貴地有機統一、相互融合。古往今來,教育都強調“文道結合”,在“傳道授業”的同時培養道德品質,高校美術教育除了注重知識傳播和技能鍛煉,更重要的是通過藝術的熏陶砥礪道德品質、完善人格修養,實現對人精神世界的塑造。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傳統文化積淀的精神財富則是取之不盡的瑰寶,中國傳統文化中閃耀著崇高的人性光輝,胸懷、仁愛、誠信、修身、立志、廉潔、犧牲……這些美德都是傳統文化的信仰,也同樣應該成為我們鍛造人文素養、完善人格的信仰。
傳統文化對拓寬審美視野、提高藝術修養大有裨益。中國傳統文化凝結了哲學和藝術的結晶,在中醫、科技、文學、藝術、教育各個領域積淀了無數令人為之傾倒的作品,其形態、功能、內涵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情趣和精神狀態,是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寶貴財富。脫離傳統文化的積淀空談藝術修養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當人們欣賞顧愷之的《洛神賦圖》時,如果對《洛神賦》毫不知曉,則很難對畫中展現的情節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進而體會其巨大的藝術價值,更無法進入“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藝術境界。同樣,如果不了解“云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歷史,在古代建筑、雕塑中的廣泛應用,尤其是其代表的“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理念,那么北京奧運火炬“祥云”的誕生也是不可想象的。傳統文化和高校美術教育間存在著無法割裂的關系,是美術學習和創作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只有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真正拓寬審美視野、提高藝術修養,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進入更深的藝術境界。
二、傳承發展——當今高校美術教育與傳統文化結合亟待加強
“重知識,輕素養”根深蒂固。當前高校美術教育在提升人文素養上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重知識,輕素養”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善。一是注重美術技能傳授,忽視審美感受培養;二是注重美術形式學習,忽視文化底蘊積累;三是注重美術學科本身,忽視跨學科交流。這種局面下,美術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導致部分學生文化素質蒼白、難以厚積薄發,因此,強化傳統文化的熏陶,從幾千年的歷史積淀中汲取精華,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積累文化功底,是一項現實而緊迫的任務。
“重洋輕土”一度普遍存在。毋庸諱言,當前我國高校的美術教育實踐中仍然存在“重洋輕土”的現象,表現為大量采用西方的美術教學模式,側重西方美術能力鍛煉,比如繪畫上過分重視素描、色彩(水粉、水彩、油畫)、速寫等西方畫種教育,忽略中國畫的表現技法和形式。重視這些并無不妥之處,西方的焦點透視、解剖學、光影素描等能力的鍛煉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妥的是厚此薄彼、“重洋輕土”。這種情況下,容易使人在文化意識尚且模糊的狀態下,盲目追求“中西結合”,追求表面形式,忽視精神內涵,這對培養真正優秀的美術人才并無益處。當今世界文化發展趨勢是相互融合、取長補短,我們應該時刻清醒地認識到,只有立足傳統文化,我們才能“拿來”得更理直氣壯,避免陷入盲從和消極。
三、多措并舉——立足傳統文化土壤實現高校美術教育的發展提升
中華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立一個兼具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諧社會,在各個方面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將大有裨益,對高校美術教育而言,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在優化課程設置上下功夫。課堂教學是最直接、最基本的教學方式。可以考慮在高校美術課程中增加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學課程的比例,加大跨學科交流的力度,把優秀藝術作品引入課堂,充分利用課程設置的示范作用,鼓勵學生廣泛深入地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引導學生欣賞傳統文化的藝術價值,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的傳統文化底蘊。
2.在創新教育模式上下功夫。美術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可以讓優秀的內容走進課堂,又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博物館、美術館,走進節日風俗、祭祀儀式,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鼓勵學生“走出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進行社會實踐,到國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遺產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實地考察感受,了解我們國家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立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感情,進而進行保護和傳承。同時,在信息技術條件下,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普及的今天,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教育和交流也是創新教育模式的應有之義,在這種教育環境下,師生之間的教育關系也應相應擴展,發展充分交流、合作、激勵的互動教育關系。
3.在搭建交流平臺上下功夫。交流平臺是課程教育的延伸和擴展,要結合高校實際,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學研究基地建設,加強高校之間資源共享,充分利用學術研討、課題研究、藝術展示、訪問學者等方式,搭建形式多樣的傳統文化交流溝通平臺,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其中。既強調學習交流,又注重發展創新,讓學生在充分貼近吸收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尋找創作靈感源泉,探索在創作中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
文化是一個國家與民族的血液,中華文明在經歷幾千年的發展后,留給我們后人如此巨大的精神財富,如何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培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廣大美術教育工作者的責任。立足傳統文化土壤,堅持民族化、本土化,融合國際化、全球化,美術教育一定能夠更加碩果累累。
參考文獻
[1]常銳倫.美術學科教育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梁方曉.論民間美術資源的開發利用與課程文化建構[J].藝術教育,2009(8).
