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擺臺實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3-17 10:38: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西餐擺臺實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西餐擺臺實訓總結

篇1

大一第一學期,學生主要學習餐飲運作與管理以及廚房食品操作與管理的內容,第一學期前半學期大一的學生分為兩部分實習,一半在學校的餐廳基層及主管崗位實習,一半在廚房的基層及主管崗位實習,第一學期的后半學期這兩部分學生再互換,大一的學生從進校就開始為大二及讀本科學位及研究生的學生提供早、中、晚就餐服務,大二及讀本科學位及研究生的學生進餐廳使用學校所發的模擬紙幣在就餐后支付,這一大概的過程來自于嚴謹的系統化教學實訓設計。

大一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生活是非常忙碌的,大一的學生早晨7:30就必須到學校的餐廳或廚房開早會,由今天教師引領監督、學生主管來安排每一位學生的任務,15分鐘內做好就餐前的準備,7:45這些學生吃員工早餐,8:00開始給在校的其他年級的學生提供早餐服務,按照真實酒店的運作模式,早餐主要是自助餐,在餐廳實訓的學生主要提供擺臺、清理桌面的服務,廚房的學生隨時和餐廳學生溝通,補充食物,清洗餐具的服務。9:30-9:45服務收尾及清理工作,然后開總結小會,把學生碰到的問題討論,教師引導幫助解決。10:00-11:45開始理論學習,12:15大一的學生就要到學校的餐廳或廚房開午會,由今天的實訓指導教師引領監督、學生主管來安排每一位學生的任務,15分鐘內做好就餐前的準備,12:45這些學生吃員工午餐,13:00開始給在校的其他年級的學生提供午餐服務,午餐主要是可選菜單點餐,在餐廳實訓的學生主要提供引領、擺臺、點單、遞送飲料餐品、清理桌面及收銀的服務,廚房的學生食品制作,補充食物,清洗餐具的服務。14:30-14:45服務收尾及清理工作,然后開總結小會,把學生碰到的問題討論,教師引導幫助解決。15:30-17:15開始理論學習,17:45大一的學生就要到學校的餐廳或廚房開晚會,真實的實訓操作流程、服務時間及服務內容和午餐略有差別:從18:15開始至21:45結束,由于晚餐是按照正統西餐四步吃法,實訓時間較長,晚餐菜單是兩種西餐晚宴套餐可選其一,擺臺按照標準西餐擺臺標準操作。

大二上學期的校內實訓學習是具有挑戰性的,除了完成前廳客房的實踐操作管理的學習,還要輪流擔當餐飲或廚房部門的管理崗位,指導大一學生服務過程的投訴處理及菜單設計,此外還要完成一次特色的主題宴會的全程設計及服務管理任務。那么,日常前廳客房的實踐操作管理的學習每天約6小時,上午下午各約三小時,前廳部門各崗位的任務有完成預定、禮賓、接待、話務中心、夜審、主管的業務,客房部門各崗位的任務有完成布草、客房清潔、公共區清潔、客服、洗衣房、主管的業務,系統設計的流程與大一學生經歷的實訓流程一樣,這一流程也是模擬真時酒店的工作流程設計的。大三上學期的校內實訓學習是具有超強責任性的,盡管學生在最后一學期的主要任務是理論學習,較少的實訓內容就是輪流擔任總經理的崗位,負責學校鑰匙的管理,各部門運作情況的巡視監督等任務。下面我們探討,如何保障這一實訓模式的實施。

篇2

【論文摘要】本著滿足企業需求,實現學生順利就業的職業教育理念,筆者在從事酒店管理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認真分析研究學生的特點和市場需求,對高職酒店管理系列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并對這些方法及實踐經驗加以總結,提出了職業化教學法,同時在教學實踐中運用推廣。

職業教育的目的在于為社會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其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實現被教育對象的順利就業。這就要求職業教育的受教育者在學習期間能夠掌握所學領域比較實用的操作技能,并能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如何讓受教育者達到行業要求。就成了職業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課題。而目前大多數高職人才的培養都沿用本科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能被充分調動。畢業時既沒有技能優勢,在理論上也遠不如本科生,無法滿足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導致高職生的社會認可度不高。

在從事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教學中.筆者發現要解決上面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切實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既能掌握專業技能.又樂于主動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做一個標準的職業化酒店人員。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了一套方法,并在運用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筆者將其定義為職業化教學法。下面以《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教學為例,對職業化教學方法的實施加以闡述。

一、設定教學目標

《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就是要使學生在學習完本課程后具有餐飲服務的常識(中、西菜點知識,酒水知識等),具備對客服務的意識(重視服務的價值,即筆者曾提過的“服務為王”的價值觀)。掌握餐飲服務的基本操作技能(例如。托盤、斟酒、折花、擺臺、接受預定、引領入座、點菜、上菜、分菜及結賬等),能處理餐飲管理中的基本問題(例如,餐前小會、分工及處理顧客投訴等),擁有餐飲服務者的氣質(站姿、走姿、談吐及基本的肢體語言等)。在畢業時,能夠順利實現在東部沿海的中高級涉外酒店餐飲部門就業。并具備一定的成長空間。

這些目標中有些需要在課堂上著重強化.有些則要求學生課后的自我鞏固;有些需要教師利用案例加以詮釋,有些則要求學生親身體會。因此,在圍繞教學目標的同時,要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進行精心的設計.根據知識技能的特點運用相應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職業化能力的培養。

二、幾種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分析

(一)課堂以教師為中心,滿堂灌輸理論知識

這種方式目前仍為最普遍的方式。學生在課堂上非常被動地吸收枯燥的理論知識.使得原本有趣的專業課程變成了睡覺時間。據了解,采取這種教學方式的教師有兩大原因:一是自身不具備專業實踐技能,因而無法傳授給學生:二是學校缺乏實訓條件,也只好做無米之炊。

(二)盲目使用多媒體,大量地填充影像資料

最近幾年.多媒體教學被認為是提高學生積極性和推動教學互動的有效教學手段,于是不少教師和學校對多媒體教學趨之若鶩,不根據專業及課程的實際情況,想方設法地使用多媒體教學。有些教師多媒體課件僅僅是把原來的文字榜書內容敲上去。有些則填充大量圖片,還有的干脆成了電影欣賞課。當然,也不乏運用成功的例子,但更多的還是流于表象。

