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培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9 09:11: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法語培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分院黨組:
根據地區分院、林業局政法委的安排和部署,全區檢察機關從今年五月份開始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在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中,我院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堅定社會主義法治信念,提高執法能力,促進影響我院檢察事業發展和不符合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實際問題,不斷增強檢察機關干警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努力實踐“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檢察工作主題,落實“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的總體要求,進一步端正執法思想,增強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為構建林區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新林區提供堅強的法治保證。按照《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院黨組積極組織全體干警參加學習教育活動,現將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全院共有干警19名,活動參與率達到100%。在學習培訓階段,院黨組組織全體黨員認真通讀中央政法委編發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讀本》;學習同志關于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重要講話;學習、同志在全國政法機關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以及地委政法委副書記朱洪祥、地委政法委書記郝敬江同志在全區政法機關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電視電話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鼓勵干警積極參加省院、分院和林業局組織的培訓活動。按中央要求采取靈活多樣的有效方式,組織全體干警分五個專題進行大學習、大討論。并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穿整個學習培訓階段的始終。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
我院黨組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是在分院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下開展工作,院領導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活動的開展,并做了周密安排和部署,隨即抽調人員組成“十八站林區人民檢察院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并下設辦公室,指派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在學習培訓階段全院干警認真參加每一項活動,把每一項活動的開展都作為提高自己政治素質、法律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和執法能力素質的一次機會,真正做到了“內化于心、外鑒于行”,達到了省院提出的“六個進一步”。
在開展“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五個方面的專項討論中,每名干警均認真撰寫發言提綱,在五次專題討論中都做了專題發言。在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中院領導親自抓日常工作、親自撰寫理論文章、親自記學習筆記、親自總結心得體會,并把“三個到位”和“四個帶頭”的每一項工作認真落實到位。
二、認真學習,初見成效。
篇2
1、教導廣大群眾遵守村規、民約,廣泛宣傳“維護治安人人有責”的觀念,宣傳治安防范知識,構造開展各種形式的治安防范活動。
2、充分發揮退伍軍人和民兵構造在維護社會治安工作中的作用,鄉專門成立了義務治安巡邏隊,巡邏隊成員實行編班巡邏,讓其參與綜治工作,同時根據需要,構造民兵退伍軍人參加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以完成應急任務。
3、增強對青少年的教導治理,聘請派出所所長為法制副校長,每月為中小學生集中上一堂法制課,使青少年法制觀念明顯增強,有效地預防減少了青少年犯罪,中小學生無輟學現象發生,違法、違紀情況明顯減少,法制宣傳真正發揮了作用。
4、健全治保、民調、巡邏、幫教、普法及綜治構造,并進行集中培訓,提高了各成員自身素質,充分發揮了其職能作用,增強了群防群治效果,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
5、增強對“三放人員”的治理,對我鄉3名“三放人員”落實了幫教責任,鼓勵和支持他們發家致富,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幫教率達到100%,改好率達100%。
二、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構造建造。
鄉政法委是領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領導機構,增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的建造,充分發揮其在維護社會治安和穩定方面的構造、調解作用,通過政法委調解各部門齊抓共管,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解決影響社會穩定和社會治安方面的突出問題,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空體系,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各項措施,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
1、年初穩定工作會議后,鄉黨委及時召開了政法工作專門會議,并針對我鄉實際情況,研究部署了全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調動并成立了鄉政法委員會,由鄉黨委書記任主任,鄉長、人大主席、政法書記為副主任,派出所、法庭、司法所、中心校、紀檢、武裝、、青年、婦聯、土地所、民政所主要負責人為委員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構造,同時由政法書記牽頭,分別與各村、鄉直機關簽訂了2009年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責任書,各村、鄉直機關也相應地建立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小組,各村由書記、主任負總責,由治保、民調、普法、幫教構造負責到人到事,逐層抓好落實,鄉直機關由機關負責人負總責,各分管人員抓具體工作。
2、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制定議事制度、例會制度、民事調解制度、治安防范制度、獎懲制度、矛盾定期排查、調解制度、月排查制度、掛帳督辦制度、首問責任制、追究制、上報制度、零報告制度,同時做好排查登記、普法登記和民事調解記錄。
3、推進農村四級聯網工作機制,落實10戶聯網責任制。
4、增強培訓,提高素質。鄉政法委對村兩委負責人,群防群治構造骨干和治安積極分子進行了集中培訓,通過培訓,提高了他們的業務能力,在有效地維護全鄉社會穩定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確保社會穩定,促進全鄉經濟發展。
1、繼續深入開展雙創工作,著力解決影響社會治安的深層次問題。
(1)、創安工作:為確保農村社會治安秩序良好,全鄉按照居民居住情況共劃分10個安全小區,落實了區長責任制,做好思想轉化工作,特殊人員轉化不了的逐級上報,集中力量把治安隱患解決在基層,形成了責任到人,齊抓共管,沒出現矛盾激化,無治安隱患,無集體上訪,創安工作真正得到落實,農村治安秩序明顯改進。
(2)、創模工作:我鄉按照縣綜治委的安排部署,積極構造開展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范鄉活動,層層建立構造,制定了規劃。主要做法是:綜治辦工作人員經常深入群眾征求意見,制定了村規、民約六章43條,及時掌握存在治安隱患的人和事,每月向鄉綜治委報告一次工作,綜合全鄉存在的問題,鄉綜治辦每季對全鄉進行一次綜合治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發現隱患,隨時向鄉黨委報告,例會研究解決。
2、鄉綜治領導小組在全鄉巡回排查,進行民主與法制宣傳,強化治安治理,增強對重點人的監控。
四、積極開展“平安家庭”、“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
(一)##村建立了以人民調解委員會為依托的民間糾紛調解“四級聯網”制度,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使村“兩委班子”從繁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精力進行謀劃和實施村經濟發展,加快了脫貧致富的步伐,充分發揮了黨小組長、群眾代表、村民組長應有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防止了矛盾激化。
(二)村民委員會和村黨支部各項構造健全并能充分發揮作用。
(三)民主監督有力,村干部依法接受村民理財小組監督。
(四)法制宣傳教導深入人心,村民保持學法、守法、依法講法。全鄉各村建立健全了普法構造網絡,由村委會成員對普法員進行宣傳講解,然后再依次宣傳,一傳十,十傳百,以點帶面,實行村民自我教導。
篇3
【關鍵詞】中短期 法語培訓生 語法習得
在法語教學中,究竟何種方法更為科學呢?我們首先需要區分兩個概念:FLS(fran ais langue seconde)和FLE(fran ais languee tranhere)。FLS是指以法語作為第二語言:這種情況出現在一些國家(包括一部分原法國殖民地),在這些地區,法語雖然不是當地居民的母語,但它是教育語言;或指一些法語國家的新移民。在這種情況下,法語的習得時間雖然晚于母語,但其語言環境相對成熟,學習者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法語。相反,FLE是指以法語作為外語:學習者因職業、文化、旅行等個人原因學習法語,但不是以生活或移民為目標。對于這些學習者而言,他們接觸法語的主要途徑是課堂。缺少自然的語言環境。
很顯然,對于大部分的中國學生,尤其是中短期法語培訓生而言,他們的法語學習屬于后一種,即FLE。他們生活在漢語語言環境中,課堂之外的語法實踐機會有限。因此,他們很難在課堂之外“自然習得”法語語法,而若想正確地用法語進行表達,語法的講解無疑是必要的。那么,語法在課堂中究竟應有怎樣的地位、占怎樣的比例呢?
