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實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10 00:41: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大眾實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大眾實訓總結

篇1

關鍵詞:一汽大眾;透明車間;實訓

中圖分類號:G4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11-0202-02

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荀子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說明了實踐的重要性。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提出了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的要求。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人才培養,離不開良好的實習實訓條件,先進的管理理念,優秀的教學團隊,以及與企業生產流程對接的實訓項目。文獻[1-2]對校企共建實訓室、實訓室的管理、實訓室與企業文化對接等方面進行了一定的研究與探討。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文對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省汽車制造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實訓室建設的過程與經驗進行了總結與分析。基地建設對接一汽大眾4S店“透明車間”[3]管理理念,將企業先進的管理模式融入到基地建設中,對實訓室實訓項目、實訓室文化建設、實訓室管理模式、實訓師資隊伍的培養等方面進行了很好的探索。

一、“透明車間”實訓室的建設內容

1.采用企業維修先進設備,對接企業維修流程,建設校內湖南省汽車制造業高級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建設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的新能源大樓。學院先后投資400余萬元,汽車維修企業捐贈200萬元,建設汽車發動機、汽車底盤、汽車電器、汽車電學基礎實驗實訓室等8個校內實驗實訓室,面積達到1500平方米。建成校內維修實訓場地兩片,面積達2500平方米。

2.對接汽車維修企業維修流程,建設綜合性維修實訓區

按照一汽大眾4S店標準,建設符合企業要求的校內生產性汽車專業實訓區,如汽車營銷實訓區、汽車檢測實訓區、汽車發動機實訓區等,使汽車專業校內維修實訓區成為本專業生產性實訓、“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重要場所,開展對外培訓和技術服務的重要窗口,以及湖南省級知名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在專業實訓區的設置上,基本分區為理論教學區、實訓區(包含工具柜)、圖書資料區,并配備多媒體設備及攝像頭、電子顯示板。教師的上課狀態能通過攝像頭直接監控,而在實訓區的拆裝練習也可以通過攝像頭直接反饋到電子顯示板中,學生可以坐在座位上直接看到工位的拆裝過程,教師與學生形成了良性互動。

3.學習一汽大眾4S店“透明車間”管理模式,建立校內“透明教室”[4]

“透明教室”管理模式的內涵。“透明教室”的概念是建立在一汽大眾4S店“透明車間”模式上的。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于2010年在一汽大眾4S店實施“透明車間”運行管理模式。當車輛在車間維修時,客戶在整潔、舒適的休息室內通過觀看車輛維修狀態看板能完全掌握自己愛車的維修進程,還能通過遙控器調取自己愛車的維修視頻畫面;維修技師規范細致的操作可以完全呈現在客戶眼前。

透明教室管理系統是一套切入到整個校內汽車基地教學、維修、教室管理、教師管理、學生管理的進度管理系統。它是采用先進的電子看板管理技術,用現代科技設計的一套集電腦軟件系統、學生識別系統、教室識別系統、視頻采集系統、互聯網絡系統、語音播報系統以及大屏幕終端顯示系統為一體的綜合電腦管理程序。在教學及汽車維修中,實施透明車間管理系統后,可以自動監管汽車基地的教室使用信息,進入基地維修區的車輛信息等,并將這些大量的枯燥的數據提煉出來,以“抬頭就能看見”的方式顯示在大屏幕上,并能把大量數據以報表的形式導出,使管理變得簡單、快速、省時,服務變得透明、公開、精細。

二、對實訓室建設的思考

第一,實踐教學應注意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構建以職業崗位工作能力為導向的進階式課程體系。當前汽車行業發展迅速,專業知識與專業工具更新很快。以一汽大眾4S店為例,與該店汽車服務總監交流可知,一汽大眾老的捷達汽車按目前的趨勢將被新款車型代替,導致無論是修車技術和修車工具都將有很大不同。而如果實訓室專業教學中還以老款捷達車型為主,勢必會增加專業培養學生真正能上崗的時間。因此,在實踐教學設計上,需要對接實際崗位的要求,更新現有的實訓設備及實訓內容,建立合理的課程體系,以適應現代企業的需求和職業教育的要求。

在制定汽車專業課程體系時,要從傳統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中徹底擺脫出來,把握相應的職業領域對人才培養能力的要求,圍繞以能力為本位,全面分析目標實現所必需的職業技術知識,分析每門課程在目標培養中的地位、作用、課程間的銜接關系,明確課程內容的廣度與深度,合理構建知識模塊,設計課程組合。同時,應參照國家汽車維修工職業標準和技能標準,借鑒一汽大眾4S店售后服務體系的培訓標準,根據崗位(群)對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需求,構建以職業崗位工作能力為導向的進階式課程體系。

第二,需要積極尋找校企合作利益共同體,創新校企合作建設實訓室的體制機制。建立良好的實訓室一定要建立良性的校企合作專業建設機制。一方面學校迫切想與企業建立校企合作的聯系,而企業方對于技術技能型人才也需求強烈;另一方面學校和企業之間溝通不夠,校企合作往往停留在畢業生供需關系的低級方面,學校和企業沒有真正找到利益共同點,無法建立長久的、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關系。學校常常抱怨校企合作得不到企業的支持,只是一廂情愿;企業則認為學校無法培養出讓企業滿意的學生。在實訓室建設上,學校可以與一汽大眾4S店等合作企業通過校企合作項目實體,如共建實訓室、共同完成實訓項目的設計等,在合作的過程中學院提供場地、設備、人力資源,合作企業提供準入資質、核心技術、資金,校企雙方互惠互利,共同促進實訓室的建設。

第三,專業教學團隊的動手能力有待加強,企業教師隊伍不夠穩定,需確立和踐行科學合理的教師隊伍理念,加強教師隊伍培訓的持續性和有效性。近年來,高職院校通過自身的發展,師資隊伍從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來說都較為合理,但部分教師的知識結構更新沒有跟上汽車行業發展的速度。年輕教師大多從學校到學校,理論水平較強,但動手能力有所欠缺;“雙師型”教師較少,在理論研究及應用方面有造詣、操作技能方面有“絕活”的高層次人才也不多;企業教師欠穩定,在某些時間很難保證教學的連續性,并且教學方法和課堂組織能力欠缺。這些都是專業教學團隊建設要解決的問題。

因此,專業教師團隊建設需要以建設國家級示范院校戰略目標為要求,以全球視野、寬廣胸懷、前瞻意識、務實精神來選拔聘任教師,高起點建設師資隊伍。既要重視聘任對象的受教育背景和工作經歷,又要注重其真才實學;既要重視分析聘任對象的當前成果,又要注重考察其未來發展的潛質和潛能;既要堅持確定的一般學術標尺,更要注重教師的企業工作經驗及動手能力。努力打造一支組織協同能力強,擅于動手操作,能夠進行學術科研,潛心培育英才的師資隊伍。

第四,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流程或維修流程對接,創新專業教學方法。專業教學方法的創新必須有助于學生自主性和合作性的培養,采取以學生為主的自學和群體合作相結合的模式,引入具有集體活動性的能加強學生合作的方法,如開展豐富多樣的集體活動,采用分組教學等。同時強化實踐性與應用性,培養學生善于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更多地接觸企業真正的生產流程,接觸實際的維修情境。該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現實問題,而且對培養學生運用現有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大有益處。

企業更加看重學生理論與實踐的雙重技能,所以實施完全的課堂理論教學達不到汽車企業對汽車專業人才的要求,這就需要更新教學方法。實訓室的教學可與一汽大眾汽車4S店等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在現有課程體系中推行“以汽車4S具體任務為驅動”、“以汽車檢測維修項目為導向”、“基于工作過程教學”等教學方法,以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

第五,明確實訓室建設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緊跟汽車行業的發展步伐,加大校內實訓室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方面的功能。在培養有職業技能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時,實踐訓練水平應跟上企業的要求,但目前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實訓設備不足、訓練水平較低等問題。總體看來,許多高職院校具備某些基礎課和專業課實習實訓條件,但基本上卻以驗證性和演示性為主,缺乏汽車檢測維修方面的綜合性課程和實驗設備,缺乏涉及本專業的綜合性以及設計性實驗,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技能提高和實踐能力的發展。

三、結語

融入一汽大眾“透明車間”管理理念的實訓室建設,將企業的管理理念、運行模式、設備設施、維修流程等方面進行了有效對接,并成功立項“湖南省汽車制造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成為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成功申報為湖南省示范(骨干)高職院校的基石,創新了實訓室建設與企業合作的體制機制,在湖南省高職院校中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時代在發展,實訓室建設的觀念與理念也在不斷更新,汽車基地實訓室建設在“透明車間”管理理念的推動下,一定能更好地為學生服務,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白潔.校企共建校內實訓基地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3):181-183.

