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實訓總結范文
時間:2023-04-05 14:35:3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手繪實訓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實踐項目引領;手繪效果圖表現;項目化教學;高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7-0085-02
高職“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是展示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它集繪畫與設計為一體,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教學效果普遍不理想。這門課主要教學任務是讓學生掌握效果圖表現技法,并以此表現設計意圖、理念和方案,運用“項目引領,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改革行之有效的方式,項目化教學充分體現高職教育的特征,能使學生在獲得職業能力和素質要求的同時,激發學生創新性思維。
一、“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方法傳統,學生缺乏實踐性。高職院校的教學沿循本科藝術院校傳統教學模式,教師作為教學主體,采取講授、示范、訓練等教學方式,特別是缺少實際裝飾工程項目的接觸和訓練,這就造成了學生的學習目的性不明確,學生雖然有了一定手繪能力,但卻缺乏手繪效果圖實戰應用能力,畢業后進入崗位手繪設計不會用也用不好的現象比比皆是。
2.高校手繪課程設置不合理。從各高校展示設計課程設置來看,多數院校開設了此類課程,但缺乏課程的前后連續和銜接性,手繪課程僅僅作為一門課程存在,一般在大二第一學期開設這門課,學時設定多數為48~60學時,課程結束后,不少學校不再開設有關這方面課程,缺乏課程的延續性,學生學到的只是一些較為基礎的技法,對大型裝飾工程項目的手繪設計無從入手。
二、“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設計
1.綜合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效果圖手繪表現的基礎知識和透視圖的基本原理,掌握成組陳設線描表現原理,理解施工圖規范和馬克筆等色彩表現技法原理。(2)能力目標。把工作崗位所需的職業技能作為核心能力目標,使學生掌握各種手繪表現圖的技法原理知識,培養學生繪制展示裝飾手繪表現圖動手能力,能熟練掌握展示設計手繪表現的基本方法與程序,具備快速表達設計思路,繪制設計方案,與客戶進行溝通和交流的能力。(3)素質目標。通過項目訓練,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工作學習態度和團隊合作精神,為提高學生職業素質能力奠定基礎。
2.課程設計理念。通過對展示設計行業的調查,企業專家的參與,教師的主導開發,項目安排根據透視、手繪技法難易程度由簡而繁,難易遞進。以項目為載體,通過典型教學情境,根據案例模擬、技能強化和快題設計,培養學生造型塑造能力、空間組合能力、色彩配置能力和構圖布局能力。課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使學生的設計表現能力得到了明顯地提高。
3.整體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整體設計(見表1)根據展示設計行業要求,把課程知識點和能力點歸納分類,將課程內容分為公共展位展示和專賣店展廳展示兩塊主要領域,設置了服裝專賣店、手表展廳和電信展廳三個實訓項目。項目安排由簡而繁,知識點和能力點相互聯系交錯,難易遞進,篩選總結手繪基本規律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課堂內容。
4.單元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單元設計(見表2)將職業崗位知識、技能素質要求和學生認知規律相結合,每個子項目單元中包含一系列展示設計認知、手繪效果圖技法、透視繪法等基本理論知識,將理論融入實際案例中,模擬典型工作情景,實施任務引領教學。課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使學生的設計表現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明確學生學習目的性。
三、“手繪透視效果圖”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實踐
1.以職業技能培養和提高作為教學重點。以展示空間的設計表現為載體安排教學內容,把職業技能的培養和提高作為課程的重點,把以方案設計工作流程作為教學情境模式作為課程的創新與難點,通過教師準備充足的圖集資料、手繪大師的摹本、手繪培訓視頻教程、企業優秀案例分析、隨堂快圖體驗、課堂手繪過程演示、集中指導與個別指導和利用網絡教學做好課前資料下發與課后答疑工作等方法來解決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學生通過項目實訓,培養學生繪制展示裝飾手繪表現圖動手能力,提高學生職業素養。
2.以學生為中心,項目引領課堂實訓,通過各種有效手段促進教學做一體化。傳統“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一般采用“課堂理論+課堂技能+課后練習”教學模式。理論比較抽象,實踐學生較難掌握,如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項目引領課堂實訓,促進教學做一體化。遵循“項目實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方法”四步,通過訓練項目,由教師現場演示講授理論知識和學生現場跟隨練習來發現問題,通過教師現場手繪演示和點評答疑修改學生作業來解決問題,最后通過學生訓練和教師總體點評來總結方法。在教學手法上,采用引趣激趣法、學情促進法、任務型教學法、階段能力考核和資源共享平臺等教學方法來營造課堂學習氣氛,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3.項目分割、任務設計及項目實施有機結合。項目實訓和設計注重職業性,通過項目教學與任務驅動相結合,進行教學實踐研究,對項目和任務設計從而形成系統科學并實用有效的教學內容。課程教學與實訓任務相輔相成,遵循從簡到難的原則,通過實訓任務的完成,學生學習基礎理論、掌握手繪技能,熟悉展示設計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的各個學習環節。
在項目實施中,注重手繪的基礎與技能,把理論知識分解到實訓中,根據案例模擬、技能強化和快題設計,培養學生造型塑造能力、空間組合能力、色彩配置能力和構圖布局能力。
項目實訓課程內容要把握教學內容統一整體性。在一個完整的實訓任務過程中,要包括基礎任務實踐過程和手繪表現項目任務。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實訓內容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團隊協作能力,完成實訓任務。
4.實施課內外教學一體化。課程由校內雙師型教師和校外企業設計師組成師資團隊,實施課內外教學一體化。(1)課內教學:使用實物投影儀多媒體教學手段,由教師進行現場演示,學生跟隨臨習的辦法進行教學,并結合講授、圖片賞析、視頻觀看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掌握各種手繪表現圖的技法原理知識,培養學生繪制展示裝飾手繪表現圖動手能力,教學效果良好。(2)校外實踐:結合寧波城市學院藝術學院“工作室”制教學方式,學生最后一年學習進入和專業對口的企業,發揮工作室導師的專業引導作用,在接觸實際項目,實際量房、構思表現及客戶溝通中進一步深化鞏固課堂所學的技能與知識。
5.改革考核方式,增設學生個人評分和素質評分。采取過程評價(項目個人自評及圖紙質量)和結果評價(總體圖紙及素質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分三個項目階段考核和課程綜合素質評價考核。個人自評分和素質評分,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加強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團隊合作意識和交流溝通能力,提高了學生綜合職業素質能力。
項目化教學改革對高職展示設計專業手繪效果圖表現課程的教學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在完成項目和任務實踐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專業技能水平,同時也體現了高職教學以能力為本位的要求,滿足了專業應用性人才培養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徐肇杰.任務驅動教學法與項目教學法之比較[J].教育與職業,2008,(10).
[2]劉樹藝.職業教育中項目教學法的運用[J].職業時空,2010,(8).