(三)機械運用案例分析,像在培養閱讀能力

目前,高職院校的雙師教師非常缺乏,有不少教師是從學校到學校,而學校又沒有相應的教師培訓計劃,在從事教學時只好從理論到理論。特別是在運用案例進行教學時,由于缺乏實際經驗,教師分析案例空洞無力,學生聽起來索然無味。主要表現為案例教學針對性不強,無法體現具體工作崗位的工作要求和過程,教師僅對案例文字進行分析,不能延伸到具體的崗位工作中去,尤其在案例中事件的處理上,僅憑想當然的分析。這種烏托邦式的職業教育方式無法培養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尤其是對應變能力的增強沒有發揮作用。有些教師甚至把案例當堂拿出來讓學生閱讀分析.儼然成了閱讀課.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

三、職業化教學法的運用

(一)講解知識要領,演示服務技能

按照“理論夠用”和“理論指導實踐”的原則,先講解基本理論知識,然后演示服務技能。例如,在講到西餐擺臺操作技能時,教師先講解西餐服務與中餐服務的異同,然后把西餐擺臺所需的餐具展示給學生.并告知每種餐具的擺放位置、先后順序及相關要求,接著由教師親自演示兩遍給學生觀看(其中,第一遍會按照標準操作擺臺,并逐一解說要領,當學生完全看清楚后.第二遍則會有選擇地在某幾個操作上出現偏差,讓學生找出問題),最后再總結擺臺的要領.并編成口訣,使學生能夠理解并記牢。

(二)練習操作技能,逐個糾偏達標

當講解完一項操作技能后,要求學生課后去體會,在下一次課堂上,學生需要在教師面前練習操作。練習一定時間后,教師逐一審核,指出不足的地方,講解糾正的方法,并挑出其中幾位較為優秀的學生.讓他們幫助不達標的學生提高技能水平(這種方式在實際運用中很受學生的歡迎。一方面.學生之間的交流使他們都處在比較放松的狀態,更容易糾正提高;另一方面,對于較優秀的學生,則可以培養其基層督導的溝通能力),每一項操作技能結束練習之前。教師再逐一審核,并考評打分。計入平時成績,以督促學生端正態度,認真練習,確保每位學生都能達標。超級秘書網

(三)分組模擬演練。融匯職業精神

模擬演練是酒店職業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通過模擬,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領悟酒店職業精神。在《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的各個教學環節中,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在該項目結束后告知學生下次課堂演練的內容及相關要求,并安排各組學生提前到附近酒店參觀考察。各小組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討論并練習。演練課上,每組學生就是該項目的一個團隊,共同完成該項目的全部流程。這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利于學生職業精神的培養。例如,在講解餐飲對客服務過程時,小組中的成員分別扮演迎賓、服務員、收銀員、基層督導員等角色,由另一小組成員扮演顧客,如此循環。表演結束后,請各小組代表分別提出提出本小組的優點及存在的問題。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點評。

(四)案例討論分析,培育管理思維

案例分析教學可以提升學生能力,尤其是對統籌管理能力的培養有重要作用。《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的特點要求教學中必須遵循從基礎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的循環過程。在前面基礎知識講解和大量技能實訓基礎上,科學地安排案例教學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挖掘學生的管理能力,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案例可以是文字資料。也可以是視頻資料。案例分析課上,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成員討論并總結出本小組的意見,由其中一位代表發言。各小組發言結束,教師解答學生提問(主要是解答學生在討論中存在疑惑的問題)。最后,根據學生的發言和提問.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并加以綜合分析,從而使學生學會“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分析問題方式,懂得如何用理論指導實踐。在教學實踐運用中很受學生的歡迎。

實施案例教學有兩個問題要注意:一是教師要提前至少一周將文字案例印發給學生,或提前一周將視頻資料給學生觀看:二是案例的內容應該與前一階段的教學內容相符。

(五)專項技能競賽,重點突破提高

從某種意義上講,《餐飲服務與管理》是一門經驗學科.對操作技能的要求高,學生在畢業上崗前必須擁有扎實的基本功。在課程教學中,必須不斷鞏固學習成果。

篇3

關鍵詞:酒店管理;高職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0-028-01

酒店管理是全球十大熱門行業之一,酒店產業的迅速發展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與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供給之間的顯著差距,突顯學校在專業課程的設置、職業能力的培養、教學考核評價等方面的弊端。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地處欠發達地區,酒店管理專業起步較晚,自2008年開設以來不斷探索職業教育的規律,以更好的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在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改革方面,以工作崗位為依托、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以高職學生為主體,在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考核評價方面做有益探索。

一、課程體系的改革

1、以專業能力培養為核心,選取典型工作任務整合教學內容。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技術能手、造就經營管理后備軍。在過去,教學內容的選取與組織上,安排了較多管理理論知識,而通過教改我們更多的結合工作崗位的需要,著重解決實際問題。例如:《餐飲服務與管理》課程,要求學生全面地了解餐飲部運行與管理的內容,掌握餐飲服務規范和操作技能。在教學內容上就要對應的餐廳服務員崗位需要掌握的掌握托盤、中西餐擺臺、席間服務、宴會服務、菜單設計、賓客投訴處理的技能,進行專業能力的培養。再如,服務心理學、管理溝通、酒店服務禮儀,這些課程部分內容相似,這時并不需按學科體系從頭至尾講述,而應按不同梯度的培養要求并結合實際崗位中具體、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務,抽取裁剪進而整合教學內容。這樣才能體現職業教育的實用性,才能培養符合行業發展要求的人才。