[2]楊潤輝.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校企組合新模式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2,33(5):72-75.

篇2

關鍵詞:物流管理專業;“雙創”實訓教學;教學研究與探討

引言:

隨著當代社會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阿里巴巴、淘寶、得物等App的產生,使得人們更傾向于網上購物,由此對產品的下單到傳遞到顧客的手中,其中涉及的商品訂單整理[1],出單、售后等一系列有關產品物流管理方面的內容,使得社會企業等對物流運輸管理方面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所以為了迎合當代社會對物流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加之物流管理專業相比理論型人才更偏向于選擇實用型人才,所以高職教學中應該重視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實訓教學。所以本文對高職物流管理專業“雙創”背景要求下的實訓教學進行以下幾個方面探討研究。

一、重視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訓教學

由于物流管理專業偏向于實用性,所以對學生不僅要求具備豐富的物流管理理論知識,更加注重學生是否能夠在實際中對知識進行熟練的操作運用,是一門真正要求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科。可以看到的是我國物流管理是近些年才興起發展的,所以在相關領域的經驗不足,產生了許多的問題,例如商品交易后存在商家不發貨,漏發誤發等現象[2],在運輸簽收過程中出現運輸效率低,簽收失誤等一系列影響收獲的現象。基于此,高職院校作為國家和社會人才培養儲備的主要來源,就要對社會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主動的探究解決,對于以上關于物流管理方面的問題,就需要高職教師再次重視以及去進一步對實訓教學進行研究探索,提出相對完善的解決措施,提出合適的物流管理經驗,以供社會當下龐大的互聯網購物者和物流管理者參考借鑒,來更好地維護穩定社會秩序。所以教師可以在學生的實訓能力教學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重視實訓教學模式,調動學生以及教師自身的積極科研探索精神,以更好地實現教學對人才培養的需求。

二、當下物流管理專業“雙創”實訓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物流管理設備利用率低

基于物流管專業學科的需求,大多高職院校會采入相關的物流管理所需的設備,或者建立一個專門的管理實訓中心。但是實際中教師對物流管理設備的利用程度不夠高,沒有真正發揮實訓中心的設備使用效果[3],使得學生的操作能力不構,大多只停留在理論知識上。其次對于物流管理設備的維護上也缺乏專業的定期檢查維修人員,使得設備的循環利用得不到可實際操作,因此每次都出現資金的投入,但是達不到資金價值的體現,這既不利于學生實際專業能力的培養,也不利于學校更長遠的教育教學發展。

(二)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對于“雙創”沒有方向

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缺乏實際的物流管理方向的創業實戰,對于創業沒有靈感和概念。學校物流管理教學缺乏對學生的理論聯系實踐,讓學生的知識停留于課堂,在面對“雙創”時一頭霧水,不知道從何做起[4],例如大多學校沒有配置與創業相關的教學軟件,學生沒有創業實訓模擬機會,不能參與企業創業實戰,為了讓學生對“雙創”有想法有“感覺”,高校和教師應當采取措施,讓學生參與實際的創業體驗項目來增加學習創業領域的經驗知識,提高學生的“雙創”精神。

(三)制定科學系統的實訓成績考核標準

制定嚴格的課程考準標準一方面可以規范教學方式檢驗教學成果,另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對本科目的重視程度。基于當下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中不構重視成績考核標準的制定,成績考核教育簡單好應付,導致大多數的學生專業知識水平遠不夠標準,使得“雙創”實訓教學的成績不真實,有悖教學的嚴謹治學的初衷。甚至有些院校出現實訓教學的要求松泛,雖然制定了合理的考核標準但是未做到真正落實的現象。基于此,針對上訴種種現象本了以下措施的總結。

三、“雙創”實訓教學的措施總結

(一)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合理設計實訓課學習計劃

高職教師在開展物流管理專業“雙創”實訓教學時,為了更好的吸引學生參與到實訓活動,讓學生通過實訓課更多地了解物流專業創業方面的內容,以達到好的實訓課教學效果,就要求教師做好相關的教學計劃,將實訓教學落到實處,讓學生對創業的過程中面對的事項有所把握。所以本以下幾點建議:第一:教師要進行實訓教學經驗整理借鑒[5],同時針對實訓中面對的創業問題進行針對性教學。例如由于物流管理專業的實際應用型較強,在面對不同針對性內容的實訓課教學,教師要學會借鑒同行優秀的教學經驗,提前對實訓課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做解決措施的了解,然后根據實訓課教學有關創業中面臨的問題,針對性的開展情景教學模式,把學生置于那種創業困境難題之下,讓學生思考解決方案。第二:做了情景教學之后,還要設計出物流管理相關的教學項目,即設定學生不同的物流管理人員職位,將學生組合形成一個物流公司。如商家、派單員、商品貨物運輸員、商品入庫出庫統計員等真實的企業職位,把學生置于真實的創業實訓場景中,讓學生在自己的崗位進行思考該如何進行業務活動,從中獲取創業的靈感和方向,通過了解體驗,刺激學生的創業思維,讓學生對創業有所悟,有所“心”動。最后教師要提前預估好要用到的素材設備,旨在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親歷親為體會創業勞動,讓學生對于創業的艱辛有心理上的了解準備。例如物流管理專業實訓學習過程中,可以事先做好對于學生的分組,形成假想的企業的人員工作規劃。如在進行物流管理方面,針對實訓所需要的設備如商品信息碼、模擬倉庫、打包紙箱、膠帶等各種模擬現實中物流管理方面所用的設備,做到確保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進行物流管理實訓活動的操作,培養學生擁有艱苦創業的意志,同時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教師要做到精準的預算。

(二)注重和企業公司合作,讓學生參與船業項目體驗

當下政府社會學校都非常鼓勵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尤其是大學生創業方面予以更大的期待支持。但是現實情況是,這種鼓勵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具體的措施引導支持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對于創業根本一無所知[6]。所以在對高職物流管理專業進行“雙創”實訓的開展上,學校可以與社會上一些企業開展創業方面的合作項目,例如對物流管理要具備的理論知識在企業中進行實踐。通過結合企業的基本職業要求,來制定出實訓計劃,通過參與公司的創業實戰,來扎實學生職業技能,讓學生滿足社會對相關部門對人才的需求,為學生對于創業有實際的體驗感悟,同時校方可以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在學生實訓過程中,企業可以就某職位操作流程、規范,本公司企業文化、業績考核標準對學生進行講解宣傳,在此過程中可以提前為公司培養拔尖的人才,減少人才緊缺以及從人才市場招聘后還要經過培訓難以及時運用的困境,也益于學生畢業即就業。在此過程中學生真正的從理論到實踐,從學校到社會,更加有益于將理論知識趁熱打鐵的應用到實際,加深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讓學生擁有創業實戰經驗的積累,有益于學生大學期間就在創業上有經驗上的借鑒,形成相較于清晰的創業計劃和方向規劃,激發大學生創業的熱情。

(三)制定并落實實訓考核標準

為了更好地檢驗學生創業項目實訓的成果,可以制定以下考核計劃。一、實訓大都分小組進行,可以分別對不同小組以及個人的實訓報告進行考評,小組分可占30%個人報告占70%,然后綜合得出實訓報告得分。報告的內容要注重在實訓過程的經驗教訓所得,以及自身感受、對該行業的了解等方面上。二、對平時的課堂實訓教學的表現進行評價,可以通過課堂積極性,課堂回答率,到課率等進行評價。三、課程結課時可以對每個小組進行知識內容,實訓經驗進行答辯考察,對小組和組內優異成員進行合理評估。以上方案可任選兩個結合,按照總體的方案一三各占70%,二占30%,評出最終成績。

四、結束語

綜上文僅僅為筆者針對物流管理“雙創”實訓教學所做的研究探索以及提出的相關經驗總結。根據當下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不完善的分析,并總結出應當發揮老師和學校的作用,制定落實實訓考核標準,結合社會相關企業的能力,為學生提供好的實訓教學環境,讓學生提前了解創業的相關內容,擁有經驗教訓,致力于培養學生成為實際可應用型的人才。C(作者單位: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何道新.高職物流管理專業關于“雙創”實訓教學的研究與探討[J].青年與社會,2019,No.730(03):133-133.