篇5
目前,我國非遺保護的規模、數量居世界首位,以39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號稱“非遺第一大國”。非遺保護傳承已經上升為國家文化發展戰略。2002年我國高等院校首屆非遺教育教學研討會在京舉辦,本次會議探討了非遺文化與大學教育教學的關系。200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意見”對“非遺傳承”作了特別詮釋———通過“正規和非正規教育”。換句話說,“正規教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科學的傳承方式之一。2011年“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公益活動在北京大學舉行,由此將推廣普及到其他高校,校校傳、師生傳、生生傳、代代傳。高等院校逐漸成為非遺傳承的全新陣地。筆者以“非遺”和“教育”為關鍵詞進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數據庫檢索,顯示的論文數量有1066篇。以“非遺”和“高職教育”為關鍵詞進行同樣的數據庫檢索,相關論文僅僅303篇,其中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對非遺文化資源進行旅游項目的開發和利用上,把非遺文化資源作為教學教育資源的研究寥寥無幾。在學術領域,徐建鋒(2014)開展了“地方非遺資源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課題研究,徐紅日(2014)在《非遺高等教育傳承過渡性研究》一文中,對非遺融入教育教學進行了前瞻性思考;喬海燕(2015)開展的“高職院校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路徑研究”、楊燕妙(2015)進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地方高職院校的傳承研究”等,對非遺在高職院校傳承的路徑進行了深入剖析;李歡(2014)、馬麗華(2015)則分析了高職教育的地方性與非遺的傳承性二者之間的關系。南開大學(2017)成為國內第一所將系統的“非遺”文化資源納入通識課程體系的綜合類高校,他們以非遺文化資源作為教學內容載體,是對非遺文化資源進行教學資源開發利用研究的很好嘗試,培養了在校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文化自信,探索了一條發揮非遺教育功能的新路子。
二、高職教育的文化傳承
中華民族,穿越五千年文明歷史,匯聚了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延續離不開教育,尤其是高職教育。高職教育乃高等教育框架下的職業方向引領教育,既蘊含高等教育的文化理念、文化氣度、文化素養,更是凸顯“做中學、學中做、教中傳”的典型職業場景;高職教育中的文化建設曾經是短板,實操技能是強項。其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依然在不斷前進探索之中。2016年至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三度連續提到“文化傳承、工匠精神”,因此,我們高職院校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提升政治思想高度,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專業設置。新形勢下,國家戰略“中國制造2025”引領下,“文化傳承、工匠精神”構成了高職教育文化建設的核心任務。這是時代對高職教育提出的要求。[4]首先,培養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的教師隊伍。對高職教育的文化內涵建設加大投入,“走出去,引進來”。高職院校采取激勵措施,政策傾斜,職稱優先,鼓勵學校教師外出充電參加傳統文化培訓;高薪招聘“文化工匠”“大師”進校園;提升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整體文化素養。其次,強化對高職學生的優秀傳統文化熏陶與教育。高職院校的專業課程和文化素養課程同等重要,不能厚此薄彼。課程設置時,傳統文化課程貫穿大學的整個階段,從大一新生持續到畢業前夕。課程設置由易到難,由淺入深,文化熏陶循序漸進,文化素養逐步提升。除了課程設置外,第二課堂多舉辦一些校園文化主題活動,如講座、主題文化辯論賽、演講比賽等。文化審美陶冶情操,學生會以更加愉悅的心情學好專業技能,使得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三、非遺文化資源向高職教育資源轉化
高職教育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的同時,還肩負傳統文化傳承的責任,傳承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責無旁貸。過去,民間師徒制是非遺傳承的主要方式,其不足之處在于不利于大眾化推廣,有的非遺傳承人面臨斷層。優秀的非遺文化需要薪火相傳、大眾推廣、社會知曉。高職教育的非遺文化傳承一定是積極有效的補充方式。具有文化底蘊和科研優勢的高職院校環境適合培養非遺傳承人的實操能力和文化素養。首先,重構課程體系,優化整合具有本土非遺相關的課程資源。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高職院校的一項基本職能。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架構時,有義務有責任將本土非遺文化資源科學整合進來,進而打造學校的特色品牌。解讀非遺文化資源必須結合人類學、社會學、藝術學、民俗學、旅游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理論知識和高職院校各專業實訓實習實踐,科學有效地將非遺文化資源轉化為高職教育資源。例如,將非遺文化融入大學生人文素養、動漫設計、旅游管理、經濟等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重構課程體系,深度推進專業建設;由此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專業能力。其次,搭建校企合作共享平臺保護傳承非遺文化。校企合作,互通有無、資源共享,打造高職生態校園,促進了高職院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和相關專業建設。學校創建非遺文化共享研培基地,學校企業行業資源互補、強強聯合,共同承擔保護傳承優秀非遺文化的責任。一方面,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現代的高科技手段來發掘和保護,也需要我們以更高更理性的眼光來理解中國傳統的燦爛文化,更需要我們用新的視角來詮釋和傳承;另一方面,現代經濟、社會、文化、教育和科技也需要從古老的思想源頭找到創新的靈感。
篇6
