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課程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8 00:19:39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編輯課程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編輯課程論文

高校醫學期刊編輯提升學術能力研究

[摘要]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高校醫學期刊肩負著傳播科學和培養學術人才的雙重任務。作為醫學未來科研工作主力軍的醫學研究生是高校醫學期刊重要的作者群之一。針對醫學研究生稿件中存在的常見問題,期刊編輯應充分利用資源優勢,開展醫學論文寫作指導,進行針對性的稿件退修,建立研究生作者微信群并適時開辟研究生欄目等來提升研究生的學術能力,培養研究生作者群,優化期刊稿源,促進期刊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校醫學期刊;編輯;研究生;學術能力;策略

“雙一流”建設是政府與高校共同推進的一項大工程,在該戰略背景下,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當前,國內幾乎所有醫學院校均將在專業領域核心期刊發表一篇論著作為研究生學位授予的基本條件之一[1]。在很多醫學院校,甚至成為研究生獎學金及各類優秀評定的主要指標,這使得研究生作者的投稿比例越來越高。筆者對溫州醫科大學所屬的《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溫州醫科大學學報》《肝膽胰外科雜志》等期刊近年來研究生作者的論文數量進行大致統計,發現研究生發表的論文均占了較大比例。但是在編輯工作實踐中,筆者發現研究生作者群由于缺乏科研和論文寫作經驗,與其他作者群相比,稿件中總是存在各種問題。一直以來,充足、優質的稿源是高校醫學期刊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期刊擁有和保持核心競爭力的源泉,但近年來不合理的學術評價體系使得國內的大量優質稿源外流。面對此種現狀,高校醫學期刊如何在“雙一流”建設中通過相應的對策培養優秀作者群,拓寬稿源值得我們編輯深思。為此,筆者對《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志》研究生作者稿件中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后,提出提升研究生學術能力的一系列策略,以期培養研究生作者群,增加優質研究生稿源,達到研究生作者群和期刊共發展的雙贏效果。

1研究生作者稿件中的常見問題

1.1寫作欠規范。醫學研究生由于初涉科學研究或者進行科學研究的時間較短,論文寫作經驗不足,甚至不知道醫學學術論文該如何寫,所以稿件常存在寫作不規范,可讀性差的問題。筆者對雜志近兩年來的研究生來稿進行分析后,發現寫作方面欠規范主要包括:論文題目不準確,表述累贅,未能概括全文;單位和作者署名隨意,中英文表述不對應;中英文摘要不夠簡練,未能體現全文的主要內容,甚至出現摘要內容和論文內容不符現象;前言內容闡述條理不清,寫一大堆概念性內容,而未能闡述研究背景;研究方法表述不清,讀者無法重復研究;醫學專業術語混用,量和單位使用混亂,圖表和公式使用不規范;文內語言表達不規范,語句不通順;參考文獻著錄信息錯誤,著錄項目不全,引用的文獻無代表性等。1.2科學性不夠。稿件的作者只有大量地查閱相關資料,認真地研究、分析數據,并認真地在科學實驗研究中進行探究,以最充分、最真實有力的實驗論據作為立論的依據,才能保證稿件的科學性[2]。顯然很多初涉科研的研究生做不到以上要求,對相關研究領域的背景和研究進展情況不了解,常出現選擇的實驗方法不科學,得到的實驗數據不準確,投到編輯部的稿件邏輯結構不清晰,論述缺乏依據,結論與結果混淆或者結論只是簡單重復結果的內容,未能與其他研究結果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得出的結論無說服力等問題,導致論文的科學性不夠。1.3存在學術失信行為。醫學研究生的培養過程除了進行醫學研究,完成論文答辯外,大部分時間需在醫院各科室輪轉,完成臨床實習,這使得他們能用于研究的時間較非醫學專業的研究生少,再加上醫學研究過程中往往受樣本例數、對象依存性、偏倚及其他不可控性因素的影響,耗時耗力,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于是部分醫學研究生便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偽造、篡改實驗數據甚至直接抄襲、剽竊他人研究成果,以求順利,申請碩士或博士學位[3]。彭志紅等[4]以不記名的方式對醫學研究生進行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6%的研究生承認在實驗中為與預期研究設計一致,曾不同程度地修改數據,編造結果,違背了學術誠信。此外一稿多投也是醫學研究生學術失信的主要表現之一。醫學研究耗時長,完成課題時,往往已臨近畢業,為及早知道審稿結果,盡快,有些研究生便會選擇一稿多投[5]。1.4存在醫學倫理問題。醫學期刊涉及的是人或動物的生命健康,刊發的大部分稿件是關于人或者動物的醫學研究,因此不可避免會產生醫學倫理道德問題[6]。林加西[7]對我國777篇醫學動物實驗論文的倫理規范情況調查顯示,我國醫學期刊論文中大多數作者的倫理意識不強,僅10.55%的論文寫明經倫理審查并同意開展,2.96%的論文注明遵守實驗動物管理條件、飼養及實驗過程,1.8%的論文注明倫理學審查編號。筆者在編輯工作中發現,醫學研究生因研究經驗不足,尚未真正參加臨床工作,缺乏倫理意識,與其他作者相比,研究生的稿件存在更多的醫學倫理問題。