篇2
【關鍵詞】手繪表現技法 應用型本科院校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4-0048-02
應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介于研究型高校和高職高專之間的一種高等教育的類別或類型,是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要任務和目標的辦學層次,包括歷史較長的省屬老校和不久前“專升本”的新建本科院校,也稱“中間類型高校”。目前,國內大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都開設了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環境設計專業(2012年教育部把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更名為環境設計專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為了培養具備堅實的設計藝術學理論素養與設計技能;擁有環境藝術設計的基礎知識;掌握環境藝術設計的基本技能;具有房地產公司、園林設計公司、廣告裝飾工程公司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環境藝術、電腦美術、廣告規劃圖形、標志設計及管理工作,有較高綜合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既不同于研究型高校中的注重理論研究,也不同于高職高專人才培養體系下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是以培養堅實的理論和技能素養、應用技能操作為主,服務地方、面向區域的專門人才。手繪表現技法課程是環境設計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其在專業設計中的設計方案構思,設計表達與交流,方案競標,客戶交流,工程施工中都有實際應用,與電腦方案和效果圖表現相比,手繪表現更直接、更快捷、更方便,所以其突出地位更加說明了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一 手繪表現技法課程的現狀
手繪表現技法課程改革需要我們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查找不足,然后才能進行改革。就目前的現狀來說,整體大環境是好的,學生們對業界前沿信息的了解途徑十分便捷,十分清楚手繪在將來就業中的重要性,學生們有著很高的學習熱情。對手繪技法表現課程也比較重視。誠然,僅有熱情和重視是不夠的。一些因素嚴重影響和制約了該課程的教育教學質量,主要有以下四點:(1)電腦效果圖的照片級效果,受到大多客戶群的青睞,學生們盲目跟風,不能正確認識電腦效果圖在方案設計中的位置。過于迷信電腦效果圖表現,忽視方案構思、草圖表現的重要作用。認為以往的手繪效果圖在清晰度、仿真度、外觀質地效果及調整修改性等方面的確遠不如電腦設計表現,因而手繪效果圖在當今工程方案設計運用上受到強烈沖擊,手繪效果圖相對減少,部分高校的設計教育基礎也有減弱趨勢。(2)應用型本科院校,特別是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專升本”高校,由于種種原因,手繪表現技法課程的師資隊伍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非專業對口出身和教師存在惰性所致。(3)高校擴招導致生源質量水平不高,特別是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水平更難以保障,學生幾個月的考前培訓水平無法具備扎實的造型能力,直接影響手繪課程的教學質量。(4)手繪表現技法的掌握需要時間和作品數量的積累,很多高校在課程設計上,存在學時不足或者學時集中的現象,學生在短期內無法得到提高,導致課程質量下降。
二 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手繪表現技法教學
手繪表現技法課程強調學生的動手操作,需要建立完整的教學體系才能使學生在大學階段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使學生把手繪作為一種習慣、一種思維,才能真正為專業設計打好基礎。手繪表現技法在教學中應當重點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1)線條和透視關系。線條在教學中是最基礎的,不能輕視,特別是線條要結合透視關系進行練習,近大遠小,近實遠虛等透視的基本關系與線條的大小、長短、疏密結合要相得益彰。線條與透視的練習要貫徹課程教學的始終。(2)造型和結構關系。這里的造型和結構關系要求與線條和透視關系進行較好的結合,造型要體現結構的準確關系,素描線條造型不能把結構交代得模糊,色彩造型表現不能影響結構體現,要圍繞結構進行材質和色彩關系的處理。(3)色彩和質感表現。手繪表現技法分為馬克筆、彩鉛、透明水色、水彩、水粉等多種材料的表現技法,但我們在教學中應有所側重,不能面面俱到,以最需要突出的技法表現為主,加以練習。當下馬克筆結合彩鉛的技法更為實用,色彩和質感表達優勢明顯,效果突出,方便快捷。學習過程中但求一專,不求多能。(4)課程設計應有延續性,作為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應當“分學期,拉長線”進行教學,勤于檢查和督促學生的課業情況。
三 與相關課程的聯系
手繪表現技法課程是個系統的、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程,需要各門課程協調起來才能學好,比如素描造型課,要突出結構素描的練習,色彩課程要突出色彩的歸納與總結,平面構成注重點、線、面的穿插,色彩構成注重明度推移,色相純度基調練習,透視學應注重線條和透視的關系把握等,相關課程符合環境設計的課程體系來開設,實際上就等同于按照專業基礎課——手繪表現技法課程來開設,因此什么樣的素描課程有利于手繪技法表現,有利于環境設計方案表達,我們就應當開設什么樣的素描造型課程,同理,在色彩構成等其他相關課程也同樣適用。
參考文獻
[1]陳解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國際經驗借鑒[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9)
[2]潘懋元、董立平.關于高等學校分類、定位、特色發展的探討[J].教育研究,2009(2)
[3]潘懋元、吳玫.高等學校分類與定位問題[J].復旦教育論壇,2003(3):5~9
篇3
[關鍵詞]工程制圖 教學方法 教學改革 職業能力
在設計專業基礎教學中,《工程制圖》是培養學生工程圖學思維能力和制圖技能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傳統上采用課堂教學,結合掛圖、實物講解,學生繪制的大多數是手工圖,教師上課繪圖工作量很大,學生興趣不大,教學效果不理想。基于高職教育的實用性特點,我院在傳統課程基礎上 ,對課程體系進行了更新,刪減陳舊內容,對教學目標、學時、教學內容、師資及教學方法進行了全面的調整和改革,以適應行業發展和社會需求。
一、教學目標的調整
高職教育具有雙重屬性即高等性與職業性,相對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職教育將教育活動與生產活動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實用型人才的性質決定了在教育過程中應更注重實踐性與實用性。以往的教學側重理論教學和課堂內繪圖訓練,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原理和圖示方法及識讀和繪制環境藝術工程圖的能力。現階段這樣的教學已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另外對學生職業能力和素養的培養遠遠不夠,所以我院制定的新的教學目標更側重職業能力的訓練,減少課堂理論教學量,引入項目式教學法使學生在項目過程中消化理論知識、培養職業素養,以實現崗位就業零距離為目的最主要的教學目標。
二、學時及學時分配的調整
以往的《工程制圖》課程學時是48學時,其中理論課時24、實踐課時24。調整后的課時由于引入項目式教學法及將AUTOCAD教學與工程制圖的合并,總學時拉長為128課時,其中理論課時40(包括進算計繪圖理論講授)、實踐課時88(包括計算機實踐訓練),理論和實踐課程比例達到1:2。實踐證明,這樣的調整既有效的避免了以往課堂理論講授太多枯燥乏味的情況,又符合現今行業對計算機繪圖能力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提高實踐能力提供了課時上的保證。
三、教學內容的改革
1.刪減陳舊內容 :結合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特點刪減掉與本專業聯系不大的內容;對課堂手繪臨摹及繪制的內容進行刪減代之以進算機繪圖實訓。
2.將AUTOCAD繪圖軟件的學習課程與《工程制圖》課程合并,并在項目教學中強調對計算機繪圖軟件的使用,改變以往學生只單純練習手繪制圖,畢業后還需進行再培訓才能勝任企業工作的狀況。
3.教學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針對專業知識學習和基本技能訓練的理論性教學內容,包括工程制圖基本理論講授和基本技能訓練;第二部分是針對職業能力培養和訓練的實訓性教學內容,通過項目教學方法進行。
4.教學內容強調職業性和技能性,模擬完成真實的設計項目。識圖和制圖能力訓練通過完成項目各階段的圖紙任務來完成,例如室內設計項目的方案設計階段要完成建筑圖紙識別、項目測繪及方案圖紙繪制;施工圖階段要完成熟悉國家制圖規范和標準、施工圖繪制等任務。在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消化了理論知識,還能了解企業項目進行的步驟和每個階段應具備的能力,懂得為什么學要怎么學。
