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文化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9 02:01: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玉石文化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國文化界說是在跨文化交際與外語教育研究中采用一種中國文化的全貌。廣義的文化包含中華民族傳統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風俗特征、價值理念、個體信仰等幾個方面;狹義的文化中包含的內容更加詳細,如文學藝術、語言文字、地理歷史等。本研究認為,高等教育英語教學改革中應當遵循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并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從而努力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二、中國文化缺失的現狀與成因
當前,目的語文化接入大學英語教材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英語教材中廣泛呈現出英語文化信息并應用于高校的英語教學中,而英語教材中的中國文化則處于嚴重缺失的狀態,這一情形已經引起很多專家和學者的關注。
(一)高校英語教育中國文化缺失現象分析
據統計,中國文化在英語教材中的比例僅為3%左右,平日耳聞能詳的中國傳統文化在教材中找不到匹配的英文信息。“失語”本是醫學名詞,指受傷或疾病引起大腦損傷而導致思想表達能力、語言及書面語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本文中的“失語”主要針對英語教材忽視中國文化的一種形象表達或闡述。很多大學生熟知國外的R&B,卻不知道京劇的英文表達,正是英語教材對于中國本土文化的輕視和外國文化的重視導致中國文化“失語”現象的發生。我國高校對英語的重視程度很高,還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與學生的學位證關聯起來,為此,學生必須學習英語以應付這些硬性的規定。此外,國家制定的一些考試政策也導致學生過于偏重英語學習,缺少對中國文化的認知與理解。
(二)高等師范教育中英語專業學生的中國文化缺失
目前,高等師范院校中缺乏對于英語專業學生的中國文化引導,這也是英語教學中出現中國文化缺失現象的因素之一。高等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在校期間主要圍繞外國文化開展專業學習,包括歐美文學、英美文學、西方國家國情等英語專業課程。課程設置上很少涉及到中國文化課程,此類課程的教學效果也不盡人意,無助于提高大學生運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能力。大部分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中沒有涉及到中國文化,這也是阻礙中國文化深入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高等師范教育中英語專業課程的教學目標為學生掌握英語國家的國情、文化及語言表達,很少提出母語文化的掌握要求,即使在考試中也很少提及與中國文化有關的單詞或語句。高等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階段性考核和評價中忽視了中國文化的考核要求,考核內容相對傾向于英語口語、聽力、詞匯、翻譯、閱讀等方面,其中,英語口語考核方面忽視了運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的相關內容,聽力考核中測試資料均是來自BBC等國外電臺的信息,幾乎沒有涉及中國文化的考核內容。
(三)中國傳統文化缺乏保護和傳承
近年來,西方文化不斷沖擊著中國傳統文化,加上國民對于本國傳統文化不夠重視,使我國的傳統文化缺乏必要的保護。此外,國人普遍缺乏保護和發揚本國文化的意識,這也導致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流失。比如,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卻被韓國注冊為該國的節日,這個事例提醒我們要重視我國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三、中國文化缺失的應對策略
英國著名數學家B.A.W.Russell曾經提出這樣一個觀點,“中國至高無上的倫理品質中的一些東西,現代世界極為需要”,“若能夠被全世界采納,地球上肯定比現在有更多的歡樂祥和”。由此可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人類精神的指導已被全世界認同,可以為當代社會做出很多的貢獻。
(一)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高校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我國優秀文學家錢鐘書和林語堂的英語能力優于英國人,可謂學貫中西,國學造詣都非常了得。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文化的傳播,因此,有必要在英語教育內容中注入中國文化信息。與此同時,教師和學生都要增加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學習英語和吸收外國文化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將本國的傳統文化傳播出去,讓世界各國的民眾都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這樣也是對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因此,我們在學習其它國家語言和文化的同時應該對本民族的文化和傳統觀念樹立正確的態度和認知。
(二)設置中國文化課程,完善學生考核評價機制
目前,我國高校英語專業教學的側重點是西方文化課程,在英文教材中也很少涉及中國文化,因此,學生在課程教學中難以了解中國文化的相關內容。首先,編者應該在英語教材中增加中國文化的分量,加入一些名人大家翻譯的中國各個時期文學作品,或增加國內英文報刊中的重要文章。其次,高校英語專業教師在授課時要增加中國文化的講解內容,必要時可以增加東西方文化的比較內容,在增加學生對于中國文化了解的同時,能夠區分出東西方文化間的差別。最后,高校在開展學生的階段性評價和考核評價時要加強中國文化的考查內容,可以在完善英語專業課程學習制度的同時配備相關的中國文化知識學習制度,可以在綜合英語考試中加入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話題討論,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平時積累和考前復習進一步深化中國文化知識的理解,并達到促進英語學習的目的。
(三)加強課外文化交流與實踐活動
高校開設英語專業的目的是讓學生和教師在了解中國文化的同時,也能運用英語傳播中國文化。因此,各高校可以利用業余時間組織本校學生與留學生共同舉辦一些中外文化交流活動,在這些交流和實踐活動中激發本國學生向留學生介紹中國文化的熱情,讓世界各地更多的留學生了解并認識中國傳統文化。
四、結語
篇2
英語教學中,教師有責任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保證學生在掌握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對英美的文化背景、風土人情以及生活方式等都有所了解。在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景、電影等形式,為學生學英語提供一個良好的交際分為。跨文化交際內容在英語教學中的內容如要包括:地理知識、歷史知識、生活方式、國家政治與宗教、國家制度以及藝術文化等方面的成就。通過這些方面的學習,對英語有的詞匯或者語義更形象的學習,對具有不同意義的詞語在文化方面進行區分。總之,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主要是從知識文化與交際文化兩個方面,讓學生更熟練的掌握和應用英語。
二、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意識
1.培養文化意識,在英語教學中加強文化對比,讓學生感受文化存在的差異性。英語教學中,將學生現已掌握的本土文化知識與英美文化進行對比,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有效提高英語交際能力,將英語知識、英語態度及英語技能有效結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關于本土文化與英語文化的對比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以衣食住行進行具體的對比
;(2)以英美社會習俗與中國社會習俗、風土人情進行對比;