2編輯提升研究生學術能力的思考

查看全文

中文期刊論文英文摘要質量分析

摘要:中文期刊英文摘要是體現中文刊國際化水平和能力的關鍵要素,但當前中文期刊學術論文英文摘要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有中英文摘要不一致、詞類誤用、語法表達不規范等。其原因在于學生論文撰寫者英文水平參差不齊、期刊編輯部不夠重視、相關規范不明確。因而,應當進一步提高學術論文作者的英文水平、編輯部要把關好英文摘要質量,相關部門要加大對中文期刊學術論文英文摘要的質量監管,以切實提升中文期刊學術論文的英文摘要質量。

關鍵詞:中文期刊;英文摘要;質量控制

摘要是學術論文的概括性內容摘取,是讀者迅速了解論文研究內容、研究成果、研究意義的窗口。隨著我國學術研究的國際交流不斷深入,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就顯得越來越重要。英文摘要既是中文學術期刊國際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也是體現我國學術發展的重要指標。

一、中文期刊學術論文英文摘要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

(一)中英文摘要不一致。從國際學術慣例來看,摘要是體現學術論文研究內容、研究成果、研究意義的核心段落。中英文摘要的區別僅在于語言形式的區別,在內容上應當保持一致,以防止因信息增減導致的認知差異。然而,通過對中文期刊英文摘要案例分析,中文期刊學術論文仍然存在著大量中英文摘要不一致的情況。其中,篇幅過短是最為突出的一類問題,即英文摘要的字數和內容并沒有完全展示與中文摘要同等的意思,往往只是通過一些概念性的字句,簡要翻譯了中文摘要,缺乏對結論、過程的準確闡述。如中文摘要中幫助讀者更深入理解內容的案例實證過程,在英文摘要中往往不被重視。此外,英文摘要也存在內容過長的現象,有些英文摘要沒有忠于中文摘要,而是增添了一些輔助理解的“簡單句”——由于中英文語法差異,英文摘要使用簡單句過多而帶來的篇幅過長問題較為普遍。(二)詞類誤用。與中文一樣,英文作為一種講究語境、語氣和語法的語言,同樣需要考慮詞類使用的場景、狀態和順序。中文期刊學術論文的作者雖然是具有一定英語表達能力的研究者,但是其在英文文獻閱讀和英文學術寫作方面還較為薄弱,用詞不準確的現象十分普遍。在英文摘要撰寫過程中,作者往往通過翻譯軟件或者基于個人詞匯儲備進行直譯,忽視了其實際使用語境,因而極容易導致讀者的誤解。如在我刊錄用的某論文摘要中,有“經費保障機制”一詞,作者原稿譯為“financialsupportmechanism”,但是根據語境,“mechanism”常用來表達實體的機械裝置,并不適用于管理學中的“體制”“機制”。最終建議作者將“mechanism”修改為“policy”,這樣就能夠較為貼切地表達出中文的含義。又如英文中有大量的形容詞,在翻譯中需要選擇最為準確的詞匯才能實現有效表達,否則就容易產生誤解。在中文中常用的“解釋力”一詞,許多作者翻譯為“interactive”,意在體現能夠有效交互,但是這一詞匯常用于社交場合,而在學術領域,則常用“responsive”來表示較強的解釋力。(三)語法表達不規范英文表達有一套完整的語法表達體系,不恰當的語法表達會產生病句,會大大影響讀者的理解。在摘要翻譯中,最常見的是雙謂語的語法錯誤。在英文語法中,一句話只能出現一個謂語,或者通過連詞連接,其余的動詞可通過伴隨狀語或不定式的形式出現。但是,由于中文摘要中常常存在單句話多個動詞的現象,就容易導致英文直譯過程中的雙謂語或多個動詞的現象。

二、中文期刊學術論文英文摘要存在質量問題的原因

查看全文

醫學論文寫作

1醫學寫作教學的重要性

目前,我校開設的科研設計與論文寫作課時共18學時,若在這18個學時之內讓學生掌握醫學論文的寫作要領、科研設計的總體把握及構思確實有很大難度,況且畢業論文寫作又稍有別于一般醫學論文的寫作,讓學生了解他們之間的細微差別及各自的寫作重點,應當成為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醫學生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學生是首要的受益者,醫學院校的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擁有數篇優秀的醫學論文是今后事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醫學論文寫作課程的開設,則為在校學生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這樣讓學生首先在校期間就對論文寫作產生一個感性認識,不僅提高了他們的論文寫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使他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達到了新的高度。此外,亦為他們高素質的塑造與錘煉,以及畢業就業的成功增加重重的砝碼。學校是間接的受益者,學校是教育的載體,培養大批能創作出優秀醫學論文的人才,既是對學校實力的肯定,又增強了學校的競爭力。社會是根本的受益者,社會是所有醫學論文的最終使用者,對醫學論文質量的要求當然是越高越好,醫學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是高質量醫學論文的基礎,而一篇高質量的醫學論文對醫學、生命科學乃至全人類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