2、以職業成長構建專業課程體系。過去課程設置不夠細致,沿襲本科院校課程,忽視崗位需求,甚至與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雷同。因此,可打破傳統課程以專業理論知識為主體的教學內容,而基于酒店人的職業成長重構專業課程體系可分為:第一模塊公共基礎(包括:計算機基礎及應用、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應用文寫作等),第二模塊專業基礎(包括:酒店管理概論、服務禮儀、服務心理學等),第三模塊專業核心(包括:餐飲服務與管理、前廳與客房管理、宴會設計、酒店英語、酒店管理溝通技巧、酒店市場營銷、酒店財務核算與管理等),第四模塊專業拓展(包括:旅游美學、花式調酒、食品雕刻、插花藝術、食品營養衛生等),第五是模塊綜合實訓(包括:校內實訓和校外實習)。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1、采用互動、體驗、開放的教學方式。酒店管理是實踐性、應用型很強的專業,在過去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效果差,教改后我們以酒店的工作環境為參照設計學習情景,如在《前廳服務與管理》課程中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的方法,學習提供預訂、入住登記、結賬離店、行李服務及禮賓服務,從而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非教師“一言堂”,增強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在《宴會設計》課程中以團隊為單位進行合作,展示PPT形式的總結報告,對不同主題宴會進行氣氛、餐桌、臺面、娛樂、菜單等方面的設計。在鋪床、擺臺、調酒、茶藝的技能學習中,以班級評比的方法激發學習熱情,以酒店的工作規范促進專業水平的提高。在《酒店管理概論》這門“酒店入門”課程中改變過去滿堂灌輸理論的做法,在最初的學習中帶領學生進入酒店參觀,參加酒店新員工培訓,了解酒店的職能部門與制度管理,獲得初步感知。

2、開展多元化實踐教學。通過校內實訓、企業見習、假期實習等方式,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豐富知識、獲取經驗。帶領學生參加河池銅鼓山歌藝術節、宜州旅游文化節的服務活動,對節慶策劃、現場布置、人員安排等有更多了解;通過學生自主實踐創新,在面點制作教學內容中,老師傳授面包制作原理及步驟后,讓學生自行烘焙特殊形狀和口味的面包;結合廣西區技能比賽的項目,在中餐主題宴會設計、西餐宴會服務、客房鋪床、中華茶藝項目、導游服務、英語口語教學上,以校內專業技能競賽方式,以賽促教,從而提高學生的服務水平和心理素質。

三、考核評價的改革

1、轉變考核理念,堅持全過程評價。我校酒店管理專業有約1/4的中職升高職的學生,今后這類學生將成為主要的生源。中職生的顯著特點是專業性較好而理論基礎較弱。在教改前的總成績=平時成績*20%+理論筆試*80%,是典型的“一張試卷定成績”。而教改后,在酒店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考評體系中,更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各環節的考察。以《前廳服務與管理》課程為例,綜合成績評定包括:(1)平時成績占20%(包括:考勤、作業、情景模擬、課堂提問、筆記抽查);(2)技能考核占30%(包括前臺接待、客房預訂、離店結賬、電話留言、行李服務,各占6%);(3)中級前廳服務員考證成績占20%;(4)期末卷面成績占30%。這樣能使中高職教育更好的銜接,顧及了兩類生源渠道的學生特點。

2、建立“四位一體”的多元評價體系。過去,學生的成績由授課教師一人決定,不易發現教學中潛伏的問題。而通過教改,建立“四位一體”的多元化評價體系,是由企業、教師、學生、技能比賽獲獎這四部分構成。重要的工作項目由校企教師共同評定,團隊合作項目由學生自評與互評。按我校規定對參加市廳級技能比賽獲獎的學生,可以免試與競賽內容相關的3門課程并按獲獎等級不同直接給予評定分數。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校企合作;技能競賽;取得成效

我校借助校企合作平臺舉辦技能競賽,用企業的崗位標準引領學校職業技能競賽標準和訓練,積極引進企業最新設備來支持技能競賽,并聘請企業技術人員,幫助培訓教師使用最新設備和參與技能競賽的訓練及評判工作,有效地提升了職業技能競賽水平。同時,校企合作舉辦技能競賽,對于學校競賽和專業實訓實驗條件的改善、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和帶賽水平的提升、學生職業素質和競賽成績的提高及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和參賽的積極性有著重要意義。下面就我校2017年市賽的具體做法和體會介紹如下:

1 我校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的具體做法

我校承辦2017年南平市職業技能大賽中的財經、旅游、服裝設計和美妝形象設計等8個項目,計有11所學校120多位選手參加,學校借助校企業合作這一平臺,共同努力,順利地完成各項競賽任務,取得了良好的競賽成績。

1.1 校企共同制訂訓練方案

為使競賽內容更好與職業崗位對接,更貼近生產實際和企業要求及競賽標準,學校按競賽項目與企業行業共同策劃競賽的有關事項,包括企業派出技術人員參與參賽選手的選拔、競賽場地和設備選擇、競賽內容確定、競賽標準制定、指導教師培訓和學生訓練、命題、擔任評委和到賽后點評及總結等全過程。

1.2 企業幫助培訓帶賽教師

由于技能競賽中使用的專用儀器設備和軟件都是目前企業生產中正在使用的最新設備,帶賽教師對這些設備有的沒有接觸到或接觸較少,或使用不熟練。為使帶賽教師盡快熟練掌握先進儀器設備的使用,企業派出專家到學校對帶賽教師進行培訓,傳授競賽技能技巧,使教師的使用設備的技能和訓練的技巧得到有效的提升。

1.3 企業參與訓練學生

學校在明確競賽目標,選拔選手前,根據教學計劃,有意識地安排相關競賽項目專業學生到合作企業進行跟崗實習,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實施貫徹現代師徒制的職業教育理念,以“崗位師傅帶徒第”技能培訓為主要方式,跟著企業里專門指派的師傅進行相關職業技能的學習,使職業與專業、崗位與課程完全對接和融合,實現競賽內容與企業崗位需求的對接。如我校酒店服務管理專業學生到福建中輝集團酒館公司、福建建發集團武夷山悅華酒店、大紅袍山莊等五星級酒店的餐廳和客房跟崗實習2個月;導游專業學生到武夷山多個旅行社跟崗實習1個月,美妝形象設計學生到福建醫世家健康服務有限公司跟崗實習2個月,通過跟崗實習,為學生競賽選拔、訓練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而后在企業的指導下對學生進行選拔,在學生集中訓練期間,企業不定期地派技術人員到學校和教師一起訓練學生,幫助解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使訓練效果得到明顯提高。

