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程實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9 16:05: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編程實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編程實訓總結

篇1

關鍵詞:目的內容 教師指導 總結評估

受聘中職學校數控實訓教師之前,曾在武漢某職業技術學院數控實訓中心擔任實訓教師近5年。在連續指導了多個班級的數控實訓教學后,感觸頗深,現將數控實訓教學在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院校的異同綜述如下:

1.實訓目的

中職學校和高職學校的數控實訓目的差異主要便現在:中職學校辦學目標是要培養高素質勞動者,所以實訓的目的也就圍繞著這個思路,著重強調培養學生的動手編程操作能力和職業素質,為學生就業做好準備;高職院校辦學目標是要培養復合應用型人才,實訓的目的強調除了提高動手能力之外的創新和管理等各方面能力,還要為學生就業、擇業和創業打下了基礎。兩者相比之下,高職院校實訓目的更加廣泛,要求也相應更高。

2.實訓內容

3自行編程校驗

4預約上機實操

5實訓總結大會

在中職學校,學生多為初中文化程度,甚至有的學生連初中學習水平都還達不到,基礎知識不扎實,理論基礎差,所以在進行數控實訓時,第一周要進行編程學習,實訓老師在擔任實訓教學的過程當中無形地擔任了編程理論教學的任務,加重了實訓教師的負擔,減少了學生實操的時間。

高職學院將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嚴格分開,理論教學考慮課程的連貫性和順序性,理論課程學習完畢后再進行數控實訓,實訓分為4步:首先進行數控編程理論課程,其次數控操作實訓,然后在熟練操作后進行數控加工工藝實訓,最后綜合應用掌握的實訓技能進行畢業項目設計,達到一個最好的教學效果。

3.實訓教師指導

教師在實訓過程中的指導方式根據實訓對象和實訓內容的不同也有所不同:

中職學校數控實訓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制定計劃,編程授課,軟件教學,操作指導,成績評定;高職學院數控實訓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制定計劃,分配任務,引導設計,操作指導,成績評定。

從上面的實訓教師的主要任務就可以看出兩者的差別:中職實訓教學是一個“被實訓”的過程,高職實訓教學是一個引導學生主動實訓,積極參與實訓的過程。

4.實訓總結

中職數控實訓這個環節比較隨意,學生完成實訓后由老師根據整個實訓過程和實訓成績總結實訓,學生在完成實訓任務后心理上也比較放松,很多學生抱著完成任務甚至是敷衍的心理,并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激起求知欲。在高職學院,數控實訓結束后,會專門安排半天時間進行一個實訓總結會,每個參加實訓的學生上臺發言,總結數控實訓的過程和收獲,讓學生作為實訓總結的主角,同時也鍛煉來了學生演講和表達能力。

5.實訓成績評估

中職學校數控實訓結束后,對實訓成績的評估一般由以下成績組成:實訓理論考試成績、安規考試成績、數控仿真軟件成績、實操成績、平時成績五個部分組成。學生對實訓的評估主要通過實訓報告本加上實訓小結的形式進行,這樣的評估模式的特點是具體、量化,直觀,衡量了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的各方面的表現情況。

高職學院在數控實訓評估一般采取等級制,不采取記分制。根據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設計零件的難度、設計過程、完成情況、實操表現來進行“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學生對實訓的評估主要通過總結會發言的形式來進行。

以上五點是本人在長期數控實訓中的一些感受,我認為,同我國現行的偏重系統理論傳授的職業教育教學內容相比,以崗位要求為培訓目標的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更受企業的歡迎。在此本人著重為中職數控實訓提出以下建議:

1) 增加中職學生數控實訓上機時間,增加機床的種類和數量,提高機床使用率和設備完好率。

2) 建議編程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采用一體化教室教學實訓模式,將傳統的理論授課教室搬到實訓基地,邊講邊看,邊講邊做,做到眼到、耳到、思維到、手到。

3) 重新審視實訓成績的評估模式,因為實訓的目的在于過程而不是在于結果,建議采用實訓成績等級制度,將學生的日常表現和完成零件的情況量化,最后實訓成績按照分數段分成“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讓學生提高信心減小差距。

篇2

關鍵詞:實訓;編程;協同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 (2012) 02-0000-02

Research of Collaborative Programming Methods in Project Training

Han Yutao

(Xinx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Xinxiang453000,China)

Abstract:In the software project trai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most of the projects need for group's cooperation programming.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collaborative programming efficiency,team work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ability,collaborative programming method based on Dillenbourg principle is presented.The practice proved that this method has a good training effect.

Keywords:Training;Programming;Collaborative

一、引言

軟件協同編程具有多種可能的形態,可以表現為將一個簡單任務分割給兩個開發人員協同開發到復雜項目的緊密團隊合作。最簡單的協同編程是將任務分為兩個子任務,并且子任務之間具有清晰的邊界,子任務和子任務之間具有最少的內部耦合,不需要程序員進行很多的交流。但大多數情況下,軟件開發人員面臨的是較為復雜的軟件項目,設計人員很難定義子任務之間的清晰邊界,在開發過程中,需要開發人員進行比較緊密和深入的交流。如何有效的進行協同編程是軟件工業的一個重要問題。

由于在現代軟件開發過程中,大多數情況程序員需要彼此協同地進行程序設計,因此,在項目實訓環節中,使學生提高協同編程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在計算機教育中,如何引導學生具有與其他程序員合作開發程序的能力是重要的課題,如:規范的編碼習慣、團隊合作意識、合作學習能力。但是,目前據多數用人單位反映,畢業生往往缺乏協同編程能力,不適應團隊合作開發工作。針對該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Dillenbourg原則[1]的協同編程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協同編程能力。

二、相關研究

針對如何有效的進行協同編程和培養學生的協同編程能力,諸多學者進行了深入研究。協同編程方法的研究大多圍繞如何進行分組、如何有效的開展組內活動、如何監督和指導組內協同行為等方面展開。

文獻[2]指出軟件項目是需要多個工程師合作完成的,其中包括:代碼編寫、需求規格說明書、架構設計、測試方案等。他將協同編程作為一種社會活動進行研究,對成員的專心度、對團隊的忠誠度、大局觀等進行了深入探討。文獻[3]綜述了協同編程教學的主要方法和工作,并指出程序協同編碼的過程中會產生認知的重疊,我們應教授學生更加細化和抽象的知識點。但過于細化和抽象的知識往往脫離真實的實際問題,使學生降低學習興趣。文獻[4]總結了合作學習教育研究的兩個問題:(1)如何使學生有效的協同工作;(2)有效的合作學習方法具有的共同屬性。其中一個重要屬性是制定練習的解決方案時,需要參與者共同參加。文獻[5]分析了多種協同編程分組方案,包括:(1)學生自由選組;(2)利用軟件工具隨機分組;(3)依據編程能力分組等。

最為著名的是Dillenbourg在文獻[1]中提出的四條協同編程原則來定義協同編程環境。主要包括:

(1)初始條件設置。本階段教師要確定分組的具體信息,包括分組規模、分組的成員構成方式、分組的實驗室位置安排、共同使用的編程工具等。

(2)建立基于角色的協同編程規則。本階段需要給小組成員分配不同的角色,并控制不同角色訪問信息的權限。

(3)確定交互媒介和方式:本階段包括制定協同成員面對面的交互規則和確定協同交互的軟件工具。

(4)監督和規范成員交互:本環節主要確定監督和規范成員交互的方式,如教師直接管理或使用軟件工具進行監督和規范。

本研究依據Dillenbourg準則的四個環節,結合高職院校項目實訓的具體情況,給出了基于Dillenbourg原則的協同編程方法,如下節所示。

三、基于Dillenbourg原則的協同編程方法

考慮到目前高職高專軟件專業的課程設置中,較少有關注學生協同編程能力培養的課程,因此本論文所采用的方法將貫穿學生的整個學習階段。本研究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個人自信、協作自信、靈活應用知識為目的。以下我們將嘗試建立了基于Dillenbourg原則的項目實訓協同編程方法框架。

(1)初始條件設置。從具有項目實訓的學期開始,教師首先分配任意兩個學生為一小組,假定學生沒有任何的編程經驗。

(2)建立基于角色的協同編程規則。首先要求小組的每個成員獨立完成不同的編程任務。子任務完成后,兩個人將共同完成一個相對復雜的編程任務(兩人已完成任務的擴展)。依據最后的表現,確定兩個人的角色。