(3)英美節假日與中國節假日對比,例如圣誕節與春節的對比;
(4)將中國家庭結構與英美家庭對比。
2.文化意識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滲透。在英語中詞匯最為活躍,也承載著文化。因此,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更應當注重英語詞匯文化背景和意義的講解,這樣將更有助于學生對英語詞語的理解和認識。例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對“colour”的介紹,可以介紹英美外國人與中國人同一個顏色的不同含義,例如在中國人眼里代表“疾病”與“痛苦”的白色,在外國人眼中卻代表著“高貴”和“圣潔”等等。在英語詞匯中,同樣的詞語在中國民族文化中卻有著迥然不同的含義,這也正是不同文化背景所造成的差異。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直接闡述解釋的方法,將其中的意義與區別向學生講解清楚,使學生能夠對其中蘊含的文化意義準確的認識和理解。
3.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化的差異。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訓練應當選擇文化知識豐富的內容,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加強英語文化的學習和教育。與英語閱讀能力關系緊密的除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基礎與做題的技巧之外,文化因素因為包含歷史和宗教等方面的知識,從而對英語閱讀能力也起到一定的干擾作用。由此,在日常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多向學生進行英美歷史、風俗、科技等方面的文化知識,保證學生熟練的掌握語言風格和表達特色,從而徹底掃除英語文化背景知識薄弱為交際帶來的障礙。
4.融入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英美國家濃厚的文化知識。近年來,受經濟全球一體化及信息化技術高速發展的影響,世界各地區、國家之間交流越來越多,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文化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諸如百事可樂、咖啡、漢堡等日常生活中大家喜聞樂見的文化知識。教師靈活將這些英美文化知識滲透到學習中,讓學生逐漸接受中英文化的異同,培養跨文化意識,并且能夠在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對象能夠熟練正確的運用英語進行交際。
三、結論
篇3
(一)堅持地域性與時代性的對立統一
曾有著名的建筑學家曾說過,當今世界建筑就像一個古來的大樹,其中的各種枝椏就是各種建筑流派或理論,但是其主干只有兩支,一是物質技術,二是地域文化。由此可見,影響室內設計發展的因素只有物質技術與地域文化。其中物質技術并不受地域限制,只有地域文化才能使室內設計帶上地域的情感與特征。若是室內設計無法體現出地域文化特征,那么設計就會出現“全球化的統一”,從而失去了地域文化多樣性呈現出的精彩紛呈。
(二)堅持使用功能與精神功能的有機結合
現代室內設計不僅要滿足基本的使用功能,還應該擁有精神功能,換言之,就是要堅持室內設計的一體兩面。使用功能與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既要滿足其實用性,又要滿足形式性。具體指的是,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室內設計要滿足功能的實用性,又要運用形式語言來表現出其情感、主題與意境。要將兩者進行有機結合,首先要強調室內的結構與形式的完整性,其次要追求地域文化、物質技術與室內空間表現的精確性與深度。
(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地域文化在長期地發展與積累中,為人類創造著獨特的價值與文明的同時也出現許多問題。故而,在室內設計中,不能將地域文化簡單的當作形式符號進行利用,而是要提取出地域文化的特有的價值與文明,吸取其深層次的蘊涵。具體來說,在進行室內設計時需要引導消費者進行適度消費,要在設計中體現出自己的思想,不能盲目跟風或復制。無論是西方古典建筑或是中國傳統建筑,都既有精華又有糟粕。在室內設計時,不能籠統進行繼承傳統,過于片面強調地域文化,而是要秉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把握住室內設計的創意核心,創造出具有地域文化內涵的室內設計。
二、地域文化在室內設計應用中的基本方法
(一)符號法
符號是人類的特有的創造物,從人類出現至今出現了許多具有地域文化的符號。室內設計中就應當通過將復雜多變的地域文化進行歸納與分析及提煉與演變,從而使其變成一種具有代表意義或象征意義的符號元素,并將其運用到室內設計中,傳達出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及信息的傳達能力,充分體現出地域文化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最終,提升室內設計的文化內涵。例如在進行中式風格的室內設計時,將我國“天圓地方”的傳統理念當作文化符號,將屋頂的吊飾做成圓形造型,與方形地面或床相互呼應,既不失簡潔、大方,又不古意韻然,從而將地域文化很好地體現在室內設計中,并展出了中式設計風格的簡潔凝練。
(二)抽象法
室內設計實質上也可以將設計看作是對線條、色調、色系等要素的設計。因此可以利用抽象法將室內設計中要素看作抽象的點、線、面、體,在保證形式美的前提下,對其進行排列組合,同時加入本地地域文化的特征。例如,中式風格的設計過程中,電視柜、墻面、櫥柜等整體上要以直線和平面立體為主,同時為了體現出地域文化特征。在電視柜上可以加入黑、紅、白色體現濃厚的地域色彩;在墻面上點綴由窗花演變來的花紋,展現獨特魅力;在櫥柜上可以增加猶如古代門栓的把手。這樣的室內設計,不僅富有時代現代抽象主義,又蘊含強烈的地域特色。
(三)因地制宜法
篇4
教育話語與教育學話語,則是在教育學領域當中的話語的適用。具體來說,教育話語更傾向于實踐角度的主體(是從事于和實施教育事業的任何人,也包括受益于教育活動的任何人)在一定社會文化背景下,針對教育活動而展開的的主體意志的實踐性表述。本文對話語概念的分析引進到教育學領域則主要是在理論角度上,主體對于教育以及教育學的主體意志的實踐性表達。它更多的是教育學者或者教育研究者的學術性論文以及著作等。一方面教育學話語是主體在教育學理論的思考與反思過程中所使用的術語,以及在此基礎上所形成的話語的結果。李銳曾指出,話語是思想的表現形式,話語的界限意味著思想的界限,話語的貧困意味著思想的貧困。教育學的話語即人們在思考、表達教育學問題時的習慣性用語。[3]7本文雖不同意將教育學領域中的話語直接定義為習慣性用語的范疇之內,但話語的確是教育研究者思想的體現。項賢明曾對教育學話語進行了分析,他指出教育科學其實也不過是關于教育現象或教育話語的一門解釋學。純粹客觀的教育事實是無法直接把握或不可言說———一旦言說即成言語、話語或文本,我們所能把握的只是作為人們關于這種客觀事實的外部表達的教育現象、教育話語或教育文本。這些關于教育的現象、話語和文本并不僅僅是客觀事實的某種附屬物,而是我們人所能把握和言說的教育事實的本身。但是教育科學的教育話語和文本的解釋并不是主觀的臆斷,它仍然要回到與歷史的聯系當中去,要在各種教育現象,教育話語和教育文本的相互聯系中才能對其作出解釋。
二、教育學話語的方式
教育學話語的方式主要是在教育學研究領域中所出現的教育學話語的形式與內在邏輯。譚斌將教育學話語劃分為教育學的話語(如元教育學的研究),也包括教育學中的話語(如普及教育、素質教育、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等各門分支學科中的研究),還包括教育實踐中的話語(如對教師的課堂用語進行的研究)[5]12。本文在教育學話語的方式的分類中將教育學話語大致分為以下幾種話語方式:教育學話語以話語方式的語言環境、語境以及主體為基礎,主要分為西方教育學話語與東方教育學話語;基于社會學領域構建與闡釋的教育學話語,心理學基礎上教育心理學話語還有哲學基礎上的教育哲學話語等;依據主體不同劃分的官方教育學話語、民眾話語以及教育理論研究者話語。首先,教育學話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下產生的教育學話語方式,是依據語言種類的不同和語言語法規則的不同而產生的教育學話語。諸如,教育一詞在不同國家地區名稱的不同(德語Erziehung,英語education,法語éducation等),在此基礎上,“教育學”從最初的“pedagogy”(意為“教仆”)亦產生了不同語言環境下的表述:德語paedogogik,英語education,法語pedagogic,意大利語pcdagogia,西班牙語pedagogia等。二十世紀末期,出現了“educology”(我國譯為“教理學”以異于“教育學”)取代“pedagogy”之勢。與此同時,不同語言種類的教育學話語是教育學話語的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教育學理論的最直接的體現方式。