近年來一些人士對我國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與群眾文化進行了全面的探究。而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不但可以從根本促進群眾文化的進程,同時還對社會的全面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
傳承;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群眾文化
群眾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要素,群眾文化建設的進程是加速社會文化傳播及發展的主要路徑,同時對群眾的精神文化也能夠有較大的促進。特別是民族民間民俗文化,在傳承環節其自身具有顯著的民族歷史文化特性,合理的與當代群眾文化建設相結合,能夠推動我國文化特色全面進程,可以更好的促進經濟發展。
一、群眾文化建設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的基本功能
目前群眾文化建設的全面進程已獲得廣大群眾的認可,群眾文化本身就是對以往文化藝術的傳承,不管在文化藝術的構架以及類型上,都能夠利用群眾活動去全面開展,進而去完成創新。從國內現階段一些以常規形式傳承的傳統文化活動我們可以觀察到,就算經過一定時間,一些文化活動在特性依然沒有改變以往的風貌,比如國內一些地方所開展的賽龍舟就是典型的文化承遞。同時還有一些民族傳統佳節在歷史過程中已變成被大眾所接納的一種傳統,這種傳統不但可以體現我國的歷史文化,同時還向全世界彰顯了華夏文明豐盈的文化底蘊。就用戶縣農民畫為例子,其發展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戶縣農民畫結合了傳統美術的一些藝術形式,讓農民畫煥然一新,在國際上也享有盛名,同時被一些學者所贊揚。因此我們要將傳統文化藝術中包含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全面的展現給世人,不僅要進行傳承及保護,同時還要側重于對傳統文化的創新,要將它融入到中華民族復興的一個環節之中。從群眾文化特性視角來看,其有較為顯著的唯一性、區域性以及民族性,這種特性在持續的發展中表現的非常明顯。物質文化可以為群眾活動的構建奠定路基,而制度文化被視為兩者間的介質,可以把群眾的相關規范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行有機的結合。在歷史文化的持續發展的浪潮,群眾文化構建活動只有和常規的傳統民族文化適應,才能夠得以長久的生存及發展,在傳承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時代背景,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確保與當下的社會背景相適應。
二、民族文化的傳承是群眾文化建設的必經之路
若想剖析傳統民族文化藝術,先要分析文化的基本理念,我們將文化視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可以把社會經濟構架及政治構建全面的體現出來,所以一個民族的發展要全面合理的運用文化功能。而有著顯著時代特色的民族文化具備十分鮮明的民族色彩,其時代特點以及民族特點顯而易見。一些民族文化在歷史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可能其生命周期十分短暫,同時也有一些民族文化會出現形式上的變更。不過這種民族文化出現過,那么其必然存在一定的意義,且對社會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特別是可以傳承至今的歷史文化,這些至今仍被沿用的歷史文化已經從根本影響了華夏文化藝術的進程。可以說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數之不盡,且華夏文明文化具有較深的文化底蘊,這些與廣大人民群眾對民族文化的支持密不可分。換一種說法,即精神財富的構建與廣大群眾是不可分割的。不過值得我們重視的是在世界文化背景的全面入侵下,僅保護傳承傳統民族文化藝術已顯得力不從心,因此要側重于對我國各民族間的多樣文化予以結合并持續完善,使其順應時代的腳步。而想要促進傳統民族文化藝術發展我們就要借助于群眾文化活動,對現階段我國在文化遺產保護上所提出的搶救為先,保護為主這一口號來看,對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和保護是重中之重。只有進行有效的傳承及保護,才能夠在群眾文化構建中結合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進而全面深化我國的文化建設。
三、群眾文化發展要依附于民族文化藝術的傳承及創新
群眾文化的構建具有顯著的歷史性,上文提及群眾文化在以物質文化為核心的基礎上,其內質也有一定的獨立性,就算是傳統經濟被瓦解,依然不會遏制民族歷史文化的傳承。所以群眾文化發展環節我們要重視民族歷史,以防文化與歷史之間出現斷層的情況。在實際繼承文化遺產過程中,不但涵蓋民族文化藝術,同時還包含民族文化藝術表現機制。換一個角度分析群眾文化發展內容,不難發現其中包含了對勞動者的歌頌以及對真愛的贊譽,在未來的傳承活動我們要對此類內容進行全面的深化。針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一些民族文化藝術結合了古代詩詞以及戲曲等,這些均為群眾藝術的產物,就算是傳承到今天也沒有在相關記載中發生顯著的變化。而且一些群眾文化形式也保持著以往原汁原味的風貌。不過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民族文化遺產中也摻雜著一些負面的內容,比如迷信等,要對此類傳統民族文化予以正確的傳承。推動群眾文化需要在繼承民族文化藝術的基礎上進行全面的革新。可以進行創新形式的民族傳統文化活動,讓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容變得多元化。所以,在創新的潮流中要將繼承作為核心內容,在此基礎上予以創新,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夠全面促進群眾文化長久的發展。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構建一定要依附于傳統民族文化藝術,民族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無論在繼承或是創新上都要和現階段的社會背景相結合。在繼承的過程中要規避其中的糟粕,將經典再升華,同時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去完善傳統民族文化藝術,在其表現形式上予以全面且持續的革新,長此以往能夠從根本充實群眾文化活動,進而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作者:顧秋玲 單位:南京市江寧區社保局
參考文獻:
[1]姚培娟.教育中民族文化傳承的思考——以凱里舟溪鎮為例[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07):66-68.