習慣上,我們經常從教師的角度考慮怎樣的講解方式更有助于學生理解,而忽略了學生的感受。為了更清晰的了解學生對語法學習的認識以及他們傾向的學習方法,筆者對100名法語中短期培訓生進行了關于語法學習的調查。
通過對該調查結果的總結,首先我們注意到:大部分的學生(56%)認為語法會影響語言的理解與表達,并且94%的學習者都希望在法語表達過程中接受教師糾正自己的語法錯誤。也就是說,他們充分認識到了語法的重要性。并且有意愿提高自已的語法水平,提升語言的準確性。這與我們的設想是一致的。法語的語法體系與中文有較大差異,如果沒有系統的語法講解,僅僅依靠對于母語語法的認識,在法語表達過程中會受到一定的限制甚至會產生歧義。
除了語言表達的要求,另外一項調查結果也顯示出對于中短期法語培訓生而言,語法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在被調查者中。因“興趣”學習法語的占到21%,而其余79%的學生都表示因為留學(32%)、公派(26%)、移民(16%)、工作需要(5%)等客觀原因學習法語。學習法語并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只是他們下一步工作、生活、學習中的一種工具。這些學習動機決定了他們中大部分(70%)需要參加各種形式的法語水平測試。即使是那44%認為語法不影響理解與表達的學生,他們中也有一部分必須接受語言測試。眾所周知:對于準備去法國留學的學生而言,他們需要通過TCF或TEF考試,在這兩種考試中,語法部分都占了相當大的分值。也就是說,如果學生們希望通過幾個月至一年的法語學習在考試中取得滿意的成績,從而順利進行他們接下來的人生規劃,語法的學習與認知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語法講解在課堂上應占怎樣的比例?應采取怎樣的方式呢?
目前,在大部分的法語課堂上(59%),語法講解所占比例在1/3~1/2之間,且83%的學生認為他們接受的語法學習比例是合理的。在被問及:“認為語法教學過程中中文講解、翻譯是否必要”時,94%的學生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這項結果顯示:在目前的中短期法語教學中,完全的直接法教學是行不通的,語法講解占到了一定比例。而且學生們對于這種方式是認可的。由于缺少足夠的信息源,僅僅依靠課上的目的語交流,學生們很難完全理解所學內容,他們需要母語的輔助才能夠對其有充分的認識。也就是說,中國教師若采取全法語教學也許并不是最佳方式。對于中短期培訓生來說更是如此:他們與英語專業的學生不同,大部分都是從零起點開始學習法語。在經過3個月到1年的培訓之后,法語水平仍然十分有限。且被調查者中86%的學生年齡都在20歲以上,對于語言學習來說,這是一個不占優勢的年齡段:他們的模仿能力、記憶力都受到限制。要求他們在短期內用法語理解法語是不現實的。因此,法語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用中文對語法點進行講解。如何講解,是教學藝術問題:精講多練。邊講邊練。以及例句選擇適當等,均須顧及到。否則,也難達到事半功倍。
在具體的語法講解方面。60%的學生偏向首先理解課文。再進行語法講解。在課文中一般都會出現一些語法現象,如果在課文之前把涉及到的語法內容首先講解,那么學生們是完全被動地接納。他們能做的只是用規律檢查文章中的應用。然而,規律恰恰是晚于語言習慣出現的,這樣做與自然相悖,效果不盡如人意。相反,如果首先帶領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將本課中出現的語法現象交給學生自行總結規律。再由老師系統講解,那么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一個相對主動的接受過程。他們對于該語法點的理解更加深刻,記憶也更加牢固。
其次,69%的學生希望一次性接納某語法點的所有相關內容,另外31%的學生則只愿意了解本課所涉及的語法部分。也就是說,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即使當時并不能做到完全消化,他們仍然希望能從整體上全面地了解某個語法點。這樣的方法確實有其優勢:在語法點第一次出現時讓學生有系統的認識,今后每次的重復對他們的記憶都可以起到加深的作用。但筆者仍然認為,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應區別對待不同語法內容。對于較為簡單的語法。教師應尊重學生們的學習意愿,全面地給予闡述。而對于復雜的內容,若分毫不落地全部解釋,有可能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反而不利于語法內容的掌握。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介紹本科涉及到的語法部分,并對其做適當總結及延伸。
為了鞏固對語法點的認知,語法練習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學生們認為哪種方式更有助于他們的學習呢?56%的學生認為依靠整段文章進行的練習方式優于單獨的題目。的確,在考試過程中大部分的題目都是單獨出現的,但這是基于學生已對某語法有過了解和鍛煉。對于在學習過程中,初次接觸某個語法點的學生們而言,情景的設置和事件的對比是十分必要的。
篇4
關鍵詞: 法語 口譯教材 編寫原則
一、當前口譯教材的分類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會對于口譯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大,在需要大量口譯人員的同時,對口譯人員的素質要求也逐漸提高,這都促使市面上各種口譯教材的誕生。總的來看,目前的法語口譯教材可以分為三類:
1.針對某一從事專業領域工作人群的教材,比如關于導游、經濟、航天、機械、財會等。這類書籍并不少見:《法語導游》、《商貿口語脫口說》、《商務法語教程》、《經濟與管理法語》、《醫學專業法語教程》等,書中大部分都是各類場景的交際對話。
2.針對需要掌握口譯主要技巧和方法的人。很顯然,口譯技巧是口譯工作的基礎和關鍵,尤其是對記憶的訓練,記筆記、對數字的翻譯、譯前準備、跨文化翻譯等。比如《法語口譯筆記法實戰指導》等。
3.口譯備考書籍。例如《法語口譯實務》《法語口譯綜合能力》。該類書籍一般分為二級和三級,其練習取材于報紙、雜志或其他法語出版物,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體育、科技及司法。通過這些練習,學生可以擴充詞匯量,涉獵不同領域的知識,了解更多社會事件。
4.綜合類書籍,其中包含口譯理論、口譯的方法技巧,并有配套的口譯練習等,當前大部分的教材都屬于這一類。比如《法語口譯教程》、《漢法口譯教程――教你從容地表達》。
二、存在的問題
盡管有越來越多的口譯教材出版,但口譯教材的編寫還有待完善。筆者將目前口譯教材存在的問題總結如下:
1.目前的口譯教材很多都是由大量詞匯和閱讀材料堆砌而成的,單純強調語言的能力,不夠科學也不夠系統化。雖然有些教材按照主題分單元,但大多是閱讀材料改編為口譯練習素材,再配以同語注釋、口譯評析和參考譯文,忽略了口譯材料之間的銜接,沒有很好地將口譯技巧和材料結合起來。再者,一些口譯材料過于專業,沒有梯度的遞進,沒有考慮到學生學習口譯的階段性。
2.一些口譯材料機械地選取了報紙或雜志上的文本,沒有引入真實的口譯材料。而且教材中的同聲傳譯的比例較少,大多都是交替口譯。劉和平在書中提到許多口譯教材都要求學生完成非日常生活中的口譯任務,比如諺語、寓言故事、詩歌或者文學作品。這些材料并非實際的交際場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與筆譯教材類似,對于提高口譯水平幫助有限。
3.口譯作為一種交際活動,譯是一個方面,聽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環節。因此,作為口譯教材的補充,音頻或視頻類的語音材料是相當有效的。口譯區別于筆譯,因為口語是自發的且不可逆,在時間鏈上銜接而成。此外,口語不僅涉及選詞,還牽扯手勢、動作、眼神交流、語調、重復、口誤等。所有這些特點只有通過音像或者影像材料才能直觀地表現出來。這些語音材料的使用,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現場的氛圍,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更加易于學生練習。由于口譯教材的紙質印刷品不能及時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往往在運用語音材料方面有所滯后。
三、編寫原則和方法
如今的口譯研究已經不斷深入,與語言學、認知科學、跨文化交流學等交叉借鑒,口譯教材的編寫也應該注意其特點和規律。筆者認為,口譯教材的編寫應遵循以下原則:
1.科學性。口譯教材中的內容應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每個單元側重講解一種口譯技巧,并有配套的練習,以期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這些口譯技巧應當作為一個出發點,總結口譯中普遍出現的問題,并通過這些口譯技巧,在今后的口譯實踐中規避這些問題。此外,口譯教材中的題材應由普通到專業。當今不乏以主題來編寫的口譯教材,這類教材的主題的專業術語相對較難,學生一方面會從心理上產生畏懼,另一方面在接受程度上也不是很理想。
2.真實性。口譯教材中的內容應當取材于真實的口譯場景,通知、公報、散文、報紙或雜志的內容不應被選為口譯教材的內容。此外,現在許多口譯教材有配套的語音材料,其中需要有標準發音,也需要適當加入一定比例的方言發音或非母語人的發音,以呈現在真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不同口譯場景。學生通過這些真實的語音材料,能更好地理解不同的交際狀況及處理突發狀況的方法。
3.多樣性。教材的例句與練習應當涉及各類主體,形式也需要多變。在日常會話中,人的講話都不同程度地帶有語病或邏輯不明的現象。這就要求譯員在翻譯之前進行邏輯分析,明確脈絡,才能恰當地表達說話人的意思。
4.創新性。隨著網絡的發展,口譯教材不應該局限于紙質書,網絡也同樣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途徑,但目前的口譯教材還沒有和網絡結合。今后的口譯教材可以更多地利用網絡資源多、傳播速度快和易普及的特點,推出一些軟件幫助學生在線進行口譯實踐。
四、結語
在所有影響口譯教學的因素中,口譯教材起著首要的作用。一方面它能給予學生口譯的基礎知識,另一方面書中的口譯技巧及練習也能更好地為學生今后的實戰口譯打下堅實的基礎。口譯教材作為轉載口譯知識的主題,除了要以口譯理論為基礎外,還應與時俱進,真正與口譯市場的實際需求和發展趨勢接軌。隨著口譯市場的發展和口譯經驗的累積,相信口譯教材的編寫會有所改善。
參考文獻:
[1]劉和平.法語口譯教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2]徐嵐.同傳捷徑:法語高級口譯技能訓練與實戰演練教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陳偉.法語口譯實務(二級).外文出版社.
