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委辦職業病危害因素分析報告
時間:2022-06-13 05:32:00
導語:安委辦職業病危害因素分析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前言
1.1市位于半島中部,隸屬于市,是國務院確定的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縣市,位于三大沿海開放城市之間,居省正在建設的半島城市群和半島制造業基地中心,在市“一小時經濟圈”內,素有“后花園”之稱。市轄區內有人口72、82萬,全市土地總面積為156883公頃,全市劃為11個鄉鎮、5個街道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轄861個行政村。市近幾年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年完成生產總值39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316元,農民人均收入10197元。市在工業上已經形成了食品加工、紡織服裝、機械制造、橡膠化工、礦產建材、電子制造等6大產業,經濟發展不斷邁上新水平。
1.2市轄區內共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工業企業343家,近年來,隨著經濟迅速發展,國內外投資企業的引進,新產業在不斷增加,職業病危害因素也在不斷增加和變化,全市職業病危害的本底情況一直沒有建立起真實、客觀的數據,不利于開展職業衛生工作和保護勞動者身體健康。為徹底摸清全市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本底情況,為職業衛生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根據市安監局的統一安排,在全市開展了市第一次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基本情況普查與申報。自年4月起到年10月,共調查了全市正在生產中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全部的343家企業,本文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并結合我市實際提出職業病防治的對策。
2、資料與方法
2.1調查對象和內容
調查對象是市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正在生產中的343家工業企業,內容包括生產經營單位名稱、地址、經濟類型、行業分類、職業病危害基本情況、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分布、接毒人數、職業病發病情況、產生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工藝或材料、職業病防護設施及個體防護用品配備;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職業危害告知等規章制度等。
2.2調查方法
統一采用召開各鄉鎮安監站培訓班及各鄉鎮轄區內用人單位的現場培訓以及結合現場調查的方法,調查員逐個企業現場實地調查,填寫全市統一的《市職業病危害基本情況普查表》與《市職業危害申報表》(含電子版),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和健康檢查數據以有資質的機構出具的報告為準,職業病以職業病診斷機構的診斷鑒定為準。收集資料后,通過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申報單位登錄職業危害申報系統軟件錄入,導出后用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申報與備案管理系統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3調查過程
年5月11日,市職業病危害因素現狀調查組全部成員開展了此項工作,對部分鄉鎮進行了普查動員,年6月起進入普查全面實施階段。由市安監局即時進行對各鄉鎮報送的普查表進行質控把關并抽取部分用人單位開展現場復查審核。
3、結果與分析
3.1基本情況
全市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企業343家,職工總數46495人,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職工12882人,農民工37349人,接害職工中女職工5561人。自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實施以來,全市總計確診職業病人63例,年新增4例(其中苯系物所致的白血病1例,金屬塵肺3例),疑似職業病1例。
3.1.1行業分布
全市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企業主要分布于19類行業,其中農、林、牧、漁業12個,采礦業13個,制造業255個,電力、燃氣及不的生產和供應業6個,建筑業2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個,批發和零售業6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1個,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3個,其他24個,共計343個企業。存在嚴重職業病危害對勞動者身體健康危害較大的制鞋、皮革、箱包、游艇制造、化工、橡膠占企業總數的20.12%,接觸職業病危害的職工6448人,占職工總數的13.87%,占接害職工總數的50.05%。接害職工中農民工比例較高,占接害職工總數的84.80%。接害職工中男職工占接害職工的54.47%,女職工占接害職工的45.53%。體檢人數崗前為9015人,崗中為13503人,離崗為1074人,離崗查體率低下。
3.1.2市職業衛生按注冊的經濟類型統計情況
接觸化學毒物的職工主要集中于制鞋皮革箱包制造、化工、機械、橡膠游艇、輕工行業,其中化工行業體檢率最低為36.58%;接觸粉塵的職工主要集中于機械、輕工、橡膠游艇、建材、化工、紡織,其中化工行業體檢率最低為42.75%;接觸物理因素的職工主要集中于紡織、制鞋皮革箱包制造、機械、輕工、化工,其中化工行業體檢率最低為49.87%。在所有行業中化工行業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體檢率最低,是今后職業健康監護監督管理的重點。