[2]張波.以人為本,努力實現群眾文化與農民群眾的緊密結合——淺議廣東省東莞市中堂鎮探索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方式[J].網絡財富,2013(01):42-45.
篇7
一、基礎:準確嚴謹
議論文范文的選擇必須是規范的經典文章,最好的莫過于教材選文,如韓愈的《師說》、蘇洵的《六國論》、魯迅的《拿來主義》、赫爾曼的《獲得教養的途徑》,等等。在閱讀課文時,要分析、體會議論文語言的準確與嚴謹。
1副詞使用的準確性
副詞有表示時間、地點、程度、范圍、語氣等不同的作用,它們在議論文中對動詞、形容詞的修飾、限制與補充,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議論的力度。
比如《〈物種起源〉緒論》中:“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與這個問題有任何關聯的各種事實,也許能夠對于這個問題得到一些了解。……1844年,我把這些簡短筆記擴大為結論的綱要,這些結論我當時認為是正確的。”從第一句中的“可能”“任何”我們可看到作者工作的艱巨、材料的浩繁,“也許”“一些”用語準確嚴密;第二句“當時”一詞表明作者思想不斷發展,不斷完善,不斷有新發現去修正自己的觀點,折射了作者嚴謹的工作態度。
2關聯詞語使用的準確性
關注關聯詞,分析各個分句所表達的意思,細心體會論證過程中邏輯的嚴密性,這是提升議論文語言準確性十分重要的一環。
首先,單篇學習。比如在教《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時,用關聯詞進行語段練習:“即使有時這個民族的某個或某些成員會釀出某些獨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會力量的威懾,不是迅速銷聲匿跡,便是陷于孤芳自賞,而很難擠進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變化著的共同生活做后盾。”假設關聯詞“即使……也……”后緊跟著條件關聯詞“除非”,而在假設關聯詞里套著因果關聯詞“由于……而……”,在因果關聯詞里又套著選擇關聯詞“不是……便是……”,準確地說明了文化傳統的形成必須有共同生活、共同心理做后盾。
其次,綜合學習。學完五冊必修課本,將這些關聯詞綜合梳理一下,提取因果關聯詞、假設關聯詞和轉折關聯詞讓學生練習。前兩種關聯詞為因果關系和假設關系,可遷移為議論文中的因果分析法和假設分析法,從而避免學生只“敘”不“議”。轉折關聯詞特別練習的原因,一是學生常用到轉折關聯詞,但很多時候是強加轉折關系,用了“其實”“可”等詞卻沒有轉折的意思;二是“固然/當然/誠然……可是/但……”這種讓步轉折關聯詞多了之后考慮會更全面,使文章更嚴密,從而避免文章偏激或絕對化。
二、發展:增強語言表現力
學生議論文寫作時有個誤區,即認為議論文不必錘煉詞句,不需講究文采。其實,在確保論點明確、語言縝密、論證有力的前提下,文采斐然的議論文說服力更強。與教材相結合,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對議論語言進行提升和強化。
貶詞褒用與褒詞貶用。例如:“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轉輾于文明人所發明的槍彈攢射中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啊!中國軍人的屠戮婦嬰的偉績,八國聯軍的懲創學生的武功,不幸全被這幾縷血痕抹殺了。”(《記念劉和珍君》)
近義詞和反義詞的運用。近義詞連用,可以使情感的表述有層層推進的意味;反義詞配合使用,兩相比照,可以使情感更加顯豁。例如:“文化傳統是一種惰性力量。它制約著人們的思維方法,支配著人們的行為習俗,控制著人們的情感抒發,左右著人們的審美趣味,規定著人們的價值取向,懸置著人們的終極關懷(靈魂歸宿)。”(《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六國論》)
化雅為俗,雅俗共呈,合理地使用文言和俗語。使用文言詞語,有利于形成典雅之美,文章顯得精煉;而使用口頭俗語,則可以彰顯機智幽默,文章顯得意趣別致。“如今日美國螃蟹氣十足。今天到中東上思想政治課,明天到東亞辦人權學習班,剛在南斯拉夫踢完了熱身賽,又跑到印度半島當裁判。”(網絡評論)
鋪排與轉折。先從立意的對立面進行鋪排,闡述種種理由,再轉折闡述自己觀點。此手法語勢極強,表明作者觀點的正確性和必要性。例如:“雖然奧林匹克精神不足以確保社會和平,不能更加均衡地為人類分配生產和消費物質必需品的權利,甚至也不能夠為青少年提供免費接受智力培訓的機會……但是,奧林匹克精神將依然為人類所需要。”(《奧林匹克精神》)
篇8
【關鍵詞】 川北大木偶;文化旅游
旅游資源是旅游業發展的前提,是旅游業的基礎。旅游資源主要包括自然風景旅游和人文景觀旅游兩類。人文景觀旅游資源包括歷史文化古跡、古建筑、民族風情、現代建設新成就、飲食、購物、文化藝術和體育娛樂等,又可歸納為人文景物、文化傳統、民情風俗、體育娛樂四大類。川北大木偶具有典型的川東北文化特征,在資源分類中應歸集到人文景觀旅游資源中的文化傳統類,又因其兼備民情風俗、娛樂等因子,故其綜合特征明顯。如何將其轉化為有效旅游資源,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一、川北旅游產業文化特征的現狀