[2]任娟娟.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學生“雙創”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陜西教育(高教),2020(06):65+69.

[3]王秀榮,劉照軍.協同構建基于雙創能力培養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J].物流科技,2018,041(004):134-136.

[4]陸莉玲.關于雙創能力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J].商業故事,2018(09):106-106.

[5]胡玉洲.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改革與實踐研究[J].物流科技,2020,043(006):171-174.

篇3

很多學校動畫專業的培養目標過于寬泛,而且沒有針對性。大而不當的培養目標,等于沒有培養目標;而沒有一定的培養目標,培養出的學生又怎能適應動漫行業飛速發展的社會需求呢?

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概括不夠全面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為實現一定的培養目標而形成的某種結構狀態和運行方式,它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甚至可以說是專業人才培養活動的頂層設計。目前,高職影視動畫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多種多樣:“項目式”人才培養模式、2-2-1-1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三段式”人才培養模式、“四段式”人才培養模式、“五段式”人才培養模式等,視角不同,表述不一;或重過程,或重方式,或重要素,或重機制,各有側重,不一而足。但總體來看,對影視動畫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概括有以偏概全之虞,隔靴搔癢之嫌。

對學生能力培養的認識存在誤區和從事其他行業需要的能力要求一樣,影視動畫專業學生能力也應包括專業職業能力和一般職業能力。但是,目前高職影視動畫專業在專業職業能力培養方面,沒有區分其與一般中職及其他社會培訓機構的不同,認為專業職業能力的培養主要在于熟練操作各種軟件的能力。于是在一些學校的課程設置中,軟件操作課程占有很重比例。其次,對影視動畫專業學生一般職業能力培養的認識也不夠深入。影視動畫專業學生除了學習能力、交流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之外,作為創意產業鏈上的工作者,需要特別保護和激發的是他們的創意思維能力。在這一點上,很多高職影視動畫專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以項目為載體“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基于上述現狀,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作為湖南省最先開辦影視動畫專業的院校,一直在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本,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以項目為載體“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一)“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以學生能力培養為目標,以校內外生產性實訓基地和頂崗實訓基地的平臺,以項目為載體。“三位”即三種教學與實訓場所,包括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引企入校的校內動漫制作基地、校外定崗實習基地,前后相繼、逐步提升;“一體”即共同為學生能力提高服務,實現從學生到員工身份的轉變(如圖1所示)。

(二)項目在“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中具有貫穿作用這種培養模式以項目為載體,可以說,項目式教學法貫穿人才培養的始終,使課程內容與職業崗位需求一致,使教學環境、條件與真實生產環境、條件一致,使學習過程與實際工作過程一致,使學習標準與企業標準一致。項目包括模擬項目、真實項目和商業項目。真實項目是指以往承接并完成了的商業項目,商業項目是指能直接實現商業市場價值的項目。在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以模擬項目訓練為主;在駐校的動漫企業,真實項目和商業項目訓練交錯進行;在校外合作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則以商業項目訓練為主。

(三)以學生項目制作能力考評為核心的考核評價改革以項目為載體“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打破了傳統的考核模式,“教、學、做、評”合一,將形成性的評價和總結性的評價相結合,進行項目式多元化的考核體系改革。形成性的評價重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學習態度;總結性的評價即項目效果的評價,包括項目水平、項目效率、返修程度、整體效果等,教師、企業專家、行業專家都是考評的主體。

(四)體制機制創新是“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的關鍵如果不突破體制機制的瓶頸,“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會流于紙上談兵。建立以“項目”為載體的市場運作機制,建立產學研一體的校企合作機制,建立引企入校的互惠互利機制,“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才能真正付諸實施。

“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作用

(一)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統一“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能實現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和諧發展,相互聯系,互為補充,發揮人才培養的作用。在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下,通過項目從做中學,學生專業職業能力能得到極大提高。以軟件使用能力為例,過去的教學耗時多,收效甚微,學習過程枯燥。通過“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將所有的軟件課程全部錄像整合成網絡平臺課程,學生通過網絡平臺自主學習,通過項目為載體的實戰訓練,學生的軟件使用水平在實際操作中得到強化和提高,學習的過程變得趣味橫生。

篇4

 

軟件開發技術專業是高職院校廣泛開設的一個傳統大眾化專業,所謂傳統意味著歷史資源的積累,大眾化代表著難于創新。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如何培養符合現代IT企業需求的一線技術人員,在現代軟件行業就業壓力較大的前提下,尋求更大的就業競爭力,這就要從人才培養的源頭抓起。廣泛調研,緊跟行業發展趨勢,摸清企業對高職畢業生的定位,踏實做好專業建設,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就業競爭力的法寶。

 

1 形成“職業情境、項目主導、三階段技能遞進式”人才培養模式

 

軟件技術專業以應用型、技能型的“軟件灰領”培養模式為主線,以應用能力和適應能力培養模式為輔線,學歷教育與崗位技術培訓相結合,提出三階段技能遞進式的人才培養模式。第一階段為職業素質養成階段,主要培養學生對專業基礎知識的積累;第二階段為職業能力提升階段,重點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第三階段為職業崗位規劃階段,重點進行學生的就業崗位能力的提升。

 

2 探索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緊隨市場需求的動態調整方法

 

人才培養方案要隨著行業、企業的發展進行調整,尤其是軟件技術發展迅速,伴隨著產生新的崗位及新的人才需求。項目組根據對行業企業的調研走訪、對畢業生的跟蹤反饋和專家的指導意見,并融合多年教學經驗與對行業的了解,研究人才培養方案隨行業、企業調整的方法,如圖2所示。每年暑假對畢業生進行跟蹤評價,評估畢業生就業質量,并對用人企業進行走訪調研,了解企業對我專業畢業生的反饋、了解企業的用人標準、了解行業最新技術、尋求校企合作機會、搜集畢業生對我專業建設的建議等。在年末召開專家專業建設研討會,論證調研結果,聽取專家意見。在第二年初調整或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根據本次項目調研結果及專家論證意見修訂了本年度人才培養方案。具體調整方案如下:

 

1)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細化了就業崗位群,如表1所示。

 

表1 軟件技術專業就業崗位群

 

[就業范圍\&初始崗位群

 

(畢業3年內)\&發展崗位群

 

(畢業3年后)\&軟件開發

 

(web應用程序、手機軟件開發、網站開發、應用軟件)\&程序員\&軟件工程師\&軟件測試

 

(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手工測試和自動化測試)\&軟件產品測試員\&測試工程師\&軟件技術支持

 

(軟件實施、軟件維護、數據庫系統維護)\&軟件支持技術員\&技術支持工程師\&其它軟件相關

 

(軟件需求調研、軟件文檔編寫工程師、軟件銷售、軟件售后服務及培訓、軟件客服)\&相關業務員\&相關主管\&]

 

2)從基礎素質和專業素質兩方面詳細描述了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規格

 

