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運實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26 20:51:2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貨運實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貨運實訓總結

篇1

關鍵詞:分崗操作;國際貨運實訓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Practic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freight management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key link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o make up students'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freight forwarding operation process, improv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improvement strcooperation consciousnes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actice teaching arrangements and organizational, and teaching operation analysis.

Key words: operation in different department;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er; practice teaching

國際航運業務管理專業應該以培養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掌握現代國際港口、國際航運和外貿運輸企業管理理論和基本技能,熟悉國際航運、港口和外貿運輸企業業務等生產和管理的高級管理人才為最終目標。這對高職院校國際航運業務管理的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較高要求,特別對實踐教學環節。眾多服務于一線貨運企業都希望更多的院校畢業生能從院校中學習更多適用于企業的技能,使學生能更順利更容易適應該新崗位的工作,因此在校內進行實踐教學環節設計中能夠提前讓學生感受到企業各崗位的真實工作情況,一直是現在高職院校努力的方向。

1 實訓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1.1 課程設計理念。國際貨運業務實訓作為國際航運業務管理專業一門重要的實訓課程,實訓安排在多門專業理論課程完成后進行,要求學生能對國際貿易、貨物運輸等領域的基礎知識進行綜合運用,根據貨運操作的流程進行分崗模擬實訓,能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融匯貫通,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業務能力。

1.2 課程設計思路。實訓形式上,由于國際貨運業務涉及的參與者多,并且涉及的過程比較復雜,大量的參與主體、所涉單證、作業場所及作業流程,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概念含糊,理解起來容易混淆,為了使學生盡快地克服這一問題,實訓采用分組分崗位進行。把班級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模擬一個貨運企業,再根據實訓系統的模塊,結合現在貨運企業結構設置成了的若干個主要操作崗位,要求每個小組模擬貨運業務運營模式完成一票出口貨物操作。通過人員的互動完成業務流程及業務單證的流轉,使學生在實訓環節中能更好地體驗整個實際的操作流程。使學生在貨運業務流程上的操作更加直觀,通過自己動手做,理解更加透徹,同時在操作過程中,能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

在課程的實訓考核時,除了提交實訓報告及有關貨物運輸業務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單證外,還要求以小組為單位,要求制作成PPT進行小組總結,這樣使學生在理解貨運實訓的過程后,能讓學生及時把所學習的知識及時進行歸納總結,并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2 貨運實訓課程分崗實訓操作

在實訓課程中,根據不同崗位的不同職能,有針對性地就不同崗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展開訓練,每一個崗位設置成一個小模塊進行,通過實訓操作,讓學生深入了解各個部門的工作職能。貨運企業主要部門及各部門的主要職能如圖1所示。

2.1 充分利用網絡,了解航運市場最新動態。作為一名貨運業務從業人員,有關的航線船期航程等基本信息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實訓過程中,利用網絡,向學生介紹了中國物流網、中國船務周刊網等,學生可以通過該網站查詢多項貨運相關的資料。如:中國物流網上提供了船期信息,只要通過錄入起運港和目的港,就能查詢到當前時間該航線上的船期資料及承運商的基本資料,可以為學生掌握有關業務概況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查詢途徑,通過各船期與航程的對比,使貨運業務能做到心中有數。

2.2 合理安排貨運,爭取雙贏局面。貨運公司的訂艙操作是指客戶向貨運下達貨運委托后,貨運公司根據客戶的要求,向船公司或船舶公司下達訂艙申請以取得艙位的過程。作為一般的貨運公司,訂艙操作一直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職能,同時在訂艙操作上也有一定的技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向船公司訂艙一般要按船公司的要求提前安排;另一方面,船公司放出艙位后,常常會出現因客戶原因要取消艙位,恰好這兩方面會直接影響到訂艙后能否順利取得有關艙位,同時還可能對公司以后和船公司之間簽訂運價協議造成影響。

2.2.1 合理安排訂艙。對于貨運公司而言,在這一過程,常常出現比較多的特殊情況,如:在貨運旺季及節假日前,由于貨物運輸量較平時的多,所以常常會出現訂不到艙位的情況;又如,有些客戶為了趕船期,提前訂艙,但是到船期臨近時又因為貨物沒有備好而需要取消艙位,所以作為貨運公司的訂艙操作員,必須在訂艙前多與客戶進行溝通,根據有關的客戶備貨情況,做好訂艙的計劃。一方面要求及時訂艙以保證船期,另一方面爭取在訂了艙后避免取消艙位,給船公司或船舶公司留下不好的印象。

2.2.2 合理安排裝貨。造成艙位取消,除了因為客戶備貨的原因外,還有另外一種常常會出現的情況,就是貨物裝柜后報關報檢沒有按時完成。

船公司的艙位一般會以訂艙確認通知單(也有稱為放柜通知)的形式發放,訂艙確認單上有相應該的號碼,表示船公司確認向訂艙位確認預留了相應的艙位,訂艙人或者是客戶可以憑此單到指定的碼頭堆場提取集裝箱進行出口貨物裝貨,此時應該要注意裝貨時間和裝船時間的安排,如果過早裝貨,就有可能產生碼頭堆場的堆存費,如果裝貨時間與裝船時間安排得太緊湊,那么一旦在裝貨后如報關報檢等環節出了一點延誤,就有可能趕不上原來裝船截止時間裝船,同樣會產生堆存費等額外費用。所以在物貨裝柜安排上,操作員也應該做好計劃,一方面,盡可能地給客戶預留足夠的時間,另一方面,也要盡量不要產生不必要的額外費用。

貨物裝貨后,如果是同時報關業務的,要及時通知報關人員進行報關,如果是客人自己報關的話,也應該提醒客戶盡快安排報關事宜,并按有關的要求提交海關放行條。

2.3 及時補料,正確簽發提單。在簽發提單前,必須經過提單資料的核對工作,一般被稱為提單補料。與貨代企業中的資料核對過程是先由發貨人或者委托人提供提單上的資料給貨代公司,然后貨代公司根據客人的資料向船公司或船代公司提供提單的補料。作為貨代企業,在進行提單補料時還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1)有關提單補料中的收、發貨人信息的處理。當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獲取競爭對手的商業信息手段也越來越多。為了避免商業信息(貨源信息、客戶信息)泄漏,填貨代提單時一般僅顯示裝運地和目的地的貨代聯系信息,而不顯示真正的發貨人和收貨人。

但是有些國家法律規定,要使用貨代提單。如美加線,不管整箱拼箱都是貨代提單。在9.11以后,基于反恐要求,美國海關實行了提前24小時艙單申報制度。即凡運往美國、經由美國中轉和途經美國的貨物都必須在船預計到裝貨港前24小時,向美國海關傳遞艙單,經美國海關審查批準后,柜子才能裝船啟運。為了盡可能的避免船公司或船代公司獲取真正的發貨人和收貨人的信息,有的貨代企業則自己申請權限由自己公司直接向美國海關傳遞艙單(即AMS NVOCC),即按照時間要求自己向美國海關傳遞HOUSE B/L艙單的同時,向船公司補一份MASTERB/L的補料。

(2)在進行提單補料時間的安排。有的客戶不熟識業務的流程,往往不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自覺提供提單補料,為了使對單的過程更加流暢,負責文件核對的人員就要提前與客戶做好溝通,讓其盡快提供準確的提單補料并簽名確認,同時告知他們經過確認的提單補料,如需更改的話將有可能產生改單費等,同時為了預留時間給自己向船公司補料,與客戶最終確認的補料的時間一般要比船公司最后截止補料的時間要提前一個小時左右。在提供補料的過程中一定要認真核對清楚每一個字符,因為同樣的,如果要在向簽字確認了的提單補料上更改任何信息都會產生改單費等費用。

3 結束語

基于集裝箱海運出口貨代實際業務流程設計和實施的課程實訓,能讓學生模擬貨代公司中不同的崗位角色,去體會各環節工作中所涉及的各個關系方,更加形象地掌握各環節中各單證的信息銜接,有利于學生綜合運用貨代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知識歸納能力,為即將就業作好有力的準備。

參考文獻:

[1] 中國國際貨運協會.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M]. 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2.