“十二五”期間,推動旅游產業粗放型發展方式的轉變,全面打造與提升旅游產業的質量和水平是我國旅游業發展的重點,文化資源在旅游產業中的深度開發成為各地的熱點,但“文化旅游產業” 概念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各地均在探索之中。南充屬于川東北地區,是大木偶的家鄉。旅游業在近幾年取得了飛速的發展,繼閬中市創建全國優秀旅游城市以后,南充已于2006年成功創建了全國優秀旅游城市,2011年底全市共有A級風景區14個,其中4A級景區7個,該市2011年共實現旅游總收入122.3億元,位列四川第5位。南充旅游總收入雖高,但旅游產業的文化特征并不十分明顯,在全市14個A級景區中,以凌云山風景區為代表的自然風景旅游景觀10個,以閬中古城為代表的人文旅游景觀4個。現代旅游中,文化與旅游密不可分,一方面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它能為傳統文化的保存與繁榮提供寬廣的平臺和空間,另一方面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文化體驗已成為一種全新的旅游潮流,文化需求引導著旅游需求的發展,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更是旅游的新亮點。目前在南充除閬中古城將傳統的春節文化、三國文化與地方旅游有機的融合以外,其它景點對于川東北傳統文化的運用并不十分充分。
二、川北大木偶的文化特征
狹義的文化是指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涵蓋著宗教、風俗、價值觀、道德、學術、文學藝術、科技等;而廣義的文化還應包括物質(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等層次。川北大木偶由于其演出工藝相對復雜,涵蓋的內容較多,從其表演的技法上看,還融入了川劇、京戲等多種元素,有著濃厚的川東北客家文化和巴蜀文化的特征;在表演過程中有狹義文化概念所包括的地方風俗習慣、巴蜀價值觀念、道德情操、文學藝術、傳統的木偶制作技術;在演出內容上也體現了廣義文化所指的地方社會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等;在詼諧的人物情景表演中體現了川東北人勤勞、睿智、豁達的個性,有著濃郁的地方文化特征,包含著川東北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思維方式。因此它集中了大部分獨特的川東北文化特征,加上表演劇種的兼容性較強,內容上可以融入更多的時代元素,旅游開發潛力較大。
三、川北大木偶旅游開發的困境
一直以來讓川東北人引以為豪的川北大木偶為求藝術生存,除有關單位邀請回南充演出外,主要時間是遠赴峨眉山風景區作為陪演節目,雖取得一定經濟收入,但川東北的味道也不太濃郁。經過調查,筆者認為造成目前這種困境的重要原因如下:一是與南充旅游結合度不高。由于前幾年過多地強調了物化的旅游資源,忽略了旅游的文化元素,川東北大木偶至今還沒有作為重要傳統文化旅游資源融入到南充旅游事業的發展中來,造成了旅游與文化的脫節;二是演出經費短缺。四川(南充)大木偶劇團屬差額撥款事業單位,經濟來源少,財政撥款以人頭經費為主,而日常的演出經費、培訓經費和科研經費需要專項經費支撐,從2011年其財政收支狀況來看,年總收入430萬元,其中:財政專項撥款為50萬元,財政補助收入340萬元,年經營性收入40萬元;年總支出415萬元,人均工資為3100元/月,演員收入與一般社會演出團隊相比,差距較大,加上每場大木偶表演需要的時間與人員均較多,一場簡單場景的演出就需要付出2萬元的非工資性演出成本,如果沒有足夠的收入支撐,隨時可能血本無歸。三是后勁不足。目前在各種影視的刺激下,愿意從事大木偶舞臺表演的年輕人越來越少,該團在職人員的平均年齡均在40歲以上,具有木偶制作技術和豐富演出經驗的青年演員寥寥無幾,中青年操縱人員8人,中青年造型制作人員3人,各種技法有一度失傳的危險。現有13名臨聘演員雖經正規院校委培,有一定表演經驗,但苦于沒有編制,難以繼承衣缽。四是創新力不夠。現代演出市場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快速化,但由于大木偶的更新速度受各種器具的限制較多,新的材質與器具均在研究之中,一個新的劇本的編排時間少則半年,多則一年,不能滿足人們對文化元素變化速度的需求。五是市場缺乏。影視以及各種明星演唱會充斥著南充文化市場,大木偶與川北燈戲等一些傳統文化項目備受冷落,消費市場冷清,難以發展。六是與現代科技脫節。川北大木偶由于經費欠缺、思維固化,對聲光電的運用還未完全到位,許多較大的場景均需人工合成,致使演出成本走高、演出效果欠佳。
四、川北大木偶旅游開發的必要性
1、有利于打造南充旅游新形象
南充有4A級景區7個,旅游事業發展不可謂不好,但南充旅游發展事業目前最為缺少的是對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沒有將南充兩千年沉積的文化因子完全溶入旅游事業的發展之中。紅色旅游相較于毗鄰的廣安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已經滯后;三國源文化游雖然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挖掘,但隨著三國文化的普及,外省許多古戰場都在打這一張牌,南充除閬中張飛廟外就沒有著名的古戰場可以進行表述,與旅游相結合的潛力已不太大;其它諸如客家文化、春節文化、風水文化、佛道文化的挖潛廣度已不寬。如果能將川東北大木偶、川北燈戲、川劇等具有傳統文化特征的資源整合起來,與南充旅游發展實現有機對接,既能讓各種獨特的地方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又能給南充旅游賦予更多的內涵,為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注入新的活力。