2醫學寫作教學現狀的提示

目前關于醫學寫作教學內容改革研究較少,因為大多數醫學院校雖然開設了醫學寫作課程,但往往是有名無實,即雖然開設了這門課但實際上卻沒有開課,或者教師講授乏味,學生對此毫無興趣,抑或學校、任課教師、學生對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所以加強對這門課程的教學改革,讓大家都重視起來,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在有限的課時內使學生最大限度的掌握醫學論文寫作要領及寫作重點是非常重要的。

3醫學寫作教學改革思路

我們計劃在原來教學方式基礎上,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注重素質教育,培養學生醫學寫作能力。醫學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在醫學院校教育體系中起著重要作用,克服醫學論文寫作能力培養的滯后性,關鍵在于醫學院校教育模式、教學方式的改進。因地制宜,根據我院實際情況量體裁衣,采取合理的培養方式,從而穩步而健康地實踐醫學論文寫作教學過程。

查看全文

醫學論文寫作教學改革論文

1醫學寫作教學的重要性

目前,我校開設的科研設計與論文寫作課時共18學時,若在這18個學時之內讓學生掌握醫學論文的寫作要領、科研設計的總體把握及構思確實有很大難度,況且畢業論文寫作又稍有別于一般醫學論文的寫作,讓學生了解他們之間的細微差別及各自的寫作重點,應當成為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醫學生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學生是首要的受益者,醫學院校的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擁有數篇優秀的醫學論文是今后事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醫學論文寫作課程的開設,則為在校學生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這樣讓學生首先在校期間就對論文寫作產生一個感性認識,不僅提高了他們的論文寫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使他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達到了新的高度。此外,亦為他們高素質的塑造與錘煉,以及畢業就業的成功增加重重的砝碼。學校是間接的受益者,學校是教育的載體,培養大批能創作出優秀醫學論文的人才,既是對學校實力的肯定,又增強了學校的競爭力。社會是根本的受益者,社會是所有醫學論文的最終使用者,對醫學論文質量的要求當然是越高越好,醫學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是高質量醫學論文的基礎,而一篇高質量的醫學論文對醫學、生命科學乃至全人類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

2醫學寫作教學現狀的提示

目前關于醫學寫作教學內容改革研究較少,因為大多數醫學院校雖然開設了醫學寫作課程,但往往是有名無實,即雖然開設了這門課但實際上卻沒有開課,或者教師講授乏味,學生對此毫無興趣,抑或學校、任課教師、學生對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所以加強對這門課程的教學改革,讓大家都重視起來,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在有限的課時內使學生最大限度的掌握醫學論文寫作要領及寫作重點是非常重要的。

3醫學寫作教學改革思路

我們計劃在原來教學方式基礎上,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注重素質教育,培養學生醫學寫作能力。醫學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在醫學院校教育體系中起著重要作用,克服醫學論文寫作能力培養的滯后性,關鍵在于醫學院校教育模式、教學方式的改進。因地制宜,根據我院實際情況量體裁衣,采取合理的培養方式,從而穩步而健康地實踐醫學論文寫作教學過程。

查看全文

醫學論文寫作教學

1醫學寫作教學的重要性

目前,我校開設的科研設計與論文寫作課時共18學時,若在這18個學時之內讓學生掌握醫學論文的寫作要領、科研設計的總體把握及構思確實有很大難度,況且畢業論文寫作又稍有別于一般醫學論文的寫作,讓學生了解他們之間的細微差別及各自的寫作重點,應當成為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醫學生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學生是首要的受益者,醫學院校的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擁有數篇優秀的醫學論文是今后事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醫學論文寫作課程的開設,則為在校學生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這樣讓學生首先在校期間就對論文寫作產生一個感性認識,不僅提高了他們的論文寫作水平,更重要的是使他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達到了新的高度。此外,亦為他們高素質的塑造與錘煉,以及畢業就業的成功增加重重的砝碼。學校是間接的受益者,學校是教育的載體,培養大批能創作出優秀醫學論文的人才,既是對學校實力的肯定,又增強了學校的競爭力。社會是根本的受益者,社會是所有醫學論文的最終使用者,對醫學論文質量的要求當然是越高越好,醫學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是高質量醫學論文的基礎,而一篇高質量的醫學論文對醫學、生命科學乃至全人類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

2醫學寫作教學現狀的提示

目前關于醫學寫作教學內容改革研究較少,因為大多數醫學院校雖然開設了醫學寫作課程,但往往是有名無實,即雖然開設了這門課但實際上卻沒有開課,或者教師講授乏味,學生對此毫無興趣,抑或學校、任課教師、學生對這門課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所以加強對這門課程的教學改革,讓大家都重視起來,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在有限的課時內使學生最大限度的掌握醫學論文寫作要領及寫作重點是非常重要的。

3醫學寫作教學改革思路

我們計劃在原來教學方式基礎上,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注重素質教育,培養學生醫學寫作能力。醫學論文寫作能力的培養在醫學院校教育體系中起著重要作用,克服醫學論文寫作能力培養的滯后性,關鍵在于醫學院校教育模式、教學方式的改進。因地制宜,根據我院實際情況量體裁衣,采取合理的培養方式,從而穩步而健康地實踐醫學論文寫作教學過程。