[4]唐杏英.法語口譯綜合能力(二級).外文出版社.
[5]蔡小紅.法語口譯實務(三級).外文出版社.
篇5
【關鍵詞】 企業文化 文化融合 國際合作 石油企業
Abstract :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economy has offered Chinese oil and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s the chances of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going global. As different nations and ethnic groups have inherited different histories and cultures, joint venture cooperation is facing a collision brought about by th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which also have posed serious challenges to corporate cul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only way to broaden the path of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s to constantly enhanc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mmunication, vigorously promote cross-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transform the "soft power" of corporate culture into the "hard support" in development.
Keywords : corporate culture; cultural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il company
隨著我國經濟高速持續的發展,能源的供需矛盾也日益凸顯,走出國門開拓國際市場是保障能源供給的重要途徑之一。進入21世紀,中石化實施了“走出去”戰略,目前已經在全球23個國家執行著40多個油氣投資合作項目,遍布非洲、中東、俄羅斯-中亞、南美、北美和亞太六大戰略油氣區,呈現“油氣并舉、海陸兼顧、常規和非常規協調發展、資源接替序列清晰”的良好發展局面。但是,伴隨生產的不斷推進,合資合作也面臨一個很大難題——文化沖突。合資合作企業不僅面臨企業文化的摩擦與沖突,而且也面臨由不同國家文化差異所帶來的碰撞。在推進海外上游油氣業務做大做強做優過程中,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提出了“要大力推進跨文化融合,努力把企業文化“軟實力”鑄就成為發展的“硬支撐”。 [1]筆者以中石化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以下簡稱國勘公司)的海外項目為例,就文化融合對實施“走出去”戰略重要性以及如何實現兩種企業文化的融合作一探討。
1. 語言是文化融合的橋梁
人類學大師泰勒認為:文化是復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它作為社會一分子所習得的任何才能與習慣,是人類為使自己適應其環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總成績。文化是形形和無處不在的,語言也是多種多樣的。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中語言發揮了難以替代的作用。由于文化和語言上的差別,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難。國際合作不但要掌握語言,而且也要掌握制約語言的運用、賦予語言特定意義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具備跨文化溝通的能力。要減少在相互溝通合作中的誤解,增進雙方的交流,需要有意識地學習和比較,增強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對異國企業文化的適應力,培養恰當表達和理解話語(口頭語和書面語言)的能力和技能,更好地實現合作與發展。
學習一門外語不僅要掌握語音、語法、詞匯和習語,而且還要知道使用這種語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觀察世界;要了解如何用語言來反映他們社會的思想、習慣、行為;要懂得他們的“心靈之語言”,即了解他們社會的文化。實際上,學習語言與了解語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開的。在與阿爾及利亞扎爾則油田提高采收率項目合作過程中,按照合同規定該項目合同語言、工作語言是法語。合作初期,中方所有的管理、技術人員都不懂法語,所有的工作和交流要借助翻譯。由于翻譯人員不懂技術,連中文專業術語有時也難以明白。初期交流十分困難,一個簡單的問題翻譯人員聽懂后再進行交流;工作人員看不懂法語資料,更不用說獨立工作,事事離不開翻譯。日常交流經常出現誤解,以至于影響了工作效率。為此,項目部加大法語培訓力度,派出9名同志赴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脫產學習法語4個月。同時,聘請石油大學法語教師到項目部培訓法語,所有在國內工作的同志都堅持每天半個工作日的培訓,打下了通過語言交流的基礎。
嘗到了語言交流的甜頭后,項目部形成了不成文的規定,凡是新招聘到項目部的人員,必須利用在國內等待辦理工作許可和簽證的時間,參加項目所在國語言培訓班的學習,使項目上所有人員在出國工作之前都已經至少進行了一次語言脫產培訓。另外,針對一些自身語言水平較好的同志進行了更高層次的口語或中級培訓。例如:項目駐阿爾及爾辦事處的同志,為了盡快提高法語水平,利用業余時間,刻苦學習,已經能夠在商務接待、法律合同、通關運輸、財務稅務等方面獨立開展日常工作和交流,特別是與索納塔克公司的相關部門進行日常性的業務聯絡。在聯合作業體(GROUPEMENT SONATRACH SINOPEC以下簡稱GSS),技術人員學法語,翻譯人員學專業,學習氣氛非常濃厚。GSS中方人員白天上班達九個半小時,晚上還堅持學法語。目前大部分人員可進行法語交流,也能看懂資料,翻譯水平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所有的部門經理在跟阿方的會議上均能用法語溝通,工作效率明顯提高,促進了雙方的交流,為實現聯合作業文化的融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 理解是文化融合的基礎
美國管理學家戴維·A·利克斯曾說過“大凡跨國經營的失敗,幾乎都是僅僅因為忽略了文化差異基本的或微妙的理解和體會所招致的結果。” 沒有跨文化的理解,也就不可能實現文化的融合,也就沒有跨文化合作的成功。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傳承著不同的文化。在國際工程合作中,應當努力消除“本文化中心主義”,即不能認為自己的文化優于他文化,也不能用本土文化的范疇和價值觀念去評判他文化,不要對他文化存在偏見和歧視,要樹立動態的、關聯的文化觀,這是對參與國際合作人員素質的極大挑戰。阿爾及利亞是一個阿拉伯國家,信奉伊斯蘭教,與我們中國人在文化方面存在顯著的差異。他們每天定時進行祈禱,不論當時正在做什么,大都會履行這項程序;他們每年除去公民法定假日之外,還有宗教假日。如每年的齋月期間,白天禁止飲水、進餐、吸煙、喝咖啡,每天工作結束時間大大提前。這些禁止的方面都是人的正常生理需求,許多阿方人員到中午就會十分饑餓口渴,以至于情緒波動較大,難以相處,導致工作被迫拖延。另外,阿方人員堅持嚴格的工作休假制度,無論工作進展程度和緊急程度如何,到期都會去休假,如果沒有人員接替工作,就只有中方人員單方面推進工作,即使安排別的部門人員接替工作,也會由于部門工作性質、內容的差異和責任心方面的問題,影響工作進度。
在阿爾及利亞的公司和政府部門中,上下級界限嚴格,每一項工作都必須按照工作程序開展,往往很多事情下級都會等待上級的決策和許可,工作時間大大延長。在與索納塔克公司的相關部門聯系工作時,必須事先進行預約,才能進行商談和交流,而且有時必須用書面傳真來確認或者協調。GSS阿方人員認為自己更先進,很多人瞧不起外來文化,而且索納塔克公司是真正的油公司,有比較先進的管理體制以及西方公司為其量身定做的工作程序,它和世界二十多家公司簽了三十多個勘探、開發合同,其中不乏世界知名的石油公司。另一方面它是由國有性質的公司改制而來,員工惰性以及不計效益的思想依然十分嚴重。我們認識到上述民族文化和企業文化的差異,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將會難以溝通甚至誤解,最終導致工作無法開展,導致我方的利益受到損害。工作中,我們堅持、兼容并蓄,理解文化的差異性,尊重其民族文化,做到既“入鄉隨俗”,又“處之超然”,從而實現聯合企業的文化融合。
3. 溝通是文化融合的紐帶
作為國際合作企業必須通過跨文化理解、跨文化參與及融合,建立適合跨文化合作溝通模式,消除偏見,減少盲目性,雙方共同構筑溝通的橋梁,才能確保企業國際合作溝通活動的順利進行和合作戰略目標的實現。