1.4 企業參與競賽評判

學校作為承辦校,為使競賽公平公正,聘請校企合作企業技術專家到學校當評委,并對競賽結果進行點評,提出今后提高競賽成績的努力方向。由企業第三方進行競賽評判使競賽成績真實地反映出比賽的競技水平,對比賽評判結果師生都感受到滿意,使競賽達到了校際之間相互交流、共同進步的目的。

2 取得成效

學校技能競賽通過校企合作這個平臺不僅使競賽質量明顯提高,而且有效地促進了學校競賽和教學實訓實驗條件的改善,同時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和帶賽水平、學生競賽成績和職業素質都得到了提高,并進一步推動了學生高質量就業和參賽的積極性,促進了校企合作辦學深層次的開展。

2.1 有效地促進了學校競賽和實訓實驗教學條件的改善

為辦好職業技能賽,使各項競賽達到競賽要求和符合競賽標準,校企合作企業為技能競賽提供部分比賽專用設備。這次比賽,福建醫世家健康服務有限公司為學校捐贈了美妝比賽設備,福建中輝酒店贈送了客房、中西餐擺臺等設備。同時,學校籌措資金,配置了最新的會計電算化軟件、企業經營模擬沙盤等,改建了旅游實訓室,財經實訓室,解決了多年來教師提出要求更新的設備而因資金困難無法解決的問題,使競賽和教學實訓實驗條件得到有效的改善,為技能競賽的順利舉辦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2 提升了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和帶賽水平

教師在和企業專家一起指導培訓學生技能競賽過程中,可以了解和學習本專業企業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和職業標準,給合職業技能大賽的內容、評判標準和技能要求,邀請企業專家一起通過實施對實踐教學過程和教學質量的監控,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將行業標準融入實踐教學各環節,突出實踐教學,使教師實踐教學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教師在帶賽過程中,還到企業基層學習鍛練,積極主動接受企業專家的指導,互相學習交流,使帶賽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2.3 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競賽成績

在摸擬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進行比賽,對參賽選手是綜合考驗,選手僅有出色的技能是遠遠不夠的,技能競賽不但是對每個選手技能的檢驗而且是對選手各種綜合素質的考驗。如比賽中選手的應變能力、心理素質、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是選手必須具備的。參賽學生通過賽前集中訓練,在帶賽教師和企業專家的精心指導下,通過刻苦的訓練,動手能力得到很大的加強,綜合職業素質和競賽成績得到明顯的提高。2017年我校市賽各參賽項目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其中會計電算化取得第1、3名、手工記帳取得第1、2名、客房取得第1、2名,中西餐擺臺取得第1、2、3名,沙盤取得團體第第1名,服裝設計、美妝形象設計取得第1名的好成績。

2.4 促進了學生高質量就業和參賽的積極性

校企合作以競賽為平臺,形成以學校為主體,企業和學校雙方共同教育、管理和技能培訓的工學結合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的教育教學模式,通過技能競賽水平的提升,學生在競賽活動中,表現出了較好的獨立性及令人可喜的創新精神、協作能力,受到了企業一致的肯定和好評。許多參賽獲獎的學生理論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很受企業界的青睞,有的企業在賽后及時與參賽選手溝通,開展招聘工作,預定優先安排到相對較好的工作崗位,推進了學生高質量就業,實現了校企深層次的合作。學生在競賽中用到的是先進設備,學到的是最新技能,得到的是綜合能力的提高,有力地提高了學生就業競爭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縮短了上崗適應期。這種高質量的就業,使學生參賽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市賽一結束,為迎接省賽,沖刺國賽,學生放棄休息,積極主動地加班加點訓練,力爭取得更好成績,由于借助校企合作的良好平臺,學生以優異的競賽成績取得高質量的就業崗位,對今后其他學生踴躍報名參賽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5 促進“雙師”隊伍建設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通過和企業技術人員及評判專家共同指導學生競賽過程活動,帶賽教師們開闊了的思路,認識到自身在理論知識更新和生產實踐能力方面的不足,無形中督促教師自覺地深入到企業鍛煉,主動向企業專家交流、學習,努力提高業務水平和專業技能,有力地促進了學校“雙師”隊伍建設。

【參考文獻】

[1]徐輝,郁漢琪,朱軍,等.校企合作共建的實踐與探究[J].實驗研究與探索2009,28(12):187-190.

[2]嚴薇,楊火怡,袁云松.學科競賽與創新人才培養[J].實驗研究與探索,2008,27(12):107-108.

[3]王艷艷.職業技能競賽的校企合作機制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2(6).

篇5

關鍵詞 中職教育 酒店管理專業 工學結合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2004年,我國政府作出了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以此為契機,中等職業教育中酒店管理專業教育也應審時度勢,針對專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重新確立酒店管理專業建設與發展思路,突出實踐性教學,進一步改革酒店管理專業教學內容與要求,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以適應社會對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變化。當前的中職酒店管理專業教育實踐教學中存在培養目標不明確、培養模式陳舊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成長。

1目前的中職酒店管理專業教育教學中存在問題

1.1酒店管理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

從中職教育發展的角度來講,中職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就是為社會輸送初、中級酒店管理專業技能人才,在教學的組織過程中應該以實踐教學為主。但是現在很多中職院校在酒店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上普遍偏雜、偏高,將該專業的培養目標提高到中高級酒店管理人才的高度。在課程設計上偏雜,既有酒店管理,又有導游與烹飪專業,雖然說學生的知識加深了、知識面更寬了,但是卻忽視了職業教育的本質,也就是以實踐經驗為主的培養模式。這樣做雖然能夠讓學生在就業的過程中有更多的選擇余地,但是受客觀上酒店管理專業課程的培養時間和空間影響,所培養出來的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達不到酒店管理“專”的要求,違背了職業教育的特點,違背了學生成長的特點和規律。