(3)確定交互媒介和方式。小組成員在完成獨立編程任務時,不允許進行交互。如果其中一個成員提前完成了獨立任務,并且另一個成員也希望得到對方的幫助,則通過教師允許,可以將為未完成的任務片段分配給提前完成任務的成員,但必須將分配出的任務片段進行登記。

(4)監督和規范成員交互。每一個大組由15個小組組成,即30名學生。必須有兩名教師進行監督和答疑。

應該強調的是,每個相對復雜的任務是基于兩個子任務的擴展。兩個獨立子任務具有相同難度和相同的知識點,擴展任務應比子任務的難度較高。以下給出在實際項目實訓中所設計的子任務和擴展任務的例子,見表1。

表1:子任務和擴展任務示例

子任務1 子任務2 擴展任務

使用遞增循環計算n的平方,如for(i=0;i0;i--) 計算n的平方,必須使用遞增循環和遞減循環

for(i=0;i

for(i=n;i>n/2;i--)

寫一個程序,輸入10個姓名和學號,并打印 寫一個程序,輸入10個姓名和年齡,并打印 組合兩段代碼,使其能夠輸入10個姓名、學號、年齡并打印

具有協同編程經驗的學生一般能快速的組合兩段代碼。但如果發現組合困難時,應讓學生首先檢查各自子任務是否存在問題,然后再進行組合。沒有協同編程經驗的學生往往將子任務和擴展任務看作兩個獨立的工作對待,從而不太容易進行子任務合并。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規范學生的編程習慣和提高他們的協同編程意識。

結合我校情況,每個實驗室共60個學生,即30小組。共有指導老師4名,每次實訓為2個小時。以上配置能夠滿足教師對協同編程實訓的監督和答疑的要求。

四、結束語

針對軟件專業學生普遍缺乏協同編程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問題,結合高職院校軟件項目實訓的特點,本文提出了項目實訓中基于Dillenbourg原則的協同編程方法,并給出子任務與擴展任務制定的示例以及簡要的應用情況。

目前,該方法已成功應用在我校JAVA課程的實訓項目中,通過實踐證明,該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不但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效率、同時增強了學生的彼此信任和團隊合作意識。經觀察,該協同編程方法特別有利于提高缺乏編程經驗的學生的編程能力,更為可喜的是,該方法有效的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很多協同合作的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進行協同編程的練習。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針對不同課程的特點進行協同編程方法的研究,使該方法能夠擴展到多類課程的項目實訓中。

參考文獻:

[1]Dillenbourg P.Collaborative-learning:Cognitive and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M].Oxford:Elsevier,1999

[2]Whitehead,J.Collaboration in software engineering:A roadmap[C].2007 Futur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Washington:214-225.

[3]Brusilovsky,P.,Kouchnirenko,A.,Miller,P.,&Tomek,I.Teaching programming to novices:A review of approaches and tools[C].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Vancouver:103-110

篇3

【關鍵詞】工作過程 PLC 案例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2-0210-01

一、案例呈現

教材《PLC技術基礎》任務:電動機連續與點動單向運轉繼電器控制線路改造為PLC控制。

1.案例背景

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應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技能的勞動者,側重于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強調理論和實踐訓練并重。《PLC技術基礎》為任務驅動式理實一體化教材,該教材將PLC編程的指令運用、編程方法、編程思路與問題解決方法都融匯在每一個實訓任務中,做到邊做邊學、邊學邊提高。

學生前期已經學過《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掌握了電氣控制中的各元器件的工作原理、符號及在電路中的作用,對電氣控制的典型電路的工作原理也熟練掌握,并通過實訓使學生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

2.基于工作任務的PLC實訓教學

以PLC課程中的一個實訓任務為例,說明應如何開展工作任務式的實訓教學。

(1)改造要點:

1)明確控制元件(如按鈕、開關等)。

2)明確執行元件(如線圈、指示燈、蜂鳴器等)及工作電壓。

3)通過對繼電器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圖進行分析,明確設備的工作過程,列出控制要點,建立編程的思路。

(2)詳細分析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圖

(3)改造后與PLC I/O端相接的控制元件與執行元件

1)接PLC輸入端的控制元件。

常閉按鈕SB1停止控制; 常開按鈕SB2連續運行啟動控制;

常開按鈕SB3點動運行控制。

2)接PLC輸出端的執行元件。

交流接觸器線圈KM1電動機主電路運行觸點控制。線圈額定工作電壓:DC36V。

(4)控制要點

1)能實現連續和點動兩種運行方式。

2)連續運行用常開按鈕SB2控制,點動運行用常開按鈕SB3控制;停止用常閉按鈕SB1控制。

(5)電路安全要求

1)保證控制電路與主電路的電隔離。

2)電動機的過載保護。

(6)將電路改造為PLC控制的工作步驟

1)PLC的I/O分配與接線。

2)電路的安全設置

①PLC輸出負載電源由變壓器低壓端供電,變壓器一次側加裝斷路器,作電源控制與變壓器漏電、短路保護;變壓器二次側裝熔斷器,作輸出負載短路保護。

②電動機過載保護的熱繼電器觸點FR,可以接到PLC輸入端,通過PLC程序來實現過載動作,一般稱為“軟保護”。也可以直接與線圈KM1串接,在發生過載時切斷線圈電源,一般稱為“硬保護”。

3)PLC程序的編寫與傳送

對繼電器電路進行PLC改造時,不能簡單地將繼電器電路直接翻譯成PLC梯形圖。如果梯形圖程序,完全是由繼電器控制原理圖直接翻譯的,在程序執行時不能實現點動控制。直接翻譯的梯形圖程序邏輯是正確的,問題出在PLC的工作方式上,所以還是需要根據控制要點建立編程思路。用輔助繼電器常開M和一個點動觸點X并聯來分別實現自鎖和點動功能,將兩個功能分開實現,且點動時不用停止控制,顯得更為合理。

4)程序的執行與調試

請用實訓裝置的指示燈HL1代替線圈KM1,接在PLC輸出端Y0上,并接上DC 36V電源,按編寫好的PLC梯形圖程序,傳送到PLC,并進行調試。

(7)結果評價。任務完成后由學生自我評價,然后小組間互評,再由教師進行綜合評價。

(8)總結交流。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或者狀況以及自己能力的表現發表心得,與其他同學進行總結交流。

二、案例分析

1.本課注重如何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來逐層推進,自始至終,并未直接介紹PLC指令和梯形圖,而是把功夫放在繼電器符號與PLC梯形圖符號的對應關系上,當學生掌握繼電器控制電路所用到的元器件符號對應PLC梯形圖符號時,并且理解了繼電器控制電路的工作原理,PLC梯形圖程序設計自然迎刃而解。

2.在教學中一直堅持學生能自己解決的,教師就不去干預。教師主要引導學生多動手,多遷移知識,為遷移而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自我管理能力、動手能力、研究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協作互助和交流能力。

三、案例反思

所謂的“授之以漁”,教師工作的重心從“教會知識”轉向了“教學生會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開展工作任務式的實訓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高,學習效果好。同時也讓學生明白了今后的職業特性和職業要求,更加熱愛自己的專業,對今后的就業充滿信心,為學生在今后激烈競爭的職業生涯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高職;軟件技術;2+0.5+0.5;實訓體系;綜合實訓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B

大連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成立于2000年6月16日,由東軟集團、大連軟件園、東軟股份共同投資創建,雖然建院時間不長,但憑借深厚的企業背景、優勢的教育資源以及大連軟件園的環境優勢,辦學規模和辦學質量逐年提升。2003年,我院成為首批國家級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幾年來,我們積極進行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實踐,提出了“2+0.5+0.5”的人才培養模式,即一、二年級進行專業技術教育,使學生掌握職業崗位必備的專業理論、基本技能,三年級先在校內實訓基地進行半年的專業綜合實訓,然后到校外企業實習半年,完成畢業設計。本文就校內綜合實訓環節的設計加以闡述,供同行參考。

1綜合實訓在實訓教學體系中的位置

實訓教學是職業教育區別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形式的重要特點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成為實用型人才的重要環節。科學合理地構建實訓教學體系,是實現高職計算機軟件技術專業培養目標的核心任務。