2、有利于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川北大木偶屬于國家級的文化寶藏,隨著經濟的發展與各種文化娛樂生活的豐富,如果長期得不到開發,傳人難找、市場難覓、觀眾流失,就有瀕臨滅失的危險。傳統文化旅游是一門新型旅游,需要自己的特色,更需要多元化才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地旅游資源開發日趨大同的當今,保存生命力的最好辦法便是保有自己的獨立性,各種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需要重新融入社會各階層,吸取各種各樣的養份,才能不斷地豐富與發展,才能得到發揚光大,傳統的藝術要得到進步與發展,必須堅持“從人民群眾中來,到人民群眾中去”的原則,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與需求。從各地發展旅游的經驗來看,大多將各種文化遺產置身于旅游產業的發展之中,讓旅游帶動民間演出藝術保存下來、傳承下去。川北大木偶是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只有將這種文化遺產用鮮活的形態傳承下去,才能讓各種流派的風格得到有機的融合,才能讓遺產不變成遺憾,還能為國家與地方政府節約一定的文化保存成本,減少各級財政支出,并逐漸形成地方旅游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進而增加財政收入,拉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3、有利于提升南充的城市品位
城市化是社會形態向高層次發展的客觀表現形式,趨勢不可逆轉,其最本質的內涵是城市自身如何實現向更高層次的發展,在城市品位上,傳統文化特征不可或缺,重要性遠超鋼筋混凝土。通過對川北大木偶等傳統文化的旅游開發,可以增加外地游客對南充的認同感,打造南充城市的傳統文化名片,使南充的文化旅游達到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給南充山美、水美、城美、江美的風景線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達到增強城市競爭的核心軟實力的目的。
五、川北大木偶旅游開發的途徑初探
1、增強宣傳力度,做好文化推廣
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離不開宣傳,宣傳能讓文化產品的生產力發揮巨大作用。南充對于川東北地區傳統文化的宣傳工作還不很到位,無論是外地游客還是本地人,對南充歷史、南充文化、南充風土人情都不太清楚。因此加大對川北大木偶等傳統文化的宣傳十分必要。一是要充分發揮媒體的宣傳作用。加大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對川東北文化的宣傳,提高游客對南充傳統文化的知曉率。二是在各個行業進行傳統文化宣傳。旅游部門可以編寫符合不同行業需要的宣傳材料,通過A級旅游景區的導游、講解員宣傳南充的人文歷史和風土民情,不同景區的講解詞需要融會自然風光和人文歷史,要給游客留下生動鮮明的印象;也可以通過各級學校對廣大青少年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增強對家鄉的了解與自豪感;還可由交通部門對出入南充的旅客進行宣傳,在高坪機場、火車站、汽車站、高速公路口的顯示屏上宣傳南充的人文景觀和傳統文化,也有必要加大對出租車司機等公共服務人員的旅游文化教育。三是加大網絡宣傳。在互聯網信息時代,各級旅游部門有必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做好官方網絡旅游宣傳方面的工作。
2、搞好文化創意,實現文旅結合
文化創意產業是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手段。通過文化創意產業,能夠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借助于高科技對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創造與提升,可以產生高附加值旅游產品,創造額外財富。我們相信,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南充,通過對川北大木偶、川北燈戲等傳統藝術有效地整合,借助現代化的聲、光、電、景、4D等高科技,可以生動地向各地的游客介紹了川東北地區的歷史、文化、獨特的風俗習慣等,這將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傳統文化與旅游的協調發展。
3、政府引導,企業唱戲
四川(南充)大木偶劇團目前是沒有實力與能力搭建一個表演平臺,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單位目前空置的舞臺,以川北大木偶為主整合各種傳統文化資源,給予適當的補助,結合現代科技手段,打造一出經典的戲目,長期在一個地方進行固定演出,進行企業化運作,使之成為南充團體旅游的必看劇目,增加南充旅游項目,延長旅游時長,使之成熟化,然后逐年減少財政補貼,留住長年漂流在外的表演團隊,進而為南充旅游經濟創造更多的收益。這樣就能起到“做活”大木偶,保護傳統文化,提高旅游品質,增加旅游收入,加大地方宣傳的多重功效。
要保護好這項國際上公認的“世界上罕見的木偶藝術,中國民間藝術的冠冕”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首要問題就是要把它做“活”,讓其實現文旅結合、演出活躍,唯有這樣,才能實現創作繁榮、生生不息的局面,才能走出一條保護與創新并重,傳承與發展共榮的成功之路。
【參考文獻】
篇9
論文摘要:通過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元素在廣告中的傳承與傳播,分析了一系列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廣告中的誤用現象,對如何正確、規范廣告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提出合理化建議。
一、中國傳統文化與廣告的完美結合
每一個歷史時期的文化創造與文化傳播,都必然會誕生一些符合時代需求的文化表現語言與表現形式,廣告正是這樣一種不容忽視的藝術形式,將中華民族文化、歷史、價值觀中最精華的部分創造性地挖掘、呈現、展示出來,通過巧妙的構思與創意,伴著與時俱進的旋律,使人們在欣賞優秀產品的同時,也能夠深入而全面地探索、了解、傳承中國文化。文化與廣告的完美結合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中華文化可以作為廣告創意的源泉
