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禮儀文化范文10篇
時間:2024-05-16 09:59:40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傳統禮儀文化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儒學與傳統體育禮儀文化探討
體育禮儀是體育活動交往中的一種表達尊重、友好的文化形式,主要表現在儀表、語言以及服飾等方面。禮儀教育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在體育教學中也受到廣泛關注和重視。禮儀教育本身具有系統性、開放性和主體性等特點,同時在還需要配合不同的場地和場景進行演示教學。我國體育禮儀教育具有非常強大的文化優勢,因為我國具有強大的儒學文化背景,其中包含非常多的禮儀文化內容,對體育禮儀文化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影響,有利于促進我國高校體育禮儀文化的發展。
1儒學在中國傳統體育禮儀教育中應用的可行性
儒學思想是我國古代國家治理的重要文化依據,在現代文化建設以及教育領域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儒學一直以來都作為文化研究領域中的重要內容,并沒有引起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視。但是隨著現代高校傳統體育教育要求的提升,使得儒學與傳統體育禮儀的聯系性更加緊密。儒學為高校體育傳統文化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內容,提升大學生對傳統體育禮儀文化的認知,對傳統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傳統體育禮儀文化發展到現代,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逐漸被忽視,導致傳統體育禮儀文化內涵不足。所以高校體育教師必須要正確認知當前高校傳統體育文化的認知問題,并加強對儒學文化中禮儀文化的挖掘,促進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加強學生對傳統體育禮儀文化的認知。[1]自古以來,我國就是禮儀之邦,高校大學生作為國家與民族未來的發展希望,更需要加強對儒家文化的學習,提升自身的禮儀文化基礎。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平臺融入儒學禮儀文化顯得尤為重要,同時也具有可行性。
2儒學在高校體育利益文化中的應用作用
傳統高校體育教學開展中注重對體育教學技能的應用,不重視體育禮儀文化的教育,導致很多學生在體育競技過程中無法正確對待比賽的成敗,無法采用正確的禮儀形式,展現禮儀之邦的風范,體育教學效果受到限制。高校是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必須要注重對學生的全面提升,防止出現四肢發達,素質低下的人才培養狀態。但是實際上,現代高校體育教學中,需要儒學思想文化豐富和強化高校體育教育的作用和意義。同時將儒學在高校體育禮儀文化中的作用進行發揮和完善,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從學生的發展角度來看,體育教師在體育禮儀文化教學中必須要保證文化內容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高校體育禮儀文化的影響作用。[2]不同高校在文化建設方面存在不同的特色,因此需要加強對本土文化特色的融入,促進體育禮儀文化在各地區的推廣和發展,提升高校體育文化在社會的影響力和意義。體育禮儀文化是高校文化中的重要內容,對高校教育文化教育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儒學文化的融入有利于提升高校體育傳統文化的古典文化意蘊,豐富體育文化的底蘊。
3高校體育禮儀文化教育開展的現狀分析
優秀傳統文化如何融入文明禮儀教育
【摘要】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踐行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推動文明禮儀教育的吐故納新,提升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效率。為了更好地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應發揮教師示范作用,積極組織文明禮儀活動,開展實踐活動。
【關鍵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涵相當豐富,不僅包含了中華民族知識,更包含了中華民族的智慧,還是每個大學生必須牢記和繼承的精神食糧。高校教師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時必須結合實際,結合有效的教學手段促進文明禮儀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更好融合,使學生逐步提高自身禮儀素養,在此基礎上促進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傳承。
一、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意義
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中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意義重大,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有利于踐行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幾千年的洗禮中孕育而成,建設現代化文明禮儀時應加強弘揚傳統文化,為文明禮儀教育增添生機。雖然我國古代教育中包含了很多的科目,如地理、繪畫、天文等等,但這些僅是培養人技能的課程,主要為了使學習者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但最終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我國古代文明禮儀教育注重立志樂道,孟子認為應將“志”和“氣”結合,孔子則認為應“至于道”。高校文明禮儀教育中,教師應高度關注學生道德教育,這與傳統文化中提倡的“文以載道”等有關,因此在教學中要想實現“齊之以禮”就必須“先天之數”,這對開展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無論古今,若人們想形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必須注重自身禮儀修養問題,也重視文明禮儀教育。因此,人們只有自覺將外在文明禮儀規范轉變為內心要求,才能更好地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成為有禮之人的關鍵。高校教師對學生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時必須積極創新,合理利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寶貴知識,使學生自身形象逐步得到完善,培養學生道德修養,使學生成為“四有”公民。