我們所構建的實訓教學體系包括四個層次,分別是課程實驗、課堂實訓、課程設計;課程綜合實訓、實踐課、職業認證課;專業綜合實訓;畢業設計。

專業綜合實訓建立在學生兩年專業學習的基礎之上,是強化學生專業綜合能力和工作實踐能力,以較好地適應實際工作需要的重要環節。

專業綜合實訓模擬企業的工作模式,為學生提供一個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并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環境。通過實際開發項目,強化學生的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及系統網絡構建技能,使學生在實戰過程中提高編碼熟練度及調試技巧,增強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通過項目實戰,訓練學生熟練使用常用開發工具,熟悉項目開發文檔和表格的撰寫,適應企業的要求;通過實訓,訓練學生按照IT項目管理的要求,參與團隊開發,理解、掌握軟件開發思想及技術,體會項目開發的完整流程,積累工作經驗。

2實訓的設計

(1) 實訓項目的來源

為了使學生在盡可能真實的環境下進行項目實訓,我們采用企業的實際項目按照教學的需要加以改造作為實訓項目。如我院學生進行Java項目實訓的題目為“東軟在線大學學習平臺NETP”,該項目是我院實際使用的系統,可以支持同時5000名用戶在線,是一個企業級應用軟件,源代碼行數達到12萬行。

(2) 實訓教學資源包

要想得到理想的實訓效果,配套資源的開發非常重要,目前我們已經開發完成了java、.net、嵌入式軟件3個方向的綜合實訓教學資源包,包括以下內容:

 網上考試系統

 實訓前專業知識復習資料

 實訓項目開發過程中的技術參考資料

 實訓練習項目及參考代碼

 實訓項目及參考代碼

 實訓項目文檔模板

 項目管理平臺

 學生學習及交流網絡平臺

 實訓教師用教學課件(含視頻)及講義

紙質教材、電子參考資料以及信息化網絡平臺形成了立體化的教學資源,滿足了實訓的需要,為實訓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3) 實訓的組織形式

將學生分成項目組,每組30人,由兩名實訓教師指導,項目組進一步分為六個項目小組,每兩個小組完成一套完整的實訓項目,每名學生均負責系統中一個或多個模塊,按照開發計劃進行開發。學生分組以自愿為主,男女混編,能力高低搭配。

(4) 實訓的流程

整個實訓歷時20周,從周一到周五全天進行,實訓流程如下圖所示:

首先進行基礎知識測試,便于指導教師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指導重點。

然后進行實踐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內容包括基礎知識的復習、開發環境搭建、開發技術和規范的培訓,培訓結束后進行編程練習。該階段為期5~6周,主要目的是為進入項目開發做技術上的準備。

接下來進入項目實踐階段,該階段為期約14周。項目的開發按照軟件項目開發流程分為需求分析、系統設計、系統編碼、系統測試和系統總結等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均要形成規范的項目文檔,由指導教師組織進行評審。

最后2~3天的時間進行實訓的總結工作,包括綜合考試、實訓效果的反饋調查、實訓總結和個人總結,最后為通過考核的同學頒發實訓結業證書。

縱觀整個實訓過程,安排非常緊湊,可以說環環相扣,使學生一進入實訓就緊張起來,迅速地進入角色。

3實訓的指導方法

校內實訓既不同于課堂教學,也不同于真實的項目開發。參加實訓的同學雖然經過兩年的學習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但綜合運用能力不足,缺乏實踐經驗,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差。這就要求實訓指導教師承擔雙重角色,既是教師,教授知識和技能,又是項目經理,指導和監督學生完成任務。下面對實訓中使用的指導方法加以總結。

1) 以教學的方法,通過實例講解,讓學生了解企業級編程中的常用技術,及必須掌握的難點、重點;

2) 以教學的方法,通過實例講解,讓學生了解企業級編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識在系統中的具體應用位置,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3) 實訓教師按照項目管理的要求及項目開發流程,以項目組的形式帶領學生進行項目開發實戰,讓學生充分了解整個開發過程,在過程中掌握實用技術及方法,增加解決處理問題的能力及經驗;

4) 盡量為學生組合分配可涉及不同知識點的實訓模塊,使學生通過實訓,既熟悉企業工作環境,又掌握了開發技術,同時獲得了多方面的技術使用方法,增加了工作經驗;

5) 盡量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完成更多的功能,提高學生編程的熟練度;

6) 嚴格按照企業開發要求進行管理,教師通過學生提交的日報、階段性成果,個別指導、統一講解,解決和規范學生開發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使學生掌握學習及查閱資料方法;

7) 設置不同階段的考核,加強教師的指導作用,注重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確保在一個項目完成后,為學生建立完整的開發思想;

8) 設置主流技術專題講座,保證學生實訓后,進入企業可以盡快熟悉環境及技術,滿足企業的要求。

4實訓實施的效果

2007年我們對軟件技術專業部分學生進行了校內實訓試點,所有學生都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了實訓項目的開發,人均編碼量達到8000行,編程技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通過集中高強度的專業綜合實訓,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提高了應用技能和快速學習能力,加深了對軟件開發過程的認識和理解,積累了項目開發實戰經驗,獲得了職業崗位技能和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這部分學生進入到企事業單位實習后,其工作能力也得到了用人單位的充分肯定。

5總結

在綜合實訓中我們引入了企業的項目,采用了企業的項目開發過程和管理方法,完成對人才的培養。通過實訓,拉近了學校和企業的距離,實現了學歷教育與就業崗位的對接。從實訓的效果看,還是比較理想的,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同時,我們也體會到,實訓要想取得滿意的效果,必須有三個保障,首先是校內實訓基地的設施要完善,能夠為實訓提供硬件上的保障;其次,要有滿足實訓教學要求的配套教學資源,為實訓提供軟件上的保障;另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有一支具備較強專業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的師資隊伍,為實訓提供師資上的保障。這三方面的保障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產學研合作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建立健全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已成為培養急劇變化的市場所需要的多樣化人才的必然趨勢。我院機電系“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探索,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經過深入的市場調研,我院對該專業進行了定位,將核心能力與基本能力的培養明確地分為兩個方向,即CAD與CAM,每個方向均有適當的市場定位,以專業綜合改革為中心,以實訓環節為重點,以有機滲透為特征,通過產學研合作途徑,優化教學過程,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調整課程體系,構建與完善新的育人環境。

在“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建立固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并完成實訓很不容易,因此發揮校內實訓基地的作用,構建適當的專業教學內容,使之適應社會對人才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要求就成為本專業教學改革的中心。我院與首鋼型材軋鋼廠進行的產學研合作教育項目推動了CAD方向教學內容的改革,校內CAM實訓基地的建設及與相關單位的合作推動了CAM方向的建設。

明確的專業定位

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建設必須適應市場需求,專業方向的定位十分重要。我院“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的建立及以后的發展均得益于廣泛的市場調研及專業委員會的指導,得益于教師的“雙師型”素質,得益于開展產學合作教育及技術服務。

2001年3月,我院與首鋼第一型材廠簽訂了研制首鋼第一型材廠圖紙管理軟件的協議書,為該廠的全部圖紙建立了數據庫結構,并對50噸剪頭曲柄飛剪機組的圖紙(藍圖)進行了AutoCAD格式的轉化。在此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2001年7月,我院又進一步與首鋼第一型材廠簽訂了對該廠其他圖紙進行轉化的第二階段協議。2002、2003年,我院分別在計輔001、002、003班畢業實訓中,結合此科研項目進行了《圖紙轉化及數據管理》課題的實訓,同時將相關內容納入課堂教學中。

我們的目的就是通過科研項目使學生在實際工程中得到鍛煉,總結經驗,同時完成《高職CAD專業“圖紙轉化與管理” 教學中產學合作實踐》教研題目,通過教研題目的完成,明確專業的CAD方向及相關課程的主要內容。