在教育學的歷程中最早的教育學話語體現在我國古代儒家學派等主要哲學家的教育學話語和古希臘哲學領域中所產生的教育學話語。例如,不同國家語言體系下產生的教育學著作:《論語》,《學記》,《理想國》,《普通教育學》等等。其次,教育學話語在不同的語境中產生的教育學話語,“教育學研究者基于教育學理和邏輯規則,由高度抽象概括而獲得的有關教育活動和教育學發展的基本的、一般性的教育認識、主張和思想觀點”[6]33。教育學話語是對教育基本問題的“形而上”的話語,是以一種思辨的方式對教育學發展中各種問題的解答。教育學話語的方式,一方面依據不同的學科體系背景,產生了教育心理學話語、教育體育學話語、教育人類學以及教育社會學話語等等,體現著從一門學科角度的立場出發而產生的教育學與其學科之間的關系即理論的特征;另一方面是在教育學學科的總體反思基礎上所產生的教育學話語。它主要是在受到哲學領域的元分析影響下所開始的對教育學學科性質、學科體系結構等領域的教育學話語。此外,還包括在不同的社會,文化政治背景的影響下所產生的,在一定的時間與空間所存在的特定的教育學話語(它為一定歷史時代的產物)。最后,按照教育學話語的主體來分,可分為政府為主體的官方話語、教育理論研究者的話語還有大眾的民眾話語。官方話語,主要是政府機關等針對教育基本理論的發展所提出的話語,例如政府機構頒布的教育宗旨、教育法規以及對教師評價體系等話語。官方往往通過教育宗旨、教育法規等的制訂、貫徹、實施和修訂,以及對教育評價、學術評判等的規約或輿論引導,傳達社會對教育的要求和規定,進行符合國家意識形態的思想控制及統一真理標準,并通過教育隱蔽地調控人的生活,引導人的發展走向,它標示著教育的社會歷史使命,體現的是社會權力。[7]7-20而教育理論研究者的學術話語主要是在針對教育學理論等主題的理性論述。一方面由于主體為理性的代表者,是科學地對教育理論問題進行分析的主要工作者。此主體主要依據學術專業用語和主要概念范疇的界定基礎上通過期刊論文、研究報告以及教育專著等話語方式進行教育論理。他們的教育學話語一般來講,對于教育理論的發展具有指導性與學術權威性而被官方話語和民眾話語所使用。另一方面,實踐是主體對教育理論問題表述和分析的源頭之一。主體通過對來自于實踐的表達進行理性的分析從而對教育原則、教育規律等進行了理論話語的陳述。此外,則是教育的最大受益群體以及最具有發言權利的民眾話語,他們代表了教育實踐領域當中的普通大眾對于教育理論發展的觀點。關于民眾話語主要是在教育話語領域的研究范疇之內,當然也涉及一部分具有理論性質的話語可劃歸為教育學話語的內容之內。民眾話語一方面主要受官方話語的指引,并翹首企盼教育理論研究者學術話語的指導;另一方面民眾話語作為教育活動的對象和教育活動的實踐者,切實關心著教育基本理論的發展。
三、教育學話語的結構
教育學話語的結構主要是教育學話語在不同話語方式中所普遍存在的內在的話語結構與邏輯。從語言學的角度上講話語主要是語用學領域內的基本概念,話語的構成單位則主要包括詞、句、篇、章。福柯在話語的分析中曾指出,語言是在語言學當中由音聲等諸要素組合的結果,而話語主要是由針對對象而進行的陳述(énoncé)和陳述組合而成的命題,以及在諸命題構成的場域構成。其中陳述是話語的最基本的構成單位,它包含著詞句和詞句之間諸關系的總體,而對于話語的分析則主要是分析話語在歷史進程諸多變化的形式。薩義德在分析福柯與德里達二人對于文本理解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二者對于方法論的選擇,即將文本與外在聯系的分析以及文本內在結構的分析。在《福柯的思想軌跡》一書中,中川久嗣認為德里達在對福柯理論批判的過程中,曾以西洋和東洋區分為例論述過“在西洋理性對于東洋理性的理解中首先要將其還原為西洋理性語言體系當中”。而在這還原的過程即翻譯的過程中必然要首先遵循語言系統中的基本結構與規則,同時這個過程也成為對東洋理性的束縛,他稱作這種翻譯的行為即為福柯的“監禁”。教育學領域話語的結構,除了具備語言結構中最基本的詞句和語言規則等還具備話語自身的內在方式即包含著主體和語境。謝登斌在《當代美國課程話語研究》中也分析了話語的結構與維度,他指出話語是具有權力與價值的對話性語言。話語,一般地來講包括三個基本維度,一是文本,是指話語的書面表現形式,即以文字符號呈現的事件或實例,這是話語的具體性的表現;二是理解,強調對文本意義的解釋過程,這是話語的對話性的表現;三是意義,是指話語反映的態度、價值取向以及建構的意義,這是話語的價值屬性的表現。[8]3其中,意義主要是主體在針對研究對象等問題論述中主體價值與觀念的表達,是主體主體性的體現。在此基礎上,教育學話語的結構主要包括:(1)詞和語句,是對研究對象的文本式表達的最基本結構;(2)術語,專屬于學術領域的概念與范疇,是在教育學的理論發展過程中不斷科學化地形成的理性概括;(3)文本,最終的話語呈現形式與存在方式,它由主體通過詞句和術語的建構所組成;(4)知識,是教育學話語的語境為話語的陳述提供了一個“場”。在知識的場域,將針對對象的術語和詞句的表述中所存在的和主體試圖表達的觀點給予一種學術意義。社會學家彼得•伯杰曾在論述社會建構的過程中指出社會文化背景對于話語陳述中的重要意義。
四、教育學話語的特征
(一)教育學話語具有科學性與普適性
教育學自學科產生以來,科學性與獨立性一直是其學科追尋的目標。這一歷史過程中不僅有盧梭給教育學預留的科學之位,赫爾巴特給予教育學以心理學和倫理學為理論基礎以成其科學之名,當然也包括教育學所經歷的實用教育學、精神教育學以及元教育學的過程都為教育學的科學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而對于教育學的話語陳述則是這一歷程中的具體展現,它不僅在話語中陳述了主體對于教育學理論發展的省察之思,而且也呈現了教育事實與教育本真之論。海德格爾在其哲學思辨中也曾闡釋過話語與理性思辨的關系,他曾指出話語、語言、理性、上帝、思想是同一回事,它們共同的本質就在于讓存在顯示,而“讓某東西顯示”正是話語(語言)的最主要功能。[9]張永祥將我國教育學話語分為常識性話語和理論話語,其中理論話語主要是由專業人員所掌握的遵循科學世界的邏輯和原則而開展的“科學話語”。雖然在主體上張永祥的教育學理論話語單純地是指那些受到系統化和專業化訓練的研究學者,但其在此基礎上也闡述了教育學理論話語中的特征。他指出:教育學理論話語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就是逐漸遠離日常教育生活,它要對日常教育事實和教育經驗作出提煉、概括、加工和抽象,使之具有更大的解釋力和一般化的特點。理論話語的教育學重視理性法則,以理性為中心,演繹構建抽象的邏輯體系。理論話語的教育學則具有邏輯上教育學話語的方式、結構與特征的內在聯系性和一致性,是系統化、綜合化、整體化的知識體系。理論話語的教育則遵從科學世界的邏輯和原則。理論話語形態的教育學則遵從科學理性。理論話語的教育學則是用“科學話語”來表達的。[10]129-130與教育學話語的科學性特征相應的則是教育學話語所具有的普適性———一方面是指,教育學話語可在教育實踐過程中被教育主體廣為使用,并可在知識體系上可被廣大民眾所理解的特征;另一方面是指對于教育問題的理性闡釋的教育學話語,不僅在具體的教育問題當中而且在具有共性特征的一類教育問題當中具有指導作用。它不是對于具體事件的經驗性解釋,而是對于日常經驗的抽象化和概念化的科學闡述。從歷史上看,我國教育學歷史上教師職業與教育活動的開展直接促進了“儒”的產生,而儒學理論中發展的最著名的特點之一就是在封建社會人人誦讀《五經》和《四書》傳承著儒教理論。《四書》和《五經》無論是從政治角度上說是科舉的內容之一,還是從教育的層面上談是教育內容之一,當然現代來講也已經成為我國教育學研究者的必讀著作之一。但是,其著作當中所含有的教育原則以及教育目的等的論點也早已成為人們所熟知的話語之一。從現實社會上看,教育理論研究者所提出的新的理論觀點,以及對于教育問題改進策略話語等通過期刊、雜志和專著以及網絡手段的傳播很快能為人們所關注和理解。一方面在于教育自古以來為人們所關注的話題之一,教育的功用與價值不僅在教育理論研究者而且在與教育息息相關的廣大民眾來講都已經具有一定的理性認識,例如“教育先行”,“生命教育”早以為廣大民眾所津津樂道。另一方面,教育實踐活動是教育學話語的實際指向,其話語的科學與合理性都需要實踐活動這一標準的檢驗。因此教育學話語必然需要在廣大民眾(教育學話語的傾聽者)中通過傳播與知識的普及以及廣大民眾的理性認知來實現教育學話語的科學性地體現。而正是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教育學話語逐漸發展著自身話語的普適性以有助于自身在實踐上適用,同時也在不斷地反思的進程中推動著教育學話語的科學性發展。此外,教育學話語的科學性與普適性并不沖突,實際上正是教育學話語對于教育基本理論的科學性論述,才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教育學話語普適性的可能。
(二)教育學話語具有規范性與實踐性
