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技小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5 18:17: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科技小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初中科技小論文

篇1

課堂提問是師生交流的橋梁,是提高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手段,有效而恰當的提問是對學生已學知識、技能掌握情況的檢查;能夠啟發學生思維,開闊學生思路,對學生學習重點、難點的掌握是一種幫助;調節課堂氣氛,增加師生情感的交流,對課堂教學的和諧發展有著促進作用??梢钥闯?,課堂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教師依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對課堂教學的環境和氛圍進行良好的創設,對提問情境進行精心設計,提出帶有計劃性、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使學生的主動參與欲望得以充分的激發,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思考,調動學生積極性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加強與人交流的能力。

1 初中物理課堂提問有效性差的原因

(1)教師有著學生要升學的巨大壓力。面對校方要提高學校升學率等個方面的壓力,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都盡可能的把所有知識點、題型灌輸給學生,多講解重點、難點,沒有時間運用有效的課堂提問。

教師之間有著競爭的壓力,導致教師要把學生逼出成績,還以此來作為努力奮斗的目標,使學生的作業量加大,延長了學生做題的時間、學生的聽課時間變短了。

由于物理在升學考試中所占分數不高,每周安排的課時很少,而教師的教學量又大、教學任務重,致使在課堂教學中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進行課堂提問。

(2)有些教師的知識結構比較狹窄。一是專業知識不夠扎實,不能在短時間內對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使學生很快理解;二是教師缺乏綜合性的知識,使物理課堂沒有活力過于呆板,沒有創新性問題提出,使學生得不到全面發展;三是教師對教育科學知識的缺乏,使教學缺少預見性,導致盲目性增加,對課堂的駕馭不夠靈活,對學生的提問抽不出一定的時間來。

教育觀念落后,沒有及時更新教育理論知識,使教師認為學生掌握知識、能夠取得好成績、考入重點中學就是教學的主要目的,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更是忽視了課堂提問的作用。

(3)課堂有效提問技能的缺乏。好的課堂提問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加強師生交流、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廣博的綜合知識和教育科學知識,而且要有豐富的實踐性知識。很多初中物理教師卻少有效提問的技能,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差。

2 初中物理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2.1 減小教師的壓力,改變評價制度、增加課時

(1)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評價制度,落實素質教育,用素質發展評價取代升學考試評價,在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更關注學生的素質發展狀況,以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學生評價的重要內容,也是對教師工作實績評價的重要依據,使教師從升學率中解脫出來。

(2)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成績這一單一的方式來對教師進行評價,轉以教師的綜合能力為評價標準,使教師在師德師表、教學、育人、教研、合作、管理等多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肯定,減少教師的壓力,使其能夠積極、自信。

(3)適當的增加一節物理課教學課時,使教師可以有時間進行有效的課堂提問。

2.2 教師要加強學習教育教師知識

(1)學校要組織教師進行各種方式的學習、交流活動,使青年教師盡快掌握教學業務,提高教學業務水平。

(2)教師要加強自學意識,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自學,不斷增強學科知識,開闊學術視野,使自己在課堂教學中充滿自信,游刃有余。

2.3 有效物理課堂提問技能的掌握

(1)提問的目的和目標要明確。課堂提問是一種教學手段,是教師擁有的重要工具之一,通過提問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了解,能夠改進教學,促進學生很好的學習,進而提高教學效率。提問的目的性要明確,提問的目的要能幫助教學目標的實現,不應偏離教學目標,不能成為無效提問

(2)要具體精心設計合適的問題。一是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在關鍵要害處設置問題。教師對問題的設計范圍不能有隨意性,要以教學需要為提問設計的客觀依據,需要進行提問的要問不可少,還要精心設計確保提問的效益,不必要的提問就不用問了,以免畫蛇添足;二是要保證設計的問題難易程度適中,應該有一定的廣度、深度和梯度,要有利于訓練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潛能和求知欲望,引發學生的創造性;三是問題的設計要做到清晰簡明,使學生聽了以后,就能了解其內容,把問題記住,通過和綜合知識信息的思考做出正確回答;四是問題的設計要在新穎、奇特中包含疑點,能夠和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相矛盾,造成他們的認知失衡,從而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使學生努力搜尋信息來解決疑問。