四、師資方面的調整
由于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整個教學階段都要緊扣項目進行,所以授課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工程與項目運作經驗。在這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理論的講授者更是“項目”的組織者與管理者,要把握好各個階段的教學任務與任務完成的方法。在這方面我們采取的方法是校內與校外結合、專制與兼職結合、新教師與老教師結合、每輪課程由2-3位教師共同完成的形式。其中校內理論講授部分由年輕教師完成;校外實訓部分由有經驗的教師或外聘行業設計師來完成。
五、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
1.理論教學采用多媒體授課形式,增加教學直觀性和互動性。
2.改變以往單純課堂講授、課堂訓練的單一模式,將教學帶進虛擬教室、帶進企業,以任務的形式完成教學內容, “工作即學習”。
3.實踐教學更側重教學方法的實踐性,采用校外企業實訓的方法讓學生介入到真實的設計項目中,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不僅知道要學什么,還要懂得將所學的知識可以用來做什么、怎么做,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4.課程序列符合項目進行的順序,在實訓環節中學生參與項目的完整階段,保證學習的連貫性和完整性。
5.邀請校外專家開設講座與學生互動,針對學生實訓環節遇到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
6.改變以往一人授課的模式,整個課程有多名教師共同完成,充分體現資源的優化和互補。
7.實訓環節的任務學生分組進行,讓學生提前體驗企業的團隊協作模式,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良好的職業素養。
六、成績評定方面的改革
以往《工程制圖》課程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看圖給分的模式,忽略能力的評價,成績的評定過于片面。對工程制圖這門課程的掌握單單能畫出工整標準的圖紙是不夠的,改革后的成績以過程性評價為主,從理論知識的掌握、實訓技能考評和綜合素質考評三方面進行評分。將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單項技能訓練評價與綜合性評價相結合,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相結合,建立教師、企業、學校、學生共同參與的考評體系,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作業評分標準大致為:紙面成績30%、企業評價20%、教師評價30%、學生互評20%,這樣的評價體系既保證了全面性又保證了公平性和客觀性。
以上是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工程制圖》教學中所進行的試點性改革措施,它結合了近幾年的廣泛探討及教學經驗,也將不斷地關注全國的工程制圖教學改革的新動向,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探索新辦法、新思路,為培養出合格的設計人員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Z]
[2]教育部:關于以產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Z]
篇4
關鍵詞:建筑裝飾;手繪;教學
中圖分類號:G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3)10-0277-03
1教學動機的思考
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和培養目標的實現都是通過各門課程的講授來達到目的的。基于近幾年的手繪課教學實踐,在每一個教學階段的結束,都讓筆者在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有些新的體會和收獲。因此,以該門課的課程建設作為一個切入點,對如何提高教學效果,做出以下幾點思考。
任何事情如果具備一個良性動機,可使其向一個準確的方向,積極地可持續性地發展下去。教學動機是驅動教師積極參加教學活動的心理動力,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有激活、維持和調節的作用。最關鍵的是,它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一個充滿熱情的,臺風穩健、態度嚴謹的老師勢必能實現“教書”與“育人”雙贏的教學效果。
端正教學態度,激發教學動機是每個階段課程開始的第一出發點。就手繪課而言,教師常常面臨幾個動機問題的挑戰:無論是市場需求還是實現效果,電腦制圖如此發達,還需要開設手繪課程么?學生美術基礎薄弱,但手繪表現的形式多樣,課程如何展開?每學期的學生都在變,如何因材施教,設計整套教學?等等。同時,教師需要克服自身的教學惰性,即使是非常熟悉的專業課程,也要跳出自身的經驗模式與思維方式,開拓主動進行課程創新的行動力和善于發現學生特質的眼光。每一次開課都為自己所擔任的課程準確定位,整理教學思路,以最飽滿的狀態進入到教學過程之中。
另一方面,任何一門課程是都是綜合能力培養的網點之一,通過課程的各個環節,除了讓學生掌握表現方案和設計思維的技能外,更主要的是讓他們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培養主動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
2教學內容的思考
2.1從實用出發,緊扣教學目標
分清教學對象,因材施教。如本科和專科不同,不同年級開設時間不同,學生美術基礎不同,培養目標不同等等都會影響教學設計環節。對專科學生來說,在較短的三年學制時間內,給予他們哪些最必要的知識是值得思考的。
(1)必須注意他們薄弱的繪畫基礎,弱化教學過程中過度重視畫面效果的優劣標準,而注重強調表現畫是圖解設計思維,項目過程傳達的快捷手段。過度要求畫面的藝術性,一則教學本身側重點分散會花費太多時間且難有普遍效果,二則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三則相對于藝術性,科學性更為重要更為實用。
(2)注重課程群關聯,了解先設課程有哪些,細化到學生掌握的情況。比如掌握學生前期已有的知識點基礎;高效利用教學時間,省略重復的知識點,強化不完善的知識點;全新的知識點要注意和前期已學習內容做比照,讓學生產生聯想,更容易記憶和理解等等。同時,還可以注意平行課程間的資源共享。
2.2刪繁就簡,提煉核心內容
設計類專業的課程,實踐多理論少。具體的設計概念和方法,可以在實踐中得到充分的展示。然而專科學生對較深的理論理解起來困難,這些都要求在教學中加強針對性,找到有效的教學方法,提煉教學內容。
2.2.1簡化透視原理——三維空間觀念的建立
透視是手繪的一個重點和起點,也是學生掌握的一個難點。教學中發現,學生理解透視原理不難,但實際操作中容易出錯,歸結根本是只有透視的基礎知識,沒有透視的空間觀念。因此在課程中,首先樹立嚴謹的透視觀念,只講解透視規律的要點,簡化規范的尺規作圖方法,接下來的重點是訓練靈活運用透視的能力,比如根據一個平面圖進行不同角度的空間構建,只有透視角度的不斷變化,才能深刻理解透視的概念。
2.2.2強化手繪方法——理解手繪特征
手繪表現方式多樣,畫風各異,但是在教學中,不能讓這些成為干擾因素,可以嘗試把表現方法提煉成口訣,在每一次示范輔導中反復強化,這些要點只是提示學生是否表現到位和檢查自己的畫面,并不是僵化作畫的形式。比如,我歸納有三個要點,幾何原則,造型組合,光與色彩。從思維方式到表現要點全部包含進去。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各種形式練習,上手比較快。
2.2.3著力訓練方案快速表現
手繪表現是思維的最即使反應,能抓住轉瞬即逝的靈感。我認為這是手繪的最大魅力所在,也是我的教學動機之一。通過臨摹,照片臨繪,實景寫生等方法讓學生掌握手繪技能之外,最重要的是表現方案,技能用之于實踐取得的成效最能激勵學生的積極性和幫助他們建立自信。
在以往的教學研討中,有些老師認為手繪課程中應該貫穿水粉和水彩等多種表現技法的訓練,即使這些對于繪畫基礎薄弱的專科學生來說難度較大,但是應該通過繪畫來提高他們的審美素養。因此,這些內容考慮在第二個學期的延續課程中開展,但同樣要注意側重點,絕不能等同于藝術類學生,如果接受起來難度過大,一則打擊積極性,二則收獲甚微。
2.3教材為主,參考書籍為輔
一本教材是絕不能滿足教學需求的。老師可能參考十幾本上百本資料,然后推薦給學生最適用的參考書2-3本。在近幾年的備課過程中發現,很多書籍在部分內容上會有雷同,而且作品良莠不齊,都需要老師進行篩選。一般來說,我會在縱向上按照課程的進度安排適用不同學習階段的參考書,還會在橫向上選擇國內外,不同畫風的參考書給學生。教師講授和學生自主學習相輔相成。
3教學手段與方法的思考
3.1重新認識“臨摹”——眼睛看到不一樣的內涵
臨摹,是手繪學習的有力“拐杖”,以最直觀的方式將繪畫要點融于實踐練習之中。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臨摹的效果惟妙惟肖,可是畫自己想法時,仍然無從下筆。
手繪方法是有別于先設課程素描或者速寫的繪畫方法的。應避免過多運用在純繪畫中的,以線條與線條的相對位置、長度、方向、比例的關系來推理畫面,否則,在臨摹過程中,學生就只是看到了一堆線條而已。具體來講,素描繪畫講求對眼睛和大腦思維模式轉換的訓練,它包含了對形體、比例、光影等一切基礎的理解,但是手繪表現是基于特定設計對象的,它是對空間構架,裝飾手法,設計風格以及材料搭配等等綜合的理解和表達。需要時刻注意的是“長寬高”“線面體”,任何物體都是占有一定空間的實體。另一方面,臨摹對象的選擇,臨摹的形式也要精心設計,旨在解決學生被動地照搬,避免枯燥地重復,引發其對空間的進一步認識。比如中式風格家具,常動手畫一畫特殊的裝飾部件,這些素材的造型、比例、結構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審美眼界和設計思維,再通過加減或者變化的方式,嘗試設計新的形式,也是一種創新能力的培養。
