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教育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9 20:53:0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傳統文化教育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傳統文化教育亟需完善
摘要:近年來,借助我國傳統文化元素傳播西方文明內核的所謂文化創意產業,及其對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日益引起人們的警醒和重視,全社會對于加強和完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積極意義亦逐漸達成了共識。博物館是在校園之外,人們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最佳場所,博物館文化資源的課程化更是完善課堂傳統文化教育的一條蹊徑。
關鍵詞:完善;傳統文化教育
我們擁有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且自古及今從未中斷的中華文明,卻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甚至仍在)崇拜、折服于不足千年的歐美文化,忽略、遺忘、歪曲我們自己的文化,致使我們在模仿別人的同時迷失了自己,整個社會被撕裂的文化碎片和浮躁的精神狀態所裹挾。造成這一切亂象的癥結,在傳統文化教育嚴重缺位的現行應試教育體制上。而關于傳統文化教育,我們既沒有達成全社會高度重視、鼎力支持的共識,也沒有形成一個全方位的終身立體教育體系,我們的傳統教育在深度和高度上不僅落后于歐美大國,還落后于日韓等周邊小國。
一、我國傳統文化教育亟需完善
意識到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2014年,教育部特別印發了《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承認我們的傳統文化教育存在不少突出問題:一是重知識講授、輕精神內涵闡釋的現象比較普遍,缺少對傳統文化蘊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養的深入挖掘和宣講;二是教育內容的系統性、整體性不足,課程門類孤立化、教育內容碎片化、教學設計隨意化,大大降低了教學效果;三是教育教學中的技術性問題突出,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升,課程體系和教材編寫相對缺少統一的技術規范指導;四是全社會關心支持的合力有待形成,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主體還是教師、場所還局限在校園、手段還主要依賴于課本,家庭教育不足,社會教育資源未能充分利用,且方法單一、形式枯燥,還沒有完全形成全社會參與、多元化支撐的良好態勢。①這些問題的存在與我國長期以來以應試教育為導向,重考試、輕能力、忽略傳統文化教育的教育模式息息相關。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各種思潮層出不窮,各種矛盾逐漸凸顯,缺失傳統文化、特別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弊端也日益顯現:物質文化遺產屢遭破壞,非物質文化遺產瀕臨失傳,忠義仁孝、誠信節儉等傳統美德被利己主義、享樂主義取代,歪曲歷史、戲說英烈之舉隨處可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新中國成立已逾一個甲子,到建國100年的時候,我們要繼往圣之絕學、延續中華文明的文化血脈開天下之太平,要成為掌握世界主流文化話語權的文化強國,要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全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改革創新現有的教育體制,大力加強和完善傳統文化教育,特別是要將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標準化、制度化、可持續化,形成全社會宣傳傳統文化、支持傳統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圍。為此,我們亟需另辟蹊徑,既能實現傳統文化教育的目的,又能兼顧青少年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不增加他們的課業負擔,寓教于樂,化育無形。
二、博物館資源是傳統文化教育的最佳資材
小學傳統文化教育探討
摘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通過與小學學校教育的有機融合,可以實現民族精神的培養和道德理念的塑造。文章分析了小學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并進一步對教育的途徑進行了深入的探析。
關鍵詞:中華文化;傳統文化;小學教育
文化作為一種非物質資源,教育對象接觸得越早,所受的影響就越深刻,小學是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時期。小學教學中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能夠深入挖掘和利用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是增強德育實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小學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內容
在小學階段,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需要通過科學設計和規劃,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進行知識結構調整。中華傳統文化中有優秀文化,但相應地也存在一些糟粕文化。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必須對傳統文化進行篩選和改良。在此基礎上,知識學習、情感培養、道德塑造等都要循序漸進。一方面,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教師應該重點培養小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從素材選擇到融合方式,側重趣味性和生動性,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主動接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例如,可以引入歷史上的人物、事件,讓民族地區了解本民族的習俗特征和歷史發展等,進一步擴展到現代生活領域,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尊師愛友、孝敬父母、誠實禮貌等良好品德。另一方面,在小學高年級階段,教師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技能,如學習寫毛筆字,學習誦讀古詩詞,讓學生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從而提高對社會現象的識別能力。