[2] 崔麗芳. 國際貨代業務操作[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篇2

關鍵詞:報關;國際貨運;人才培訓

重視報關人才培養,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特別是非常重視專業技能單設實訓即畢業綜合實踐環節,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核心內容。通過一般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學習與訓練,使學生具備相應的通用技能包括計算機應用能力,英語應用能力等。

一、職業專業技能培訓

1、專業技能課程訓練

對一些實務性強的課程實行課程的課內實訓,即要求課程的教學要求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相配套。目前大多數的職業基礎課和職業技術課,如:報關實務、單證實務、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等都設置了相應的課內實訓。另外還有一些課程即將完成實訓的配套建設如:集裝箱運輸實務、國際多式聯運、國際貨運專業英語等。

2、專業技能單設實訓

應該對學生掌握的知識進行強化訓練,來提高學生的操作熟練程度,讓學生了解報關和貨運企業運營的各個關鍵環節,工作流程,使其在畢業后能夠很快適應工作。目前開出的專業技能單設實訓項目有:貨運操作實訓、報關實訓、報檢實訓、進出口模擬實訓。

二.加強社會實踐能力

1、假期社會實踐

學生們利用寒暑假的時間,通過一些有意義的社會實踐,使學生們的了解了社會、鞏固了所學的知識、提高了思想覺悟。

2、畢業實習實踐

畢業實習的大部分時間是學生在企業里進行的。學生們運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結合實際工作情況進行實習。為將來真正參加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3、獨自完成畢業論文

在收集資料和實踐的基礎上寫出畢業論文或總結并進行答辯。目的在于使學生鞏固、加深所學知識,并能綜合起來實際應用,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獨立進行本專業工作的能力。

三、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成效

為適應報關與國際貨運課程教學的特點,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我們重視采用先進的教學工具,如多媒體教學及專業教學軟件。至今為止,絕大部分的專業課程使用了多媒體教學,并要求老師們在教學方法、考試方法方面改革傳統的手段,進行探索與革新。

1、教學模式、課程體系改革,加強實踐教學比例

實踐教學體系劃分為四大部分,通用技能、專業技能實訓、第二課堂、社會實踐。其中課內實踐課主要是專業技能實訓。專業技能實訓又分為專業技能課程訓練和專業技能單設實訓。

2、以應用為目的,對基礎理論進行了處理。

高職教育中的理論基礎以夠用為度,所以人才培養方案在原有基礎上對部分理論課程進行了調整。如:把<<會計學原理>><<經濟應用數學>>由職業基礎課改為限定選修課。并對<<西方經濟學>>的課程的上課方式和授課內容進行了改革,使之更適合高職學生。

3、加強實踐教學

對一些實務性強的課程實行課程的課內實訓,即要求課程的教學要求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相配套。目前大多數的職業基礎課和職業技術課,都設置了相應的課內實訓。另外還有一些課程即將完成實訓的配套建設。

4、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改革

教學方法的改革體現思想是以學生為中心和主體,以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以能力培養為目的。要求教師在在傳遞教學內容的過程中,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

四、現代教學手段改革概況

在教學中,為了讓教學內容生動、活潑、信息量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效果,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積極進行現代教學手段改革,采用了投影、錄像、計算機輔助教學等多種體現代教學手段。

為了激勵學生勤奮學習,端正學生學風,學校制訂了學生獎勵條件、獎學金評定辦法等,利用多種途徑激勵學生學習,建立優良的學風。

1、完善的學生激勵政策

每個學期開學時候,對上學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表現突出同學進行表彰,并且按時以獎學金的形式放發。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給予獎勵,以激勵全校學生努力學習,爭創先進。

為了激勵學生學習積極性,本專業用學分制的績點和平均學分績點來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質量。

2、學風建設卓有成效

為進一步加強學風建設,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進行全體動員,在各班級落實。通過不斷努力,學生精神風貌良好,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氛圍較為濃厚。

1、健全的學生管理制度

為了提高學風建設,學院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及時建立、健全學生管理制度,為學風建設提供了良好的保證。學院相繼修改了《學生手冊》、《學生學籍管理制度》等。

2、發揮班主任、學生干部重要作用

強調班主任在學風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班主任在學生教育管理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班級學風建設與班主任工作考核掛鉤,為學風建設打下良好基礎。同時,努力提高學生干部的綜合素質,發揮學生干部模范帶頭作用。

3、加強學生考勤制度

通過嚴格學生上課考勤制度與強化晚自修出勤考核、管理制度,讓學生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廣大同學能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自覺學習,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4、加強新生學風建設引導,開展各種學風建設活動

對新進校的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參觀先進行業先進技術,舉行講座如現代物流知識講座,國際貨運行業知識講座,等深受學生們的歡迎,拓寬同學們的專業視野,增強同學們的專業興趣,推進學風建設。

5、組織課程知識競賽

篇3

關鍵詞:企業;貨運;項目化教學

目前,我國物流的教學起步比較晚,國際貨運課程更比國際發展要慢得多,根據估計,中國有大約5萬多家,貨運企業中既有國有企業,又有大量的各種中小型企業。物流貨運是國際物流的一個分支。物流行業中的企業的數量很多,然而這些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每年都巨大,在實際生活中,對物流企業而言,貨運這一行業更加喜歡去招聘已經工作了幾年有工作經驗的人才,并且貨運這個行業的特點要求相關人員具備大量的操作技能和一些經驗知識,而學校的物流專業相對傳統的模式和教學內容很難適合這一需求,而本專業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根據工作的崗位,自行設置項目化教學。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滿足貨運企業的進出口業務操作、物流客戶服務、物流員、單證員等各種不同崗位的工作要求。從歷年的物流專業學生的畢業信息來看,很多學生對此課程有比較高的認可度。所以,本專業是關系到學生專業水平的高低的重要課程,同樣也是關系到所有用人單位對學生認可度高低的一門課程。

一、課程設計的依據

在中國目前貨運企業雖然在性質等方面存在著差異,但是實際工作卻沒有太大的差距。為了真正了解今后的工作――從事的貨運行業,首先要知道企業目前在貨運企業有些什么樣的崗位,以及有些什么工作需求,從而知道需要什么樣的技能和知識。通過對不同崗位的調研,通過國際貨運企業人士的調研,匯總出相關的工作領域的分析圖表。

在企業的合作中,選擇企業的真實數據,組織學生進行項目化的教學。第一點,在校內和校外建立相關的實訓場所,最好和企業聯辦建立校內實訓基地,比如申通快遞店、部分4S店,在具體業務環節組織學生進行專項的教學,通過學生進行調查問卷、客戶走訪、總結分析等步驟來完成相關的業務。最后,通過模擬真正的企業場景,以學生小組為單位,組織進行項目化的教學,以項目為引導,以實際的數據和結果為基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模擬來熟練掌握貨代行業的基本操作和處理相關業務的能力。

二、物流貨運的項目設計

項目一:貨代企業從事的領域。該訓練項目的目標是要熟悉人從事的業務內容、貨運行業需要遵守的一般的行為規范;要熟悉貨運從事的注意事項,了解貨代企業在成為海運的人、航空人、無船承運人、國際多式聯運經營人等經營資質的申請條件、申請文件、審批程序;了解國際貨運企業的主要工作崗位,崗位的工作內容。

項目二:對進出口相關的業務進行的操作。目標是以進出口貿易的過程為主要的路線,模擬出一個商品交易的過程作為背景,同時對進出口中的價格進行核算、進行交易磋商和簽訂相關的書面合同等主要的操作過程,經過訓練模擬操作,使每一個學生掌握進出口的基本流程和認識單證的操作。

項目三:在海上從事的貨運業務。貨物業務一般通過水路運輸去完成,當今社會最多的是集裝箱運輸,通過讓每個學生扮演操作員、單證員來完成運輸手續,熟悉所有關于租船訂艙的業務流程,并且掌握船期和價格的變化,學會填寫托運單和所有委托書。對海運的貨運整箱拼箱進出口業務進行相關的操作。

項目四:“航空貨代業務”。在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后,從事跨國運輸的業務一般由航空運輸完成,尤其在我國飛速的發展下,更加高速和快捷的運輸服務更是越來越被企業所青睞,通過讓學生模擬操作辦理運輸手續,熟悉作為航空貨運人的業務,同時隨時掌握運輸費用的動態變化、學會填寫關于航空運輸托運單據,讓學生了解航空人的行為規范準則。

項目五:多式聯運的業務。在國際上普遍對貨物的運輸采用多式聯運完成,尤其在我國香港作為一貿易大港,從事大量的轉船貨運,多數貨物通過此來完成的,可以通過模擬操作讓學生熟悉和了解運輸的手續,熟悉關于多式聯運經營人相關的業務。

三、項目的關鍵

篇4

關鍵詞:PBL教學法;課堂教學;高職院校

引言

PBL教學法是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PBL教學法強調把通過分析解決核心問題作為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主要途徑,強調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問題能力和與人協作能力,非常符合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的培養目標,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 PBL教學法在《國際貨運綜合業務》課程中的應用