(3)選擇恰當的時機進行提問。一是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狀態來進行提問。如學生在因舊知識的影響不能順利的把知識遷移過來時,學生疑惑、一籌莫展時,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胡思亂想時,當學生有所感悟、躍躍欲試時;二是根據教學視角、教學的進行狀況來加以把握,進行提問。

(4)提問應面向全體學生,給每位學生同等回答問題的機會,在全體學生中隨機叫學生回答,并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留有不同的等候時間。

篇2

   

   

自1993年使用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材以來,廣大教師已經逐漸地熟悉了新的課堂教學步驟"五步教學法"。五步教學法在對教材的處理上,練習占有較大的比重,而且富有變化,使課堂容量加大,節奏加快,時間緊湊,氣氛活躍,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深受廣大教師的青睞。我們也不難發現,在練習方面,幾乎每節課都會有同桌兩人一組的"對練"(Pair work )和前后三、四人一組的"組練"(Groupwork)等小組活動方式,這成了課堂上不可缺少的練習方式。那么,這些小組活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究竟起到哪些作用?教師在課堂上如何穿插、實施和控制小組活動呢?本文想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來探索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  

一、小組活動的實施方式  

小組活動為課堂教學提供了簡便、有效的操練方式,這些活動主要可以穿插在以下幾種教學步驟之中進行。  

1.在"呈現(Presentation)"環節后  

在"呈現"新的語言項目后,就轉入操練(Drill)這一環節,目的是幫助學生熟悉新的語言項目的書面和口頭形式。此時的操練難度一般不大,以教師控制式的機械性練習為主。教師可以出示一些圖片、幻燈、實物、提示詞等"指揮"學生進行練習,這時最好穿插Pairwork(內容簡單的話不必讓學生先準備,反之,事先作些準備),直接以快頻率的方式讓學生一對一對地(pair by pair)、一問一答地進行下去。學生可以通過視覺、聽覺、口頭表達,很快地掌握新的語言項目。這樣做的特點是節奏快、密度大、頻率高,使學生在緊張熱烈的氣氛中興趣濃厚,人人參與,差生也跟得上。  

2.在"練習(Practice)"階段  

"練習"階段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加深對新的語言項目的理解,鞏固新的語言習慣,為在實際中進一步自如地運用作好準備。練習的內容應該具備一定的難度,學生在問答時有較寬的選擇余地。這時適宜穿插"對練"或"組練"方式,用幾分鐘時間讓學生看圖、看物問答,模仿對話,表演課文對話等等。教師要巡視監聽,對有困難的"對"或"組"進行一些必要的指導,充當"助手(helper)"或"引導者(guide)"的作用。練習結束后一定要抽查幾對或組當堂表演,以了解練習情況,并對表演出色的組進行適當的表揚,以鼓勵學生的積極性。這個階段的特點是節奏放慢,頻率放低,但密度大,氣氛活躍,學生參與意識強,有利于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  

3.在"鞏固(Consolidation)"階段  

這個階段的目的是使學生在多種模擬日常生活的背景中,運用所學的語言解決實際問題來體現語言的各種功能。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來作答,答案是多種多樣的,不可預料的,學生的自由度較大,有充分發揮創造的機會和余地。這時候最好以"組練"方式,如進行角色扮演(一般用學生真實姓名為好)、會談、討論解難、模擬采訪、擴展對話、補充想象性結尾等等。教師要提醒學生結合課文中的語言形式來表達,注意人物的身份和具體的場合。教師往往扮演裁判(judge)、評委(commentator)的身份。這時的特點也是密度大、氣氛熱烈活躍,學生們有充分發揮、表現自己的機會。隨著課堂語言實踐量的增加,學生獲得了充分的語言實踐的機會,為獲得"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小組活動通常穿插在以上三種教學步驟中,然而,教無定法,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二、小組活動在教學中的作用  

對絕大多數中國學生來說,課堂環境幾乎是外語學習的唯一場所。教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利用積極因素,避免或消除消極因素,采用更適合于學習者語言發展的課堂教學方法,是外語教學是否成功的關鍵之一。小組活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始終起著積極作用。  