3.2案例教學——集體示范和個別輔導
任何手繪要點,必須通過多看,多想,多動筆來完成一個要點的內化,在課堂中,以設計案例為引導,集中和個別手繪示范的教學方法非常有效。一方面可以解決共性問題,更能逐個有針對性的解決每個同學畫面中的個別問題,讓學生在老師畫的過程中,自己去體會和總結,示范畫比老師的語言更為有利。
3.3點評學生作業——重要的反饋信息整合
手繪課的作業量較大,且從表面上來看重復性較多,往往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那么讓學生明確作業目標非常必要,將課堂的手繪要點及時強化的同時保證作業質量。同時,教學中發現,學生非常在乎老師給他的努力成果做一個怎樣的評判,當然不僅僅是一個分數,因此,點評的方式可以多樣化,集中點評和個別點評相結合,可配合多媒體或者展板,將優秀的學生作品和經典的手繪案例集中展示,在比較的過程中,好與差一目了然,也可增進良性競爭和相互學習。
4結語
此外,可充分利用學校資源,轉換教學課堂也是非常有益的嘗試,比如在講透視時,就曾帶領學生走到教學樓外,利用小型建筑再現透視規律或者在圖書館內進行教學;設計能夠活潑課程氛圍的環節,比如,讓學生理解空間觀念,視覺角度概念,讓學生在教室的前后左右轉換立足點觀察空間;即使是相對枯燥的作業,也可以增加成就感的方式激勵學生,比如作業裝訂畫冊,裝裱畫框等等;增加雙向互動,打破教學的“過程化”等等。同時,關注最新的手繪資訊,探索教學方法,像名師學習等等都是提高教學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裴愛群.室內設計實用手繪教學示范[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篇5
關鍵詞:教學改革 項目教學法 測繪實訓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a)-0148-01
近幾年來,在國家教育質量評估活動的開展和推動下,我國的高等職業院校在人才培養、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等方面均進行了教學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以測繪實訓為例,就項目教學法在教學改革中的應用進行了說明。
1 項目教學法的概念
所謂項目教學法,就是不按照傳統的模式,教師不再一味的只是傳授給學生知識,手把手的教授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技能,而是通過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發掘出學習樂趣,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達到了自我評價還鍛煉了相應的技能。教師已經不是教學中的主導,而是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和監督者,真正做到教學過程是以學生為主體。
2 項目教學法在測繪實訓中的應用
項目教學中項目的選擇既要具有實際的意義,又要具備一定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我們選擇了在《機械制圖》的實訓教學過程中引入項目教學法。《機械制圖》是研究機械圖樣的識讀和繪制方法的一門學科。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系統的講授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外,還應該對學生做全面的技能訓練,即零部件的測繪,它是理論聯系實踐的一個重要環節。
2.1 項目任務
(1)測繪實訓題目:一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的測繪。(2)測繪實訓目的:①熟練掌握零部件測繪的基本方法和步驟;②提高畫零部件草圖、零件圖和裝配圖的技能;③熟悉零件圖上尺寸標注、形位公差標注的方法;④正確使用參考資料、手冊、標準及規范等;⑤培養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后續課程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礎。(3)測試實訓任務。零部件草圖5張:軸一張、齒輪軸一張、大齒輪一張、上下箱體各一張;正式圖紙3張:裝配圖A1號一張、齒輪軸A4一張、大齒輪A4號一張。(4)測繪實訓要求:①明確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結構特點;②弄清楚組成零件的數目、名稱和種類;③明確各零部件之間的相互位置關系、配合類型、連接方式等;④確定清晰的表達方案,注意主視圖的選擇;⑤圖面要求整潔、清晰,同類圖線的線寬保持一致且光滑。
2.2 項目教學法的實施及分析
2.2.1 了解測繪對象
對減速器進行全面觀察,將減速器上箱打開,了解減速器內部結構,確定各零件間的相互位置關系和裝配關系,同時確定出哪些是標準件、哪些是普通零件。在此過程中,教師作為指導者,可簡單講述減速器的工作原理,便于學生了解各零部件的功能。
2.2.2 拆卸減速器
學生分成項目小組,各小組分工協作拆卸減速器。首先確定拆卸順序,然后按順序將零件逐個拆下,并對各零部件進行編號(過盈配合的零件可以不拆)。在拆卸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減速器的結構特點,以及各零部件之間的裝配關系和相互位置關系等。
2.2.3 畫零件草圖
徒手繪制零件草圖。每個零件只需一個簡明標題欄,寫明該零件的名稱、材料、比例和數量。在此過程中,各項目小組成員需分工協作,且自行學習相關知識,最后由小組長向教師展示工作內容和草圖,可提出疑難問題。教師可采取答辯的方式批閱草圖,這樣可使學生直接得到指正而印象深刻,如出現與理論內容相關的知識,教師只引導學生看相關內容,鼓勵學生自己主動完成自己的圖紙。
2.2.4 繪制正式零件圖及裝配圖
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草圖的修改后,學生即可繪制正式的零件圖和裝配圖,并進行尺寸、公差配合等標注。各項目小組之間可進行交流與討論;教師巡視過程中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可以采用提問、討論等方式解決學生提出的疑問或糾正圖紙上出現的錯誤內容。
2.2.5 項目評價
各項目小組可以選擇一套完整的零件圖和裝配圖在教室進行展示,讓教師和其他項目小組的同學做出評價。評價項目有:零件表達方案的優劣,尺寸標注是否正確、完整、清晰、合理,技術要求是否符合零件工藝性能,分析裝配圖能否較好地反映部件裝配關系、工作原理和主要零件的結構形狀等。教師應和學生一起檢查圖紙,一起分析問題。各小組選派代表,上臺介紹團隊及自己的工作過程和結果。先由學生講解圖紙的各項內容,總結測繪實訓的意義,找到自己在理論及操作技巧上的問題。教師檢查評分,并指出項目活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學習他人的長處,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總結評估中得到提高。
3 項目教學法的實踐總結
3.1 學生方面
在《機械制圖》測繪實訓的項目教學過程中,學生有了明確具體的工作任務,會主動地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以認真細致的態度去完成尺寸測量、查閱資料、繪制圖樣等項目工作,展示自己的項目成果,實現在團隊中的自我價值。由于是團隊學習,獨立作業,除了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繪制圖樣的綜合表達能力以外,還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助精神和溝通技巧、表達能力。在項目學習過程中,會不斷遇到新問題、新情況,需要學生發揮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去解決,因此項目教學法能較好地培養現代企業所要求的多種關鍵能力。
3.2 教師方面
項目教學法的宗旨是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和提高技能,因此在項目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發揮其引導、指導的作用時要把握好一個度。如果學生有問題,教師應該給予啟發性、提示性的指導,這樣學生不但對提出的問題印象深刻,他們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體力也得到了鍛煉。同時,教師必須不斷充實自己,以最先進的知識智能裝備自己,把握教學改革的動向,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具有較強實際操作技能的高素質的勞動者。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改革中應用項目教學法,可以使學生真正做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育與生產相結合。既提高了學生理論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使得學生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鍛煉了專業技能。
參考文獻
[1] 楊衛輝,譚梅.高職機電專業項目實踐教學研究[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2):92-95.