為促進合作人員的跨文化理解,形成高效的跨文化溝通,必須有意識建立各種正式和非正式、有形和無形的跨文化傳播組織與渠道。在阿爾及利亞合作項目中,我們建立了GSS會議制度,凡重大問題提交聯合管理委員會討論,通過討論形成共同意見,然后付諸實施,減少了不和諧因素。項目部組織阿方人員參加我們的一些活動,在活動中了解文化的差異、了解工作的方式,促進工作的合作;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培訓方法如文化同化法、敏感性訓練法和實地經驗法對合作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跨文化溝通的技能。在合作開發扎爾則油田項目中,多次邀請阿方管理人員到中石化勝利油田進行實地考察,對企業文化進行親身的感受,對職工隊伍進行廣泛的了解,有效地促進了兩種文化的理解與尊重、溝通與融合。
在工作中,我們特別加強了與阿方的溝通、交流,堅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誤解。如在談到某一方案時,如果過分強調效益,對方會誤解為我們不想投資。最大的差異是開發思想的差異,如何讓對方理解日常動態分析、油水井的注采平衡、油藏分析方法的重要性,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也只有多溝通多交流,遇事相互妥協,嚴格按合同和工作程序辦事,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做到高效合作,執行好項目。2010年,在尼日利亞勞資矛盾突出的情況下,國勘公司在總結和吸取中國一些海外公司工會管理工作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組織Addax尼日利亞公司工會主要成員到中國石化進行培訓考察,系統學習了中國石化企業文化,學習中國公司工會職能、企業與員工共發展、工會與公司同呼吸共患難、加強對話交流減少對抗罷工的和諧勞資理念。返回尼日利亞后,工會負責人給Addax公司CEO寫的感謝信中說,“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團結協作,相互鼓勵,投入熱情和汗水,就必將實現我們的目標,我將會與Addax管理團隊通力合作,實現我們共同的理想”。
4. 文化融合是企業發展的基石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一體化,企業文化的融合至關重要。在并購、重組、合作過程中,通過逐步解決文化沖突,減少文化的碰撞,兼容并蓄,實現文化融合與再造,共同推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中國石化是一個國際化公司。走出去不僅世界需要深刻認識,同時也需要深刻認識世界。中國石化海外并購的企業均保留了原國際公司先進的管理制度,這是他們能夠持續快速發展的關鍵。每種文化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力量。多元的文化幫助人們適應多元的世界。Addax公司在收購之初,就制定并堅持遵循“學習Addax、服務Addax、管理Addax、發展Addax”的方針,通過文化的優化整合,實現資產、資源的優化整合。
針對個別外派人員認為中國石化是世界500強第五大企業,因此不夠重視收購企業經驗的傾向,哥倫比亞圣湖能源公司中方經理提出持續學習先進的理念,這是十分必要的。企業現代管理制度建設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決不能驕傲自大。同樣,中國石化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也受到了國際員工的認同認可。我們收購的Addax、安第斯和圣湖能源等公司,原由西方石油公司管理,被收購前正經歷資金鏈緊張、社區關系復雜、資源國政治和法律風險加劇、企業內部管理混亂等諸多困境。收購后,僅派出少量高管人員進行管理整合,在堅持保留原公司先進管理體系的同時,積極應對面臨的挑戰,適時引入大型國有企業的優良傳統和經營理念,在企業整合過程中不斷創新完善管理體制、努力促進多元文化的融合。圣湖能源公司根據自身發展規劃,針對發展中的文化融合問題,加強了以企業核心價值觀為主體的企業文化建設,在生產發展的同時,逐步建立起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Addax公司原總裁每天由秘書端送午餐到辦公室,中國石化接管后,以總經理為代表的中方高管主動利用午餐和員工大會等機會,與外籍員工積極交流、打成一片,贏得外籍員工的尊敬、信任和認同,有力促進了工作展開。
目前,Addax公司正在公司范圍內開展文化融合的珍珠工程(PEARL PROJECT)和多文化整合計劃(MCIP),實施文化審計和文化培訓,以培訓增理解、促融合,實現文化雙向互動,強力推動文化融合向縱深穩步開展。安第斯公司原高管遙控指揮,不敢深入現場,與當地員工和社區關系緊張。接管后,中方高管主動深入當地員工、深入油田社區,與相關各方共商建設“和諧社區”大計,真誠解決歷史遺留的復雜問題,獲得員工和社區群眾高度認可。圣湖能源公司中方員工身先士卒的敬業、奉獻、專業精神深深感染和影響著外籍員工,不僅贏得他們的尊敬并且成為他們競相學習的榜樣,少有加班習慣的外籍員工也加起班來。國勘公司還通過評選“洋勞模”、選派優秀外方員工參加中國石化組織的各類培訓班、專題會議和大型文化活動,使中西文化雙向互動,推動了不同國家不同企業的文化融合,促進了企業的發展。
實踐證明,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只有堅持開放包容,注重文化融合,充分尊重彼此的意識形態、和道德風俗,構建中外員工和諧共處、共同成長的“家文化”,做到油田與心田共建,才能不斷增強加快海外油氣事業發展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共同推進企業的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天普.在中國石化海外上游“十二五”規劃目標部署動員會上講話. 2012年1月8日.
[2] 桑德拉·黑貝爾斯(美),李業昆譯.有效溝通.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3] 馬爾科姆·沃特(美),郝繼濤譯.跨文化管理.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4] 中石化思想政治工作部、國勘公司考察組.中國石化海外企業文化融合考察報告. 2011年8月.
篇6
關鍵詞:字幕組;字幕翻譯;誤譯;成因;語言語境;非語言語境
0 引言
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普及,很多海外地區的優秀劇集日益流行。因有權引進境外節目的影視機構引進的速度非常慢而且數量有限;廣電總局相關的審批手續也非常繁雜;相對于經過普通話翻譯配音的版本,部分觀眾更偏愛節目原音;加上中國大眾的外語水平通常尚未達到直接觀看原聲節目的程度,字幕組便由此誕生。字幕組是指將外國影片配上本國字幕的愛好者團體,屬于一種民間自發的個人團體組織。由于字幕組成員大多為興趣所致,并沒經過專業培訓,故翻譯水平良莠不齊。本文擬從語境的角度出發,總結現今美劇字幕組翻譯中存在的問題,剖析影視字幕的誤譯及其成因,對字幕翻譯從理論到實踐做出初步探討。
1 語境視角下影視字幕的誤譯及其成因
語境這一概念最早由英國人類學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他區分出兩類語境,即“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也可以分為“語言性語境”和“非語言性語境”。語言性語境指的是交際過程中某一話語結構表達某種特定意義時所依賴的各種表現為言辭的上下文,包括詞匯語境和語法語境;非語言性語境指的是交流過程中某一話語結構表達某種特定意義時所依賴的各種主客觀因素,包括情景語境、社會語境以及文化語境,具體是指時間、地點、場合、話題、交際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際目的、交際方式、交際內容所涉及的對象以及各種與話語結構同時出現的非語言符號(如姿勢、手勢)等。王建平先生從語用學的角度給語境下了定義:“語境是人們在語言交際中理解和運用語言所依賴的各種表現為言辭的上下文或不表現為言辭的主觀因素”。
縱觀字幕組的影視翻譯,其中不乏佳譯良作,但也存在不少翻譯失誤。其誤譯類型可分為語言語境誤譯和非語言語境誤譯兩大類。前者可從詞匯語境誤譯和語法語境誤譯兩方面分析,后者可從社會語境誤譯、情景語境誤譯及文化語境誤譯三方面探討。而引起這些誤譯的成因主要不外乎兩點:譯者譯才和譯德的欠缺。譯才指的是譯者對語言能力、語用能力以及文化能力的熟練掌握和運用;譯德是指譯者的責任心。下面筆者將從語言語境和非語言語境兩方面分析影視字幕的誤譯類型,探討誤譯成因,并提出相應的參考譯文。
1.1 語言語境誤譯
1.1.1 詞匯語境誤譯 英文單詞的含義取決于它所在的上下文,其中包括類連接、搭配和語義韻等。因其靈活性和復雜性,一些字幕組成員往往不能忠實地傳達原文含義,而造成這種誤譯的原因往往是譯者自身語言能力的欠缺。請看下例:
例1:T-bag: “Lessons, talk by our founder, Mr. Harvey Hall……The passway to personal freedom.”