查看全文

新聞專業教育創新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從微觀層面探討了我國新聞學本科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就改革新聞學教學實踐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聞教育;改革;現實選擇

近幾年國內關于高校新聞教育改革的討論,其實質是在探尋新聞教育如何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培養符合媒體和社會需要的新、聞傳播人才這一新聞教育的本質問題。目前,在我國新聞傳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的確很多,既有宏觀層面的體制性問題、學科內在矛盾問題、教育學術化導向問題,也有微觀層面的課程體系問題、師資隊伍問題、實踐教學問題,教學方法問題等。當前的討論圍繞宏觀層面問題的居多,如招生規模、辦學體制、新聞學和傳播學的關系等,而對微觀層面問題關注的較少。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新聞學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確了,但新聞學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線不具備現實性,改革內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沒有近期目標。教育改革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是~個實踐問題。因此,本文試圖從微觀層面探析我國新聞學本科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就改革新聞學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一環——畢業論文(設計)提出基本構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養目標:教育靈魂的迷失

人才培養是教育的首要目標。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審視新聞教育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或許能夠讓我們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國新聞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對人才培養目標的內涵認識模糊。

查看全文

媒體融合環境科技期刊轉型路徑

推動出版業深度融合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李小燕等[1-2]對我國科技期刊媒體融合的現狀、發展方向、制約因素及突破路徑進行研究并提出了“1個總趨勢、5個特質、N個創新點”的融合思路;劉靜等[3]利用CiteSpace的知識圖譜分析軟件,對我國科技期刊融合出版相關研究論文的發文量、作者分布、機構分布、期刊分布、關鍵詞分布、研究熱點及發展趨勢進行分析;朱琳等[4]通過對33種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科技期刊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媒體融合出版現狀,問卷涉及融合出版觀念、內容生產、呈現形式及傳播渠道、服務項目與實現功能、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辛亮等[5]提出了科技期刊媒體融合的思維模式——傳播思維、服務思維和時效思維;陳勇等[6]探討了媒體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學術傳播方陣的構建模式。

1融合發展規劃

在信息爆炸時代,傳統紙媒的局限性日益凸顯。作為創刊于年的科技期刊,《煤氣與熱力》的目標不僅是做行業學術水平的領軍者,更要成為業內人士交流溝通的平臺與橋梁,為促進行業蓬勃發展貢獻力量。雜志社積極探索適合自身融合發展的道路,在努力做好出版工作的同時,建立網站和微信公眾號,舉辦行業學術研討會,整合延伸產業鏈,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內容傳播體系。利用微信公眾號、“燃氣&熱力”大講堂、學術研討會等平臺,打通傳統出版讀者群和新興出版用戶群,著力增強黏性,廣泛吸引用戶。借助微信、微店等渠道,不斷擴大出版物的用戶規模,進一步擴大覆蓋面。

2實施路徑和發展狀況

2.1微信公眾號

6年,雜志社官方微信公眾號正式開通。微信公眾號“煤氣與熱力雜志”每日推送一次,內容包括國家政策、地方政策、行業新聞、標準規范動態、標準原文、論文精選等。除每日推送外,還包括作者服務,會議報名、簽到,“燃氣&供熱大講堂”等功能。公眾號現有關注人數人(截至1年5月20日),日均活躍用戶近0人。日常推送的主要文章篇均閱讀量近1人次,“燃氣&供熱大講堂”注冊用戶5800余人。在內容推送方面,堅持“用做期刊的態度做公眾號”,力求審稿嚴格、數據準確、語言精煉、觀點明確。日常推送內容包括經過精心篩選、編輯的行業新聞,由編輯整理歸納的標準動態、標準原文,在《煤氣與熱力》雜志上發表的學術論文的原文,以及會議通知、會議宣傳、廣告等內容。在服務功能方面,公眾號基于微信創新開發了“投稿查詢”“論文檢索”“寫作指導”和“規范與專著”模塊功能。作者向《煤氣與熱力》投稿后,可以自行從“投稿查詢”菜單中查詢稿件錄用結果。有意向投稿的作者及業內人士也可以從“論文檢索”“寫作指導”“規范與專著”中,查詢已在刊物發表的論文、稿件發表流程、格式要求,以及標準規范、學術專著等信息。

查看全文

科技期刊青年編輯職業素養探討

中國科技期刊的繁榮發展,編輯人才是關鍵,是維持科技期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在總書記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的回信中,對《文史哲》幾代編輯人的工作表示肯定,也為高品質期刊建設指明方向[2]。筆者作為一名編輯人深受鼓舞。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懷抱理想加入編輯隊伍,編輯人員是科技期刊質量的“守門人”,青年編輯則是科技期刊發展的新生力量,在期刊的發展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青年編輯的職業素養關系到科技期刊目前的品質呈現和未來的發展前景。青年編輯大多具有較高的學歷,在自身的專業方面受過良好教育,做過深入研究,所以在審閱專業相關稿件時可以快速把握研究新意與研究深度,判斷學術價值。青年編輯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在期刊的新媒體建設中更能發揮優勢。但與資深編輯相比,青年編輯的經驗不足,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編輯職業素養。職業素養的提升是期刊發展的需要,也是青年編輯自身發展的需要。本文探討了青年編輯提升職業素養和發展的途徑,可為廣大青年編輯提供思路和參考。