1.2學生素質的培養沒有放在人才培養重點之中

隨著辦學規模的日益擴大、職業教育的日益深入,在教師、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上的種種誤區逐漸顯露了出來。(1)有的教師認為在校的學生只要熟練掌握了本工種、本專業的技能就具備了進入社會謀生發展的本領和能力,而忽視了學生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經濟社會所需要的思考能力、創造能力、管理能力、表達能力、社交能力、自學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的培養。(2)部分教師常常把職業教育片面認為是一種培養目標十分簡單、突出實用技術培養的就業培訓,而削弱甚至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觀念、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等綜合素質的全面教育與提高。(3)一些學生的素質來上學不是為了學好知識與技能,而只是為了拿文憑、拿畢業證。(4)學生對將要踏入的社會缺乏認識,沒有生存危機感,對就業途徑存在誤區,沒有提高自己綜合素質的愿望和動力。綜上所述,由于傳統的技工、職業教育中的某些觀念誤區,偏離了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種種誤區已嚴重阻礙了教育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為此在職業教育中推行素質教育是職業教育繼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1.3酒店專業教學模式陳舊

目前,廣西部分中職學校酒店專業教育體系已不能跟上本地酒店業發展的步伐。 許多職校的教學模式還是采取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模式,一般以教師的講解為主,教學過程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系統性,沒有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對學生的能力考查,還是沿用傳統的考試模式。 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對專業學習興趣不大,理論知識掌握不深,動手能力一般,專業技能水平低。畢業生的能力得不到行業的認可,缺乏社會競爭力。

1.4資金投入不足,實訓室設施設備落后

雖然近年來大力發展基礎教育事業,將大量資金投入基礎教育,但對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相對不足。目前廣西部分中職學校缺乏符合星級標準的現代酒店專業實訓室。許多的中職學校,實訓室教學設施設備不完善,資金投入明顯滯后,使得現代化教學理念無法進行,跟不上星級酒店行業發展的步伐,嚴重影響酒店職業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例如有的學校的酒店專業實訓室是按照20世紀90年代時期酒店行業標準建設的,一直沿用至今,設施設備早已不符合當今酒店業的要求。設施的不足使得學生只能進行中餐宴會擺臺和客房西式鋪床技能操作訓練,而其他技能只能靠死記硬背理論知識,學校無法提供實訓條件。

1.5教師的專業技能有待提高

專業建設離不開優秀的專業教師隊伍,酒店專業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教師如果沒有從事過酒店相關工作,通常只能照本宣科,學生也就不能對這一行業有深刻的認識。目前,中職學校的酒店專業教師大多數都是科班出身,從高等院校畢業就直接從事教育工作,缺乏酒店工作經驗,對酒店業的運轉規律、操作規程、服務理念等都缺乏深入的認識。而且酒店專業的教師由于長期從事教學工作,多年都不接觸酒店行業,導致思想僵化,教學模式死板,使教學內容與酒店行業的操作標準出現嚴重的脫節,“雙師型”教師的缺少,使得專業教師缺乏實習指導力度,造成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相對較弱。

2中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對策

2.1科學確定專業培養目標

中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不應該脫離職業教學的培養范疇,應該明確能力培養在專業教學中的核心地位,正確定位人才培養層次,明確中低級酒店管理人才培養的定位。具體來說就是在專業知識教授過程中,積極采取措施,促進專業知識向酒店管理應用能力轉化,同時積極為學生創造實習、實訓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熟悉該專業的就業要求、熟悉該專業的崗位職責要求,以正確定位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為今后真正走向就業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中職院校應該明確酒店管理在整個專業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其他專業培養,如導游與烹飪專業等在實踐教學當中應該讓位于酒店管理課程,在保證酒店管理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才能適當開展其他專業的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主次顛倒、輕重不分后果的出現。

2.2注重學生的德育、專業和社會綜合素質的培養

德育方面主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理想追求,培養為國家、集體及他人的奉獻精神。養成遵守紀律、謙讓助人的良好品格。以保證在他們走向社會后,能夠成為有文化、有道德、講文明、懂禮貌的合格人才與守法公民。專業素質方面包括基礎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術素質的培養。在基礎文化素質的培養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探索能力等基本能力。要加強學生們的危機感和責任感,要他們摒棄以往“從一而終”的老觀念。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培養的是專業技術人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即專業技能為主,而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和形成主要靠實踐,所以實踐教學是專業課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社會綜合素質的培養主要指的是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協作能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等。雖然這些在中小學已經被提及了,但針對職業學校和技校的現狀來看,學生在這些能力上仍有一定的欠缺,素質不高。這就要求我們在職業教育中也要同樣重視學生這些能力的培養。

2.3工學結合上要校企合作,加大投入建設符合現代標準的校內實訓基地

校內實訓基地(高仿真工作過程模式),即按照酒店的工作過程來布局設計實訓室。一般該專業的培養方向為餐廳服務員、前廳服務員、客房服務員,那么該專業的實訓基地主要由飯店的餐廳、前廳、客房三部分組成,為學生構建高仿真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情景。校內實訓基地的功能主要是教學而不是生產(接待),用來滿足實訓教學、單項初步技能訓練、理論知識與技術實踐知識整合、特殊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訓導、以工作任務為單元的簡單綜合技能訓練等教學需要。社會培訓、技能考核鑒定、技能大賽的承辦都可以在這類實訓基地中進行。校內實訓基地布局分餐廳、前廳、客房三大塊,并完全按照酒店運行對物質環境特別是空間的要求來設計。規模可以比酒店的小,但基本格局應當一致。空間的裝飾,包括燈光、窗戶、軟裝飾等要模仿酒店的真實場景。例如餐廳可以分為中餐廳、西餐廳、日本餐廳等,中西餐廳內分設宴會廳和團隊廳,各餐廳還要附設備餐間、洗手間、會客區、衣帽間等。為了提高實訓室的利用率,可以把團隊廳設計為多功能廳(兼作零點廳、自助餐廳等),也可以把團隊廳用屏風隔開兼做宴會廳。同時在團隊廳一側墻上安裝投影、電子白板等教學設備,使團隊廳兼具教室的功能。