[2] 劉宇靜.職業教育中項目教學的思考[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0(3):110-112.
篇6
關鍵詞:教學改革;創新;園林;人才培養;工學結合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24-0221-01
“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為了突出職業教育特點和我院辦學特色,本專業積極開展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基于園林專業職業崗位系列工作過程,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整合課程,改革教學內容,重視學習過程、學習內容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努力探索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加強課程實訓等實踐教學,重視社會實踐,培養職業素養,打造專業技能,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于增強學生職業能力的教學模式。
(1)組建行業專家、企業技術人員參加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根據高職培養目標、培養對象特點及社會、行業、企業用人單位需求,在專業調研基礎上。組建了以武漢市園林規劃設計院總工為顧問,企業技術人員參加的專業建設指導小組,經過充分論證,遵循理論“必需、夠用”原則,基于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對2006、2007級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課程刪減、調整與整合等改革,如:根據專業對應舶職業崗位需求和培養規格,刪除2006、2007級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園林植物昆蟲學》和《園林植物病理學》課程,將有關栽培養護的知識整合到《園林樹木花卉》課程中;為體現“以園林植物為素材,規劃設計的原理為基礎,園林規劃設計與工程管理為重點,計算機軟件技術應用為特色”現代園林技術特色專業,將《園林植物學》72學時調整為36學時將《花卉學》、《園林樹木學》整合為《園林樹木花卉》;將《園林工程》調整為《園林工程施工技術》、《園林施工圖設計》、《園林施工組織》三門課程;將本科色彩較濃、難度較大的《畫法幾何與建筑制圖》調整為《園林制圖》,體現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與職業崗位工作的一致性;在滿足現代生態城市建設對“綠色人才”要求的基礎上,增設了《園林模型制作》、《園林建筑動畫》等應用型特色課程。
(2)基于職業崗位工作任務,實現教學內容與職業需求的結合。針對我院園林技術培養規格的四個“一”,學生畢業后具有一定規模的園林綠化工程設計能力和園林苗木配植、養護管理以及園林施工能力;我們注意將專業知識轉化為職業崗位能力,對于《園林植物學》、《園林花卉樹木學》教學內容以植物、花卉、樹木的識別和生態學特性為重點,結合地域特點重點介紹各類園林植物在園林景觀中應用,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同時適當介紹一些園林景觀常見樹木、花卉的管理與養護要求。使同學們真正懂得園林植物在景觀設計中地位,真正懂得什么是園林的美,真正懂得園林植物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真正懂得人類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
(3)強化基本技能,任務驅動、項目導向引導課程教學實踐。針對職業崗位任務和“綠色人才”內涵的變化,本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行業需求,緊跟時展脈搏。與職業資格認證接軌、融合。將基本技能的訓練納入課堂教學,對于《園林實用美術》《園林景觀表現》《園林建筑設計初步》等職業基礎課程,教學全部安排在實訓室或戶外進行,是講練結合,講評結合,重在訓練,突出手繪技法,強化,職業基本技能;我們注意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的指導、引導、督導的結合,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教、學、做為一體。對于《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概預算》、《園林工程施工技術》等課程,將實際設計任務、工程項目為教學案例,將行業管理制度、行業規范與標準、企業經營管理理念和執行力等融入課程教學,以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進行課程實訓,營造職業氛圍,注重職業道德教育,使學生帶著任務學習,在完成任務地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工作,學會分析和解決問題。
(4)突出計算機軟件應用能力,充分應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改革。對于園林技術專業的大多數課程,我們盡可能利用多媒體技術,采取講授法、演示法、觀察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現場教學、項目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實施教學。如為使《園林植物學》、《園林花卉樹木學》課程有效進行認識實習、現場教學,給本專業學生每人頒發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出入證,同時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實踐基地,自主開展實踐學習。《植物造景》、《園林花卉樹木學》等課程,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與現場教學結合,豐富的圖片、現場的實物給人以深刻的感性認識,在強化記憶中掌握知識。《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園林規劃設計》、《3D建模及效果圖制作》,《園林建筑動畫》,《園林施工圖設計》等課程學生1人1機,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充分應用計算機技術,注重技能訓練,強化運用計算機軟件進行園林規劃設計的能力,突出園林技術與計算機緊密結合的特色,切實提高專業技能。
篇7
關鍵詞: 就業技能 園林制圖課程教學改革 吉首大學園林專業
雖然計算機繪圖在提高繪圖速度、質量方面相對傳統繪圖方法有不可比擬的優勢,但它只是一種繪圖手段,不能取代傳統制圖[1]。另外,有研究表明,尺規作圖水平差將導致CAD繪圖能力不高[2]。良好的制圖技能是工科類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的“敲門磚”,制圖專業技能已成為一項基本就業技能。園林制圖課程是吉首大學園林專業在第二學期開設的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針對該校園林專業畢業生普遍存在的動手作圖能力較差,無法快速適應工作崗位對動手能力的需求的現狀,吉首大學為提高學生就業技能進行了園林制圖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一、教學改革基本情況
1.教學改革思路。