(二)推動文明禮儀教育吐故納新。大學生思維比較活躍,且思想具有很強的行為自主性和思想開放性,這一群體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多變的。市場經濟背景下,若人們以一定的文明禮儀修養為基礎,則容易在社會交際中結識交際對象,由此可知,必須幫助學生積累一定的文明禮儀學識,這是相當必要的。積累文明學識時應引導學生學習傳統的優秀文化,增強學生對文明禮儀重要性的認識,使其深刻體會各類禮儀行為的內涵,這樣才能靈活自如地進行相關禮儀行為。由此可見,高校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時,必須發揮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在具體的文明禮儀教育實踐中,教師要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不可單純說教,否則學生學習中過于被動,那么很難提高文明禮儀教育的效率。當前,各大高校均加強探索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中的實踐,在具體的教學中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促進高校文明禮儀教育吐故納新,相應提高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效率,突出文明禮儀知識的實用性,培養大學生文明禮儀,使其自覺調節自身行為,為其更好地融入社會奠定 基礎。(三)提升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效率。高校教師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時,將文明禮儀教育與傳統文化有效結合的出發點在于,使學生深刻意識文明禮儀教育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此背景下,教師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將二者互相促進、互相滲透統一。學生在入學前已經接觸到與文明禮儀教育有關的內容,且處于耳濡目染的階段,在此階段,學生對理論與實踐的理解均比較片面。當前高校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處于待加強階段,雖然各大高校已經意識到學生發展過程中文明禮儀的重要性,且開設了相關課程,但從文明禮儀教育內容以及教學方式方面分析,都面臨巨大挑戰,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大學生對文明禮儀教育給自身發展造成的影響認識不足,學生對文明禮儀教育的認識不足,正是因為高校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效果不盡如人意,因此,由于大學生缺乏文明禮儀素養導致的問題頻繁 發生。若教師在文明禮儀教育中能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有效結合,結合多樣化的教育模式和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激發學生自覺學習文明禮儀的積極性,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所學知識。如此,學生在文明禮儀中受到耳濡目染,學生自覺遵守相關禮儀規范,構建新型的人際關系,即互相信任、互相 尊重。
二、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實踐
優秀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禮儀教育的啟示
摘要:提出,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關鍵詞:中華傳統文化;儒家文化;大學禮儀教育
禮儀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在現代社會文明的發展進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大學教育是塑造理想人格的關鍵期,禮儀教育則是通往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徑,將禮儀教育融入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過程,是進一步落實價值觀的重要舉措。
一、大學禮儀教育的本質
要回答什么是大學禮儀教育,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禮儀教育。禮儀教育則是將禮儀的內涵、觀念、表現形式通過一定的教育方式、手段進行傳遞,使受教育者感受到禮儀文化的博大,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禮儀教育的價值所在,有三個層次:首先,對于個體來說,是對仁德的追尋,讓個體的行為更加符合道德規范;其次,對于社會來說,是在人際互動中更懂自我約束,更懂尊重與理解,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再次,對于國家來說,禮儀則是用完整的規范體系,建立有條不紊的社會秩序,使國家和而不亂。依據上述論述,我們認為大學禮儀教育是指:高校根據禮儀規范及道德建設發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大學生的言行舉止、內在素質進行必要的禮儀指導、修正和教育的社會活動。其主要是向大學生傳遞禮儀文化知識和常識,指導大學生踐行禮儀,從而轉化為個體的行為或價值規范。其根本目的是推動大學生知美德、塑美型、養美性。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界定
高校班級文化建設路徑初探
摘要:高校班級作為高校育人的一個基礎組織,其文化育人功能尤為重要。而將中華優秀傳統禮儀文化融入高校班級文化建設,對于大學生在實踐意義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認同、文化外化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將從錄取通知書的下達、新生入學報到、新生入學教育、教學計劃等方面初步探索優秀傳統禮儀文化融入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傳統禮儀文化;高校班級文化;建設路徑
一、傳統禮儀文化概述
禮儀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是中華兒女經過長期的歷史實踐所沉淀的關于人作為一種文明產物在社會歷史生活實踐中的物質和精神體系的總稱。禮儀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最具民族特色、最深入人心、傳承最悠久的民族文化。中華傳統禮儀文化中蘊含的仁愛、誠信、孝悌、忠義、和合等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使中華民族成為世界上一個情感豐富、人格獨立、善良博愛、崇尚人道、追求和諧、向往和平的偉大民族[2]。