1提升政治素養

編輯人員承擔期刊內容的策劃、選擇、加工、推廣等一系列工作,其政治覺悟和科學素養決定了期刊內容的走向。科技期刊是科學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臺,科技期刊作為科技信息的重要載體,其發展狀況是一個國家科技軟實力的重要標志。期刊出版要堅持正確出版導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黨的報告中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新時代的青年編輯更應該有信念、有理想,自覺踐行和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備崇高的歷史使命感和強烈的社會擔當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激揚青春,開拓人生。在稿件審讀時青年編輯應該把是否符合政治要求放在首位,確保不出現任何政治性錯誤。為此,青年編輯從業后應該努力學習國家關于新聞出版法規方面的方針政策,如《報紙期刊質量管理規定》《期刊出版管理規定》等,盡快適應編輯這一新身份。可以借助新媒體的方式,利用“碎片化時間”,瀏覽“學習強國”“人民網”“新華網”等手機客戶端,熟悉黨和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提升政治敏感度和理論水平。出版工作是國家文化強國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出版工作的政治性、科學性、專業性都很強,編輯人員作為出版物內容的策劃者、選擇者、加工者和推薦者,職業素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堅守學術底線

期刊是學術交流的陣地,也是防范學術不端的戰場。編輯部應該制定嚴格、規范的審稿流程,嚴格落實“三審三校”制度。青年編輯收到稿件后,應該首先借助學術不端檢測系統檢測文字復制比,盡早發現剽竊、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行為。學術類期刊在三審程序外,通常還需要外審專家對論文進行進一步審閱,青年編輯可以通過知網等平臺檢索外審專家的學術成果,熟悉編輯部合作的外審專家的專業方向,擅長的專業領域,將稿件送給合適的專家審閱,借助外審專家對論文的創新性、嚴謹性、學術價值給出專業的判斷和建議。外審過程要嚴格執行雙匿名審稿制,保證審稿過程的公平公正。稿件的學術質量、編校質量是期刊的生命線,青年編輯既然選擇了這一職業,那么期刊的發展與自身的發展緊密相連。青年必須恪守學術規范和底線,自覺抵制業內的不正之風,自覺遠離關系稿、人情稿,堅決杜絕超越辦刊宗旨刊發質量低劣論文等行為,以自身的自律為期刊贏得繁榮長遠的發展。

3發揮專業優勢

查看全文

中文科技期刊編輯人才培養路徑

1.研究背景

人才是事業發展的基本保障。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歷來重視人才,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重視培養、團結、引領、成就人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科學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高精尖成果碩果累累,中國成為世界科技創新的增長極。但是,作為科技成果交流傳播的載體,科技期刊的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也面臨著一些問題,中文科技期刊成長速度遠遠不能跟上中國科技發展速度。追溯科技期刊的發展歷史,我國的科技期刊要比國外科技期刊缺少積累優勢,國內學術成果評價機制,唯SCI導向機制,某些高校、科研院所把核心期刊特別是SCI期刊論文當成成果評定的硬性指標,而我國SCI收錄的期刊相對國外要少,導致優秀論文外流,中文科技期刊發展緩慢。[1]《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20)》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科技期刊總量為4958種,僅次于美國(12274種)和英國(6214種)。其中,中文科技期刊占絕大多數(4429種,89.33%)。2010—2019年,中國作者共發表SCI論文275.5萬余篇,其中2.2萬余篇發表在中國SCI收錄期刊上,占8.10%,中國作者貢獻了中國SCI收錄期刊85.06%的論文。[2]中文期刊發展有其大環境因素和機制的影響,中文科技期刊編輯人才培養的不足亦十分顯著。編輯人才作為中文科技期刊發展的重要必要條件和重要保障,是科技發展的堅實基礎。人才隊伍建設是科技期刊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創造一流科技期刊的中堅力量。復合型編輯人才是科技期刊出版的第一資源,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才隊伍的高素質。在知識服務產業中,人才是科技期刊內容經營最寶貴的財富,因此快速培養符合性科技期刊編輯是重中之重。[3]