1.1 引入企業真實案例,設計課程問題,編寫教學規劃過程

PBL教學法最大特點就是通過分析解決核心問題來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因此就需要教師把教學建立在有感染性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基礎上,使學生能在真實環境中通過獲取直接經驗來感受、體驗和學習。

課題組首先結合貨代企業生產流程和實際業務案例完成了課程PBL教學問題設計和教學過程規劃。(見表1,節選了其中2個項目)

1.2 注重課程前后延續性,促進學生學會知識建構

國際貨運企業是國際航運業務管理專業主要就業面向之一,因此課程體系中以《國際貨運綜合業務》課程為核心組建了課程群,包括《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貨運綜合業務》、《國際貨運英語》、《報關實務》和《報檢業務》等課程。

PBL教學法的主要理論基礎就是建構主義。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知識。學習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新信息重新認識和編碼,建構自己的理解。課程引入PBL教學法后,尤其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延續性。

首先通過課程引導,使學生明確國際貨運行業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國際貿易行業,它是國際物流中的重要環節,是介于進出口收發貨人和國際貨運承運人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因此學生在學習該門課程,解決該課程中的問題,必須要與之前學習的《國際貿易實務》等專業課程緊密聯系,學會運用之前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要在后續課程學習中繼續運用《國際貨運綜合業務》的知識,使學習具有延續性和繼承性。

其次在完成進出口業務模擬操作中,國際貿易方面資料,如貿易合同、商業發票、裝箱單和報關單等,全部布置學生自行完成資料審核,并解決相應問題。

1.3 深入實踐PBL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問題能力和與人協作能力,PBL教學法的教學實踐主要分為以下步驟:

1.3.1 成立學習小組

PBL教學法特點之一就是小組合作。因此首先成立學生小組,根據班級實際人數情況,每小組5-6人,一個班級分為6組。

分組原則:男女學生同組、不同宿舍同組、班干部不擔任學習小組組長。考慮到更好的合作性,允許小組成員在每一個新任務完成后重新調整,以其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1.3.2 布置任務和問題

根據完成的方式不同,教學任務分為調研性任務和實踐性任務。調研性任務一般在課堂探討前一周左右下發給組長。實踐性任務由課題組編制好實訓報告,學期初就下發給每一位學生。根據教學進程,要求學生應用各種資源,按時完成階段問題。所有任務,每個小組要按時把成果提交給老師,便于老師初步掌握完成情況,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

1.3.3 開展課堂教學

(1)調研性任務。調研性任務的主要完成部分是在課下進行,教師無法做到全程監督,因此會造成一部分學生實際沒有參與,坐享其成,達不到教學目的。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課堂討論環節,教師要關注到每位學生的表現。

首先,每個小組推薦一位學生上臺闡述,該組問題的思路、方案,問題的解答結果。手段可以多樣化,比如PPT、板書和證據材料展示等,以增強說明效果。小組推薦方式可以讓善于溝通的學生發揮其特長,取得好的解說效果,同時給其他學生提供一個學習機會。

然后,在每個小組進行成果展示后,老師和其他學生都可以對他們的結果提問。闡述組應該進行回答。老師組織同學進行討論,并對該小組的結果和表現予以評價,其他小組進行借鑒,更好完成自己的任務。

根據任務的特點,可以一次展示,也可以分多次完成。比如《國際貨代企業介紹》任務,可以貫穿到整個課程中,每次只要一個小組進行展示,這樣可以始終營造一個行業氛圍。《報價和詢價》任務可以一次完成,這樣有利于學生對費用計算方法的掌握。最后教師對全部小組的結果進行總結評價。

(2)實踐性任務。實踐性任務一般都是取自校企合作企業的業務案例,運用國際貨運業務模擬操作軟件進行實訓。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業務操作技能,為學生在今后的實習中能夠做到快速上崗。

首先,各小組需要根據老師布置的問題課后自主完成學習任務,主要是對案例單證資料的審核,明確客戶要求,這樣既把前續課程的知識加以運用,也對學生的英語能力進行了鍛煉。每個小組問題的完成情況直接影響了后續實際模擬操作的進度、準確率。

其次,課堂教學環節采用模擬實訓操作來進行。考慮到企業實際業務環節多,相關理論知識量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會把每個任務分解成若干小任務,每個小任務完成后,進行總結,使學生掌握必要的知識,并運用到下一個小任務的完成中,實現了知識的建構。在完成操作時,要求學習小組的每一位同學都完成操作后,才能宣告任務完成。教師根據小組完成順序和質量進行評價。

最后,任務完成后,教師隨機挑選幾個同學的操作結果,進行展示和點評,與學生一起探討問題的原因和解決方法,這樣有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操作,加深學習內容的掌握,達到獲取知識和技能的目的。

3 改革考核模式,提升PBL教學法的教學效果

好的教學方法的實施一定要得到學生的認可、配合與協助,才能把它的特點、優勢和效果充分發揮出來。為了促進學生學習的參與性、積極性,培養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了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3.1 小組自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

3.1.1 調研性任務。要求組長對學習小組成員進行合理任務分工,在成果中按貢獻大小進行排名。教師依據《調研任務考核評價表》對整體成果和學生課堂展示討論環節表現進行評價。

3.1.2 實踐性任務。課題組編寫了《小組自評表》,詳細規定了考評標準,由小組依據標準對每個成員進行評價。教師則根據《實訓過程考核評價表》進行逐一評價。

3.2 組織學生對課程考核方式進行討論

在經過期中考試后,組織學生進行期末考試模式改革的討論。每個學習小組結合期中考試情況和自身學習經驗,經過認真討論,對期末考試的改革提出了不同意見。在綜合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后,對期末考試進行了如下改革:

3.2.1 保留了單選題和判斷題,使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專業理論知識得以掌握。

3.2.2 把計算題、操作題融合為計算操作題,采用企業實際業務案例,讓學生完成貨代企業的核心業務:運輸安排和報價、提單確認與簽發。

3.2.3 考慮到實踐的復雜性和專業性,學生專業知識和法律知識的不完善性,因此去掉了涉及貨運事故處理的案例分析題,這也體現了PBL教學法的重要特點。

4 PBL教學法實施效果及存在問題

4.1 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升,學生專業知識掌握扎實

通過課堂教學改革,學生對國際貨運行業從不知到了解,從陌生到熟悉,繼而對該行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畢業擇業時對國際貨代企業選擇比率高,上崗快。

4.2 學生的與人合作能力不均衡影響團隊合作

通過調研,學生對PBL教學法能夠理解和接受。但在小組學習中,由于每位學生與人合作能力有差異,因此個別同學對小組調研性任務學習參與不積極,或者是在實踐性任務中操作完成不及時,影響了全組的進度和成績考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格外關注,通過一些教學手段激發他學習熱情和與人合作能力。

4.3 教學任務的設計需要進一步完善,做到實踐與教學結合更貼近

國際貨運企業的業務經營范圍廣,行業具體業務操作模式多樣,學校模擬操作實訓系統與企業實際操作系統有差別,同時學校里學習課時有限,因此教師在教學案例、任務的設計時在考慮真實性的前提下,要善于總結共性,將實踐案例與課程教學的結合更貼近。

參考文獻

[1]王金柱,翟曉娜.PBL的歷史淵源和主要特征[J].現代企業教育,2013,6.

[2]葉霞.PBL教學法在高職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高教研究,2012,2.

[3]陳友艷.PBL學習模式與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外語交流,2013,5.

[4]胡春霞.淺談PBL教學法在高職高專教育中實施的必要性和存在問題[J].甘肅科技,2013,5.