1.小組活動在課堂上起到操練語言、有目的地實踐語言項目的作用,從而達到當堂鞏固的效果。  

新大綱中提出在教師對學生進行訓練的過程中要使學生的"言語技能發展成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學生對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的掌握是否充分,是其能否運用所學語言表達特定功能的必要條件。通過教師設置的與課文和學生實際相關的交際情景,學生能通過小組活動進行大量的操練,加深對語言形式和意義的理解,從而使"言語技能"到"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發展成為自然和可能。  

篇3

以色列研究人員找到一種讓截癱人士和“閉鎖”綜合征患者與外界溝通的方法,甚至還能利用他們的鼻子操控輪椅。

研究小組利用一個可以將鼻壓轉化為電子信號的設備,成功地令“閉鎖”綜合征患者在不依賴刺激物的條件下書寫信息,并能令截癱患者有效地操縱電子輪椅。

這種“鼻息控制器”通過一條橡皮管戴在鼻子上,這與醫院病人用于吸氧的管子沒有什么不同。但并非所有人都能使用這種鼻壓裝置,因為研究發現在健康對照組中有1/4的人對軟腭的控制不足。軟腭是鼻腔通道的一部分,可以讓你控制吸氣強度。但對那些有著足夠軟腭控制能力的人來說,鼻息控制器能讓試驗對象享受到新的自由度。

研究者先對36位健康者通過控制鼻壓來玩電子游戲的反應時間和精確度進行測試,同時測試他們使用鼠標和游戲控制桿的能力。研究小組發現,對軟腭擁有良好控制的人,其鼻息控制的可靠度與熟練使用鼠標和游戲控制桿的可靠度相當。

研究小組對3名“閉鎖”綜合征患者進行試驗,這種疾病使患者只能通過眨眼睛來和別人交流。其中2人很快就學會利用字母選擇和組詞程序進行溝通和表達。

對那些有著行動或交流障礙的人來說,鼻息控制器能為他們提供一種使用各種設備的方式,從而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小腿粗老人患心臟病幾率低

法國科學家發現,小腿粗并非壞事,這可能預示著心血管功能良好,發生血栓和心臟病的危險也越小。

法國國家健康和醫學研究院的?蘇里克博士及其同事共同完成了這一研究。

專家調查了法國第戎蒙彼利埃及波爾多的6200多名居民,其年齡在65-84歲。

結果發現,與小腿細的老人相比,小腿粗的老人發生頸動脈斑塊的幾率要低29%。

專家指出,小腿的粗細與向大腦供血的關鍵通道頸動脈密切相關,小腿越粗,頸動脈出現斑塊或阻塞的危險就越小,發生血栓和心臟病的危險也越小。

專家已將小腿周長作為診斷頸動脈硬化的新指標。

上班路途遙遠易出現疼痛焦慮等健康問題

上下班路途太遠,耗時太長,是許多大城市上班族面臨的問題。一項調查指出,上班路途遠近,與健康密切相關。

研究者調查了近千名公司雇員,結果發現,上下班時間單程多于90分鐘的人,超過1/3經常出現脖子疼或背疼。而交通時間短于20分鐘的人,只有不到1/10的人會出現此種情況。此外,上班路途遙遠的人更容易出現焦慮、失眠等問題。對此,研究者建議,上下班時最好先步行一段路,再乘坐交通工具。(李姜)

英國研究發現重色輕友是普遍現象

篇4

一、注重聯系性

l.科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

美國化學學會會長,哥倫比亞大學教授R.布里斯羅指出:科學是一門中心的,實用的和創造性的科學??茖W在為全人類提供衣食住行,解決環境污染、能源危機、資源短缺和改善健康等方面都有重大貢獻;科學理論從發現到轉化為生產力的周期縮短,大量高科技產品的涌現,特別是人類遺傳基因密碼的破譯,科學中的化學起著關鍵作用。

一隨著科學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學科分支越來越多,但是,科學發展的另一個趨勢卻是越來越強調學科之間的融合。其實,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都是綜合性的,需要多學科通力合作才能圓滿解決。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建立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理念。

如初中化學有一道常用的練習:如何鑒別蒸餾水和食鹽水。特別方法除了化學以外,教師還可以啟發學生試用物理方法、生物方法等,從初中的知識層面來看,應該找出近十來種方法。