以提高就業技能為目標,圍繞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開展課程教學改革,其改革思路為:(1)依據當前就業市場對專業技能的需求,適當調整教學內容;(2)依據教與學的自身規律,針對專業技能獲取途徑及特點,改革教學方法;(3)以改革考核方式與考核內容為驅動力,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2.教學內容改革。
(1)教材的選用與教學內容的調整。
依據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需求選定課程教材,目前我校園林專業選用的教材是由吳機際主編的《園林工程制圖》(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該教材內容較為全面,主要包括制圖基本規范和基礎知識、畫法幾何和專業制圖三大部分內容,并對計算機繪圖做了簡要介紹[3]。依據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要求,圍繞強化就業技能培養目標,以選用的教材作為教學內容的框架并做如下調整:①增加園林素材表現技法內容,主要講述園林植物、山石、水體、小品等要素的鋼筆畫表現技法;②標高投影章節結合園林施工圖章節增加土方量計算內容;③透視投影中增加“量點法”繪圖方法的教學;④同坡屋面在實際的園林建筑設計中應用較多,適當增加內容并補充練習;⑤刪除計算機繪圖內容,編入該專業所設的CAD課程中;⑥實例講述內容中刪除傳統教材機械模具實例,增加園林工程實例。
(2)教學重點和學時的調整。
根據對往屆畢業生的跟蹤調查,用人單位比較看重畢業生的動手畫圖能力,特別是徒手作圖和畫透視圖的能力的培養。因此,應以社會需求為依據,結合人才培養要求做如下調整:①把園林建筑圖、園林工程圖的徒手作圖及透視圖作為教學重點,適當增加學時;②結構施工圖的繪制與閱讀是園林專業畢業生的薄弱環節,要講詳細、講透徹,適當增加課時;③畫法幾何主要是研究在二維平面上表達三維空間形體的圖示法和在平面上利用圖形解決空間幾何問題的圖解法,因此這分重點講述各種投影法的原理及作圖方法,對線面和面面的相對位置及相貫線的內容可以略講,并適當減少學時;④透視圖章節中陰影、倒影和虛像部分內容,考慮其實用性,結合該專業園林繪畫課程講述,在本門課程中略講。
3.教學方法改革。
(1)多種教學方式并用,實施立體式教學。
針對不同教學內容,多種教學方法并用,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①講授法:采用口頭闡述的方式,結合課件,解釋和論證畫法幾何和專業制圖的基本理論,闡明畫法幾何和專業制圖的基本規律和要求;②討論法:針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結合具體的問題或課后作業,組織或由學生自發進行討論,在尋求幾何問題正確答案或一題多解的過程中鞏固理論知識、營造學習氛圍;③演示法:一方面選取優秀的園林制圖作品、經典的案例,以實物或多媒體的形式,直觀展示。另一方面,教師以現場教學的方式,向學生展示解題思路與演示制圖過程,讓學生結合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培養空間構思能力;④探究法:針對畫法幾何和專業制圖的部分深層次、熱點問題,如“異形同坡屋面的投影畫法”、“用網格法繪制圓形透視”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應用與創新能力。
(2)依據技能獲取的過程與規律,強化實訓練習。
制圖技能是園林專業的一項就業基本技能,然而技能的獲得不能光靠理論的傳授,更多的是親躬踐行。為了讓學生盡快掌握制圖這項職業技能,教師應注重以下幾方面的改革與實踐:①構建一套與理論課相配套的制圖實訓練習體系。在原有教材配套練習題的基礎上適當增刪,補充上述重點教學內容的練習項目,增加園林工程制圖實訓項目。對于略講的章節,選做部分有代表性的習題,刪除重復、類似的練習項目;②“一課兩練”,課內與課外練習相結合,前者鞏固理論,后者熟能生巧,提高技能;③與其他專業課程“同步合練”。如標高投影練習與園林工程測量課程結合,透視投影與園林繪畫課程結合,同步合練,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④緊貼工程實際,實施“實戰式”訓練。這個練習主要是在課程結束后的實訓周進行,通常結合實際的園林工程項目,要求學生徒手繪制總平面圖、植物配置平面圖、斷面圖和局部透視圖或整體鳥瞰圖,這種“實戰式”訓練強化了學生的就業技能,提前實現了與未來工作崗位技能需求的對接。
4.考核與評價方式改革。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作出的價值判斷[4],實施課程考核和評價方式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平時考核與期末考試并重,平時成績包括作業、出勤情況,作業占總成績的30%,促使學生認真完成課內外練習;②加大期末考試作圖題的比例。期末考試作圖題的比例應達到70%以上;③期末考試強調制圖綜合能力,強調貼近園林工程實際。這樣通過考試的引導作用,可以增強動手能力。
二、教學改革效果與評價
園林制圖課程教學改革自2004年開始逐步實施,總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與改革前同期比較,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提高。
1.學生的繪畫表現技能得到明顯提高。
學生園林素材的表現能力得到明顯提高,使線條運用、透視關系處理、明暗色調運用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該專業學生在該校舉行的“設計與表現技能大賽”的獲獎名次和人數都大幅度提高。
2.提高了學生繪制和閱讀園林工程圖紙的能力。
學生繪制和閱讀園林工程圖紙的能力有了進一步提高,尤其是結構施工圖的繪制與閱讀。將來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
3.學生的空間構思能力得到了提高。
學生的空間感和空間構思能力得到了提高,為后續園林設計課程的教學及畢業后的規劃設計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考核方式改革可以提高學生的繪圖技能,隨著手繪技能的提高,學生逐步獲得了專業成就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討論
就業技能的培養最終要落實到專業的具體的每一門課程和教學的每個環節,因此該項教學改革雖只涉及單個專業的一門課程,總結如下。
1.依據專業特點和人才市場需求調整教學內容,明確就業技能強化的內容。
經人才需求情況調查,明確提高園林學生的園林素材表現技能、透視圖繪制技能,園林工程圖紙(尤其是結構施工圖)的繪制與閱讀技能是當前園林專業亟待提高的就業技能,以此實施教學內容、學時的分配調整。
2.依據技能獲取的過程和規律,改革教學方法,組織“實訓法”教學,這是強化學生就業技能的根本途徑。
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教學方法,通過構建制圖實訓練習體系、“一課兩練”、“同步合練”、“實戰式”訓練等方法組織“實訓法”教學,確保學生的就業技能得到切實提高。
3.改革考核方式是引導學生提高就業技能的有力措施。
加大平時練習成績在課程考核中的比例,直接有效地引導學生關注繪圖技能的培養,這是強化學生就業技能培養的有力措施。
參考文獻:
[1]劉朝儒,田凌.工程制圖課中計算機繪圖內容的處理[J].工程圖學學報,1998,(1):23-28.
[2]朱鳳軍.工程制圖課程教學觀的實踐與創新[J].化工職業技術教育,2009(Z1):95.
[3]吳機際.園林工程制圖[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1.