Gretchen: Do people really buy this nonsense?
(Prison Break, S4E10)
T-bag: “我們創立者的教誨,Harvey Hall先生的教誨……通往個人自由之路。”
Gretchen: 人們真會買這些無聊的東西嗎?
(《越獄》,第4季第10集)
看到上例中的譯文,觀眾一定會一頭霧水——人們怎么會“買”教誨?原來問題出在“buy”這個詞上。英語學習中即使初學者也知道“buy”是“買”的意思,但這里的譯者顯然不知道“buy”在俚語中還有“接受;同意;相信”之意。結合語境,此處應取“相信”之意,故“Do people really buy this nonsense”應譯為“人們真會相信這些無聊的東西嗎”。譯者語言能力的欠缺,確切地說是沒有考慮到詞匯語境因素造成了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誤譯,不僅沒能再現原文意義,而且對觀眾理解劇情也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1.1.2 語法語境誤譯 語法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語法就組不成句子。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出現語法語境誤譯,說到底也是因為語言能力的欠缺。
例2:Morgan: Are you ready to do some work?
Garcia: What are they?
Morgan: There are e-mails from Bale''s account. Reid forwarded them to me.
Garcia: What are we looking for?
(Criminal Minds, S1E03)
Morgan: 準備好做些工作了嗎?
Garcia: 那是什么?
Morgan: 這些是Bale賬號里的郵件。Reid把它們轉給我的。
Garcia: 我們在找什么?
篇7
關鍵詞:陜西高校;外語專業布局;外語人才培養;分析
筆者對陜西高校外語專業布局與外語人才培養狀況進行調查研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對陜西高校外語專業設置進行全面而客觀的了解,并為陜西高校外語專業的設置提供有益的參考。
1.語種單一,非英語語種開設嚴重不足。
如今,國際社會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我國社會經濟建設過程中,所需要的建設人才不僅要具有精湛的專業知識、良好的人文素養而且還必須要具備過硬的外語技能。而且當前尤其緊缺的是具有精湛專業技能的非英語語種人才。如今,全國各大高校所教授的外語語種有53種,而在陜西地區的各大高校中,英語是最主要的外語語種,開設有其他外語語種課程的僅僅只有兩所院校。
以社會需求為出發點,當前陜西的英語人才供需大體處于平衡狀態,但是明顯缺少西班牙語、意大利語、俄、德等其他語種的外語人才。所以,從外語教學的語種設置而言,陜西地區已難以滿足社會需求,沒有合理地布局英語和其他語種之間的比例關系。戴煒棟就曾經指出,比如阿拉伯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俄語、日語、英語等不同專業語種應當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以及地區優勢進行綜合考慮。因此,陜西地區各大高校應當進行統籌規劃,加強小語種人才的培養,促進陜西的經濟建設發展。
2.專業方向設置趨同,缺乏個性
高校英語專業的任務是培養復合型英語人才。陜西地區高校主要是從旅游英語、商務英語、英語語言文學以及師范英語等專業方向培養復合型人才。就專業方向設置的科學性而言,雖然陜西多所高校都開設了本科英語專業。然而,他們的專業口徑大,針對性不足,缺少特色化的專業建設,大都是以培養能從事商務活動、翻譯、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高素質的“大而全”的人才為培養目標,
然而在課程設置上,很多院校并沒為“大而全”的培養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教學保障。比如,有些院校雖然提出其畢業學生可以適應“教學”工作崗位,但是在培養計劃中,卻沒有設置相應的師范方向的專業技能訓練課程。還有的學院雖然提出培養能勝任“管理”工作的英語人才,但是在課程設置上,卻缺少相應的課程規劃以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這種育人思想的最終目的雖然是為了讓畢業生擁有更寬的就業口徑,但在學生畢業之前其所獲得的職前培訓并不充分,使得其就業后需要較長的適應期。不僅如此,由于缺少明確的就業導向,很多畢業生在校期間并沒有明確的就業目標,缺少清晰地職業規劃,在面臨畢業時往往不知所措。如今,很多外語專業學生證證必考,陜西地區高校英語專業的培養目標存在諸多共性,而缺少個性。
3.各學歷層次辦學穩步發展,碩士研究生教育有所突破
要想教育能夠面向現代化、而向世界、而向未來,那么就必須進行外語專業的學習,外語專業在全國各大高校都十分普及。就陜西地區高校而言,其所涉及到的外語語種主要有英語、法語和日語。高職高專院校和本科院校在外語專業辦學層次上也存在差異。
首先,陜西地區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重大突破。就陜西師范大學而言,其于1993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其英語專業開設有英語語言文學和英語課程教學論兩個方向。
其次,本科外語專業教學點較多,不僅開設有英語、日語等專業,還包括了俄語、法語、西班牙語等多個外語專業,具有較廣的教育面和較大的社會影響力。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的外語專業人才,陜西師范大學在陜西地區具有十分悠久的外語教學歷史,1995年陜西師范大學外語教學取得了豐碩成果,其英語教學從2個班擴張到了5個班,日語教學則從1個班擴張到3了個班,隨后,其辦學規模也得到了擴大。從原來的4個本科教學班擴大到了8個班。其教學方向也不僅僅局限于英語師范方向,增加了商務英語和英語語言文學方向。
最后,就專科教育而言,從1995年到如今也得到了長足發展,教學點由原來的5個擴大到了現在的15個,外語的培養方向也變得更為豐富。
4.招生規模逐年擴大,高層次教育急需突破
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從1993年開始實施碩士教育,其規模也在不斷擴張。陜西地區英語在職教師攻讀碩士學位的社會需求非常大,但是由于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所招收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數量有限,離開陜西再深造又存在很多限制條件,因而很多教師都難以完成其繼續深造計劃。就當前陜西地區英語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規模來看,仍難以滿足該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發展的需求。
陜西師范大學外語學院本科專業招生人數也在逐年增多,陜西師范大學是陜西外語教師最重要的培養基地。在1993年之前,陜西地區各大高校的外國語學院主要是以師范英語為人才培養方向。但隨著陜西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外語人才培養的規模也逐步擴大,為我國社會經濟的建設輸送了大量的外語人才。
結束語:
陜西地區是我國十分重要的高等教育地區,因此,有必要對陜西高校外語專業布局與外語人才培養狀況進行調查研究,從而針對外語專業教育進行必要的整合和改革。外語專業布局和外語人才的培養必須要和國家及地方的發展戰略保持一致,外語專業人才培養的規模及質量會對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就陜西省而言,需要對社會需求進行積極地了解,緊密圍繞陜西實際情況,加強外語專業的設置和人才培養,從而使陜西地區的外語教育逐步走向成熟。
參考文獻:
[1]黃雪英.外語人才需求與地方高校外語專業布局對接研究――以溫州為例[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2,05:390-395.
[2]戴煒棟.我國外語專業教育的定位、布局與發展[J].當代外語研究,2013,07:1-5+12+77+79.