在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基礎上,從基礎素質和專業素質兩方面細化了人才培養規格。基礎素質包括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具有較強的自我學習能力等。專業素質包括具有軟件開發能力、軟件測試能力、軟件技術支持能力等 。

 

3)根據職業認證的知名度,行業的認可度,選取了適合在校學生考取的職業資格證書,并按照種類和級別進行分類,如表2所示,將學歷教育與技能認證培訓相融合。

 

3 構建“基于軟件產品開發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

 

依據“職業、系統、開放”的理念,按照軟件企業崗位能力要求,分析、整理軟件企業典型職業活動工作過程,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的工作任務進行重構,工作場景通過學習領域來體現,構建了“基于軟件產品開發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

 

在課程體系中根據軟件產品工作過程梳理三條技術主線:WEB應用程序開發、安卓系統上的應用程序開發和軟件測試。整個課程結構可分為基礎類課程模塊、人文素質選修課模塊、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專業方向課程模塊和實訓模塊;描述了專業技能、課程體系、主要教學內容與要求、技能考核項目與要求,并對核心課程做出描述。 4 采用LPT教學模式

 

在“語言類”課程上采用“LPT”教學模式,即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采用案例教學、項目教學、任務驅動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將lecture(教學)、practical(實踐)和tutorial(輔導)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理論教學主要通過小型案例的方式介紹基本知識點,通過案例的講解使學生掌握該部分基礎知識的使用方法。實踐教學布置兩類實訓任務:一是與教學案例類似的實訓任務,觀察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二是布置難度高于教學案例的實訓任務,觀察學生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情況。輔導主要是針對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進行個別輔導與易犯的錯誤進行歸類總結,同時也提出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該部分知識的常用方法。

 

5 打造全方位教學資源

 

軟件技術專業課程資源多數為教學課件、教學案例、實訓指導書等上課必備資源。本次項目建設過程中,按照學校課程資源包保準,完善了專業課程資源。具體有:教學資料、學習資源、特色教學資源、課外作業、課外訓練、題庫等。在核心技術課程與綜合實訓課程上,與企業工程師一起研發課程資源,引入企業的案例及相關技術文檔。

 

通過軟件技術教學資源的建設,為學生提供多樣化、開放式資源,實現學生自主學習、交互式學習。同時教學資源建設為專業教師提供了信息資源共享、相互交流的平臺,通過共享教學資源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獲取最新的技術、行業產業信息、專業資源、課程資源、項目資源和實訓案例等,促進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提高技術應用能力、教學與實踐能力。通過教學資源的建設可以實現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軟件技術專門人才。

 

6 總結

 

行業企業對于職業崗位上人才素質培養的需要是職業教育存在的源頭,也是專業定位的基礎。該文依托項目,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研究了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資源包建設。根據高職高專培養一線應用型人才的宗旨,立足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方法改革、教學資源建設等方面,以培養高素質,綜合型軟件人才為目的,積極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優化軟件技術專業課程建設,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實現職業教育專業改革發展的目標。

篇5

在上海市大眾工業學校辦公樓四樓會議室,數控辦學部第二十二屆教師節座談會在那里隆重召開。主持會議的是辦學部的管坤和潘品方兩位主任,數控辦學部38位任課及實訓教師全部出席。大家就“如何打造數控精品專業”展開了熱烈討論,會議中各位教師情緒高漲,發言踴躍,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現總結如下:

一、“團結”是打造精品專業的前提。

建設精品專業是一項系統工程,在這個工程中,首先需要的是一個“積極向上,勇于開拓進取”的團結的集體。座談會上,田鳳霞老師滿懷真摯的情感談了“團結的集體”對于精品專業建設的重要性。“齊心協力,艱苦努力”是打造精品專業的前提。“團隊精神”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這必將在精品專業建設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精品專業應以精品課程建設為基礎。

眾所周知,任何一個專業培養目標都必須依靠由每一講課所構成的教學過程的實施才能得以實現。換句話說,精品專業建設必須通過精品課程的建設來體現,離開實際存在的精品課,那么精品專業也就名不副實了。數控專業教學主任潘品方老師談到:要實施課程改革,以任務引領教學。為加快數控精品專業的建設,他為在座的每位老師提出了一個戰略性的思考題:如何建設精品課程,如何為學生提供最好的教學方法和內容,同時通過精品課程建設,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使學生得到最好的教育,使學生在課堂上真正享受到精品課程的成果和甜味。他希望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們要開展“創亮點”的活動。所謂“創亮點”就是創造精品課,多多培養精品學生。一石激起千層浪,潘主任的講話引來各方積極反應,教師們紛紛發表了各自的意見。基礎課教師們表示要在“基礎教育功能化”方面繼續實踐,形成自己的精品課。專業教師們對開發技能化訓練的課程和建設精品實訓基地方面充滿了信心。

三、精品專業需要精品教師。

精品教師是建設精品專業的必要條件。一支結構合理的高水平、高質量的師資隊伍,可以為數控專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而高水準的教師隊伍的構成,不僅需要強有力的學科帶頭人,更需要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因為他們是精品專業建設的后續力量。肖玲、盧紅、王小英、韓劫蕓、盛萱等許多青年教師提到了自身業務和技能的深造和提高問題,他們希望學校領導能為青年教師提供繼續深造的機會,讓他們能在業務水平和業務能力上達到更高層次,真正成為一名精品老師。曾經是數控專業的一名精品學生,如今已經留校當實訓老師的王文強道出了青年教師共同的心聲:“努力了,就會有收獲;盡力了,就會有亮點;我們會努力的……”

篇6

【關鍵詞】創新 團隊 拓展訓練 人才培養

前言

總理在2014年9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2015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又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府工作報告中如此表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在論及創業創新文化時,強調"讓人們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精神追求和自身價值"。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提出,"創業"、"創新"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標語。在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如何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落實到實處,是大學教育面臨的機會和挑戰。

"創業"、"創新"的提出既在鼓勵有理想有擔當的年輕人進行創業,更重要的,是在年輕人中樹立一種"創新"的意識。在大學教育中開展團隊項目拓展訓練,可以通過專項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團隊項目拓展訓練介紹

1.團隊項目拓展訓練的起源

拓展訓練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盟軍在大西洋的船隊屢遭德國納粹潛艇的襲擊。在船只被擊沉后,大部分水手葬身海底,只有極少數人得以生還。英國的救生專家對生還者進行了統計和分析研究,他們驚奇的發現,這些生還者并不是他們想象中的那些年輕力壯的水手,而是意志堅定懂得互相支持的中年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了解情況,專家們終于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這些人之所以能活下來,關鍵在于這些人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于是,提出"成功并非依靠充沛的體能,而是強大的意志力"這一理念。 當時德國人庫爾特?漢恩提議,利用一些自然條件和人工設施,讓那些年輕的海員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戰的活動和項目,以訓練和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后其好友勞倫斯在1942年成立了一所阿德伯威海上訓練學校,以年輕海員為訓練對象,這是拓展訓練最早的一個雛形。

由于拓展訓練這種非常新穎的培訓形式和良好的培訓效果,很快就風靡了整個歐洲的教育培訓領域并在其后的半個世紀中發展到全世界。

2. 拓展訓練在國內的發展

拓展訓練以獨特的培訓模式和新穎的培訓項目,給國內的培訓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震撼。1999年,我國拓展訓練在經歷了四年的發展和提高后,和學校教育在培訓活動中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EMBA學員也把拓展納入課程體系之中,讓學生到拓展培訓公司參加拓展活動。

二、團隊項目拓展訓練在創新意識培養方面的作用

1.經典項目介紹

(1)雷區取水

項目介紹:在一個直徑 5 米 的深潭中間有一盆水,你要在僅用一根繩子,不接觸水面的情況下取到全體隊員的救命寶物,想一想可能嗎?團隊的智慧可以把它變成事實。

(2)畢業墻(求生墻)

項目介紹:團隊在沒有任何器材的情況下共同努力翻越 4米高的墻壁。

(3)生死電網

項目介紹:面對高壓電網,參加者必須同心協力,盡量避免傷亡,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4)珠行千里