二、小學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途徑
傳統文化教育現狀分析
摘要:上海民辦高校在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面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活動效果,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民辦高校學生自身心理特點、校園傳統文化教育氛圍淡薄等都是影響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效性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上海民辦高校;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為深入了解上海民辦高校在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面的現狀,上海市德育實踐課題《上海民辦高校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現狀及》的承擔者通過設計《上海民辦高校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現狀調查問卷》和召開學生座談會這兩種方法對上海民辦高校進行了實證調研,以期掌握第一手資料。通過調研發現,上海民辦高校在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活動效果,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2]。
一取得成績
(一)民辦高校學生高度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意義。在“您贊同傳統文化中仍有許多值得學習和發揚的精華嗎?”選“贊同”的達92%。同時民辦高校大學生充分肯定了傳統文化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對個人都具有很多很好的價值和意義:在具體展開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時,40.1%的同學認為它“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16.45%的同學認為“可以增進不同國家間的相互了解”,15.21%的同學認為“有利于提升民族的文化素質,豐富人們的精神家園”,32.5%的同學認為“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紐帶”,30.23%的同學認為“有利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12.45%的同學認為“有利于提升個人的人文品味”。(二)民辦高校大學生普遍支持大力弘揚和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普遍看好傳統文化的發展前景。在“您覺得大學生是否應該承擔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一題中,選擇“應該”的占比達83%;在“您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嗎?”,選擇“是持樂觀態度”的占比達84%。這些態度對我們教育者培養民辦高校大學生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弘揚者是非常有利的。(三)民辦高校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式呈現出多樣化,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成效。民辦高校注重發揮其所肩負的傳承文化使命和職責,積極貫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和關于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講話精神,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抓手。民辦高校都開設了傳統文化選修課,并通過舉辦短劇展演、經典誦讀、扶持傳統文化品牌項目,修建傳統文化教育長廊活動等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來落實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大學生不斷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想信念。
二存在問題
傳統文化教育師資培養研究
摘要:隨著傳統文化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地位的逐漸提升,專業師資短缺日益成為了該課程實施中的難題。應該通過哪些途徑去培養專業的傳統文化教師?對傳統文化教師的培養又應該包括哪些內容?此類問題亟待我們探索解決。
關鍵詞: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教育;師資培養
一、引言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在基礎教育階段加入傳統文化內容,輔助青少年身心發展并使他們成為合格的傳統文化傳承人尤為關鍵。繼2014年教育部頒布《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后,“十二五”教育部規劃課題《傳統文化與中小學生人格培養研究》總課題組也初步完成全國25個省市地區版傳統文化教材的研發。近幾年,隨著國家強烈地倡導,社會積極地宣傳,一系列中小學傳統文化教材的研制發行,傳統文化教育已經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
二、傳統文化專業師資的培養內容