篇8
[關鍵詞] 項目教學法;實訓課;實踐技能;團體協作
中等職業學校室內設計專業實訓課教學要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和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技能,就必須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我在教學中,嘗試著采用了項目教學法進行實訓課的教學過程,既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又體現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充分地展示現代職業教育“以能力為本”的價值取向,豐富課堂教學同時使教學質量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加強了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同時激勵和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效果。
一、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實訓課程是中職學校學生的核心課程之一。是以特定應用目標為基本內容,融合專業理論知識、專業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于一體,教師事先設置應用場景并提出具體要求,由學生通過調研、分析、設計、操作等過程,自主完成的集中性訓練課程,其目的是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綜合職業技能。
室內設計專業實訓課要讓課堂真正的活起來,動起來,就必須突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強調設計實用技能的訓練就必須要采取項目教學法。將項目教學與設計專業實訓課相結合。
項目教學法是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實訓課中實施項目教學法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完成教師安排教學內容為其要完成的項目服務。學生在完成項目過程中得到提高,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精心設計項目
項目是學生的學習任務,項目要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培養實踐能力。以實際動手操作技能標準為依據,我做出大膽嘗試,將課堂由室內變換到室外,計劃以“特色走廊”的形式將教學樓的走廊進行特色裝飾,讓同學們在鍛煉設計技能訓練的同時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在訓練基本技法的同時學會整體設計制作的技能。
三、項目準備過程
1、項目內容及要求:
內容:工藝美術系教學樓有三個緩步臺走廊,將學生分成三個小組,自主選出組長,分別進行分工設計制作。
要求:裝飾內容要以我們所學的專業課程為主,形式不限,突出工藝美術系特點,多以動手操作為主,少用經費。各組人員之間要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積極參與。上課形式由學生實際操作為主,教師起到積極引導和啟發作用。
2、項目前期準備:
設計效果圖:我首先讓學生查找關于教學樓走廊設計的相關資料,然后進行效果圖的設計繪畫,同時還要做好計劃。制訂計劃,任務到人。本著發揮學生個人特長,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設計的全過程,結合實訓課的教學特點,在學生制訂好具有一定應用價值設計效果圖的基礎上,通過討論,在教師的指導下列出將要實施的幾個方案,成立項目小組。每個同學分列在不同小組,根據自己的知識積累,技能掌握情況,去完成各自任務。
工具材料準備:確定效果圖后,對于裝飾需要的材料工具進行準備。
四、項目實施過程
學生在明確了各自主題和所在小組各自的任務后,計劃實施過程中,小組成員通過開展討論,相互啟發,相互幫助,相互借鑒,共同搜集、整理資料等多種合作形式,按照教師認可的實施計劃和已確立的工作步驟、程序開展設計制作工作。
如在“手繪方圓 魅力無限――掛盤裝飾設計”為主題的設計中,充分發揮了學生各自的創造力、想象力,同學們把很多中國元素、民間傳統元素融入到作品中,豐富了作品的文化內涵,同時也充分展示了學生們在繪畫課上學到的技能的應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漫天花舞 綻放工美――絲網花制作與藝術插花”為主題的設計中,同學們動手制作絲網花,然后進行搭配創作藝術插花,深化、拓展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培養職業技能,發展學生特長和潛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實訓能力,很好的把理論課和實踐相結合。
在“拼拼剪剪 心隨手動――創意海綿貼畫”為主題的設計中,學生設計的“春、夏、秋、冬”把色彩構成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的裝飾中。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充分發揮自己特長,增強學習興趣,更好地滿足其成就需要。
五、確定評價內容與方式
學生在完成設計后,先進行自評、互評。在評價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把評價的重點放在設計理念、文化內涵、實現的手法上。讓學生在互評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六、總結學生表現與評價
在裝飾教學樓的設計創作中,學生顯得十分積極投入,最大程度的發揮了想象的空間。經常是連飯都顧不上吃,弄臟衣服也渾然不覺,自覺自愿的加班加點,也要把當天的項目工作做完。組內的同學都團結協作,分工明確,各盡所能。各組之間又通力合作,團隊精神得到了體現。
七、心得體會
篇9
(一)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實用性原則環境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實用性主要體現在環境藝術設計與行業客戶經營管理、產品及藝術品市場、材料應用、工程建造等相關知識及經驗的整合。傳統設計培養方案中只注重設計基礎理論填鴨式的講授,或者偏重繪圖技能及繪畫造型能力的培養,學生并不能充分了解知識在今后實際工作中的作用。造成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時不能適應市場需求不能有針對性的解決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問題。例如,在行業客戶經營管理方面,如果設計師不能系統分析客戶所經營場所的銷售方式、管理模式、對消費人群的心理體驗的預期的判斷,單純的靠設計的基本空間理論去思考問題,就無法適應特定行業和人群的市場需求。
(二)環境藝術設計教學中創新性原則在環境藝術設計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是我們教學的首要目的和任務。創新能力的培養應該說在傳統應試教育體系中重視和實施得不夠,而環境藝術設計這一專業又是非常強調創新性的。這就要求我們改變環境藝術設計教育中只重理論灌輸和單純繪圖技術的傳統觀念,真正把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創造性思維的訓練落實到專業教學工作之中。
二、綜合類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創新培養探索
(一)首先明確作為學生在學習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幾大知識點:1、設計程序和設計方法的掌握和運用。首先設計程序是設計得以實現的保證,設計程序是否科學對方案的實現和完善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在很多學生往往迷信電腦軟件的功能,做方案直接就使用CAD繪制平面布局,大家都知道,在方案從無到有,從粗糙到修改直至完善是一個很曲折的過程,運用手繪繪制草圖方便快捷,而電腦大家都知道任何一條線條的出現都需要操作命令來執行,其效果模式化嚴重,創新效果可想而知。其次,教師在教學內容和設計方法的不斷更新上還需要與時俱進,學習國內外優秀的設計基本理論,掌握國內外前沿設計趨勢,并將其運用到課堂教學之中,并且保證先進的設計方法在后續的每一次的設計實訓項目的實踐中都能夠反復應用、體會和拓展。2、設計思維表現工具的掌握,即手繪表現技法和電腦效果圖。現在學生在手繪技法和電腦圖的重視中往往一邊倒的情況,要么重手繪,要么重電腦。據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與建設部原勘察設計司2000年對全國室內設計市場的調研,當時全國的室內設計師有20多萬人,雖然近年來沒有公布從業者數據,不過已經十三年過去,這個人數預計不少于40萬,并且人數仍在逐年增加。學生在就業壓力之下,為了短期之內就能找到工作,選擇電腦圖表現的往往占多數,對于此,教師應該強調二者缺一不可,環境藝術設計思維的過程就是將想象語言表達的設計要求表現為視覺空間形象的過程。手繪技法是設計師做設計過程中,快速的捕捉并表達出來的一種手段,是設計師個人藝術及設計修養的體現。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是也是通過設計要求的解釋來進行范疇重組的思維過程,這是一種限定或修飾附加的過程,并通過草圖推進等形式對其解釋的外在化形式加以探尋,以最終以某種有形物的方式將其表現出來。3、眼界的提高,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掌握識圖、讀圖、辨圖的能力。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能夠勝任各種從簡單到復雜項目設計的有創新意識的設計師,而不是簡單照抄照搬、“人云亦云”的復制者,真正的設計師應該具有獨立的創新思維、具備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應是大學教育的本質內涵,最簡單的關于設計的定義就是一種“有目的的創作行為”,通常指有目標和計劃的創作行為活動,在藝術、建筑、工程及產品開發等領域起著重要作用設計的本質是創造,設計活動是一個從無到有的行為活動過程。要想創新,必須要有一定量的積累,這個積累即是大量的讀圖、識圖、辯圖。很多學生對于作品沒有基本的鑒別能力,這個就需要教師耐心引導,這個過程是一個量的積累,只有能很客觀的評判出一套作品的優缺才能將個人的審美情趣定位在高水平設計要求上。4、了解并掌握必要的施工工藝和材料知識。作為一名室內設計師如果不懂工藝,不認識材料,就完全等同于“盲人摸象”、“紙上談兵”。設計方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及是在施工現場將設計實施出來,設計方案在紙面上看再完美,在施工現場實際的施工技術實現不了或是浪費材料造成預算的增加等都是不可取的。經常聽到沒有多少經驗的設計師抱怨自己的“好設計”被施工人員和甲方改的亂七八糟。隨著時代的發展,施工工藝和新材料總是在隨時更新,都在朝著“更環保、更經濟、更美觀”的方向發展著,作為一名未來的設計師,及時更新自己大腦的資料庫是必須的。