3.1.3職業病危害因素
接觸的化學毒物以有機溶劑為主,其中接觸混苯的職工最多,其次是正己烷、丙酮、錳(電氣焊)、硫酸、鹽酸。共有64類物理與化學職業危害因素。粉塵類的危害因素以電焊塵、金屬塵、木塵、打磨塵、矽塵為主,其中金屬塵的危害最大,已診斷出4名金屬塵肺病人。物理因素類噪聲的危害最為廣泛,其次是高溫。
3.1.4企業職業衛生管理情況
成立職業管理機構的企業102家,配備職業衛生管理人員247家,共279人,其中專職12人,兼職267人。建立職業病管理措施的119家,配備醫務人員11家共25人(見表8)。107家進行了申報,30家進行檢測,檢測覆蓋率為全都企業的12.15%(以有檢測評價報告書為準),23家超標。對職工進行職業衛生培訓的企業148家,共培訓22413人次。188家企業建立健全職業健康監護檔案,90家有警示標識,232家有職業病防護設施。向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發放個人防護用品的企業189家,其中92家企業職工能在工作時正確使用。勞動合同中寫明職業病危害真實情況59家,未寫明163家,寫明但告知不全25家,職業衛生檔案比較齊全107家,沒有的30家,有檔案但不健全的有110家。
大、中型企業的職業衛生管理情況比小型企業好,配備了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衛生檔案與警示標識也比較齊全。中、小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率低。化學毒物、粉塵、物理因素檢測合格率分別為95.63%、84.00%、76.68%。大型企業(1家)物理因素檢測合格率最低為51.85%,主要是噪聲超標。
4、討論及防治對策分析
4.1市職業病危害的特點
市用人單位接觸職業病危害的職工人數多,占調查企業職工總數的52.34%,農民工所占比例大,尤以女職工多,接害職工年齡小、工齡短、受教育程度低,接害的企業以外資企業最多,以小型企業為主;職業病危害因素中的化學毒物以有機溶劑為主,噪聲的危害最為廣泛,粉塵類的危害因素中金屬塵的危害最大,中小企業檢測率(11.79%)低的問題尤為突出。
4.1.1我市接害職工中農民工及女職工占接害職工的比例大
從行業分布調查來看,農民工所占比例大,占接害職工總數的91.39%,尤以女職工多,占接害職工總數的65.12%,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是企業里最苦、最累、危害最為嚴重的職業。行業主要是橡膠制品業、制鞋、皮革、箱包制造業、游艇制造、化工、機械等行業。由于這部分職工文化程度較低,集中在初中及初中以下;接害年齡小,集中于18-28年齡段;工齡短,集中于5年以下,流動性大,自我保護意識差,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繁雜,這是我市職業衛生工作的難點。
4.1.2我市職業病危害因素以有機溶劑和噪聲為主
調查顯示市企業存在的化學性職業病危害因素以有機溶劑類為主,其中混苯類的接觸人數最多,噪聲的危害則具有普遍性,粉塵類的金屬塵危害最大。這與其它地區的職業病危害情況不同,主要與市企業的行業分布特點有關。接害職工主要集中于制鞋皮革箱包制造、游艇制造、工藝品加工、紡織、電子、機械等行業,這些行業或者大量使用有機溶劑或者噪聲危害嚴重。
4.1.3檢測率低、體檢率低
調查的343家企業中,僅有30家進行了作業場所的檢測,未做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的企業有313家,檢測率僅為0.91%,,接觸職業病危害的職工共有12882人,體檢率僅占27.71%。檢測率與查體率低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職業衛生服務機構限于檢測設備與儀器的不健全,缺失了主動性;二是個別企業法律意識和職業病防護意識淡薄,認識不到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的重要性;三是監督與處罰力度跟不上;四是宣傳不到位對職業危害認識缺位;五是目前職業衛生監管的法律依據尚不充分,缺乏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有效工作協調與監管。
4.1.4職業病危害最嚴重的企業是外資企業和小型企業
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外商投資企業占調查企業總數的49%,職工數占調查企業職工總數的73.61%,接害職工最多,占接害職工總數的75%;小型企業占調查企業總數的92%。職業病危害因素以有機溶劑和噪聲為主,多數企業不重視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和評價,有警示標識和工作時正常佩戴個人防護用品的企業數量少。充分說明我市的職業衛生工作重點,應放在外資企業和小型企業,而且應重點關注橡膠制品業、制鞋、皮革、箱包制造業、游艇制造和化工等行業。外資企業和小型企業接觸職業病危害的職工大多數是農民工,年齡小、工齡短、受教育程度低、流動性大是其最大特點,這些職工經常調換工作崗位和變動工作單位,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繁雜,自我保護意識較差,不能主動要求企業配備個人防護用品,或者企業提供了防護用品,在工作時也做不到自覺佩戴,這些原因都給職業病防治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困難。
4.1.5基層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不能滿足需要