要為傳統文化培養專業的師資隊伍,那么何謂專業?傳統文化師資應具備哪些專業素養?第一,教材的掌控能力。教材是基礎課程學習的參考依據,也是學生要學習的主要內容,作為傳統文化教師,扎實掌握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內容,是課程順利實施最根本的保障。除此之外,傳統文化專業教師不僅要具有對國家已有教材的掌控能力,還需要具有結合本地本校實際情況研制編寫傳統文化校本教材的能力。第二,專業知識的儲備。一門課程教學的成功,一定不是簡單的基礎知識灌輸,傳統文化教師更有義務為學生講解所教知識的歷史與未來、基本框架和發展脈絡、以及與其相近領域知識的拓展。作為傳統文化的專業教師,除了對教材的把握,與教材相關的、延伸的知識內容也必不可少。當代的教師,知識儲備不僅要先于學生、優于學生,還要與時俱進不斷擴充自己,做真正的“源頭活水”。第三,相關教學能力的培養。傳統文化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書本和課堂,還需要適當舉辦一些實踐性的課程活動,從而掌握學生的興趣所在,巧妙把知識地學習引導到學生興趣上來,使學生參與其中,身臨其境地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知識,增加學生的社會體驗和個人生活經驗。這也就要求傳統文化專業教師要有對課堂及課堂以外實踐活動的策劃、組織、應變、總結等多方面操控能力。另外教師還應對學生的良好的品質道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行塑造,用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等優秀的思想觀念潛移默化地熏陶青少年的成長過程。第四,民族特色的凸顯。基于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文化大融合是當今文化的特點。我們一直在強調“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民族有權利也有義務去保護和弘揚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因此,傳統文化教師培養中,各少數民族地區要增加對本民族特殊傳統文化的培養傾向,突出民族特色,從而彰顯教育風格,促進教育公平。
幼兒傳統文化教育探討
當前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許多的家長漸漸忽視了對孩子傳統文化的教育。反而給孩子更多的壓力。孩子除了上學之外,還有一系列的舞蹈、鋼琴、繪畫、寫字等需要去練習,給孩子的成長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而傳統文化中蘊含著我國文化的精華,如果家長與教師能夠重視其傳統文化的作用,就會讓孩子從小感受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使每一位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這對于孩子以后的成長與發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重視傳統文化課程的教育
傳統文化課程的精品課程雖然還存在,但是許多地方的幼兒園學校都沒有開設這門課程,這就使得我國傳統文化的教育有了很大的缺失,幼兒正處于學習的黃金時期,其課程的設置與學習對幼兒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是根深蒂固的。教師可以在幼兒時期就倡導孩子們多讀像《三字經》這樣的經典,雖然其中的一些文化經過歲月已經有所變化,但是大部分的思想都是精髓,雖然幼兒可能對其中的一些道理不太了解和明白,但是只要有傳統文化的課程伴隨著學生,他們就能不斷進步,不斷超越以前的思維。因此,在幼兒時期就要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文化的精髓傳播給每一個學生,這樣通過幼兒時期的課程學習,學生對于我國的傳統文化就能有大致的了解,雖然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深意可能不太了解,但是幼兒時期所學習的文化能讓每個孩子受益一生,對于孩子以后的道德修養有很大的作用。
二、重視家庭傳統文化的熏陶
父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孩子從一出生就受到父母言行舉止的影響,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就是孩子的示范者。家庭中所發生的事情都會對孩子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尤其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會逐漸深記于心,并向父母看齊。因此,在家庭中,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在平時的打交道中,就要懂禮貌、懂禮儀,孩子在做錯了事情,就要讓孩子去道歉,并且去改正,當然父母自己做錯的事情,也要勇于承擔自己的錯誤。父母在為人處事方面要注重對孩子的教養,在家里,父母要多宣傳榜樣的力量,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遇到長輩要懂禮貌,主動打招呼,養成尊老愛幼的好習慣。同時,父母要多讀書,不僅僅讀一些教育孩子方面的書籍,也要讀傳統文化方面的書籍,使孩子跟著父母的腳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父母也要督促孩子去進步、去學習,孩子有了錯誤要及時糾正,從而養成良好的文化素養。家庭的這種傳統文化氛圍對于孩子的思想行為以及健康成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也為繼承我國優良傳統文化,發揚優良品質奠定了基礎。
三、重視傳統文化元素的滲透
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家庭教育研究
一、引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的推進,一些外來的腐朽文化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造成了不小的沖擊。為進一步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更是在報告中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因此要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家庭是人類實踐生活的最基本單位,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家庭教育對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孩子品德培養發揮著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無法替代的作用。近年來,國內學者已對如何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1-3]和如何加強家庭教育[4-6]進行了大量研究。也有學者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進行了研究,如李曉蓉[7]認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需家長、教師、學生等多方參與。但多數研究重在從理論方面探究家庭教育對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實現的路徑,而且很少有研究探討家庭教育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重視程度的影響因素。鑒于此,有必要研究分析不同類型家庭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并提出進一步發揮家庭教育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的建議,為進一步探索二者的關系提供借鑒。