項目介紹:每隊所有隊員利用手中的運輸器,將目標物用循環相接的方式從A地互送到達B地,運送過程中一旦目標物掉落地上,需要重新返回重來。

2.團隊項目拓展訓練在創新意識培養方面的作用

(1)培養和諧的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簡單地來說就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核心是協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體成員的向心力、凝聚力。團隊精神是一種文化氛圍,是一種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它對于事業的成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產生"(1+1)〉2"的效應。

(2)不斷提升團隊凝聚力

團隊凝聚力是團隊生存的基礎,是維持團隊存在的必要條件。團隊項目以復雜性、艱巨性為特征,對于改善受訓者的合作意識和受訓集體的團隊精神和凝聚力有很強的針對性。團隊之間的凝聚力可以通過拓展訓練來不斷提升。

(3)增強團隊協作意識

團隊協作是一種為達到既定目標所顯示出來的自愿合作和協同努力的精神。"一根筷子容易斷,十根筷子抱成團",團結就是力量。在拓展訓練中,團隊協作意識及精神總是運用得淋漓盡致。

(4)挖掘團隊潛能

人力資源需要進行開發,通過親自參與,體驗團隊建立過程中的人際關系、理解、信任、學習、互助、支持配合等進行自我發現、自我激勵、自我超越;挑戰自我、開發潛能,最終達成整個團隊的成長與突破。

三、團隊項目拓展訓練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

大學教育和中學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學教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個體學習,而大學教育更注重培養學生在團隊中的學習。通過考察一些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我們還發現單獨將團隊項目拓展訓練開設,即使開設了團隊項目拓展訓練的學校也是講其作為大學體育課程的一個組成部門。筆者認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僅僅將團隊項目拓展訓練作為某一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抹殺了其在學生面對的將來工作崗位中的作用。團隊項目拓展訓練是其他專業課程的基礎(尤其是對于管理類專業),作為素質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團隊項目拓展訓練在人才培養中應該體現出如下地位:

1.是其他課程學習的思想基礎:開設學期--建議在大學一年級第一學期,最晚開設在大學一年級第二學期

對于剛剛經歷了高考的學生,對于未知的大學生活有著美好的憧憬,在剛剛入學的第一年,應該樹立大學教育更側重團隊教育的觀念,讓學生意識到團隊的重要性。為接下來的大學學習奠定良好的職業基礎。

2.是一門獨立的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開設形式--單獨開設

盡量避免將團隊項目拓展訓練作為大學體育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因為團隊項目拓展訓練課程的目的絕不僅僅是增強體質,更重要的是增強心智,一種團隊合作意識、創新意識的培養。

3.是一門實訓課程,需要集中訓練,開設課時--30學時(建議開設獨立訓練周)

團隊項目拓展訓練需要課程的較強的連續性,其中總結的環節是最精彩的部分,因此在課程安排中避免分散安排,應集中安排,保證課程的連貫性。

結論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的團隊項目訓練在培養創新意識方面意義凸顯,因此在大學人才培養中,應該在大一新生中開設"團隊項目拓展訓練",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團隊意識,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在課程開設方面建議開設為獨立實訓課程,并注重課程的思想反饋。

參考文獻

[1]張茜琳:淺議團隊合作精神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3年09期

篇7

摘要:本文分析了讓學生進入真實工業實踐所面臨的主要教學挑戰,結合實踐活動、實踐資源、交互方式等核心因素,系統說明了案例化、項目化的綜合性工程實踐課程群教學設計策略和實施的方法。教學實踐證明了基于真實工業環境的綜合實踐課程教學的可行性,以及多層面設計教學方案的必要性。

關鍵詞:真實工業環境;綜合實踐;資源建設;模塊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1-0165-02

“大工程觀”[1]倡導將科學、技術、非技術要素和工程實踐融為一體,讓學生進入真實工程實踐,是踐行這一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徑,其主要意義在于[2]:第一,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有意義的情境和可供借鑒的工業案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第二,真實工程項目實踐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工程實際,有助于他們對知識結構的深度理解和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開展真實工程綜合實踐訓練使教師的教學設計和實施面臨很大的挑戰,這就需要基于系統觀點,厘清主要挑戰,從關鍵教學要素出發,分層分類進行教學策略設計。

一、教學面臨的挑戰

開展真實實踐教學首先會面臨一些共性的挑戰[3]。因為專業人員所運用的實踐方法,對非專業人士來說肯定是相當復雜且不熟悉的。在多年的訓練中,專業人員將一些實踐要素內化,并且能迅速有效地運用這些要素。但對于缺少實際經驗的學生來說,這些實踐要素一直是內隱的,是難以理解的。真實實踐教學設計中所面臨的兩個主要挑戰包括:如何幫助學生處理真實實踐的復雜性?如何幫助學生理解工業案例所包含的基本技術原理?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生師比不斷提高,實踐實驗資源日趨緊張。這使得真實工程實踐教學面臨更多現實約束,例如,教師從未開展過這樣的實踐教學,而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條件下要完成工科大類專業不同層次學生的實踐教學任務。基于工業真實環境的綜合實踐教學實施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在諸多現實約束下保障教學目標實現的可行性。

二、綜合實踐教學策略

真實工程實踐教學關注工程師是怎樣解決問題的,關注怎樣引導學生進入以問題解決為核心的思維綜合、技術綜合、價值綜合的實踐狀態,關注如何有效促進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教學設計涉及如下四個核心因素。

1.循序漸進的課程活動設計策略。課程活動的設計目的是為了把學生的先驗知識、能力、經歷與真實實踐串聯起來,使學生逐步形成參與真實實踐所需的技能和知識。主要設計策略:基于真實工業大系統情景,按照情景認知-案例導學-項目驅動-實踐總結的流程,循序漸進安排課程活動。在真實的情境中指導學生參觀操作生產設備,選擇實踐學習主題。在案例分析中系統梳理知識。在項目實踐中提高實踐能力。在總結反思中形成把知識、能力、經歷與真實實踐連接起來的可遷移的經驗。

2.重視軟硬件綜合優勢的資源建設策略。情境認知學習理論認為,知識的意義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建構的。真實情境往往更能激發學習者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欲望。所以,資源條件建設首要工作是營造一個具有真實情景的實習場,建設思路:(1)以自主設計的工業化生產線為核心來營造真實情景的生產車間。(2)配備分立設備,與生產設備組成層次分明的工程綜合實訓裝備系統。(3)重視教師的培訓與分工合作。發揮教師專業特長,對設備的教學內容進行分工,實現分層分類的案例庫和項目庫開發。(4)開發拓展基于生產線原型的多角度教學資源和教學素材。

3.應對真實實踐的復雜性的教學策略。為應對真實實踐的復雜性,減少學生認知負荷,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教學設計。(1)基于先行組織者策略查漏補缺。分析學生開展真實實踐的知識和技能缺口,預先安排知識講解和基礎實踐;通過案例分析進行導學,再啟動項目實踐,每一步都在為下一步的活動提供腳手架。(2)不斷循環、不斷改進的學習過程。通過提供網絡資源查詢和分類分層的項目導航,使學生在“理論-實踐”不斷循環中不斷改進學習過程,解決項目日趨多樣化的情況下實踐所需知識和技能也在不斷擴充的問題。(3)從多個角度降低復雜度。小組成員分別承擔不同的工作任務,分散認知負荷;通過教學錄像、裝置動畫,使復雜工作原理等內隱的技術要素外顯化,以便學生進行觀察和討論,逐步理解并掌握技術綜合的方法等實踐要素。

4.真實實踐的過程評價方法探究。上述實踐教學過程架構的設計、內容的選擇以及科學的組織較好地適應了工程綜合實訓對象的多專業多層次特點,引導學生較好、較順利地M入到工程綜合項目情景氛圍中。為了使師生明確工程實訓目標,進一步加強實訓教學效果,需要在實踐教學項目的初期導航與指導內容當中建立分層分類的過程評價與驗收標準,體現評價指標的多樣化和真實性,以及過程評價的科學性。