(二)教師應該身體力行,多帶領學生實地考察、調研。做設計其實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要解決問題則必須要運用恰當的方法,但在這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了解問題,了解同類問題的現狀和歷史。這就需要教師帶隊實地考察,比如在每開一門新課時都鼓勵學生親身體驗空間、場所,觀察空間的形態和風格、飾品的襯托、燈光對于場所氛圍的營造、材料的質感、肌理等細致的表達等。針對我們綜合類院校學生的特點,教師只有多做、多說,將問題點透、說明,學生才會理解。
(三)積極開展模擬設計公司的工作室實訓課程。學生在安逸的校園學習,惰性極強,課堂上講課走神,做課題訓練中磨洋工等現象恐怕存在大部分高校的課堂中。對此,我們可以適時的將設計公司工作模式引入到課堂上。“工作室”模式最早產生于德國的包豪斯設計學院,將傳統的手工作坊應用到課堂之中[3]。比如我們可以將課桌椅按照人員分組的情況進行重新組合,每組都是一個項目小組,組員輪流負責當項目負責人,負責進行項目的組織、執行、匯報和總結等,教師作為“設計部經理”,對各組方案在開始和過程中多次組織公開評判、講解、并提出修改意見,并鼓勵組與組之間互相提出意見和觀點,并最終選出公認的優勝組。此方法在作者本人的課堂上經過多次應用,已經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學生優秀作品的展覽和收藏落到實處。在學生學習期間,學生花費大量精力、財力、物力等完成的作品正常來說都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專業應該制定一份嚴格的管理制度,包括留校作品的標準、留校作品的存儲、留校作品的更新等,鼓勵學生認真完成每一次的作品,盡力做到最好。
三、結語
篇10
行為導向教學法是利用教學中學生為本的思想,激發教學法的各項優勢,并在教學中加以利用。分析研究中舉例說明導向教學法的具體操作模式,且通過實踐讓教學過程呈現出來,以期完成教師的積極教學,學生的積極學習。
關鍵詞:
產品設計;課程行為;教學
一、引言
行為導向教學法主要將職業活動看成教學的導向,學習中不僅要動腦也要動手,并把以人為本當成教學活動的重點。另外,行為導向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本質不同是學生始終被看成教學的中心,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自己總結、分析、理解知識內容。
二、行為導向教學方法的基本理論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大力推崇的一種教學方法,其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存在本質區別。傳統教學方法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是課堂的客體。由于傳統教學方法更為重視講練和灌輸教學模式,學生始終處于課堂客體地位,因而當教師講授的內容不是學生喜愛的內容時,學生極易產生厭煩情緒。但行動導向教學法則將學生看成是整個課堂活動的主體,教師充當課堂活動的組織與設計人員。行動導向教學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需聽講和做筆記,更要做好相關的知識準備,并接受教師設定的問題,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與途徑。運用該方法,教師將由原有的知識傳授者變成教學引導者,且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幫助學生學習,充當教學活動的指導者,評估學習全過程。
三、教學項目的設計
產品設計教學活動是一項較為復雜的教學系統,其中每一個環節都應密切聯系,特別是各個環節銜接部分要處理得宜。除此之外,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投入大量的時間開展教學,原因是產品設計所涉及的學科門類廣泛,從藝術到人文再到科技,各個學科需要融會貫通,需要結合知識內容開展創新教學模式。選擇匠心獨運的題目,讓教和學相互依存,進而將教師的導向和學生的主體學習融合在一起。第一,分解教學目標是要求每一個教學單元都能有自己的主題,學生在實行項目教學法時,由于目標過于“宏大”,所以實施起來無方向感,導致項目實施目標模糊,不清楚自己的每個步驟需達到的標準。若運用目標分解法,就能清晰地知道每個步驟所要達到的標準,且能分析出不同目標之間的關系,尤其是總目標與分目標間的關系確立。行為導向教學實踐進程中,為給學生搭建良好的事件平臺,可利用學校的現有資源建立小型的廣告公司,讓學生以就業為導向開展項目法,且利用廣告公司中豐富的項目建設目標以及技術資源是實現計算機課程目標的最佳方式。第二,情境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學生者處于良好學習環境時,能調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潛力。關于情境教學法的創設可以從以下三方面研究:其一,情境模塊教學可以為問題解決提供真實可靠的情境環境,其中最為典型的情境教學法是教師為學生安排真實的“角色”扮演,使學生主動地進入學習氛圍中;其二,情境教學中可以為學生創設任務模塊,學生可借助此模塊教學,主動地為學生提供學習思路。任務模塊教學的核心是為學生預設問題,然后由教師提出問題,使學生主動地跟隨教師思路進入學習環境中,學生通過探尋問題就能獲取問題的答案,整合信息;其三,情境教學法中最重要的模塊是成果模塊,即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作品,評價自己的學習狀況。成果模塊中,學習者可以借助作品重新定位自己的研究,并提出新的見解。
四、方案實施
以2015年天府寶島工業設計大賽的官網命題為例,開展具體的方案研究,命題是創意家居設計。本次比賽的要求是建立系統化學習體系,并將任務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逐個突破。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自己準備筆記本,分化學習內容。比如,為滿足行為導向的要求,就需要打破原有思維模式開展新的圖形創設,其中所要完成的兩項任務分別是:手繪創意草圖、頭腦風暴中模擬場景、單反相機的光圈運用。學院為便于學生完成任務,為學生提供攝影設備,便于學生利用課堂時間開展教學法的體驗。雖然整個學習過程由學生主導,但教師與企業人員的適度指引也尤為重要。為契合行動導向教學要求,教學分組不應將學生簡單地分成幾個學習小組,自由地進行學習,需教師和學生一起參與小組活動,了解小組活動的全過程,且教師需始終活躍在其中。組合成一個系統化的團隊,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團隊協作的過程,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將整個流程中的聽覺、視覺完美地契合在一起,并做好說與做,最后圓滿地完成實訓任務要求。借助實訓活動的各類體驗,鞏固平時知識要點學習,補充欠缺的知識技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優化現有的知識傳輸。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同學們參與到現場競爭中,若集體通過努力獲得成績,將有助于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五、教學評價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實施需經歷設計-實施-評價的全過程,其中每一個環節都不可或缺。教學中若完成設計和實施階段后,評價則成為課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實施環節。關于評價最為常用的方式是考試,通過考試可以對教學的目的和方法有較強的導向,并能通過試卷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狀況,但需了解分數只能代表學生的一方面學習情況,學生的其他方面考察也要通過合理的評價測試出來。其中最重要的是評價學生的能力,故此學校可以根據專業的課程要求,改革傳統的考試模式。
六、結束語
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能夠轉變傳統教學法中的以教師為教學中心的觀點。新的課程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不但有助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更能在學習中,通過教師指導,發現知識學習的要點,借助討論、進行分析和理解,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有客觀的評價。教師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全部教學中,密切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作者:胡萍 干靜 單位:四川大學制造學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