篇6

關鍵詞:高職教育小專業專業建設

【分類號】G718.5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從建立之初就是社會需求量較大的熱門專業,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第三產業特別是旅游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據全國星評委辦公室統計,截至2010年底,全國共有14680家星級飯店,“高星級”從業人員2010年缺口超過30%,星級酒店每年需補充各級管理人員20%左右。但由于想從事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往往高考成績居于下游,對于很多綜合類高職院校來說錄取率一直不高,這就導致酒店管理專業吃不飽、干不好,濟南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自2004年建立至今,經歷了十幾年的建設歷程,最終形成了人才培養目標明確、培養方法符合規律、擁有較強師資力量和實訓條件的“小專業”,本文從下面三大方面論述一下建設思路和成果。

一、人才培養方案的建立

人才培養方案無疑是專業建設的核心內容,高職教育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經歷十幾年的建設已經非常成熟,全國有很多國家級重點專業和示范性院校所做的人才培養方案已經成為標準,但是作為“小專業”,我們在建設酒店管理專業時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改革和創新。

1.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由“寬泛”變為“狹窄”

培養目標的準確與否是人才培養的能否成功的基石,由于酒店行業的就業群體非常龐大,崗位分布也十分復雜,加之“小專業”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我們在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上確立了“校企合作、定向培養”的思路,選擇與合作企業一起培養特定的酒店人才,由原來的盡量適應各種星級、各種崗位需求,轉變為在緊密的“校企合作”培養的基礎上較為“狹窄”的培養目標,近幾年逐漸建立起了“豪華五星級方向”和“國際郵輪乘務方向”兩個培養方向,以國際酒店管理集團為切入點,深化校企合作,與各大國際郵輪公司繼續實踐酒店管理專業“分方向”發展。

2.核心課程體系與“分方向”課程體系的建立,體現了酒店管理專業的職業特點和不同企業的企業特色

核心課程體系體現了高職酒店管理專業不同培養方向的職業共性,也是酒店管理“小專業”建設的核心內容,為此我們緊扣酒店行業的餐飲和住宿兩大主體業務,建立了酒店管理專業的職業核心課程體系,以酒店服務基礎素質、酒店服務基礎技能、酒店督導管理基本能力三個層次的課程,形成了“兩縱三橫”的酒店管理專業核心課程體系,這是人才培養方案中相對固定的部分;除此之外,為了突出“分方向培養”的人才培養特點,我們和合作企業一起,通過詳細的調研、研討和協商,共同開發了“分方向”校企合作課程體系,即豪華五星級酒店方向課程體系和國際郵輪乘務方向課程體系,這部分課程主要由合作企業承擔教學和培訓任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小專業”師資力量不足和實習實訓資源不足的缺陷,增加了學生接觸企業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合作企業的積極性。

3.建設并實施基于“校企一體、淡校旺企、逐級提升”培養模式基礎上的“校企一體、定向培養”人才培養模式

在“分方向”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過程中,我們與企業一起,創新實踐“校企一體、淡校旺企、逐級提升”的人才培養模式,強調把現代企業優秀文化理念、職業精神、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以職業道德提升促進職業綜合素質的整體提升,達到酒店行業對于管理人才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的要求;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導,基于工作過程對職業能力進行分析,使核心課程對應核心技能,按照實際工作過程和任務將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和序化,用任務驅動教學,實現專業教學要求與企業崗位技能要求對接;采取雙元授課、雙元指導、雙元監控、雙元評估、雙元地點、雙元身份的共育模式,達到學校培養目標與企業用人目標融合,直接為企業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最終形成系列的酒店管理專業“校企一體、定向培養”的“分方向”人才培養模式。

二、人才培養方案與師資建設相適應,核心課程體系與校內師資同步建設

“小專業”的瓶頸之一就是師資力量,為此,針對方案中的三大課程體系我們采取了三種措施,其一,公共課程師資學院統籌解決;其二,“分方向”校企合作課程師資企業為主解決;其三,酒店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師資重點建設;下面重點介紹酒店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師資建設的內容。

核心課程師資方面以自建為主,在本專業建設之初,我們只有三名校內專業核心課程教師,很多專業課程需要外聘教師完成,教學質量難以控制,課程建設也無從談起,為此,我們堅持引進人才建立校內專職教師隊伍;在這個方面我們始終堅持兩個原則,就是按課程引進、按興趣引導,即主要引進核心課程體系中所需的師資,在引進后按教師的基本素質和興趣點確定主攻方向,例如,有教師喜歡化妝、注意形體,就積極引導她注意禮儀和形體訓練等酒店服務基本素質類的課程,再如,有教師在上學時參加過酒店客房部的實習并對此有很多心得,工作后有在酒店客房部打工的職業經歷,喜歡研究客房服務技能和管理知識,就積極引導他教授客房服務技能和客房管理方面的課程。經過十年左右的引進、訓練、適應和磨合,濟南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逐漸形成了一支年輕化、職稱比例較合理、全員擁有初步職業經驗和中高級酒店類職業資格證書的師資隊伍,完全可以勝任核心課程的所有教學任務,并且多名教師已經開始在酒店管理專業內多方向發展,為此,我們拓展出了多門酒店職業能力拓展課程,比如,酒吧管理、調酒服務、茶藝服務、康樂服務等。

三、校內實訓條件建設與核心課程體系相適應,積極建設拓展課程和分方向課程實訓條件

校內實訓條件建設的相對滯后,是酒店管理專業成為一個“小專業”的重要因素;由于受重視程度不足導致建設速度緩慢,近幾年剛剛完成了從“有限訓練”到“綜合實訓”的轉變,在這一方面有如下幾點經驗可以分享。

其一、先“訓練”后“實訓”

我們在專業建設之初,首先建立的是基本訓練條件,對酒店管理專業來說,也就是首先建立了中餐擺臺訓練室、西式做床訓練室,為學生提供有限的訓練空間,至于其他訓練和實訓,主要依靠虛擬課堂和實習單位來完成。隨著招生人數的穩定、師資力量的增加、實習單位支持,特別是教育主管部門的多次普惠性院校建設資金的有力支持,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我們終于按照核心課程體系的需要建立起了系統的酒店管理專業校內實訓體系,它由八個實訓室和一個校中廠組成,基本可以支撐百人規模以內的訓練、實訓和現場管理情景化教學需求,初步達到建設目標,并且具有了針對酒店服務與管理人員開展社會培訓的能力。