首先,教育學話語本身所依賴的自然是不同國家地域中的語言體系與語法規范系統,而語言體系則從外在性上直接賦予了教育學話語的規范性特征。與此同時,教育學話語所根植于的社會領域也制約著教育學話語的內容手段與論述方式,它正是通過一定社會文化領域當中的知識體系來實現著話語主體的主體意志。追溯教育學的歷程即可發現,教育學話語在傳統教育學階段傾向于對基本教育原則的闡釋,其話語強調教師在教育領域的重要作用。而后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學則為教育學話語提供了“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等實踐性話語平臺,拉伊則為教育學更多地賦予了實驗心理學的話語特征等等,這些都在教育學話語的發展中賦予了那一時代的規范特征。同時,話語在人類交往的語言體系中規范著人類的知識的內容與手段,同時也以文字等形式展現著人類的文明進程。而這種話語也在人類文明開化的進程中被人們所使用,并貫穿著人類的共識與主體的意志。徐輝等人認為話語是在一定的特殊的社會環境基礎上,在社會情景中的關于社會交往的言談方式。人類的話語方式包含了其對社會環境的理解,是人類認知與傳遞世界認知的特殊形式的話語。它是社會生活和交往的重要決定因素,包含著那些了解世界的人的權力關系網絡話語。此外,教育學話語本身對于專業概念與范疇的解析,是教育學話語規范性的另一種體現。教育學話語針對具體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的專業理論闡釋,賦予教育學理論獨有的定義標準和原則,屬于教育學整個學科立足的基礎之一,支撐著整個學科理論的構建與發展。其次,話語本身來源于社會實踐,是主體對于社會事實的表達。教育作為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傳遞人類社會文化知識經驗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而教育學話語針對教育事實和教育活動的研究對象,是對教育事實的實踐性陳述。話語作為主體意志的實踐性表達,是對日常生活的事實與價值的解釋,它不僅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而且對社會結構的建構也具有一定的反思作用。費爾克拉夫在《話語與社會變遷》中也表明“話語”是社會實踐的一種形式,且其主體的意圖在于將語言使用當成是社會實踐的一種形式,但是主體的話語并不是一種個人行為或情景變量的簡單折射。“話語既是一種表現形式,也是一個行為形式———以這種形式,人們與世界產生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第二,話語和社會結構是一種辯證的存在關系。話語由社會所構成,并受到社會的規范和制約,在社會意義上它具有建構性。”[11]與此同時,教育學話語不僅植根于社會生活實踐,同時教育學話語的最終指向是教育實踐,它以解決教育基本理論和教育發展的問題為目標,從而促進著教育學話語的理性發展。當然,教育學話語作為一種教育活動的理性解說,它對于不斷變化的社會現實也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劉鐵芳在分析教育學范式的問題及話語的變革時曾指出“既成的教育理論跟真實的教育生活相比總是僵化的,滯后的,流變的教育生活與生活世界才是教育話語活的源泉”[12]17-21。
(三)教育學話語具有民族性與歷史性
篇5
關鍵詞:城市民俗文化 農村民俗文化 差異 整合
民俗是作為主體的人所創造并享用的對象,它存在的全部價值就在于具有實在的功能,滿足著主體的需要。從鄉村到市鎮、再到都市,是人口流動、聚集和社會發展的漸進性結果,它們各自的民俗文化形態正是不同空間下主體的階段性需要的表達。“城市民俗”與“農村民俗”作為民俗空間類型中最重要的兩個領域,其研究既是人的研究,也是社會的研究。
一、城市民俗文化與農村民俗文化在社會結構上的差異
不同的社會結構是產生不同文化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城市民俗文化與農村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存在著截然不同的質的差異,即在于城市與農村的社會結構帶有截然不同的性質。城市自興起的那個時刻起,其社會結構就與農村有著極大的不同,城市的出現被視為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標志之一,這種文明的表現首先在于地緣關系打破和替代了農村所存在的濃厚的血緣關系,從而使社會結構的變化成為促使城市民俗文化與農村民俗文化出現差異的一個主要原因。
二、城市民俗文化與農村民俗文化在文化背景上的差異
所謂民俗文化背景,是指民俗民俗文化在其滋生與發展的過程中所處的基礎條件及文化氛圍[1]。雖然農村民俗文化也受到文化環境因素的制約與影響,但是與城市民俗文化相比,能夠對城市民俗文化起到影響和制約的因素,要比農村民俗文化的范圍廣闊的多。
1.農村與城市的經濟方式不同
農村以農、林、牧、副、漁為業,其生產依賴土地等自然資源,具有自給自足的性質;而城市匯聚著工商百業,依靠資金、手藝、交換、時局而發展。鄉村經濟雖是舊時的經濟支柱,但易受地形、氣候、水源等因素的影響,同時鄉村遠離政治中心,因此,它在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中不可避免地處于從屬的地位;而城市的行業生產能超越地理因素的束縛,成為政治與文化中心不可或缺的基礎,并以上層社會和市民階層的需求而在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中領有主導的地位。
2.農村與城市的人口特征不同
農村的主體是農民,他們的人口構成較為單一,大多以血緣村落相聚居,并依賴祠堂、族譜、族規、族長而凝聚成宗親群體,他們的文化程度一般較低,主要從事田間的體力勞動。城市的主體是市民,他們多為遷徙之徒,先后來自八方的鄉野,具有多族源、多姓氏的特征,并且相互雜居于空間狹窄的街巷之中,各干其業,經長期相處、磨合,逐漸褪去原先的地方色調,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城市的居民因生活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而廣聞博見,相對農民來說,構成了文化素質稍高的人力資源,同時也因為各個地方的不同人員整合出新的城市民俗文化,不同于其以前生活環境中的民俗,并很快適應其中。
3.農村與城市的語言應用不同
農村的語言應用一般取方言土音,常用俚語俗稱,少見新詞新語,地方性特色突出,村民間的口頭語言彼此雷同,反映出他們生活的群體感強,而個性化弱。城市的語言應用因市民八方匯聚而五音混雜,一般為下層多地區方言的紛呈和上層官話的并用,并逐漸混成新的城市語言。相對鄉村語言,城市語言因階層、行業、教育、交際等情況的不同而表現出個性化的特征,且語詞豐富,新語迭出,包容著豐富而鮮活的社會生活信息。
三、城市民俗與農村民俗在心理特征上的差異
由于歷史的時間原因和地理的空間原因,在中華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下,形成了近現代以來中國特有的鄉土農業文化和都市工業文化兩種不同文化類型的異質并存,體制原因造成的城鄉二元社會結構[2],導致了兩種不同的文化土壤,在這些文化土壤上根植出各自的社會心理特征和價值觀念體系。城鄉兩種文化心態的總體差異,比如在政治心理方面,鄉村是圣賢期待心理占優勢,而在城市則是獨立自主意識占優勢。不同代際之間的社會心理差異,如鄉村社會第一代人表現為苦難的忍耐和聽天由命,而城市社會的人則表現為解放的追求和艱苦創業;如對第二代人的比較:以食為天、故土難移與忍辱負重、游離謀生;對第三代人的比較:壓抑的變態歡愉與新生的困惑奮起;對第四代人的比較:不畏天命的發財意識與自覺平庸的享樂主義。
四、農村民俗與城市民俗的整合
農村民俗與城市民俗在存在明顯差異的同時,還呈現出不斷整合的趨勢。
1.城鎮化的發展決定農村民俗文化與城市民俗文化整合的趨勢
近年來,由于高速公路的連通、行政區劃的調整、衛星城鎮的建設、經濟開發區和保稅區的建立、郊外大學城的發展、一小時都市圈的規劃等,加快了都市化的進程,確立了大都市作為中心城市的地位,帶動了周邊中小城市和鄉鎮的發展[2]。
2.民族精神的一致性加速農村民俗文化與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鄉民、市民同作為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繼承著共同的民族精神。這就是:愛鄉愛國、團結統一、平和勤勞、自強不息、入世樂生、包容天地。作為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屬于民族的整體,它超越地域、城鄉、階層、職業的限制,促進了內部的文化認同與民俗傳習。
3.“移風易俗”的倡導與推進將最終推動農村民俗文化與城市民俗文化的整合
孔子早在春秋時期就提出了“移風易俗”的概念,并把“移風易俗”看作道德建設的重要方面。司馬遷則主張“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注意到時空變化對風俗的必然要求,體現出銳意進取的務實精神。“移風易俗”既有倫理道德的要求,又有時空變化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驅動。
在城鎮化、市場化、知識化、現代化的驅動下,城鄉的差距正在縮小。這不僅體現在物質生活的層面,更反映在精神觀念的層面。城鄉之間確實存在著觀念的互感,并從深層推動著城鄉民俗的整合,隨著時代的發展,城鄉之間的差距逐漸縮小,當城鄉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處于同一水平之時,城市民俗與農村民俗這兩條軌跡便會融為一體,變成一條軌跡,從而構成華夏民俗板塊,這是時代使然,也是歷史使然,但也許會需要相當長的歷史階段才能完成。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 教師 文化建設 制度倫理 合作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因素,教師文化的再生是突破既有的個人主義模式,進行文化重建。教師的觀念及行為的轉變,是一種內生性的自愿成長的動力,是教師文化建設的基石。教師需要以共同的愿望和信仰為基礎,以相互分享價值觀為主,溝通和傳播思想文化,這便是教師文化的再生過程――從孤立走向合作。