二、傳統禮儀文化融入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的文化育人價值
(一)增強文化自信,重塑傳統禮儀文化。中華傳統禮儀文化在1915年的新文化運動和1919年的中,被打上了“封建禮教”的標簽,幾乎被全盤否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然而,在物質財富飛速增長的同時,文化素養和道德素質方面出現了跟不上節奏的情況,不懂禮儀、不講文明、沒有公德的現象時有發生。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傳統文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源泉。將優秀的傳統禮儀文化融入高校班級文化建設中,能讓大學生在校園班級的學習和生活中重新認識和接觸優秀的傳統禮儀文化,進而增強文化自信,重塑傳統禮儀文化。(二)增進文化認同,踐行傳統禮儀文化。文化認同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而且是最深層的基礎。大學生群體是國家發展的有生力量,也是民族繁榮昌盛的中堅力量。他們在大學校園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地接受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在走出校園、致力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才能將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繼承和發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學生群體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尚未真正形成,經歷了大學班級的傳統禮儀文化影響后,對其便有了強烈地認同。將優秀的傳統禮儀文化融入高校班級文化建設中,可增進對傳統禮儀文化的認同,讓大學生在校園學習和生活中得以實踐,成為他們大學生活的一部分。(三)增長文化外化,普及傳統禮儀文化。如果能將優秀的傳統禮儀文化融入班級文化的建設中[3],大學生在這個每天都面對的組織中踐行傳統禮儀文化,就能增長其外化的頻率和空間[1],從而將傳統禮儀文化普及到每位大學生中。傳統禮儀文化要不斷地增長外化的頻率和空間,唯有落實到班級文化建設中,才能真正融入大學生的校園生活中,不斷地被強化和踐行。這種傳統禮儀文化的外化,一旦在高校的班級形成,將進一步推動大學生在今后職業生涯中的不斷延續和傳承,實現對大學生的終生教育,有利于整個社會傳統禮儀文化的形成[4]。
傳統文明禮儀教育論文
在黨的報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文明禮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石,中華民族素以禮儀之邦、文明古國著稱于世,自古就有“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的說法。深入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是貫徹和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途徑,是職業院校深入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任務。近年來,煙臺工貿技師學院高度重視學生文明禮儀素質的培養,明確提出“行從德禮、內外兼修”的育人理念,以文明禮儀教育為核心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通過“深化課程改革、搭建活動平臺、加強師資建設、優化校園環境、拓寬宣傳渠道”等途徑,引導學生知禮儀、重禮節、守秩序、講道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職業觀,為學生職業發展和終身幸福奠基。
一、學院在文明禮儀教育方面的主要做法
1.文明禮儀編入課程教學體系。開設了《禮儀修養》等專業課程和文明禮儀指導課,采取案例教學、情景模擬教學和行動導向教學等教學方法,讓學生身臨其境感悟中華優秀禮儀文化,掌握現代文明禮儀規范。把文明禮儀納入學生素質考評體系,出臺了《關于實行文明禮儀合格證書制度的決定》《學生文明禮儀行為規范》等規章制度,把校園禮儀、家庭禮儀和職場禮儀作為考核標準,把禮儀理論成績、日常行為表現和實習表現得分記入禮儀成績檔案。成立禮儀專業教研室,創編了一套“對客服務七步曲”禮儀操,在全院范圍內推廣實施、長期堅持。定期舉辦禮儀文化講座、經典誦讀比賽,提升學生明禮守信、崇德向善等傳統文化素養。集體誦讀制度化常態化,把《新文明禮儀三字經》《弟子規》等禮文化教育名篇作為晨誦的必讀內容,讓學生在反復吟誦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2.文明禮儀融入活動育人過程。廣泛開展以文明禮儀為主題的班會、升旗儀式、道德講堂、知識競賽、禮儀操比賽、社會志愿服務等活動,提升了師生踐行文明禮儀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以創建省級文明單位為抓手,深入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和文明標兵典型選樹系列活動,發揮典型榜樣的模范帶頭作用。禮儀志愿服務常態化,開展禮儀志愿服務和送禮儀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服務百余次,文明禮儀志愿服務隊2016年被團市委列為專項資金扶持項目團隊,2017年禮儀志愿服務隊被團省委推薦參加全國優秀志愿服務隊評選活動。成功承辦了兩屆煙臺市文明禮儀風采職業技能競賽,學院團體和個人總成績位居全市榜首,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現代文明禮儀規范和煙臺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增光添彩。3.文明禮儀納入師資培訓計劃。成立了“禮儀名師工作室”“煙臺市導游大師工作室”“煙臺市禮儀協會”等禮儀文化研究平臺,邀請前外交部禮賓司司長魯培新大使、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人文素質教育研究會副會長蔡少惠女士、孔子學院副院長程奇立先生等禮儀專家來校授課、示范指導,全面提升師資隊伍的文明禮儀素養。近三年,學院先后有60多名教師參加了教育部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核心能力分會舉辦的禮儀師資培訓班,5名教師被評為“全國職業核心能力認證優秀教師”,為培養“行從德禮、內外兼修”的高端服務業人才儲備了雄厚的師資力量。4.禮儀文化滲透校園每個角落。通過宣傳欄、讀報亭、黑板報、宣傳畫和標語口號張貼上墻等形式,大力宣傳中華禮儀傳統文化,營造學習禮儀文化的良好氛圍。各系部將禮儀文化與專業文化、企業文化有機融合,構建獨具特色的系部文化長廊。不斷加強禮儀文化學習平臺建設,計劃在新校區建設“中華優秀禮儀文化教學體驗館”,為禮儀師資培訓、區域禮儀文化傳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實踐證明,加強文明禮儀教育,有利于引導職業院校學生領悟優秀傳統文化精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職業觀,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全面提升核心職業素養,為未來職業發展獲得強大的職場競爭力。