2.編輯人才培養現狀

在龐大的期刊體系中,中文科技期刊發展呈差序化的發展格局,不同領域、不同學科、不同發展方向、不同宗旨的中文科技期刊運行模式也不盡相同[4],導致編輯人才培養不足的原因也各有差異。但是總體來說,導致編輯人才缺乏的最大的原因是SCI的考核機制,高水平論文外流,讓編輯本身缺乏動力。小而散的運行模式弱化期刊人才培養的條件;編輯的邊緣化地位,難以激發編輯人才發展的自驅力;社會風氣浮躁,部分科研人員急功近利,學術不端時有發生,在破壞科研誠信的同時,也降低了科技期刊公信力,編輯人才培養產生社會阻力;期刊社運營中,工作流程繁復,缺乏擔當意識,編輯難以細細甄別論文是否失范,編輯個人的成長受限。[5]編輯人才成長速度緩慢,后備生力軍培養不足,但是建設科技強國的現實需求、建設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戰略選擇、中文科技期刊的自身發展要求亟需高質量的編輯人才隊伍。對科技期刊編輯應該具有什么樣的能力和素質,業界做了很多相關研究和總結。張青松認為科技期刊青年編輯應該具有編輯專業素質、學科專業素質、溝通能力、總結能力;[6]李欣欣提出科技期刊編輯應該具備“米字型”結構的能力,即一橫為專業基礎知識,一豎為編輯學知識,其余四筆為科學研究方法、信息學、計算機應用及英語知識;[7]劉德生等鑒于當前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宏觀環境,提出:不再是單一的文字處理、出版規范、外語能力,而是更需要多元化的能力,既熟悉傳統出版,又懂互聯網技術,還懂得多種手段營銷,懂得市場運作能力;[8]高峻總結出新時代科技期刊青年編輯要有“三心”“二意”:堅定的信心、胸懷匠心、不忘初心,還有法治意識和市場意識;[9]劉珊珊等提出提升編輯的四力,即腦力、腳力、眼力、筆力,從而推動科技期刊的發展;[10]邢建春等提出復合型科技期刊編輯人才分編輯力型、技術型、資源型三級分級培養的方法路徑;[11]王笑笑等提出構建結構化合理、復合型、多層次,符合時代需要的編輯隊伍,從思想上、素質上、能力上、創新性上創造一流科技期刊隊伍。[12]

3.編輯人才培養路徑

下文根據期刊的綜合評價要求,結合期刊發展的戰略步驟,提出編輯人才培養的路徑。首先著力提高編輯個人能力,能力包括保障出版工作出版業務能力、專業技術能力、經營營銷能力、運用工具的能力,編輯人才能力結構圖見圖1。圖1編輯能力結構圖

查看全文

參考文獻著錄規范性教育思考

參考文獻作為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多方面的作用和意義。它是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體現。著作權法中明確規定“適當引用”時,應注明出處。在現代評價體系框架下,參考文獻著錄規范與否會影響被引文獻的質量評價結果。H指數和CSSCI被引率的統計都是以參考文獻著錄規范為前提的。它是期刊等級評定的重要指標。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知網的《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和《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等在遴選期刊和評價期刊質量時,都會參考“被引頻次”的指標,而參考文獻著錄是否規范,對被引頻次的統計有著直接的影響。參考文獻著錄規范并且真實,能夠幫助讀者擴檢及探尋作者科研思路,尤其在交叉學科研究領域中,參考文獻的深入研究往往能帶來新的創新點。因此,筆者通過大量的文獻調查和實地訪談研究了參考文獻著錄中現存的一些問題,分析了這些問題的多種表現形式及成因,目的之一是希望學生們注意到這些問題,自覺規范自己的學術行為,目的之二是希望高校、期刊社和教育類的公共媒體聯動解決這些問題,詳述如下。