篇8
關鍵詞:校園文化;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2-0-02
高校圖書館承擔著學校的科研、教學和提供信息服務的重任,傳統圖書館只是一個被動性的服務機構,其主要工作就是借還書的重復過程,很少體現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作用。和高校師資、設備并列為高校三大支柱的高校圖書館具有知識資源,館舍,人才,設備等方面的優勢,豐富的藏書,良好的學習環境,象磁鐵一樣吸引著讀者。因此利用優勢吸引讀者,本身具有多維的校園文化內涵,應積極建設自己的圖書館文化,把自己的系列的工作滲透到校園文化建設中,更好地發揮教育、學術、文化于一體的功能。校園文化建設離不開圖書館,許多課外活動都需要利用圖書館的文獻來開展,科技活動,演講、閱讀欣賞和引導,讀書小組等文化活動,還需要圖書館的直接參與。
一、高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中的地位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教學和科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必不可少的設施,教師的備課和教學、學生課外學習和知識的鞏固、科研課題的開展及學術交流的進行,很多情況下都是以圖書館作為空間和內在紐帶開展的,因而圖書館理所當然地成為高校中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重要的文化活動中心之一。[1]圖書館是隱形的教育課堂,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導向作用。它具有強烈的文化輻射功能,通過豐富的文獻資源、先進的網絡設備、優雅的人文環境、完善的規章制度、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優質的服務等營造了校園精神文化氛圍,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發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
二、高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優勢
高校圖書館作為大學生的知識殿堂、精神家園,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重要的載體,以其巨大的功能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具有強大的優勢。
1.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
大學圖書館是知識的寶庫,是智慧的源泉,是文獻信息的聚集地。隨著音像、電子出版物、光盤數據庫、網絡信息等的產生和發展,大學圖書館的館藏更加豐富。它以多樣的、多載體的文獻資料為物質基礎,以兼及古今、囊括中外的學科文獻,為青年學生的科技、文化、思想、道德及專業知識的教育提供了重要條件和便利。這些文獻資源提供給學生們閱覽、學習,對青年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對他們品德的修養、情操的熏陶、文化的積淀、學問的拓展、思維方式的改進和精神境界的升華都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他們文化素質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4]
2.先進的信息設備,快捷的信息查詢系統
高校圖書館借助豐富的知識存儲和先進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為大學生提供了更為全面的信息服務環境,向大學生提供各種文獻信息服務。網絡信息服務的深入開展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激發了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欲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意識逐漸增強。[2]做好信息導航及咨詢輔導工作已逐步成為現代圖書館的一項重要任務。這樣可以節省讀者的時間和精力,提高研究人員的工作效率,促使學術性校園文化活動的有效展開。
3.多層次多形式的讀者服務
圖書館以優秀服務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促進精神文明發展,是圖書館服務職能的重要體現。在豐富館藏的基礎上,我校圖書館以“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宗旨,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的讀者服務工作。周開館時間近90小時,并采用借閱藏合一的圖書管理模式,館網絡每天24小時開放,校園網用戶可自由地利用電子文獻信息,訪問各種數據庫,更方便了讀者。
三、高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中的途徑
高校圖書館應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緊跟時代步伐,唱響主旋律,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促進校園文化發展。我館在新館建成后,利用環境和資源優勢,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1.加強文獻資源建設,保障文獻質量
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是校園文化發展的源泉。圖書館要有重點地、有計劃、按比例地采集各種類型、各種載體的信息資源,確保將健康的精神文化食糧及時地提供給大學生,抵制和阻止那些文化垃圾和有害信息的侵擾。近年來,學校不斷增加對圖書館購書經費的投入,我館在加強文獻資源建設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緊密結合學校教學科研的需要,合理配置紙質、電子文獻,探討文獻采購新模式。我館每年對圖書和數據庫的借閱、利用率進行統計,減少和停訂利用率較低的圖書和數據庫,新增認為使用效果較好的資源。通過加強文獻資源建設,使圖書館文獻資源結構更趨合理,資源極大豐富,文獻保障率進一步提高,充分滿足學校教學、科研的發展對文獻資源的需求,為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提供了基礎。
2.增強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
信息素養是新時代大學生必備素質。在信息化社會中獲得信息、分析信息、開發利用信息方面的修養與能力是人才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圖書館應以信息技能為核心,以各種專業知識為背景,為讀者開展導讀工作。在做好專業學習用書引導的同時,認真開展新生入館教育和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課程的教育,定期開展各種專題用戶培訓活動,幫助大學生提高信息素養意識并增進綜合駕馭信息資源的能力。[2]
3.加強數字化建設,凈化網絡環境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信息對校園文化的影響將越來越大。我館有目的地建設和整合網絡信息資源,建立了適合高校發展和教學、科研需要的網絡信息資源,凈化校園網絡環境,引導學生利用健康的網信息,自覺遠離非法的不健康的東西。[5]
4.創新服務模式,開展圖書館主題活動
運用豐富的館藏資源、技術設備優勢、人員的潛質優勢,突出個性,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強化圖書館的學術氣氛。使圖書館真正成為文化、信息、交流、娛樂多功能中心。
(1)走進讀者活動。為了充分了解讀者對圖書資源的利用、需求情況,我館不定期開展面向全校師生的“走進讀者”活動。通過發放讀者手冊、開座談會、問卷調查等形式,征求讀者對圖書館館藏資源、服務、發展定位等問題的意見,對新圖書館布局和功能方面的建議,把圖書館的最新館藏信息、最新服務手段介紹給全校讀者。盡可能地使不同讀者群都能在圖書館獲得滿意的服務。以期通過與讀者良好的互動,促進圖書館的全面、協調發展。
(2)書目推薦。我館采編部從書商處收集來的當年新書書目,按醫學類、社科類、自然科學類三大類整理成新書目錄,通過學校網絡OA系統定期向學校各二級部門及處以上領導發送新書書目。收到反饋的選書意見后,按照老師們的意向選書。對于沒有按時提供反饋意見的部門,還進行電話聯系,力爭把工作做到位,同時收集到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3)相約圖書館活動。我館從2009年開始在新館推出了以講座、現場交流答疑、影視欣賞等為一體的活動,每月以圍繞一個主題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行。
①新生入館教育,我校圖書館每學年針對全校讀者開展新生入館培訓,及時開設“怎樣利用圖書館”講座,介紹圖書館布局和主要館藏,引導讀者有效利用自動化、網絡化的查詢和借閱手段,提高讀者對圖書館館藏的認知率和認知深度,使學生對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學生進校之初就發揮好圖書館的學術吸引力,做好樹立圖書館學術中心、文化中心地位的基礎工作。
②數字資源使用與檢索講座,主要包括常用數據庫介紹、數據庫檢索途徑選擇、數據庫檢索策略調整、數據庫檢索結果分析。邀請數據庫專家到我館向師生做專題講座,介紹使用功能、范圍;我們還為新推出的數據庫專家積極提供平臺,組織相關讀者聽課、試用,及時了解反饋意見,為采購和更新各種專業數據庫提供依據,提高數據庫的使用率。針對教學開展某些專題性很強的數據庫,如“康健循證醫學支持平臺”數據庫,通過培訓,使同學們感到,原來很抽象的循證醫學課變得更加具體,循證醫學中一直困擾學生的“證據查找”問題迎刃而解,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如何分析、評價和利用證據。老師們感到高興的是,作為一門新開的專業課,原本教學資源匱乏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
③面向讀者的專家講座。依托大學里的人才優勢,從其他科研學術部門聘請有關的專家學者,舉辦各種內容、各種形式的講座,既可活躍師生的校園文化生活,又可增長師生的知識。以此營造一種輕松、和諧、學術氣氛濃厚的校園文化環境。
專家講座是我館目前重點開展的活動之一。涉及的內容包括教學交流、科研探討、工作經驗、專題報告等。
教學經驗交流是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常規工作。以往由于時間、場地的限制,教學經驗交流往往局限在某個教研室內部,或者是全校性課堂教學比賽時。2010年以來,圖書館利用硬件設施的優勢,更發揮長期以來在信息服務中積累的各種“人際資源”,邀請在教學上有個人特色的老教師,面向教學一線的教師進行示范課教學,同時和大家交流教學經驗,探討教學理論。很多老師在現場的問答中,既學習到了老教師的教學經驗,更被他們嚴謹、務實的學術品格所打動。這樣的學術交流,給讀者帶來的不僅是技能,更是一次生動的職業教育和人生觀教育。一些慕名而來的研究生也表示,在這樣的學術講座上,向老教師們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科研經驗。
針對學生面對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年輕人的困惑、戀愛觀等選擇講座內容:如何概覽課題?如何鎖定高影響力論文?如何分析課題趨勢?系統介紹Web of Science的引文報告功能、排序功能、分析檢索結果功能等幫助進行輕松選題;神雕俠侶,幫你評說世間情為何物,給大家建立健康的愛情心理;從科研人員的需求出發,涉及科研選題、基金申請、英文論文撰寫、選擇期刊投稿等多方面內容,其內容覆蓋了科研評價與評估等內容,足不出戶參加在線培訓。本館的老師也積極參與講座,有的將自己平時工作中積累的,關于如何收集、整理科研資料的方法交給了大家;有的以實例為線索,教會同學如何將自己下載、保存的各種學習資料分類處理,做成目錄、摘要和索引,建成自己的小型圖書館,由于具有極強的操作性,反響強烈。
④我館還定期向同學們放映一些優秀的紀錄片,內容涉及醫學、生物學、社會學、文化學等。并以此為契機,引導同學們正確認識和評價身邊的各種現象,通過紀錄片,向他們展示另一種分析事件、認識社會、感悟人性的視角。校園文化生活受客觀條件限制,可供學生娛樂休閑的場地相對匱乏,圖書館提供了影視服務這項服務,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讓學生有一個好的去處,可調劑和緩解課業的壓力。這一舉措同時緩解了高校學生管理的工作壓力,通過放映優秀名著改編的作品、原聲作品,對讀者進行高品位的文學熏陶,實現了藝術教育的功能,提高了他們對影視藝術作品的鑒賞能力。通過影視文化傳播,開辟圖書館服務新局面,影視文化超越了印刷文化的理性特征,是當代感性文化的濫筋。[3]
(4)讀書日活動
“書是為了用的”,圖書館館藏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讀者有效地利用。我們聯合團委、學生會舉辦"大學生讀書節暨世界讀書日"系列活動,包括愛心捐書,書簽設計大賽,讀書成果展示、評選優秀讀者等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世界讀書日的起源、發展過程,強調了讀書的意義,利用活動向讀者推薦優秀圖書,號召廣大同學享受讀書樂趣,接受文化熏陶,營造了書香滿溢的校園文化氛圍,較好的承擔了高校圖書館對創建閱讀社會的引導及宣傳作用。
(5)嘗試建立相關沙龍。文化沙龍活動是一種融知識與娛樂為一體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校園師生能了解到最新的學術動態、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信息內容。我館利用學院的法語教學淵源,在法語大學聯盟的資助下,在學校有關領導、國際交流合作處及外語部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法語數字化學習空間。這是法語大學聯盟在國內資助的第一個數字化平臺。建立一個有我校特色的法語數字化學習空間,加強了圖書館外語閱讀境和視聽環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姜秀花.從校園文化的角度談高校圖書館文化建設[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8(02):35-38.