二、創建職業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示范基地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進一步加強以文明禮儀教育為核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學院積極創建“職業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傮w設想是:以文明禮儀教育為核心,夯實傳統文化教育教學基礎,注重傳統文化活動育人,逐步構建融合傳統文化和專業特色的“文化+體驗”的校園文化體系,創建全國職業院校范圍內的傳統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將傳統文化示范基地的功能由校內擴展到校外,促進區域禮儀文化的推廣和普及。學院主要圍繞三項工程來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教育活動:一是禮儀文化課程體系建設。編寫禮儀文化校本教材,以“中華文明禮儀”為教學重點,逐步構建以“中華文明禮儀”為核心的傳統文化示范課程體系。加強“中華文明禮儀”師資隊伍建設,重點培養“中華優秀禮儀文化傳承人”。定期開展禮儀教研活動,將“崇周禮、重教化、尚德義、重節操”等禮儀文化精髓,與專業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等先進文化有機融合,建設以中華文明禮儀教育為核心特色的傳統文化示范基地。二是禮儀文化育人體系建設。從“活動育人”和“環境育人”入手,逐步構建以“中華文明禮儀”為核心的文化育人環境。繼續開展以“禮儀文化”為主題的道德講堂、經典誦讀、知識競賽等活動,以新校區建設為契機,重點打造以禮儀文化為主線的人文環境,爭創“中華文明禮儀特色校園”?;I建“中華優秀禮儀文化活動體驗館”,將課堂教學、活動育人與實習實訓高度融合,提升學院的文化軟實力和社會影響力。三是禮儀文化品牌體系建設。加強禮儀文化社會課程開發,組織開展中華文明禮儀教育與培訓課題研究,形成具有適用性、吸引性的傳統文化培訓內容和資源,使文明禮儀教育的社會培訓體系化、規范化。以中華文明禮儀社會課程為基礎,開展“文明禮儀”進政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等活動,將傳統文化示范基地的功能由校內擴展到校外,成為區域禮儀文化傳播、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重要推動力量。
三、小結
幼兒園禮儀教育實踐活動分析
摘要:中華民族為禮儀之邦,自古以華夏禮儀文明聞名于世界。在經濟快速發展的21世紀,禮儀教育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重視,特別是幼兒時期的禮儀文化教育尤為重要。幼兒時期是兒童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與發展的階段,這個時期的禮儀教育可以說與人一生的行為習慣和言行舉止息息相關。本篇文章在指出幼兒時期禮儀教育的基礎上,分析了幼兒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針對幼兒時期的禮儀教育的發展進行探究,就推動幼兒時期教育的快速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幼兒園;禮儀教育;教育實踐
2015年10月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放開二胎,允許一對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孩子。而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落地,我國幼兒數量也將迎來一定幅度的增長,如何更好地做好幼兒教育則成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做好幼兒時期禮儀教育,對幼兒健康成長乃至一生都起著重要的基礎作用,這對作為孩子們人生中的重要教師——幼兒園教師,也是一個重要挑戰。
1幼兒禮儀教育的基本內容
幼兒禮儀教育是指兒童在幼兒園時期接受的基本禮儀、社交禮儀、家庭禮儀、節日禮儀和公共場所禮儀等五個方面的教育。培養幼兒懂文明、講禮貌,讓幼兒擁有一個健康的人格與自信的人生。1.1基本禮儀?;径Y儀是幼兒在幼兒園時期必須要接受的禮儀教育。幼兒時期的基本禮儀涉及廣泛,但大多數包括生活中所必須具備的禮儀文化。[1]幼兒在生活方面的基本動作,如站姿、坐姿、隨手關門、交遞物品等基本禮儀文化,這都是幼兒時期所必須要培養的基本習慣;幼兒時期最基本的禮貌用語,如你好、再見、對不起、不客氣等生活中所必須用到的口語交流語言;幼兒時期的個人禮儀,如飯前洗手、剪指甲、注意個人衛生等有關幼兒時期個人形象的基本禮儀文化。良好的個人習慣的養成需要從細節抓起,幼兒時期的禮儀文化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1.2社交禮儀。文明社交,從小抓起,社交禮儀的培養也是幼兒時期禮儀教育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社交禮儀文化主要體現在幼兒園內,如主動與老師問好、與同學問好、離校時與老師說再見等禮儀文化。培養幼兒的社交禮儀有助于使兒童擁有健康的心理與開朗的性格,增加幼兒時期的自信心,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社交是人的一生離不開的活動,從小培育社交禮儀文化,能夠使以后的人生道路更加寬闊。1.3家庭禮儀。家庭教育也對幼兒時期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家庭禮儀文化也對幼兒時期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2]繼承與發展華夏文明,從家庭基本禮儀文化抓起。如孝敬父母、尊重父母、來客人時要禮貌待客、拜訪他人、節約用電用水等基本家庭禮儀。細節決定成敗,從細節方面培養禮儀,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文明人,行文明事。1.4節日禮儀。豐富的中華傳統節日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民族節日反映了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信仰。培養幼兒的傳統禮儀文化,了解傳統節日的歷史淵源與美妙傳說。培養幼兒時期對傳統節日的禮儀文化的尊重與信仰,如春節文化、清明文化、端午文化、中秋文化和重陽文化等中國傳統節日的禮儀。1.5公共場所禮儀。在社會的交往中,良好的公共場所禮儀能夠讓你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幼兒時期對公共場所禮儀的培養也是禮儀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培養幼兒時期在公共場所的良好行為,如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垃圾、公共場所輕言輕語、自覺排隊等基本文化禮儀,加強幼兒時期對公共場所禮儀的培養,能夠使幼兒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幼兒的一生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