一、教師文化的內涵
教師是一個學校教學活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承擔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傳播知識和經驗的文化工作者。教師作為文化工作者也會形成自身的文化――教師文化,這是反映教師的價值、經驗、風格、規則和習俗的統一體。教師文化是指教師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即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系列的知識技能、價值取向、思維方式以及行為規范的總和[1]。這是從宏觀角度對教師文化的理解,而筆者主要從微觀角度定義教師文化,認為教師即是處在同一學校環境中的教育工作群體,教師文化便是在此條件下的教育工作者因為受一定價值觀念的影響,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聯系方式和溝通模式。簡言之,就是教育工作者之間的人際關系狀況。
教師文化是學校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教育工作者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形成的,能夠代表教師群體共性的價值取向和職業行為特征,并成為維系教師團體和諧相處的精神力量,它決定著師生甚至于學校的發展走向。基于此,我們必須盡快建設一種新型的、合作的、更適合時展變化的教師文化,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激發教師的活力和動力,深層挖掘教師的工作能力。
二、教師文化建設的制度倫理嵌入
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A)將教師文化分為四類:個人主義文化、派別主義文化、人為合作文化、自然合作文化[2]。筆者著重解釋個人主義文化,因為這是影響教師文化與時展緊密結合的主要因素。個人主義文化,即教師擁有強烈的獨立成功觀,很少干涉其他教師,他們不喜歡變革,也不愿與同事合作,避免與他人討論變革。受我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我國的教育活動具有一定的個人主義文化色彩,主要表現在:
(一)教師中心的教學觀
在傳統的教育過程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教育活動圍繞著教師進行。教師與學生是“教與被教”的關系,這種“獨斷專行”的文化特性導致教師對于開展教育改革活動產生不適應性甚至出現抵抗反應。
(二)教學的封閉性
因為傳統教育中教師占主體地位,教師一般獨立完成教學工作,教師既不參與別人的教育活動,又不歡迎他人介入自己的課堂教學,同事之間互不干涉。這種封閉性的教師文化排斥溝通和交流,潛在地排斥合作與開放,使教師的教學處于彼此孤立的狀態。
(三)教學的保守性
傳統的教師工作是傳授已有的經驗,只是照本宣科的講授,并不存在專業智能的提升,因此教師不希望自己多年累積的知識經驗受到挑戰和沖擊,不愿意接受相應的教育改革。
這種傳統教育的專業個人主義沿傳至今,雖幾經改革,但是對現在的教育實踐活動仍然產生著重大甚至不可磨滅的影響。這使很多教師的日常工作在孤立的環境中獨自進行,缺乏與其他同事的交流,更不用說尋求他人的幫助,教師之間相互隔離且互不依賴。雖然能夠在學科和班級中保護自己,使自己的教學工作免受領導、同事、外界的影響,但同時教師之間也缺乏真實的交往和溝通。這種缺乏開放、信任的心態,導致教師自己不愿意主動進取,也不愿看到同事有積極進取的表現。顯然,這是封閉的教師文化,使教師處于彼此孤立的境地,教育教學改革的工作難以開展,而落后的教師文化又保護了教師的這種“封閉”,教師文化進入一個惡性循環中。
教師文化是在學校與課堂的各種人際關系聯系的基礎之上形成的,這個形成過程不是一個人單獨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師內化的認知過程和外顯的行為過程的相互作用。而在教師文化的生成機制及其過程中嵌入制度倫理的相關內容,對建立與發展良好的教師文化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在制度倫理中,制度不僅僅是一種規范體系,更是一種理念,如何在教師群體中形成這樣一種“自在的”文化,讓教師與教師之間形成人與人的合作是制度倫理考慮的核心問題。制度倫理最后要體現的就是教師群體中的一種心理定勢,這種教師合作的文化一旦形成便很難改變,最終形成制度定勢。
三、教師“合作”文化建設的對策
針對“孤立”的個人主義的教師文化,在制度倫理條件下深入思考,筆者提出合作的教師文化。具體對策如下。
(一)營造適宜的學習氛圍
古語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合作的教師文化必須在溫暖的、可信賴的、相互支持的學校環境中建立,在適宜的教學環境里,教師才能有良好的心理狀態,有積極的心態才愿意自我促進、自我發展。教師合作學習的基礎是以彼此平等的心態對待他人,將每個人內心構建的不同知識結構分享給其他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之間互相表達自己的見地、交流不同的看法,在溝通中分享彼此的觀念、相互學習,相互切磋,使個人得到知識和能力的升華。在這種學習氛圍中,讓教師感受并體會到教師文化的價值和意義,更堅定他們建設合作教師文化的決心。
(二)樹立教師團體意識
所謂團隊是指為了達成共同目標彼此分工協作相互依存的人群[3]。培養教師的團體意識,強調教學目標的團體性而不是個體性,使教師真正意識到自己是教學團體中的一分子。確立共同的團隊目標,不僅能使教師深刻地感受到在自身教學工作中與同事的互關性,實現教師之間的真誠溝通與友好交流,推動教師合作文化的構建,而且能增強教師的存在感和學校主人翁意識,在團隊活動中不斷地認識自我、超越自我,有利于形成教師間“自發的合作”的狀態。 為了使團隊目標能夠順利實現,還可以建立團隊活動的監督機制,完善團隊制度建設,有效地發揮團隊的力量。
(三)開展合作技能培訓
合作的教師文化需要必要的合作技能,而當前大多數教師缺乏這種合作技能,所以我們要通過培訓提高教師在溝通交流中的合作能力:(1)開展新型的專家講座。通過有經驗的教育工作者的系統講解,可以使教師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合作的內涵,系統地領悟合作要求和努力的方向樹立合作榜樣并進行經驗推廣;(2)樹立學習榜樣。通過鮮活的實例讓教師體會到“榜樣”的力量,通過向他人學習,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當然,合作技能的培養除了通過專家引導和榜樣學習之外,更重要的當然還是教師自身的努力,在合作過程中發揮自主能動性。不僅要充分認識到教師文化建設中合作的重要意義,還要真誠地致力于教師文化建設的實踐活動中,通過外在的條件和自身的努力提到所需要的合作技能,成為合作的教師文化的主動建構者[4]。
(四)落實多元合作的教學評價機制
教學評價機制是影響教師文化建設的重要因素之一。傳統的教學評價機制以單一的教學成績為主,現行教學評價機制雖然對此進行了改善,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并沒有得到貫徹和落實,所以我們必須建立和實施多元評價機制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為構建教師合作文化提供外部力量支撐。為了促進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教育領導者要建立靈活的合作小組,為使合作組的合作情況的評價能夠具體化和常規化,就要制定新的評價標準,使評價標準可以測量和定位,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合作小組對于促進教師合作文化的作用。而且要使多遠合作的評價機制與獎懲制度相結合,這樣本來是單人的個體獎勵就變成小組的集體獎勵,使作為組成合作組的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是受獎勵的對象。這樣不僅增強了教師的團隊意識,而且促進了教師間的積極合作,使教師間的合作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
總之,制度倫理考慮到教師文化建設要更多地體現人文關懷,在全民共建和諧社會的大環境大背景下,教師共容易接受合作的文化建設。在建設過程中,教師自身的思想認識也至關重要。“非正規制度”更強調教師之間的合作與共贏,進而實現教師文化的良性取向,使學校生機勃勃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顧明遠.教育大辭典(上冊)[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A.Hargreaves.Culture of teaching:A focus for change[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234- 235.