[2]孫頡,原保忠.發揮高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9(12):153-156.
[3]潘雪華.高校圖書館的影視文化[J].圖書館,2005(04):90-91.
[4]顧柯巍,李紅霞.論高校圖書館與校園文化建設[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8(02):130-132.
篇9
論文關鍵詞:語塊,語塊教學,語言輸入,語言輸出能力
一、引言
二語(外語)語言輸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學習者對二語(外語)語言的掌握程度,反映了學習者用二語(外語)進行書面表達或口頭交際的能力。目前,我國高職學生雖然學習了多年的英語,掌握了一定量的英語詞匯和語法知識,絕大部分學生用英語進行表達或交際時仍感到非常困難,甚至部分學生組詞成句都有困難,這與人才培養的要求是不相適應的。因此,探討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是有現實意義的。
語料庫語言學家,如Pawley,Syder和Peters等人,提出語言中存在大量的預制語塊。他們提出,語言并非全是由單個詞通過語法規則生成的,有一大部分語言是建立在語塊基礎上的。語塊被整體地提取用于語言表達,使得語言輸出更加地容易。Michael Lewis(1993)提出的“語塊教學法”提倡以語塊為中心進行教學,他認為“語言是語法化的詞匯而不是詞匯化的語法”并強調語塊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語塊融合了語法、語義和語境的優勢,形式較為固定語言輸入,在真實語境中出現頻率高,能夠被整體地提取和使用,是理想的學習單位。本文主要研究在英語學習中有意識地加強語塊辨識、記憶以及產出訓練是否能促進英語語言的輸出,進而探討高職語塊教學與語言輸出能力之間的相關性。
二、語塊的定義與功能
Wray(2002)發現很難找到一個確切的“術語”來定義語塊,因為沒有一個術語可以概括語塊的所有特征。語言學家們采用很多不同的術語來稱呼語塊,如lexical phrases(詞匯短語)、prefabricated chunks(預制語塊)、formulaiclanguage(預制語言)等。濮建中(2003)指出,用于描述“語塊”這一現象的術語有40多個,討論的其實都是本質相同的現象中或大或小的一部分。
Wray(2002)定義語塊為“一串預制的連貫或者不連貫的詞或其他意義單位,它以整體形式存儲在記憶中,使用時無需語法生成和分析,可直接提取使用”。Nattinger 和DeCarrico(1999)把語塊視為“一種介于傳統的詞匯和句法之間的多詞語言現象,是形式和功能的綜合體”。衛乃興(2003)形容語塊“是一些高度慣例化的搭配,長度不等,結構繁簡不同,是預先裝配好的詞組”,因而語言使用的過程就是將這些語塊組合成話語的過程。濮建中(2003)則定義語塊為“一個具有一定結構、表達一定意義,容許不同抽象度的、頻繁使用的、預制的多詞單位”免費論文。為了便于研究,本文對于語塊的界定是:固定或半固定的多詞詞組或詞串,在語言輸入輸出過程中能被整體地獲取和使用的固定搭配。
語塊普遍存在于語言中。心理語言學家認為,語塊能被學習者整體加以記憶儲存,也能在語言輸出中被整體地提取使用。Becker (1975) 提出“為了在社會中生存,人們知道應該說什么,而且通常在這之前已經記住了這些表達”。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在一定的語境下,他們可以從記憶中調取現成的語塊來生成話語,而不需要每次都通過語法規則把孤立的單詞組合成句子。這樣可以幫助減輕語言學習者語言產出的壓力。
國內外的許多研究(Miller1955;Wray1999;Pawley & Syder1983;嚴維華2003)都表明,語塊具有以下一些功能:(1)可以減輕語言學習者的語言輸入輸出壓力;(2)有助于學習者產出地道的語言,向目的語靠近;(3)有助于學習者提高語用能力。以上功能,使得一些語言學家建議把語塊作為理想的教學或學習單位。
三、語言的輸入與輸出
在20世紀80年代,Krashen提出了“語言輸入說”,對于第二語言習得或外語習得研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該理論主要由5個假說構成:習得與學得假說、自然順序假說、監控假說、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其中“輸入假說”是指學習者要想習得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除了置身于適當的語言環境中語言輸入,還得得到適當的語言輸入。Krashen強調,語言輸入必須是大量的、可理解的,即大量的可理解的語言輸入是學習者語言輸出的必要條件和保證。
Krashen的輸入假設雖然對二語習得研究產生極大的影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輸入假說強調了在語言習得過程中語言輸入的決定性作用,忽視了語言輸出對于語言習得的重要性。通過大量的語言輸入,許多學習者雖然能夠很好地聽懂和讀懂目的語語料,卻在用目的語進行書面或口頭的表達或交流時存在困難。
隨后,針對Krashen的“輸入假設”的不足,Swain(1985)提出了“語言輸出假設”。她同意語言輸入在語言習得方面非常重要,但是她認為僅僅有語言輸入是不能讓學習者在語言表達或交流方面獲得近似本族語者的語言水平。學習者只有通過語言使用才能達到近似本族語者的語言水平,因此她強調語言輸出在二語習得過程的重要性。她于1995年在加拿大進行的法語“沉浸式教學”研究實驗表明,盡管學生經過幾年的法語浸泡,獲得了足夠量的語言輸入,他們的法語理解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接近本族語者的水平),但是他們并沒有獲得近似本族語者的語言產出能力(口頭與書面語言表達能力)。Swain認為這不是由于學生獲得的語言輸入不夠,而是因為他們的語言輸出活動不夠多,學生沒有足夠的機會使用語言,語言的產出機會不夠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她提出了“語言輸出假設”,認為只有大量的語言輸出訓練才能促使語言學習者達到近似本族者的語言水平。
由上可見,語言輸入與輸出在語言習得過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語塊作為高度慣例化的固定或半固定的搭配,在語言輸入過程中能有效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因為出現頻率高),促進語言輸入。同時,語塊在語言輸出過程中能被學習者整體提取使用,減少了組詞成句的壓力,因而減輕了學習者語言輸出壓力。因此,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加強語塊的學習具有極佳的意義。本文提出的語塊教學既強調學習過程中對于語塊的辨識、學習、累積,也注重語塊的產出訓練,把語言輸入與輸出訓練結合在一起。
四、研究設計
(一)研究問題
在此次研究中,本文作者主要關注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學生語塊的學習及產出訓練與學生語言輸出能力的相關性研究,尤其是在詞匯教學方面,研究加強語塊的學習能否促進學生產出更準確、地道的語言。
(二)研究對象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2010級的兩個公共英語平行班的學生參加了本項研究。公共英語分層教學在本院已經實行了多年語言輸入,入學初按照學生的高考英語成績,劃分為A層和B層,A層學生相對于B層學生英語基礎較好些。兩個參加研究的班級都來自A層,英語水平整體相當。作者隨意指定其中一個班為實驗組,另一個班為對照組。實驗組40人,對照組38人。男女生之比分別為3:7和2.5:7,兩班的任課教師的教學經驗相當免費論文。
(三)研究工具
1)采用的教材: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職業英語》(第一冊)。本書包含八個單元,使用兩個學期。
2)統計分析工具:采用SPSS15.0 對測試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四)實驗過程
整個教學實驗歷時大約4個月,從2010年9月至2010年12月。在實驗期間,實驗組和對照組每周各安排兩次英語教學,共3個小時。在實驗班進行語塊教學試驗,而對照班仍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法進行教學。實驗過程如下所述。
1)前測。在實驗之初,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前測。前測包含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10個句子的英翻中,第二部分是10個句子的中翻英。