2幼兒禮儀教育的意義
深究中國傳統禮儀的當代價值
中華民族在歷史的進程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就是禮儀文化。著名歷史學家錢穆先生在會見美國學者鄧爾麟時說:“中國文化的特質是‘禮’。西方語言中沒有‘禮’的同義詞;它是整個中國人世界里一切習俗行為的準則,標志著中國的特殊性?!敝袊亩Y儀不同于西方的禮儀。在西方人眼里,禮儀通常是指一種風俗,是依據民族或地域差異來區別的風俗。而中國的禮儀是傳統文化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核心是禮。在中國人眼里,禮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一種精神,是社會生活中一切行為的準則。傳統禮儀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歷史上對禮儀的批判和對禮儀的推崇總是交錯而生,近代以來,禮教更是成為聲討封建文化傳統的首當其沖的目標。但不容置疑的是,中國傳統禮儀教育,對國家政權的建立和鞏固,對造就一個相對和諧的社會秩序,對形成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傳統,曾經起過積極的,無可替代的作用。批判地繼承中國傳統禮儀教育的精華,對于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社會的和諧以及個體的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傳統禮儀
禮儀起源于原始先民的祭神敬鬼活動。當人類社會跨入“文明”的門檻以后,伴隨著階級和國家的產生,原始禮儀也就逐漸演變成為社會的行為規范體系。西周的周公“制禮作樂”,十分注重以禮教推動禮制,一生嘔心瀝血,兢兢業業,留下“周公吐哺”的美談,堪稱遵禮的典范。特別是到春秋時期,孔子積極提倡禮儀及其教育,儒家十三經中,講述禮儀的精神實質與行為規范的就占了三部,即《周禮》、《儀禮》和《禮記》,通稱“三禮”,成為歷代讀書人必讀之書。在孔子看來,禮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不學禮,無以立”,而孔子所設定的具有道德理想人格的“士君子”,更是應“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另一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也非常重視禮儀教育,荀子說:“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蹦纤稳鍖W大師朱熹,在其講學的白鹿洞書院制定的《白鹿洞學規》中開宗明義地對學子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禮儀要求。凡此種種,中國傳統禮儀教育有效地實現了禮儀在全社會的推行,使禮儀文化深入人心,同時也保證了禮儀在歷史上的連續傳衍,“禮儀之邦”的美稱也正是由此產生。
二、傳統禮儀的當代價值
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于受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為人們所認同,又為人們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諧關系為目的的各種符合交往要求的行為準則和規范的總和。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傳統禮儀受到歷史條件的制約,存在著一些封建性、宗法性、專制性和保守性的因素,但我們仍不能忽視傳統禮儀發揮的不可磨滅的作用。它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代表著國家和社會的整體利益,在塑造完美人格、協調社會矛盾、安定社會秩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第一,有助于綜合國力的提升。禮儀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國力所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我們在評價一個國家時,通常是從這個國家國民的言行舉止、文明習慣所體現的公民素質與精神面貌人手。一個國家真正的強大在于其國民素質的提高,我國要躋身世界之強,一定要提高全體國民素質。從國家和民族的角度講,禮儀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社會風貌、道德水準、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和公民素質的重要標志。我國清末思想家龔自珍在《古史鉤沉論二》中說:“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饼徸哉涞倪@一思想被后人引申為:欲滅一國,先滅其文化。同時,傳統禮儀文化是傳統文化的核心。改革開放雖然使我們在經濟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相比之下我們的人文素質教育卻在下降。國民在公共生活及私人生活領域的禮儀教養的缺乏,已嚴重造成國民形象的危機。因此,學習傳統禮儀,弘揚傳統文化,已成為當務之急。
小學文明禮儀養成教育行動研究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小學德育有了更高的標準。文化德育實現了對傳統德育模式的突破,以文化底蘊為依托,實現了文化和德育的融合。小學文明禮儀養成教育要發揮文化德育的優勢,以文化促進小學生的文化自覺和道德自覺。教師要以科學的方法,積極探索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新途徑和方法,加強文明禮儀教育,使得學生養成教育更有效。
關鍵詞:文化德育;小學德育;文明禮儀;教育方法
立德樹人是當前是教育的方向,針對文化德育提出了“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此外,現代教育的改革方向也強調了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作用。針對文化德育,教育工作者要意識到對于道德教育的推動作用,借助文化德育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推進素質教育創造條件。從新一輪基礎教育的改革方向也可以看出,核心理念是為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德育新課標也指出,要強化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作用,將其滲透在教學實踐中。小學養成教育要結合文化德育,推動文明禮儀養的發展,以提升育人效果。學校管理者要從學科的特點入手,采取綜合措施,以“文化德育”為引領,用嶺南文化、用沙灣民俗文化這些優秀文化,引領和提升學生對文明禮儀的內化與行動,要上升到“文化”層面的禮儀教育,實現德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