其二、緊扣核心課程體系,適度拓展實訓功能

篇7

關鍵詞: 工學結合模式高職高專旅游英語教育現狀改革方法

近年來,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強、素質高的旅游英語人才越來越多地為社會所需要、所認可。然而,目前的高職高專旅游英語教育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更多的是重視書本上的知識而忽略學生的實踐,注重學生在校期間所獲得的證書而忽略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教育部所頒發的《關于職業院校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猶如一盞明燈,為高職高專的教育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工學結合,是指以職業為導向,以市場需求為運作平臺,以培養具有全面職業素質、技術應用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的人才為目的的教育教學模式。這種模式通過學校和企業這兩種不同的教學資源的雙向介入,將學生在校期間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在企業所進行的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意見》中明確指出:各職業院校要進一步提高對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認識,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堅持走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路子,加強校企合作,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性轉變。這也就確定了高職高專要實施“工學結合、校企結合”的教育方針。在這種新型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旅游英語教學也要改變過去以“教師和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將“學校、教師、企業、學生”四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實施素質教育,走“工學結合”的發展道路,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實踐能力強、職業素養高的旅游英語專業人才。

一、教學模式的封閉性及改革

現階段,我國的高職高專旅游英語專業的教學仍然在沿用“滿堂灌”的模式,巴西教育家保羅?弗萊雷認為這種講授方式“將學生變成了由教師填裝的容器,他越是裝得完全徹底,就越是一個好老師,這些容器越是溫順地接受填裝,他們就越是好學生。教師與學生不是交流,而是公報和儲存,學生則被動地接收、記憶和重復”。這種教學模式已經脫離了生產實踐,既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實際要求,又不能培養出具有涉外文化底蘊、熟悉旅游知識且實踐能力強的復合型旅游英語人才。

杜威曾指出“學習必須是現在的生活,即對兒童來說是真實而生氣勃勃的生活”。因此,高職高專院校在注重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應該加大力度營造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體驗式的學習氛圍。以旅游英語專業的餐廳服務為例,學校應建立一個或多個設施完善的餐飲綜合實訓室,在實訓室中,配備中西餐餐桌、餐椅、就餐用具、各類酒水飲品,以及餐飲服務中所需要的各種工具,讓學生練習中西餐服務和擺臺、餐巾折花、上菜、分菜、撤換餐具、餐飲禮儀等一系列的餐飲服務。同時,教師也應在實訓室中成為學生學習行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咨詢者。例如,教師可以用“Are you ready to order now?”或“How about a beer?”等類似的題目為學生創建接近真實的職業環境,讓學生通過模擬的工作過程,積極地、自覺地把“學”與“用”整合起來。這種體驗式的教學環境強調情境性,將封閉式的教學改為了開放式的教學,使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實現了知識的遷移。

二、教師隊伍建設的片面性及改革

在我國高職高專的師資隊伍中,大多數教師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進入到高校從事教學工作的,這些教師在校期間所接受的都是學科教育,雖然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但行業技術技能與實踐經驗卻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往往是理論性的,與實踐缺乏結合,這就使學生所學到的知識不能夠貼近實際應用,也無法滿足行業的實際需求。

因此,在校企結合的教育教學改革模式下,我們要大力培養“雙師型”的教師人才,讓專業教師去參加企業培訓,進入到合作企業中去擔任實際工作,熟悉企業的內外環境、組織結構及經營理念,獲取最新的市場信息,從而積累經驗,提高專業技能。如果教師能夠把自己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并將應用性較強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那么,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既可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又可具備一定的專業實踐技能,為他們將來的就業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從事高職高專旅游英語教學的教師,可以采用“半脫產”的方式,到酒店進行掛職鍛煉,并深入到前廳、客房和餐飲等一線的部門去工作,待他們回到學校后,便可將這些實踐經驗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點傳授給學生。

三、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的滯后性及改革

學校為企業培養一線的人才,企業為學校提供一線的實習基地,因此,學校與企業之間應該是共同促進、共同發展的關系。然而,目前我國的一些高職高專院校的課程設置卻在沿用本科的做法,只注重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情況,卻忽視了實踐環節,沒有體現職業教育以發展技能為主的本質,這就需要學校改變傳統的課程設置,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高職高專院校可以選聘經驗豐富的企業骨干作為兼職教師參與學生的指導工作,將行業規范、企業標準和企業文化等一些行業知識傳授給學生,從而最大程度地讓學生在校企結合的改革中受益。同時,企業在工學結合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視,然而有一些企業卻只注重學生頂崗實習所產生的勞動效益。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該轉變觀念,以企業標準和崗位需要為要素,以學生就業為導向,給學生提供一些真正的學習機會,讓他們能夠接受職業技術方面的培訓,并為學生提供實踐訓練和技術培訓的指導工作,讓學生可以在企業實踐中結合實際操作來提高自己的實際應用能力。對于旅游英語專業來說,學校可以和酒店、旅行社等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過培訓或項目合作等方式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學生到企業去參加實習和實踐活動,通過工學交替,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四、學生學習的被動性及改革

高職高專的學生大部分自我學習能力差,他們已經習慣了以往在初、高中由教師來進行單向性授課的教學模式,因而缺乏與教師和同學之間的互動性,從而減弱自身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為主,注重課內和課外的有機結合,有意識地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獨自計劃、實施和完成,在這種寬松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就可以有機會去主動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能夠得到提高,也會漸漸地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對于旅游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除了基礎的旅游知識之外,英語的聽說能力也同樣重要,教師需要聯系學生將來所要面臨的工作環境,讓學生感受英語的有趣、有意和有用。例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兩人一組或多人一組,為他們布置這樣的任務:1.What kind of room would you like?(你想要哪種房間?)2.May I clean your room now?(我現在可以打掃房間嗎?)3.What would you like to have?(您想要點什么?)4.How about a flight leaving at 7 a.m.?(七點起飛的航班怎么樣?)。讓每一組的學生在模擬真實的工作任務中,通過討論、角色扮演、角色互換等方式來探索解決問題的真實途徑,從而提高學生獲取工作過程知識的職業能力。任務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總結學生的表現情況,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或相互評價,逐步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職業能力的形成與發展,一定要在特定的職業活動或模擬的職業環境下進行,這樣才能使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與技能進行類化遷移和整合。高職高專院校要把工學結合作為切入點,對準市場設專業,對準崗位設課程,與合作企業一起,為國家輸送大批的實踐能力強、崗位適應好、理論知識豐富的職業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壯國楨.高職教育“行動導向”教學體系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專業)博士論文,2007,(4).