篇7
1.1醫學院校化學學科特點對化學教師提出了新要求醫學
院校的化學相關課程,往往作為醫學基礎課在第一學期開始開設,學生剛剛步入醫學殿堂,對于醫學知識興趣很高,但是卻不能正確認識化學對于醫學的重要性,只是對臨床專業課充滿了興趣與期待,另外由于化學學科需要記憶的內容多,知識點比較零散,課程枯燥,所需理論不能馬上轉化為實際應用,實用性不強,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缺乏學習的興趣,主動性較差,從而導致了化學相關課程的教學效果不佳,學生厭學。歸咎其原因,就在于教師,教師要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1]。這些關鍵就在于化學教師要具有豐富的醫學知識,在講授化學理論時,能夠引入醫學知識,深入細致的闡明醫學與化學的內在聯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主動接受。目前,醫學院校的化學教師多畢業于各師范院校化學專業,在醫學院校教學工作中,面臨兩個最突出的問題:一是更新知識途徑狹窄,醫學院校化學教材更新換代周期一般較長,教師周而復始地講授同一本教材,外出進修、學習機會又少,結果造成知識結構的萎縮、陳舊,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高[2]。二是醫學知識匱乏,由于化學教師從未接受過系統的醫學教育,所以在講授化學與醫學的聯系時顯得力不從心,一些生動的醫學例子,自己不理解,只得被迫割舍。
1.2現代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對化學教師提出了新要求伴隨
著現代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現代醫學教育模式已發生了轉變。課堂教學已由單一的板書、掛圖、模型,轉變為了圖片、影像、動畫、聲音、模型為一體的綜合教學模式,充分激活學生的感官,教學內容更直觀、更形象[3]。尤其是隨著電腦虛擬技術的發展,出現了投入少、教學效果明顯的虛擬實驗室、仿真實驗操作軟件。這就要求化學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才能駕馭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目前,從事化學相關課程教學的教師,計算機水平普遍不高,缺乏必要的計算機系統培訓,僅僅只能滿足簡單的操作,較為熟練的掌握Office辦公軟件,但是對于制作課件的Author-ware、Director、Flash、Dreamweaver、Photoshop等多媒體應用軟件知識極其欠缺,尤其是對美國劍橋公司出版的世界最優秀的化學桌面軟件ChemOfficeUltra化學輔助系統知之甚少,導致了制作課件水平較低,往往只是板書或教材的搬家,沒有體現出多種媒體的綜合應用,教學課件缺乏趣味性和互動性[4]。
2醫學院校化學教師進行繼續醫學教育的措施
對于醫學院校的化學教師而言,應該結合所授課程的專業特點,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加強理論基礎,提高業務素養。
2.1通過自學努力提高化學教師的醫學素養
醫學院校不同專業的化學課程主要有《醫學化學》、《基礎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等,這些課程基本上都是化學本科專業的主干課程,對于一名合格的化學教師而言,這些課程的化學功底都比較扎實,但是在講授過程中卻無法與書中滲透的醫學知識緊密聯系起來,因此這就要求化學教師首先應在吃透所授教材的基礎上,選擇性的查閱醫學相關書籍,特別是《生理學》、《生物化學》,學習掌握醫學知識,做到言必有據。這樣才能保證在講授的過程中,闡述醫學知識,分析化學反應在生命體內的轉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5-6]。另外,為了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可以查閱一些計算機書籍,系統的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的Office辦公軟件、化學專業軟件和多媒體課件制作軟件的操作。
2.2通過聽課系統的學習醫學知識
化學教師除了聽同科老師的課,取長補短,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以外,重點是系統、全面地聽醫學課程。這并不是要求化學教師跟班聽所有的醫學課程,可以先選擇有代表性的和自己講授內容直接相關的學科,譬如《生物化學》等,每學期可以堅持跟班聽取一門,以后可以聽取其他學科,積少成多,逐步消化,提高自己的醫學知識水平。另外,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中,自己所授課程有關的精品課程資源,或其他學校教師的授課視頻,借鑒別人的經驗,取長補短,充實自己的教學內容。
2.3通過繼續深造努力提高知識涵養
化學相對于其他醫學學科而言,知識更新速度較慢,但是化學教師不應該滿足于現狀,可以通過參加各類學歷教育、短期培訓或者外出交流學習的機會,充實自己的知識,拓展自己的視野,提高自己的學歷[7]。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才能不斷從自身的需求出發,時時學習,處處學習,通過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涵養,創新自己的教學,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2.4通過實踐不斷反思提高教學水平
化學教師應該邊自學邊實踐,理論聯系實際。這里的實踐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給醫學專業教師說課,重點說化學教材中所涉及醫學的內容,找問題,查漏補缺,嚴格杜絕講錯醫學知識。二是邊用邊學,使用一系列輔助教學軟件,制作高水平、高質量的多媒體課件[8]。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與反思,才能促進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進教學效果。
3結束語
篇8
安全知識的講解是本課程的重點和難點。一方面安全教育所涉獵的領域大而廣,沒有專業的基礎知識和長期的工作積累,難以把相關知識組合成一門系統的課程。另一方面考慮到授課對象的學習能力,講解內容還要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我們在課程中講授的安全知識包括通識類、危險化學品、基本實驗操作規范、消防知識等。通識類安全知識主要介紹實驗室日常使用的水、電、煤氣等的使用要求與注意事項,化學廢棄物的種類和相關的處理規定,以及養成良好實驗習慣的重要性。講課中會援引一些案例,如我校某實驗室冬季沒有關閉窗戶,致使暖氣水管被凍壞,一些較貴重的設備被供暖水浸泡,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某課題組人員在進行有機合成實驗時,未對冷凝水管加固處理,中午外出吃飯時未留人照看實驗室,從而導致水壓升高,水管連接處松動,冷凝水流入電氣設備中,造成較大損失;還有如果煤氣燈關閉不嚴,一旦發生煤氣泄漏,后果會更加嚴重。這些看似細小的問題,都會帶來很大的危險性,學生在進入實驗室之前必須引起注意。實驗操作規范是一門學問,不僅體現了實驗者的綜合素質,同時也是實驗室安全的重要保證。大學實驗室中使用的儀器和藥品較多,操作步驟也比較復雜,而實驗指導教師常常會忽略對基本實驗操作規范的要求。例如高中化學實驗中會強調溫度計的使用方法,不能用溫度計攪拌溶液,溫度計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溫度計使用完畢后應該立即放回溫度計套筒中;然而到了大學階段,有的學生使用溫度計時卻很不熟練,水銀溫度計經常會被打碎,實驗室的水槽底部因此經常有水銀沉積。再如在玻璃管加工實驗中,經常發生學生被割傷或燙傷的意外事故。這些事故歸根結底就是由于實驗人員操作不規范、儀器整理不及時導致的。介紹一些基礎化學實驗操作規范,目的是讓學生明白使用實驗儀器的基本原理與操作方法,并將學到的相關安全防護知識應用于其他復雜儀器的使用之中。危險化學品部分是我們講解的重點,這方面的知識很系統也容易理解。學生應該知曉危險化學品的種類和標志符號,并讀懂試劑瓶上的標簽來判斷試劑的性質,或者使用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查詢材料的危險性。高校中使用的化學藥品種類多、性質各異,部分試劑具有易燃、易爆、腐蝕性強等特點。隨著高校科研項目的增加,有些課題組購買大量的有機溶劑,并貯存在實驗室中,這就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危險化學品的購買、存放、使用都有專門的規定,師生都必須嚴格遵守。學生還應該知道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征,懂得安全事故的預防方法,并采取正確的防范措施。消防知識包括“四懂”和“四會”。“四懂”即懂得火災的危險性,懂得火災的預防措施,懂得火災的撲救方法,懂得火災的逃生方法;“四會”分別是會報警,會使用滅火器材,會滅初級火,會逃生。這其中側重于滅火器的使用。火災是極端的危險情況。盡管這種情況極少發生,可一旦發生了就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實驗室人員應當學習相應的防護知識,遇到火災時保持鎮定,根據火災的性質,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滅火。這樣不僅會減少火災發生時的財產損失,也會降低實驗室人員所受到的人身傷害。如實驗儀器局部著火,應該用濕布、滅火毯等材料將其蓋滅,如果直接使用干粉滅火器,雖然可以迅速滅火,但也有可能使得儀器報廢,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當火勢較大無法自行撲救時,師生應當及時關閉電源,迅速離開并報警求助。