一、參考文獻著錄中的“虛列”現象

(一)“虛列”內涵及類型。參考文獻著錄中的“虛列”現象,是指作者在撰寫論文時,為了體現自己論文的研究基礎扎實,查找一些自己并未真正引用過的文獻,將其添加到參考文獻列表中。這些文獻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1.行業范圍內權威專家的期刊論文。行業范圍內有很多細分領域,每一個領域在很多國家都有研究方面的翹楚,他們的論文具有普遍的影響力和研究深度,但并不都是用英文發表的,有很多語種形式,而某些作者為了體現所寫論文的國際性基礎,在參考文獻列表里,加入了這些國際專家學者的其他語種文獻,但實際上,這些非英語文獻是作者并未閱讀過與引用過的。2.主題領域被引率排名靠前的論文。這種現象的產生是由兩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某些期刊在作者回執中明確提出參考文獻數量應達到某個量級;另一方面,作者本人也希望通過參考文獻數量增加的方式來擴充投稿論文的體量。也就是說,作者們默認被引率高的論文一定是質量好的論文,所以,在沒有實際閱讀的情況下,就直接將其虛列在參考文獻列表中。比較典型的例子是有一篇文獻是用來展示Elsevier的規范引用格式的,這是一篇虛擬文獻,并不真實存在,但是這篇文獻卻有著近400次的被引率,這證明了虛列“高被引論文”作為參考文獻的情況。這篇文獻的具體信息是:VanderGeer,J.,Hanraads,J.A.J.,Lupton,R.A.,2000.Theartofwritingascientificarticle.JSci.Commun.163(2)51-59.[ThejournalnamecanalsobefoundwithitsfulltitleJournalofScienceCommunications]3.相關科研團隊成員發表的論文。在論文審校的過程中,期刊編輯認為“在論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章,即使被引者在行業領域很權威,引用同一作者的文章也不會超過5篇。”換言之,如果超過這個數量,就存在相互引用以提高被引率的嫌疑。這種情況是比較隱蔽的,需要編輯一一核對參考文獻才能識別,比較清晰的“虛列”現象是被引文獻的主題與投稿論文的主題并不相關。比較典型的案例是ForBetterScience(報道學術不端行為的網站)2019年3月26日刊載了一篇報道,報道中指出相關人員為了提高個別研究者的論文引用量,存在“互相引用”問題,其中一篇文章列出了44篇參考文獻,但是其中卻有26篇被引文獻是同一作者的[1]。4.目標投稿期刊的論文。某些作者了解“刊物評價標準中刊物文章的被引率對于刊物等級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為了能提高稿件可能的被青睞程度,會查檢目標投稿期刊的論文,將其作為參考文獻。當某一篇投稿論文的參考文獻中包含了過多的目標投稿期刊論文時,就值得編輯認真核對了,這涉及到學術道德問題,虛列的期刊被引情況并不能真正反映期刊水平。編輯們需要核實,如確實正文中引用了,則編輯只需要再進一步核對參考文獻著錄是否規范;如正文中沒有引用,則建議作者據實引用。例如:黑龍江大學主辦的雙核刊物《求是學刊》的編輯就非常重視參考文獻的核對工作,編輯會將所列參考文獻一一找到,并核對正文中是否引用,如存疑,還會與作者進一步溝通,以確認真實性。這方面的工作任務量很大,編輯為了學術規范,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另有部分法學刊物,要求作者在投稿同時,附上參考文獻原文引用部分的畫線截圖與投稿論文引用部分的畫線截圖,以證明參考文獻的真實性。(二)應對“虛列”現象的策略。1.編輯要加強識別能力。2015年5月15日,2015年12月1日實施的《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標準號:GB/T7714—2015)明確規定了閱讀型參考文獻和引文參考文獻的區別。通常情況下,期刊都在《征稿簡則》上建議論文的作者盡量著錄引文參考文獻,對閱讀型參考文獻可酌情按注釋處理[2]。例如:《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在2017年11月20日的《征稿簡則》上寫明了“列入的參考文獻應該是作者親自閱讀過,并在論文中直接引用的主要文獻。”所以,編輯可以核對文內參考文獻標注部分是否與參考文獻列表中的信息相符。核對情況分兩種:第一種是觀點引用核對,第二種是原文引用核對。前者需要編輯在核查時認真比對投稿論文與其參考文獻觀點是否一致,是否存在“虛列”的現象。后者相對簡單一些,借助論文系統,可以輕松地識別作者是否真正引用了某些“高被引文獻”“權威專家文獻”、“相關科研團隊成員發表的論文”和“目標投稿期刊文獻”。2.期刊社應警示作者按實際情況著錄參考文獻。如果編輯使用系統發現了作者并未實事求是地列出參考文獻,或通過同一投稿系統發現作者同一篇稿件在不同期刊平臺上將參考文獻進行了置換,都應對作者及其所屬單位做出警示,并設定相應的懲治措施。盡管“參考文獻著錄不實”相對于“論文主體內容不實”而言,看似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實際上卻是會產生蝴蝶效應一般的連鎖反應:首先,對于專家文獻的不實引用,會導致行業范圍內對于專家實際水平的夸大反應。其次,作者引用參考文獻不實的科研態度若不能得以糾正,將助長科研不良之風,形成功利化的科研風氣。最后,只虛假引用核心刊論文,將導致期刊生態圈的兩極化發展。核心刊的引用率將越來越高,地位越來越穩固,而非核心刊,文稿的被引率過低,將影響其刊物質量的評級,那么核心刊列表里的期刊將不能得以正常地升級與淘汰。3.各類評定機構應科學看待被引率問題。期刊社重視被引率是因為它是期刊質量評定的一個重要指標,所以有部分期刊社要求投稿稿件添加本刊刊載文獻作為參考文獻。如果各類型的期刊評價體系都能綜合考量期刊的互引指數、影響力指數(CI)、期刊量效指數、影響因子、下載量、半衰期等各種指標[3],而將總被引頻次指標降到一定閾值以下,那么這種虛列本刊文章為參考文獻的現象將大幅度降低。另外,高校評價體系和科研人員論文評獎體系也應當正確看待論文的被引率指標,將其量化成分數固然對于評價而言更為容易,但它也導致了參考文獻引用虛假的學術問題,所以應在各種評價體系中,適當加入參考文獻核實的規定,若發現不實引用,則取消其量化分數,將遏制這種現象的蔓延。

二、參考文獻著錄中的“隱蔽錯誤”