再看下面的實驗題:廣口瓶中盛有正在萌發的種子及一裝有NaOH溶液的小燒杯。放置一段時間后,U形管的a、b兩端液面有什么變化?這道題目,與NaOH的性質有關,同時也涉及到植物的呼吸作用和氣壓變化等問題,打破了單一的學科界限。通過練習,有利于學生擺脫知識結構和思維結構的局限性,提高了知識綜合應用能力。

2.理論和實際的聯系

在傳統的化學教學中,往往注重概念和定理的教學,并將科學描述成中立的、客觀的和不受個人偏見影響的學問。事實上,科學脫離人類社會就可能被歪曲。也許就因此而使那些對人類和與自身有關的東西感興趣的學生,失去對科學的興趣。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努力把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使科學學習更接近我們的日常生活經歷。

質量守恒定律最初在1756年俄國化學家羅蒙諾索夫通過在密閉容器中煅燒金屬錫的實驗發現的。然后,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德國化學家朗多耳特及英國化學家曼萊,又相繼重復或改進了上述實驗,用更精確的實驗數據(相對誤差小于千分之一),證實了質量守恒定律。1860年確立的原子——分子學說,也從物質結構的觀點,支持了這一定律。質量守恒定律的成功之處,在于它對化學實踐的正確指導。以質量守恒定律為基礎的化學方程式,廣泛應用于工農業生產和科學實驗,為人們的判斷和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效益。質量守恒定律也為我們解釋一些生活現象提供了理論依據。

氧氣制取和性質實驗課。教師給每組同學m克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粉末,要求制取盡可能多的氧氣,并做氧氣性質實驗。每組同學基本上都收集到三瓶多四瓶不到的氧氣。利用裝滿氧氣的三個集氣瓶,完成了三個氧氣性質實驗。這時,教師提出一個新的問題:能否利用本次實驗的數據,來測出氧氣的密度?課后思考方法和原理,下次再進實驗室來解決學生。學生意猶未盡地下了課,實際上又進入了一種新的“憤悱”狀態。求算氣體的密度,必然要知道氣體的質量和氣體的體積。而實驗中氧氣質量的求算,就要利用質量守恒定律。理論知識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把學習引向深入,使學生保持旺盛的學習情緒。下節課,當學生算出自己的“氧氣密度”時,對照氧氣的實際密度,又會進入新一輪思考。

二、注重實用性

初中科學新教材以科學知識在社會中的應用為背景,以科學、技術、社會,三者關系為主線,注重知識的綜合性,突出知識的實用性;與舊教材相比,在教學內容社會化、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縮短學生與社會生活之間的距離等方面有很大進展。我們不妨試試讓學生用科學的觀點來分析下列問題。

用自來水直接注入金魚缸,不久,金魚的魚體會發生潰瘍;時間長了,金魚還會死亡。但是,如果將自來水在太陽下曬一段時間后,再注入金魚缸,則不會發生上述情況。為什么?中國家庭一般都使用鐵制的鍋,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鐵鍋有益健康,向全社會推廣使用鐵鍋,為什么?家中熱水瓶長期使用后,在瓶膽上會沉積水垢。用微熱過的食醋倒入熱水瓶,浸泡一段時間后,水垢便能除去。什么原理?到菜場買菜,怎樣才能買到新鮮放心的肉食品呢?有一種非常簡便實用的方法-PH試紙法,只要將肉的滲出液滴到試紙上1秒鐘,然后與標準比色卡比較即可。若顯橙色或淡綠色,說明是鮮肉;若是藍紫色,則已變質,不能食用。什么道理?這些知識很實用,又聯系了科學中的水、NaOH、酸、PH等內容,使科學知識在學生面前少了幾分乏味感,多了幾份生活的親和力。

三、注重開放性

首先,教師在教學觀念上要開放,改變教師與學生的主從關系,建立起互動的交流關系。教學形式應靈活多樣,打破一味閉門造車的老框框,做到既有課堂,又沒有課堂。教學方法上,要讓學生能體驗學習;在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探討中,相互誘導,相互激活思維。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把多媒體作為主要的教學手段,充分溝通學科與世界的聯系。網上與網下結合,實現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其次,要設計開放式教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開放式教學問題既可以是實驗題型,也可以是情景題型。這類問題開放不封閉,問題材料立意新穎,條件充分,問題的切口相對比較寬泛,給學生從多角度打準切人點提供更多的可能和機會。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多樣性,能要求學生運用各種思維方法從多個層面審視。選擇最佳途徑,獲得正確結論。答案不是唯一的,有可能呈現不同條件下的不確定性。看下面例題:

氫氣是一種理想的“綠色能源”。1980年我國已制成了燃氫汽車,該車可乘12人,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行駛了40公里。

1.為了有效發展民用氫能源,可否利用電解水或用鋅與稀硫酸反應來作為氫氣的來源?較經濟的可供開發的制氫方法有哪些?