二、研究區域與數據來源
1.研究區域概況。以山東省魚臺縣作為調研區。魚臺縣被譽為“孝賢故里”,“蘆衣順母”“五里三賢”等佳話皆源于此,縣內有閔子祠、樊遲墓、常李寨孝賢民俗文化村、武棠亭遺址、文廟大成殿等多處蘊含優秀傳統文化的遺跡,一年一度的孝賢文化節更是推動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因此,選取魚臺縣為調研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數據來源。課題組先通過查閱文獻、集體討論等方式,初步了解可能會影響家長對孩子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因素,并設計出調查樣卷。然后,課題組經過預調研找出樣卷存在的不足,對樣卷內容進行了完善,得出最終問卷。問卷內容涉及家庭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度、家長受教育水平、家庭教育理念、家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度、學生學段、當地政府的重視度等。最后,課題組通過咨詢班主任、查閱學生相關信息等方式確定了訪談家庭名單。數據來源于課題組于2018年2月寒假期間在魚臺縣進行的家庭調研。對于調研區的選擇,主要考慮到三點:一是地理位置,包括城市家庭和農村家庭;二是優秀傳統文化氛圍,包括優秀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的村落和缺少優秀傳統文化根基的村落;三是學生學段,包括高中、初中、小學三個學段學生的家庭。據此,選取了魚臺縣錦繡華城和孝賢居(縣城內高檔小區)、新華村和解放村(縣城內普通住宅區)、張黃鎮常李寨村(孝賢文化村)、張黃鎮大閔村(閔子故里)、唐馬鎮后付村和王廟鎮后皮店村(普通村落)作為調研點。課題組以結構式訪談和問卷的形式共調研了182戶家庭,問卷全部收回。
三、結果分析
1.樣本家庭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度??傮w來說,樣本家庭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度較低。有86.26%的家庭認為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會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但僅有37.91%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故來教育孩子??梢姡鄶导彝フJ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孩子的促進作用,但付諸實踐的卻很少,其中的原因值得進一步探究。2.家庭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影響因素。(1)家長受教育水平家長受教育水平與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度呈正相關。戶均受教育年限在0~5年的家庭,重視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比例僅為26.67%;而戶均受教育年限在12年及以上的家庭,比例則達到52.94%。一方面,家長受教育水平越高,知識面更廣,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會更深;另一方面,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特別是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眼界更加開闊,受當地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用的認識也更加深刻。(2)家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度家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度越高,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度越高。本次調查的樣本家庭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度較低,僅有31戶家庭表示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較多。對優秀傳統文化認知度較低的家庭、認知度一般的家庭、認知度較高的家庭,重視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比例分別為14.29%、39.22%、70.97%。家長只有對優秀傳統文化有所了解,才能夠用優秀傳統文化的典例來教育孩子。相反,如果自己都不知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及事例,就更不可能對孩子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3)家庭教育理念調研中發現,多數家庭認為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到有益的作用,但真正重視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家庭卻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多數家長并沒有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多數家長表示,提高孩子的成績,讓孩子將來考上理想的大學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更重視對孩子文化課的教育,而忽略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理念也是影響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因素。(4)學生學段課題組訪談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的學生家庭。結果顯示,學生學段越高,家長對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度越低。小學階段、初中階段、高中階段的家庭重視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比例分別為59.68%、35.00%、18.33%。