2005年,我院成功地建設了數控加工實訓基地,有力地促進了專業CAM方向的發展。

我院明確地將“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分為兩個方向:(1)CAD方向。核心能力:二維繪圖、三維實體造型、CAD技術應用與開發等,要求能熟練地使用相應軟件進行繪圖、造型并能進行圖紙的數據管理。專項能力:CAD技術的應用開發與圖紙數據管理。(2)CAM方向。核心能力:三維實體造型、液壓與氣動技術、機械制造技術、數控加工與編程等,要求能熟練地使用相關軟件進行實體造型,掌握機械加工的基本技術,能在數控機床上進行操作,有進行數控編程的能力。專項能力:三維實體造型及數控加工。

結合實際的課程內容

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面向生產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需要學生不但要具備綜合職業能力,還要在動手能力方面有突出的表現。通過廣泛的市場調研及開展產學合作教育與技術服務,逐步使專業方向得到了明確,實現了專業教學計劃及主要課程的內容與生產實際的密切結合。

專業能力(1)機械設計與制造基本能力。(2)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基本能力。(3)進行數控編程與操作的基本能力。(4)熟練使用計算機,具有一定的文字錄入速度。(5)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外語能力。(6)對材料、熱處理工藝、各種標準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7)對于CAD方向,應能針對不同部門、不同專業的需求進行相應軟件的二次開發;對于CAM方向,應能熟練掌握數控機床的操作與編程技術。

主干課程工程制圖、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基礎、計算機繪圖、數據庫基礎、程序設計、三維實體造型設計、機械制造技術、CAD應用與開發、數控編程與仿真加工等,主干課程的設置圍繞專業的核心能力。

主要課程的內容以“CAD應用與開發”課程為例,要求密切地聯系工程實際設置課程內容,例如“圖紙轉化與管理”項目涉及如下問題:(1)讀圖:讀標題欄及明細表、名稱、圖號、裝配圖號、件號、材料、比例、重量等,了解本圖與其他圖的關系,能對材料進行轉化;能基本讀懂圖形的形狀、尺寸、公差、粗糙度及技術要求等;能對公差、粗糙度、技術要求等進行轉化。(2)轉化中的技術問題:掌握材料、技術要求、公差與配合、粗糙度、螺紋的新舊畫法。(3)圖紙數據的管理:自定義標題欄、明細表、附加欄及樣板文件。定制“表格”,產生BOM,產生“設備清單”、“標準件清單”,合成為一個項目(機組)的管理系統。“CAD應用與開發”課程的主要內容如下:CAD基本知識(CAD/CAM原理及應用、CIMS基本知識、PDM基本知識);自編圖紙管理軟件(使用Access自編多媒體數據庫);AutoCAD應用與開發、CAXA EB開發(AutoCAD應用、基本定制、自定義命令、菜單的定制與開發等);圖紙管理(CAXA、PCCAD〈MCAD&PDM〉的圖紙管理);圖紙處理系統(Vpstudio 6.75、UnisCAD軟件使用)。

實踐環節服務于專業方向

高等職業教育實踐環節的安排應服務于專業方向,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專項能力。“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的實踐環節體現在專門的實訓課程和課堂教學中。

主干職業技能訓練(1)金工實訓:使學生了解金屬的主要成型原理與加工方法。(2)機械CAD:使用CAD軟件進行簡單的機械裝配圖與零件圖設計,使用Word等軟件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使CAD應用水平得到提高。(3)數控編程與操作實訓:掌握數控編程的方法及調試手段,掌握常見數控機床的操作方法,了解零件加工程序的編制與輸入方法及加工零件的工藝過程,熟悉并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4)專業實踐:針對學生的職業技能課、職業技能選修課進行與本專業方向相關的社會實踐。(5)畢業實訓: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基礎課、技術基礎課與專業課知識分析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工作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性環節工程制圖、計算機繪圖、機械制造基礎、機械設計基礎、三維實體造型、數據庫基礎、機械檢測技術、機械制造技術、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數控編程與仿真加工、CAD應用軟件、液壓與氣動技術、CAD應用與開發等,所有課程均安排實驗及作業并多數在計算機房上課,采取邊講邊練習的方式。

畢業實訓(1)實訓的目的:以理論知識為依據,以掌握的機械CAD/CAM技術、三維造型與數控加工技術為工具,進行與本專業相關的生產實踐與實習;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與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實訓過程中,使學生掌握相應的技能,在實際工作崗位中得到鍛煉。以就業為中心,鼓勵自主選擇實習單位,由指導教師準備實訓題目及指導在外實訓。(2)實訓的效果:專業教學計劃要求的基本能力得到了相應的鍛煉;學生根據興趣所找的實訓單位與所選的多數題目與本專業相關,CAD技術應用(圖紙轉化繪圖、圖紙管理與圖庫、機械設計等)題目占47.33%、三維實體設計題目占5.33%、數控加工與應用題目占20.66%,其他題目占26.68%;學生在實訓單位的表現多數是較好的。

幾點思考

實訓分題方式結合就業聯系實訓單位,畢業實訓的題目較分散。按名單學號順序對學生進行分組,各組中的題目也較分散。因此,我們對03級學生進行了相對集中的管理與指導。

論文從論文質量上看,有與實訓內容不附及“克隆”的現象。可考慮改為“實訓總結”,取消外文翻譯。論文與實際相差太大,談實際的內容應該多些,改為“實訓總結”可以做到這一點。對論文頁數的要求也不應太多,10頁左右即可。

實訓指導因為題目分散,導致實訓單位的題目不能使學生得到系統訓練,因此可要求指導教師有針對性地增加相應的內容。

實訓與就業的關系以就業為主,要處理好實訓與就業的關系,應盡可能地使學生在實際崗位上得到系統訓練。

能力培養實訓集中反映出學生的設計能力與加工基本知識的欠缺。對土建圖應有適當的要求。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

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模式有多種,就“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而言,進行現場實訓有一定的困難,理想的方式應該是CAD方向去設計院跟隨工程師學習畫圖,CAM方向去機械廠跟隨技術人員學習操作。如果能與某設計院、機械廠長期合作則比較理想。

教師的“雙師型”素質應鼓勵教師參加科研或技術服務,參加畢業實訓指導,廣泛地接觸社會,接觸生產實際,了解社會對專業的需求,及時調整專業方向及教學內容,充分發揮校內實訓基地的作用,使教學內容緊密地聯系生產實際。

以加強科研與技術服務推動教學內容的改革,使之服務于生產實際,可使培養的學生就業后“上手快”,實現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的“零距離”,這樣的專業改革才能有生命力。我院自03級后實行的學分制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定的自主性,體現了專業分方向教學的優越性。

篇6

關鍵詞:互動式;數控加工編程;三位一體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11-0123-02

傳統本科院校在數控機床類課程的教學中,由于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對數控編程及加工技術只是作為一個章節,對學生的實踐環節要求不高,學生對編程理論及編程方法的理解也不夠深刻,嚴重制約了學生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的提高,極大地影響了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我院以應用型本科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為目標,積極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試圖探索一種適合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數控方向應用型本科教學行之有效的方法,旨在培養時展要求的創新型人才。

數控加工編程這門課程正是數控方向學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典范,也是我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一門專業主干課程。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在了解數控加工技術基本概念的基礎上,掌握數控車、銑、加工中心及線切割機床的編程和操作方法,培養學生數控刀具的選擇和數控工藝分析的能力,為后續數控系統原理及應用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互動式理論教學方式

互動式理論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師生之間的互相尊重為基本前提,以教學過程中的溝通交流為基本特征,以發現和解決問題為教學載體,最終達到激活學生的問題意識,在相互啟發中消除疑惑的目的。

互動式理論教學方式的實施步驟為:課前預習——拋出問題

——引導式回答——引出式講授

——間歇式發問——討論式作答

——總結陳述——課堂小結。下面以講授“數控立式加工中心鉆鏜循環”為例,進行分析。

首先,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拋出問題并作引導式回答。在已經對加工直線快速進給指令G00和工作進給指令G01熟知的前提下,拋出所示圖形(如圖1所示),加工圖中所示的1號、2號和3號孔。之后,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圖中所示數字的順序思考作答。

得出孔系的加工路徑如下:1(G00定位1號孔)——2(G00下刀到安全高度)——3(G01切削加工)——4(加工完成,G00退回)——5(G00抬刀到2號孔安全高度)——6(G00定位2號孔)——7(G01)——8(加工完成,G00退回)——9(G00定位3號孔)——10(G00)——11(G01)——12(G04暫停,光整加工)——13(加工完成,G00退回)——14(G00返回初始點)。根據這樣的路徑,學生就可以按照比較清晰的思路用G00和G01指令不斷地切換達到加工目的。但是,這樣的加工方法對于數控系統來說讀取時間較長,加工緩慢,而且程序冗長,與數控程序簡單、明了的目的相悖。