篇5

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由傳統的學院式教育模式向就業導向模式轉變,根據目前的外貿企業及單位的人才需求情況,國際貿易作為實操性比較強的專業課程,出現在與外貿相關的專業培養人才方案中。并對從事國貿行業學生的實操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提高高職從事國貿方面工作畢業生的競爭力,在校內通過模擬實訓獲得實戰經驗也顯得愈加重要。而吸引學生參與到實訓中,并且有從事外貿業務的代入感,最終實現與外貿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在進行國貿綜合實訓教學的過程中,設置了各種教學情景,并在教學情景中設置工作任務以達到實戰目的。

1 國際貿易綜合實訓教學“課堂情景化”實踐情況

本院自2006年申報國貿專業成功招生以來,為實現知識與能力、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促進各項能力的協調發展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逐步改革國貿綜合實訓教學環境,形成現在的實訓規模。從2009年以來,在學生基本完成國際貿易相關課程之后的第五學期,以集中實踐的方式,通過營造仿真的工作環境,模擬真實的業務情景,在校內實訓室開展為期一周的校內國際貿易綜合實訓。在專業教師提供的教學情景中,學生以4人為一組成立公司,互相之間進行貿易往來,完成教學情景中的各項工作任務。并最終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綜合運用所學課程的知識和各種手段(如:多媒體、角色扮演等)進行的總結展示。展示結束后由評委老師和企業行業代表評出個人和團體名次。多年經驗表明,校內貿易綜合實訓對提升學生綜合運用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效果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獲得學生和實訓相關人員的認可。

2 國際貿易綜合實訓設計

2.1 實訓環境設計

整個實訓環境為了體現實戰,從師資、實訓室條件上力求真實進行了特別的設計。

(1)師資隊伍。

實訓開始之前,由校內專任教師根據真實案例設定實訓背景和工作流程,并將相關資料和考核機制介紹給學生,使學生了解到貿易的趣味性,引發學生的積極性;并邀請外貿企業、銀行、貨運、檢驗檢疫、保險、報關等機構代表來校開設講座,向學生介紹相關進出口業務環節,從中選擇部分學生成為輔助機構工作人員,使學生對整個國際貿易流程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實訓開始時,先由學生自行分組設定公司背景資料,再由教研室分別指派專任的實訓指導教師成為公司顧問,企業行業代表作為輔助機構顧問。實訓過程中,學生作為貿易流程的主導者,教師僅作為引導者和相關資料提供者出現。實訓結束后,學生需對公司的營業情況進行多媒體展示和說明。最后的考核由教師、企業行業代表和輔助機構學生共同完成,并對學生實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做出評價和提出建議。

(2)實訓室條件。

根據實訓流程,整個實訓環境模擬真實貿易環境,設置了三個區域:業務區、商務談判區和輔助機構服務區。

業務區為各組進出口公司開展貿易業務活動的辦公區域,并配有必要的辦公設施,例如:辦公桌椅、計算機、電話等;商務洽談區為各組進出口公司展示產品和進行商務洽談的區域,基本配備設施包括陳列架,宣傳單頁,談判桌椅等;而輔助機構服務區則設立了銀行、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稅務局、外匯管理局、貨運公司和保險公司等相關機構的服務柜臺,并配備電腦及相關的辦公用品。

2.2 實訓流程設計

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情景是以完整的國際貿易流程為主線布置的,主要設置的教學情景為5個,每個教學情景又由多個工作任務組成。分別如圖1所示。

(1)教學背景設置。

在實訓開始之前,學生最少4人為一組,專業指導教師根據分組情況設置各小組進出口公司的所在國家和港口城市,小組成員根據教師提供的資料,填寫公司成立申請表,包括公司中英文名稱,成員名稱,地址和聯系方式,公司簡介等。而小組成員將在專任教師提供的教學情景中分配各自的職務,主要由公司法人兼總經理、業務員、單證員、跟單員等崗位構成。

而輔助機構服務人員也是從學生中選出,從事輔助機構服務的學生不得擔任公司工作,但必須熟悉貿易流程中的對應環節,主要扮演的角色有銀行職員、外匯管理局工作人員、貨運人、商檢工作人員、海關工作人員、保險公司業務員。

(2)教學情景1―― 準備工作。

進出口公司在公司成立后,根據教師提供的各個國家對應的商品資料和實物,進行廣告宣傳,主要是在商務談判區以商展會輔以PPT展示的形式進行交流,這個情景中主要以鍛煉學生的會展布置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商務談判能力。

(3)教學情景2―― 貿易往來。

在各個進出口公司了解了有意向的公司產品后,主要以函電的形式建立業務關系,并通過貿易磋商―― 詢盤、發盤、還盤和接受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在這一過程中,詢盤、發盤和還盤還涉及到報價核算的問題,該情景中除了鍛煉了學生函電的閱讀和書寫能力,另外還鞏固了貿易術語的運用和換算問題。

(4)教學情景3―― 簽約。

達成初步意向后,簽訂銷售合同成為完成后續任務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舉辦簽約儀式,展示學生的公關能力,從中鞏固商務禮儀和繕制合同的知識點。

(5)教學情景4―― 履約。

各個公司在簽訂合同后,開始在輔助機構服務區履行合約,以CIF信用證成交的貿易合同為例,進口方首先到銀行開立信用證發給出口方,出口方收到信用證審核信用證無誤后到貨運處安排運輸填寫“貨物運輸委托書”,并獲得“配艙回單”。隨后到商檢工作人員處提供相關單證,進行商品檢驗獲得檢驗證書后并交納費用。在保險公司處提供相關單證,填寫“貨物運輸保險投保單”,獲得“貨物運輸保險單”。在外匯管理局處領取“出口收匯核銷單”準備報關,隨后填制“報關單”在海關處提交附相關單據進行報關,并交納相關費用。出口商憑各項單據,包括:商業發票、裝箱單、海運提單、貨物運輸保險單、商檢證書、產地證、信用證等辦理結匯業務。在該情景中,主要鍛煉學生審核和修改信用證,繕制各種單據,處理外貿實務的能力。如表1所示。

(6)教學情景5―― 善后。

出口商填制“出口收匯核銷單送審登記表”,備齊相關文件(報關單、出口收匯核銷單、商業發票等),在輔助機構服務區的外匯管理局柜臺辦理收匯核銷手續,外匯管理局發還“出口收匯核銷單(第三聯)”。此后,出口商憑“出口收匯核銷單(第三聯)”和報關單(出口退稅聯)到國稅局的柜臺辦理出口退稅業務。該環節的重點是繕制收匯核銷單證。

收攏該筆業務的各項資料,建立檔案,錄入公司財務賬目,并書寫善后函,保持良好的業務往來。以此鍛煉學生的函電書寫和業務管理能力。

3 教學實踐結果

篇6

關鍵詞:交通運輸專業;企業實習體系;卓越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9-0163-03

一、引言

同濟大學在卓越人才培養規劃中強調以卓越人才培養為主線,強化實踐教育的傳統特色,構建以“三大聯盟與三線聯動”為核心,課程教學與實踐鍛煉相結合的開放式、立體化的卓越人才培養體系,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

交通運輸專業以培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運輸管理與技術人才作為基本目標,該專業實踐性強。隨著我國交通運輸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快速發展以及運輸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對交通運輸人才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作為未來軌道交通運輸企業的經營者,學生們必須提前掌握本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以自覺形成最佳的知識和能力結構。通過組織學生到鐵路運輸企業實習,讓企業直接對未來所需人才進行引導,將使本專業培養出來的運輸管理人才更容易達到“卓越計劃”的培養目標,能夠“適銷對路”。

交通運輸專業課程體系包含理論教學與實踐環節兩個部分,二者相輔相成。理論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掌握較為全面的必備知識,實踐環節則是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夠鍛煉學生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能力,更是學生在正式走上工作崗位前最好的“模擬練習”。學生能夠較好地掌握本專業的相關理論知識,并培養和鍛煉出較好的實踐動手能力,達到了“卓越工程師”對交通運輸專業的要求。

二、交通運輸專業傳統企業實習存在問題

交通運輸專業在實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之前,本專業的生產實習時間只有兩周,一周在上海鐵路局調度所,另一周在學校的實驗室進行接發列車實訓。傳統的交通運輸專業生產實習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制約著實習效果和學生實踐水平的提高。

1.在企業實習時間短,對企業生產實踐了解少。在實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之前,企業實習僅占用兩周的時間,且其中一周在學校的實驗室進行接發列車實訓,這樣的安排顯然不能使學生對企業生產實踐有全面、細致而深入的了解,不能滿足“卓越工程師”對交通運輸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

2.軌道交通行業發展快速,理論教學與實踐需求脫節。近年來年我國軌道交通運輸行業發展迅速,大批新技術運用于軌道交通運輸的規劃與管理。通過企業實習能讓學生了解與學習新技術的運用,滿足企業對未來人才的需求。

3.校企聯合培養不足。改革前交通運輸專業企業實習學生只去上海鐵路局調度所一個部門實習,實習面窄,實習崗位過少,上海鐵路局的其他部門未能有效地參與人才培養過程。需結合交通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通過校企實踐基地的建設,以此為依托進行交通運輸專業企業實習的教學改革與創新。