我國悠久古老的茶文化、酒文化、飲食文化、戲曲文化,武術文化等等都可以作為某種商品廣告的文化載體,將產品的信息與古老的中華歷史積淀相融合,使其底蘊深厚,耐人尋味。例如:杜康酒以其傳承十三朝文化為視覺符號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力和記憶力,又指出其歷經十三朝發展的白水杜康,成為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白酒典范,是“穿越歷史,見證文明”文化內涵的體現。
2.代表中國文化的典型形象受到喜愛和禮遇
廣告作品中也越來越多地利用這些文化元素所固有的文化內涵與產品自身特點相結合,在診釋了品牌內涵的同時發揚了中國文化。例如:被稱為我們中華民族脊梁的萬里長城已經成為一種品質的象征,她既代表著安全可靠(長城電腦廣告語),又標志著科技、精美(長城汽車廣告語),這種古典一與現代、文化遺產與科技產品、文化與廣告的自然融合,更顯示了中國傳統文化與廣告的完美結合。
3.廣告覆蓋面大,受眾多
廣告的影響力、優美的文案、成功的案例足以證明:她已經成為宣揚中華文化的陣地,民族文化亦可為國產品牌提供厚重的文化支撐,使其時尚而不乏“內力”,從而彰顯民族特色,二者相得益彰,互相促進。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廣告中的濫用
1.濫用象征中華民族的形象、標志
龍、石獅、長城等形象、事物是中華民族尊嚴的象征。對這些元素的濫用,是一種侮辱行為,嚴重損傷了國人的感情。在耐克球鞋“恐懼斗室”篇中,具有中國功夫的老者、飛天形象的美女以及龍的形象,都敗倒在西方運動員勒布朗的腳下,引起了中國消費者的強烈反感。同樣,在立邦漆“滑落龍”篇中,中華民族的圖騰—龍,被廣告制作者安排從涂有立邦漆的柱子上滑落下來,廣告激起了向來以“龍的傳人”自居的中國消費者的反感和不滿。另一則飛利浦精英移動電話的戶外廣告,以中國長城為背景,以一位精英人士“坐”在長城上,用飛利浦移動電話通話為創意,遭到國人的不滿,最后中國政府下令撤銷這個廣告。在以上的幾個廣告中,廣告主和制作方希望把全球化策略與中國本土文化相結合的思路是好的,但是廣告的失敗之處在于破壞了象征中華民族尊嚴的形象,從而使產品的銷售和品牌形象都受到了影響。
2.濫用傳說、古典書籍中的典故或人物
中國古典書籍、民間傳說浩如煙海,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寶庫。濫用典故或人物、篡改情境或人物性格,成為此類廣告中最普遍的現象。在步步高復讀機的電視廣告中,唐僧師徒一行四人去西天取經,途經外國,唐僧語言不通,悟空隨即拿出步步高復讀機,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唐僧的難題。廣告雖然借鑒了電影《大話西游》的情節場景,但故事基本結構卻源自中國古典名著《西游記》。唐僧師徒取經可以作為創意點,但情節本身與復讀機的賣點結合得很牽強,而且用一種惡搞的形式,除了讓消費者記住了類似熟悉的電影情節,其它幾乎沒有留下什么印象。這其實是一種對古代典籍的歪曲和破壞,無形中損害了原著的藝術性和鑒賞價值。類似的情況還很多,諸如許多白酒類的廣告,一味追求歷史悠久,便找一些毫不相干的文化名人舉杯暢飲,是濫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中的盜用現象。
3.濫用古成語、古詩詞
古成語、古詩詞是中國文化的精粹,它們具有簡潔凝練、形象生動的特點。由于漢字發音、語義的特殊性,利用諧音、諧義、雙關等手法,偷換字詞、制造歧義的現象非常嚴重。比如:特效文胸的廣告“豐胸化疾,一戴天驕”(逢兇化吉,一代天驕);止咳產品廣告“咳不容緩”(刻不容緩);冰箱廣告“制冷先鋒”等等。據某媒體報道,某市一名初中生在寫作文時成語出現了錯別字,老師指出后,該生還強調“電視里就是這么說的”。濫用古成語、古詩詞問題的后果己經很嚴重了。成語、詩句一般都有出處,或是出自名篇佳作,或是約定俗成,都不能隨意篡改。雖然廣告語運用要求新穎,但盲目求新、求押韻、求容易記憶,就有可能造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錯誤引導和傳播。
三、中國傳統文化要素如何在廣告中規范、正確使用
1.尋找中國文化與廣告創意的最佳契合點
作為在商業經濟領域有著特殊作用與影響力的廣告行業,不能只是簡單把她看作一種提高經濟效益的營銷手段,還應以文化傳播的發展眼光與思維將廣告作品置于“時代文化傳播載體”的高度加以利用,為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的弘揚與傳承服務。
我們知道文化的外延范疇非常寬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亦是如此。從古文、詩、詞、曲、賦,到傳統節日以及各種民俗,這都是文化所包含的內容。一個民族的文化是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逐漸積淀下來的最可貴同時也是最具影響力的財富,我們應該加以利用。應善于從厚重深遠的民族文化中尋找創作的靈感,尋找中國文化與廣告創意的最佳契合點。既要保持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又要敏銳地洞察時代賦予文化的新內涵,在現代廣告創意中合理運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良元素,用文化這根線牽住深深植根于國人心中的那條根,使廣告的立意與受眾的訴求產生共鳴,讓廣告成為溝通歷史與現在、民族與世界的橋梁。
2.努力提高全體國民對傳統文化欣賞水平
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離不開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具備深厚中國文化底蘊的人才,是教育事業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傳承歷史文化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對初級教育來說,可開設各種集教育、趣味于一體的課程,例如可開設古代傳說故事的閱讀課程、民間傳說故事為題材的影視劇欣賞等。對中、高級教育來說,增加文史課程的比重,開設諸如中國文化概論、中國文化專題、古典名著選讀等課程。作為大眾媒體,應刊播宣傳民族文化的公益欄目或公益廣告。