小學階段的家長表示,孩子年齡較小,對新奇事物較為感興趣,愿意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初中階段的家長表示,孩子上初中以后開始變得叛逆,不愿意和家長溝通,因此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機會減少;高中階段的家長表示,孩子有較強的獨立學習能力,家長不必刻意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由于不少學生在外地上高中,所以這部分學生的家長更少有機會對他們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5)居住地優秀傳統文化氛圍課題組把調研區分為縣城內住宅區、優秀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的村落、一般村落三種類型。大閔村和常李寨村這兩個優秀傳統文化氛圍濃厚的村落,家庭重視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比例高達72.58%。當地村民表示,村里就有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并經常組織活動,加深村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而且祖輩留下的精神遺產肯定要傳給下一輩,因此非常重視優秀傳統文化教育。(6)當地政府的重視度調研中有部分家長表示,當地政府經常舉辦一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動或張貼宣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標語,使民眾了解到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不少優秀傳統文化的事例,增強了民眾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
傳統文化教育在思政教育的實現途徑
【提要】經濟全球化,也推動了文化與文化之間的碰撞和交融。想要增強國家的核心力量,提升我國的世界地位,僅僅依靠經濟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加強文化建設,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因此,本文對傳統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途徑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夠為今后我國傳統文化教育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傳統文化教育;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價值分析
(一)傳統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三觀
與初中和高中不同,學生進入大學,就相當于進入了小型社會,大學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物以及在互聯網上接觸的各種信息都會對他們的思想意識造成沖擊。大學階段是學生形成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關鍵時期,如果不能夠在這一階段對學生的三觀進行正確引導,對他們今后的成長以及社會的發展都極為不利。中華傳統文化是經過幾千年歷史沉淀的優秀文化,將其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另一方面也能夠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二)傳統文化教育有助于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
傳統文化教育缺失對幼師教育的影響
摘要:傳統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廣泛滲透到包括倫理、禮儀、習俗,以及哲學、教育等在內的社會的各個方面,在我國現今的高職幼師教育中,也必須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作用。
關鍵詞:傳統文化;教育;對策
傳統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我國的傳統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傳統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廣泛滲透到包括政治、倫理、禮儀、習俗,以及哲學、教育等在內的社會的各個方面。我國傳統文化底蘊深厚,諸子百家學說眾多,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以儒家學說為主、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中華傳統文化體系。中庸之道和“仁義禮智信”的道德要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其重視德育。“德”被看做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核心要素。一個人的才能必須在高尚的德行指導下才能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效果。如果一個人有才而無德,那么才能越高,對國家和社會的危害越大。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一個人的教育首先要從道德層面開始。對孩童發蒙的教育就開始進行了道德教化。三字經,百家姓以及諸多家訓故事都說明了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視角下,倫理的教育是首位的。可以說,傳統文化的教育是基礎性的、倫理性的。通過傳統文化的教育,奠定了一個人的道德底線。在我國現今的高職幼師教育中,也必須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作用。
一、傳統文化教育缺失對高職幼師教育的影響