三、交通運輸專業生產實習體系的構建

(一)交通運輸專業實踐基地的建設

卓越實習要以運輸生產環境作為支撐,實習基地的建設是必要前提,是開展實習工作的保證。上海鐵路局是教育部確立的第一批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與同濟大學共建。由上海鐵路局和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的專家組成工程實踐教育中心指導委員會,審核中心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和工作計劃,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下設工作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開展。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運輸管理工程系以此為依托,結合專業培養計劃和課程體系,設計了車站-列車-運行調度的三層次的實習體系,選取了鐵路編組站、高鐵客運站、高鐵客運段、調度所四個單位作為校企實習開展的對象。系領導親自主持召開座談會,與上海鐵路局人事處共同確定了南翔編組站、虹橋高鐵站、上海客運段、上海鐵路局調度所作為實習基地。上海鐵路局在每個實習單位都指派了實習組織領導、兼職教師、后勤保障人員。同時,結合交通運輸專業學科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拓展了交通運輸專業的實習基地,與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同濟大學人才培養與產學研合作協議書。

(二)交通運輸專業生產實習體系構成

根據本專業教學工作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以及實習面廣、點多的特點,圍繞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的突出技術問題,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出發,對企業專業實習教學體系進行拓展。結合交通運輸專業實習的特點及主要專業技術問題,設計了車站―列車―運行調度的三層次的實習體系,突出了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的專業共性問題,并安排了學生進行高鐵隨車調查、行車調度指揮現代化的研究分析,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通運輸專業本科生“卓越”實習是一個有機體系,其中包括:

1.校內實訓部分。校內實訓包括列車接發實訓、Railsys實訓等綜合型實訓,學生通過計算機模擬系統完成電話閉塞法、半自動閉塞法、自動站間閉塞法的實操學習,并學習利用Railsys運行圖軟件編制及管理運行圖。校內實訓為后續開展企業實習做好過渡準備。

2.企業實習部分。企業實習內容包括兩大板塊:鐵路運輸企業實習和地鐵運營企業實習,前者是主體,在總計六周的實習時間中占4~5周。

(1)鐵路部分:對于鐵路運輸管理工程人才,需要對車流匯集、列車生成、按圖行車的整個行車組織過程有清晰了解,通過生產實習可以把交通運輸專業所學專業課程知識系統集成,因此在鐵路運輸企業實習中設置了多個實習項目。

①鐵路編組站實習,實習地點為上海鐵路局南翔編組站。學生主要了解編組站運輸組織機構設置和運輸崗位職責,熟悉《鐵路技術管理規程》中關于編組站技術作業的有關規定,學生在跟班實習中需要系統了解編組站到、解、編、發各個生產環節的作業內容和流程等。

②鐵路調度所實習,實習地點為上海鐵路局調度所。學生主要了解上海鐵路局管轄范圍、上海鐵路局調度所生產組織系統及各調度工種的主要作業內容;對行調、貨調、機調等調度員崗位跟班實習,了解調度員應具備的基本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所實習崗位的計劃內容、編制辦法。

③鐵路貨運中心實習,實習地點為上海鐵路貨運中心北郊站和楊浦站。學生主要了解貨運調度室內車站調度員和貨運調度員的崗位職責,鐵路貨運改革后綜合服務窗口辦理貨運作業的流程,以及貨運員的崗位職責。

④高鐵列車乘務實習,實習地點為高鐵列車。實習以跟車、跟班實習的形式開展,學生重點了解高鐵動車內主要設備設施、高鐵列車動車組營業規章、乘務員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高鐵列車安全管理和應急處置內容,完成高鐵列車服務滿意度問卷調查。

⑤高鐵車站客運服務實習,實習地點為上海鐵路虹橋站。實習以參觀結合形式開展,學生主要了解上海虹橋高鐵站服務設施布局、客流到達及出發特點、站內中轉、鐵路與其他交通方式換乘過程中的流線組織,掌握高鐵客運站客運組織內容、崗位設置及崗位責任。

(2)地鐵部分。地鐵運營企業實習則主要依托上海地鐵調度所OCC以參觀、模擬、實訓形式開展,學生將系統了解地鐵生產組織系統架構、各調度工種的主要作業內容,重點關注地鐵運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方法、預案要點及地鐵施工作業管理規定及流程。

(三)實習保障體系

交通運輸專業本科生“卓越”實習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相關的保障體系。每次企業實習前學院教務主管領導都親自做實習動員,院辦領導安排好后勤工作,系領導部署實習計劃并安排帶班教師,帶班教師都能夠做到認真負責、按時參加。上海鐵路局和上海地鐵運營公司均成立了專門的實習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全程指導實習工作,各一線實習單位均成立了工作小組具體與實習帶隊老師對接,雙方暢通聯絡、緊密協作。應該說整個實習的組織和后勤保障工作都是非常出色的。

“安全第一”是運輸實習的首要原則,每個實習單位在同學到來的第一天都組織了安全教育培訓,不僅有規章學習還要進行安全防護能力訓練、這為確保現場實習安全、有序提供了重要保障。

運輸管理工程系為了保障實習有序,精細編制了教師值班表,確保每日都有教師在現場。學院安排了接送車輛,保障每日在鐵路現場交接班后規定窗口時間準確到達,以減小對鐵路現場工作的影響。鐵路局則安排了站內短駁車輛,安全快速地將學生送達站內各實習崗位。至今,交通運輸專業已有3屆同學按照卓越工程師計劃參加了企業實習,實習全程未發生一例安全事件,同學經過現場觀摩、實踐、聽講較好地完成實綱任務并全部通過實習答辯,實習內容逐年拓展、深化,實習組織工作獲得了參與師生的一致好評。

四、交通運輸專業生產實習的特色和實施效果

運輸管理工程系將交通運輸專業本科生“卓越”實習建設作為一個整體的系統工程來抓,帶動了師資隊伍建設、教材建設、實踐教學體系完善、教學方法手段改革創新及其教學條件的改善等多方面的建設,為交通運輸專業的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已經取得了可喜的實施效果。

1.設計了車站―列車―運行調度的三層次的實習體系。根據本專業的特點,圍繞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的特出技術問題,設計了車站―列車―運行調度的三層次的實習體系,突出了軌道交通運營管理的專業共性問題,并安排了學生進行高鐵隨車調查、行車調度指揮現代化的研究分析,讓學生通過現場實習、調研,分析總結相關實際問題,提出對策建議,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企業生產實習內容組織創新,實習對畢業設計選題支撐效果凸顯。交通運輸專業本科生“卓越”實習有鮮明的專業特色,實習內容緊密圍繞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設置,多個鐵路實習項目關聯緊密。首先,實習讓學生系統地觀摩了鐵路運輸設備的全貌,特別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高速列車裝備和集各類先進控制系統于一體的調度指揮中心讓同學增強了專業自豪感。第二,先編組站和貨運站,后調度所的實習安排使學生對鐵路既有線車流匯集、列車生成、到按圖行車的整個行車組織過程有了清晰了解,有利于學生把所學專業課程知識串連起來,為來年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奠定了基礎。第三,高鐵列車乘務實習和高鐵車站實習安排緊湊讓學生系統了解高鐵客運“站、車”服務之間的接口關系,對旅客出行全程服務質量的影響要素有了親身體會。第四,鐵路調度所與地鐵調度所OCC實習緊湊安排讓學生更加清晰地對比了鐵路和地鐵行車環境、調度信息系統和調度職責的差異,也讓學生對未來的論文選題乃至畢業擇業有了感性和理性支撐。

3.形成了雙導師工程教育師資隊伍,創建高校和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建立了專業實習組織管理體系,實行校內專業指導教師和實習基地兼職指導教師雙軌制,聘任了一批企業兼職導師,與校內導師共同精心設計了企業專業實習教學大綱與教學指導書,共同指導學生的專業實習。鐵路局兼職導師結合實習進度組織了多次分專題講席,學生獲得了書本上無法學到的新知識、新信息、新技能。

4.加強學生對本專業的興趣,推動本專業就業率的提升。交通運輸專業改革后的企業實習,為學生鞏固所學專業知識、系統了解鐵路運輸專業現場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擇業觀,提升了交通運輸專業學生畢業后去鐵路局和地鐵公司就業的人數。

5.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專業認可度得到顯著提升。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專業以工程實踐為驅動的企業實習計劃得到了上海鐵路局企業高管和同行業專家的支持,同濟大學的卓越人才培養理念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學生在參與實習的過程中,積極提出問題與建議,逐步打開思維、活學活用專業理論,用人單位上海鐵路局對實習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進行了肯定。

五、結語

交通運輸專業的企業實習,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要求進行不斷調整和優化,在理論教學上調整相關課程的設置,使各個課程間更加協調,也為實踐環節打下良好基礎。實踐環節不斷增加企業實習的單位和內容,力求符合交通運輸專業本行業生產工作的實際,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有重要的積極作用。經過多年的努力,交通運輸專業學生的“卓越工程師”企業實習工作扎實開展,繼往開來,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的企業實習工作還將謀求更大的創新,為交通運輸卓越人才的培養和行業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篇7