二、實驗室安全教育的實施效果
開設化學實驗安全課程增強了本科生的安全意識,提高了學生對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以往本科生們進入科研實驗室前,所受到的安全教育僅僅是師兄師姐的口傳心授,沒有系統性和規范性。許多本科生來到實驗室的第一項工作常常是清理玻璃儀器,這樣就會接觸到一些有毒的化學試劑。以前,學生對這項工作的安全性普遍不太重視,而現在則會主動地采取防護措施,戴上橡膠手套再進行相應的操作。經過安全課程的學習,本科生對實驗室安全有了正確的認識,能自覺遵守實驗室的安全規范,并常常指出所在實驗室存在的安全隱患和提出改進方法,推動所在實驗室的安全化進程,從而也提升了學院整體的安全水平。目前,我國實驗室的安全工作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理論課的學習只是安全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并不能解決實驗室里所有的安全問題。實驗室的安全教育應該是一項常態化的工作,需要學校全程化、全方位、多層次來進行,時時刻刻提醒學生注意人身安全。所以,我們還通過開設安全教育宣傳欄、建立安全教育網頁、聘請專家舉辦安全教育講座等形式,使學生不斷地學習安全知識,增強安全意識。
三、結束語
篇9
關鍵詞:花椒育苗關鍵措施
**縣花椒栽培歷史悠久,品質優良,大發展時期是20世紀80年代,尤其是1999年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建設以來,全縣已建成生態經濟兼用型花椒樹種面積達6.90萬畝,截至2004年底,花椒栽培面積達20.60萬畝,年總產量246萬千克,產值2460萬元,現已成為全縣支柱產業和拳頭產品之一。大面積種植的優良品種“大紅袍”、“**1號”以其粒大、色艷、皮厚、味濃香而暢銷省內外。**1號花椒種籽2002年被確定為省林木良種,正在全國范圍內正式推廣。但根據近幾年的實踐經驗,在發展花椒生產中,存在著兩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干旱年份,花椒育苗出苗率低于50%,有的甚至更低。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每年因出苗率低而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60萬元。二是降雨正常年份,花椒出苗率高,但會出現留床苗木數量偏多,每畝達5~6萬株,苗木數量的增加,導致了壯苗率的下降,據調查,達不到國家造林苗木標準要求、質量差的弱苗數量接近1/2,苗木質量的下降,直接導致造林成活率的下降,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難以估算。為了提高花椒育苗的出苗率和壯苗率,實現全苗壯苗的目的,現將花椒育苗的關鍵技術介紹如下:
一、選優質種子
種子的優劣不僅關系到育苗的成效,而且關系到花椒一生的生長、產量、品質及對環境條件的適應能力。因此,選用花椒種子首先要注意品種選擇,還要注意母樹的選擇、種子的采集、貯藏等相應的技術要求。
花椒育苗采種,要選擇當地生長優良的母樹作為采種樹。優良母樹指的是生長地勢向陽、樹體健壯、品種純正、品質優良、無病蟲害、大小年現象不明顯、結實多的8~10年生盛果期花椒樹。適時采種是保證種子質量的關鍵,過早過晚采種都不適宜。過早采種,種子內部營養物質積累不足,發芽率低,苗木質量差;過晚采種,種子易脫落,給采種帶來困難。所以花椒采種時間首先要掌握好種子成熟期,成熟種子果實外皮呈紫紅色,內部皮為藍色。采種最好在晴天上午進行,采回后在土場或竹籃(器)內晾曬,切忌在水泥地或石板上曝曬,以防灼傷種胚而降低發芽率。當果皮開裂,種子脫出后,除去雜質,晾干后備用。
二、種子處理
采集或購回的優質種子不宜久置,以避免種子表面油脂層因發熱而霉變,降低發芽率。同時,花椒種殼堅硬,油脂多,不透水,發芽較為困難,因及時進行處理,具體方法是先用水選法剔出秕粒,再將選出的飽滿種子置于缸中,加水至淹沒種子為宜,并加入洗衣粉或食用堿面(種子與洗衣粉或食用堿面的重量比為100:0.20),用掃帚把搗成糊狀,然后用清水沖洗,再用手進行揉搓,直至種子為灰褐色,出現麻點,清水沖洗6~7遍,直至清澈后,撈出陰干,并不斷翻攪,待干后,用細黃綿土或草木灰拌種(種子與黃綿土或草木灰的體積比為2:1),裝袋后放在陰涼通風處待播。春播種子需在第2年春季將土或草木灰篩去后,一是用開水燙種:即將種子放在沸水中(種子與沸水的重量比為1:2)急攪2~3min,再換溫水浸泡2~4h,濕放一晝夜催芽,帶少數種子開裂時,即可播種;二是濕灰處理,即先將草木灰加水潮濕,用手捏能成團不滴水為宜,然后加入種子(種子與草木灰的體積比為1:2)堆放,每天攪拌1次,10~15d后,帶灰播種。
三、育苗
3.1苗圃地選擇在山地育苗,應選擇背風向陽、土層深厚的平坦地或5度以內的緩坡地;在川地育苗,要選擇在排灌方便、地下水位1.50m以下,無重茬、無地下害蟲或病菌的中性或微堿性的沙質壤土或壤土的地方。
3.2播前準備選好苗圃地后,結合施基肥,要求做到“三耕三耙”,疏松土壤,平整地面,要求地內無根茬、無雜草、無塑料袋、無石塊。第1遍深耕應在40cm以上,有利根系深扎;第2遍應先施腐熟的農家肥2000~3000kg/畝、磷酸二氫鉀20~30kg/畝、磷肥30~40kg/畝,深度20~30cm,犁后耙平,然后作苗床(苗床長寬因地而異);第3遍使用硫酸銅,以防止病蟲害發生和危害,一般每畝1.50~2kg,先用開水溶解后,加水稀釋,再用噴霧器噴灑整個苗床,然后深翻,深度10~20cm,把肥料翻入根系生長的土壤中,再用鐵耙將小土塊耙出作埂,以便出苗。
3.3播種春秋兩季都可進行,以秋播為主。春播在土壤解凍后的四月中下旬(農歷“谷雨”前后)進行。秋播在晚秋土壤封凍前進行,秋播的種子經過冬季的冷凍鍛煉,第2年出苗早、扎根早、出苗整齊,還可增強抗旱耐寒能力。:
根據實際經驗,由于種子采摘、晾曬及播種質量諸因素的影響,應適當加大播種量,水選種以15~20kg/畝為宜。播種多采用條播方法,行距20~25cm,播幅寬5~10cm,播種溝深3~5cm,開溝后,溝底要平、撒種要均勻,覆土1cm左右(切忌過厚),覆土后沿播種行踩實,再灌冬水,然后要進行覆沙,覆沙量一般6~7m3/畝為宜,覆沙厚度為1.50cm左右,以提高出苗率。并灑毒誘餌,以防鼠兔害。同時,在春季出苗期切忌灌水,以免土壤板結,降低地溫,影響發芽率。無灌溉條件的地方,播后用牛、驢糞覆蓋,上面撒一些細土,有利于保墑,保證出苗。
四、播種后的管理
4.1除草間苗
春季出苗后,當幼苗長出3~5片真葉時間苗,將弱小苗、病苗、叢生苗除去,當幼苗長到10cm左右進行第2次間苗,去弱留壯、去小留大,每隔3~4cm留1株,有利于壯苗率的提高,當年每畝就能培育出3~3.50萬株,苗高50~80cm的優質壯苗。每次結合間苗進行除草。
4.2施肥、灌水
主要是進行土壤追肥,追肥2-3次,一般在7月中旬前結合降雨前后或過干旱時澆水進行,以氮肥為主,后期以磷、鉀肥為主,在前期正是苗木生長旺盛時期,每畝每次施尿素或硝銨10~15kg。施肥時,應沿播種行進行,如葉面上有肥料顆粒,應及時處理,以免灼傷葉面,并結合松土,將肥料翻入土中。苗地過干澆灌時應在上午10時前或下午6時后進行,用跑馬水灌溉,以免漫灌而導致土溫過低,不利苗木的正常生長發育。根外追肥,宜在早、晚進行葉面噴施,利于壯苗,在7月中旬前,用0.30%~0.50%尿素,一般3~4次,7月中旬后用0.30%~0.50%的磷酸二氫鉀,一般2~3次。
4.3病蟲害防治
花椒苗期主要有蚜蟲和花椒鳳蝶危害葉片,要及時防治。
篇10
關鍵詞 韓國影視;儒家文化;文化心理
一、韓國當代影視的發展與流行
韓劇從20世紀80年代舶來中國,從愛情劇《藍色生死戀》、家庭倫理劇《愛情是什么》到本世紀初的《大長今》,隨著中國電視受眾群體的增多而迅速在國內流行。
韓劇對于中國的觀眾可謂深入人心。大街小巷從音像店到商鋪和手機鈴聲到處響起的《大長今》的主題歌,隨處可見的某方便面的韓女廣告、某礦泉水的韓星廣告,各大小電視臺熱播的韓國影視劇給國人的生活也帶來了變化,如韓式餐飲生意興隆,韓服婚紗攝影成為很多年輕人結婚相冊中的一部分等等。韓劇不僅豐富了國人的業余生活,而且影響甚至左右了很多青年尤其青年女性對愛情婚姻的價值判斷。