2.由于氫氣具有______的物理性質和______的化學性質,制得的氫氣還需解決的問題有______和______。

顯然,解決這類這種內涵具有發展性、思維無約束性的教學問題,需要學生查閱一定資料,聯系其他學科知識,進行開放式學習。

再次是構建科學、合理的開放式教學評價模式,多層次、全方位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注意設計開放式試題;答案盡量多元化,減少標準答案。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都給予肯定、鼓勵,提高學生成功的概率。對學生參與課外科學興趣活動,科學競賽,撰寫科學小論文等,也給予相應的評價,客觀地考查學生的科學素養。

四、注重實踐性

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茖W實驗是實踐性的最重要載體,應創造條件給學生更多的“動手動腳”的機會。例如:1.讓學生參與演示實驗,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2.改驗證性實驗為探索性實驗,擴大實踐的空間和容量;3.把某些實驗習題改為操作實驗。例如:量筒為什么不能用于配制溶液?可讓學生做一個小實驗:將一定量的熱溶液倒入量筒,冷卻后,發現溶液的體積將有所變化,道理也出來了;4.加強第二課堂,開展課外活動;5.增強作業實踐性,布置家庭小實驗。如:用牽?;ɑ蛟录净ǖ幕ò陙碓囍扑釅A指示劑。

學生通過實踐,發現一些客觀事物的規律,培養了思維的直覺性。在這過程中,學生不可能避免會遇到某些反常現象,出現與理論的某些差異,造成認知沖突的失衡,受到心理受挫的考驗。適時抓住這種挑戰機遇,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幫助學生分析原因,矯正負面的心理影響,以促進其研究性學習能力的形成。解決得好,挫折的經歷將帶給他們強烈的甚至是終生難忘的感受。

五、注重創新性

近代科學的發展史,可以看作是在創新理論指導下層出不窮的歷史。以化學藥物的合成比例來說,無論是已有百年歷史,曾被美國宇航員帶上月球的阿斯匹林,還是目前臨床用于治療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癌癥、艾滋病的許多藥物,都是由科學家在實驗室里合成出來的。

創新能力理論認為,正常智力的人,智力沒有高低之分,只有智力結構的不同。任何一個有智力的人都有創造力,但并非任何一個有智力的人都能發揮出創造力。也就是說,創造猶如人的智力中的寶藏,需要進行開采和挖掘,可見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我們教師去訓練和培養。在適當的教育下,學生的創新潛能,能夠得到發展和顯現??茖W教育的目標主要是以科學基礎知識、基本功能、基本能力和基本觀念為承載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完善其人格。

篇5

關鍵詞:國家課程;化學校本課程;行動研究法

文章編號:1008-0546(2012)01-0055-03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1.026

一、為什么要開發化學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是在國家課程之外的,根據學生發展需要和學校資源實際開發的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還有利于培養學生意志、情感和學習興趣。因此,理論聯系實際開發校本課程是具有很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指導意義的。國家課程開發受到社會技術發展和經濟變革的巨大挑戰,一些局限性與弊端日益呈現出來。如周期長,缺乏靈活性,不能反映科技的進步成果和當地社會發展需求的實際變化,國家課程以嚴密的知識邏輯體系構建起來,不可能充分考慮各地方各學校的實際,課程開發的核心位置是學科專家,許多課程中存在著學校專家與實際執行課程的教師相互脫節,教師處于被動地位,課程意圖不能貫徹等。這些都給校本課程開發提供了現實土壤和拓展空間, 它可以輔助國家課程,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優勢,促進學生個性潛能全面發展。初中化學新課程的實施,使得教學理念、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校本課程可以在此次新課程的實施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人于06~10年開設了《中學化學興趣實驗》的校本課程,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實踐與思考。