三、課程群的教學內容設計策略

面對上述內涵豐富、角度多樣、組織有序的實踐教學活動策略,需要我們設置與之相契合的系列化科學有序的課程群作為其有效運行的橋梁。課程群教學設計的總原則是使實踐內容和方式適合學生現有基礎,而又不失專業實踐的真實性。為此,我們將工程技術實踐課程模塊化,實踐教學體系框架主要包括三個層次:(1)機電/測控/信息工程基礎訓練;(2)系統綜合與技術應用;(3)實踐系列系統設計與工程創新。每個模塊有一定的實踐層次和專業實踐能力傾向性,在工程人才培養強調學科交叉的今天,也可以對不同專業開設,體現同課異構的多角度教學思想。

1.基礎訓練系列:針對工程經驗匱乏的大二學生,設計《工業測控系統工程基礎》和《生產線機電系統工程基礎》認知課程,其任務與目標為:介紹工業生產大系統的概念和基本實踐知識,培養學生針對工業生產現場功能單元認識、系統軟硬件技術的基礎應用能力,以及基本的安全與規范的工業工程意識。

2.技術系統實踐系列:體現同課異構的多角度教學思想,依托豐富的工程教學資源,針對理工大類專業開設了《工程綜合實踐》系列課程,為多專業多層次學生提供技術的多角度交叉實踐提供了保障。課程目標:從工控機、PLC、嵌入式系統,生產線機械系統、電氣系統等多個技術角度,結合工業化包裝物流生產系統實踐平臺,進行軟硬件系統集成設計與技術綜合應用實踐訓練,強化學生應用所W理論和先進工業技術分析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以及自主思考、勇于實踐的精神。

3.系統綜合創新設計系列:創新是工程技術發展的不竭動力,作為課程體系的高地,設置了《測控系統綜合創新設計》和《機電系統綜合創新設計》等工程技術創新實踐課程,課程目標:以提高系統關鍵性能指標,增強可靠性,降低成本,縮短生產周期及節能降耗為設計目標,以機電系統機械創新設計,電氣集成設計,測控系統軟硬件自主創新實踐為主要內容,以期達到訓練學生自主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教學目標。

四、結束語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開展真實工程綜合實踐訓練使教師的教學設計和實施面臨很大的挑戰,這就需要基于系統觀點,厘清主要挑戰,從關鍵教學要素出發,分層分類進行教學策略設計,實現了真實情景的工業大系統現場環境的構建,案例導學、項目驅動的工程綜合實訓活動和課程教材設計,以及資源配置和教學交互設計[4]。在教學實施中,通過分層遞進的系列化實驗項目,將技術基礎知識和源于案例的技術系統設計方法的應用,融入到一個個具體形象的實踐主題中去,讓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知識的積累隨著實踐進程逐步強化,有效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實踐證明了基于工業大系統情境的工程綜合實訓教學的可行性,以及多層面設計教學方案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1]徐志農,周繼烈,倪益華,等.大工程背景下工程訓練課程項目設置及建設[J].北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9).

[2][美]R.基思.索耶(編),徐曉東,等(譯).劍橋學習科學手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4).

[3]張新娜,王棟,楊其華,等.以大工程為背景創建綜合實訓基地[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3).

[4]王棟.工業技術實踐課程群教材構建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7).

收稿日期:2016-10-30

篇8

關鍵詞:電子商務;專業實訓基地;中職學校;雙創環境;建設途徑

一、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養現狀簡析

在國內社會專業領域,電子商務行業中的專業分工已經相當細化,各個電商平臺企業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較大且相對精準。例如新人才必須要了解電子商務平臺及行業全局,同時熟悉電子商務理論相關知識與應用內容,具有較強且較為新穎的創新創業意識與專業技能,總結來講電子商務企業需要更多的復合型人才。但隨著當前市場中各個企業之間競爭的愈發激烈,人才爭奪逐漸成為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主題、核心要素。不過就目前實際現狀來看,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出現了與專業市場需求脫節的不良情況,職業院校人才的能力不強、就業質量不佳,甚至還存在對電子商務專業內涵理解的偏差問題,例如習慣性的將其理解為“電子+商務”或“網絡+營銷”的簡單模式。從實際操作層面講,許多中職學校并沒有相對清晰的人才培養方向和培養目標,對于學生人才的未來就業方向更是無法明確。從另一面考量,這還因為中職學校在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上相對繁雜有關,其中多以計算機技術類課程與商務貿易類課程組合為主,對電子商務的本質核心理解不夠深刻,更不清楚社會上企業對于人才的客觀需求,所以無法建立圍繞該專業運行服務的實訓基地理論實訓體系,不能為學生提供有價值的專業化指導。總結來講,當前的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實訓教育正處于相當尷尬的發展局面,它沒有真正迎合社會市場“雙創”環境,在“二元”課程體系打造方面嚴重缺乏經驗,因此該專業的未來教育發展前景依然并不樂觀。

二、雙創環境下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途徑分析

伴隨當前“互聯網+”、“一帶一路”先進理念與國家級戰略倡議的推進與應用,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應該成為我國傳統外貿企業發展的全新支撐節點平臺,催生國內大量的電商行業創新創業發展機遇,同時也對電子商務人才發展提出更高更新要求。根據我國2015年以來的相關調查顯示,共享經濟、O2O線上線下新零售模式等等已經在逐漸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并不斷衍生出全新職業節點,電子商務行業領域的快速更新不斷調整、刷新了傳統商業模式,成為當前高等教育領域中最適合創新創業的優質專業之一,而電商平臺也自然成為了眾多大學生未來創業謀生的普遍選擇。所以對中職學校而言,就要結合自身教育資源實際與辦學特征,積極深入整合專業力量,構建聯系校內外的專業雙創環境,明確教育實踐取向與未來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目標。即重新打造“二元”課程體系,建設具有創新創業人才孵化功能的實訓基地。下文主要圍繞雙創環境下的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實訓基地教學模式、課程體系與評價機制建設3點展開詳細分析。

(一)專業實訓基地教學模式應用流程提出

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發展還應該注重深化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真正根據電商行業人才需求基本導向發展搭建雙創環境,強調學生人才雙創能力培養為基本核心,將創新創業素質與意識深度貫穿到整個電商實訓教學體系中,引導學生一步步認識電商平臺及相關運營機制,實現“認識電商———走進電商———綜合實踐”三步走。總而言之就是要強調產教融合主線、要以提升學生人才雙創素質為基本目標,首先做到教學模式應用流程設計環環相扣、節節深入。首先是第一階段,要帶領學生認識電商及電商平臺。在學生剛剛接觸專業的首個學習階段就帶領他們深入了解基礎理論,例如參觀實訓基地、創客中心、由教師面向學生進行專業介紹、開設專題講座,并將理論內容與優秀的專業創業創新案例結合在一起。該階段主要強調電子商務專業基礎課程教學,讓學生初步了解電商行業的基本發展業態與動態,結合當前的創新創業形式分析平臺發展走向,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專業平臺創新創業的基本氛圍,初步為學生的未來學業生涯發展規劃定位,培養他們擁有良好的創業創新意識、知識架構與基本素養。其次是第二階段,帶領學生走進電商。該階段是專業產學研融合的重要應用實施階段,中職學校要積極把握建設校企合作平臺機制,引導學生了解電商業務運營及創業過程,深入理解電商崗位的技能需要,著重培養他們在崗位實踐中的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同時有必要引導學生結合電商平臺中的“網店運營實務”、“電商客服”以及“店鋪推廣”等等內容開設專門課程。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在實訓實習過程中解決某些專業問題,為他們建立未來在電子商務平臺的創業創新信心,提升他們的專業實戰技能。然后是第三階段,帶領學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即為他們創造頂崗實習學習機會,同時結合校企合作共同開發創辦各種校企合作項目,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到電商實戰技能比賽、創新創業比賽以及平臺綜合運營課程之中,全面強化學生的職場適應能力與專業深度,引導他們在創業創新過程中實現從學業生涯規劃到職業生涯規劃的有效過渡,真正建立結合了中職學校實際情況與學生實際情況雙創實訓教育基地。