韓劇在國內的流行主要由于東亞文化圈共存的對儒家文化的認同感。不僅韓劇,新加坡和日本的影視劇曾同樣在國內深受歡迎。這種文化的同質性是東方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在當代文化形態及價值的轉型期國人的迷失和對傳統寧靜和諧文化精神的渴望。尤其韓劇,在內容和表現手法上更為純凈雅致唯美。優美的畫面、無論樸實還是華麗但都生動傳神的對白、悠揚動人的音樂、準確細膩的表演、細致深刻的心理刻畫、東方文化特有的仁義、禮孝、含蓄、內斂,切近而遙遠的熟悉,感動著世紀之交的中國滄桑巨變中渴望親情和諧生活的人們。從韓國的影視作品中,我們看到了很久以來被忽視的純凈和溫暖。而且儒家思想在現在的韓國依然保存得很好,這些都會讓人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二、韓國影視的民族文化心理與儒家文化
1、積極進取、達己達人的人格精神
韓國儒學的發展歷程中,著名的粟谷先生即李琪把儒家的“仁義”“忠信孝悌”規范進行系統化,上升為為人處世之道上之君子人格,從倫理層面升華擴展到宇宙人我,即所謂“民族志向”。民本、為民思想,才能產生好效果。他主張利與義的統一、經濟的繁榮與道德的進步密切相關,即使在儒家經典里也毫不回避這些:“徒以利害為急,而不顧是非之所在,則乖制事之義;徒以是非為急,而不究利害之所在,則乖以應變之權權無定規,得中為貴;義無常制合宜為貴得中而合宜則義與利在其中矣”這種文化內涵在韓劇中就表現為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內化舉手投足的細節在韓影視劇作中隨處可見。在《大長今》中,徐長今從宮女到醫女,從母親被迫害致死到師傅鄭尚宮被迫害致死,劇作者刻畫長今的悲痛不是怨天尤人,不僅沒有自暴自棄,沒有以其治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反而在放逐中找到了方向,潛心向學,用不可替代的精湛醫術戰勝了小人之困擾,從而獲得精神的力量。《大長今》最后以長今為一高危產婦剖腹手術成功,終于驗證了自己的醫學理論結局,讓觀眾始終沉浸在她的歡樂之中,讓我們久久停留在她執著奮進、積極進取的精神之中而深受鼓舞和感染。
在歷史勵志劇和青春勵志劇中,我們最容易被震撼的就是主人公在艱難的環境中埋頭苦干、不畏艱辛、勇于克服小人設置的種種陷阱和障礙而最終取得成功的泣血奮斗史。人的生存是艱難的,很少人生來就在富宦之家,所以追求個人的成功和發展,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得靠個人堅強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目標。在這個奮斗過程中,默默承受來自權勢斗爭和陰謀陷害等帶來的壓力,常常把一顆充滿憤怒的心調節到平常心的狀態極為難得和重要。同時還要寬恕曾經傷害過自己的小人,用包容的心去感化邪惡的心,用正直的信念去影響卑鄙低俗的權欲,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和性命去成全壞人的欲望以達到勸誡懲惡的境界。這種人格的高尚和人性的升華是韓劇中所崇尚的人格精神和完美人格。
這種人格精神在韓劇創作者們所表現的韓國歷史中,通常是政治文化的核心人物,換言之,也是推動歷史進步的靈魂人物,在某種程度上改寫歷史或者引發思想變革和社會變革的人物。比如《大長今》中的醫女長今引發的男尊女卑傳統之變、《商道》中的19世紀初朝鮮巨商林尚沃的“商而優則宦”,都極大地影響了傳統政治文化的嬗變與革新。《商道》描寫19世紀的韓國商人林尚沃的奮斗歷程,作為一個商人,林尚沃是成功的。他是一個以“賺取人心比賺取金錢更重要”為宗旨的商人。林尚沃從小就有個要當“譯官”的心愿,但眼看考取功名無望。他只好和父親一起棄文從商。面對商場上的鉤心斗角。他始終如一地以“經商就是做人”的觀點,跨越國界,歷盡艱險,艱苦創業,最后成為商界奇才。這種人格的修煉與升華帶著儒家思想特有的烙印,激勵著困境中的青年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富貴不,在困境的磨礪中保持正直上進的品質,在面對明槍暗箭和委屈甚至精神的欺凌折磨中涅更生,從而感天泣地,止于至善。同時在韓劇中令人回味的是那些曾經超出倫理道德底線的人,曾經陷害別人、背叛朋友、愛情的人,幾乎都有一個因果相報的臨終救贖,因對別人的罪惡感和被以德報怨的感召,這種救贖宣揚了邪不壓正的人間天道。
2、長幼有序、謙卑、禮讓的人倫觀念
在韓劇中,親情比如手足之情、舐犢之情、反哺之情都描摹得濃郁深厚。在《大長今》中,長今之母病逝山坳,小長今采來野果喂到奄奄一息的母親嘴里并反復的懺悔請求母親對自己貪玩任性的原諒;《黃手帕》中尹紫英對年少失怙的弟妹無私的照顧、對年邁外婆的贍養;還有《小婦人》中母親為了惠得、未得等四姐妹的成長忍辱負重、忍受丈夫的打罵、外遇和撫育四個女兒的勞累。這一幕幕,都反映和折射出東方倫理的禮、孝之義,無不感人至深,令人扼腕。
令人難忘的還有一些作為小人物出現的老人家,嘴里老是罵罵咧咧,罵兒女、罵老伴、罵街邊不守禮儀的小青年,看來熟悉又親切有趣,一如我們身邊的有著大男子主義的父輩們。大多數韓劇并不展示歷史風云的波瀾壯闊和社會進程的縱橫捭闔,而是傾力于對紛繁陸離的現實生活進行工筆素描和對平凡人物進行特寫放大。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人物的悲喜交加都會在電視劇里得到淋漓盡致的細微表現。大到財產婚姻的爭論,小到鍋碗瓢勺的碰撞,家長里短與兒女情長在平淡煩瑣的縱橫交織中盡顯人生的無際無涯、不可捉摸。平實而又復雜的人生在電視劇中得到了全景化、立體化、人性化的展示。同時,韓劇通過這些小角色的言行把普通人、平凡人的真實、瑣碎的生活細節展現給我們,不僅使劇作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而且還以大眾化的審美趣味贏得了觀眾。
齊家是儒家思想的美好愿景。家是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是一國之基。所以,家庭被置于首要地位,家庭中的倫理秩序被一再強化。在韓劇中,作品所著力表現的內容不僅僅是家庭成員的關系與親情,對家庭秩序的關注也是其特點。所以,關注家庭、家族,將表現家庭成員的情感世 界作為電視劇表現的中心,是韓劇的一大特色,也是吸引眾多青年、中年甚至老年觀眾的看點。“孝是韓國人最重視的道德品行之一。孝是尊重父母與祖先。心存愛與尊重,對父母、對祖先盡最大情義的一種習慣或行為舉止。”“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也!”孝悌作為儒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發揚光大了。不僅在中國,在韓國“孝悌”的思想也被放在至關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是小到維護家庭大到維護國家和社會秩序的基石。洪日植說:“孝作為韓國人的觀念文化,幾乎是我們的信仰。”不論是“孝”是“悌”,在每一部韓劇中都有表現。如電視劇中晚輩對長輩的尊敬,對權威的絕對服從,對上級的畢恭畢敬都體現了韓劇對“孝”的提倡。至于“悌”,我們可以看到韓劇中,弟弟、妹妹必須對哥哥、姐姐用敬語,夫妻之間在公開場合也使用敬語,男女之間使用敬語稱呼對方為“小姐”或“先生”,即使在學校、工作單位,也要對比自己早入學、早進單位的人用敬語稱呼“學長”或“前輩”。
總之,這些方面共同構成了“仁”――儒家思想的核心。它形成了一個頗具特色的思維模式和文化心理結構,而構成這個思維模式和文化心理結構的四大要素是血緣基礎、心理原則、人道主義和個體人格。強調血緣紐帶是“仁”的基礎含義。孔子把“孝”“悌”作為“仁”的基礎,把“親親尊尊”作為“仁”的標準,維護氏族家長傳統的等級制度。建立在血緣基礎之上,以“人情味”(社會性)的親子之愛為輻射核心,擴展為對外的人道主義和對內的理想人格,構成了一個具有實踐性格而又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這一模式日益滲透到廣大人民的生活、關系、習慣、風俗、行為方式和思維方式中。它終于成為一種無意識的集體原型現象,構成了一種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結構。
三、當代韓國影視與當代中國影視
對當代韓國影視的激烈抨擊時有耳聞,而這些否定性評價也并非中肯,韓國影視劇在中國的流行并非毫無理由。這種文化沖擊,說是乘虛而入并非無稽之談。反觀當下中國,在當代的中國傳媒中,我們看到的卻是轉型期文化呈現出的多元文化并存狀態中電影電視人表現出不盡如人意的信仰和價值的迷茫與失落,文化和道德價值的混亂,對利益的偏重而本末倒置表現出華麗的形式與內容的空洞蒼白的不足。作為面向大眾的文化產品沒有自己的“根”,不能把握歷史的主流從而引導現實主流文化,不能站在歷史的角度反思當今社會,從而弱化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之責,讓人深思。
當代中國影視不乏優秀作品:《三峽好人》《瘋狂的石頭》,但極度奢華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夜宴》等所表現的空洞浮華卻也盡顯文化的虛無和嚴重的形式化。結構的失衡導致了文化市場上的良莠并存、參差不齊,最終形成核心傳統文化的普遍缺失。這種缺失還有文化政策和利益的原因。
唯有在文化多元共處的框架中,謀求多元文化之間的對話交流、、相互學習、共同發展,才是比較理想的文化互動模式。外來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融合后的多元文化結構,是韓國近代歷史中文化領域發展的極大成就,這種文化結構也成就了韓國和它們的影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