一、小學強化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必要性
(一)深化禮儀教育的需要。禮儀是公眾以約定俗成的表示相互尊重的規范。崇尚禮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生于禮儀之邦,要做禮儀之民。在禮儀教育的影響下,小學生的文明禮儀意識可以得到強化,懂得基本的禮儀,在家中尊敬長輩,在學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當前義務教育課程雖然還沒有包括禮儀教育,但是學校已意識到禮儀教育的重要性,開設禮儀課程,要提升教學的高度。禮儀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德育的標準需要提高,德育不能局限于知識教育或認知教育,教學方法要考慮到如何強化優秀傳統文化的育作用,強化對禮儀養成教育的推動作用,提升禮儀教育的作用。(二)傳承傳統禮儀文明的需要。我國的悠久歷史孕育了豐富文明禮儀遺產,對于成長階段的小學生實施文明禮儀教育,有利于傳承傳統文明禮儀。從個人來說,禮儀素養是人們道德和修養的體現;從整體上來說,禮儀素養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嶺南文化、沙灣民俗文化等對于引領學生禮儀養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能很好地傳承傳統禮儀。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有利于提升育人效果。(三)文化德育的需要。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在引領校本德育中,兩者具有整合與聯合性、獨特與針對性、開放與拓展性,能夠促使校本德育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化,更加高效、全面地促進學生德育發展。學校的德育需要將文明禮儀提升到一個高度,需要以“文化德育”為引領,用嶺南文化、用沙灣民俗文化這些優秀文化,引領和提升學生對文明禮儀的內化與行動,需要上升到“文化”層面的禮儀教育。
二、小學文明禮儀養成教育要解決的問題
當代大學生禮儀素養培育研究
摘要:在高?!傲⒌聵淙恕边@一戰略工程實施背景下,禮儀素養教育在立德樹人內涵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對培育德行完善的大學生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當前面臨的是大學生禮儀知識缺乏、禮儀意識淡薄以及禮儀行為失范等現象。究其原因,與學生自身禮儀意識欠缺、家庭禮儀教育忽略、學校禮儀教育弱化、社會教育缺乏有效引導、先進文化引領不夠等主客觀因素相關聯。要改變這一現狀,就需要從立德樹人角度出發,立德行、樹人格,從個體、家庭、高校、社會、一體化育人等方面共同發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禮儀文化素養,進而將高校立德樹人落到實處。
關鍵詞:立德樹人;禮儀素養;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大德育格局
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在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在“文化育人”一節中明確提出:“廣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評選‘全國文明校園’,把高校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高地?!雹僦獣_禮,待人以禮應該是一名當代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文化素養。通過禮儀教育所形成的個人禮儀行為,對提高大學生自身修養、促進事業成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不少大學生缺乏文明禮儀素養,不知禮、不懂禮、不學禮、不踐禮等行為大有存在,這不僅不利于當代大學生良好形象的塑造,也將影響高校立德樹人事業的順利推進,關乎踐行中國大學之道的方向性戰略價值。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內涵,對高校推進立德樹人教育,提升大學生禮儀素養具有巨大的精神推動力。因此,推進立德樹人,加強對當代青年大學生禮儀素養教育刻不容緩。
一、當代大學生禮儀素養的現狀
立德樹人,德字為先,前提是德行完善。德行完善的一個最重要的外在表現就是禮儀素養表現。從現階段來看,大部分學生能認識到德行的重要性,認為禮儀素養是德行的主要體現,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但是在實際中,大學生經常出現行為不規范的現象,禮儀素養堪憂。(一)禮儀知識缺乏。禮儀包含禮節、禮貌、儀表、儀式和禮俗等內容,這其中每一個內容都有明確的要求和規范。部分大學生對禮儀的認識不夠深入,甚至把禮儀規范看成了禁錮個性發展的藩籬。不正確的認知直接導致了學生在課堂禮儀規范上的懈怠,從而出現遵守課堂紀律不嚴,人與人交流不順暢,宿舍人際交往不和諧等問題;在校園中隨處可見:與長者搶道、與幼者斤斤計較;課堂服飾另類怪異;頂撞、評論、辱罵教師;在公共場合喧嘩不知收斂、語言不文明等。以2017年5月對海南省5所高校800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為例,僅有29.65%的大學生對中國傳統的“婚、喪、嫁、娶、祭、冠”等禮儀有所了解;僅有64.35%的大學生了解電話禮儀和社交基本禮儀知識;“外在行為的表現是內心信息的映射”,①從以上大學生行為可以看出大學生禮儀知識的欠缺,對一些基本禮儀規范的了解相當匱乏。(二)禮儀意識淡薄。“一個人的禮貌,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雹诖髮W是青年學生通往社會的煉爐,可以說,大學生社交禮儀和能力的高低將會對其進入社會后能否成功,產生重要影響。但是,目前不少青年學生在社交禮儀方面卻存在漠視和淡然的現象。比如,有的學生存在忽視日常基本禮儀的現象,有的學生存在缺乏基本的個人形象禮儀和社交活動禮儀而渾然不知的現象,有的還存在知禮但不用禮的現象……這些都反映著不少大學生對禮儀規范的漠視,他們從心底里感到無所謂或是無關緊要。以2017年5月對海南省5所高校800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為例,有28.9%的大學生私下里直呼老師姓名或其他長者姓名,尊人敬人意識淡薄;有23.86%的大學生在上課前3分鐘仍然在教室喧嘩、說話,不注意維持課堂紀律;有29.50%的大學生在食堂就餐后沒有主動將殘羹冷炙收拾進餐盤的習慣或意識;有25.60%的男大學生在廁所小便后沒有按壓沖洗閥門的意識。(三)禮儀行為失范。禮儀行為失范主要是指在遵循禮儀行為規范中的認知與行為相脫節,雖然認知上認同禮儀規范,但在實際行動中并沒有付諸實施。當代青年禮儀行為失范主要表現在對禮儀行為的踐行相對低下,且將禮儀行為標準自行放低。