(二)專業實訓基地教學模式課程設計分析

圍繞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所展開的專業實訓基地建設課程設計類型有許多,首先教師要結合上述3個階段讓學生逐步走上電商平臺,嘗試在目前國內的各大電商平臺上自主開店,并熟悉開店操作流程與平臺運營機制,為隨后的平臺上生產性實訓階段打好前提基礎。結合這一過程,本文提出兩點專業課程設計方案。1.建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要契合“走進電商”教育階段為學生建立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綜合項目,將教學實訓與綜合實踐二者聯系起來,優化并豐富電商環境頂崗實習項目內容。目前許多中職學校都以“創客中心”為中心建立電子商務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并大量融入校企合作思想,自主編寫產教融合的立體化教材內容,充分適應了當前“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變革需要。為了確保專業學生能夠讀懂經營、學會創新、精干技能、成為未來一代電子商務優秀人才,中職學校每年都會舉辦“電子商務技能周”、“電商項目合作大賽”等等,配合行業專家講座與各種技能展示活動在校內推廣電商平臺,教會學生如何美化店鋪、商業產品推廣、店鋪運行等等實操技能,全面助推中職生未來的創業創新思想行為向前發展。2.建立校外合作性實訓基地在電商專業最后一學年,學校教師會為學生安排大量的專業頂崗實習與電商技能證書培訓活動,幫助學生不斷拓展專業創業創新實戰環境,實現專業教學與學生實踐的二位一體化發展。例如中職學校就創建了電商跨平臺青年創業中心,配套企業實踐經驗與企業項目基金激勵學生大膽參與到雙創環境中勇敢創新,激發他們的創業靈感,樹立他們的創業信心。為了確保中職學校能夠深入開展電商平臺實訓教育活動,學校還專門建立了“創新創業工作室”,深入開啟在校學生的“在校學習+校外創業”綜合發展模式,專門培養那些有熱情、有潛質、有能力、有思想的自主創業學生群體,圍繞他們設計并實施幫扶和全程指導教育策略。

(三)專業實訓基地教學評價機制優化

為了實現對學生人才的動態培養與監督,必須結合雙創環境建立中職學校的電子商務專業實訓基地動態評價機制,并予以優化,十分注重評價的時效性與實效性。以下簡單談3點。其一,要為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發展預設階段性目標,強調目標系統的清晰內涵。其二,要即刻更新專業發展動態,確保專業教學理論發展的可控性與實訓基地教育服務進程的可控性。其三,要建立相對完善的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評估制度,實施定期評估以達成階段性目標,把握專業發展全局,將實訓基地教學的過程性評估與總結性評估結合起來,從更多視角審視并建立中職生未來創業創新的可能性與基本方向。

篇9

關鍵詞:技能;會計專業綜合實訓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3年4月19日

一、課程設置

職業教育是為了讓受教育者獲得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主要側重于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從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與內在要求來看,技能實踐課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占的課時比例以及課程開設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職業教育的質量。

《會計專業綜合實訓》是一門以企業典型經濟業務案例為依托,融手工會計和電算會計于一體,以培養學生職業崗位能力和會計綜合能力的會計專業核心課程。就課程體系來說,《會計專業綜合實訓》課程是在《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等專業課程之后開設,通過該課程,不僅強化了前續課程的專業技能,而且以實際工作為切入點,將知識點和技能點進行了有效的融合,從而大大提高學生適應未來工作崗位的能力。

《會計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三大方面。在知識層面,期望通過該課程,幫助學生鞏固之前所學的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等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在能力層面,期望通過該課程,讓學生熟悉會計工作各個崗位的職責,掌握會計核算流程及會計核算的內容,具備擔任實際會計工作的能力。在素質層面,期望通過該課程,塑造學生從事會計工作應具備的耐心細致、認真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職業道德風范,為畢業后從事相關會計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可以說,無論從課程體系完整性的角度還是崗位適應能力培養的角度,都很有必要開設這門課程。通過《會計專業綜合實訓》的開設,為學生專業對口率、工作穩定率和收入增長率架橋鋪路。

二、教學內容

本課程以設立的虛擬生產型企業實體為平臺,以企業經營活動為主線,設計一個月的百余筆典型的經濟業務,通過建賬、憑證處理、登賬、出具報表等手工會計處理和系統管理、總賬初始化、日常賬務處理、UFO報表處理等電算化會計處理,讓學生根據源于真實企業的原始資料,按“一人多崗”角色扮演的形式進行會計核算與管理分析,最終完成手工會計與電算化會計的處理過程。

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手工會計與電算化會計的區別與聯系,可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安排手工會計實務和電算化會計實務基本并行。比如說,周一安排四個學時的手工會計實務對1~10日記賬憑證進行編制,周二再安排四個學時讓學生在實訓室通過財務軟件進行1~10日記賬憑證的錄入。在課時分配上手工和電算基本各占50%。(表1)

三、教學方法

針對《會計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的特點,在教學方法上主要以情景仿真與實際操作為教學活動形式,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主要采用六步教學法、反思教學法、拓展教學法和直觀演示法等教學方法。

1、六步教學法。所謂六步教學法就是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六個步驟。第一步,了解企業,進入角色。學生對仿真實訓企業的背景資料進行了解,建立職業概念,進入崗位角色;第二步,識辨業務,任務安排。學生對實訓資料中的原始憑證進行識別,判斷是何種經濟業務,需要完成哪些會計核算任務;第三步,講解分析,知識儲備。教師針對實訓內容從“做什么、怎么做、為什么這樣做”幾方面向學生進行講解;第四步,實務操作,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自主的辨識和教師的講解,自己動手進行實務操作,教師從旁進行個別指導;第五步,點評反思。每階段完成經濟業務處理后,學生參考教師公布的答案進行自我檢驗,教師總結學生實訓過程中出現的典型錯誤,并進行點評講解,學生對操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改正;第六步,總結答辯。完成整個實訓后,教師依據實訓資料,從報表使用者的角度提出各種問題,學生根據自己的賬簿、報表進行答辯。同時,對學生完成的作業質量、學習態度、工作責任心等方面作出相應評價。

2、直觀演示法。對于每一個典型的操作實訓內容,通過錄像、教學課件和教師課堂直觀演示的方法使學生直接掌握。直觀演示法生動形象,對規范實訓操作、提高實訓效果具有良好的作用。

3、反思教學法。在實訓過程中有目的地設計一些相關環節,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遇到某些障礙,通過對前期任務完成情況的反思來進一步掌握正確的處理方法。采用這種教學方法的目的在于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在完成任務中積極探索和嘗試,在會做的前提下還要學會巧做。

4、拓展教學法。教師在指導學生完成某項工作任務的時候,不能僅僅局限于為了完成任務而教學,而應該借“題”發揮、拓展思維,引導和鼓勵學生根據該任務創設出一系列延伸性問題。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鍛煉學生分析、聯想的能力,還能培養他們遇事善于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在解決這些拓展任務的同時,又能將一些書本上沒有的,而實務中又很實用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從而全面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以上教學方法,使學生逐漸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角,適應會計崗位工作環境。

四、教學過程

《會計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的整個教學過程包括課前準備、課堂組織和課后凝練三個方面。

1、課前準備。主要體現在三個備:即備內容、備學生、備策略。所謂備內容,就是通過鉆研課程標準、研究教材內容和研讀參考資料,將教材內容還原為工作任務,設計任務情境,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所謂備學生,就是了解教學對象的層次,充分了解授課對象有利于教師把握教和學的尺度。所謂備策略,就是根據課程內容考慮以哪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甚至是表達方式來開展教學才能更有利于學生接受。