其次,引出式講授穿插間歇發問。提醒學生回憶以往的學習內容:參照數控臥式車床編程的一種方法——固定循環指令——是不是有一種指令可以將幾個程序段合而為一呢?如果可以,怎么合?哪些路徑可以合起來?引發學生之間的討論,進而對鉆鏜固定循環指令展開詳盡的講解。

再次,討論式作答并作總結陳述。以提問的方式請學生對剛剛講述的指令對號入座:采用簡單鉆孔循環指令加工1號孔,采用深孔往復排屑鉆孔循環指令加工2號孔,采用孔底有暫停的鉆孔循環指令加工3號孔。得出的最終加工路徑:1(定位1號孔)——2——3——

4(用一個指令G81完成)——5

——6(定位2號孔)——7——8(用一個指令G73完成)——9(定位3號孔)——10——11——12

——13(用一個指令G82完成)——14(返回),使原來要用14個程序段完成的指令用5個程序段完成,大大簡化了編程。

之后還可以對本節內容進行總結陳述。這樣,學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并掌握概念,同時也可以體會到同一個表面的加工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得到,但是考慮到現代加工的經濟性問題,則必須選擇一種最方便快速的方式。

目標式課后實驗

每一種類型的機床編程方法講述結束之后,都會安排3個課時的機床實驗環節,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對課堂所學的編程方法作更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仍然以圖1所示的零件為例來簡要說明實驗過程。

在實驗時,先將學生分成3~4人一組,每組學生拿到的只是一個長方體的毛坯零件。學生拿到毛坯件之后,可以分工合作。首先,分析零件圖紙,看清設計基準、技術要求、精度要求等內容,觀察加工對象的類型,選擇合適的機床及刀具材料與類型。同時,也要對拿到的零件毛坯的工藝性做簡單分析,確定毛坯余量是否充分及均勻,毛坯件如何定位裝夾等。

其次,要對零件做更詳盡的工藝分析。分析的內容包括工序的劃分,工步的安排,走刀路線的確定,切削參數(切削深度/寬度、切削速度Vc、進給量f)的選擇等。需將這些內容細化之后填寫數控加工的刀具卡和數控加工工序卡。

再次,在編程之前還需進行數值計算。主要根據每個工步的加工路線確定基點及坐標值,在圖樣上畫出走刀路線。然后就可以根據事先安排好的加工路線加入刀補之后進行加工。因為實驗的機床都具有刀具補償功能,此時,可以根據零件輪廓進行編程。

最后,將以上所有準備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安裝毛坯,保證毛坯的安裝精度;安裝刀具,進行對刀操作;輸入所有的程序及刀補參數,對車床試運行加工。在粗加工時或空走刀時,盡量選擇大的切削用量和加工速度;精加工時,則選擇較高的主軸轉速和較低的進給速度,以保證加工精度。

經過一個零件完整的編程實踐,可以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編程不僅僅包括程序編制,編程之前的工藝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與實踐,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程本身的認識,同時也強化了與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的聯系,為后續的專業課程設計奠定了實踐基礎。

拓展式實習實訓

正常的教學環節結束后,還會安排為期4周的CAD/CAM實訓,內容包括兩周的CAD/CAM軟件實訓和兩周的加工實訓。兩周的軟件實訓主要運用UG進行三維造型設計,通過UG軟件的CAM功能,按照圖2所示流程完成圖紙的仿真模擬,可以根據模擬結果修改加工參數。兩周的加工實訓則是對實驗的補充,可以滿足每名學生都能上機操作的要求。同時,進行宇龍仿真軟件的實訓,將數控車、銑、加工中心等機床的實際加工操作,以虛擬的方式展現出來,使學生真正實現仿真與實操的結合,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先進制造技術的概念。另外,課余時間,我院還鼓勵學生參加數控中級、高級培訓,為學生的就業添磚加瓦。目前,我院機械系2010、2011兩級學生已完成了數控中級工的培訓和考核,部分學生已順利拿到了數控中級工證書。

結語

教學、實驗、實訓三位為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構成一個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有機整體,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愿意主動去操作、去練習。輔助的考級考證培訓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對數控機床操作的積極性,為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做出了很好的實踐。由于此類課程的專業性,講述內容相對枯燥,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搜集相關的多媒體教學資源,使學生更形象地接受所學內容。另外,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不應該只重視編程能力的培養,在對內容熟練掌握的前提下,應自行設計伺服系統,并在普通機床上進行數控化改造。

參考文獻:

[1]孫德興,譚羽非.“交流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6).

[2]聶秋根,陳光明.數控加工實用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3]王繼煥,徐偉民.機械基礎課程群多維誘導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C].機械類課程報告論壇2009論文集,2009.

[4]張偉,陳俊華,等.數控機床操作與編程實踐教程[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篇7

中圖分類號:G642

摘要:針對獨立學院計算機類專業的學生實際編程能力無法達到用人單位要求及就業情況不太理想的問題,分析目前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企業級仿真實訓的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參與企業真實項目開發的重要性,說明獨立學院計算機類專業企業級仿真實訓的構建原則、教學形式及教學內容,為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探索新途徑。

關鍵詞:獨立學院;計算機類專業;企業級仿真實訓

0 引言

獨立學院是民辦的高等教育學校,其發展歷史很短,并且學生普遍基礎較差,因此,獨立學院的學生培養模式必須有自己的特色。以“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為辦學宗旨,并遵循“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要求,獨立學院的學生培養模式應從理論、技能和創業3個方面考慮,把學生培養成社會真正需要的合格人才。

計算機專業技術性強,應用面也很廣,但近幾年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日益增大,造成了培養人數多而就業難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學生的實踐與動手能力無法達到市場的要求,缺乏社會需要的職業技能。結合獨立學院的特色背景,如果學生在校期間就通過實訓教學讓學生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實際動手能力等方面都得到系統的訓練,便可培養出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人才,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因此,如何根據獨立學院計算機類專業學生的特點,合理構建實訓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是實訓教學的關鍵所在。

1 獨立學院計算機類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獨立學院計算機類專業的學生普遍學習自覺性不夠,但有著較強的求知欲,因此不能照搬一本和二本院校的教學模式,需要不斷地進行創新。

1.1 課堂知識刷新速度不及技術更新速度

計算機技術的更新速度非常快,以軟件開發技術為例,軟件開發平臺從字符界面到可視化界面;軟件開發語言從匯編語言、C語言、C++、Java到C#;軟件開發體系結構從單機版、C/S結構、B/S結構到N層架構。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應用軟件都在不斷升級與發展,而在有限學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新技術的講解僅僅只是點到為止,學生無法獲得系統的學習和實際操作的機會。

1.2 基礎較弱的學生面對難度較大的課程力不從心

很多學生剛開始對計算機的學習熱情是很高的,但隨著專業課難度的加大,他們往往難以保持學習熱情,出現了畏難的心理,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基礎較弱,而計算機技術的難度較大,學生實在是力不從心。軟件開發又是一項包括需求分析、設計、編碼、測試的系統工程,采用一種編程語言來實現,需要學生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實際操作能力,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只注重知識的講授,學生無法在實際操作中予以應用。

1.3 知識轉換為能力的速度跟不上知識市場化的速度

目前在獨立學院計算機專業的教學過程中,一般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理論和實踐教學也與社會生產存在脫節現象,用人單位所需要的計算機專業人才應該具有一定的編程能力和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計算機專業的專業課Java課程為例,企業并不看重學生這門課程的最終考試成績,而是考查學生能否根據項目的需求編寫Java程序。很多學生由于沒有經過實際項目的訓練,無法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項目,達不到就業市場的要求。

2 企業級仿真實訓教學探索

通過企業級仿真實訓可以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該實訓教學不同于理論課配套的實驗課、課程設計、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主要是為了熟練掌握某種技術而在仿真的環境中進行訓練,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過程中起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可以讓學生早點接觸企業的實際工作環境,并將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和社會生產實踐聯系起來。