二、化學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1.化學校本課程開發要適應社會和學生需要的原則

設置校本課程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適應時代的要求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由于不同學校和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各不相同,統一的國家課程很難滿足不同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所以需要開發適應社會和學生需要的校本課程。 如在課程中我們開設了“探索溶洞的奧秘”、“指紋檢查和蔬菜中維生素C測定”等內容。

2.化學校本課程開發要有基礎和發展性原則

中學化學教育的特點決定其是一種大眾化的基礎教育,校本課程也應立足于此,認知水平上多以了解,常識性介紹層次為主,能力上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注重學生能力的發展,課程的設置應與國家教育課程相平衡,不能獨立于國家課程計劃之外,獨立形成課程,注意知識加深的程度,必須考慮總體課程知識體系和進度。如在課程中我們開設了“探究燃燒現象、照明彈原理”、“如何滅火,自制泡沫滅火器,滅火實驗” 等內容。

3.化學校本課程開發要有與時俱進的原則

化學校本課程的開發要選擇人類最新、最有價值的科學成果,要選擇與學生生活最近的課程資源,不斷地將新科技、最近的生活信息等內容引入課程。如在課程中我們開設了“里運河水質監測與污染處理”等內容。

4.化學校本課程開發要有興趣性的原則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選材和教學手段上要把知識性和趣味性融為一體。校本課程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開發,應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與探究的興趣,使學生樂學,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如在課程中我們開設了“玻璃雕刻―不用刀的雕刻”、“自制哈哈鏡―化學鍍”等內容。

三、化學校本課程開發的流程與策略

由于經驗的不足,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借鑒“行動研究法”的方法,采用了“課程研究開發實踐反思總結改進提高循環提升”的課程開發流程與策略,通過兩年的實踐,已經初步形成“中學化學興趣實驗”校本課程實施方案和一本即將出版的校本教材。為使敘述更加明了,下面就以我們的具體實踐為例來說明校本課程開發的流程與策略。

1.首先教師們認真研究校本課程的相關理論,統一思想,明確研究目標

我們認真研究了《化學課程標準》、《化學課程標準解讀》、《普通高中校本課程開發建議書》等相關書籍與資料,通過研究老師們認為應開發“中學化學興趣實驗”校本課程。因為對化學知識的了解,對生活的細致觀察,自感生活中化學無處不在,生活質量的提高許多情況下都需要對化學知識的了解與使用;學生們早就對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象充滿了好奇和極大的興趣,充滿了自主探究的渴望;還因為科學離不開實驗,可以說,沒有實驗,就不會有現代科學技術,在某種意義上也就不可能有現代社會??茖W理論正確與否必須接受實驗的檢驗,所以,興趣化學實驗便成了校本課程內容的必然選擇。

2.根據教學要求和課時進行課程的規劃

良好的課程規劃會使得教學事半功倍,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與特點選擇相關內容進行設計。如我們對課程進行了如下的規劃。

示例: 課程規 劃

【課程目標】

充分利用、發揮實驗資源,滿足學生多樣化的發展要求。通過化學實驗探究生活中的各種化學現象,使學生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使學生興趣得到滿足、知識得到拓寬、創新精神和實驗能力得到提高,為今后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程資源】

1.實驗室的藥品、儀器及活動場所。

2.教師本身的化學素養。

3.學生濃厚的興趣和較好的科學素養。

4.生活中的許多化學現象。

【課程開設原因】

1.生活中化學無處不在,化學知識的了解與使用能提高生活質量。

2.同學們對生活中的一些化學現象充滿了好奇和極大的興趣,充滿了自主探究的渴望。

3.科學離不開實驗。

沒有實驗,就不會有現代科學技術,在某種意義上也就不可能有現代社會??茖W實驗是科學理論的源泉。綜觀自然科學的整個發展歷史,任何一個科學理論的建立和發展都離不開科學實驗的佐證。不論這樣的理論看起來是多么合理,在數學計算上又完美無缺,但是在得到實驗驗證之前,它仍不能成為科學的定論??茖W理論正確與否必須接受實驗的檢驗。愛因斯坦說:“一個矛盾的實驗結果就足以一種理論”。這句話高度概括了科學發展過程中科學實驗舉足輕重的地位。