一、實訓課程開發研究

姬中英等(2009)提出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實訓課程體系的開發要建立在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基礎上,要實現“理論+實踐+實驗”課程的三者相融合、相統一。程繼(2010) 針對《倉儲與配送實訓》課程特點從課程定位與設計、教學內容、教學設計、特色與創新等幾個方面探討了該課程開發及改革實施。劉暢(2010)提出物流實訓教學的"課前準備--認知--觀摩--演練--總結"五步教學法。 胡元慶等(2012) 、夏建輝等(2013)開發了物流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王慧盟(2014)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開發了實訓課程體系。 王曉歌(2014)認為實訓項目的構建包括“單一核心課程實訓項目”、“綜合實訓項目”、“企業的真實實訓項目”三個方面,并從基地建設、實訓教材開發、評價機制、網絡課程建設四個方面提出實施建議。

二、實訓教學模式的研究

鐘靜等(2012)將行動導向理念運用到實訓教學模式中來,提出包括“選擇合適的實訓教學環境、運用倒推法,系統開發實訓項目、建立多種形式結合的技能考核制度”等方面的實訓教學模式。朱吉闖(2013)嘗試性的提出“工作流”實訓教學模式,定義了學生、教師、專家及教學管理者等角色并分配實訓任務,并要去整個實訓過程要進行監控。段力宇(2013)提出物流人才培養的定位要建立在分析物流業人才需求的基礎上,而課程的設置也要根據人才培養的定位調整而調整,而與課程教學配套的物流實訓課程也應隨之同步優化,并從開展專業講座、專業競賽、與實踐相結合等方面進行了實訓教學探索等。 朱溪亭(2014)提出“課內實訓與集中實訓相結合、傳統學習與硬件操作相結合、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訓相匹配”的校內實訓的原則,并提出要根據職業技能和素質要求設計實訓項目、實訓過程的“6S”管理、融入職業道德等職業素質提升的方法。

三、實訓基地建設研究

陳新華等(2007)、楊六一(2013)認為物流實訓基地的建設模式創新可以從“目標管理、互利互惠、規范管理、體制創新、教師與教材”等幾個方面展開。許紅(2007)從認知實訓、教學過程實訓、畢業實訓等三個階段介紹了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的做法。 李忠國(2008)認為物流實訓基地應具有“采購、運輸、倉儲、庫存管理、包裝、流通加工、配送、裝卸搬運、信息處理”等功能。白士強等(2010)提出要引入物流行業企業的業務工作標準來建立多元化的實訓教學基地。趙凱(2010)提出了“校內實訓、校外建立校企聯合實訓、校校合作”三種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模式。 曾益坤等(2010)提出了包括“物流文化與沙盤推演、倉儲配送、生產物流、物流信息、快遞、連鎖經營、物流業務”等在內的物流實訓基地建設方案。 李曉娜(2012)提出了 “訂單培養,聯合建設”、“校校共建共享型”、 “公共實訓基地”等實訓基地建設模式。何玲輝(2013)認為可以通過“尋求政府幫助、建立新型雙贏互動基地創新機制、深化辦學模式”等手段來實現校外實訓基地的可持續發展。朱文濤(2014)提出了"定崗雙元"模式下"校中廠"實訓基地建設的內涵、功能和實施構想,為高職院校引企入校建立"校中廠"提供可供借鑒的思路和經驗。

四、模塊化物流教學的研究

篇8

關鍵詞物流管理 實踐教學 案例教學

0 引言

上個世紀80年代初,物流概念引入國內,隨著“物流熱”的不斷升溫以及高校擴招形勢的發展,設置物流管理專業的高校數量迅猛增長。有資料統計表明目前我國設置物流管理專業的高校至少到達140所以上,而前些年,設置物流管理專業的高校寥寥無幾。由于我國物流專業開設時間較短,培養的人才與市場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作為培養人才的高校院校,如何能培育出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物流專業化人才,已成為現代物流教育改革的緊迫問題。

1 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突出問題

由于物流學科涉及管理、經濟、計算機、信息、機械及自動化等技術,是一個交叉促學科,但是我國的物流教育仍十分滯后,造成了現代物流綜合性人才、企業尤其是流通企業改造傳統物流與加強物流管理、城市規劃物流系統運籌、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運作技術操作等現代物流人才嚴重匱乏,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這是因為物流管理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只有在物流實踐中才能真正體會到物流學的真諦,就像只有跳入水中才能學會游泳一樣。然而目前物流管理專業在校學生的實踐環節太薄弱,在校實踐環節一般只安排了兩周時間的物流企業見習,這些見習環節也只是跑馬觀花地走訪和參觀,或者聽聽企業經理人的報告。所以學生在實際工作時往往是眼高手低,動手能力差。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就像旱地里學游泳,永遠也不會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因此在開展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時,需要加強教學實踐活動。

2 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分析

基于上述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本文從四個角度出發對物流管理實踐教學進行研究:案例教學、物流實訓室建設、物流實踐基地設計以及實踐教師隊伍的建設。

2.1 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case-based teaching),案例本質上是提出一種教育的兩難情境,沒有特定的解決之道,而教師于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不像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是一位很有學問的人,扮演著傳授知識者角色。企業物流管理是在一定的外界競爭環境、內部發展戰略的情況下具體性實施的,因此針對性很強。如何讓學生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有目的分析物流管理理論,導入案例教學,實現理論結合實際,提高綜合能力,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目前開展物流管理專業開展案例教學的課程有《物流學概論》、《運輸經濟學》、《物流方案規劃》、《物流與電子商務》、《國際物流》、《物流設施與設備》等課程。 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得案例。例如網上下載視頻資料,生活中最新的事實案例,編寫案例等等,在編寫案例時應針對具體科目設計具體境遇,讓學生自己去調研、去分析,通過案例題目去接觸企業、了解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提高分析能力和策劃能力。案例的選取和處理,要結合國內實際情況和當地產業結構,要求實用性;同時案例分析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因此我們注重相關案例的比較分析和同一案例不同角度分析,爭取提高學生的多維思考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積累,逐步完善物流管理教學案例庫。

案例教學在實施中,大致可分成學員自行準備、小組集中討論和總結階段三個基本環節。

(1)學員自行準備。一般在正式開始集中討論前一到兩周,就要把案例材料發給學員。讓學員閱讀案例材料,查閱指定的資料和讀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積極地思索,初步形成關于案例中的問題的原因分析和解決方案。培訓者可以在這個階段給學員列出一些思考題,讓學員有針對性地開展準備工作。

(2)小組集中討論。各個小組派出自己的代表,發表本小組對于案例的分析和處理意見。發言時間一般應該控制在30 分鐘以內,發言完畢之后發言人要接受其他小組成員的訊問并作出解釋,此時本小組的其他成員可以代替發言人回答問題。

(3)總結階段。在小組集中討論完成之后,培訓者應該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員自己進行思考和總結。這種總結可以是總結規律和經驗.也可以是獲取這種知識和經驗的方式。培訓者還可讓學員以書面的形式作出總結,這樣學員的體會可能更深,對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出來各種問題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

2.2 物流實訓室建設

現代物流綜合了現代管理技術,自動化技術、系統工程技術及現代信息技術,將各種技術有機結合,建設一個高水平、現代化、智能化、自動化的物流實訓實訓綜合教學平臺,使該系統不僅能滿足學校物流相關專業的實訓要求,也為教師提供科研的平臺,為地方服務。現代物流實訓中心的設計改變以往那種讓學生學習概念的“游戲型”和演示型實訓室狀態,而是提供一種學生能夠實際參與的環境,以先進標準的物流流程為重點,以先進的物流信息系統、專業設備及完整的物流實訓模擬環境為核心,全力打造一個高水平的為企業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物流綜合模擬實訓中心。其實訓內容主要包括:

(1)生產物流模擬教學軟件。將企業所有資源進行整合集成管理,主要包括:銷售管理、采購管理、庫存管理、mrp管理、生產管理、計劃分析、生產計劃管理、生產管理、生產入庫管理、排產管理、外協管理、車間管理等功能模塊。

(2)供應鏈模擬經營管理軟件。該軟件以互動式教學為主,以整個三維空間為主模型、學員可以自己建設倉庫、廠房、配送中心、銀行等企業模型;操作過程中能夠實現教學互動模式,為教學帶來真實的教學模擬過程。