教師在人類文化繼承和發展中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在人類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中,在促進人的發展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學齡前的兒童心智發育水平較低,在他們的心里,教師的話就是真理,教師的言行,就是道德標準,教師就是智慧的象征和高尚人格的化身。尤其是師德面貌,對孩子的影響巨大,教師仁愛、溫良的品行有利于兒童健康性格的形成,反之,會給孩子一生蒙上心理陰影,造成不可逆的惡劣后果。所以,幼兒教師更應把傳統文化中崇高的精神和優秀的品質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并付諸行動。傳統文化中對道德教育的要求,是最為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的人格是否完整。對于兒童的道德教育更是如此?!叭龤q看大,七歲看老”,這句俗語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幼兒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幼兒教師教給幼兒的是做人的根本,幼兒教師要以身作則,感染和引導幼兒建立道德善惡觀念,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而在當前的高職幼師教育中,由于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其道德教化的基礎功能受到了嚴重削弱。對于今天的幼兒教育而言,在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的現實中,隱含著潛在的危機。首先經濟的高速發展造就了一批區域經濟中心,這些中心城市往往集中了某一區域內的最優質資源,包括就業、醫療、經濟、教育等方面。大量人口向中心城市匯集,在中心城市造成了資源分配的不均衡。在這種環境下,高職幼師教育中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后果明顯的就是幼師教育功利化。一方面,目前我國幼兒教育資源緊缺,公立幼兒園數量較少,經過正規教育培養的幼兒教師人數較少,遠遠不能滿足適齡兒童就讀的需要。因此,幼兒教師的就業形勢非常樂觀,高職幼師生往往供不應求。在這種情形下,高職幼師教育更多地體現了職業化的性質,即將教育的目標側重為培養更多的具備具體教學能力的高職幼師生,擔任幼兒教師。由于職業技能教育的直接性和實用性,對高職幼師生的職業技能教育成為了高職幼師教育的主要內容,而對于長期性基礎性的道德教育則涉及較少。高職幼師教育目標的定位出現了偏差,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高職幼師教育不再是德業,而成為了更為功利的職業。另一方面,在目前我國高職幼師教育的內容中,大多數課程是關于如何教育幼兒的方法和技術手段。高職幼師生接受的教育模式仍然是理論知識的傳授。缺乏了道德的教育只是冷冰冰的機器。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使得高職幼師生缺乏對幼兒老師職業的正確認識。在一些高職幼師生看來,幼兒教師和其他職業一樣,僅僅是能夠讓自己安身立命的職業一樣。而對幼兒進行教育,和其他職業一樣,屬于職業技能的一種。這種冷冰冰的職業觀正是屢見不鮮的幼兒教師虐童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缺乏道德感的教育,使得幼兒教師忘記了自己是幼兒道德引導者的身份,而沒有道德感的教師也不可能培養出有道德感的學生。缺乏傳統文化教育的幼兒教師,缺乏對幼教工作的重視和敬畏,將會對幼兒教育產生極其嚴重的后果。
二、高職幼師傳統文化教育缺失的對策
幼兒傳統文化教育研究
一、家長老師的行為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兒童的舉止大半是模仿出來的。有些家長單純地認為,同孩子談話、訓斥、命令他的時候,就是對孩子的教育,這是大錯特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怎樣穿戴,怎樣跟人說話,家長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處世態度、平時的言談舉止,對孩子都具有特別重要的影響,孩子都特別善于模仿,特別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具有更明顯的榜樣作用。有一個關于木頭碗的故事:“爺爺年紀很大了,眼睛看不清了,耳朵也聽不見了,腿腳已不能行走,牙齒都已經沒有了。在他吃飯的時候,順著嘴角經常有食物流出來。兒媳婦和兒子嫌棄他,吃飯的時候不讓他上桌,叫他在爐灶后面自己獨自吃飯。一次,兒媳婦和兒子給他端了一碗飯,老爺爺想把飯碗挪近一些,卻一失手打破了碗,兒媳婦罵他,說他把碗打碎了,家里的東西全弄壞了,還說以后給他弄一個木頭碗吃飯,老爺爺只能唉聲嘆氣,什么話也說不出來。有一天,夫妻倆在家里,發現他們的小兒子在地上玩木頭,好像在做什么東西似的,爸爸就問他:“兒子,在做什么呀?”他的孩子回答說:“我要做一個木頭碗,等爸爸和媽媽老了,我就用這個木頭碗給你們吃飯。”夫妻倆你看我我看你,眼淚忍不住掉下來。他們感到慚愧,覺得不應該這樣嫌棄老人,從那以后,他們就讓老人和他們一起在一張桌子上吃飯,細心地伺候老人。要身教,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的,才能獲得孩子的信賴和尊重,達到自己所期望的目的。
二、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中國是有著古老文明的禮儀之邦,舉止得體、談吐文明是對一個人素質的最根本的要求。老師和孩子要注意文明用語上的使用,讓“你好”、“謝謝”、“不客氣”、“請”、“對不起”、“沒關系”等禮貌語言時常掛在嘴邊,這樣到哪里去都會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人,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懂得待人接物的禮貌。
三、放下溺愛、讓孩子親身去體驗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句古詩從孩子牙牙學語時,我們就教會了他們,可他們能真正懂得這里面的含義嗎?道理講得再多,沒有親自去實踐,恐怕也只是空談,所以要讓孩子親身去體會、去真正感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付出的是汗水,收獲的是果實。讓孩子去從事力所能及的勞動,他才能了解別人勞動的艱辛,才會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才能體諒大人撫養他長大的不易,孩子要在鍛煉中長大。
傳統文化在運動員文化教育中的作用
一、研究目的
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我國體育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總體競技體育水平己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然而,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優秀運動員道德不斷爆出,以及退役運動員就業難等諸多問題的存在,唯有從根本上重視和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確保我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
二、研宄方法
1、文獻資料法
2、邏輯推理法
三、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