例如:課堂上遲到現象嚴重,不喊報告無視教師推門而入,下課后鈴聲一響蜂擁而出,先于老師甩門而去;還有屢禁不絕的課桌文化和經常聽到的臟話、污語,在公共辦公區域旁若無人大肆喧嘩、亂扔果皮紙屑、隨地吐痰。這些現象表明不少學生在實施禮儀行為中自行降低要求,缺乏基本禮貌。以2017年5月對海南省5所高校800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為例,有21.2%的大學生在會議、講座、課程結束后,有過不避讓老師(嘉賓)直接一走了事的經歷;有79.8%的大學生在課堂上玩過手機,其中4.68%的人經常在課堂上玩手機;有19.7%的大學生穿拖鞋進入教室上課(自習)。(四)對禮儀文化缺乏敬畏和自信。包括禮儀素養在內的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高校及青年大學生作為文化傳承與交流的主陣地和主群體,對發展和弘揚禮儀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隨著經濟社會的深刻變革和互聯網信息技術等新媒體的“膨脹式發展”,不管是高校本身抑或是高校大學生都迫切需要深化對禮儀文化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皧蕵分辽稀币殉蔀榱瞬糠帜贻p大學生的信條,對傳統文化缺乏敬畏,甚至對傳統文化里的一些元素進行嘲諷,成為一些年輕人彰顯“個性”的做法;針對高校的德育教育,總認為是不切實際的“無用灌輸”;對外國文化的無限崇尚和對傳統禮儀文化的不屑一顧,歸根結底是對文化缺乏自信和缺乏敬畏。以2017年5月對海南省5所高校800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為例,有32.42%的大學生喜歡西方文化,這其中又有18.65%的大學生崇拜西方自由、民主等文化;有34.71%的大學生認為中國文化應該向西方文化學習;有30.25%的大學生認為中國文化缺乏適應現代生活的動力。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深入挖掘禮儀文化的價值內涵,進一步激發禮儀文化的生機與活力。
二、當代大學生禮儀素養缺失的原因分析
高職酒店管理禮儀教育策略探析
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禮儀教育的實施策略探析胡 娟在各種經濟往來場合中,一個人的禮儀表現不僅僅代表個人,有時代表的是一個集體,甚至是國家。禮儀是一個人文化素質的綜合體現。為此,高校將禮儀教育列為教學核心內容。高職院校對禮儀內涵的有效教學缺少重視,其中酒店管理專業的職業性強,職場對酒店管理專業的禮儀要求較高,因此高校應加強酒店管理專業禮儀教育,避免惡習在大學校園環境流傳,維護大學象牙塔的形象。
一、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禮儀教育出現的問題
(一)傳統禮儀被弱化。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經過幾千年的沉淀,以深厚的文化淵源、獨特魅力存在于世。例如,2008年奧運會上禮儀小姐的中國傳統禮儀備受贊賞,充分展現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由于近代史造成的中華文化破壞,崇洋媚外的思想影響著國人,穿洋服、吃西餐、西式婚禮等西方文化正在慢慢腐蝕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的教材中充斥著西方禮儀,忽視傳統文化內涵。學生的思想西方化,只知平等獨立,而不知尊師重道,嚴重違背中華傳統文化精神。(二)禮儀教育的功利性問題。酒店是服務型行業,具有餐飲與住宿功能,對酒店從業人員的禮儀規范有相對較高要求,而高校酒店管理專業任課教師,只教儀表,缺少禮念教學。例如,為了提高酒店管理專業的就業率,教師在就業指導課中的禮儀部分,重點強調儀容儀表來應對就業市場對學生的儀態考核,而忽視內在理念教育。對于就業后的職業道德、職業操守等方面教育較少,導致人才市場出現人員流動大、工作不穩定等問題。(三)酒店管理專業禮儀教育不到位。酒店管理專業禮儀教育課程不完善,屬于就業指導中的輔助教學內容,而非專業主體。酒店管理專業禮儀教師在課堂上大多以傳授知識為主,學生演練與實踐相對較少,導致學生對禮儀教育的理論知識收效甚微。個別學校增加了儀表訓練,例如:站姿、坐姿、蹲姿等。這樣的禮儀教育并不能滿足學生對就業的理解,學生對酒店缺乏正確的認識,對工作環境缺少了解,對工作內容沒有正確的職業規劃。
二、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禮儀教育的有效對策
(一)加強傳統文化教育。1.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在歷史上每個時期、每個民族的發展過程中,均伴隨著優秀的文化理念與傳承,故此,禮儀是民族文化的標志。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增加儒家文化思想的重點講解。孔夫子所創儒家思想,是高效的禮儀教育,貫穿歷史幾千年,使整個中國保持著優美風度與君子禮節。而儒家思想的風度與禮節,并不局限于上流社會。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講的是自己不愿意、不喜歡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利用此思想培養酒店管理專業學生在服務時看重品質,從內心出發,不應摻雜敷衍、抱怨等情緒,培養學生內心禮儀修養的正確方向。儒家思想值得用以酒店禮儀的教學有很多,“事父母竭其力;事君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講的是盡興盡力孝敬父母,舍生忘死侍奉君主,言而有信對待朋友。禮儀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傳統文化時,可配合古典事例綜合教學,增加課堂趣味性,提高禮儀教育的吸收效果。比如講解孝敬父母時,結合《水滸傳》之李逵,雖為粗人,亦知孝順父母;講解侍奉君主時,結合《三國演義》之諸葛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通過將古典文化與事例串聯,向酒店管理專業大學生傳達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促進其培養自身修養。2.舉辦文明禮儀知識講座。聘請禮儀講師、酒店禮儀管理人員等酒店禮儀專業人員,定期舉辦文明禮儀知識講座。從理論上,讓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深入了解酒店禮儀相關知識;利用講座的趣味性與專業酒店禮儀講師的新鮮感,調動學生的酒店禮儀學習興趣。利用每周一下午時間、圖書館閉館期間,召開酒店禮儀講座,讓學習有效串聯。講座上,禮儀講師對學生的站姿、坐姿進行詳細講解,比如:站立時手勢端正、表情自然;行走時不宜大搖大擺,東倒西歪;撿東西時,不宜直腿彎腰,應上半身直立蹲下去撿等。此外,為了加強學生對酒店禮儀的重視度,邀請往屆畢業生回校與學生交流心得,講述文明禮儀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二)明確禮儀教育價值觀念。1.明確禮儀教育的社會價值。現階段,顧客對酒店從業人員的禮儀規范有相對較高要求,因此,酒店從業人員必須堅持真誠于內、服務于外的核心服務原則。