(3)配送管理軟件。系統來源于真實企業應用;其中包括:基本數據、訂單計劃、倉庫管理、配送計劃、線路優化、車輛調度、車輛監控、財務結算、統計查詢、數據備份等。

(4)運輸管理實訓軟件。系統是為物流及相關專業研發的實訓軟件。系統集貨運流程管理、員工工資管理、顧客結算管理、車輛管理、客戶關系于一體。主要處理貨運合同、運輸開單、車輛分派、顧客結算、費用報銷等業務;同時處理員工工資、車輛違章、保險規費、客戶檔案等公司內部事務。

  (5)倉儲管理實訓軟件。倉儲管理系統主要功能包括倉庫貨物的進倉、出倉、庫存盤點、倉庫報損報溢、庫存調撥等,同時管理與倉庫相關的貨物信息、倉管員信息、貨物信息等。系統同時將與庫存有關的進銷模塊以及應收應付賬本進行了整合,使系統更加符合現代倉儲管理的內涵。

(6)pos前臺模擬教學軟件。隨著零售業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對數據分析的需求逐步擴大,pos機作為收集信息的橋頭堡,成為了店鋪的必須設備。

(7)pos后臺模擬教學軟件。整個系統分為前臺pos銷售及后臺進銷存業務管理兩大部分。前臺pos銷售實現賣場零售管理;后臺進行進、銷、調、存、盤等綜合管理,主要功能包括系統管理、信息管理、銷售管理、采購管理、庫存管理、應收應付賬本查詢等功能。

2.3 物流實習基地建設

物流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積極建設物流實習基地有利于強化物流管理的實踐性,更能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實習基地的建設是學校和企業在戰略層面的合作,是一種學校、企業和學生“三贏”的合作模式。學生可以在校學習期間,就有充分的機會實現理論與實踐、學校與社會的完美結合,在學中做、在做中學,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學生的競爭力,使他們能更平穩地、更快地完成學生到職員的角色過渡。

2.4 實踐教師隊伍的建設

2.4.1 實踐教師

實踐教師是學院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擔任各實踐教學管理教師、指導實踐教學的教師。應加大力度對實踐教師的培養和引進,主要是指導實踐教學的“雙師型”教師和指導生產教學的“生產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逐步形成初、中、高級人員的合理師資結構。作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通過與兄弟院校及上級主管機構的廣泛溝通,制定并完善一套優秀的實踐教學計劃;(2)所處城市是否為消費型城市,其商業物流、生產制造業規模如何,進一步確定實踐方向上側重消費品物流、生產物流或國際物流;(3)保持與行業協會的溝通,如物流采購聯合會、中國倉儲協會及各地方協會,他們經常舉辦一些培訓及各種會議,可以培養骨干老師,將行業最新動態、教育狀況摸清,做到胸有成竹。(4)設立研發中心,積極與媒體、政府、企業溝通,將教學心得、研究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出來,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5)聘請幾個知名企業的高層作為專業委員會成員,盡量得到他們的真實建議,物流專業人員真正具有實踐性。

2.4.2 實踐教學人員應有明確的分工和相應的崗位職責

實踐教學人員要按照各實踐教學環節的管理規范,積極承擔實踐教學工作,努力完成各項實踐教學任務。除此之外,作者認為物流專業實踐應配合學生的就業方向展開,可以有選擇地開展物流一些環節或領域的教育,比如對制造業物料管理環節的深入學習和培養、對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的深入學習和培養、對物流規劃的深入學習和培養等等,這樣學生能夠培養在這個領域的特長,更加貼近市場。這樣才能夠樹立學校品牌,擴大學生就業機會。

參考文獻

[1]呂靜.運用案例教學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企業教育,2006(15).

[2]彭新蓮.析物流專業理論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活動[j].職業技術教育,2006(8).

篇9

[關鍵詞] 物流人才 高職院校 雙主體 培養模式

基金項目:本文系陜西省社科聯課題的主要成果之一,《陜西物流行業人力資源開發與陜西經濟發展—基于高職院校“雙主體”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課題編號:2011Z03。

引 言

現代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配送、貨運和信息管理等行業的復合型服務產業,陜西省已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力爭經濟綜合實力上臺階,大幅提升經濟總量、居民收入和財政收入,進入中等發達省份,并同時也已明確把物流列為重點發展產業。物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現代物流人才的支撐,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高職院校應當如何培養物流人才以適應企業的需要?為此,我們對陜西省物流人才需求狀況進行了調研。

調研情況

本次調查對象為陜西各類物流企業,通過深入企業參觀、訪談、發放問卷及通過招聘網、雜志等途徑,獲取有關數據和資料。調查內容涉及企業對物流人才結構、素質和知識的要求、學歷要求及對職業資格證書的看法等。

本次調研共向20家企業發放問卷共180份,回收156份,其中有效問卷148份,問卷有效率為82.2%。

陜西省物流人才需求現狀

1.陜西物流人才總體需求分析

陜西作為西北地區的門戶和交通樞紐,鐵路、航空、公路運輸發達。隨著“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批復,在西咸一體的趨勢下,灃渭、涇渭新區的相繼掛牌成立,西安綜合保稅區獲國家批復并加緊建設,在此契機下必定會帶來物流人才需求的擴大。通過調研了解到,近幾年,大型連鎖超市、快遞業的興起,陜西以煤炭物流、家電物流、醫藥物流、快遞物流等專業物流配送為突破口,加快建設物流交易平臺。國內大型物流公司如中儲、中集、中外運等在陜西都有設點,國際物流企業如馬士基、訊通集團也逐漸進駐陜西,為我省物流業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1]。

2. 物流人才需求結構分析

按國家對物流人才的統計口徑,物流人才可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高級物流人才、中級物流人才與初級物流人才(物流操作人員)[2]。通過對西安人才網隨機抽查的500名物流人才招聘信息的結果分析,高級物流人才需求占總招聘人員的18%,中層物流人才需求占15%,初級物流人才占到總需求人數的67%,是物流人才需求的主體[3]。同時,對物流行業中最緊缺的人才的看法中,分別有29%和23%的受訪者選擇國際物流和物流營銷人才,有18%的受訪者選擇物流系統設計,表明了企業對物流人才知識結構專而精的要求。同時還了解到,動手能力強,有很強的事業心與責任感的人最受企業歡迎。

3.物流人才學歷層次分析

在被調查的500 個崗位中,需要物流專業或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崗位的有125個,需要大專學歷的崗位有300個,占到60%,其他學歷要求的有75個。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物流崗位大多對學歷要求不高,高職高專學歷最受歡迎。因為物流行業的工作操作性強,需要大量具有操作能力的員工。但物流業操作又不是簡單機械或人力操作,同時還需要一定的物流知識體系支撐,專科層次的人才比較符合當前物流發展的需要。

4.企業對物流人才的素質和知識的要求

問卷顯示,層次越高所應具備的職業能力要求越高。如企業對高級物流人才的要求普遍較高,無一例外地要求其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有的要求其有較好的項目管理能力、財務知識及行業背景;而對初級物流人才的選用,最看重的是吃苦耐勞精神、團隊協作精神和較強的責任心。如企業對基層操作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的要求最高,達到29%;對基層物流管理人員、中層物流管理人員與人合作能力、與人交流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要求較高,分別為22%、21%和20%;計算機操作和物流成本控制方面的知識被認為是必須具備的知識,比重合計為61%。

在走訪中我們還發現,企業除了比較注重專業知識和職業核心能力外,還對人才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提出了較具體的要求,如對員工的心理承受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吃苦耐勞精神、工作態度、禮儀談吐及團隊精神十分關注。

5.企業對職業資格證書的看法

調查統計顯示,僅有11%的受訪者“非常看重職業資格證書”,這類企業中有資格證書的員工,可以在薪酬上有所體現。63%的受訪者認為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取對學生就業有幫助,企業在選人時作為參考。還有 15%的受訪者“不看重職業資格證書”,另外有23%的企業人員“要求具有職業資格證書”,如貨代企業,報關員必須持證上崗,企業也鼓勵員工和學生考取這類資格證書,表明企業對職業資格證書大多還是認同的。

高職院校物流人才培養對策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學校培養出的學生離企業實際需求還有較大的偏差,如何培養出適合企業需求的學生是擺在高職院校面前的一道難題。下面以陜西工商職業學院為例,提出幾點對策。

1.繼續完善“崗位導向、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

按照學院提出的“崗位導向、雙主體”人才培養模式的框架,構建以企業物流為主的“專業+項目+公司”人才培養新渠道。根據行業發展動態,以合作企業海程邦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中儲物流、蘇寧電器等企業專家和技術骨干為主,聘請社會物流行業專家,分析、研究和制訂科學的人才培養目標,轉變培養方式,優化教學組織模式,制訂并實施人才培養方案,推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4]。