在調查中發現,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因技術的限制,體檢項目的針對性不強,許多接害職工的體檢不完整,缺乏關鍵性的體檢項目。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存在檢測項目開展較少,檢測能力有限的問題。相對面廣量大的法制宣傳、指導服務、技術檢測,尤其是新興產業的不斷涌現,多元投資主體的形成,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提出了較高要求。目前,市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硬件設施、專業水平、人員素質相對比較薄弱,與新形勢下的職業病防治工作任務不相適應,但職業健康檢查特別是針對不同行業、工種關鍵項目的檢查仍無法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無法滿足職業危害行政執法的技術支撐。再是,當地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是疾病控制中心,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職業衛生服務工作的積極性與投入性值得思考,其次是由于職業衛生監管職責的劃分尚未具體落實,安監部門對職業衛生服務機構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監管模式與法律銜接,都是當前局限安監部門做好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的因素。鑒于國家安監總局(53號文)正在修訂的《關于征求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監督管理辦法的函》,出臺后會極大促動與改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職業衛生執法需求。
4.1.6職業衛生監管體制機制尚存不足
中編辦104號文《關于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職責分工意見的通知》明確了衛生部門和安全監管部門在職業衛生監督管理方面的職責分工,并要求建立兩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機制,但目前我省尚未正式實施與落實,關于職業衛生監管職能劃分的意見。在目前的監管體制下,存在不足之處,監管工作缺乏連續性與整體性。職能分工以后安監部門與衛生部門之間尚未健全合作機制與聯席制度,難以保證對企業作業場所的職業衛生監管形成整體合力,監管力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修正案草案》已經于年內由全國人大進行了兩次審議,已經初步明確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安監部門對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的執法主體資格,確保對該法的預防、保障、監管的一體化,亟待全國人大常委會于12月底三審通過,做到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的有法可依。
4.17企業主對職工的職業病防治認識不高,思想上存在僥幸心理較為普遍,不知曉職業病的發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職業病防治法》所規定的應當履行的義務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有的單位的負責人怕引起職工的恐慌,所以也不對職工開展培訓,懷著一旦發生了問題他們自己會去看病,真的不行就可以讓他們走人;再是有的企業分管職業衛生的負責人,由于工作的不穩定性,使職業衛生工作不能有序銜接。目前由于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人員更換頻繁,職業衛生知識不能及時掌握,不能夠切實依法落實職業病防治工作,致使用人單位老的職業病危害未能得到控制,新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仍在不斷增加,并且難以得到控制和消除,勞動者職業衛生權利難以得到保障。
4.2對策分析
4.2.1《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修正案》出臺后,首先要加強用人單位的《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力度與培訓
統一部署、加強領導,扎扎實實做好該法的宣傳貫徹工作。充分利用新聞媒體,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網站等多種媒介,采取專題報道、培訓教育、新聞、知識競賽、座談會、公益廣告、散發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開展全民宣傳教育活動,以典型案例闡述職業病危害的嚴重性、可預防性,使《職業病防治法修正案》深入人心,使用人單位、勞動者知法、懂法提高用人單位自覺守法和勞動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為《職業病防治法》的貫徹實施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4.2.2加強企業負責人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根據《職業病防治法修正案》與《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以及《國家安監總局關于加強職業健康工作的指導意見》的精神,積極開展對用人單位的負責人、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和接觸職業危害崗位嚴重的從業人員的職業衛生知識培訓,讓用人單位充分認識到:搞好職業病防治,可以保護好自己的職工,讓職工更好的為企業服務,創造一個良好的和諧的勞動環境。要繼續加大《職業病防治法修正之案》的宣傳力度。但社會對一部法律實施的接受程度有限,尤其是企業對法律規定的高標準要求,在短時間內難以消化,硬件設施、技術、設備等方面的投入也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且企業所存在的違法事實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單靠監督檢查,逐個企業地去糾正違法行為是比較困難的。必須采取有效的宣傳形式,促使企業主認識法律,了解法律,以引起企業主的高度重視,主動配合監督部門做好內部整改。建議市政府把即將出臺的《職業病防治法修正案》列入普法教育體系,以提高普及率。