3.完善法律法規,加強文化監管力度
完善的法律法規是規范使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保證,要從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提取、制作、使用、上進行全面的監督和保護。
(1)建立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版權、使用權等相關法律法規及使用細則,保護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確立我國對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擁有及各項權利。
篇10
2020年積極培育x特色文明鄉風心得體會理論文章課題論文
鄉風文明不僅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x特色文明鄉風是我省農村精神風貌的總體體現,是x鄉村振興的靈魂所在。要通過加大鄉村文化保護力度、加強優秀文化宣傳、增加鄉村公共文化產品供給等,積極培育x特色文明鄉風。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沒有鄉村文化的繁榮發展,就難以實現鄉村振興的偉大使命。x特色文明鄉風是我省農村精神風貌的總體體現,凝聚著x大地的鄉土之美、人文之美,是x鄉村振興的靈魂所在。培育x特色文明鄉風,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我省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培育x特色文明鄉風的重要價值
培育x特色文明鄉風可以為農村“生態宜居”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文明鄉風與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是互促共進的孿生體。農村的生態宜居既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也離不開良好的人文生態環境。鄉風文明蘊含著尊老愛幼、守望相助、勤勞樸實、誠實守信、鄰里和睦等優秀傳統,是鄉村生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鄉村“生態宜居”的重要保障,是建設環境友好型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強大動力。
培育x特色文明鄉風可以為農村“治理有效”創造有利條件。鄉風文明在農村治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且積極的引領作用,鄉村治理的全過程是鄉風文明建設的全景式呈現。如村民通過村規民約、家風家訓等,實現鄰里互助、尊老愛幼、孝敬父母,不僅彰顯了鄉風文明,還為農村“治理有效”提供有力支撐。
培育x特色文明鄉風可以為農民“生活富裕”提供更加豐富的內涵。培育x特色文明鄉風能夠賦予農產品更多的文化價值,從而有效提升農產品文化品牌效應,提高農業和農產品品質及附加值,實現文化稟賦和生態資源的深度有機融合,有效促進農民增收。x特色文明鄉風的培育還會進一步提高農民的思想素質,轉變農民的生活方式,豐富農民的精神世界,達到“既富口袋,又富腦袋”的效果。
培育x特色文明鄉風的路徑選擇
加大鄉村文化保護力度。一是開展x鄉村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明確牽頭單位,并會同專家學者、民間藝人等對全省鄉村文化遺產的種類、數量、分布情況和現狀進行登記造冊。二是立足全省,制定保護和傳承規劃,研究制定分類保護、分級管理方案和相關政策,同時對各職能部門的權責進行相應劃定,構建高效的聯動機制。三是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參與鄉村文化保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宣傳教育、資金支持、榮譽獎勵、建立鄉村博物館等形式,讓村民認識到文化保護與傳承是一項“惠及當代,造福子孫”的工作,增強人們對鄉村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和保護意識。
加強x優秀文化宣傳。一是在農村地區大力弘揚主旋律,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深入挖掘x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革命文化,引導農民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二是創新宣傳方式,豐富宣傳載體。利用各種新媒體工具,把鄉風文明宣傳融入農民生活。積極組織開展體現x特色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形成鮮明的輿論導向。三是發揮先進典型示范激勵作用。引導農民群眾對標先進,反思錯誤或落后的思想觀念,形成學先進、趕先進、做先進的濃厚氛圍。
用優良黨風政風引領鄉風文明。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培育文明鄉風,優良的黨風政風是關鍵所在。要以基層微權力腐敗治理為抓手,通過制定微權力清單、規范村務運行流程、健全村務公開制度、培育多元監督體系等舉措,實現正黨風贏民心樹新風的效果。充分發揮黨員的率先垂范作用,鼓勵和監督黨員干部帶頭踐行村規民約,以良好作風帶動鄉風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