繼續推進校企深度合作,推進“2+0.5+0.5”的校企育人機制。前兩年進行“校內理實一體、校內外工學結合”的培養,第五學期由專職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企業見習、崗前強化訓練及職業資格考證,第六學期由專兼職教師帶領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即2+0.5+0.5)。學生畢業時達到公司職員的標準,畢業后能直接勝任公司相應的職員工作。同時,將物流師職業資格證書、報關員資格證書、采購師職業資格證書、叉車證等證書考試內容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學生在獲取畢業證書的同時獲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學生“雙證書”獲取率達到100%。

2.課程體系建設與職業標準對接

(1)基于物流崗位能力需求,整合開發物流課程體系

按工作過程重構課程體系,項目組成員深入企業生產一線調研,對物流管理典型工作任務分解,歸納形成綜合能力,在此基礎上重構課程體系。聘請企業人員參加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具體指導教學計劃的修訂工作,構建以工作任務為中心,同時,按照不同行業的職業標準,對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的教育教學活動納入整個課程體系。

(2)基于物流崗位工作過程,構建課程內容和精品資源庫

依據物流崗位能力標準,圍繞崗位技能點,根據典型工作任務,確定核心能力,圍繞核心能力建設優質核心課程。采用校企合作方式,與海程邦達、中儲物流有限公司等不同經營類型的物流企業共同成立課程開發項目組,通過對工作領域、工作行動能力的分析,進行學習領域課程的設置,如圖所示。按照現行就業崗位特征及就業需求,確定《國際貨運》和《物流信息技術》2門與實踐結合緊密、有代表性的課程,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帶動物流管理專業改革與建設。組織5名專業教師和企業相關人員組成課程建設小組,對《國際物流與貨運》、《物流技能實訓》、《報關與報檢實務》等核心課程進行重點建設,編寫配套實訓教材。圍繞課程體系改革,結合優質核心課程的建設,建立一整套滿足教學改革需要的教學大綱、講義、實驗實訓、試題庫等。

3.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不斷改善學生實訓條件

學院將結合西安國際港口城市的定位,以及物流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確定實驗室的四大功能區域:物流綜合實訓室、國際物流實訓室、沙盤演練實訓室、物流模擬軟件實訓室。其中,物流綜合實訓室組建倉儲、生產、運輸等基礎設施設備,滿足學生對多門課程的理論和實踐的學習需求;國際物流實訓室模擬海關、商檢、企業,開展國際貨代情景教學;沙盤演練實訓室綜合國內外先進的物流園區、港口物流的沙盤模型,供學生教學參考用;物流模擬軟件實訓室整合多種信息系統軟件,提高學生物流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憑借科學的合作模式,海程邦達已經成為我校物流專業省級重點實訓基地,借助海程邦達、中儲物流等企業的物流實體運作平臺和經營資源優勢,建立布點合理、功能明確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具有真實職業氛圍的實訓場地,為課程的實踐教學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

4.打造高素質、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按照“內培外引,專兼結合,重點培養”的建設思路,全面提升專職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從行(企)業引進或聘請一定數量的技術骨干和能工巧匠作為兼職教師,重點培養中青年骨干教師的課程設計與開發能力、教學設計、組織與實施能力和實踐操作等能力。堅持“三個項目”建設和“兩大內涵”建設,采取引進、培養和外聘相結合,教學、科研與實踐相結合,綜合職業素質與實踐教學能力培養相結合,逐步形成結構合理、開拓創新、務實求真的“雙師”結構團隊。

5.改革質量監控與評價模式

人才培養質量是由每個工學環節的過程質量來實現的,為了使培養的學生能符合陜西物流行業的需要,就必須對人才培養工作進行“全面、全員、全過程”的監控與評價。建立以能力測試為中心,緊密結合培養人才的特點,將素質教育內化,變一次考試為多次考試,形成性現代考試制度。在考試的形式和方法上采取口試、參與科研、實地調查、閉卷、開卷、半開卷、論文、課題設計、實踐報告、案例分析、實踐操作等,力求靈活多樣。以使考試達到預期目的,全面檢驗學生綜合知識的掌握程度。

參考文獻:

[1]陜西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http:///.

[2]張媛媛.基于高職物流人才培養的陜西物流人才需求調查分析[J].價值工程,2011,3.

[3]西安人才網.http:///company/danwei.jsp.

篇10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以特定的任務或項目為目標,讓學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既定任務,獲得扎實、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的新型教學及學習模式。眾所周知,德國擁有世界上比較先進的職業教育體系,早在2003年7月,德國聯邦職教所就制定了以研究性學習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就是將學習的整個過程分解為一個個獨立的項目,由教師引導學生自己收集信息、設計方案、解決問題,從而使他們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不僅掌握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包括專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的職業能力。

在高職院校中,對于國際商務專業而言,由于我國外貿企業的自身原因,無論是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開發,還是校外頂崗實習場所的建設,都缺乏足夠的企業支撐。因此,針對目前職業院校學生的整體水平,如何使本專業學生積極主動“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的特點,是每位專業教師需要探索的重要課題。而項目教學作為目前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通過學生自主完成教師精心設計的項目課程,然后由教師對學生的作業成果進行考核和評價,以達到充分發掘學生的潛力,培養和提高他們的分析能力、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等綜合能力的課程既定總體目標。

二、國際商務專業項目教學的實施方案

在國際商務專業課程改革中,如何在課程體系總體框架下,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并結合實訓,有效地采用項目教學法,確定與選擇項目,評估總結具體的成果,從而改變高職院校國際商務專業學生被動學習、綜合能力差等問題,是實施項目教學的關鍵,我認為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改革專業課程設置。高職國際商務專業旨在培養能夠從事制單跟單、報關報檢、貨運等外貿基礎業務的高技能實用型人才。因此,在本專業的課程改革中,應當通過校企合作,了解相關崗位的專業素質需求。根據這些需求,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課程設置,將原有單一科目教學內容,按照企業實際的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和工作情境,進行項目整合,形成圍繞進出口業務工作過程的新型教學項目。學科體系的教材編寫模式也要改成以業務流程為導向的項目教材和能夠體現職業技能要求的項目實訓課程的模式。首先,可以將國際商務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劃分為例如“如何將我的產品賣出國去?”“如何與外商談生意”“如何簽訂一份外貿合同”“如何順利的交貨和收款”等更多的具體項目,然后把這些大的項目細分為若干小項目,再分組制定出項目工作計劃、工作程序和具體步驟。比如在“如何順利的交貨和收款”這個大項目下,可以將履行外貿合同所涉及的課程知識,例如《國際結算》、《外貿單證實務》、《國際貨運》等課程,分解為若干子項目,例如分為采用海洋運輸(或者其他運輸方式)時,信用證(或其他支付方式)制單結匯等項目,每種支付方式又可按照FOB、CIF、CFR下的制單內容再進行細分,這樣學生掌握知識就會更加扎實和豐富。

2.改革課程教學方法。在高職院校,學生被動學習、能力差的情況比較普遍。教學的重點應當是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搜集和處理信息、樂于探究新知識、勤于動手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所以,教學時應當以理論知識夠用為原則,重點在于如何更好地掌握外貿操作技能。

3.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實習實訓基地,是引導學生專業操作技能訓練的場所,是能否順利開展項目教學的前提。我們可以在校內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通過模擬實際業務,讓學生參與到市場開發、接受訂單、組織貨源、租船訂艙、報檢報關、收付匯等業務的全過程,從而全面、系統、規范地掌握國際貿易的環節及習慣做法,為將來“零距離”上崗打下基礎。在校外,我們要加強校企合作,拓展校外實習基地,讓學生在真槍實彈中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

4.改革教學考核模式。職業院校應當改變現有的平時成績加期末考試的成績來進行評價的方法,我們應當將校內考評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構建多渠道評價方式。校內考評可以將筆試、口試、網上作業等形式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融合起來,形成“課證融合”的綜合評價模式。社會實踐考評可以聯合企業,考評學生參加寒暑假社會實踐、社會調研等情況,從而達到使學生重視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重視動手實踐、重視交流與協作的目的。

5.提高師資隊伍素質。項目教學法對高職院校的專業課教師所的素質要求非常高。他們應當具備設計合適的教學項目、分析這些項目的學習目標以及完成項目所涉及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更好地控制學生學習,應對學生各種未知問題。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要加大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同時,也要加強對教師的職業道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