4.2.3加強用人單位對農民工上崗和在崗期間的職業衛生教育和培訓力度,針對接害職工工齡短、文化程度低、流動性大等特點,積極探索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宣傳教育,在宣傳和普及防護知識的過程中應考慮到他們的接受能力和知識水平,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文字進行宣傳。普及職業衛生防護知識,提高接害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好法律賦予的自己的合法權益。
4.2.4從源頭上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一是加強預防性監督工作,加大對建設項目的監管力度,做好建設項目預評價、控制效果評價和"三同時"工作,依法將職業危害工程項目預防性衛生審查工作應納入我市立項審批程序,建設項目在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進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在今年全國人大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修正案草案》的二審稿中,已填補了職業病危害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中的責任空白。二是改革生產工藝和技術,采取措施以低毒或無毒的原料代替高毒原料,鼓勵企業用苯系物中毒性較低的甲苯、二甲苯代替苯,減輕有機溶劑對職工的危害。噪聲的降低從根本上也要依賴于生產工藝的革新,利用新型機械減少生產性噪聲,加強職工配戴防護用品的意識和督導。
4.2.5加強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人員的培訓,健全技術規范和標準。同時,要加強對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監管與資源認定,規范檢測、體檢的過程和報告,提高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質量和效率,切實保護好勞動者的身體健康。
4.2.6完善監管機制,加大職業衛生監督力度,加快與完善職業衛生監督執法體系的建設,建議市政府對職業衛生監督隊伍建設的重視,加強對執法用車、快速職業危害因素檢測儀器與執法取證用具的配備。職業健康監管涉及行業(領域)較多,是一項復雜的技術工程,得靠一定的醫學基礎知識支撐。專業技術性較強,對于監管人員的素質有較高要求,以職業健康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及職業危害防護知識為重點,切實增強監管人員業務素質和依法行政能力,推動職業健康監管執法工作,保持職業健康監督執法隊伍的專一性、連貫性、整體性,因為職業衛生的監管工作,需要一個統一的完整與協調機制,從“職業危害三同時”到“職業健康監護”到“作業場所的現場監督”到“行政處罰”到“職業病病人的診斷與保障”必有由一個專職的機構來縱觀落實,切割與分解這塊職能,最終會導致內部職業衛生監管體系的混亂與推諉。通過日常監督檢查、專項整治檢查、隱患舉報檢查、事故檢查等多種方法對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企業保持高壓態勢,提高監督執法覆蓋率,依據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確保到年,用人單位職業危害項目申報率達到80%以上,從事接觸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了職業健康體檢率達到60%以上,嚴重職業危害事故的查處率達到100%,突出重點、分類治理,爭取用2到3年時間切實解決企業存在的職業衛生問題,將職業衛生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
4.2.7完善職業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提升職業衛生技術支撐水平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為主導的、職能分工明確、規模適度、精干高效、集職業病預防與控制、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職業健康監護、職業病診斷和治療、職業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職業衛生基礎與應用技術研究、職業衛生技術指導、管理與服務為一體的職業病預防控制體系。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建立完善我市職業衛生信息管理系統、化學應急救援體系、化學應急救援網絡平臺,探索預防重大職業中毒的有效措施,提高重大職業中毒的反應能力和處置能力。制定職業病防治專業人才培訓計劃,加強對專門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職業病預防、信息監測、報告、控制、應急救治等的能力,培養一支既精通業務又熟諳法律的高素質職業病防治專業隊伍;建立職業病防治預警機制。借助電話、傳真、網絡等信息技術,對全市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企業的接觸人數、每月職業衛生工作進行上報。從而掌握全市職業病發展情況,根據了解情況安排職業衛生監督工作,將職業病危害因素分為嚴重、一般與輕微三個程度,確定每年的監管檢查頻次。對全市職業衛生工作進行全面監控;建立企業與職業衛生監督員聯絡人制度。聯絡各企業分管職業衛生負責人,形成細致,密切的聯絡人制度,快速了解管轄范圍內職業衛生工作開展情況,及時調整工作重點,開展行之有效的衛生監督工作;建立職業衛生相關單位信息網絡,責任落實到單位。由安監局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中心聯絡各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企業。通過單位的信息網絡建設,為職業病中毒調查、預警工作開展建立暢通的信息傳遞通道,為職業病防治長效機制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 上一篇:局長在城建檔案管理匯報會講話
- 下一篇:建委住宅產業開發意見