2、課堂組織。課堂教學圍繞六步法為主線,以任務安排、知識儲備、實務操作、總結反思為主要環節。下面以手工總賬登記為例介紹課堂教學組織過程:

第一步是任務安排:根據模擬企業的核算要求,需要對當月業務按旬進行業務匯總并采用科目匯總表程序進行總賬登記。在學生完成1~10日業務的記賬憑證編制及明細賬登記后,就可以對各學習組提出任務要求,根據模擬企業會計核算制度要求進行總賬登記。

第二步是知識儲備:首先,學生可以通過討論、查閱資料等方法復習《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等課程中關于科目匯總表的編制方法及總賬的登記方法;其次,教師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有針對性地講授科目匯總表程序登記總賬的方法及技巧,并選取2~3個賬戶進行舉例說明。

第三步是實務操作:各學習組根據理論知識及實訓資料編制科目匯總表并登記總賬,完成實訓任務。學習組成員之間以及各學習組之間可以通過比對、檢查等方法進行數據準確性的核查。

第四步是總結反思:在完成總賬登記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將記賬憑證中的數據以不同的方法分別登記到明細賬和總賬的理由是什么?進而為下面的對賬工作做好鋪墊。

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需要可以安排集中講授、多媒體演示、軟件操作等多種教學手段組合,以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

3、課后凝練。學習過程既是一個吸收的過程,更是一個積累沉淀的過程。在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后,教師要要求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進行強化與拓展,以鞏固學習成果。這一點可以借助精品課程網絡資源進行;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總結知識規律,固化學習成果。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將模仿提升為應變。這一點主要是通過總結答辯進行的。完成整個實訓后,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撰寫實訓心得,就實訓過程中的所做、所思、所想、所感進行總結。同時,由任課教師根據總結內容出發,結合實訓資料,就實訓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向學生提問,學生進行回答。

篇10

>> 高職院校財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方案設計 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初探 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人才培養方案設計 高職工業環保與安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研究 高職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和開發過程的控制 基于勝任特征模型的高職人才培養方案設計 基于CDIO的高職軟件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精英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淺談傳媒精英人才的培養 職業院校電算化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之我見 職業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DS人才培養模式的方案設計 研究型大學精英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具有國際視野的計算機精英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社會實踐助益文化創意精英人才培養 大眾化背景下省屬高校精英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精英人才培養模式理念分析與范式構建 印度理工學院精英人才培養及啟示 職業生涯教育視野下的紡織行業精英人才培養 大學環境類精英人才培養的理論研究與思考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教育 > 高職院校精英人才培養方案設計 高職院校精英人才培養方案設計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姚貴光")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 要】在當今知識經濟高度發達的時代,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創新思維能力的高素質大學生對于國家社會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國內外的相關研究表明,學生個性的充分發揮有利于創造性人才的脫穎而出。本文以廣東某高校為例,從該校的實際情況出發,試圖梳理該校精英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情況和經驗總結,為高職院校精英人才培養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 精英人才 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1-0026-02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改革的深化,在不同的層面上更加需要優秀的大學生參與國家、地方的建設和社會的改革。對于高職院校大學生而言,則需要其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扎實的專業技能。從學校層面而言,這體現在能否通過合理的培養方式培養出更多的綜合型人才。因此,尊重學生人格、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創新型精英人才,是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同時,結合國家“十二五”期間對專業教育結構調整和優化的要求,開展精英人才培養計劃,有利于更好地整合高職院校各種可以利用的資源,為學校培養出一批專業技能水平優秀、能服務于地方社會發展的優秀學生。

二 高職院校精英人才培養設計方案

以廣東某高校為例,該校作為一所綜合性高職院校,具備了良好的教學設施和教學條件,為精英人才培養方案的展開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在專業設置方面,該校在文科專業上開設了會計、財務管理、工商企業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管理與實務、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擁有電商營銷實訓基地、現代物流實訓中心、會計電算化、會計手工模擬實訓室、ERP實訓室、金融實訓室,國際貿易實訓室、國際貿易教學企業、市場調查與統計實訓室、國際合作辦學學習資源中心等10個校內實訓室,其中現代物流實訓中心、電商營銷實訓基地為學院重點建設實驗室。因此,針對以上專業設置,該校結合人才培養的規律與目標,采取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對學生開展了一系列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訓練的教學活動,具體的培養方案設計如下:

1.學生分班進行專業課程學習

按照該校文科專業設置特色,把文科專業劃分為財經類和管理類2大類,每一類各建立4個專業班。財經類班別分別為1班(財務會計方向)、2班(金融國際商務方向)、3班(電子商務方向)、4班(市場營銷方向)。管理類班別分別為5班(物流管理方向)、6班(工商企業管理方向)、7班(社會組織管理方向)、8班(人力資源管理方向)。

第一,每班按一定的甄選形式組成30人的小班作為第一方向班進行授課,第一方向班上的學生來源必須為高考錄取專業。各班大一大二學生人數參考比例為1∶1.5。

第二,第一專業班上的學生必須修讀本班課程,并在所屬類別的其余3個方向中選取一個方向作為第二方向班進行修讀,最終成績考核:第一方向班成績占70%,第二方向班成績占30%。

第三,課程設置:該校培養方案的課程難度設置應適當比學生平時課堂接受的課程難度稍高;課程內容設置和學時安排由各專業負責人制定,但必須要結合一定學時的實訓;授課時間應與學生平時上課的時間不相沖突。

2.學生參加專業技能大賽

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專業技能大賽,通過技能大賽培養學生各項專業技能水平。各班的學生都必須參加至少1項的專業技能大賽,級別可以為院級、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不等。班級負責老師應詳細記錄班上學生參與比賽的情況,沒有參加競賽經歷的學生不予課程培訓合格。

3.舉辦企業專家講座

通過與校外企業合作,建立企業家指導老師團隊,定期走進學校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各專業應在每學年組織至少1場與本專業相關的講座,而學生必須聽取2個以上講座才算課程合格。

4.學生到企業參觀學習

以參觀校外著名企業的形式為主,必要時可輔之以短期的企業實習。旨在讓學生走出校門,提早與社會接軌,以優秀的企業文化來感染和熏陶學生,培養學生的企業家精神。

三 高職精英人才培養方案的經驗總結

1.精英人才培養方案的特色

第一,推行校企聯合培養模式。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培養地方精英人才的一個特色,即通過整合學院內、學校內的教學資源和學校外的企業資源,以課程教授和量化指標考核為主,輔之以必要的企業見習,最終達到多方位培養大學生的目的。

第二,搭建家校聯合教育平臺。通過成立家長委員會與學校聯手培養學生,有助于整合大學生家長資源,充分利用家長的智力資源,密切高校與學生家長的聯系,集中反映學生家長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學校、家長、社會各界間的橫向聯系,營造一個良好的家校社三位一體的學生整體教育網絡。

第三,順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的一切活動都要適應社會發展,為社會發展服務,這是教育發展的外部規律。隨著順德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生產、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變革,必然要求人才培養結構相應發生變革。教育本身就要分類型、分層次,以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教育滿足各類人才的發展需要。精英人才培養計劃是順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重要體現,有助于為當地產業轉型和城市升級儲備精英人才,具有廣闊的行業前景和就業前景。

2.精英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成效

第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精英人才培養計劃的推行,受到了眾多學生的青睞,豐富實用的培訓體系,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該培養方案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發展平臺,對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引導學生樹立自主學習觀念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通過專業老師及企業家團隊導師的溝通交流,加深了學生對專業技能及企業管理運作的認識;另一方面,通過組織學生到校外企業參觀實習,增長了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第二,促進企業、家長與高校的合作。通過成立企業家指導老師團隊及家長委員會,結合校內專業老師,為學生創造了“校企家”攜手培育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各方資源及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對于學生的培養取得了明顯成效,使其溝通表達能力、自主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得到了較大提升。企業參與到學生培育上來,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實踐基地,幫助學生提前熟悉企業運作,而且為企業發掘管理人才提供了契機。同時,通過家長的參與,促進了學生與學校、家長的溝通,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