(一)“隱蔽錯誤”內涵及類型。參考文獻著錄“隱蔽錯誤”是指作者所列參考文獻不規范的一些隱蔽問題,不是特別受到作者的重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主要方面。1.缺少對“部分引用數據”的規范引用。現在的科技期刊論文和社會科學期刊論文撰寫中,總會涉及到表格或圖例分析,這部分經常會涉及到引用問題。大多數作者在全部引用他人圖表或數據時,一般都以腳注的形式,注明出處。但是也有一些是部分引用他人數據信息,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作者都沒有做任何標注,這兩種現象在數據分析技術如此發達的環境中,尤為突出。所以,某些期刊對這種現象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例如:《海洋學研究》在2018年9月15日的《征稿簡則》上規定“文內主要數據及圖表應未曾正式發表(非主要數據或圖表若已經發表的,須引入相關的參考文獻)”。2.對于一篇論文多位作者的引用著錄問題。按照《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標準號:GB/T7714—2015)的8.1.2細則規定“著作方式相同的責任者不超過3個時,全部照錄。超過3個時,著錄前3個責任者,其后加‘,等’或與之相應的詞”[4]。在編輯工作中,實際情況是很多參考文獻的作者超過三個時,作者會將所有的作者都著錄進去,經過訪談,發現這些作者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使用了中國知網的“導出/參考文獻”功能,這一功能不會截取前三個作者,加“,等”或者“,etal”。另一個原因是很多科技類期刊論文的作者標注不規范,導致了在引用這篇文章時,不得不標注所有作者。即:有一些論文是團隊成員共同研究撰寫的科技成果,所以論文標注了多名通訊作者,而通訊作者在所有作者排序中的位置又非常靠后,所以著錄時就只能全部列出。3.頁碼著錄問題。GB/T7714—2015對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做了詳細的說明,并給出了示例,但是很多投稿的作者并未注意到該國家標準的細則中對不同類型參考文獻的頁碼著錄要求,所以導致了文后參考文獻的頁碼著錄錯誤。標準在3.10和3.11兩個項目中分別定義了閱讀型參考文獻和引文參考文獻,細則中的8.8.2增加了“閱讀型參考文獻的頁碼,著錄文章的起訖頁或起始頁,引文參考文獻的頁碼,著錄引用信息所在頁”的規定[5]。但實際情況是很多作者將文后的參考文獻頁碼直接著錄成了文章的起訖頁,所以讀者就無法辨別所看論文的正文引用部分究竟來源于引用文獻的哪一頁。(二)“隱蔽錯誤”問題的應對策略。1.加強GB/T7714—2015宣傳教育工作。首先,這項國家標準在高校本科教學的通識類“信息檢索”課程上還未被完全推廣,在研究生教育上也沒有做到專門地講解。所以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和各個專業的教學指導委員會應積極推進這項國家標準的普及教育,畢竟這些學生將是未來科研工作的承擔者,他們在校期間也在嘗試做論文,所以這部分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各個期刊在做每一年的投稿指南時,可以在其內容中明確推廣GB/T7714—2015,讓已經從事科研工作的學者們能夠快速更新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知識體系,避免再使用GB/T7714—2005作為標準。畢竟學者們的自學能力還是比較強的,為他們提供知識來源相對于編輯人員一個一個校對文后參考文獻著錄錯誤要容易很多。最后,科技工作者關注的一些公眾號或微博號的運營主體,應推出系列性的講解,圖文并茂地指出參考文獻引用不當的示例和危害,從而利用新媒體的指數級傳播力快速宣傳推廣GB/T7714—2015,在這一方面“科睿唯安”對于Endnote的推廣課程與指南值得借鑒。2.積極推進期刊規范程度。期刊的規范程度會直接影響參考文獻的著錄準確性。一是期刊對于作者順序以及通訊作者的標注規范與否會直接影響引用文獻的作者著錄板塊。二是數字對象唯一標識符(DOI)在期刊上的推廣與否,決定了引用文獻對“優先出版期刊論文(刊期號未定)”的著錄完整問題。因為GB/T7714—2015規定這類文獻的引用需要著錄DOI號。三是期刊卷號的設置缺失問題,會影響其他作者引用這種刊物上的文章。現在很多期刊都采用線上平臺來管理投稿,作者按照向導式的投稿指南,錄入參考文獻時,往往會發現投稿平臺有自動識別參考文獻規范程度的功能,對于沒有“卷”標識,只有“期”標識的參考文獻,系統會警告“無法提交”,所以為了完成投稿,很多作者無奈地將這種沒有“卷”標識的參考文獻去掉。四是期刊對于論文標題中標點符號的處理不規范,導致其他作者引用這篇文章時會錯誤標注某些符號,如:作者會將被引用文獻標題中的“逗號”改為“空格”進行著錄,會將“連接號”改為“破折號”進行著錄。所以,為了引用文獻的準確性,被引文獻所在的期刊應首先提高刊物本身的規范程度。一是通過標準化的投稿系統自動篩選不規范的稿件格式。二是編輯人員應首先學會我國的各種期刊編輯的規范和技術,熟練掌握編輯技巧,并對投稿進行“質量干預”,提高擬刊登論文的規范程度。三是期刊應積極投入到網絡首發論文的數字出版陣營中,并規范化處理網絡首發論文的各種形式要件,以便于其他作者在第一時間閱讀與引用這些論文,從而推進科研事業的繁榮發展。“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要培養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和塑造他們的學術道德也要從一些細節的處理上開始,將參考文獻著錄的諸多問題解決,使其著錄規范并且真實,如此引文索引的范圍會更寬,學術成果的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提高。

作者:王丹丹 單位:黑龍江大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