2)實驗相關準備工作。培訓實驗組學生,使他們了解語塊的概念、類型及構成,培養他們詞匯學習的語塊意識和在課文中發現、辨別語塊的能力。
3)試行NPP模式語塊教學法。NPP語塊教學是指基于Chunks Noticing(語塊注意)— Chunks Presentation (語塊展示)— ChunksProduction (語塊輸出)三個步驟的教學法。具體如下:第一步,在新課開始時,教師引導學生去發現課文中的語塊,特別是那些含有新詞匯的語塊。學生可以相互討論,然后把他們找出來的語塊記錄下來。經全班討論,去除大家都掌握的那些語塊以及不對的那些。第二步,對實驗組的學生進行分組,4至6人一組。對于第一步討論出來的語塊進行例句搜尋。這里要強調的是,這些例句可以從書本、詞典、網絡文章等渠道獲取,就是不能由學生自己編造。然后,小組內對于找到的例句進行分析討論,確定最有代表性的例句,在班內進行展示。然后,學生被要求記住這些總結出的語塊以及常見的表達。第三步,教師設計一系列的活動來促進學生產出這些新學的語塊,如語塊聽寫、造句、翻譯、課文復述等。
與此同時語言輸入,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授課。課前讓學生預習新詞,課上教師講解詞匯、短語和例句,采用課后練習進行新詞學習的鞏固。
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教學進度保持一致。
4)后測。在實驗末期,實驗組和對照組同時參加后測。后測與前測一樣包含兩部分,10個英語句子翻譯成中文和10個中文句子翻譯成英文。后測設計的時候,每個句子都包含至少一個實驗期所學的新詞或者短語。
5)數據收集。前測與后測兼包含英翻中句子翻譯和中翻英句子翻譯,每個句子譯得準確給2分。翻譯得不妥處酌情扣分,但是關鍵詞句出錯嚴格扣分免費論文。學生的最終得分為兩位老師閱卷的平均分。
五、數據分析與討論
(一)英譯中句子翻譯測試結果
實驗結束后,作者將測試所得結果輸入計算機,運用SPSS15.0 對數據進行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英譯中句子翻譯t檢驗結果
Group
N
Mean
St Deviation
T
P
Pre-test
實驗組
對照組
40
38
16.75
16.21
3.643
4.503
.583
.562
Post-test
實驗組
對照組
40
38
18.10
15.32
1.317
2.132
篇10
為了我國的經濟和社會更好地發展,便于交流和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擴大國際的交往和合作,學習和掌握英語等外語對中國人來說就顯得格外重要。特別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對外交往迅速擴大,對外語和外語人才的需要更加突出。相比之下,亞洲一些國家如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甚至孟加拉、斯里蘭卡、菲律賓等國由于英語比較普及,對外交往就比較容易,而且成了它們擴大對外經濟技術交流合作和吸引外資的一大優勢。我國由于英語等外語普及不夠,影響了對外交往的規模和效率,也吃了不少虧,對我國許多優秀文化和科技成果對外交流合作也受到很大制約,特別是在一些經濟發展比較后進的地區甚至制約了對外開放的進程。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普及外語和培養外語人才,改進外語教學方法和提高外語教學水平已經不是一般的教學問題,而是影響我國對外開放方針的更好實施和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
我國目前外語教學水平,教學方法普遍存在“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問題,亟須研究改進,我國在各階段的教育(基儲高教)對外語教學一直是重視的,開課很早,課時不少,從中學(有的從小學三年級)到大學二年級,很多學生經過八年或十二年的外語學習,然而大多數學生卻不能較熟練地閱讀外文原版書籍,尤其是聽不懂、講不出,難以與外國人直接交流,這說明我國的外語教學效果不理想,還不能適應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和擴大對外交往的需要。
因此應當重視外語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改進工作。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在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前提下,通過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用較少的時間,使學生學習掌握更多的外語知識,提高外語水平。外語教學中的教材問題、教師問題、語言環境問題等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可能還是教學方法問題。我總是在想,什么時候我們能找到一種適合于中國人更有效的學習外語的方法就好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聽說有個張思中外語教學法,并用了一個星期天的時間從頭到尾看了他在北京介紹他的教學方法的錄像,看后感到很高興。張思中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一附中的一位特級外語教師。張思中外語教學法是經過實踐總結出來的,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有效的,為我們改進和提高外語教學水平提供了一項可貴的經驗。
對于教學,我是外行,但根據我們自己學習的體會,張思中老師的教學法之所以取得較好的效果,主要是利用青少年記憶力好的優勢,集中一段時間,用科學的方法記憶大量常用詞匯,熟背經典課文,然后再通過反復閱讀、翻譯,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逐步掌握文法,強調按照記憶的規律,通過反復和循環,加深記憶;注意調動提高學生學習外語的目的性、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和趣味性,還有一條就是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自信心。我們中國人在學習外語方面有不少優勢,只要方法得當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張思中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在長期實踐中(將近四十年時間)不斷總結和完善的,在幾十年的探索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老師也參加了這方面的研究、試驗和推廣工作,并作出了不少貢獻,甚至有新的創造和發展,所以說,這種教學法也是許多老師共同努力探索的結晶。這種教學法符合中國學生學習外語的實際情況,不僅適用于中小學生學外語,我看對成人學習外語也是有效的;既適用于英語,又適用于其它某些外語,具有一定的普遍適用性;現在提高外語教學水平還有一個難題是教師隊伍問題,而張思中教學法恰恰對教師水平的要求并不高,只要經過一段培訓,一般外語教師都可掌握,解決了我們師資問題上一個人的難題。總之,它比較符合中國國情。見效快,容易推廣。
正確的理論對指導實踐是十分重要的,但正如《實踐論》中講的,“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判斷理論是否正確,“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我們不論搞現代化建設,還是搞教學改革,都要提倡實踐、實驗。
凡是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在實踐中取得了好的實際效果的經驗、方法,就應該加以肯定,進行總結、提高和推廣普及,使之在更大的范圍產生更多更好的效果。
這里還要強調一下,一種好的經驗、作法并不排斥其他好的經驗和教學方法。我們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學術上可以有不同意見。但不要因學術上的不同意見和爭論影響了對基本上是好的教學經驗和理論的推廣。
進一步總結和推廣許多老師的外語教學法,擴大推廣面,要采用先進的電化教學手段,編制計算機教學軟件(在制作外語教學的音像制品及計算機教學軟件時,要注意盡可能采用母語國的教師的錄音,以便外語的發音更加準確),加快師資培訓,提高外語教師的業務能力,下一步還要研究教材和教學體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