2.1 企業級仿真實訓的構建原則

1)重視理論,以理論作指導。

只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才能讓學生清楚地知道應該學些什么、怎樣學習以及學習效果如何,因此在企業級仿真實訓教學過程中需要采取教師指導加學生訓練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2)以能力培養為核心。

企業級仿真實訓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根據ACM、AIS和IEEE-CS計算機學科教學計劃研究小組所給出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在應用程序等11個方面、59種能力的不同要求,重點強調了開發、設計與實現。因此在企業級仿真實訓過程中,要著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系統設計和分析能力、編程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

3)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計算機技術發展更新快,學生需要具有較強的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術的能力,此外還應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能夠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用新的思路和見解去解決新的問題。因此在企業級仿真實訓過程中要著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盡可能擴寬他們的知識面。

2.2 企業級仿真實訓的安排

計算機類專業軟件設計類的課程通常都會開設相應的課程設計,在課程設計階段采取“時間集中、人員集中、小班指導、一人一題、項目驅動”的方式進行,強調培養學生獨立完成模擬應用項目的設計與編程的能力。

考慮到教學的實際情況,前期學生有過課程設計的基礎,但僅僅是參與程序代碼設計,對于企業中大型項目的整個開發流程無法深入了解,更難了解企業的內部管理。而除了實際編程設計外,學生還需要了解項目管理的各個環節和管理措施、產品質量保證的各項措施、售后服務管理的流程和內部管理措施等。因此在后期的實訓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更接近企業的多種工作崗位要求與真實工作情境的方式進行,即在校內進行企業級仿真實訓,讓學生在校內模擬企業中具體真實項目的開發過程,培養學生獲得不同工作崗位協同合作的實際經驗。

企業級仿真實訓是從企業的實際項目中選擇有代表性并符合當前主流開發技術的內容作為實訓內容,再根據每個班學生的人數分成3~4個小組,每個小組6~8名學生,每個學生根據自身的動手能力和專業水平申請并被指派不同的工作崗位,如項目經理、系統分析師、產品經理、軟件測試工程師、程序員等。目標是讓專業理論課和實訓課程能夠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為學生畢業后能較快地適應當地計算機公司的工作奠定基礎。

2.3 企業級仿真實訓的教學內容和過程

根據當前計算機技術的流行趨勢,主要針對J2EE應用開發和。NET應用開發這兩門課程設計了企業級仿真實訓教學,由兩個方向的骨干教師在計算機房對學生進行指導。參加企業級仿真實訓的學生每若干人分成一個小組,每個組完成一個獨立的企業實際項目,而小組成員有著不同的分工角色(如項目經理、程序員、軟件測試工程師等),因此每個小組成員要求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務。

在企業級仿真實訓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企業級仿真實訓項目中的各個功能模塊所涉及的背景知識及實現目標,在學生完成每一個功能模塊前,教師可先講解、演示一個示例,而且講解的示例所用到的核心技術與該功能模塊相似,講解完后學生可根據所演示示例的實現方法來完成相應的功能模塊。通過這樣的引領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讓學生在拿到項目后可以很快上手,充分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此外,針對學生工作經驗匱乏的特點,在企業級仿真實訓過程中除了要求學生和企業員工一樣遵守企業作息時間外,還要求學生和員工一樣編寫工作計劃,每天寫工作日志,每周寫工作總結,每周分組分專題組織學生進行技術交流和探討,每天指導教師也會召集每組的項目經理開會,對一些他們暫時解決不了的問題提供幫助和支持,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更多的收獲。

企業級仿真實訓結束后每組需要上交在實訓過程中完成的完整作品,并對項目功能及使用方法進行詳細說明,從而實現理論知識向實際動手能力的轉化,使學生在畢業之際能夠達到就業市場的期望。

2.4 企業級仿真實訓小組的設定

整個企業級仿真實訓是以班級為單位,每個班級被分成若干小組,每組6~8名學生。為了解決學生動手能力和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首先讓參加企業級仿真實訓的全部學生進行考試,然后根據每位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搭配。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將每個實訓小組的能力水平平均,第一要保證有一個技術扎實的學生做項目經理,第二要保證每個小組能夠獨立完成企業級仿真實訓,讓編程水平和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在整個實訓過程中也能得到鍛煉和提高。

因此在企業級仿真實訓之前所舉行的考試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必須要把它與平時的理論課和實踐課考試區分開來,因為有一些學生可能并不擅長理論課程的考試,卻有很強的動手和編程能力,而這一部分學生在企業級仿真實訓中往往能起到領頭羊的作用,所以在考試過程中我們主要采用了軟件企業招聘和面試的方式,并選取了一部分經典的面試題目。

2.5 企業級仿真實訓成績考核評價方法

成績考核也是企業級仿真實訓的一個重要環節,合理的考核機制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訓分小組進行,因此在最終成績考核時應以整個項目組的完成情況和小組成員對該項目的貢獻度作為評價的主要標準。

此外在考核過程中也參考了學生提交的實訓文檔、軟件以及最終小組答辯的成績。通過提交的實訓文檔我們可看出學生撰寫文檔的水平以及總結和概括能力;軟件則反映出了學生的實際項目開發與應用能力;而通過小組答辯教師可對每組學生的項目完成情況以及每位學生的工作能力作出一個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

由于企業級仿真實訓有著很強的交互性,教師也很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在對每位學生進行評判時應綜合考慮這個學生的基礎和起點、在實訓過程中的學習態度與進步幅度,應鼓勵和激發學生對企業級仿真實訓的參與興趣,不要一概而論。

2.6 企業級仿真實訓的教學效果

根據上面提到的企業級仿真實訓教學模式,經過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計算機專業3屆學生的實踐后,受到了學生的高度贊揚,學生普遍反映有收獲,為日后就業提供了工作經驗。而且通過企業級仿真實訓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大多數學生變主動學習為被動學習,動手能力也有了較大提高,到企業從事計算機開發方面工作的學生人數比前幾屆有了明顯提高。2008級的一位學生在實訓總結中寫道:“通過本次實訓,讓我覺得計算機編程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同時也讓我具備了項目分析、設計、開發與測試的能力。”2009級有些學生申請到專門的培訓機構(如軟帝、中軟等公司)進行實訓,回來后通過與校內實訓的學生進行交流,感覺在校內實訓過程中學到的東西一點不比在公司學到的少。

3 結語

獨立學院的教育目的是要將學生培養成為應用型人才,完全脫離社會實際只注重于理論教學肯定是無法達到此目的的。因此在強調理論教學重要性的同時需要加強實訓教學,使學生能夠有所收獲。

近3年來,通過在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計算機類專業實施企業級仿真實訓,已經獲得一些成果,在校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畢業生的就業率、專業對口率甚至平均月薪較往屆學生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參加全國信息技術大賽、“藍橋杯”全國軟件大賽等賽事時也多次獲得不錯的成績,充分證明該實訓教學模式是可行的。

但也必須看到在實施企業級仿真實訓的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項目的選取,每個小組由于做的項目不一樣,指導教師需要給不同小組尋找難度和規模相近且合適的項目;其次,這樣組織實訓教學大大增加了指導教師對學生的組織管理難度,要對學生進行篩選和分組,同時還要通過多方面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評定。不過從一切有利于學生成長的角度來看,企業級仿真實訓還是成功的,以后也將延續下去并進一步對該教學體系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與規劃[M].北京:清華大

學出版社,2008:142-144.

[2]白鮮霞.計算機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技信息,2007(13):51.

[3]高鵬.關于計算機實訓教學的幾點構想[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07(7):71-72。

[4]關于規范并加強普通高校以新的機制和模式試辦獨立學院管理的若干意見[EB/OL].[2013-03-24].http:∥/.

篇8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dition of implemen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CNC programming and operation course, taking Bin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for example.