篇8

職業能力的培養狀況最終要通過在企業的生產和管理實踐中體現,因此職業能力的培養離不開企業的指導和參與,需要學校和企業之間建立長期有效地合作機制。從目前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經驗來看,校企合作辦學的模式效果比較好,學校依托地方酒店企業的優勢互補,形成產學研結合的教育機制。但最大的問題是校企合作的內容比較淺,極少進行深層次的合作。在“校企合作”的步伐中,學校應主動出擊,創造條件更好的迎合企業的需要,已達到更有效地合作。而企業應當履行合作的義務和社會責任,把學生的培養工作融入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上面提到,職業能力包括職業素質和綜合能力兩個方面,而從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角度分析,應包括職業通用能力、職業特定能力和職業拓展能力三個層次。以此為基礎,既要針對專業培養目標,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又要符合認知規律和教學規律,科學地設計課程體系,本人認為可將課程依據職業能力分為三大模塊課程體系: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和職業拓展課程。在專業基礎課程體系中,注意公共必修課與專業通用課程的整合;專業核心課程要注意,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職業資格認證三方面的相互銜接,正確處理服務技能類課程和管理技術類課程的關系;職業拓展課程注意必修課和選修課的結合,是為學生將來職業的發展儲藏潛能,也要考慮學生就業的職業選擇和愛好提供個性化的課程。

“一個中心”指始終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核心;“二個平臺”指在培養學生職業能力主要依靠學校和酒店企業二個平臺,以學校教育為主,以酒店培訓為輔;“三個模塊”指建立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構建的課程體系,分為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和職業拓展課程三個模塊。社會的發展和高等教育的特點,決定了高職教育辦學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職業能力是衡量學生在企業生產和實踐表現的重要標準,是完成一系列職業任務所需要具備的知識、技能和態度。高職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具體而言,包括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服務意識、語言表達能力、專業知識水平、酒店服務技能、創新能力、管理能力和領導能力等。[4]培養模式的建立必須立足于學生從事酒店行業所需的職業技能的培養,并將這一思路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以此為宗旨構建課程體系,開展各種專業教育活動。

學校作為學生教育培養最主要的平臺,除了傳統的專業課程教育外,通過多種教育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尤其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酒店行業對服務意識、溝通能力和職業習慣等方面要求較高,單純依靠課程教學的培養效果并不明顯。營造有利的環境和氛圍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質單一依靠專業課程不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只有在學校營造特殊的環境和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正確的職業素質。為創造整齊潔凈的生活環境和高雅舒適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審美能力和服務意識,學院酒店管理專業每年開展“最有特色寢室”比賽,讓學生設計布置自己的寢室;并讓學生布置自己的教室,要求具有一定特色和文化性;寢室和教室每周檢查衛生情況,開展“星級寢室”和“星級教室”的評比。學院規定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必須穿定制的校服,佩戴校牌,讓全校師生監督他們的行為舉止,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儀容儀表和禮儀禮貌。開展各種學生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一直以來,學院酒店管理專業堅持把各種各樣的學生活動納入到專業教育的整體環節中,與職業能力的培養有機聯系起來,指派專業教師負責指導,使用專業實訓場地和設施,提高活動的廣泛性和針對性,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每年在九月份開展一次大型的“酒店服務技能大賽”,包括客房鋪床、前臺情景模擬、餐飲創意擺臺等比賽項目,還穿插學生的才藝、水果雕花、插花、茶藝等表演,既讓比賽選手提高專業技能,展示自身才藝和價值,又讓觀賞者拓寬專業知識面,加深對專業的熱愛,尤其讓新生更好的了解專業特色。在每年五月底學院開展的“心理健康周”活動中,通過講座、討論和演講等方式加強對學生“服務意識”的灌輸,讓學生客觀準確的認識酒店服務工作的特點。

職業能力的培養狀況最終要通過在企業的生產和管理實踐中體現,因此職業能力的培養離不開企業的指導和參與,需要學校和企業之間建立長期有效地合作機制。學院酒店管理專業通過近幾年的經驗總結和調查分析,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深入的合作模式。建立緊密型合作基地針對酒店管理專業特性,為增強人才培養的實用性,依托地域優勢和社會資源優勢,建立了一批相對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搭建優質的實習平臺、廣泛的就業平臺和校企共同發展產業的平臺。酒店管理專業先后與數家高星級酒店及大型餐飲連鎖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產學結合的長效機制。還聘請企業管理人員參與課程教學,組成聯合教學團隊,擔任客座教授或課程教師,定期開展行業前沿講座。此外,通過學生參觀酒店和頂崗實習的方式,使學生在企業接受現場教學,讓學生提前融入企業文化中,提高了綜合職業能力與就業適應能力。2012年4月酒店管理專業與湘鄂情股份有限公司簽約,達成深度合作辦學模式的共識,將在學生培養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進行全新的嘗試和探討。建立松散型合作網絡相對于緊密型合作基地多方位多角度的合作與探索,松散型合作企業與學校的合作主要體現在實踐教學和校外短期實習環節。要求學生寒暑假期必須進行社會實踐,開展行業調查,形成調查報告。一些高星級酒店、大型餐飲機構和中西餐廳等企業可以為學生提供短期實習的機會,因此通過考察和選擇,與一些企業建立了松散型合作關系,通過雙向選擇的方式安排學生短期實習,在雙休日、黃金周應企業需求安排學生實習。學生在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的同時,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提高很快。這成為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一大特色,100%的學生參與過節假日的短期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