據自然科學的諾貝爾獲獎情況統計,因為實驗工作而得獎的項目和人數,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這也從另一個側面使我們看到了科學實驗在科學發現中的重要意義。

科學理論的建立雖然常常源于實驗規律的總結,但它卻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質,因此在理論的指引下,實驗的探索往往才能得到正確的方向。

4.培養學生手腦并用的能力。

【課程主要內容】

生活中各種化學現象的原理及實驗探究。主要實驗內容如:照明彈原理;火蝴蝶;自制泡沫滅火器;酸堿性測定;助燃劑;防火布;自制銀鏡;糖尿病的檢查;小魔術;玻璃雕刻;黑面包;探索溶洞的奧秘等。

【課程主要形式】

理論探究――實驗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項――學生自主探究實驗。

教師呈現探究主題――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相關知識――探討具體實驗的原理及操作――學生實驗――實驗總結和實驗改進―― 個人相關實驗探究及個人小論文。

課堂時間分配:60分鐘/課時,介紹本課時主要流程―5分鐘;理論探究相關知識―15分鐘;提醒有關實驗的注意事項―10分鐘;學生自主探究實驗―30分鐘。

主要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理論探討法;講解法;討論法;歸納法;研究性學習法。

【課程要求】

1.積極思考配合老師理論探究。

2.清楚實驗的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項,細節決定成敗。注意聽講,否則實驗不成功甚至出現安全事故。

3.自主探究實驗要腦活、心細、動作規范。

4.認真完成實驗記錄并上交。

【成績評價】

采用記錄冊,用來記載學生出勤、紀律、作業、實驗態度、實驗結果、帶材料等情況。并依據文章作品,實驗產品,制作品等,及小組的集體表現情況。等級分為:優、良、合格、不合格。

實驗探究中的主動性、合作性、規范性、安全性的表現情況及實驗的完成情況;課堂的參與情況;作業完成情況;課外實驗探究情況。

3.在順利完成課程教學任務后,教師對于教學中出現的優點與不足進行總結,同時設計相關的學生調查問卷找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校本教材的編寫,以便于今后的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校本教材示例如下:(由于相關內容篇幅較長,此處只展示部分內容)

課時四 如何滅火

【活動目標】

1.了解常見火災自救的方法。

2.了解滅火原理和常見的滅火方法。

3.了解滅火器的種類、使用方法和適用范圍。

4.自制泡沫滅火器并進行滅火實驗。

【活動重難點】

自制泡沫滅火器并進行滅火實驗。

【活動用品】

演示:吸濾瓶,飲料瓶,試管(?準15×150)2支,橡皮塞,長導管,細棉線,銅絲,透明膠帶,細長棒(如:一次性筷子)2根。

學生分組:自帶:飲料瓶(瓶口大小適中),細棉線,透明膠帶,細長棒(2根),小刀。

實驗室準備:試管(?準15×150)2支,橡皮塞,長導管,銅絲,濃鹽酸,碳酸氫鈉濃溶液,洗滌劑(或肥皂粉)。

【活動內容】

1. 火災自救

……

四、化學校本課程開發的作用

(1)校本課程的開發培養學生的實踐和探究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全面能力得到了發展,不僅沒有影響學生學業水平,而且由于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在當年的中考,相關學生都獲得了滿意的成績。學校也大力支持校本課程的開發,給予了人員與物質的保證。

(2)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本身就是一個教師參與科研的過程,對于教師的科研能力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幫助。在校本課程開發中,教師要研究課程制度、理論、開發方法,還要研究探究型課堂的教學方法,錘煉教師教學技術與藝術。教師以現代科學教育思想為指導,夯實化學基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展知識視野,超越狹隘的教學內容,讓教“活”起來,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共同建構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也“活”起來,做到了教學相長。

五、化學校本課程開發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與感想

在校本課程開發中由于教師的能力所限,開發的內容往往熱鬧有余,而內涵不足,選編的內容對于學生的科學素養的發展有何作用不甚了解,很多情況下都是憑著以往的經驗研究新問題。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領會新課程的理念,研究新課程倡導的教學與學習方式,仔細揣摩新教材編寫的意圖與呈現方式,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才能適應新課程背景下的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