關鍵詞: 數控編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實踐應用

Key words: CNC programming;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pedagogics; practical application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02-0267-01

0引言

《數控編程與操作》是高等職業教育機械加工類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方面的技能與知識。該課程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應用符合職業技術教育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法于數控實訓課程當中,使理論與實踐相融合,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沒有固定的先實后理或先理后實,而是理中有實,實中有理[1],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數控編程與操作課程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

1.1 職業技術教育的需要21世紀人類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對勞動者知識水平、認知能力、實踐技能、合作意識、創新精神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部部長在會議報告中提出,職業教育要以就業為導向 就業是職業教育的主要價值取向。進一步明確了職業教育的功能和定位,對職業學校的學生培養目標是,擁有一技之長形成一專多能的受社會歡迎、企業搶手、家長滿意的合格、特長的畢業生。高水平的技能需要在有意識的實踐和培訓中,經過反復訓練,才能鞏固和提高[2]。

1.2 數控編程與操作課程本身的需要現許多教育機構紛紛開設了數控技術專業,目前可以說基本滿足了量的需求。然而,要推動數控技術的發展,推動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光有數控技術人才量的供應是遠遠不夠的,還須得使供應的人才有質的飛躍,方能使數控工業應用技術有蓬勃的發展。

2數控編程與操作課程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條件

2.1 硬件環境

2.1.1 保證有足夠節點的數控仿真系統的實驗室理實一體化教學強調空間和時間的同一性,這就要求作為課堂的實驗室要有相應的硬件設備,首先需要的就是要有足夠的實習場地和較完善、較先進的實習設備。

2.1.2 校外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是建設在高職院校外部,依托與高職院校有合作關系的校外企業和社會資源進行建設,主要承擔學生生產性實習和崗位見習任務,為學生提供真實工作環境的公司、企業,是高職學生與職業技術崗位“零距離”接觸,鞏固理論知識、訓練職業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的學習生產型與實戰訓練平臺,是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不可或缺的外部環境和必要條件[4]。

2.2 軟件環境

2.2.1 推行一體化教材理實一體化教學,也要求相應的配套教材能夠跟上,要打破以往一門學科一本教材的老模式,推行理實一體化專業教材,有實訓教師根據實訓項目編寫大綱,每個實訓項目里要分解具體的學習目標、實訓任務、涉及的相關理論知識點。

2.2.2 雙師素質型的教師隊伍理實一體化教學法不僅僅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的一體化,也是教師在知識、技能、教學能力上的一體化,教師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還必須具備較熟練的操作技能和實踐技能。此類教師既是理論知識的傳授者,又是實際操作技能技巧訓練的指導者[5]。同時,教師還要具有理實結合的教材分析及過程組合的能力,教師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雙師型人才,還要具有創新綜合能力,否則教學方案難以出臺,教學過程難以控制[6]。

3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在數控編程與操作課程中的實踐

將理實一體化教學法應用于數控編程與操作課程,我們嘗試了多種教學方法的結合,譬如情景模擬、任務驅動、案例評述、軟件操作、分組討論、企業參觀以及多媒體電化教學等等。下面以幾種典型的一體化教學過程來說明課堂理論教學與實驗實訓環節的緊密配合。

3.1 任務驅動教師先舉出一個在企業工作中會經常遇到的工作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開始學習和思考,然后將完成這個任務所需的理論知識加以整理。

3.2 情景模擬由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個實踐的情景,將學生從書本知識引到實踐情形當中。

4實施效果分析

筆者所在學院最近兩年對數控編程與操作課程實施了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這種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普遍認為這種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法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極大的增強了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數控編程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提高數控操作的能力。通過情景模擬、任務驅動、分組討論、企業參觀以及多媒體電化教學等等教學方法的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增強,學習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大大提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通過從接收我院畢業生的相關企業的反饋結果來看,他們對這些畢業生的數控編程知識和機床操作能力也都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5小結

總之,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對我們教師來說既是一種挑戰,又是我們教學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對學生來說好處多多,所以我們要以積極的態度面對這個教學改革。只要我們方法得當,一定會培養出到社會任課的高技能人才。當然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沒有定論,也沒有照搬照套的公式,既不能像德國那樣,也不能像英國那樣,需要我們職業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總結經驗,走自己的路培養出更好的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禹祿君.探究理實一體化教學新模式[J].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2).

[2]吳映輝.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模式的革新―關于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討[J].交通職業教育,2006,(06).

[3]劉紅月.“理實一體化”之誤區[J].職業技術教育,2006,(34).

[4]陳玉華.校企合作建設學習生產型校外實訓基地.中國高等教育,2010,(07).

篇9

【關鍵詞】項目驅動教學;教學設計;SQL SERVER 2005

項目驅動教學法,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一個項目的不斷拓展和塊塊相連來帶動課程的學習。在每一次的課堂教學中,又以項目的一個實訓案例不斷驅動課堂教學的開展。由教師引導學生,從一個可以實現的實訓項目出發,再將該項目不斷改進功能、實現條件或輸出內容等過程,通過實現不斷提出的任務自然地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開發。按照這種方法實施的教學設計與課堂設計,教學效果良好。

1.教學過程實施

1.1實踐教學設計

在實踐課程教學中,課程就通過學生的網站建設為實訓項目,對SQL SERVER 2005的數據管理和開發技術進行介紹。以案例為主要分析,將案例的數據庫的后臺開發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將案例的數據庫的后臺管理系統分解為獨立的任務單元,精心提煉和組織教學內容。完成各任務單元學習的過程,教學設計分為三個階段:

1.1.1基礎準備

由于SQL SERVER 2005是一種網絡數據庫,所以網絡是基礎,數據庫是核心,這兩者缺一不可。學習數據庫的最終目標是完成一個管理系統的開發,那么就需要前臺開發工具的支持,比如 、ASPNET或JSP等。要開發一個完整的管理系統,學生就必須學一些前臺的開發工具知識。

1.1.2項目訓練

實訓項目內容設計非常重要,根據該課程的特點應加強課內實驗環節,將實訓項目交給學生后,教師以“項目負責人”的角色出現,學生以“程序開發者”角色出現,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訓項目中,為學生提供技術支持,教師側重檢查項目完成情況,并要適時為學生進行歸納,總結開發技巧和語法知識。

1.1.3課程設計

在課程結束后,通過一個課程設計的完成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鞏固、測試和驗收。本階段的實施一方面是對《SQL SERVER 2005》課程的總結提高,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軟件項目開發文檔的撰寫能力。

設計結束,學生應提供完整的項目文檔,由于SQL SERVER 2005是網絡數據庫編程語言,所以設計開始就要求學生要按照國家軟件開發文檔中關于《項目開發進度開發規范》、《軟件需求說明書》、《數據庫設計說明書編寫規范》、《項目開發總結報告》等要求進行系統開發。并在設計結束對項目進行答辯。通過程序、文檔和答辯實現來檢驗本階段的教學效果。

1.2理論課堂設計

在理論課程教學中,為了使整個授課過程和學生實訓過程能夠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理論上采用“細化過程”、“量化考核”的方法,逐步完成各任務單元學習。細化過程主要指精心設計實訓項目、布置項目任務,量化考核主要指加強總結提高、分組設計。

1.2.1精心設計實訓項目

圖1

在課堂上,案例項目要能夠體現課程的核心內容,還要有很強的擴展空間。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螺旋式滾動向前的教學方法,先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擴展問題,然后對問題進行評價和優化。

精心設計實際應用的項目案例,通過一個個實訓項目的層層推進,告訴學生該項目在整個軟件開發過程中的重要性。也就是說一堂課中的實例可以作橫向和縱向兩個層面的擴展。橫向的擴展將課程中學過的內容聯系起來,縱向的擴展目的在于一步步引申和切入到完整的項目開發過程中。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效果顯著,課堂活躍,學生的參與程度很高。上面圖1中的十個實訓項目囊括了《SQL SERVER 2005》課程教學的主要內容。

1.2.2精心布置項目任務

布置任務時,教師要精心設計實訓項目,給出確切的實訓目的、實訓要求、實訓內容,引導學生主動獨立完成。使每一個實訓項目都與課堂上的實例密切相關,各個實訓項目之間又密切關聯,這樣才能確保學生有一個比較實際、可以動手的出發點;同時按照課堂上案例步步深入的方法,對每一個實訓項目的每一步進行擴充,最終自然地形成一個完整的應用程序。

1.2.3加強巡回指導

由于課內實驗及課程設計是教師課堂演示過后的實踐操作環節,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出來,存在的問題就會顯現出來。比如動手能力、課堂內容的接受情況、學習主動性等。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訓環節上,教師要通過巡回指導觀察學生編程情況,根據《實驗實訓平時考核測評表》,認真考核測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實訓環節操作熟練、進度較快的學生給予適當的考核獎勵。