高職院校酒店管理專業的禮儀教育具有社會價值,經濟、禮儀、多元文化等與禮儀文化相結合,使其內容多元化。教師為了追求就業率,忽視禮節教育,只重視儀表訓練,這是不科學的。應結合社會元素,綜合拓展酒店禮儀的理論知識,不應舍本逐末。酒店禮儀的社會元素與教育理念存在沖突時,應引導學生樹立相對正確的禮儀觀念,而非相對利益觀念,實現高校培養優秀人才的目標。2.科學對待禮儀教育的資本價值。酒店禮儀是兼具理論與實踐的應用型學科,具有可操作性、實用性特點。高校酒店禮儀價值兼具社會價值與資本價值,其資本價值包括:經濟資本、社會資本、文化資本、符號資本。經濟資本是基于高校展開教學的經濟投入,比如:課堂場地、教學設施等,為酒店管理專業的禮儀教學奠定了基礎;社會資本是人文文化禮儀積累的資源總和,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禮儀進行引導;文化資本指中華傳統文化傳承,是酒店禮儀值得學習借鑒的禮儀寶庫;符號資本是具有象征性的資本形式,以行為、信仰等象征激發學生的禮儀潛能,促進禮儀教育開展。(三)建立完善的禮儀教育體系。1.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模式。酒店禮儀教學應充分與實踐相結合,提高酒店管理專業禮儀教學效果。強化情境教學,讓學生在自主禮儀行為中,體會禮儀價值與本質;突出酒店禮儀的操作性、實踐性,利用酒店情境創設,增加學生對酒店管理的了解;增加學校與酒店合作機會,在酒店客人較少時,帶領學生去酒店參觀,配合教師專業酒店管理知識的引導,促進學生對酒店禮儀的理解。通過酒店實地觀察與學習,增加學生對酒店禮儀的感悟。比如:進酒店時,觀察迎賓小姐的語態、身姿、語速、表情、待客之道等。回到課堂,讓學生對其加以分析,并且進行模擬與改進。禮儀課堂利用實景創設,調動學生的禮儀學習興趣。學生之間爭相模擬,互相學習,既能彌補自身禮儀不足,又能促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2.增加禮儀考核內容。酒店禮儀學習,是體現酒店綜合服務的關鍵因素。如果酒店一進門,沒有迎賓人員,前臺工作忙亂不堪,就會給人一種服務滯后的不快感,長此以往,影響酒店正常發展。因此,高校酒店管理專業的禮儀教學,應配合禮儀考核,實現學生對酒店禮儀的自身升華,提高學生酒店禮儀的應用能力。第一,酒店禮儀的理論知識,以試卷或者論文形式考核。通過對酒店禮儀理論知識的考核,了解學生對酒店禮儀的理解與定位。第二,日常禮儀規范考核,考核學生的日常禮儀習慣。日常考核應以學校校園監控抽查模式為主、教師課堂發現為輔,觀察學生的習慣性行為是否有不妥當之處、是否有禮儀理念等。通過日常習慣考核,培養學生自覺的行為習慣,將良好的禮儀習慣應用于生活中,培養真正具有禮儀素質的優秀學生。第三,職業禮儀水平考核。考察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交際禮儀規范度,比如:握手、鞠躬、迎送禮儀、崗位服務禮儀等。通過禮儀技能測試綜合給分,將3項考核分數按比例給出綜合分數,理論知識∶日常禮儀考核∶職業禮儀考核=3∶3∶4,共計100分。通過酒店禮儀的全面考核,強化學生酒店禮儀意識,培養其酒店禮儀習慣,實現以禮育人的教學方向。(四)校園活動展開禮儀教學。1.軍事化禮儀教學。軍事化禮儀教學,是為了促進學生思想正能量發展,避免個別酒店行業不正風氣對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造成影響。軍事訓練包括:行為、體能。軍訓的主要目標是鍛煉學生的意志力,面對過大就業壓力的彈性思維與承受力。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的禮儀訓練增加軍事化元素,一方面是因為酒店行業服務競爭較強,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心理抗壓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酒店工作涉及房務、餐廳等工作,其中不乏體力活,比如:更換樓層房屋內花草、清洗樓層房務衣物、餐廳人手不夠端盤送菜等,其中花草的花瓶玻璃易碎、清洗衣物的工作繁重、端送餐品時菜品大多較熱等問題,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來應對。通過對酒店管理專業學生進行軍事化禮儀培訓,能夠綜合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切實提高就業能力。2.舉辦校園禮儀大賽。學校團委、學生會應組織“傳承禮儀,綻放美麗”類校園禮儀大賽,讓酒店專業學生積極參與,體現具有酒店學科的禮儀風采。比賽中,結合傳統文化理念,漢服、旗裝、京劇服、臉譜、毛筆字、水墨畫等展示環節,讓學生領悟中華傳統文化,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禮儀知識問答環節,比較學生對文明禮儀知識的掌握程度;情景模擬環節,考察學生對禮儀知識的實景運用能力,利用不同情境模擬,增強學生禮儀技能;禮儀操表演環節,用以展現各專業學生的禮儀風采。通過校園禮儀大賽,提高學生禮儀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禮儀技能,展現高職院校的美好風貌。(五)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強化禮儀教學。酒店管理專業本身的實踐性較強,因此,高職院校在開展該專業的禮儀教育教學活動時,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強化禮儀教學。在學生對禮儀教育有了基本的了解后,通過校企合作培訓讓學生熟悉酒店管理專業的有關工作流程和實際禮儀行為舉止方式,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比如:某高職院校就和當地的酒店合作,學生在經過一年的禮儀教學學習后,就可以親自到酒店中參與工作,開展實踐訓練。該院校還聘請了酒店內專業的管理人員,為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真實地感受、體會、認識酒店管理的整個工作過程,不僅能夠極大促進學生參與禮儀教學項目的積極性,還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經過長期的實踐表明,這種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禮儀技能,且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該技術學院還和企業進行溝通,結合企業對管理工作崗位的實際需求,對課程進行了全面創新設計,保證學生可以對禮儀教育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真正提高禮儀知識的綜合應用性和課程實用性,為學生的未來職業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礎,讓其能夠以更好的狀態加入企業工作中。除此之外,學生在進入企業實習后,企業可以要求學生體驗不同的崗位,在完成實習后,根據學生在不同崗位中的表現進行評判,從根本上強化學生的禮儀表現和禮儀能力。最重要的是,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企業內部制定的工作崗位考察制度進行實習,以此讓學生對酒店管理、禮儀形象形成全新的認識,積累大量的社會經驗。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