1.2.4分組設計

在進行課程設計時,結合《SQL SERVER 2005》課程的教學內容,通過課堂討論,列出要實施的幾個項目方案,成立項目開發小組,設立項目組長來負責每個小組軟件開發過程,確保項目開發進度。項目組長是軟件設計的總指揮,教師要求項目組長對本組同學進行項目層次分項,讓每個同學負責一到兩個小項目。在教學中把全班分成若干個項目組。任務實施上要細化到人,根據學生平時實驗實訓的情況,讓每一位學生溶入項目設計的全過程,學生根據教學進程分工合作地去完成各自任務。

2.教學設計效果

2.1課堂教學效果

在課堂上,由于講授的過程是采用一個遞進驅動,項目牽引的授課方法,設計的案例能夠采用橫向與縱向擴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學生是從一個比較容易解決的熟悉內容進入到新知識點的學習中,所以學生的參與程度非常高,對教學效果反映良好。

2.2實訓教學效果

課程教學以開發實際項目“EasyBuy電子商城”數據庫的后臺管理系統為驅動,將該項目的實施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并將后臺數據庫的維護與管理分解為獨立的任務單元在項目實訓中分步實現,讓學生步步深入,最后通過課程設計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開發項目,形成較強的軟件編程思維。

由于采用了項目遞進驅動教學法,可以順利實現項目拓展。每一項任務都可以在前一項任務的基礎之上進行,形成了教師授課環節遞進,學生實訓操作遞進,最后通過課程設計融會貫通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對此種授課方法反映很好。

【參考文獻】

[1]余芳.SQL SERVER 2005 數據庫管理與開發[M].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6.

[2]劉志成.SQL SERVER數據庫技術與實訓[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7.

[3]劉厚增.談任務驅動教學模式[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3).

篇10

[關鍵詞]數控車 數控實訓 撞刀 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TH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35-0042-01

隨著機械加工技術的發展,數控機床技術也變的越來越普遍,在機械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企業對數控車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這就促使職業院校加大了對數控車實訓設備的投入,培養符合企業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本文從數控車實訓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學生在操作數控車床的加工過程中出現的撞刀原因進行了分析探討,總結了數控車操作過程中發生撞刀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以減少撞刀事故的發生。

1 撞刀原因分析

撞刀是指刀具(包括刀架、拖板等)在移動過程中與工件、卡盤或尾座發生意外碰撞的機故。數控車床操作初學者,容易撞刀,撞刀是數控車床操作新手最有可能發生的事故,一旦發生撞刀事故,輕者影響機床精度,重者造成機床損壞,使機床的加工精度喪失 , 甚至造成人身事故,必須引起操作者的高度重視。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在操作數控車床時容易撞刀,導致學生不敢碰機床。撞刀原因很多,大致可歸納為操作機床不當和編程時考慮不周全所造成的撞刀。本文從這兩方面進行分析,總結出撞刀的各種因素。從而讓學生實訓時,減少撞刀幾率。

1.1 機床操作不當造成的撞刀

數控機床操作不當會造成刀架或車刀與工件、主軸卡盤或尾架發生碰撞。主要從以下各方面分析:

(1)工件沒固定好。工件在加工時候,長的工件,會引起甩尾,震動引起撞刀。

(2)安裝刀具錯誤。在安裝刀具時一定要使刀位點對準主軸中心線,即刀具安裝好后試切工件右端面,切完右端面后刀位點應在工件右端面中心。

(3)刀架或車刀與尾架發生碰撞。回參考點或退刀時,應該Z向使刀架或車刀遠離主軸,避免發生碰撞。

(4)試切法對刀時走刀過快或背吃刀量過大。刀具在加工工件時,一定要注意加工的背吃刀量,如果過大,會造成刀具和工件的撞刀。粗加工應優先選用較大切削深度,一般取2-4mm,精加工一般取0.3-0.5mm。

(5)對刀不準確造成的撞刀。

(6)機械零點坐標與絕對和相對坐標一致。校驗程序完畢后要回參考點, 在校驗程序時機床是鎖住不動的,而刀具相對工件加工在模擬運行(絕對坐標和相對坐標在變化),這時的坐標與實際位置不符, 需用返回參考點的方法, 保證機械零點坐標與絕對和相對坐標一致。這一環節有時不注意在校驗程序后沒有發現問題就進行加工操作,會造成撞刀現象。

(7)數控車床執行程序正常加工過程中,由于操作者誤操作使程序停下來,如果操作者按“RESET”復位后,立即進行循環啟動,此時容易造成刀具與工件發生碰撞。因為運行的默認值與程序的設定值發生變化,按“RESET”復位,則把數控系統復位到初始狀態,清除了保存在DRAM內的預讀程序信息,會改變刀具移動指令及主軸轉速。在自動運行程序過程中,如出現誤停車導致程序停止運行,此時將模式改為編輯方式,按“RESET”復位程序,再重新運行程序。

1.2 程序編寫不當造成的撞刀

程序編制是數控加工最重要的環節,提高編程技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碰撞安全事故,總結并在以下各方面分析:

(1)G00坐標設置離毛坯太近。一般編程時候在工件右端,1mm。

(2)換刀時,未使用G00指令遠離工件。換刀需要用G00,遠離工件。以防止車刀與工件產生干涉。

(3)加工螺紋時誤把導程(F)當作進給速度,如:G92 X40 Z-20 F2寫成 G92 X40 Z-20 F80。

(4)程序坐標值編寫或者輸入有誤。

(5)加工完零件退刀時先走Z向,遠離工件,再走X向。

2 撞刀常見現象解決方法

經過以上總結和分析,根據常見的撞刀原因,結合實際操作經驗,現提出如下幾點對策:

(1)編寫的程序需要仔細檢查。系統較老的機床,需要輸入標點符號,更需要編程人員仔細認真。

(2)檢查好的程序需要在機床程序里面校驗圖形。利用數控機床的圖形校驗的功能可以檢驗程序的輪廓,減少錯誤率。

(3)裝刀長度出錯。刀具長度不夠,刀具的刃長不夠,都會導致干涉現象,另外刀具的裝夾方式有誤,也能導致撞刀。需要刀路軌跡模擬,明確加工部位。按程序單上的刀具進行選擇和復核是否正確。

(4)正確對刀并設置刀補,Z方向試切對刀時,必須注意對刀使用的Z向零點應與編程使用的Z向零點統一,避免因工件坐標系設置不統一而造成撞刀。

(5)在調試程序加工第一件工件時,一定要仔細檢查程序,試加工時單段運行,隨時控制進給率,隨時看剩余行程,加工前應模擬運行一次,單段運行,再正式加工。看看有沒有意外的刀具路徑出現,一旦出錯,迅速急停,特別是初學者,要注意急停按鈕的應用。

(6)將刀架移動到安全位置,按下鎖住機床和空運行鍵進行空運行操作,主要觀察運行軌跡是否正確,且仿真運行后要回參考點校驗。

(7)如果加工時必須使用尾架,安裝刀具時必須考慮到在X 方向電動刀架與尾架不發生碰撞的極限位置,在Z方向拖板與尾架不發生碰撞的極限位置。

(8)建議在計算機上用模擬軟件模擬程序,進行檢驗,再把程序拷貝到機床上可以減少錯誤。

3 結束語

要避免數控車床撞刀事故的發生應以預防為主。機床操作者首先應熟悉數控系統的各種操作,掌握系統功能鍵,達到熟練操作,減少失誤,將誤操作的概率降至最低點;其次在編寫加工程序時,應根據工件特點進行,按工件的形狀及加工位置確定退刀和回零的順序是先退X向,還是先退Z向;再次應注意機床的保養,在平時加工后,絲杠,導軌應擦拭干凈,避免切屑等雜物夾在滾珠絲杠和導軌內,造成加工出現誤差,損傷導軌,影響加工;同時,操作人員還要掌握一些異常情況發生時緊急處理方法。如按暫停、急停及切斷電源等來最大限度的減少碰撞事故發生帶來的損失。

參考文獻

[1]郝新成.實習中數控車撞刀事故的防范[J].實踐與探索,2011(3):266-267

[2] 袁鋒.數控車床培訓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3] 周保牛.數控車削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3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